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合理容量》教案5 湘教版必修(精选9篇)
高中地理《人口合理容量》教案5 湘教版必修 篇1
人口合理容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人口爆炸”的含义。.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3 .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及人口容量的自身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计算人口增长的数据资料,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计算能力。.通过分析环境资源这个限制性因素对人口增长快慢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和保护环境的意识。2 .通过学习人口的合理容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人口政策的正确性和控制人口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是: ① 环境的限制性; ②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及其特点。
教学方法: ① 采用多媒体教学; ② 案例分析; ③ 学生收集资料并相互交流。教学过程:
案例分析,引入教学:
从拥挤效应看环境人口容量
科学家曾用一些小种群的老鼠进行实验。他们将几十只老鼠放在面积约 9平方米的笼内,不限制它们的食物、饮水和空气,研究长达两年。按正常繁殖比例计算,预计两年后最终会有 5000 只成年鼠。然而,根据实验结果发现,栏圈中的成年鼠数目一直在150一 200 只之间。科学家还发现,在这拥挤的环境里,虽然食物、饮水和筑巢材料很丰富,但动物的行为发生了异常。规律性的发情和交配行为丧失了,雌鼠甚至忘记了怎样筑巢和照顾幼仔。老鼠通常并不啮同类,但在这里成年鼠却吃掉了幼鼠。过分的拥挤使鼠群的行为出现反常,血糖急剧下降,甚至休克。
看来,生物不仅需要物质,还需要空间和领地。生态学家把这种由于生物种群密度过大而产生的结果,称为“拥挤效应”。人类是高级动物,和一般动物的拥挤效应显然有所不同,但既然是生物,也就可能会产生拥挤效应。事实上,拥挤效应在人类社会中已有体现,地球上的许多地方已人满为患。因此,提出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把地球上的人口控制在较合理的数量之内,弱化拥挤效应,维持人类合理健康的生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人口爆炸
学生活动:读图1-5 世界“10亿”人口年表,计算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100,30,14,13,12)分析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人口爆炸)
讨论交流马尔萨斯人口论理解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对环境资源带来不利的影响。
[马尔萨斯人口学说中的“两种级数学说”只是在一定的时间、选定的地点条件下才有可能存在,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能主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效地控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都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对人类发展也是有害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马尔萨斯其人: 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 1766 一 1834),出生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年代,他 1784 年进人剑桥大学学习历史、英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并专攻数学。1788 年毕业,获得神职。1805 年担任伦敦附近的东印度学院(East India College)的历史与经济学教授。1798 年出版的他的著作 《 人口论及其对未来社会的进步的影响 》。1799 年他到瑞典、挪威、芬兰和俄国调查土地、粮食与人口的关系。1802 年,访问了法国和瑞士。次年,对其著作作了修改补充,出版了第二版。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有三个主要的观点,就是“两个公理”、“两个级数”和“两种抑制”。“两个公理”:第一是“食物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第二是“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在将来也是如此”。“两个级数” : “人口在没有阻碍的条件下是以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稍微熟悉数量的人就会知道,几何级数增加的量比算术级数增加的量要大得多”“根据自然规律,食物是生活所必需,这两个不相等的量就必须保持平衡”。“两种抑制”: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二者出现不平衡时,自然规律就强使二者恢复平衡。恢复平衡的手段,一种是战争、灾荒、瘟疫等,对此,马尔萨斯称其为“积极抑制”;另一种是要那些无力赡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马氏称其为“道德抑制”。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根据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初期的人口现象提出来的,当时,对他的理论存在着不同看法,在马尔萨斯的两个公理中,把人与自然界的动物等同起来,当作超社会的自然规律,从而忽视了人口问题的社会性,至于“两个级数”,虽然他说是在“没有限制的条件下”的增长规律,但是,从整个人类历史看,没有限制的条件是不存在的,所以从总的情况来说,“几何级数”增长也是不存在的。最后“两种抑制”的办法中,“积极抑制”的战争、灾荒和瘟疫其实质都是社会原因为主而引起的;“道德抑制”更是不切实际的。虽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是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人口学著作。有些西方学者根据历史发展,认为该学说反映了 18 世纪及其以前历史上人口发展的若干现象,但不能反映当时人口现象的社会原因,更没有预见到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工农业生产与科学避孕的作用。因此,也有学者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在反映农业社会人口增长的规律上基本是正确的。但是,人口问题是个社会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同的表现。
二、环境的限制性: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由于人口增长造成的环境恶化的资料、影像和图片。.展示学生收集有关所居住地区由于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实事、图片。.写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限制性小论文。(可以以某一环境要素展开叙述)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资源之间应保持良性循环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 阅读“人类的空间” , 全世界的人口都可以放在英国的一个小岛 ― 怀特岛上,其材料的作用是先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概念。2. 组织学生进行三种人口发展观辩论:
3. 学生活动:分析我国各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承载的人口密度,材料把我国按气候因素分成九个地区,给出每个地区年生物量、可承载人口和最大人口密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每个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环境承载力就不同,人口容量也就不同,得出我国人口承载力南方比北方大,东部比西部大,从而理解人口容量的相对性特点,把九片地区的可承载的人数相加约 16.2 亿,就是我国最多可承载人口,超出这一数量,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环境就会恶化,使学生明确人口容量的临界性特点和警戒性特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小结:
练习: .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下列题目。(l)从人均耕地变化曲线看,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日趋_,这一趋势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按 1955 一 1975 年的速度发展,大约在 2020 年,我国人均耕地将接近于_。(2)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3)当前,我国耕地不但在数量上减少,其质量也不断下降,原因是: .人口增长过快会引起一系列问题,根据下表中数据,分析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3
高中地理《人口合理容量》教案5 湘教版必修 篇2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在本章和整个必修地理教学内容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知识点的延伸,人口增长影响了人口的时空分布,而人口迁移改变了这种时空分布导致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合理性,同时也促使多种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又是产业活动的重要区位条件。所以这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必修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新课程地理主要就是围绕“人地关系”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和变化,像产业活动、产业转移和环境问题等都与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口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诸多问题的核心问题。本节内容就是通过联系具体的人口迁移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科学的认识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喜欢探究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而人口迁移就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因此本节内容以温州为案例展开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有限,对现象、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认识,像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上很多学生存在偏差,对于人口迁移原因的理解上也较为片面。另外高一学生普遍比较缺乏区域地理知识,所以对人口迁移的具体空间流动情况大多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发挥其主动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内化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1、整堂课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前视情况组织学生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另外在分组探究的操作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活动时间的把握,要留出充足的时间组织小组间、学生个人间的交流和评价,以保证学生能充分地进行合作和探究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及时调整原先的预案,抓住一些课堂小细节展开难点、易错点的教学,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例如在人口迁移概念的教学上,我先组织学生判断五组人口空间流动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是否属于人口迁移必须要把握的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像这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人口迁移概念这个难点的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口迁移,更好的区别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设计 篇3
高中地理2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对于这个标准我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能够粗略了解这两个概念提出的背景。
第二,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提出的意义。
第三,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这两个概念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四,学生能够分析、比较、交流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明确这两个概念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第五,学生能够体会这两个概念所蕴涵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等方面。
第六,学生能够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教科书分析】
必修《地理 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人口的基本过程之后,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教材设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两个问题作为段落的标题,激发学生探求答案而进行学习,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得到这两个问题的精确答案。但是通过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并了解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教材最后安排了一个“活动”意在使学生领悟到人口剧增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的重要意义,知道个人应担负的责任。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在前面已经完成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人口基本过程的学习,为本节的学习奠定知识背景。
(2)能力基础:经过一年多高中地理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地理特征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但在归纳总结方面还有待提高。
(3)心理基础:高二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和探究需求,渴望提出个人观点,也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但需要教师作必要的引导。
【设计理念与思路】
设计理念首先是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其次,是注重课本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实现学习与实践之间的本质联系;同时,也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
基本思路是:创设情境并引入主题——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 ”——重点阐述“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简单介绍“三种观点”——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合理容量”和相关问题的紧迫性、政策的必要性。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人口剧增给予自然环境极大的压力,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两重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举例说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说出这两个概念的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讨论不同地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并能以此认识“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的事例说明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以及探讨研究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合理容量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看待问题。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教学难点: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 量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设计
案例分析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选择
主题引入
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加速增长)如果人类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任由其发展,世界人口增长的最大值将是多少人?
