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共12篇)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篇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①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②时间上:夏多冬少,年际变化大;③空间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较少
2.南水北调的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供需矛盾突出
3.长江作为水源区的地理条件
(1)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广,水量大,是我国丰水区
(2)流量稳定:①年径流量较稳定 ②季节分配较均衡
(3)贯穿东西:①流经三大经济地带 ②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③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1.东线工程(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优点:水量大,可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前期投资少,工期短;
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北高南低 ,需 抽水 北送,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中线工程(路线: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
优点:可自流供水;
缺点:需挖河道,工程量大。
3.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等西北地区)
优点: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可自流供水;
缺点: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①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②缓解争水的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大大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①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改善北方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控制地面沉降;③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调水区为例):
(1)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期,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
(2)还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3)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4)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渍化
(5)由于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附1:西气东输
路线:一线:轮南—上海。二线:霍尔果斯到广州、上海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②促进经济发展。
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附2: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影响因素:重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3.对区域发展的影响:a.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b.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c.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如导致产业移入区环境污染加剧 d.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模式也属于产业转移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篇2
一、必修2案例的分类
1. 几种主要分类述评
依照不同的角度, 可以将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 (见表1-1) 。
2. 必修2的案例分类
根据案例在教材中的地位、功能及体现课标的要求的不同, 必修2的案例可分为以下类型 (见表1-2) , 本文是以这一分类进行研究。
二、必修2案例的评析
1. 引述说明型案例
(1) 内容与形式
在必修2中这一类案例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出现, 通过案例内容的描述, 以具体事件引述上文提出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说明地理原理或规律产生的过程、原因或用以解释说明某些地理概念等。这一类的案例内容有[2]: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说明了某个种族占优势就形成种族聚居区;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这两个案例则分别介绍了交通布局的变化引起了聚落形态的变化和商业中心位置的不同;玛雅文明的消失说明了文明消失的原因;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分别解释了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的概念。
(2) 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类案例的应用, 旨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思维, 让学生通过对案例提供的实际情境的阅读和思考, 加深对上文提出的地理原理、概念等知识的理解, 以达到课标提出的“举例说明或运用实例分析”等要求。这一类案例相当于例子的性质, 可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替代, 常在教学进程的某一环节中穿插进行。
2. 印证巩固型案例
(1) 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出现, 但往往在每个案例后面都配有活动, 它与上一类案例的最大区别是增设了活动内容, 案例的容量更大。必修地理2中的大部分案例是属于这一类型。包括[3]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介绍了芬兰历史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美国的人口迁移、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南昆铁路等案例分别介绍了影响人口迁移、农业区位选择和变迁、工业区位选择、交通布局等因素;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介绍了相关地理事物的形成规律和过程。
(2) 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 为地理原理和规律提供了例证或验证, 并为进一步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素材, 起到了承转起合的作用, 讲授这类案例旨在调节学生的情绪, 并通过“活动”, 活跃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明确目标指向, 围绕“活动”探索目标进入学习状态。这类案例在教材中的编排既有巩固知识又有迁移拓展的作用, 相对于引述说明型案例来看, 这一类案例对学生进行学法引导的作用更显著, 更能体现课标中对“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如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用芬兰历史上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很好印证了上文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紧接案例的活动分析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 课程标准对此没有明确要求, 了解转变因素有助于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活动中给出一般因素, 案例提供芬兰不同转变阶段的因素, 用个别印证一般。而第一章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和案例3: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 在上文给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综合因素后, 提出影响国内外人口迁移的具体实例, 并为紧接案例的活动提供了素材。这两个案例涉及国内外人口迁移的因素, 并与上文“我国现代人口迁移”进行结合, 通过时空比较来发现不同时空条件下人口迁移的不同主要原因, 实现了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的要求, 有助于学生学会一般原理用于具体实例时的判断推理 (演绎推理) 的方法。
3. 探究拓展型案例
