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

2024-09-21

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共12篇)

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 篇1

摘要:针对我国旅游现状改进中等职业旅游教学探讨问题, 分析了当前中等职业旅游专业发展现状, 指出了职业教育的生源问题和职业教育的设备问题, 探讨了职业教育对旅游专业教学的发展对策, 要加强职业教育对旅游专业的宣传问题并要注意利用职业教育对旅游专业的实践条件。

关键词:旅游现状,职业教学,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已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得到提高, 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旅游业是在人民生活的高以后的精神需求, 它的发展可以满足世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使人民通过旅游活动在体力上和精神上都能够得到放松和休息, 通过旅游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情况, 还可以使人开阔眼界, 增长许多地理和社会知识, 同时推动社会了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任何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同时可以直接或间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会推动当地的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许多产业的发展, 并可以促使这些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各种服务内容, 尤其是旅游业的微笑服务是旅游业必须提高的服务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国, 同时我国的出境旅游也占居世界各国的第四。我国目前旅游从业人员虽然已经约600万人, 但仍然不能满足旅游业的发展需要, 尤其是涉外旅游的从业人员。我国需要专业旅游人才数量为800万人以上, 就这一数字分析, 我国旅游从业人员至少还要增加200万人以上才能满足需要。但我国中等旅游学校每年只有十万名毕业生才有机会加入旅游业, 可见我国旅游专业的人才十分紧缺。因此, 要大力加强中国旅游教育, 为中国旅游业培养称职的旅游应用型人才。为此就要正确认识与全面把握中职教育的现状和旅游专业的教学特点, 使中职旅游教学走向高速发展之路。

1 当前中等职业旅游专业发展现状

一面是大学生就业难, 一面是企业招工荒, 两难之中暴露了我国教育体制与企业的需求的尖锐矛盾。因此, 中国如何发展职业教育?改变当前中国教育学校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状况, 当前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 职业学校毕业生却供不应求, 这说明职业学校毕业时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也是自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 各职业学校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的结果, 但从全国职业教育的总体上看, 我国各地的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 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 究其原因, 首先是观念问题, 大城市学生很少选择职业学校, 第二是资金投入不足, 办学条件比较差, 影响了招生和培养学生。

1.1 职业教育的生源问题

随着大学的扩招和我国独生子女政策, 使我国的在学学生的数量产生差异, 在数量上, 高中阶段中的职业教育的比例逐年减少:从教育部官网日前公布的《2012年部直属高校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通知》, 可以了解我国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招生计划规模, 其中本科招生计划335635人, 高职 (专科) 5140人, 共计340775人。可见高职 (专科) 只占本科招生的2%,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5万名, 2012年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85万名, 而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达到800万人。同时要求积极拓宽招生服务面向和生源渠道, 完善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的招生及教学制度改革, 继续把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城乡劳动者、退役士兵等纳入当地2012年度招生计划, 引导他们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可见,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困难。其次, 在质量上, 生源质量的下降比数量的下降更为严重, 按现在的走势估计, 在今后几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还将可能进一步下降。

1.2 职业教育的设备问题

职业教育以技能为主, 光说不练不能使学生成为旅游业的主力, 旅游业中的餐饮用到摆台操作和客房服务, 需要实际操作才能感受到技能的接受状况, 如果不实际操作, 只是把操作要领由教师口头或文字传授, 不仅增加了授课难度, 也使课程略显枯燥。由于报考中等职业旅游专业的学生一般的学习基础和知识面需要加强, 尤其是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的基础还有加大差距, 导致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再加上学习设备不齐备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无法通过实践来增加记忆, 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职业教育对旅游专业教学的发展对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都是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入教室, 但职业教育应以实践教学为主, 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是具体的操作和实践, 这是教师在教室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而教师也大都是从学校门进学校门, 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 如果讲授理论知识尚且可以, 但现在学生需要的是实践技术, 对于缺少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说, 一时适应也比较困难;还有中职教材问题, 为培养技术人才需要, 教材改革已刻不容缓。

2.1 职业教育对旅游专业的宣传问题

职业教育对旅游专业要加大宣传力度, 是解决生源少的一种方法, 因此在招生时加大宣传力度是必须的, 同时, 加强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培养, 使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下一届学生的影响, 是一种无声的宣传, 可以事半功倍。

2.2 职业教育对旅游专业要利用实践条件

虽然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 但旅游专业也不能束手坐等, 要积极设法利用可能的条件, 丰富实践课堂。例如, 可以利用学校校园,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导游,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英语的口语水平。餐饮服务的实践课教学可以利用学校的学生餐厅进行摆台练习, 就可以使学生得到实践操作的机会。对客房服务的实习, 可以直接利用寝室, 用学生的床单做练习, 演示做床的技能要求。

3 结语

职业旅游专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虽然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加强实践知识的训练, 但仍需专业教师具备创新精神, 与学生相互交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重视实践动手能力, 但也要强调理论的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的支持, 二者结合才能将中等职业旅游教育搞好, 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新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琳.把握中职旅游教学现状改进中职旅游教学[J].科技信息.2012年第9期:453转424.[1]张琳.把握中职旅游教学现状改进中职旅游教学[J].科技信息.2012年第9期:453转424.

[2]邹燕.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和研究[D].苏州大学.2011-09-01.[2]邹燕.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和研究[D].苏州大学.2011-09-01.

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 篇2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现存植物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是(C)。A花梨木

B油松

C银杏

D红松

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C)。

A藏族

B苗族

C壮族

D傣族

3、下面属于寺庙园林的是(B)。

A沧浪亭

B狮子林

C拙政园

D留园

4、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是(B)。

A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B应县木塔

C大雁塔

D河北开元寺塔

5、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产生于(D)。

A公元前7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7世纪

6、长江发源于(B),注入(),全长()。

A卡日曲

黄海

3600多千米

B各拉丹东雪峰

东海

6300多千米 C卡日曲

南海

6300多千米

D 各拉丹东雪峰

黄海

3600多千米

7、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连拱桥是(A)。

A卢沟桥

B赵州桥

C洛阳桥

D广济桥

8、我国古代建筑屋顶以(B)等级最高。

A歇山式

B庑殿顶

C攒尖顶

D悬山顶

9、审美的主体是(B)。

A具有审美特征的客观事物

B具有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人 C审美环境

D审美氛围

10、“鬼城”属于(B)。

A 岩溶地貌

B 风成地貌

C 丹霞地貌

D 花岗岩地貌

11、长城于哪一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C)。A 1983年

B 1985年

C 1987年

D 1989年

12、“五岳”的中岳是(C)。

A泰山

B恒山

C嵩山

D华山

13、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赣江之滨的江南胜迹是(D)。A黄鹤楼

B岳阳楼

C望江楼

D滕王阁

14、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绘画,其中产生年代最早的是(A)。A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山水及花鸟画

15、中国的烹饪源远流长,技艺精湛,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和饮食习俗,形成(C

A四

B六

C八

D十

16、我国著名的咸水湖是(C)。

A鄱阳湖

B洞庭湖

C青海湖

D太湖

17、我国最著名的丹霞地貌是(B)。

A四川峨眉山

B福建武夷山

C山西五台山

D吉林长白山

18、下面山脉属于南北走向的是(C)。A天山

B 太行山

C横断山

D武夷山

19、素有“陶都”之称的是(C)。

A江西景德镇

B湖南醴陵

C江苏宜兴

D福建德化 20、下面不属于古都的是(B)。

A 西安

B沈阳

C开封

D北京

二、多选(每题2分,共30分)

1、在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中,值得借鉴的有(ABCE)。A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B对比分析法

