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儿童的转变

2024-09-21

攻击性儿童的转变(精选9篇)

攻击性儿童的转变 篇1

儿童虐待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1]。国际卫生组织将儿童虐待主要划分为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以及忽视等4种类型。其中情感虐待是儿童虐待的核心组成部分[2],它是指父母或看护人等经常对孩子侮辱、恐吓、指责、轻视或孤立等,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3]。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情感虐待与情绪问题( 抑郁、焦虑、孤独感) 、认知问题( 情绪面孔反应、情绪面孔注意偏向) 以及心理健康问题[4,5]的关系。

儿童期情感虐待不仅对个体的情绪( 例如焦虑、抑郁、孤独感) 、心理健康等造成影响,同时也和个体的攻击性存在密切联系。杨美荣等[6]指出儿童期情感虐待与中学生攻击性存在正相关,且遭受情感虐待的儿童更易表现出成瘾、违规等反社会行为。同时,儿童期情感虐待与个体自尊水平显著相关[7],且自尊也是个体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之一[8]。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拟了解儿童期情感虐待的发生情况,验证情感虐待与攻击性的关系,并探讨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于2014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根据不同学院不同专业抽取辽宁省某师范大学、某工程学院、辽宁某大学等3所学校的9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回收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809份,有效率为89. 89%。其中男生190名( 23.50%) ,女生619名( 76. 50%) ; 城市学生366名( 45.20%) ,农村学生234名( 28.90%) ,城镇学生209名( 25.80%) ; 独生子女495名( 61.19%) ,非独生子女314名( 38.81%) ; 平均年龄为( 19.07±1.17) 岁。

1.2 工具

1.2. 1中文版儿童 期虐待问卷该问卷由赵幸福等[9]修订,包括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5个分量表的25个条目和3个效度评价条目,共28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 1分= 从不,2分 = 偶尔,3分 = 有时,4分 = 经常,5分 = 总是) ,得分越高表明儿童期虐待程度越严重。本研究选用儿童期虐待问卷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2个分量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753,0.836; 运用结构模型方程对两个分量表进行效度检验,其模型拟合指数分别为χ2/ df = 0. 572,RMSEA =0.000,RMR = 0. 008,GFI = 0. 999,AGFI = 0. 996,NFI =0.998,CFI = 1. 000,IFI = 1. 001; χ2/ df = 0. 557,RMSEA =0.000,RMR = 0. 007,GFI = 0. 999,AGFI = 0. 996,NFI =0.999,CFI = 1.000,IFI = 1. 001。因此,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分量表在本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另外,本研究中将情感虐待与情感忽视统称为情感虐待( EMI,Emotional Maltreatment)[3]。本研究将量表均分>2分作为虐待组,其余为非虐待组[10]。

1.2.2 Rosenberg自尊量表[11]该量表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 1分 = 非常符合,2分 = 符合,3分 = 不符合,4分 = 很不符合) 。总分越高,表明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2。运用结构模型方程对该量表各个维度进行效度检验,其模型拟合指数χ2/ df均< 5,RMSEA均<0.08,RMR均<0.05; GFI,AGFI,NFI,CFI,IFI均> 0.90。因此,该问卷在本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3Buss&Perry攻击性问卷中文版该问卷由李献云等[12]修订,共有30个条目,包含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自我攻击5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 1分 = 不符合,2分 = 较少符合,3分 = 一般符合,4分=基本符合,5分 = 完全符合) ,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攻击性水平越高。问卷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2]。本研究中采用其中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4个维度,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722,0.830,0.818,0.710。运用结构模型方程对该量表各个维度进行效度检验,其模型拟合指数χ2/ df均<5,RMSEA均<0.08,RMR均小于0.05;GFI,AGFI,NFI,CFI,IFI均 > 0. 90。因此,该问卷4个维度在本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测量方法在正式施测前,所有被试均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自愿选择参加本次研究。本研究由经过严格培训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以被试所在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

1.4统计分析运用SPSS 17. 0和AMOS 17. 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验证性分析,Bootstraping法中介效应检验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虐组与非受虐组情感虐待、攻击性和自尊比较研究对象情感虐待的检出率为40.05%。非受虐组情感虐待得分为( 1.300±0.279) ,受虐组情感虐待得分为( 2.696±0.439) 。受虐组与非受虐组在自尊、攻击性总均分及攻击性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受虐组均高于非虐待组。见表1。

( ±s)

2.2情感虐待与自尊、攻击性各维度的相关性对情感虐待与自尊、攻击性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攻击性中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各因子相互间均呈正相关 ( r = 0. 245 ~ 0. 606,P值均 <0.01) 。情感虐待与攻击性中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等均呈正相关 ( r = 0. 231 ~ 0. 342,P值均 <0.01) ,与自尊正相关( r = 0. 179,P < 0. 01) 。自尊与攻击性4个维度均呈正相关( r = 0.111 ~ 0.195,P值均<0.01) 。

( r 值,n = 809)

注: P 值均<0.01。

2.3自尊对情感虐待与攻击性的中介作用检验自尊、情感虐待和攻击性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根据温忠麟等[13]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推测自尊可能在情感虐待与攻击性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运用结构模型方程构建中介模型,检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由表3可知,直接作用模型和加入中介变量的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另外,在直接作用模型中,情感虐待对攻击性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有统计学意义( γ = 0.430,C.R. =9.559,P<0.01) 。对加入中介变量的模型各个路径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情感虐待正向预测自尊水平( γ=0.303,C.R. = 5.664,P<0.01) ; 情感虐待对攻击性的直接效应有统计学 意义 ( γ = 0. 325,C. R. = 8.673,P <0.01) ; 自尊水平正向预测攻击性 ( γ = 0. 346,C. R. =5.110,P<0.01) 。

为了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采用Bias-Corrected Bootstrap程序进行检验[14,15]。首先利用重复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原始数据中抽取5 000个Bootstrap样本,然后生成并保存5 000个中介效应的估计值,形成一个近似抽样分布,用第2.5百分位数和第97.5百分位数估计95% 的中介效应置信区间。如果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没有包括0,表明中介效应显著; 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包括0,表明完全中介。检验结果表明,自尊在情感虐待与攻击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05,占总效应的24.4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儿童期情感虐待的检出率为40.05%,低于以往研究[16]( 74.0%) ,可能与测量工具不同有关。受虐组在自尊水平上得分高于非受虐组,表明受虐程度越高者的自尊水平越高。以往有研究认为情感虐待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7],本研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可能表明高自尊异质性的存在,即高自尊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许多不同的类型,高自尊的行为方式比低自尊的行为方式更为复杂[17]。受虐组在攻击性总分上高于非受虐组,表明受虐程度越高者的攻击性水平就越高,遭受虐待能够影响攻击性的发展,与邹枫等[18]研究一致。另外,自尊水平与攻击性呈正相关,与以往结果也存在差异[19]。产生不同研究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没有将自尊进行更细致的划分,而只是进行了整体测量。

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儿童期情感虐待可以通过2条路径预测大学生的攻击性水平: 大学生儿童期情感虐待经历可直接预测攻击性水平; 还可通过自尊间接地预测大学生的攻击性水平。本研究发现自尊在生活应激事件、心理健康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与国内外少数已有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18]。以往研究中,自尊水平与情感虐待呈负相关[20],因此自尊水平越高,对个体越起到保护的作用。而本研究结果表明,自尊水平越低的个体在遭受儿童期情感虐待的情况下,越能够进行自我保护。因此,自尊能够在情感虐待与攻击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但对情感虐待与攻击性起到保护作用的是高自尊还是低自尊,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

攻击性儿童的转变 篇2

攻击性行为是我们在幼儿身上常常见到的一种行为,我们要全面认识并且积极引导,不要极力强迫制止和指责,否则,会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向更极端的方向发展。适时、适度、适量的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更有利于他们健康快乐地发展。

1、提供非攻击性的环境

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

2、努力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有攻击行为的幼儿虽然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聪明、有主见等,只是由于教师主观看法及幼儿一些消极的表现而被忽视了。如果教师能以平静的心态,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些幼儿,就能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充分挖掘、利用这些闪光点,是教育这些幼儿的有效办法。3.引导幼儿进行移情换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痛苦时,往往会中止攻击。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么,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4.允许有幼儿合理的宣泄

