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024-05-23

教育信息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共12篇)

教育信息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篇1

一、幼儿实施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基础,通过不断地更新创造发展,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于信息化教育的定义,可概括为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人们信息素养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从我国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看,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信息时代所必需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智力与能力开发,是培育未来人才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需要。因为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信息已经成为人们走向世界了解世界,以及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和窗口,作为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未来人才历史使命的幼儿园,必须在幼儿接受人生知识启蒙的过程中,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关注信息化教育的前沿动态,结合我国幼儿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基础研究及应用,为培养适应下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做准备。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内涵

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中,信息技术应坚持实效原则,对具体实践服务时注重信息技术的实效、稳定性,而不必追求技术的复杂及尖端,当传统的手段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在正确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后,则会其表现出便利高效以及合理科学的特性,理解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是在幼儿教育体系中灵活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并在实际实践中,如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加强家园共育、营造幼儿园文化等方面充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幼儿教育中的幼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适宜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的策略

1.合理选择教学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幼儿教育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形式包括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认识事物等,应该让愉快的、朝气蓬勃的氛围包围着幼儿。根据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媒介的选择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上作用事半功倍。如利用计算机媒介进行听音乐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幼儿在音乐的深入中不自觉地跟着学唱起来;在认知事物环节中,通过把事物的具体形态以及与其他事物比较的异同以图片等形式在计算机等媒介中展现,可以让幼儿构成思考和获得启发。

2.借助信息技术渲染活动气氛,有效提升活动效果

不论是园内组织大型活动还是班级进行的主题活动,我们都可以活用信息技术来巧妙地渲染活动气氛,提升活动效果。比如:园内组织的大型活动,需要频繁换背景内容的,我们可以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分割,再运用premiere、edius、绘声绘影、photo shop等软件给分割好的内容设计背景,从而很便捷地使活动内容与背景显示相对应,加之音响效果来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再如:在班级进行主题活动时,可以把事先运用powerpoint或者flash软件制作好的与活动内容相关的动画视频展示给幼儿、家长,让人们快速地融入活动中,这样做,不仅烘托了活动气氛,而且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活动效果。

3.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等特点,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还能够创造出崭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象,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利用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是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例如,数学活动“认识梯形”,让幼儿认识了梯形后,教师提问:“梯形真调皮,它会变成大小不同模样出现在不同的物品当中,你们想想,看看什么样的物品当中藏着梯形呢?”这一问题立即引起幼儿兴趣,接着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不同的物品,使幼儿知道生活中可以用梯形这种图形制造很多物品。这时,还可以拓展延伸,运用多媒体,进一步启发幼儿思考:“我们能不能把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梯形呢?”然后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让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从而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利用动画将四边形切割补成梯形,让幼儿也学着做一做。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从被动到主动,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还拓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取得了较好的多元化教学效果。

4.运用信息技术搭建沟通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观下教师是教与研的集合,教研相长是教师实现终身学习的途径,然而,幼儿教师需要全天候地与幼儿在一起,缺乏集中教研的时间,同时,在我国,学前教育属非义务段教育,幼儿园教育经费紧缺,造成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机会较少,这一现实状况在当前大力提倡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很难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与时俱进的合格教师。

在信息技术广为运用的今天,我们可以搭建以园内局域网为纬度,以园外各类网站为经度的立体式网络的沟通平台,这样做不仅解决了老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做教研的窘境,还为幼儿园节省了大笔经费。

四、结语

在幼儿教育中,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灵活有趣,从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提高幼儿认知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上有重要作用。

教育信息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篇2

云计算是将传统的软硬件设施及专业技术软件的整合,通过互联网的全新技术,以基于Web服务的方式提供给需要的用户。云计算就是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它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维护的计算资源的能力,云计算把所有的有效计算资源汇集起来,通过智能软件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从而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使用户能快捷、安心地使用。

所谓“教育云”,简单来说,是指利用云端可无限延展的软硬件及贮存设备,把书包、教材、补充资料、学习单、测验卷等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显着效益的信息置在云端数据中心处理,透过云端桌面服务的方式传送给老师与学生。“教育云”直接将教材嵌进学生云端书包内,学生回到家,只需利用家里的上网设备即可打开自己的云端书包做功课;未来课堂上的数字讲桌、电子白板、计算机等各种教学用途电子终端装,教育资源都会放在云端里,可以说教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教育云”的时代。

未来教育应朝向“学习三端”的概念发展,即“远程教学”、“云端资源”及“尖端学习”。远程教学是透过因特网学习,云端资源指的是教材,而尖端学习是透过网络得到最新知识,了解全世界最崭新的发展趋势。教育云最主要包括云计算辅助教育(CCBE:CloudsComputingBased Education)与云计算辅助教学(CCAI :Cloud Computing AssistedInstructions)两种形式。

2教育云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中的几大优点

2.1 教育云整合了教育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交流

当前,大部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通常存在信息资源重复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不足的现状。通过有效地搭建教育云平台,可以把辐射区域的教育资源整合到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并轻松实现各地区学校资源共享。各地区学校只要把自有资源“拿”出来,便可以“拿”走整个地区的教育资源。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与教科书内容整合后,让教师可利用电子化、网络化知识融入云端进行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这是一种创新教学的应用方式,不仅协助教师整合所有的学习资源,并且提供教师自己制作、编排教学内容的功能,从而促进了广大教师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功能强大的资源共建共享系统,使得人人成为教育云平台的资源贡献者,同时也是分享者,使教学、学习资源真正成为“人人共建、人人分享”的活资源。在资源共享的同时,优秀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可以迅速被挖掘出来,供各地区借鉴学习;实用的教学资源得到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实现教学资源价值,真正做到“1+1>2”。

2.2 教育云服务平台的建立,降低各学校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成本

前几年,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每个学校必须逐年投入很多的资金,这些资金被利用到计算机设备与数字化校园软件的更新与维护,特别是数字化校园管理管理软件的采购与更新,价格十分昂贵。各学校面临了资金缺乏,更新维护困难等局面。教育云平台的出现,各学校困窘的现状得以改变,通过教育云平台能把原来各学校的大量的涣散式计算机上的内存、存储和计算能力统一管理,通过互联网为各学校用户提供方便的服务,以后所有软硬件的升级维护费用都由云服务提供商解决,学校不再需要重复浪费大量资金。正因为教育云平台的管理模式中,客户终端的设备配置要求较低,广大师生只需要配置普通的计算机,能接入互联网,便可实现以低配置设备,享受高性能的服务,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学校在软硬件设施方面投入与维护的成本。