C实地考察法 D课堂讲授法

E地图辅助学习法

2、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ABCD)。

A地貌旅游资源

B水体旅游资源你

C气候旅游资源

D生物旅游资源)大菜系。

3、旅游地理的学科性质是(ABC)。

A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B边缘学科

C应用学科

D综合学科

4、旅游资源的特点是(ABCD)。

三、填空(每空2分,共18分)

1、被誉为“童话世界”的是(九寨沟)。

2、“花中四君子”是指(竹)、(兰)、(梅)、(菊)。A多样性

B定向性

C唯一性

D变化性

E导向性

5、三境即(ACD)。

A生境

B神境

C画镜

D意境

6、佛教传播路线为(ABC)。A北传

B南传

C藏传

D东传

7、台湾阿里山以(ABCD)而闻名。A神木

B云海

C日出

D樱花

8、我国古代建筑物等级体现在哪些方面(ABCD)。A屋顶

B台基

C面阔间数

D斗拱

9、旅游资源的美感一般形态主要包括(ABC)。A自然美

B社会美

C艺术美

D 色彩美

10、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中在甘肃省的是(AD)A敦煌石窟

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

D麦积山石窟

11、我国四大自然奇观是(ACDE)。

A长江三峡

B峨眉山佛光

C吉林树挂

D云南石林

E桂林山水

12、下面属于基督教的节日是(ABC)。

A圣诞节

B复活节

C感恩节

D开斋节

13、下面是佛教名山的有(ABDE)。

A五台山

B普陀山

C五当山

D九华山

E峨眉山

14、下面是黄山“五绝”有(ABCD)。

A日出

B云海

C奇松

D怪石

E瀑布

15、“3S”旅游是指(ACD)。

A阳光

B温泉

C沙滩

D海洋

3、成都的市花是(芙蓉)。

4、我国有“火山博物馆“之称的是(五大连池)。

5、旅游资源按其属性来分,可分为(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

四、名词(每题5分,共10分)

1、旅游地理

2、旅游资源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我国地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中国的茶叶根据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几大类?每类各举出一两种代表名茶?

六、论述题(共10分)

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 篇3

关键词:旅游地理;教学;合作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P90-4

当前社会,合作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好的合作能力和较强团队精神的身心健康的人才。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便成了日常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和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是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旅游地理教学中合作精神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合作氛围,以建立学习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合作,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使学生尽情敞开心扉、培养情感,同时在激烈地竞争中凝聚团队合作精神。教师需着重培养学生学科基本素质能力,提高学生合作精神,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当今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就可以建立一种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种民主、互助的学习关系,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具体措施

合作学习是一种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创新的学习过程。旅游地理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并能做到接受不同意见、学会积极的合作精神。所以旅游地理学科的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外,贯穿着各种方法措施去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 创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合作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易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当学生对旅游地理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思考、认识合作、大胆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从积极的师生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通过交流合作,使课堂气氛更为融洽,而合作氛围浓厚的课堂则反过来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主动性。教师应基于旅游地理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合作精神在学习发展以及生活实践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二)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交流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始终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肯定、引导、启发,尽量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使同学们能够自主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对旅游地理的学习进一步的由被动为主动。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个性的空间;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 建立学习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合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合作学习,还需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行成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并积极地展开竞赛。小组合作式的学习不仅能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让学生的个人能力,与人合作协调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而合作配合,群策群力不仅能使知识技能得到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师的转变为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教师的观念更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是给自己增加“负担”。把学生该做的事情拿来自己完成,使得很多学生认为上课就是教师讲,只有在讨论中,才能找到一点点合作精神。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认识到“主导”与“主宰”的不同,不代替学生完成一切事情,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 更新教学方法,创设合作学习的空间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选择教法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认知水平等特点,设计和创设学生合作学习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合作练习、交流、讨论、探究、尝试、评价的练习与选择的空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比如,在学习有关地理旅游资源的时候,可以就山西的地理旅游景观,组织带领学生到大寨村生态农业园参观学习。学生到实地参观,能够相当大的引起学生的兴趣,而积极的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加以指导,及最后需进行总结,保证学生能够从中有所获益,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让激励性语言走进课堂

教师的课堂用语是否具有激励性,会给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使用了讽刺或挖苦的语言,有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打消练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树立其完成动作的信心。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的“你真棒”,“你很聪明”等,这些语言都缺乏导向性,如果能将它变为“你真棒,如果能再完善一点就更好了!”等,在激励学生的同时,给学生指出明确的努力方向,会使学生的每一次练习更有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将激励性语言带进课堂,是满足了学生的成功感和成就感,令学生心情愉悦,必将进一步推动学生争取成功。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处于一种不甘落后、跃跃欲试的兴奋状态,不讽刺、挖苦学生,体现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通过教师运用各种类型的激励性语言,始终让学生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成功。行为实验科学证明,如果一个人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这些都充分说明,激励性语言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总之,在合作学习中,要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和创新意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刚.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求知导刊,2015,(5).

[2] 陈健民.中职旅游地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3] 王丽娟.试论旅游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7).

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篇4

1 目前旅游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在教学观念上, 缺乏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

旅游职业教育的目标必须瞄准市场, 满足旅游业实际发展的需要, 提供应用型人才。但由于缺乏对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刻认识, 导致教学模式与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出现严重脱节, 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有的学校在教学上传统教学方法占有相当的比重,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技能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 学生入校后感到无所适从, 毕业时感到没有学到东西, 与市场发展不对接[1]。同时, 在一些院校, 旅游专业受重视程度不足,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少院校开展旅游职业教育, 更多的是注重生存因素, 很少考虑发展的因素, 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目标不明确, 以致过分强调学科理论的系统性, 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整体素质的培养[2]。

1.2 在课程体系上, 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大多数旅游专业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 其课程体系仍沿袭本科院校的学术研究型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要相脱节, 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 课程体系仍然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分段式模式, 教学计划缺乏实践性内容或实践环节难以达到预期目的[2]。

1.3“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 旅游师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旅游专业教师学历层次较高, 但“双师型”师资缺乏。目前, 旅游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师资力量, 一部分是从相关专业转过来的, 一部分是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 高学历者较多, 但大多重理论而轻实践, 很少能做到理论与实践兼备;部分老师来源于工作一线, 多年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对行业实际有着切身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但这类教师掌握的知识却往往不够系统[2]。而旅游专业是一种以职业导向为主的专业教育, 其培养目标是适合旅游产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而现有师资状况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旅游职业教育的开展。

1.4 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不足, 建设滞后

目前, 我国旅游职业学校多数还没能够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适合学生实践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虽然在很多旅游院系中设立, 但由于缺少足够的重视或资金短缺等原因, 导致实验室建设滞后, 面积不足, 设施设备短缺、老化或陈旧, 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相当一部分院校几乎没有实践课程或实训基地, 或仅仅将毕业实习作为实践课, 没有把实践教学有机地贯穿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 这直接影响了旅游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2]。学生在这样的实训环境下, 很难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

1.5 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模式不够健全

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旅游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和抓手,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合作方式, 可以使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到巩固和加强, 缩短毕业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期,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2]。但多数学校还未形成完善的体制, 包括组织管理、时间安排、合作途径、监督检查等多个环节还有待加强。

1.6 对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的培养力度还不够

旅游业从业人员除要具有主动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文化修养, 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娴熟的服务技能外, 还要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应对挫折及压力的能力。但在目前旅游专业教学中, 这方面的内容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 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学习, 轻思想道德教育, 造成部分学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纪律观念不强的不良习惯, 很难适应及满足旅游行业的标准化、制度化管理的需要。

