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共11篇)
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篇1
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各行各业都变得越来越信息化。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使施工过程显现出更高的准确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就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在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时,普遍会存在很多问题。只有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才能全面提高信息化工程管理水平。对此,本文首先研究信息化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然后分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管理意识
在当今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都越来越大,其中也包括建筑业。在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其信息化的发展尤为重要。提高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的生产结构。通过不断增强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信息化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不断优化其管理环节和管理模式,从而使管理人员准确地掌握施工情况,以便对建筑工程进行实时监督与控制。如果项目出现问题,可以准确而及时地进行解决,从而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
(二)降低施工成本
建筑工程的投资数额十分巨大,而企业建设建筑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营利,将信息化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让企业在保障工程质量的情况下节省工程成本,从而提高其利润空间。
(三)降低建筑工程管理难度
当今社会的现代化步伐越来越快,直接导致了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应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加以管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难度,同时也为建设工程管理提供了更多便利,使管理更具科学性。在降低建筑工程管理难度的同时,也会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程质量。
二、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管理意识不足
在建筑行业内,由于很多企业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缺乏信息化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效率很低。很多企业简单地认为信息化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足,限制了信息化管理的功能。由于没有掌握信息化管理的独特优势,没有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运用,便会在意识方面出现偏差,甚至于影响建筑工程的建设。
(二)信息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我国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上的实际应用还不是特别成熟,导致其在后续应用中的缺陷极为明显。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有许多不足,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软件方面,由于不能够结合具体建筑工程项目实现个性化处理,就直接导致了信息化在长期应用时无法表现出比较强的功能。
(三)人才严重不足
就整个建筑行业来说,专业工程管理人才较为贫乏,目前企业所聘用的专业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信息化专业人才的贫乏使得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不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很多工作无法全面落实到位。
三、提高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效率的措施
(一)提升信息化管理意识
要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首先必须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要积极开展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形成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理念,这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就建筑企业内部来说,首先要让企业高管对信息化管理形成深刻的认识,结合目前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策略。
(二)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人才
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建筑企业想要促进信息化建设,就要积极引入相关方面的人才,以形成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为今后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保驾护航。人才的科学配置,不仅可以发挥其在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还能够保证企业的管控系统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从而按照企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局部网络的建设。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信息化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需要加强资金的有效投入,确保相应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能够得到更充分的资金支持,只有这样,信息化在建设工程管理应用中的各个环节的需求才能够被满足。不能因为资金问题,便限制了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当然,资金方面的投入不能只依靠企业来承担,也需要政府的帮助。另外,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要注重对其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资金的支持。
(四)落实信息化工程管理软件的研发工作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中所使用的自主研发的工程管理软件很少,大多数都是引进国外的。因为这些软件并不能够完全符合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所以这些软件在我国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欠佳。另外,这些外国软件的价格十分昂贵。我们应该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来自主研发一些国产建筑工程管理软件,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信息管理软件的适用性,才能提升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效率,让这些工程管理软件更好地为我国的工程建设服务。另外,在对信息软件的研发过程中,可将个别参数设入其中,比如将我国的地质条件设为本土化的信息软件参数,从而不断的提升信息管理平台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实际性,进而优化信息化在工程建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应用下,各行业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发展,将信息化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是必然的趋势。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提高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效率,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经济效益,同时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益兵.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18):85-94.
[2]吕家明.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探究[J].中国标准化,(17):248-249.
[3]丁成,沈琦,邵俊.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17):148.
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篇2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科学及技术在各行业都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农业发展领域也是广受影响。在农业发展中的生产效率提升, 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之路上, 信息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的综合产业发展中, 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 通过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 可以有效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尽量的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是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关键技术。
1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适用范围
1.1信息化技术能够将农业生产所用到的水、气候、土壤等各项要素进行统一的分析和整合。以得到的可行性的建议来指导农业生产, 为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销售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
1.2实现农业的培训和科技信息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知识和农业专业人才, 通过信息化, 可以实现农业人员的知识培训, 农业科技人才的信息交流。从而实现了农业发展的科技化发展方向。
1.3信息化在农业市场方面使用。农业市场的信息化以农业生产资料的信息化和农业产品销售途径的信息化为主。农业市场信息化可以帮助农民对最新的农业市场行情和动态进行了解, 随着信息化的应用, 农业产业发展中能够以最新的生产资料为依据, 进行更为规范、更为科学的农业管理。有助于农民进行目的性和针对性生产材料选择。
2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的主要作用
