中学地理情感教学论文

2024-09-07

中学地理情感教学论文(共12篇)

中学地理情感教学论文 篇1

教育是一门艺术, 艺术的魅力在于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 崇高的教育情感是优化教育环境, 直接感染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条件, 亦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 没有爱, 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热爱学生, 期望学生成才的真挚情感可以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振, 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推动力, 这种真诚的情感会得到学生的信赖和诚挚的回报, 进而产生对老师的尊重、对老师所教学科的极大的兴趣和爱好, 情感教学是促进课堂教学成功的着眼点和突破口, 尤其是地理任课教师, 学生一般不把地理课放在眼里, 因此, 任课老师在地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尤为重要, 那么, 地理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呢?所谓“情感教学”, 是说教师要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倾注给学生, 以关心爱护、帮助的途径联络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教育和管理方式。

一、教师应乐于以生为友, 处处体现爱心, 沟通师生情感

教师对学生必须充满真情和真爱, 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能与他们打成一片, 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保护人, 注重师生之情, 良好的师生情感更是学生乐学的大前提, 因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 往往会迁移为对该学科的学习情感, 进而产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 正因为这样, 我很注意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 对所有的学生不论成绩好坏、家庭出身贵贱, 一视同仁, 从不说伤害他们情感的话, 即使一个班的课堂纪律很差, 我也尽量不用“我最不爱给你们上课”, “进了你们教室头就痛”等话语伤害他们, 总是本着关心和爱护的心情用亲切语气说:“咱们班最近进步很大, 如果继续努力, 用不了多久, 就会成为先进班, 得到老师和学校的表扬。”如果真受表扬和奖励了, 我总是满怀真情地向他们表示祝贺, 同享欢乐, 爱的语言、肯定激励的语言多了, 师生感情就容易融为一体, 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我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强有力的激素。

二、教师要乐于教, 用真知和激情去培养学生的知识情感

教师必须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将渊博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渊博的知识将会使教师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 也将使教师的人格增加无穷的魅力, 许许多多知识渊博的教师都深受学生敬爱, 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教师满腹知识和高强的本领也会使自己信心十足, 一走上讲台就会兴奋不已, 就像身怀绝技的演员有了一显身手的机会, 而学生总“盼望”你去上课, 强烈地想获得你让人羡慕的知识和欣赏你的“绝技”, 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就会让你的课堂充满激情, 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知识情感。

三、教师要善于“快乐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做为一个地理教师要把呆板、抽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这样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科学的传授方法, 还要有独特的本领———幽默, 有了它才能更好地点燃“智慧的火花”,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 我教学生记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时, 我说同学们可以这样联想记忆:匈牙利他很“凶”, 牙齿很“利”, 你不打他, 都佩服死了, 所以是布达佩斯, 初中学生很容易激动, 富有想象力, 不少男同学马上就做出凶脸、露出牙齿, 恐吓女生。第二天同学们仿照我的记忆方法, 很快记住了其他国家的首都, 轻松、愉快的掌握了知识, 并终生难忘。在地理教学中, 适时适量地注入一点幽默,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节学生情绪, 融洽师生关系, 使老师潇洒自如地教, 学生如沐春风地学, 何愁教育教学效果不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师生情谊深厚了, 学生成绩也就提高了。我所教班级的地理成绩, 均在80分以上, 多次受到领导和家长们的好评。

地理课实施“情感教学”的实践证明, 做一名地理教师, 只要严谨治学, 以爱换爱, 用高尚人格去感染学生, 以渊博的知识去打动学生, 以高超的地理教学艺术去征服学生, 便会赢得学生的信赖, 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使地理教学得到良性循环, 同学们既掌握了知识, 又提高了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增强了保护地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人格得到了健全发展, 素质得到了提高。

摘要:“情感教学”是说教师要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倾注给学生, 以关心爱护、帮助的途径联络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教育和管理方式。

关键词:情感教学,师生情感,知识情感,学习兴趣

中学地理情感教学论文 篇2

初中地理教学:应收获方法、智慧和情感

文 龚 飞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学,在理念方面,应形成正确的可持续观念;在方法上,应注重多样化;在情境的设置上,应注重实践活动的独特体验,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关键词: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多样性;情境;体验

一、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可或缺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毋庸置疑,新课标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培养学生的观念之一,是有其深厚的时代背景的。因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既是知识教育,也是思想观念的教育。正如帕克・帕默尔所说:“如果一位学生在完成教育时变成一个只会接收信息的内存,这位学生已经受骗了。”作为地理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地理知识的生成,更要注重是否在学生的心田上种下了可持续发展观的种子。

