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通用10篇)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 篇1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的重点:
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难点:
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法:
①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收集人口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反思。如: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
②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活动1.2.3.5
三、教学提纲
(一)人口增长
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 叙述人口增长的特点。
人口的增长为什么有慢有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的净增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之比,多用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一般情况下,用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也可以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研究人口变化的基本数据。
活动1: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人口统计资料分析。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两国人口增长的差异。两国人口各增长多少。
分组讨论交流:影响人增长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地图册P1)哪些因素是正增长、哪些是负增长?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活动2: 活动分析: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出生率下 第1 / 123页
降,不是经过社会或政府有计划的干预,而是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并最终导致生育行为变化的结果,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物质文化生活和自身发展;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多子多福仍是人们普遍的生育观念,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较快。最后总结起决定性的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一高一低”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传统型:
阅读: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 活动3 2.“高一低一高”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过渡型: 分布: 3.“低一低一低”人口增长模式
阅读:2000年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情况表: 特点:现代型: 分布:
(三)我国的人口增长及人口政策 阅读: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我国正在向现代型过渡 小结:略
课后作业:新课堂P2 研究性学习:
1.查找青岛市历次人口普查资料(总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绘制其变化曲线,判断目前青岛市人口增长模式,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 篇2
从学业水平考试的现状出发,笔者总结出高一地理有关地理规律教学的五个方法。
一、情境导入探究法
所谓情境导入探究法,是指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意识地构筑各种有效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独立自主地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有效地进行相关地理规律的教学。
【例1】地带性规律教学
情境导入1:展示世界自然带景观图片。
课前2分钟配乐展示不同的自然景观图,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非洲)、温带草原带(呼伦贝尔)、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情境导入2:分析不同地理环境生长的植物差异形成原因。
先组织学生观看几种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如胡杨林、椰子树、雪莲、荷花等,然后请学生说出每种植物生长分布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地理环境特点,并尝试分析其自然带形成的原因。然后由教师总结:由于不同地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了自然带。
(过渡)上述差异有何规律可循呢?
情境导入3:从中国的东北黑龙江出发分别向南和向西所经历的自然景观的变化。
探究活动1:领略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探索。
(展示课件) 中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
师:在图上找到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往南行进,你们沿途能见到什么自然地理景观?
生:(第一组代表) 我们组从我国的黑龙江出发,南行依次看到了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师:(鼓励)很好,我们跟随第二组从黑龙江向西旅行,又能见到什么样具有特色的景观呢?
生:(第二组代表)我们组从黑龙江西行,沿途见到了小兴安岭、大兴安岭森林带,呼伦贝尔大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各种景观迥然不同,差别好大!
情境导入4:世界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联系。
探究活动2:先让学生回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对照课本“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学案(学案设计的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空白图和对应的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空白图):你发现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有何联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联系?
投影仪展示学案填写的结果,并得出结论: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大体是相互对应的关系。
情境导入5: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活动3: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到两极的主要自然带。观察这些自然带的景观图片,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哪些地方表现得比较明显?
学生讨论完成,第四组同学代表发言,根据景观图片和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说出世界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分析这种景观变化的原因是热量的差异导致的,规律表现为东西方向上呈带状分布,南北方向类型更替。
情境导入6: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活动4: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温带大陆从沿海到内陆地区的主要自然带。观察这些自然带的景观图片,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哪些地方表现得比较明显?
