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教材

2024-06-24

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12篇)

高中地理新教材 篇1

湘教版新课标地理教材使用至今将近四年。新教材在课程理念、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教学设置上与旧教材都有较大变化。下面就如何使用新教材, 领会新课改精神, 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在课程理念上, 旧版教材是通过传授结构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以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来让学生认识自然、形成观念, 强调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从教材结构到教材内容组织, 均渗透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一基本思想。整个教材的着眼点, 不是拘泥于单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地理知识, 而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从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目标,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更加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在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方面开创了新的道路。

新教材知识体系编写也有很大变化, 旧教材按自然地理即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地理要素顺序编写, 人文地理即农业、工业、商业、人口、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顺序编写, 侧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新教材则注重学生思维习惯, 从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角度,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思维, 提倡“建构主义”角度进行编写, 感觉知识零乱。所以在教学中,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 应充分理解新教材内容章节之间、每一节之间的知识结构的逻辑联系, 按学生认知世界、自然的规律, 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兴趣、学科素养角度, 把自然地理知识拆分和糅合到人文地理的内容中去, 这样才能与教材同步, 学生才不会困惑, 也能更好地增强学习效果。新旧教材知识体系的变化也使教学从“体系性”的学科教学向“专题性”“案例性”教学转变。刚接触新教材时, 许多教师对新教材内容重地图、案例、事实、现象, 轻系统的文字阐述很不习惯, 于是又找回旧教材, 沿旧教材顺序利用新教材的图片、案例等素材资源和“活动”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既违背了课改精神, 也让学生的学习无从下手, 思路混乱, 是不可取的。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呈现上也与旧教材有很大变化, 新教材文字更简洁、生动, 语言表述力求生活化、形象化、通俗化, 所占篇幅明显减少, 图表数量增多, 甚至一些地方采用以图代文, 图文并茂, 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呈现方式丰富多彩。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 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 结论性的叙述少了, “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因此, 教师在利用新教材时, 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图表、案例, 在教学中注意情境的设置,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观察, 让学生自己表述、概括, 得出结论。

新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是必须全部掌握的, 学习的侧重也不相同, 这也给教师使用时更大的灵活性。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知识层次, 安排我们的授课顺序, 或调整授课时间, 根据时事或当地实际选择教学案例。我们的教学安排是将新课程分为三块:高中必修Ⅰ和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 必修Ⅱ和选修Ⅲ (旅游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 必修Ⅲ分别结合进行开设。每一模块所采用方法和侧重点也不相同。必修Ⅰ学科归属偏理,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讲懂讲透, 练习侧重对原理、规律的运用, 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必修Ⅱ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生产活动的空间布局, 人口、城市和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内容偏文, 知识点分散, 记忆量大。学习中强调宏观整体分析, 侧重观点、方法的运用, 注意结合区域实际进行评价与分析。必修Ⅲ选取“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 是将必修Ⅰ、必修Ⅱ地理原理知识与具体实践的结合, 学习中要注意案例背景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形成的过程分析、原因追溯。通过案例分析帮学生实现从“个”的知识到“类”的知识的提升, 而后运用“类”的知识去分析“个”的现象与问题, 实现由感性到理性, 由生活实践到理论的提升。

总之, 对于新教材, 要改变教学方法, 转变教师角色, 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让学生参与到地理原理、规律的形成发展过程中, 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高中地理新教材 篇2

从今秋开始,天津市、山西省、江西省将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自己有幸先同志们一步接触到供试验用的新的《地理教学大纲)和高中一年级地理教材,先睹为快。本文仅就新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谈点粗浅看法,以期与同行相互磋商,共同提高。

一、新编高中地理课程结构的新格局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规定:高中三个年级都开设地理课。高一地理(必修)面向全体学生,为其奠定终身受用的地理知识与能力基础。全书以人类为中心,去研究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高二地理(限定选修),为选学文科学生毕业后升学深造拓宽文化基础,它在高一地理(必修)基础上,把人文地理(狭义)中具有普通应用价值的专题性基础知识加以叙述。高三地理(限定选修),则是在高一、高二地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地理区域研究基础知识和当今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的几个突出问题。以上可以看出,三个年级地理课,层次渐进,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共同完成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目标。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高一地理1至4单元侧重于探讨生态可持续发展;高二地理突出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可持续发展;高三地理则是让学生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结合地理课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二、高一地理(必修)教材体系的新构建

高一地理共10单元,按其内容联系,又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1至4单元);第二部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5至8单元);第三部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9至10单元)。

自然地理部分,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变化是采取了以“四大环境”取代“四大圈层”的体系,从而更加突出了“人与环境关系”的主线。人类生存发展的范围是在逐渐扩大的:人类一开始生活在陆地上;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展到海洋;航空航天事业的开拓与进步,又使人类解开大气、宇宙之奥秘。新编高中地理在讲自然地理时,是以“宇宙环境”开始的,因为地球上许多地理事象的发生与地球宇宙环境有关,然后,再讲大气环境、海洋环境,最后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陆地环境结束。四大环境涉及内容颇多,新教材并未追求各大环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人与环境关系出发,选取那些最具有地理性(体现人地关系)、时代性(如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用性(体现地理实用价值)知识,而舍去了那些陈旧的、实用价值小的、与人地关系不紧密的、属于地理相关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内容。

