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精选8篇)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篇1
天 津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完成期限:2016年1月8日 至 2016年4月20日
学习中心:嘉兴 专业名称:物流管理 学生姓名:刘必贵 学生学号:***3 指导教师:蔺宇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需要,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从而实现降低最终成本,获得最大利润。物流行业也不例外的使用了很多物流方面的信息技术,提高物流效率。信息化技术是现代物流的核心技术,依靠数据信息作为基础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物流解决方案。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业的运用,使分散的货运、储存、装卸、包装、信息管理等运行模式进行完善整合,是现代化运作的复合型产业,是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使用的概况
(一)条形码技术
条形码是根据某条码规则,由具有一定规律的粗细线条、空和相应的数字组成的一组识别图形符号,一般用于货物的分拣和运输。要使货物自动分拣到不同的运输机上,就要把条形码标签贴在货物上,并在每个分拣点装一台条形码扫描器。例如,在仓储配送过程中,拣货员在空箱上贴上条形码标签,然后用手持式扫描器识读,根据标签上的信息,计算机发出拣货指令。装满货物的纸箱封箱后运送到自动分拣机,在全方位扫描识别纸箱上的条码后,计算机指挥拨叉机把纸箱拨入相应的装车线,以便集中装车运往零售店。运送货物通道,可快速地采集货物上的条形码标识符、货物的实际尺寸和重量等信息,这个过程不需要人工操作。运送货物过程中的称量可使信息系统保持很高的通过能力,实时提供重量信息,检验重量误差、重量范围。称量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可用于生产总结、效率报告、质量控制、发运单的生成,还可为快递公司制作专用单据。
(二)EDI技术
EDI是计算机技术与远程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用于电子计算机之间传递商业信息。物流EDI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方法。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采用EDI技术可快速地传输数据,接收出货单,降低成本。采用EDI技术并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集成,可改善接单、配送、催款等作业流程。采用EDI 技术还可进行企业流程再造。
(三)GPS技术
GPS在物流企业的运输管理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车辆和货物的管理和调度。例如,GPS为汽车、轮船等运输工具的导航定位提供了具体的实时的定位,驾驶员可随
第 1 页(共7页)时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通过车载电台,还可将GPS定位信息发送给调度指挥中心,该中心可根据屏幕电子地图的显示,及时掌握各个车辆所在的具体位置。
(四)GIS技术
GIS技术,中文名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是所各种地理位置的信用和有关视图结合起来,并把地理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及各种应用结象、CAD技术、遥感技术、GPS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在物流领域中主要提供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1]。
(五)RFID技术
RFID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现在比较流行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发射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应用于各种恶劣工作环境。在物流领域中已经有一定范围的应用,如电子收费系统(ETC)、产品标识、物流标签等,未来会成为主流标识技术[2]。
(六)计算机网络技术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领域也较广泛的使用了该项技术,真正得将物流与信息流结合起来,在局域网和互联网为物流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实时信息。
二、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物流企业还处在相对比较原始、低级的阶段。据统计,己经实施或是部分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占了21%,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有10%。
(一)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物流设备落后
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根据中国仓储协会调查,2002年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而且,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实用的条码技术、RFID、GPS/GIS和EDI技术在中国物流企业的应用也不理想。另外,多数国内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
第 2 页(共7页)不多。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
(1)多停留在手工操作层面,效率低下。受传统观念及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这些物流公司日常业务操作大多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层面上,最大问题就是效率低下,差错率高。使操作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的主要精力都牵涉在繁杂的单证制作与整理等事务性工作上,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由于差错率高,货物错投的现象不仅增加了物流企业本身的纠错成本,也给客户带来了无法估算的损失。比如生产线上需要的配件,可能会因物流公司的漏运或错运造成整个生产线停工待产;商场黄金周所需的商品却在节后运达,错过最佳的销售时机。
(2)相关部门间工作不协调,沟通困难,信息资源共享困难。沟通手段落后,同一业务部门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不协调,部分工作环节存在重复劳动等问题。信息共享不及时、不充分,既无法与合作伙伴建立有机的信息共享系统,也不能与客户自有的信息系统做到有效沟通,影响了工作开展,降低了客户服务水平,不能更大程度的赢得客户的信任。
(3)业务跟踪手段落后,企业经营风险大。缺乏有效的业务跟踪统计工具,无法对每一票业务进行监督,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大大增加了财务管理风险。业务跟踪手段的落后,也造成了客户数据库的缺失,不仅不利于提供个性化的客户服务,而且因业务人员跳槽带走客户资源的现象更是屡有发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企业自主网站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且缺乏信息交流平台
当前我国的很多物流企业在网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拥有自己的网站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将建设目光放在了硬件的配备及管理之上,他们认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主要看硬件的配备情况。这就造成了很多企业的硬件设施很到位,同时人员的素质也比较高,而忽略了软件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属网站,在信息的回收处理方面仍然采用了传统方式。
有些企业经过市场实践已经逐步认识到信息利用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但是网站后期的维护管理等工作却相对落后,很多网站在建成之后往往很长时间不进行页面更新。同时对于自身的物流相关信息说明也不够全面,特别是在信息的交流共享方面更是缺乏,很多网站的建设仅仅是向客户展示了自己,并没有为客户提供一个诉说的平台,客户心中的想法自然也就无法向企业反映。因此,目前很多企业建设的网站其实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并不是太实用,网站无法传递客户的想法,同时也无法反映存在的问题,自然无法帮助企业及时地把握市场走向,这对于企业的发展
第 3 页(共7页)是不利的。同时,由于缺乏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自然无法知道客户的需求,市场渠道的稳定性自然也就无法予以保证。
(三)复合型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缺乏,信息化实施效果不佳
由于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奇缺,尤其是既懂物流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十分匮乏,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当前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技术。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即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的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由独立的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但是,受现行经营体制的制约,我国多数企业的物流活动由企业内部组织完成。人才是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关键,目前中小物流企业普遍缺乏复合型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这直接导致物流信息化的实施与推进困难。把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交给一个既不懂信息系统又不懂管理的主管人员负责实施的话,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四)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未建立完善的物流控制体系
企业物流信息资源开发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开发物流信息资源既是物流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物流信息化的归宿。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3]。
物流企业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对企业物流业务进行全程跟踪,并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回收处理,及时回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控制体系以方便企业的管理。在这个系统中应当包含物件的接收、输送、仓储、交货等各个方面,对于货物运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实时跟踪,将每一笔货物的运输信息掌握住,这样才能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对于这方面的认识并不是很到位,同时也缺乏相应体系的建设,造成整个物流企业的信息传输系统仍然处于原始水平,并没有充分发挥出网络信息建设的优点。
(五)物流信息软件建设相对滞后
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在硬件方面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在软件建设方面,标准化的物流信息是指在进行管理过程中运用统一的信息编码,通过对信
第 4 页(共7页)息的处理反映出具体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信息处理软件来完成。而目前很多的物流企业并没有这样的信息处理软件,造成了信息编码不清楚,同时标准也不完全统一,最终导致信息的传输出现混乱和滞后[4]。
三、物流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合理化建议
(一)引进GPS车辆定位系统,合理调度车辆
在众多的信息技术中,G P S 对物流运输企业有重大的应用价值。GPS在物流中广泛应用后,通过互联网能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三方应用,车辆使用方、运输公司、接货方对物流中的车货位置及运行情况等都能做到了如指掌,有利于三方协调好商务关系,进而获得最优的物流流程方案,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GIS/GPS车辆定位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打造数字物流企业,企业运作规范化。(2)通过对运输设备的导航跟踪,提高车辆的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3)利用GPS、GIS技术可以实时掌握车辆的实际位置。
