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

2024-05-16

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精选12篇)

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 篇1

中学地理科作为基础教育, 是服务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是培养学生兴趣和基础素质的课程。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应作为认识现实世界, 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目前, 学习地理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对升学有用;其二是对个人全面发展有用。而传统教学只注重升学考试, 而较少顾及个人全面发展。因此, 教师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权威, 而学生已沦为被动接受者, 这张教育方式剥夺和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也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作为老师, 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不仅对升学考试有用, 更重要的是对今后自身发展、生活, 工作及社会发展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谈谈新课程后地理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要把地理教学生活化

中学地理“新课标”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在备课, 授课中要大胆地不拘泥于教材, 可以以教材为框架, 以课标为指南, 大胆应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努力做到“有心人”随时注意收集生活实际中的各种地理信息, 并且要及时这些信息融入到教学中去。

1.1 创设地理生活情景

我们要立足于教材, 面向生活, 把教材中的内容和生活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一些不知与已知, 浅知与深知, 浅显与深奥的知识, 带到一定的情景中去, 把一些较抽象的地理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 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人所周知, 游戏是充满生活乐趣的一项学生喜爱的活动, 我们可以适时地引入课堂,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分析“苏伊士运河在世界地理航海中重要作用”作为老师不应单纯地按照教材的空洞文字说明交给学生, 而是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展示世界地图, 设计了从我泉州出发乘船到法国旅行或留学的三条路线, 它们分别是, 航线1:横渡太平洋———巴拿马运河———横渡大西洋;航线2: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航线3: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然后让学生在这三条航线中去自由选择并说明理由, 由于将这个问题设置为学生出国旅行或留学, 同学们会非常非感兴趣, 他们马上会开动脑筋思考或通过互相讨论后提出自己选择的路线并说明理由, 如以个人的兴趣, 以旅游为目的, 以般线时间的长短等等的理由。这些答案看似与主题无亲, 教师就可以顺势点拔, 最短的用的时间最少, 船需经哪里?学生马上会茅塞顿开。这样的教学, 不仅可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理由于将这一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 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2 运用生活中经验,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们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中, 但环境要素又时刻在作用,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许多地理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或可以模拟, 这些实际生活背景, 学生们看得见, 摸得着, 也较容易理解, 所以, 在地理生活化教学中, 除了要注重材料选取之外, 还应教育学生多注重生活经验, 用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 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去。例如, 在教学三大类岩石的成因时, 对于变质岩, 学习是比较难理解的, 我们可举例说明:泥土加热后会变成坚硬的方砖或瓷碗。那么, 对于地壳中已形成的岩浆岩, 沉积岩碰到了这温的岩浆会怎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变质岩的成因,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2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

2.1 要让学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从生活与教学关系上说, 生活决定教学, 而教学要通过实践才能显示其力量。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学习地理的目的, 就是要完善生活。所以, 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 学会从生活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在学完“经济区的开发”这一章节时, 可让学生讨论:上杭县为什么要选择在古蛟一带建设经济开发区?对这个身边鲜活的生活事例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后有这几种说法:1.自然条件:山高, 河流多, 地质条件好, 气候适宜。2.社会条件:古蛟一带过去时红色土地, 现在经济较发达, 发展速度快, 特别是有色金属如金、铜冶炼的发展速度快, 劳务市场大。当然也有特不同意见的同学, 这时教师要完全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创设并呈现与学习内容相关、接近实际的情境。

2.2 通过生活实践, 让学生“活”的学地理知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环境中去开展实践活动, 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求知, 学会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历过程, 悉心体验, 从而完善多方面的能力。

(1) 开展地理野外观测实践活动。这张实践可使学生加深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理解, 使抽象的地理理论具体化。我们可以结合周边生活环境中的地理现象, 开展实地观测活动。例如, 带领学生观察四季星座, 观察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 日出日落时间,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球活动的理论知识。选择学校内的几口水井, 通过调查其建井年份, 每天师生用水量, 观测其井深, 井水水位、水质的变化, 推测地下水是潜水或承压水, 掌握学校井水资源的知识。

(2) 办墙报或小报。如举办世界文化遗产日的墙报和小报, 并评出优秀小报在校园宣传栏内展示。要求学生明确办报的基本要求后, 给学生7-10 天的准备世界。交小报, 评出名次,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开展这项活动, 既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也让学生体验经过劳动后成功的喜悦。

(3) 用网络让地理“动”起来。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获取地理知识, 而且还可以来自生活的多方面去获取知识。目前, 上网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教学中应合理利用网络这一媒体, 让学生把上网与学习地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可给学生“留白”, 留“网络家庭作业”, 要求他们上网去完成作业。如, 让学生上网去查找我国铁路运行路线资料, 了解我省高速公路交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等等。

3 教学中要注重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

为了强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分析和案例的学习, 掌握区域知识的学习方法, 拓展学生思维, 通过横向、纵向比较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会用课本案例的分析方法及知识结构去分析一些相似的案例, 能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例如:在学习“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这一章节后, 我们可引导学生如何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来分析我省厦漳泉三角洲开发地形、气候, 水系特征和物产资源等去分析三角洲经济建设的战略意义、居住条件、综合效益等。同时, 结合课文问题探究———“尼罗河阿斯旺大坝”的学习, 分析厦漳泉三角洲开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如何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从而面对“河流上该不该多建大坝”这一问题研究有更深的认识, 从中取培养学生用科学、用辩证的态度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再例如, 学习“西气东输工程”案例后, 应利用其知识对课本的思考及问题研究“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进行迁移分析和探究;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及治理措施的学习来探究非洲萨赫勒地区及前苏联农垦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和社会原因及治理措施等。

总之,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革命, 同时也是一次新的学习和研究探索的机遇。作为中学地理教师都应该在新课程改革潮流中来提高自己, 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勇敢面对新课程, 学习新课程, 研究新课程, 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地理素养的一代新人。