人文地理部分,摒弃了传统的、从部门经济地理角度组织材料,而是选取最基本的人类活动范畴,即解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居住、联系、休闲等需要的活动。具体确定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的旅游活动。从而减少了头绪,突出了人地关系。每个单元都没有系统地讲某种人类活动,而是紧紧围绕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文环境而展开。

三、高一地理(必修)上册各单元知识结构简析

(一)第一单元宇宙环境

与现行教材不同之处,它不仅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还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展现在学生面前。本单元知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中的天体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好多现象都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关。了解它,有助于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利于从深层次认识人类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教学时,应通过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弄清天体系统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第二层次,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地理意义。教师只有通过让学生对地球仪、三球仪的操作演示,通过“二分日”“二至日”日照图的读图分析,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运动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同时也使学生的操作、绘画等动手能力和观察、综合分析的能力得到发展。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运动,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日公转。科学地讲,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实际上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产物。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的区别在于没有明确标明哪些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哪些又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而是笼统地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概括起来,其意正是要说明这一点。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确实体会到这一点,可设问让学生思考:①假如地球不公转只自转,地球上的昼夜更替周期、地方时差大小将有变化吗?②假如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地球上还有昼夜更替吗?③如果黄赤交角等于零,太阳的回归运动、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变化、五带划分将是怎样?学生通过这一连串问题的思考,既加深了对地理事象形成的深刻理解,又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层次,是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来讲述的。主要介绍了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宇宙资源开发、宇宙环境保护。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宇宙探测意义,唤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立志探索宇宙奥秘、开发宇宙资源、保护宇宙环境的意识。

(二)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第三单元――海洋环境;第四单元――陆地环境

这三个单元知识结构大体一致,都可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讲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和特征的。当然三个单元各有侧重;第二 单元大气环境,先讲大气环境组成、结构,再讲大气环境的物理性状;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主要讲海洋环境的 基本特征――温度、盐度与运动;第四单元陆地环境则是按陆地环境组成要素――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 、土壤来组织材料的。但无论怎样,这一层次内容的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理清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内部、各 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上,简称“地地关系”。

人地理学角度讲,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才构成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只有搞清 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深刻理解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例如:第四单元陆地环境,离开了各 组成要素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各组成要素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就很难理解复杂的陆地环境形成、发展 与演化。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只有搞清“地地关系”,找出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才能协调人类发展 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例如:第三单元海洋环境,当学生了解了“海气关系”、“海陆关系”时 ,就会从保护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高度,自觉地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只有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才能变分散的、机械的识记为系统的、理解的识记,既便于记,又便于忆,才可能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地理事象。例如:第二单元大气环境,在“大气 的运动”一节中,只要学生搞清气温、气压、气流、天气状况几者关系,搞清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力、风力与等压线的关系,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以后的“气旋与反 气旋”、“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境、北半球1月、7月气压形势,乃至世界的降水与气温分 布、气候类型分布等诸多知识。

第二层次,讲“人地关系”,是各单元的重点。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三个问题。四 大环境不仅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科学发展, 自然资源的外延越来越扩大。自然资源问题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资源的特性、类型,因地制宜地保护和 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还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认识并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资源的 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自然灾害,主要有宇宙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等,新教材着重讲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通 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时空分布、危害、防御等,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树立“灾害 意识”,确立预防为主、加强监测预报的观念,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应灾能力,包括应灾心理和应灾行为 的培养。自然环境本身带来的灾害固然可怕,但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更可怕。

目前环境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于人类不适度不合理地生产活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改变;一类 是由于人类消费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教学,我们不仅要对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环境污染的污 染源、污染物、污染原理等)、危害、对策让学生了解清楚,更主要是教育学生摒弃“人地对立”(如“人主 宰自然”、“人定胜天”等)的传统“人地观”,树立“人地协调”的科学“人地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自觉参与当地环保工作,展示地理之价值,教育学生讲究“环境道德”,让他们从自身作起,从小事作起,从 现在作起,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自觉与破坏环境的不道德行为作斗争。

(三)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

人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其中工业和农业又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部门。本单元共11节, 前5节讲农业生产活动,后6节讲工业生产活动。但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不是讲生产活动本身,而是突出讲地 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讲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相应的人文环境。这部分内容,无论农业 还是工业主要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农(工)业的区位选择。本质上讲,就是地理环境对农(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教学时,注 意把握具有递进关系的四个问题:①影响农(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②影响农(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③ 农(工)业的区位因素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区位因素对农 (工)业区位影响在不断变化着;④农(工)业区位选择,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又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 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与之相应,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①联系实际搞社会调查,对当地(或某一地区)农(工)业区位因素 或区位选择作出分析与评价;②根据不同农(工)业部门不同特点和区位因素对生产的影响,选择主导区位因 素;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兼顾的原则进行农(工)业区位的选择实践 。

第二层次:类型与区域。农(工)业类型划分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以不同生产要素(含投入与产 出)在整个生产要素构成中所占比例划分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特点的工业部门,以及不同的自然条 件、社会经济条件,形成了种类和地理范围各不相同的农(工)业地域。类型在区域的表现往往是交叉的,一 个农(工)业地域常常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分类。对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域的教学,应指导学生利用比 较的方法、综合分析的方法去掌握每个农(工)业区域的区位因素和主要特点,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 期对我国或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有所借鉴。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案例教学的作用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案例;作用

中国分类号:G633.55

高中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一直被广大教育界人所重视。新的课程改革大纲要求,高中地理学科课堂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想要真正的做到以學生为中心,就要从转变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式做起。“案例教学法”一经提出,受到了广大高中地理教师的一致好评。经过研究发现,将案例教学法引入高中地理课堂中,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教师实现教育目标。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内容