有关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85亿,2050年94亿,2100年108亿,2600年630亿,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挤满人。
如果在这个图中添加上资源数量曲线,随着时间推移,资源数量这条曲线将如何变化?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资源将会枯竭,人类终将灭亡。那么,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呢?
看图并猜想
可能回答:随着人类对资源的消费,资源逐渐减少。
多媒体投影: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多媒体投影:
相关预测数据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环境承载力:人类生活的地球,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都表明,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那么,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呢?
过渡:大家学过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的话应该都知道,目前为止只发现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面对人口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事实,人们必然关注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人口增长要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呢?从而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环境人口容量:从这两个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其内涵和环境人口容量是一致的。都是指环境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两个概念的这很好理解。同学们可以环顾一下我们的教室,你们觉得我们这间教室最多能坐多少人呢?我们这间教室,作为一个小环境,里面包括很多因素,比如说光线、空气、桌椅、多媒体教学设施以及容纳这些因素的空间等等。那你们觉得什么是限制我们这间教室容纳更多人的最主要因素呢?对,是空间资源!
引入“木桶效应”:这个原理其实和木桶效应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之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每块木板长短不一,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是取决于长的木板还是短的木板呢?这就是所谓的木桶效应。
资源直接关系我们人类的生存,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水、粮食、油气资源)。如果这里有一个资源木桶,每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桶板的长短表示各种资源的环境承载力的多少.因为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桶板的长度,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这里的数量最少不是指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这么多数量的资源所能供养人口的多少。
北京小练习:
沙特阿拉伯
(以石油资源弥补水资源不足的缺陷)
讨论
多媒体投影: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高中地理《人口合理容量》教案5 湘教版必修 篇4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设计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2、了解西北地区的大致范围、自然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4、理解荒漠化发生的危害。
5、理解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影视图片,引入说明沙尘暴的发生是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直接导致的结果。
2、读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并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利用课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变的过程,包括人类生产生活的类型和特点、人类活动对于荒漠化的影响、以及受此影响环境和资源的变化趋势和环境问题的产生。
4、通过以上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区域环境问题的危害描述、成因分析、治理说明的综合观念与能力,结合读图分析突出现代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充分认识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某一区域在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不合理开发产生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举一反三,培养和掌握分析一个区域内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思路:
[新课引入] 通过新闻影片沙尘暴,引入说明。沙尘暴的发生是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直接导致的结果。
[读图] 读沙尘暴对生活影响图,分析图中反映出的生态问题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强度越来越强。
[讲解] 荒漠化的含义:
荒漠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土地的退化主要是指耕地、草地和林地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的甚至是让土地丧失生产能力。
阅读课本得出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涉及陕、甘、宁、青、新等省区。其中三江源、甘肃中部等地荒漠化现象尤其严重。使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
[读图分析]
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
气候:远离海洋,加上高达山系、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挡,导致北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干旱、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河流: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
植被: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
[材料分析] 根据课本P37的课文“阅读”、“活动”等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分析; 探究:造成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原因:
1、气候干燥,2、大风频繁
3、植物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原因:
1、过度放牧
2、滥砍滥伐
3、过度开垦
4、水资源利用不当
5、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小结: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而消除和减弱人为因素是防治荒漠化的根本途径。
图片演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砍伐 使得我国沙尘暴的次数越来越多。图片演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出示荒漠化的定义。
荒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说明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阅读课文p36探究: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同学分组活动总结: 自然原因:
地形——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
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降水——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人为原因:
人类破坏了植被(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轮荒、开矿等),加速了水土流失。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帮凶”的角色,且起主要作用。
探究:
3、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
正确。因为由于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大大降低,因雨水和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土地变薄甚至缺失,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壤贫瘠,不能生长植物,结果就是土地荒漠化。投影图片胡杨树的变化探究活动:
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
2、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查阅资料,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
红壤性状: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两者相同之处: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
不同之处:“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而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环境下,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
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开山取石、毁林开荒,后者主要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3、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植被;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等等。
[分析理解] 阅读P39课文,结合“阅读”理解荒漠化的危害。
目前,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图文资料:古楼兰的消亡
大约距今三千多年前,欧州一个古老的种族在一次战争失败后,沿着欧亚大陆桥向中亚迁徙。来到了罗布泊,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并建立了楼兰国。他们之中的另一支,在敦煌、玉门一带建立了大月氏国。在经历了被称为前所末有的繁荣和文明之后,楼兰国却神秘的消失了。被历史学家称为古楼兰文明发祥地的罗布泊,也在三十多年前彻底的干 3
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涸了。古楼兰的突然消失,使造就了古楼兰文明的罗布人或称为楼兰人的他们,从此一直追寻着“阿布旦”的去处。他们放弃了古楼兰的废墟逆塔里木河而上,放弃了盐渍的罗布泊,逐水草而行,一代一代定居在被称为水草丰美的“阿不旦”的地方。思考:分析楼兰古城兴衰的原因?
兴:(1)塔里木河带来丰沛的水源(上游有大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2)大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衰:楼兰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
(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导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乱砍滥伐,砍伐胡杨树,毁林开荒。
二、荒漠化的危害
1、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威胁基础设施。
2、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4、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三、荒漠化的防治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
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4、我国的具体措施
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的状况,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图文演示荒漠化的防治 阅读p40活动探究
(l)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
使周边地区出现沙尘暴、扬沙、浮尘的天气增多,降低大气能见度,污染周边的地区环境,使周边地区气候发生改变,如光照减少等,严重影响周边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
土地利用经历了放牧——垦殖——放牧——垦殖的过程,沙丘有三层土壤,说明它历史上曾有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方式,宜农则农,宜牧则牧。
2、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
应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脱贫致富,要在保护环境
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
3、什么是“生态移民” ? “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
当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其环境承载力时,就有可能出现种种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应有计划地将一部分人口迁移到其他有接受能力的地区,这就是“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对自然的尊重。
总结:荒漠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威胁人类生存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它既是一个生态与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社会与经济问题。面对荒漠化的威胁,防沙治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眼前的短暂经济利益驱动下的人类发展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只有坚持走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获得经济、社会、环境的最优化发展。板书设计:
一、荒漠化的含义
1、气候、人类活动---土地退化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1、气候干燥,2、大风频繁
3、植物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原因:
1、过度放牧
2、滥砍滥伐
3、过度开垦
4、水资源利用不当
5、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2、风蚀、水蚀、人类活动---土地退化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
二、荒漠化的危害
1、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威胁基础设施。
2、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4、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三、荒漠化的防治
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
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高中地理《人口合理容量》教案5 湘教版必修 篇5
1、坚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贯彻新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地理3”是在“地理1、2”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生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在实践中的运用。
2、坚持实用性和针对性原则,在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学生成绩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依据进行教学和测评,力求让学生满意。
二、基本情况
学生经过高一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本内容,对高中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基础明显偏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纪律较差,教学难度增大。一个班级内部,仅少部分同学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较高,多数同学感到学习困难较大。
二、教学任务
1、通过认识区域的差异,让学生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2、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3、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主要措施
1、认真研读课标,在吃透课标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备方法)
2、充分运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3、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三、活动安排
1、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
2、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
高中地理《人口合理容量》教案5 湘教版必修 篇6
1、掌握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战略位置;
2、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和北非的自然地理特征;
3、掌握西亚和北非的人文地理特征
2学情分析
学生区域地理的基础很差
3重点难点
1、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然环境的特征;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2、西亚和北非石油资源的分布以及主要的运输路线。
1、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重要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如23.5ºN,40ºN和30ºE,50ºE,60ºE经过的地区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设问引入
二战后至今该地区发生了多次战争如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等,为什么该地区战争多发呢?希望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能找到答案。
活动2【讲授】
一、地理位置:一运、两洋、三洲、四峡、五海之地——交通要道
导读:①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
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纬度处于20ºN——40º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西亚和北非南部,绝大部分处于30ºN以南的低纬地区,热带气候为主)
②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是不是海?有哪些主要的海峡、运河?(一运:苏伊士运河;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亚、非、欧;四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流湖〉)。
③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亚、非)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欧)
西亚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①古代的“丝绸之路”说明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 ②现代海陆交通要冲
A、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线最便捷的路线?
