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2024-08-01

高中地理基本知识点总结(共16篇)

高中地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篇1

1.地球公转: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2.正午太阳高度: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3.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4.等温线: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5.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6.雪线:雪线上升;雪线下降

7.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8.我国的降水:夏李风影响,降水多;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9.我国的河流: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

分春汛、夏汛;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10.我国的季风: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11.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12.气象灾害: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寒潮、沙尘暴、干旱、暴雪

13.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多;较少

高中地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篇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 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 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 应该在以下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首先, 素质教育要大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既包含德、智、体诸方面的统一和谐发展, 也包含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其次, 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人的自我发展同社会发展的统一。最后, 素质教育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开拓精神, 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具有全面自我发展的能力。

基础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 而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和教材来实施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为素质教育服务,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二、高中地理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性

目前正在进行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的改革, 就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源, 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知识水平的增长, 智力、能力的发展, 是在学生不断学习、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的。教材是否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环节。因此, 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 应从素质教育要求的角度出发, 控制知识的深广度, 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学生联系实际能力。

(一)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更好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服务。

而要真正做到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必须首先了解我们教育的对象将要跨入一个怎样的社会, 在那个社会中人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观念、意识, 这决定了他们的基本素质。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 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 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是条件, 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 更追求提高质量和效益, 节约能源, 减少废物, 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是目的, 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为了把可持续发展的这些观念融入高中地理教材中, 采取了以人为中心, 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 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贯穿其中的框架体系。我们按照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程度, 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地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 教材通过讲述各个环境的特点, 以及人类与各环境、资源的关系, 侧重体现生态持续的观点。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工业、农业、聚落、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旅游等方面, 教材通过讲述各种人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特点、发展和变化, 侧重体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观点。按照这种思路编写教材, 用传统的眼光看, 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有所削弱, 但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得到了加强。

(二) 联系实际, 培养能力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 不仅要给予学生现代的观念, 还要给予学生有用的知识。

地理学发展到今天, 应该说它是应用性或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地理学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但在地理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 我们感到问题的症结之一是教材的理论性较强, 而联系实际不够, 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对学生来说, 这个“用”应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 能够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释和解决一些现象和问题;能够借用相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继续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要改变这种状况, 教材中知识的取向应该是思想观念价值、应用价值和能力价值都比较高的内容。

1.反映当代人地关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 “大气环境”这一单元, 与过去高中地理教材相同章节相比, 关于大气的科学知识内容要求有所降低, 而取材的角度更多地转向阐述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的关系, 特别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如天气系统和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问题, 大气环境保护问题等等, 都引用了大量的实际例子。“海洋环境”这一单元, 在以前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是没有的, 新教材中除了讲述海洋的基本特征外, 更多的篇幅是讲述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 包括海洋资源和能源的利用, 海洋空间的拓展, 海洋对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影响, 以及海洋环境污染问题。“陆地环境”这一单元, 综合了以前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一部分地学知识, 并给予新的思路, 即不从地学的角度组织教材内容, 而是主要讲述陆地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陆地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及地质灾害问题。“人类的生产活动”单元, 更是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的一个单元。我们认为, 教材注意与实际联系, 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地理本身的实用性也才能够显示出来。

2.反映地理学的思维特征, 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我们今天的学生, 也许就是明天的乡长、厂长, 也可能是个体劳动者。本地适合发展哪种农业生产?工厂厂址选在哪里合适?开办商店要考虑哪些因素?在小区域规划中, 交通线应如何选择?这些问题都可能是学生步入社会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当然, 学校教育不可能完全解答这些问题, 但可以也应该给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地理学综合的、联系的、区域的、战略的以及立体的思维方式特点, 恰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因此, 教材尽可能多地进行一些个案的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和体会地理的思维方法。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 潜移默化地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多因素、多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这对他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三) 降低知识难度, 拓宽知识的广度, 增强教材的弹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1.降低难度, 拓宽广度。我国地域辽阔, 区域经济、文化各方面差异很大, 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为了适应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材的深度有所降低。比如, “宇宙环境”这一单元, 教材删减了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恒星、行星等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转偏向力作了简化处理, 只讲现象不讲原理。这样, 尽量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使教学顺利进行。当然, 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 一些新知识不断涌现。教材适当吸收了一部分知识, 比如宇宙开发、海洋开发、信息高速公路等, 使学生能够摸到时代的脉搏, 具有广阔的视野。

2.增加教材的弹性。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发展, 我们要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条件, 教材中安排了一些阅读材料及单元综合练习, 通过这些练习, 分别对单元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高中地理知识记忆的几种基本技巧 篇3

一、字首记忆法

在高中地理复习中,采用字首记忆法效果显著,而且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具体方法为:先将地理概念的字头进行排列,形成固定的一句话,然后根据这句话复述出概念的全部内容。很多同学对各种地理分界线混淆不清,而且由于其内容较多,很难形成清晰而持久的记忆。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如果采用字首记忆法对这些分界线进行重点记忆,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较长,其中包括“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的山脉,我们可以将这组山脉名称的字首组合为“大阴贺巴冈”,这样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二、趣味联想法

