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共11篇)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1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氛围,而且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信息化教学 教学应用
启蒙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锻炼孩子们的读写能力,而且要为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孩子兴趣培养的第一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摒弃了传统的讲道解惑式教学模式,基于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针对性教学方法,这对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渲染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实践中,为了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可以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比如教学长春版二年级下册《春天来了》一文时,可以先插入一些视频,比如青草、化冻的河流及“春雷”,以此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听,是春雷在唤醒沉睡了整个冬天的动物和植物。此时,小学生的学习热情突然而至,被播放的视频、音频吸引,在兴趣的引导下很快投入新课程的学习。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一定要适时。比如,上课伊始,因课前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兴奋依然存在,难以快速进入课堂。在此过程中,通过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情绪准备。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会产生疲劳感,在这一阶段当40分钟的教课进行后期时,因关注时间太长,容易产生倦怠感。此时应当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快速进入专心学习状态。这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插入一些文图或者音频、视频,从而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2.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破解教学难题
传统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时面对学习目标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解决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该种情况,很多老师总是寄希望于教学用于的生动性、板书的简洁性,但从最后的效果看,吃力不讨好。然而,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习重点,并且突破学习难点。比如,长春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主题就是为了新中国,实际教学内容即走进《红岩》,本模块共两篇文章,一篇是《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另一篇是《我的“自白”书》。从内容看,两篇均为抗日战争题材的课文,以学生作为主体,对文本进行延伸。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教材插图及结构相近或者相似的文本,对这类题材的文章有所了解和认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Flash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制作图文结合的动态画面,即可加深对革命战争的印象和认识;同时,还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孩子们到白板上将自己的感受或者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写下来,然后引导学生学习。从实践可以看到,只有音视频是不够的,有图文还要画龙点睛,通过组织学生上台演讲,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化繁为简,真正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灵活化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是一个动态化过程,其中存在很多的变数和影响因素。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师生应对该种变数更有效。据调查发现,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工具产生好奇心是非常普遍的,因此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可谓天方夜谭,找课外书、课外资料是件头痛的事情,要找到指定知识点方面的资料简直不敢相信。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这样打开浏览器,通过百度搜索即可找到很多资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随时生疑、灵活解决,为更好地学习创造时间和情感基础。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4.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从本质上讲,课堂是一个固定空间,有既定时间。在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师生掌握的信息容量可选化、最大化及个性化,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此时此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为学生架构知识框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即为共通的;课下学生要巧妙地利用信息化方式,在知识海洋里淘取自己所需的“宝”,并将其转化成自我内在的东西,这才是最关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在微时代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姜文英.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4).[2]陈华芳.巧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灵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3).[3]宋志霞,汲素荣.小学语文如何搞好信息化教学[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4).[4]才芙蓉.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04).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2
1 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 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也带来阅读方式的变革, 大容量、快节奏、多元化的网络文献提供了广阔的阅读平台, 打破了传统阅读以文本为主, 按部就班的课文学习的状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 阅读教学变革体现在3个方面: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印刷材料的阅读发展到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阅读;从图书馆手工检索阅读到利用电子资源库的高效检索阅读。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 主要依托多媒体、网络为教学提供的丰富资源环境, 通过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筛选信息, 从而提高信息加工和应用能力以及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首先, 创设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或网络, 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画面、声音、图像、动画等, 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 刺激学生多种感官, 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的情感参与, 使学生先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 再向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其次, 自主学习与协作会话。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 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字,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多媒体阅读具有超文本的结构特性, 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 可以通过“热键”, 随时在计算机上查阅他所需内容。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后, 要在应用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 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呈现给学生,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
