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用13篇)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1
1宏观经济管理与经济信息的概念
1.1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
所谓宏观经济管理就是指国家各级政府进行的一定范围内经济总体与其运行情况的决策、计划、调节并监督与服务的过程,进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保证能够取得良好的宏观经济效益。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与企业的职责是分开的,国家的政府不能直接经营企业,但是却担负着一定的经济管理职能,即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也就是说,目前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是国家的各级政府。
1.2经济信息的概念
经济信息主要是指各种与经济运动相关的信息,它们从不同角度来反映经济运动的变化与特征,是通过市场经济在运动过程中直接反映出来的。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2
宏观经济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一旦目标确定了,宏观经济管理就有了发展方向,那么决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方法就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引进了经济信息,通过经济信息对市场做出分析和数据的收集,这样才能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当今的市场背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在于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样平衡了宏观经济的总量,调整了经济结构,带动了国民经济,并引导经济快速、长期、稳定地发展。
1、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市场调节是针对价格而言,一种自发调节模式,调节的目标是经济利益,调节的作用是自发地将资源转向取得经济利益高的企业,促进资源配置。同时,市场调节也有弊端,它容易产生一种没有经济利益的趋势。在经济发展中,企业都希望生产盈利达的产品,朝着利润大的行业发展,可是在国家里还有一些利润小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社会必需的行业。这些行业对于企业来说,虽然获利少,但是对于国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市场调节的弱点是发生在事后,缺乏及时性,因此市场调节对此无能为力,只有政府能够调节。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制度特点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主体的成分有国有企业,国家对国有企业不加过多的干涉,不过还是会给予生产资料方面的帮助和支持,除非是在经营和管理上需要必要的指导。这反面的工作不仅维护了公有制的地位,还补充了市场调节,确保了国有资产的安全性。
3、维护市场秩序
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是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人民就得不到生活保障,社会秩序就会产生混乱,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可以有利于社会公平分配,保护国家利益。在市场调节的同时,市场需要公平的竞争和规则,在市场监督方面也要相当的严格,单纯的市场调节,是不能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反而容易造成垄断,破坏市场秩序。因此,在市场中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需要做到严格依照法律,加强监督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保障和消费权益。
二、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信息
1、经济信息的重要性
人们无论是在生活、生产中都需要利用信息、物质、能源者三项资源,三者是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的。其中构筑社会的动力是能源,构筑社会的基础是物质,构筑社会的神经系统是信息。物质和能量的存在,注定了需要有信息的预测,传播和应用,来控制三者资源有序地运作。信息的作用有很多,其主要表现如下:
(1)经济决策科学化的工具。将经济的过去、现状进行收集和统计,再预测出未来的情况,这就是经济决策的主要方案,通过经济信息企业才可以按照计划付诸行动。经济信息一定要保障信息的科学性、预见性,只有这样的信息才能正确指引行动的方向。(2)编制计划和加强计划指导的依据。有决定表明“改革计划方法,充分重视经济信息和预测,提高计划的科学性”,这则决定明确说明了经济信息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经济计划的基础是调查统计的资料,依据是经济信息和经济预测,指导思想是经济决策,具体内容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未来行动制定部署。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对制定工作产生影响,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搜集信息资料,尽量提高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决定性。(3)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手段。企业管理的工作就是将人力、产品、资金、设备和信息联系、组织起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协调的分配。在企业的每一环节经营中,都缺少不了经济信息的存在。
2、经济信息的功能
在经济活动的领域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有经济信息,我们把经济信息归结为五大功能:(1)开发功能。开发功能的表现形式主要在技术研发方面,因为技术开发需要技术情报作为支撑,而技术情报又需要经济信息作基础,所以经济信息具有开发功能。(2)增值功能。经济信息可以提高生产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3)预测功能。通过经济信息的工作,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情况。(4)选择功能。在进行决策时,需要将不同的方案进行筛选,那么我们就能借用经济信息来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5)控制功能。对经营、生产活动进行协调、控制,将不确定因素归纳、整理,对突发事件作出准备,尽量不要让活动离预期标准相差太多。
3、经济信息的作用
(1)国民经济的促进性。国民经济发展之中,经济信息是制定经济政府的监督、调控和依据的手段,协调和沟通每个经济部门、环节之间的指导与促进生产管理的工具和纽带。(2)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推动。作为一种资源,信息能够有效的利用和开发信息资源,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从各国经济建设实际来看,能够将信息资源充分的开发利用起来的国家,就能够将经济快速的发展起来。开发和利用资源所进行的创造性过程是工业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过程。开发信息资源相比于开发物质资源,投资小,见效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之大。(3)促进人类智力的开拓。信息的积累就是知识的积累,信息在社会知识储备和传递方面为增长知识、开拓智力服务。人们想要有效的生产和实践,就要收集大量的信息。从信息的角度看,人类的知识就是将信息不断的收集,积累,实践,储存,同时将其进行加工、组合、产生新的知识,输出信息的过程,人们在信息时代一面要快速的掌握信息资源,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精力,智力和知识的储备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够收入到脑袋里面。这就需要借助现有的科技,客观的将外界通讯设备获取信息,借助外物的特殊工具,作为人的外力从自然中解放。经济信息有利于掌握,还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三、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中的应用
在讨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中的应用时,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方面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决策、内容和实现。
1、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决策
在经济信息的方面,从总体上研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它反映了经济运行的速度、比例、效益。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复杂性的问题和各种限制性的条件,不能将其进行全面的考虑。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在制定的时候,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将决策和原则结合起来分析,顺应本国国情的发展趋势,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在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决策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分清主次,抓住重点。(2)权衡利弊,认准方向。(3)量度适中,符合实际。
2、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内容
在规定时期内,国家政府部门针对规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执行管理工作,以达到预期结果的目标被称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内容。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要考虑的因素有国家、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国情。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主要有:(1)经济增长目标。通过对经济信息的研究分析,得出在实际工作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一是适度投资规模,对于企业的扩大发展来说,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适度的投资规模才是最重要的。二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于不同行业来说,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规定了行业的发展是否合乎现状。三是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经济增长。四是资源合理配置,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将资源有效地分配,节约成本,进而就提高了经济的增长;(2)经济稳定目标,经济稳定目标主要涉及的有经济总量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和物价稳定这三个方面;(3)宏观效益目标,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4)生活水平目标。这四个目标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3、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
目标制定的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目标的实现,如果目标不能得到实现,无论制定什么样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都不实际。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为了做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笔者建议在贯彻执行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1)制定实施战略;(2)落实目标责任;(3)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思远、戴超伦、宁八一,《信息经济》,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篇3
