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在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精选8篇)
系统论在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 篇1
系统论在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管理转型国内房地产企业已开始认识到,企业发展越来越需要依靠一个系统来支撑。企业利润将主要来自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圈:“科学决策-精细管理-科学决策”,即企业一改过去“拍脑袋式”决策模式,更加注重基于企业内外部情报分析结果基础上的科学决策,减低风险,增大决策利润效益;改过去粗放式管理,转而追求精细化管理,想方设法增加收入,降低运营及项目成本,例如注重产品设计、加强计划管理、严格控制项目成本,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抓品牌营建等;科学的管理又促进更科学的决策,企业逐步走向良性发展轨道。与这种管理转型相应的是,房地产企业需要从传统的职能分工、条块割裂的科层制组织架构向板块协作、流程化的企业转型。典型的房地产企业业务板块包括:
1、战略决策板块,公司战略管理远景规划、发展目标与策略制定。
2、投融资决策板块,强调科学的土地决策与投资分析,资本运作。
3、项目管理板块,由一个项目到同时服务于几个项目,使处于不同阶段项目的管理相互配合协同运作,协调项目内外部资源的配置,控制要点是项目的成本与工期进度,以及招投标、采购管理、合同管理、预决算管理、成本评估体系和供应商管理平台以选择优质供应商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4、营销与客户服务板块,包括有效的市场营销策划与销售管理,客户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客户直接跟踪机制和客户档案。
5、财务资金管理板块,以此保证全国各项目日常资金运作的顺畅。
6、后勤支持板块,包括行政办公、人力资源体系的建立与员工绩效管理。这6大板块正是构成房地产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大系统的最优化来源于其各子系统及子系统流程之间的最优化。最优化的业务流程系统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信息系统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力支撑平台。
二、信息孤岛的产生近年来,房地产企业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规范管理、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进行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但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各企业也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信息孤岛,没有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优势,甚至反过来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引进系统论来指导信息化的规划与实施。房地产企业更多是围绕一个开发项目进行运作,周期长,涉及到众多业务环节:项目可行性研究、市场分析、产品定位、土地获得、规划及设计、融资、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市场营销、销售、租赁、物业管理。由于缺乏整体、全局性的考虑,很多房地产企业先后引进了一些业务 管理软件,如OA、售楼软件、物业管理软件、租赁软件、项目管理等,这些应用软件都往往由不同开发商开发,构建的是不同的数据库,致使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系统、地域或平台上,信息之间彼此割裂,没有体现出一个整体的系统,形成信息孤岛。这种信息孤岛主要表现为各信息系统互相完全隔离,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数据采集需重复录入,不仅增加工作量,而且可能
系统论在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房地产企业,应用,展望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 使企业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房地产企业, 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影响房地产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信息技术对房地产企业的作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对房地产企业的作用, 主要反映在: (1) 提高效率。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准确存储及处理大量信息的高速度和能力, 因而能够大量缩短时间, 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工作效率。 (2) 方便决策。信息技术既能帮助房地产企业决策者掌握情况、分析情况, 又能直接为决策者提供建议和方案。 (3) 推动变革。信息技术的支持, 会带来房地产企业组织的创新、流程的优化和管理的变革。总而言之, 信息技术的作用在于使房地产企业具备敏感的市场反应能力、快速决策能力和强有力的实施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房地产企业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一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我国由于宏观经济指导理论和政策上的原因, 房地产业处于萎缩状态, 房地产企业信息技术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在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与政策的鼓励下, 房地产业开始复苏, 房地产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也开始萌芽。
20世纪80年代以前阶段, 可以称为起步或初级阶段, 由于当时计算机价格昂贵, 操作复杂, 中文处理能力弱, 只能由极少数计算机专业人员掌握并使用, 因此, 只有一些老牌房地产企业在引进计算机硬件的同时, 引进了一些功能软件, 处理单项的会计业务, 如工资核算等业务。但这时的软件应用均属于单机版, 软件安装在单独的计算机上, 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统计、查询、资料整理等工作, 代替部分手工的劳动。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把信息技术引入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中。
20世纪80年代, 可以称为自我完善阶段。随着微型计算机在国内市场的大量出现, 为房地产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房地产企业也得到了逐步壮大, 这时, 以电算化为标志的房地产企业信息技术也开始自我完善, 会计电算化工作得到迅速发展。1988年3月, 据财政部抽样调查, 已有约14%的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这一阶段的应用由于汉化的微机操作系统研制成功并不断完善, 使得中文办公自动化处理能力大大增强, 数据库语言的应用大大方便了程序设计工作, 因此这一阶段的应用已从单项应用向多项应用和综合应用发展。
20世纪90年代, 可以称为自我发展阶段。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 房地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底, 上海的房地产企业只有94家, 到2000年底, 房地产企业已超过4 000家[1];与此相应, 房地产企业信息技术也得到很大发展。1994年6月, 财政部印发《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规章的通知, 促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到90年代中期, 房地产企业的计算机软件, 如房屋销售软件、物业管理软件、租赁软件、房地产投资可行性分析软件、房地产开发管理软件、工程监理软件、工程预决算软件、会计管理系统软件等, 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应用。该阶段的特点:一是系统运行环境从单机系统向多用户系统和网络系统方向发展;二是管理内容从一般会计核算系统向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方向发展;三是系统研究开发方式从自行开发向由专业部门组织统一开发和购买商品化软件方向发展。