2.3 教育云平台提供灵活的教学、学习环境

目前上网的设备与资源非常普及,越来越多系统功能让学生、教师及家长互相沟通的机会,过去只能在学校中获取的知识与技能,现在透过教育云平台的云端数据处理中心就能够在任何地方撷取。除了给在家受教的学生更好的资源,在校上课的学生亦可运用这项系统在家了解和进行更多关于学校的课业,这也意谓着教师及家长更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表现,并能进一步双向沟通。而每个老师和学生拥有功能强大的属于自己的空间平台,强大的云计算能力,能够快速地为每个老师、学生成功构建强大的个人空间平台,同时也能为学校生成web2.0的强大的机构平台,而他们之间相互从属又相互独立,通过网状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成为真正意义上教育云平台。

2.4 教育云平台缩短师生与教材的距离

教育云越来越重视与聚焦在一种新的方式上:让学生与学习环境变得更栩栩如生,拉近了学习资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时空所造成的数字落差。教育云让数据能随时存取,取代了传统学习策略的教学方式,目前强调的重点可着重在发展质量更好的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或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让学生宛若与教师或训练人员面对面授课一般,并能将各种抽象或符号以更具体或如现身实境般的样貌,帮助人们彷佛置身于同一个地点或在教室里来进行学习。老师、学生在自己的空间平台上通过私信、即时交流、留言、评论、招呼、群组讨论等方式快速的进行交流沟通,安排教学、学习任务;实现多渠道、多权限的沟通环境真正学习、工作的方便快捷。

2.5 教育云平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育云平台上,已经突破平面教学媒体的限制,透过类化连结或是聚敛归纳等方式的应用,更能满足学生适应个别差异的需要,提供学生更明确的分析和理解,这使得纸本的教科书面临重大的挑战,减轻学生书包上的负担。电子白板、电子课本、电子书包、网络学习、在线测验、电子教学资源库以及电子教材数据库,将成为未来教科书发展的重要方向,教育云平台提供这些及时且有效的学习资源。

电子书包可以依照老师上课需求运用于辅助教学,像在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学习领域的运用就极为普遍。而且,只要透过网络联机到学校所在区域的教育云平台数据库,可下载超过1,000多种各学习领域的辅助教学软件,如情境体验、交互式绘本、寓言动画、教学视频等,甚至是目前最流行的脸书(facebook)也能成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透过“在线读书论坛”、“学校微博”等实时在网络上分享读书心得,这类运用网络与云端桌面服务方式应用的教学,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3 教育云在教学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教育云正逐渐地冲击教育现场的教与学、教材、情境脉络、甚至组织结构与文化层面的转变。但回归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想让每位学生获致有效,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当我们乐观地宣称透过教育云的采用,需要重新定义云端学习的意义,呈现更好的教与学方式的同时,必须了解任何一项科技的产生,都需要考虑各项配套设施与实施环境等,教育云平台也不例外。譬如:(一)架构教育云的成本因素,它包括科技(软件、硬件)、传送(网络费用)、维护(维修与更新设备)、基础建设(基础网络及电讯基础建设)、制作(技术及人员支持、发展、采用教材)、技术与人才的支持等;(二)教师专业发展部分的教育哲学、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学习评鉴、作业指导、亲师沟通、档案管理、辅导教学等意愿和能力也必须为教育云的使用给予适当的调整修正或者要通过培训提升;(三)如何控制学生在云平台中的自律能力、如何加强学生的书面书写能力等。(四)要保持自我批判反省的态度,正视教育云衍生的问题(种族、阶级、性别、心理健康、经济文化不力等);(五)教育主管部门应减缓数字落差,建立持续的信息教育发展理念等,才能让信息技术出现在最适当的地方、最适宜的时机,以及有效的融入,从而达成最佳的成效。

4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更新,教育云平台系统的推出已经是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一个成功应用。教育云的出现,不仅使资源共建共享,还可以轻松实现信息互动,使教学与学习途径变得方便快捷,同时可直观掌控地区的教育资源,在管理上进行全局把握和直观监控。

总之,如何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云平台,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使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对云端资源能熟谙于心,运用起来就会驾轻就熟,从而提高了教学与学习的效率,这将是我们未来仍须持续努力的目标。

摘要:“教育云”是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迁移,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教育云通过以虚拟云端管理系统为核心,整合了传统的数字化校园资源,从而为教育机构、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云服务平台。该文结合教育云的特点,简单阐述了它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中的一些优点。

教育信息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和师生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通过信息化来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从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转变为学习的资源和环境。借助信息化教育技术,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手段;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育质量;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职教育中的英语教学

1.英语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教学在高职教育中越显其突出作用。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高职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水平、学生素质的高低;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术型应用人才。高职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英语更好地为专业服务,解决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英语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现状。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高技术型人才的重任,而这也意味着英语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特殊的地位和特点。《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了“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要求,而一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固守陈旧模式,这种模式脱离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易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且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职业能力的形成。

3.英语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基础上,高职学生大多英语基础不扎实,从心理上惧怕学习英语,难以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学习上常遭受挫败,没有成就感;在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方面,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端正。至于学习目标,多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明确英语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易对学习失去信心,想办法逃避学习。

三、信息化教育在高职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将信息化教育引入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1)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英语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固守陈旧的模式给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充分运用现化信息化教育技术,是解决教学改革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质的飞跃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2)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需求。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熟能生巧,英语在高职教育中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学校通过构建网络实训室、语音教室,可以切实丰富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更好、更多的参与到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3)教学环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信息化建设颠覆了传统的英语教学环境。即:英语教学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室授课方式,改由多媒体语音教室,改变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英语教育资源多样化:改变了书本教材的单一性,代替使用多媒体语音、FLASH、视频等资源,使学习更加丰富多彩;管理智能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如:教学评价自动化、测试自动化、决策智能化等。

2.信息化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信息化教育推动高职英语教学的全面改革。信息化教育推动了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将信息化教育引入英语教学中,改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带来了名师、优质课等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共享;改变了教学实践的模式,将传统的学习变成以多媒体语音为主的实践模拟。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提升教师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2)信息化教育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信息化教育颠覆了传统的教师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的改变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学习方法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多媒体语音训练”“在线测评”等引领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效率。