例如,关于水污染,关于自然资源,教师决不能止步于知识传授这一层面,要充分利用投影、图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收集来的有关图片和信息资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作细微的甄别、诊断和梳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人与自然不协调造成的可怕后果。可结合实际事例和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如“防止水污染有哪些措施”,“如何开发利用本地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等等。如果地理教学给予学生的不只是感官上的,更是心灵里的、精神上的,那这样的课堂和教学必将是厚重的、立体的,也是以往常规课教学所不能企及的。

二、方法:多样性教学方法不可或缺

地理教学不像语文教学,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理课堂就是沉闷单调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挂图、辩论、参观等多种方式,激活学生、打开学生、提升学生,让学生的已有经验,情感、思维能够在更大的层面被打开。

例如,可以用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经纬网内容的.教学,将学习内容转化为类似“设计出行路线进行救援”的任务,提出完成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解、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还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众多的人口》的教学中,可以开展辩论活动,围绕“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住乡村好,还是住城市好”等辩题组织辩论,以此归纳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自主学习法、整合热点法、构建知识树等方式方法都值得大胆一试。正如余光中所说,“教师教学应该‘左右逢源’,不该被规范绑得死死的。”地理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让孩子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收获方法、智慧和情感。

三、情境:体验活动不可或缺

课堂教学是否有最动情的触点,关键在于一种好的氛围。好的课堂与适宜的情境密不可分,能够紧紧吸引学生眼球的课堂离不开这样一些因素的参与:教师的机智幽默,情境的绚丽多姿,神态、眼界、情感等方面的全面渗透和影响……

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天气和气候》的教学中,可以开展参观、观测、体验等活动,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或大气环境监测站,使用测量仪器,观测气温、降水和风向,收看(听)和记录天气预报内容,模拟预报天气。

还比如,用乒乓球上绘制经纬网,绘制家庭的平面图,绘制生活小区的平面图,体验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比如树冠、年轮、房屋朝向,尝试办一期地理小报,对家乡土地调查。如家乡附近河流(或湖泊、池塘)的水质,近年来有什么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对周围环境有什么影响?为了保护河流(或湖泊、池塘)的水质,防治污染,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等。

总之,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在理念、方法、情境方面更加灵活,更加大气,更加科学,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地理环境的变化,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发现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参考文献:

[美]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吴国珍,余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0.

中学地理情感教学论文 篇3

【关键词】地理教学     情感教育 策略

一、现状

自2001年国家颁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后,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目标成为对每一位基础教育教师的要求。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获得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情感与价值观得到熏陶和培养。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虽然也被写在教案中的课程目标中,但在教学活动中却被冷落在一旁。很多学校的老师以升学率为指向标,凡是考试会考的内容才关注,不是考试的重点都被忽略,且各学科的题海战术不仅没有培养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甚至破坏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良好态度。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态度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不仅是语文等人文教育学科的重要部分,也是地理等其他学科的不可忽视的部分。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以及在价值观上树立正确的方向,是地理教学中课程目标的最终之义。

二、情感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很少有时间去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作为掌握地理常识以及祖国各地风俗习惯的一个学习窗口,地理课堂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为了应付考试,现在的地理教学不管是从课堂内容的设计上,还是学习结果的考核上,知识点的记忆成为教学的重点,缺乏生动真切情感教学的策略运用。笔者认为在地理课堂中应从以下几点来落实情感教育。

(一)教学方式多样,活跃课堂气氛

在多年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地理知识点来应付考试。中学生的课业较为繁重,原本记忆语文数学的时间要分出一部分给地理学科,并且本来能缓解压力、轻松活泼的地理学科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那如何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例如,在讲到中国南北方气候差异的时候,可结合所学的知识点播放一段当下流行的《舌尖上的中国》片段,美食作为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代表,不仅让学生感受了祖国饮食发展的源远流长,也让学生了解到正是不同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视频教学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以及饮食文化之间的系统关联。

(二)精心组织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既能促进学生知识目标的掌握,又有助于学生体验地理教学内容中的情境目标的达成,在实现当下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地理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创设一个能够启发学生不断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情境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可从课程导入和课中教学两个方面进行。

例如,在讲《大陆板块》这一节课之前,我事先让大家预习,并找到关于大陆板块漂移假说的故事。在开始上课时,我让一个平时不爱在课上表达的学生把他找到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并且在他讲完之后给予热烈的掌声。一方面,课堂之前导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引人思考的情境,另外一方面,也给予了平时不爱在课上表达,没有自信的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表现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提升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我们在课堂上都会提问题,但是要掌握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即所提的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新颖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才能投入到课堂中。例如,在讲到“人口和人种”的时候,我就问大家我们皮肤的颜色是什么样的?我们属于什么人种?世界上还有其他颜色的人种吗?问题虽然简单,但是不断地追问,调动学生不断地思考和讨论,这样就创设一种很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也在讨论的氛围中合作学习,培养了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变换语言语调,实现以情动人

