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2024-07-10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共12篇)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篇1

前言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问题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可以提升学生解决英语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方面能够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因此,需要高中英语教师能够在实践教学中,合理采取问题教学模式。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在高中英语教学采取问题教学方式,教师必须对问题的内容、提问方式提高关注程度,教师只有精心准备问题,才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问题需要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最终完成教学任务。首先,结合教学大纲内容和要求,围绕教学目标,精心整合教材内容,使设计的问题更加具有深度、广度、以及思想性,确保教学内容难度适中,满足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便能够掌握的范围内;同时问题设计具有不同的层次性,可以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均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取得收获。其次,在设计问题时,教师需要结合学校的各项教学设施,只有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才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欲望,集中课堂学习注意力。通过此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结合已有经验,实现未知知识的探索,从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最后,问题设计需要具有充足的信息,能够符合教材内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通过问题的解答,可以使学生明确大纲学习要求,掌握英语知识。

二、提阶梯型问题,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阶梯型问题,也就是说在课程开始阶段,教师选择与教材内容有关系的课文,问题可以是教材中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自己设计出的问题,但是答案,必须紧紧贴合教材内容信息;教师可以采取由简单到困难的方式提出问题,此种方式主要是能够帮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均有机会回答问题,从而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

比如说:在高中英语北师大版教材选修8 Unit 22“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理解课文时,便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画,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下面问题“Look at these pictures,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在教材中都有相关的问题,但是提问方式对学生来讲有些难度,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可以采取上面的提问方式,然后学生明白图片的含义。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Which are caused by nature and which are caused by man?”此问题涉及到很多内容,需要英语水平高的学生进行回答。可以说,此种提问方式,能够照顾所有学生,对于全体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属于非常重要的教育环境,也符合素质教育改革需求。但是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尝尝忽视此教学内容,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不关注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无法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在如今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能够转变教学理念,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积极进行讨论,之后对语言的总结进行表达,能够有效提升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使学生能够与教师实现口语的沟通,大幅度提升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四、问题的创设需要结合学生实际

在高中英语问题式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并非是教师随意提出的,需要英语教师能够反复斟酌,精心准备,结合学生实际,从而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每开展一节课之前,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准备教学内容,深入分析,能够将内容以不同的问题形式,传授给学生,将问题作为知识的引导线,从而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好奇心,能够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确保所导入的问题中,不能出现较多的、生涩难懂的英语单词或者词汇,避免打击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应该采取便于学生理解的、简单的提问方式,得以让学生在放松身心的状态下,讨论问题,思索问题,最终获取问题的答案,从而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问题式教学法符合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现阶段的教学情况,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关键性意义。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英语教师能够精心设计问题,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谈论和探索,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提升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毛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65):100-100.

[2]庞琳琳.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20):103-103,104.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篇2

达高中

覃伟玲

一、‚问题教学法‛及其作用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从传统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转移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有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及学科素质教育

(1)把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和分解教学目标,使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活动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集中精力解决具体问题。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教学活动中因偏离教学目标所做的‚无用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最好的学习诱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巧妙地组织适当的问题,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认知内驱力,调动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摆脱接受知识时思维的滞涩与定势,在探究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

(3)实施问题教学法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政治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大胆巧妙提出,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及最后圆满解决,主要依靠学生自己通过学习思考来实现,教师的作用仅限于指导和诱导即‚主导‛。问题教学法运用得越广泛彻底,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得越充分明显。同时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会促使政治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研究式的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教学艺术和科研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基本程序

问题教学法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其基本程序是:提供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1)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浓缩为几个主要问 题,一方面便于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要求及线索,另一方面旨在‚抛砖引玉‛,让学生处于问题情景之中,把思维直接引向问题,从而探索更多的新问题。

(2)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及辅助材料发现并提出问题。如何引导呢?首先,从已知与未知的知识联系中引出问题;其次,在重点与难点处制造问题;再次,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寻找问题。在这一程序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创新,还应帮助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并经过全班同学的评价、筛选,形成一堂课的系列思考题。

(3)问题教学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由教师代劳包办这一切,会禁锢学生思维,所以要把其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必须以‚助产士‛的角色,提供一些线索,启发学生探讨问题并以讨论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探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不应立即给以评判,而要以民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意见,引导学生从畅所欲言和相互辩驳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形成完整的结论。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强化问题意识。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教育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创新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导致新的发现与突破。所以强化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及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成功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条件。问题产生于‚好奇心‛和‚怀疑精神‛,教师要保护、引导并激发学生对新情况、新变化的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要容忍并鼓励学生对既有的、权威的、流行的观点与解释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从而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

(2)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地实施问题教学法就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究底的胆量和勇气,所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创造积极、和谐、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拘束感,解除学生的戒备心理。怎样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一是教师要有威信,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良好威望影响全班,以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学生投入 学习思考活动;二是教师要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共鸣;三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情有趣,教师在表述教学内容时要讲究语言艺术,一方面要分清轻重缓急,注意抑扬顿挫,防止教学过程中一种语速、一个语调讲到底,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使语言风趣幽默、形象生动,并辅之以相应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四是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及与问题有关的材料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变成小品、实验演示、录像片断、幻灯片、漫画等形式搬进课堂,直观而形象地诉诸于学生的视听觉,从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情境。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问题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协调一致,在保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精心准备供探索的材料;二是组织问题,一方面巧妙地设臵基本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筛选,确定最适合于教学探索的问题,并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组合,形成台阶式的系列问题;三是启发学生思考,解答疑问;四是总结归纳,分析评价。

三、‚问题教学‛之问题误区

‚问题‛误区之一:由于问题太浅或太难,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问题浅是指完全无‚认知冲突‛,无一定程度的‚思考困惑‛,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则又太难。过分深奥的问题,同样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同小孩子摘苹果一样,树上的苹果很高,孩子即使跳得再高,离目标也还是很远,那么他就可能会对苹果失去信心。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课,课题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教师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南北朝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的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请问王籍和王安石的诗那一句更好?应该说将诗歌引入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使教学语言变得富有诗意,充满美感,这是值得提倡的。但这个问题一开始就让学生回答就显的太难了。因为这涉及到‚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统一,王安石的错误在于是只看到了双方的对立,没有看到双方的统一,因而是闹了大笑话,被黄廷坚戏称为是‚点金成铁‛。首先应该肯定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在学生对于‚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没有任何知识储 备的情况下就叫学生回答,就显得太难了,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老师连叫了五六个学生无一能答到点子上,最后只好尴尬收场,自己回答了事。其实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中间或结尾来处理,其结果就截然不同。也许受到第一个问题的影响,后面的问题又有些简单得离奇,都是诸如‚什么叫矛盾、什么叫对立、什么叫统一‛等在教材上直接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学生甚至都懒于回答。这节课虽然问题很多,但由于问题太浅或太难,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也激活不了学生的思维。