(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B、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想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哪个海峡?(土耳其海峡)判读下列海峡和运河的名称
活动3【讲授】
二、范围和国家 导读:西亚和北非有哪些国家?
(西亚以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分开,北非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亚洲分开,以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分开。国家有西亚的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富汗、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北非的埃及〈地跨两大洲〉、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活动4【讲授】
三、自然地理概况(1)以高原为主 西亚北非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多在200米以上。著名的高原有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土耳其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在高原的边缘有地势较高的山岭耸立,著名的有西亚的兴都库什山,北非的拉特拉斯山,山脉多在1000米以上。(2)平原面积狭小
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及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亦称两河平原〉。早在几千年前,这里都是人口墨迹、经济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现在这些平原地区也是所在国的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区。在地中海沿岸也分布有狭窄的平原,同样也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本区平原面积狭小,但地位很重要。(2)断陷地带——死海
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断陷而成的死海,它是东非大裂谷的一个组成部分,属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死海不是海,而是一个内陆湖泊。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也是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湖泊(比一般海水的盐度高七八倍)。
2、炎热干燥的气候(1)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导读:①西亚北非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热带沙漠气候)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有的地区甚至几年不下雨。很多国家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纬度—气压带、风带及其性质;海陆因素—距海远近、风向;地形—地势高低、山脉走向、迎风坡和背风坡;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本区大部分地区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常年高温干燥(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可达200℃以上,以热带为主;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甚至有些国家或地区基本上常年不降一滴雨,被称为“无流国”,为干旱地带),于是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带,著名的有北非撒哈拉沙漠,西亚阿拉伯沙漠。
②本地区是否只存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类型?(2)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3)温带大陆性气候
在西亚的东部还有一部分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而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伊朗、阿富汗等国境内,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集中于夏季的气候特征。
3、河流:降水少,河流稀少
无流国: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也门、巴林 该底漆主要河流: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4、植被:荒漠和草原;动物:单峰驼
撒哈拉沙漠: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5、资源
北非:磷矿(摩洛哥)世界石油宝库
分布:波斯湾,撒哈拉地下
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主要产油国
西亚: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联酋)北非: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本地区消费量少,输出为主,采用输油管道和大油轮(海运为主),有三条主要线路
线路一: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和北美
线路二: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和北美(运油量最多)
线路三: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
活动5【讲授】
四、居民和经济
(一)居民:以阿拉伯人、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
1、居民本区人口众多,有4亿多。居民和宗教非常复杂,以白色人种为主,大部分居民为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阿拉伯国家”(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注意西亚不是所有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如伊朗、阿富汗、土耳其、以色列、塞浦路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就不属于阿拉伯国家)
2、宗教
在宗教方面,以伊斯兰教为主,因此有人将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通称为“伊斯兰世界”,本地区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注意这里的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重要的宗教城市和国家:麦加、耶鲁撒冷、以色列、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被奉为三大宗教的圣城,这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三大宗教信徒的心目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关于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各方都互不相让,尤其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犹太人)之间更是针锋相对,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多次发动战争和冲突。
(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1、高原上较湿润地方或沙漠中有地下水的绿洲地区,畜牧业比较发达,多以游牧的方式。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等畜产品都很有名;伊朗等国的羊毛织品和地毯等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2、灌溉农业发达,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有地下水灌溉的绿洲地区,如: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地区,伊拉克两河流域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当地人的主要食物,也是伊拉克等国出口特产。
3、地中海沿岸平原和丘陵地区,是油橄榄、柑橘、葡萄等水果产地,园艺业发达。北非摩洛哥盛产油橄榄,并大量出口橄榄油,被称为“橄榄之邦”。
4、农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气候干旱,水源不足 以色列的灌溉农业
导读:以色列是如何发展灌溉农业的?
高中地理《人口合理容量》教案5 湘教版必修 篇7
重点:举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三个表现 难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归纳分析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后,基本掌握了地壳物质循环、地质作用与地形变化、大气环境、水循环和洋流等自然地理知识,具备了基本的地理阅读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但还需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三个表现 难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归纳分析
4教学设计思想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节课的课程标准是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标准中要求的“举例”,即是指举一定的区域为例。这节课选用的是东北的三江平原为区域背景,通过三段材料和三个问题的设计,讲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的故事,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三个表现,巧妙的融合到这个案例当中,采用视频、图片和材料相结合,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赋予了课堂生机。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导入] 首先向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走进三江平原湿地”,让学生对湿地有一个初步了解。通过优美的画面,配以附有磁性的男低音,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在视频播放到1分23秒时暂停。再用课件展示5-6张三江平原的景观图片,教师同时可以简单介绍下湿地的概况: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肾脏”、“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鸟类的乐园”,是无数生命乃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让学生对湿地有个感性认识。
[进入新课]今天这节课就以三江平原湿地为案例,来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出示材料一和三江平原的位置图] [矩形标注: 三江平原] 材料一:三江平原,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这里气候冷湿,年平均气温 2.2℃,在10月末地表水即出现季节性冻土。区内河流纵横,地表径流缓慢,自然植被以沼泽化草甸为主,土壤主要为沼泽土、草甸土、黑土,土质肥沃。湿地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共有脊椎动物近291种,高等植物近500种,是天设地造的自然珍迹。
出示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试着从地形、气候、水文(河流)、植被和土壤五个方面,描述三江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师指点学生,根据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并从材料中挖掘信息,讨论完成: 三江平原湿地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河流):。土壤:。生物(植被):。
三江平原湿地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沼泽广布。气候:气候冷湿,年降水量较丰富
。水文(河流): 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土壤: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生物(植被): 沼泽草甸为主,植被覆盖率高。
[师承转]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河流)、生物(植被)、土壤五大要素组成,描述某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即从上述五个方面来描述。那么,对于一个特定的区域来讲,这五个要素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呢?