(二)加强企业信息网络建设,促进信息交流 1.有条件地发展信息化,加强企业信息网络建设
根据调查,很多企业都计划加强信息化建设来更好服务客户。物流企业在进行网络信息化建设时,必须针对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实际需求,进行有计划的建设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管是硬件设施的配备,还是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乃至企业网站的建立、信息沟通平台的建立等,这些都要求企业在网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来完成相关工作。只有建设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信息系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方向。因此,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是企业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部分,要想让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加合理,那就需要制定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目标,编制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程序。
2.完善信息采集技术和数据库建设
完整的信息采集,为量化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相关部门间的信息联网,电脑录入打单代替手工开单,实现各分点间的信息数据远程互换。提高工作时效性的同时,加强了企业对每一票货物的全程跟踪能力,为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了各类强有力的原始业务数据。
完善、准确的数据库建设,是企业管理决策的有力助手。数据必须准确、及时和全面,数据驱动了物流系统的优化过程,降低企业的综合运营成本。比如如何根据企业业
第 5 页(共7页)务的大小来动态、合理的租用车辆,通过提高每辆车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如果数据不准确,或有关数据不能够及时地输入系统,则由此产生的物流运输优化方案就是值得怀疑的。
3.建立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并对其进行数据挖掘
由国家主导构建,行业或区域支持建立,基于Internet的物流公共信息技术平台,将工厂、销售商及物流企业等供应链节点企业连接在一起,按统一的数据标准流转的基础物流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节约社会资源,满足各方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物流共享信息,还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形成物流信息数据仓库,并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国家、行业企业及用户提供决策提供依据[5]。
(三)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得业务知识、拥有较高业务技能的专业人员。物流企业应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训。例如,根据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合作,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课程,培养大批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操作实用型人才。争取行业组织和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物流人才的培养,并由行业组织执行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形成从物流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到从业资格认证一套完整的体系,为企业提供人才[6]。
(四)架设仓库监控设备系统,实现管理专业化
借助数据录像技术,可实现对货物在分拣、清点、入库、仓储、出库及装卸等各个环节的监控。该系统可用于监看运货车辆在货物运输与装货卸货过程中的货物安全情况,避免货物丢失以及在货物丢失后能够通过录像文件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为今后的调查取证提供可靠的依据[6]。
(五)加大软件投入及开发力度
物流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对信息的及时处理,而硬件设施是保障所有工作的基础,但是这还不够,如果缺乏必要的软件设施,那么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同样难以实现。目前针对物流企业管理的软件开发主要集中于物流控制、物流设备等方面的软件,这些软件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保障硬件环境的同时,注重软件环境的优化,才能真正发挥出硬件设施的作用,从而使之更有效的运作。当然在软件开发的时候,要注重技术的先进化,必须要保证所选择的软件是最新的,同时还要留给软件可升级的空间,这样才能打造出符合现代化物流企业需要的物流管理系统[5]。
第 6 页(共7页)
四、结束语
物流企业要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信息化是其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对新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使物流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完善及使用中,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也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工作制度,并将网络信息安全作为信息技术防范的重点,来保证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安全有效地使用。
参考文献
[1]林宏源.基于GIS的移动定位技术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2.[2]越涛.RFID关键技术及其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0.[3] 马妍,荀烨.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和创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4] 程戈.浅析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发展[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5] 刘洋.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商,2013,(13).[6] 董国庆.浅析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3).[7] 王小建.物流信息化组成因素及其关系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7).[8] 戴伟.物流信息化政府管理策略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3,(17).[9] 李林艳.交通运输业物流信息化发展探究[J].商情,2013,(39).[10] 王志峰.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措施[J].企业导报,2013,(20).[1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3,(1).第 7 页(共7页)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篇2
一、第三方物流的涵义
第三方物流 (Third Party Logistics, 3PL) 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外包 (Outsouring) , 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 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第三方物流简单的解释就是从事商品运输、商品流通加工、库存优化管理、合理路线配送、物流信息实时跟踪等的物流系统。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现状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依旧不太成熟, 信息系统还不能自动化的处理不同业务, 效率较低。接受订单到满足客户需求常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至关因素。
三、信息管理系统在第三方物流中的应用设计
3.1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构架
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通常为基于客户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的B/S三层架构。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 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 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 (如图3.1)
3.2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与生产、制造型企业有较大的不同。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的优劣将决定整个物流信息系统的全部性能。现阶段, 我们常按其业务处理功能来进行模块的划分。 (如图3.2)
3.2.1客户管理子模块
客户管理子模块主要是用来处理客户信息的管理模块。通过对客户资料全方位且多层次的管理, 使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对客户的信息全面的了解, 提高客户的商品、服务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客户的商品采购欲, 使客户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回归。
3.2.2单据管理子模块
第三方物流公司与客户交易的过程中, 单据的产生是整个业务过程不可避免的, 同时也是确保业务活动过程有据可寻的根本。单据的业务处理可以把物流流通的各个环节有效的联系起来。
3.2.3仓储管理子模块
仓储管理是企业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 是物品归集、统计和核算的基础。该系统可以将库存物品的出入库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 降低库存占用率达到零库存的水平, 降低资金占用率, 提高物流流通效率的目的。
3.2.4运输管理子模块
运输管理子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接单、运输配置、货物提发、沿途货运跟踪、货物客户验收、单证处理等环节。该模块可以实现对不同的运输方案进行比较选优, 可以实现对不同的运输配送商进行优劣对比, 可以实现对不同的运输路线择优选取。功能完善、健全的运输管理模块还可以实现对运输市场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预测, 完成运输环节的成本分析等功能。
3.2.5财务管理子模块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清晰分明的财务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财务管理子模块要和其它模块有相应的接口, 能够相互集成, 加快了财务核算的整体效率。并能够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收益和支出进行比对分析, 为物理企业整体决策提供可靠的详尽财务报表数据。
3.2.6决策支持子模块
决策支持子模块透过数据分析, 反映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整个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局发展规划中有据可寻, 有据可依。
四、结束语
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营销成为商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而第三方物流产业的缓慢发展逐渐成为了网络营销发展的瓶颈。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的高效设计将会给企业带来第三利润源。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全面应用信息管理系统, 可以加速第三方物流产业一体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有利于拓展市场, 提高物流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君.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长安大学, 2006 (5) .
