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精选10篇)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 篇1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 水平较低 增长缓慢 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政策)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 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 高级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 特点 成因 举例
同心圆模式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 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沈阳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淄博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 所处阶段 原因
发达国家 早
(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停滞)
高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发展中国家 晚
(20世纪中叶)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4、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 篇2
一、必修2案例的分类
1. 几种主要分类述评
依照不同的角度, 可以将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 (见表1-1) 。
2. 必修2的案例分类
根据案例在教材中的地位、功能及体现课标的要求的不同, 必修2的案例可分为以下类型 (见表1-2) , 本文是以这一分类进行研究。
二、必修2案例的评析
1. 引述说明型案例
(1) 内容与形式
在必修2中这一类案例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出现, 通过案例内容的描述, 以具体事件引述上文提出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说明地理原理或规律产生的过程、原因或用以解释说明某些地理概念等。这一类的案例内容有[2]: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说明了某个种族占优势就形成种族聚居区;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这两个案例则分别介绍了交通布局的变化引起了聚落形态的变化和商业中心位置的不同;玛雅文明的消失说明了文明消失的原因;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分别解释了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的概念。
(2) 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类案例的应用, 旨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思维, 让学生通过对案例提供的实际情境的阅读和思考, 加深对上文提出的地理原理、概念等知识的理解, 以达到课标提出的“举例说明或运用实例分析”等要求。这一类案例相当于例子的性质, 可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替代, 常在教学进程的某一环节中穿插进行。
2. 印证巩固型案例
(1) 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出现, 但往往在每个案例后面都配有活动, 它与上一类案例的最大区别是增设了活动内容, 案例的容量更大。必修地理2中的大部分案例是属于这一类型。包括[3]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介绍了芬兰历史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美国的人口迁移、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南昆铁路等案例分别介绍了影响人口迁移、农业区位选择和变迁、工业区位选择、交通布局等因素;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介绍了相关地理事物的形成规律和过程。
(2) 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 为地理原理和规律提供了例证或验证, 并为进一步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素材, 起到了承转起合的作用, 讲授这类案例旨在调节学生的情绪, 并通过“活动”, 活跃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明确目标指向, 围绕“活动”探索目标进入学习状态。这类案例在教材中的编排既有巩固知识又有迁移拓展的作用, 相对于引述说明型案例来看, 这一类案例对学生进行学法引导的作用更显著, 更能体现课标中对“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如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用芬兰历史上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很好印证了上文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紧接案例的活动分析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 课程标准对此没有明确要求, 了解转变因素有助于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活动中给出一般因素, 案例提供芬兰不同转变阶段的因素, 用个别印证一般。而第一章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和案例3: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 在上文给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综合因素后, 提出影响国内外人口迁移的具体实例, 并为紧接案例的活动提供了素材。这两个案例涉及国内外人口迁移的因素, 并与上文“我国现代人口迁移”进行结合, 通过时空比较来发现不同时空条件下人口迁移的不同主要原因, 实现了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的要求, 有助于学生学会一般原理用于具体实例时的判断推理 (演绎推理) 的方法。
3. 探究拓展型案例
(1) 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的表现形式也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进行综合呈现, 但在这一类案例的前面或后面往往安排有另一相类似的内容, 但它们可能不是以案例栏目出现的, 而是被安排在“活动”或正文中, 起到类比的作用。这一类案例的内容所包含的地理信息比印证式案例更丰富。必修2地理中的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三节农业地域类型及第四章的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中的案例均属于这一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为例说明农业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特点、形成过程和区位条件。工业地域中的美国硅谷、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这三个案例则分别说明了传统工业、新兴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生产区位条件、生产特点等。