2 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写作教学
作文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时空的限制, 学生难以突破自身局限性。而信息技术在写作工具、写作过程和形式上为语文写作教学带来变革:手写输入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写作方式走向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 构思与写作的超文本结构化趋向;教师的单一评阅走向大众化评阅。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情感是作文的原动力, 没有激情, 写出的作文必然平淡无奇, 枯燥乏味。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的第一项就是通过多媒体和网络, 为学生创设的一定的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冲动。多媒体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 以动态的画面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 学生耳闻目睹这些“真实情境”, 很容易产生兴趣, 触发内心的激情和想象力。网络为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名山大川、日月星辰可尽收眼底, 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此外, 教师可根据写作目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有了创作激情, 就需要进一步的作文框架的构思。构思虽然是一种个人内省的心智活动, 但是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 激发彼此的思想火花, 促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呈现作文成果时与传统写作不同的是, 除了可以将它以书面文本的形式提交以外, 学生也可以将它用电子形式展示, 即上交电子版。电子写作的优势在于提高了写作效率且内容充实。由于电子写作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可以是非线性的、超文本结构的, 即可以随意增、删, 既保持了作文的整洁, 又节省了学生重复抄写的时间。书写的高效为学生多写多练又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学生电子写作的同时, 教师可随时通过教师控制台的监控检阅学生的成果, 了解学生的进度及遇到的困难, 及时得到学生写作的反馈信息, 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个别化辅导。
3 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古诗文教学
古诗文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蕴涵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也是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在现代的语文教学中, 古诗文的学习占了很大的比例。然而, 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和时代的变迁,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信息技术与古诗文教学整合主要是通过多媒体创设生动、活泼、有趣、愉快的课堂情境, 再现古人情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 把握诗人的感情基调是有效学习和理解整首诗的基础。诗人通过作诗来抒发情感, 所有的情感都凝聚在语言文字中。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 具有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动静交替等特点, 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了栩栩如生的思维材料, 让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真正体会到诗人作诗时的心境, 更有效地理解该篇诗文。其次, 诗文的朗诵一直是古诗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古诗文的语言凝练, 用词非常讲究, 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反复推敲才能定稿。由于多媒体手段的介入, 教学中放映直观形象的录像, 配以旋律优美的音乐, 此情此景中吟诵, 体现出诗歌的意蕴和情韵,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去理解诗词, 学生的记忆也会十分深刻。古诗文与现代文的最大不同在于字词含义。最后, 古诗文教学中知识扩展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创建新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生态环境, 为他们提供可以自主学习的资源和平台, 如学习资源库或专题学习网站、网络教学平台、多功能课件等。
总之, 信息技术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走进了学校的课堂, 深入到了课改的前沿。通过实践与探索, 我们深深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小学语文网络教学给小学生以自由学习的新天地, 给小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和工作平台, 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因此, 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以此为机遇, 通过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推动语文学科的现代化。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语文教学的演示工具、信息搜索工具、交流工具、评价工具等, 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教学不再只是知识接受和传播的过程,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帮助者、促进者。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应用
所谓信息化教学工具,指的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工具。这些教学工具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对于促进小学各科教学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讲,信息化教学工具能够给予其更多的帮助。
一、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多样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可以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能够得到极大转变。首先,这些信息化教学工具具有的图文并茂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诠释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地展现,使学生能够更有兴趣地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在进行古诗这方面的讲解时,多媒体教学工具将古诗中反映的场景展示出来,学生仿佛被带到了原有的世界,学生整个学习的热情被点燃,教师不必采用古板的讲、读、背、练等方式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提高。
二、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配备了相关设备。这些教学设备被学生在课外应用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愿意进行课堂预习,还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许多学生利用网络来查找相关教学知识,提前预习,提前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够主动预习,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容易,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更加轻松,教师给予学生更多表扬,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被大大点燃。
三、促进教师自我学习的提高
信息化教学工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需要教师能够充分掌握相关操作技巧。小学语文教师要想真正驾驭这种教学方式,就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多进行相关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自我学习的热情被点燃,有效促进其自我学习意识的提高。
总之,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转变,教师要能够充分掌握相关教学技巧,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全新改变。
参考文献:
[1]姜文英.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7).