不少同学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尤其是对地理概念的记忆更是表现出明显的抵触心理。但是由于要高考,我们又不得不去学,与其厌烦、被动地学习,还不如愉快、主动地学习。对此,在学习或者复习时我们可以采用趣味联想法,将地理知识进行联想记忆。

例如,在复习“气候变化”的内容时,垂直气候的变化特点不易记忆,倘若死记硬背,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对此,我们可以先以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作为切入点,进行以下联想:一般桃花都是在农历三月盛开,但是山寺的桃花由于地理海拔较高,所以开得比较晚。然后联想“海拔不同会产生温度差异”这一概念,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气候形成、气温变化等知识点进行复习。

三、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就是通过比较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加深记忆的方法。不少地理知识既有共性联系,又有个性化区别。我们可以对地理事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找到异同点。例如,在复习“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时,在了解地球自转、公转规律的同时,我们可以将地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结果这几个方面的知识进行比较,从而加深记忆。

我们可以采用列表、图示、数据等形式进行对比。例如,在复习“世界人口迁移”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列表法,从迁移时间、迁移路线、迁移原因以及迁移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在记忆“气候类型和物种分布”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图示比较法;在复习“地质和矿物资源”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数据比较法,将矿藏种类、储量、开采量以及出口量等知识进行列表比较,从而形成对具体数据的清晰认识,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四、口诀记忆法

口诀由于形式简单、朗朗上口,受到了很多同学的欢迎。通过口诀进行记忆会使我们对地理概念的掌握更加清晰,而且由于口诀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也会使枯燥的记忆过程充满乐趣。例如,对于“二分二至”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夏至冬至,昼夜极致”这样的口诀进行记忆。口诀节奏明快、表达形象,是我们加深地理记忆的一条捷径。

五、重复记忆法

记忆专家指出,遗忘是人类的本能,知识的遗忘同样会遵循这一规律。对抗遗忘的最佳方式就是进行重复记忆,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重复记忆的重要性。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方式来强化记忆,从而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使旧知识得到巩固。例如,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以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回忆,从不同角度进行“温故”,降低知识遗忘率。这种方式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能有效提升复习效果。

六、互动记忆法

互动记忆法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强调通过讨论、辩论、争论等活动,加深记忆,达到巩固知识、强化记忆的目的。例如,在复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形成”的内容时,我们可以与其他同学就钢铁工业的发展布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工业基地的布局与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

七、形象记忆法

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有时会需要清晰记忆区域轮廓特征,而这也正是不少同学的弱项。利用形象记忆法,就可以使我们克服视觉记忆中的弱点,获得更加深刻、更加清晰的区域特征记忆。例如,在新疆区域轮廓记忆中,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疆”字上,其中的“三横”代表新疆境内的三列山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个“田”字代表新疆的塔里木和准噶尔两个盆地,而“土”字则代表帕米尔高原。通过形象记忆,我们就会对抽象的地理概念有更为直观的认识,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 篇4

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表现: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干旱的环境特征,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环境的特征。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气候:

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

(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

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

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

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盛,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

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4.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因为:

⑴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⑵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⑶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3 篇5

①气温:气温高,雪线高;气温低,雪线低。(雪线分布总趋势有低纬向高纬递减)

降水: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因为,在降雪量很少的条件下,要达到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必须有较低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位置必然较高),以使消融量和蒸发量减到很少;而降雪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有较高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必然较低)方能融化大量的积雪,以保持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

②坡度: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因为,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③阳坡阴坡: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④迎风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NOTICE: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高低纬度两侧递减。全球雪线最高的地方不是在赤道,而是在副热带,主要因为副热带降水比赤道少。

18.农牧业类型

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灌溉农业——水源是主要影响因素

新疆地区:绿洲农业——水源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热量(气温)

内蒙古:草原牧业——三河牛,三河马为主要品种——草原广阔,温陆气候;生态恶化 西藏地区: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有河流水或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昼夜温差大 青海地区:高寒牧业——(宁夏)滩羊——高原大陆气候,光照充足

高中自然地理中的物理知识研究 篇6

一、力学

高中自然地理中的许多力学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若用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帮助解释的话,学生更容易理解。本文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为例,分析高中自然地理中的力学知识。

在高一第一章讲述地球的运动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学习的重点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其特征和规律,要求教师必须讲解这两个在高中物理课中的概念。线速度:指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通过的弧长。表示为:线速度υ=弧长s/时间t;角速度:指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半径转过的角度。表示为:角速度ω=角度φ/时间t。明白了这两个概念,下面来分析地球运动的速度规律:

1. 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地球是个固体球,因此,自转时球面上各点在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相同,即各地角速度相同;由于地球上各点都是绕同一个自转轴旋转,纬度不同的地点,对应的自转半径就是当地纬线圈的半径(自转半径=cosφx的赤道半径)。可见纬度越高,自转半径越小,转过的弧长越小。所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不同,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地区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2. 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对于公转,则还要考虑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一定律),这样就产生了地球公转中的近日点和远日点,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分析如下,由于近日点的日地距离小于远日点的日地距离,而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单位时间内近日点时地球转过的弧长和角度,大于远日点时地球转过的弧长和角度,这样近日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均大于远日点。也就是教材中讲到的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慢。