(2) 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旨在探索问题, 总结规律、特点, 在工、农业生产地域的形成中主要属于这一类案例。这类案例的安排, 旨在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 对比分析, 理解生产地域的形成原因、条件及问题产生的根源等;侧重于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迁移实践的能力, 更充分体现“学会学习”, “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4]的基本理念。如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把季风水田农业安排在正文中, 而商品谷物农业则以案例的栏目出现, 这样既可让学生掌握种植业形成的一般原因和生产特点, 又可通过对比, 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特殊性。
4. 理论应用型案例
(1) 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主要有两个: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5], 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来表现。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说明了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对应关系及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是城市六边形服务网络的嵌套关系理论的运用。
(2) 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旨在体现课标“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 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的这一要求, 同时让学生通过学习, 能把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实践, 并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如第二章案例2: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 案例3:荷兰坪田居民点的设置。
上文给出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的规律, 案例2:选取中国最高级别的城市上海, 具有典型性, 通过城市规模和级别的变化, 以及区位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说明了城市规模、位置与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 从区位和交通的侧面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其他侧面 (如经济部门、资源等侧面) 为实现课程标准作了示范。
阅读材料给出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规律, 案例3选取比较典型的荷兰坪田居民点分布, 展示三级居民点人口规模等级与服务部门的关系, 也是从一个侧面为实现课程的要求作了示范。
这两个案例为下文的活动起到了示范作用, 活动是分析城市人口规模等级与服务功能及服务的空间范围之间的关系。
由于不同类型的案例在教材中的地位、功能及体现课标的要求的不同, 广大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案例教学的主要方法有讲解分析法、引导自学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等。建议教师引述说明型案例, 以引导自学法为主, 可提供类似乡土案例;印证巩固型案例以讲解分析法为主;合作探究法要用在探究拓展型案例中;理论应用型案例应以练习法为主。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为研究对象, 对教材中以案例栏目出现的2—3个教学案例进行分类, 并从内容、表现形式及功能和适用性方面进行评析, 旨在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必修2案例,分类,评析
参考文献
[1][2][3][5]袁书琪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 (必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陈澄, 燓杰主编.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6]凌申主编.走近高中新课改——地理教师必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7]段玉山主编.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对策 篇3
“着眼基础,立足课本”是最基本的复习方法。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顾知识”这种最传统的模式来实现。例如,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课本P4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针对这段材料可以提出许多问题。
【问题1】这段材料显示了什么信息?(农业区位,农业区位的变化等)
【问题2】材料中显示了哪些区位因素?除了这些因素,还有哪些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问题3】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能种水稻、甘蔗等这些农作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地方挖鱼塘养鱼有什么样的优势?
【问题4】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种水稻、甘蔗、养鱼、种花都适合,为什么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选择?
【问题5】从“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说明了农业区位因素的什么特点?相比之下,哪类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问题6】“水稻田”是我国南方常见的农业景观,类似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区,一定的地域形成比较稳定、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区称为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问题7】利用其自然条件,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发展了“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花基鱼塘”等模式,你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问题8】“桑基鱼塘”属于哪种农业地域类型?掌握农业地域类型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
【问题9】混合农业典型的案例是什么?其形成条件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问题10】我国广大农耕区的农民既种植庄稼,又养鸡、猪等是否属于混合农业?为什么?
【问题11】南方的水稻种植属于哪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其区位条件有哪些?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问题12】“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业为主的还有哪种农业地域类型?
【问题13】“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其区位条件有哪些?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问题14】我们也学习了两种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他们分别是什么?
【问题15】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什么样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的国家有哪些?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案例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有哪些特点?
【问题16】乳畜业的分布、形成因素、特点是什么?