‚问题‛误区之二:教师提问过多,又过分关注教学进度,失去了‚问题教学‛的应有作用,而且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提问、分析、讲解,大量地占去了学生读书、思考、作业以及体验、积累的时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为了强调问题的重要性,不分主次地进行‚问题轰炸‛,使学生失去了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陷入了迷惘和困惑的状态。还以上面那节‚怀疑精神‛,教师要保护、引导并激发学生对新情况、新变化的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要容忍并鼓励学生对既有的、权威的、流行的观点与解释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从而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

(2)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地实施问题教学法就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究底的胆量和勇气,所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创造积极、和谐、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拘束感,解除学生的戒备心理。怎样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一是教师要有威信,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良好威望影响全班,以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学生投入学习思考活动;二是教师要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共鸣;三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情有趣,教师在表述教学内容时要讲究语言艺术,一方面要分清轻重缓急,注意抑扬顿挫,防止教学过程中一种语速、一个语调讲到底,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使语言风趣幽默、形象生动,并辅之以相应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四是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及与问题有关的材料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变成小品、实验演示、录像片断、幻灯片、漫画等形式搬进课堂,直观而形象地诉诸于学生的视听觉,从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情境。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问题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协 调一致,在保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精心准备供探索的材料;二是组织问题,一方面巧妙地设臵基本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筛选,确定最适合于教学探索的问题,并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组合,形成台阶式的系列问题;三是启发学生思考,解答疑问;四是总结归纳,分析评价。

三、‚问题教学‛之问题误区

‚问题‛误区之一:由于问题太浅或太难,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问题浅是指完全无‚认知冲突‛,无一定程度的‚思考困惑‛,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则又太难。过分深奥的问题,同样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同小孩子摘苹果一样,树上的苹果很高,孩子即使跳得再高,离目标也还是很远,那么他就可能会对苹果失去信心。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课,课题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教师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南北朝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的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请问王籍和王安石的诗那一句更好?应该说将诗歌引入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使教学语言变得富有诗意,充满美感,这是值得提倡的。但这个问题一开始就让学生回答就显的太难了。因为这涉及到‚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统一,王安石的错误在于是只看到了双方的对立,没有看到双方的统一,因而是闹了大笑话,被黄廷坚戏称为是‚点金成铁‛。首先应该肯定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在学生对于‚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没有任何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就叫学生回答,就显得太难了,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老师连叫了五六个学生无一能答到点子上,最后只好尴尬收场,自己回答了事。其实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中间或结尾来处理,其结果就截然不同。也许受到第一个问题的影响,后面的问题又有些简单得离奇,都是诸如‚什么叫矛盾、什么叫对立、什么叫统一‛等在教材上直接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学生甚至都懒于回答。这节课虽然问题很多,但由于问题太浅或太难,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也激活不了学生的思维。

‚问题‛误区之二:教师提问过多,又过分关注教学进度,失去了‚问题 教学‛的应有作用,而且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提问、分析、讲解,大量地占去了学生读书、思考、作业以及体验、积累的时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为了强调问题的重要性,不分主次地进行‚问题轰炸‛,使学生失去了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陷入了迷惘和困惑的状态。还以上面那节臵难易度适中的问题链,采取逐层递进的办法,一步步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向预定目标前进。第一步以讲故事的形式(古希腊借债人与债主的对话:古希腊有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赖帐不还,却说万物在变,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借钱时的我了。债主一气之下,把他痛打了一顿,也说万物在变,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引出静止的话题;第二步设臵问题引申出静止的两层含义(‚张三坐在教室里听课,他的空间位臵有没有发生变化?‛‚张三从生到死一直在发生变化,但能不能变成李四?‛);第三步再设臵问题阐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道理(‚既然张三的空间位臵相对于教室没有变,既然张三从生到死始终是张三,而不会变成李四,为什么又说张三是处于相对静止而不是绝对静止状态呢?‛);接着让大家谈谈对毛主席‚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的理解,概括出马克思主义运动观是绝对运动和相当静止结合的结论;最后分组辨认赫拉克利特和克拉底鲁的两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讲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用)。由于这些问题即有趣又难易适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问题‛要求之二:问题不在多而在于精。课堂教学提问要讲究艺术,上一节课,可以提出许多问题,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有利于教学的。据调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能同时考虑到学生情况和教材问题的仅是少数。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应只追求数量,而更应注重质量,要给学生有足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最好能为一节课设计一个或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就有个设问适度问题。有的老师一节课设问像连珠炮似的一个接—个,有时多达几十个。学生几乎没有思考讨沦问题的时间,更不要说提出创造性的见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增强,普遍存在怕错心理。尽管老师在台上努力发问,台下学生却鸦鹊无声,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导致学生对问题来不及思考,无法回答,不敢回答。所以,课堂设问的次数要适度,做到少而精,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如在复习高二哲学关于‚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一课时,没有采取枯燥简单的大量设问,也没有采用题海式的训练,而是选用高一语文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作为背景材料而设计了三个问题:(1)邹忌的分析和建议是‚理性认识还是感性认识?(2):邹忌是怎样想到和提出建议的?经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得出:一是通过调查。邹忌在与徐公比美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妻、妾、客‛等的意见,并亲自进行了比较和观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又弗如远甚。窥镜而自视,自以为不如‛(掌握了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二是通过思考。‚暮寝而思之‛(发挥思考作用),‚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去伪存真)‚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及彼)。(3)你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最大的价值什么?‚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理性认识回实践)。说明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是邹忌的建议被齐王所采纳,用于齐王的治国实践。《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是一篇同学们非常喜欢和熟悉的文章,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讨论,既加深了对认识两次飞跃原理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

‚问题‛要求之三: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和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年教授也有一句名言‚学问学问,关键在问‛。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把‚问题‛分为三类,即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呈现型问题指的是由教师或教科书给定的问题,其思路和答案都是现成的,直接体现着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的思考。显然,这类问题并非学生主动参与的产物,而且往往追求标准答案,因而一定程度上压抑求异、质疑的精神。相比之下,‚发现型‛和‚创造型‛问题更具有创造价值。这两类问题的共同特点是:⑴从问题产生过程来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探索的结果,是‛愤‛‚悱‛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自主性。⑵从问题解决的过程看,由于具有强烈的内驱力,学生一般会孜孜以求,探究解决,表现出执著的追求性。⑶从问题的本身特点看,它不是在老师统一 要求下的产物,会更有个性,是个性思维的表现。⑷从问题的答案来看,具有—定的开放性。正如前面所述的美国教育考察团到上海考察课程改革所听的那个课例所示,最好的问题是发现型和创造型的问题,问题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目前,教学界提出的‚非指示性教学‛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就是因为它提倡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问题,这样一来,教师就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只起引导的作用。