[2]汤冬梅.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探析 [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4
黄秀娟
【摘要】信息化教学资源还可以把微观的、不易观察的数学问题及其本质动态地展示给 学生,给学生创设一种生动、具体、现实的教学情境,创造愉快、和谐、乐观的教学氛围,充分挖掘数学与外部事物之间的联系与潜在美,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趣味性 有效教学 生机与活力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水平在不断发展提高,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网络环境等都达到基本标准。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下,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硬件设施、网络资源,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人教版教材教学实验,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现代化的教学水平,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应用软件,并进一步促进教师从教材与信息技术中领悟新的教育理念,激发其教育想象力,使其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探索应用软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新的应用价值,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学过程中如果采取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会使课堂沉闷、缺乏活力而效率低下。因此,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让学生动起来,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全方位地开启学生灵动的数学智慧。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这也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从而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实际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精美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配音,营造出虚拟现实情景,使学生闻其声,临其境,入其情,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尤其是课前导入更吸引人,万事开首难,好的课前导入不单能营造轻松的教学空气。是以,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重在学生已有常识的基本上,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纪律,运用现代化手艺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经由过程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当地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思考,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便于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四册的知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将教学设计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此我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互动式的游戏教学——小猫抓鱼游戏,电脑给出一些朝向不一的小鱼,学生根据提示找出运动方向对应的小鱼,利用多媒体演示,比一比谁是抓鱼小能手。
再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利用课件设计“知识岛大闯关”:让学生带着问题、目的进行探究学习,闯关环节有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这样主要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角的图形,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好看的角,效果很好。
又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完成新课后我安排了课堂练习。利用教室的投影仪及时评讲学生作业,通过投影全班展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投影仪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造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可能,每个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练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
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之后,计算机手段与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十分重要。不是计算机用的越多就越好,传统教学的优势应该保留,如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此就需要教师全新的教学设计。有了计算机,学生的活动丰富了,教师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达了,同时在课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互的机会增多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学生和教育技术的关系,要考虑怎样组织起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计划可以面对班级的所有学生而制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拘一格,其效果是传统教育技术难以比拟的。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务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参考文献】
[1] 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 [2] 王跃:《数字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三种途径》,中国电化教育
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5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最大的不同点是体育教学是通过各种身体锻炼来进行。学生要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把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否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体育教师的多媒体信息素质,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才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真正成为实现现代化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学生锻炼爱好的培养,关键于体育教师,教师教育学观念的改变,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象征,而且对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正确、合理、高效的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不仅可以培养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从而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以便于“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使“以人为本”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潜能,构建学习的良性循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学生对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快速的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技能。据心理学家统计,人们通过视听获得的信息占信息总量的94%,3天以后能记得70%,均远远超过其它传播方法。在教学中同时调动视听功能,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能力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对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感性熟悉起着积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需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田径跳跃项目的空中动作,体操支撑跳跃的连续动作,技巧的滚翻等。而且还是一些非常态动作。如投掷项目中,最后用力顺序,跳跃项目中,挺身式跳远的展体等这些动作,对学生来讲要想把握都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受多方面的限制,随意性往往较大,如教师对动作要领的领会程度、教师年龄、身体状况、心理等因素,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有很大的局限,由于动作快、综合难度较高,因此学生很难清楚的观察到教师的示范动作。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象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就可以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演示整个动作的全过程,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更快的建立起动作的表象,提高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教学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