与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从高中地理课程的典型例子中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方式。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具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应用典型案例,通过小组讨论,自我归纳的途径来学习新的知识。二是教师在授课时给出学生地理知识的相关概念,让学生通过该知识点找到相对应的案例,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让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

二、基于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综合运用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老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在真正意义上让学生融入到地理学习的环境中。

(一)开展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

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倡导的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很显然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案例教学法倡导的是学生在课前对阅读材料进行充分理解,之后查找相关的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中《人口数量变化》一课中,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案例,如二战之后人口数量的状况。提出案例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发生,那么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会不会下降?并指导学生阅读该案例之后,通过网络,图书等媒介找出引起二战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对新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也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上提供了方便。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学生查找资料阶段时要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师生的感情培养。

(二)开展案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课堂质量

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学习潜能,只要有正确的方式和足够的空间,那么学生的学习潜能就会在最大程度上被开发和利用[2]。基于以上的观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学习潜能用合适的方式加以开发和利用。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指明前进方向,这样一来学生认为学习也不是一件难事。因此,要想在真正意义上提高高中地理课程的课堂质量,就要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方面做起。

案例教学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从相关案例中找到其中的规律,让学生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是教师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扩充。在高中地理课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高中地理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由于案例教学法的推行和实施,使得高中地理教学效果和以往相比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例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人教版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一课时,如何判断该地域是否适合种植水稻等,通过案例的仔细分析,可以让课堂环境变得更为活跃。

(三)开展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合作的重要性被人们所重视。指导学生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学会交流与合作,这对学生的未来是非常有帮助的。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对学生们下发了相关案例之后,可以对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让学生对案例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在对案例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架起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让学生学到了分享劳动成果的过程。例如教师对学生传授关于“南水北调”的重要作用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讨论,在小组中分配一个组长,每个组长将不同的任务落实到人头。把南方和北方的自然情况等相关知识进行比较,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开展相关讨论的目的在于对南水北调的重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案例教学的新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由于新的课程改革方案推行,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做到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案例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可以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相互探讨的方式学习高中地理知识。在新课改的条件下,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上,可以让课堂氛围变得更为活跃,学生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袁平,王美清,李淑珍.以地理教学为切入点促进研究性学习实施――探索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中综合能力的培养[J].教育家,2010(09):149-150.

[2]罗士成,焦琳琳,孙林源.新课标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浅探[J].中国学术研究,2009(01):156-158.

正确使用高中地理新教材 篇4

一、深度的掌握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要紧扣“新纲”, 绝不能简单地照以前的旧套路进行教学。

第一, 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 对待不同层次的问题解决方法也不相同。例如, 需要“理解”的知识教师必须说清、讲透, 使学生充分理解, 牢固掌握;需要“了解”的知识, 可以一般性掌握。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进行简化处理, 可只讲形象不讲形成原因, 如“三圈环流”的产生经过、“地转偏向力”的产生经过等。

第二, 正确领会新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真正做到活学活用教材。新教材和老教材相互对比, 在内容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区别, 使学科特点更加鲜明。如关于“大气”的科学知识内容要求有所降低而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问题、大气环境保护问题等都列举了不少实际案例。可见, 理论联系实际, 写实、写活是新教材的特点。

二、难度的处理

在难点问题处理方面, 地理新教材有了重大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内容进行了调整。删除了学生难以理解的“热量盈亏问题”以及初中地理教材讲过的“气温类型”部分等内容。二是对待地理事情和地理情境的理解上不是粗略地作出结论, 而是侧重分析、探究。如教材在介绍主要农业地域范例和主要工业区时, 不是泛泛而谈, 而是采取剖析典型范例的方式, 力争把每个农业地域范例或工业区的内容都落实下来, 使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三是侧重挖掘地理新教材的启发性、风趣性和直觉性。地理新教材中为了使课文更具有可读性, 配合了大量的照片、示意图和表格等,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些优势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广度的把握

新教材与老教材比, 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 循序渐进性更加明显, 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思想。学生认真体会之后, 会发现教材构建了新的内容体系和模块。

第一, 每个单元都增加了“自学园地”的内容, 分三个模块。第一块是“阅读篇”, 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一些道理;第二块“技能篇”,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第三块“练习篇”, 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高中地理新教材 篇5

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以往的高中地理教材要么先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状况,再分述各种自然资源的情况;要么把各自然资源的知识穿插到某些章节,再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知识.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几个问题.教材对水资源的概念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作了解释.水资源分布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教材从各大洲到中国,按多年平均径流量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并指出,造成这种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与人类社会”主要解释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地区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生产力水平对这种作用的影响;为此部分内容穿插实例和插图,帮助理解.教材最后强调,世界和我国都有供水情况日益紧张的趋势,要注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人们采取多种措施,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教材安排活动题让学生讨论.2.教材内容处理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能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往的教学,教师以教材为本,只有教材设计好的唯一的获知过程,它限制了教师的创造积极性和学生大胆探知的欲望,而这次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大大满足了教师的创作欲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想办法认识新事物,共同去探索新问题的解决,共同去讨论新知识的产生.本节课主题是水资源,教学的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所以我重组课本相关地理知识,寻找与学生自身联系更紧密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发现,有效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探究的可行性.本课采用的是以“广东缺水!”作为探究的主题进行发挥.从“水资源的分布——广东缺水吗 ”到“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广东为什么缺水 ”一直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怎样解决广东的缺水 ”的各个环节,学生都是合作开放的进行探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深化,例如网络,报纸,杂志等的阅读和查找,并且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采访专家学者进行解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彻底打开.他们一个个急不可耐地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主意和办法,创新欲望一次次被满足,创新的能力得到一次次地提高.(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与水资源的关系;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并能运用基本的材料加以说明.②从时,空两个角度,理解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③了解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在数量,质量方面产生的影响,理解人类采取种种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2.过程与方法