对此,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都作了有益的尝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位教师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质疑本‛,预习时不仅要把自己弄不懂、有疑问的地方写下来,然后带着疑问听课。教师也可以把学生的疑问归纳分类展示给全班同学,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在‚质疑本‛上完成‚听课后记‛,鼓励他们提出新问题,与老师、同学切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延伸。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质疑发问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也就会大大提高。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篇3

“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其中“有意义的交流”就是“对话”,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中的对话既不能像聊天式的交流,也不是相互间的畅谈,虽然畅谈与对话都是由发问和回答组成,但畅谈的话题是可以随意变更的,常常是海阔天空地漫谈一番,谈话的主题随心所欲,任凭言谈者自由选择。而教学中的对话有明确的主题,它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中生发的问题”,展开自由、平等、真诚的交流;畅谈的目的意在交流,重在过程,它不计较交谈后有没有解决什么问题;而教学对话则不同,它有明确的任务(完成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内容),它是一种直接指向发展和新的理解的行动,它能增长知识、增进理解,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上世纪60年代末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指出要使对话有成效,提问是关键。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当然教师在提问时不能只提一些形式化的问题,要提出能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要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学生不仅仅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对话自始至终都是围绕问题展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对话的成效最终取决于问题的质量。而问题的质量取决于是否符合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一、激励性原则——让学生产生对话的渴望

问题的激励性指问题能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渴望交流的兴趣和信心。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也是如此。一旦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愿总是在一定问题情景中发生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努力创设问题情景、精心营造对话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对话意识才能被激活,且愿意参与问题的探讨。对于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有学者概述了以下七种主要的方法:①联系生活展现情境。②运用实物演示情境。③借助图画再现情境。④播放音乐渲染情境。⑤扮演角色体会情境。⑥锤炼语言描绘情境。⑦结合实际优化情境。这些方法富有实际操作性,也是完全适用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

二、开放性原则——为学生创设对话的平台

开放性一般指问题答案不唯一、多样化,即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灵活多样的答案;而对话教学下的问题开放性更强调问题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即问题应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对话。

对话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也有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对话,都是为了增进师生的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每个学生自主、自由、和谐地成长。如果问题的设计只照顾一部分学生(而且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教学都是偏向照顾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这必将使教学活动从起点上就有失公平,影响其他学生参与对话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即使有所谓的“对话”,也是发生在处于强势地位的学生与教师、文本之间,处在边缘地位的学生很难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他们在这样的对话教学中只会论于“失语”或“哑语”的状态。因为这样的问题对他们来说,自始至终都是封闭性、排斥性的。

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思路要新颖,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变换设问角度、采用不同方式加以表述,不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任何框框,使学生可以从正面、反面、侧面多途径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适应学生发展的水平差异;问题涉及的知识面要宽泛,可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现实、时事热点等方面内容,解决问题所需的历史知识储备要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不局限于历史教材,甚至可以综合语文、政治、地理等多学科知识,以有利于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对话;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或无固定答案,允许学生对问题有多种解释或结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思考得出不同乃至于相反的结论和观点,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向“既成结论”和“权威观点”挑战,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对话。

开放性问题的来源,首先应依托课本,便于全体学生参与。目前根据新课标编制的四个版本新教材,虽然在问题设计的栏目名称、形式上有所差异,但这些题材不同程度地给开放性教学提供了帮助,关键是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恰当使用。以人教版为例,无论是每课开始前的“导言”,还是课文中的“资料回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或是课文后的“阅读与思考”,只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加以适当改造都可以成为开放性问题。

三、挑战性原则——让学生在对话中获得发展

对话教学以问题为起点,以问题表征和问题探讨为指向,由此达到学生知识建构的目标。因此,以对话形式解决问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特征。对话教学中的问题必须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动机,即问题具有“挑战性”,有相对的难度与深度,能达到激趣引思的效果,使学生有能力且愿意参与对话,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其问题焦点也才能成为对话教学的轴心,才能真正融会到教学中并产生导向作用。

人们常说“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挑战性问题不一定都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机遇。问题能否由挑战转化为机遇,取决于学生意愿、体现为学生发展;所以问题能否激发学生挺身“应战”,学生是否具备“应战”能力,成为挑战转化为机遇的关键。对此类问题设计时必须遵循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关注学生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或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在围绕问题展开对话时,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个学生发展可能性,让学生通过“应战”获得发展的机遇,即在原有发展水平基础上,达到一种超越原有状态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上人教版必修二第五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时,我提供这样一则材料给学生:1992年,正值哥伦布开辟新航路500周年之际,美国明尼达大学法律系对哥伦布进行了一次审判。身着15世纪服装的12人陪审团进行了3个小时的审理后,一致裁定:被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现年541岁,意大利人,在500年前犯下了谋杀罪、剥削奴隶、专制、灭绝种族的屠杀、给未成年者定罪、强奸及搞国际恐怖主义等7大罪行。有鉴于此,哥伦布被判

处350年徒刑。……虽然他的确是个恶劣的人,……哥伦布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对全人类来说是功大于过。

同时设计了以下问题:法庭为何要判哥伦布长达350年的徒刑?又为什么说他“对全人类来说是功大于过”?你认为这样判决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如果由你来进行审判,你会如何判决?由于上述材料,角度新颖,容易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而问题设计,层层递进,富有挑战性,学生要参与对话,必须对哥伦布航海活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原来仅仅了解其航海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还必须增加掌握其航海活动产生的前因后果,同时还必须学会如何正确分析、运用这些知识(证据),以利于比较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判。当师生围绕问题展开对话时,挑战就转为机遇,学生也因此获得发展。

四、生成性原则——让学生养成对话的意识

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生成相对于“预设”而言。“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同时教学的运行也需要有一定程序,因此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过分强调预设,会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而生成则不同,“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师生在与教育情景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钟启泉教授曾说过:“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有生命力的课堂就是“生成”的课堂。预设是必须的,生成则更为重要,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则是低效的。

生成性问题就是课前没有预设到的问题,一般而言,问题的生成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学生自发生成,二是教师机智生成,三是师生共同生成。从对话教学的特点而言,我们偏爱第三种途径,因为第一种很容易使对话成为强势学生的“天下”,从而有违问题的开放性;第二种往往最后落入“陷阱”(表面生成实为预设);而第三种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从而养成问题意识、对话意识,也有利于教师参与讨论、点拨指导,优化问题设计,提升对话效益。