很多老师认为讲课时要富有感情,并且要以朗诵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事,与地理教学无关,其实不然。地理老师运用饱含情感的语言,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给学生展现授课的内容,对于地理课堂教学也是必备的。在讲到“气温变化”这一节课时,我在课堂上扮演了一次天气预报员,我专门找到了一个天气预报的前奏音乐,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天气播报。而这一次的天气播报和电视上的不一样,我加上了更多的情感语言。例如,四川的大雨天气增加了地震灾区的救援难度,我在播报的时候,也表达了对于灾区人民的同情;而在讲到北京的晴朗天气的时候,我也展现了一些轻松愉快的心情。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情感和情绪状态会受到语言语调的影响。而这一教学策略的采取,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情绪状态。

三、结语

总之,地理课堂上的情感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多的相似性。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的独特性,与当下生活相结合来进行,始终要以教学纲要所要实现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促进中学生全面地发展,努力追求中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黄国辉.谈中学地理教学情感教育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0(32).

[2]马晓宏.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教师(下旬),2012 (3).

[3]余乐洋.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J].学周刊,2013(30).

情感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4

人生存在世界上都需要情感, 情感是维系彼此关系的纽带。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 也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 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 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 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中学地理教学作为教会学生人文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的,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既学到地理方面的知识又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和因素都能得到发展是中学阶段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之前应该要将情感教学的定义以及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教学了解清楚。

二、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地理教学对于中学生来讲, 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地理教师能够采取一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之所在, 必定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但是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影响:

(一) 学生对地理学习不感兴趣

很多中学生尤其是高一的学生决定在高一完了以后选择接受理科学习。因此对地理学习更加不重视, 作为地理教师对于无论是以后学习文科还是理科的学生都应该从教师教书育人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潜意识里面的学习兴趣。学生不管是来自何种家庭, 哪个地区的学生都对祖国的山河以及世界的人文地理有着一定的内心喜欢。只是自己对旅游以及地理人文知识的爱好相比较起地理知识的学习来讲, 要容易得多, 毕竟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比较漫长且痛苦的过程。因此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地理科目的学习不感兴趣。

(二) 师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中国学生从小上学开始就具有一定的“畏师”情绪, 这就在无形中为地理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难题。师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地理科目上课期间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而不是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思考地理教学内容。尤其是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习成绩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将自己原本存在的学习主动性也逐步消磨掉。而另外一个方面, 学生课后有疑问的时候也不会积极的去问地理教师如何解答, 尤其是在自然地理学习上有不明白的地方更不会主动的请教地理教师, 久而久之, 师生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没有很好的帮助作用。而地理教师的教学也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因此, 地理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 师生之间的教学距离应该逐步缩短。

(三) 一些地理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学生的地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高低也需要地理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 同时需要高素质的地理教师才能做到。而教师的水平高低是建立在教师坚持学习的一个过程, 如果不坚持学习地理教师自身的素质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甚至落伍, 不能跟上学生的实际需求。地理教师尤其是一些毕业比较早的地理教师, 其知识水平仍然停留在毕业时的水平上, 这部分教师应该在工作之余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以更好地对学生因材施教。这些都是需要地理教师在课后好好规划自己的业余时间, 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做到。

三、情感教学的具体运用

针对当前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中学地理教师作为地理教学的主导, 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主导作用, 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中学地理教学。而根据情感教学的定义以及内涵来看情感教学具有很大的意义。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 地理教师既要重视地理教学的认知目标, 同时又要重视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能力目标从而实施教学, 还应该关注情感目标的实施。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目标不仅可促进认知教学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 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激发学生地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从而使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意向, 并对学生的终生发展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应该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重视情感教育,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情感教学目标, 并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日益符合地理教学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实践模式

(一) 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

情感教学顾名思义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的地理教学。 因此师生之间首选能够做到的是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建立在沟通上之上的教学既有效也有意义。所谓的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 就是中学地理教师依据地理课程的课情感教学目标, 对教学行为进行策划, 争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目的, 创造师生之间交流的和谐与从容, 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与地理教师在课堂上的交流不止是一种单纯的师生之间知识的传授, 而带有一定的情感在里面。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情感目标得以实现, 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亦师亦友,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二) 寻找情感教学的切入口

中学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只有找到了情感教学的切入口, 在切入口上下工夫才能有效开展教学。情感教学应该能够使学生的旧知识和新知识产生碰撞。在碰撞以后, 原有认知结构的重建与改组。引导问题解决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地理教师适时选择时机, 尽量的挖掘隐藏在中学地理认知活动和能力培养目标中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问题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完成地理教学的情感目标。

摘要:中学地理科目作为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 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学习到地理相关知识又能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氛围, 是许多地理教师和学生所共同关注和期待的结果。情感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使学生技能学习到地理知识同时个人情感意识也能得到增强。

关键词:情感教学,地理教学,运用

参考文献

[1]薛立国.中学生物课实施情感教学目标的实践[J].宁德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05) .