(3)信息化教育创新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将信息化教育引入英语教学中,进而推广到整个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将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学校的“重中之重”,是高职院校强化管理的具体体现,也是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推动高职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必然要求。

总之,信息时代呼唤着教育教学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时代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准备和物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信息化教育在高职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满足了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岗位的需求,加快英语教学改革,为高职院校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任儆.信息化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

教育信息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篇4

姓名:孙志辉

工作单位: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第一幼儿园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第一幼儿园 邮政编码:623000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幼儿教育的手段和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特别是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兴趣;营造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构建想象空间,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提高幼儿学的积极性。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互动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兴趣 发展思维 创新能力 【正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幼儿教育的手段和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特别是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多媒体技术以幼儿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开辟了幼儿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天地,展示出了多媒体教学软件技术的独特魅力。多媒体鲜艳的色彩,生动、形象的图像,很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我们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孩子创设语言学习情境。利用现代多媒体的知识 面广、内容丰富等特点为孩子的发展思维创设空间;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具有具体感性的立体信息的动态情景,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第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

幼儿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控制能力差,加上从小接受的新奇事物又比较多,呆板的图片、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它能使幼儿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力,引起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探索创新。心理学表明,3-6岁幼儿往往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不稳定,并伴随情感进行。对于幼儿来说,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幼儿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所以,为幼儿营造轻松、活泼、自由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富有艳丽的色彩、流动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形象的配音、逼真的音响效果具有其他传统教育手段所不能比拟的独特魅力。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形象化 语言,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主动地进行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所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活动,无疑是给教学注入了活力,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例如,中班数学《分类计数》活动中,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软件,整个活动以小猴子变魔术和与小朋友们做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每当屏幕上显示小天鹅一边唱着动听的歌,一边拍打翅膀,带出各种色彩鲜艳的几何图形,拼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时,这色彩丰富、富于变化的视觉画面,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欲望。又如课件《家庭用电安全---这样做对吗》中,引题的素材颇受孩子们的喜欢。运用媒体出示形象生动的老爷爷对幼儿各种用电方法提问的场景,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幼儿能进入自觉的学习状态,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甚至连平时表现内向的幼儿也变得活跃起来,这种效果往往是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如何使多媒体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育作用。

第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效果。

如果能在活动前调动幼儿的求知欲望,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那么在学习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以往的课堂上,老师们更多的是依靠简单的挂图,色彩变幻等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兴趣,显然是很不够的,有了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运用电教媒体创 设情景,为幼儿创设犹如“身临其境”的情景,从而激发探究兴趣。同时能帮助幼儿进入角色,唤起表象,让幼儿爱说,激起他们想表达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大班开展语言游戏“鼠宝宝找朋友”的活动时,当幼儿看到显示屏上出现形象生动、富有动感多媒体用的小动物如:小鸭、小猫、小青蛙和听到逼真的动物叫声时,都情不自禁地模仿各种小动物走路的姿态和叫声,并很快知道各种动物的名称,将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幼儿构建了通向语言的桥梁,幼儿的学习情绪高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思维活跃,乐于表现,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学习。又如《小鸡在哪里》的课件中,教师把鸡妈妈、小鸡分别躲在不同的地方,让幼儿去帮鸡妈妈找小鸡,找到一只说一句“一只小鸡在„„”找到最后一只就说:“还有一只在„„”,在活动中幼儿有了说和玩的机会,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减轻了幼儿学习时的负担,优化了教学效果,而且充分体现了在“学中玩”和“玩中学”的新理念。

第三、运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新知识时,总会碰到一些教学难点,幼儿不易理解和掌握。恰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将课本中的复杂事物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使幼儿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化难为易,有利于幼儿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加深记忆,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帮助幼儿在其自身与知识内容之间建立可体验的事实材料。例如:在“大家要换牙”的活动中,通 过多媒体演示了人为什么要换掉乳牙、长出恒牙的过程,幼儿所积累的经验及情感体验被激活,他们兴奋地谈论着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相互议论使他们知道了“人为什么要换牙,换牙并不可怕,以及如何让恒牙健康地长出”,促使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态度,并养成自觉保护牙齿的良好卫生习惯。

第四、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这时,多媒体显示了它的优势。利用其声像结合的整体性特点,可以在活动中模拟甚至再现故事情景,使幼儿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使幼儿不断地利用现有经验去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如:《小鸟找家》是一个意境优美的故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声像结合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出现在显示屏上。黑黑的夜晚、幽幽的树林、孤单的小鸟,孩子们仿佛来到了森林里。此时,他们就是小鸟,完全融入了找妈妈的急切、焦急的情景中。加之老师开放式的提问,引起了幼儿的共鸣,激活了幼儿的思维,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小鸟找家,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又如在课件《马路中间汽车跑》中,我在动画课件中设置了不同的问题,“马路中间汽车跑的时候小朋友能过马路吗?”“小朋友能一个人独自过马路吗?„„ ”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并且有的幼儿还主动在美工区域活动中自发设计了一些关于交通安全的标志,老师对于这种做法也是给予支持鼓励、肯定、欣赏的态度。

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仅能促进教师教育教 学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提高幼儿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幼儿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起到了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将多媒体技术与幼儿教育完美的结合,可使幼儿充分集中注意力,增强幼儿学习时机,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动的重点、难点,能使幼儿在可视的、直觉的和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在活跃的气氛中发展思维、在积极并主动的状态中提高多种能力。

教育信息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篇5

主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学习形式。主题学习围绕特定主题展开,注重学生在有意义的任务中进行实践与探索。学生开展主题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既包括学生对已经学习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包括学生对未知内容的探索与实践。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巧妙的让学生开展主题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主题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信息能力的提高和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我校自下半年开展的“主题学习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是基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而做的一项大胆尝试。下面笔者围绕“主题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的几个方面即主题确定、主题研究、经典案例、主题反思等进行介绍。