2.1帮助农村实现经济经营的产业化。信息化的普及使得农业经济发展进入到了全球性的经济竞争氛围中, 这就迫使农业与企业进行了探索新出路的合作, 实现了农业规模性和产业化的市场竞争力。同时, 农业经济的信息化, 使得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服务通道也扩建到网络上, 这就有助于农业的销售和交易。为实现农业的快速贸易打下了基础。
2.2有助于农业的转型。从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变的过程来看, 我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信息化, 可以促进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转变速度, 知识型农业是以生物工程技术为基础的高效生产方式, 只有加快农业的转型, 才能够实现农业产业的飞速发展。
2.3有助于农业专业人才队伍的成长。任何情况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强硬的科技后盾。科技的进步依靠的是人才的力量。国内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有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培训, 从而使得农民的科学意识增强, 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通道。
2.4有助于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在信息化时代之前, 农村信息非常封闭, 农产品滞销、产量增而收入不增很正常。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农民可以根据农村市场经济动态发展为导向, 进行计划性的农作物种植。这就有助于农民增收。从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目前的信息化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农民缺乏信息关注意识。由于农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 这就导致农民缺乏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同时, 目前留家务农的都是科学意识不够强, 文化水平和科技意识不高的老年人居多。这就直接限制了农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不利于农业信息交流平台的创建和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3.2农村网络覆盖率目前还是处于较低的状况。据有效的调查数据显示, 大多数的农民认为的上网费用太高, 特别是地处偏远的农村, 农民普遍不认可生活中增加了网络的额外开支。这就使得农业网站的使用率很低, 造成了网站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另外, 在进行农村信息网络维护中, 维护者精力都集中在网站的外形和网站的硬件资金投入上, 基本不会对软件和信息技术的更新重视。这就不利于信息的传播和网络应用的普及。
3.3农业信息无法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从目前农业的信息来源来看, 信息来源比较单一, 信息基本都靠任务性的转载。缺乏本地化的原创作品。另外, 农业信息基本都是泛泛而谈, 无法与当地的农业特色紧密结合。因而也就无法满足本地不同个体的基本需求。
4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的具体应用
4.1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政府要进行各个区域及部门的人才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员工作, 并实现各地资源之间的合理布局。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并加强专款专用的监督, 确保农业信息化发展具有足够的发展资金。
4.2以农业经济信息网站的建设优化为依托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农业信息网站的交流和信息发布管理, 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进一步交流和整合。网站管理人员要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 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和加工处理, 确保不同人群都能够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源。
4.3加强农村农业知识和信息化的知识培训。农民是农业信息化的运行主体, 要以多种形式来强化农民的信息化操作能力, 并加强对他们的农业知识的培训。同时政府应该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主导作用, 建立示范性的信息化基地, 让农民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从而提升他们对信息化的重视和应用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 从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来看, 在方式、手段、目标上都还存在很很多的不足之处, 这主要是因为农业发展中需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科技的普及, 农业的经济管理中, 必定也将实现信息化手段, 通过信息化来促进区域农业的协调发展,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水平, 建设新时代农村各方面的快速高效发展, 是尽快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篇3
关键词:办公信息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
中图书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84-02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就开始发展办公自动化技术,在很短的时间里,办公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普及全国各地,现在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的政府部门、机关团体和工厂企业都对其进行了计划,并且加大了对其的建设。同时,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包括数据库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和数据通信技术等,使得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得到了开发和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形成了多种功能相结合的综合系统,包括办公事务、管理业务和决策支持这些功能,也就是所谓的办公信息管理系统。
1 办公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办公信息管理系统和其它计算机应用系统相差不大,为了满足企业的各种需求,就需要加大对它的发展,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是它发展的基础。根据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办公活动做不到独立。企业为了能够让办公信息在很大的范围里实现集成化,就需要进行有效地决策、合作并及时地了解情报,这也能够提高办公效率和效能,为了使办公信息系统变得媒介化,除了字符形式信息有要求外,还应该对声音、图象这些熟悉的形式有所要求,这些都是信息的媒介。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公信息系统的功能,还应该对办公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在建设系统的初期,除了要综合考虑系统外,还应该为了使业务得到发展,加大系统的可扩充性,这就需要企业建设的系统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其时间一般都规定在3~5 a里,还要根据各行业的实际情况,符合其发展。同时要力求技术先进性,考虑到适应性这些方面。所以,在设计系统结构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①在设计系统时,要坚持系统工程设计思想的原则,把软件工程设计当作准则,从而达到实用效率的目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了解业务的特点,在不违背系统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深化应用,使其得到提高和发展。
②多采用新技术,包括国际标准和计算机、网络这些方面的技术,让网络的发展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具有先进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便于扩充和升级,同时尽量满足系统的完整化和标准化。
③充分利用现有的软件、硬件资源和系统集成技术,努力集成网络、数据和应用程序。在集成时,要让原有系统的运行尽量不中断,系统在集成后,终端用户的使用方法和习惯不应该改变太多。
④对系统的统一管理和监控能力应加强,对网络资源实行的管理要有效,对数据安全性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要加以提高。
⑤不可忽视各地的办公系统和远程通信网络的连接,这是为了把分布在不同城市的组织机构连接成一个整体。
2 办公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设信息化时,在经历了办公信息管理系统曲折过程之后,就可以为企业发展信息化积累很多经验,同时也总结了一些教训,通过在实践中的认知,就会给企业发展信息化带来一些启示,特别是在企业结构和企业文化这些单位中有所体现。
①开展企业信息化时以信息和数据为中心。为规划信息化应用体系的建设,就需要打通信息渠道和数据渠道,这是抓住了信息化建设的中心。企业的办公信息管理系统正是遵循了这个原则,才能发展的如此之快,通过对这个系统的推广应用,并且对其他企业的咨询和参观,办公管理系统就有助于收集数据和积累信息,更为企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发布和集成的平台,与此同时,还能把各个业务的系统结合其中。只有拥有了数据,才能拥有一切,如果没有数据,那一切都是空谈。
②对信息化组织加以建立。不管是请别的公司来实施,还是企业内部自身开发实施,都不能缺少信息化组织,这是一个统领全局的机构。但是因为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的周期需要的时间较长、投入的资金也较多,牵涉到了管理和技术这些领域,所以它一旦失败,那就会影响到很多方面,其成功更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大,这就需要优化和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以免影响到企业的组织结构。就因为其涉及范围广,就需要全体员工参与。如果建立了组织机构,就可以让信息化有了源头,有阶段和有步骤的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和实施。
③对企业信息化中的标准和制度加以健全。有些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关注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标准的制定,这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在审核信息发布的标准时,那在整合信息资源时就会带来一些困难。如果没有制定有关服务的规章制度,那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也不会太高。如果在物流管理应用的初期对物资编码制定标准,那就不会使得物资编码混乱。
④制定相关的培训原则。在企事业单位里,要提高职工的计算机水平和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在对其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耐心,还应该制定相关的培训原则,这不管是对企业内部还是对应用客户都有很大的作用。另外,要大力支持企业信息化和企业领导,要完善企业的基础设施,并且提高全员的参与积极性。
3 办公信息管理系统的效果