中学地理情感教学论文 篇5

一、目前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学地理教学不受重视。在十分重视升学率的今天,中学教学随着高考指挥棒转。由于地理不是高 、中考的科目,仅在会考中占有一席之地,导致学校、老师、学生等对地理课不重视,视为“副”科,学得好 坏无所谓,临近会考时“突击”一下后就算了。有的学校地理教学条件很差,连最起码的地理教学挂图、地球 仪等都缺乏,有时地理课成为学生们的自习课。

(二)中学地理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下降。由于学校对地理教学不重视,教学时间被压缩,不少优 秀地理教师脱离地理教学岗位,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专职地理教师也没有,为了应付会考,临时找一些根本不 熟悉地理知识又没有受过地理教学技能训练的教师担任地理教学任务,其结果只能是照本宣科,根本调动不起 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再加上会考的要求低,只要会考临近时把会考复习资料背一下,几乎都能过关,这一 规律已被学校、老师、学生们掌握,自然谈不上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出现学生不好好学,老师懒得管的情形 ,大大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的质量。

(三)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开展较少。学校地理教学工作应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课外活动的开 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比如带领学生搞课外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可使学生学习到定方向、使用比例 尺、放大或缩小地图等有关地图知识和技能。如今地理课外活动成了额外负担,学校又很少购买必要的直观教 具,更谈不上现代化的直观教学了,老师也就懒得去组织学生进行既有趣又有益的地理野外观察活动、学生也 不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的地理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

二、加强中学地理教学十分必要

(一)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学地理知识广泛,居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位置上,与中学的各个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例 如人类历史和政治事件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性,故地理学科中的大量地名知识,对历史和政治等学科的教 学有很大帮助;地理涉及的天体系统、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知识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地球为什么围绕太阳 运动?月亮又为什么围绕地球旋转?这些既是地理问题,又与物理、数学相关,对启发学生学习物理和教学也 有积极作用,此外,地理教学中的.岩石风化,石炭岩地形的形成以及各种有用矿等等也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

(二)中学地理教学在生产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在很多方面能直接或间接为生产建设服务。中学地理教学中讲授的 土壤资源、水热资源、森林资源、天然草场等各种自然资源,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对各地自然资源 情况的了解,有得于制定切合实际的农业发展措施;地理教学中讲授的各种工业地理分布、工业原料来源、工 业燃料和动力的供给、工业的交通运输条件、工业产品的分配、各种工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各种工业与自然 条件的联系等知识,对学生以后的生产实践是有益的;此外,地理教学中各种交通路线的地理分布和交通枢纽 等知识,对学生将来参加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实践也是有用处的,特别是地图、地名知识等,对学生将来进行通 讯、邮电、贸易等工作有很大帮助。

(三)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问题同样与地理知识有关,象全国各省市的工农业特产、主要的 粮、棉、油、煤产区,重要城市、旅游景点的分布,各地风土人情等知识都来源于地理学科,而这些又与我们 的生活息息相关。出差旅游如不具备查阅地图和交通路线的知识必会扫兴而归。我国古代,就常用“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常识渊博,其中就体现了地理的重要性。

(四)地理教育(www.xfhttp.com

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因素? 篇6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教学中,师生情感的参与以及相关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

一、融洽关系,培养情感

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只有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和关注学生,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尊重教师,使学生由喜欢地理教师而喜欢地理学习,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曾指出: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变得高度有效。因此,在平时的备课环节中,应认真钻研学生的兴奋点,不断收集时事热点、趣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如在美国的教学中,通过与学生聊NBA,认识美国各地工农业生产状况,不仅拉近师生的距离,而且可弱化教材繁琐,提升地理学习热情。

二、钻研教材,挖掘情感

课本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地理课程内容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时代性和思想性,多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他们积极探索并体验其中所蕴藏的情感因素。全面准确地把握情感因素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领会其内容的精神实质,深挖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习内容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例如,“人口问题”教学中,教材采用“苦难的母亲”这一漫画,形象而直观地展现人口过多给地球带来的危害,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讨论,结合第二课堂的漫画设计延伸,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达成教学目标。教材隐性情感因素是指反映客观事实并不带明显的情感色彩,但在反映客观事实的过程中仍会不知不觉使人感受到其中隐含的情感。如“美国”一课中的阅读材料“美国黑人”,展示了美国黑人的际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培养正确的种族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地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在情感中学到地理知识、发展地理能力。

三、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情境是指由人的主观心理因素(认识、情感等)和客观环境因素(时间、空间、设备等)所构成的情与境的总合。每一个教育和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发展的,一堂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学生听讲的情绪。因此,教学中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恰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例如,在“中国的气候”导课中,先提问:同学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当他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时,话锋一转:“这有几种水果(香蕉、苹果、梨等),大家能告诉老师,它们的老家在哪里吗?” (在水果展示中,教师若能依次从不透明的袋子中掏出更好,因为,不透明袋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中国水果品种繁多,但同一品种的水果,在不同地区种植,它们的品质也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经分析学生往往都能回答:南方热量高,光照强,更适合香蕉种植。借此教师便可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气候,了解我国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样的开始,不但让学生回味无穷,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

