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摄影造型的心得体会

2024-08-01

学习摄影造型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

学习摄影造型的心得体会 篇1

学 与 玩

——学习摄影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学习摄影的中老年朋友越来越多了。60,50,40年龄段更是居多。影友们在一起搭伴采风。带着或几万,或几千,或几百元的相机。自驾、包车,徒步,出国,出省,郊区,在一起追求着美,享受着美。他们是在山水人文间寻画,自己也成为画中人。我呢,也带着我相机,走进影友间,走进水色山光里,其乐无穷。

因为爱好摄影共同兴趣使影友聚在一起。在休闲健身怡情养性的同时,心中多了愉快。在多次的采风实践中,我对这个爱好,也有了一定认识:这就是:到了这个年龄段学习摄影,不可以不当会事儿,但又不可以太当会事儿。

一,不可以不当会事儿

首先,既然走进摄影,就要学习这门综合艺术。摄影不仅仅是简单概念的照相,它需要一定的知识积淀和文化修养,山水风物,历史民情,都要在学习和吸纳。摄影又是含有很多技巧,需要在长间的拍摄过程中认真地学习,做到腿勤、眼勤、嘴勤。腿勤,就是经常出去跑跑多拍片。因为,好片是可遇不可求的;眼勤,就是进心仔细地观察四周景物,就是善于“找活”。嘴勤,就是多向老师们学习请教,不论你原来什么身份,进到这个圈里,只有当学生的份,没有摆架子的场。不下功夫,不虚心学习,懒惰而不求进取的人,很难拍出上桌面的东西,大片总是赏赐给那些勤快的人。

其次,在勤奋的同时,还应有自己的构思与创作。采风时,要善于发现极具特征的景物,自己培养独到的眼光。否则,人家找地儿你楞着,人家拍片你站着,人家发片你看着,没有拍摄的创作激情。没有成就感。那你就拿不出好东西,你就会逐步失去摄影兴趣。离出局也便不远了。

再者,既然走进摄影,一定是置办了摄影器材。自己或者是儿女花了几千上万的钞票,就是为了咱老有所好,老有所学,老有所长,老有所乐,为了这份高雅的追求。为了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健康的身体。你把上万元垮在了脖子上,当摆设作秀,或是闲着这份摄影资源,实现不了其使用价值,对不起真金白银,更是忽略了自己或身边辛苦挣钱的人。

二,又不可太当会事儿。

什么事都有个度,过度了就不好;就会出问题。

因为我们买相机的目的,是为了兴趣爱好健康,如果违背了这个宗旨就错了,就过了。

首先,我们这个年龄段学习摄影,并不想争名夺冠,即便是得了个一等奖,在圈内有了点小小名气又能怎么样呢?

第二摄影虽然叫玩,如果为了拍一个片子,去蹬山,趟河,没有控制好精气神,到头来伤了身体,就适得其反了。

第三,这个年龄的人都是从苦日子熬过来,大都经历过那一段苦难岁月,明白享乐生活来之不易和懂得当今子女们工作的辛苦。为了玩,大把的花钱买相机已经很在意了,如果再继续无截止投入,玩不动的时候,扔下一堆被淘汰的破玩意,是一种忘本,也是对家的不负责任。

第四,拍片就是个由头,作品就是个载体,赏片就是个消遣,点评就是个聊天。即便去参展,也就是凑热闹,真的不必要去太当回事儿。

摄影本身也是高雅艺术,能够怡情养性。走进摄影,也就走进了风光,摄影间,玩中学,学着玩,学得轻松,玩得不苦。采风不伤身,pX不劳神,评片不伤友。把自己放在摄影过程里尽享其乐,这才是应取的态度。

学习摄影造型的心得体会 篇2

摄影艺术具有着特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研究,与其他的艺术作品相比,摄影不仅仅需要摄影师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摄影技术,作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而言,专业的技能和审美观是必备的素质,在对摄影艺术进行创作的时候首先就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艺术的实用性,然后再考虑摄影艺术的内在价值,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体现出摄影艺术的本质美。在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技术的时代中,摄影作品既要展现出自身的立体感,又要向人们彰显一种内在的价值,摄影艺术具有着独特的造型语言。下面笔者将会针对摄影艺术的现状以及摄影艺术造型语言的美学价值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

二、摄影艺术的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摄影艺术造型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前景,摄影艺术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艺术,但是从更深一层次来看就是展现摄影艺术空间感和质感的重要内容。现如今很多摄影艺术者都注重摄影作品的商业价值,却忽视了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笔者认为对于摄影艺术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于艺术的追求。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我国的摄影艺术能够彰显出一种特有的艺术造型,无论是质感还是形式感方面都会充分的展现出摄影的内在价值。

三、摄影艺术造型语言的美学价值

(一)空间感

空间感是摄影艺术造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传统画创作和绘画理论中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一般的摄影艺术者而言,空间感并不是容易掌握的一项摄影技术,因为在对不同景物或者是事物进行拍摄的时候,都需要充分的考虑摄影艺术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两方面对于艺术作品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摄影艺术要想表现出深远的空间感就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拍摄,只有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拍摄,才会更好的突出摄影艺术的造型语言和空间维度。由此可见在摄影艺术中空间感是非常重要的。