进入21世纪, 可以称为一体化集成应用阶段。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扩大, 房地产企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于房地产企业主要是围绕开发项目进行运作, 周期长, 涉及众多业务环节, 同时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还遇到多项目运作、跨地域发展等需要集中管理的问题。这时计算机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满足房地产企业对信息整合的新的需求提供了技术基础, 基于B/S (浏览/服务器) 结构的、整合全部业务流程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房地产企业新的选择。一些从事财务软件开发的如用友、金蝶、安易等国内软件公司, 也纷纷从单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向网络财务、全面企业管理软件发展。如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规划) 就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一体化集成应用信息系统。ERP可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 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 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 取得最佳效益。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 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国外的SAP公司 (也是其软件的名称) , 是全球最大的ERP供应商, 目前全球《财富》500强80%以上的企业正在从SAP (一体化集成应用系统) 的管理方案中获益。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集成应用管理, 反映了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 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
信息技术在房地产企业的应用, 其发展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而是相互重叠的。2003年之前, 中国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信息化需求停留在部门级“业务处理”应用下, 对应的软件功能单一。2003年后, 国内房地产市场逐步经历了一轮调控, 房地产企业普遍感到压力加大, 软件需求也开始要求从“业务处理”向“解决某一领域管理难题”转变, 并开始关注软件的管理功能, 尤其是对本企业的适应性, 这时信息技术开始成为解决房地产企业管理问题的重要需求。2007年以来, 地产行业开始了空前的跨区域扩张, 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首次将信息化管理提到了企业级的战略高度, 信息化平台也从部门级应用或职能级应用上升到战略决策和整体运营支撑的高度。如盛高置地、上置集团、绿地集团、世茂集团等上海多家知名的企业集团在2008年纷纷实施用友ERP-NC集团型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2009年2月, 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也与用友公司签署了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内容包括房地产项目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业地产管理、办公自动化OA、集团财务管理、集团协同及决策分析等房地产行业信息一体化解决方案, 合同总金额超过千万元。上海房地产龙头企业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也投资引进用友ERP-NC软件系统, 2009年起首先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 各控股子公司全部利用宽带上网, 将企业的财务信息利用网络输入汇总到集团的服务器, 集团对各控股子公司财务进行集中管理与监控。集团型企业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好处是:可以增强集团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监控力度, 可以达到对全集团项目建设动态成本的实时掌控, 可以实现多项目资金收支平衡管理, 并有利于消除会计信息失真,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以财务管理进步促进企业管理进步, 进而提高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受发展战略、规模、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尚未进入一体化集成应用阶段, 但企业逐步从项目管理信息化走向企业整体信息化, 这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律。
三、信息技术在房地产企业发展趋势展望
信息技术在房地产企业发展前景, 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房地产企业将普遍采用一体化的集成信息技术
房地产企业特别是集团型企业, 在发展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监控和实时经营数据的反馈无法得到很好集中等问题, 在集团进行决策时很难很快拿到一手的完整的业务数据, 在集团和子公司间也缺少一个沟通的业务平台。随着房地产企业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的大量运用, 信息网络的日渐完善, 房地产企业“整合业务、驾驭变化”[2]成为可能, 采用一体化的集成信息系统, 可将企业的财务物流、生产制造、CRM、OA、管理会计、决策支持、网络分销、人力资源、集团应用等整合在一起, 总部或集团可以不断地、定期地通过数据库管理对各部门或子公司进行巡视和技术监控, 实行各部门或各子公司的技术衔接和信息反馈, 从而使房地产企业达到精确管理、规范运营、改善经营的目标。因此, ERP (企业资源计划) 一体化的集成信息系统也必然成为将来房地产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流发展方向。
2. 房地产企业将大量应用智能化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住宅的智能化功能将成为将来楼盘综合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房地产企业在设计规划和建造楼盘时, 必将考虑网络时代的家居生活如何适应信息化的需要, 如居家办公、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网络教育等功能。智能化的物业管理将深入到各单体住宅, 真正实现建筑智能化到社区管理的智能化。房地产企业也将改变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 将大量采用电子商务、管动办公、网络会议、企业网站、在线咨询、网上销售等现代化的经营模式。
3.“虚拟现实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房地产企业
虚拟现实技术 (Virtual Reality, VR) , 它是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 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种传感器构成的三维信息的人工环境———虚拟环境, 可以真实模拟现实世界可以实现的或者不可实现的事物和环境。由于VR技术下的方案效果图是360度的全方位立体图, 它可以模拟人的视角在计算机里对场景模型进行虚拟漫游, 通过虚拟漫游可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场景效果, 还可对场景内的任何物体进行点击查询, 包括:路面宽窄、建筑高度、绿化容积、地下管线等, 再加上灵活的人机交互, 如开关门、规划细节、方案替换、透视建筑内部结构等。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房地产项目的申报、审批、设计、宣传、销售等领域。由于VR技术还可以建立周围场景、结构构件及机械设备等的三维CAD模型, 并对系统中的模型进行虚拟装配, 根据虚拟装配的结果, 在人机交互的可视化环境中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 这样可使房地产项目投资更为经济。