关键字:柔性管理;企业经济管理;意义与作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渐显现,全球经济发展表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管理价值、技术价值、产权价值等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这些企业经济管理新发展热点,让经济管理专家无法不对已有企业经济管理方式进行重新审视,在这种背景之下,如知识管理、创新管理、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等新型管理方式也就随着出现了。而柔性管理是在众多新型管理方式里面最具时代特征的一种,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利用柔性管理理念进行经营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经营绩效,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本文就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一、柔性管理概述
理论上讲,虽然应用刚性管理方式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管理行为得以规范化,然而,它却与企业职工丰富的情感需求是相背离的,为了更好解决这一矛盾,柔性管理也就随之被提出并获得较好的推广。譬如美国阿米尔企业在改革管理方式之前,企业经营管理效果较差,然而在应用管理阶层的“微笑”管理与相应柔性管理措施之后,有效提升了企业工作人员工作的热情,结果,该公司虽然在几年时间中几乎没有在经济管理方面再花一分钱,但是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却提高了将近百分之七十五。
柔性管理这种企业管理方式的中心在于“人”,也就是以企业每一个工作人员作为管理的中心,从工作人员的心理过程着手,重点在于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个人潜力、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等等。让企业工作人员可以切实做到心情愉悦、全心全意地为自身岗位、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业绩,让其变为企业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柔性管理方式可以根据企业共同的经营管理目标、精神与文化氛围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进而有着较为显著的驱动性,推动企业工作人员将其自身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柔性管理具有重务实而多于务虚,重内在而多于外在,重心理而多于物理,重肯定、激励而多于否定、控制,重身教而多于言传。很明显,在柔性化的经济管理方式之下,企业领导层更注重工作人员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更注重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与工作的积极性。
二、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所具有的意义与作用
1.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知识经济的年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变为人才与人才之间的较量。企业为了能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获得胜利,就需要持续创新,而创新的源动力就在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应用柔性管理进行企业经济管理,能将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可以对企业工作人员形成较好的激励作用
在以往,企业的激励体制往往是以物质奖励为主,然而物质奖励方式缺乏多样性,效果也不明显,对企业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也比较有限,这是由于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都有区别,单一的物质激励体制是没有办法实现每一位企业工作人员的需求。而把柔性管理的理念纳入激励体制之中,实际上就是整体考量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这两种奖励策略。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充分分析,开展多元化的激励体制,尽可能实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不同需求,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满意感,进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主动性。
3.柔性管理是信息知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伴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知识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企业只有通过持续创新,才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知识型工作人员在创造性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难以计量,而工作人员自身劳动的数量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由他们的自觉性与责任感来决定,所以,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应用柔性管理理念,能将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获得最好的经营管理效益。
三、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落实柔性管理理念的几点建议
1.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
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无论是柔性管理,还是刚性管理其最终管理目标都是最大程度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效益。企业经济管理相关工作之中刚性管理是基础与前提,缺乏强有力的规章制度来管理的企业肯定是无序与混乱的。管理缺乏“柔性”的企业必然也是缺乏效率的,而柔性管理补充并升华刚性管理,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人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利用柔性管理理念来弥补有着较强规律性与程式化的刚性管理策略,为企业管理增添更多的“人情味”,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可以肯定的是,一味地应用刚性管理策略没有办法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胜利,简单地使用柔性管理方式同样不可以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地进步,只有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做到刚柔并济,才可以切切实实地促进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走得更稳、更远。
2.柔性化企业组织机构
利用减少企业管理层次、减少无效的职能部门、压缩工作人员数量等策略来尽量减少企业决策阶层与操作阶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在必要时操作阶层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越过顶头的上级进行上报。管理阶层的工作人员也应当更多地走到基层部门去接触、询问操作阶层的工作人员,管理阶层获得的反馈信息愈准确、真实、及时,那么他们就可以更迅速、准确地做出更及时有效的决策。通过柔性化组织机构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垂直传播相关管理信息,减少管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耗散,具有敏捷、灵活、快速、高效的优势。
3.产品结构多样化
产品结构多样化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反应灵敏度,也体现了柔性管理模式的内涵。我们以大亚集团滤材公司为例,为了确保滤材公司在丙纤行业的龙头地位,降低经营风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滤材公司近年又提出了扩大经营范围——丙纤、醋纤、无纺布等不同材质嘴棒的成型加工。该项目从2008年开始向国家局申报,2009年4月份获得了滤棒经营许可证。由于成型设备属专卖产品,为使滤棒项目尽快建成达产,滤材公司一方面积极向国家局申请,加强与烟机公司的联系,另一方面同时与设备厂家进行设备技术的磋商和订购,2009年当年即完成设备改造,成功投放生产。滤棒项目的成功投产使滤材公司脱离了生产丙纤丝束单一产品的局面,拓展了公司发展的空间,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自主研发是产品结构多样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滤材公司引进高科技创新型技术人才,针对不同的需求人群,细分市场,开发新产品,以确保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继续占取主动地位。“快速反应的柔性管理模式”在滤材公司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已经得到了证实,是科学的、有效地管理模式,随着滤材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及时更新改进,使之更加适合企业的发展。
4.建立柔性管理的激励机制
一个成熟企业的柔性激励机制应包括学习激励、工作激励、事业激励、精神激励、薪酬激励等多方面。在管理中自觉运用柔性管理新理念,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激励人,给员工创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心情舒畅地干好工作。同时,要以沟通为主要途径。管理中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难免出现不协调的因素,柔性管理就是要通过沟通交流这种“柔性”的方式来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给大家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围绕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全面的沟通交流,拉近了干群、党群关系,拆掉了隔心墙,架起了连心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快乐的管理方式,它是二十一世纪企业经济管理的大势所趋,其在推动企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愈加明显,现今,企业经济管理仍以刚性管理为主要方式,所以,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提高柔性管理的水平,才可以从企业内部为企业发展加大动力,并有效帮助企业获得市场竞争的
胜利。
参考文献:
[1]洪俊中.动态环境下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柔性财务战略初探[J].时代金融,2010(06).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4
【关键词】工程经济分析成本管理应用
1前言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5
引 言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的差距逐渐缩小,农村经济发展飞快,我国对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
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阶层领导并不能深入每个农村进行调研,因此有必要将统计分析方法引入农村经济经营的管理工作中,即开展农村经济经营统计工作。
1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中推广统计分析方法的意义