①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水资源及其利用等相关知识为中心,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资料交流和分组讨论方式及其探究的成果演示)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②案例探究:重组课本相关地理知识,寻找与学生自身联系更紧密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发现,有效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探究的可行性.本课采用的是以“广东缺水!”作为探究的主题进行发挥.③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④注重本课各种学习资源利用,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地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能更深刻理解地理学的本质.②通过对相关网络报章资料的阅读,结合野外实地观察思考探究,协作交流讨论,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各项学习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四)教学对象分析

①知识基础:学生对水资源接触不少,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也不难理解.但水资源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了解不多,必须重点讲解;另外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综合利用的思想.②能力基础:经过差不多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如果引导得当,这些隐性的地理能力将会得到最大的发挥;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了相当的资料收集能力,能熟练的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途径获得各种知识且能把之加工为自己所用.(五)教学过程设计 分三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2天)2.探究阶段:(2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各小组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分组合作探究.研究途径: ①通过网络搜索,阅读报纸.②通过野外的调查实践:如对仲元中学附近河流进行水质情况的调查.③对身边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④采访相关专家等.探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①形成一个讲解演示用幻灯片.②照片,相关录像等各种其他形式.完成各小组的探究任务.通过组内的讨论,推举一位代表出来讲解,演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讲解演示规则: ①教师主持计时员:林映茹时间为10分钟以内.②各小组可以通过各种展示:如讲课的形式,引导同学讨论探究,得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灵活运用其他的方式.③各小组依照自己的实际,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进行学习的深化.④演示讲解的目的:让其他同学理解接受你们组研究得出的观点.3.演示讲解阶段(45分钟)(六)学生发展性评价设计(1)测试形式与工具

①学生自评:表1.②学生互评:表2,表3.③合作完成作品(课件的制作,资料的收集)在准备时段收集的课件资料等.(2)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表

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表学生姓名:学号:表1学生自我评价表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达成度掌握基本掌握继续努力水资源及

其分布运用图表,说明全球,各大洲或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续上表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达成度掌握基本掌握继续努力水资源与 人类社会通过阅读图片,了解人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利用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情况.合理利用

水资源通过阅读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分析常见的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情况,理解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反思(成功感受与努力方向)表2组内互评(组长填写)组员姓名:等级: 互助性参与积 极性意见科 学性纪律贡献

大小好一般有待改进

表3组间互评(组内讨论填写)被评价组主题:等级: 参与积极性演示效果解答科学性组内的团结纪律好一般有待改进(七)探讨与反思

①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新课标教材中如何更好的实施和开展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选择不同的探究方法

②评价方面,在探究式教学中,如何更有效的评价学生 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中有什么更好的方法.③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各项基本能力.(广东仲元中学胡稳辉)专家点评

运用多媒体 用好高中地理新教材 篇6

多媒体,顾名思义是多种交流传播信息工具的整合,其目的仍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的视听效果交流传播信息;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依靠多媒体手段辅助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情感、认知及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对教学氛围的创设、积极性的激发、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都起到语言无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也明确指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把多媒体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乐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达到的。多媒体在课堂合理使用,可以为学生创设乐学氛围,很自然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讲《地球的运动》中地球的公转时,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先给出一个avi文件:开普勒定律。一个物理中的定律怎么会用到了地理中呢?这就给同学们设了一个悬念,从而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同学自己就想要解释这个问题,进而引出地球公转的速度问题,知道了公转的速度,接着教师还可以给出一幅图片:一个中国的孩子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家乡为什么冬天很快就过完了,而夏天为什么这么漫长呢?显而意见,这个问题是需要用地球公转的规律来解释的,这样用日常现象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可见,运用了多媒体,就可以把枯燥的规律性的知识变成了现实中和我们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学习潜能、探究潜能

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网络和多媒体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首先,网络资源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网上既有数不尽的地理资源供教师学习和研究,也有无数的地理教学网站供学生学习,给学生提供辅导与帮助,激发其学习的潜能。比如在讲到《气象灾害》中台风时,我就提供给学生一个比较好的网站:K12教育网,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形象直观的观察台风对所到之处带来的灾害,并且能够理解台风带来灾害的直接表现: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通过网络资源,同学们能够耳闻目睹这一现象,并加深记忆。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台风经常发生在哪些地区,为什么?形成在太平洋上的台风移动路径经常是什么方向,又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样,同学们可以根据网络资源寻找相关答案,或者根据已有的知识前后联系,时间长了,同学们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习惯,自己找问题,自己来解决。从而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探究潜能。又如: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视野,同时也为了弥补地理课堂中不能实地考察的遗憾,我们还可以告诉同学们查阅图片的相关网址:Sogou图片搜索,Geogle图片搜索,百度图片等,观察褶皱山、断层、风蚀蘑菇、象鼻山等地理事物,从而丰富了视野,加深了记忆。这样,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另外、新教材提倡任务型教学,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利用网络可以很好地开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拓宽他们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例如,在学习完“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节后,有一个阅读部分的内容:昆明构建“生态春城”。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作业,有爱好城市规划的同学可自己上网选一些体现昆明“生态春城”的图片,等第二天再上课时给同学展示,比较现在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一下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既复习了前一节的内容,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运用多媒体,能够更好的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新课标》基本理念处处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它要求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使教学适应个性需要;既要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又要关注学习情感,提高人文修养;同时要求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而人文中心教学原则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天赋,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使人真正具有人性,使人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所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树立新的学生观,即教育对象观。观念树立了,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真正的运用就需要多媒体的帮助。比如,在讲到《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时,六大板块的名称和位置比较简单,也比较基础,教师把它制成课件,课上找学习比较差的同学来填图,这项任务很容易就完成了,这样就给差生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同样,在学到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时,比如地质构造中工程建设的选址问题,实用性很强,教师再制作课件,找学习好的同学来回答问题,让学习好的同学也有发展的空间。从而既关注了差生,又照顾到了优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承认并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优生差生平等对待,使他们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高中地理新教材 篇7