[出示活动] 试画一幅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关联图?并以三江平原为例,说明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师指导学生画出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河流)、生物(植被)、土壤五大要素的关联示意图(如上图),并以三江平原为案例,叫学生探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形对河流(水文)的影响: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
地貌对植被的影响:沼泽广布,水生植物众多
气候对土壤的影响:纬度高,气温低,微生物分解慢,有机质积累多。土壤对植被: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植被覆盖率高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量小。河流对土壤的影响:河流众多,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土壤肥力高。
[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河流)、生物(植被)、土壤五大要素组成,它们通过大气环流、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整体。每一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师讲解]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地集中,人口稀少。与我国广大农耕区相比,三江平原的开发历史比较晚,到1949年只有耕地40万公顷。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垦“北大荒”。数十万支边青年、地方干部和解放军官兵,投身到“北大荒”开发中,在特定历史时期里,创造了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他们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相继在三江平原建立了一大批国营农场。[出示材料二及问题] 材料二:
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50年代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野生动物繁多。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有组织的开发,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为美丽富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与此同时,三江平原大片湿地遭到破坏。湿地面积由上个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骤减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87亿立方米地表水也随之消失,致使三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遭到破坏后,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学生相互讨论,师点拨:
[师归纳总结]可见,在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发生改变。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第二个表现: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承转]对“北大荒”过度的开发破坏了这里的原始生态环境,三江平原已由原来自然生态为主的环境系统转变为半自然生态为主的环境系统。湿地面积缩小了80%,空气湿度减小,降水量减少,气温增高,许多野生动物被迫迁徙他乡,曾肥得流油的耕地也正面临着日益贫瘠的危险。为了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1999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开荒,对不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出示材料三及问题] 三江平原地区过度的开荒,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但也使“北大荒”的部分湿地消失,原有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1999年黑龙江省决定停止开垦“北大荒”,实行 “退耕还湿”工程,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截止2011年,黑龙江省基本完成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2002年三江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3、三江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整个三江平原乃至整个黑龙江东部地区的地理环境带来哪些积极影响?(生讨论回答,师点拨订正)植被(生物):植被覆盖率增加动植物资源增多。
湿地面 气候:
调节气候能力增强,湿度增加,气候适宜。积增加 土壤:
水土流失减轻,土壤肥力增强。
水文(河流):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净化水中污染物能力增强。
[小结]可见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第三个变现。
[承转]为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1999年果断停止开荒。坚决禁止占用林地、草原、湿地开垦耕地,不准破坏一亩原始沼泽,以保护好现有的湿地,并建立了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把“北大仓”又变成“北大荒”。那现在的北大荒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观看视频]继续刚开始的视频,放到3分30秒。让学生看看美丽的三江平原现状。
[结束语]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肾脏”、“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鸟类的乐园”,是无数生命乃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所以,让我们携起手来,规范人与自然的互动准则,树立和谐共生的理念,保护湿地,保护我们的家园。
最后送给大家一副对联:绿化祖国山青水秀千秋美 平衡生态人杰地灵万物春 横批:保护湿地
[课后巩固,同时为下节课作准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平原土壤主要为沼泽土、草甸土、暗棕壤和黑土,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平均在3—5%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因此,这里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简析三江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人口合理容量》教案5 湘教版必修 篇8
一、教学内容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前面几章内容的总结和升华,主要讲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两部分内容。本节主要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部分。教材首先指出地理环境普遍存在地域差异,然后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旅行中就能感受到地域差异。紧接着,结合“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分三个方面讲述地域差异的表现: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差异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其中纬度地带性的表现是地球表层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由赤道向两极呈有规律的变化,它是地域分异中最基本的分异规律,教材运用热带雨林和苔原的景观图片,分析对比此种分异规律。教材最后还在阅读材料中以我国为例介绍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从而说明了地域分异是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的一个根本原因.它最终影响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区域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三维课程且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了解陆地环境下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景观图说明地理环境差异的规律及成因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日常旅游经历体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地理景观图对地理环境差异的规律及成因进行整理、分析;尝试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运用适当方法和手段来表达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地域环境差异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二、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内容综合性强,抽象知识多,尤其是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未完全形成,对于自然地理环境从总体上还把握不好。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按照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
1、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课外给予学生适当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进行研究;课堂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不再一味地讲解·而是让学生来探究、分析、定论;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拥有更多时同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想法和方法等。而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堂实际.随时调整能适应学生差异的多种教学方式。
2、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进行读图训练。教材中图表丰富,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资料获取知识,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如:山地垂直带的情况可参考课本插图,注意珠穆朗玛峰随海拔高度不同所出现的垂直自然带,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初中所学的自然带知识。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引导学生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掌握由赤道向两极以及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分析产生地域分化的主导原因。通过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探究、分析,让学生体会学习地理就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4、利用计算机教学。制作电脑动画,演示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变化规律,以及各个地区代表性的动植物。演示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能更直观的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5、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前分好学习小组,课始用学生的调查访问成果展示导入;课中鼓励学生积极的合作探究、讨论、竞答、演示操作等;课尾学生总结这节课的不同收获,等等。让学生对地理课堂感到有趣、生动.充实。
三、课堂教学实录(部分)【课前准备】
学生:调查访问自己身边的亲属在出外旅游时所看到的不同地区的景观,然后对比它们有什么差异;搜集旅游时拍摄的不同地区的景观照片。
教师:Flash动画课件;将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切入生活导入新课】
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研究,同学们肯定有不小的收获。下面我们就有请部分同学上台展示一下他们的成果,大家欢迎!(话音刚落,一名男生大步流星地走向台前)生l:我爸爸今年冬天去广州,发现那里的树叶竟然没有落,大家请看,这是当时拍摄的照片。通过调查,我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景观有明显的不同。
生2:我叔叔去年去泰山旅游,看到山下的树木与山顶的树木有明显的不同。大家看.这是在山下拍到的照片,从上面可以看出树木高大,树叶宽;这是山上的松树,树叶成了竹叶,树也矮了。我的调查结论是山上与山下的景现明显不同。
生3:今年夏天,我们全家去了乌鲁木齐,坐在火车上我看到了沿途的景观差异,并把它们拍了照片。景观的变化非常的大。那时,在我们这里树木郁郁葱葱,向西走了一段时间,树木就明显地少了,草地多了,后来又出现了大片的荒漠,有时很长一段时间也看不到村庄。我的结论是我国的东部和西部景观有明显地不同。至于为什么我还想进行进一步探究。
师:同学们调查的很好,希望同学们今后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多留心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发现各地区的自然景观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地区差异呢?而且有没有规律呢?有什么样的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
【角色扮演 分组探究】
现在,我们班被国际组织选为全球探险考察团,要求我们对全球自然地理环境地区差异进行考察。为了更好地研究,我们分成三个小组。具体任务如下:
1、组由赤道出发,沿经线方向赤道向两极进行考察。
2、组由沿海出发,沿纬线方向沿海向内陆进行考察。
3、组由山麓出发,向山顶方向进行考察。
各小组注意观察沿途的自然景观差异,并探究其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探究结束后,各小组作好总结,介绍探究结果,探究时间为十五分钟。
动画演示:演示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示意图,沿着纬线和经线两个方向演示,不同自然带闪烁不同颜色.同时放大各个自然带,配上自然带内的地表景观并动态演示,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和发现规律。演示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从山麓到山顶雪山的自然景观,让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在垂直方向上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生探究:学生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及课本景观插图,联系教材提供的资料和前面学过的地理知识,分组讨论,探究分布规律。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1、组1同学汇报
组l:我们组经过探究发现,陆地环境异有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下面请同学1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分布特点。
生1:这种分异规律在非洲大陆表现非常明显,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别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从全球来看,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在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组合为亚热带常绿阁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大陆西岸中纬度地带组合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陆内部中纬度地带组合有两种形式: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带。
组1:刚才我们分析的是地域分异的规律,下面我们有请同学2给我们讲一下这种规律形成的原因。生2:这种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做有规律的更替。特剐提醒的是,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组l:大家有不明白的问题需要我们解释吗?欢迎提问。