4. 信息技术将提升房地产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 开创了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新局面。技术创新是一个把新设想转变成现实的、能在市场上销售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和工艺的过程。房地产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对新技术的采纳和应用上。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 房地产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将大大提升, 房地产企业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分析, 为房地产投资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审慎选择项目;房地产企业也主导着高新技术在房地产行业的引进和使用,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 在住宅设计上要体现科技进步, 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住宅设计中, 要推出满足不同消费层次、设计多样化的住宅, 做到规划合理、设计超前、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绿色节能、生态环保、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支撑将对房地产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
5. 房地产企业将在信息技术上投入更多的资金
随着房地产行业竞争的加剧和房地产开发科技含量的增加, 房地产企业信息技术利用程度的高低将决定企业的成败。同时, 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房地产企业正向专业化、跨区化、规模化以及国际化方向发展, 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 大力推进信息化,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是房地产企业在竞争中生存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升房地产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重要方法。企业对先进信息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的需求将日益强烈, 将来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也必将日益增多。但投资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将取决于信息技术能否使企业的组织管理决策能力变得越来越强、组织流程变得清晰高效和市场竞争力变得更加强大。
四、信息技术在房地产企业应用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1. 重视培养和吸收复合型信息化人才
信息技术是一种人机互交的结果, 它不是纯粹的自动化或电子化, 涉及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与合作伙伴之间组织、流程的重组。“对信息化的内容而言, 它是包含了管理、信息技术和组织三个方面的要素, 忽略任何一个方面都不会构成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3]。也就是说, 信息技术必须配合适当的组织与管理, 方案才会有效。信息技术同组织、管理等要素的有效集成才能成为房地产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而组织、管理和实施都十分需要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笔者认为, 房地产企业应重视培养和吸收既懂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 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这样才能满足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与房地产企业发展环境相协调
“信息化的意义不在于强调信息技术本身的好与坏, 而在于强调是否对环境的挑战提出一个好的解答”[3]。房地产企业应该认清环境的挑战, 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技术, 只有认真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后, 全面地考虑在技术、组织与管理三方面的解决方案, 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信息化发展框架。信息技术与企业的发展环境相匹配, 能够应对环境的挑战, 才是合适的, 并不是投资越多越好。笔者认为, 房地产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注重投资效果, 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环境相适应, 要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 做到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
3. 要重视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设备在房地产企业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并且各种设备普遍联网。随着房地产企业对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各种信息网络正成为企业的神经中枢, 其性能优劣和状况好坏不仅将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力的发挥, 而且一旦信息网络遭到攻击和破坏, 就可能使整个企业的工作陷入中断和瘫痪。因此,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信息安全是房地产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有:计算机病毒、网络入侵和预设的软、硬件陷阱。信息安全防范的问题主要依靠防病毒、防火墙、防黑客入侵、密码、数字签证、身份验证技术、安全审计、灾难恢复等安全机制 (措施) 的有机组合来解决。房地产企业只有将各种信息安全措施有效结合起来, 才能保证较好的防范效果。
五、结束语
通过回顾信息技术在房地产企业逐步应用和发展的过程, 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房地产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 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和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紧密相连的。我们国家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进步, 将成就房地产企业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字化梦想。尽管房地产企业还将面临各种挑战, 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管理, 改善房地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条件, 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将成为房地产企业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沈正超.用科学发展观思考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J].上海房地, 2004 (7) .