一、主题确定

1.统一设计单元主题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将相近的学习内容设计在一个单元中,如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学习都自成一个单元,这就为单元主题的统一整合提供了可能。但是,线性编排教材的明显弊端就是每一节课为了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而设计,人为地将整个单元割裂开来。所以,我们积极思考站在整个单元的宏观角度设计统一主题,然后步步深入,步步分解,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比如在PowerPoint的学习中,我们就统一设计了“我的个人秀”这一单元主题,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超级链接等的插入与设置,这样设计的最大好处就是学生不再是为了学某一个知识点去学习,而是为了完成一个统一的主题任务去学习,这样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效果也事半功倍。

2.分节设计小微主题

信息技术的学习贵在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小微主题为学生大展拳脚提供了用武之地。每节课的单元主题分解任务完成后,我们都会由于设计一些小微主题让学生去练习与实践。比如在ACDSee学习完“图片编辑”后,恰逢母亲节。我们就设计了“妈妈您辛苦了”的母亲节贺卡主题设计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避免学生因为一直在完成统一的单元主题任务而形成的`“审美疲劳”,也可以让学生真正的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

3.综合设计实践主题

主题学习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综合运用,所以一个单元结束或者一个学期结束后,我们通常都会与学生共同设计一个综合实践主题。这通常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内容来完成。例如,学生学习完Word中的内容,提出制作一期关于“水污染”的板报;学生学习了Excel后,想着当一把家里的“财政顾问”,分析研究一下这一个月家里的收支情况为父母提供参考。这些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检验了学生开展主题学习的效果。

二、主题研究

师生共同确定主题后,下面就是围绕主题进行学习与研究,我校开展的“主题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主要包括自主探究主题、合作研究主题、展示主题成果三个环节,如图1所示。

1.自主探究主题

学生主题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对所研究的主题有所了解,而想要了解,离不开学生的自己探索,所以这里用了“探究”二字。学生首先根据之前确定的主题了解相关内容,然后填写主题任务单。学生接着自己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自己完成主题单元的分解任务。自主探究主题可以放在课前进行,也可以放在课上的前几分钟进行。比如在学习Word中“漂亮文字我来变”一课时,主题任务是美化古诗,我就让学生分组探究改变字号、字体、颜色等几个子主题任务。学生的自主探究,不在于学生能否真的一举完成主题任务,而在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主题任务有了深入的了解。哪些是自己熟悉的,哪些是自己不明白的,后面才会有的放矢。

2.合作研究主题

合作研究主题分为两个阶段,即组内合作和组间合作两个阶段。组内合作主要是针对学习小组内部而言,有主题学习小组长组织。大家在完成主题任务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有什么高招也可以相互学习。组间合作的前提是各组学生代表的展示,大家针对学生展示的主题子任务或者交流的经验与疑难进行交流。例如在学习“LOGO语言乐园”主题单元时,学生通过大量的组内合作和组间合作,了解了小海龟的运动轨迹,对于一些自己不明白的编程思想也通过同伴的解释而清楚了。合作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主题任务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里要作说明的是,合作学习的主角是学生,但是教师不能够置之不理,而应该适时点拨、引导与总结,与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主题任务。

3.展示主题成果

展示主题成果是学生对整个信息技术主题研究的一个回顾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梳理总结整个主题学习的“闪光点”和“小问题”。另一方面,学生进行成展示,必然会充分地调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特别是对于自己的综合素养,如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三个环节中,自主探究主题是信息技术主题学习的起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信息技术课堂上“已学”和“将学”的内容出发,结合主题任务,有目的、有方法的探究。合作研究主题是整个信息技术主题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合作完成主题任务的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组内合作与组间合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进而培养自己的合作学习态度。展示主题成果则通过展示、交流与评价,让学生能够总结与表达自己的“主题历程”,让学生能够体会主题学习的成就感。

三、经典案例

1.“成长的快乐”主题画展

这一主题主要是针对低年级的鼠标操作。单纯的练习鼠标的单击、双击、拖动等操作,不仅枯燥无趣,而且也无法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无穷魅力。“成长的快乐”主题画展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舞台。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激发了学生的无限潜能。学生利用简单的绘图软件绘画出的作品经常让我们瞠目结舌,而他们高超的鼠标使用技巧也经常让我们自叹不如。为了参加主题画展,学生自主探究鼠标的各种使用方法,相互交流一些高级的使用技巧,并且上台展示自己的主题作品。在这样的主题学习过程中,他们忘记了鼠标操作的无聊,收获了成长的快乐。

2.“百年校庆”主题板报

这一主题主要是针对四年级学生在学习完Word单元后的综合实践。学生学习了各种排版技巧,但是却缺乏一个真正实践的机会。适逢学校的百年校庆,我们着手让学生以“百年校庆”为主题开展电子板报的制作。在主题板报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巩固了前面的图文混排技巧,更通过相互学习学会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妙招。在主题板报展示时,大家一边介绍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主题板报,一边体验着自己作为百年一小见证人的自豪与荣耀。

3.“舌尖上的临沂”主题微视频

微视频课程开始后,我们共同向学生发起了“舌尖上的临沂”微视频主题制作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确定自己的子主题,如煎饼;

二是自主采集视频资料并使用软件剪辑制作;

三是交流视频软件的使用技巧及微视频的制作技巧,完善自己的作品;

四是主题微视频展示。学生通过这一主题活动,将各种视频制作技巧进行了综合运用,而且也在主题活动过程中过了一把导演瘾,体会到了创作的艰辛与快乐。

四、主题反思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都处于探索阶段,而主题式学习实验刚开始只是在高年级的主要学科开展,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不难看出主题式学习活动同样可以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开展。只要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主题式学习活动同样可以开展得有声有色。毕竟,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同时,大家也形成了如下在信息技术中开展主题式学习活动的共识:

(1)小学生的主题式学习最好选择具体的活生生的主题,特别是一些小而精的主题,可以从网络或生活中寻找。

(2)小学生的主题式学习不应该预设结论,而应该更加关注引导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学生在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作品的过程中会自己得出结论。

(3)小学生的主题式学习活动应该注重协作,毕竟孩子个人的力量有限,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可以提供很多便利。

(4)小学生的主题学习活动要避免喧宾夺主,用自己的田种了别人的地,即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其他内容的学习成了主角,信息技术的学习反而不重要了。

参考文献:

[1]王吉庆,黄纲.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朱彩兰,李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建设任务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2):18-20,60.

[4]张久娟.如何把握主题探究式活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4):20-21.