[2]刘娜.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分析[A].企业技术开发, 2010 (4) .
[3]程素娥.企业信息化之物流管理系统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 2009 (03) .
[4]陶宇.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企业, 2012 (02) .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篇3
【摘 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来临,中国烟草行业也经历了四个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从初步建成到规范管理、从全面建成到提升发展,烟草业信息化水平达到平台和数据库统一化,让其行业水平提升了一个台阶。但烟草信息化建设中还会遇到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全面地考虑。本文就烟草信息化建设、注意事项以及基层营销提出对策。
【关键词】烟草营销;信息化;建设;发展
1.烟草行业的现状
由于当前是全球经济化的时代,让许多跨国烟草集团入口烟草,消费者的选择多元化,让烟草行业形成激励竞争的局面;另一方面,现代人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烟草正是与健康的生活质量相背。国内的反烟行动频繁,让烟草行业生存空间变小,烟草行业的发展巍巍可及。
另一方面,由历史遗留下来的专卖体制的观念还没有转变,长期处于平稳发展阶段,烟草行业没有一定的相关的行业竞争意识、市场营销意识,让其竞争策略成为其发展的软肋。
2.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2.1加强信息化建设是烟草行业物流发展的选择
一般烟草走物流,其服务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烟草经销商及其他散客。因此,烟草物流在加强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将实现烟草产业供应链现代化建成,提升为零售经销商、客户的服务体验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实施烟草信息化管理,对现代烟草物流建设有其现实意义:首先,对于烟草仓储管理方面,有助于其烟草进入仓更加流程化、统一化,让人员对各个环节管理更加精确明了。其次,信息化地卷烟分拣包装作业环节,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还减少出错的几率,提高工作效率。再次,通过信息化技术管理配送环节,灵活机动地调整送货程序,提升送货效率。最后,在配送的过程中,全程使用信息化管理,让物流能够进行数据化跟踪、远程控制、全程监控。这不仅让物流配送保质保量,而且让烟草物流在监控中得以有效调控。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是对仓储、分拣、配送等物流环节进行精耕细作,让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不仅提高了产业链的生产效率,还优化了产业链的管理,让烟草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烟草信息化建设是促成企业重要战略的成果体现,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处于一个快速而健康的进程中。
2.2加强信息化建设是严格审计监督和烟草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
烟草信息化建设还作用于烟草财务工作,从而进行有效而有序地审计监督烟草财务工作,建立规范的财务秩序。
2.3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加强烟草行业安全生产管理
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能灵敏地察觉各种环节将会出现的风险因素,有助于烟草行业及时处理问题,大事化小,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推进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进程。
2.4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加强烟叶产品质量安全监督
行业质检是烟草行业最重要一环,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提升质检水平,发现其安全质量问题,及时修整,提升烟草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让生产做到安全诚信。
2.5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加强烟草专卖管理
烟草专卖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实时反馈一系列市场行情,对于一些违法行为及时制止打击,对于一些有利于行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及时掌握,助推行业发展。
3.烟草行业信息化物流建设目标要求
基于烟草业在大的社会环境下,烟草业的执行有了新的要求和认知:需要贯穿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促进烟草业的现代化,打造网络有序化的数字烟草;不断发挥信息化建设对于烟草业的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作用,让信息化建成提升管理水平及其综合竞争力。认真落实《数字烟草发展纲要》,围绕行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管理决策三大运用体系建设,让信息资源标注化、统一化、网络化、共享化,特别是要助推执行业信息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3.1烟草行业按照“四统一”的要求执行信息化建设
统一标准作为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统一烟草行业信息标准就是要统一其体系:一就是要先统一平台,作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对于烟草行业来说就是要统一烟草行业的信息技能平台。二是要统一数据库,它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这就要求烟草行业将数据中心建设统一化。。三就是统一网络。因为要信息共享,必须让全行业互联互通的地面网络。这是以行业地面骨干网为核心,是一种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保证。
依据上述“四统一”的要求,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应,从执行数据、运用、流程和用户端的集成着手,按照建设行业数据中心的三大运用体系,以确保行业信息的安全性,实现系统集成化、资源共享的目标。
3.2烟草行业信息化物流建设的实施策略
信息化发展必然就是让数据集中。建设统一的全国性数据中心,有助于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生产经营的运营模式,有利于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水平的有效提升,实施有效可控的集约式经营。要建设好行业数据中心,关键要素是要结合不同业务主题的特点配置相应的数据运用环境。做到数据标准统一化、资源和技能协同运用、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1)烟草行业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基于行业改革与发展服务,由三大运用体系构成的,建设有价值、有效益的数据中心;从而让数据中心标准和技能统一化,让不同层级信息互通共享。(2)基本思路:基于行业信息化更高层次的要求,数据中心建设是实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必然途径。因此需要坚持统筹主次,分层建设,不断完善。首先要以最重要的工程数据为基础点,不断完善数据中心的交换平台,建成工商信息协同平台,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备数据中心的内容及标准体系,在分析和解剖中提供决策和建议。(3)建设内容:首先建设行业数据交换平台,技术上确保行业信息能够安全互通,其次建立行业信息协同平台,让工商信息能够有效对接,最后建设行业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有助于对信息的分析运用,让行业得以从宏观上做出科学决策,提升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
(4)建设要求:行业中心建设建成需经过由国家局、省级局及工业公司、基层工商企业三级数据中心构成,逐层向上集中。
4.烟草行业基层营销机制与团队建设
4.1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保障日常工作开展的规范性,而且让卷烟营销人员有规可循,增强其执行力度。基于相关市场销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卷烟营销工作制度的制定需要能够让人切实可行,便于执行。
4.2培养营销人员团队意识
卷烟营销工作不仅仅是每一个销售人员的工作,而且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果。由于卷烟营销工作者往往工作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需要群策群力,集集体智慧精华,才有助于卷烟营销工作的发展。一方面整个卷烟营销团队应经常沟通交流,精益求精、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要培养团队内部的竞争意识,让人员在竞争中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团队各个成员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挖掘各个人员的潜力和团队优势互补的整合优势。
5.结论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让各个行业都赶上了信息化建设的潮流。而竞争激烈的烟草企业想要在业内立于不败之地,急需转变观念,不断建成信息化。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成与其他行业有着不一样的行业特点,急需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寻找科学的信息化道路,在一步一个脚印中,探寻专属于自己企业的竞争策略,才是权宜之计。
【参考文献】
[1]任天飞.市场营销学理论与方法[M].湖南.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篇4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为代表的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人类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摆脱了迟缓、分散的传统方式,代之以高效率、专业化、多样化的现代方式。信息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成为最先进的生产力