[2]靳慧勇.ERP培训教程——财务篇[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
系统论在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 篇3
关键词:统计软件;企業统计;信息化系统;应用细节;验证
中图分类号:F22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目前企业集团化格式迅速蔓延,下属公司布置形态也同步产生变化,统计报表工作为了尽量迎合综合化业务规整要求,决定将过往统计模式做出适当调整改善,规避业务量日益膨胀的危机结果。企业需要按照属地规划标准进行统计报表传输,同时向行业主管单位、政府部门呈递改革方案;其间包括异质化掌管指标等都不可脱离报表数据而独自存在,针对内部信息化统计工作实施完善处理,能够进一步推进各项统计工作的衔接进度,为企业今后多元发展前景开加良好的适应基础,这已经逐渐成为统计工作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但是,在具体面对信息化系统建设细节上,必须主动获取企业各类统计报表以及软件支持条件。依靠特定筛选、分析流程,使得统计系统各类支持缺口得到有机填补,相信这也是创新历史时期统计活动的必要使命。
一、企业统计信息系统的特定软件功能特征论述
此类软件依照集成化管制理念进行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改造,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先进规划理念,结合自身发展特点进行系统架构恢复;由于操作权限限制,单位数据控制效果都能得到科学规范,同时能够主动迎合异质化操作主体的喜好标准,令软件操作风格处于不断变化趋势之中;如若电力系统因为误导性结果产生任何断电反应,系统都能自动将前期记录结果保存起来,规避后期规模梳理的复杂交接状况,稳固现场调试进度。关于此类软件的细致化功能陈述为:
首先,报表设计工作更加快速敏捷,由于统计系统本身预留一套智能管制媒介,能够全面提供各类疏导模块,用户随时可以依照个人需求标准进行各类结构模式选取。按照一次永久性操作基准审视,报表制备系统能够这对各类指标进行无时空限制效果的批量审核、整改,包括既定阶段数据资料等。
其次,汇总分析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经过改良的报表公式主要采取C++编码程序,能够针对公式核心融入必要的创新要素,使其不但饱含基本架构堆积成果,并且能够将公式转化成为汉字函数表述形式,即便用户首次触碰,也能够轻松掌握复杂化的设计经验。经过统计编排的数据具体表现为以下形式特征:依照特定用户需求标准进行异质化指标数据的直接归总调试,整个活动显得轻松便捷,基本都能利用合并汇总功能就能全面实现。
再次,优化过后的检索查询功能,用户基本透过指标文件的双击,系统就可将各类指标在过往阶段的明细特征表现出来,同时提供任意年份数据的简单提炼功能。另一方面,在报表统一打印层面上,这类软件能够同时支持各类界面表述形式,涉及细化打印工作主要采用一次性设置和永久利用理念,确保用户工作数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调试。
最后,数据传输接口显得更加开放,单位报表通常都可以转换成为DBF、SQL、
Excel等文件格式,对于用户重复开放利用动机无疑是最大程度的满足。在报表类型设置上较为丰富,包括年、月报表、数据记录资料等。基层部位验证人员在软件功能辅助之下将多元数据格式填充完整,后期便是将报表结果直接透过指定路径发送给专属集团公司,并统一安排接收细务。
二、统计软件在企业统计信息化系统内部的应用细节分析
这类软件本身饱含各类疏导功能,如何针对其做好长远规划便是目前统计系统调试的具体职务内容。依照过往调试经验研究,具体规划方向将呈现为以下内容形式:(1)数据编制前期的准备活动陈列。由于操作权限与专业基础限制,软件、报表操作人员大都不会产生过多交流机遇,因此在开辟软件功能应用前景过程中,有必要联合两类人员进行必要经验疏导、交流,主动规避瓶颈限制危机的滋生结果。双方必须提前制作规整方案,软件人员应该将软件操作理念、方式详细陈述给统计人员,而统计工作者便联合特定部门、报表格式、管制指标等内容实施软件资格验证、填报,单位、报表之间编码细则以及公式设置标准必须确保倾盘托出,避免软件编制主体错误地将不必要的指标进行汇总处理,耽误工程整体延展进度。(2)软件编制流程中的注意细节补充。在实施软件编制流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报表内部公式的设置形式,其动机标准就是全面提升操作效率,如若各类数据都依靠手工模式输入,统计职员工作量势必急剧暴涨,不能贯彻科学化软件编制要求。需要明确的是,任何能够利用计算获取的指标结果,就没有必要重复录入,包括企业总体产值和技术指标累计成果等,基本上透过阶段数据累加途径就可自动换算。软件编制流程中公式设置形式显得尤为重要,包括行业、产品、计量单位等代码细节问题等,必须提前做好设置,之后将工业总体产值报表填充得更加完善。软件结构布置成功之后,便可尝试开展报表检验细务,及时查看单位阶段数据汇总生成的结果形式,验证基层单位集团公司业绩的贡献力度,同时将编制环节中衍生的各类问题做出及时更正。