二、热学

高中地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对于地理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采取生活教学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并将地理知识点合理融入,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目标。

一、教学设计生活化

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教学较为抽象、枯燥,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若教师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影响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使教学设计生活化,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以及掌握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环境与环境问题》一课时,在上课之前,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下生活周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并且让学生记录下来;其次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讲出观察到的环境问题,学生主要提出的有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再次教师对学生所阐述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学生共同讨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表现非常积极,有的学生认为空气污染问题是燃煤造成的,有的学生认为是工厂生产造成的,有的学生认为噪声污染污染是汽车鸣笛造成的,还有的学生则认为是施工造成的,最后教师总结了学生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也让学生充分掌握了地理知识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高中地理知识更加生活化,同时也使得高中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引导者,学生则扮演学习的探究者和体验者,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充分发挥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学习,共同探究,享受不断获取知识的乐趣,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其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学习高中地理教学知识。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保证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其次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地理教材的知识点,使其充分融入创设的情境中;最后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应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情境创设应合理,在学生接受的范围之内。

例如在讲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这一课时,教师问学生:“以河北省为例,你觉得都需要具备什么服务功能,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显然非常感兴趣,争相回答,教师让一位学生回答说:“我认为石家庄市必须具有大型高档商场、大型娱乐场以及高等学校等等,衡水市需要具有卖家电商场以及高中学校等等,枣强镇需要有普通的日用品商店、小诊所,还有就是小学等等。”通过这位同学的回答,可以让学生知道不同等级城市,其服务的功能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地理知识点更加生活化,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使得高中地理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三、合理运用生活实例

高中地理知识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会大大降低地理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应合理运用生活实例,将知识充分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以此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置作业,例如让学生课下观察你所住地方街道的交通情况,了解学生所住的市区的工业建设的位置在哪等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所蕴藏着的地理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点的积极性,进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都了解的生活现象,提出“为什们冬天早晨6点天是黑的,而夏天早晨6点天是亮的”的问题,这使得学生都产生了疑问,并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然后教师用地理知识回答这一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地理知识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合理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生活实例,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識,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以此实现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春.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与学互动生活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

[2]孙艳辉.浅析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8

(1)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世界最高、我国最大;

②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③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④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

(2)四大盆地

①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周山环绕,内部平坦;

②准葛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沙漠、戈壁广布,边缘有绿洲;

③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沙漠、戈壁广布,东部多沼泽、盐湖,是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

④四川盆地:是最发达的盆地,号称天府之国,多低山丘陵,仅成都平原较平,多紫色土,又称紫色盆地。

(3)三大平原

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沃野千里,低地多沼泽;

②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由黄淮海冲击而成,地势平坦;

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 篇9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

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

河流一般可分为上游、中游与下游 3 个部分。

由上游向下游侵蚀能力减弱,堆积作用逐渐增强。河流根据平面形态、河型动态和分布区域的不同,有不同的类型。

依平面形态可分为顺直型、弯曲型、分汊型和游荡型;按河型动态主要分为相对稳定和游荡型两类。

山区与平原的河流地貌各自有着不同的发育演化规律与特点。山区河流谷地多呈V或U形,纵坡降较大,谷底与谷坡间无明显界限,河岸与河底常有基岩出露,多为顺直河型。

平原河流的河谷中多厚层冲积物,有完好宽平的河漫滩,河谷横断面为宽U或W形,河床纵剖面较平缓,常为一光滑曲线,比降较小,多为弯曲、分汊与游荡河型。

地貌类型中包括侵蚀与堆积地貌两类,前者有:侵蚀河床、侵蚀阶地、谷地、谷坡;后者含:河漫滩、堆积阶地、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

河流阶地是河流地貌中重要的地貌类型,可以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分上叠与内叠阶地)、基座阶地和埋藏阶地。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误区剖析 篇10

误区1: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同学们大多认为气温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样的分布规律实际上是反映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没有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也没有受到地面状况的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太阳辐射经过浓厚大气层时受到大气的吸收、反射作用,大气的这些作用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由于各地地面状况不同(特别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天气和气候不同,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和气温受到影响。全球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地区,而在沙漠地区。北半球最冷的地方不在北极地区,而在西伯利亚地区。

误区2:太阳都是东升西落的

太阳不是在所有的地方和时间都东升西落的,只有在二分日和赤道上才是东升西落。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地方,太阳从东北方升起、从西北方落下。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地方,太阳从东南方升起、从西南方落下。在出现极昼的北半球某地(除极点外),太阳从正北方升起、从正北方落下(见图1、图3)。在出现极昼的南半球某地(除极点外),太阳从正南方升起、从正南方落下(见图2、图4)。在出现极昼的北极点或南极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与地平面平行,太阳不升不落,太阳高度整日不变,并等于当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见图5、图6)。