办公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连接整个信息管理系统,如果对此项系统应用的较好,那就能达到上传下达和政令畅通的效果。在收集信息时,还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能够为办公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服务功能创造前提条件,还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和汇总,提供给领导一些处理好的信息,从而让领导决策科学;还能把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车间和部门,对车间和部门正确执行和落实厂部的决议和决定有重大意义。
①管理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不仅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还能用一种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这些介质上,还能在网络上传送数字代码序列。它能够容量信息的空间大,但自身占用空间却小,共享性也较强,这就使得多个查询者都可以同时利用一份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相比,就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在管理电子文件中,为保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就需要利用加密技术、电子签名技术、身份验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和防改写措施这些。管理者管理收文和发文时还能在网上进行。
②管理办公目标。美国管理学家比得德鲁克最先提出来目标管理这个概念。他认为,企业要把目的和任务当成目标,每个员工都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企业在进行奖励时,就要依据他们对总目标的实现所负有的责任和做出的贡献。目标管理就需要让每个员工都明确企业的目标任务。也就是说,每一个员工都要安排自己的工作,并制定相应的目标,从而干好本职工作。从微观上来看,办公管理较为复杂和偶然因素较多;从宏观上来看,办公管理有条理、运转有章法。所以,办公管理为了解整体情况,就需要制定目标,制定工作计划,以保证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③管理公共信息。这就需要对生产管理数据全面和及时地收集,然后再找出对企业最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在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状况后,还应该制定对策。然后还应该把业务部门当作主导,在运作和管理时使用网络技术实。这要从部门的特点出发,再制定相应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框架,让管理者了解各部门的流程和要求,更好的沟通信息和配合工作。
4 结 语
综上所述,发展办公信息系统有利于使我国的办公手段和方法变得现代化,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办公信息系统仍处在低层次阶段,投资效益也不好,对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更是不高。大多数企业的应用都处于起步或缓慢阶段,这就需要加强办公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宪东.办公自动化技术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篇4
摘要: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教育行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对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产生刺激,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对此,本文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美术;应用优势
引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更加灵活,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理解、发现、创新的平台。教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素材,加深对美术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和不足
(一)优势 1.教师方面的优势
第一,教学内容丰富。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依据教学的需要大量收集材料,并进行整理和分类,这些素材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并添加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增加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师在教学时,便可以通过控制鼠标,将素材信息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增加学生的信息知识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知识内容丰富,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寻找相应的教学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接受更多的知识;其次,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美术教学中,都是教师在黑板上教学,黑板上的画比较抽象,学生的理解会产生偏差,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具体的展现出来,通过画面展示的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画树教学上,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树木的图片,以道路两旁的树为例,学生会发现道路两旁的树由近到远,是越来越小的,教师可以通过素材为学生讲解透视的原理和规律,从而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掌握事物中的客观发展规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小学美术素养。
第二,展现形式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进行整合,有利于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其次,由于多媒体自身功能的多样性,可以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可利用影、音等多种技术手法,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师让学生画春天时,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关于春天的音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形容春天的特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画出自己所认为的春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2]。
第三,有利于环保。多媒体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相比要更环保,一方面,在素材收集上,多媒体有较强的兼容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寻找教学需要的素材添加到课件中,比较方便、快捷,减少了教师的备课时间,而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购买相应的教学素材,如图片、卡片等等,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找,还浪费金钱,加剧了纸张的使用,不利于环保;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只需要对多媒体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教学效率比较高,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传统教学中,使用黑板教学产生的粉笔末,对教室内的空气环境产生影响,并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2.学生方面的优势
首先,传统的美术教学,教师主要用黑板完成教学,一方面,黑板受天气原因影响,容易出现发光情况,学生不能清楚看见黑板上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书写工整,避免因书写不规范而影响教学效率。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可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通过多媒体技术,根据课堂进度对知识点进行展现,课件中的色彩、字体等都很规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3]。
其次,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功能,集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方面为一体,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出与教学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到情景当中,通过渲染气氛等方法,使学生将作品与情景相融合,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的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范画制成电子图片,用多媒体播放出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程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范画中的优缺点,提高美术鉴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范画进行讲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水平[4]。
(二)缺点 1.教师方面的表现
第一,随着新课改目标的深入,要求各个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通过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对多媒体课件有深刻的认识,缺乏一定的教学设计技巧和技能的认知性,教学课件也没有与教学内容相契合,没有体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多媒体教学没有起到实效性,教师在课件的运用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以图片教学为例,在进行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中,对图片的应用是比较多的,但教师没有抓住图片使用的特点和意义,很难进行把握。首先,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为了加大信息量,往往会添加大量的图片,没有对图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例如,教师没有对图片进行归纳和分析,没有合理的设计,在一个页面上使用过多的图片,使图片缺少主次重点,学生记忆不深;其次,图片颜色过于鲜艳,过多的色彩会给学生眼花缭乱的感觉,在使用图片时,颜色最好不要超过三种,避免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5]。
第二,教师在课件的设计上没有鲜明的主题,学生不理解教师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教师在播放动画或图片的时间过长时,使设置问题以及回答问题的时间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理解课件中的知识点,在遇到一些有歧义的问题时,学生的思维过于发散,教师不能及时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到课程教学中来,从而影响教学进度和效率。
