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

2024-05-21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精选2篇)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 篇1

湘教版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在本课的设计中,主要让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本课内容的设计特色是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通过课本中的相关资料及设计的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分析,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和图表的技能,学生就可以逐渐掌握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的要求:

基本要求:①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③通过对教材中相关统计图表的应用,掌握统计资料的阅读、分析和运用的技能;

④能以科学态度、辨证的观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发展要求:能运用材料、分析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某一活动的具体影响。(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组成成分: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气候变化的特点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主要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人类在依赖和改造大自然的同时,又必须顺应和保护大自然,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本课为进一步学习必修2和必修3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演化比较熟悉,对整个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听说过或从书本上看过,关于冰期的一些内容学生可能在电影中见到过,这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地质年代不是很熟悉,对课本中的坐标图不会阅读,还有关于雪线等一些概念不是很清楚。(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针对一些比较难懂的问题,学生会通过相互之间交流或者预习时查阅资料等方式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教材中统计图表的分析,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和确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让学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和图表的技能,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①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②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本课教学难点:根据相关资料归纳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案例分析,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指导读图和分析的方法,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全球气候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确实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十分微弱、极其漫长的变化过程,学生是很难感受到的。)

一、全球气候变化

阅读课本第一段和“气候变化史”思考:①什么是气候变化?(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长时间”和“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

②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几个阶段?(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时间轴,然后标出气候变化的阶段)

展示课本上图4-17和图4-18,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冰期和间冰期。

(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学生活动:读图4-19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在图中找出几次大冰期,并大体估算其时间; ②地球表面经历的温暖期长还是寒冷期长?

③中生代和新生代分别以干旱期还是以湿润期为主?

④恐龙繁盛的时期在哪个代哪个纪?当时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⑤用自己的话归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坐标图的读图方法,然后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板书:(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处于波动变化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阅读材料“雪线、冰盖”,结合雪线、冰盖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为接下去的读图做好充足的准备。

读图4-20 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教师点拨:“距平”的含义,使学生有正确的认识。)

思考:①在图上指出全球气候近5000年来两次较大的波动,并说出大致时间段和与现在平均气温的差值;

②图中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吗?这说明雪线高度和气温存在什么关系呢?

③结合书本知识,说出这两次气候波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

(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投影上指出气候波动的时间段)

(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阅读图4-21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思考以下问题: ①1861年以来,全球的气温变化趋势如何?原因是什么? ②找出20世纪气温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③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读图4-22,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变化情况)④气温上升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阅读图4-24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让学生谈一下对自然资源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加剧、生态系统的改变、对主要生产领域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这五个方面的认识。

七、板书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

1、概念

2、不同阶段的气候变化

①地质时期

②历史时期 ③近现代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对地理环境 ②对人类生产生活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 篇2

【学习目标】

1、掌握数字地球的概念,了解数字地球的提出背景。

2、了解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了解数字地球与RS、GIS、GPS技术之间的关系。【预习思考】

【探究一】阅读教材内容,探究以下问题:

1、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其核心是什么?

2、数字地球涉及到哪些关键技术?

3、数字地球与RS、GIS、GPS技术之间的关系?

4、根据你的理解与认识,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分别从几个角度,抽象概括“数字地球”,畅想“数字地球”。

【探究二】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球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进行广泛研究。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2)(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归纳总结】(知识、规律、方法、技巧)

【课堂评估】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GIS技术地图的延伸 B.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C.GPS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D.GIS技术可分析、处理RS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2.“数字地球”的核心技术包括()

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现代通信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国际互联网的具体体现 B.能够综合处理图、文、声、像各种信息C.英国最早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D.集电话、光纤、电脑等功能于一体 4.国际互联网是一种()

A.电网 B.信息网 C.电子商务 D.通信网

5.某制鞋厂为了得到世界流行的新款鞋样,通过网站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它这种 行为属于()

A.贸易洽谈 B.签订合同 C.广告宣传 D.电子商务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温州制鞋业发达,企业为了了解世界鞋业新潮流,过去派人去国外购买正宗皮鞋作为参考资料既耗资又耗时。目前他们利用国际互联网很快得到许多新款鞋样的彩色照片,为设计新潮鞋子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材料二 中午12点,一位正在进餐的关国人的手机铃声响了,数字显示说明他所持有的一些股票已达到他预先规定的卖出价.他立即键入“出售”命令这些股票马上由网络交给他的代理人出售。

(1)国际互联网的使用,“缩小”了,“缩短”了,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成为一个 性的 村。

(2)国际互联网上蕴藏着巨大的,被视为企业发展的巨大(3)1993年,美国政府首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该计划被称为“ ”。电子信息通信以 为核心。

(4)如果温州鞋商于2001年6月10日上午8点乘飞机到意大利(东一区)采购新款皮鞋,飞机飞行12小时,在意大利商谈贸易10天后乘机返回。那么,厂家得到新款皮鞋的时间为。

【课后巩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地球”是继哥白尼、伽利略日心说和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认识地球的又一次飞跃。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代表了电气时代对地球的最高认识,那么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数字地球”是“地球村”在电子时代的升华。在这一升华中,从“模拟”到“数字”是一次突变。“数字地球”是一种国家战略,也是一种技术体系,同时又是一个科学文化概念。它是数字技术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文化思潮的结晶。“数字地球”是一个居住在因特网上的以“空间智 能体”为主要种群的高级生态系统,也即“数字生态系统”。这一“数字生态系统”将在地球生物圈和技术的战略平衡关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做到了全天候监控地球,但离控制地球的目标还很远。在濒临失衡的地球上,大自然无情地报复我们,“数字地球”将有助于人类监控地球。

(1)“数字地球”被称为“人类认识地球的第三次飞跃”,前两次飞跃的代表事件是什么?

(2)材料中说“数字地球”是一个科学文化概念,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3)“在濒临失衡的地球上,大自然无情地报复我们,‘数字地球’将有助于人类监控地球。” 请结合这句话,谈一谈你的看法。

上一篇:2016学习刘善平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下一篇:森林的宝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