误区3:地球自转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都是自东向西

站在北极点或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站在南极点或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不管是从北极上空看的逆时针方向还是从南极上空看的顺时针方向,地球都是自西向东自转。站的位置不同、方位不同,时针方向就不同(见图7、图8)。

误区4: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相同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在当地的仰角,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出现在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自直射点以同心圆状向四周递减,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某日从太阳直射的那条纬线向南北两方向递减(见图9)。

误N5:自然日界线是区时为0时的经线

自然日界线是地方时为昨天24时、今天0时的那条经线,而不是区时为0时的经线。因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在同一个时区内,区时相同,但地方时不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然日界线自东向西移动。

误区6:季节不同于节气

季节是一个时段,一般为3个月。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得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热量状况不同,季节类型也就不同。而节气是时刻,通常指某一天,是根据太阳的位置,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二十四个点,每一点叫一个节气,即二十四节气。

误区7:海陆风、季风是一样的

海水和陆地比热容的差异,造成白天和夜晚、冬季和夏季海洋和陆地的增温与降温幅度不同,进而造成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冷热不均、气压分布不均,风向发生日变化或季节变化,形成海陆风或季风。但海陆风是风向的日变化(如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季风是风向的季节变化。

误区8: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特点一样

这两种气候类型的共同点:全年高温,降水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降水集中)。

不同点: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的南亚、东南亚、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海南岛、台湾南部等地,年降水量为1500mm~2500mm,分雨、旱两季,雨季在6~9月,旱季在10月到次年5月。热带草原气候在南北半球都有分布,年降水量为750mm~1000mm,分干、湿两季,湿季在5~10月,干季在11月到次年4月(北半球)。

误区9:温带大陆性气候下不能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

美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其东北部一带却发育了温带落叶阔叶林。美国东北部一带并不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其中央平原南北敞开,有利于南北冷暖气流的运动,形成冬冷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不高,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为美国东北部一带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从而发育了温带落叶阔叶林。

误区10: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造就了秘鲁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

大部分同学都误认为秘鲁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与撒哈拉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一样,都是在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下形成的。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大致位于赤道与20°S之间的秘鲁沿岸,因为纬度低,不在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之下,处在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同时又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所以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

误区11:锋面气旋分布在高压脊上

其实,锋面常常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这是因为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上升,如图11中低压槽线两侧A、B两点的气流向槽线辐合,冷暖气团在此相遇形成锋面;而在高压脊中水平气流辐散,如图12中高压脊线两侧C、D两点的气流向脊线两侧辐散,冷暖气团不能相遇,无法形成锋面。

误区12:异常变冷的厄尔尼诺现象和异常增温的拉尼娜现象

其实,厄尔尼诺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区异常增温的现象,而拉尼娜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区异常变冷的现象。

误区13: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相同

一般从河流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等方面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河流的流域面积、长度及支流、河网密度、流向、水系轮廓等方面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因此,两都是不同的。

误区14:地势特征包含地形特征

地势特征单指地表的高低起伏和倾斜方向。实际上,地形特征包括地势特征,一般从地形种类(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海拔高度,地势特征,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特点以及其他特征(如喀斯特地貌、风积地貌)等方面进行描述地形特征。

误区15:在山地迎风坡,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就会逐渐增多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并不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就会逐渐增多的,而是从山麓向上到一定高度之间,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增多,在此高度以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误区16: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不是有了温室效应后,全球气候就变暖了。原始大气中本身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汽等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就会形成温室效应。而现在的全球变暖,是因为人类大量地燃烧化石燃料和破坏植被,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使这些温室气体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低层大气中的热量增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温室效应不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误区17:河流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河流的凹岸(图15中的A处)是河流凸向陆地的部位,河流凸岸(图15中的B处)是陆地凸向河流的部位。由于流水的惯性作用,流水冲向凹岸,河水在凹岸集聚、下沉,形成环流(见图15中的AB剖面图),侵蚀凹岸底部河床,将泥沙搬运到凸岸堆积。加之凹岸河水流速较凸岸的快,侵蚀作用强。

图15中CD河段河床较平直,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侵蚀右岸(背对河流流向,C处为右岸),河水在右岸集聚、下沉,形成环流(见图15中的CD剖面图),侵蚀右岸底部河床,将泥沙搬运到左岸堆积(图15中的D处)。

高中地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篇11

一、以历史地图为切入点, 善用地图教学

地图是学习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 历史地图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 反映了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理环境中的具体活动, 人类历史的大部分内容也可以通过历史地图的形式来反映。这样, 历史地图就成为历史教学中融入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地理知识渗透到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切入点。梁启超先生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 譬诸筑屋而拔基础也。”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地理环境这个空间。历史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地图。政治上有疆域图、布局图, 经济上有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分布图、运河图, 军事上有战争形势图。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左图右史, 索象于图, 索理于书”的良好习惯至关重要。