四、以情施教,激发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快乐学习情绪的产生取决于教师健康积极的情绪影响。如果教师教学中情绪欠佳、精神不振,就会感染学生,使之产生类似的消极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反之,教师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则会使学生振奋精神,改善学习效果。但是,教师是生活于一定生产关系中具有社会性的人,难免有烦恼和不愉快,因此,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情感控制力,不能将消极情绪带进课堂。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把自我积极的情感与对教学内容的情感融为一体,并用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语言以及体态语配合传授知识、强化情感感染功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中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而来。所以要尽可能使自己习惯于蓬勃的生气。”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是快乐的,应以积极的情感鼓舞感染学生,通过情感所具有的感染功能,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试想,如果教师绷着脸或表情冷漠,或怒气冲冲走进教室,学生定会感到情绪压抑、气氛紧张;而教师面带微笑、心情愉快地走进教室,学生则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促使他们敞开心扉,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教学策略运用上,每节课前,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相关地理趣闻,不仅可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学地理情感教学论文 篇7

笔者在近几年的《地理》教学过程中,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主要培养了以下几方面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初步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因为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就抓住中学生这一心理特征, 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让他们产生兴趣, 引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态度。教学中, 采用巧设问, 形象、生动的比喻以及游戏课等。如我在讲授“学会看地图”的教学中, 首先采取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学校鸟瞰图”和“学校平面图”, 让学生动手绘制教室平面图, 以此设问, 调动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兴趣。还有游戏活动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一些地理课上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通过拼板游戏, 很快就让学生掌握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由学生扮演导游在课堂上“周游”全国、世界;担任“环保局长”答“记者”问;地理扑克、地理棋的使用等等。

二、培养学生关心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 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学习《中国地理》上册“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内容时, 讲到“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他们列举了近两年我镇大量发展生猪养殖, 粪便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流 (或小溪) , 给自己村庄的河流 (或小溪) 带来了大量的污水, 由原来的清水河变成了一条臭水河 (臭水沟) , 村民们简直不敢饮用, 要到很远的山沟里去挑水。学生能结合当地实际和自己所见所闻, 列举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 违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原则遭受大自然报复的反面事例, 从事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 某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 往往是从一两个要素的变化开始。老师启发学生从事例中领悟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性, 增强学生振兴当地经济和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使命和责任感, 以实际问题入手, 让学生理解尊重自然规律, 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培养学生增强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 初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在讨论“人口众多”会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什么问题时, 学生自行分组, 经过分组活动后得到解决。同时向学生提出“假设你们现在是地理学家, 或经济学家, 或人口学家的角度, 如何改变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产生的恶性循环这种状况呢?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的问题。告诉学生根本问题的是人口的过快增长, 解决途径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和依靠科技等, 鼓励学生自己绘出良性循环的结构图。我通过类似的各种地理课堂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到生命的奥秘, 意义与价值, 逐渐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另外还通过地理课本或网络下载一些具有深刻寓意反映环境问题的漫画、图片、视频资料等, 来激发学生对我们美丽的家园——大自然的爱, 让学生充分地、真正地体会到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从而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 关注周围、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性环境问题, 初步形成全球意识。例如, 我在讲七年级第五章的“世界的发展差异”的第三节“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时, 就利用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地震海啸后具体事例, 让学生知道世界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在这次灾难中所发挥的作用, 让学生知道天灾无情人有情, 让学生懂得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

五、创设地理学习情境, 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于课堂教学中

课堂是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 只有利用好课堂这一平台, 才能加强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 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教师的导入创设了新颖别致的课堂情境, 则能让学生对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充满期待,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改就是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通过创设广泛参与交流、合作、探索的空间, 就能让学生体验到地理学习的乐趣。要使学生在学习比较抽象的地理概念和理解地理原理时, 对知识理解透彻, 可以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做模拟实验, 从而加深学生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 体验自然界的变化, 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中, 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学生对地理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六、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高中地理情感教学刍议 篇8

一、情感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情感领域, 才能了解学生学习地理的不同心理, 从而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情感发展水平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调动学生在“知、意、行、情”等多方面的激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而富有激情的课堂氛围, 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教师只有讲究情感教学, 使学生以心平气和、轻松愉快的状态学习地理, 才能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同时, 还要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 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 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尊重, 希望教师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这就给高中的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打破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教, 学生学关系, 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实施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 教师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角,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在高中阶段, 学生的求知欲很强, 并且充满了好奇心, 面对这么一群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 教师的素质就变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所以, 每一位教师都起着模范的作用。作为教师, 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与孜孜不倦的精神去教育学生, 因为教师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对学生的情感与品质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高中的地理教师, 我们要勇于打破传统教学,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的工作, 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的课堂中, 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