今天,信息和知识的范围、形式、规模、获取、储存以及传送,都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它使得全球经济活动管理规则在彻底变革,企业对世界的认知图式和价值判断方式在逐步渐变,企业原有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也正在发生着相当大的变化。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的应用已经经历了单项数据处理、综合数据处理、系统信息管理以及辅助决策四个阶段,而且每一阶段都来源于信息技术,或者企业应用需求发展的推动。
在单项数据处理的阶段,尽管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还是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企业家就发现了计算机的商业价值,将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数据处理中。基于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主要是计算机代替人工对局部数据量大、操作简单的业务进行处理,例如工资结算、单项汇总。但仅是这些简单的应用,就为当时的企业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综合数据处理阶段,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出现了具有高速存取和容量较大的外存储器,例如磁盘、磁鼓等。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由单项的信息的处理拓展为某一管理业务范围或管理子系统,例如企业的物资管理、情报检索、飞机订票等。
在系统信息管理阶段,出现了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容量的存储器,网络技术有所发展,计算机性能和价格遵循摩尔定律发展产生了数据库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于整个企业的管理,在企业运行了管理信息系统,以辅助企业的生产、经营。
在辅助决策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在企业操作层取得很大的成果,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减轻了员工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
当今企业的竞争更多集中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的研究和开发上面,而产品、技术、工艺和材料等研究和开发是以不断完善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管理手段为后盾。创造竞争优势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选择和占有可靠信息,更充分地存储和处理信息,研究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一般矛盾和特殊矛盾,从而作出具有超前意识和准确预测能力的决策。
1、信息技术促进企业改革
信息技术改变产业结构、产品和生产过程、传统的经这个方式等。
信息技术改变产业结构是指它增强了供方和买方的竞价能力,因为供方和买方通过联网和其他电子手段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产品价格、技术性能和顾客服务等的比较,从而更有效的议价。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方面的技术使替代品望而却步,因为,这些技术可以更快、更容易地将不同的特点加在现有产品之中。
2、信息技术支持企业高层管理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给管理者多种形式的企业运营信息、外部行业信息、国家新的经济政策,甚至提供对管理者个人事务管理能力,即加强了决策的有效性,又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信息技术可以强化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各方面信息提供以及决策支持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企业高层领导依赖下属进行评价和建议的程度,提高了决策的质量。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内、外部信息及必要的分析工具迅速确定企业战略目标,规划战略目标的实施策略,并且在实施当中及时得到反馈,迅速调整战略规划。
三、信息技术是企业有效的竞争手段
1、信息技术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1)信息技术的积极效应。大量信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同时也对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企业获得有用信息的成本;企业内外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信息系统的整合、协调能力要求也日渐提高。企业继续扩展信息能力而信息技术可极大的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
(2)信息技术不是企业竞争力资源。信息技术的特点注定了它不能成为企业竞争力资源:它广泛渗入到各行各业,其飞速跨越式发展的特点不具有积累性;其获得成本越来越低,应用很容易被效仿,故难具独特性;其投入具有高风险,不能100%保证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其也不具有确定经济性。
(3)正视信息技术。首先该认识到信息技术不可视为企业竞争力资源;其次,是广义的信息资源而不是信息技术才促进企业竞争力。信息技术只是方法和手段,它依附于信息资源存在。
2、信息技术以三种形式影响竞争:
(1)改变长夜机构,并由此改变竞争规则;
(2)创造竞争优势,并为企业带来战胜竞争对手的新方法;
(3)带来企业业务以外的新的业务。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价值链的各个部分,改变着价值活动的进行和活动之间的联系,造成全方位的竞争。过去,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仅限于财务和档案管理方面,而现在信息技术已贯穿整个价值活动中,体现出优化、控制和判断等功能。
信息技术虽不可被神化,但其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不可磨灭。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既可以避免高风险的盲目IT投资,也可以避免IT投资是成本转移效应、随机效应的错误判断。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篇5
发布者:黄龙jy
作者:胡海春
审核人:朱运强
发布时间:2014.6.24 10:20:4浏
览202次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我国实施远程教育工程的大背景和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现代教育技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我们确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就是要引领我校教师自觉高效地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办学质量。
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考虑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新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对发展全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把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确定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用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才能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新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系统的目的,实现全民教育的宏伟目标。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各种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
在教学应用研究中,我们力求按照二个面向的原则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一是面向所有学科教师,力求所有学科教师都能掌握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技术;二是面向所有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从教学准备至教学实施乃至教学评估与反馈各个环节都能看到教育技术的身影。
二、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主要达到了如下目标:
1.通过实践方面的研究,发表一些教育技术应用的模式报告,以此来指导实验的进行和新的应用方式的推广;
2.通过实验,摸索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基本方式方法; 3.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实验,使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理论方面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系统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法搞清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方式方法,为我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2.进行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信息化提升实验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主要通过引入信息手段,来提升学校所有课堂的教学水平。
四、实验的组织形式
本课题组由校内管理与业务型领导负责,由一批年轻的实验教师组成,理论研究部分由课题组负责人李贤红负责,在各学科组的具体应用由胡海春、张奎与肖红玲负责,具体实验探索部分由所有成员具体负责。
五、实验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实验的步骤
1.撰写研究和实验方案(2009年1—4月)
课题研究方案由李贤红负责撰写。每个实验教师认真学习课题组的要求,为在本人及本学科具体的应用做好计划和准备。
2.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准备,即电子备课的实践(2009.3——2009.12)实验教师根据本学校的实验方案开始实施(包括理论的学习),实验老师可边学习边实践。主要实践信息技术在教学准备中的应用,进行电子备课的实践。
3.教学实施中的应用(2011.1-2011.12)
所有成员在信息技术与资源整合上注意运用于教学。4.教学评估与反馈中的应用(2012.1-2012.6)
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评估环节与反馈环节的应用摸索。