情感对人的认识起着刺激作用,丰富的情感是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基础,对于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传统的体育课只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的过程,而信息技术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演示去了解事物的形象、声音、变化和发展过程而获取信息,从而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能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转化为学生感知的对象。例如讲授短跑动作之前,播放一些重大短跑比赛的场面,迅速地把学生带进一个紧张而又向往的氛围之中,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入情入景,学生能很快了解短跑技术的全过程,并且乐于学习和参与其中,效果自然比传统“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过程更优越。再如,教广播体操时,通过图片、录像、录音等信息技术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可先让学生观看录像,在录像直观的情境中,了解广播体操的完整动作,然后分解教学每节、每个动作,或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学做每节动作;整套体操教学完成后,再让学生观看完整录像,与录像中正确动作进行对比,纠正错误动作。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快就能准确、熟练地掌握整套广播体操。无形中就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6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并不多;由于形式单调,学生易生厌倦情绪,难免产生“少慢差费”的结果。不言而喻,这样的教学手段,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型信息传递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信息技术也走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形象地表现出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收效之大是教师的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化教育所具备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上教学和信息技术教育”等功能,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它能使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人们都能得到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学信息,能使每一位学生和教师受益。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使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产生了重大飞跃。
近年来,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已广泛地出现在农村教育教学的课堂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广大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创新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同时也促进了小学生认识心理和智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常年在小学语文岗位上的青年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教学感触颇多。它在情境教学中极大地发挥了它的作用,创造了一个个丰富的情境,丰富着学生的感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便于了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
一、信息技术在情境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动力技能的重要动力”。根据这一理论,不难想象,把课本中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用多种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媒体信息,以形象的、直观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展现在学生眼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大脑一定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怎能不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信息技术教育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可谓事半功倍。
如小学五年级课文《孔明借箭》,课文中详尽地介绍了孔明借箭的过程,孔明的聪明才智尽显其中,一次次的周密安排考验着学生的空间和时间上的想象能力,再加上这篇课文是一篇白话文,本身语言上的理解就带有一定的难度,在初读课文时,不难看出,诸多学生望而生畏,学习兴趣也荡然无存。对于此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动画的借箭画面,在情境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创设情境,开课时画面上出现浓雾笼罩的江面,隐约的浩大的船队以及战旗飘展,锣鼓喧天,竹箭如雨的动画场面,起先就已将静态的文字赋予了动的元素,学生的脑海不再被枯燥的文字搞得晕头转向,而是被这幅动态的计算机多媒体画面所吸引,学习兴趣就此而来。
再拿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来看,低年级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兴趣没了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减弱。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辅助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延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当学生即将疲惫时,出现一动画,一个原始人类身披树叶衣,身体前倾,伸出黒黝的手在一棵树上进行最为原始的采摘行为,随即树木变成了“木”,手变成了“爪”,合起来就是文字“采”,一个小小的多媒体计算机动画将汉字进行了意义上的原始演绎,视觉上的却是全新的展现。孩子在看动画片时不是往往会目不转睛吗?那是因为他们对动画片的兴趣十分浓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这一教学手段就相当于将知识融入于动画,以动画的方式给学生以全新的视角,创造着多彩的情境,在多彩的情境中提高着学习的兴趣,提高着学习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情境教学中的应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效之一就是信息量大,能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资源网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内容包罗万象。在信息社会里,那么大的信息量,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获得大量的信息与知识,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多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渠道,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就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为师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珍珠鸟》一课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学习完本课后,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产生了信赖,信赖,创造出了这么美好的境界,我们不应该仅仅将这么美好的和谐停留在人与珍珠鸟上,自然界中由信赖而产生的美好境界还有很多很多。口头语言当然能够进行生动的表述,为同学创设生动的语言情境,可是他的信息量是小的,我们就可以利用CAI多媒体课件将信息技术资源上搜集到的有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世界就更为广阔和形象。
“我爱我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也爱雏鸟的双亲。”这是冰心的名言。“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这是 [美]戴维·威斯格特的名言。农村学生阅读量小,积累的也相对来说较少,而当我们需要的时候,信息技术资源就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广阔的平台。本课的教学设计就在情境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了这么一个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画面情境和名人情境的氛围。打开了孩子的视野,融入眼帘的世界竟如此丰富多彩。
三、信息技术在情境教学中的应用,开展更为广泛的交流
