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国地理教案

2024-09-04

高中中国地理教案(精选10篇)

高中中国地理教案 篇1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

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

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

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

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土地条件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粮

食作物

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

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备注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其他生产活动

工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活动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

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开发时期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原因分析

早期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中后期

①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

⑵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总体地位

发展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社会

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

工业社会

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

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

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概念

形成资源状况

人地关系

初期阶段

区域早期发育阶段

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

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

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

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

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

已显现出不协调

后期阶段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丧失殆尽

本地区资源的耗竭

矛盾加剧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3.划分: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 性

差 异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高中中国地理教案 篇2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 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运用地图, 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本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各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 及它们之所以分布在这些区域的原因, 特别是这些区域自然环境特点方面的原因, 能够运用所学并结合自然灾害的实例, 如:汶川地震、台风海燕等, 来加深对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总体上简单易懂, 没有深奥的概念、原理等需要理解, 但它却有一定的重要性, 因为它对于第一章的内容和第二章剩下部分的内容来说, 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在结构上呈现了中国自然灾害三方面的特点, 每个特点中都配有相应的图表及思考题, 教师通过讲解这些图表及思考题, 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具体地理解各个特点。此外, 在本节的最后, 通过活动的形式,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大、农业灾情严重, 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 常听说中国的各种自然灾害, 对各种灾害的特点应该还是有所了解, 但这种了解大多仅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 并没有从地理学科的视角来更加系统、清晰地认识这些灾害的特点。基于此, 教师有必要通过图表展示、问题探究、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与学生互动, 更好地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 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的大国国情。

过程与方法:学会应用地图分析阐述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点, 并能分析这些地域分异特点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的认识, 使学生们能够树立因地、因时的防灾减灾区域观, 保护环境, 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成因。 (2) 我国农业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形成因素。 (3)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及6个自然灾害带。 (4) 列表比较我国东、西部地区农业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

难点:我国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原因及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的规律为难点。教师应结合必修课模块的知识点, 如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气候成因、地貌特征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

六、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例举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1. 自主学习。

教师根据课程设计导案, 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导案上主要呈现“课程标准”、“问题导学”和“优培导练”等。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预习, 并通过自学提出自己的问题。 (设计意图: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用问题启思, 生成新问题。)

2. 导入。

视频播放“台风海燕”, 学生感受台风海燕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的影响, 引入该节课的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影像资料的直观效果, 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之一的台风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3. 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认识多种自然灾害

PPT展示我国发生过的多种自然灾害, 教师在展示图片的同时简明扼要地叙述所展示的各种灾害的定义、特点及其造成的影响等, 以便说明教师讲授本节课的重要性。看图思考:除了PPT上所展示的这些灾害类型外, 还能想到哪些在我国发生过的灾害类型? (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台风、海啸、森林火灾等) 。设计意图:学生讨论回答, 在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同时, 使学生更能认识到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现状, 从而有助于达到本节课教学的目的。

第二部分:中国的自然灾害特点之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PPT展示四幅图片, 分别是: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 全球板块分布图, 我国的地形图。读图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主要原因 (自然方面) ?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1.我国处于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2.我国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季风气候不稳定, 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 导致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回答, 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温习巩固之前所学习的关于地形、降水、气候、板块构造、海陆位置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二———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通过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形成的气候条件、板块位置、地质条件等这些致灾因子, 从而进一步归纳出各种致灾因子所对应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并对各种灾害类型进行具体的举例, 并在PPT上动态展现各种具体的灾害类型的分布。问题探究: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征是什么? (学生探究回答:略) 教师: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旱灾多发区: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东南沿海:台风。探究延伸:进一步探究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规律, 可将我国划分为哪几个灾害带? (学生探究回答:略) 教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回答, 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三———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

对比我国人口分布密度图和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 从中不难得出结论:我国成灾人口多。根据来源于民政部的资料显示, 不难得出:我国农业灾情严重。再以“安徽、江苏两省洪涝损失统计”为例, 进一步举例说明:我国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重。

问题探究: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是什么? (学生探究回答:略)

教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回答, 使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有更深刻的记忆, 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对比分析”这种方法。)