5.总结阶段(2012.7-2012.12)
撰写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撰写有关论文。
(二)实验的方法
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六、研究过程
1、前期工作:成立课题组且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开始进行课题前期研究的各项工作。组织成员进行计算机技术学习,掌握应用技术,学会电子备课,学会制作课件、资源搜集、加工、整理等方法,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2、核心工作:(课题组成员根据分工搞好自己所擅长的科目教学的研究应用)
(1)制作课件:课题组教师在掌握电脑操作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学习,能熟练运用一些制作课件的常用软件,例如Flash等。认真钻研教材,研究优秀课件及CAI教学光盘,学习并吸收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和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精心设计,撰写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软件。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研究过程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多媒体课件制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①确定教学目标:内容选取要以教材为蓝本,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但又不为课本所束缚,要充分增加课件的含金量,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帮助理解、促进记忆,使学生正确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启发想象力。
②设计创作脚本:设计创作脚本是课件质量的关键,制作多媒体课件类似于影视创作,需要事先确定其结构与布局、界面与素材的选取等方面的内容。
③搜集制作素材:多媒体教学依赖于大量的多媒体素材,我们在制作课件时,首先是从现有各种资源中尽可能搜集有关课件需要用的图片、声音、积件等素材,未搜集到的才自己制作。如果素材不尽人意,需要经过修改至完全与教学需要相吻合才使用。
④课件制作测试:采集的积件素材经过编辑处理,即将各种素材用Photoshop、Flash等多媒体开发平台制作成课件,制成的多媒体课件预先经过小组反复观看评价,修改后再应用于课堂教学并逐步推广。
(2)课堂实践:多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我们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实践中,按照大纲和目标、学生特点和设备条件,主要课堂教学实践的形式有: ①课堂演示:多媒体课堂演示信息的呈现是由数字电视、电脑、音响来完成。课堂演示是教师面向学生,结合讲授,用多媒体传递信息,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以求大面积地完成教学目标。
②个别化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提出的目标,告知的方法自行操作,自由选择路径,控制进程,在人机交互作用中反馈应答,纠正错误,强化感知。课堂的学习氛围宽松,学生学习目的性强,很好地激励学生主动探究未知,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们的体会是,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必须注意媒体的选择:
①根据教学内容、目标选择媒体: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目标指导法,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和效益,因此多媒体的选用必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做到媒体展示的知识内容与教材相适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吻合。
②根据教学模式选择媒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的特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习惯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它明显的不足是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多媒体的选择应尽可能在教学模式转轨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③根据课堂结构运用媒体:课堂教学设计的任务是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媒体等要素有机的结合,形成最佳结构,取得最优教学效果。在媒体组合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可提高教学效率。
七、取得的研究成果
1、学校建立了一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学校创建了一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其主要有信息畅通无阻的10兆校园网和宽带英特网接入,1个学生多媒体网络机房,1个教师办公网络机房,1个多媒体网络专用教室,18个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班班通。另外我们学校的网站经过不断的更新和维护,现已成为教师和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信息平台,学校主站有学校简介、教育教学、教育科研、课件下载等7个栏目;学校网站内容丰富多彩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理想舞台。
2.师资素质的提高:全校教师每个教职工都会使用电脑,都会使用电脑进行网上教科研活动,所有中青年教师都会使用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电子白板等软件制作课件,所有教师都会使用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并能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为学校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奠定了基础.四年来,学校老师已有6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不同等级奖;其中最让人欣喜的是我校肖红玲老师科学课《我们来造环形山》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荣获省级一等奖。宋孝雁老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的《最佳路径》说课获国家级一等奖。另外,李贤红、谢贵敏、曾祥金、孙玲、张义伟等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都在各自的研究科目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初步实现了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通过几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研究,我们从实践中已探索出3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的教学模式,分别是:(1)多媒体整合教学模式。具体有: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古诗文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环境下互动英语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2)网络整合教学模式,具体有: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3)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这三种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等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八.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设想。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学生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学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尽快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2)要更好的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3)现行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不适合制作课件,因此,如何选用恰当的素材内容进行网络教学,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国英主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实用教材,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篇6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幼儿园 赵崇锐
摘要:自2001年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后,幼儿园科学教育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都在幼儿园中蓬勃发展,本文从幼儿科学教育的特征入手,探讨信息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应用的教学模式,对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在幼儿科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2000年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等中央五部委颁布了《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3-6岁),提出了新时期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确立了科学技术教育成为今后幼儿学习的重点。然而许多科学的知识是抽象的、隐蔽的、空间的、微观的、复杂的,对幼儿来说很多问题都难以理解的,这些问题用传统的说教方法又是难以表达明白的。而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形象、生动、灵活、趣味等特点,为幼儿提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特别适合幼儿兴趣广泛、思维形象、注意力稳定性差的年龄特征。因此,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指明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并不是单纯教给幼儿科学的知识,而是要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让幼儿通过探索一些关于科学的事实,在很浅的学习过程中,让幼儿学会更多的对后续学习有用的东西。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为后续学习打基础的,打好这个基础就是幼儿园老师的劳动价值。正因为这样,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要通过一些源于生活,源于幼儿兴趣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放手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手、脑去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学习结果,而不是把学习结果直接告诉幼儿。让幼儿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幼儿走自己成长、成才的路,幼儿通过自己思考、尝试,1