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 篇2

中学地理课的内容非常丰富,时空跨度较大。既有美不胜收,风景迷人的自然地理内容,又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文地理知识,还包括抽象的自然地理规律的形成。由于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演示播放音像、动画,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能变静态为动态,形象地展现画面,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而且在说明概念、规律时,简明准确,省时省力,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因此,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地理教学,可以说是地理教学方式的革命,其继承和丰富了传统地理教学方式的优点,使地理教学进入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根据我这几年地理教学实践,我认为把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可充分利用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的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表现手法形象化、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面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想要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使学生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海陆变迁这一节“地震和火山”这一环节时,我首先提出相关问题,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了一段有关地震和火山爆发的视频,使学生通过声、色、图像等的渲染,很直观地了解地震和火山爆发形成的原因及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严重灾害,而且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了学生对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用自制的幻灯片来演示“ 地震的形成和火山的爆发”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既充分理解了地震和火山产生的原因,又为在实际生活中防震、抗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既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原则,又突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我们通常说:“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因为地图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途径。如何掌握好这些地图的内容、发挥好它的作用,是学好地理知识的关键。如果用一般教学手段展示地图的内容,有一定局限性。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例如:利用幻灯片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使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有利于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特别是对一些看上去无图而又枯燥无味,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如果能够采用一定的直观图像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授“世界陆地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的特点”时,假如按课本照本宣读,学生确实会感到乏味,远不如教师利用所收集到的资料、图片制作相关幻灯片,指导学生自己看图进行分析、比较、归纳、评价得出结论。教学中采用这种新颖活泼的教学新形式,改变古板单调的老面孔,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为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打破学生认识中的时空限制

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往往会受到自身认识器官的限制,只能观察到此时、次地的情景,只能观察到肉眼看见的客观事物。对于微观现象,却无法观察和体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模拟显示,使学生观察那些经过微观的客观现象,以及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展示的地理现象,并把具体图景生动地再现学生眼前。例 2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运动”时,由于既要考虑地球的公转又要考虑地球的自转,因素太多,而且要有丰富的空间现象能力,教师讲起来困难,学生听起来也很吃力。我采用“地球—太阳系”FLASH动画来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整个过程,形象直观地表现出了地球运动的规律,使学生非常轻松地理解了地球运动与产生的地理意义。因此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学生可超越时空的限制去遨游知识的海洋。

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提高;中学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建立在国民能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这就要求中学地理教学不仅要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學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更需要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等基本观念。[1]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高效的地理课堂

(一)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利用已有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例如,在讲授“常见天气系统”一节的“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时,教师讲述了火烧葫芦峪的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的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对方全部烧死。岂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汕头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学生听后疑惑重重不知这与地理有何关系,更加激发他们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通过老师讲解气旋,学生明白原来葫芦峪的那场大雨不是“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因为熊熊的大火使葫芦峪山地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也就是说,葫芦峪下了一场气旋雨。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了地理兴趣,进而有效学习了地理知识。

(二)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显示:初中地理主要使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2]然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地下成因以及地理规律。因此要通过培养读图能力,实现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图分析四季的形成;读“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图分析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等等。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应立足于我们手中的地理教材和地理课堂。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以大量呈现地理案例取代以往陈述性的经典结论,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地理情境,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例如,在讲授“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时,新课开始学生对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无从分析,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假如你是一个服装加工厂的老板,你该如何对工厂进行选址”。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了影响工业的主要因素有工人、原料、运输、市场、土地等等。

二、以教师为主导提高地理课堂教学

(一)提高地理教师专业素质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科学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的人才。显然要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地理教师也要面临很大的挑战。若要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地理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即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的分析能力,板书、板图能力等等。除此之外,地理教师还必须拥有一些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比如用数学知识求算太阳高度角,用化学知识解释侵蚀地貌等等。总之地理教师应该做到“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这样才能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贯穿于地理课堂。新课改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教师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不仅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甚至是参与者、合作者。课堂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上升到教学的重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多采用发现法、探究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让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另外,地理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方法作出灵活的选择和组合,做到“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最佳结合。[3]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地理教学发展。新课改要求地理教师应走近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讨论,一同体验发现知识和构建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地理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还要关心他们情感态度的变化。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而促进地理教学的全面发展 。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以适应时代发展为目的,通过自身的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胡良民,袁书琪,关伟.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孟春青(1989—),女,汉族,山东巨野人,硕士,单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教学初探 篇4

一、研究课程标准, 更新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下, 只具备娴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理论和经验, 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深刻研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不再以教材为中心, 也不再以应试教育为目的,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把新课程改革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 在创新思维和创新教学上做足功课, 从而创新教学手段, 树立新的教学观。

二、改变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一)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过去教学中, 教师把具体的知识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进行灌输, 而忽视了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分析方法, 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思维得不到发展。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 我们应重点分析知识结构体系,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 了解学生的求知需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师不能统一要求学生, 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 要承认和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学生比较熟悉, 所以学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而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就比较陌生, 他们学起来就会感觉困难一些。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 对所教内容进行创新和整合, 调整教学方法, 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 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培养其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和活力的人。

(三) 要注重“双基”

在地理教学中, 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传授, 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 是获取知识的载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夯实学生的双基基础。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四) 要挖掘地理课程资源, 实现地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地理课程资源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并不局限于地理教材上的内容, 还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网络资源等, 这都能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需要教师, 因此, 地理教师自身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下应构建开放的课堂, 作为教师, 应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 实现教学资源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也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材知识一种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因此, 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 重新整合课程资源, 运用多种丰富课堂, 利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以及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 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行思考和探索, 多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

三、不断总结, 认真反思

作为教师, 要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总结经验, 寻找不足, 吸取教训, 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每堂课结束以后, 教师都要进行自我评价, 明白自己成功的地方, 以及失败的地方, 并找出失败的原因, 发现不足及时完善。其次, 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发现存在的问题。第三, 多听取学生的意见。教学结束以后, 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看法, 通过学生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教学, 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另外, 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 虚心学习, 不断成长。

四、实施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积极探究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 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把这一新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地理教学中, 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手段, 首先, 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 让他们逐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际课堂上, 很多教师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 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也不注重启发和引导。试想, 若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 学生的思考会有深度吗?学生能闪现出思维的火花吗?学生为了满足教师的要求, 匆忙间的只言片语看似课堂气氛活跃, 实际上又绕进了传统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中去。其次,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互促的关系, 学生能畅所欲言, 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敢于提出和其他学生和教师不同的意见。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想法, 加强和学生交流合作, 尊重学生的情感。在这种氛围中, 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 在新课程改革大的背景下, 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树立良好的新课程标准意识, 抓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大胆开拓创新, 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积极参加各项课程改革和科研活动,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营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立体空间, 让学生享受轻松、愉快的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提升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摘要:新课程下的中学地理教学, 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当前的地理教学非常注重师生交往和师生的共同发展。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中学地理教学, 让学生喜欢上地理课呢?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观念,课堂反思

参考文献

[1]廖宗盛.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2011 (4) .