第三,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课件,缩短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但这种备课方式会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足,不能明确次重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6]。
2.学生方面的表现
第一,小学生的兴趣点比较多,注意力也比较分散,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学生的兴趣点会不断改变,导致学生容易忘记上一页的知识,又因为缺少良好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第二,在设置情景环节,学生过于亢奋,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较强,常常会因为一个问题而进行无限遐想,思想并没有与教学内容相统一,学生表现越亢奋,大脑越活跃,思维越发散,使学生的思想不能回到教学当中。
第三,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但还有很多学生的家里没有装配电脑或网络,这使得学生不能充分了解多媒体技术功能,不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使美术鉴赏更加生动、具体
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美术鉴赏课占了课程的一大部分,传统的美术教学在黑板上进行绘画,不能满足学生鉴赏的需要,因此,教师不得不收集大量的图片,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还需要对图片的内容进行讲述,不仅浪费时间,还大大增加了教师劳动量,教学效率低。而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在网上大量收集素材,对素材进行分类,并能查到素材的背景资料,省时省力。学生也可根据多媒体展现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建筑物的图片,根据建筑的结构来确定播放顺序,加深了学生对建筑物构造的理解,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7]。
(二)提高创新意识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一些小学中采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方法,并将其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摆脱了“填鸭式”教学的束缚,教师可以通过颜色多变、灵活多样的电子笔进行绘画,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使学生在不断互动中使学生获得启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进行图形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对课件进行播放,将各种各样的图形组合表现出来,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楼房、圆形和长方形组成汽车等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图形的组合激发想象力,从而创造新的物体,图形的组合难度由简单到困难,逐渐开发学生的思维,在整个课件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放置几个图形,由学生自主进行组合搭配,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往往只需要教师的一个引导,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水纹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放映几个不同水纹变化的动画,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例如,分别放映微风时、下雨时、狂风时水纹变化的动画,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水纹的变化情况,加强了学生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8-9]。
结束语: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使其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从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等,有利于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参考文献:
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篇5
在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主要支柱。它不仅能够使各种农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更加简便,还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经济朝着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中,要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种经济体制的变化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都得到了较大的体现。特别是在我国农业发展方面,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现代化农业建设,全国各地都在建设新农村,这让很多农民都认识到了先进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所要花费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是非常高的,这让部分地方政府和农民认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不划算的,还是要坚持“勤劳致富”的传统观念进行农业生产。这样,就导致我国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
1.2农业信息利用率低
要想使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进行,首先要保证农民能够有效利用农业信息,因为最终运用农业信息技术的`始终还是农民。但是,在我国,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很多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导致他们在接触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信息时,不能很好地吸收和利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1.3缺少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
对各行各业来说,关键就是科学技术人才的比拼,这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我国农业要想尽快实现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如果没有科学技术水平过硬、综合素质够高、实际工作能力够强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指导,那么,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将会非常缓慢。目前,遇到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我国很多农业信息化建设人员技术不过硬,不能有效解决农业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2落实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2.1优化职能机构,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要想落实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就需建立一个非常规范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有了这个平台之后才能更好地传播和完善农业信息。这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全国知名的农业生产专家,以及各大信息服务机构和全国各地的农村生产合作社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从而建立起这样一个平台。建立这个平台,不仅能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指导,还能不断宣传农业生产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及其优势,进而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实现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目的。
2.2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基地项目
为了使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更好地进行,需要不断提高农业信息的利用率——通过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基地项目来实现。由于很多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不够高,不能很好地理解信息化建设,所以,可以通过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基地项目来帮助他们了解相关内容。另外,可以邀请各村的负责人到项目基地参观和学习,项目基地的技术人员可以当面指导教学,并解决各村在信息化建设中所遇到的难题,从而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2.3提高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最终执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还是农民,所以,要不断地提高农民的技能,这样,他们才能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以保证农业更好地发展。与此同时,对于农业信息服务人员,要不断加强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为了不断提高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应由我国权威的专家培训和考核农业信息服务人员;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只有考核通过者才能上岗工作,而且还要对他们进行相应的监督,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
3结束语
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篇6