有些幼儿可能由于害怕惩罚而强行抑制自己的攻击意向,长此以往,会产生过分的焦虑,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允许幼儿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来取代攻击行为。如有的幼儿在玩黏土游戏时,拼命的挤压、摔打;有的幼儿在模仿战斗场面时相互间“打打杀杀”。这些行为都有利于幼儿把平常不良情绪通过这种“破坏性”游戏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并且,我们还要根据不同情况的幼儿组织不同的游戏来满足他们。比如,好问、好探索的幼儿应启发他们开动脑筋,通过比一比,看一看,做一做,一步步引导幼儿去寻找答案,把幼稚的好奇心、求知态度变成发展智力的动力;对于喜欢奔跑的幼儿可以组织他们踢足球、练武术、赛跑等;对于喜欢叫嚷的幼儿,可让他们朗读、表演等

5.给予榜样示范

幼儿模仿力强,他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社会行为。老师通过故事里的好形象去感染幼儿,给幼儿树立好榜样 孩子最好的朋友就是孩子,同伴间的好榜样往往能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6.了解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

对于长期压抑, 正当需要得不到满足, 造成心理挫折而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幼儿, 家长先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并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幼儿合理需要。老师和父母不能用自己的想象去了解幼儿的需要, 而是通过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 来真正了解幼儿的感受、愿望及需要。在沟通时, 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讲话, 待幼儿讲完后, 老师和父母再对其所讲的内容, 与幼儿进行交流。如果幼儿的要求是合理的, 就应该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对他们一些不合理的需要, 也要心平气和地与其讲清道理。7.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我们必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教育幼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同伴。在幼儿出

现攻击行为后,应该心平气和地让他说出事情发生的全过程,这样会避免全盘否定他而导致其心不服

8.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依赖外界控制把其的攻击性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首先,要培养遵守规矩,并且对攻击性行为感到忧虑不安;其次,要培养其的同情心。

9.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

当幼儿刚刚表现出攻击行为时, 不一定非惩罚他们不可, 劝开就行, 或者对这种行为“视而不见”;然后创造机会让幼儿相互合作, 对他们的良好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别人等, 则大加赞赏, 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不断受到强化。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让幼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社会行为。

10.家园同步,共建教育

首先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是我们每一位为人父母者的责任。而与此同时,当孩子出现攻击性倾向时,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视,首先是找出引起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时地给予疏导。家长切忌以暴制暴,压而不服,使负性情绪积聚,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容易引发更具威胁的攻击性行为。对暴躁和情绪失控的孩子可采取暂时隔离或安抚等方法,使情绪冷却下来再说,千万不要在孩子气头上再说难听的话,防止孩子发生伤人伤己的举动。11.采用代币法

攻击性儿童的转变 篇3

摘要:

传统社会中,帮助儿童实现社会化进程的主要来源是家庭、学校及伙伴, 而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几乎从根本上打破了这种传统格局。随着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通过直观明了的视频材料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儿童的比例明显上升。具有对比强烈、色彩鲜明、纯度较高等特点的动画片更是受到儿童青睐,与此同时,关于其中的暴力内容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那么,动画片中卡通形象的暴力言行究竟对儿童心理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暴力卡通形象;攻击性;儿童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中国内地尤其是城市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犯罪率以及越轨行为的出现率不断上升,大多数人将其归结为孩子学业上的压力、社会治安环境的恶化和儿童交往对象的不当,极少有人注意到媒介暴力与儿童越轨行为间的关系。属于媒体内容之一的动画片具有对比强烈、色彩鲜明、纯度较高等特点,这些特点恰好满足儿童生理和思维发展的感官刺激,受到了儿童的大力追捧。动画片中的特技以及光和画面的表现力更增强了作品中暴力的震撼力,这种强大的震撼力甚至可以在观看者的心理上形成或强或弱的负面影响。然而,很多家长及老师认为少儿的卡通节目对孩子的影响是比较积极、正面的,但西方学者的研究早已表明,大量以暴力对付坏人、借维护正义之名行暴力血腥之实的卡通节目, 以及借暴力的英雄式描述来促销广告的暴力,远超过一般成人观看的电视片。近年来热播的国产动画片中,《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电击小子》等均含有很浓厚的暴力色彩,这些动画片中频繁出现打斗、焚烧、捆绑、屠杀等具有较强攻击性的情节和场景。试想,儿童在观看这些动画片的时候心理和生理无形之中受到了多大的影响!

二、卡通暴力和儿童攻击性的关系

关于卡通暴力和儿童攻击性的关系,Huesmann L.等人的一项从1977到1992年的纵向研究发现,儿童时期过多接触媒体暴力可以预测其成年早期的攻击行为,并且对攻击性媒体角色的认同以及对暴力卡通形象的理想化认知也与其成年后的攻击性存在一定的关联。Anderson,C.A.等人以语义启动反应视为指标的研究,以及Bushman,B.J.和Geen对被试思维的内容分析的研究,结果均表明,与非暴力材料相比,媒体暴力增强了与攻击性有关的思维的可得性。Anderson, Berkowitz等人发现短期接触暴力电影、电视、游戏和音乐等攻击性信息会提高个体的生理和语言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观念和攻击性情绪体验。然而,也有与此相矛盾的观点,Mark Griffiths对攻击性媒介提高个体攻击性的结论提出质疑,指出,已有关于攻击性媒介影响的研究大都存在研究方法的问题,研究者之所以得出儿童观看暴力动画片后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结论,源于这些研究者是用了特定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者对攻击性媒体是否提高个体攻击性的问题,大量的研究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最终,2000年7月,美国心理学会、医学会等六大专业团体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声明指出“目前,已有1000多个研究以压倒性的优势指出,在一些儿童身上确实存在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有了这个声明,但是对于暴力媒体的研究仍然没有停止。

三、前人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根据以往的研究者对媒体暴力概念的界定以及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性研究,我们很容易发现,绝大多数研究要么是基于媒体暴力这个广泛的概念,要么是动画或电子游戏这个子概念的影响,并没有学者将动画与真人暴力视频进行差别性研究,也没有从外显攻击性行为和内隐攻击性两个方面去探究动画与真人形象之间的差异。

动画和真人暴力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的比较性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应用中,都具有其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将媒体暴力中的动画视频和真人视频分开研究,结合儿童的生理发展特点,进一步细化媒体暴力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对今后开展媒体暴力的研究提供一些更详细的信息。在实际应用方面,可通过对比研究,引起国家对动画片和真人视频分级限制的重视。

四、结语

在卡通暴力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实行动画片分级制度,是减少对未成人不良影响的最好途径。在动漫较为发达的国家,譬如日本和韩国,早已实行了动画片分级制。像《蜡笔小新》这样的动画片,在日本就属于限制级,12岁以下儿童需要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观看,但在我国,这样品动画片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观看。2013年4月6日,因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情节,江苏两个孩子被同伴绑在树上点火烧成重伤。这样血淋淋的事实向社会敲响了警钟,对于儿童所观看动画片进行分级限制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任频捷.动画片对中国儿童暴力性倾向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2002(39)

[2]肖伟,宗传玉.浅谈动画片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

[3]夏旭光,王海华.暴力动画片对儿童的影响[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21)

[4]Anderson, CA, Berkowitz, L., Donnerstein, E., Huesmann, RL, Johnson, J., Linz, D., Mark Griffiths.Violent video games and aggress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1999, 4(2): 203-212

[5]Malamuth, N.,& Wartella , E. The influence of media violence on youth .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2003,4: 81-110

攻击性儿童的转变 篇4

儿童的攻击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未来生活中的消极的心理结果, 因而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攻击与许多因素有关, 父母是儿童最早的和最主要的接触者和教育者, 因此,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的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的影响, 不同的理论所解释原因也不尽相同。如社会学习理论从观察学习这一观点出发, 该理论认为, 父母的行为是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模版。一项基于136名母亲的自我报告的研究就证明了这个观点, 该研究要求母亲报告孩子在家和在与同伴相处时可能采用的交往策略。结果发现, 儿童越迷信权威, 就越相信攻击策略能帮助他们实现愿望。[1]而社会认知理论则认为, 父母可能是儿童认知和处理社会行为的媒介, 他们父母的认知管理和想法会影响到儿童的认知和行为。[2]