(学生讨论完成,略。)
情境导入7:在我国温带水域,水葫芦生长旺盛,既可消耗水体中多余的养分,又可作为饲料和绿肥,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然而,把它们引种到亚热带水域却因生长过于旺盛而引发了生态灾难。请简要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地理原因。
探究活动5:规律总结。
填表完成课本第20页的活动: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地带性规律在学生脑海里印象深刻,成为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二、地理知识比较法
所谓知识比较法,就是通过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进行比较, 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高效地完成相关地理规律的教学。
【例2】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规律教学
图1是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这类地理统计图常见于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的规律性教学,教学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比较后判断。由于最高温出现在7月,可得出A、B两地均为北半球;“以温定带”可得出A、B两地最冷月———1月的气温都在0~15℃之间,确定A、B两地均属于亚热带气候。通过比较,得出二者在所处的热量带和半球位置这两方面具有共性。“以水定型”可得出A地属于冬雨型,即冬季多雨、夏季干燥,B地属于夏雨型,即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通过比较,得出A、B两地在降水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次,分析后概括。经过分析,确定A地是冬雨夏干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B地是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此可对A、B两地的分布范围进行概括:A地大致位于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B地则大致位于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东岸。
教学实践证明,地理比较法于地理规律教学科学、简便和可行,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三、原理归纳演示法
所谓归纳演示法,是指从个别或某类具体的地理事实出发,动态地概括出地理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3】“褶皱山系形成———喜马拉雅”规律的教学
首先,引入情境,发现规律。
材料一: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全长2500千米,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位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是一条巨大的山脉,呈弧形,长12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落基山脉是科迪拉山系北段最为雄伟的山脉,海拔2000至3000米,南北长5000千米。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从北到南全长9000千米。思考:结合地理图册第2页世界地图及教科书上板块构造示意图,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以上山脉的成因(说清楚板块名称、边界类型)。
材料二:图2中黑线条代表洋脊。洋脊: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大海底山脉,又称海岭。思考:观察洋脊的形状及所处位置,试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其成因。
材料三:在太平洋 西部分布着 一群弧形岛 屿(见图3、图4、图5),如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菲律宾群岛,有趣的是在岛弧的东侧平行地分布着一系列海沟,如千岛海沟、日本海沟、菲律宾海沟。思考:岛弧带和海沟形成与板块运动有何联系?
综上,发现以下规律:
(1)大陆板块之间碰撞,形成山脉、高原。
(2)板块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海岭。
(3)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山脉、岛弧和海沟。
其次,深入探究,总结规律。
笔者要求学生结合图6、图7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图6地形为褶皱构造,试分析A、B两处受力情况,并画出受力方向,解释背斜谷、向斜山的成因。(为了启发学生思考,笔者引入图7:竹片爆裂画面)
综上,总结规律如下: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再次,深入思考,迁移认知。
为了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笔者出示了一些思考题,如“在野外,大部分褶皱构造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那么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该地区的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等等,使学生较好地实现了知识迁移。
总之,通过动态的模拟演示,学生很容易观察总结出板块之间的运动碰撞形成结构这一规律。
四、“纲要信号”图示法
所谓“纲要信号”图示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围绕一种被称为“纲要信号”图表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讲授、记忆、复习的规律教学法。“纲要信号”图表是一种提纲挈领地概括主要教学内容的图表,它以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语言注记和简洁的示意图等形式,把教学内容中需要大段记忆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通过抽象的符号和经过简化了的示意图来揭示地理规律,能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掌握、运用。
【例4】全球热量平衡的规律教学
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一节中的有关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者间形成的全球的热量平衡规律,如果用文字来叙述、说明,需要大量的篇幅,且阅读费解;而采用“纲要信号”图示法(图8),知识联系清晰,规律自然显现。
五、综合训练深化法
对于地理规律,学生只有经过实战训练才能深刻领会、灵活应用。实战训练要注意逐层推进,一般先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掌握地理规律;然后进行综合深化训练,灵活运用规律。