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化档案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科2013年6月~12月的住院糖尿病患者122例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2例建立个人信息管理档案,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定期组织参加知识讲座,按期电话提醒督促患者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或复诊检测相关并发症的检查。对照组60例如常规住院宣教及随访,通过定期跟踪观察1年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并询问是否发生过低血糖来反映患者的糖尿病自控能力和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两组效果评价比较x2=6.025,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规范的信息化档案管理,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信息化;档案管理;糖尿病;患者管理信息化档案管理可作为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始记录[1],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健康教育实践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它已成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考核评比的依据之一[2],医院健康教育档案管理直接影响到医院健康教育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3]。我院于2013年开发糖尿病信息化档案管理软件,为糖尿病患者建立完善的个人档案,定期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协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克服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控制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共选取2013年6月~12月的122例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22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订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51.36±10.54)岁,糖尿病(DM)病程(6.07±2.70)年,入组前平均空腹血糖(FBG)(12.89±1.97)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7.44±1.52)%。对照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50.27±11.18)岁,DM病程(5.41±1.93)年,入组前平均空腹血糖(FBG)(12.23±2.33)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6.82±1.69)%。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入组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注: P>0.05
1.2 方法观察组通过信息化档案软件,为患者建立完善的个人档案,收集个人信息,如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种类、患病时间长短、联系电话、家庭住址、自理能力、用药情况等纳入档案,制订个体健康教育计划,定期组织患者参加糖尿病知识讲座,1次/w小讲课,每季度1次大讲座,讲座的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自我监测血糖、尿糖的方法,胰岛素的自我注射方法,用药指导、心理指导、饮食和运动疗法、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等;采取的方式:①以幻灯、投影的形式讲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②播放糖尿病教育专题录像带,包括:降糖药物、运动饮食疗法、足部护理方法等,③演示胰岛素笔、血糖仪的使用,④讲解示范血糖、尿糖试纸的测试方法、注意事项;⑤提供糖尿病基本知识及有关内容的宣传资料,⑥实物演示饮食交换份并开通糖尿病咨询电话,⑦每期结束后可进行分组讨论,患者之间、医患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谈心得、收获及体会,并可进行咨询、答疑,对糖尿病教育课程设置提出意见,⑧专科护士通过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给予具体、合理、有效的咨询指导,按期电话提醒督促患者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或复诊检测相关并发症的检查。
对照组如常规住院宣教及随访,通过定期跟踪观察1年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并询问是否发生过低血糖来反映患者的糖尿病自控能力和血糖控制水平。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率的比较用四格表x2检验,所有统计学计算均在SPSS软件包中完成。
2.结果
见表2。
注:x2=6.025,P<0.05
经过1年的糖尿病信息化档案管理,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4000万余名糖尿病患者,并以每天3000人的速度递增,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是全世界糖尿病的“重灾区”。虽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为糖尿病的控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目前控制现状仍不容乐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表示,其根本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有些患者取药回家后就一直吃,既不测血糖,也不复诊,或自己觉得没有症状就自行停药?D?D这些都是缺乏精细管理和健康教育而导致的结果。
通过完善、科学的的糖尿病信息化档案管理,为糖尿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建立完整的个人档案[4],定期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课程,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 ,制定相应的宣教计划 ,组织讲课,并通过定期随访,有步骤有计划的落实健康教育,并如同健康管家般定期提醒督促患者做好自我监测、饮食管理、规律运动、坚持规范用药等,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克服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对治疗的理解配合,协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克服不良生活习惯,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5],从而增加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篇7
一、通讯工程规划的基本内涵
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系统地建设通讯工程,从最初的信件、电报、电话等,逐渐发展到如今的广播、电视、移动电话、互联网通话等,各项设施在建立的需要进行规划,主要包括:第一,根据地区实际发展的情况,尤其是经济发展情况,建设相应的通讯工程;第二,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规划通讯工程,包括规模大小、位置等;第三,从城市中心扩充到外围,实现远距离通讯,然后在规定的位置设置分部[1]。
二、通讯工程在规划的时候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明确通讯工程规划的基本内涵后我们需要注意一点,通讯工程规划的时候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
第一,从城乡规划的总体上进行,确保每个设施的建设都可以促进城乡发展;
第二,综合考虑实际的情况,而且要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三,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的法律法规,保证各环节的安全稳定。
三、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到通讯工程规划中具体表现的几点思考
3.1规划城乡的邮政设施
邮政在以往是传送信件、书函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业务领域逐渐扩宽,尤其是在新媒体的时代中,现在邮政已经成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设施,在某一个区域也有很大的作用,将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到规划的过程中,可以保证信息实施沟通,提高邮政的功能,主要包括三点表现:
第一,做好整体的规划,包括邮政支部分布的位置和规模的大小,建立统一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将各分部的计算机网络录入其中,保证他们可以独立工作又可以被集中管理,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人力投入,而且也提高了工作的效果;
第二,规划城市和乡村的中心位置,提高信息化水平,将周边的各个区域都统计到计算机网络中,这样可以运用计算机准确计算,选择时间最快、效果最好的路线;
第三,将各种设施都统计到网络中去,实现在线监管,一旦某一处出现问题,则系统会自动提示,维修人员就可以最快地解决[2]。
3.2规划城乡电话通信设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话通信已经非常普遍,而且有很大的作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到规划城乡电话通信设施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城乡建立完备的电话通信网络,保证其安全性。一方面,现阶段国家要求固定电话要实名制,那么这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具体表现,每一户在开通固定电话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将他们的信息录入到网络中,这个前提是建立统一的固定电话网络信息平台,然后日后再办理其他业务的时候,就可以在网上查询信息直接办理;另一方面,固定电话的线路范围比较广,而且分布非常复杂,线路老化等问题会导致固定电话出现一定的问题,那么人们可以用移动电话拨打客服的电话,相关人员通过你的电话号码就可以找到线路的情况,一般的问题在电脑上会体现,如果是外在的因素,那么就直接派维修人员上门去检修[3]。
3.3规划广播和电视等媒体的设施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掌握消息的时间有了新的要求,广播和电视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而且一些电视剧和综艺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媒体的规模比较大,线路比电话还要复杂,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将各个环节都连接到网络中,可以保证不同的部门实时沟通,也可以即使检测信息的准确性,自动化的管理促进电视和广播发展,不断提高其先进性。
四、结论
总之,将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到通讯工程规划中,可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和相关部门需要重点研究。除了文中提到的内容外,在现代移动电话网络的建设中也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而且相关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促进技术不断创新。
摘要:通讯工程是人们沟通和联系的保证,也是生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在规划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将计算机信息管理合理融入其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通讯工程规划的基本内涵出发,根据其应该遵循的原则对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具体表现进行合理思考,希望可以为通讯工程规划发展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工程规划,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孔德正.基于可视化方法的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5:121.