乡土地理的教学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 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乡土问题不但能反映出所有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一般性, 而且能反映出一个区域的特殊性, 它能起到“地理标本”和“地理模型”的作用。丰富多彩的乡土地理题材为学生学会运用学科理论和基本原理去透视和研究发生在身边的感性地理问题提供了直接条件。

乡土地理的思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 德育因素具体而生动, 是进行爱乡爱国、人格品德、法制教育的有效途经, 也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通过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和课堂教学, 通过走出课堂、灵活多样的乡土地理社会实践、野外观察、实际调查等教育活动, 还可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健康的情趣爱好,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 乡土地理所具有的区域性 (乡土性) 、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等特征和地方课程特点基本相同。因此, 乡土地理教育的发展将促进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实施, 为我国实行多元化结构的课程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新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上的要求是: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 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课程目标要求: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 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乡土地理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地理环境等比较熟悉, 能够切身感受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这样更能激发出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建设家乡, 使家乡更美丽富饶的志向。这比原来地理教学中单纯的文字叙述或者图片介绍效果要好得多。

已有的乡土地理教材大部分是“知识手册”, 知识来源主要是地方志、旧的《张家口地理》。新课程背景下乡土教材的编写以古城宣化作为河北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主线展开, 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利用网上查询、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 掌握大量的图文材料, 再结合中国区域地理理论, 编制出适应新课程理念要求, 与综合实践活动配套的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将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 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如通过野外观察, 能用语言文字、素描图等方式表述乡土自然景观特点;通过调查、记录当地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了解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收听天气预报, 注意当地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规律和预防措施;学会根据当地资源、人口增长、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的学习, 初步懂得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政策、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并积极从事这些观念的宣传活动;从当地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发展前景等方面, 初步确定家乡经济建设的途径等。

编写乡土地理教材的过程中, 可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从而能有力地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同时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地理社会实践, 通过选择家乡地理环境的某些要素开展综合或专题的研究, 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无疑是极为有益的。如前期我们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了“宣化农村18岁以下少年儿童失学状况的调查”“农村地区生活燃料构成情况的调查”“宣化区交通状况调查”“宣化区城市家庭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等, 并且编印了调查研究报告的专辑。开展地理社会实践, 不仅有助于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而且还可在考察、调查等实践中,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新课程背景下的乡土教材旨在通过让学生认识古城宣化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 了解家乡人民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初步懂得如何注意协调好家乡的人地关系以及家乡经济建设的战略方向和美好前景,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把乡土地理作为地方课程综合性学习的载体, 让学生学以致用, 对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区域分析能力无疑有着很大的帮助。

对高中地理新教材几个问题的商榷 篇8

一、教材四个单元的安排

第一单元是有关区域的基本理论, 第三、四单元是区域案例分析, 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是密切相关的, 基本理论可以指导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是基本理论的体现, 而第二单元与第一、三、四单元的联系性都不强, 放在中间不妥, 建议将第二单元放在教材的最后。

二、教材P43“稳定战略”

该条目下的教材正文反复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 其实质是要说明中国应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问题。中国摆在第一位的是要把经济搞上去, 各项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不是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和环境保护有矛盾呢?关键要看是什么样的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表述的“发展”, 力求结合中国国情, 摆脱传统发展模式, 逐步由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效益型的发展模式, 体现了新的发展观。教材该段的最后一句“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 保护自然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也说明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问题。建议将该条目改为“发展战略”。

三、教材P54“农业技术措施”

该条目下“在农耕区, 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耕作业”, 很显然将“平整土地”作为农业技术措施。但在P55图3-1-8中又把“平整土地”列为工程措施, 教材本身自相矛盾。笔者认为, “平整土地”一般情况下技术含量不高, 应列为工程措施。建议将该条目下的“平整土地”删掉。

四、教材P65“积极意义”

该条目重点讲述南水北调对水资源紧缺地区产生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把水资源调入地区称为“供水区”, 此种说法不妥。“供水区”绝大部分师生的字面理解为“水源供应地”, 这显然不是教材本义, 极易发生歧义, 建议将“供水区”改为“受水区”, 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条目中的“水源区”相对应, 以贴近生活实际, 便于理解。