(二)摄影画面的立体感

摄影画面的立体感主要就是彰显艺术魅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摄影画面的立体感与摄影技术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在摄影过程中对于生活没有认知,就不会拍摄出更多具有韵味的画面,也不会创造出具有价值的摄影技术作品。摄影画面的立体感需要拍摄者对于造型语言有着一定的认识,否则不会拍摄出立体的画面,很多时候欣赏者在观看摄影艺术作品的时候都会从中发现一些内在的美,而内在美就来源于摄影画面的立体感,只有具有立体感的画面才会给人更多遐想的空间,让欣赏者从中观赏到画面的另一面。例如在拍摄黄山风光照片的时候,之所以能够感受到黄山的立体感,就是因为摄影者注重对黄山立体感的拍摄,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彰显出黄山的魅力。

(三)摄影作品所表现的物体的质感

摄影作品表面的质感就是造型语言的最主要表现力,对于我国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在拍摄艺术作品的时候,如何拍摄能够更好的彰显出其内在的艺术魅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质感的设计不仅仅需要拍摄者具有一定的技术,更需要摄影爱好者对艺术作品有着深深的热爱之情,只有从内心深处对摄影作品有着热爱,才会将摄影艺术的质感充分的表达出来。摄影艺术作品自身具有着造型语言,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具有商业模式的,很多摄影艺术作品需要依靠摄影者自身的审美去进行设计,不同的摄影艺术作品将会给人带来不同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为了能够更好的凸显出摄影艺术作品中的质感,摄影艺术家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多观察生活,这样才会对于摄影艺术造型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表现动感

摄影艺术造型能够给人一定的动感,从科学角度上来看,在拍摄艺术作品的时候,往往都希望能够透过画面的本质来展现更深一层的内涵,这也是所有摄影艺术者想要表现的一种形式,在摄影行业中,造型语言的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一定的造型表现力,才会给人的视觉带来更多的张力。例如第十三届全国影展获金牌奖的《银鱼》,将近百条银鱼巧妙的排列成漩涡性曲线,从中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样的摄影艺术作品不仅仅在视觉上给人强烈的震感,也会在心灵上为人们带来大自然所的特有的魅力。

(五)节奏感和韵律感

摄影艺术如果失去了节奏感和韵律感必将会失去灵魂,实际上对于摄影艺术作品而言,其内在的美需要节奏感和韵律感来维护,只有具有鲜明的主体和个体才会更加真实的彰显出摄影艺术的自身价值。有了节奏感才会让摄影艺术更真实的表现自身的魅力,只有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摄影艺术作品才会耐人寻味,摄影作品是选用曲、直等各种线条组成的艺术作品,不同的摄影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内容也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摄影艺术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摄影艺术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所以在现代化的社会中,随处可见具有张力的摄像艺术作品,这也是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份优雅的情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摄影艺术造型语言的美学形象,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现如今我国摄影艺术已经具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创造摄影艺术的时候不仅仅需要根据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还需要根据所拍摄的内容对质感、立体感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美学探讨,只有综合多种元素对摄影艺术造型进行设计,才会从根本上彰显出摄影艺术作品的自身价值。

明式家具结构造型的摄影表现分析 篇3

关键词:明式家具;摄影表现;结构造型

中图分类号: J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4-97-2

0 引言

中国传统家具从明代至清代前期发展到了顶峰,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在世界家具史中自成一套体系,具有极其显赫的地位。这一时期的家具采用质地坚硬的硬木材料,结构工艺上以精巧严密的榫卯制作,造型上简洁大方,统一的时代风貌及时代背景造就了“明式家具”这一专属名称。本文重点提炼出明式家具设计审美,具体分析其结构造型特点,从摄影技术中的构图和光线两个角度探索明式家具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方法。

1 明式家具结构造型分析

明式家具造型上大多提倡简洁质朴,整体柔婉妍秀,不施粉黛。史上记载,明代帝王崇尚道教。道家思想对家具设计的影响几乎贯穿了整个家具发展史,与儒家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同,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在家具设计中也更多的体现了自然的元素,道家思想引导下的家具中体现的不是法的人定胜天观念,更非儒家的漠视自然的理念,而洋溢着顺天应道的思想。

2 摄影表现分析

照片的库存开始于1839年,从这一年开始以后的任何东西几乎都被拍摄过或是被认定是如此。照片被诠释为是一种观看的语法,更重要的是一种观看的伦理学,换句话说,摄影技术正是认识事物的手段,它的起始到普及是社会发展的成果。通过照片影像把整个世界储存在我们脑中,是摄影企业所提出的理念。那从古到今的知识认知及传播发展就自然而然在摄影这一大众媒介中被世人接受。所以古典家具摄影就意在通过摄影表现手段传达古典家具外在风韵内在文化,引发社会大众真正意义上对古典家具进行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世人见到照片记录下来的老祖宗创造的前所未有的结构工艺、雕刻形象,也许就更为民族骄傲,开始致力于保护古典家具,维护延续中国古典文化。

3 摄影表现手法分析

光线是摄影表现的重要因素及手段,光线的造型决定摄影的造型。光线的变化产生影调的变化,被拍摄物的特征也产生变化,直接反映物体的视觉印象;被拍摄物的造型、结构、表面肌理、空间感、立体感也根据不同光线变化而变化;光线反映画面的色彩构成也表达时间与空间的时空观念;同时具有烘托环境渲染气氛的功能。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分别是光度、光位、光质、光型、光比和光色。光度是指光源发光强度及在被拍摄物表面照明亮度。光位是构成拍摄给予拍摄对象造型效果的光线角度,主要由相机所在位置决定。