近年来, 大量研究表明, 儿童的问题行为的产生往往与父母在婴儿期对孩子的教养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而且这种关系是较为复杂的。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相同教养方式下, 亲子之间的不同性别匹配也会对儿童攻击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另外, 有证据表明, 提高父母的教养技能和亲子关系质量与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和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3]对此研究结果Shaw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解释假设:在儿童童年早期, 父母的不宽容的和消极的教养方式导致了不安全的依恋和儿童的行为问题, 而这些又造成了父母更加强迫式的教养方式, 尤其是当这个孩子平时是较自由的和无约束的时候, 这种反作用尤为明显。[4]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不同教养方式分别与儿童的身体攻击及关系攻击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并对父亲和母亲对男女儿童的不同影响进行了分别的探讨, 进而了解教养方式在父母与子女的性别匹配上的不同作用。此外, 还对教养方式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心理控制对儿童攻击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以期对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的影响

1. 教养方式对身体攻击的影响

在儿童期, 父母的影响与儿童的攻击行为是紧密联系的。儿童的消极行为造成了对父母的消极影响。已有研究得出明显的结论, 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和外化行为有明显的相关, 教养方式会影响到身体攻击的发生, 而反过来发生身体攻击也会影响到父母的教养方式。[5]

不同的教养类型对儿童的身体攻击存在着不同的影响。例如,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和放纵型的教养方式都与儿童的身体攻击存在着高水平的相关。专制型的父母使用强势的行为来教育他们的孩子时, 可能导致孩子接受与他人交往时使用身体攻击。[6]Nelson的研究就发现, 那些存在身体攻击的儿童, 其父母通常是使用指示性的、侵入性的、惩罚性的和拒绝性的教养方法[7], 这种教养方法通常给儿童一种错觉, 认为使用武力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常会将从与父母相处中所习得的关系模式转移到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 因此, 在同伴交往过程中, 儿童更倾向于使用身体攻击来解决问题。另外, 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放纵, 往往会给孩子这样的一个错误信号:父母是赞成我的这种行为的, 那么我的这种行为的使用是合法的;或者父母即使不赞成我的行为, 但是他们并没有过度干涉, 那么说明父母对此行为是无力干涉的, 所以, 父母默认孩子的身体攻击或对孩子的身体攻击的行为制止无效, 都会增加孩子的使用身体攻击的机会, 进而扩大了孩子的这种不顺从行为的产生。[8]由此看来, 无论是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还是放纵型的教养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和助长了儿童身体攻击的发生。

相对于父亲而言, 母亲使用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身体攻击的发生关系更加显著。Juan等人的研究发现, 母亲的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与母亲报告的、父亲报告的和教师报告的无论是女孩的还是男孩的身体攻击都呈明显的负相关。而母亲的放纵型的教养方式虽然与父亲报告的身体攻击呈明显的负相关, 但却与母亲报告的关系攻击呈正相关。这可能说明父母亲对孩子攻击的理解方式不同, 如母亲理解的身体功击是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使用身体攻击的可能性, 而父亲却仅仅关注于身体攻击本身。[9]相反, 积极的父母影响与较少的身体攻击有关, 一项包括了70个研究的元分析就证明了这个观点, 提高教养的宽容度对减少儿童身体攻击有中度影响。[10]父母的宽容的、温暖的教养方式能够预期更少的身体攻击和孩子社会能力的良好发展。[11]Hoffman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了, 提高父母的宽容度可增强儿童的安全依恋程度, 同时减少了儿童的包括攻击性行为在内的问题行为的发生。[12]最近的研究发现, 积极的教养方式和宽容的管教, 尤其是母亲的宽容使儿童的过激性活动明显减少。[13]

2. 教养方式对关系攻击的影响

关系攻击与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与身体攻击与其关系的情况基本相同。Juan等人随机抽取了122个家庭, 其中调查了119位母亲、85位父亲、23位教师、52名男孩儿和70名女孩儿, 研究结果表明, 母亲和父亲的专制的和放纵的教养类型与儿童关系攻击呈明显的正相关。[9]该研究还发现, 亲子关系之间的性别的不同组合会造成对关系攻击的不同影响。对男孩儿来讲, 母亲的放纵的教养方式和父亲的专制的教养方式都与孩子的关系攻击有关。而对于女孩儿来讲, 母亲的专制的教养方式和放纵的教养方式, 还有父亲的专制的教养方式都与孩子的关系攻击有明显相关。[9]

大量的研究表明, 相对于父亲而言, 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关系攻击具有更大的影响。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 母亲的消极影响与教师报告的女生的关系攻击有正相关。[16]而过去的研究发现, 低水平的母亲的消极影响与童年早期发生关系攻击的可能性相关要低于发生身体攻击的可能性的相关。[17]Hart等人对俄罗斯母亲的调查发现, 较少的母亲回应和更多的强迫的教养行为都能预期更多的关系攻击。[5]Sharice等人在对55名儿童及他们的母亲和教师的调查研究中发现, 母亲的强迫式教养与儿童的关系攻击有关。例如, 母亲的叫嚷等行为等。但反过来, 关系攻击也会引起母亲的消极的教养方式。[5]而积极的母亲影响与较少的关系攻击有关, 这可能是由于父母的积极情感帮助孩子建立了一个积极的处理冲突的关系模型, 还有一种可能是使孩子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进而避免了关系攻击。[5]

3. 心理控制对关系攻击的影响作用

最近的研究发现, 父母的心理控制已成为儿童使用关系攻击的潜在的影响因素。已有学者做出如下假设:父母通常会使用强迫孩子合作的方式来管束孩子, 否则就以亲子关系相威胁, 通常描述为“爱的收回”, 这是导致孩子使用关系攻击的最早原因。[21]但是具体心理控制是如何影响关系攻击及对其的影响是否显著时, 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争议。

Cass和同事的研究也发现教师报告的女生的关系攻击与父母的心理控制有关。[22]基于前人的研究, Soenens等人对284名青少年进行的研究发现, 感知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关系攻击呈高水平相关。[23]这可能是因为如果父母使用了心理控制, 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会有关系受挫感, 结果这些儿童就会对关系缺乏安全感, 进而在同伴交往中, 更倾向于使用关系攻击策略来保护其在同伴中的地位。[23]有的研究发现, 母亲的心理控制与孩子的身体攻击有关, 而没有明显证据表明, 母亲的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关系攻击有关, 对父亲的研究则发现, 父亲的心理控制与两种攻击都没有显著相关。[25]关于心理控制对攻击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尽管关系攻击与父亲的心理控制之间的关系还不显著, 但是, Nelson等人发现, 部分类型的心理控制与孩子的关系攻击策略有密切相关。例如, 爱的收回和不稳定的情感的行为是爱的关系处理核心中两个高不稳定的心理控制指标。爱的收回策略确定了亲子关系中一种高条件性的语气。不稳定的情感行为只是提高了这种控制的作用, 父母行为的突然改变会使孩子服从要求。而在这种环境下, 孩子会觉得他做的事情都是错的, 这可能致使他们更想取悦于父母, 因此心理控制是非常有效的。对女孩儿而言, 父亲的心理控制与女儿的关系攻击呈显著的正相关, 这表明父亲在女儿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9]

而心理控制对身体攻击的影响则是较为显著的。研究发现, 母亲的心理控制与孩子的身体攻击呈明显的正相关。父亲的心理控制与女孩儿的身体攻击呈明显的正相关, 而与男孩儿的身体攻击却呈负相关。[9]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 不论是母女关系还是父女关系都与女孩的适应有明显的相关。对于男孩儿而言, 情况还不明确。Mill等人的研究发现, 母亲使用心理控制可能造成孩子的行为退避。[28]我们假定在父亲与孩子之间也有类似的关系, 那么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父亲的心理控制与男孩儿的身体攻击呈明显的负相关了。[9]

三、小结与展望

早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 研究者就已经开始关注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了。近年来, 研究者除了关注不同教养类型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还关注于不同性别父母的不同教养类型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关系攻击的影响, 还有的研究尝试将依恋关系、教养方式、儿童攻击性行为三者之间放到一起来进行研究, 以期找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 虽然现在存在着大量的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但现有研究中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尚未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方法过于主观单一

现有的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法与观察法结合使用, 且多半采用主观调查问卷, 如同伴提名, 教师提名等。这样的研究方法测得的结果就会存在明显的偏差, 如Jamie等人的研究也发现, 亲子冲突与教师报告的关系攻击有关。但该研究发现, 只有教师报告的关系攻击与亲子冲突有关, 而观察者在观察中却并未发现这样的关系, 这可能是由于教师知道学生的更多情况, 而这些情况并未表现出来, 因而观察者没有观察到。[30]因此, 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思考怎样能够更好地避免主观性给研究结果带来的偏差, 进而更真实客观地反应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之间的关系。