通过解决问题,对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相关知识进行了回顾与巩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紧扣课标,突出重点;其次,问题的提出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次,方式上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分组抢答的方式完成。
二、建构系统为手段,提升知识为目标
1.第三章知识网络系统的建构
本章教材一共三节内容,涉及到的重点内容较多,综合性较强,在必修2各内容中,是与必修1以及初中地理联系最大的章节之一。第三章主要围绕“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地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这条主线展开。
2.第三章、第四章的比较
课程标准中对这两章的要求如下: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很明显,这两条“标准”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不过工业生产无论从部门,还是从布局而言,都更复杂些,且工业的“非天然性”较突出。这两章知识结构比较如图1所示。
三、整合部分为手段,升华知识为目标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心得 篇4
地理必修二教材的特点:一是容量比较大,主要是因为人文地理的内涵是非常丰厚的,比较宽泛,比较有变数,语言组织非常快灵活。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东西,始终丰富自身的人文地理知识。二是课本中图表的信息量比较大。我们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和能力。教学中还要有针对性地选取最典型的、最能说明课本原理的、最容易被理解的案例,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力求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其次要重视学生地图判读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地理的每一道题都离不开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和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各类图表,引导他们学会快速、准确地从图表中提炼有效地信息。
实现高中地理必修二的教学任务,需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落实人文地理教学,就是要落实一个基本概念教学,如像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之间的例子。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的结合身边的,能够理解的来让学生对概念加以理解,要求学生知道基本含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够进行具体的分析。二是引导学生能够举例加以说明,如学生运用有关中心地的理论来对其他的相关的事物案例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这种知识的能力的运用。三是提升课标的理解能力,实际上还表现在对行为的理解上,比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工业特点与社会经济条件。显然这里面特别强调的是分析与说明。那这两个层次要求就是说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特点,与形成条件的方法,能够切入到任何一个工业区域来加以分析。也就是说如果说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案例能够替代要所教的案例所表述的内容的话,那么就尽可能的来使用,这样让学生感到亲切,感到地理有用,地理就在你身边。四是要做些比较典型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人文地理试题的选材很广泛,变数很大,通过一些探究式的习题,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与环境知识点 篇5
1、人口迁移的概念
包括两个方面:
①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
②这种空间移动必须是永久性或长期的
2、分类
分类标准:地理范围、迁移方向
①地理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小范围的有省际迁移、县际迁移)
②迁移方向:城市至城市、乡村至乡村、城市至乡村(逆城市化过程、知青下乡)、乡村至城市(城市化过程)
难点解析一:
知青下乡的原因:政策因素,为解决城市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
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的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③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难点解析:
自发性迁移主要是由于哪些因素引发的?
答案: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战争
难点解析:
环境对人口迁移影响的变化
原始社会:为食物--→农业社会:为土地--→工业社会:为优化劳动力配置
4、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入地:①改善综合经济环境;②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6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1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 出生率 和 死亡率 共同决定的。[ 记忆 ]
2 、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 70 亿人口日”( /10/31 );中国 13 亿人口( /1/6 )。[ 记忆 ]
3 、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4 、20 世纪以来特别过去 100 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 100 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 、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 人口自然增长率 和 人口基数 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措施: 发达国家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 、人口增长模式由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8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9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记忆 ]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 死亡率 下降开始的
10 、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 ]
口诀:欧 ( 北 ) 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1 、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 记忆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 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 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4 、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记忆 ]
5 、人口迁移的意义 [ 理解 ]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 理解记忆 ]
对人口迁出地: 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 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记忆 ]
( 1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 经济因素 往往起重要作用。