[2].增强精品意识,提升通讯质量——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第二次通讯员工作会议纪实[J].工程爆破,2014,03:60-61.
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探究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7 0028
在新课标下,数学教材中“探究”与“思考”的内容大量增加,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探究,从而提升数学探究的有效性呢?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模拟,创设情境,建构数学概念
在数学探究中,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动态模拟功能,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通过过程展示,呈现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概念,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案例1] 椭圆概念的教学
问题:(1)在平面上,作线段F1F2;作一条直线l,在直线l上任取两点A、M,以点F1为圆心,以线段AM为半径,作圆C1;在直线l上再取一点B,使其在M的右侧,且使AB>F1F2,以F2为圆心,以线段BM为半径,作圆C2;两圆C1、C2交于P、P′;连结线段PF1、PF2;“跟踪”P、P′;拖动点M在线段l上运动,点P的轨迹是什么?(结果是椭圆,如图1)
(2)如果把“AB>F1F2”改为“AB=F1F2”、“AB 学生思考、讨论、发现:当AB=F1F2时,点P的轨迹就是线段F1F2(图2);当AB (3)拓展:不断改变AB的长度,拖动点M在直线l上运动,点P的轨迹又如何?(轨迹是椭圆、线段、双曲线、射线之间相互变化) 此探究过程清楚地显示了各种几何关系,当条件AB与F1F2的大小及点M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时,点P的轨迹也随之改变,教学过程不仅花费时间少,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探究,猜想归纳,培养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为数学探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极大地拓展了师生实践活动的空间,学生不仅亲身经历了探索知识的全过程,而且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探究与发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案例2] 点的轨迹问题 问题:(1)已知点A为半径为r的⊙O内一定点,点P为圆周上任意一点,过线段AP的中点E作垂线l,判断直线l与直线OP的交点Q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2)拖动点A使之分别位于圆上、圆外,点Q轨迹又如何? (3)试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应用几何画板,经过探究,发现当A点在圆内、圆上、圆外时,Q点的轨迹分别为椭圆(图3)、点O(图4)、双曲线(图5),并根据线段平分线的性质和椭圆、双曲线的定义证明了他们的结论. 问题(4):若将问题(1)中点E改为线段AP上的任意一点,这时点Q的轨迹又是什么图形?拖动点E,观察现象的变化,并对现象进行分析. 学生通过模拟探究,当拖动点E时,发现轨迹忽而为“鸭蛋形”(图6),忽而为“滴管形”(图7)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多媒体辅助的数学探究,使学生不再把数学作为单纯的知识去简单理解,而是把数学作为含有丰富内涵的知识去牢牢掌握和运用,为数学课堂开创了新局面,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使得数学走向生活、走向现实. 条形码在检验科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人:hexue 发布时间:2011-08-29 今天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技术纷纷问世,就条形码技术而言它已运用到很多邻域如:超市商品、药店药品、仓库管理等,那么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也必然需要条形码技术的运用来改变以往的操作模式。下面是某医院检验科运用条形码的情况做的一些体会介绍。 1、系统环境 1.1 硬件环境:①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ORACLE、等。②工作站Windows XP、windows7等。③开发工具 POWERBUILDER。 1.2 硬件环境:HP 380服务器、HP商用机、HP激光打印机、Epson针式打印机等。 1.3 条码相关设备:①条形码打印机 ZEBRA 888TT;②条形码阅读器;③标签纸、碳带。 2、工作流程 2.1护士站工作流程:医生在HIS系统医生工作站开据检验报告申请单→护士在HIS系统护士站按医嘱打印条形码标签并粘贴于采集试管上,(条形码信息标签内容包括:条形码图形及对应数字、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验项目)→护士按条形码上的检验项目完成样本采集→送检。 2.2检验科工作流程:用条形码扫描器扫描样本上的条形码,根据不同样本选择对应设备接收样本并自动或手动生成样本号→上机测定→取检验结果对应到样本→确认自动收费→结果审核传送至HIS系统医生站。 3、条形码的具体应用 3.1条形码显示出病案号、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通过扫描器与LIS系统对接,分析仪、设备可以直接识别标本,提升了检验科自动化程度。 3.2使用专用条形码打印机,打印质量清楚,代替了原来手工开申请单;条形码竖贴在圆形的试管上,保证识别率,减少了手工登记。 3.3贴有条形码的试管直接进入分析仪器,结果出来以后通过RS-232串口向HIS系统发送检验结果,检验科医师保存审核结果系统自动收取费用,临床医师即可看到检验申请结果。 3.4检验科工作站配备条形码扫描器,用于快速、准确的读取条形码信息,减少核对、登记、签收等环节,HIS系统根椐条形码信息把样本分类至各检验设备进行分析处理。 4、条形码应用提高工作效能 4.1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LIS系统在接收样本时按条形码项目内容分配至各分析器、设备不需要手工操作,方便、快捷、准确使样本进入分析器、设备分析,样本结果出来以后自动传送到LIS系统,检验科医师保存样本结果完成检验工作。 4.2使用条形码后简化和规范对检验仪器的操作如:输入样本号、检验项目、核对样本等手工操作,降低检验科医师工作强度,避免了漏检、错检、检验结果张冠李戴现象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 一、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管理意义 1.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传统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比较死板,办公室内都是死气沉沉,但是信息系统的投入,使员工和企业之间存在利益的互动性。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完美的将管理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这一技术的完美融合可以体现在人力资源的全部业务、流程、部门,使人力资源系统用来定义专业的企业部门、业务的流程,优化其业务,规范其业务流程。对企业人力资源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个性化、职业化的管理平台,也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 2.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转变。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引进不仅是一项高科技的技术,还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思想的颠覆。人力资源从传统的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人力资源信息,转变成为提供管理全面的知识体系和解决的方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立了支持人事改变和制度规范的知识体系,向资源管理专家提供了理论和数据的建议和分析,随时向管理层提供信息,支持高层决策。 