生成性问题由于“事发突然”,属于“节外生枝”,这对教师教学智慧是一种考验,它不仅要求老师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而且要有准确判断问题价值的能力。对课堂上不能及时处理的有价值的问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探究,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重点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图书馆、访问英特网,使对话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当学生带着收获回到课堂再次对话时,这时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与文本的对话必将洋溢着“生命的精彩”。这方面成功的教学事例很多,尤其是作为研究性学习案例经聂幼犁先生点评后在《历史教学》上加以发表的,如“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纵火烧曹宅对不对”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高中篮球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篇4

关键词:高中篮球教学,问题,对象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步伐稳健挺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作为学生普遍热爱的高中篮球课程,在努力达成三维目标的系列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大胆尝试了相应的革新措施。

一、高中篮球教学中的问题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扭转了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被动局面,“健康第一”的教学宗旨和以塑造学生意志、品德为根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渗透到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中。高中篮球课有着悠久的传统和自身的客观教学规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模糊

实施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必须积极、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根据我所任班级的调查显示:在以技术教学为主的高中篮球课教学中,58%的学生能在教师讲解完后进行积极的自我锻炼,并且大部分是男生;而其余学生觉得体育课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

2. 学生的学习情绪不稳定

高中篮球教学中,学生易兴奋、情绪活跃,往往难以控制,但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又容易削弱学生练习的兴趣和激情,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3. 师生的互动合作流于形式

互动合作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模式,但部分体育教师在践行互动合作的过程中流于形式,把传统教学中的分组学习与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的小组合作探究混为一谈,教学革新效果不显著。

4. 篮球战术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由于不少学生忽视篮球基本技能的训练,导致在战术动态配合中不能熟练运用技术,特别是不能适时地快速传接球,从而影响战术训练的质量。

二、新课标下应采取的对策

教学改革前途光明,而探索之路崎岖坎坷。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不足,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才能使新课程改革朝着宽广的阳光大道挺进。

1. 动之以情,提高学生对篮球课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动因是引起一个人开始参加某种活动的相当稳定的行为倾向。作为一线体育教师,一定要坚持因材激趣原则,激发和诱导学生不同的动因。一般来说,在高中篮球课堂教学中,有三类群体:一是兴趣全无的学生,二是饶有兴趣且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三是有兴趣无基础的学生。其中,第三种类型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般能积极参与训练。第二种类型的学生虽然有兴趣,但他们面对缺乏系统性的教学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教师务必进行激励性教育,通过篮球专项活动、有对抗性质的持球游戏活动和自身语言的调控,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至于那些对篮球无兴趣的学生,则更需要教师深层次地引导他们了解学习篮球的宗旨和技术要领,并激励其去努力提高。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引导技术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我们一定要坚持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品格意志和提高综合体育能力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真正将体育精神贯穿到篮球教学过程中,并把篮球传投技术与学生的健康运动有机结合,切实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体验运动的快乐,从而锻炼意志、强健筋骨、陶冶情操。

例如,笔者在执教“篮球投篮技巧”时,采用“一分钟跳投”等方式让学生来体会投篮的节奏感,领悟其中的技巧和奥秘,从而提高投篮命中率。当然,在练习开始前,还必须先给学生演示正确的动作技巧和规范的动作分解,并在训练过程中及时提醒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每当学生训练完毕后,教师一定要及时点评,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积极鼓励、引导那些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学生。

2. 以生为本,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在篮球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沿袭了体操、田径的方法,总体上体现了“基本技术→应用→比赛”的渐进教学过程。但是,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由于篮球技能有别于体操、田径的身体操作运动,是一个动态变化且开放的体系。因此,以“教”为中心的教学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投篮技能。

如果教师做不到“想学生之所想”,那就容易造成“教”与“学”的矛盾冲突。教师只有适度改变传统的渐进教学过程,从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出发,大胆尝试“比赛→应用→基本技术”的全新教学过程,在篮球教学中利用学生知识丰富、理解力强的优势,去弥补学生基础差的劣势,将知识、智慧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尤其注重思维的启发、引导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实践证明,青少年进行弹跳训练能有效地发展弹跳能力,交替蹬跳高台法对高中生弹跳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例如,笔者采取交替蹬跳40cm高台法来训练学生的弹跳力,要求学生左脚着地,右脚置于40cm高台台面,重心落于右脚,在右脚用力蹬台、快速伸膝、提踵的同时,左脚、双臂积极配合,快速上摆,使身体尽量上跳,落下后左右脚交换进行。当然,在练习时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都要收缩做功,从而顺利完成伸髋、伸膝、屈踝运动,从而使踝、趾小肌群也参加工作,有效避免负重练习中下肢小肌群参与较少的现象。

3. 同舟共济,提高篮球教学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在高中篮球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有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为每个学生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四种:(1)随机型合作,即按自然小组分组或前后、左右同伴结合进行练习、游戏与比赛,这是体育教学中比较普遍常用的合作形式;(2)同质型合作,教师一定要坚持分层原则,根据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组成合作小组;(3)异质型合作,也就是在形成小组时考虑学生体能与运动技能的个体差异,使各组间的整体实力相当,有利于全面达成三维教学目标;(4)帮教型合作,此法要求将有一定专项技能特长的学生与技能相对较差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帮教合作小组。无论何种合作方式,都需要小组各成员承担一份职责,树立“小组荣我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团体荣誉观念。

作为教师一定要加强在战术训练前期传球和组合技术的训练,如运球、传接球技术的训练,急停跳投训练,持球突破技术训练等。另外,在组织战术配合训练过程中,先让学生熟练掌握传切、掩护、策应等小配合,要求学生积极配合防守,并明确组织战术的意义。

众所周知,投篮是篮球运动中的关键技术,篮球比赛中—切技术和战术的运用都是为了创造良好的投篮得分机会,投篮技术运用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胜负。完整的投篮动作从准备姿势开始,用蹬地、提腰、伸臂、抖腕、手指拨球的全身综合协调力量将球投出。

笔者在投篮技术教学示范讲解的过程中,首先强调正确的投篮手法和技术要求,使学生明确身体各部位和手臂、手腕、手指的正确动作与协调用力是掌握投篮技术的关键,同时强调投篮时的瞄点、球的飞行弧线和球的旋转,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应要求学生进一步注重手脚的协调配合、全身重心的控制能力和投篮与突破、传球技术的综合运用,不断提高篮球教学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篇5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指的是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为充分摆脱传统独白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应加大对话式教学方法的推行力度,将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出来。本文就教师、学生同阅读文本之间的相关“对话”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话教学