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学生、课本、教学环境几者之间交互进行,学生学习信息的传递方式之间比较单一和迟缓。传统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动的讲解,学生基本上不问的单方面“灌输”;而网络化教育所具备的信息技术教育功能,就使课堂上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目标与以往的传统课堂有着众多的不同之处,课堂上的交流不仅仅停留在固定的人员——教师和学生身上,也可以和课堂以外网络上便于联系的同学和教师等人员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而这一教学情境就更加多元化、广泛化了。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交流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如对于“信赖”一次的理解,我们可以利用将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上搜集到的有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进行整理和加工后,制作成CAI多媒体课件在班级上进行PowerPoint幻灯片演示,当然资源可以共享,我们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安排一个小插曲,欣赏一下别人的有关“信赖”的图片资料。当我们在为一句难以理解的话而讨论的喋喋不休,难分上下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时观看别人的课堂录像资料,倾听一下别人的意见,或许从中可以获得更大的启发。在刚刚接触电化教育教学时,一堂新颖的课------《锡林郭勒草原》吸引了我,执教老师是一位天津人,草原离他们太远,于是课堂教学中他在电脑中截用了草原上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有广袤草原的录像资料,还让自己的学生倾听蒙古小朋友亲身经历的草原生活,别有一番教学风味。这样的一个情境创设新鲜而别有韵味,创设情境与域外的“同行”和谐交流,网络化教育就这么神奇。
不得不说,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手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的整合,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操作能力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于是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便有了更多的渴望,我们渴望更多的网络交流,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为教育事业贡献一己之力。
四、信息技术在情境教学中的应用,可丰富作文素材,拓展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像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如作文课上,投影漫画《妈妈水开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漫画内容,然后根据此漫画,写一段话。学生写完后,教师投影预先写好的三段例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存在问题并作修改,再投影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大家评评、议议。最后再让学生结合漫画内容,联系自己实际,谈感受,谈体会。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写作方法,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读《皇帝的新装》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学生观看了课本剧录像片后,教师引导他们张开想像的翅膀,创作出更加精彩的“课本剧”。
五、信息技术在情境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教《四季童话》一课,每学习一幅“图”前后,都播放一遍配音乐配画面的朗读录像,让学生小声跟读,移情入景仔细品味,达到了当堂理解成诵的目的。
事实证明,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7
一、科学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资料的查询, 实施电子备课, 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备课属于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也是熟悉教材、综合考虑教学方法以及钻研教材, 不断提高实际教学质量水平的基础性条件。在备课期间, 应用信息技术备出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相适应的教案,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快乐, 最终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坚持运用电子备课, 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备课水平, 而且还会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提升教学质量。
二、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有效丰富小学语文的教学形式, 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般情况下, 人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口、耳、舌以及鼻等感官, 接收到来自外界的相关信息。充分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够眼、耳以及脑的实际学习功能, 最大限度增加学习效率, 进而使学生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例如在教学 〈山中访友〉一文时, 先先播放山中的美景, 让学生仿佛同作者一起置身其中, 欣赏山光水色。让学生对山中的景色产生兴趣, 这让他们更有兴趣的学习这篇课文, 才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同山中朋友之间的感情,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这一最终目的。因此, 在实际教学期间, 合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可以使学生学习期间的注意对象发生变化, 使其更加的新颖以及丰富。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形成, 从而使学生时刻处在相对积极的学习情绪当中, 调到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特定意境中。在课件 “学生频道”中设计了自选自学的两个版块,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内容作为研究对象, 进入任一区域, 跟随电脑提供的学习需求和方法指导自主学习, 并将传统的纸上绘图变成图文并茂, 色彩丰呈的直观呈现, 让学生边学文边演练, 使语文走出了狭小的 “文本阅读”分析, 使学生能在信息资源及实践中探索和整合知识, 以形式自己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和构建, 彰显显示了信息技术的优势。
三、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儿童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形象直观的东西, 乐于接受各种新的事物。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 课件中优美的音乐, 抑扬顿挫的语言环境, 加上动静结合的图画, 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知识的变化与形成过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 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声、形、色去获取知识, 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增进学习效率。教科书的内容是有限的而互联网却是无限的。按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在电脑里寻找相就的知识然后在下一课时进行互相交流拓展交流平台。同时完成日积月累。通过这样课里课外的充实我们的回顾与拓展自然地生动活跃起来了。随着一个课时的完成要求学生进行电脑作业, 通过完成作业, 学生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探索成果。这样的延伸, 拓展了探究的空间, 放飞了学生的思想, 展示了学生的个性,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四、利用网络教学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 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应当密切关注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推动语言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网络是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在网络环境下, 拥有大量信息的互联网成为新的知识来源。
例如: 我教 《秋天》这一课时, 如果仅靠课本上简洁的语言, 学生很难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更体会不到诗歌的优美意境, 而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 出示秋天组图, 并播放音乐, 在声、形、色上对学生的审美感官产生刺激, 使之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互联网上大量的图片和影音资料, 让学生们真正地去听、去看、去亲身体验, 并从中感悟出那些东西, 我想一定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从而起到很好教学效果。如果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网上查看等多种学习方式去积极获取、整理、加工信息, 一定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和知识含量。
总之, 现代信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为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但是, 我们应该明确多媒体永远只是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运用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必须把握 “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 并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轴心, 这样, 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六年级上下册.