光质是指光线所具有的聚、散、软、硬的特质,聚光有明显的光线轨迹以及清晰浓重的阴影;散光的光线发射方向比较松散,来自不同位置且阴影虚无柔和;光线的软硬则是和光束宽窄等若干因素影响有关。光型主要是指光线在拍摄时所处的作用,大致是:主光、辅光、修饰光、轮廓光、背景光、模拟光六种。光比指被拍摄物主要亮部与暗部的受光量差别。光色通常可以理解为色温。

4 明式家具结构造型摄影表现分析及方法

4.1 具体案例分析

明式家具其造型大气,结构严谨,制作精良,使用舒适,集功能与艺术于一身,完美结合。结构与造型是家具形态的组成因素,结构体现形态内在框架构造,造型体现形态外在风格特征。在摄影光线表达明式家具造型特征时,通过直射强光体现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整体刚性,同时辅助使用反射柔光表现道家“无为”的细节柔性,在整个画面中呈现刚柔并济,虚实相互渗透的影调氛围。黄花梨用材而制的家具为明代所喜,因其恰到好处的木纹,恰到好处的修饰,恰到好处的榫卯结构别具韵味。在拍摄表现上利用微距进行细节的“雕琢”,观者可以清晰明了去探索明式家具的“简而精”。

4.2 原则方法总结

4.2.1 光线:质感细节再现

完美的用光是古典家具拍摄的主要表现形式。明式家具结构造型摄影表现在用光上可以归结为三个层面:光线的量(曝光及影调的还原)、光线的性质(色彩再现及质感表现)、光线的情感(艺术氛围及文化内涵表现)。

①光线的量简洁的说就是照明准确,首先需要照亮被拍摄物,造成光度差,使得胶片获得正确曝光。

曝光实际分两个概念,一是准确曝光,指依照测光系统的正确测光所得曝光组合数据进行拍摄,得到的画面质感强,清晰度高,纹理、层次、影调表现细腻,且色彩还原真实,色调丰富。二是最佳曝光,指依照不同影像的不同创作理念,在准确曝光的基础上进行曝光调整,已达到更夸张的艺术效果。多数情况下准确曝光等同于最佳曝光。想要达到准确曝光或者说是最佳曝光拍摄古典家具拍摄题材就不适合在阳光直射的氛围中进行,因为在阳光直射的状态下光线强,画面中阴影与强光之间有反差明显的明暗界线,色调表现范围变窄,反差明显的区域呈现不了周围其他色调,无法表现被拍摄物表面质感及柔美古典的线条造型。

②光线的性质就是用光进行造型,即表现被拍摄物的外观形象特征,色彩效果,突出拍摄设计工艺等特点。

直射光强,反射光弱,聚光则刚,散光则柔,合理运用光线的特性才能准确把握古典家具造型色彩及质地。而影像的色彩再现也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具有客观性的准确还原,更可以说是如何将色彩作为一种强劲赋有说服力的视觉表现语言,通过控制色彩的纯度、冷暖、明度等方面因素,赋予影像需要表达的色彩情感。一般的,被拍摄物外观线条复杂且交接面锐利,表面质地粗糙,色彩深沉应用直射光、聚集光,容易表现刚强,有韧性,庄严之感;被拍摄物外观线条简洁且交接面圆滑,表面质地细腻,颜色淡雅应用反射光、散射光,容易表现柔和,华美之感。

③光线的情感同理就是气氛,表现外部环境特点和内部历史印记,主要是运用光影色彩营造氛围及时间概念。

不同的光线质感会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气氛,比如在表现大体量家具厚重沉稳又年代久远,令人充满敬畏的气氛时,选择斜上方硬光局部照射,形成大面积阴影,利用这种反差对比强烈的影调结构关系,把古典家具的内在情绪和拍摄场景家具之间的轻重主次关系很好体现。

4.2.2 构图:造型空间再现

如何在二维画面中实现三维空间,需要以透视、参照等构图方式来呈现。二维画面中线条的点、线、面,也包括色彩区分、明暗对比等平面要素均是把三维古典家具立体还原的必要元素。

二维画面中的线条需要与影调结合才能完成整个摄影构图,通过光线形成影调,影调不同的造型形成变化多样的线条,线条的主次形成构图。光线是构图的先决条件,具体到一个画面构图中的形状、线条、层次、质感等要素都是通过光线的影调关系来表现的。光线和构图与二维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光线决定气氛,构图决定框架。《中国画论》中把构图称为“画之总要”,其显而易见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绘画中,更是所有艺术形式的重要考虑。透视这一概念在摄影领域中非常重要。

参 考 文 献

[1] 应爱萍.西方摄影史——从技术史到艺术史[J].新美术,2012(5):10-15.

[2] 王国维.家具产品拍摄的色彩、纹理准确还原[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8):100-101.

[3] Furniture photography take a quantum leap.FDM.1998(13):122-123.

[4] [美]迈克尔·佩雷斯.摄影百科[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10.

[5] 谷久文.商业摄影[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4.

[6] 陈琦昌.商业摄影[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12.

[7] 庞博,任莉.广告摄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0.

当摄影模特学习的心得 篇4

因为热爱拍摄人像,所以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技巧:

利用光圈、焦距和距离来控制景深是很重要的,因为可以突出画面中的人物!近距离的拍摄也能同样能够突出人物,如果要加一些背景环境,可以让人物尽可能的离镜头近一些,这也是一个小技巧!