【例5】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地理卷第9~10题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图9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 曲线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 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1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2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1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2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10.12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以上两题考查的是气候类型的灵活运用。在复习气候规律时采用综合训练深化法,能让学生正确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地能够达到连续4个月气温在20℃以上,温度条件适宜;但该地水分盈亏量<0,表示水分条件不足,故B项正确。也可以让学生正确解析第10题:1地位于北纬29.7°,但最高气温在20℃以下,最低气温在0℃以下,说明该地海拔较高,为高原山地气候;2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项正确。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 篇3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在本章和整个必修地理教学内容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知识点的延伸,人口增长影响了人口的时空分布,而人口迁移改变了这种时空分布导致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合理性,同时也促使多种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又是产业活动的重要区位条件。所以这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必修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新课程地理主要就是围绕“人地关系”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和变化,像产业活动、产业转移和环境问题等都与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口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诸多问题的核心问题。本节内容就是通过联系具体的人口迁移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科学的认识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喜欢探究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而人口迁移就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因此本节内容以温州为案例展开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有限,对现象、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认识,像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上很多学生存在偏差,对于人口迁移原因的理解上也较为片面。另外高一学生普遍比较缺乏区域地理知识,所以对人口迁移的具体空间流动情况大多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发挥其主动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内化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1、整堂课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前视情况组织学生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另外在分组探究的操作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活动时间的把握,要留出充足的时间组织小组间、学生个人间的交流和评价,以保证学生能充分地进行合作和探究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及时调整原先的预案,抓住一些课堂小细节展开难点、易错点的教学,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例如在人口迁移概念的教学上,我先组织学生判断五组人口空间流动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是否属于人口迁移必须要把握的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像这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人口迁移概念这个难点的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口迁移,更好的区别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 篇4
典型例题 1、1999年3月27日,北约部队一架F-117A隐形战斗机被南联盟防空部队击落。飞行员跳伞后在脚触地的一刹那,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紧急呼救信号,当间谍卫星把呼救信号传送到北约空袭南联盟指挥所后,美军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6小时后,当一架EA-6B电子干扰机发现飞行员的准确位置时,一架MH-60G搜索与救援直升机降落在飞行员面前,把飞行员接上直升机并安全返回基地。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飞行员发出的呼救信号是
A、GIS系统信号
B、GPS系统信号
C、RS系统信号
D、以上都不对(2)北约轰炸的科索沃,其气候属于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通过材料阅读与分析,结合问题,再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全球定位系统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科索沃地区位于南联盟地区的南部地区,西临地中海,属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气候。答案:(1)B(2)C
2、下列叙述属于GIS系统的是: A、需要航天传感器
B、其运载工具有飞机、卫星、火箭等 C、运用计算机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 D、确定某地精确的经、纬度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遥感原理。
2.了解遥感在各个部门中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遥感应用
教学过程:
导入:探索活动:
获取土地利用信息要动用大量人力与物力,经十年才作出一幅图。但现在利用遥感花得少的时间与金钱却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人眼的波段太窄、许多信息看不到,而人的双脚又由于许多因素限制,许多地方不能涉足”。而遥感突破了这些限制,它真正成为了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一、遥感:
1、概念:
遥感:远离目标,通过非直接接触而判定和测量物体的技术。
怎样感知?测量电磁波特征:不同的地物反射与吸收电磁波存在巨大差异。(图:《遥感概论》P22与23两幅图)
遥感不仅可以通过可见光进行感知,同时也可以通过红外线、微波、等,例如:法国的spot5卫星可以从七个波段获取信息。
为什么要分波段呢?因为不同波段不同地物的反射率与吸收率等有很大差异。
2、分类:按遥感平台高度(运载工具)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按:电磁波段分:可见光遥感、红处线遥感、微波遥感 按:传感器的工作形式:被动式(接收来自地物的电磁波)、主动式(发射讯号,接收目标物反射这种辐射波的强度,如侧视雷达)
3、工作流程:(选修七P24图)注意: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
4、遥感影像:基本特征:
(1)像元:遥感影像上能详线区分的最小单元
(2)分辨率:一个像元所代表的实际尺寸。例:spot 5卫星的分辨率达全彩色波段可达2.5米,其它波段为5米。中巴资源卫星二号分辨率为20米。美国快鸟卫星为1米。(3)光谱特征(判读):
黑白:建筑物为灰白色,草地和林地颜色较深 彩色:
真彩色:真实反映实际地物的颜色特片
假彩色:草、树和庄稼通常为灰色,水是灰色或蓝色,城市是蓝灰色
二、应用:
1.探测范围大:我国只要600多张左右的陆地卫星图像就可以全部覆盖。