(二) 建立融洽而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地理教学教学中, 实施情感教学, 建立和谐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高中地理课的基础。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很大程度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氛围。如果教师营造了严肃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教师的不苟言笑与严厉呵责中, 就不能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灵气与个性, 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地理课堂中。相反, 如果教师的态度是亲切、和蔼的, 学生就会在教师的真挚感情下更加轻松愉悦, 在这种活跃的地理课堂氛围中学习, 教师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与兴趣。

(三) 创设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人的情感具有客观性、现实性与情境性的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情境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创设情境, 首先, 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课堂情境, 这是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地理这门学科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所以, 教师要利用不同的的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来创设课堂情境。如果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的地理教材, 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问题与现象展开教学, 就可以满足学生学习地理的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所以, 教师应该把高中的地理知识向学生身边的地理转化, 具备一双善于发现地理问题的眼睛, 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生活的地理现象和问题。例如, 教师在讲授气候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与自己家乡的地理现象相结合。再者, 现在的科技正在迅猛发展, 多媒体技术已经跨入了地理课堂,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教学抽象的内容制成课件, 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领略到具有动感、立体的视听效果, 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享受乐感的过程中获取大量的地理知识。这样, 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 不仅可以巩固课本的地理知识, 还能利用课本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与现象。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觉得地理就在自己身边, 具有亲切感, 所以, 学生学习地理会很有成就感与趣味感。

(四) 利用饱含感情的语言, 以情促学

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 教材内容有很多地理事物与地理景观, 因为地理学科的抽象性,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能感知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在这个信息经济发展快速的时代, 虽然高中地理教学引入了多媒体技术, 但能弥补的教学缺憾依然极其有限, 更多的地理教学还是依靠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所以, 教师要充分利用饱含感情的语言, 把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地将学生引入地理的知识天地。除此之外, 教师要根据高中的地理知识特点, 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 从远及全球, 近及家乡进行饱含感情地讲解, 因为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谈天说地、谈古论今的高中生而言, 极其具有刺激性。例如, 教师在讲授高中地理教材内的旅游单元时, 可以借助多媒体, 为学生展示各地的旅游景点, 同时配上绘声绘色的讲解, 就会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结语

由此可见, 教师良好的形象与富有感情的语言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可见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学与其他学科对比, 既有教学的共性, 又不失其特性,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同样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 高中地理教学的情感教学还有很多缺陷, 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坚持不懈地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创建更具有推动性的情感教学模式, 以此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淑飞.情感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地理学习主动性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篇9

一、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爱因斯坦说过:“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 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学生对地理学习如果有积极情感, 他们将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之中, 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地理教学中, 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 才能促进他们“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 从而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提高他们的地理综合素质。

二、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1.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初中地理教科书, 文字流畅、生动, 图像美观、简明, 漫画幽默、辛辣, 形式新颖, 内容丰富, 趣味性、审美性强。在地理教学中, 挖掘情感因素, 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露出来, 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富有情感的地理知识比考试分数的刺激更直接, 更能吸引人, 它们是推动学生学习更持久、更深入的强大动力。如, 在介绍洋流对航海的作用时, 我举了哥伦布两次从伊比利亚半岛出发到达美洲, 却因路线不同而造成时间上的差异的例子。学生的好奇心很快被激发出来, 积极性也提高了。

2.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情感。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科学合理的并具有一定趣味性、启发性和吸引力的问题情境, 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如, 学习“气候的主要特点”时, 可将学生课前在网上搜集的全国各地美食、服饰、动植物等制作成PPT展示, 提出一些问题, 如:从小生活在南方的人常常爱吃米饭, 而从小生活在北方的人却偏爱各类面食,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国川、湘、黔等地方的人们为何喜欢吃辣椒?我国西北地区的人们头上为什么总是戴着纱巾?从这些平时随处可见的生活现象中产生的问题, 充分激起了学生的热情, 课堂讨论的气氛也变得很热烈, 学生上课情绪也高涨起来, 对相关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 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乡土教材介绍的是学生生活的地区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模式等。教学时, 利用典型案例, 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和反思, 树立建设家乡的理想。通过让学生欣赏家乡的优美图片, 陶冶学生的情操。

4.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情感。地理教学活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口、动手。通过活动, 学生增长了见识, 提高了技能, 丰富了学习地理的情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 对学生的观点、想法等, 教师不要直接给予肯定或否定, 而是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形式进行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勇于修正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活动结束后, 让学生自己谈收获、疑惑, 教师尽可能地让其他学生释疑, 引导学生继续提出新的疑问。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促进学生的健康情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5.用饱含真情的语言感染学生。教师的地理知识渊博, 容易为学生所叹服。教师要用饱含真情的话语,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把学生引入地理学习的殿堂。如学习“大陆性气候”时, 引用“早穿棉袄, 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 形象逼真, 富有感染力。学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以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入, 再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分析这种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最终得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的结论。