鲜艳的衣着,碰撞的颜色,这些都是喜欢比较锐利色彩的首选,不过衣着要尽量简洁,要不然会夺去很多人物的光彩!某些时候,比如衣着比较单调、色彩比较暗淡的时候,一些夸张的首饰、饰物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习摄影心得体会 篇5

在上课之前,我租了一台佳能500d的单反相机,以前只见过别人用过,现在是第一次拿在手中,确实有一点激动。看着相机上那么多的按键,真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想想以前用手机拍照片的时候,觉得这相机就是就是专业,拍出的相片应该也像电脑上那些很专业吧!在课堂上经过老师的讲解,我对这相机和摄影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懵懂无知了。从此开始我对的摄影热度不知提高了几倍,自己也无法限量,以前只是喜欢看人家的,现在突然想研究自己的了。有了这个想法,我对学习摄影技术马上就提起了兴趣。首先学习的是怎样握相机以及拍照时候的姿势,虽然不是很难,但还真是挺讲究的。我按照要求单手握相机的时候,手都抖的厉害,哎,真尴尬!然后就开始练习按快门,按快门也没有想象的简单,要结合许多其他的因素。同时老师也讲到了一些关于摄影的历史方面的知识,像相机的更新换代,胶片的发明与发展等。像一些非操作性的知识,例如各种相机的品牌和它们各自性能,各种型号相机所适用的领域等知识,后来老师都在我们上实践课的时候讲的,这样的讲授方法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在这段时间里,通过老师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总算积累了一点点的经验,慢慢的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术,学习摄影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还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要经常补充一些理论知识,对于我们初学摄影者来说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经常在网上查阅有关摄影资料和书籍,还有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摄影知识,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摄影技术。想想自己以前是拿起相机就按,跟照镜子没有什么区别,照得清楚就好,其实真正的摄影艺术是需要有耐心和敏锐的洞察力的。想要拍出一张好的作品,必须懂得选主题,选位置,选光线,选时间。

另外,老师经常组织室外摄影活动,还有我和同学们组织一起出去摄影,这对我提高摄影技术起一定的帮助,老师教我们注意观察被摄物,传授摄影的技巧,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懂得了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光线等方法,一边学一边拍,总之收获不少,但是比好的同学还相差很远,还要继续努力。渐渐地我也明白不是你想要都能要的,除了特定场所外,精品源自于生活、源自于捕捉、源自于瞬间,更源自于你勤劳和奔波,坐在屋里你永远拿不出精品的。想想自己以前是拿起相机就按,跟照镜子没有什么区别,照得清楚就好,其实真正的摄影艺术是需要有耐心和敏锐的洞察力的。想要拍出一张好的作品,必须懂得选主题,选位置,选光线,选时间。

渐渐的我对学习摄影有了更新的更全面的认识。学习摄影技术的正确方法应该从全面了解照片形成的整个过程入手,而不要过早地专注于技术细节。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摄影设备和摄影过程本身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对客观、真实,准确地构成物体画面的多样化视觉方法的了解,以及对作品所具有的自我表现力和公开解说性的了解。并且摄影给了我许多感受,摄影首先要有想象力,必须心中要有灵感,多观察新事物,把身边的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才能拍出好的作品来,还要抓住主题,尝试不同的角度拍摄,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经常多学习理论知识、多拍摄照片,多向老师请教,和同学们互相交流,就会有大不一样感受和收获。想要提高摄影技术,留下眼前美好的景象,光说不练肯定是不行了,也并不只是随便按下快门那么简单。摄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和不断实践才能得到好的照片。

摄影学习心得 篇6

一直以来,我对摄影都有一种向往,因为这些栩栩如生的图片可以记录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我知道摄影能把美好的记忆留下,使我对摄影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于是,这学期我选修了杨亦隆老师的摄影课。

以前对摄影的了解也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以为只要一按下快门,可以随便拍出一张相片,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提高了我原本低浅的摄影水平,学到了很多实用有效得摄影技巧,提高了对摄影作品的鉴赏能力。在这里,我特别感谢我的授课老师杨亦隆,他真真正正地在每一个方面都为了我们着想而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和满足我们的学习要求,时时刻刻关注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我们受益匪浅。

摄影,不仅仅是拍照,记录下场景,更是一种述说,一种灵魂的述说。摄影也是门艺术,它是使用某种摄影技术来表达自己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这就是我对摄影的定义,我想也许略显稚嫩,但这是我的理解——对给我带来快乐的摄影的理解。

摄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仅仅一个凝固了的瞬间,一个静止不动的画面,便使我们读懂了它所要表达的意思,甚至领会出照片所隐含的更深层的含义,这就是摄影的魅力所在。摄影是一个瞬间就可完成的过程,但同是一瞬间,有的人得到的只是普通的、看后即忘的照片,而有的人却拥有了最为精典、最为传神的永久记录,这就是功夫所在。普通人看摄影的人,也许是最为悠闲、轻松的职业了,一部相机,走南闯北,游山玩水。然而从那些优秀的照片中,我们不难看出,一部好的作品出现是要经历多么艰难的磨练。摄影看似简单,只是对客观事物的瞬间再现,但却饱含了一个摄影者的主观意图、精神提炼和对社会、人类的思考。