组2:为什么中纬度大陆西岸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而东岸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组l:因为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这个地区的植被,以常绿灌木为主,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而大陆东岸夏季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所以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2、组2同学汇报
组2:我们小组经过细致的探究发现,陆地环境具有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下面先请同学3来给我们大家分析一下分布的规律。
生3:这种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通过刚才一小组的同学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中纬度地区东岸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混交林带,而大陆内部为亚热带、温带荒漠带或热带、温带草原带。由上可以看出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也出现了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受化。
组2:刚才我们分析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下面我们有请同学4给我们分析这种规律形成的原因。
生4:经过我们探究发现,这种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的不同,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很大,近海地区降水多,湿度大,植被为森林,离海洋越远,降水越少,湿度就越小,植被也就变成了草原,最后成了荒漠。所以说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
组2:大家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需要我们来解释吗?欢迎同学们提问。
组3:在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圈上我发现南美洲南端的东岸是温带荒漠带,如果按照你们的解释,这个地方靠近海洋降水多,湿度大,应该为温带阔叶林带。请你们解释一下。
(小组发言人把目光投向了小组的同学,纽内同学正在积极地讨论如何解释)生l:因为这里降水少。问:为什么降水少呢? 生2:可能是因为这里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少。生3:不对,这里应处于西风带,应该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
生4:这里虽然处于西风带,但是由于受到了高大的安第斯山的阻挡,正好处于背风坡,所以降水少。植被也就成了荒漠了。
生5:这不与我们探究的规律矛盾了吗?(这时,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把求知的目光投向了老师)老师介入:同学们刚才分析的很精彩,这种现象叫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自然地理环境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这也正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同学们可以课外探究以下还有哪些地区出现了这种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把它写出小论文,我们再一起认真分析讨论。下面我们听一听三小组同学的汇报。
3、组3同学的汇报(略)【教师评价 激励提高】
在今天的探究活动中,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而且具有了独立思考与反思的习惯和质疑意识;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了。最可贵的是在表达、交流探究成果时,能条理清晰、完整地表达探究过程与结论,说明同学们的探究活动质量越来越高了。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我们在探究活动中的投入程度、合作意识、意志毅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总结 感受收获】
师:我想这节课同学们肯定有不少收获和感触吧?能不能谈一谈你们有哪些收获感触? 生1:我了解到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地区差异。
生2:我知道了陆地环境的三种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
生3:通过学习,我还了解到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不但有规律性,而且还有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生4:我学会了运用课本插图来分析问题。生5:我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
生6:我今天和同学们合作的非常愉快。
生7:我发现学习的地理知识就是我们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我们应多注意观察我们周围的地理现象。生8:我今天是第一次作为中心发言人,感觉到还有点紧张,不过后来我又调整好了,我想下一次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布置作业】
1、有兴趣的同学可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立课题继续对陆地环境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进行研究。
2、可上网登录有关地理网站,如:或了解更多的知识。
四、教学案例评析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专项练习题 篇9
一、太阳光照图
1.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EB为(选填“晨线”或“昏线”)。
(2)图示时刻,E点的地方时为;D点的地方时为。图中各点,与D点地方时相同的是 和。
(3)如图所示,该日的节气是;日期是月日前后。(4)图中A、D、F点,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排序。(5)图中A、D、F点,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排序。
2.读下面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该图为北半球(节气)的太阳光照图。牡丹江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A、B、C、D、E五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E点的夜长是小时。(2分)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长的范围是,该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3分)
(4)该日,地球接近(近日/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慢)。(2分)
3.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叫做一个____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除外,各地角速度均为。
(2)自转线速度由于不同而有差异: 最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
(3)当A地时间为6点时,图中与A地地方时相同的点有______和______。F地时间为_______点,图中与F地地方时相同的点有_____和_____。可见相同地方时就相同。(4)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某点相比,线速度卫星________地球;角速度卫星________地球。(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4分)
(2)图中A点的时刻为,D点的昼长为小时,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小时。(3分)
(3)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2分)(4)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昼长最长的是。(2分)5.(15分)图为太阳光照图,其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点位于昏线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3分)(2)这一天是南半球的(节气),判断的理由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3分)(3)A、B、C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小的是,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大到小的排序是,白昼时间最短的是。(3分)(4)此时,英国处于()(2分)A.刚刚日落 B.接近中午
C.已经日出2小时以上 D.喝下午茶的时间
(5)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的地区范围是,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2分)(6)这一天荆门(31°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分)
二、地质构造
6.读图“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地,属于向斜的是,属于背斜的是。(2)从地形上看C是,D是,D地形的形成原因是。(3)图中与渭河谷地成因相同的地质构造是(填字母),与华山成因相同的地质构造是(填字母)。(4)若该地区发现有丰富地下水,则在(填字母)处能开采出;若有一工程隧道经过此地,应选址(填字母)处。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沙丘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_。
(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地貌。(5)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岩。
三、地震波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图
(1)在左图中填上地震波代号。P:纵波 S:横波。(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_______界面;横波经过 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______界面。(3)三个圈层名称:A是,B是,C是。
(4)可能是岩浆发源地的软流层在(填字母)层。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依靠。(2)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界面;③曲线代表___________;④曲线代表___________。(3)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B;C。
(4)④曲线在距地表大约2900千米处消失说明外核是。(5)岩石圈范围是指。
11.读以下材料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10分)
材料: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0千米。
(1)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图中字母表示地震波横波曲线的是____,其传播特点是_________。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深度大约是________处。
(2)图中字母M、N线表示的是________,其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M、N之间的圈层叫做________。
(3)此次云南地震的震源位于右图中的________界面以上,所属的圈层是______,其主要由_____组成。
四、天气系统
12.读“常见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
(1)B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特征是。A天气系统的降水易发生在(锋前/锋后),过境时,天气特征一般为。
(2)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填字母,下同)形成的锋面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常在控制下,秋高气爽;每年的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的影响,形成伏旱天气。
(3)D天气系统常常形成天气。该天气系统若发源于热带海面上,常常给我国东南沿海带来灾害性天气,这种灾害性天气的特征主要是。13.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2)图中①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称为 ;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②称。(3)图中A、B两处相比,处风力较大。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原因是。14.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季风环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季风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该图反映了北半球 季节的季风环流。(2)该季节甲处形成了(高或低)气压中心,在其控制下多出现(晴朗、阴雨)天气。(3)此季节,图中赤道低压带处于一年中偏(南或北)的位置,受该气压带影响,丁地气候特征为。16.(10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图”,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单位为hpa,读图回答(1)~(2)题。
(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地是____,乙地是_____;从气流运动状况看,甲地低空空气的流动方向为______,中心形成____气流;乙地低空空气的流动方向为______,中心形成____气流。(6分)
图中A、B两地,风速较大的是____,B处的风向为____;从锋的类型看,C为____,D为____。(4分)
17.读北半球某地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 示风向的是。(2分)
(2)图示时刻,A、B两处相比,处风力较大(1分)(3)M、N两处形成的锋面类型分别是:M 为______锋,N为______锋。(4分)
(4)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可能产生降水天气的是。(4分)
18.读我国10月14日2:00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A处为气压中心(写出具体名称),主要是(动力或热力)因素形成的。(2分)(2)若甲、乙为锋面系统,则可判断B为气压(填“高”或“低”);其中甲为锋(填“冷”或“暖”),其中乙为锋(填“冷”或“暖”);甲、乙两地中,正是阴雨天气的是地,气温将会明显下降的是地。(5分)
(3)此时,杭州和北京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判断理由是;未来几天,北京可能出现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3分)19.利用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
材料二 天气系统示意图
(1)材料一所统计的数据表明当地受到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对应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填字母)。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通常带来等天气现象,我国冬季的(气象灾害)就与此天气系统有关。(5分)
(2)材料二中,甲、乙两地都被(填冷或暖)气团控制,其中B 图的乙城市位于天气系统过境(填“前”或“时”或“后”);长江流域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与材料二中的(填字母)天气系统有关。(3分)(3)2014年7月18日至19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先后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三次登陆,多地遭受重创。最大风力达17级的“威马逊”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沿海最强的台风。造成该现象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填字母)。“威尔逊”在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为下图中的(填数字)。(2分)