[2]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
[3]教育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
[4]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许静: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
[6]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水平 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地深入到我们的教学工作。在小学阶段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生对信息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也得到了各科教师的重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并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下面笔者介绍一下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可。
一、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更丰富、直观
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使教学内容更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有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它可以把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是文字形式还可以是图片形式、声音形式、影片形式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的语文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这样的教学比以往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授课模式要有更高的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内容,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有了兴致。视频材料的运用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愉快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就可以掌握知识。当然,视频内容的选择一定要贴近我们的教学内容,并且要符合教学要求。视频素材的使用也要视教学内容来定。首先需要看教学内容适不适合利用视频素材。教学过程中也不应本末倒置,仅仅以视频素材为重点而忽略教师的讲解和课堂引导。
总之,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更直观更形象。
二、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学生可以全面地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能力来开展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学生如果对文字不感兴趣那么可以通过图片形式来学习知识,还可以是声音形式的、视频形式的等等。
在信息技术下学生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并且在信息技术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大部分也是在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的情景中。学生在一定的背景下开展学习可以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深刻,并且学生会对知识的运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的学习效果是以往的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信息技术在改变我们教学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内容。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的兴趣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信息技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多媒体以其特有的综合性、直观性、互动性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课堂。学生一方面会对教学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素材感兴趣,另一方面会对教师与机器的互动性产生兴趣。这些都会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另外,信息技术中网络的应用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对学生理解不了或者理解起来有困难或者是同学之间有争议的内容现场利用网络寻找素材或者准确答案。这不仅是对教学的一种补充也会让学生对这种快速便捷的方式产生兴趣,我们还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利用网络的问题。这种通过点击鼠标就能完成的作业大部分学生都有兴趣去完成。
总之,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时都要注重挖掘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师生间的互动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效地提高了师生间的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这也是我们有效开展教学的前提。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使教师更了解学生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良好的师生互动还可以改变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使学生更乐于与教师交流,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我们师生互动提供了更多可能。
例如,我们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就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在课件中多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并且可以用动画人物的表演等形式作为互动的奖励。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式。另外,在课下我们也可以利用电子邮箱、QQ群等网络形式与学生沟通交流。这些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解决了学生不敢面对教师讲话的尴尬,使学生随时都可以与教师沟通等。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五、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计算机使用技能,不会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就会学习起来,会的教师就会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学习,使自己的课堂效果更加提升,从而让教师在学习好自己专业课的同时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也为自己在教师这个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打下坚实的基石。
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之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地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引入更多的教学形式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教学手段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的运用在辅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锻炼着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等基本素质。当然,我们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本质,不应盲目地使用信息技术,要注意适量使用,切忌把语文课上成信息技术课。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9
在数学课中推广网络信息技术,会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因为使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够生动、活泼、有趣地表现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使抽象化的概念不断变得具体,以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感悟生活,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就可以直观地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去观察,这时学生就会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二、网络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使教学越来越多地接近生活,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对学生进行教学。值得重视的是,教材中的知识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滞后性,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就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为教材中的很多知识与实际生活并不是特别接近。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摆脱教材的限制,更多地从实际生活出发,寻找学生能够接受的、有效的实例,从实际出发展开教学。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以网络中丰富的资源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为根本,在网络中寻找更贴近生活、更有情趣的资源。这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二)应用信息技术拓宽教学形式