农村经济经营统计对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农村经济经营统计工作能提农业经济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农村经济经营统计工作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收集真实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帮助管理者直观地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发现农村经济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经济计划,有效监察农村经济经营的发展。
同时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这些统计数据衡量经济经营发展进度及水平,找出各地经济经营发展之间的差距,改进农村经济经营工作的方法,提高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工作效率。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6
图书企业的生产以及营销决策过程也是经济信息以及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以及反馈的过程,也可以说企业决策水平是否科学合理与企业决策者所掌握的经济信息以及市场信息量的多少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如果企业的领导人员掌握的经济信息以及市场信息量越多,那么最终的决策就会越科学合理。反之,决策者掌握的信息量越少,最终决策就可能比较片面,因此也可以说经济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图书企业的营销生产决策更加地合理。
1.2使图书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图书企业的营销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动态的过程主要是由信息流、商品流、财流以及物流等部分组成,图书企业对营销活动进行管理主要就是为了协调与控制这几项内容的有效进行,从而起到尽快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离不开经济信息,如果在整个活动中失去了经济信息的流通就会导致图书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失去目标,因此科学合理地应用经济信息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根本需要,只有获取足够的经济信息,才能够明确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才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者的管理水平。
1.3使图书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7
尽管国有企业在经济管理模式上已经进行了很多改革, 带了了一定的效果, 如:与市场经济逐渐贴合, 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 基础管理工作有所加强, 收入水平逐渐提高等。但是就目前来看, 仍然存在很多的管理问题急需解决。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 但是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不能生搬硬套, 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革。
我们知道企业要想在市场环境里站稳脚步, 在瞬息变化的环境里遇到困境能快速给予解决, 完全由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决定, 那么如何使企业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是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 “柔性管理”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思想之一。柔性管理最早出现在日本的丰田, 它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改革开放后不久被我国引入,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在效仿。但是国有企业由于以前的计划经济模式, 现实中应用的很少, 近几年面对市场竞争越来越大, 企业开始重视柔性管理思想。怎样高效、低耗的解决管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是该思想的关键部分。
二、柔性管理的本质意义及特征
1. 柔性管理的本质意义
柔性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创新思想, 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前人们效仿泰勒实行计件制, 使员工被迫进行工作, 没有尊重员工, 在工作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工作, 这种强硬的管理方式导致下级抵触上级、员工像个机器人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并失去了创新能力, 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柔性管理强的根本是强调人的重要性, 注重尊重人的自尊, 为员工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对员工进行相对柔和的管理, 使员工在内心真正接收上级的管理,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为企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柔性管理将人作为关键去进行管理, 对于稳定与变化的动态变化过程都能从容应对。从复杂的表象中分析和总结事物发展演变的规律, 从而确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预见市场变化并草去相应措施来应对变化。
2. 柔性管理的特征
第一, 决策过程民主化。可以征求民主意见进行科学决策。改变过去专制独裁的决策方式, 使员工满意度提高。在决策过程中, 各种决策可以进行民主的讨论, 实现真正的民主。
第二, 柔性管理组织模式更加扁平化。刚性管理中, 企业的组织模式是垂直性的, 进行统一的分工管理工作, 这导致信息传递慢、反应迟缓、效率低下。柔性化管理中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将中间管理层简化, 将上层权利下放, 提高处理问题的速度, 有助于培养管理型人才, 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第三, 激励效果很显著。激励方法是柔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者必须灵活运用, 物质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 满足员工的生活需要;精神激励是员工认为自我价值得到认同的激励手段, 通过对员工的精神奖励, 增加工作热情。
三、国有企业柔性管理的应用
1. 建立具有柔性管理理念的企业文化
柔性管理中一项最具有积极意义的手段就是企业文化建设, 我设计院作为当代知识型国有企业, 更加注重柔性的企业文化建设:
首先是文化氛围的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我司一方面鼓励员工发展自己的个性,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使得每位员工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我司也注重多元文化、差异文化的发展, 成人每位员工的价值, 营造了一个具有包容性、多样性的文化氛围。
其次沟通渠道的完善。畅通无阻的信息渠道是企业内部沟通交流的基础, 它提高了职工间、领导间沟通的有效性。
最后是文化的创新性。一个企业的文化应当是不断继承和发扬的, 在传承同时还要与时俱进, 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基础进行改革和创新。我司是以时代为背景, 结合员工的发展需求以及公司的发展目标, 来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以不断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2. 建立具有柔性管理的激励机制
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 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我们知道员工工作绩效的尺度是薪酬, 高报酬能使员工体会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所以, 企业应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作为发薪酬的基本依据, 完善薪酬制度。一般来说, 激励机制分为经济激励机制和非经济激励机制两种。顾名思义经济激励就是对员工进行物质和金钱上的奖励, 非经济激励则是对员工价值、员工权利的肯定。我司同时注重两种激励机制的运用, 不仅体现了对员工劳动成果的认同, 更体现了对待每一位员工的公平性, 以及对每位员工创作的尊重, 让员工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 来获得了自身价值实现的精神满足感, 使得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投入更大的热情, 促进了我司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立“柔性”的组织结构
柔性管理是以“自我改善”为理念, 以灵活的组织机构为手段, 结合启发和诱导的方式来鼓励和激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同时利用信息化管理方式, 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效率以及适应市场的能力, 从而一方面促进了员工向复合型人才发展,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企业应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的能力。
4. 建立具有柔性管理特质的学习型组织
我司将组织视为一种生命体, 既然组织是个生命体, 它就能学习, 企业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适应环境、自我调整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这正是柔性管理所追求的。通过不断努力, 我司在柔性管理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 为了让柔性管理发挥出最大优势, 我们认识到首先学习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其次需要在不断地交流学习过程中进行创新以提高组织自身的能力, 最后要提高学习后的知识转化为成果的效率, 由此我司有目的构造了组织机构进行学习, 极大的提高了组织的适应性和管理效率。我们目前处于一个快速变迁的时代, 组织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应对未来的方法, 我们更要不断地获取知识, 创新知识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 建立具有柔性管理思维的培训方式
柔性管理就是以高素质员工为核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市场竞争中, 我司认识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企业要使顾客满意, 必须要具备一批高素质、反应敏捷的员工, 由此我司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培训方式, 设立了明确的学习活动目标及其控制方式。员工不但与同一组织其他部门人员合作, 甚至要经常与全世界各国不同公司和部门的人员合作, 要经常在互联网上搜集信息资料。因此注意了跨文化能力教育、多向式教育, 创造了有利于团队学习的环境。
四、总结
国有企业有自己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今天, 必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 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 敢于创新, 引进新的管理理念, 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柔性化管理模式主要思想是以人为本, 强调人的重要性。国有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思想进行改革创新, 引进以人为主的柔性化管理模式, 才能不断发展, 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付丽.探究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3, 01:9-10.