2. 关于影响机制的研究欠缺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如何影响包括关系攻击的攻击性行为的,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对影响结果的研究上, 对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尚存欠缺。例如, 消极的教养方式是否使孩子可能采用相似的行为进行交往, 父母可能在儿童的关系攻击行为控制上起到反作用, 或者消极的情感可能是强迫性教养方式循环的一个指标。[5]因此, 应更加注重与对父母教养方式对攻击性行为的作用机制来进行研究, 进而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3. 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之间可能存在其他中间变量的影响

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对策 篇5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严重地危害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启蒙性与终生性的家庭教育该怎样来预防与制止这种行为发生,最终实现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及其特点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阻碍了儿童个体的健康成长,那么什么是儿童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有意通过攻击、威胁、辱骂等行为伤害他人的心理、肌体,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任何行为。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打、抓、撞、骂、责备、威胁等。

其次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其独特的特点。

第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婴儿时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由物品或空间争夺引起。进入学龄期,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如游戏规则、行为方式等)引起儿童间的攻击逐渐增多。从攻击的表现形式来看,儿童倾向于使用身体上的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多的使用言语攻击而非身体上的攻击。

第二,攻击性行为存在稳定性。在童年时期被同伴评定为攻击性的孩子,到成年期更倾向于有更多的犯罪记录。

第三,攻击性行为还存在性别差异。与女孩相比,男孩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二、攻击性行为对儿童成长的危害

攻击性行为对个体的健康发展很不利,不仅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而且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每一个人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掌握和遵守社会规范,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被社会所接纳。

有西方学者指出,对于儿童来讲,大部分知识和交往技能,都源于同伴。同伴关系不仅促进了儿童认知的发展,同时也使他们在同伴关系中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

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同伴关系较差,不能融入到正常的儿童生活中并导致人格倒退。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反社会行为,这严重阻碍一个人的健康发展。据资料表明,在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当中,很多的暴力少年犯在其早年的儿童期被认定为有攻击性行为。

三、针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教育对策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教育,我们或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在一个人的教育中人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在家庭中儿童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其父母亲,父母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这种角色是多重的。家庭教育该怎么来预防和制止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呢?

1、成人的榜样作用

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的行为塑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问题很感兴趣,并由班杜拉提出一套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有专家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接受了不良的家庭教育。如果儿童长期生长在暴力专制的家庭,其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几率很高。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对儿童实施暴力,无形中是在教儿童使用暴力,让孩子觉得“暴力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儿童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会采用简单的反射形式——攻击性行为来对付。常靠体罚来教育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家庭外往往也是强侵犯性的,而且这样的孩子认为打斗是合法化的。

中国的教育受儒家文化、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的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在一些家庭教育理念中许多的父母总是站在统治者的位置,一贯用压制、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他们向儿童提供了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其后果,不但达不到教育儿童的目的,反而变相的暗示了孩子——“当别人让你不满意时你就这样对待他”。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人与人的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外一个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的目标和对象或工具。无论目标是多么伟大,当一个人将另外一个人视为工具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教育的基本准则就是尊重儿童,将他置于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2、提高儿童道德水平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其自我控制水平有关,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又与自我控制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与其行为方式有密切的联系。

有研究表明,个人的道德水平越低,就越倾向于忽视他人的痛苦、利益和幸福;而道德水平越高,儿童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就越趋近于正好与攻击性相反的亲社会方向。

由此看来,提高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人与生命、幸福与人际和谐的可贵,能有效的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儿童的道德培养可通过其特殊的方式,如游戏和故事来完成。皮亚杰的游戏理论阐明了游戏之德性养成功能。他认为游戏是儿童认知机能、解决情感冲突、补偿未满足需要、最终发展社会性、形成优良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儿童被要求遵守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才是能享受游戏快乐的人。在游戏中儿童懂得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通过游戏儿童也明白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学习了判断善恶、美丑、是非、好坏等道德行为规则,提高道德的认知水平。

故事也是提高儿童道德水平的另一种方式。故事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人类生活中的宝贵价值告诉儿童,儿童在听故事或读故事时会在无意识层面获得这些教益,这些教益将深深地埋藏在儿童的心灵深处。这些无意识层面的教益很可能是在意识层面上产生自觉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认识的前提。

儿童总是无比热情的重复体验这些故事,将他们自己的愿望投射和融合在故事的主人公身上。故事帮助他们宣泄情感,帮助他们习得美德,也帮助他们看到希望。

攻击性儿童的转变 篇6

攻击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有显著的不良影响。儿童经常受到攻击易导致情绪抑郁、焦虑、注意力分散、自卑孤僻、厌学等行为表现,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而对攻击者来讲, 攻击他人能预测其以后的各种社会适应问题, 严重的还可能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品行障碍。

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儿童发展中最重要的背景因素如何影响与塑造儿童的行为方式一直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 也是实施早期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中外有关对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关系的研究进行归类总结, 在此基础上做了综合论述, 以期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有所启迪。

二、攻击行为的界定及其分类

1、攻击行为的界定

Bandura (1983) 认为:攻击是导致个人受伤或者财产受损的行为。他认为攻击是一个涉及行为后果、形式、强度、意图以及行为者和行为对象之间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复杂结构, 在对其进行界定时, 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 而不能仅以其中一种因素或一个维度作为依据。研究者比较一致地认为攻击的根本特征是有意伤害性。

2、攻击行为的分类

Dodge和Coie根据行为的起因把攻击分为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主动性攻击是指行为者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主动发起的攻击行为, 主要表现为物品的获取、欺负和控制同伴等;反应性攻击是个体在受到他人攻击或激惹后而做出的攻击性的反应, 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或失去控制等。

Lagerspetz和Bjorkqvist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及行为发生是直接的还是通过第三方来进行的, 把攻击分为身体的、言语的和间接的。身体攻击是直接以身体动作实施的攻击行为, 如打、踢、撞、推以及抢夺、毁坏物品等;言语攻击是通过言语方式所实施的攻击行为, 如骂人、叫取外号等;间接攻击是通过第三方实施的攻击, 主要包括社会排斥和造谣离间。

三、父母教养方式

1、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

国内外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很多, 因此有很多研究者提出了相关的定义。Nancy Darling等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达给儿童的对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父母的教养行为既包括父母履行其职责的专门的目标定向的行为又包括非目标定向的教养行为, 诸如姿势、手势、语调的变化或是情绪的自然流露。国内学者张文新 (1999) 认为,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青少年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 可以将父母教养方式定义为: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不随情景改变而改变的行为倾向, 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综合体现。

2、父母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与维度

Maeeoby和Martin继承了鲍姆林特等人研究的理论基础, 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父母的要求与控制”与“父母的接纳与反应”两大维度, 又将前者区分为“要求、控制”与“不要求、不控制”两类, 将后者区分为“接纳、反应”与“拒绝、不反应”两类, 又由不同维度的不同趋向交错而形成四个基本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权威型父母对儿童有较多的温暖、较明确的要求和较为一致的反应, 能够在亲子间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完成对儿童的约束。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儿童行为的要求较高、控制严厉, 但对儿童反应较少、缺少温情, 强调儿童要无条件服从, 带有强制性。溺爱型教养对儿童要求较少、反应较高, 这类父母对儿童有较多的温情和接受, 对儿童的行为要求较少。忽视型教养则对儿童的要求和反应都较少, 这类父母不指导儿童的行为, 也不支持儿童的兴趣, 对儿童放任, 并未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

四、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子女绝对地服从自己但不进行合理要求, 对孩子的所有行为加以监管, 孩子稍有不从或有违要求, 就会对孩子实行体罚和言语上的侵犯。专制型父母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愿望和要求, 限制了孩子的自主性, 他们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 也缺少对孩子的温情和慈爱。70年代, 霍夫曼 (Hoffman) 的研究指出, 父母的强制方式会阻碍儿童对于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 同时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霍夫曼认为, 强制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是因为强制既引发敌意, 同时又提供一个表达敌意的模式。

溺爱型的家长对儿童的要求和需要都给予满足, 充分的支持孩子但缺乏对他们的控制。他们对儿童的不良行为缺少批评同样对此也不进行控制和教育, 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采用漠视或接受的态度。研究发现, 父母对儿童的过度保护与儿童各种外化问题的发展相关联, 如犯罪行为和药物成瘾;并与各种内化问题相关联, 如焦虑、抑郁。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容易导致主动性攻击的发生。