五、气候类型 15.(13分)下图为“非洲气候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4)题。
(1)图中C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影响C气候的气压带或风带是_____;A、B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类型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4分)(2)图中D气候的特征是夏季____,冬季____;其原因是夏季受_______带控制,冬季受______带影响。(4分)
(3)图中流经F、G海域的洋流,其性质分别为F_____,G______;流经E海域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3分)
(4)图中①、②两处位于板块边界,其中位于生长边界的是______,消亡边界的是_________。(2分)
20.读四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回答问题。(7分)
(1)四幅图中,全年降水稀少的是________地;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的是________地。(2)图示的四地中,气温的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地,最小的是________地。
(3)以上四种气候类型中,一年中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地。(4)四种气候类型中全部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地。21.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3分)(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的名称: A;B。C;D。
(2)B气压带和C气压带之间的风带叫做,常年受该风带控制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气候特征为;该风带与C气压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叫做,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分布规律是。C气压带和D气压带之间的风带叫做。
(3)常年在D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叫做,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22.读“某中低纬海域等温线图”,图中箭头表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读后回答:(10分)
(1)该海区属于___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性质,该洋流是_______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洋流位于大陆的_______岸,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影响表现在________;受其影响,沿岸地区形成_______环境。(4)如该海区有世界四大渔场之一,该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按成因属于_______流。其形成大渔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比较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高低;甲的热力状况是(受热或冷却)。该环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3分)
(2)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判断甲、乙哪一个是城市,并说明理由。(2分)
(3)若该图为北半球二分日中的中纬环流,请写出甲、乙的纬度:甲;乙。并说出②的近地面的风向为风。(3分)
(4)若该图为大西洋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请判断该海域所处半球(南或北)。并写出图中数字代码所代表的洋流名称:①;③;④。(4分)24.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自然带①②③④的更替体现了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2)根据图中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季;①自然带的名称是。(3)图中A半岛此时盛行风,该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4)洋流⑤对沿岸地区气候有作用;B海域处于板块交界。25.(16分)读“太平洋洋流分布图”、“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各题。
(1)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动力。判断图中①~⑦处洋流在西风驱动下形成的有,在信风推动下形成的有(4分)
(2)洋流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分布有重大影响。图中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⑥附近有渔场(4分)
(3)④洋流名称是,它对沿岸气候的有什么影响?(4分)(4)正常年份,(填数字)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但也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上升,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稀少,可能发生了____________现象。(4分)
26.读世界部分区域气候分布、洋流图(图中大写字母代表气候,小写字母代表洋流),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根据图中所示洋流判断北半球季节为,判断理由是。(2)图中J洋流的名称是;从性质看属于(类型),i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3)图中A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是,B气候区对应的植被类型是,塑造C气候区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27.图是“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1)此图反映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_特征。
(2)图中各字母,表示形成长江三峡的地质作用是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着不同植物的是______,表示植被对城市空气具有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表示人为原因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的是_________。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种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叫。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选择填空)的变化(A:②→③→④,B:③→⑤→⑥),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海拔高度 不同。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这种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叫。
(4)自然带③分布于和气候区,该自然带的主要植被为。29.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此时d地的盛行风向是,该地风向呈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2)①洋流按性质分属于,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作用。
②海域位于板块与板块的(消亡、生长)地带,宽度将不断(缩小、扩大)。
(4)图示时期,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杭州市昼夜长短状况是。
(5)澳大利亚的植被从a→b→c为荒漠到草原到森林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这个分异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参考答案 1.(1)昏线(2)18时;14时。C和F(4分)
(3)夏至;6月;22日(3分)(4)A<F<D(5)A=D=F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顺着自转方向,经过晨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昏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
(2)图示时刻,E点位于昏线上,地方时为18时,C、D、F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3)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太原市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4)自转线速度规律是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即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5)除两极点外,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每小时15度,南北两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考点: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2.(9分)
(1)夏至日 昼长夜短(2分)(2)C、D,20(2分)
(3)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北半球 南(3分)(4)远日,慢(2分)【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图示五点线速度最大的是赤道上的C、D两点;E点夜长昼短,图中经线间隔是30度,即相差2小时,图示E所在纬线昼长是4小时,夜长是20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长的范围是北半球;该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4)近日点是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是7月初速度慢;图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考点定位】考查日照图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3.(每空1分,共15分)
(1)恒星 15°/h 极点 相等(4分)(2)纬度 赤道 小(3分)
(3)B E 7:00 C D 经度(6分)(4)大于 等于(2分)【解析】 试题分析:
(1)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叫做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h,除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均相等。
(2)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速度为0。
(3)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与A地地方时相同的点有B、E;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F在A东侧比A早1小时,地方时是7:00,与F地方时相同的点是C、D。
(4)地球的同步卫星是在赤道上空运行,线速度比赤道大,角速度相等。【考点定位】考查地球自转的规律及意义。4.
(1)12月22日(1分)南回归线(1分)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2)12时(1分)12(1分)4(1分)(3)D﹥A﹥C﹥B(1分)相等(1分)
(4)A(1分)B(1分)【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光照图中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任何一天,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2)光照图中地方时的推测有两种方法:①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分别为12时和24时或0时; ②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分别为6时和18时。此时A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所以地方时为12时,因为D位于赤道上,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故D点昼长为12小时,C点此时位于晨线上,所以此时C的地方时即为其日出时刻即10:00日出,则昼长为(12-10)X2=4小时。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特点为赤道处最大,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A﹥C﹥B,角速度的分布特点是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
(4)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南回归线上的点即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昼最长的为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即B点。
考点:考查光照图的基本判读。5.
(1)逆时针(3分)
(2)冬至(1分)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1分)23°26′N, 45°W(1分)(3)C(1分)A>B>C(1分)A(1分)(4)D(2分)
(5)赤道及其以南地区(1分)整个北半球(1分)(6)82.5°(2分)【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C为昏线,其东侧为夜半球,据此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2)从上题可知,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表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南半球为冬至日。
(3)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图中三地中C地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其余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A>B>C;该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三地中A地纬度最低,昼长最短。
(4)图中A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其地方时为12:00,0°经线位于该经线以东45°,其地方时为15:00,即英国的地方时接近15:00,D正确。
(5)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全年最大值。
(6)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知,荆门(31°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2.5°。考点:光照图综合判读 6.(1)C D
(2)山岭 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3)B A(4)C D 【解析】 试题分析:(1)图中C处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是向斜;D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是背斜。(2)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容易形成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3)渭河谷地是岩层断裂岩块下降形成的,属于地堑构造;华山是岩层断裂岩块上升形成的,属于地垒构造。读图可知,B处是地堑,A处是地垒。
(4)地下水储存于向斜构造中,隧道应开在背斜构造中。
7.(1)西北 风力侵蚀(2)风力堆积(3)上升
(4)喀斯特(岩溶)(5)岩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A地貌是风蚀蘑菇,主要分布于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2)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一般分布在干旱地区。(3)图中断层左侧高,右侧低,说明左侧上升右侧下降。
(4)D是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5)按岩石成因,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考点定位】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壳物质循环 8.