好照片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拍出的,回想当年偶然有相机时,拍些简单的花花草草,画面上毫无意义却斑斓的色彩表现都能让我有勇气拿出来和朋友们分享,获得快乐!而现在,或许技术和感觉都已进入到了另一个阶段,但眼光挑剔了,喜欢思考,要懂自己拍的内容,懂了内容下一步又该如何去表达你的内容,然后其他的一切手段都是因为有内容才变得有意义。

我之前也曾在业余时间试图自学过摄影,但是深奥的原理与复杂的技术让我越学越糊涂。在这个学期的每周四晚上的摄影技术课,我跟着老师的讲授实实在在地从头开始学起,照相机的种类、构图、曝光问题、用光问题、快门、风光人像、胶卷知识、暗房技术„„。

在课堂上老师经常给我们放映许多优秀摄影作品,构图新颖,别出心裁。我又发现了构图上的精彩,在我进行拍摄作业时,也不断地尝试新的角度,新的构图。有一句话说 “美来自内心”讲得很有道理,看到那一组组风光旖旎的照片,我觉得在具备专业知识的背后,更是用心在创作,快门之下的灵机闪现,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每个人都有创作的欲望,照片不仅是简单的风景静物写实,而且是一个人思维想法最惟妙惟肖地传达。

当然,拍照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到底自己学好并用心创作,好的作品如同囊中取物,召之即来,正所谓以不变应万变。

这是渗透想法和表现创意的一门学问、一种美学。“学以致用”,真的,越拍越有趣!在不断地拍摄中发现更多的问题,然后得到更多的拍摄经验;在不断地拍摄中发现世界上更多的美,并且把那些美存留在照片中。我所体会到的就是这种乐趣。我会把摄影当作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一种爱好,我依然会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依然搜索属于自己的风格,依然努力立足于这个社会,依然用我手中的相机去留住生活中最美妙的时刻,在简单里凝聚内在的神韵。

浅谈摄影创作中的造型艺术 篇7

一、情景交融: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能不能打动读者, 能不能给读者以某种特殊的感受, 作品有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 实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它会在每一个摄影创作者的头脑里不断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 摄影艺术新观念应运而生, 这些无疑将会影响、指导摄影艺术的发展。过去我们片面强调“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纪实性是摄影的唯一特性”;忽视了作者的主观因素, 拍出的照片只有再现, 缺少表现力或者说没有表现力, 作品内容枯燥, 形式雷同, 没有什么品味, 更谈不上情了。“生活是摄影艺术创作的源泉”, 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 但一切生活现象只有变为摄影家的心理现象时, 才有可能艺术地、真实地、创造性地反映生活。优秀的摄影作品应当是有景有情, 情景交融感染力强, 所以创作的深度和意境是自然美的灵魂, 当你着意欣赏一幅表现风光、花卉的佳作时, 你就会发现摄影者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自然美和形式美的选择和捕捉, 而且更要注意意境的表现, 有的是景中借情, 有的则是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的心声和作者的创作意向。当然在情的表现方面, 摄影和绘画相比, 则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反摄影在选择角度、光线、构图取景方面则有很大的创造性, 只要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结合, 人和景交融、情与影会, 不难创作出巧妙、新颖的作品来。实践证明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 必须是摄影家和大自然达到物我两忘、物我统一境界的结晶, 也是作者在头脑中长期创作的结果。

二、利用对比:

对比是指在摄影构图中运用某种视感差异, 通过差异进行对比, 把观赏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主要部分, 并使其成为整个画面中压倒其他部分的趣味中心。对比是构图中一种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手段, 适当地运用对比可以把观众的目光直接吸引到我们所要表现的主要意图上来。

黑白照片中最常见的对比是以黑、白、灰影调的明暗对比, 来表现创作的主题。亮主体衬在暗背景上, 暗主体衬在亮背景上, 所获得的对比效果最为强烈;而亮主体或暗主体衬在中间色调背景上, 其对比效果则较为柔和。如第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获金牌奖的西德盖尔特-罗曼摄的《戴夫》, 就是一幅运用影调明暗反复强烈对比的佳作。画面表现一位正在喝水的矿工。整个画面呈暗调, 与白色的茶缸形成第一次强烈对比, 使观众的注意力一开始集中于茶缸。接着, 就着茶缸喝水的生动而坚毅的脸的暗调, 与洁白的眼白以及黑眼珠形成第二次强烈火的对比, 把观赏者的目光吸引到画面的趣味中心——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而眼球上的眼神出光则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自然界和我们日常生活中, 对比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摄影画面中常见的对比还有大小、形状的对比, 方向、动静的对比, 内容、情节的对比, 色彩的对比等等。任何一种差异对比都可用来表现主体, 强烈显示出作者对创作的感受。同时, 将此感受展示给观众。

三、摄影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摄影作品的艺术形式是传达其内容的外在构成方式, 由摄影造型的各个因素——光影、线条、色彩组合而成。它与内容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缺一不可。然而从摄影艺术的创作角度来讲, 形式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因为, 作品的形式是否运用得当, 直接关系到美的创作的成败与艺术价值的高低。