2 对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2.1 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职业教育理念

依据旅游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培养旅游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 学校要转变观念, 瞄准市场, 强化专业素质的培养, 同时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使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 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 改革教学模式, 逐步建立起富有时代特征和职业特色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再者, 学校在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条件, 确立职业目标, 制定发展规划,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提高就业竞争力, 逐步实现职业理想。

2.2 完善教学体系, 以提高实践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旅游职业教育要培养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必须构建与国际旅游发展以及国际教育发展方式相适应的现代教学体系, 其核心就是抓好课程建设。首先要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 设置就业导向型课程。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可根据旅游行业特点调整课程结构, 加快开发现代旅游产业的相关专业课程, 突出职业技能。学校可组织研究力量深入基层, 走访旅游企业, 了解其需求结构和用人要求, 有的放矢地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同时不断开发实用教材, 可以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为基础组织开发校本教材, 结合就业岗位需求, 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满足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3]。

2.3 根据旅游人才培养需要, 深层次全方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基于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旅游专业的特殊性, 要深化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达到理论教学“新颖”、实践教学“实用”的效果。课堂上鼓励教师以新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式、讨论式、活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 对旅游业的某些问题以研究的角度讨论, 引导学生以积极思维代替被动接受, 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树立学生竞争意识,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实际应用能力。对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诸如导游、旅行社业务、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等, 以实习基地 (实训室) 为现场课堂, 从传统的理论传授过渡到了现场互动教学。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 学生大量参与旅游业市场调查、旅游服务志愿者、兼职导游、导游风采技能大赛、酒店服务技能大赛、讲演比赛、本地旅游推销周等实践活动。同时建立配套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保证这一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2.4 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旅游职业教育中, 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就必须提高从教人员的资格标准, 既以提高学历层次和优化职称结构为重点, 又着力于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和“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应加强教师专业素养, 强化教师职业教育理论学习;拓宽师资来源, 聘请行业内优秀旅游人才、职业经理人担任实践教学的辅导老师或授课;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 要求教师具有旅游企业的实践或任职经历, 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优秀旅游企业对口岗位进行挂职;定期对教师进行旅游业务能力培训, 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实践水平;聘请高校旅游专家、教授来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促进教师与时代接轨, 站在学科领域的前沿, 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3]。

2.5 构建长期、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开展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 作为旅游院校可以适当引进合作企业, 完善实验实训条件, 突出校内实训基地的教育教学实训功能、社会培训功能、职业资格鉴定功能、专业技能比赛功能和科研创新功能, 打造仿真教学环境 (比如三维仿真导游模拟实训室、旅行社、模拟客房、模拟前厅、模拟酒吧、模拟中西餐厅等) [4]。

2.6 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实施“订单式”培养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 让学生完成学校学业的同时, 以“职业人”身份在校外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服务实践。让学生一边在企业中实践, 一边在学校的课堂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实施“订单式”培养是工学结合的延续和发展, 学校要与企业结成战略伙伴, 实行人才共育, 企业提出人才规格, 学校负责定向培养, 双方共同协商, 制定具体、细化的教学计划, 同时旅游企业直接参与课程开发、课程设置, 使教与学有的放矢[3]。有了明确的岗位和与之相适应的具体职业要求, 就可以据此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打通人才培养的快速路。

旅游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 是需要长期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 不断探索、调整和完善, 以培养出旅游业需要的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培养出真正意义上适应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S

摘要:本文从目前旅游职业教育需要解决和加强的环节入手, 结合长期从事旅游专业的教学实践, 对目前旅游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旨在进一步提高旅游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使其更好地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慧玲.机遇与挑战:论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12) .

[2]马继明.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15) .

[3]彭萍.旅游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湖北职教, 2008 (7) .

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 篇5

清远市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 郑嘉琪 511800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多年的体会和经验,总结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创新的新型教学方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许多中职学校中都存在专业定位“杂”而“泛”的通病,专业培养是目标要求学生既能做旅游相关导游、酒店管理,又能做旅行社的管理人员,使得学生对自我职业规划也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从而局限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笔者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多年,总结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创新的新型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一、知识与技能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随着国内外旅游行业的内容是不断发展,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发展也日趋多样化,旅游的动因不再只是到风景区休闲度假,而是出现很多新发展分支,在这种形式下,教师必须不断根据教学要求和旅游业的发展来创新教学的综合性,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日常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给学生最大展现自己的空间。例如:把课堂搬到宾馆、饭店、旅游景点、交通工具或模拟实训室中进行,为学生创设实际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切身感受到自己未来工作的环境和氛围,导游讲解环节可以带学生去旅游景点为自己人或他人实际讲解一次,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讲解表达的能力。同时,针对目前旅游业市场开放的状态下,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创新案例的分析。例如:笔者在《旅游政策与法规》的讲解中,就创新使用当前热门的“云南旅游局执法人员辱骂威胁游客事件”和“三亚海鲜宰客门事件”作为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与学生一起加入到探讨队伍中,针对学生产生的“差评和后续报道”等疑问进行了引导,在加强学生对的记忆和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协同合作的方式下进行总结和分享,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小组进行知识的学习,其次是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进行探究性学习。利用“学习小组”模式,将课堂上的学生进行分组,积极促进小组学生之间对于曾经旅游景点的介绍,以及对于旅游进行的心得,从而使整个小组的整体旅游知识得到进一步增长。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选出小组的组长,组长收集小组对于旅游景点的信息与心得,并由组长进行发言和总结,各组组长发言过后,教师将组长发言内容中重复的部分进行提取,着重讨论重复部门,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讨论其旅游景点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在学生们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在必要的时间,提出相应的问题。在课堂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提到的景点进行推荐,由组长进行推荐理由的收集,学生们通过对景点历史及其景点相关资料的查询,增长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创新的采用“行为引导”、“角色扮演”、“情境教学”、“问题探究式”、“活动教学”、“互动交往”等多模式、多手段和多方法的教学,同时可以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多媒体或投影仪等实施教学。例如:笔者在制作“导游景区讲解”课件时,就创新的引用了大量清远本地的风景图片,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清远本地的景点内容,并在讲解中使用了幻灯片和投影仪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进入角色,体验生活,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又如:笔者在讲授《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时,也创新的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旅客、导游以及旅行社经理等角色扮演,将旅游投诉问题和处理方法等内容贯穿在活动中,不仅让学生提前体验了将来投入工作中的情况,而且还能在充分感悟专业性的同时,培养学生作为导游应该具备的导游素质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服务理念、良好的服务态度、正确的服务姿态和优秀的交流理念,使学生意识到职业素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根据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应注重学生自我职业规划的教学方式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使用影音资料让学生观摩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服务的职业操守和未来发展趋势,并能直接进行现场进行服务;学习并掌握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掌握旅行社及酒店管理软件的使用,并学会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适应将来就业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通过地图、模型以及影音资料等掌握中国和外国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旅游资源特色以增强学生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的情感和态度;形体训练、美容化妆训练、照相机、摄影机的使用、社交人际关系等综合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服务和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信息智能设备几乎已经普及到学生人手一个的程度,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依靠在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同时教师还可以创新的利用好学生手中的信息智能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借助网络这个平台给学生们更多可以展示的空间,实现在互联网上的双向交流和互动。例如:笔者在进行学生导游讲解时,就创新使用学生的手机配合课堂时行授课,首先在让学生使用手机对自己的讲解录制视频,再使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全校师生投票评比,使用学生信息智能设备的创新和双向互动性,让学生之间可以对自己或小组的视频和讨论结果进行互评,对于学生们找到讲解视频中的诸多问题进行集中的讲解,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又如:笔者在进行“游客为本,服务至城”的价值观讲解时,在课堂上组织一个由学习小组进行的讨论活动,通过学生使用手机连接互联网进行资料收集,并在QQ朋友圈上以小组为单位发表最后的评论和讨论的结果,使学生在价值认知、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价值实现等的讨论中更新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帮助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成学生价值观内化,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态度及择业行为。