五、教材P99“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节有三目“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问题与对策”, 前两目是讲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概况, 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两方面。区域分析一般包括现状、问题、对策三方面, 本节前两目与第三目在教材编排的逻辑关系上并非并列关系。建议将前两目改为子目, 两个子目之上设“经济发展概况”一目, 这样本节有两目“经济发展概况”“问题与对策”呈并列关系, 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另外,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逐步扩大, 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崛起, 使珠三角地区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与长三角相比,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同时, 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为扩大市场规模, 而珠三角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 国内腹地范围较小, 许多外资企业由珠三角地区迁往长三角及国内其他地区, 支撑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因此, 珠三角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升级面临困境。除此之外, “人地矛盾加剧”是导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原因之一。两者应合并为一目。基于以上理由, 建议将“问题与对策”一目内容增删、调整如下:

六、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课程标准必修内容之一, 也是考试大纲的必修内容之一, 但此项内容在鲁教版必修教材中没有体现, 建议增加该部分内容, 以更符合新课标要求。

七、个别语句问题

P6第二自然段第二行“包括自然要素之间, 以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一句, 没有表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建议将此句改为“包括自然要素之间, 社会经济要素之间, 以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高中地理新教材 篇9

●《地理》必修1

[例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中关于行星的定义。教材原文如下:“行星是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 近似球形的天体。它的质量比太阳小, 本身不发射可见光, 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太阳不过是茫茫苍穹中一颗普通而又极特殊的恒星而已, 仅在银河系当中, 类似于太阳的恒星就有2000多亿颗。而且行星并非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所独自拥有。也就是说行星并非都是“在椭圆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 (教材原文) 。科学家已经通过天文探测研究发现宇宙中的一些恒星也有围绕其旋转的行星, 从而构成类似于太阳系的天体系统。据天文学家们估算, 仅银河系里就有大约1000万颗与地球环境差不多的行星围绕恒星运转着。因此笔者建议:应将行星的定义修改为“行星是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 近似球形的天体。它的质量比恒星小, 本身不发射可见光, 以表面反射恒星 (如太阳) 所发出的光而发亮”。这样定义行星更科学。

[例2]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有关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论述, 教材原文为:“从昼夜长短的变化来看, 自春分日至秋分日, 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在春分日和秋分日,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获得日照时间相等, 都是12小时”。笔者建议在此段文字后面应补充如下文字:“在赤道上全年昼夜长短相等, 获得日照时间相等, 都是12小时”。笔者认为, 这样编排可使这部分教材更加完善。

晨昏线和赤道都是穿越地心的大圆, 同心圆互相平分, 因而一年中的任何一天, 晨昏线始终把赤道平分为相等的昼弧和夜弧, 因此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都是12小时。

[例3]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教材原文如下:“综上所述, 除赤道以外, 全球同纬度地区,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太阳辐射也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形成了四季……。”

笔者认为这句话的阐述不科学、不严谨, 很容易产生歧义并由此误导学生。根据原文之意可得出“赤道上既无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也无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的结论, 这句话只对了一半, 事实上, 赤道上的昼夜长短全年等长, 没有季节变化。但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春分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为90°;春分或秋分过后逐渐减小, 到夏至或冬至日最小, 为43°08'。也就是说, 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在43°08'~90°之间, 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因此, 笔者建议可将原文修订为:“综上所述, 全球同纬度地区, 昼夜长短 (除赤道以外) 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太阳辐射也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形成了四季。”

[例4]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有关“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的叙述。教材原文为:“秘鲁寒流是世界上行程较长的寒流之一……。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 气候干旱、温度较低”。

“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这句话表述不科学、不完善。据原文表述, 南美洲西海岸热带荒漠之所以南北延伸, 呈狭长分布, 其原因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所致。笔者认为, 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的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 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其二, 秘鲁寒流的影响, 即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其三, 离岸风 (南半球东南信风) 的影响;其四, 地形的影响, 即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直逼南美洲西海岸边, 并对南美洲东部沿海由东南信风带来的水汽产生阻碍作用。可见, 南美西海岸之所以“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 除受秘鲁寒流和副高影响之外, 也与南美安第斯山脉南北纵列、且直抵南美西海岸密切相关。所以, 笔者建议应将上述教材原文修订为“受秘鲁寒流和直逼海岸的安第斯山脉等因素的影响, 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 气候干旱、温度较低。”

●《地理》必修3

[例1]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有关湿润区的表述。教材原文为“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都在800毫米以上”。这句话表述错误。

润湿区的多年降水量不一定都在800毫米以上, 地理术语“干湿区”的划分取决于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若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多年平均蒸发量, 则该区域为湿润地区, 反之为干旱区。如南极地区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加之气候酷寒, 空气十分干燥, 所以降水稀少,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55mm, 比许多大沙漠的腹地降水还要稀少, 因此被称为“白色沙漠”。但由于南极地区蒸发也很弱, 且总体上多年平均蒸发量小于多年平均降水量, 所以积聚下了几千米的巨厚冰川, 因此南极虽然降水稀少, 仍属于湿润地区。再如, 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时规定, 多年平均降水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为湿润区;400~800毫米之间的地区为半湿润区;200~400毫米之间的地区为半干旱区;多年平均降水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为干旱区。由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多年平均量在800毫米以上, 所以划分为湿润地区。但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和三江平原地区, 虽然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但由于这些地区纬度较高, 蒸发较弱, 加之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等的影响, 仍属于湿润地区。因此, 建议应将上述原文改为“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一般在800毫米以上”。