6.走向大自然, 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身走进大自然,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走向大自然既可以以当地景观为目标, 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外地景点去考察。

7.运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把教学需要的资源搬到课堂上来,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如, 学习“洋流”时,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模拟环球旅行, 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呈现各种景观, 让学生思考所呈现的各种景观是受到哪些洋流的影响。学生在快乐的探索过程中自然而然完成学习任务。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篇10

一、情感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 地理教学也拥有一定的德育功能。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这个社会当中人们的受教育程度,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 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 从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壮丽中体会到自己身为中国一员的自豪之情, 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增强参与热情, 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其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让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向上的动力。

二、地理课中的情感教学策略

(一)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年纪, 教师的示范作用在这个阶段表现得尤为重要。所以作为教师, 我们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进行言传身教, 以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我们的学生。“其身正, 不令而从;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从这个意义上说,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要先做到, 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是学生行为的准则, 其直接影响着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平等的, 教师不再高高在上, 而是存在于一种更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作为地理教师, 我们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不断地摸索探究, 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自我提高。每一堂课我们都不能只凭经验侃侃而谈, 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 紧紧围绕新课程理念去设计新颖的教法,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创设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够充满激情地投身到地理学习中来。

(二)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促进教学相长

要想创建 一种轻松 愉悦的学 习氛围, 前提是要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我始终认为, 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它是一个师生 间心理交 流、思想 碰撞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导演,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若能够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的观点, 就可激发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当然, 这需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 只有在自由民主的气氛中, 学生才能精神放松,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主动去探索更多的地理知识。

(三) 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技能, 以情感带动学生

地理知识中有很多都是特别抽象的, 不能被学生直接理解。虽然现在我们的教学条件提高了, 有了多媒体、地理挂图等很多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 但效果仍然十分有限, 更多的时候还需要我们教师通过自己丰富的肢体动作、饱含深情的语言来向学生生动形象地进行描述, 把拗口难记的地理名词变成通俗易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们在描述一个人博学多才的时候总是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可见地理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这些广博的知识对于求知欲强烈的初中学生来说, 是特别刺激和具有挑战性的。

比如在讲到陆地地形的时候, 我把地球家园当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以热情洋溢的词语描述了出来, 再结合多媒体, 从而让学生获得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了解到了地球自然环境的美妙和神奇, 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更激起了他们保护地球和探索地理知识的欲望。

在讲解中国的旅游风景名胜时, 我在课上扮演了一个导游的角色, 用生动诙谐的语言描述了著名的三山五岳、雄伟的万里长城、秀丽的桂林山水以及具有“雪域高原”之称的青藏高原等。通过这些描述, 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了, 内心的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更产生了对多彩地理的向往之情和对祖国地理环境的热爱之情。又如我在介绍发达国家一课时, 把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和发达国家进行比较,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科学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让他们感受到了国家科技需要进步, 祖国发展需要人才, 从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树立立志为祖国发展而奋斗的决心。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运用也是一门艺术, 它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 从而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心理状态下学会地理知识。

(四) 运用歌曲、诗词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加入更多的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在地理课上, 适当加入一些音乐元素, 辅助地理教学,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有关长江的知识时, 让学生听一首《长江之歌》, 通过精练的歌词, 让学生认识到长江“从雪山走来”——发源于青藏高原, “向东海奔去”——向东流入东海。通过歌曲的渲染, 学生会对长江蜿蜒的流向、奔腾的气势有一个更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在讲蒙古高原时, 我又以一首“敕勒川, 阴山下。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来作为开场白, 通过音乐和古诗词的结合教学, 使学生感受到了文化的融合之美, 激发起他们探究地理奥秘的热情。

总之, 初中地理学科知识面广, 内容丰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 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摘要:素质教育强调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 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 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积极情感的培养。而就地理学科而言, 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是必须的, 但情感教育也同样重要, 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应始终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工作中, 从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中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 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策略之情感教学 篇11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情感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理智感

中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兴趣的高低,对疑难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知识的欲望等方面。但是,当前中学生的好奇心理虽较强,可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理智感。而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究和分析,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得出正确答案。最主要的是,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能够将抽象、死板的知识融入形象、生动的问题中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被激发出来了,学习效果也就被提升了。例如,在学习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将“乘飞机从上海到乌鲁木齐需4.5小时,而从乌鲁木齐到上海却只需4小时”这个问题引入课堂,学生会很好奇,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因而也就聚精会神地听课了,当学生在学习了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时候,就会明白中纬西风带的作用了。