(1)横波S波为虚线 纵波P波为实线(2)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3)地壳、地幔、地核(4)B 【解析】 试题分析:
(1)横披的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故图中虚线为横波,实线为纵波。
(2)横波和纵波在经过莫霍界面时,突然增大,故图中a为莫霍界面;横波在经过b面的时候突然消失,说明b面以下为液态,故为古登堡界面。
(3)图中A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故为地壳;B位于古登堡界面和莫霍界面之间,故为地幔;C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故为地核。
(4)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结构。9.(共10分,每空1分)(1)变质;d
(2)可见;⑤;②
(3)岩石圈;莫霍;加快(4)向斜;抗侵蚀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题为两个知识点混合的题,地表的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地表以下的为地质循环的知识。三类岩石中有岩浆直接形成的为岩浆岩,故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d有外界的沉积物经固结形成的岩石,所以为沉积岩,则c为变质岩,故甲箭头代表的为变质作用。
(2)大气的受热过程各箭头的含义为①太阳辐射②大气逆辐射③地面辐射④大气吸收作用⑤大气反射作用⑥射向宇宙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的电磁波主要分三个波段,紫外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区,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大量火山喷发物使大气中尘埃物质增多,会使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同时也会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3)岩浆来自于软流层,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岩石圈的范围为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所以该圈层中含有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即莫霍面,地震波经过该界面时无论横波还是纵波波速都突然增加。
(4)丙处的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为褶皱,并且岩层向下弯曲,所以为褶皱的向斜构造,向斜成山的原因是因为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不易被侵蚀所以形成山岭。
考点:考查地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较为综合但基础性较强。10.
(1)地震波
(2)莫霍 纵波 横波(3)外核 地幔 地壳(4)液态
(5)地壳加上地幔顶部(或软流层以上的部分)【解析】 试题分析:
(1)人类探测地球内部主要利用地震波。
(2)地震波分纵波、横波。纵波可在固体、液体介质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纵波波速高于横波波速。图中界面1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界面,曲线3为纵波,4为横波。
(3)ABC分别为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外核,地幔,地壳。
(4)因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④曲线在距地表大约2900千米处消失说明外核是液态。
(5)地壳加上地幔顶部(或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合称为岩石圈。考点: 地球内部圈层 11.(10分,每空1分)
(1)B 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2900千米(2)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 莫霍界面地幔(3)N界面以上 地壳 岩石 【解析】 试题分析:
(1)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B曲线是横波。由图示可知:AB曲线增速最快的是地下400-2900km,到了2900km横波消失。
(2)MN线是地震波速变化较大的面,称不连续面;M是古登堡面,N是莫霍面;以MN界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N以上是地壳,MN之间是地幔,M以下是地核。
(3)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5km,云南地震,震源深度为5.0千米,发生在地壳层,在N界面以上;地壳层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12.
(1)气压升髙,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锋前 连续性降水(2)B C C
(3)阴雨 狂风暴雨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A是暖锋、B是冷锋,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转晴;暖锋降水在锋前,过境时,暖气团徐徐爬升,常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2)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多是冷锋B形成的锋面雨;秋季常在高压C控制下,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C的影响,形成伏旱天气。
(3)D天气系统是低压气旋,常形成阴雨天气;低压气系统若发源于热带海面上,常常给我国东南沿海带来灾害性天气,这种灾害是台风,天气的特征主要是狂风暴雨。【考点定位】常见的天气系统
【名师点睛】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若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则称为低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
域,叫低压槽;低压槽常形成锋面,低压中心左侧的锋面为冷锋,右侧的为暖锋。冷锋过镜时常会形成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暖锋过镜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高压控制下多晴天,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13.(1)C
(2)低压 反气旋(3)A
(4)②;②处为高压中心(或反气旋),天气晴朗,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所以昼夜温差大 【解析】 试题分析:
(1)风向应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图中A处风向向左偏,B和D由低压指向高压,只有C是正确的。
(2)图中①处气压较四周低,为低压中心,称为低压;②处气压较四周高,为高压中心,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为反气旋。
(3)图中A处等压线较B密,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大于B,风力较B大。
(4)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高压控制下多晴天,晴天气压差较阴雨天大;图中②处为高压中心,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昼夜温差大。【考点定位】常见的天气系统
【名师点睛】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若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则称为低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低压槽常形成锋面,低压中心左侧的锋面为冷锋,右侧的为暖锋。冷锋过镜时常会形成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暖锋过镜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高压控制下多晴天,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14.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4分)。(2)高 晴朗(或干冷)(4分)。(3)南 高温多雨(4分)。【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亚欧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高,受低压控制,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北季风。夏季海洋上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我国东部盛行西南季风。图示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北季风,故为冬季。
(2)读图可知,甲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该地冬季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3)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纬度低,所以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考点定位】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及季节判断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名师点睛】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
带的过渡地带。15.
(1)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低气压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每空1分)(2)高温少雨(炎热干燥)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 西风带(每空1分)(3)寒流 暖流 降温减湿(每空1分)(4)② ①(每空1分)【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气候类型分布规律,C处为热带雨林气候,A处为热带沙漠气候,B处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热带草原带。
(2)D处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温和多雨。
(3)根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E为加那利寒流,F为本格拉寒流,G为厄加勒斯暖流,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
(4)①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的地中海地区,属于消亡板块;②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的红海地区,目前红海的面积在扩大,这里属于生长边界。
考点:这道题比较综合,考察了气候类型、洋流、板块构造、自然带。点评:本题考点比较全面,难度中等。16.
(1)高压 低压 顺时针 下沉 逆时针 上升(每空1分)(2)B 西北 暖锋 冷锋(每空1分)【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气压值判断,甲处为高值中心,乙处为低值中心,所以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为高压,乙为低压;高压中心垂直方向下沉,北半球近地面水平方向顺时针辐散,低压中心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北半球近地面水平方向逆时针辅合。
(2)B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较大。根据近地面风向的画法,画出B处的风向为西北风;根据图中锋的符号,判断C为暖锋,D为冷锋。
考点:考察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的分布,涉及到了高压中心、低压中心气压、气流状况;风力大小及风向的判断;根据符号判断冷锋、暖锋。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在这一部分属于比较基础的内容,难度较小。17.
(1)C(2分)(2)A(1分)
(3)暖(2分)冷(2分)(4)②(2分)①(2分)【解析】 试题分析:
(1)由题干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注意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大小及变化方向,结合判断风向的一般方法:找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向右偏转30°--45°左右,即是该地的方向,;所以图中A、B、C三地地应该是东南风、D地应该是西北风,所以C地风向正确。
(2)图示时刻A、B两处相比,A处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相对较大。(3)仔细读图,注意图中M、N两处的符号差异,根据常见天气系统的符号可知,M处符号是黑色三角形,锋面类型应该是暖锋;N处符号是黑色半圆,是锋面类型应该冷锋。
(4)根据①、②两处等压线的数值变化可知,②处自四周向中心气压越来越高,所以属于高压系统,垂
直方向上空气做下沉运动,不易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白天气温高,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气温日较差较大。①处自四周向中心气压越来越低,所以属于低压系统,垂直方向上空气做上升运动,易形成降水。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图、常见天气系统。18.
(1)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1分)热力(1分)
(2)低(1分)冷(1分)暖(1分)乙(1分)甲(1分)
(3)北京(1分)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1分)寒潮(1分)【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中的等压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得出A处为一高压中心,即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此高压的形成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大陆相对于同纬度的海洋而言降温快,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为受热多少形成故为热力因素。
(2)同一天气系统中出现两个锋面,即为锋面气旋系统,所以B为低气压中心,据图中甲处锋面的图例为冷锋,乙则为暖锋。冷锋锋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此时甲处于冷锋锋前,故无降水但即将受到冷锋影响,所以气温将会明显下降;乙位于暖锋锋前,所以多连续性降水。
(3)同一幅等压线图中判断风速大小,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大风速就大,反之则相反。未来几天,北京即将受冷锋影响,据题中的月份,可推断即将受冷空气入侵即寒潮影响。
考点:考查大气活动中心及常见的天气系统。19.