可能成功,可能失败,失败了拿出韧性和毅力重来,尝试成功了,经验就积累了。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才能使幼儿的科学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
科学教育这种重操作性的特点表明,只有在动手动脑探索科学的过程中,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那如何让科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呢?实践证明幼儿力所能及的操作应该由老师和幼儿亲自动手,而对一些危险性、不可能性的操作,就要全面引入计算机模拟或视频演示等方式来呈现,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氢弹原子弹爆炸、种子发芽、花朵开放过程、火箭发射等。
二、信息技术在科技教学中的优势
3~6岁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幼儿的学习主要依靠直观、具体的各种资源来建构、丰富自己的经验。信息技术是一种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具有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灵活多变、效果逼真等特点,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等。
1.动态的情境和声音,增强直观性。
幼儿一般对鲜艳色彩的画面都比较偏爱,信息技术可以把图像变成鲜艳的动画,再配以适当的声音,使教育内容更具直观性,更能为幼儿接受,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如《猴子叉桃》是讲述光的折射现象的一节科技活动。对幼儿来说光的折射是一个什么样的现象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如何能让幼儿了解这个现象呢?我们用一个猴子叉桃的故事来说明这个现象,用电脑技术,把折射现象的整个过程的微观现象用多媒体表现出来,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观地了解折射的现象。再配合整个故事的动画片,用鲜艳的场景,再加上优美的声音使整个教学过程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学的效果非常好。
2.抽象科学教育内容具体化,降低理解难度。
幼儿科学教育中的一些内容,特别是有关自然现象的内容,对于幼儿来说,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例如《水的三态》等,这此内容,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观察到它的形成过程,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抽象科学教育内容的课件,可以降低理解难度,帮助幼儿对自然现象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幼儿观看动画,发现太阳出来了,海里的水有一部分变成水蒸气升起来,飘上天空,水蒸气在空中遇冷空气后,变成了许多很小的水珠,许许多多的小水珠集合在一起,变成了白云,白云在空中飘呀飘,越飘越高,越来越冷,小水珠就互相抱在一起,小水珠变成了大水珠,大水珠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沉,空气再也托不住它们,就从天上落下来,变成了雨,又变成了液态的水,这些雨水通过小河,又回到了大海。另外有一些小水珠,飘呀飘,飘到了很冷的地方,一下子就变成了雪花,就变成了固态的水,当太阳公公出来了,气候变暖和了,雪花又变成了水,又流回了大海。通过观看动画,幼儿知道水的三态的变化过程。在这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效果特别好。
三、信息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化的教学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具体化,而且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同时还为幼儿营造了主动的探索和发现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有助于幼儿产生认知冲突,开展合作活动,进行表达交流。
1.实拍实录,让视频点播更丰富。
视频点播VOD系统是信息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手段,将幼儿能看懂的资料如小故事、小常识、动物世界、植物世界等放到服务器上,幼儿可以通过搜索、选择、点击阅览在电脑上寻找到相关的资料,进行主动学习的一种手段。为了扩充视频点播系统的作用,我们还采用实拍实录的方式将幼儿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拍摄下来,借此开展教育活动,幼儿从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形象,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师生间易产生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在这样的“场景”中,也容易使幼儿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如在《寻找春天》这个活动中,我们将幼儿活动的整个过程用摄像机拍摄下来,重新进行回放。有的幼儿看到自己的形象在电视中出现,非常兴奋,而有的幼儿则为自己的某些言行表示很难为情(相互间在追逐打闹、总是在不停地说累等等)。有了这样深刻的亲身体验,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善于观察、自我评价的能力。
2.整合课件,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多媒体课件是老师最常用的辅助教学工具,它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并赋予它们以交互特性,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甚至能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
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把幼儿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挖掘电脑课件的教育功能,让它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伙伴。如音乐活动《梁祝》我们把优美的音乐,配以色彩鲜艳的动画,把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等优美的情景表演出来,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并用肢体动作把音乐表现出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启发他们大胆想象,幼儿显得特别兴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构建资源库,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用网站、数据库或其它形式将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的教学活动中的所有资料整合在一起,构建出能为教师和幼儿利用的资源库,由于资源库的信息量大,内容全面,大大节约了教师的课前准备时间,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例如我们将《戏剧》这一主题活动中涉及的知识背景、幼儿活动的材料、教师已经设计好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方案、配套的教学课件和教具、教学活动的成果等集合起来开发出以专题活动为依托,包括有活动设计方案及支撑活动方案各种素材在内的学习资源库。
资源库的构建方便了教师和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照单抓药”,有利于教师课堂组织教学和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活动;并能根据资源库系统本身的特点,较快地完成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组织、选取及呈现。一个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是能为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提供一个良好的、方便快捷的网络学习环境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如幼儿活动《制作脸谱》,幼儿自己操作计算机,在“戏剧”资源库中利用“资源库”里的“看一看”、“玩一玩”栏目,观看京剧《霸王别姬》、洋人演京剧VCD、欣赏从网络下载的“京剧脸谱”以及玩“画脸谱”游戏,在看看、玩玩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到有关京剧脸谱的知识。“资源库”的素材,给幼儿的感官带来了冲击,使他们在看看、玩玩中获得灵感,很多幼儿在活动中设计、制作出更有个性的脸谱作品。
4.与传统结合,创新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应用而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很明显的,但它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如果不根据教学内容是否需要采取一刀切,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师的创造性会受到影响,幼儿的创造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多媒体的运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必须与其他教学手段综合运用,才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种子发芽》的活动中,要先结合幼儿亲手种植的体验,之后再结合多媒体