(1) 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的表现形式也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进行综合呈现, 但在这一类案例的前面或后面往往安排有另一相类似的内容, 但它们可能不是以案例栏目出现的, 而是被安排在“活动”或正文中, 起到类比的作用。这一类案例的内容所包含的地理信息比印证式案例更丰富。必修2地理中的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三节农业地域类型及第四章的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中的案例均属于这一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为例说明农业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特点、形成过程和区位条件。工业地域中的美国硅谷、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这三个案例则分别说明了传统工业、新兴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生产区位条件、生产特点等。
(2) 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旨在探索问题, 总结规律、特点, 在工、农业生产地域的形成中主要属于这一类案例。这类案例的安排, 旨在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 对比分析, 理解生产地域的形成原因、条件及问题产生的根源等;侧重于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迁移实践的能力, 更充分体现“学会学习”, “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4]的基本理念。如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把季风水田农业安排在正文中, 而商品谷物农业则以案例的栏目出现, 这样既可让学生掌握种植业形成的一般原因和生产特点, 又可通过对比, 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特殊性。
4. 理论应用型案例
(1) 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主要有两个: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5], 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来表现。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说明了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对应关系及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是城市六边形服务网络的嵌套关系理论的运用。
(2) 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旨在体现课标“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 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的这一要求, 同时让学生通过学习, 能把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实践, 并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如第二章案例2: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 案例3:荷兰坪田居民点的设置。
上文给出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的规律, 案例2:选取中国最高级别的城市上海, 具有典型性, 通过城市规模和级别的变化, 以及区位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说明了城市规模、位置与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 从区位和交通的侧面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其他侧面 (如经济部门、资源等侧面) 为实现课程标准作了示范。
阅读材料给出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规律, 案例3选取比较典型的荷兰坪田居民点分布, 展示三级居民点人口规模等级与服务部门的关系, 也是从一个侧面为实现课程的要求作了示范。
这两个案例为下文的活动起到了示范作用, 活动是分析城市人口规模等级与服务功能及服务的空间范围之间的关系。
由于不同类型的案例在教材中的地位、功能及体现课标的要求的不同, 广大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案例教学的主要方法有讲解分析法、引导自学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等。建议教师引述说明型案例, 以引导自学法为主, 可提供类似乡土案例;印证巩固型案例以讲解分析法为主;合作探究法要用在探究拓展型案例中;理论应用型案例应以练习法为主。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为研究对象, 对教材中以案例栏目出现的2—3个教学案例进行分类, 并从内容、表现形式及功能和适用性方面进行评析, 旨在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必修2案例,分类,评析
参考文献
[1][2][3][5]袁书琪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 (必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陈澄, 燓杰主编.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6]凌申主编.走近高中新课改——地理教师必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7]段玉山主编.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践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53-01
新课标的实施特别要求学生探究性学习,作为高中地理课教学更应该把探究教学放在高中教学的首位,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究性教学,是我们要找准的方向。把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究教学与本乡本土的地理知识融合点找出来,这既是地理兴趣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落脚点又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做到的。
一、区域和区域的差异
课本: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探究点:乐都盆地是一个区域。
乐都区域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要素。乐都在行政区域上和化隆、民和、平安、互助有明确的边界,在语言上、生活习惯上等没有明确界限。乐都区气候属于高原性与大陆性的气候,它与周围区域没有明确界限,区域范围有大有小,乐都区从大的方面可以看成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区域,再依次化分为高原边缘二级区,湟水谷地三级盆地区等,乐都区在湟水河谷地带区域中呈现河谷相似性、与南方区域表现出差异性。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课本:自然区域差异的产生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一般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来划分自然区域。
探究点:乐都区自然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乐都区自然地理区域存在着河谷平坦川水地、黄土丘陵浅山地、石质高山脑山地的垂直地域差异,这些差异从小范围看是多种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海拔高度因素是基础,因此从全国大范围可以划分到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带,但同时该地处于一个过渡带上,也具有青藏高寒区的特点,垂直差异影响下形成河谷平坦川水地、黄土丘陵浅山地、石质高山脑山地的三大地域。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课本: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从而使得不同区域人类活动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
探究点:乐都区平坦川水地、黄土丘陵浅山地、石质高山脑山地的三大地域人类活动的差异。
乐都区平坦川水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平坦的湟水谷地及其支流带几乎全部被开垦而发展农业,是乐都区最主要的农业区,该区域聚落稠密,交通较便利,是乐都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该区域以碾伯为重心呈放射状发展模式。
四、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本:人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而生存,而自然环境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无时无刻不对人类自身发展进程产生着影响,并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探究点:乐都不同区域地带的地理环境对乐都人的生活和生产影响。