二、加强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更是一门感染力比较强的学科,学习其中的地理知识就应该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为人类美好的生活做贡献。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实施情感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这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和知识升华来实现。首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进而重新加工和整理教学内容,方便向学生传达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例如,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应该注重教材中的地理、人文、文化、社会等各个环节中的情感因素,在课堂内容中加以引导,将课堂内容加以提升,实现全面教育学生的目的。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拓展课堂知识,强化对学生的道德知识教育。例如,在学习人与自然的知识之后,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展示、实例讲解等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认知,了解人为的滥砍滥伐、滥垦草原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并认识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意识。

三、发现地理教学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促进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学生对审美的追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美的东西,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产生快乐的情绪,进而爱上地理,爱上生活。首先,教师可以对地理教材中的美好因素进行挖掘,引导学生感知地理教材中的美。例如,地理教材中的花、树、鸟、虫等自然美,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社会美,都可以被充分利用到情感教育中来。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艺术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知教学方法中的艺术美。例如,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语音、语调及表达的多样化、生动性、精炼性出发,并注重教学语言的逻辑性,营造一种课堂之美,学生也就融入美的教育之中了。

四、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纯粹的教与学,而是教学互动、教学相长,教学相互促进的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互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表达和展示,进而成为情感教育中的主体,亲身体验情感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关注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应该是关注与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互动,让每一个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心和爱心,进而激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奋斗,努力学习。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然后从学生的实际特征出发,打造个性化的情感教育。其次,在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针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被视为最重要的部分,而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体验则被忽视,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学生的健康人格发展受限。在新课程标准下,情感教学已经被当今教学所关注,已经成为了教学目标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该积极注重情感教学,加强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和情感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璧.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中学版, 2009(09).

[2]艾群敏.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中学, 2010(05).

中学地理情感教学论文 篇12

一、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从心理学看, 在地理教学中, 只有重视和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 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 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究教学艺术, 使学生在乐意的、心平气和的、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才能提高地理教学的整体效益, 增强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此外, 国家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在教学方面,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 同时还需加强情感的交流。事实上, 学生也是渴望平等和被尊重的, 希望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一改传统的“权威”“高高在上”的严厉形象, 搭建起友好、真诚的平等桥梁。教学中, 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学生对地理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1.以情动情,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 “亲其师, 信其道。”只有对地理有无比热爱、勤于钻研、执着追求的敬业精神以及饱满的教学激情, 才可激发起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教师以自己对事业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染和影响学生, 才可达到师生的情感共鸣。教师为人师表,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实践证明, 学生上自己亲近的老师的课时, 往往产生愉悦、和谐的情感体验, 会在平静、亲切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对自己亲近, 不但听其言, 而且效其行, 把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自觉地运用到学习中去, 化作无穷的力量。要使学生“亲其师”, 教师首先要在学生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 这种威信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高尚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学问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就是因为信任和尊重某位教师, 因这位教师的一句话或某一件事而决定了他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 并做出杰出的贡献。其次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产生和谐的教学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双方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的。在没有辈份、没有权力障碍的因素下, 师生之间能以朋友的身份或以同学之间的友谊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商讨, 这样更能促进教学的开展, 促进知识的融合。

2.从爱家乡、爱祖国做起, 培养学生的情感

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家乡的热爱, 对自然及人文环境热爱的基础上的。在了解我国基本地理的基础上, 地理课让学生从了解家乡开始, 通过地理图片、图像、视频、文字资料、数据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如我国的疆域、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自然环境;土地、水、森林、矿产等方面的自然资源状况;经济与文化等人文方面的现状;各地区的地理差异等。在此基础上, 正确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使学生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 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在看待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上, 既不能盲目乐观, 更不能悲观, 要引导学生积极地看待和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增强民族自豪和自尊的情感, 树立建设祖国的信心和责任感, 转化为正确的行为, 使学生能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如, 在讲环境保护问题时, 在列举了大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事例, 观看了电视资料画面后, 让学生进行分析评说。这样易于感染学生, 对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效果较好。还可以开展环保知识竞赛和“我爱祖国的山河美”演讲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那种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跃然纸上。

3.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情感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就是很好的实践。在活动中, 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秀美, 同时, 也认识到大自然是学好地理的大课堂。随着“乡土热”的再一次兴起,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乡土地理开始重视, 乡土地理教育在学校已经得到进一步加强。“乡土地理”一般指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自然、人口、生产布局的现状和特点。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乡土地理课外活动, 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活动,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学生通过对自己身边的自然、经济的参观、访问、考察, 可以更好地了解家乡自然、经济发展情况, 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 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地理教学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 既有共同性, 又有独特性。课前应根据地理学科内容多、知识杂、涉及面广的特点, 兼顾其他学科, 多方涉猎, 精心编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创建地理教学情感教育模式, 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译林出版社, 1997.

[2]吴轲.情感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12.

[3]林珍.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现代出版社, 2011-10.

上一篇:水平冻结法下一篇:无线局域网安全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