另一方面,集团公司将软件编制好后要下发给各基层单位使用,基层单位通过软件填报数据,集团公司接收、审核、汇总数据。在下发给基层单位前要做好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由于该软件功能较多,并且统计人员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因此培训时间不宜过短,否则达不到培训效果,至少培训一星期才能熟练掌握。培训中要着重讲解软件的操作方法和公式的设置、报表的传输等内容。有下级单位的基层单位,还要着重讲解如何新增单位、新增报表,以及报表的合并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透过对统计软件在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细节实施细致阐述,确保各类节点工作人员经验能够得到有力交接,巩固特定数据汇总进度条件,使得基层单位人员工作绩效得到全面提升,为集团化企业多元发展创造更多适应基础。这将是统计系统全面改良、设计的必要出路,应该引起企业中心管制人员的全面重视。
参考文献:
[1]朱敏.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浙江统计,2008(05):58-61.
[2]冯咏梅.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78-83.
[3]张新艳.企业统计在施工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统计与管理,2013(06):99-105.
系统论在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 篇4
王川川
内容摘要:
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已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逐步走向品牌竞争,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生活水平已普遍提高的消费者而言,品牌早已成为他们在作出消费选择前的重要标准,在当今房地产市场也不例外。在同等价位的时候,消费者往往愿意为著名品牌的房地产产品多付出一些代价,这就是品牌在房地产市场中发育的土壤和动力。在巨大的利润驱动下,品牌营销日益受到开发商的重视,房地产品牌日渐成为房地产市场中有力的竞争工具。
但由于房地产及房地产市场的独特性,房地产企业在营造品牌意识、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引导消费者把握品牌取向、有效地实施房地产品牌战略以及在品牌营销过程中保持持续的优势等方面,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摸索。然而,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仅有二十多年的历程,大部分企业自身尚未真正形成一个富有内涵的品牌形象。如何树立房地产品牌形象以及怎么发挥品牌营销在房地产开发中的作用,正是本文试图探索的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房地产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进行论述
1、房地产品牌的概念和内涵
2、房地产品牌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房地产品牌的建设
4、房地产品牌营销中的误区及解决方案初探
关键词:品牌营销;房地产开发;应用
一、房地产品牌的内涵和其发展方向
1、房地产品牌内涵
房地产企业品牌是指房地产公司的整体社会声誉 ,即社会公众通过对房地产组织及其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价值认知而产生的内心感受 ,它是房地产公司的一种无形资产。它与项目品牌不同 ,项目品牌是社会公众对某一具体开发物业项目的社会价值的认知 ,比如某个小区的认可程度。两者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房地产企业品牌传达的是该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及对房产消费者的态度等 ,能有效突破区域壁垒 ,进行跨地区的经营活动 ,为公司建造的楼盘提供一个统一的形象和统一的承诺 ,在不同的项目的楼盘之间形成品牌关联。
2、房地产品牌内涵的发展方向
鉴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尚未够十分成熟,国内绝大多数的房地产品牌的结构还很不完整,涵义也不够丰富。在房地产市场产品种类日益繁多的今天,消费者们需要一个明确的选购指引,帮助他们在琳琅满目的物品市场中,选出最适合自己心中所追求的房地产产品。
家是人们的灵魂归宿,房地产企业在制作广告宣传时,应该致力于打造一个能让消费者得到精神满足的品牌形象,并向其赋予更深刻和丰富的涵义,使企业形象相对于其他竞争者更加鲜明突出。
二、房地产品牌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多数企业的品牌营销只是短期行为,品牌形象模糊
由于市场竞争和资金周转,发展商很少愿意进行较长时间的品牌营销,仅仅在项目销售前借助媒体炒做树立项目形象,为项目销售做铺垫,从根本上说是只着眼于短期利润,而且品牌营销定位上经常游离不定,没有形成企业一贯的开发理念和品牌效应,致使今天推出的是价格昂贵的别墅,明天销售的是价格低廉的小户型,项目与项目之间,项目与企业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关联,使品牌在消费者心中难以树立清晰的形象。目前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更看重的是房地产项目发的高利润,只有少数企业把企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品牌营销方面。