我国新颁布实行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Z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阅读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语文教学与学习应当在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对话关系既不是平常简单的问答,也不是形式与表象的交流,而是在认识活动中,主体之间能发生心灵上的沟通与升华。在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与教材编写者及阅读文本、学生与阅读文本、教师与学生关于阅读文本、学生与学生关于阅读文本等多种对话关系。教师弄清这些对话关系,则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1教师与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师与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本质上指的是教师认真研究阅读教材,做好备课工作。教师应强调“对话”,首先要以一个读者的心态去感受阅读文本。在新颁布的语文课标中,就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在加深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得到思考与感悟,获得美的感受。为使学生有所思考感悟,得到情感上的升华,教师首先就应当有自己的感悟,在心灵上得到震撼。

2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

在现代阅读理论中,指出文本的意义需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进行构建,这也说明文本的意义应当由读者自己进行构建与生成,不可复制。中国清代文学家王国维曾提出“有我之境”的观点,其指的是以我观物,所观之物赋予了我的色彩。语文阅读为走进文章美妙世界中的一项过程,教师应当让学生成功进入有我之境中,同阅读文本进行直接对话。例如,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时,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其对文章进行感知与质疑,进而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出来,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由于课时有限,学生经常还未能进行充分感悟,教师便让其进行情感交流,同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常被教师与学生之间反复的问答所代替,学生难以自主获得文本的意义与感悟。在此种形势下,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文本对话时间,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切实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正确的文本解读;其次,学生在经过认真阅读后,会将相关的各种知识及经验激活,从而产生深刻的感悟;最后,不同的学生在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时,会产生不同的解读,这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阅读文本的自主积极性。学生阅读文本这一过程不可省略,只有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倾心对话,才可确保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

3教师与学生关于阅读文本的对话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当好对话者这个角色,平等介入有关阅读文本的对话中,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传递给学生,在对其产生影响的同时,促进整个对话过程的互动化。

3.1对学生进行认真倾听

当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悟进行交流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并欣赏学生的表达,将学生文本理解的深度及偏差准确判断出来,并决定需要补充哪些内容等。例如,莫泊桑的《项链》这一堂课,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20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在此过程中,认真去倾听学生的理解,并做好记录。完成讨论后,教师再将自己与学生对女主人公马蒂尔德的认识及理解做好小结,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能使学生与教师、阅读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为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审美差距,教师就应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认真倾听。

3.2确保教学相长

由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还比较稚嫩,因而教师需做好帮助与引导工作。同时,教师应以宽容、平等的形态同学生进行对话,在启发学生的同时,也得到学生给予的精神方面的馈赠。例如,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笔者采用分组讨论问题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对翻译关注的同时,注重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完成阅读后,有的同学学会了举一反三,对邹忌的劝说及齐王的做法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一些笔者备课时未注意得到的细节也被学生发现。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得到了提高。

4学生与学生关于阅读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关于阅读文本的对话指的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并共同获得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以及合作学习、互相探讨的乐趣。在关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对文本进行不断的质疑与解疑,在将自我真诚展现出来的同时,虚心接纳别人的意见,从而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在讲授《项链》这一课时,对于持女主人公马蒂尔德的性格是虚荣的学生,另外一些学生提出了质疑,马蒂尔德为了得到社会及他人的认可,从而作出众多的努力,能简单评价为虚荣吗?学生通过与他人之间的对话,充分丰富了自己的视界及对事物的看法,实现了共同进步。

5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话为其本质所在,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能有效促进教师、学生、阅读文本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理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全面弄清与文本之间的多种对话关系,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认真倾听,大力推行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在促进阅读教学效果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语文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解决 篇6

一、问题的发现

笔者曾经与多个同行讨论过体育课堂的教学情况,发现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即体育教师的问题意识普遍比较薄弱,教学内容的应试化使体育教师尤其是有一定应试经验的体育教师,往往知道一学年的任何一节课应该上什么、怎么上,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刹那开始,就确定了学生会接受什么模式的体育训练。

在快速跑的教学中,只要我们仔细去观察学生的训练情况,就会发现这样的一些矛盾:一方面,快速跑作为训练学生跑的能力的体育项目,具有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度、力量等方面的作用,尤其对于学生的反应能力的培养更是具有难以替代的促进作用。但每到这个项目的训练时,都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参与;另一方面,对于部分想掌握快速跑的技术的学生而言,却往往是缺乏相关技术的指导。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包括快速跑在内的体育教学难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二、问题的解决

有了问题之后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在快速跑教学中,学生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对快速跑的认识不足,认为快速跑就是快速地跑,而没有意识到快速跑的过程中有许多要领;二是学生对快速跑的付出只局限于体力,而在体力付出很多且成绩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形下,失去兴趣是必然的事情;三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快速跑的价值,认为除了在考试中拿一个好分数之外,没有别的作用。

显然,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针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通过分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解决思路:

其一,课前认真准备。准备的重点放在教学形式上,让学生单独的跑变成小组合作跑,即把技术相当、成绩相当的学生分为一个组,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要准备好测量工具与成绩记录表格,确保之后的问题分析能够有据可查。

其二,对快速跑的基本技巧进行分解示范,通过帮学生建立运动表象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然后组织各组同时进行快速跑,记下每组最快所用的时间和最慢所用的时间。这样的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体提高快速跑的成绩。由于有运动表象作为动作要领的技术支撑,又有外部评价提供的动力,因而可以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快速跑的要领。

其三,引导学生进行运动反思。即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进步是怎样取得的,或者为什么努力了却没有取得明显的进步。这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获得进取动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增强学生对于快速跑的练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只有付出了努力,才会对努力结果有所期待,也才会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三、问题的评估

体育教学中问题解决策略的有效性是需要进行评估的,这种评估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上的,即体育教师通过观察去看学生整体的提高程度;二是微观层面上的,即体育教师重点观察在快速跑中进步明显或不明显的学生,去分析他们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这些经验的积累对于后面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问题的评估离不开学生的参与,笔者就常常与学生交流训练心得,了解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绩,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训练策略;而与学生的交流当中,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准确的运动表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估意识以及评估能力对问题解决的效果也有明显的影响,因为评估意味着对问题解决策略的评价,评价是否准确,往往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自身教学水平的建构以及高中体育教学的研究。

总的来说,体育教学中要有强烈的问题解决意识,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篇7

关键词:问题教学,高中地理,应用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所谓“疑”即问题。学习的本质是从未知向已知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解决问题就是关键。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 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 可较好地促进地理教学效率的提升, 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