1. 掌握历史地图中的图例, 熟悉河流和山脉

一般历史地图与常规地图的图例基本相同, 只是被赋予了一些历史地图特有的概念, 熟悉图例是阅读历史地图的首要条件。

历史地图中标明江河、山脉的名称与现在的名称有差别, 但地理中的河流、山脉的走向、位置变化一般不大, 所以熟悉江河、山脉的位置, 就是确定地理位置的极好参照物。

在高中历史教材和配套的历史地图册中的地图没有经纬线, 只能借助熟悉的海陆位置、江河、山脉、岛屿等来进一步确认地理位置。如学习秦朝的疆域时, 可以对秦朝疆域四至 (东到东海, 南到南海, 西到陇西, 北到长城) 用“+”字形进行形象记忆。

2. 注意古今地名对照

一般在历史地图下面提供重要历史地名的古今对照表, 让学生以此了解古地名相对应的现今方位, 就能对历史地图中表示的古地名的确切位置有个明确的概念, 为他们阅读历史地图提供了明确的参照, 帮助他们理解历史地图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比如,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节中, 日本策划的华北五省自治, 其中包括察哈尔、绥远两省, 而现今的政区图上却找不到这两省, 学生掌握困难,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地理知识作以下简单介绍:察哈尔省, 辖今河北省西北部及山西省北部, 省会张家口, 简称察, 1952年撤销, 分别并入河北、山西。绥远省, 省会归绥, 简称绥, 辖黄河河套内外之地, 1954年撤销, 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在学生看来, 这两个抽象的概念, 经教师如此讲解就具体清晰多了, 学生也因此由单纯的机械记忆变成理解记忆。

学生熟悉了古今地名的变化, 就能以此判断历史时期及历史背景。如台湾从古至今的名称不同, 三国时称夷洲, 隋朝时称流求, 元朝时称琉球, 明朝时称台湾, 根据不同的名称判断其历史时期, 进而明确其历史背景。

3. 利用历史地图,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地图中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 许多地理特点、规律甚至历史现象等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历史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 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记忆地理知识, 而且还能学会穿越时空隧道, 形成形象思维, 懂得从纵、横两方面去把握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甚至历史发展的趋向与规律, 强化教学效果;同时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 其综合能力也会得到培养与提高。

例如, 在必修2历史图册第17页《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经济建设成就 (1953—1957) 》分布示意图中, “一五”计划建设的一些大型重工业项目主要集中于东北三省, 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苏联的帮助, 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中苏关系非常好, 以及铁路建设主要集中在东部;在必修2历史图册第18页《1958—1965年主要经济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中, 铁路建设开始向西部推进;在必修2历史图册第19页《1966—1976年主要经济建设成就》示意图中, 建设成就明显比前两个示意图中减少了, 说明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在必修2历史图册第21页《1978—2000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中, 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工程项目明显增多, 反映通过对外开放, 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通过对比这四幅地图, 学生就能掌握各个时期建设的主要特征, 把散乱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如果在教学中随时提醒学生把类似地图进行对比, 养成一种习惯, 其比较能力就会有显著提高。

二、讲授新课时精选恰当的地理知识, 使史地结合水到渠成

高中历史教材中蕴涵的地理知识比较多, 讲授新课时, 以历史知识为主, 渗透相关的地理知识, 可以起到辅助教师教学和帮助学生分析具体历史事件的工具性作用, 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发展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

1. 洋流、季风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世界史《新航路的开辟》一课中, 意大利水手哥伦布曾先后两次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 发现并到达“新大陆”, 但两次横渡大西洋到达“新大陆”所用的时间相差很大, 第一次用了37天, 而第二次只用了22天的时间, 比第一次少用15天。试问:在当时航海技术和设备相似的情况下, 哥伦布第二次到达“新大陆”所用时间几乎是第一次的一半, 为什么?学生弄不明白, 但如果教师能结合地理知识, 说出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时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 而第二次航行则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学生自然也就豁然开朗。

2. 地理分界线知识的巧妙运用

如中国古代史中, 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 规定:南宋向金称臣, 双方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以北为金统治区, 以南为宋统治区。为什么双方要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教师首先就得告诉学生大散关在现今秦岭一带, 从《秦岭—淮河南北地理要素比较表》来看, 秦岭—淮河是我国40—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是湿润带与半湿润带的分界线, 是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也是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气候的分界线, 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这样讲清缘由, 学生对南宋和金的对峙就更容易理解, 并能很快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

3.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现象在历史教学中也有用武之地

1941年6月22日 (星期日) 德军突袭苏联。希特勒以6月22日为进攻时间, 首先考虑这天是星期天, 偷袭容易得逞。同时也考虑了地理因素, 因为这一天是北半球夏至,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苏联部分地区如摩尔曼斯克地处北极圈, 有极昼现象, 有利于德军展开军事进攻。

4. 时差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 率船队横渡大西洋, 沿巴西海岸南下, 绕过南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 后船队返航回到西班牙发现日期比当地少了一天,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地球上向西航行, 每隔经度15度, 区时就要少一小时, 环球一周少24小时, 因此向西航行一周, 回到出发地就要加上一天, 才能与当地时间吻合。