受年龄、性格、成长背景等的影响,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在教学中,他们根本不可能集中注意力,为此,教师要不断拓宽教学形式,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信息技术就是很好的改变教学形式的工具。教师如果应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就能够丰富学生的网络知识,创造出更多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比如在学习不同四边形的概念时,为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就可以将课堂转化为学生自主活动的互动平台,把小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各小组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以拼图游戏来进行互动,这样能够有效地锻炼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学习方法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摆脱单一、被动等一系列缺点,要能够在创新后的学习方式下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在网络信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习开放性、全球化知识的过程。比如教师在讲授“有余数的除法”一节时,就可以先为小学生安排课堂练习,练习中学生务必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无误,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不同的解题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综合各种各样的解题方式,这样一来,在以后遇到此类题型的时候,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及个性化教学。
三、结语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巴中市恩阳区义兴小学
杨芙蓉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网络多种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学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优化学生语文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改革创新 整合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现代信息技术走进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尤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用日趋重要。信息技术走进了日常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将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
笔者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已有26年了,而且前20年都是在村校任教,一直担任小学中、低段复式班教学。过去的年代里,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均是“教师板书,学生抄写”、“教师教读,学生跟读”、死记硬背等枯燥无味的方法,极大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来,随着教育的投入加大、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数字教育全覆盖”项目的实施,更是给农村教育增添了活力,让农村教师和学生进入了一片新的教学天地。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比较差,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较少。再加上农村孩子见得少。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准备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可是,现在的农村小学教师一人要教好几个学科,工作量大。备课手写麻烦,于是把好多有用的内容省略了。有的教师纯粹就是照抄以前的教案。备课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电子教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备课前先熟悉钻研教材,再上网查阅优秀教师的备课。网上的备课各式各样,一节课有多种,而且资料多。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上自己的见解,有选择性的拿来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比如:我在备人教版第八册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这课时,就参考利用网上的六种教学设计,备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导入用插图, 学文用投影, 朗读用录音, 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借助课件, 让学生体会五壮士的精神品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人们获取知识是通过各种感官(口、耳、舌、鼻等)将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大大提高人体,特别是眼、耳、脑的学习功能,增加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来完成,更要借助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教师在发送信息时,不仅通过语言和手势,还要借助录音、计算机等媒体,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渠道获取信息,并且相应地多渠道反馈信息。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延长了信息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掌握得更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注意力的稳定程度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 如果注意对象新颖、丰富而又富于变化, 注意力和兴趣就比较稳定和持久。因此, 在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对象不但有所变化, 而且比较新颖、丰富。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各种感官形成刺激, 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中, 激起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全身心投到特定的意境中。
1、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动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教育技术有刺激感官的作用,运用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生天真、稚气, 好奇心强, 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在教学新知识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适当课件, 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学生对于仿生学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但极为有限的课本文字、插图,激不起学生过高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导入时我问学生:“你们见过雷达吗?雷达是什么样的?”有的学生说雷达就像铁锅,有的说电视天线…...我利用形、声、色俱备的教学课件,展示有关雷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欣赏。在极短的时间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儿童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形象直观的东西, 乐于接受各种新的事物。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 课件中优美的音乐, 抑扬顿挫的语言环境, 加上动静结合的图画, 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知识的变化与形成过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 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声、形、色去获取知识。它还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能够轻松进行,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 小学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知的优势, 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诱发学生猜想、想象和联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一部优秀的教学影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会起到促进作用,这些正面效果远比枯燥的说教要好得多。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我先从网上下载了这部影片,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其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被影片中雨来的机智勇敢,为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情景深深的感动了。当看到雨来被敌人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时,学生流泪了,握紧了拳头。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反应非常激烈,连平时不爱听讲、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且振振有词,有理有据。超出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教学中,我多次适时地用多媒体播放替代教师的范读, 让学生跟着试读、复读、跟读, 收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我在教学《草原》一文时,利用课件中的课文朗读录音,再配以精美的课文图片,同时出现文字,这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反复让学生听读,跟读,比读,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课文内容教师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就理解了。