2.功利化营销痕迹明显,误认为做项目精品就是做品牌
房地产品牌营销包括房地产企业品牌营销和房地产项目品牌营销。做“房地产企业品牌营销”是建立在客户认知度的基础上,其出发点是消费者,最终目的是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强势的品牌效应。“做房地产项目品牌营销”是建立在项目全面的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出发点是发展商开发的楼盘,目的是塑造楼盘精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高的利润。两者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企业品牌的强势地位的取得离不开项目品牌的支持,同时项目品牌也能够借助企业品牌的知名度、鲜明的个性、极强的品牌联想、感情化的特征,从而抬升项目品牌价值,带动房地产项目的销售。.呈现出靠炒作进行品牌营销的异常现象
现在大量出现房地产商凭借一个独特的创意,一个虚幻的概念,就可以立足于市场,如欧陆风格、空间蒙太奇等。但大量名不符实的概念炒作,一半是利用人们的好奇、无知、盲从,一半是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无所顾忌、信誓旦旦地对消费者进行误导,这显然不利于建立人们对品牌的信任和好感。时间的流逝让人们买房越来越回归理性,客观要求开发商必须以综合要素来满足消费者需要,以品牌号令市场。显然,炒作可以得逞于一时,但终究难以长久。
4.房地产品牌营销的发展趋势
以上诸多因素,使得我国房地产企业至今品牌意识淡漠,除少数几家创出品牌以外,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认为品牌对于房地产开发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就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房地产市场必将走向品牌营销。
当前住房建设与消费已成为我国启动内需的关键所在,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达到了624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5.3%,增幅提高5.8个百分点。其它各项业务指标也出现了良好的势头,开发投资增势强劲,物业投资全面增长,到位资金增长快于投资增长,土地开发面积稳步提升,施工面积继续扩大,商品房销售价格增速逐渐平稳,空置房面积小幅回落„„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国家重视住房建设,不仅使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我国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市场容量很大,是一项非常有希望的“朝阳产业”。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条件已日趋成熟。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会推动着企业进行品牌建设;而同时政府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也会采取措施,逐步进行政策的规范化和竞争的有序性,因此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也会推动着市场向品牌建设、品牌营销、品牌战略的方向发展。
三、房地产品牌的树立与推广.房地产市场调研
房地产市场调研,就是以房地产为特定的商品对象,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记录和分析,进而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研究与预测,为决策者们了解房地产市场的变动趋势,制定公司营业计划,拟订经营策略提供参考与建议。
一是对单个楼盘进行市场调查。这是房地产市场调查的基础 ,它不但是新进员工接触房地产知识的第一课 ,而且也是任何资深人员即时了解房地产市场最为具体、最为直接的途
径。单个楼盘的市场调查通常包括以下五大项:第一是分析楼盘的地理位置。即分析楼盘的区域历史沿革 ,区域特性;区域交通状况;公共配套设施和人文环境等等。第二是分析产品。重点在于了解楼盘的土地、总建面积,产品类别与规划 ,建筑设计与外观 ,总建套数与房型 ,面积、格局配比 ,建筑用材,公共设施和施工进度等等。第三是剖析价格组合。即产品的单价、总价和付款方式。第四是了解广告策略。即广告的主要诉求点,媒体选择,广告密度和实施效果等等。第五是销售执行。即销售点的选择,人员的配置,业务执行,什么样的房型最好卖? 什么样的总价最为市场所接受? 吸引客户最主要的地方是什么? 购房客户群有什么特征等。