所谓形式美, 是摄影家运用形式的各个因素, 经过精心的构思, 巧妙的组合, 表现在画面总体效果上的一种精神的“愉悦感”。它的一般规律就是画面的结构和谐, 对比疏密有致, 虚实相生, 均衡变化, 具有节奏和韵味, 缺少这些也就失去了摄影艺术作品应有的感染力。根据艺术本身的特性, 如何用形式美的规律来更好地表达艺术的内容, 确实存在着与哲学意义上的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的含义。因为艺术是人类感情的产物, 是人们精神愉悦的对象。如果作者只是机械地使用照相机, 纯自然地再现现实形象, 而不是能动地运用摄影的形式语言, 通过形象的塑造来表现思想与情感, 其作品就不能唤起人们的欣赏兴趣和感情上的共鸣。因此, 在注意作品内容的同时, 必须在艺术形式上下功夫。

四、捕捉人物内心情感的外露。

表情就是感情的形象, 而摄影又是一瞬间的艺术, 瞬间选择是摄影艺术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摄影师在人物确定之后, 瞪着眼伺机抓取的神态, 不仅是他们酷爱的, 也必然是他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家捕捉的形象, 不仅应该表现被摄对象的典型特征, 更应力争通过典型的瞬间, 展示时代精神和生活的本质。因此, 瞬间的选择是作者深入生活, 观察、体验和认识生活的结果, 也是对作者思想境界、审美能力的严格考验。

摄影作品的成功与失败, 主要是看情感的交际功能发挥的好与坏——这就是作品的效果。情感功能的实现, 往往在人物摄影中是通过伴随着情感而产生的肢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而达到的。对客体的拍摄的目的, 是为了将作者的情感寓于其中, 如何用被摄客体的多姿的动态、丰富的面部表情去表达作者要反映的主题。而人的表情姿势的动作, 往往是一现即逝, 最佳的反映时刻是短暂的。这就需要作者抓住关键的时刻迅速按动快门, 将创作的主题得到理想的表现。

场面和气氛是情感的一种渲染手段。运用摄影技巧, 选择拍摄角度, 以完美的造型去表现主题, 这是摄影的技术和技巧问题。总的来说, 以被摄客体作为寓体, 表现创作者的情感, 表现主题, 这一切都是以情感为中心, 以情感的信号交际功能为基础展开的。

五、运用夸张与变形的手法:

摄影作为一门瞬间的造型艺术, 既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 将时间和空间压宿集中地反映在一个人或一件事上, 也不能像电影、电视那样用连续活动的画面来表现可视形象, 而只能在一幅 (或数幅) 静止的画面上, 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影调、线条、色彩和形态作为词汇, 来塑造形象, 表现性格, 传递情感。这既是摄影艺术表现的困难一面, 又是其艺术表现的特长之一, 它可以给人以思索, 让观众在欣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作品以艺术的再创造, 与作者共同丰富作品的内涵, 从中领悟到理性美的享受, 其艺术效果从二度空间跃入多维的宇宙空间。同时摄影家还具有其它艺术家望尘莫及的最现代化的创作工具——照相机 (数码相机、传统相机) 和后期制作 (电脑、暗房) , 为情感透过形象的表露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

超广角镜头和鱼眼镜头的运用, 大大开扩了我们的视野, 夸张出奇妙的效果。如苏联作品《海魂》表现出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和情绪, 使画面更富有思想和情绪的力量;照片以大海和拖船作为背景, 广角镜头的作用使双手粗壮有力, 仿佛能击碎一切惊涛骇浪, 老船工的视线直视观众, 达到感情上的交流, 难道你仅仅只看到的是一个顽强不屈, 刚直, 开朗的老船工的形象吗?不!他是大海的主人, 大海的灵魂。

长焦距镜头的使用又可运用摄影中减法的艺术, 舍弃一些不重要的或者对主题无用的景物和背景, 以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如中国作品“力的旋风”就是利用长焦加追随的拍摄手法来拍摄

浅析黑格尔关于艺术题材的划分

李艳霞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102)

摘要: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 美学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的美学体系首先是从“美的理念”出发, 然后“美的理念”又将自身外化为“自然美”, 由于自然美是有缺陷的, 美的理念又发展为自在自为阶段, 成为“艺术美”。黑格尔在《美学》序论中的第四部分“题材的划分”中, 讨论了艺术美的理想, 又将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类型, 本文将对这三种类型进行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艺术美;理念;类型;精神性

黑格尔指出艺术美的理念是符合现实的具体形象, 而且是与现实结合成为统一体的理念。他认为在艺术作品中, 形式的缺陷和内容的缺陷, 例如神像和偶像, 都是无形式的, 都不能达到真正的美, 因为他们的神话观念、艺术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本身是不明确的, 本身不是绝对的内容。艺术形象的缺陷也就显出理念的缺陷, 因为理念就是外在形象的内在意义, 理念在这外在形象里才能把自己显现出来。黑格尔提出的他关于艺术美的基本观点是:1.内容 (理念) 决定形式 (显现的形象) ;2.只有本身是真实的内容才适合表现内容的真实形式, 才能达到艺术美。

黑格尔将艺术的发展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 象征型艺术, 它是借助外在自然界的形象对理念的一种模糊而抽象的象征, 人们不能将朦胧认识到的理性观念用合适的感性形象来表现, 只能用带有神秘色彩的象征符号来代替。象征型艺术产生的原因是人类精神内容本身还是抽象的, 理念尚未达到主客统一, 其中的一个特征是用形式离奇体积庞大的事物来象征理念, 因而产生崇高感, 而不是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美感。鲍桑葵认为, 这种象征艺术并不是广义的象征艺术, 而是狭义的象征艺术。因为从广义上来说, 一切艺术都要采用自然象征主义, 而从狭义上来说, 象征是同体现或再现相对而言的。