2.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实地测绘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重复一次。航空摄影测量数年才能重复测量一次。陆地卫星每16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
3.受地面条件限制少:对于自然条件恶劣、地面工作难以开展的地区,如高山、冰川、沙漠、沼泽等,或因国界限制不易到达的地区,用遥感,特别是航天遥感方法,则比较容易获取资料。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 篇6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主要陆地自然带
一、教学内容
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自然带的涵义,掌握各种自然带的基本特征
2、学会分析区域特征与解释区域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自然带分布图,掌握地理学的区域综合分析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大势
2、通过观看主要自然带的景观录像,掌握地理学的比较分析方法,使学生认识自然带的特征与各自然带间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陆地上主要自然带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科学献身精神。
四、教学重点
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特征
五、教学难点
主要陆地自然带的特征
六、教学方法
1、小组式讨论法(学生按4-6人为一小组,将全班分成若干活动小组)
2、多媒体教学法(包括自制陆地水平自然带分布模式挂图、自然带景观图片与录像资料、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等教学资源使用)
七、教学过程
【教师点评】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教给学生以观察、分析自然带的方法。
【小结】我们把大致呈带状分布的自然形成的区域差异称为自然带。由于绿色植物是陆地自然带中的生产者,与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决定着生活于
--1--
其中的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的种类和构成。因此,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从炎热多雨的赤道到冰雪覆盖的极地,从湿润的沿海到干燥的内陆,分布着各种各样的自然带。
【过渡】森林自然带具有众多的营养级和非常复杂的食物网,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放录像片】分时间段观看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和寒带冻原等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带的景观录像,时间控制在1-2分钟。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并归纳小组意见。(1)热带雨林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3)亚热带针叶林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4)亚寒带针叶林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5)寒带冻原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6)描述我国自然带的分布与景观特征。【板书】
1、热带雨林自然带规律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带
3、温带落叶阔叶林自然带
4、亚寒带针叶林自然带
5、寒带冻原自然带
【教师点评】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小组推荐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教给学生以观察、分析自然带的方法。
【小结】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自地球赤道到两极可以划分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和寒带冻原等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带。
【过渡】和森林自然带相比,草原自然带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食物网相对简单,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在各自然带中,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最强,养育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者和数量巨大的分解者。
【放录像片】分时间段观看亚热带草原自然带和温带草原自然带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带的景观录像,时间控制在1-2分钟。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并归纳小组意见。
1、亚热带草原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
2、温带草原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
3、比较亚热带草原自然带和温带草原自然带景观特征有何异同。【板书】
6、亚热带草原自然带
7、温带草原自然带
--2--
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小结】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这里降水量较少,且集中于夏季。亚热带草原自然带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温带草原自然带则以欧洲大陆中部、北美中部、南美阿根廷等地的温带草原最为典型。
【过渡】和森林自然带以及草原自然带相比,荒漠自然带的生态系统最为简单。【放录像片】分时间段观看亚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带的景观录像,时间控制在1-2分钟。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并归纳小组意见。
1、亚热带荒漠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
2、温带荒漠自然带分布在哪些地区?描述其主要的景观特征。
3、比较森林、草原、荒漠三类自然带景观特征的差异。【板书】
8、亚热带荒漠自然带
9、温带荒漠自然带
【教师点评】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小组推荐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教给学生以观察、分析自然带的方法。
【小结】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其中亚热带荒漠自然带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沙漠等地,温带荒漠自然带以欧亚大陆内部、美国中西部和北非等地的温带荒漠最为典型。荒漠自然带降水量稀少,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很大。严酷的自然环境限制了许多植物的生存,植物以旱生小乔木、灌木或肉质仙人掌类植物为主,种类贫乏,结构简单。动物是适应干旱环境的产物,常见的有蝗虫、蜥蜴、老鼠和一些鸟类,等等。
【小组活动】活动步骤如下(时间安排5-6分钟):
1、教师提供各自然带景观照片(课前教师与学生共同收集)若干,由学生甄别、分类并填表描述景观特征与地理分布;
2、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3、教师评价,归纳总结。
【引申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归纳,提高教学层次。
1、如果热带雨林被破坏了,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广东等地禁止发菜销售? 3、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之后,国家为什么要提出退耕还湖、移民建镇的环境整治措施?