[例2]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中“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方式的论述。笔者建议再增编“发展煤变油等技术”。即可将原文修订为“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和推动……, 并向外输出焦炭。此外, 还可以以煤为原料, 发展煤变油技术、煤气化技术、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技术, 等等。能源生产结构的调整, 促进了……, 从而提高了山西省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国情, 决定了我国在未来30年至50年内,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 “煤变油”技术的利用及推广被提上日程。所谓“煤变油”, 是指以煤炭为原料, 把煤炭在高温下加氢、加压、加催化剂, 产生粗油, 再经过炼化等化学加工过程, 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目前, 此项技术已成为许多国家能源开发的热点。

2006年3月我国首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变油工厂: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厂奠基, 意味我国完全可以利用自有核心技术实现煤变油。这种煤基合成油可直接加入到现有汽车中, 每百公里油耗仅为4.5~5升, 比一般汽车用油节省30%~40%, 尾气排放符合欧IV标准。

煤炭是一种碳含量高, 但氢含量只有5%的固体, 与液体燃料相比, 煤炭也不便于处理和运输。除此考虑之外, “煤变油”技术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一些国家和地区煤多油少的结构性缺点。我国可以利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 通过新型的煤液化工艺技术, 加快煤制油产业化。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山西等产煤大省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 而且也有利于缓解我国石油的供需矛盾, 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

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地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要具有极强的科学性、时代性和现时性。所以, 新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 也应当不断修订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S].2004.

[2]地理 (必修1)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地理 (必修3)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高中地理新教材 篇10

一、凸显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设法使地理知识更加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更加凸显学习地理知识的意义。最新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恰好能够体现这一点。教材内容选择上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如,教材内容中设计了多样化的活动课程,而活动内容多选用学生熟悉的地理事例和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对于学生学习而言,便于积极参与其中、切身实践,逐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搜集资料,如何处理资料,怎样找到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团结协作相互促进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和协作能力都得到发展。使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二、新教材较之以往的进步

在新教材中,不仅添加了很多贴近生活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实践内容,这也凸显了新教材的特点。虽然它们有很多相似点,但它们的类型却是不一样的。主要有三种活动类型,分别是:思考型,实践型,探究型。而在这三大类别下又有很多的小分支。活动类型的多样化能够增强课堂趣味性,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拓展延伸类型的题,是在课堂上必讲的内容基础上加以扩充和拓展,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一个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书中关于宇宙的知识,教师讲完在教材中规定的内容后,可以向学生介绍关于宇宙这章节活动题的内容,如,各个地区在正午时太阳高度角的通用计算公式。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充分探究这样的问题,尤其是擅长数学,喜欢计算的学生,对这样的题目通常会很感兴趣。还有图文分析类型的题目,这个类型的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和相关知识点较多,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几幅图来分析哪一幅图显示的是“山区聚落”,哪一幅图是平原地区的聚落,并通过判断之后的结论来分析比较它们两者的不同点。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会运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努力创设一种以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探究内容,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可见,高中地理新教材提供了很多符合学生心理的地理素材,充分运用教材,能够有效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及地理学习能力的发展。

新教材不仅呈现了大量地理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观察、实践和探究活动。而且,高中地理新教材力求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为重点,充分体现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另外,高中地理新教材每章后面创造性地设置了“双语学习”栏目,开创了地理教材编写的先河。

地理教材的编写是地理教学的准备,地理教材的分析与运用是地理教学的起点。地理教材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媒体。只有认真分析教材,充分理解教材,新教材的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才能得以实现。

高中地理新教材 篇11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特色;教育改革;自主探究能力;协作性学习;应对策略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高中地理课程逐步从恢复走向了正常的发展道路。地理教材也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地理课程和教材的重建,确立了在地理教材中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讲授人与地理环境的内容;第二次是90年代中后期,编写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教材的主旨不变,只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强调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进入新世纪,我们又在进行新一轮的高中地理课程和教材改革。作为对公民素质培养又重要意义的基础课程,地理课程讲述人地关系的主旨没有变,素质教育的方向性没有变,但是我们的脚步不能仅停留于此,我们要赋予地理课程以新的意义,而其起点,就是赋予新课程地理实验教科书以新的特点。

一、新课程地理实验教科书的特点如下

1.强调地理思想,使教材有“魂”

地理思想是人们的在长期的地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意识,是教材的主线。地理学的这些基本思想,蕴涵在教材的不同领域。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装上了“地理的头脑”,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选取教材内容;强调综合分析,使教材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如这本教材在开篇便引用了一首诗“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报答你的恩情”这诗句表达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和我们对地球应有的态度。在学习地理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學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注重问题探究 ,使教材有“理”

在讲述地球自转时,教材中就安排了一个小活动“动手演示昼夜更替”,用一个台灯模拟太阳,照射旋转的地球仪,由这个活动,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很好的理解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和原理,使得学生学的轻松又学的透彻。并且问题难度设置的较为合理而且有意义,符合学生的心理,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问题探究的收获不仅仅局限在这一次活动中,而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受益终身。

3、联系身边实际 ,使教材有“用”

新教材注重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 ,尤其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 ,以小见大 ,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无处不在 ,地理无时不有”。在地球自转这一章节,提供了阅读材料“地转偏向力”、“地方时”以及活动“观察日影”、“计算区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解释它们的原理,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的必需性和有用性,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与兴趣。另外,通过不断的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也使学生不断的培养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运用多种表述 ,使教材有“趣”