第五部分:巩固练习

与本节课所讲内容有关的四道选择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竞答的方式进行课堂反馈,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反馈、记忆的积极性。)

★课堂小结及板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大家了解了中国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及每个特点的形成原因等, 应当更加明确我们树立防灾减灾意识的重要性。本节课的板书及知识结构如下所示:

摘要:本文写作的是高中地理必修5中“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一节的教学设计。本文从课标理解、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希望对本节内容的教学有所帮助。

高中中国地理教案 篇3

一、重视对地理教材内容的发掘

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地理教材则是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载体和媒介,因此,深入挖掘地理教材的内容,在合适的地理知识点之中引入合适的传统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知识点和文化点的对应和呼应,讲究因果关系的承接,自然而流畅,同时,我们十分重视对新余乡土地理内容的发掘,以更好地实施华夏传统文化的研究。乡土地理是学生身边的地理,具有十分鲜活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熟悉家乡,是逐步形成热爱祖国情感的良好教材,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热爱新余、建设新余的志向,这无疑是实施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良资源。

1.地理教材中的直接內容

地理课程标准在“高中阶段课程内容与要求”中,有许多具体的内容与要求,是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很好的素材。有《地理上的水》中的海洋资源、海洋权益保护;《人口的变化》中的人口、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空间的变化等内容。可以让学生得到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四观”教育,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责任感,激发同学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提倡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民族精神。

2.地理教材中的间接内容

利用《地理景观》光盘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理景观》光盘教材,包含着许多自然与人文地理景观图片和视频资料。自然景观图片中有宇宙、地形、河湖、天气、植被、动物、灾害等,人文景观有旅游、城市、乡村、能源、交通、农业、工业、环保等。教师应充分发掘其中的教育内容,比如:针对宇宙、灾害、城市、人口、环保等图片,在教学中进行有机地摘编、整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其相关资料,使学生慢慢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生动、形象、直观。

二、运用多样的形式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当今学生接触的新事物多,眼界开阔,同时思维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吸引他们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根据这种现状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综合运用多媒体讲授型、探究型、活动型、故事型、教材内容重组、作业设计等综合手段才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1.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同时也加深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例如:在介绍《城市与城市化》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深圳或上海发展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重要城市和城市化的进程等,激发爱国热情。介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可以先放一段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影视。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使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跃于言表,更增加他们治理环境的决心。如讲《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时,放一段长江中下游平原季风水田农业的影视和我国东北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影视,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并产生爱国热情。多媒体技术使媒体转换更方便迅速,可代替教师现场的讲解、板书和演示。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的引用,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教学指导,使一节普通的地理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利用家乡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通过专题性的实践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很多学生虽然生在陇南,长在陇南,但是对家乡的很多文化资源并不真正的了解,因此引导学生对家乡文化资源进行专题性的实践和研究,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利用地理探究课,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根据高一《地理》(下)中的教材内容,学生共成立了6个探究型研究小组,他们的问题分别是《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从市区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家乡有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陇南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绿色食品知多少》。每个研究小组以自由组合的方式成立了研究组,推选出组长,小组内每个成员进行了分工。每个研究组论述了研究的由来、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作了细致详细的探讨。通过对这些研究活动的深入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的自然地理国情和人文地理国情,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感受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高中中国地理教案 篇4

教师课件展示一则新闻:

国务院下放通知:自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由此段新闻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

(1)人口问题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较低

(2)资源问题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资源需求量大

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

(3)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仍在发展生态

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2、《中国21世纪议程》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循环经济

2、工业——清洁生产

3、农业——生态农业

【课堂小结】

据板书进行总结。

【课堂练习】

读右图,完成下列题目

1、该酒精厂的厂址邻近(? )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D.科技发达地区

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

A.酸雨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C.臭氧层空洞D.扬尘

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布置作业】

高中地理教案 篇5

学生阅读课本P40页图7.43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

○本节小结:

本节知识要点:

(一)世界文明古国

(二)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

(三)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1.矿产资源:煤、铁、锰

2.工业部门:采矿、纺织、电力、钢铁、机械

3.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四)主要城市

新德里――首都,全国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最大城市,重要海港,麻纺织工业中心

孟买――一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

高中地理教案 篇6

1.使学生知道海洋资源的类型并了解各种类型资源的种类及空间分布;

2.使学生了解人类对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和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利用潜力;使学生了解海洋能源的特点,知道海洋油气开发的进程,理解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3.使学生树立现代海洋观念,激发学生热爱海洋、开发海洋、建设海洋的雄心壮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海洋渔场分布

难点:海洋油气开发的生产过程

【教具设计】:

【讲授过程】:

【引入新课】:

1.洋流是如何形成的?