这样联系地理、反映现实的历史知识, 突出了历史教学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挖掘地理因素的作用, 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添学科的趣味性, 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本知识, 同时对学生的时空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好处。

三、总复习时适时设计综合课题

总复习时, 历史教师首先要注重历史知识的巩固、系统化及学科内综合, 然后在复习范围内以某一知识点或有关的社会重大现象、问题为组织核心, 设计一个综合课题, 以历史、地理知识为主要背景材料, 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 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可放宽时间限制, 也允许学生自圆其说, 言之有据, 不以教师的观点为标准、唯一的答案。例如:

1. 自行设计“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侵略的全过程”历史地图

首先, 设计一张《抗日战争前夕的形势图》, 在挂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被日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侵占的我国东三省,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侵占的上海, 1932年在东北建立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1933年入侵的热河, 1935年策动的“华北五省自治”等等。然后, 设计一张《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形势图》, 在图上, 同样用不同颜色标出1937年日本由北京卢沟桥到南京、华北再到华东、华南直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侵略进程。

这样做, 一方面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的抗战情况, 掌握一系列有关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与史实, 加深学生对日本侵华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平时所学的比较零散的、枯燥易忘的、死的知识点和烦琐的文字搬移到直观的、生动的地图上, 变成“线”, 再形成“面”。能做到这一点, 教学的思路与脉络清晰了, 学生的学习盲点也扫除了, 摆脱了对教材的束缚, 达到了“活学活用”的效果。

2. 研究“为什么统一的力量主要来自北方”

统一和分裂是中国古代史特有的政治现象,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那么为什么统一的力量主要来自北方呢? (1) 历史因素:北方生产力的发展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在物质上、生产技术上和文化上影响着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 因而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凝聚力。 (2) 地理因素:北方地形开阔, 交通便利, 容易走向联合, 形成较大规模的军事力量。而南方地形复杂, 容易出现割据一方的小朝廷, 一旦北方统一, 南方不易抵抗。可见秦灭六国、西晋统一、隋灭陈、北宋结束分裂、元统一等历史现象的出现与地理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的答案才是比较科学的。

以问题为中心设计综合课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相对系统、完整的不同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便于将各科知识迁移、重组、整合, 易于学科间知识、认识和方法相互交融, 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 自觉地综合各科知识来分析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养成综合思维的习惯。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12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仰,风俗习惯,战争,自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社会:教育。家庭婚姻。宗教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地形平原,高原,山谷;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13

1.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圈层构成。地球内部有固态的地核、液态的地幔和气态的外核。

2.地壳的运动:地球的陆地和海洋表面在不断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不断上升并冷却凝固,形成地壳。这种运动被称为地质运动或地壳运动。

3.地震和火山: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突然冲破地壳,形成火山,喷发出岩浆和熔岩。

4.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地壳上方是液态的外核,最外层是磁层,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等圈层构成。

5.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由空气组成,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是地球表面到17千米之间的层,平流层在17-50千米之间,高层大气在50-100千米之间。

6.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7.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等过程。

8.自然环境的破坏:过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9.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指人类在利用资源时,不超出资源的再生能力,保持生态平衡。

高中地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篇14

一、高一地理(必修)教材体系的构成

高一地理共10单元,按其内容联系,又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1至4单元);第二部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5至8单元);第三部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 展问题(9至10单元)。

自然地理部分,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变化是采取了以“四大环境”取代“四大圈层”的体系,从而更加 突出了“人与环境关系”的主线。人类生存发展的范围是在逐渐扩大的:人类一开始生活在陆地上;航海事业 的发展,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展到海洋;航空航天事业的开拓与进步,又使人类解开大气、宇宙之奥秘。新编高 中地理在讲自然地理时,是以“宇宙环境”开始的,因为地球上许多地理事象的发生与地球宇宙环境有关,然 后,再讲大气环境、海洋环境,最后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陆地环境结束。四大环境涉及内容颇多,新教材并 未追求各大环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人与环境关系出发,选取那些最具有地理性(体现人地关系) 、时代性(如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用性(体现地理实用价值)知识,而舍去了那些陈旧的、实用价值小的、 与人地关系不紧密的、属于地理相关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内容。

人文地理部分,摒弃了传统的、从部门经济地理角度组织材料,而是选取最基本的人类活动范畴,即解决 人类最基本的衣食、居住、联系、休闲等需要的活动。具体确定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的旅游活动。從而减少了头绪,突出了人地关系。每个单元都没有系统地讲某种 人类活动,而是紧紧围绕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文环境而展开。

二、高一地理(必修)上册各单元知识结构简析

1、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与现行教材不同之处,它不仅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还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展现在学 生面前。本单元知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中的天体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宇 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好多现象都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关。了解它,有助于正确理解地理环 境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利于从深层次认识人类和环境的密切关系。