总之,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既有时代性,又具有独特性。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应以中职生的特点为基础,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向着健康和积极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 篇6

一、旅游地理教学实施“做中学、学中做”的必要性

旅游地理这门课是旅游服务与管理和高星级饭店运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如: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概况内容可以以讲授为主,而区内旅游资源则可以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项目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旅游资源图文信息的收集、讲解词的编写、PPT制作、分组讨论等学习过程,既可以提高学生知识吸收率,又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技巧技能的目的。

在当前“普高热”的教育大环境下,教师必须摸清中职生的现实心理,准确把握他们的兴趣点和求知点,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努力营造“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求定格在教学活动中,唤醒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塑造学生的职业情感。

二、实施“做中学”与“学中做”的方法与步骤

1. 明确能力目标

从根本上来讲,旅游地理这门课程设定的能力目标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应企业岗位的职业能力,二是提高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学中做”更多地要求教师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如:口语表达、逻辑表述)和职业通用能力(如:服务技巧、随机应变等),而“做中学”的过程除了继续加强学生专业能力,更要注重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如:自学、团队协作、交流、创新)的锻造。

例如在 “嵩山”课题教学中,教育要求是:①学生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中岳嵩山的资料;②分析、掌握嵩山地理背景与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③学生从嵩山的旅游资源中选出一类,并采用恰当的方法展示它。

教学目标是:①通过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学会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②学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完成学习所需要的资料、素材的收集、比对、整理、整合和运用,提升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意识,感受分享和相互协作带来的快乐;④通过项目成果展示,使学生掌握讲解技巧、PPT制作,培养专业兴趣,体验成就感。

2. 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

任何教学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活动作为载体,对教学活动科学、系统的规划可以全面地反映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嵩山”课题教学中,通过信息化学习、情景模拟讲解、头脑风暴式讨论、学生自主评价以及教师总评等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全面认识嵩山的旅游资源,了解旅游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作用过程,掌握区域独特历史文化的形成过程,而且能帮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归纳,进而以此类推至五岳旅游资源,达到起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3. 制作合理的项目书

教学项目书一般由项目名称、项目组长、项目组成员、完成此项目的方案,和完成此项目的条件分析五个部分组成。以“中岳嵩山”项目教学项目书的制作为例,首先,确定项目名称为“中岳嵩山旅游资源”,教师根据项目名称组配项目组(包括项目组长和项目组成员)并填写每个组员的工作任务;其次,学生确定完成该项目的方案(包括完成此项目的方法和成果)。方法是指让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知识和技能特点,学伴互助、合作探究较为复杂的学习方式,项目成果展示则多采用解说词、讨论方案、PPT等方式进行;最后,总结分析完成项目的条件。笔者按照行动的六步法(包括讨论、计划、方案、实施、检查、评价)引导学生分析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并协助他们完成任务,教师最好能把具体的作业要求和考核考评方式、内容等确定下来,使学生明晰完成任务、项目的途径和标准。

4.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无论是“学中做”项目还是“做中学”项目,我们都需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而这些评价方式应该是综合性的,多元化的和发展性的。表现为:①多元目标评价,是指教学中,老师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所流露出的职业情感与价值观;评价时,既可以给出学生明确、详细的评价标准,也可以采用发展性评价,并且引导学生尽量采用描述性评价,避免采用简单的定性评价。②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变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主体评价。把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有机融合起来。③提倡描述性评价。中职生的价值体系和评价能力均没有完全形成,有些项目他们在定量定性评价时会感觉把握不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依据每个同学学习前后提升情况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打分数,并且还要有真诚负责任的评语。这样既减轻了学习者的学习负担,又符合中职生的特点。

三、 实施 “做中学”与“学中做”的注意事项

1. 合理划分小组

一个学习小组的组成对于完成学习任务至关重要,在学生自主分组的基础上需要教师按照一些原则进行调剂。教师要考虑男女生比例、现有学习能力高低者之间的搭配、学习潜质和学习意愿强烈程度不同学生的组合、不同性格类型学生之间的互补等。值得注意的是,既要控制学习小组的规模,还要保证小组成员整体实力相当,更要调整学习小组的学习张力,尽量为学生创造宽松与竞争并存的学习基础和氛围。

2. 工作单发放要适时,任务描述要清晰

工作单无论对于“学中做”还是“做中学”都是必要的。在具体形式上,工作单以文字表述为佳,描述相近而清晰的工作单有助于学生规划、设计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可做性强的任务单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作用。另外,任务单的发放也有一个适时的问题。通常“学中做”工作单在任务开始前一天发,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而又不是太久的实践去了解下一阶段学习的具体要求,尝试最优的学习方案,准备学习必须的资料,保证在真正的学习时有足够的准备和热情。“做中学”工作单在任务开始前一周的周五发放,并要求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熟悉。这样,学生可以利用周六和周日对“做中学”任务进行咨询并做好行动计划,在后期课堂进行实施、检查与评价。

3. 不必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在实施“学中做”和“做中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做中学”阶段,教师没有必要太及时地去解决学生出现或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在失败的过程中慢慢摸索成功道路的过程。教师要站在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高度,以宽容的心态允许学生犯错,鼓励学生在错误中探寻真理。这样得来的知识和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内化的知识和能力,这样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成为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4. 给学生的资料要适度、适时

课堂教学中我们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让他们学会学习,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加工信息的能力远比掌握信息的能力重要。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把自己知道的全部教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可能,适时、适度地为学生提供资料。更多地是要鼓励学生合理地使用众多的交互式、开放性的教学媒体,自己去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旅游地理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应该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自主构建的过程。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旅游地理理解能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旅游地理。在项目教学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课堂充满研究的气息,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教与学的效率才能提高。

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 篇7

一、旅游市场对高职学生的能力要求

为了使我国旅游业能够面向世界发展, 也使我国游客走向世界, 我国需要培养更多熟练掌握旅游英语的人才, 这样才能使外国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名胜古迹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特别是在高职旅游英语的教学中, 英语老师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1、职业适应能力

职业适应能力指:能够顺利完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现代学生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心理素质偏弱, 高职学生也是一样, 他们表现为相对缺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也就是社会适应能力。我个人认为现代教育最终是要让学生面向社会, 做能为社会做贡献的有用人才, 因此, 教育就应该把重心向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方面转移一下。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模式, 以及有针对性的训练, 来使学生逐渐适应社会的危机感以及紧迫感, 为他们以后真正的走向社会做好伏笔, 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础, 增强抗挫能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 特别是在我国08年奥运会顺利开展、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之后, 我国旅游业的世界性越来越强。为了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 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旅游一线人才, 是现代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高职教育要面向市场, 以市场为导向,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适应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

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对任何一个面向社会的人都是异常重要的, 现代的企业要的不是纸上谈兵的人才, 要的是具有很强执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利益, 因此, 这也对现代高职学生提出了新要求, 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培养方向。实践通俗的来讲就是要实践者将生活经验或者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 从而达到想要获得的结果。也就是将知识转化为可看见的物质的过程。

高职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作为一项特殊的培养目标, 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着课程改革下新的教学理念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 在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以外, 还要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要学生在实践中展现他们的语言才能, 充分发挥出语言魅力。