第二, 由于象征型艺术是不完善的, 一方面它的理念是以抽象的形式进入意识的;另一方面是意义与形象的符合有缺陷, 而且也是抽象的。古典艺术克服了这双重缺陷, 理念和形象自由完满的协调。古希腊的雕刻艺术集中地体现了人的外在形象和人的内心境界相统一的和谐美。对于古希腊人的艺术精神来说, 一切自然形态都是美的, 而人是美的最高的体现。黑格尔说:“因为只有人的形象才能以感性方式把精神的东西表现出来。人的面孔、眼睛、姿势和仪表等方面的表现固然还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之所以为精神的东西, 但是在这种形体本身之内, 人的外在方面不像动物那样只是有生命的和自然的, 而是肉体在本身上反映出精神。古典艺术最大的特点在于静穆和悦, “高贵的单纯, 静穆的伟大”。黑格尔认为, 只有古典艺术才能提供完美理想的艺术创造与观照, 才使这完美理想成为现实。

第三, 尽管古典型艺术是理想的艺术, 物质与精神达到了和谐统一, 但却存在着不能完全摆脱感性自然束缚而上升到绝对精神的缺陷。因而注定被浪漫型艺术所代替。由于精神回到心灵世界, 即人回到自我, 因此浪漫型艺术主观性很强, 主要体现个人的意志和愿望, 表现人内心的冲突, 动作和情感的冲动。浪漫艺术表现分裂的灵魂, 因此古典主义所力求避免痛苦、丑陋、罪恶

的。暗房的后期加工制作又会给画面增加新的活力, 使渲染现场的气氛及沸腾的景象更加突出, 更增添了奋发向上的时代感。

用富于情感的思维看世界, 是摄影家精神活动的特点, 也体现着艺术的本质。作为摄影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深深沟通和劳动人民一致的情感, 只有这种情感才是真诚、丰富和坚实的, 才能符合历史潮流。

近十年来, 由于摄影器材的更新换代和新一代数码加入, 给等事物反而成为浪漫艺术的主要内容。

每一个历史艺术形式下又都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例如, 建筑虽属于象征型艺术, 但也可以表现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按照黑格尔看法, 艺术越向前发展, 物质的因素就逐渐下降, 精神的因素就逐渐上升。象征型艺术是物质超出精神。古典型艺术是物质与精神平衡, 浪漫型艺术则是精神超出物质。他认为, 象征型艺术的主要种类是建筑;古典型艺术的主要种类是雕刻;而浪漫型艺术的主要种类是绘画, 音乐和诗歌。

1. 建筑的任务在于对自然的加工, 使它与精神相结合, 从而符合艺术的外在世界。

这种素材并不能实现具体的精神性的理想, 它和形式里所表现的现实与理念是对立的。因此, 建筑艺术的基本类型就是象征型艺术类型。例如埃及金字塔, 埃及人之所以建造金字塔, 就是认为人有不朽的灵魂, 为了表达对“灵魂”和对生命永恒的执著的信念。这时的建筑就已经超出了它自身的范围而更接近比它高一层的艺术, 雕刻。

2. 由于建筑的特征是内在的精神与外在形式的对立, 只能用对称的形式而不能用精神本身完满的形式来表现。

而雕刻却使这两方面完满的契合, 达到平衡。如米隆的《掷铁饼者》, 他把人体肌肉的变化, 把运动中一连串的动作准确地浓缩到一个简单的典型的姿态中, 使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 在艺术的第三种类型中, 由于较高的内容是精神性的东西, 而且是绝对精神性的东西;

由于这个阶段主要的东西不再是神的自足和显现, 所以在现阶段, 多种多样的主体生活就有成为艺术表现对象的独立资格。而符合这种要求的材料有颜色和声音, 用这些材料来表现其内容意蕴的方式有图画、音乐和诗。

黑格尔把精神超于物质理解为内容与形式的分裂。这种分裂不但导致浪漫艺术的解体, 而且也要导致艺术本身的解体。艺术的解体, 意味着人不再满足于从绘画, 音乐, 诗歌等感性形象中去认识绝对理念, 精神要再进一步脱离物质, 要以哲学的概念形式去认识理念。这样, 艺术就要让位于宗教和哲学。艺术是否从此就要终结, 黑格尔的回答是:“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 日趋于完善, 但是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 我们尽管觉得希腊神像还很优美, 天父, 基督和玛利亚在艺术里也表现得很庄严完美, 但是这都是徒然的, 我们不再屈膝膜拜了”。他把艺术的终结看作是理念本身发展的逻辑必然, 因为艺术已不再是表现真理的最高形式, 不再是精神的最高需要。理念在艺术阶段是用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用感性形式表现理念和真理, 并不是正真正适合精神的表现方式。理念必然要返回观念本身, 因此, 理念会从艺术的终点进入宗教, 最后让位于哲学。这并不是说, 艺术终结之后, 就不再有艺术了。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第一卷, 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1月[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

[3]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4]黑格尔.美学[M].第二卷, 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1979年1月

浅析光在摄影艺术造型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摄影;光;艺术造型

摄影艺术就是影和光的造型艺术,想要完成摄影就一定要运用到光,因此我们就要正确的发挥、运用好光的作用,从而反映、传递、记录、表现出摄影者的创作思维,让画面能达到可视形象。在摄影中,光是支柱、是灵魂,我们探索、研究光在摄影中的动能,就是要确立出光在摄影中的作用,每一位光影学家、成功摄影者要想拍摄出优秀的作品,就一定要正确的利用好光。