应用问题教学, 核心是解决问题, 但如何提出问题是关键。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来看, 很多教师在课堂中是直接提出问题, 然后组织学生合作, 结果发现一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也不够深入。究其原因, 一是学生兴趣匮乏, 二是在分析问题前学生没有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学习, 从而导致在问题分析和解决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由此,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 如何通过情境引出问题, 结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或地理教具, 采用话题、对话等形式创设情境, 以此来引出问题。如在教学《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时, 由汽车的话题而引出底特律, 由底特律而启发学生思考城市的发展有哪些阶段, 由此让学生初步了解城市发展的几个阶段;在初级阶段由“钢都”匹兹堡开发的案例而启发学生思考“钢都”匹兹堡兴起的条件有哪些, 由此而理解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特点及人地关系。有了情境或案例作为铺垫, 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变得更浓, 积极性更高。

二、组织学生合作, 分析问题

应用问题教学, 以“境”引出问题, 接下来就是对问题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来看, 如果提出问题后直接组织学生合作分析问题, 很多学生在参与中总表现得较为被动, 甚至有的学生和小组同伴无法进行交流, 只能当“旁听者”, 这势必会影响对问题的分析。而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 学生之所以在合作中难以参与交流, 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发表自己的意见, 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学生在分析问题前对教材和所涉及的知识点没有了解。另外, 在合作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 也要注重让学生把遇到的问题、疑问提出来。

在课堂中, 教师以情境引出问题后可预留一定的时间 (可根据问题的难度和量而定) 让学生自主学习, 然后再组织学生交流。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时对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其实质是探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该概念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提出问题后可让学生先自己理解, 再引导他们围绕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持续发展展开交流。如此, 在交流中学生才会有更深的体会。如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交流, 有的学生提出“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 此时有的学生就补充“不仅是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 更是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 这样对问题的分析会更加全面。当然, 限于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限, 学生在问题分析中也会遇到诸多问题, 此时就应鼓励他们提出来, 从小组内拓宽到小组间交流, 若依然不能解决, 教师再帮助学生解答。

三、教师主导点拨, 解决问题

应用问题教学,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来展开的, 教师在整个课堂中更多充当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 此时教师就要结合实际情况,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梳理出相应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从而更好地完成知识的构建。在该环节中, 一是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并梳理归纳, 二是要在学生归纳基础上进行点拨, 当然不能以教师的讲授来代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探究, 也要注重以精讲方式来突出重点和难点。

首先, 在探究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中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探究, 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展开探究后, 可采用表格形式让学生对自然因素中包括哪些 (降水、地形、植被、土壤) 和影响 (水土流失) 进行归纳。其次, 教师要注重针对重难点进行点拨。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教学中, 学生更多看到的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优缺点, 却极容易忽视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引导学生探究南水北调带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后, 也要就其对区域地理的影响进行精讲补充, 让学生客观认知南水北调工程。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篇8

一、所提问题有价值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 是问题教学法的主线, 直接关系到教学法的成败。如果问题本身没有价值, 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激活学生的思维, 自然无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因此, 教师要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思维, 并且让学生的思考有深度, 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成功。

1. 梯度性。

学生的认知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的过程。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不能使学生的思维达到高潮, 都不是最佳的问题。富有价值的问题要有度, 既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 我们可以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设计成富有梯度性的小问题, 前面问题的解决是为后面的问题做铺垫。这样就可以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与学生的旧知相联系, 环环相扣, 步步为营, 通过学生不断地解决小问题, 最终为最后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同时, 这也可以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实现教学面向全体, 实现全员参与, 全员发展。

2. 开放性。

传统教学以高考为指挥棒, 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现成知识的学习上,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也大多是封闭性的问题, 只是就知识点本身所设计的检测型问题, 如定义、影响等。这样的问题对于巩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但大多学生只是机械记忆与运用, 而不能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现代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考试也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 注重学生思考与思维的多向性,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所学, 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正是问题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提问时机要适宜

1. 学生难于理解时。

政治较为抽象枯燥, 虽然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但是教材上的知识点是对形象生活抽象的结果, 这使得正处于由形象认知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的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此时, 教师就可以设计包含学生所熟悉而浅显现象的问题来给予学生启发与指导, 从而使学生能够达到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如关于“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中对立统一关系, 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为此, 我向学生出示诗句“蝉鸣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并让学生思考这两句诗中有没对立统一关系。这样将抽象的知识点寓于直观的事物与现象之中, 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的激烈讨论。学生交流讨论后总结出:没有噪就体现不出静, 而没有静同样也体现不出噪, 这静与噪正是开为存在的关系, 从而认识到诗句中所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样自然也可以达到对这一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与掌握。

2. 学生理解肤浅时。

高中生虽已具备一定的知识与阅历, 但在学习时难免会为表面所迷惑, 而无法达到本质性的理解。这是学生的思维特点所导致的。要想达到学生的深刻理解就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这个规律性认知, 而是要通过问题来开发智力, 激活思维, 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来达到规律性认知。如关于商品的定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学生在理解时容易片面, 并不能将交换与劳动产品结合起来。机械地告诉学生理论, 学生并不能理解, 此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片面认知来提出相应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深入思考, 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劳动产品, 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必须用于交换, 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三、鼓励学生展开讨论

有问题就会有不同见解,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压抑, 实施专制教学, 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这样就失去了问题启思导行的目的。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 在思考同一问题时难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甚至是相对立的观点。此时, 教师切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教学, 无视这种不同, 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而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让课堂上有更多不同的声音。这正是问题教学法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不仅要让学生展开主体参与, 还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这种不同, 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与教师, 主动思考, 勇于挑战, 勇于质疑, 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在学生的不同观点与看法之间进行交汇与碰撞, 这样才能产生思维的火花, 并在激烈的讨论中达成共识。这样的课堂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才能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堂, 才能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篇9

1“问题教学法”的定义

问题教学法亦称问题探索法,本教学法的倡导者认为,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为了调动学生这一认识主体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和把握技术动作的关键所在,创设情境,利用提问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并通过类比、联想、分析综合等形式来回答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问题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提出问题,并要求和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去思考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获得新知识,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不像发现那样处于辅导地位。问题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也有相似之处,后者着重于对提出的问题通过讨论加以解决,而前者则不限于讨论的方式,当然也不排除讨论的方式。问题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一般的步骤分为:情境创设—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性质,恰当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1 . 1注重问题的提出方式

教学情境的创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主动提问式。一般在教学的开始部分或是导入部分,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直接引出本堂课要学的内容。例如:“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家说说是为什么?”;另一种是教师通过看视频或做游戏等练习手段,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体验后,教师再旁敲侧击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例如:“在刚才的传接球练习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说有的人能接住球,而有的人却接不住呢?”也可以利用明星效应,播放姚明、科比等明星打篮球的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 2注重问题的随机性