乐都区区域地理环境存在着海拔不同地带的差异性、距离碾伯镇距离不同发展的差异性,因此这种差异性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生活方式、人们行为习惯的差异性。乐都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区,所以这种差异在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类型、农业生产对象等方面的差异性。例如:传统农业发展中湟水谷地农业区以小麦、蔬菜种植为主,浅山干旱农业区以小麦、洋芋种植为主、脑山高寒农业区以青稞种植、山地畜牧业为主。该部分知识探究立足于调查和实践,从生活中来落实在生活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联系实际能力。
五、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本: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上就是人们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如果顺应自然规律,将使人地关系协调,造福社会;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将会对本地区甚至全球的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探究点:乐都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使区域地理环境发生改变。
乐都区是一个典型的青海农业区,全区以种植业为主,在这里不同区域地带发展农业的规模、形式、类型等都不同,因此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改造过程不同、深度不同、方式不同。例:平坦川水地,在碾伯区近年来随着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湟水河北地带以乐都区中心为圆心向北门、西门、东关、邓家庄等辐射状的城市开发,湟水河南大致以康泰宾馆区域为重心向东上、下教场、西岗、东岗。向西马家台、七里店轴向拓展为城市区。各沟谷地带从农业用地逐步向工业用地转换,浅山地区大力发展地膜洋芋种植、脑山在畜牧业基础上也逐步发展特色产品,这些改造使原有的原始地貌发生了不同的改观。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4
分类: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海洋灾害(海啸等)。
自然灾害的特点: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2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我国东部锋面雨推移规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E),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六月(D),长江中下游“梅雨”;
七、八月(C),华北、东北多雨;
九月,雨带迅速南移;
十月,大陆雨季结束。
其他原因:
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
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点 篇5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
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农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32、农业地域的含义: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特征。
3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②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发达、便利;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和科技水平高,;政府鼓励支持:距海港近,海运便利,市场广阔。
⑵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羊毛);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⑶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⑷发展措施:东水西调;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改天然草场为半人工草场;播种豆科牧草并施肥;牧草与作物轮作
⑸优点:
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34、季风水田农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历史);饮食偏好,人多地少,粮食市场需求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单位产量高。
⑵生产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等);生产作物:水稻
⑶特点:
①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35、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地租低;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⑵生产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国营》);生产作物:小麦、玉米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6、大牧场放牧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广人稀,土地资金低(拉普拉塔平原);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国际);距海港近,交通便利(水陆)。
⑵生产分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美国、阿根廷《牛》,澳大利亚、南非《牛》)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⑷发展措施:
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鲜技术、冷冻船);
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草;
③开辟水源;
④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⑤种植优质牧草和饲料。
⑸借鉴:
①合理利用草场,使草场不退化;
②保护草场,开辟水源,建立配套的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
③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研究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
④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牲畜,提高畜牧业的产出。
37、乳畜业:
⑴区位因素: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雾、日照少,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③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
⑵生产分布: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的大城市周围);生产作物:牛奶及乳制品
⑶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38、工业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
②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政策;科技;运输;市场;资金;能源;机械设备。
39、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构成的成本也就不一样。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篇6
一、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类型
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 可根据学生行为与认知的不同层次分为认知类活动、操作类活动和体验类活动三大类。
1. 认知类活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中认知类活动总计有27处, 占必修I教材所有活动的56.9%。还可将认知类活动分为读图思考类、问题分析类、阅读思考类三类活动, 此类活动一般要求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中,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使学生遇到地理问题可以举一反三, 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第32页活动:“根据图2.8, 完成等压线的相关问题”, 第42页活动:“阅读《水浒传》的一段关于天气状况描写内容, 回答关于天气的问题”等。
2. 操作类活动
必修I中操作类活动共9处, 在所有活动中占17.6%。此类活动又可分为绘图填表类、调查研究类、搜集资料及短文写作类、计算类、实验操作类, 要求学生在动笔、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掌握地理原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例如第35页活动“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第16页活动“按照如下步骤画示意图, 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等。
3. 体验类活动