三、有效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文学习完了,并不代表这一课的任务完成了。课外延伸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农村条件有限,学生不能上网查找资料。在课后,我利用网络查找了课外补充材料,打印出来,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让学生阅读欣赏。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
1.继续搜集有关森林被破坏的信息,举行“保护森林资源”的宣传活动。2.写一些保护好森林资源的标语。3.搜集森林原貌和森林被砍伐后的图画。4.创作或填写关于保护森林资源的歌曲。
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探索成果。这样的延伸,拓展了探究的空间,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总之,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中,势在必行。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多媒体永远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必须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有机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 , 适宜、适量的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学科教学目标,这样, 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教育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 茅育青.现代教育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质量
一、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家一直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模式,以便能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信息化教学还能使得老师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老师掌握了更多的资源,才能更加全面的把握教学的知识,让学生学到的更多。信息化教学有利于老师整合更多的资源进行备课,轻松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开拓同学们的思维。
二、加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的措施
1.加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离开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成不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决非仅仅硬件系统而已,而是硬件、软件和潜件三者有机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增强了共享学习资源的通信功能;二是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网络化;三是促进了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善。
2.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推进小学教育信息化必须有一支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的,具备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新型能力要求的师资队伍。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老师,不仅要具备新的知识,具备适应新需要的技能,而且要终身进行新观念和新方法的学习,用信息技术改造、创新我们的教学。只有具备了信息技术的相关意识与技能,才能真正享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和乐趣。也听到很多同行反映出的一种声音,那就是“一朝学习,终身受用”的观念已不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和工作的需要。
教师的素质、能力、角色与地位的转变是关键。只有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有学生素质的提高,才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形成要靠不懈的培养,除直接教育之外,老师的潜移默化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仅能带给学生多而优的教学信息,而且对于计算机的操作与网络运用起到了极强的示范作用。获取信息的途径、加工与处理信息的方法和信息运用等信息素养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形成。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应从老师做起。
如何让信息化技术深入发展下去可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大力开展信息化理论培训,使老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意义,领悟到信息教育既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标志,也是教师素质水平的标志。邀请专家到校讲座或组织观摩,分析现代教育发展的形势,把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意识灌输给教师,增强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让教师们多长见识,提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二是开展普及培训。由于课务繁忙,很多老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是太深化,甚至对它在教学中所产生的作用还有些怀疑。特别是是相关软件病毒威胁的报道,更让好多老师产生望而生畏的心理。所以信息技术的水平还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状况,相关部门如果能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效果会更好。
3.以新课改为契机,加速多元化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首先,要开展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①实行电脑网络备课设计。(文本、课件)。②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探索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扩展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方法与途径。③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④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习评价。⑤根据学科需求,设计、制作单元或横向知识结构虚拟情景资料。
其次,以教研平台为载体,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工作。①由各科教研组长牵头,组织各学科教师积极开展网上集体备课、观摩评课、专题讨论、专题报告等研修活动。②教导处,信息技术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教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基本功比赛,开展网上备课、说课、评课活动,以活动促提高,以活动促工作。
第三,搞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①专任教师都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辅助教学效果好,能熟练地使用宁夏教研网上的教学资源,学校教学资源库或其他网络的教学资源,使“他人智慧为我所用”②聚焦课堂,立足校本,开展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性研究,探索出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和特点,推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
总之,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不是一个短期的工程,也不是个别领导或教师个人的事情,它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具有现代教育信息化气息的氛围,并在其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不断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田海燕.浅谈如何加强信息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亚太教育,2015年04期.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推荐阅读: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08-14
(周芸)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0-18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10-24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0-26
浅析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0-28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0-24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09-21
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9-26
现在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1-17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