[2]刘兰芳, 田亚平, 邓美容.新课标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论》课程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3) .

[3]李艳之.新课标视野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4 (4) .

新课程下中学地理作业的创新设计 篇5

新课程下中学地理作业的创新设计

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 程平

地理新课标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强调“知行统一”。因此实践新课程需要“教法”创新和“学法”创新。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从地理课作业设计的角度谈谈如何使教学走向新课程,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起来。

一、设计口述型作业――鼓励学生“动手”“动口”

地理口述型作业,即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学生口头回答时,必须调动所学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和语言知识,主观性题目训练要尽可能让学生口答,重要的概念、原理也要求学生口述,但不是死记硬背。所以,新课程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间、课后多思考作业,课前或一节课快结束时让学生多说作业,让学生们的嘴巴动起来。

重视学生说的能力,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或不同表达,教师都要加以重视,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说的内容中挖掘其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

二、设计分析型作业――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分析型作业从本质上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热点新闻进行分析。因为热点新闻分析与正在发生、发展的国内外新闻相联系,所以它对课程、学生、教师等方面肯定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通过热点新闻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各种地理原理与知识,正确认识各种地理现象,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且新闻分析的重点在于分析,即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维,分析事物的来龙去脉,学会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认清事物的本质规律;新闻的价值又在于用事实说话,新闻的真实性和师生在研究、分析新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严谨态度,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新闻分析”对课程、学生、教师等方面肯定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新闻分析课在组织应用时可以采用这样两种模式:

A、教师发布新闻――学生分组讨论(从地理角度)――全班讨论总结。

B、学生课前搜集新闻――师生共同评选重点新闻――对重点新闻分析讨论(从地理角度)。

当然,只有经常组织新闻分析,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三、设计实践型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类作业主要是学生通过进行社会调查,用地理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周围世界,提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性的方案或作业。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能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如:调查所在城市的噪声污染及危害;调查附近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所在城市绿化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等),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并把这些调查实践的东西写下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维能力。观测类作业,需要一定时期的观测,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并用书本知识解释其原理;测算当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了解其变化规律;观测当地气象、物候特点等。

要做好地理研究性作业,学生必须主动地深入社会,走出书本和课堂,最大限度地收集资料,设计调查题目,联系调查单位,分析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这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验,有助于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社会是复杂多样的,答案并非是惟一的。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不求答案的一致,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的作业闪现创造性的火花。我们可依据学生的实情与教学的需求,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题型,这类题回答时往往需要多方位、多角度考虑。讨论答案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创造性,复合性思维,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能进行创造性,复合性思维,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会求知。例如:学习地形对交通线的影响时,设计综合开放性作业,结合四川省的地形图与交通线图,从地形和交通方面分析历史上“蜀道难,难与上青天”到如今“蜀道不再难”的原因。并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分析我县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大家各抒己见,说得有理有据,不但消化了书本知识,而且拓宽了视野。

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 篇6

关键词:地理教材 心理思维 信息

课堂外学生经常跑来交心:“老师,你课堂上讲的内容我都可以听懂,为什么做作业我都做不来呢?”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讲解告诉了学生“是什么”,学生照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收到教师传递的信息,虽储存了信息,但却无法输出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的思维储蓄中缺少系统的地理信息意识。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师不能忘却的;地理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地理教材就是教学活动中的信息系统,只有有效的利用好地理教材,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

一、收集信息,知道“有什么”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外,大部分时间要自己独立学习,理解书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难题。因此,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时首先要学会如何从书中提取有用的重点知识,自己动手去收集信息。

一堂新课开始,学生首先要清楚自己接下来要掌握哪些内容,也即学习目标。目标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照点。当设置的目标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具体的、近期的、能够完成而又有挑战性的,且趋向于知识的掌握时,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有些教学内容,因其难度系数不是很大,这一环节可以放在课前通过学生预习自己完成,如果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时间很紧张,也可以在上课开始用3~5分钟左右时间完成。如我校一位老师在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展示课中:整合教材,给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景观图,并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图中主题是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选择感兴趣的、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很轻松地可以找到水、土地、植被、鸟类等相关要素,确定主题“湿地”并围绕主题提出最初始的问题,“湿地是怎么形成的?”

教材形式不同,获取信息和知识点的方法也不同,教师平时的上课中要有意识地引导。教材中文字表述内容,其主干知识大多会反映在文章的章节子目中。简单的内容,可以通过对标题的分析便可以知其大意。先从整体上把握,理清内容层次;再简要概括,抓住关键词,便可以列出知识结构大致框架图。对于图表呈现的信息,让学生熟记读图步骤“图名—图例—正图”,循序渐进。在图例的分析中便可以抓住图所反映的主要地理信息。若为活动,教学中主要涉及到“思考”活动,知识的获取要在问题解决后,我们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好学生中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模仿中提升其获取信息的这种自学能力。

学会获取地理信息是现代公民毕备的地理素养之一。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的新世纪,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地理信息素养在现代公民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规定,在地理学习中应学会获取地理信息,提出地理问题,辨别和收集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组织和综合地理信息,交流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并把应用地理信息作为活跃的和知情的公民参与社会公务的基本要求。

二、加工信息,明白“为什么”,明确“是什么”

“有什么”有时并不能说明“是什么”“怎么样”,两者之间可能有个“为什么”的关系。如地图中,包含的信息很多,要得到正确的信息,需要我们对图中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在湘教版教材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中,有一道活动题“城市土地利用”,就是以图“图2-4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土地利用”作为载体的,学生从图中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論:如小城市的空地很多,大城市的空地少等。但这只是图所表现出来的最原始的信息,需教师进一步引导为什么呢?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后便可以给出结论,因为大城市地价贵,土地利用程度高,所以城市布局紧凑。图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地理信息,学生也可以独立获得,如:工业区的分布,在小城市中比较集中在中心地带,在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中则分布在比较边缘的地带等;教师同样引导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很轻松便会知道是因为工业要考虑地租、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工业不断地向城市外缘移动,且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又如:地理教材必修一“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中,活动题第二小题,丽江古城分布在海拔2400米的高原上,得到的信息是“城市与高原地形”。这只能说明图中“有什么”,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城市分布是因为高原地形好吗?”很明显高原上生活是很不便利的,“那为什么要跑到那么高的地方呢?”学生进一步思考后明白“因为高原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个“为什么”后才得到“地形形成了有利的气候条件,丽江古城形成应和气候有关”这个“是什么”。同样第三小题中“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分布”,学生有了上面的经验便会总结:城镇和交通线路都分布在盆地边缘,应该是“有什么”,“为什么”呢,因为盆地有很多的沙漠,这里应该缺水,而山脚下有山上融化的冰雪融水,所以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应该是和水有关的。