2.洋流的分布规律?

21世纪被称为是海洋世纪,为什么呢?

【讲授新课】:

1.海洋资源类型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6,了解

人类主要利用的是海洋的哪类资源?

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相比,优势何在?

思考并明确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源和常规能源的关系。

(2)小结:种类多、蕴藏量大、海洋资源的优势是什么(用具体事例说明)

2.海洋渔业生产

指导学生读图3.15,了解渔业资源的分布,思考:

(1)什么是大陆架?

(2)为什么大陆架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指导学生读图3.16,了解世界主要渔场,思考:

(1)了解世界主要渔场有哪些?分布在哪里?是什么寒流和暖流交汇?

(2)为什么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在寒流和暖流交汇的地方?

(3)主要渔业区集中在哪个温度带?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7最后一段,思考:

(1)为什么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

(2)比较中国和日本渔业的不同特点。

读图3.17,知道繁忙的渔场。

3.海洋油气开发

(1)为什么要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海洋油气资源和陆地油气资源相比较,有什么样的开发难度?

(2)读图3.18,认识海上钻井平台,知道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基地。

(3)海上油气资源一般离炼油厂较远,那么怎么运到炼油厂呢?

(4)为什么说海洋油气生产是一项三高(高投资、高风险、高技术难度)工程?

高中中国地理教案 篇7

一、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类型

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 可根据学生行为与认知的不同层次分为认知类活动、操作类活动和体验类活动三大类。

1. 认知类活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中认知类活动总计有27处, 占必修I教材所有活动的56.9%。还可将认知类活动分为读图思考类、问题分析类、阅读思考类三类活动, 此类活动一般要求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中,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使学生遇到地理问题可以举一反三, 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第32页活动:“根据图2.8, 完成等压线的相关问题”, 第42页活动:“阅读《水浒传》的一段关于天气状况描写内容, 回答关于天气的问题”等。

2. 操作类活动

必修I中操作类活动共9处, 在所有活动中占17.6%。此类活动又可分为绘图填表类、调查研究类、搜集资料及短文写作类、计算类、实验操作类, 要求学生在动笔、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掌握地理原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例如第35页活动“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第16页活动“按照如下步骤画示意图, 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等。

3. 体验类活动

必修I中体验类活动共13处, 占所有活动的25.5%。这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经历来领悟地理教材的内涵, 此类活动一般是无明确答案的开放性热点话题, 因此在进行活动时, 一般以学生参与讨论作为主要活动方式。例如第52页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后果作一些预测”, 第63页活动“阅读文章, 讨论有关水资源对以色列农业发展影响的问题”等。

二、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分析

1.“活动”栏目帮助转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

“活动”栏目的设计有别于传统教材的练习题或复习题的形式, 它是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一个互动式、探究式的重要教学环节, 有利于转变传统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由传统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自主式学习转变。如在进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的活动过程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首先按等间距画三条线分别表示赤道、太阳直射点所能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纬线, 接着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 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 最后结合已经讲授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画出一条曲线代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首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示意图, 与学生共同完成这一学习任务, 改变过去直接向学生展示示意图的方式。这一方式不但有利于改变单纯讲授太阳直射点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南北移动这一知识易使学生造成困惑的情况, 还有利于使学生在主动动手画示意图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探究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积极自主地建构起太阳直射点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南北移动的知识结构。

2.“活动”栏目帮助学生拓展新知识

“活动”栏目不仅帮助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领会地理教材内容, 掌握地理学习方法, 锻炼实践能力, 展现个性才能和拓展地理知识领域。例如第29页的“活动”, 探讨大气逆辐射的作用与探讨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教师引导学生读图2.2比较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的受热过程差异, 这在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的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知识的同时, 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地球表面相对于月球表面存在一层厚厚的大气这一差异才造成了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在这一“活动”过程中, 学生不仅巩固了旧知识, 而且将已有的知识结构由地球表面拓展到了月球表面, 从而拓宽了地理知识的领域。