[2]宋春雨.探究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智富时代, 2015, 07:155.
[3]王磊.企业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的作用及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7:52+54.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8
【关键词】信息化;财务系统;HIS系统;完善措施
一、引言
我国已经处于信息化时代,无论在学校、家庭、企业、医院等地方处处可见其应用。随着信息技术改革的发展,医院应市场需求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在卫生经济管理中普遍应用,为我国医疗改革带来了便利条件。研究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应用,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高效为人民服务。
二、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目前,全球信息化发展迅猛,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应用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在适应改革中不断得到普遍的认可,医疗行业依赖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在很多方面实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医院在使用HIS系统时,根据需求与发展现状,分为三种情况,购买、自主开发以及合作开发,HIS系统建立成熟的医院管理系统,在临床应用、卫生经济管理等方面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三、分析研究信息技术在财务系统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在财务系统中,现代醫疗管理中,财务系统信息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我国在改进传统经营模式中,应用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医院在采购医疗设备、管理药库药品、药房药品、卫生耗材或其他材料等经济物资;门诊(开单、划价、)收费;住院办理、开立医嘱、记账、审核、结账收款、预交金管理等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涉及到财务资金流和经济物资流的变动。基于传统财务管理核对工作量巨大、记账繁琐,容易出错,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承担复杂的核对和计算工作,将记账变得简单精确,从而减少财务漏洞,加强财务管理。
1.信息技术在医院门诊收费中的应用
在医院门诊收费中,传统的收费方式是用手写收据,珠算或计算器计算使用的药品价格,不仅浪费时间而容易出现错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药名、规格以及数量等自动算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病人看病等待的时间。开药后,信息自动传递到药房,患者拿到开好的药方,整个流程简单明了。现阶段,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开始进行网上APP预约挂号、门诊自助缴费等先进的技术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技术在门诊收费中应用的优势:首先,精确掌握药品数量,清点工作效率提高;其次,节约患者等待时间,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方便);最后提高结算效率,降低差错率,系统及时提供财务结算报表,方便核对与财务监督。
2.信息技术在住院收款中的应用
(1)住院收费处人员根据医生开单及时维护科室患者入院信息,并根据科室提交信息审核出科患者费用快捷办理出院,节约大量计算时间。(2)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产生费用由医生开具电子医嘱自动转换生成记账明细或部份由护理人员参照录入,其他护理费用记账可由护理人员设置个性化组套记账,配液中心根据传输的患者信息进行配液和记账,所有检查、化验、治疗、护理、配液产生费用自动归集,医护共亨。(3)患者预交金管理,在传统方式下因患者结账时间不固定,在管理和控制上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简单有效地进行核对和采集数据。(4)通过信息系统的支撑、患者住院费用能够根据需要实行一日清单或汇总清单,也可进行电子查询,符合相关部门要求,保障患者知情权。(5)HIS系统根据医保部门要求,开放结口,使医保报账系统和HIS系统合二为一,通过医院传输的信息在线为患者进行费用报销。(6)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收费业务结算报表,方便核对与财务监督,节省财务人力资源。(患者住院需要由医院医生验单药物,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在患者检验过程中的清单一目了然,患者在每个环节的检验报告可以通过电脑直接传递给医生。这种方式,不仅提供了简单易懂的收费数据单,医生与患者对接时间缩短,提高看病效率。使医院做到价格透明化。制度完善化的管理。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方便查账报账等工作)。
3.信息技术在医院审计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医院审计过程中的应用很重要,传统的手写记账审计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审计对医院经济状况的一种监督过程,财务的收入支出等活动需要有对照的标准,目前各医院都采用信息化技术代替传统记录账单的方式,信息化系统将审计的目标对象保持准确和完整性,信息化财务系统将保存的数据导出,建立完整准确的数据。
四、分析HIS系统与财务系统的联系
HIS系统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简称,(药品、设备、医疗技术等)HIS系统在医院中实施后,使得医院物流信息、费用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充分共亨,大大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它的成功运用,为医院提高诊治效率,改进医疗服务,减少差错提供了有力支持。(的治疗,排队等候等节约时间,降低医院事故的发生,)对于财务人员说,HIS系统巨大地减少了核对和计算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数据精度和准确性,降低工作过程中舞弊风险;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将每个站点的数据复制,保证数据库的完整,并且为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信息化系统与财务系统不可分割,他把医院经济流和临床、医技、医辅及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有机溶合,体现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相比传统财务管控中,HIS系统的应用,简化了很多不必要的流程与工作量,一方面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降低员工工作量。HIS系统在财务中的应用,已经普遍被认可,因此HIS系统提高财务系统的管控能力,成为财务系统中必备的应用系统。
五、完善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保持医院正常的经济运作,需要将医院的经济成本有效控制,并且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医院的成本包括人员薪酬劳务、药品、卫生材料、固定资产折旧(设备材料)、公务费用等固定支出成本,这些成本的支出核算对医院运用发展产生直接利害关系,随着市场深入改革,完善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势在必行。
1.加强核算的成本的管理
首先,加强核算成本的管理是进行重要决策的依据,在开展医院管理是,需要消耗大量物资与人力,成本的合理性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超额支出与不规范的支出带来财务紊乱的现象。其次,重点培养员工对财务核算的成本意识,制定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对员工实行绩效考核。最后,提高质量与效益,医院效益的好坏与医疗费直接关联,在这方面加强成本核算。
2.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是医院改革的发展方向,我国医院信息技术虽然应用广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医院中需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资源整合,提供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在卫生经济管理中对医院的绩效进行考核,致力于建立完善的数据应用标准,对医院的所有资产全面控制,这是提高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3.加强医院工作者素质培训,提高协调力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使得医院经济管理和医务工作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这对医院工作人员个性化控制及业务素质提出较高要求。由于医院各部门协调能力不足,配合力度不强,在每个环节的衔接中存在脱节现象,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例如在医院经济管理中,专门的财务收付工作需培养专职人员,个行其责。医院人员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提高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管理平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六、总结
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的财务工作,在激烈的竞争中,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是医院改革的重点之一,促进医院规范管理,将信息化技术合理应用在医院中,并朝着科学化的管理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控制经济成本,将医院的资源整合利用,节约资源、优质服务及保持与社会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促进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林,王志阳,刘辉.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努力推动军区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