教材中文字材料安排的顺序比较混乱时,或难度系数稍大一点的文章需要进一步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时,往往不利于学生自己掌握。为了达到自己找到信息知识点的效果,教师可以将教材重点、难点内容问题化,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将答案内容要点化,最后要点内容条理化。如地理教材必修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这块内容,以前上课要按照课本的顺序一点一滴地试图讲个明白,可往往是自己累的口干舌燥,学生却依然不会解释各种相关的现象,空有理论,无法与实践联系。因为这些内容是我告诉他们的,他们并没有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转化为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所以他们知道“有什么”,却不明白“是什么”,更加不懂“为什么”。经过几次反思、实践,我改变上课方式,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去发现,有哪些和大气温度有关的现象,你能弄明白吗。然后从中选取有代表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为什么晴天的温差比阴天大?让学生先阅读课文自己思考后,再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合作学习,归纳出答案要点。这样相关知识点便在学生的相互讨论中形成了,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还可以从旁边同学的思路中领悟“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是相近的。

在新事物、新知识面前,我们少不了要问一个为什么,只有弄明白了,我们才能真正地消化这些内容,使之为己所用。而且,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来看:高中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事能力的发展,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也有了自己的主张。他们已不满足于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现成的结论,对成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实事求是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面对学生求知的内心需求,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是对我们教师队伍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

三、归类信息,学以致用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知识时的知识结构不同,会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即学生在感知和理解客观事实时所形成的心理结构;而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又直接影响到有关问题的解决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

高一学生要在一个学年内学完三本地理教科书,还要补充初中地理相关知识,要想学好这门课,其学习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而要真正地学好,学生要善于将这“厚厚”的三本书“变薄”,善于把知识结构化,即使得认知结构的概括化程度高、可利用度大,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就能正确又迅速的提取相关知识。但湘教版地理教材比较关注能力的培养,知识体系却不是很完整;而教材的知识结构会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知识点比较零散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信息的整理,分门别类,找寻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纽带,建立知识体系。

如:地理教材必修二“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篇文章的内容在前面章节学习中已零零散散地学过了,只是没有形成一个专题。我在上课时采取一种“命题作文”的形式:如果你来组织材料,你会选取哪方面的内容?列出提纲。如一个学生的框架图:

整篇文章分两个部分:1.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是城市;交通作为城市的区位因素之一,会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同时交通还可以影响城市的形态,如南方的聚落呈带状分布。2.區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有关,三类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经济水平越高。交通对第三产业(商业)的影响,体现在交通可以带给商业大量的消费人群,同时还可以扩大商业的市场范围。

高中地理“课标”十分重视培养高中生获取地理信息的素养,在“内容标准”中就规定了学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教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学会各种信息的收集处理等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更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只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才能让学生“回归主体”,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华东师范出版社.

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 篇7

毋庸置疑,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每一个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学生的思维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更多地把地理学科当成一门描述性的学科, 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知识点传授、结论综述上, 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一、培养形象思维, 奠定提升地理学科思维的基础

形象思维是指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图像进行联想的思维。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真实语言, 而地理学科思维是在地理图像和图示的基础上开展的。地理学科中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主要指在一定的地理表象基础上, 通过不断深入的联想进行思考。例如, 讲解地质构造时, 利用板图演示背斜的形成过程。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 进一步联想到背斜形成时地表最初是呈现出山岭。这种依据对地理表象进行联想和思维的方式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我的做法是:

1. 直观教学法。

教师通过直观教学使得学生感知地理事物, 有效获取感性材料而形成地理表象。识看标本、演示实验、实际测量等都是形成地理表象的有效方法。比如,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节目, 学生如临其境可看到千里之外的山脉、湖泊等。又如课本上的插图 (黄土高原、冲积扇示意等) , 不仅使学生印象深刻, 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广泛读图”法。

读图是学习地理的一大特色。地理课本中的各类地图、景观图、统计图、示意图等等, 有机构成了地理“图像系统”。该系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 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要通过读图掌握地理事象的分布, 通过读图发现问题, 通过读图进行思维, 认识地理事象的空间联系, 思考解决地理问题的途经,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在地图上读出赤道在非洲中部横穿, 联想气压带、风带的纬度分布规律, 总结出非洲的气候带呈南北对称分布。从读图的感性认识到分析图的理性认识是培养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

3. 比较法。

一方面地理事物中普遍存在相似现象, 这种方法是引导学生间接研究论证, 通过从已知地理事物与其相联系的比较, 得出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此运用此法能起到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的作用。如通过学习地中海气候分布在30°~40°N/S大陆西岸, 得出洛杉矶与雅典气候特点是相似的;另一方面地理事物之间还存在着差异性。比较法主要用于同类事物的比较, 最典型的是相反现象的比较。如冷锋与暖锋, 气旋与反气旋等。

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全面提升地理思维综合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能力。其特点是:通过掌握准确、完整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活动。例如, 学习地壳的物质循环时, 通过概念“从岩浆到形成三大类岩石, 又到新岩浆的形成, 这一过程被称为地壳的物质循环”进行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关系推理, 让学生学得明白。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我的做法是:

1. 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地理概念。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属性的深度概括, 它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正确进行判断、推理等地理思维活动的基础。如讲太阳高度时, 要让学生知道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全称太阳高度角。防止学生对其误解。再通过“去伪存真”的练习, 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地理概念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

2. 培养学生地理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

地理学不是地理概念和事实材料的简单罗列, 而是通过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在地理基本原理中, 因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因果关系需要进行恰当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掌握地理因果关系可采用如下方法:①直接推理。如昼夜的产生是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体, 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转。②间接推理。如气温的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因为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之后还有一个过程, 气温才达到最高值。太阳辐射最强在12时, 地面温度最高13时, 气温最高值在14时。

3. 学会运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法和综合分析法。

归纳推理就是由一系列具体地理事实材料概括出一般地理原理, 或者由一些特殊地理事物推导出一般地理原理的思维方法。如热力环流形成: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演绎推理方法是由一般地理原理推断个别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的思维方法。如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就现在的情况是解释不了的。但如果反过来由果索因,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分析综合是地理思维的基本过程, 任何地理概念都要经过分析综合的过程。