1在摄影艺术中,光的效应

所谓摄影光线处理就是拍摄者按照作品内容的要求来使用光表现、塑造景物形象或是人物形象,从而让作品内容能够满足艺术效果的要求。在摄影创作中,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这几个方面:(1)造型作用,就是表现出被拍摄物体的外在形态,比如说外部轮廓、立体质感等;(2)表意作用,就是利用光线来表现出摄影主体的含义;(3)照明作用,就是照明被拍摄物体。这三方面作用是相互关联的,也是想要拍出好作品的一个有效途径,简单来说就是让人在明白你拍的是什么的同时,还要让人能够清楚感受到被拍摄物体是客观存在的,感受到摄影主体要表达出的情感、思想。一个好的摄影作品不但要在画面上能够吸引人,同时也要在情感上、思想上打动人,那么这就一定要借助到光。

摄影所使用到的光感材料一定要利用光源,这才能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在摄影过程中,不只要用光线来照明拍摄物体,同时也要利用光线来传递出拍摄物体的信息,要起到媒介的作用。比如说被摄物体的数量、质感、色彩、空间深度、体积、形状等信息,还有画面气氛、明暗配置、层次等方面,这些都是需用通过光效应来表现的,因此在拍摄的时候,拍摄者不光要在表象观察到光,同时也要灵活的运用、构思光。在拍摄的时候,采光照度、角度的不同,那么所拍摄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就一定要掌握好光线的效应,就像画家用画笔去描绘物体,而摄影者则是利用光来表现拍摄物体。可以说摄影的灵魂所在就是光,要想完成摄影过程就一定要用到光,因此我们就要正确的去认识、了解光,找出光变化的规律,从而在进行摄影艺术创作的时候能够“用光如神”。

2光对于摄影艺术造型的表现力

摄影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在摄影艺术造型表现力中有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摄影创意的时候,我们调动、使用好光,这样才能有更好的艺术效果。当被拍摄物体在摄影画面中呈现的时候,需用借助光来表现出摄影造型,从而表达思想感情、渲染环境气氛。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而光也是如此,太阳光会根据时间的不断变化来改变照射的方向,这样摄影的效果也就不同了,比如说当太阳下降或是上升15°的时候,阳光的入射角会变小,那么光对于景物照射的垂直受光面就会变大,而物体投影也会比较长,阴影面和受光面的反差就会较大,那么此时光线的强度就会较小,比较柔和,而在这样的光线下,就可以使用侧逆光或逆光来拍摄,从而就会很容易营造出空气透视感,而整个画面气氛也会比较浓烈,会有诗意浓浓的造型效果。如果地面和太阳的光照度是20°到60°时,那么这时的光线的方向就比较明确,造型效果较好,亮度的变化也比较小,光影移动也较慢,色度适宜,那么这就是最佳的拍摄时间,像是拍摄一些景物就会非常清晰、层次丰富、影调明朗,让景物能够呈现出质感、空间感、立体感。不同的光线会让拍摄物呈现出不同的层次、线条、色调,因此在拍摄的时候就一定要选择好光线的方向。如果光照度是70°到90°时,光线就会垂直下照,那么物体的顶部就会受光交多,而垂直面则受光较少,从而让拍摄物的层次较少、明暗有较大反差,那么这时如果拍摄的话就会缺少立体感,透视的效果也会较差,所以在进行摄影造型效果的时候就要尽量少使用顶光。

顺光可以让物体的受光面较均衡,也可以全面的表现出物体质感,而影调配置则是根据物体自身色调完成的,但是顺光却不能较好的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而且层次感较,影调也很单调,缺少视觉节奏效果,不能较好的表现空间感。侧光有较强的表现力,能够明显的表现出物体的明暗面、受光面,让物体能够有较强的立体感、深度感,当运用侧光的时候,要考虑好明暗面、受光面在画面造型中的比例。逆光能够烘托环境气氛,让表达空间更有深度,从而表现出空间透视这样的效果,能够更好的勾画出物体的数量、线条,构思的时候使用低调画面表现物体的造型艺术效果更好,但是一定要用暗背景烘托主体。在拍摄物体近景、特写的时候,正面使用补光最佳,从而让物体质感能更好的表现出来,在曝光的时候要正亮度,这样的效果会更好。英国某摄影家提出了观察光线变化的一种办法,就是在晴天的时候拍摄一当地景物,然后每隔一小时拍摄一张,那么当你在一个位置进行拍摄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到太阳在移动时观察的变化是如何的。

3总结

摄影根基就是光,用光是灵活多端、千变万化的,要想完成摄影、完美摄影就一定要合理使用光,如果没有光拿就不会有影调,不能形成摄影的艺术形象,那么在构思摄影的时候,就一定要有光造型的意识,充分的的调动好光,发挥出光的表现力。光的使用可以让摄影作品更加动人,可以增加艺术表现力,让画面更有色彩效果,这样才会拍摄出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李桂兴.周世琼.谈摄影艺术的造型语言对形象的表现[J].艺术评论,2007(4).

[2]郭友军.形式美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2).

[3]李忠.浅谈人像摄影中的眼神光运用[J].影像技术,2008,20(6).

上一篇:高中地理基本知识点总结下一篇:高山镇基层组织建设年半月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