课件再现“种子发芽”的动态过程及所需条件,学习的效果会比单纯纸上谈兵好得多,既减少了教学难度,又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使幼儿不仅牢牢地记住了有关的自然现象,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还可使幼儿形成强烈的求知欲。
5.建立计算机活动区角,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仅仅是公开课示范课使用多媒体教室已经不能满足老师和幼儿的需要,我们参考分区教学中语言角、数学角的设置等,建立计算机区角,把校园网、VOD视频点播系统、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的产品结合在一起,让幼儿的日常活动能够与计算机亲密接触,幼儿随时随地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去感知、去学习、去探索,甚至在课堂上遇到不懂或有争议的问题,可以用随时地到网上去查找答案,做到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让幼儿养成勤思考,勤动脑的好习惯。让信息技术成为幼儿生活、游戏和学习中的“玩具”,让幼儿在课余时间中尽情玩乐,在玩乐中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相结合,给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探索、分享、合作的空间,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幼儿教育的过程,让孩子在更有个性、更有激情、更有想象力的学习过程中更有所悟、更有所得。
参考文献:
[1]高晓玲,赵锡奎 “信息技术资源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时代教育》No.11-12 [2]王治国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学科建设与学科前沿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
[3]裴巧琴 “基于信息技术下幼儿科技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学前教育》2010年01期人民教育出版社
信息推送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篇7
关键词:信息推送技术,企业,应用
1 概述
信息推送技术作为现代internet和intranet的新的核心浏览技术, 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 它是指以特定的网络协议和信息技术为基础, 向一定的对象主动推送相关信息, 帮助人们获得有效信息的技术。目前, 网络信息数量众多, 种类多样, 企业决策者和员工要获得相关的信息, 必须通过www浏览和ftp下载等形式, 在互联网和企业局域网络中查找信息并将相关信息下载和传送到本地。但信息推送技术则可根据需要, 将相关的信息按照类别和需求, 主动发送到相关的对象的客户端, 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帮助决策的基础信息和数据, 协助企业员工有序开展工作。
2 企业中信息推送技术应用原理分析
2.1 信息推送概念
信息推送技术即push技术, 是指将网络信息源加以分析, 通过一定的网络协议技术, 将特定信息推送到企业特定对象。其主要的工作流程是, 首先对推送对象进行分类, 确定推送对象个人档案、需要信息类型以及定时推送时间等内容, 其次应根据企业具体实际, 确定相关信息内容, 按照内容对信息进行整理划分, 确定特定对象应推送的信息类型, 利用push服务器将相关信息推送给特定对象并通知对象相关信息内容, 信息内容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信息内容全部具体信息, 另一种形式则是信息的主要内容或者信息目录索引, 由接受信息对象按照推送的通知, 查询具体信息内容。
2.2 信息推送方式
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非智能推送方式。一是基本推送, 每天根据企业的需要, 定时将已更新的信息内容例如会议通知、经营指标变化情况、考核结果等告知推送对象, 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 因此这种定时推送的及时性和交互性不强, 可以作为企业的基本推送方式。二是要点推送。要点推送的主要特点在于在对特定对象进行信息推送时, 并不推送信息的全部内容, 而是将信息提要推送给特定对象, 具体较强的指导意义。这类信息提要并不是简单的单次推送, 而是同时进行相关后台信息处理, 将后台信息与相应的查询条件相结合, 并考虑到特定对象检索的需要。特定对象在收到信息要点时, 可以根据提要的日期、数值、关键词等, 通过查看web页或者搜索信息源, 对信息的详细内容进行了解。要点推送方式具有更强的互动性, 同时由于不必推送全部信息到特定对象, 因此有利于节省系统资源, 提高效率。三是拉出式推送。这种方式主要是按照信息推送对象的信息阅读习惯, 除将信息推送对象已阅读过的信息内容进行存储, 还可将相关信息类似的内容进行主动推送。这种推送方式需要保存相关已阅信息内容, 互动性更强, 同时需要更多的资源以收集并保存相关信息。四是自动推送。自动推送主要是根据推送对象刷新时间和刷新频率来进行信息的推送处理。这种方式通常需要在推送对象客户机上安装相应的客户端, 由客户端软件向服务器自动发出请求, 由服务器进行信息推送。这种推送的特点在于交互性更强, 可以选择必要推送信息和精选信息进行推送, 推送对象也可以选择需要查看的信息。五是专用软件试推送。可以选择特定的软件发送和接受信息, 针对性强。
以push数据库为基础的智能化推送。智能推送主要又包括两种方式, 一是数据触发工推送。当信息数据库发生增减和修改变化时, push数据库自动触发信息推送, 将相关信息内容推送给特定对象。二是客户触发式推送。当特定人员对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进行修改并加以保存时, 则触发相关信息的推送, 将已变动新的信息内容推送给相应对象。
3 信息推送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3.1 企业中应用信息推送技术的特点
由于企业工作性质的要求, 需要将相关的信息内容传递给企业决策者、管理层和普通员工。推送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 可以避免人工口头通知和信息被动处理方式, 特别是由企业员工主动搜寻信息改变为有目的性的接收相关信息, 不但改变了信息流的流向, 而且减少了企业网络的负荷。企业中信息推送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
灵活的设置。可以根据企业员工的不同部门、不同级别、不同权限范围设置信息推送的内容、类型和范围, 可以对推送时间、资源分配等进行灵活的设置。
内容定制。由企业各类员工对信息内容进行具体定制, 并由相关部门就定制信息进行审核。push服务器根据企业员工定制信息, 按定制内容确定推送信息和传送参数。
无缝覆盖。可以通过internet实现企业虚拟网络连接, 无论企业员工身处何处, 只要经过push服务器验证, 即可对所有企业员工进行信息推送的无缝覆盖, 减少信息主动交互的负担, 自动建立信息连接。
断线续传。对于某些较大的文件和信息, 可能会在推送过程中由于网络质量等各种原因造成中断, push服务器可将相关传输状态进行存储, 当连接重新建立后继续进行传送。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由于网络带宽有限, push服务器通常选择网络资源较为空闲时段进行信息传送, 并将相关信息按数据重新分组的形式进行传送, 以最大限度利用网络资源, 避免资源浪费。
多种通知方式。新的信息推送给企业员工时, 可通过推送软件进行信息读取, 也可根据传送信息的内容和重要性, 选择弹出对话框、短信通知、音频、视频等方式通知企业员工。
安全性强。企业对员工推送的信息, 由于涉及企业经营状况等各方面的信息, 因此推送信息技术必须确保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防止信息泄露, 保证信息保密需要。
信息管理效率高。Push服务器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 按照企业员工不同类别进行推送。因此服务器不但能够控制传送的信息, 还能够对信息接收情况进行控制, 提高信息推送效率和信息管理。
3.2 企业信息推送主要内容
企业信息推送对象主要包括三类:企业决策者、企业管理人员、企业普通员工。企业决策者需要得到重要的能够有助于决策的相关信息内容, 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得到的信息包括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需要的相关信息, 例如业务流程信息、内部控制信息、财务管理相关数据等, 企业普通员工者需要获得与自己日常工作职责相应的相关信息。因此, 企业信息推送主要包括内容为:生产经营信息, 涉及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信息, 特别是购进、生产、销售等业务流程信息;管理信息, 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日常事务管理、绩效管理等相关内容;财务信息, 包括企业筹资、投资、资金收支等各方面的信息;其他, 主要涉及以上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
3.3 信息推送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步骤
建立网络信息系统。以internet或者intranet为基础, 建立网络支撑系统, 充分依托网络技术, 将企业各类信息进行搜集整理, 并进行规范和划分, 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 建立规范的信息源, 为提供信息规程操作和存取提供基础。
建立健全的搜索模式。对数据库进行智能化的分类, 建立健全的搜索引擎模式, 保证信息推送对象均能够通过信息搜索模式对推送的相关信息进行检索, 实现智能化的信息系统。
建立用户系统。要实现信息推送, 则应对信息推送对象进行界定, 确定各个对象的类型, 并对信息推送对象的职责、责任、权限进行划分, 例如, 企业管理者负责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管理, 因此应对企业管理者较为广泛的权限, 同时这部分信息的传送更应注重安全性和保密性, 又如, 企业研发部门的员工应能具备相关科技创新信息的信息内容, 可查询出市场科技需求信息以及研发部门自己项目的开发情况、市场投放效果等。
建立信息推送技术系统。可以选择适合企业的信息推送技术系统, 例如:电子邮件方式、非智能推送方式、智能推送方式, 以用户系统数据为基础, 根据信息推送对象分类、需求和偏好, 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选择定期或者互动式信息推送方式, 采取特定方式进行信息推送, 同时, 支持信息推送对象通过信息检索的方式对具体信息内容进行查询, 并进行详细了解。
4 结论
Push具备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 有利于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果, 目前在企业管理和日常生产经营中还未广泛应用push信息推送技术, 因此, 可以考虑选择适当的信息推送技术, 完善企业信息数据库, 划分不同的信息推送对象类型, 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推送系统,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强.如何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J].煤矿现代化, 2005 (6) .