8 、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 理解记忆 ]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 理解 ]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 、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 [ 记忆 ]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 、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记忆 ]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 、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 、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 1 )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 篇7
一、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类型
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 可根据学生行为与认知的不同层次分为认知类活动、操作类活动和体验类活动三大类。
1. 认知类活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中认知类活动总计有27处, 占必修I教材所有活动的56.9%。还可将认知类活动分为读图思考类、问题分析类、阅读思考类三类活动, 此类活动一般要求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中,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使学生遇到地理问题可以举一反三, 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第32页活动:“根据图2.8, 完成等压线的相关问题”, 第42页活动:“阅读《水浒传》的一段关于天气状况描写内容, 回答关于天气的问题”等。
2. 操作类活动
必修I中操作类活动共9处, 在所有活动中占17.6%。此类活动又可分为绘图填表类、调查研究类、搜集资料及短文写作类、计算类、实验操作类, 要求学生在动笔、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掌握地理原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例如第35页活动“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第16页活动“按照如下步骤画示意图, 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等。
3. 体验类活动
必修I中体验类活动共13处, 占所有活动的25.5%。这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经历来领悟地理教材的内涵, 此类活动一般是无明确答案的开放性热点话题, 因此在进行活动时, 一般以学生参与讨论作为主要活动方式。例如第52页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后果作一些预测”, 第63页活动“阅读文章, 讨论有关水资源对以色列农业发展影响的问题”等。
二、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分析
1.“活动”栏目帮助转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
“活动”栏目的设计有别于传统教材的练习题或复习题的形式, 它是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一个互动式、探究式的重要教学环节, 有利于转变传统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由传统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自主式学习转变。如在进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的活动过程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首先按等间距画三条线分别表示赤道、太阳直射点所能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纬线, 接着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 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 最后结合已经讲授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画出一条曲线代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首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示意图, 与学生共同完成这一学习任务, 改变过去直接向学生展示示意图的方式。这一方式不但有利于改变单纯讲授太阳直射点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南北移动这一知识易使学生造成困惑的情况, 还有利于使学生在主动动手画示意图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探究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积极自主地建构起太阳直射点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南北移动的知识结构。
2.“活动”栏目帮助学生拓展新知识
“活动”栏目不仅帮助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领会地理教材内容, 掌握地理学习方法, 锻炼实践能力, 展现个性才能和拓展地理知识领域。例如第29页的“活动”, 探讨大气逆辐射的作用与探讨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教师引导学生读图2.2比较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的受热过程差异, 这在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的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知识的同时, 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地球表面相对于月球表面存在一层厚厚的大气这一差异才造成了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在这一“活动”过程中, 学生不仅巩固了旧知识, 而且将已有的知识结构由地球表面拓展到了月球表面, 从而拓宽了地理知识的领域。
3.“活动”栏目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地理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只有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地理教材的“活动”栏目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地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第35页的“活动”, 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与观察制作的三圈环流模型并分析气压带与风带形成的原因。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 并要求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密切合作按要求作出各小组的三圈环流模型, 模型完成后小组内部讨论、分析各个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原因, 最后由教师对各个小组做的模型与分析的结果进行评比。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此次活动的热情与兴趣, 最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此外,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既突破了学习这一地理知识的难点, 又培养了学生地理动手实践的能力,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比较、综合、分析、空间思维等地理能力。
三、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一些教学建议
1. 教师可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把活动主动权交给学生