教育信息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篇6

观看了信息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视频后,让我学到了很到知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主动、积极、全面发展为宗旨。作为教师应注重在各科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较,音乐教学活动具有推动幼儿素质全面发展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网络环境下的音乐教学,”能更快速、更准确、更形象的传递教学信息,与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它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教学改革新途径,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网络资源对提高幼儿审美情趣、挖掘幼儿潜能、培养幼儿自主性等方面的体会。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较普及常规电教媒体的运用。教师要正确使用常规电教媒体,并较熟练地运用到音乐教育活动中去。如将幻灯、投影、录像以及音响等电教媒体相结合,运用到歌唱、音乐欣赏及节奏活动中,帮助幼儿熟悉歌词,理解乐曲性质和内容,感知音乐的节奏和力度,并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氛围,同时,教师可根据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性质以及教育目标,选择运用合适的电教媒体,化解音乐教育的难点,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潜力,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多媒体电脑让幼儿的视、听感官充分感知,使抽象的音乐变为具体的可直接感知的音乐形象,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如:小班欣赏《小鸭的舞》中,教师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第一页是一幅美丽的春天背景图,紧接着画面上出现了一只可爱的小鸭子,随着音乐节奏摇摇摆摆的走到池塘边,又“扑通”跳到池塘里去了。孩子们通过观看活动的画面,更加形象的理解了小鸭的动态、习性。同时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三、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幼儿表现音乐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多媒体音乐画面中尽情地去模仿、去表演。

一种是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如:“小鸟飞”、“小鱼游”等表现抒情的三拍子音乐;“大象走”、“狮子走”等表现四拍子低沉缓慢的音乐;“小兔跳”、“青蛙跳”等表现二拍子活泼欢快的音乐。

另一种是有节奏的表演小朋友们生活、学习、行为的律动模仿。如:“刷牙洗脸”、“梳头”、“系鞋带”、“穿衣”、“叠被”、“洗手绢”、“擦玻璃”、“扫地”、“拍球”等动作。再一种是模仿生活中的音响节奏动作。如:火车开动--咔嚓;钟摆声--滴答,滴答;鼓声--咚咚,咚咚咚;知了叫--知-了;马蹄声--哒,哒哒:汽车喇叭声--嘟赌,嘟赌等等。

信息化手段在就业教育中的应用 篇7

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高校教育主要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这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在进行就业教育工作时候,要从多方面进行工作指导,首先要做好就业教育前期工作,要进行市场调查,设置社会需要专业,同时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实际企业取得联系,加强与企业合作,从而取得良好工作效果。在这一系列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大学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就业教育的方式比较落后

现代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企业往往面临着招不到优秀员工的困境,而大学生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造成这种现象原因与高校就业教育方式比较落后有很大联系。在就业教育中,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学校很多课程仍然沿用传统内容,一些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实际需求,学校课本更新速度没有跟上现实企业发展速度。教师在就业教育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实施,只是通过课堂上进行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规划都没有提高。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由于教育方式落后,就业指导课程也是流于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依然没有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对未来还是比较迷茫。

1.2就业教育的教师能力不足

为了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很多学校都专门设置职业规划课程,让学生在入学之后就能够知道如何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自己职业,明确自身职业方向,做好人生职业规划。在校期间让学生做好人生职业规划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对学生未来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作用[1]。如果学生没有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在学校学习就会变得非常迷茫,学习过程没有动力,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如果学生没有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学校就会出现自卑、松懈心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但是在实际就业教育中,就业指导教师往往并不是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往往是其他课程教师来进行授课,教师就业指导能力比较低,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由于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即使通过就业指导课也不能正确认识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1.3收集的信息不够全面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企业对人才需求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学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建立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校就业率。所以,学校在就业教育中,应该做好市场调查工作,结合现代企业实际情况来进行就业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在进行市场调查的时候,能否收集全面就业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就业信息是由学生收集的,学生视野和人脉非常有限,也缺乏一定经验,因此收集的就业信息往往不够全面,甚至有一些信息是错误的,这就导致大学生不能及时获得全面的就业信息,最终对学生就业造成不利影响。

2信息化手段在就业教育中的运用措施

2.1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站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站来进行就业教育,提高就业教育效率和效果。建立完善就业信息网站之后,可以在网站上发布不同专业学生就业招聘信息,将用人单位信息发布在就业信息平台上,学生只要登入就业信息网站,就可以浏览就业信息,了解哪些企业需要哪方面人才。在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年,各大企业往往陆陆续续进入不同学校进行校园招聘。校园招聘是学生就业一个有效渠道。为了提高学生通过校园招聘就业率,学校可以将不同企业在大学中校园招聘信息和计划发布到就业信息网站上,学生通过浏览,就可以全面了解企业校园招聘计划,并根据自己专业合理的选择企业准备面试。通过就业信息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应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让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不同企业招聘信息[2]。学校还可以在就业信息网站上开展个性服务模块,针对毕业生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一定帮助。

2.2建立完善的就业政策知识系统

就业政策也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通过建立完善就业政策知识系统,可以有效拉近学生和现代企业的距离,让学生全面了解到用人单位用人需求[3]。此外,在就业政策知识系统中,还可以建立就业技能视频模块,让学生通过视频平台学习掌握更多就业技能服务,从而实现学校对学生高质量就业指导。在就业政策知识系统中,可以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远程面试,有效节约学生到面试单位时间和距离,降低就业成本。在网络视频面试平台上,不仅仅可以进行远程面试,还可以进行招聘单位与学生之间的求职登记、信息数据分析和学生素质测评等。建立完善就业政策知识系统,要求学校应该及时掌握人才市场实际需求,就业指导教师便可以以实际人才需求为导向进行就业教育,从而提高就业指导有效性,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作用。

2.3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就业指导

手机是教师和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在网站平台上进行就业指导,受到了电脑局限,学生只有拥有电脑才能够查询就业信息。但是,很多学生在校外没有电脑的地方,要想获得准确、及时就业信息,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因此,不同专业和班级可以建立QQ群和微信群,在QQ群和微信群中发布就业信息,让学生及时了解不同企业招聘信息[4]。除此之外,通过QQ群和微信群,也加强了就业指导教师和指导员之间联系。在一个班级中,就业指导教师负责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但是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应该是与企业人才需求、就业信息等息息相关的。通过QQ群和微信群,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并根据就业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提高就业指导课程作用。在信息化平台上进行就业教育,应该制定详细教育计划,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可以真正了解和学到有用的就业知识。

3结语

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高校就业教育中,可以大大提高就业教育效率和效果。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站、建立完善就业政策知识系统以及通过QQ群和微信群等平台进行就业指导,让学生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就业指导教师可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就业指导,从而提高就业教育效果,充分发挥就业教育作用,提高学生就业率。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应用,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高校就业教育中,可以更好的对就业教育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就业教育工作效率。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大学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就业教育中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我国高校就业教育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就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邓胜.有关信息化手段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探讨[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24(8):129-129.