“问题教学法”中提出的问题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可预设的问题;另一种是不可预设的问题。

(1)可预设的问题一般是由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身心特点事先创设情境,生成定向的问题,学生再根据定向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在练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例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按拍球的部位不同,提前创设好问题——为什么人向前跑球却跑到后面。让学生根据这一现象分析原因,在反复的练习中找到答案——原来是按拍球的部位错了,应该按拍球的后上方,球才能向前走。再比如:在篮球的传接球教学中,接球时为什么掌心不能朝上,为什么要迎球、后引加缓冲,教师要适时的加以点拨,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练习中找到答案,并给予及时的鼓励。

(2)不可预设的问题一般是学生在练习中自发式的提问,教师根据问题的共性和个性进行集中解答或个别解答。这就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对所教的各项技术动作的掌握透彻,还要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一次篮球教学中,课的内容是单手肩上投篮,但在练习时突然有一个学生问“运球转身投篮为什么身体老是转不过来啊?”不是很懂篮球的我当时迟疑了一下,心想:这个问题还真的不懂啊,怎么办。我假装镇静的说“你做给我看看”。我也跟着他做了起来,但是我就能转过来,他怎么就转不过来呢,又和他做了好几遍,我找到原因了,说“发现了没有, 做同样的动作我和你有什么不同,转身靠什么来转,关键部位在哪?”经过这样一启发,学生发现了原来问题出现在脚尖,脚尖转过来,身体自然就跟着转过来了。在教学过程中突发因素有很多,教师要灵活处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1 . 3注重问题的分析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抛出问题或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分析解决问题,并且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物理、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帮助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所以然,这样学生既理论联系了实际又加快学生的掌握知识的速度,提高运动能力。例如:在篮球运球时为什么给球的力量越大,球反弹的就越高, 为什么给球不同方向的力量,球就会往不同的方向运动,这就是物理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所以在篮球运球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对更好的控制球有很大的帮助。再比如:运球上篮动作中的动能与势能的转换,投篮动作中球的抛物线的弧度运用等等,这一些基础知识原理的运用,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从而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效果。

2高中篮球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

在篮球的技战术教学中,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看比赛, 学会打比赛和打好比赛,所以教师在传授技战术时要让学生知道所以然,明白学这个动作和这个战术的目的是什么,明白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个动作和运用这个战术。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学生完全是接受式的,是被动的,学生学了而不会用。假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恰当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学则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在篮球教学中,怎样运用“问题教学法”。下面就一篮球教学案例向大家阐释如何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在篮球“行进间传接球”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在对抗中运用运球和传球两种技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设了两个游戏情景。一是在准备部分的一对一运球抢球游戏,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熟悉球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游戏结束时,及时的提出问题:在刚才的游戏中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球,手按拍球的部位在哪里。做重点提示。在复习完各种传接球技术后,组织学生利用运球和传球技术参与二对二游戏。游戏结束后我提出问题:(1) 在刚才的游戏中,你都用了哪些传球技术,都是在哪种情况下运用的;(2)传球时是否只有原地将球传出去这一种方式,谁能向大家展示一下,这样导入了本节课所要学的主要内容。在示范讲解和学生练习后,让学生带着“什么情况下运用原地传接球和行进间传球?”的问题继续练习第二个游戏。最后在学生分析和回答问题后,又做了“走步”和“二次运球”的错误动作,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一来,又把篮球规则渗透到教学中。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不是单纯的学习技术动作,单纯的打比赛,而是把所学的技术动作运用到篮球的对抗游戏和比赛中。通过提问,让学生自主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并找到答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在高中篮球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的建议

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篮球教学中也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动作都适合运用“问题教学法”。

3 . 1“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要求课堂氛围要宽松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心理上感觉安全、宽松的环境氛围下,个体倾向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所以在体育教学课堂中,首先,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课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尽量的考虑到,特别是安全问题,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去学习,才有可能达到目的。当然在篮球教学中危险因素并不是很多,但是教师要抓好课堂常规,强调纪律和游戏规则。其次,师生之间的关系要融洽、和谐。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的融入到学习氛围中,主动思考,主动练习。体育教师也不是全能的,特别是非篮球专业教师教学生篮球技战术时,有可能还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端正态度、做足功课,利用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3 . 2“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要求学生有一定素质

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对高中生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加上他们对篮球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教师能抓住时机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学应该还是顺利的。当然,倘若学生对篮球运动没有兴趣,或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是很好,运用“问题教学法”就会使课堂教学陷入僵局。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灵活的运用教学手段,不能千篇一律。对于技术性很强的技术动作,只能让学生本体上有了感知之后才能提出相关的问题。

3 . 3“问题教学法”的运用需要有一定的提问技巧

有效的问题是成功的一半,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如何“发问”、“待答”、“导答”和“理答”都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问题教学法”运用的成功与否。“发问”是教学问题实施的首要环节,如何发问,体现了教师提问的艺术水平。比如发问的时机、对象、顺序、方式、语态、难度等都是教师个人能力的体现。问题提出后教师要掌握“待答”时间。美国教育学者认为,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有两个重要时间,一个是教师发问后候答时间,一般在3s以上,教学效果会更好。二是学生回答后候答时间。“导答”的技巧有激将鼓励法、定向点拨法、举一反三法、分解整体法、直观示意法和迁移搭桥法。“理答”和问题本身一样重要,教师应该将问与答有机的统一起来, 及时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处理,这样才能体现问题教学法的本质, 才能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摘要:体育教学理念中指出,体育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自主性”转变,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快速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本文论述了“问题教学法”定义,并结合篮球教学,就如何在篮球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篮球技术中主动发现问题,并且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解决问题,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篇10

一、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历史对于文科生来说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但对于理科生可谓是门选修课。所以,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重视不比语数英这三门主课程,学校对于历史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的改进与硬件设施方面的重视度也不尽人意。

2. 历史教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够

历史教师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历史问题来作为教学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理论紧密的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历史问题,能够将历史教材上的知识与其他的历史典故、材料进行结合与联想,把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3. 历史教学方法与手段问题

高中历史老师的教学手段基本比较保守,以教师传递知识,机械的灌输式方法为主,强调接受知识,死记硬背,但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缺少了独立思考的思维,还减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二、问题教学法的起源及意义

1. 问题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

问题教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产生最早形态可以视为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问答法和暗示教学。最早的问题教学法是其弟子柏拉图将苏格拉底运用“产婆术”进行教学。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杜伟所编著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是最早对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进行探讨的书籍,其根据对人的问题解决行为分析所提出的“问题解决五步法”对之后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有着深远的意义。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在《问题教学》中提出“问题解决”教学法为之后问题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到20世纪80年代,问题教学法逐渐被世界教学领域所充分应用。