(1)冷锋(1分),A(1分)。大风、降温、雨雪(任答两点,2分),寒潮、沙尘暴、霜冻、雪灾等(任答一点,1分)。(2)冷(1分),前(1分);D(1分)。(3)C(1分)。③(1分)。【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显示该天气系统使该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出现阴雨天气,说明该天气系统为冷锋;材料二中A、B为锋面系统,其中A冷气团一直向前而无转向,为冷锋;C、D中心气流分别呈上升和下降状态,分别表示气旋和反气旋。冷锋过境过程中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变化,我国北方地区冬半年常见的气象灾害如寒潮、沙尘暴、霜冻、雪灾等均和冷锋过境有关。
(2)材料二中甲、乙两地均位于锋面下方,均受冷气团控制,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可知,B图中的乙城市位于锋面过境前。每年7、8月份,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从上面分析可知,材料二中表示高压系统(反气旋)的是D。
(3)台风是由热带、副热带大洋表层的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材料二中表示气旋(低压中心)的是C;台风中心气压低,气流向中心辐合,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北半球),形成逆时针的气流漩涡,对应③图。考点:天气系统 20.(1)丁 甲(2)乙 丙(3)丙(4)丙 丁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示降水统计分析,丁地降水最少;图甲夏季6-8月份降水少,冬季12-2月份降水多。
(2)对比气温曲线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差可知,乙地年较差大;丙地最小。(3)图示降水变化最大的是丙地,有明显的旱雨两季。(4)图示最低月份气温在15°C以上为热带。【考点定位】气候特征、气候类型的判别
【方法总结】气候类型判断方法: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1)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
(2)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21.
(1)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不可用简称,如“副高”、“副低”等)
(2)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纬度、海陆位置均须有)东北信风带(“东北”二字不可省略,可以“北半球”替代)(3)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解析】 试题分析:
(1)A位于极地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为极地高气压带;B地盛行上升气流,为副极地低气压带;C地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地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气压带。(2)副热带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为西风带。
此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从海洋吹来的西风影响,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气候。
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为东北信风带。
(3)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的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考点:主要气候类型。22.
(1)南 越往北水温越高
(2)寒 从水温低流向水温高(3)西 降温减湿 沙漠
(4)秘鲁寒流 上升补偿流 上升补偿流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成为鱼类的饵料 【解析】 试题分析:
(1)温度越高水温越低,从图中等温线数值变化可知,该地越往北水温越高,说明纬度越低,越接近赤道,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
(2)该洋流从水温较低的海域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域,为寒流。
(3)结合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南半球中低纬度自南向北流的寒流分布在大陆西岸,其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受其影响,沿岸地区形成沙漠环境。
(4)四大渔场中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是秘鲁渔场,其形成和该地的上升补偿流有关。该地位于中低纬度大陆西部,东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在其吹拂下,近岸地带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部海水上涌形成上升流,将底部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成为鱼类的饵料,因此易形成渔场。
考点: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
(1)甲>乙>丙>丁 冷却 冷热不均(近地面的冷热不均)(3分)(2)乙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热源)或盛行上升气流(2分)(3)30 ºN 60 ºN 西南(3分)
(4)北 加那利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4分)【解析】 试题分析: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在竖直方向上,海拔高,气压低。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高低是甲>乙>丙>丁。甲处的气流是下沉,所以热力状况是冷却。该环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或近地面的冷热不均。
(2)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城市人口、工业密集,气温高,是上升气流。判断乙是城市。判断依据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热源,盛行上升气流。(3)若该图为北半球二分日中的中纬环流,甲处是下沉气流,应是副高控制区,所以甲的纬度是30 ºN。处是上升气流,应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区,纬度是 60 ºN。②的近地面受向可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为西南 风。
(4)若该图为大西洋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根据环流呈顺时针方向,判断是北半球的环流。图中数字代码所代表的洋流名称①是加那利寒流,③ 墨西哥湾暖流,④是北大西洋暖流。考点:热力环流、城郊环流、三圈环流的特征,洋流分布规律。24.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热量(2)夏 热带雨林带
(3)西南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4)降温减湿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看出自然带①③④南北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体现了从赤道互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图中北印度洋洋流向东流,是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为北半球的夏季。①位于赤道地区的刚果盆地,对应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
(3)从图中看出洋流向东流,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的成因是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面季风。
(4)洋流⑤是加那利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是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拉张边界。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洋流的分布与影响。25.
(1)③⑦(2分)①⑤(2分)
(2)北海道渔场(2分)秘鲁渔场(2分)(3)加利福利亚寒流(2分)降温减湿(2分)(4)⑥(2分)厄尔尼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西风带主要影响中纬度地区(海区),其风向为偏西风,受其影响,中纬度海区大洋表层海水自西向东流,因此图中在西风驱动下形成的有③和⑦。信风带主要影响低纬度地区(海区),其风向为偏东风,受其影响,低纬度海区大洋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因此图中在信风驱动下形成的有①和⑤。
(2)从图中可以看出,洋流②和③交汇,这两支洋流分别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在起交汇处形成北海道渔场。⑥附近海区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在东南信风影响下,表层海水向西流,使得底部海水上涌,从而将底部冷海水上泛到表层,将底部沉积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较多,鱼类饵料丰富,形成秘鲁渔场。
(3)从洋流位置可知,④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4)正常年份,东南信风势力较强,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但也有些年份,东南信风势力较弱,上述上升流不显著,使海面水温偏高,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稀少,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考点:洋流 26.
(1)冬季;北印度洋的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2)西风漂流; 寒流; 增温增湿(3)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 风力 【解析】 试题分析:
(1)北印度洋洋流为季节性洋流。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此时北半球为冬季。(2)洋流J位于南半球中纬海区,为西风漂流。
(3)A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为热带雨林带。B位于热带雨林气候两侧,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为热带草原。C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风力为主要外力。考点:洋流、自然带分布 27.(1)整体性(2)C A B D 【解析】 试题分析:(1)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故判断为整体性的特征。(2)长江三峡的形成是受流水侵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故判断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不同温度带生长的植物不同反映了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植被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反映了植被对气候的影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破坏植被,而导致了水土流失,故属于植被对土壤条件的影响。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并能结合实例分析,注意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28.
(1)热量差异 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一样 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A 水热组合
(3)水分差异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往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4)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解析】 试题分析: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南北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由于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一样,以热量差异为基础。
(2)山地垂直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与A相似;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海拔高度水热组合不同。
(3)③位于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⑥内居内陆,是温带大陆
性气候,降不少,形成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水分不同。
(4)自然带③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对应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方法总结】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分异基础是热量,低纬和高纬地区分布明显。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有规律的地域分异。分异基础是水分,中纬度地区最典型。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原因是海拔的变化,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分异基础是水热状况。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29.(20分)
(1)(4分)西(偏)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4分)寒流 降温减湿(3)(4分)生长 扩大(4)(4分)较快 昼短夜长(5)(4分)从沿海到内陆 水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可以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冬季,d地是我国冬季盛行西(偏)北风,冬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①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按性质分属于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②海域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属于生长边界交界地带,宽度将不断扩大。
(4)根据图中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可以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冬季,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杭州市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
(5)澳大利亚的植被从a→b→c为荒漠到草原到森林的变化,从西部荒漠到草原到东部的森林,属于自然地理环境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这个分异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高中地理《人口合理容量》教案5 湘教版必修】推荐阅读: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人口增长模式教案12-16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06-17
高中地理湘教版水循环和洋流教案01-19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教案08-17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05-21
湘教版高中必修三教案07-28
湘教版地理必修06-07
【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09-13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