必修I中体验类活动共13处, 占所有活动的25.5%。这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经历来领悟地理教材的内涵, 此类活动一般是无明确答案的开放性热点话题, 因此在进行活动时, 一般以学生参与讨论作为主要活动方式。例如第52页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后果作一些预测”, 第63页活动“阅读文章, 讨论有关水资源对以色列农业发展影响的问题”等。
二、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分析
1.“活动”栏目帮助转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
“活动”栏目的设计有别于传统教材的练习题或复习题的形式, 它是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一个互动式、探究式的重要教学环节, 有利于转变传统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由传统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自主式学习转变。如在进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的活动过程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首先按等间距画三条线分别表示赤道、太阳直射点所能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纬线, 接着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 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 最后结合已经讲授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画出一条曲线代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首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示意图, 与学生共同完成这一学习任务, 改变过去直接向学生展示示意图的方式。这一方式不但有利于改变单纯讲授太阳直射点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南北移动这一知识易使学生造成困惑的情况, 还有利于使学生在主动动手画示意图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探究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积极自主地建构起太阳直射点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南北移动的知识结构。
2.“活动”栏目帮助学生拓展新知识
“活动”栏目不仅帮助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领会地理教材内容, 掌握地理学习方法, 锻炼实践能力, 展现个性才能和拓展地理知识领域。例如第29页的“活动”, 探讨大气逆辐射的作用与探讨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教师引导学生读图2.2比较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的受热过程差异, 这在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的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知识的同时, 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地球表面相对于月球表面存在一层厚厚的大气这一差异才造成了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在这一“活动”过程中, 学生不仅巩固了旧知识, 而且将已有的知识结构由地球表面拓展到了月球表面, 从而拓宽了地理知识的领域。
3.“活动”栏目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地理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只有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地理教材的“活动”栏目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地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第35页的“活动”, 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与观察制作的三圈环流模型并分析气压带与风带形成的原因。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 并要求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密切合作按要求作出各小组的三圈环流模型, 模型完成后小组内部讨论、分析各个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原因, 最后由教师对各个小组做的模型与分析的结果进行评比。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此次活动的热情与兴趣, 最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此外,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既突破了学习这一地理知识的难点, 又培养了学生地理动手实践的能力,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比较、综合、分析、空间思维等地理能力。
三、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一些教学建议
1. 教师可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把活动主动权交给学生
“活动”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完成活动教学。例如在进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且及时赞扬鼓励, 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喜悦, 对于学生不太恰当的回答, 也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教师还可给活动做得特别优秀的小组或学生发一些小奖品作为奖励, 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与欲望。总之, 教师应和学生一同建立起一个平等、互动的活动课堂, 力求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活跃、和谐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 教师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活动, 力争将活动融入课堂之中
教师开展活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首先, 教师可以将活动内容作为新课导入内容,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第二章第一节“气压带和风带”学习时, 上课后教师即可让学生进行第33页的活动。通过阅读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完成相关问题, 最后得出一个单圈环流的理想模型图, 接下来再根据地球表面的具体情况向学生讲述地球表面实际的环流情况, 这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其次, 教师可利用活动进行课堂讨论, 不仅活跃课堂气氛, 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和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习时,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65页的活动, 讨论如何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让学生最后总结并提出各自的观点。这一讨论过程既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使学生在增长知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再次, 教师可将活动作为调查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例如在进行第61页的活动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收集资料, 撰写小论文, 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在这一学生小组收集资料、调查、撰写论文过程中, 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将会有显著提高。
3. 教师可灵活把握活动时间
教材“活动”栏目类型多样,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设计活动进行的时间。可根据活动要求将活动分为课前活动、课中活动和课后活动。尤其对于由于课堂时间不足难以在课堂内完成的活动,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后, 将活动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 将课下活动作为学生的第二地理课堂, 让学生通过课后的实践活动掌握地理原理, 理解知识难点, 同时培养动手动脑与综合实践能力。例如, 在进行第29页玻璃缸内烟雾飘动的实验活动时, 由于课时的限制, 导致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这一活动, 因而教师应要求学生分组课后去尝试完成这一活动, 让活动走出课堂, 让活动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这一活动让学生加强了对热力环流这一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的理解, 这也正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求。