[2]赵菲菲.浅析信息化手段在大学教学中的运用[J].速读旬刊,2015,24(5):35-36.

[3]王国华,徐亮.信息化平台在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4,19(5):140-141.

浅析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42-01

一、引言

步入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创新科技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被得以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其中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整合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我国大中小学的教育中去。然而,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成为了当前阶段幼儿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内涵分析

首先,探讨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有个基本的认识就是信息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手段,而非最终的结果,因为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为了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全面发展。这一观点很早以前就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决不能因为突出技术而使用技术,一定要应用到能够真正提高幼儿教育实效性的地方。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要以技术的稳定性和实效性为前提,科学高效地应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

其次,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这里的幼儿教育指的是广义上的幼儿教育,也就是不仅仅是局限于幼儿园这一特定范围的教育,而是要将幼儿教育的概念扩展至幼儿园、课堂之外,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探索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在这个前提之下,生活中的微小的环节都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载体和环境,将家长、家庭这些元素统统纳入到幼儿教育体系中来,彻底转变信息技术与育儿教育整合的传统观念。

最后,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指的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进行混合,而是要达到二者的深度、有机融合,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个体特性进行继承的同时,可以产生全新的反应和结果,从而实现整体比部分简单相加更好的优化效果。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是一个漫长和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立足于整体效用的发挥,以可行、高效为准绳进行具体的探索。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具体实践模式

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进行整合的具体实践中,要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幼儿教育的大体系中,在幼儿教育的每个具体环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是,要根据幼儿教育具体的教学科目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一般而言,幼儿教育的教学科目主要包含语言、健康、社会、科学以及艺术等几大类的课程,这几类的课程之间具有比较大的差异和特点,因此不能使用一模一样的教学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具体来说,语言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对幼儿语言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语言环境中完成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便于幼儿将所学的知识容易地转化到其日常生活中去,这时电视媒体就是一种比价合适的媒体形式,因为电视媒体比较直观、形象,幼儿比较容易理解。而在社会、科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因为幼儿对这些内容还很不熟悉,因此就要使用幼儿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例如可以使用比较有趣的动画、视频等方式,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良好互动体验,提高幼儿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效率。

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形式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比起其他阶段的教育,幼儿教育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鉴于幼儿的特点,充满欢笑和朝气的教学形式是幼儿教育应该坚持的方式。因此,幼儿教育的教学形式一定要摆脱传统教育一成不变的、单一的教育形式,而以多元活泼的教学形式激活幼儿的天性和创造力。在幼儿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事物辨认、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再加上投影、幻灯片、视频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教育方式,从幼儿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逐步深入地进行幼儿教育。例如在学习或者欣赏音乐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将音乐中所表现的意境形象的表现出来,让幼儿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音乐中所表达的意思,在声音和画面的带动下,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走进音乐的情景。再比如再引导幼儿进行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易于操作的功能,对有关内容进行强调、反复、对比等等,从而帮助幼儿进行思考方式的培养和思考能力的开发。

三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推动幼儿园园本文化的建设。园本文化是形成幼儿园特色、推动幼儿园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幼儿园园本文化的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重要方面。幼儿园要广泛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信息网等信息技术平台,开展一系列适合于幼儿的活动和节目,为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可以通过幼儿园的校园广播站,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让美妙的音符贯穿于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去。通过幼儿园的校园电视台,可以将校园里面发生的重要活动进行记录和传播,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的发展动态。通过校园信息网,可以将幼儿园的新闻趣事上传到网上,让外界更加了解幼儿园的文化,同时可以借助网络举办一些评比、赛事,为幼儿园的校园文化增添更多的色彩。此外,还应该注重对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以及校园网络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联动,对一个活动或者事件进行立体、全方位的展示,扩大影响力,促进教育效果的提高。

四是,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互动教育。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互相作用,家园合作的模式是实践中得出的实效性比较好的幼儿教育方式。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将幼儿家长聚拢到其中,方便学生家长及时掌握幼儿的情况,并开展家庭协同教育。也可以鼓励幼儿家长开设博客、微博,开设网上家长会,让家长畅所欲言,与教师获得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家园共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仕丽.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现状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9)

[2] 秦红梅.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数学教育整合的体会[J].基础教育研究.2009(16)

教育信息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篇9

可是,也有不少职业院校限于教学条件的不足,让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缺少了很多新鲜活力,并使得一些理论与专业知识出现了偏差,职业教育教学也是和其他教学一样,无法将实践操作在课程上一一呈现,而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就能挽救这种不足,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到专业技能,突破地区间的教学差异,真正实现行业性、技术性与地方性的同步。因此,当今社会引入职业教育教学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存在着不可取代的意义。

2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

总的来说,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也可称为应知部分,讲述的是关于计算机信息的处理方面,包括剧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是必修课程;实践部分也可以成为应会部分,主要是进行计算机的实践操作及软件运用,这一部分的课程也是理论运用到时间的过程,对于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起到关键作用。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2.1 信息技术的概述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的处理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解,以及对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进行描述,重点是要知道信息化和信息化建设所包含的内容,并对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内容和含义有所了解。

2.2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关于这一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从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入手,了解计算机都有哪些类型。要了解微处理器的功能,并会使用。知道CPU的结构和其具体的操作。除此之外,也要知道cache存储器和主存储器的关系。

2.3 计算机软件的了解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论文 篇10

银达镇中心小学:兰立新

教育技术在国内又称电化教育。简言之,就是最新技术手段应用于教育的过程,或称采用现代化技术对教育信息进行有效的摄取、存贮处理和传输,以达到教育最优化的目标。其中教育技术是最为显著的,它是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理论结合的产物。它的科技性和先导性决定着它有许多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而且这些优势和特点必将使之在未来教育中社会化。