3.“活动”栏目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地理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只有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地理教材的“活动”栏目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地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第35页的“活动”, 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与观察制作的三圈环流模型并分析气压带与风带形成的原因。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 并要求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密切合作按要求作出各小组的三圈环流模型, 模型完成后小组内部讨论、分析各个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原因, 最后由教师对各个小组做的模型与分析的结果进行评比。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此次活动的热情与兴趣, 最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此外,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既突破了学习这一地理知识的难点, 又培养了学生地理动手实践的能力,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比较、综合、分析、空间思维等地理能力。

三、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一些教学建议

1. 教师可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把活动主动权交给学生

“活动”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完成活动教学。例如在进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且及时赞扬鼓励, 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喜悦, 对于学生不太恰当的回答, 也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教师还可给活动做得特别优秀的小组或学生发一些小奖品作为奖励, 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与欲望。总之, 教师应和学生一同建立起一个平等、互动的活动课堂, 力求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活跃、和谐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 教师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活动, 力争将活动融入课堂之中

教师开展活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首先, 教师可以将活动内容作为新课导入内容,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第二章第一节“气压带和风带”学习时, 上课后教师即可让学生进行第33页的活动。通过阅读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完成相关问题, 最后得出一个单圈环流的理想模型图, 接下来再根据地球表面的具体情况向学生讲述地球表面实际的环流情况, 这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其次, 教师可利用活动进行课堂讨论, 不仅活跃课堂气氛, 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和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习时,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65页的活动, 讨论如何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让学生最后总结并提出各自的观点。这一讨论过程既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使学生在增长知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再次, 教师可将活动作为调查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例如在进行第61页的活动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收集资料, 撰写小论文, 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在这一学生小组收集资料、调查、撰写论文过程中, 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将会有显著提高。

3. 教师可灵活把握活动时间

教材“活动”栏目类型多样,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设计活动进行的时间。可根据活动要求将活动分为课前活动、课中活动和课后活动。尤其对于由于课堂时间不足难以在课堂内完成的活动,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后, 将活动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 将课下活动作为学生的第二地理课堂, 让学生通过课后的实践活动掌握地理原理, 理解知识难点, 同时培养动手动脑与综合实践能力。例如, 在进行第29页玻璃缸内烟雾飘动的实验活动时, 由于课时的限制, 导致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这一活动, 因而教师应要求学生分组课后去尝试完成这一活动, 让活动走出课堂, 让活动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这一活动让学生加强了对热力环流这一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的理解, 这也正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求。

总之, 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内容出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地理教师应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 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创新, 在活动中向学生展现地理知识, 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孟淑华.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的分析和应用.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尹燕立.高一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内容、功能与教学方法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3]张晓芹.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系统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4]郭四化.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用好教材的活动设计.教学与管理, 2008 (4) .

高中中国地理教案 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乡土地理教学;思考

高中地理教学中强化乡土地理教学是新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地理课程要与实际相结合,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提出“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区域学习选自下列范围:当地社区、本区、本国、本洲、其他大洲和空间组合、全世界、全球结构”“所选区域应包括从本区到全球大小不同的规模……”上海教育学院教授刘善龄认为:地理教育必须经过乡土、国家、世界三个认知层次。

一、强化乡土地理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由于基础原因,高中学生普遍感觉地理难学。但乡土地理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学生时常接触。其内容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结合运用得好,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强化乡土地理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理解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理解难度较大,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学生从家乡的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自然资源,工矿业、农林牧业,人口、民族、农村、城市、交通、风景名胜等方面获大量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感性材料,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因为地理表象是形成地理概念的基础,是对地理事物认识深化的依据。学习地理,不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学生没有到地理环境中进行实际观察,脑海里的地理表象贫乏;而只在课堂上用地图、图片、幻灯、电影等形象的教具,显然是不够的。

三、强化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地理综合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最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全新的课程目标。积极开展乡土地理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并且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和谐发展。