总之, 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内容出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地理教师应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 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创新, 在活动中向学生展现地理知识, 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孟淑华.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的分析和应用.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尹燕立.高一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内容、功能与教学方法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3]张晓芹.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系统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4]郭四化.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用好教材的活动设计.教学与管理, 2008 (4) .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篇7
一、用词不恰当
1P18,“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这段内容中的“破碎”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破成碎块的;零碎的”,日常使用时更多地是指立体的大块东西变成零碎的小块的东西。而城市用地是平面的,用“破碎”一词来描述城市用地不太恰如其分。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往往比较零散,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2P20,“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District,简称CBD)”。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一词使用不恰当。这是因为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可能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CBD,但也可能会形成多个特殊的商业区CBD,例如上海就形成了陆家嘴、淮海中路、徐家汇、人民广场中心区、虹桥、南京西路静安寺、五角场新江湾城等七个风格明晰、个性迥然的CBD。建议将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修改为“一种”。
二、定义不确切
3P8,“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这一定义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内涵上缺少具体的明确的质的规定,造成了外延过宽,使“人口迁移”的概念等同于“人口移动”。建议把原定义修改为:“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长期性的改变。”
4P41。“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这一“农业”定义外延过窄。这是因为:(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不直接利用土地而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获得农产品;(2)现在人们已广泛通过栽培木耳、香菇、平菇等菌类作物获取农产品,而菌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而是属于微生物。因此,建议把上述“农业”的定义修改为:“人类利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三、概念不明确
5P4,“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减少,例如俄罗斯、德国和日本。”根据前后语意,这里把“俄罗斯”作为了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情形的典型代表,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从经济上来讲,俄罗斯不属于发达国家;再者,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和一些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减少原因不一样。发达国家的人口减少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制度健全,人们衣食无忧,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愿意要孩子,所以生育率低。而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是因为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住房、医疗、教育等没有社会保障,人们生活比较紧蹙,养不起孩子,所以人们不愿意要孩子;再加上气候寒冷。酗酒成风,平均寿命短,离婚高等原因,造成生育率低。因此,建议把这段内容中的“俄罗斯”删除掉。
6P5,“阅读”中,文字说明有三句话,前两句讲的是“人口大国”怎样,后一句讲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怎样,前两句里的“人口大国”是属概念,后一句里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是种概念,前后概念游移不定,易引起人们思维上的混乱。为了前后概念统一,语意连贯,建议在“所以,”后添加“人口大国、尤其是”。
7P10,“案例2”介绍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目前,在美国人口中,白人占82□,黑人占12.7□;华人有100多万,印第安人有100多万。”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因此,对于美国来讲,除去100多万印第安人外,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裔。而P24“案例1”介绍到:“纽约市内约有1/4的人口是国外移民的后裔,……”言外之意,纽约市内约有3/4的人口是土著居民即印第安人。据资料表明,纽约市现有人口1800万以上。据此推算,现在纽约市约有1350万印第安人。显然,P24“案例1”介绍的内容与P10“案例2”介绍的内容相矛盾。造成两处内容相矛盾的原因是两处“移民”的标准不同,即两处“移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建议编者将两部分内容统一起来。
8P1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农民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这段内容中,“东南沿海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后表述概念不同,容易造成人们理解上的混乱。因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概念外延大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事实上农民工在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同时,也在向其他沿海地区流动,尤其是环渤海地区。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离开田地,走出家乡,源源不断地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9P50,“案例3”介绍到:“玉米带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1/10,玉米产量却占全国的4/5。”这段内容中的上一句是“玉米带面积”与“美国耕地总面积”作比较,从逻辑上来讲,下一句就应该是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与全国粮食总产量作比较,但根据教材内容中的数据,实际上却是在与全国玉米总产量作比较。因为,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不可能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由此可以看出,这段内容前后比较对象不统一、不清晰,易引起人们理解上的混乱。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建议编者将这段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10P53~54,“活动”的标题为“西欧的乳畜业”,内容介绍的也都是西欧乳畜业的情况,但在第一句中却冒出“和中欧一些地区”。为了表述上的清晰,前后概念的统一,建议把“和中欧一些地区”删除。
11P83,图5.7的标题“浙江嘉兴略图”语意表达模糊,所指范围不明确。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这是因为浙江省实行的是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所以,“嘉兴”有狭义的概念与广义的概念之分。狭义的“嘉兴”仅指嘉兴城区,广义的“嘉兴”除所辖城区的2个市辖区外,还辖2个县、3个代管县级市。因此,根据图中所绘内容,建议图的标题修改为“浙江嘉兴城市略图”