忽视型教养方式的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少反应差, 缺少温情和爱, 亲子互动行为很少。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因为从小缺少温情和反馈, 也体现出对他人的冷漠和不闻不问, 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和冲动性, 不顺从, 容易出现不良的行为问题。近来的研究发现, 儿童对父母拒绝的主观感觉与其内化症状的发展呈正相关, 如焦虑, 和抑郁。据以上研究可见, 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个体可能主动性攻击水平高, 或者主动性反应性攻击水平都高。

我国学者曾琦、董奇等 (1997) 在研究中发现, 父母双方的严厉性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攻击有显著的正相关。很多研究结果与此类似, 都表明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具有负相关而消极的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和不良模式相关显著。

五、局限与展望

从上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 近年来, 国内外过于儿童与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日趋发展, 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 但是在某些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 研究还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在已有的研究中, 主要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单向关系, 父母与儿童之间的双向关系较少被研究。因此, 未来研究需要除了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出发研究对儿童有何, 还需考虑儿童的行为、特征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何反作用。除此之外, 大多数研究父母教养方式都是根据类型学角度来出发, 这种范式不能涵盖父母的所有教养行为, 忽视了儿童与父母的具体交往情况, 所以考察具体教养维度则成为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Bandera, R.G.Green, E.I.Donnerstein (eds.) ,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Aggression.Aggression: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s.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3, 1.[1]Bandera, R.G.Green, E.I.Donnerstein (eds.) ,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Aggression.Aggression: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s.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3, 1.

[2]曾琦, 董奇.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M].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2) .[2]曾琦, 董奇.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M].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2) .

攻击性儿童的转变 篇7

在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中, 家庭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家庭因素主要通过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10,11]。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对子女抚养和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不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行为倾向, 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综合体现。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12,13]。研究表明, 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养育方式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都可能造成儿童以后的高攻击性[14]。父母教养方式除了父亲偏爱被试、母亲偏爱被试与攻击性行为及其各个维度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外 (P>0.05) , 其他各个维度与攻击性行为均有显著的相关性 (P<0.05) [15]。父母采用严厉、惩罚的教育态度易使孩子产生抵触和不满情绪, 拒绝、否认则易伤害到孩子, 从而导致他们产生攻击性行为[16]。由此可见,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甘肃省张掖市公立小学两所,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四年级至六年级儿童460名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60份, 回收有效问卷433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4.1%。其中, 四年级共31人, 男生17人, 女生14人;五年级共176人, 男生113人, 女生63人;六年级共226人, 男生124人, 女生102人。来自农村的儿童244人, 占总人数的56.4%, 来自城市的儿童189人, 占总人数的43.6%。所有研究对象均能充分理解指导语及问卷项目所表达的含义, 平均年龄11.36岁。

1.2 研究工具

1.2.1 Buss-Perry攻击性量表

采用Buss和Perry于1990年编制的攻击性问卷[17], 该问卷包含4个维度, 分别是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对, 共29个项目。量表采用5点计分, 其中1表示“非常不符合”, 5表示“非常符合”, 得分越高表示攻击性越强。该量表已经成为测定个体攻击性最权威的测量工具之一[18]。在本研究中, 首先由一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和一名英语专业副教授分别将英文量表的所有项目翻译成中文, 然后对两份译稿进一步对照修订以形成最终的施测量表。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 分量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对的Cronbach'sα分别为0.71, 0.51, 0.68和0.62。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该量表由Perris等人于1980年编制, 包含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两个分量表。父亲教养方式量表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6个因子;母亲教养方式量表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与否认、惩罚与严厉、偏爱被试5个因子。量表共66个项目, 采用4点计分, 其中1表示“从不”, 2表示“偶尔”, 3表示“经常”, 4表示“总是”。该量表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的同质性信度0.46~0.85, 分半信度0.50~0.88;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子的同质性信度0.75~0.88, 分半信度0.69~0.91。量表有较好的实证效度[19]。

1.2.3 程序及数据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 由经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为调查员, 在被调查班级教师的协助下组织调查。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测试, 答完后问卷当场收回。整个测试时间50~60分钟。采用SPSS16.0、AMO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为考察四年级至六年级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征, 以性别、家庭来源 (农村或城市) 为自变量, 以儿童攻击性行为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在攻击性行为总分, 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对分量表上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 (P<0.05或P<0.01) 。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对分量表以及攻击性行为总分上, 农村和城市儿童的得分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性别和家庭来源的交互作用在敌对分量表上的主效应显著F (1, 429) =4.04, P<0.05, 在攻击性行为总分及其他分量表上的主效应均不显著 (P>0.05) 。

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 在愤怒和敌对分量表上, 性别在城市学生上的简单效应显著F (1, 429) =8.53, P<0.01;在农村学生上的简单效应不显著F (1, 430) =0.07, P>0.05。说明男女生在敌对分量表上的差异受家庭来源的影响, 同农村学生比较, 城市学生中男生的敌对得分高于女生 (P<0.01) 。

2.2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测作用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测作用, 分别将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 (F1) 、惩罚与严厉 (F2) 、过分干涉 (F3) 、偏爱被试 (F4) 、拒绝与否认 (F5) 、过度保护 (F6) 6个父亲因子和情感温暖与理解 (M1) 、过分干涉与保护 (M2) 、拒绝与否认 (M3) 、惩罚与严厉 (M4) 、偏爱被试 (M5) 5个母亲因子作为预测变量, 以儿童攻击性行为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1~2。

注:**P<0.01

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 第一步, F2进入回归方程, 能够显著地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其解释力为15.2%;第二步, F5进入回归方程, 其与F2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二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联合解释力为17.2%;第三步, F6进入回归方程, 其与F2、F5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三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联合解释力为18.3%。父亲教养方式中的其他因子均未进入回归方程, 这说明父亲因子惩罚与严厉 (F2) 、拒绝与否认 (F5) 、过度保护 (F6) 能正向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注:**P<0.01

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 第一步, M3进入回归方程, 能够显著地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其解释力为15.6%;第二步, M4进入回归方程, 其与M3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二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联合解释力为16.8%;第三步, M2进入回归方程, 其与M3、M4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三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联合解释力为17.9%。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其他因子均未进入回归方程, 这说明母亲教养方式的拒绝与否认 (M3) 、惩罚与严厉 (M4) 、过度干涉与保护 (M2) 能正向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3 讨论

攻击性行为是小学阶段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为, 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有助于我们对其开展有效预防和干预。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攻击性行为总分和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对分量表上, 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P<0.05或P<0.01) , 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有研究表明, 2~2.5岁的儿童已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 男孩对攻击性行为进行反击是女孩的两倍, 男孩不仅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攻击, 还有更多的言语攻击[20]。简福平 (2005) [5]的研究表明, 在攻击性行为类型上, 男生的攻击性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女生 (P<0.05) , 从个别因素看, 男生的敌意性攻击行为、工具性攻击行为、报复性攻击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女生 (P<0.05) 。姚荣英等 (2012) [6]的研究表明, 小学高年级学生不论是攻击性行为总分还是各因子分, 男生都高于女生 (P<0.05) , 说明性别是影响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这些研究结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本研究还发现, 性别和家庭来源的交互作用在愤怒和敌对分量表上比较, 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 与农村学生相比较, 城市男生的敌对得分高于女生 (P<0.01) , 说明男女生在敌对分量表上的差异受家庭来源的影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男生倾向于使用直接的攻击性行为, 如身体攻击、言语谩骂和敌意态度, 而女生倾向于间接的攻击性行为。因此, 学校的心理卫生工作应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出发分析男女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 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开展攻击性行为的干预。

攻击性儿童的转变 篇8

A.研究结果显示, 大班儿童的攻击次数是男孩攻击总次数多于女孩的攻击总次数;攻击的目的主要是敌意性攻击;攻击方式大多采用言语攻击;其中主动攻击要多于被动攻击;攻击的终止方式大多都是自动终止的方式。

B.胆汁质幼儿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其他气质, 攻击次数也是最多的, 而抑郁制的攻击次数最少;胆汁质幼儿主动攻击次数最多, 抑郁质幼儿则被动攻击较多, 这两个气质都具有典型性;而当出现被欺负行为时, 抑郁质幼儿明显无还击动作产生。