二、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降低资源管理成本。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资源管理后,对员工进行培训上岗,在公司的内部应设计一套专门的提升工作效率的培训系统和深造的机会,员工可以随时在线培训,减少了培训的成本和差旅的费用。在作业评估方面,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各级主管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店面的下属交的述职报告,并对这些报告进行评估和指导监督。管理评估的成本都大大减少,人力资源信息化大大的为企业提供了方便。 2.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业务流程。信息技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它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企业带来便利,还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到其他岗位知识,方便企业的岗位调动。当人力资源管理者从这些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以后,就要制定一套公司制度,来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运转体系。 三、企业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实力不足,认识不够。有些企业盲目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却没有看到自身的特点,不顾自身的实力,组织一些开发人员开发资源管理软件。脱离实际的后果就是企业的破产,要想使自己开发的软件能真正的投入应用,便于使用,就要根据自身的需求来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在公司中用于维护和编写调试等系统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极大,抛开这些不说,就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必须从长远的目光,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特色,用全面系统的目光来分析和设计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并非是意见简单的事,这是需要所有研究开发者不断创新的。 2.好高骛远,目光短浅。企业领导在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建设中没有长远的战略目光,他们只看到眼前利益,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只是一种对企业来说不是至关重要的部门建设,没有需要尽快完善的紧迫感,也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司的重要性,随便就使用了简单的薪资处理的软件,但是这个软件只能解决简单的,只有一部分对人力资源管理起到作用,实际上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企业的领导人在选择系统处理软件时,考虑的是价格问题重于功能使用问题,会导致企业寸步难行,举步维艰,到时想要改变就很难。 四、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贯穿人本观念,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过程中,充分的享用资源,改善决策的效果。 第二,立足实际,结合现实要追求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就要根据发展现状和实际的需求来制定可行的目标,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没有目的。一步到位的建设既会增加成本,也有在后期出现很多问题,因此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分步实施,一步一步来。 总之,在企业的转型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革命性的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能适应。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既适合国情,又能推进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陈萍.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浅谈[J].中国商贸,(28):56-57 [2]刘长未.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运作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 关键词:NovaMind;思维导图;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2-0044-03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教学工具是PPT,但是PPT线性结构的演示文档缺乏创意,上下文联系不强,思路模糊,逻辑结构不够突出,学生很难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思维导图(Mind Map),又叫心智图,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人Tony Buzan创造的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对思维网络系统进行的记忆、归纳和创造加以模拟,国外早已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效果也很显著,国内应用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将其合理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是教育工作者们关心的问题。 一、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分析得知,自思维导图出现以来,国内将其应用到教学中的研究已有不少,应用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还不是很多,从中国知网上搜索到的可用文献有11篇,有些给出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具体例子,但是实际应用并不多。 从搜索到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思维导图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必要且可行的。相对于PPT纯线性的幻灯片而言,思维导图富有逻辑且条理清晰,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不会脱离上下文,学习者能随时看到周围的内容,掌握演示的轨迹,随时缩放到导图,始终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是表达整体和局部关系的最好方式;全新的演示方式让人印象深刻,摆脱死板的幻灯片印象,能将一个思路从头开始逐渐完整地展现出来;具有很强的互动性,随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能够迅速定位临时想要提交的内容,跳转时学习者不会迷惑。 思维导图的最大优势在于能让读者迅速掌握整个思想同时又会对其中的重要内容建立起清晰深刻的印象,如果能把思维导图的这种优势用于PowerPoint,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当前主流的思维导图软件都具有演示功能,其中NovaMind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方便。 二、NovaMind简介 与目前常用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相比,NovaMind在功能上更加完善,设置更加人性化,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工作者教学的需求,NovaMind在以下方面具有突出特点: 1.