4.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这要求地理教学尽量贴近生活实际。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 篇8

关键词: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1999年, 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并在全国38个县、区进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 2008年, 全国初中已实行了一轮, 有的地区达到2轮至3轮, 2010年正式在全国推行。据统计, 除了一些尚未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西部省份外,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已扩展到25个省份。经过几年的努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明显的成效, 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实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新课程理念从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师观等方面都发生了革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改革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 是科学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具体推行过程中在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模式等方面仍存在着问题和挑战。

1 中学地理教学理念与模式问题探析

1.1 地理学习中的观念性偏差

对中学生来说, 地理学科在中学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的科目。因此, 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 可有可无, 仅限于满足一时的好奇心和表面上的兴趣, 主观上并不希望进一步付出时间和精力做充分的探究与体验。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 也往往过于严谨, 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 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还是依赖教师、依赖课本、依赖课堂, 是一种依赖性学习。

1.2 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观念往往注重强调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干巴巴地向学生进行单项知识的施教。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掌握知识, 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则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 而忽视知识的消化、理解。在地理教学实践中, 教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 导致了教学都是以老师为中心;以“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1] 。现代教学观念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在传授知识, 学生在消化, 理解知识中培养自己的能力, 开发学生的智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过程, 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走下讲台, 贴近学生, 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才能出现乐教乐学的喜人局面。

2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地理教学理念探讨

2.1 教学活动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

地理教学的改革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地理综合能力。学生的地理观察、思维、判断、推理、分析、概括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基础上的, 是由知识转化而来的, 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观念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地理智能的巨大动力。在实践中, 教师一是要寓教育于教学之中, 用正确的思想和观点实施教学。二是要力求将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及各种事实讲解清楚, 揭示其本质、内在联系, 演变规律等。三是在教学中应尽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如图片, 数据, 生动的地理事例, 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亲身体验, 往往会激发出他们的情感, 促使他们的思考起积极作用。

2.2 教学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科学是一门科学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 它涉及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自然地理分布, 地域气候特征, 城市地理位置等等。地理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从区域层面上掌握某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发展状况, 对于了解当地资源状况、气候特征, 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下要重点培养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习, 要让学生能够自己解释一些常见的自然地理现象, 掌握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地理知识, 并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地理实际问题。

2.3 教学理念要着重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 良好的兴趣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与学生互动, 将枯燥的地理知识能够融入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中, 会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地理[2]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 兴趣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 因为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人们才会积极思考和认真钻研。学生只有对地理知识感兴趣, 才会想学、爱学、乐学。因此, 地理教学必须遵从新的地理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加强地理课堂实用性和兴趣性, 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地理教学模式探讨

3.1 推陈出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地理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改变以往“老师讲, 学生听”的传统教学观念, 要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入到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过程中去。

具体应该提倡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运用地图→提取信息→找出答案;

开放教学模式:阅读资料→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探究教学模式:举例→探究成因→归纳总结→形成规律;

创造性思考教学:提出假设→运用地图→结合地理现象→提出新观点。

运用这四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在研究模式的环境下学习地理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积极性, 彻底改变以往“留心听讲”的读书方式。

3.2 互动为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 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 只注重“怎么教”, 而忽略学生是否能够完全掌握课堂学习的地理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中心位置, 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极少[3]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要能够与学生互动, 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地理课堂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课前, 老师要认真备课, 准备大量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上课时, 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积极回答问题,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让每个人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 多给他们交流合作机会, 多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投身到教学过程中, 真正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使学生感到教学是自己的事, 是一种积极的内心需要, 是完善自己的途径。

3.3 积极引进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在其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的以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 注重培养学实践知识。一方面, 教师可以运用现有条件组织模拟教学, 借助于教学仪器模拟一些日常地理现象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影像。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组织一些简单的地理调查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到就近的博物馆理解当地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变迁, 也可以组织学生对于当地城市环境污染以及繁华商业网点进行调查, 对于学生发现其中的地理知识, 有效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激情具有良好的效果。再者, 配合地理课堂教学和满足课堂实验的需要,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地理教具、模型、简单仪器、课件等力所能及的制作活动。例如地貌模型、地质构造模型、校园地图和立体模型、自流井盆地模型等。

3.4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

还要鼓励和动员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4] 。老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 要把所学的用到生活当中去, 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 养成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 组织学生对学校附近的自然地理状况进行系统性的调查, 比如了解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动物、农作物、环境污染、人口、经济发展、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情况。教学中还应注重运用地图进行教学, 运用地图组织教学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 应尽量将有关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逐步形成地理空间概念, 为形成和发展空间能力打好基础。同时还应逐步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地图、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刁传芳.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 .

[2]蒋明铭.浅谈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0 (2) .

[3]褚亚平.地理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2) .

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 篇9

关键词:中学地理,新课程,比较教学法,教学效果

比较法是确定事物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地理学因其具有综合性、地域性等显著特点, 内容丰富广泛, 类别复杂多样, 需要根据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进行对照, 从而确定相同、相异、相反、相似之处, 所以,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中学地理知识, 按认知层次来讲, 既有地名、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这五类地理感性知识, 也有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这四类地理理性知识。比较法多运用于地理理性知识的教学。

一、比较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类型

1. 类比法。

地理教学中的类比法, 指按地理知识的类别和属性进行比较的方法。类比法又可以细分为同类异型比较法、同类同型比较法和异类共性比较法三种[3]。在中学地理教学中, 同类异型比较法用得最多, 其次是同类同型比较法, 用得最少的是异类共性比较法。

(1) 同类异型比较法。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 因具有各自的差异性, 而具有较多相异或相反的特点, 故可进行相异性比较。例如, 八年级上册[4]第二章第三节“长江与黄河的比较”;高中必修1[5]第二章“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比较”, “欧洲气候与非洲气候的比较”;八年级上册第二章“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的比较”等。它们因属同类, 也存在某些相同相似处, 但相异与相反点较明显。例如, 八年级下册[6]第五章:秦岭———淮河南北虽均在季风气候区, 气候特征有共同点, 但在位置、地形、气温、降水、河流水文、植被、耕作制度、主要作物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2) 同类同型比较法。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 其对比各点常具有相同或相似性。例如, 高中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的“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温州乡镇企业”这一知识点的教学, 就可以运用此类比较法;又如七年级下册的亚马孙河与刚果河, 两条河流均为外流河且均在热带赤道附近, 特征相同点多;再如高中必修1第二章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也属于同类同型的地理事物的对比。