一、提出假设

本人所研究的是关于不同气质类型幼儿攻击性行为差异的研究。气质和攻击性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儿童攻击性行为可受先天因素 (气质类型等) 和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受交互、教养方式等的影响。儿童的困难型气质与各种心理障碍间存在显著相关, 某些气质特征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密切。本研究以大班儿童为研究对象, 探讨攻击和气质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了解不同气质儿童在攻击性行为上的特点, 以往对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大多在中小学生、婴儿期这些时间段的较多, 关注攻击性行为与气质方面的较少, 本人以气质为切入点, 分析出两个变量的关系, 而不同性别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否与气质有关以及对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攻击意图、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起因、目的、方式等与幼儿气质相结合, 研究分析不同气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以及个体差异、变化, 以便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攻击行为倾向的幼儿, 为实际解决方案提出参考。

由于儿童的个体差异明显, 有些幼儿社会化程度较低和抑制功能较弱, 很难控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 有些幼儿有很好的抑制能力, 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 又有些幼儿性格内向, 比较安静, 那么这类人的攻击性行为又会是什么样的?本人研究的年龄段是在大班, 所以相对于小班抑制能力较强。

本人根据已有文献资料, 提出假设:

a.推测较少会出现冲动性的攻击行为。

b.推测胆汁质儿童与抑郁质儿童的性格特点相差明显, 攻击性行为差异较大。

c.推测男孩可能攻击性行为要多于女孩攻击性行为。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徐汇区某示范幼儿园大班的幼儿, 为了确保研究样本的有效性, 本人在该幼儿园的三个大班班级里随机抽取, 每班各抽取男孩5 名、女孩5 名幼儿来进行研究, 三个班级共计30 名幼儿进行研究。调查的对象是幼儿的父母, 观察对象是幼儿本身。

(二) 研究方法

1.调查法

(1) 气质调查

本人采用的是陈会昌等编制的气质调查量表来对幼儿进行测试和评定, 但由于量表题目涵盖内容丰富, 测试形式不适合大班幼儿, 难度过大, 所以该量表是由被试幼儿的家长进行测试的, 让家长根据被试平时的表现, 对被试进行评估, 并仔细地填写问卷。

该量表共60 题, 每种气质类型15 题。采取5 级评分法, 根据得分确定气质类型, 可将被试分为4 种气质类型, 分别为胆汁质型、多血质型、粘液质型、抑郁质型。

计分标准是:如果某一种气质的得分比其他三种的得分明显高 (高出4 分以上) , 则可定为该种气质。如两种气质的得分接近 (二者之差不超过3 分) , 而又明显高于其他两种 (高出4 分以上) , 则可定为二种气质的混合型, 如果三种气质均高于第四种的得分且相接近, 则为三种气质的混合型。

(2) 攻击性行为调查

本人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hild Behavior Check List, 简称CBCL) , 是一个测查儿童行为问题的量表, 包括儿童版、父母版和教师版, 适用4~16 岁儿童。其攻击性因子测量儿童的外显和内隐攻击行为。内容分为三部分:一般项目、社交能力、行为问题。

本人采用的是CBCL父母问卷, 由幼儿父母填写。计分方法很简单, 只要存在相应的行为问题, 即记1 分, 否则记0 分, 最后计算各因子得分。问卷的形式根据所研究的内容进行筛选和修改, 检测攻击性行为问题, 按CBCL中国标准化般的筛查常模, 凡有一个因子或一个以上因子总分超过第95 百分位平均分, 即被定位有行为问题的儿童, 没有超过第95 百分位平均分, 即该儿童被定位为行为正常儿童。测完后, 在正常的范围内再细分, 判断幼儿的攻击行为特点。

攻击性行为问卷中的题目共计22 题, 其中按因子将其分为四个部分:言语攻击、身体攻击、愤怒和敌意。各个因子具体题目分布为:言语攻击为1、12、17、18、21、22 题;身体攻击为2、3、8、9、11、19 题;愤怒为10、13、14、15、20 题;敌意为4、5、6、7、16 题。计算方法很简单, 就是将幼儿所测各因子的得分相加, 得到最终分数, 然后对得分进行分析。

2.文献综述法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分析, 并对其进行整理, 在本研究提供大量的参考依据的同时, 吸收原有文献的经验和研究结论, 找出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并分析出气质与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关系, 从而对本研究提供导向作用。

3.观察法

观察法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本人主要采用观察表的方式来进行观察。运用现有的文献资料, 根据所要的研究内容, 编制了观察表。观察由本人进行。本人运用自然观察法深入幼儿班级, 观察的情境选择了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这两种情境。每种情境各进行20 分钟的观察。主要是以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作为观察视角, 分别观察幼儿的性别、行为反馈、目的、起因、攻击类型以及最终终止方式, 来进一步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具体、详细的分析, 了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状况。观察前做好观察表格准备。观察期间, 考虑到本人能力有限, 不能够同时观察所有孩子的表现情况, 以免疏漏, 故采用了录像, 根据幼儿不同的活动时段进行记录, 再分析幼儿的情况, 填入观察表, 使观察更具可靠性。

三、结果

通过气质问卷调查表, 可以将幼儿分为五种气质类型, 其中包括: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以及混合型五大类型。再通过攻击性行为调查表、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表, 分析不同的攻击者性别、不同的攻击反馈情况、不同的攻击目的、不同的攻击起因、不同的攻击类型以及不同的最终终止方式, 对幼儿在室内和室外活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状况进行统计, 从而了解幼儿气质与攻击性行为的状况。

(一) 不同气质儿童性别、人数状况分布

在表1不同气质儿童性别、人数状况统计表中, 从研究对象的性别———男生、女生来统计儿童五种气质分布状况。在表1中体现, 大多幼儿属于混合型气质, 男女共占14人, 男孩和女孩气质类型无明显区差异, 但胆汁质和抑郁症幼儿所占人数较少, 占总体人数的6.6%, 混合型幼儿所占人数最多, 占总体人数的46.7%。

(二) 不同气质儿童性别、攻击次数状况

在表2 中的符号代表本人所算得不同气质儿童性别、攻击次数状况的平均数; () 中内容代表人数。然而在儿童不同性别、气质的攻击次数统计表中, 根据表中合计数据显示, 男孩的攻击总次数多于女孩, 男孩总体有34 次, 女孩总体是12 次。数据还显示, 胆汁质幼儿男生平均攻击次数为3 次攻击, 女生为2 次攻击, 平均攻击次数最多;多血质攻击次数多于混合型和粘液质;抑郁质幼儿男生有1 次攻击, 女生有0 次攻击, 所占攻击次数最少。表中还显示, 男性与女性都是胆汁质攻击性多于其他气质幼儿, 攻击次数最多, 从表中得出气质对攻击性行为次数有明显影响。

(三) 不同气质儿童攻击方式得分状况

在表3 的X符号表示本人所算得不同气质儿童攻击方式的平均数。在不同气质儿童攻击方式的得分统计表中, 将研究对象根据攻击性行为的问卷, 以攻击方式分为言语攻击、身体攻击、愤怒、敌意四个部分。混合型幼儿行为得分共计107 分, 胆汁质幼儿行为得分较多, 总分数为33 分, 出现攻击行为情况也较多;多血质和粘液质两者攻击方式没有明显差异;抑郁质幼儿攻击方式得分较少, 总分数为12 分, 此类气质攻击性行为出现情况较少。根据幼儿不同气质得分状况, 对大班幼儿进行分析,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总体趋势是言语攻击多于身体攻击, 而且敌意性攻击多于愤怒性攻击, 四种攻击方式数据所占总平均分体现了胆汁质类型比其他气质类型的攻击性行为更多。

(四) 不同气质儿童攻击目的状况

表4 的符号表示本人所算得不同气质儿童攻击目的平均数; () 中内容代表人数。在表4 不同气质儿童攻击目的状况统计表中, 将攻击性行为目的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两大类, 根据五种不同气质类型与攻击行为目的作比较, 数据显示, 大班幼儿整体敌意性攻击多于工具性攻击。其中敌意性攻击总体多于工具性攻击, 根据不同气质类型数据显示, 胆汁质幼儿攻击次数最多, 抑郁质幼儿攻击次数最少。

(五) 不同气质儿童攻击行为起因状况

1.不同气质儿童攻击行为起因状况

表5 的符号表示本人所算得不同气质儿童攻击行为起因的平均数; () 中内容代表人数。在表5 不同气质儿童攻击行为起因的状况统计表中, 将不同攻击行为起因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大类, 根据气质类型进行数据分类, 数据显示大班幼儿主动攻击与被动攻击两者间有着明显差异。