“活动”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完成活动教学。例如在进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且及时赞扬鼓励, 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喜悦, 对于学生不太恰当的回答, 也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教师还可给活动做得特别优秀的小组或学生发一些小奖品作为奖励, 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与欲望。总之, 教师应和学生一同建立起一个平等、互动的活动课堂, 力求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活跃、和谐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 教师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活动, 力争将活动融入课堂之中
教师开展活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首先, 教师可以将活动内容作为新课导入内容,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第二章第一节“气压带和风带”学习时, 上课后教师即可让学生进行第33页的活动。通过阅读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完成相关问题, 最后得出一个单圈环流的理想模型图, 接下来再根据地球表面的具体情况向学生讲述地球表面实际的环流情况, 这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其次, 教师可利用活动进行课堂讨论, 不仅活跃课堂气氛, 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和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习时,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65页的活动, 讨论如何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让学生最后总结并提出各自的观点。这一讨论过程既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使学生在增长知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再次, 教师可将活动作为调查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例如在进行第61页的活动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收集资料, 撰写小论文, 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在这一学生小组收集资料、调查、撰写论文过程中, 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将会有显著提高。
3. 教师可灵活把握活动时间
教材“活动”栏目类型多样,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设计活动进行的时间。可根据活动要求将活动分为课前活动、课中活动和课后活动。尤其对于由于课堂时间不足难以在课堂内完成的活动,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后, 将活动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 将课下活动作为学生的第二地理课堂, 让学生通过课后的实践活动掌握地理原理, 理解知识难点, 同时培养动手动脑与综合实践能力。例如, 在进行第29页玻璃缸内烟雾飘动的实验活动时, 由于课时的限制, 导致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这一活动, 因而教师应要求学生分组课后去尝试完成这一活动, 让活动走出课堂, 让活动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这一活动让学生加强了对热力环流这一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的理解, 这也正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求。
总之, 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内容出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地理教师应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 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创新, 在活动中向学生展现地理知识, 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孟淑华.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的分析和应用.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尹燕立.高一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内容、功能与教学方法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3]张晓芹.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系统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4]郭四化.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用好教材的活动设计.教学与管理, 2008 (4) .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 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特色;中图版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最大特色是教材编排呈现二元化特征,即在编制正文系列的同时, 还精心设计了一套课题系列,形成双系列的教材编排体系。正文系列与课题系列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既注重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又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笔者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从该套教材的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三方面谈谈自已的拙见。
一、课文系统
1.版面形式新颖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版面由主栏和辅栏、页眉、页码等组成。主栏约占三分之二的版面,是教材的正文系统,辅栏约占三分之一的版面,设置众多小栏目,名称有“学习指南”、“名词链接”、“思考”、“讨论”、“读图”、“读表”、 “实验”、“活动”、“填表”和“比较”等。主栏中一级标题为紫红色,二级标题为绿色。奇数页页眉为本节标题,偶数页页眉为本章标题,奇数页页码标注在页面右上角,偶数页页码标注在页面左上角,页码紧挨着章节标题,便于学生翻找与定位。目录系统也是一大特色,每册总目录分三部分,即章节目录、课题目录和案例研究目录。此外,每一章都有详细的内容目录,从中可以浏览各节标题及各节一级标题。例如,必修一第二章内容目录如表1所示。
2.双系列有机结合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正文结构严谨,富有个性。正文中除基本的文字和图表外,还安排了众多特色栏目,如“探索”、“学习指南”、“实验”、“名词链接”、“阅读”、“思考”、“讨论”、“活动”、“读图”、“案例研究”。“探索”扮演着导入新课、引人入胜的角色;“名词链接”、“阅读”、“案例研究”侧重于知识层面;“学习指南”中既列出了学习要点,又包含学法指导。例如,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提出了“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风带和气压带是如何分布的? 有什么移动规律?锋、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有什么特征?”等问题,同时提示,在阅读本节内容时,写一个提纲,并用标题表明主题内容。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课题系列落实了“满足学生不同地理学习需要”的课程理念。地理学习的需要是多元的,对于不同类型的高中学生,地理学习需要的侧重点主要分三类:侧重生活的地理、侧重文化素养的地理、侧重科学的地理。课题系列的设计对学有余力、学习需要侧重科学的学生大有裨益。中图版每一章都有课题,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课外研究。例如,必修二第一章课题“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绝大部分学生都兴致盎然,乐于研究。开展课题研究可以发展学生多样化的能力,如终身学习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等。
3.内容呈现富有弹性