第二层次,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地理意义。教师只有通过让学生对地球仪、三球仪的操作演示,通过 “二分日”“二至日”日照图的读图分析,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运动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同时也使学生的操作、绘画等动手能力和观察、综合分析的能力得到发展。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运动,它 在自转的同时还绕日公转。科学地讲,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实际上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产物。新教材 与现行教材的区别在于没有明确标明哪些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哪些又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而是笼统地 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概括起来,其意正是要说明这一点。

第三层次,是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来讲述的。主要介绍了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宇宙资 源开发、宇宙环境保护。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宇宙探测意义,唤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立志探 索宇宙奥秘、开发宇宙资源、保护宇宙环境的意识。

2、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第三单元——海洋环境;第四单元——陆地环境。

这三个单元知识结构大体一致,都可分为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讲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和特征的。当然三个单元各有侧重;第二单元大气环境,先讲大气环境组成、结构,再讲大气环境的物理性状;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主要讲海洋环境的 基本特征——温度、盐度与运动;第四单元陆地环境则是按陆地环境组成要素——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 、土壤来组织材料的。

人地理学角度讲,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才构成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只有搞清 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深刻理解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

第二层次,讲“人地关系”,是各单元的重点。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三个问题。四 大环境不仅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科学发展, 自然资源的外延越来越扩大。自然资源问题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资源的特性、类型,因地制宜地保护和 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还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认识并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资源的 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自然灾害,主要有宇宙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等,新教材着重讲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自然环境本身带来的灾害固然可怕,但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更可怕。

3、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

人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其中工业和农业又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部门。本单元共11节, 前5节讲农业生产活动,后6节讲工业生产活动。但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不是讲生产活动本身,而是突出讲地 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讲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相应的人文环境。这部分内容,无论农业 还是工业主要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农(工)业的区位选择。本质上讲,就是地理环境对农(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第二层次:类型与区域。农(工)业类型划分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以不同生产要素(含投入与产出)在整个生产要素构成中所占比例划分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特点的工业部门,以及不同的自然条 件、社会经济条件,形成了种类和地理范围各不相同的农(工)业地域。类型在区域的表现往往是交叉的,一个农(工)业地域常常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分类。

高中地理一带一路知识点总结 篇15

1、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2、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3、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4、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5、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

6、历代海上丝路,亦可分三大航线:1.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朝鲜、日本。2.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东南亚诸国。3.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7、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有番禺(后改称广州)、登州(今烟台)、扬州、明州泉州、刘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丝路起点可能有两处乃至更多。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

8、古丝绸之路的基本作用有商品交流(丝绸、瓷器、水果、蔬菜、金属等)、文化交流(造纸术、印刷术、农业技术等)、宗教交流(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等教派的传入)。

9、公元前后,丝绸之路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文明古国,分别是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

10、汉朝时,丝绸之路的终点大秦是当时的古罗马。

11、汉武帝两次派遣出使西域的是张骞。

12、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为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13、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寻求军事联盟。

14、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地是大月氏,他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地是乌孙。

15、汉朝打败匈奴,遂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新疆地区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16、东汉时期经营西域的民族功臣是班超、班勇父子。

17、东汉时期出使大秦的使者是甘英,他最远走到波斯湾地区。

18、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输工具是骆驼和马。

19、班固是《汉书》的主要编纂者。

20、沿着丝绸之路输入我国的植物主要有葡萄、苜蓿、芝麻、大蒜、黄瓜等。

21、西汉后期人们就可以在餐桌上享用胡萝卜、大蒜和黄瓜了。

22、沿着丝绸之路输入我国的动物主要有汗血马、狮子、孔雀等。

23、在汉朝和唐朝,三种承认的通货为:铜钱、谷物和丝绸。

24、据说新疆的名字最早是“新的疆土”的意思。

25、中国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发明了纸张,最初纸的用途是包装而不是书写。

26、公元二世纪纸张才作为书写材料在中国广泛传播。更久以后纸张才在丝路上替代木简竹简成为最常用的书写材料。

27、君士坦丁大帝于330年正式迁都君士坦丁堡,即今天的伊斯坦布尔。

28、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是东汉,建立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是位于今天洛阳的白马寺。

29、__在唐长安城的寺院叫大秦寺,西安出土的唐代基督__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30、祆教在唐长安城的寺院叫祆祠。

31、东晋时期出使西域的高僧是法显,所撰反映丝路见闻的书是《佛国记》。

32、后秦将军吕光从西域带回长安的高僧是鸠摩罗什,其在长安译经的主要地点是草堂,鸠摩罗什是西域龟兹人。

33、中古时期中亚、西亚人对长安城的称呼是胡姆丹。

34、陆上丝绸之路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名将是卫青和霍去病。

3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6、最早、最详细记载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是《汉书?地理志》。

37、欧洲人最早了解中国是从阅读传教士为介绍中国文化所写的各种书籍开始,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传教士金尼阁1626年编写的《西儒耳目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拉丁化拼音的汉语字典。