表5 中数据还显示, 幼儿攻击行为的主、被动性形式。表中体现胆汁质幼儿主动和被动攻击次数总体较多, 平均次数为3.5 次;抑郁质幼儿主动和被动攻击次数总体较少, 其中无主动攻击, 平均次数为0.6;其他气质的攻击起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2.不同气质儿童攻击行为起因次数状况

将研究对象攻击性行为攻击起因分为八大部分:A.获取他人物品B.保护自己物品C.争夺空间D.帮助好友或受人指使E.游戏或其他活动的纠纷F.他人违反记录和行为规则G.无故挑衅、欺负H.报复还击。根据起因与攻击次数分类, 在表6 不同攻击行为起因次数状况统计表中, 将攻击性行为起因分为八大部分与其攻击次数进行分类、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八个起因, 与次数之间都有着明显的数据差异。

(六) 不同气质儿童攻击性行为终止方式状况

在表7 不同气质儿童攻击性行为终止方式状况统计表中, 攻击性行为终止方式一般分为两种情况:自动终止和他人终止。其中, 胆汁质自动制止有12 人, 多血质和混合型幼儿有7 人, 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对胆汁质幼儿终止方式较多。而在主动制止的情况下, 胆汁质、多血质和混合型主动制止的行为较少。根据气质类型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自动终止方式与他人终止方式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七) 不同气质儿童攻击性行为反馈状况

在表8 不同气质儿童攻击性行为反馈状况统计表中, 数据体现了幼儿两个不同的工具目的, 分为两种攻击方式, 将攻击行为反馈分为有还击和无还击, 胆汁质幼儿采用了8 次对别人的进行攻击, 然而当别人攻击他时无还击行为有1 次。其中混合型幼儿有还击4 次, 无还击2 次。抑郁质幼儿有还击次数为0 次, 无还击次数3 次。数据总体显示幼儿行为反馈有还击部分显著多于无还击部分。

四、分析与讨论

从研究结果的整体来看, 幼儿气质与攻击性行为两者的关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胆汁质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普遍高于其他气质, 可见胆汁质气质幼儿攻击性行为要重点关注。

(一) 不同气质儿童性别、攻击次数的差异

根据CBCL行为问卷对大班幼儿进行调查和观察后得出, 对男女性别差异问题的结论和本人提出的假设相符合, 男孩攻击次数的总数多于女孩攻击总数, 表明男孩的攻击性行为的确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 表现更明显。胆汁质的幼儿攻击性行为较多于其他气质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然而研究发现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男童明显多于女童。因为儿童的性别差异与先天因素有关, 同时受到后天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男童在日常接触攻击性行为较多, 如家庭成员的攻击行为及大众传媒的暴力行为都能加强儿童的攻击行为。所以男孩的攻击次数多于女孩, 也说明了男孩的攻击性行为多于女孩。

然而其中将男孩、女孩分为五种气质类型, 其中胆汁质、抑郁质为主要两个典型。由于胆汁质幼儿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 而抑郁质幼儿内隐而不外露, 内心世界丰富。再加上胆汁质幼儿的行为抑制能力要比抑郁质的差, 通过分析表看出胆汁质幼儿的攻击次数多于任何气质幼儿的攻击次数, 所以胆汁质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五类气质中是最为明显的。

(二) 不同气质儿童攻击方式、目的和起因的差异

通过将CBCL行为问卷与气质问卷和观察记录表三者相结合后得出, 以胆汁质和抑郁质幼儿为例, 由于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攻击的方式方面, 根据数据显示,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言语比率增加了, 而身体比率减少了, 所以大班儿童更多采用言语攻击, 这也与相关研究相符合。相对胆汁质的儿童也更多地变现在言语攻击上多于身体攻击。而抑郁质的幼儿则很少出现攻击性行为。

而在攻击的类型方面, 由于大班幼儿思维的完善, 外显攻击动作的减弱, 所以出现的敌意性攻击要多于工具性攻击, 又由于胆汁质幼儿缺乏耐心, 脾气暴躁, 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很容易把别人都误认为是敌人, 自然而然敌意性攻击越来越多, 这与研究相符, 攻击性儿童容易把别人的行为判断为具有攻击性意图, 易对别人的行为作攻击性的行为预期。

(三) 不同气质儿童攻击终止方式、行为反馈的差异

由于胆汁质幼儿对事物缺乏耐心, 不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 所以导致他们注意力分散, 在游戏活动的时候, 自己的事情都没有做完, 就跑去别的地方, 爱管别人闲事, 增加了攻击时间、事件, 就更容易和别人发生矛盾。所以胆汁质幼儿的主动攻击要多于抑郁质幼儿。而抑郁质幼儿具有胆小怕事的气质特点, 是他人有意欺负的心理, 故常常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所以抑郁质幼儿的被动攻击要多于主动攻击。

表7、8 数据显示, 不同气质幼儿在终止方式以及行为反馈上也有着明显差异。胆汁质幼儿与多血质幼儿都属于较活泼、好动, 外向、易怒类型, 而粘液质幼儿与抑郁质幼儿则大多属于思考、内向、胆怯类型, 以典型两个差异较大气质做对比, 在行为反馈的时候, 当抑郁质幼儿受到胆汁质幼儿的攻击时, 由于气质的原因, 常表现出的是不进行还击的行为。而胆汁质幼儿则与之相反, 不但时常出现对其他幼儿的攻击, 而且当受到攻击时的还击行为要比自我攻击更强烈, 这两者不同的行为表现就是受到气质的影响产生的。终止方式与行为反馈有一定的联系, 当抑郁质幼儿受到攻击时, 他们不大出现还击的表现, 因此, 就大大减少了他人中止矛盾的因素, 然而胆汁质幼儿却比其他气质他人终止更多, 原因在于, 胆汁质幼儿自控能力弱, 动作幅度大, 易被他人关注到, 所以, 他人终止所占最多。

五、结论

A.研究结果显示, 大班儿童的攻击次数是男孩攻击总次数多于女孩的攻击总次数。

攻击目的是敌意性攻击多于工具性攻击。

攻击方式以言语攻击多于身体攻击、敌意多于愤怒。

在攻击的起因上, 主动攻击要多于被动攻击。

在攻击的终止方式方面, 自动终止方式比他人制止更多。

B.胆汁质幼儿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其他气质, 其中胆汁质的攻击次数最多、抑郁制的攻击次数最少。

胆汁质幼儿常出现主动攻击别的幼儿, 抑郁质幼儿出现的被动攻击较多, 这两个气质具有典型性。

当出现被欺负行为时, 抑郁质幼儿明显无还击动作产生。

C.五类气质攻击性行为的强弱分布情况是:胆汁质气质类型幼儿攻击性行为最强, 多血质及混合质气质类型幼儿攻击性行为中等, 而粘液质幼儿和抑郁质幼儿攻击性行为最少。

六、教育建议

本研究发现气质为胆汁质的幼儿, 各个方面的攻击性行为都较多, 由此推断攻击性行为较多, 然而攻击性行为倾向幼儿由于认知、情绪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所以, 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若没有正确的引导, 可能会导致日后产生深远的影响, 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犯罪行为, 应该早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干预。

(一) 对教师的建议

1.教师的正确干预和制止

教师应该及时制止幼儿不好的行为, 给予相应的惩罚, 可以运用冷处理, 或者进行正确、适当的惩罚。

教师应该及时发现, 与家长及时沟通, 对幼儿的状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还可以及时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运用奖励等手段, 强化闪光点, 弱化攻击性行为。多关注幼儿, 若发现幼儿与同伴正常交流沟通时, 要给予大力的表扬, 强化正面行为弱化不良行为。

还应该及时与幼儿沟通, 知道他们的想法, 也许有的时候, 幼儿并没有恶意, 教师要走进幼儿的心灵、倾听幼儿的声音, 了解他们的世界, 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变幼儿, 使其健康成长。

2.提供非攻击的环境

攻击性行为幼儿因性格特征、情绪、认知等影响, 容易产生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然而教师应该给攻击性行为幼儿创造非攻击性环境, 可以在不影响幼儿情绪的情况下, 巧妙地减少与同伴之间的冲突, 减少因身体碰撞、争抢玩具等所引起的攻击性行为。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利用资源, 增加玩具等来减少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攻击起因, 以免幼儿对别的幼儿造成攻击。不要让一些小事成为攻击性行为幼儿与其他幼儿产生冲突的导火线。