在内容的呈现上,中图版地理教材并没有铺得太满、面面俱到,而是保留了一定的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预留了一定空间,并为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了一定提示。例如,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寒潮”在最后的复习题中提出问题:除寒潮之外,你还能举出哪些气象灾害。这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图像系统
在当代地理教材中,图像系统已经成为教材中相对独立的部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插图,而是成为与课文系统、作业系统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重要成分。图像系统也为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增添了一抹亮色,可谓锦上添花。其图像系统具有类型多样、原创较多、地图编制质量较高、随图设问、多图结合等特点。从图像类型看,地图、地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分布图、地理统计图、遥感影像、漫画等应有尽有。从原创角度讲,很多示意图设计得精致美观、极富创意和新意。
地理景观图在中图版教材图像系统中所占比重最大,包括景观照片和景观素描图。地理景观图对于学生感知那些不易亲眼见到的地理事象来说意义非凡。景观照片在介绍地理知识时既形象,又便于理解。景观照片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同时也有局限性,有时无法完整展示地理事象于一张图上,素描图的优势便显示出来。例如,“欧洲的三圃制” 景观素描图(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图1-2-15)就比照片效果好。
地理示意图按所表现的内容,可分为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示意图。它对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和原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必修一图2-1-9 “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示意”、图2-1-10 “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2-1-11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这三幅图逐步叠加,不仅有利于教师分步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复杂知识。
地理统计图能将枯燥的数字形象化,直观说明数量问题,是概括程度很高的图形,其在必修二第一章占比最大。如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图1-1-1 “欧洲与中国人口增长的比较”折线图,图1-1-11 “中国人口变动曲线”图等。
行政区划图对于学生学习区域地理及解答相关题目如虎添翼。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中国行政区划图只记得大致轮廓,更不用说某省行政区划图里的地级市了。针对学情,中图版教材提供了很多行政区划图。如必修三图1-1-13“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及名称标注得一目了然,图2-5-2“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中不仅有地级市,还有部分县级市,必修二1-2-1“当今世界主要移民路线”大致反映了世界政区。
地理漫画以其可爱的卡通形象、幽默感、趣味性,通过夸张、拟人、比喻、影射等表现手法,反映地理现实问题,揭示人地关系,具有生动形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等特点。每幅地理漫画都反映了特定的地理问题,一般可从漫画标题及画面中的内容解读出来。以漫画导入新课,新颖别致,效果显著。例如,利用中图版必修二图4-3-1“自绝生路”,可引发学生思考:画中人物在做什么?这样做的后果会怎样?他们意识到了吗?利用漫画的感性材料,创设独特教学情境,增强学习内容的吸引力,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提高学习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作业系统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作业系统的特色主要有作业引导形式多样化和作业出现的位置灵活多样。作业分布在“探索”、 “学习指南”、“阅读”、 “思考”、 “读图”、 “读表”、“活动”、“复习题”等栏目。以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为例,“探索”让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学习指南”中布置了三个任务:弄清大气的受热过程、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及其移动规律、锋面和气压系统的特征。阅读 “天空的颜色”提出问题:为什么火山喷发出的颗粒物使日出和日落时的太阳变得更红?思考1:为什么晴朗夜晚后的早晨,比多云夜晚后的早晨更凉一些?思考2:降水的多少与气压带及各气压带空气运动方向存在什么联系?思考3:冬季从海洋移向大陆的气团是冷气团还是暖气团?夏季呢?思考4:冷锋过境后为什么会出现降温天气?思考5:大气环流怎样影响全球水热分布?读图1:读图2-1-6,分析空气形成热力环流时,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气温有什么关系。读图2:读图2-1-10,分析低纬、中纬、高纬环流圈分别由哪几支气流构成。读图3:读图2-1-13和图2-1-14,分析北半球高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活动:通过看电视、读报纸或上国际互联网收集天气预报的资料。记录天气预报中所提到的锋,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同时认真记录各种锋带来的天气状况。最后进行总结,看看各种锋所伴随的天气是否总是相同。节尾复习题与节头的学习指南前后呼应、互相补充,对主干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大有帮助。
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9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影响表现
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原因
发达国家早
(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停滞)
高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发展中国家晚
(20世纪中叶)速度加快低低(不到40%)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4、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篇10
1.含义: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②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类型:①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
②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
4.特征:①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 “求大同,存小异”。
③开放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
1.自然环境比较
(1)相似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暖湿润
(2)差异性
2.经济发展方面
(1)相似形:工业发达,均发挥岛国优势
(2)差异性
3. 我国的区域差异
①.划分依据:地形、气候
②名称: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青藏高寒区,C.东部季风区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推荐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1-29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07-23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人口增长模式教案12-16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10-15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教案12-28
北京市高中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07-27
高中地理必修一12-16
高中地理必修一目录09-07
高中地理必修3说课稿12-27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