[2]樊亚娴.浅谈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J].陕西煤炭, 2006 (4) .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篇8
摘要:本文主要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与应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研究计算机技术在企业财务、通讯、运营方面的具体情况,展开讨论。
关键词:应用研究;企业信息化;计算机;管理;防范
如今,我国信息技术日益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承载的信息网极为庞大,逐渐呈现网络化与集成化,无疑很大程度提升企业的信息化。资源共享的范围逐年扩大,也提高了企业运营的效率。国内外信息日益交融,逐渐朝着数据化、一体化、网络化以及数据化等方向发展。将信息综合能力作为企业主要的资源,而不只是战略发展的一部分,甚至在总体发展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现阶段企业竞争的主要力量。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与应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简述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合理应用计算机,借助于网络技术。缩短各企业之间的距离,增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因此,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的管理企业内外所有的信息,最终完成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以视频会议为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时间,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并获取所有信息,了解各部门的运营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加以判断,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一般而言,企业信息化管理包含采购管理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以及人力资源、营销、质量管理信息化等多个方面,是目前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企业信息化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提高工作效益,但也面临多个问题,例如重视力度不够与自身条件的缺乏等,需要引起研究人员重视。
1、企业重视度与目标模糊
由于企业信息化对传统管理、经营方式而言,属于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尽管一部分企业已经在应用,然而覆盖面还需扩大,甚至一些企业根本并未重视企业信息化。原因在于管理者自身认识度不够与企业并未具备相应的条件等以致难以应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企业信息化。长期以往必然导致该企业渐渐与现代社会脱轨。此外,企业发展的目标对其发展意义重大,倘若连自身信息化管理的目标都不明确,心态漂浮不定,如何保证企业发展道路与实际接轨。因此,不管是大型国企,还是民营企业等均因了解自身的现状,制度可实行的目标。
2、自身条件的欠缺
企业由于资金缺乏,很难实现技术层面的改进,而技术与资金是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因此,二者缺一不可。许多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缺乏,常常导致公司陷入两难,严重影响信息化进展,埋下未知隐患。但是有些企业由于很少涉及相关技术手段,例如基于设计的市场风险评估与决策等,即使资金足够,但仍然停留应用计算机的浅层平面上。加上管理手段单一:由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单一,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并未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片面的停留传统的管理途径与方案,导致企业管理效率大幅度下降。
二、如何有效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水平
(一)在企业运营方面合理应用计算机技术
由于人力资源在企业运营的比例很大,因此,必须严格管理人力资源,加强管理者对人员资源的管理。如今,企业应该正确应用计算机技术,以高科技管理手段合理分配企业员工的工作范围,借助于计算机,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综合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尤其是解决问题、抗风险的能力。正确筛选企业人才,重点挑选发展型人才,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挑选备用人才,完善企业管理,改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从而激发他们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应用计算机技术在企业运营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在企业管理通讯方面合理应用计算机技术
由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各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科学的通讯方式离不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例如人们常用的QQ腾讯、微信等,无疑极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极大改进了企业各部分、各企业之间的沟通方式,不再单纯的停留打电话,面对面之间的交谈,可创建新型的工作环境,进行视频会议等。只有增加企业各部门员工之间的联系,才能营造更好的工作氛围,得到员工的拥护与支持,便于管理与实施上级下达的决策。此外,在企业管理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扩大办公与开会的面积,节省了决策者的时间,促使企业迅速发展。此外,随着不断增强通讯技术,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重视其安全性,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方面,也必须加强财务部分的监控,确保每项数据完全真实与准确,继而为企业信息传输提供安全保障基础,从而能更很好的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无疑更为便捷,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这与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分不开的,也是迎合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三)明确目标,应用计算机技术合理管理企业财务
一方面,财务数据的分析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近几年,我国财务应用软件层出不穷,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财务运营等多项需求,一般以表格、柱状图以及饼状图等较为直观的数据将结果进行处理,最终实现企业数据分析的模块化与科学、合理化,降低人工误差率,无疑极大有利于企业正常运作。另一方面,为了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与准确性,管理人员应该合理应用计算机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合理监控。企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财务系统,其对企业的发展、决策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能妥善应用计算机技术,无疑便于管理者及时掌握重要信息,了解企业所面临的财务情况,全面掌握财务的动态,这些方面都与计算机高度集成性有关,因此,应用计算机技术正确管理企业财务意义重大。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信息联系紧密,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计算机对企业信息化意义重大,不仅要加强企业财务、通讯方面、运营方面等全方面的管理,还应该确定企业信息化目标与措施,目标是信息化得以顺利运行的重要方向,而措施是保障企业顺利进行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制定目标与措施,科学、合理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从而完善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艾伟.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5(5):189-189.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0-26
研究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5-25
现代信息技术在水文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12-10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09-21
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9-26
浅析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0-28
现在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1-17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0-24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08-14
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