12P91,“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这句话表达不够明确。因为,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地关系,但是人类是不是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否对人地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
四、判断不准确,推理不合理
13P83,“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至少有一个商店。”这一判断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是因为,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这种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可能是集聚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也可能是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可能是法定性的城市中的区政府辖区共同体、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同体、居委会辖区共同体,也可能是世代繁衍、自然形成的小山村。现实社会情形是,这些小村庄小山村可能有商店也可能没有商店。因此,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一般会有一个商店。”
14P83,正文第2自然节介绍到:“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判断缺少前提条件,不够准确、恰当。因为,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因素有多种,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在人口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交通运输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但是,当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人口密度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的影响依此类推。因此,不好无任何前提条件地断定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再者,这节内容从P84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与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的比较中,得出因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而“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结论,推理上不合乎逻辑。因为从图中观察可以看到,山区与平原相比不仅“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而且人口少,因受地形、河流、耕地面积等条件制约,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还有,一般来讲,山区比平原地区经济落后,人们不得不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购买力弱。由此可以看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不是造成“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唯一原因,而是还有其他原因,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所以,把“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原因归结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未免以偏概全,牵强附会。建议编者调整图5.8、图5.9的绘制内容,调整到两图人口密度、可能具有的购买力等因素大致相当的情况,再来比较交通的差异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5P84,“……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这段表述不完整、不全面,甚至可以说是以偏概全。因为,自然是“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那么,一般来讲,商业网点就应首选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其次选择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然后选择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因此,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16P86,“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建议修改为:“大部分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由全称量项改为特称量项更符合集镇形成的客观实际。
17P91,“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段内容语序上存在问题。一般来讲,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五、文图内容不统一
18P8,正文介绍的我国人口迁移的时间是起始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即可理解为1949年10月1日以来,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P9图1.8绘制的我国的人口迁移是从“1949年以来……”(图的标题),即可理解为1949年1月1日以来,也分为两个阶段:“1949~1986年期间”和“80年代后期”。图像内容和文字内容表述不一致,时间有差异,容易造成人们理解和认知上的混乱和困难。因此,建议图像和文字上的时间规定和表述要统一,都统一为文字介绍中的时间划分和表述。
再者,图中把“80年代后期”人口的迁移仅仅认定为是“民工潮”,这是狭隘的、不全面的。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除了民工外,还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工人和大学生等迁移到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因此,建议把图例的文字说明由“有组织和自发的人口迁移(1949~1986年期间)和“民工潮(80年代后期)”,修改为“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9P27,“案例2”介绍到“上海市能够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的原因时讲:“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但是,在P31图2.1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中,上海市并不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而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部中间位置。所以,为了避免前后文图表述上的矛盾,建议P27“案例2”对上海市的位置表述修改为“上海市位于长江人海口的南岸、长江三角洲的中东部……”
20在P44、P46、P48、P49、P50、P51等多处文字内容中涉及“科学技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P49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中也已经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种因素,但是,P42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中却没有“科学技术”。文字与图像、图像与图像之间内容不统一,显然不妥。为了体现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使教材内容前后对应、统一,建议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项主要因素添加在图3.3中。
21P58~59,教材文字内容“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中把“技术导向型工业”单独列为一种工业类型,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P59教材文字内容“工业区位的选择”中特意强调:“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区位的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同时,在P61还特意强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但是,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没有标注“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教材文字中十分重要十分突出的内容图4.2中却没有对应标注,显然有失偏颇。所以,建议把“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标注到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篇8