新教材在语言上 ,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 ,追求平实、生动的风格 ,在表达方式上追求多样化 ,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 ,力求增加趣味性。如在开篇引用的诗句,通俗易懂而又饱含蕴意;在教材中,大量的插入彩色图片,教材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也能更清楚的讲述地理问题;书中的表格使要表述的问题更加的简洁明了。又如在讲述“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中,以两位同学对话的形式来提出问题。丰富的表达方式,使得教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5、合理的知识逻辑,使教材有“序”

教材的章节设置是“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总体的设置是由整体到局部,由抽象到具体,由浅到深,先使学生构建一个学科框架体系,了解地球的整体环境,而后逐步深入,逐步细化,符合了学生的发展步骤,使学生更好的接受。

二、下面是各模块的特点介绍

1. 地理必修一

教材的编写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由国内首席自然地理学家执笔,结合他们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科研实践,采用案例探询为主,谈“地”寻“理”,深入浅出,将自然地理——地理学的最基础和最难点部分,非常鲜明生动的呈现在师生面前。

2. 地理必修二

教材的编写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采取典型分析的表述方式,通过对重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在阐述人口与城市的基本知识与聚落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对区域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以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3. 地理必修三

教材的编写以区域为载体,选举典型案例,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论题;最后阐述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紧跟地理科学的发展步伐。

4. 选修四

紧扣“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的基本中心,着眼于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的宇宙和天文知识,提取庞大而复杂的天文学知识体系中相关的精华内容,结合专家条理清晰的叙述,使教师能够在中教学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收放自如。同时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不使学习过远过深地偏离课标的要求。

教科书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媒介与参考,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对教材有所侧重,有所补充,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新课程的教科书依然是教师进行改进和自我提高的参照和依据,新课程下的地理教材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也为教师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韦志榕.继承 发展 创新.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0)

[2]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高中地理新教材 篇12

一、传统知识与新知识的关系

地理教育史中经过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选择所形成的传统地理知识体系, 其中的大部分知识仍然是应该学习和掌握的, 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更加有效地引进地理科学新知识、新技术, 探索地理科学新领域、新问题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 高中地理教材首先应从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出发, 重视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的比较稳定、比较成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随着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改革进步, 新的地理知识不断涌现, 在上述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应当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当代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前景, 力求反映世界的最新面貌和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最新问题以及有代表性的广为运用的地理科学新的方法论、新的研究手段、技术等。可以分正文和阅读材料, 将新知识予以分层次有弹性的介绍, 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现代地理科学飞速发展的重大成就和远大前景, 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地理学习动机。

二、突出学生主体, 注重教师学法引导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负责教, 学生负责学, 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 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 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 教师就是知识宝库, 是活的教科书, 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 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因而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所谓教学就是教师传授自己拥有知识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 你听;我问, 你答;我写, 你抄;我给, 你受。在这样的课堂, 教代替学, 学生是被教会, 而不是学会, 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 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 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支配学, 学无条件的服从教, 教学由共同体变成单一体, 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 教也就走向其反面, 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 学生越不会学, 越不爱学。总之, 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新课程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正确对待图像信息功能的内容

地理新教材中, 一改以往老教材图像信息的功能, 增加了很多的插图、附图、图型等等, 对于地理事物有些难的用语言文字来完整形象的表示出来, 有些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地理过程运用合理的示意图, 能够很形象,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新教材在图形方面的运用比较合理, 合理设计安排了很多图像信息, 围绕图像, 编排文字, 地理新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示意图、地图、统计资料图、景观照片、框架图等等, 设计多种新颖的图像, 来很好的说明课文内容、知识, 起了鲜明, 直观的效果。对于学生学起来就比较轻松愉快, 教师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与初中区域地理不同, 高中地理是系统地理, 容易分解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孤立的系统。现行高中地理教材虽然贯彻“人地关系”的主线, 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的独立性仍然偏强, 不利于体现现代地理的人文化、社会化倾向。新的高中地理教材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线, 以自然地理为基础, 这种新指导思想必须贯穿教材的始终。一方面, 在以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为主的章节, 必须大量删节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的自然地理内容, 不再偏重各自然地理分支的相对完整结构, 将一些自然地理分支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构成人类活动的基础, 加强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组合与人类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 在以人文地理知识为主的章节, 也必须删除与“人地关系”关系不大的人类活动的内容, 不强调各人文地理分支的相对完整结构, 将人类活动按照不同的需求层次重新调整和组合, 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更加明晰。因此, 新的高中地理教材要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环境的可持续改良,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整合, 将这些现代地理的核心内容贯穿于以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为主的章节之中。

五、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 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仪器设备, 图书资料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在客观上又要求课程和教材要体现多样化, 以往哪种对课程、教材内容统得过死的现象必须得到改正。新教材应在高中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 考虑到国情的地区差异和市场经济需求, 允许教材有一定灵活性。一要注意教材内容应面向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学生, 使多数学校的师生经过努力能教得了、学得好。二要在大纲统一要求下, 可以编写各具特色、各种风格的教材, 表现在教材内容上可以多样化处理, 甚至涉及内容选材、体系结构等;教学要求上可以多层次, 有的教材内容高于大纲, 有的符合大纲要求, 有的略低于大纲;练习系统可以多类型、多档次、多要求命题, 内容表述可以形式多种、推陈出新, 以适合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发达地区同欠发达地区不同情况的需要。三要加强教学大纲的弹性, 教学要求及内容和课时安排上要留有余地, 便于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爱好特长, 发挥教师教有所长。

上一篇:合理性辩护下一篇:流行音乐与性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