四、强化乡土地理教学,能增强学生对乡土的认识和热爱的情感

情感是由外界事物给予人们的刺激引起的。离开了客观事物,情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乡土地理教学活动,结合家乡的特色,走出课堂,到野外,进行调查、参观、访问、观察等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强化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如讲述工业时,我把学生带到了工业园区,参观西部齿轮城,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工业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强化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有利于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的实现。但乡土地理课程教学的实施中,由于理论与实践联系得更为密切,教师独立组织实践性、研究性教学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机会更多,对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要求相对更高。我们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长期积累地理资料和工作经验,乡土地理教学的功用才会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凸显。

参考文献:

[1]杨光阔.乡上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

[2]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中国知网电子版,1990.

高中地理教案设计 篇9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课标1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是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结合实例”,对学生达到水平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是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来得以实现。地表形态的变化非常复杂且涉及面广,地表形态的实例也就不可能一一列举,课标的意图应该是选取一、两个典型实例来分析。 本节课以河流地貌为实例,侧重分析外力作用。

地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场所,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课标中选取聚落和交通线路两个方面,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也体现了学以致用,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理念。本节课侧重于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作为一个以外力作用为主的地表形态的实例,与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相对应,是对第一节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运用,学生通过第二节和本节的学习,可以学会分析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学会分析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教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第二部分是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一部分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分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在“河流侵蚀地貌”中,教材先介绍了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然后详细分析了河谷的形态及演变过程。在“河流堆积地貌”中,教材主要介绍了典型的地貌类型:冲积平原。并对构成冲积平原的三个部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在第二大部分“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中,教材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河流地貌的特点,说明了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形态、规模和集散程度的影响。教材中设计了三个“活动”:张家界的河谷、黄淮海平原的地貌、聚落发展的预测,还插入了一个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这些是用具体实例来辅助说明,资料比较丰富,同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学情分析】

本节的部分内容专业性较强,有一些新概念,如溯源侵蚀、河漫滩等,而且本节主要体现了地理过程,对学生的认知要求较高,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想象能力。

高一的学生对于河流有一定的认识,也都有对聚落的直观概念。同时,高一学生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有一定兴趣,由机械记忆逐渐变为以理解记忆为主。加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并具备了运用实例分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能力。因此,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难度较小,但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辨别在不同发育时期河谷受到的侵蚀作用及河谷形态特征的差异,说出河谷的形成过程。

2.知道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的位置,说出其形成过程。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能归纳分别说出洪积扇、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 用比较分析方法区分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

2.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3. 通过案例的分析学习和讨论,综合分析河流不同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 理解事物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3.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能力的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10元钱图案图片)

师: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10元钱,它的图案有一面是画山水的,哪位同学能说出这是在哪里呢?(吸引学生注意力)

生:三峡中瞿塘峡的夔门

师:有哪位同学能知道这么壮丽的地方,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河流的侵蚀作用

师:具体是侵蚀作用中的哪一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师: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将河流地貌,分为哪两种?(侵蚀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我们先来看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 一、河流侵蚀地貌

[播放幻灯片1] 三峡景观图

师:三峡的景观就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同学们能不能来说说自己对河流侵蚀的理解?

(生答)

师总结: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引导读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82,归纳填写PPT上的表格。

[播放幻灯片2]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概念 对河流的影响

[播放幻灯片3](学生回答时教师逐渐点击总结)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概念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对河流的影响 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特别强调 伸长 加深 展宽 [板书] 1、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过度)了解了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作用形式,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大家分析一下这些河流地貌的成因。

[播放幻灯片4]

虎跳峡景观图片、局部侧面剖面图

文字材料:虎跳峡长20公里,落差213米,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

(师在长江干流上指出虎跳峡大概位置)

师:虎跳峡深切峡谷的形成以哪种河流侵蚀作用为主?

生:下蚀作用

师:有人说虎跳峡在数万年后不在现在的位置,可能吗?如果可能,会沿河道哪个方向移动?上游还是下游?