B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音及美化环境的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生长对环境(其中气候的光、热、水的影响制约突出)依赖性大,并适应环境,因而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骆驼刺——干旱环境;荷花——水湿环境;
“枣发芽,种棉花”——植物对气候的指示;
矮牵牛叶片受损——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
11、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形成过程:
风化低等生物着生高等植物着生
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成土的开始
生物的出现,使岩体风化加快,母质肥力不断发展;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选择性吸收光合作用
矿物养分植物有机质
土壤肥力腐殖质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从而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待查)
自然资源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13、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的特征和组成
(1)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属性组成共性特征
土地资源可再生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气候资源可再生光、热量、降水、风等
水资源可再生
生物资源可再生
矿物资源非可再生
(2)海洋资源
类型组成特征
海洋化学资源食盐、镁、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
海洋矿产资源大陆架:油、气等滨海带:砂矿海盆:锰结核
海洋能源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等可再生、能量密度小、无污染目前工程投资大、效益不高
海洋空间资源生产空间、通信空间、电力输送、储藏空间、文化娱乐空间、交通运输空间
其环境和生态条件复杂和特殊。其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14、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待查)
15、气象灾害、地质地貌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措施
气象灾害
类别危害监测和防减灾措施
台风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灾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气象卫星进行探测
暴雨洪涝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和预报,可以有效减灾;防洪需工程措施(筑堤、整治河道、修水库等)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居民应急撤离对策、防洪保险等)相结合进行
干旱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选种耐旱作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护林建设等
寒潮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危害农作物;大风能翻船、倒屋、破坏牧场;雪灾冻雨造成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其影响范围大,并多灾并发
无有效的防御手段,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警报可减少一定损失
地质灾害
类别危害监测和防减灾措施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震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成因上的关联性如地壳活跃之地,往往多火山活动和地震原发性的主灾往往会诱发其他灾害如地震引发滑坡、
高中地理必修二盘点知识点 篇9
高中地理必修人盘点知识1
第一章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
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
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
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中地理必修人盘点知识2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凉爽)。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过河点,河口)。
(二)社会经济方面
1、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伯明翰(煤)、攀枝花(铁)、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
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
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早,②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的原因:
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城市土地租金高。
③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④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土地租金低。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
①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2)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3)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城市化出现的问题:
①环境污染,②交通堵塞,③住房紧张,④就业困难,⑤社会治安混乱。
3、解决措施: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立“生态城市”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高中地理必修人盘点知识3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人口压力、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篇10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分析
当前阶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作为高中教育阶段中地理学科的物质基础,其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通过合理有效的地理知识的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实际应用与之相关的地理知识。为此,笔者在文中主要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材进行分析。
一、全局性教学地位的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内容,位于教材中的第一章节“行星地球”的四节中的第二节,属于一个衔接环节。主要的教学目标为: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等。本节教学重要教学难点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可以自主的通过预习、查阅资料、寻求教师的帮助等形式进行深入的学习行为。此节教学内容作为高中生进入到高中学习生活后的第二课时,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进而树立自我的地理思维。而在此节学习活动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宇宙中的地球”的相关内容,对于地理教材中的太阳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地理教师的新知识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为此,此内容不仅是地理教材中“行星地球”这一章节中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起到衔接新旧知识的作用。
二、具体教学内容的结构框架分析
(一)内容组织结构分析
(1)地理知识内在隐含的知识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节内容,主要是以“为地球供应能量”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为主要知识框架。在教材引言中就运用图片来进行描述,从生活、具体生产活动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太阳辐射为地球为其供应出的相关能量。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进行扩展其实际案例,来进一步论述其他地理知识。通过学生的讨论学习,进而全面掌握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差异的相关学习内容。于此同时,地理教材中还涉及到了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周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以此作为实际学习材料让班级中学生观察分析太阳黑子数变化的活动,进而充分的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内相关知识。