(3) 异类共性比较法。不同类地理事物有时可比较其某一方面。例如, 高中必修1第二章《海洋与陆地》, 类别与性质不同, 但在形成季风方面有共性, 可比较其热力性质差异;高中必修3第三章“能源资源”, 各种能源资源属于不同类物质, 但它们因都具有能量这个共性, 就可以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2. 纵比法。

对单一地理事物从时间上作前后对比, 或从发展过程中作各阶段的比较, 具有从古到今、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纵向特点。其目的在于了解地理事物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如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比较“, 第二章”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三个阶段特点“的比较等。

3. 横比法。

两个或几个同类地理事物的各方面的并列比较, 或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某些地理事物的比较, 目的在于掌握这些地理事物的共性与个性, 以加深理解。例如,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我国不同温度带在1月均温、7月均温、生长期、积温、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等方面的比较, “我国干湿地区在年降水量、自然植被”等方面的差异比较等。

4. 中心内容比较法。

以一个比较对象为中心, 分别与几个比较对象作某些内容的比较, 这是为突出中心内容而进行的比较方法。其特点是只有被突出的中心内容与其他对象有比较关系, 而其他对象之间不作比较。例如, 在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教学中, 将我国人均耕地与世界上—些国家和世界平均耕地相比, 说明我国保护耕地、节约耕地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将我国某些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其他—些国家及世界平均人均占有量相比, 说明我国资源面临的严峻性和合理开发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的必要性。

5. 综合比较法。

是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都较多的—种方法。例如,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这一节的教学, 就可以运用此类比较法: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主要地形、农耕制度、传统运输方式、传统民居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多方面进行比较。又如, 七年级下册:“对澳大利亚和美国进行自然与人文地理多种要素的比较”, 内容全面, 角度复杂, 有助于形成全面完整的理解。综合比较法要在单项比较或专题比较的基础上进行, 而且比较项目要明确, 否则即无综合意义。

二、运用比较法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比较法运用广泛, 很难确定某种具体的步骤与程序, 只能提出运用比较法进行地理教学时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1. 根据教学需要, 确定比较目的。

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许多方面均可应用, 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实践活动等许多内容, 只要具有可比因素, 都可进行比较。但其比较目的却可能不同:有的为了加深对地理事物的了解, 有的则可能为了说明某些地理事物的区别, 还有的可能为印证某些定性的结论。因比, 目的不同, 在比较对象、比较方法、比较步骤方面也有所不同。例如, 为了说明区别, 可在两个比较对象之间进行多方面的比较;为了印证某些结论, 则可与多个对象进行某一方面的比较。故进行比较时要明确目的, 服从教学需要。

2. 根据已知可比事物, 选择比较对象。

选择比较对象有如下要求:一是比较对象应是已知的地理事物, 如果学生对所比较的内容尚不了解, 则无法进行比较, 即使有从旧知识引到新知识的比较也是以已有知识作基础的, 而并不是毫无所知的知识;二是要选择同类地理事物或虽不同类但有共性或同理的事物进行比较;三是比较应重在事物本质特征的比较, 不要以表面的、暂时的或偶然巧合的现象作为比较内容。

3. 根据综合归纳, 列出比较项目。

当比较对象确定之后, 比什么就要看突出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一般要注意对比较对象进行综合归纳, 列出可比的项目, 即找出比较对象间的相同点、相似点或相异点。例如, 在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教学中, 比较我国四大高原或比较三大平原, 则需列出位置、范围、平均海拔、面积、主要特点等;而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学中, 如果比较五种地形, 则只需列出海拔、地表起伏状况或特征即可。一般性的概念, 综合性强, 可比内容只能从大的方面概括;对较具体的概念, 反映特定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 可比内容较具体。因此, 列出比较项目是很重要的环节。

4. 根据分析概括, 找出比较内容。

当比较对象和比较项目确定后, —般可列表, 设置比较表的纵坐标和横坐标, 再对比较项目的内容逐项填表作出分析和概括。填表时文字要求简练, 内容要准确, 因为填注比较表不易将比较对象的情况详细叙述出来, 只能根据需要分析出本质特征。所以整个比较的过程都需要结合逻辑思维来进行。

三、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 突出本质特征,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的过程常常是对已知事物深入思考的过程。在比较中, 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要经过一番衡量、筛选, 因而就会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使被比较的事物不易混淆。例如, 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教学中对经、纬线的比较, 要抽出二者在形状、长度、所指示的方向及与赤道的关系等特性来进行比较, 这样就加深了对各自概念的理解。

2. 加强知识联系, 便于掌握新的知识。

运用比较法有利于学生获得新的概念, 掌握新的知识。因为, 新知识的学习常常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 有些地理事物的学习和新概念的建立, 要通过与已知内容的联系对比来引入。例如, 在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学习中可以根据天气的知识得出气候的相关概念等;又如, 在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学习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景观、成因、气温与降水指标等内容时, 只要列出表格, 在讲过一两个气候类型后, 可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就可以较容易地掌握其他气候类型。

3. 促进对知识的综合分析, 利于发展思维能力。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 因为在比较之前需对所比较的对象进行一番综合分析。例如,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教学中, 对中国各区域特征的比较, 就需要先综合分析各分区的自然、人文要素, 方可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教学中, 进行秦岭———淮河南北的对比, 也要先考虑各自在多方面的基本情况;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温州乡镇企业的对比、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比较等, 也都要在比较前或比较过程中作一番紧张地综合分析的思维活动, 因此它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培养能力。

4. 深化对事物的科学认识, 有助于形成正确观点。

学生正确观点的形成, 常来自对事物的科学认识与深刻理解。如果仅对某些知识进行一般阐述, 而缺乏正反、新旧、今昔等方面的对比, 则很难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形成正确观点。在地理教学中, 诸如对污染环境与保护环境的比较、对环境的破坏与治理的比较、对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比较等, 均能对正确观点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

任何教学方法都有针对性和局限性, 因此, 要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新课程中学地理教学中, 比较法也毫不例外地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例如与其他地理逻辑方法和直观教学方法结合使用等[8]。

参考文献

[1]陈澄, 樊杰.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296.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0~71.

[3]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224~225.