布局 在NovaMind中默认情况下创建的思维导图,每个节点比较小,布局更加紧凑,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可用空间。在折叠了某一个节点之后,其父节点自动下移填补空缺,在制作节点众多、分支复杂的思维导图时,这一功能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NovaMind创新性地将拖动分解为“拖拽以移动”与“拖拽以调整逻辑位置”,前者使节点可以任意角度任意位置随意调整,完全没有任何限制, 后者可以改变节点的逻辑位置,修改更加方便。NovaMind支持任意角度的自动布局,与其手动布局功能结合,能够设置任何使用者想要的布局。 2.连接线 NovaMind提供了完美的连接线编辑功能,具有很高的自由度和方便程度。NovaMind设置连接线很简单,在菜单中选中连接线,然后鼠标点击即可。每点一次生成一个控制点,控制点可以随意调整位置或删除,增加控制点也很简单,直接在线上拖一下即可。选中控制点就会出现控制平滑弧度的控制棒,可以对曲线进行精确控制。如果对自己的设置不满意,可以随时在连接点上点右键选择“平滑”,让系统自动帮你平滑。更方便的是NovaMind支持用“绘制”的方式即鼠标按下直接在屏幕上绘制连接线来创建连接线,而且是能自动平滑绘制的连接线,支持22种线型和30种线头,线的粗细大小都可以调整。 3.图形 NovaMind除了支持类似MindManager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图片外,还支持浮动图和背景填充。NovaMind每个节点能同时支持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任意组合,而且它提供的浮动图功能能够极大地丰富导图的表现。浮动图节点周围悬浮的图片在自动布局时也会被计算进去,所以不会覆盖到除了自己所属节点以外的任何节点。在背景填充方面,NovaMind可以设置填充图片的透明度和缩放比例,可以实时看到调整效果,操作便利。NovaMind的填充几乎可以应用到导图任何一个可以填充的部位。如果你没有设置字体颜色(或者设置为自动颜色),NovaMind会根据填充背景自动选择使用白色或黑色作为字体颜色,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文字的可阅读性。 4.演示 NovaMind支持幻灯片,而且设置了非常有创意的“欢迎屏幕”,如果选择从欢迎界面开始演示,则立即呈现出主标题、子标题,还可以输入内容,在演示之前呈现给学生。在NovaMind中可以任意指定幻灯片中显示的节点,还可以指定幻灯片显示的视野范围,幻灯片的切换通过动画无缝完成,幻灯片和总的导图连为一体,不会丢失上下文。NovaMind支持自由遍历模式,可以顺序遍历、键盘导航遍历、鼠标遍历,将每个节点的内容依次呈现出来。NovaMind还提供在演示时的“编辑模式”,方便在演示过程中随时修改,和观众做互动,修改完成后轻易回到原来的演示过程。在演示时,NovaMind又区分了全屏演示和非全屏演示,给使用者提供了更大的便捷。 三、NovaMind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NovaMind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使其可以更好地应用到教学当中。以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第一节课为例,教学对象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借助NovaMind,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效率。 首先,借助NovaMind的欢迎屏幕呈现本节课的标题与子标题,还可以编辑“卷动文本”一栏,在演示之前向学生展示一些内容,这些内容在演示的时候以缓慢的淡入淡出的方式呈现,欢迎屏幕的背景会缓慢变换颜色及小动画,类似于电脑的屏保功能,屏幕上的文字也会随之变化。高一年级的第一节课可以借助这一新颖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继续播放幻灯片,演示页面进入课程内容,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见图1),然后继续播放,依次呈现每章学习内容。每章学习内容呈现完以后,呈现第一章内容(见图2),接着呈现第一章第一节的具体内容(见图3),然后是第二节,接着是整个第一章的所有内容结构(见图4),在演示的过程中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的第一节。通过NovaMind进行演示,幻灯片以无缝动画的方式进行切换,每个节点内容都可以突出显示,每张幻灯片都与整个导图连在一起,富有逻辑结构,也不会丢失上下文,让学生一目了然。 第三,利用NovaMind中的浮动主题,讲解第一章的第一节内容。进入高中以前,学生已经了解过“信息”,在NovaMind中插入浮动主题“信息”,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举例说明什么是信息,信息都有哪些种类,然后插入浮动主题“信息的一般特征”,让学生对自己举出的例子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信息的一般特征。NovaMind演示时支持编辑模式,所以,播放幻灯片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随时更新内容。 第四,总结复习。NovaMind以某个节点创建幻灯片,以“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来创建幻灯片,在本节课具体内容讲解完之后,继续演示幻灯片,呈现图5、图6,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很好的巩固。 结束语 与其他思维导图软件一样,NovaMind应用到教学中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掌握NovaMind,事先考虑NovaMind是否适合所要讲授的内容等,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上面的应用案例,我们发现NovaMind将思维导图的功能与PPT的演示功能结合在一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加强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思维导图[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30054.htm,2011-10-28. [2]伊向超,胡彩莲.思维导图MindMapper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以“教学系统设计”为例[J].中国教育信 息化(高教职教),2010,(4):59-61. [3]魏小山,袁健.协作构建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7,(9):85-88. [4]何赛平.思维导图应用于信息技术复习课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9,(7):99-102. (编辑:王天鹏) 【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推荐阅读: 研讨信息化在工程监理中的应用论文07-16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10-11 研究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5-25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15 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论文11-26 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26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与应用探究12-21 教育信息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05-23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08-08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篇9
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篇10
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