【教师点评】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小组推荐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培养学生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自然带的分布是复杂的,这是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根源所在;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有规律分布的自然带构成了全球和谐的自然环境整体。自然带之间错综复杂的、微妙的要素关系,有许多
--3--
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因此,人类不能随意去破坏任何哪怕是极微笑的环节,也许它带来的影响会是全球性的。我们要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把握其内在规律,特别是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联系上把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生产,造福人类,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 篇7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客观现实,但是从时间因素看,自然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而且应预测因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往往针对某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而影响自然环境。为此,课程标准在要求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前,单列此条“标准”要求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在人们所能感知的地理环境中,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很难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因此,“标准”将视角扩展到地质历史时期,要求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并由此类推到现在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当然,本条“标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任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要系统了解每一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所以“标准”要求的是“举例说明”。
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本条“标准”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举例的对象,但是综合来看,生物(尤其是植物)要素应成为举例的一个选择。因为,第一,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岩石、地貌、大气、水文等要素都已有相应的“标准”作了要求,生物要素却没有。第二,生物(尤其是植物)对于地理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各自然带也都是以植被名称来命名的。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要真正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仅靠这样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本条“标准”要求通过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理解。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和本模块已涉及了许多内容,学习时只需要适当的复习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关键是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标准”中要求的“举例”,即是指举一定的区域(最好是学生学习过的区域)为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还应注意其“现状”和“变化”两方面的内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干旱的环境特征,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另一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例如,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都会对地理环境带来一系列的不同影响。由此,人类在改造某环境要素时,应注意对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小到一个池塘、一块田地,大到全球,其地理环境都具有整体性,并因此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系统:系统与其外部环境存在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却是绝对的。一方面,不可能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另一方面,再小的区域,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差异。所以,区域才可以一直逐级划分下去。由于各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对于地带性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教师也要心中有数。
对于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在科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地理环境存在着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另一种认为,只有纬度地带性称得上地带性规律,其他都是非地带性。在高中阶段,不必拘泥于讨论此问题,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的角度说明,即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自低纬到高纬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中纬度地区存在着自沿海到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
--1--
存在着自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因海陆分布、地形、河湖等引起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的界线是对地理环境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又是人为主观划分的,所以需要说明,各自然带之间的界线,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现实中总是由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逐渐过渡到另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 篇8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学习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世界人口的分布,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树立自然与经济相互联系的地理观念有重要作用。《世界的人口》是世界的居民中的最基本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人种、宗教等后面的内容,因此需要学生扎实掌握。
二、学生情况分析及教法、学法:
学生在第三章学习了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对用这两种图来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基础,本节采用小组合作法,学习人口的增长,一个组完成一个任务,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分析人口增长曲线图、柱状图等进一步加强学生用地理图表反映地理事物的能力和意识。人口的分布是本节的难点,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根据地图分析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原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习惯和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总数
2、识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3、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并能运用各种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2、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单分析其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或者过少带来的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
【教学难点】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资料见幻灯片你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是怎样变化的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1 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增长 读“世界人口增长图”
问题:(1)1575—183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2)1830—193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3)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 读图:世界人口增长表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时间越来越(),说明人口的增长速度逐渐()。
联合国预测报告:2050年世界人口数量将增至91亿 ;发展中国家出现人口猛增的现象;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将保持在12亿左右,将基本维持在目前的水准
让学生感受人口增长的快慢,让学生自学这一框题。2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主学习:学会计算: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问题:自然增长率>0,=0,<0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学以致用:
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了25个婴儿,死亡10人,这个地区在这一年中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各是多少? 计算:下表4个国家2003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观看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图
提问:将各大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最高的是哪个大洲?最低的是哪个大洲?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人口增长较。
较高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人口增长较。
人口增长过快是全球性问题;人口增长过慢是部分国家问题;全球的人口增长呈快速上升趋势。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首先提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位市长,要带领全市人民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去居住,你会选择哪里?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两极地区 e、临海地带 f、茫茫沙漠 g、原始的热带雨林 观看分析图片——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的人口分布均匀吗 请找出四大人口的稠密区和四大稀疏区,怎样描述世界的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反映人理分布的疏密程度,人口密度=某区域的人口总数(人)/该区域的总面积(平方千米)单位:人/千米2 学以致用:
1有甲、乙两城市,面积大约都是2000平方千米,甲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算算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有多少人?
2跟据上表所提供的数据,请你算出中国、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并说明表中哪国
()人口分布最为稠密,哪国()人口分布最为稀疏? 2 人口分布稠密地区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人口的稠密区从纬度,气候,地形等角度分析原因 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 中低纬度地区,近海平原地区
亚洲东部,亚洲南部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 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早,经济水平高 学以致用:
1).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分布在: 2).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分布在: 3).从地形条件分析,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分布在: 3人口分布稀疏地区
找出人口的稀疏区从纬度,气候,地形等角度分析原因
干旱的沙漠地区;寒冷的极地地区;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地区;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寒冷、湿热、干旱、高寒 学以致用:
比较人口分布稠密地区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分布地区,分布规律和原因
三、世界的人口问题
漫画欣赏 艰难的地球人口爆炸图
1.有人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人口爆炸”的时代,对此你怎样理解? 2.你认为这幅漫画反映的问题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3.是不是人口越少越有利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说说你的看法。1 人口过多
读图:香港的笼屋该图片反映人口过多带来什么问题? 补充材料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对世界存在的人口问题四人一组合作深入探究?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举例说明
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2 人口过少
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 3 解决措施
针对上面的问题世界该怎样做关注生活的学生会立刻联想到“实行计划生育”这一举措,那
么世界各地都采用我国的这一举措吗?自学课本43页寻求答案 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是实施计划生育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四、巩固小结;谈收获【课后拓展】
1、在我们社区周围普遍存在着由农村人口走向城市的现象,为什么?