3、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以创新为发展契机的时代, 创新是社会发展向前的不竭动力。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教学对象走入社会以后, 大部分时间是面对着中西方的旅游者, 而他们面对的最大的难题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就需要他们要具备丰富的英语语言功底, 再加上创新能力, 要因时制宜的将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要在中西方旅游者固有观念中找到契合点, 才能很好的理解外国游客的表达、才能清楚的表达给中国游客、才能很好的连接东西方文化。

二、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面对着社会中旅游业对高职学生培养的新要求, 特别是中外旅游的兴旺, 高职学校的旅游英语教学也增添了新的压力。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改革教学方法, 多样化教学

对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 着重要强调的是实用性, 要教会学生把知识学活, 而不要定位在学术研究领域。所以说讲授高职英语过程中英语老师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应用英语上, 而不能单单灌输理论知识。因此, 旅游英语的改革思路应该放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上, 重在启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他们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职英语教学应该把方向放在实践上, 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 他们会在犯错中吸取教训, 获得成长。首先, 在校内就要设立实践性课堂, 要求教师讲课堂还原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的听说读写译,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控制好学生的学习方向。在课堂中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进行现场模拟, 要真实的反应出现场可能出现的情况, 锻炼学生的应变反应能力。其次, 在校外要鼓励学生在假期自动自发地去参加实践活动, 或者在学校的组织下去担任些兼职导游, 并分配老师进行跟踪观察指导。除此之外, 还可以指引学生看一些外国的旅游杂志, 英语报刊等, 多组织一些英语口语竞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更新教育观念, 全方位培养

首先, 就是要学校和老师确立新的职业教育观、人才观和教学观。在一般的高职院校里普遍存在的观念就是把学生推到社会, 那么他们的责任就算结束, 但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学生一生的影响。老师和校方要清晰确立为学生服务的心态。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要把核心确立为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等为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次, 是要建立新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旅游英语模块。要突出面向就业的教学, 就比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它关系到学生毕业以后能否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 以及在岗位上能否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 高职教育也要从职业分析着手, 把学生的职业能力确立为导向, 科学的制定旅游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 并精选教学内容。

总结

近几年, 我国的旅游业正越来越国际化, 市场也表现出了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紧迫需求, 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 英语老师应该面向市场, 面向就业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和学校也应该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以及更新教育观念、全方位培养等方式培养更多合格的旅游专业人才, 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李会琴、王林:《旅游英语教学方法与问题》,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02) 。

[2]赵娴:《旅游英语教学探讨与思考》, 《考试周刊》, 2007 (38) 。

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 篇8

我认为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课的教师, 在教学工作中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既重视基础理论教学, 也要重视专业技能训练

旅游专业是一个技能性很强也很特殊的专业。例如:导游人员要有很好的导游讲解能力和妥善处理各种问题的应变能力等;餐饮服务人员要能准确迅速地进行餐巾折花、摆台、撤台, 要会正确地安排客人座位, 会适时恰当地为客人进行席间服务等等;客房服务员要能快速标准地进行铺床、打扫卫生等。这些都是技能性很强的岗位, 而旅行社的计调和营销人员、餐厅主管、酒店前厅和前台接待员等等岗位除了要具备一些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外, 更需要有很好的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等。所以, 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这样才不会使专业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 而能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 很快地适应并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同时, 用人单位也能减少培训的时间和成本。

在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中必须高标准、严要求, 也是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起来和把好关口的问题。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 教师依据教材来讲课, 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是讲理论, 而技能训练只占其中很小的比例, 学生学得教条、死板, 理论和实践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那么, 为了应对新的社会形势和市场需求, 旅游专业的任课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做法, 在保证基础理论可使的基础上, 能够有计划地增加实训内容的比例和力度。例如在讲授《导游实务》课程时, 我过去一直都是把大部分课时用在理论讲授上, 十分重视学生是否听得清楚、记得扎实, 只用很少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模拟导游讲解, 觉得只要基础理论学得扎实就达到目的了。但是我思考后觉得《导游实务》其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其中有很多内容不是单靠理论讲解和死记硬背就能让学生学会的 (注意:我们讲的是让学生学会而不是记住) , 学生即使记住了各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但是在带团过程中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却大多不能派上用场。所以, 我尝试着在实际教学中增加一些实训内容, 例如:模拟实际带团场景,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针对可能发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模拟处理。这样一来,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反映通过实训的形式来掌握基础理论, 在学以致用中将要学习的知识很容易地记牢固了, 今后如果真遇到同样的或类似的问题时也不会慌乱无措了。

这种既重视基础理论教学, 也要重视专业技能训练的做法同样可以运用于其他专业课程里, 如《餐饮服务与管理》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 可以让学生分组分别扮演顾客、服务员、餐厅主管等角色, 将各项餐饮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模拟真实的经营场景进行训练;《旅行社业务》课程则模拟实际旅行社工作场景, 分别模拟两家旅行社的员工、顾客、导游等, 进行组团、地接等业务的实际操作。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二、既重视职业理念的引导, 也重视就业理念的引导

旅游企业的人才流动性非常大, 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中专旅游专业的学生说来, 他们很难在一个企业工作较长一段时间。很多人常常是在一家企业刚刚待了没多久就跳槽了, 甚至是转行了, 造成旅游企业“一直在培养人才, 但是一直缺人才”的局面。同时也造成了他们就业难和就业不稳定的问题。再进一步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旅游行业工作辛苦、琐碎, 难度和压力较大, 刚毕业的中专生承受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则是有很多学生主观上的职业理念和就业理念与客观需要相脱节, 心高气傲, 但实践能力欠佳。这种现实情况向我们中职专业课教师提出了要求, 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 还应重视进行职业理念和就业理念的引导。让学生在尚未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时, 就能奠定良好的职业理念和就业理念, 进而在就业后能够相对地适应社会需要, 不至于被淘汰在初始就业的工作岗位或盲目地放弃自己的工作岗位。

正确的职业理念有很多方面, 我们着重应引导学生树立包括:吃苦耐劳的理念;以客人为中心的观念;团体合作的观念;时间观念;质量观念;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注重礼仪礼节等。今年3月22日, 《中国旅游报》记者黎彦采访温岭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局长吕志令后, 发表了题为“以理念创新推进旅游行业管理”的一篇报道。这篇报道概括提炼了温岭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发展旅游业的做法。那么, 作为旅游业的员工应该注意从新近旅游业的管理理念中汲取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的有益因素。

正确的就业理念也包含着很多内容, 曾有研究者将之归结为八点:自主观念、素质观念、创业观念、发展观念、流动观念、法制观念、匹配观念、道德观念。当然, 这样八种就业观念是一种宏观的就业观念, 具体到旅游业还有其特殊的内涵。但这样的就业观念是需要中职学校的教师积极地向学生灌输的。

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理念和就业理念, 就会在实际工作中克服许多困难, 在工作上得心应手了, 就自然会对工作产生兴趣和热情, 发展前景也就更为客观, 跳槽和转行的状况就会有所好转。

三、既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也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很快, 知识在日新月异地更新换代。如果一个人只靠学生时代所学得的知识来应对一生的工作需要, 一定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具体到旅游业来说, 旅游行业的发展势头更快于其他行业, 知识更新和充实的实际情况需要从业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学习, 终生注意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会学习, 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中专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弱, 在学校学习都有困难, 要想让他们在工作后再继续学习那就是难上加难了。所以, 我们中职学校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注意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灌输给学生终生学习的理念, 让学生能够在工作后依然定时自修新的专业理论, 收集专业信息,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尽可能地教育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一种个体需要的自主性学习方式, 包括在听课、预习、复习、作业等多个环节能够主动合理地把握和进行。

总之,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必须面向市场, 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我们作为专业课教师任重而道远, 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多做观察和总结, 多与企业沟通, 掌握市场动向, 随时调整教学方案, 为培育出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摘要: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 正在形成着独特的业态规则。在以人为本的视域下, 人力资源素质是事关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各级各类旅游专业学校直接承担着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任务, 需要对学生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理念的引导、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旅游业,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成伟光, 李志刚, 简王华.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J].人文地理, 2005 (1) .