[2]陶建華.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卫生经济管理的中的应用.财经界:学术版.2012.
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 篇9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法逐渐成为中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提高经济法教学质量是当前中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而在经济法教学中案例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浅谈了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应用案例教学。
关键词:经济法 案例教学 必要性 有效应用
一、经济法和案例教学的认知
经济法是中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具有较强的社会应用性和实践性。它的社会应用性体现在经济法调整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管理关系,它的实践性则是体现在经济法的实施、经济法对实践的指导以及经济法的社会效果等方面。基于这两大特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课程的教学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主体,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地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与存储,不能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思维被限制在教材上,一旦在实际工作或科学研究中遇到与课本上不相符的事例,往往手足无措,一筹莫展。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工作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分析、判断并解决现实工作情境中发生的事件和问题,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促进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迁移,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经济法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的可感性。
相对于单纯讲解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案例教学可以使课堂生动形象、直观易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具体可感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便于学生了解经济法案例分析环节,提高其深入分析案例的能力。
2.案例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学生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学生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学生的答案随时要求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这一过程强调了师生的双向互动关系。
3.案例教学可以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
案例教学的特点就是将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实际的经济事件,促进学生对有关案例经济法知识点的了解和识记,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可感知具体的理论学习环境氛围,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贯彻教师和学生对主动思考、以学为主教学理念的认识和深刻理解,进而推动经济法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经济法教学质量。
4.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一般以死记硬背为主,并不注重理论的内涵和价值,在分析具体经济案例时,不能透彻的进行理解和分析,不能很好的将经济法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绝大多数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导致学生在经济法行业创新能力不足,实践应用能力和意识薄弱,这也阻碍了经济法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教学水平受限。案例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思考和互动,对现实经济案例进行拆解分析时,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打破传统的学习观念,不注重分析的答案的唯一性,各抒己见,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进行案例解释。因此,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综合能力,最终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经济学人才。综上所述,经济法案例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人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共同研讨、深入剖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经济法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三、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合理选择案例。
案例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就是要选择好的案例,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真实,所选择的案例应该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例如法院一些判例或者一些法律杂志,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案例典型,典型性是法律案例的中心,典型的案例涉及的内容相对全面,包含的法律理论知识较多,能够使学生从一个案例中学到多方面知识;案例科学,选取的案例要与所讲授的内容密切联系,同时对案例中出现的模糊知识进行筛选,使案例更加科学合理。
2.注意教学方式。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创造和维护良好的讨论环境,使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争辩。在讨论中,教师要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学生讨论和思考中,教师不宜打断学生的陈述,不急于纠正,不宜过早定论,积极鼓励学生发表有新意的观点,注意对学生独立思维状态的培养与保护。在讨论中,教师应适当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参与讨论和发言的积极性,适当强调案例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案例的讨论,能使学生主观能动的从多层次、多侧面地了解一个经济法案例的复杂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口头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3.防止以偏概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例如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师要正确对待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教师要明确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并不能替代其他教学方法,否则,就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内容都适合使用案例教学,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依据不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特点,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整体经济法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这就需要经济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和不同知识体系的具体情况,灵活利用案例教学,充分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学校和教师对于经济法教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法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助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但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还可以改变现有的学习理念,培养创新型经济学人才。不过在经济法教学的应用方面还有待逐渐完善,针对问题及时调整,以促进案例教学的作用和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选择真实的、科学的、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案例教学中学到知识,从而推动案例教学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靖.浅谈经济法案例在教学中的选取与运用.当代教育论坛[J].(6).
[2]李彬.经济法案例课程中应用团队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教学论坛[J].(19).
[3]李友根.论基于案例研究的案例教学以经济法学课程为例.中国大学教学[J].(3).
[4]夏国琼.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研究[J].2015(4).