[播放幻灯片5] 瀑布景观图、瀑布上端和下端不同性质岩层的分布图

师:这种推测完全有可能。在流水常年累月的不断侵蚀作用下,下端受到的侵蚀作用力大,较软的岩层易受到侵蚀淘空,而上端岩层也会逐渐剥落,使得河谷不断向河流源头的方向移动,这就是溯源侵蚀。

[播放幻灯片6]

荆江景观图、卫片

文字材料: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城到湖南城陵矶的别称。全长420千米,而直线距离仅约185千米,河道曲折之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这里两岸堤坊险象环生,据史载,新中国成立以前450年间,荆江河堤防溃口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

(师在长江干流上指出荆江的位置)

[播放幻灯片7] 探究讨论活动题目

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为什么险?

(因为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所以水流不畅,容易溃堤,因而险。)

2、荆江河段的河流侵蚀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它又会产生怎样的河流侵蚀地貌?

(属于侧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学生探究讨论回答,老师做点评,总结)

[板书] 河谷的演变过程

(过度)我们已经了解了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向及其对河流地貌的影响,那么,河谷作为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怎样形成的?

生: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降水或冰雪融水在地表流动过程中,逐渐汇聚成为沟谷流水,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很强,从而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如果沟谷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就逐渐演变成河谷。

师:很好!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少,横剖面呈“V”字形,“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出现了凹凸岸。接下来,同学们就分小组讨论、探究河流凹凸岸的特点。

[播放幻灯片8] 河流凹凸岸图,分组探究讨论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异常激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我们称为地质灾害。请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知识,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动画游戏】让学生回答,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景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课件演示】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特点的三个方面。结束授课。

探究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题目】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3.使学生通过总结探究活动的成果,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产生的间接和直接影响,以及如何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以便大家可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2.搜集典型的四类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给人类造成的影响。例如比较典型的地震灾害,典型的火山喷发灾害等等。

3.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挑选最典型和深刻的资料,其中这样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应该区分哪些灾害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哪些不是;

(2)应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尤其是火山喷发;

(3)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对待地质灾害以及对灾害所进行的研究,并对如何积极防御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展示探究活动成果的方式:

1.论文方式,要求资料准确,引用得当,观点明确;

2.制作成板报,要求精简内容,条理清楚,形式美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用计算机完成演示(适合条件较好的学校)。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能力目标

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重点】

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过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

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①范围:23°26′N―23°26′S

②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③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

这样可以判断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

⑤易混淆的概念:回归年与恒星年(比较法)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

②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

即: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2)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并与经线圈重合.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线(或面)的夹角(H),

(注:不要理解成太阳离头顶有多高)其取值范围:0°≤H≤90°.

正午太阳高度,即某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主要用它来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阳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阳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阳高度一定比这还小.

②规律:1)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方)递减.比如:假如太阳直射点在3°N,那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两侧(方)递减.

2)时间变化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所以它的空间变化规律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归纳演绎法)

③H对地表影响:(利用人教版地图册P16右下图,并解说)

1)太阳高度(H)越大,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温度就越高;

2)太阳高度(H)越小,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温度就越低.

5.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

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②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的四季

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

③易混淆的概念:季节、节气与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与夏至日,冬季、冬至与冬至日等等.(比较法)

6.五带的划分

①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分界线,把地球分成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②学生讨论:1)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小;南温带,北温带变大.

2)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大;南温带,.北温带变小.

③易混淆的数据:五带的划分的分界线的纬度23°26′和66°34′,与低纬、中纬、高纬度的分界线的纬度30°和60°.(比较法)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案3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较为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教材通过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的对比,引出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方面的区别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以对比。使学生理解: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农业的区位选择在本质上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从而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就较容易回答出两地农业生产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了。

图3.3是本单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图,是本单元的其他内容的基础,教学中应在分析各个案例和“活动”的过程中反复运用,从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P43的三个活动的设计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内容,以提高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活动l和活动2在教学时应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到孟买、罗马、江西泰和县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进而帮助他们分析这三个地区的地理区位条件。活动3是“我国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的变迁”,教学中需要出示一些这一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资料以及稻米、甘蔗、花卉三种作物的市场价格,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受市场因素的影响。

P44案例1的目的在于说明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地中海农产品种类及消费地的变化,通过对法国和西班牙两国的农业区位差异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进行地理区域比较的方法和思想。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教材中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多图综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同时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不同农业地域景观图的比较,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

上一篇: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下一篇:高中“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