(二) 对家长的建议

1.做幼儿的好榜样

部分家长经常责怪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 其实, 他们并未发现问题的源头其实是自己, 有些幼儿因为常在家中听到父母的吵闹、争吵声, 便以为这是一种正确与人交往的方式, 或者也受其父母的影响, 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些行为。父母应该注意,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 若你平时说话有礼貌, 孩子自然会学会, 倘若你常出现暴力行为, 孩子又怎么可能没有暴力行为呢?父母应该减少冲突, 给幼儿一个良好、积极、健康的形象, 这有助于幼儿日后的发展。

2.教会幼儿如何正确地宣泄情感

攻击性儿童的转变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东、西、南、北、中的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5省15个大、中、小城市内进行抽样,对小学四~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 166份,回收有效问卷6 587份,有效回收率为80.6%。其中男生3 244名,女生3 343名。

1.2 方法

调查表由研究者查阅相关文献后设计,经专家反复评定、修改,预调查后定稿。问卷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学生的一般情况。即性别、年级、家庭类型、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等。(2)攻击行为测定。采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中国修订版(Buss-Warren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Revised in China, BWAQ-RC,简称AQ问卷)[6]。该量表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间接攻击5个因子水平上检验攻击性行为倾向。BWAQ-RC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4,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26。表明攻击问卷在中国中小学生攻击行为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亲子依恋关系测定。采用于海琴[7]修订的亲子依恋关系量表 (Kerns Security Scale)。该量表为儿童自评量表,共有15个条目,分数越高,说明依恋安全水平越高。父、母问卷各自独立但问题内容相同,分别施测后得到儿童对父、母各自的依恋安全性得分,简称为“父子依恋得分”、“母子依恋得分”。研究表明,2个量表均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分别为0.84(父亲)和0.8l(母亲)[7]。

1.3 质量控制

正式调查前对问卷进行统一编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进行团体测验。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由调查员或班主任逐一读题,确定被试听懂后作答。填写前统一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要求,且强调对受测者资料保密,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剔除有漏项或填写不明的不合格问卷,保证所得数据的可靠性。

1.4 统计分析

用EpiData 3.1数据库对全部数据双份录入,并进行数据的唯一性检验和双份检验,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等。

2 结果

2.1 小学高年级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

攻击行为及其各维度得分比较,男生的攻击性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表1显示不同年级小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各维度得分经方差分析,言语攻击、间接攻击以及攻击总分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年级增加攻击性增高(P值均<0.01)。

2.2 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发展特点

对双亲依恋及其各维度不同性别儿童得分情况比较发现,女生在母子依恋、母亲信赖、母亲亲近、父子依恋、父亲信赖等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值均<0.01),但在父亲亲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不同年级组亲子依恋及各维度得分的方差分析显示,亲子依恋在不同年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对儿童的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母子依恋显著高于父子依恋(P<0.01);在依赖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亲子依恋安全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由表3可见,亲子依恋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攻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1)。

注:**P<0.01。

依恋质量的研究一般有安全型和非安全型(回避、焦虑/反抗型) 之分,以此为依据,用快速聚类法将亲子依恋得分高的划分为安全型依恋、得分低的划分为非安全型依恋,2种类型的儿童在依恋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异质人群,所以聚类分析是有效的。根据父母依恋的安全性与否,将家庭依恋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母非安全-父非安全、母安全-父非安全、母非安全-父安全、母安全-父安全,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家庭依恋类型攻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母安全-父非安全与母非安全-父安全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家庭依恋中,母子依恋为不安全型的儿童其攻击性显著性地高于母子依恋为安全性的儿童(P<0.01)。

2.4 不同家庭类型儿童攻击行为、亲子依恋差异

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家庭类型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攻击性、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表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单亲家庭的儿童攻击性最高,重组家庭次之,核心家庭与大家庭儿童攻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亲家庭儿童亲子依恋得分最低,核心家庭与大家庭儿童亲子依恋关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小学高年级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男生的攻击行为显著高于女生,此结果与以往研究[8,9]结果一致。男生在攻击各维度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女生,与纪林芹等[10]的一项跨国研究不一致,这可能与不同的国家文化习惯差异有关。对不同年级攻击及其各维度做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增加,言语攻击、间接攻击以及攻击总分增加。同时,身体攻击、愤怒和敌意在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小学高年级儿童在行为控制以及情绪稳定性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3.2 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关系的发展

本研究数据显示,女生的亲子依恋普遍高于男生,与以往研究结果[11]基本一致。随着性别认同的发展,男生的独立性在小学阶段已经逐渐显示出来,所以男生在亲子依恋上的得分要低于女生。另外,母子依恋关系比父子依恋关系更加紧密,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家庭的儿童都是由母亲来抚养教育,儿童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远比父亲要多,建立起来的亲子依恋也是母子依恋高于父子依恋。但是在依赖维度上,双亲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这可能是因为高年级儿童在独立性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对父母的依赖性降低。随着年级的增加,亲子依恋明显降低。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生活范围不断向外延伸,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儿童对父母的亲近度和信赖程度会随之下降,所以儿童对父母的支持性、可靠性的体验也逐渐减弱。于海琴[7]的研究结果显示,四年级到五年级亲子依恋得分变化平稳,六年级急剧降低。

3.3 攻击行为与亲子依恋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关系与攻击性行为显著负相关。说明青少年依恋关系越好,就越不容易引发其攻击性行为。其中母亲依恋与青少年的攻击性相关度高于父亲依恋,说明母亲依恋的程度高低与其攻击性有密切关系。其中双亲依恋安全型的儿童攻击得分最低,提示双亲安全型依恋对于儿童攻击行为的积极作用最明显,双亲非安全型的儿童攻击得分最高。而在双亲依恋不一致的家庭里,母安全-父非安全依恋的儿童攻击的得分低于母非安全型-父安全依恋的儿童,可能是因为在这种依恋类型的家庭里面,儿童与母亲的关系疏远,不信任母亲,而偏向于信赖父亲,更多地与父亲接触、沟通,可能会使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更多地受父亲的男性特征的影响,如霸气、粗鲁、冲动等,从而导致儿童攻击性较高,也进一步说明了母子依恋对儿童攻击行为的重要影响。母亲是儿童重要的抚养人,通过长时间地与儿童相处,母亲与儿童建立了非常密切、融洽的母子关系,母亲的情绪状态、行为、处事方式以及价值观都会对儿童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能够让儿童产生安全感,也能帮助儿童建立起对自己以及对别人的尊重感,有助于儿童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认识,同时对自己的消极行为与情绪形成良好的自我监控和约束能力,有效抵御不安、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干扰,从而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产生。父与子之间的交往与母与子之间的交通常存在质的不同;父亲通常与孩子一起从事一些游戏活动,而母亲的行为更直接地以减少孩子不安且满足、抚慰孩子为目的。本研究也发现,父子依恋与儿童攻击行为也呈现显著性负相关,所以,父子依恋关系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3.4 不同家庭类型儿童攻击行为、亲子依恋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单亲家庭的儿童具有更高的攻击性以及较差的亲子依恋关系,与以往研究结果[12]一致。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来自父母充分的爱与关怀,与父母的依恋关系较低,会因此产生悲观、猜疑、忧郁、孤僻等不良心理状态,从而较易发生攻击行为。

本研究结果显示,亲子依恋在儿童攻击性发展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母亲作为最主要抚养人,对儿童的行为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我们在对攻击性儿童采取干预措施时应注重改善亲子关系。另外,单亲家庭以及重组家庭的儿童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以预防其攻击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纪林芹,张文新.儿童攻击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122-127.

[2]BRUMARIUL,KERNS K.Mo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social anxie-ty symptoms in middle childhood.J Appl Dev Psychol,2008,29(5):393-402.

[3]TALEBI BZ,VERMA P.Aggression and attachment security.Iran JPsychiatry,2006,2:72-77.

[4]GOMEZ R,MCLARENS.The inter-relations of mother and father at-tachment,self-esteem and aggression during late adolescence.Aggres-sive Behav,2007,33(2):160-169.

[5]李霓霓,张卫,李董平,等.青少年的依恋-情绪智力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91-96.

[6]MAXWELL JP.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buss-warren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Person Individ Differ,2008,44:160-169.

[7]于海琴,周宗奎.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36-41.

[8]吴汉荣,余毅震,徐学俊.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281-281.

[9]詹方方.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7):891-893.

[10]纪林芹,张文新.中小学生身体、言语和间接欺负的性别差异—中国与英国的跨文化比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49(3):21-24.

[11]李天莉,刘毅.青少年依恋关系与攻击性的相关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0(33):196-197.

上一篇:职业中学旅游地理教学下一篇:辅助生产费用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