[5]么作红.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创新与应用.法制博览[J].2015(10).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10
1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最早是一种生态经济理论。然而在早期阶段,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人们在当时只是关心对污染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直到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成为世界潮流,循环经济才逐渐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而后部分发达国家开始积极采取这种发展模式,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重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能,减少未处理排放并提高资源利用率,把以资源净消耗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以生态型资源循环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首先,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同时进行资源回收,形成一个资源循环与物质循环共同进行的经济发展系统。其次,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理论开优化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密不可分,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再次,发展循环经济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2循环经济理论在区域规划环评中应用的必要性研究
(1)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环评的关系研究。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基础发展战略,而我国长久以来也在不断地探索环境与发展有效的互动体系,探索一条健、和谐的与平衡发展道路。区域规划环评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一是要保证各区域的规划活动不超过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不可挽回的环境破坏;二是用来判断区域规划是否符合我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区域规划环评与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抽象目标来说,循环经济已经发展成一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增长模式,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因此,在进行区域规划环评时融入循环经济理论,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相对直接的方式。
(2)现行规划环评导则问题探讨。在我国现行的指导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性文件中,循环经济思想已经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有了一定的体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循环经济思想仅仅在规划环评的个别环节有所体现,并未贯穿全部过程。只是在某些环节体现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等,并没有强调整体循环过程。其次,我国现行规划环评的过程中,循环经济仅仅在微观的个体清洁生产层面得到了部分实现,并没有考虑区域的整体发展。只是简单的强调生产过程中的流程改进。再次,我国现行规划环评的过程中,循环经济思想的运用方法还没有明确,还没有形成相对较为规范的、可行性较高的综合评估技术体系。
3循环经济理论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3.1应用方法
(1)设置评价专题。在现行的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包含的主题一般都是关于:环境现状、规划方案、污染源、环境容量、环保措施、公众参与、以及大气、水废物等相关的主题评价项目。循环经济理念只是在这些主题的进行过程中有所体现,并没有专门的循环经济环评主题。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区域循环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主题,从围观的个体循环分析开始,逐步扩大到区域循环测评,最终实现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
(2)建立评价标准。在设置循环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主题之后,还要确立一定的同意评价标准。循环经济环评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是要循序渐进,适应区域的发展特征与速度。然而我国给去之间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有些区域之间甚至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因此,在循环经济环评的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各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阶段性的评价标准,这样就免去建立区域性标准,各区域可以根据其发展水平采取阶段性标准来进行衡量。这样从总体来看,循环经济环评都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
(3)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循环经济环评的主题和评价标准都得到确立后,还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指标评价体系,作为循环经济环评的重要工具,使得基于循环经济的环评过程能够得以实现,通过各类定性与定量指标的综合评价,相对客观的进行环评过程。
3.2应用方向
从理论上来说,循环经济环评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限于手段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根据历史的发展经验,循环经济环评目前可以应用的方向主要有:
(1)在产业区域生态链的构建过程中,对企业上下游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实现产业链与生态链统一发展;
(2)使用物质代谢的分析方法来评价环境积累影响最小化的问题;
(3)区域规划方案制定;
(4)区域污染排放综合规划。
参考文献: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11
摘 要:成本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效益,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足发展。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对工作现场的调查研究,谈谈企业中成本管理的作用与应用,希望对从事本行业的人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目标成本管理;企业经济管理;作用;应用
1 概述
目标成本管理是个复杂的过程,不是把成本估计与控制体系简单的合成,而是要全面考虑企业的成本与利润的一个战略过程。任何产品在未开始大量生产时就应该先制定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应该在产品设计时,但是传统的成本管理都是在实际成本产生后才开始控制的,往往效果不明显,未达到降低成本的功效。一般的目标成本管理主要有两个阶段,即确立阶段、达成阶段。市场决定目标成本,所以成本的确定要根据市场顾客需求、各种竞争因素等情况;要实现目标成本就是要对其成本做出全面的分析,甚至细化到产品的每种零件和相关人员的各种费用。目标成本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整合组织内外部的关系:外部方面,时刻注意顾客的意见,并且要与相关价值链保持长期合作,例如供应商和产品回收商,达到成本目标;内部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产品开发团队,负责最后成本。与此同时也离不开信息与现代工具的支持和帮助,所以也需要资金的投入。
总之,目标成本从制定到实施以及最后制度化,需要技术、文化行为和政治几方面的配合与协助。
2 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和资金的投入,也就是成本,企业要生产产品需要在前期垫付一定的劳动力和资金,比如购买设备,生产产品时付给工人的劳资和水电费等,即产出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资金总和。要是这种消耗太高,使得产品的收益还不够填补所有支出,就可能导致企业亏本或者倒闭,竞争力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能否降低成本就成了企业存亡的主要决定因素。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和规章制度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目标,使之在具体经营中落实到位,实现的程度决定着企业的效益。不管什么样的企业在生产中都制定有短期和长期经营目标。在企业中收益性的目标就是目标成本,就是企业调查研究并分析了它的外部经营情况,并且结合了内部的各种经营条件后,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所需成本要努力的目标方向。目标成本的制定是按一定的标准定额消耗数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环节并达到一定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然后根据生产总消耗算出单位值,把这个作为标准实施管理,使产品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要树立强烈的成本意识;严格成本核算,处处注重节约;认真研究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控制定额;争取做到投入少产出多;制定奖罚制度激发每个员工的主人意识和创造精神。目标成本管理也就是企业为实现目标成本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只有重视和强化目标成本管理,制定合理的目标成本,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企业产品成本的降低和保持低成本的竞争力。
3 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3.1 转换观念,管理细化,增强每位员工的成本意识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的高低牵连着企业的发展与效益。过去那种把降低成本希望全部寄托在财务人员和管理者身上是极为落后和不现实的。降低成本是企业每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个人收入,所以人人都要有控制成本意识。要更好的达到成本目标,需要从各个方面和环节上细化管理。明确规定各级管理,制定核算原则和目标责任,落实到位,管理者以节约的具体行动感动员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使成本节约观念深入人心,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工作中还应该奖罚分明,刺激员工节约成本的积极性,真正达到上下统一,全民一心。
3.2 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必须制定有关的基础工作制度
成本管理的实施是琐碎繁重的过程,要牵扯和处理的信息资料比较多,并且对信息资料的要求很高,要齐全完整,及时准确无误的报送上级,所以必须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去开展工作。还必须建立相关的成本分析制度,帮助财务部门做好分析。产品的生产和利润变化情况要在第一时间通报给上级管理者和相关职能部门,让他们明确企业的动态以做出正确的决断,采取更为合理的措施,最有效的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3 结合所有相关因素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目标成本大多时候就是标准成本,在各项工作的制定管理中,都要标准化和精细化。首先要做到各项工作制度基础化,从始到终都有完整的原始记录。这种记录的保存会成为研究企业生产经营的一手资料,成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要达到根据考核来降低成本的要求,则必须要根据经济核算的要求,在包括车间、分厂、班组在内的各个生产环节中,及时、全面、准确地建立包括诸如人工出勤、产量记录和材料消耗等信息在内的原始记录。其次,要根据上年度实际平均价格、当前市场价格以及劳务价格制定一个适宜的、在一定核算期内保持不变的、可在内部银行结算时统一使用的内部价格,并在与实际价格水平有较大悬殊时做适当调整。
4 结语
总的来说,目标成本管理的大力推行过程是艰巨复杂的,需要企业中各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统一目标,精打细算,降低成本,努力提高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吕怀婉.成功的目标管理及其推广[J].机电产品开發与创新,2004(05):147-149.