2.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问题教学法绝不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师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历史问题来作为教学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历史视野和生活实际出发,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充分的使其吸收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3.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对其学习进行引导。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开拓思维,让学生自己摸索问题的答案。教师在以教材为主的教学中,遵循问题探究的原则,也应根据适当的条件补充课外知识,使其与实际相结合,而不局限于课本。在问题的设置中,应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以免破坏学生的积极性,失去对解决问题的信心。教师也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让学生大胆去质疑、探索,发挥想象,培养开放性的思维。

三、问题教学法的实施

1. 实施基础条件

思维决定行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水平要求,首先,学生要有较大的知识储备量,才能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有所了解以进行下一步探究。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学者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而强制地逼迫学生去学习的话,那无疑是一种遏制真理出现的行为。所以,在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创设历史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探究的兴趣。再次,学生应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问题教学法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所以学生的主动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始终起着引导作用。最后,教师的学术水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问题的总结,都考验着教师的功力。问题教学法所涉及的领域广泛,教师需要有综合的知识储备来帮助解决学生的一系列问题。

2. 问题的设置

在问题教学中,问题是核心词汇,问题的优劣决定了课堂效果,所以问题的质量至关重要。第一,问题的设置要围绕教学的重点,以教材为主,不脱离教学大纲。第二,提出的问题要简单明了,让学生能够领会其意思与要求。第三,问题的提出要以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前提,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第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其思维。第五,问题要有双向性,使学生学会质疑。

3. 组织探究

学生对问题的要求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自主学习,开散思维,用现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整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让学生自行讨论,取长补短,碰撞出交锋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开阔自己的思维。在教师的肯定与提点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总结

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问题 篇11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76-01

一、教學理念上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只有将两者结合、相互联系才能更好地推动课堂教学效果,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

由于政治课通常给人的感觉都是比较枯燥乏味,只要背背就行,这样的心态造成了很多学生政治课程学得并不是很好,只是停留在背、记的阶段,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能力。所以针对这种现状,教师首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去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如教师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述,更好地把握住事物的内在本质,用综合的手法去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在讲课之前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对于相应的哲学原理、经济原理、政治常识、文化常识要通过相关的媒休如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对题材进行挑选、归档,使学生深入体会到身边处处都有政治话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上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为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要在课堂之前进行相应的预习,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对相关的课本知识达到一个认识、掌握的初步阶段。

2、经常温习,巩固自身潜能

在高中文科教学中,通常有很多知识点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所以容易出现记忆上的失误,导致不能准确把握住知识的要点,造成在考核过程中失分。针对这种情况,除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课后温习,加强理解,以便能更好地把握住知识点。与此同时,还要将相关的知识点与实践相联系,如通过收看每天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更好地接触社会中与政治有关的话题,更深入、准确地把握住知识的内在本质。

3、分组讨论,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价值观念,针对不同的价值观分成小组进行探究、交流。在课余时间中,可自由组织创建一个“政治活跃小组”,在小组活动中可以通过相关的辩论、演说、交流经验等方式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每个人的经验进行交流、分析、汇总,以便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强化知识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4、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高中政治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哲学原理、政治常识、文化常识都是由众多知识点组成的,而且每个知识点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只通过简单的学习和了解是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的,相关的考试试题也不能全面地分析与解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相关的典型事例,针对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争取在考核的过程中从经济学、哲学、文化、政治常识上进行全方位的解答。把握住事例中所出现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正确分析问题、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为此,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既不是用来装知识的“容器”,更不是可任意塑造的“泥娃娃”,学生是所有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要扮演好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教师组织教学的作用,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政治学科的教学活动,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四、实施分组教学,促进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对政治学科中的疑难点进行分析,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迅速整合,形成小组的鲜明观点。通过讨论不但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而且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政治知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篇12

一、问题案例设置要体现精准性,深刻反映教学目标要求

数学问题案例的设置要渗透教材的目标要求,要贯穿能力的培养要求,要反映教师的教学意图。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案例过程中,不能不经甄别、加工和创新,而要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领会教学要求,把准教学重难点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设置出贴近教学纲要,反映教者意图,体现教学理念的数学问题案例。

比如,在“平面向量”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数学问题案例的典型性和经典性特征,根据该知识点的“加强向量与相关知识的联系性,使学生明确研究向量的基本思路,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向量法的思想实质”目标要求,同时,抓住“重点是向量的概念、运算及坐标表示,向量共线的条件及其坐标表示,向量垂直的条件及其坐标表示;难点是向量的概念,向量运算法则的理解和运用”等教学重难点提示,在创新、“加工”现有问题案例基础上,设置出“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向西行驶了100公里,到达B地,可以用向量a表示,那么从B地出发到达A地应如何表示”的问题案例。这样,所设置的问题案例,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加符合教材的目标要求,更加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意图。

二、问题案例解答要体现能力性,能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众所周知,问题解答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学习能力水平锻炼、实践和提升的过程。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案例式问题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将解答问题的过程演变成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实践和创新思维的过程,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问题分析、思考、解答活动,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锻炼和提升。

在该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树立“能力发展”理念,将解答问题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组成合作探究小组,在解答该问题活动过程中发现,解题目标中含有角。因此,可以向θ角的方向转化,以便出现tanθ,从而求解。加之该问题条件中有这一条件关系,因此,可向tanθ方向转化,这样,就能够消除解题目标与解题条件之间的差异。其解题过程如下。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向学生指出,该问题解题的重点在于做好差异分析。因为,在实际问题解答中,有时需要从条件和解题目标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分析,这种相向而行的思维方式,可以快速连接解题的思维线路。

三、问题案例教学要体现思想性,培养学生数学解题思想

问题:已知函数f(x)=x2-(m+1)x+m(m∈R),若tan A,tan B是方程f(x)+4=0的两个实根,A、B是锐角三角形ABC的两个内角,求证:m≥5。

证明:f(x)+4=0即x2-(m+1)x+m+4=0.依题意:姨姨△=(m+1)2-4(m+4)≥0

上述问题案例是关于函数章节的一道综合性数学问题案例,学生在解答该问题案例过程中,求证m的取值范围时,运用了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这时,教师向学生指出:“解答该问题案例时,要深挖题意,做到题意条件都明确,隐性条件要注意,列式要周到,不遗漏。”

通过上述问题解答过程可以发现,在案例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抓住数学问题的思想性,利用数学问题解题策略的规律性和方法性特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解题策略和思想。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典型性的数学问题案例,进行专题性训练,实现学生解题数学思想的有效锻炼和提升。

上一篇:电场作用下一篇:手术后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