[2]李业锦, 赵明.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 2005 (2) .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9

一、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现状

1. 专业同质。

用同一个模式来培养大量综合性旅游人才,在我国旅游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时候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同时也是我国旅游学科建设不成熟的直接反映。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旅游业的快速成熟化,同质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显然己经和时代的需求明显脱节,反映到人才培养上就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大杂烩———杂而不精;就业市场的需求和旅游专业人才的知识供给错位———专业人才不专业。

2. 学不致用。

理论和实践脱节是一直困扰教育领域的常见问题。旅游业属于外向型经济,更加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学不致用成为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学不致用一方面表现为旅游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知识更新,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使得旧的知识体系面临修改、扩充;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不能有效地结合,部分院校安排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切实提高学习主体对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和相关层面的实践技能。

3. 课程体系不合理。

课程体系呈现出“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专业基础课方面,旅游学类课程极不成熟,基本上丧失了专业基础课的基本效用;服务技能课不能做到熟练掌握技术,实习课管理技能很少得到训练;选修课和拓展知识课所占比重偏低,学生论文流于形式。

二、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对策

1. 专业设置定位细化。

伴随着旅游业内涵的纵深化和外延的拓展化发展,旅游业内部专业划分更加精细,旅游与其他行业的交叉、融合也产生了更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市场需求空缺。“大而全”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巨大的考验,大量培养旅游管理的“通才”,往往造成专业的不精和就业的不畅。旅游高校在专业设置定位上应有所区分和细化,可将市场上一些热门的方向如旅游商务、会展策划、宣传促销、景区规划等作为自己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2. 学以致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人才与理论型入才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并将所学原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旅游院校能提供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因此,旅游院校必须着手实践性课程的开设和相关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比较好地实现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建设实训基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即围绕着旅游行业的实践要求在校内开设各种专业实训室,如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客房、模拟前台、模拟餐厅等;二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即旅游院校通过与旅行社、酒店、餐饮企业及旅游景区签订协议,由旅游企事业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满足学生顶岗实训的需要。

3. 优化教学课程。

突出“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分为四部分:一是旅游核心能力课程设计。核心能力课程是由形成旅游基本业务能力必不可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方面的课程构成。由此形成本专业课程体系最基本的框架。二是基本素质能力课程设计,素质技能系列课程主要为适应旅游业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而设计。尤其突出了旅游行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规范性、操作性、层次性要求。三是相关知识课程设计,相关知识系列课程是由其他两大系列课程所涉及到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扩展性知识课程所构成。各门课程的设置不求彼此之间的逻辑系统性,只以实用标准作为取舍条件。从全面素质培养的角度考虑本系列课程主要是作为旅游核心能力和素质技能课培养的必要补充课程。我们在取舍方面采取了两种办法:一种是根据人才需求市场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个人兴趣提供学生选修;另一种办法是搞“专题教学”,在不可能将所有相关知识都形成一门学时达标课程的情况下,可将有关知识开成系列讲座,形成课时可长可短的“专题讲座”。四是实践教学设计,重视实践性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之一,是保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主要是将过去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独立化和系统化。通过系统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全面掌握旅游技能与方法。

总之,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人才需求的标准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何根据旅游市场需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如何改革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摸式,是摆在每一所旅游高校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高校旅游专业应从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课程等方面予以改革。

参考文献

[1]王爽, 吕春英.高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思路[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年1月.

[2]詹雪梅, 詹永.浅析高职旅游教育[J].合作经济和科技, 2007年2月.

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 篇10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中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将达到1亿人次;旅游市场总量将达到30亿人次, 其中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 年均增长8%;乘坐飞机的乘客将达到4.5亿人次左右;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万家, 这说明旅游中间商、酒店业、空乘行业、会展行业等旅游企业对于能运用英语提供旅游专业服务的旅游人才需求总量将快速增加。

从用人单位来看, 由于国际市场不断饱和、中国旅游接待能力增强, 外资企业投资或参与中国旅游业比例不断增加, 以酒店业为例, 早在2003年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已经进入中国市场, 主要有:洲际、温德姆、雅高、希尔顿、喜达屋、凯悦、精选等国际酒店管理公司。40多家集团的70多个品牌进入中国, 共管理近千家饭店。出于英语水平原因,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人才需求主要集中于高技能服务人才、领班等一线基层服务与管理岗位;高职院校学生经过几年基层工作后, 酒店在提升员工到中级管理岗位的副经理、经理及总监级别时, 由于高层管理岗位通常出于知识产权保护等原因由港澳台和外国人担任, 故对中层管理提拔和任用非常注重英语水平考察。

再从旅游人才供给方来看, 预计到2015年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将达到1700万人。而目前中国高职教育旅游管理类人才在校生仅为43万多人, 多数旅游院校学生毕业后英语水平普遍偏低且参差不齐, 不能适应旅游行业需要或者工作若干年后提升机会较少, 旅游管理类专门人才同产业发展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进行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是应对旅游行业人才需求挑战的重要举措。

笔者作为《高职高专旅游英语分层教学研究》课题负责人, 组织教师认真调研并由缪小玲老师执笔完成旅游企业 (以高星级酒店为例) 对于旅游人才英语需求、王莉老师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旅游英语教学现状, 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英语分层教学体系, 并且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实际运行, 由课题组成员钟毓华老师收集学生反馈意见,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供读者参考。

二、高等职业教育旅游英语教学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类英语教学主要呈现以下现象: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专、职高及技校毕业生, 而且由于旅游专业不同方向招生批次不同造成学生入校时英语基础两级分化严重现象;教材方面, 层次不一且难以满足旅游企业实际要求, 大多数英语教材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内容相对偏少、更新速度较慢、内容自成体系缺乏内容沟通衔接;师资队伍方面, 高职旅游英语师资队伍比较薄弱, “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 多数英语专业背景教师缺乏旅游行业经验;教学理念方面, 存在教学随意性大、以提高升学率和培养本科人才等误区, 不适应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目标定位

相关旅游相关专业培养的专门人才主要集中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方向上。从毕业生情况看, 旅游管理专业占40.82%, 酒店管理专业占46.35%, 两个专业占了旅游类专业毕业生总数的87.17%;旅游大类人才培养方向还包括: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空中乘务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从英语需求类型角度可归纳为四大专业方向:酒店、旅游、会展和空乘英语方向。

令笔者欣喜的是:几乎所有设置了旅游四大专业方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明确地将英语能力列为重点培养目标, 在这点上大家都已形成共识。但对于英语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分析还不够, 现状分析中各种现状产生原因为:首先, 混淆了旅游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入学特点, 不考虑学生入学英语基础水平, 采取统一的英语教学模式授课, 故培养效果甚微。其次, 混淆旅游类英语能力与通识英语能力概念造成出现旅游类英语课程缺乏教学理念、忽略教材开发、师资队伍缺乏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过程缺乏有力地评估依据等现象, 笔者认为没有正确理解旅游人才英语能力是根本原因, 在确定旅游人才英语能力前, 需调研“旅游用人单位需要我们培养具备什么样英语水平的人才?”