首先,信息教育的产生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活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增添了现代思想、方法和手段。而更重要的是电化教育的产生,打破了教育的围墙。使教育趋于社会化,实现了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信息教育技术拓宽了成才之道。由于广播、电视、卫星,计算机教育的开展,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学龄教育的限制被打破,使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渠道的教育活动能够在克服师资、校舍、教材不足的情况下,顺利进行,使得更多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科技发展,知识更新,要求人们不断地获取知识,即使一流的学者,也存在着知识更新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终身教育。”信息教育为人们快捷高效大容量地提供教育信息,适应了这一社会的需求。

其次,现代化的信息教育媒体是以在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拓展上为其优势的,在教学中起到开阔视野,拓宽听域,调节情绪,活跃思维的作用。它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实现着无限范围上的快慢变化,大小变化,动静变化,远近变化,时序变化等。如“延展”稍纵即逝的科学实验现象,“浓缩”缓慢进行的动物变态发育过程;把基本粒子显微于屏幕之上;将广褒宇宙呈现于方寸之间;使学生得以欣赏已退休多年老教师的课堂教学精华;使异域他乡的文化、科技、教育资料尽为我教学所用„„

信息教育的这一特点解决了教学上的诸多难题,使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这一特点,使世界变小,信息流通变快;这一特点,使教育的方法,手段更适合现代教育的需要,对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范围起着重要作用。

再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也是信息教育的基本特点,也是电化教育产生的基本因素之一。近年来,信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深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具体说来,信息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促进教师钻研教材,分析学情,合理组合教学媒体,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提高了教育信息传递的密度,质量和效率;增加了教学的程序和操作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实际技能的形成;有利于因材施教;开通反馈渠道,增强教学的可控性。

信息教育产生以来,一方面立足于学校教育的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则是以学校教育为依托,迅速把教育的实践领域扩大到社会,例如防“非典”期间,电视台的空中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很好的为学习者提供了方便有效的自学条件,这使得教育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保证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教学系统。教师把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编成程序,制成课件,输入计算机贮存系统,计算机可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调用不同的教材,并予以强化,学习者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向有关的资料中心索取所需的学习资料。这种大范围内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只有现代化的信息教育手段才能实现。

和谐教育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和谐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结构

和谐教育要求教学和学习总是处于和谐的氛围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示。

一、信息化环境下,建立和谐教育的理论依据

纵观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轨迹,和谐教育的概念早已有之。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应该将被教育者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在世界历史中关于教育的最早最全面阐述和谐教育的著作。在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成人”是“仁”“智”和“勇气”的统一,代表的就是一种和谐教育的概念。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系统地提出德、智、体、美四者和谐发展的主张。

二、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的魅力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学校的特点是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因此,建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密切合作,有效地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针对和谐关系,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1.教师应努力创造轻松、和谐、平等、有趣和愉快的课堂环境

教师和学生之间唯一的关系是民主平等、信任和沟通的关系。

2.教师应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

虽然学生作为沟通对象,但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将课堂作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平台。

3.激发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课堂效率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快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反之,教师在不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制学生刻苦学习,学生容易滋生厌学情绪,将严重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更不用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促进自身不断成长。这里我们就要提倡教师“学习”,让教师通过“学习”树立正面榜样进行教育映射,激励学生共同学习,让老师通过“学”来“教”。反之,如果教师不能够把教理解成学,没有一个谦逊开放的教学态度,那么可以断言,他自认的教学成果越成功便会越失败,因为他阻断了学生通过书本走向学习的康庄大道。

三、构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和諧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所以,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同学之间要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和爱好各不相同,造就每个人的个性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不能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对方,就容易产生摩擦,损害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应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与此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还应该加强合作,建立并增强学生之间和谐的“兄弟姐妹”关系。

如,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时,我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实践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中心环节。虽然学生对动画制作都很感兴趣,但在具体操作中,多数学生会遇到具体操作问题,特别是在操作的开始,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老师不能面面俱到,对所有学生同时进行辅导,往往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我们使用了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辅导学生,互相帮助,以便快速解决问题。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各有所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提高了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同时在相互讨论与相互帮助的同时知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甚至一些不爱学、不会学的学生通过这种交流方式也提高了学习兴趣,这样的效果是老师逐一辅导所达不到的。

实现以人为本,个性化学习的宗旨,加强合作的团队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鼓励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注重专业知识的发展。如,信息学竞赛、计算机系统维护、电脑制作等。信息技术第二课堂,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以“信息技术”为主题的有效教学方法,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张剑平.信息技术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宋乃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

[3]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教育信息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篇12

关键词:云教育平台,云计算,信息化

在云计算技术的的大力支持之下, 云教育平台逐渐得以构建起来, 云教育平台可以借助云计算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 可以最大限度节约运作成本, 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而实现服务的全覆盖, 在教育领域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 虚拟化和云计算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1 云教育平台构建的技术基础

云教育平台构建的技术基础即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与三网融合技术的实践与发展, 从下文对这是那种技术予以具体分析阐述。

1.1 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初期阶段是在上世纪的60年代末期, 简单的来说, 就是指借助于两台或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形成了客户终端与服务终端, 并将这些客户终端与服务终端利用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与方式连接起来, 从而形成一个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虚拟网状空间, 在这一空间中, 人们可以发送邮件、协作游戏、qq聊天、完成工作与学习任务, 互联网逐渐就成为当代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互联网时代大大提高了世人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

1.2 云计算技术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云计算技术的出现, 据此而言, 云计算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技术, 二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在云计算技术应用的直接表现就是实现软件、硬件、信息资源的共享, 供应商则以此提供给用户终端, 需要指出的是, 在这里的云指的就是网络、互联网, 从上面的分析中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云计算最为重要的功用就是将网络链接中的计算机终端所可以提供的信息资源汇集在资源池, 并形成现实意义统一的管理与调度, 并据此而向用户终端提供优质化与及时性的服务。