(2)地理学习能力框架
当前阶段,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两种。地理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将其进行有效的融合,并结合教材中的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一学习知识,进行深化学生的学习印象,进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的查阅学习资料,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其的认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思维能力。人教版教材中运用两种实际案例进行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合作学习意识以及知识转换能力,学生同时也在实际学习活动中,通过有效的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全面的掌握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相关知识,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二)内容表述结构分析
(1)叙述性质的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叙述性课文,作为构建地理教材整体脉络的基础内容,不仅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中的教学依据,同时也是对地理相关专业理论、地理知识潜在规律以及地理原理等知识的具体文字表述,具体表现为教学课文及图表型教学资料等。在进行教学“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课时,教材正文中描述了当前阶段中太阳的主要成分、温度以及太阳辐射的地理界定等,其叙述语言十分简洁易懂,并通过配合相关的图片教学资源,充分的进行阐述了其内容。教师在进行讲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主要影响这一内容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运用叙述性课文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其中潜在的学习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学生在此种教学环境中学习,不仅不会产生学习厌倦情绪,同时极大的树立了自我的学习信心,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实践性质的教学内容
实践性质的教学内容作为当前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思维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新课改实施下的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此节课程中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设置相关实践活动来进行全方位的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通过教师合理的应用此内容,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而高效的达成课堂学习任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材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此教材内容的编制是严格遵循新课改教学要求,并充分结合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师与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实际需求。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材,不仅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更加凸显出教学的重点侧重点,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白雪,宋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材分析[J].学周刊,2014.16:80-81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篇11
一、凸显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设法使地理知识更加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更加凸显学习地理知识的意义。最新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恰好能够体现这一点。教材内容选择上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如,教材内容中设计了多样化的活动课程,而活动内容多选用学生熟悉的地理事例和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对于学生学习而言,便于积极参与其中、切身实践,逐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搜集资料,如何处理资料,怎样找到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团结协作相互促进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和协作能力都得到发展。使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二、新教材较之以往的进步
在新教材中,不仅添加了很多贴近生活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实践内容,这也凸显了新教材的特点。虽然它们有很多相似点,但它们的类型却是不一样的。主要有三种活动类型,分别是:思考型,实践型,探究型。而在这三大类别下又有很多的小分支。活动类型的多样化能够增强课堂趣味性,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拓展延伸类型的题,是在课堂上必讲的内容基础上加以扩充和拓展,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一个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书中关于宇宙的知识,教师讲完在教材中规定的内容后,可以向学生介绍关于宇宙这章节活动题的内容,如,各个地区在正午时太阳高度角的通用计算公式。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充分探究这样的问题,尤其是擅长数学,喜欢计算的学生,对这样的题目通常会很感兴趣。还有图文分析类型的题目,这个类型的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和相关知识点较多,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几幅图来分析哪一幅图显示的是“山区聚落”,哪一幅图是平原地区的聚落,并通过判断之后的结论来分析比较它们两者的不同点。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会运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努力创设一种以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探究内容,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可见,高中地理新教材提供了很多符合学生心理的地理素材,充分运用教材,能够有效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及地理学习能力的发展。
新教材不仅呈现了大量地理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观察、实践和探究活动。而且,高中地理新教材力求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为重点,充分体现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另外,高中地理新教材每章后面创造性地设置了“双语学习”栏目,开创了地理教材编写的先河。
地理教材的编写是地理教学的准备,地理教材的分析与运用是地理教学的起点。地理教材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媒体。只有认真分析教材,充分理解教材,新教材的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才能得以实现。
地理高中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 篇12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
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推荐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12-13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11-20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0-28
高中地理基本知识点总结08-01
高中地理必修一12-16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09-01
高中地理必修一目录09-07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