2、城市人口过多会出现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种问题。
学生可通过课外调查、采访村民等方式收集材料,在活动课中展开讨论交流。
五、教学反思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 篇9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珠江三角洲成为“最早富起来”的区域,其决定因素是()
A.国际环境
B.对外开放政策
C.优越的区位条件
D.著名的侨乡
(2)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A.地势低平,水热丰富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国家优惠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2.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排污交易”对________类企业有利()
A.造纸
B.钢铁
C.有色冶金
D.微电子
(2)“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________手段()
A.法律
B.教育
C.经济
D.行政
3.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是指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左图为甲国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变化过程图,右图为乙国目前三大产业构成图(图中M点所示)。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工业化是两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B.甲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乙国
C.甲国的城乡差别比乙国大
D.乙国第三产业比重低于甲国
(2)促进甲、乙两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①甲国应降低城市化速度 ②乙国应发展高科技工业 ③甲国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④乙国应控制第二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
E>1
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
E<1
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时间
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劳动
密集型
资源
密集型
资金技术
密集型
2001~2005
-2.35
0.87
0.52
2001~2013
1.51
0.66
-0.08
2006~2010
-1.10
2.13
1.35
2011~2013
0.88
0.21
1.31
(1)2001~2013年,“粤东西北”()
A.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
D.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
(2)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
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
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3)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技术密集型行业
B.资源密集型行业
C.资金密集型行业
D.劳动密集型行业
5.近年来,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特朗普上台以来,承诺将税收从目前的26%降至10%~15%,要求通用和福特两大汽车制造商不能在墨西哥建新工厂,并对在境外生产且将产品返销回美国的本土制造企业征收高额“边境税”。“再工业化”绝不仅是简单的“实业回归”,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特朗普要求美国企业回本国建厂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税收
B.增加就业
C.促进工业化
D.提高城市化
(2)近年来,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初见成效,下列属于其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服装制造业
B.新能源工业
C.石油化工业
D.电子装配工业
(3)美国政府征收高额“边境税”后产生的影响是()
A.美国汽车进口量会增加
B.通用汽车全球化加强
C.福特汽车转移到加拿大建厂
D.导致墨西哥汽车出口量减少
6.读“中国某类化工产业的主要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化工企业的原料最可能是()
A.石油
B.井盐
C.天然气
D.煤炭
(2)该类化工企业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加剧大气污染
B.导致地面塌陷
C.水资源枯竭
D.土壤盐碱化
7.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
A.城市化水平始终低于工业化水平
B.①-②阶段城市化水平不断降低
C.②-③阶段工业产值有所降低
D.③-④阶段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
(2)②-③阶段,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采矿业
B.原材料加工业
C.制造业
D.服务业
8.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所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第一大酸雨中心
B.耕地锐减
C.森林面积减少
D.土壤肥力下降
9.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没有关系的两种现象
B.区域工业化会抑制城市化,城市化也会抑制工业化
C.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同
D.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2)目前,某市的很多工业企业厂址选择在郊区,最重要的原因是()
A.市区道路网密度较小
B.郊区环境优美
C.市区劳动力短缺
D.郊区地价较低
10.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黑龙江省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最符合的模式是()
A.①
B.②
C.③
D.以上都不是
12.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把珠江三角洲比作图中的“后院手工作坊”,则“沿街店面”是
()
A.澳门
B.香港
C.新加坡
D.台湾
(2)如果把珠江三角洲比作图中的“后院手工作坊”,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后院手工作坊”承担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
②“后院手工作坊”承担承接订单、原材料、设备、设计和销售
③“沿街店面”承担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
④“沿街店面”承担承接订单、原材料、设备、设计和销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具有的区位优势是()
A.产业基础好 B.能源充足 C.经济腹地大 D.毗邻港澳
14.如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开发带动工业化发展
B.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C.区域工业化增加了小城镇数量
D.对外开放政策是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
15.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
16.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B.城镇数量多,密度大
C.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D.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低,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
二、综合题
17.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化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造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8.读“江苏省主要物产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为立足本地资源,江苏应发展起来的工业有________、________。
(3)目前,苏北地区承接苏南转移的产业,其工业类型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苏北地区承接这类产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
(4)近几年,江苏棉花生产萎缩,而蔬菜、花卉等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变化,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9.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毛笔制作已有1600多年历史。目前,其毛笔生产企业、作坊多达5000多家,毛笔产量占全国70%以上。文港镇从业人员有3万多人,其中毛笔技工1.2万人,是全国闻名的“华夏笔都”“中国毛笔之乡”。但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几十家,多以家庭作坊为主。文港镇欲以毛笔产业为龙头,推动区域整体发展,提出了“生产+互联网=在线定制”的发展思路。下图为文港镇周边环境示意图。
(1)简析文港镇成为“中国毛笔之乡”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简述文港镇家庭作坊式生产的优势。
(3)指出文港镇毛笔制造业目前存在的不足。
(4)推测文港镇提出“生产+互联网=在线定制”发展思路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1)B
(2)B
2.(1)D
(2)C
3.(1)D
(2)B
4.(1)D
(2)B
(3)D
5.(1)B
(2)B
(3)D
6.(1)D
(2)A
7.(1)D
(2)D
8.A
9.(1)D
(2)D
10.C
11.(1)A
(2)C
12.(1)B
(2)D
13.D
14.(1)B
(2)A
15.C
16.D
二、综合题