[4]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七年级上下册, 八年级上册) [Z].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2、3 (必修) [Z].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6]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八年级下册) [Z].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7]刁传芳.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121~122.

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 篇10

面对新课程的实施,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否改变了,是否按新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的,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存在哪些问题,笔者对晋中市部分中学的地理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实施下的中学地理教师素质”的问卷调查。

本次抽查的对象是晋中市部分中学的地理教师,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98% 。总体说本次问卷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代表性。被被调调查查对对象象的的自自然然情情况况如如下下。。

二、地理教师素质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有53% 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不太了解,说明大多数的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模糊,甚至不清楚。在教学过程中有44% 的教师偶尔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进行教学,这说明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新课程理念没有得到贯彻。有47% 的教师偶尔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有21% 的教师从没按新课程的标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或者认为没必要,只有32% 的教师经常以新课程的标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可见新课程的贯彻还存在很多问题。

通过对晋中市部分中学地理教师的素质状况调查,对地理教师素质状况得出以下基本认识: 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掌握肤浅,认识模糊。在思想观念上没有真正转变过来,地理教师自身的素质知识结构尚有待完善。

三、适应新课程中学地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中学地理教师素质的现状。因此,中学地理教师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被赋予更高的要求,下面从三方面来论述一下这些新的要求。

( 一) 地理教师应具备创新能力

1. 具有创新的科学理念、热情弘扬坚持真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认为创新教育必须打破人们创造的神秘感和无意创造的倾向。所以,创新型地理教师必须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2. 具有宽厚的民主作风,悉心呵护、热情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萌芽

在教学中,师生地位平等,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要热情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大胆设想、善于小心求证; 要允许学生有各种不同的思考,对有价值的设想要热情鼓励,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支持他们进一步思考、创造。

3. 具有宽广的知识容量,多角度处理地理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信息媒体、信息渠道增多,教师不再是帮助学生解惑的唯一渠道。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包括所有学科的知识一定要专,达到“专与博”相统一的、多元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使他们认为老师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最好导师。

4. 具有突出的地理教育教学能力

由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知识结构、自我意识等系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与学生进行协调,教法不能总是墨守成规,要有新意,善于运用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 二) 地理教师应具备熟练的实践能力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着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进行天文、气象观测、地震测报、地理野外考察、环境监测等。学生通过各种地理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地理知识,获得一定的生活、学习所需的地理技能。

( 三) 地理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

地理教师应具备教研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又有了更深入的要求。教师能否对教学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能否用教学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决定教师的科研能力。因此,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不仅能教好书,而且还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

以上只是从三个最主要方面来论述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素质新的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素质还应从多方面提高,不断丰富,来迎接新的挑战。

摘要:围绕中学地理新课程实施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展开,通过对晋中市教师素质问卷调查,针对地理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了中学地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和新课程对地理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中学地理新课标教学初探 篇11

一、研究课程标准,转变传统观念

笔者以为,过去经验丰富具有娴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地理教师,不能全凭经验教学,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订阅一些地理方面的教学杂志,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深刻研究初中地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任务,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教育所谓的学以致用,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在创新思维、创新教学上狠下功夫,从教育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方法和创新手段上积极思考和实践。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地理教师的素质呢?笔者认为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思想素质,具备奉献精神。第二、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第三、加强教育研究,提高教研素质。第四、深入分析、挖掘教材,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第一,地理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法。传统的地理教学,只是把具体的知识要素作为重要内容来讲授,忽视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分析方法,这样很难使学生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点分析知识结构体系,并引导学生捕捉知识要素,使其各得其所,实现要素和结构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获得分析、综合、评比、概括、比较等各种能力。要切实加强地理素质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求知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努力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能力与创新精神。

第二,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教师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增,替换例子,调整教法。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和善于学习创造的人。

第三,要注重“双基”。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石,是实现学习过程的载体。因此,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为中心,以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活化、优化课堂的途径。只有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条件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自由发展。

第四,要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来丰富地理课程内容。我们所说的地理课程资源,并不单纯是指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学生的经验及其所在生活环境(学校、社区、家庭)校内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等等,都可以是课程的范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教师,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本身就是最有潜力的课程资源。新标准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的倾向。教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教材”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材”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汇集。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载体,掌握知识点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教材是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恰当选择和组合多种课程资源(教材、参考书、学生工具书、用于培养技能的学具、电影、幻灯、录像(音)带、图片等)和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及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多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

三、不断总结、认真反思

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 篇12

一、教师的改进

1. 地理教师要转移重心。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 教师应该从自身入手, 不仅要扎实研究地理学科知识, 而且加强学科之间的学习, 做到自身素质的提高, 从重视上课转移到重视探索怎样上好一堂课。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 教师是否具有先进的课程理念和较强的设计能力, 能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 这是决定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地理老师第一要务便是仔细并透彻地研读地理新课程标准, 掌握其理念与要求在教学中的实施。认真研究教材, 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灵活运用教材, 采取具有新意的方式进行教学, 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文学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月相”部分内容时,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月的对月相的观察, 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先学会怎么根据月相来判断农历的日期, 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此,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就能清楚地掌握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形态、出现的时间等地理特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 地理教师要转换角色。

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中作为主体的角色, “课程计划应当被看做为学习打开了种种可能性, 而不是对预期结果的管理”。教师要摆脱课程计划和目标的执行人角色, 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 创造性地引发学生思维朝多方向发散, 赢得对课程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 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师生角色使得学生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 老师教得很辛苦, 学生学得很枯燥, 非常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在创新教育的理念里,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参与者, 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因此,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营造创新氛围, 善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善于抓住创新思维出现的时机。比如:在教师提出同一个问题, 而学生出现不同的理解或者一个问题出现多种答案并发生争执时, 教师要把握时机, 因势利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的办法很多, 如举办地理墙报、地理小报, 组织地理活动兴趣小组等。有位老师在讲海洋的空间资源时, 就曾经组织学生开展地理模型“人类未来的家园———海上人工岛”的制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 在海上设置了公园、工厂、牧场、农业基地等。其中, 有几个学生制作的模型在市科技创造节中获得较好的成绩,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 寻找多种思路与方法, 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这既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又让学生充分展示其才华,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3. 地理教师要转变教法。