1.3 物联网

物联网的发展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为典型的代表, 从字面上来理解, 所谓的物联网指的就是物物互相连接而形成的互联网, 其实质上还应该是归属于互联网的范畴, 只不过当前的互联网, 不仅在形式上, 而且在功能上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三网融合, 所谓的“三网”, 指的就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 这三网的融合是社会公众地域多媒体要求的结果, 这三大网之所以可以取得融合的最终结果, 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 三大网技术功能逐渐趋向于一致, 可以为用户终端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优质化的资源服务。对于三大网的融合发展的态势, 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支持态度, 并采取了相应对策措施, 从而使得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升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并促进人们生活、学习与工作效率的不断发展。

2 云教育平台构建的实践基础

2.1 建设大规模共享教育资源库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实践来说, 存在着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不均衡、重复性建设的问题, 这就使得这些信息资源的共享性能低效、教学资源孤岛、资源应用的协作性差, 这都需要获得云计算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持。就目前来说, 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化建设中业已显示出极为明显的优势, 诸多的优势主要是表现在超强的计算能力、信息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保障、软件与硬件设备标准不高、运作成本低廉等方面, 云计算技术在共享教育资源库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举例来说, 借助于云计算技术可以建设虚拟的实验室、打造教育教育与科研云环境, 其主要的成果就在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的发展, 从而在促进教育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共同提升、降低不同地区与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的不均衡、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培养的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其之间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受到广大的教育管理者、教师与家长、学生的认可。

2.2 构建新型图书馆

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的角度出发,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践需要是依托于互联网这一基础, 将分布式计算与网络计算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限度的汇集, 并以此为基点提供优质化的服务, 当前的云技术所支持下的计算机网络运作系统逐渐产生极为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在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尤其如此。

以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现状而言, 数字图书馆是当前许多大学提升育人水平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基于云技术所搭建的数字图书馆应用平台, 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为平台的信息数据的存储提供最大化的存储空间, 二是可以向用户展示大学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 三是在用户多元化的与个性化服务的要求下, 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各种服务的优化组合与应用, 这就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得以最大化的提升。

2.3 打造教育的“云”环境

在云计算技术支持下, 云教育平台的运作就成为云环境打造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在云教育平台上, 教育领域中的教育机构, 培训机构, 招生服务机构, 宣传机构, 行业协会, 管理机构, 行业媒体, 法律结构等所提供的资源都将汇集在资源池, 在资源池中的资源由此会产生即时的互动与交流, 用户终端会根据自己的个性化的需求攫取资源, 从而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 起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

2.4 创建网络学习平台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中对于云教育平台的搭建具有明确的指示:建设云教育平台, 有利于汇集众多的企业单位、大学师生、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所实践的教育资源, 从而大大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 推进教育教学资源均衡化流向发展, 国家的支持政策为云教育平台的搭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诸如网络信息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都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并由此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从技术的视角来分析, 云教育平台的主要技术支持就是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所提供的资源共享服务是借助于文本、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文件附件、视频、照片和其他类型的信息而形成了完整的服务体系, 从而使得终端用户可以在这一平台上获取具有极高价值的网络学习与信息资源, 从实践的角度出发, 当前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云计算技术的教育资源中心、网络学习平台, 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化建设做出愈加重要的贡献。

3 云教育平台的构建

3.1 云教育平台概述

历经数十年的努力, 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的经济发展的水平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状态, 这必然会影响到当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程度, 再加之在管理者意识水平、管理机制等方面所固有的缺陷, 就使得信息建设难以令人满意。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则是破解了这一难题。云教育平台, 从字面上来分析, 就是指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之下, 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云计算平台, 其目的就在于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从而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在其内容上, 云教育平台主要是担负了教学、管理、学习、娱乐、交流等工作任务, 其参与者涉及单位与个人, 在这里的单位主要是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学校, 在这里的个人, 主要是指教育研究专家学者、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与家长等。

3.2 云教育平台价值

3.2.1 大大降低了构建的成本

在云教育平台运作的实践中, 致力于通过全覆盖的服务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的发展, 云计算技术对此起到了较大的支持作用, 但是, 云计算技术对于软件与硬件匹配要求不高, 对于一些处于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机构或学校来说, 这一点十分的重要, 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 在云计算的环境之中, 教育机构或学校不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用于终端服务器、网络交换机、存储等硬件设备的购买和维护, 这就大大节约了相应的费用支出, 地区的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只需要借助于云计算技术的支持, 将大量的教育数据资源传输给终端的用户, 就可以满足终端用户的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要求, 这对于终端用户的要求是很低的, 终端用户只需要接入云端, 就可以获取相应的虚拟桌面, 继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 这一变化就使得不同的地区的教育机构与学校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 从而教育的均衡化做出较大的贡献。

3.2.2 满足不同主体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对于学校而言, 学校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构建起本校特色的教学管理系统, 借助于云教育平台的开放性特点, 打破地域界限与学校界限, 积极推进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学校、管理层、教师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从而使得处于落后地区的学校教师“足不出校”也可以获得相对于先进的教学教育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 云教育平台所提供的教育学习资源以助于提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拓、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云教育平台的引领下, 必将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3.3 云教育平台系统构架

云教育平台系统构架主要是由门户系统、学生心学习平台与网络教学平台构成的, 下文则对这一构架各部分的功用予以具体阐述。

3.3.1 门户系统

云教育平台系统的门户系统应该从某一区域为整体构架来划分层次, 一般来说, 则是由地区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成立总门户, 这一总门户容纳这一区域所有内容信息和服务入口, 下属各单独门户网站, 支持独立域名或总门户二级域名登陆。门户系统之中构建应用子系统, 最为关键的是教学资源中心。教学资源中心实施统一化的管理, 在技术手段上支持文本、图片、视频、多媒体、图书、期刊等各种资源, 允许本区域教育领域人员下载与浏览。

3.3.2 学生学习平台

学生学习平台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一平台的构建, 就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虚拟化的环境, 从而使之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进而提升其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其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3.3 网络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平台构建所面对的对象主要是教师群体, 网络教研平台可以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服务资源, 使之可以进入教学资源中心, 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同时展开这一平台上, 教师还可以形成信息共享的机制, 促进智慧的融合与实践。

4 结语

在教育领域内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 云环境就为不同主体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云教育平台的构建基于此而就具有现实意义, 在促进教育的均衡化方面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书梅.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1 (13) :131-133.

[2]黎孟雄, 仲兆满.基于云计算的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1 (4) :7-10.

上一篇:善待地球我爱我家征文一百字下一篇:硕士生导师推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