[2]黄福忠.成本管理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J].水电站机电技术,2000(01):109-112.
[3]韩金福.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农电管理,2008(07):169-172.
[4]宋福官.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09):108-110.
浅议经济资本在信贷管理中的应用 篇12
关键词:经济资本,信贷管理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银行业认识到资本对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通过出台《巴塞尔协议》确立了统一资本监管原则,强调资本的“风险缓冲器”本质,从理论上使银行风险与资本建立了直接而明确的联系。2006年开始执行的《新巴塞尔协议》不仅要求对信用风险进行计量,还规定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要进行计算,通过风险映射资本承担,逐步实现资本管理从监管资本到经济资本的飞跃。那么,什么是经济资本,经济资本在信贷管理中又有那些应用呢?
一、经济资本的概念及其发展
西方银行业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了经济资本的概念。经济资本是银行自身根据其风险量化、风险管理能力认定的应该拥有的资本金,由商业银行内部评估而产生并配置给资产或某项业务用以减缓风险冲击。经济资本并不等同于银行所持有的实收资本,也不等同于银行的监管资本,它是一种虚拟资本,是一个经计算得出的数值,是对非预期损失的抵补,在数量上等于非预期损失。
经济资本计算公式为: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笔者仅从信用风险的角度谈谈经济资本在信贷管理中的应用。
二、经济资本计量在信贷管理中的应用
1、不同贷款方式和不同信用等级客户的贷款定价选择
最低贷款利率要求=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预期损失率+经济资本成本。从以上贷款利率公式可以看出,根据风险覆盖收益的原则,银行发放贷款除了要覆盖资金成本和经营成本外,还要取得风险收益。同时,因为经济资本也是有成本的,所以贷款定价也必须覆盖资本成本。不同贷款方式和不同信用等级客户的贷款,其经济资本系数不同,要求的定价也不同。对比情况见下表1:
说明:资金成本取某银行存款综合付息率2.13%,经营成本含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取值1%,经济资本系数取自某银行内部评级系统(下表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同样是信用贷款,由于客户信用等级不同,违约概率不同,从而对风险的计价也不同,最终要求的贷款定价也不同。AA级客户与A级客户如果都是信用贷款,由于客户违约概率不同,贷款定价分别为4.75%和5.47%,定价上相差0.72个百分点。
按照新资本协议,由于采用的担保方式不同,违约损失率也不相同。本例中,信用贷款、设备类抵押贷款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违约损失率分别取值4 5%、42%和35%。可以看到,对同一客户的贷款,由于担保方式不同,最终贷款定价也不同。
2、在客户选择中的应用
在金融领域,传统上用于绩效评估的会计数据如资产收益率已逐步退出使用,同时基于经济资本的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模型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应用最广泛的R A R O C(即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是当前国际先进银行最常用、最信赖的一个测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RAROC=(收入-支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净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在信贷管理中,R A R O C可以作为一个对客户进行选择的标准,即达到银行要求的最低R A R O C标准的客户可以准入,否则,在信贷资源相对紧张的今天,必然要拒之门外。(表2)
从上表2可以看出,在银行RAROC最低要求11%的情况下,对于客户A和客户B的信用贷款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客户C的信用贷款,由于其给银行带来的RAROC低于11%,是不能接受的。但在其增加必要的风险缓释措施,即增减房地产抵押的情况下,R A R O C达到了11%,是可以接受的。
3、经济增加值的影响
经济增加值是超过资本成本的剩余收入,在数量上等于税后净利润扣除资本成本,其一般计算式是:经济增加值=税后净利润-经济资本成本(资本*期望资本回报率)。
银行要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就要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增加值。二是减少经济资本的占用,即贷款尽量投向占用经济资本小的项目。在实际的贷款管理中,两者往往并不一致。大中型客户特别是优质的大中型客户占用经济资本较低,却往往难以取得较高的贷款定价。小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较低,相同金额的贷款占用较多的经济资本,但银行议价能力较强,通常可以获得较高的贷款定价。如下表3:
在贷款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发放1000万元贷款,大中型客户A创造的经济增加值比小企业客户B多5.6万元。但如果对客户B的贷款定价上浮10%,则创造的经济增加值比客户A多1.5万元。因此,在经济资本充裕的情况下,应考虑将贷款投放向定价较高的小企业项目,以创造更多的经济增加值。
三、对银行信贷管理的建议
1、充分利用评级手段,促进客户结构优化
在新资本协议要求的资本约束的背景下,发展资产业务必然要受到资本的约束。为了在资本有限的前提下,进一步壮大银行的资产业务,就必须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尽量选择违约概率小的优质客户开展信贷业务,将信贷资源向A级及以上客户优质客户倾斜。同时要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力度,压缩该类客户占用的经济资本,腾出经济资本空间。
2、强化效益分析,加快信贷结构调整
从经济资本占用比例看,个人类贷款经济资本占用比例明显低于公司类贷款。
3、落实贷款担保,切实防范风险
新资本协议对各类担保贷款的最低违约损失率作了规定,合格的金融抵押品违约损失率为0,商业、居住用房地产或应收账款抵押贷款最低违约损失率为35%,其它类抵押贷款最低违约损失率为40%。因此,对于信用贷款,资本要求最高,其他类如设备抵押贷款次之,房地产抵押贷款资本要求相对较低,金融抵押品贷款资本要求为零。
针对此,在银行信贷业务实际中,在注重对第一还款来源分析的同时,在对抵押品的选择上,要按违约损失率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选择,把存单等合格的金融品作为首选,其次选择房地产抵押,最后选择设备等其他抵押品。从而有效降低银行信贷资产的资本占用,同时,在客户实际违约时也能最大限度减少银行损失。
参考文献
[1]、贾原芳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在绩效评估中的比较研究《经济与管理》2006年09期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篇13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管理模式是否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柔性管理在此基础上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出现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所谓刚性管理,是以制度作为管理的中心,通过严格实行制度来实现对员工的管理和约束。而柔性管理是以人为管理中心,强调关注人的意志。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柔性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使企业在一种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得到发展,通过对组织管理、人才培养以及生产运营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柔性管理的概述
1、柔性管理的概念
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与传统的刚性管理有所不同。传统的刚性管理是以制度为中心,强调员工要严格遵守和服从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而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企业经济管理的新形式,是通过企业文化、企业价值以及精神力量对员工进行感染和教育的人格化管理模式。它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规律为基点,对员工进行非强制化的管理,通过对员工心理和意志的说服,实现行动上的自觉。事实上,柔性管理的本质就是针对企业的稳定和变化进行经济管理,其任务是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就是从线性思维转变为非线性思维的过程。通过柔性管理,将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复杂多变的表象中揭示出来,继而预见市场的变化特点,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柔性管理的特点
2.1管理决策柔软化