根据对《高星级酒店旅游人才英语需求调查分析》的分课题报告, 获得以下信息:首先, 酒店一线的服务人员英语的要求一般只是限于能与客人沟通即可, 酒店强调服务意识基础上, 为更好满足外国客人需要, 提供优质服务, 口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次, 对于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英语要求不同, 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更高要求, 而在国内本土品牌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相反普遍对英语要求就低多了, 但这似乎并不影响英语在酒店的重要性。再次, 笔者认为, 目前旅游类四大专业方向中, 一线服务人才按照口语要求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旅游、会展、酒店、空乘, 通过在企业中实践后, 提升到管理层后, 酒店人才对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要求最高。

因此, 旅游大类人才英语能力、内容和能力培养时间如下:在旅游一线服务人员培养时重点培养听说能力, 内容主要以对客人服务为主, 培养时间安排在第一学年;考虑学生今后职业生涯, 决不能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 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管理中的计划、协调、执行、控制与反馈等方面, 培养时间安排在第二或者第三学年 (考虑到学生实习) 。

为了更加有利于能力的培养笔者要认真区别旅游大类专业下四个方向, 由于学生来源不同, 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 酒店管理专业、空乘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良莠不齐, 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由于招生放在四批一的批次上学生入校英语基础普遍偏高, 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直接实施英语教学。

四、测试学生入校时英语基础, 实行分层教学

在新生入学正式开课之前, 笔者组织面试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测试, 并结合其高考成绩, 对所有专业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转变学习态度, 夯实英语基础, 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这种方式, 避免了有些学生“吃不饱”, 而个别学生“跟不上”的现象,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都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 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英语学习的热情。

五、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英语分层教学体系构建

(一) 课程教学理念

多半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类专业开设大学英语课程, 外语学院公共课程教师采取统一教学理念, 未突出高等职业旅游教育特点, 收效甚微, 为培养符合旅游企业所需人才英语能力, 确定教学理念至关重要, 为此笔者赴北京向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英语权威专家朱正教授学习, 笔者总结朱正教授多年教学理念为:听说领先, 模仿为主, 读写巩固, 够用为度, 并在教学中科学运用多种手段, 全面发展学生英语交流实践技能, 此理念为笔者构建整个旅游英语分层教学提供了思路。

(二) 课程教学内容确定

朱正教授理念固然很好, 但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毕业生工作旅游企业、工作岗位任务各不相同, 照抄照搬朱正教授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评方法却不可行。为确定旅游类英语教学内容, 笔者采取了以下步骤:

首先, 认真将旅游大类下四个专业方向的岗位英语专项能力转化为相关教学知识点是关键, 为此课题组调研数十家合作旅游企业岗位英语需求。

其次, 归纳了涉外性较强的典型旅游企业中岗位英语所主要场景。涉外高星级酒店一线服务所使用英语主要场景有:提供门口迎送服务、行李服务、专职管家带房服务、介绍房间设施服务;处理电话、传真、网络订房;前台接待服务, 为客人办理入住登记手续、回答客人问讯、宾客点菜、推荐菜肴等;高星级国际酒店外国人担任高层管理工作, 与中基层酒店管理人员交流时须使用英语场景有:计划管理、组织管理、客房价格管理、客房销售管理、前厅宾客关系管理、前厅部经营分析、餐厅运行管理、宴会销售管理、厨房运行管理等场景等;航空公司使用英语场景有:岗位名称、订飞机票、座位号确定、客人遗失物品、飞机晚点、为客人系安全带、客人点餐、客人生病等;会展企业使用场景为:会议计划、会展城市介绍、会议宣传、会场设备介绍与使用、会议用餐安排、会议安全讲解、会后联络等;旅行社为:旅游线路咨询、价格谈判、入境手续办理、欢迎词、景点介绍、车辆安排、酒店安排、欢送词、出境手续办理等场合。

(三) 教材编写

笔者根据学生工作场景组织了《旅游新概念英语Ⅰ》教材编写 (该教材已经出版) , 包括四大篇章:酒店篇、旅游篇、空乘篇和会展篇, 体现以下特点:构思新颖, 通过奇数课程演示、偶数课程练习的方法循环反复使用基本句型, 达到对旅游业口语听说能力提高的目的;直观性强, 偶数课程配有大量的图片情景, 有效地克服了学生直观思维能力弱的学习情况, 发挥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优势;针对性强, 课程针对目前旅游行业特点编写, 对于会展行业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 侧重于写作、阅读, 航空公司对于英语水平主要侧重于基本对话, 酒店专业以岗位群不同而要求不同, 旅行社方向对于外语交际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 教材在设置中不同篇别的内容;系统培养, 拟通过三册的介绍让同学们由浅入深的掌握旅游业态英语听说读写知识;校企合作开发, 专业教师和旅游行业一线部门的员工、管理者共同开发了教材, 力争描述学生以后工作真实情景, 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与时俱进, 教材内容体现和行业的与时俱进特点, 不断地修编教材, 随时反映当前旅游动态。

(四) 课堂教学组织基本程序

由于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下二级院系以专业课程教师为主, 涉及英语教学工作多由外语学院承担, 而外语学院教师几乎对专业培养目标缺乏了解, 而且流动性较大, 为了更好地完成旅游类人才英语教学目标, 笔者在课题启动前后召集外语学院授课教师、行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的“旅游类人才英语课程教学”研讨会议若干次, 形成大致组织课堂程序为:场景介绍、了解场景、听力训练目标、播放录音、回答问题、精读、再次播放录音、重复、大声朗读、替换练习、笔头练习等过程。其间, 老师们提出了非常好的课题教学组织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有:“巧克力和炸弹游戏”、“同伴学习”、“每周之星”、“接力比赛”、“愉快学习”、“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 活动范围有的局限于班级, 有的是在一个年级, 有的是三个年级, 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五) 教学评估

为更好了解整个教学实施情况, 笔者认为还需要根据学院具体情况建立长期教学反馈制度, 反馈内容可设计以下指标考核教学实施情况:教材评价指标, 考察学生觉得教材难易;感知课堂教学指标含教师授课中讲与练习比重指标、对教学课程设计是否满意指标等;学生自评指标考察学生与学期初比较起来自己在听说读写能力是否有提升情况;互评学生指标考察其他学生认为自己在上课中的表现和提高情况;学习策略改进指标考察学生较以前学习方法是否改变、小组活动参与情况等;外部英语学习环境调查指标考察学校是否经常开办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另外, 还应通过教师英语教学研讨会议, 督导会议, 毕业生、实习生、用人单位访谈等多渠道方式对教学全面评估, 作为不断调整教学过程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潇潇.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Z1) .

[2]、谢梅君.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引入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探析[J].职教论坛, 2009 (14) .

[3]、曾贞.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心理学思辨[J].基础教学研究, 2009 (8) .

[4]、韩鹏.旅游新概念英语听说教材[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

[5]、赵焕焱.中国饭店业的七年巨变[DB/OL].迈点网, 2010-09-19.