38、眼镜是元明时期传入中国的,在清初以前,眼镜有3个汉文名字:叆叇,单照和眼镜。

39、佛教最初传入我国是在东汉时期。

40、海上丝绸之路又称“瓷器之路”。

41、葡萄酒酿造技术是唐朝从中亚传入中国的。

42、唐代从印度传入中国的重要技术是制糖术。

43、唐朝传入中亚和西亚的重要技术是造纸术。

44、唐长安城设置的贸易市场是东市和西市。

45、唐时把来华外国人统称为胡人。

46、唐代在新疆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47、汉唐时期传入长安的西域舞蹈主要有胡腾舞、胡旋舞、栝(gua)枝舞。

48、吐鲁番是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现存古城址是高昌故城、交河故城。

49、李白出生于唐 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镇。安西四镇分别是碎叶、龟兹、于阗(tian)、疏勒。

50、唐代丝绸之路上的通行证叫过所。

51、唐代上自皇帝,下至宫女都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叫做波罗球/马球戏。

52、唐代长安曾盛行以水相泼的游戏叫乞寒泼胡戏。

高中地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篇16

关键词:高中地理;知识整合;模式;规律

前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各个地区几乎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改革上,而如今,教师特别重视在地理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如何运用更好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了重视。这不仅仅使一堂课、一个学校的整体教学效率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整个国家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将对高中地理课程知识整合的意义、课程整合的模式与规律以及高中地理课程知识整合的教学组织策略进行研究,以此对学生地理學习有所帮助[2]。

一、高中地理课程知识整合的意义

(一)促进课程间知识的融合

从目前我国高中的教学方式来看,我国高中采取的是分科教学,将不同学科都细化区分教学,这种方式虽然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造成了各个学科之间失去内在的联系,因此,要在课程整合的过程当中把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促进课程之间的知识融合。

(二)优化地理课程教学的知识结构与环境

地理学科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文科科目,研究对象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综合性很强,不仅仅涉及到自然、人文等等,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等方面,因此,地理课程是一个包容性很强学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地理学可以和其他学科充分融合,以地理学科为中心开始辐射成为一整个知识体系,从而优化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与教学环境。

(三)提高学生不同学科之间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

我国目前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特别是高考,决定学生步入哪所大学的重点,高考模式就是测试三大主科与文科综合,文科综合考试的重点就是测试学生将基础知识进行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能够看出课程整合的优势所在[3]。

(四)促进地理教师的成长

教师作为课程授课的主体,教书育人,因此,教师就要对各个学科都有所了解,不断学习,这样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从而在课堂上进行课程整合,这样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五)有利于地理教育从应试转向素质培养

如今,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所以,课程的设置就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根据这个要求,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对地理课程进行整合,帮助地理教育从应试型转向素质培养型教育。

二、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模式

(一)学科间关联整合模式

鉴于我国高中课程的分科式教学,要想做到进行课程整合,那么就要将有联系的学科调整到同一时间范围内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有助于学生自主将知识进行整合。地理知识的特点,也是难点,就是知识点相对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学习时就会出现只懂地理知识的表面,而非深入的了解。因此,各个学科教师就要进行协同教学,这样就能够弱化分科教学的缺陷,将各个学科都紧密的联系起来,强化学生的记忆与基础知识。

(二)学科间共享整合模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类似的教学的方法,将各个学科之间关联的知识凸显出来,让学生们意识到这种联系的优势以及给他们学习带来的帮助,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最终达到课程整合的目的。

(三)主题中心整合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主题中心整合是比较常用的手段,以一个重要的主题作为中心,将各个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在高中课程授课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知识的整合,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地理知识作为中心去寻找知识的关联点,这种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也能够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当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们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

三、高中地理课程知识整合的教学组织策略

(一)课前整合知识体系

教师在传授新知识之前会对新课程备课,学生要学会知识整合,教师首先就要学会整合,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上去引导学生们进行整合。地理学科的教师在熟悉本学科,清楚整个知识框架的同时,才能够跟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要不断的学习,学习更加广泛学科知识,只有通过熟悉,才能够找到它们之间的相通点;教师之间也要时常进行学科知识上的沟通,进行合作;这样更加有助于课程的整合。

(二)课堂整合教学

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将相关内容进行联系,这个过程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要适量,在地理课堂上整合其他学科知识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地理知识,因此,不要过分的强调其他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地理学科知识的教学[4]。

(三)课后实践中的课程整合

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整合不是最终目的,课后整合也是有必要进行的,教师可以通过整合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来考核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学生就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更加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我们通过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整合,总结出整合的重要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重中之重,教师要运用有效地手段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们的能力,使学生们的参与性更强,学会对地理知识的整合,提高学习效率[5]。

参考文献:

[1]窦树德.新教育理念下的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23-25.

[2]聂柯湘.新课程改革下“学案—教案整合的有效教学模式”建构[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2,12(4):19-25.

[3]乔家君.中国中部农区村域人地关系系统定量研究——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的实证分析[J].河南大学,2014,14(7):58-61.

[4]汤玉梅,李晴.我国地理教学模式研究20年回顾与反思[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5):456-458.

上一篇:九九重阳活动实施方案:舞林大赛下一篇:学习摄影造型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