传统刚性管理的决策层是由领导层和指挥层组成的,而柔性管理转变为由专家层和协调层组成。在形成方式上,刚性管理强调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推行,而柔性管理强调以听取员工的心声为基础,广泛进行讨论,征询大家的意见后才实施。这就是柔性管理的基本特点。
2.2组织结构扁平化
传统的刚性管理是以直线式的管理结构对员工进行指挥和管理,而柔性管理则是采取扁平化组织结构,下放决策权力,使得每位员工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权利,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员工提供一个显现自我的机会。
2.3组织激励科学化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被分为七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激励因素。通过柔性管理,科学化的组织激励,可以充分地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为员工创造一个相对公平、轻松的工作环境,实现管理的最优化。
二、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的优势
1、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许多新兴产业随之诞生。对于企业来说,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实现创新。而创新的实现必须依靠员工的劳动和智慧。采用柔性管理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2、发挥出有别于物质激励的非物质激励
奖励机制的实行是满足企业员工需要的有效方法,这就需要根据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形式。传统的物质激励手段单一,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员工的需要。企业实行柔性管理,将其思想融合进激励机制的设计之中,在确保物质激励的同时,实行非物质激励,通过分析员工的具体需要,实现奖励机制的多样化,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其甘于为企业奉献。
3、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随着买方市场形成的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迅速的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成为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关键。也就是说,企业必须实现生产的柔软化,在进行生产时必须以订单为依据。采用这种生产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也可以避免出现库存积压的情况出现。如此一来,企业便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
4、强化企业管理的反应能力
生产的柔软化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层面。如今,企业的竞争力与人才的竞争力息息相关,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实行柔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才实行柔性管理,通过形成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避免出现管理重叠的问题,各部门之间消除障碍,实现横向交流,从而强化企业整体的反应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实现柔性管理的有效方法
1、建立柔软化的组织结构
通过减少无关的职能机构、裁员等方法来减少企业操作层与决策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越级上报的方式。同时,企业管理层也需要定时或不定时的下到基层部门进行情况了解,只有反馈信息真实、有效,才能使决策的制定更准确、有效。组织结构的柔软化有利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减少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管理的高效化、灵活化。
2、形成多样化的产品结构
多样化的产品结构体现了柔性管理模式的深刻内涵,在提高企业整体反应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取柔性管理模式,形成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大资金投入,实行自主研发;第二,吸收高科技创新性人才。总之,在柔性管理的背景下,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对市场进行细分,开发新产品,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3、实现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良好互动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柔性管理和刚型管理这两种模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二者必须相辅相成,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一方面,刚性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没有刚性管理,就不可能保证企业运行的秩序化,也就不可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另一方面,柔性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柔性管理,企业的经济管理就会变得死板、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将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效率。
4、完善柔性管理的激励机制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柔性管理体制,包括薪酬激励、学习激励、工作激励以及精神激励等许多方面。在管理中运用柔性管理的模式,以满足员工的需求为中心,完善激励机制,为员工创造轻松的工作环境,加强管理层和基层的交流沟通,避免出现不和谐的因素,使整个企业发展成一个温馨的大集体,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总而言之,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实行柔性管理,可以从建立柔软化的组织结构、形成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实现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良好互动、完善柔性管理的激励机制这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发挥柔性管理高效、灵活的优点。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验证这一科学、有效的的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四、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柔性管理的概念,分析了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的有效作用,研究了如何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运用柔性管理,希望为以后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提供参考。总之,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柔性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使企业在一种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得到发展,通过对组织管理、人才培养以及生产运营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必须在实践中研究柔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以人为本,以员工为本,激发员工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殷传伟.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有效作用[J].中国外资,2010.9
[2]高松武.浅析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推荐阅读:
博弈论及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毕业论文06-13
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09-04
概率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09-13
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应用08-28
建构主义模式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11-09
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论文07-03
研究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5-25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