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职 中国旅游地理 导游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倪红雨(1972- ),女,河南平舆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150-02

在高职高专导游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旅游地理和导游业务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目标都是培养高素质的导游人才,虽然导游业务是主干课程,但是由于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因此它更利于把导游能力培养放在更鲜活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载体中,它是学好导游业务的基础,也是导游能力培养的实践性延伸。所以,笔者在旅游地理教学中,以当前旅游业对导游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依据,通过能力分解,构建课程内容体系,选择教学方法。

一、旅游地理教学应该培养的几种导游职业能力

导游人员的职业能力是多方面的,它是知识、技能、态度的三位一体,需要从多学科多角度共同培养。针对旅游地理教学筛选出以下四个方面:(1)旅游地理应该为学生夯实导游专业基础知识。导游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语言、文化、史地、法规、心理、美学、旅行常识等,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旅游地理的教学内容,尤其是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是导游高超语言艺术的奠基石。(2)旅游地理应该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爱国”是一个合格导游的首要条件,是奠定导游人员爱岗敬业职业态度的思想基础。旅游地理蕴含了丰富的爱国教育素材。(3)旅游地理教学应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由于个人在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及经验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对文化的陌生等因素的存在,旅游审美信息往往需要通过导游传递给旅游者,所以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懂得什么是美,美在何处,还要学会传递审美信息的技巧,帮助游客感悟其中的精髓 ①。(4)旅游地理应该培养学生的导游技能。导游人员应该具有讲解技能、带团技能、应急技能等多种技能,科学安排游览活动。导游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艺术。巴金说:“艺术,最高的技巧就是无技巧。”旅游地理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以旅游地理知识为载体,从语言、方法和思想等方面不断提高导游技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并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导游风格,把上述孤立的导游技能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达到巴金所说的“无技巧”状态,使导游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因此,旅游地理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导游能力形成的过程,是把外在的旅游景观内化成导游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过程。

二、通过能力分解构建内容体系

通过上面的分析,结合旅游地理的学科特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把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如下表所示)。

1.旅游资源模块。着重介绍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知识,由于二者具有不同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有着不同的背景,所以导游讲解的方式和侧重也是不一样的,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有所侧重,要介绍不同旅游资源的导游讲解方式。

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天然赋存性、地域性、科学性、综合美等特点,教学中既要用科学家的眼光发掘其在发生学上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又要用画家、文学家、思想家的眼光去引导学生享受美,以便学生在工作中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讲解。

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历史遗存性、民族性和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活跃性等特征,在教学中应侧重储备丰富的文化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学会合理组织语言,运用合适的导游方法通俗地讲解,启发游客发现其内在的文化美。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教师可以像导游一样,带领学生入园门、看墙、赏窗、行路、游廊、观亭、登山、玩石、戏水、赏植物 ②,从中体会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和造园方法,学会古典园林的导游要领,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旅游区和乡土旅游模块。从地域整合和文化相似的角度出发,把自然和人文景点放在一个具有大致相同背景的旅游区中,让学生设计旅游线路,进行模拟导游训练。乡土旅游介绍本省的旅游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顺利考取导游证,胜任地陪及景点讲解员的工作。

3.综合实训模块。学习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游览图绘制的基本程序、现代旅游规划方法和管理方法,进行实地导游,培养学生的综合协调能力,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为顺利带团打下基础。

三、选择教学方式,促进能力综合

导游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进行能力分解构建内容体系之后,必须再根据不同教学模块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完成能力综合这个必要的过程。

1.讲授和导游示范,适用于旅游资源模块。这一模块知识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历史、地理、宗教、民族、民俗、文学、建筑、绘画、音乐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对中国旅游资源的总述,是导游讲解的素材,是灵活运用导游方法的基础。而学生在中学阶段的知识储备是零散的、片面的,所以教学中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理论,让学生完成一个“听得懂—记得清—说得出—用得活—做得好”的知识和能力的转化过程。教师要身兼两种角色:教师和导游。要以教师的身份讲授,让学生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明白不同景观的导游途径、观赏途径和讲解要领;要以导游的身份示范讲解,为学生下一模块的学习提供案例。

2.模拟导游,适用于旅游区和乡土旅游模块。学习本部分时,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两大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知识和导游技巧,可以进行模拟导游了。在教学中,把学生定位为导游工作者,把教师定位为指导者和合作者,师生间形成一个“教研共同体”,模拟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导游”这个身份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激励机制,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通过自主收集资料,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学生站在导游的高度学习,以导游和游客的身份参与模拟导游,拉近了与今后就业的距离。要求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设计旅游线路、制作宣传网页、撰写导游词,课上召开旅游线路推介会,进行沿途导游和景点讲解,最后师生共同进行综合评价,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讲解技巧很有好处。模拟导游的顺利实施需要大量的时间保证,教师可以采用“短线课时、长线控制”的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3.综合实践,适用于综合实训模块。主要选择以下方式完成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任务:(1)建立旅游资源开发模拟实验室,利用相关软件,模拟旅游资源开发和导游服务的相关场景;(2)旅游专业学生担任全校旅游地理公选课的实践指导老师,培养组织协调和导游讲解能力;(3)创办“校园旅行社”,每个学生挂靠到“旅行社”,自我推销,为全校师生做义务导游,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4)到正规旅行社实习,加深对旅游资源的实地了解,培养导游综合能力。

在旅游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符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既能牢固掌握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张明清.导游业务与技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0.

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 篇12

一、优化师资力量建设

据资料显示, 近5年来, 我国中职学生激增64%, 但教师只增加20%, 有些学校的师生比高达1:33。远远不能达到教育部规定师生比1:18。职教师资数量缺口大, 水平不齐, 适合职校要求、熟悉专业、长于实践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因此,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讲, 相应提高教师的待遇, 吸引优秀的人才来投身职业教育, 造就胜任旅游专业素质人才培养任务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派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到企业挂职;另一方面吸收旅游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进入旅游高等教育做兼职或指导教师, 补充教师力量。以将职业教育发展得更好为主要目标。

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强化实际操作能力

按照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 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和考核应多在实训室或实习岗位上进行, 以“学会做”为标准, 在安排理论教学的同时, 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而实践又为学习理论提供感性认识。应加强校内实践环节的仿真性, 从场所布置、设施设备、实操着装、职业语言、操作流程等方面都要尽量模仿行业经营的实际情况, 使学生受到职业气氛的熏陶和感染, 增强其职业适应性。学校和老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比如,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技能操作比赛或者导游模拟大赛等等, 支持学生成立一些社团组织, 让学生自己在组织旅游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力度, 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顶岗实习, 实习前与旅游企业一起做好详细的实习计划, 对学生在实习中要了解的行业知识、要完成的能力目标、要掌握的行业技能等都要细化到岗位, 并应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 通过建立“校企一体”的时间教学平台, 使校内实训基地得到落实, 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 从而形成校内实训基地——校外产业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应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比如, 多使用案例教学法、现场模拟教学法等等。在有的旅游专业课程中。例如, 在讲导游相关课程的时候, 如有些历史建筑等等, 如果仅教师讲授, 学生听上去比较抽象, 所以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有关的地方进行实地教学, 如此教学方法能够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目的, 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与实际结合起来,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设置切合实际课程及内容

旅游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在开设专业课程时, 应该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设计和确定, 应重视教学内容是否切合实际, 同时又要具有预测性, 以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为主要依据。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 教师可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 扩大教学信息量, 增强趣味性、直观性, 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 应根据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来设置课程内容,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以适应世界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的不断深化, 质量的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已逐步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系发展。如何进一步发展旅游职业教育, 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培养出更多受旅游企业欢迎的人才, 带动旅游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既是旅游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急需研究的课题, 也是保证我国旅游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任务。

摘要:在旅游业强劲的发展势头、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巨大的发展潜力之下, 我国的中等旅游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了解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解决旅游教育和旅游企业之间供需错位的问题, 加快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对推进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和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旅游职业,教学质量,中职教育,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姜建清.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上一篇:仔猪肠道微生态研究论文下一篇:攻击性儿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