17.(1)国家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位于东南沿海,毗邻香港、澳门,靠近东南亚,区位优势明显;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恰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
(2)人口众多,工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不丰富
18.(1)小麦;水稻
(2)化学工业;纺织工业
(3)土地面积大,劳动力廉价丰富,政策支持等
(4)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技术的发展等
19.(1)历史悠久,品牌效应显著;劳动力丰富、素质高;传承传统技艺,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及产品的运输
(2)灵活安排生产,劳动力资源利用率高;适应性强,可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投资少,生产成本低
(3)家庭作坊式生产(生产规模小),不利于技术的创新;同类产业集聚,易产生无序竟争;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配置不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篇10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1
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4)工农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业布局中的环境因素:
①风向,分为三种情况: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位于居民区主导风的下风向、季风对吹风向的垂直方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源:有水污染应的位于居民区的下游,生产中对水质要求高的应位于居民区的上游。
③离城市距离:有污染的不能在城区内,有大气污染的应位于城市热力环流圈以外。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
3、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③主要工业部门: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2)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3)市场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投入大量劳动力。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5)技术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微电子)、精密仪器等。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2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
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
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
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3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的影响:
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
②人工培育良种;
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
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
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
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
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
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4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灌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租)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的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集约化农业)。
③按产品用途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也有饮食习惯的影响。
(3)主要特点及原因:
①小农经营。原因: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但商品率低。原因: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③机械化水平低。原因: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
④水利工程量大。原因: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⑤科技水平低。原因: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2、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我国东北、西北有国营农场。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耕地广阔,地广人稀(大规模经营的可能)。
②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③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3、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阿根廷、美国——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羊。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植被:植被稀疏,不适合种植业,只能放牧牲畜。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③距海港近。
(4)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发展措施:
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③开辟水源
④种植饲料。
(5)特点:
①生产规模大;
②专业化程度高;
③商品率高。
4、乳畜业:
(1)分布: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附近。
(2)区位条件:(以西欧为例)
①气候温暖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牧草生长。
②地形平坦,利于饲草和饲料种植。③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市场广阔。
(3)特点:
①商品率高;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集约化程度高。
5、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是放牧的闲时。
③对市场的适应性强: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6、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1)迁移农业:包括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和游牧业,分布在某些较原始的落后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有所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恶化。
(2)种植园业:种植单一的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橡胶等。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5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凉爽)。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过河点,河口)。
(二)社会经济方面
1、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伯明翰(煤)、攀枝花(铁)、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
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
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早,②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的原因:
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城市土地租金高。
③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④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土地租金低。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
①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2)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3)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城市化出现的问题:
①环境污染,②交通堵塞,③住房紧张,④就业困难,⑤社会治安混乱。
3、解决措施: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立“生态城市”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推荐阅读:
湘教版地理必修06-07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教案08-17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差异说课稿05-16
【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09-13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10-15
【地理】湘教版必修2 第三章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07-05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05-21
北京市高中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07-27
地理必修二教学总结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