在以往的地理课堂中, 讲授法是主要的教学方法, 学生上课的主要任务是听课、记笔记。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 我们更加提倡启发法、探究法、案例法等更能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方法。比如, 采用案例教学法, 实现教与学的双方良性互动, 增强教学的可接受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是中学地理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 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 积极思维驰骋想象, 敢于标新立异, 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 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允许学生与教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提出“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 等等。这样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在课堂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要及时赞扬、鼓励,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对于没回答正确的学生也不要轻易予以否定, 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秀就特别偏爱, 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

地理老师转变教法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即要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调查过程中, 我曾经问一位普通高中的地理老师, 他们学校是怎样开展创新教育的, 他却回答:“创新?我不知道!但是我唯一的感受就是根据目前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的教学就是最好的教学。”的确如此, 教学过程就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基础, 也就谈不上教学活动的开展了。老师开展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 真正了解他们, 和他们做朋友, 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同时, 教师还应该把生活引入地理课堂, 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关注国际时事、开发乡土资源等方式,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立足“以人发展为本”, 积极创建“生活需要”式的教学氛围, 从而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建立一种需求感和内驱力。

4. 地理教师要传承经验。

创新教育并非提倡摒弃旧有的一切教学方式, 而是在传承经验的基础上开辟新道路。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之间多进行交流, 多进行“磨课”、教学比武等活动, 这在重点中学都做得很好。

记得我在桃源一中实习的时候, 每堂地理课之前都会和指导老师“磨课”, 讨论这节课要讲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怎样进行讲授、怎样和学生互动等问题。让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引入新课”部分, 在我看来, 它是创新教育得到体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第一堂课讲的是“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作为实习生,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引入新课的方式都是从地壳所处位置开始讲, 也就是用巩固复习的方法进行新课的引入。巩固复习法是很一种很传统的方法, 在以前的课堂中这种方法很普遍, 因为它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起上节课学到的内容, 又可以帮助老师导入本节课将要讲授的内容。但是随着创新教育的提出, 巩固复习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展开, 别具一格的引入方法呼之欲出。其中一位资深的地理老师对“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这一节的引入是这样做的:先向学生提问:“我们生活的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存在, 其特有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回答:“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温度、有原始的大洋水存在。”然后把落脚点放在“水”上, 要学生回答水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最后提出疑问:“水是从哪里来的呢?”让学生从学过的知识中进行思考, 展开小组讨论。“其实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内部的结晶水汽化而来, 这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呢?”进而开始地壳的物质组成的讲课。这样的引入方式很有新意, 用“水”这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 把自然地理的知识与人文地理的知识结合起来,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 同时提出疑问,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 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与竞争意识。

类似这种充满新意的引入方式很多。可以用歌曲的形式引入, 如讲西藏部分内容时, 可以放《青藏高原》这首歌曲导入新课;可以用历史故事的形式引入, 如讲热力环流一节时, 可以引用诸葛亮葫芦峪一战导入新课;也可以用奇特的地理景观引入, 如讲外力作用时, 可以放映“奇山怪庙”的图片, 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些有新意的方式也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 提高他们探究地理的能力。

新课导入的创新不仅在重点中学很重要, 而且在普通中学应该做到导入新颖。就拿我现在从事教学实践的常德市鼎城七中来说, 七中学生的基础比较差, 整体素质不高, 很多知识都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所以老师在上课开始导入新课的时候应该多注意将知识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 接下来的课学生才会愿意听下去, 教学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二、学生的改进

教育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活动, 不仅仅要老师作出努力, 更要学生作出相应的配合。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好一门学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地理这门学科, 与数学、物理等理科性质的学科有很大联系, 就更加需要学生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才能学好。在桃源一中实习的时候, 高一的学生们普遍反映学习地理很难, 尤其是对于时区与区时、地球的运动、太阳高度角等抽象内容的理解有难度。这时可以通过观察地图、地理模型等方式学习这部分比较抽象、难以想象的内容。同时学生可以多阅读科技前沿的地理书籍, 了解神秘的地理世界, 提高获取地理知识的兴趣与敏锐度。

2. 加强学生的学习合作。

一个人的想法只是一个人的, 但是多个人的想法联合起来就可以产生很多不同的独特思想, 所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对创新教育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增加彼此之间对地理知识的讨论与思考, 将各自的想法进行交流, 集思广益, 创新思想就会随之形成。

3.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学习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 所以教材中增添了很多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与社会进步发展的内容。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很容易培养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此种情感的陶冶下, 学生的创造潜能更易激发出来。

三、学校的改进

1. 注重地理活动。

学校, 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环境场所, 它的有关决策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作用。中学地理的创新教育要求学校多举办有关地理活动, 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一方面, 对于老师而言, 学校应该多组织一定的教学比武, 以此锻炼老师的教学能力, 同时还应该多组织地理老师进行学术交流, 多举办相关讲座, 多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老师的素质。另一方面, 对于学生而言, 学校应该多组织举行地理野外考察、地理学报、地理小制作等活动, 突出学生的主导作用, 同时也应以此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改变评价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改变对老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来改进创新教育。以往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 但是新课程改革以来, 许多学校开始改变这种分数评价机制。其中, 常德市一中就是以学分制的形式体现新课标的理念。这就打破了以往重结果而非重教学过程的弊病, 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发展, 有利于教师大胆开拓创新教育。

四、社会的改进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 学校相对而言只是社会中的一个普通又特殊的环境。地理创新教育的实施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这不是仅凭学校就能做好的事情, 更需要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配合。

1.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长应该塑造一个和谐而幸福的家庭环境, 多鼓励子女进行创新小制作。这样能促进子女学习能力的提高, 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社会中的其他人员, 都应该尽自己的一分力量, 为祖国的未来人才的培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机动车辆经过学校时尽量不要鸣笛,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在学生开展地理观察、地理调查的时候, 有关人员要积极配合, 勉励学生的创新型学习。

综上所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创新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 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 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思维型教学文化”。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一种“思维文化”, 其要素包括:具体的术语和概念, 提供交流的手段, 鼓励高层次思维的敏感性、能力和意向;学生反思的方式和控制自己思维过程的方式;鼓励学生建构和运用思维策略的态度;超越事实信息, 关注知识是如何创造的, 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证据是如何收集的, 等等;在从一种情境转向另一种情境的过程中关注知识与策略的联系, 更广泛而灵活地运用知识和策略。这种思维文化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勇于提出问题、证明假设、寻求合理性;也不是要求教师机械地讲授书本知识, 而是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 这正是新课程对理想的教学状态的期盼。

上一篇:体育武术教学下一篇:地质水文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