二是对区域市场的调查与分析。即区域分析、区域产品和需求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区域分析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对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交通路线、区域特征和发展规划这三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区域产品主要包括了解和分析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楼盘的总量、类别、位置、分布、单价分布、总价结构、各类营销手法的市场反映和市场空白点的捕捉等。需求特征是指区域人口数量和密度、人口结构和家庭规模、购买力水平、客户的需求结构与特征、人口素质和习惯嗜好等,需求特征是从客户的角度对产品的一种审视,把握需求特征是不断创新的动力与源泉。
三是对体(宏观环境)的深刻理解。房地产市场的体(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发展、行政法规、国际状况等各方面的因素。如从经济因素来看 ,它包括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收支与物价、人口数量与消费、居民收入与储蓄等各种因素。如针对目前全球次贷危机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 ,国务院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税务总局、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地方政府等国家机关纷纷制定相应政策来扭转房地产颓势。这些主要救市政策有以下 6类:(1)土地相关政策;(2)房屋保障相关政策;(3)交易相关政策;(4)金融、税收相关政策;(5)法律、法规相关政策;(6)财政相关政策。这6类政策对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挽救房地产市场信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划设计
建筑有不同的风格 ,在这些风格的背后有着很多的载体的支撑 ,这些载体包括地理因素、历史背景、宗教背景、建筑物的特色、人文特色„„所以,一个楼盘所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其所处的地域的整体环境(景观)特色。由此 ,企业设计人员在做一个方案的时候 ,首先会去现场考察——看地。经过对地块特性的研究 ,开始考虑方案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如何针对地块的特性 ,扬长避短 ,做出适合于此地块的规划和景观设计。无论是建筑规划还是景观设计 ,在研究完场地特性后 ,方案设计的方向无非就两个选择:一是如果场地是一块没有任何特点的平地 ,那设计师就要依据项目 ,创立设计的主题;二是如果场地本身就有一定特点 ,那设计师要做的无疑就是尊重场地的特点将其场地优势加以利用改造 ,做出有地块特色的设计方案。第三 ,如果场地本身有一定的特点 ,但这些场地优点不足以做方案设计的支撑点的话,那就需要把创意和地块特征结合起来。.楼盘建设
楼盘建设关系到房地产企业的品牌创建与推广 ,如果忽视了这一点 ,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甚至给社会造成危害。如 2007年 5月 7日 ,因某开发商未能按期交房 ,位于北京南三环边上的状元城爆发了大规模的业主维权行动。原本于 2006年 9月 30日就应当完工的项目 ,拖了很久后仍在施工 ,小区仍是临时用电、没有监控措施、没有门禁系统,到处是土堆 ,小区内部道路还没修好 ,整个小区更像一个工地 ,小区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远未达到交用的要求。而类似的现象在全国的很多楼盘都屡见不鲜。
4.配套设施
包括项目小区内的配套设施和周边环境的生活设施。一类是周边的生活设施,如购物中心、商场、超市、医院、学校、邮局、银行,以及交通设施状况等。项目在临近成熟的生活区时,这些设施往往比较完备。另一类是项目本身的配套设施,如会所、车库、大型小区内的幼儿园、小学等。随着数字化、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小区也逐步成为了先进项目的必须条件。在房地产开发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许多楼盘把配套设施的设立当作一个销售的噱头和吸引人的工具,如成都市的锦官新城,在成都市最早设立小区内的医护组,给业主进行简单的免费身体检查和日常的身体监护。这一点在媒体上被用来大肆宣扬,给销售工作和当时的高价位、高品味的定位给予了有力的支撑。
5.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已经远远超出了保洁、保安的简单服务范围。物业管理现在朝着“网络化”、“无纸化”、“亲情化”、“人性化”等方向发展。物业管理作为软件,同样起到提升人们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巨大作用。实际上,物业管理作为服务品牌,正对房地产品牌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业管理的好坏已经成为影响楼盘销售和公司整体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如万科的物业管理已经成为了公司品牌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推进我国房地产品牌营销的建议
以上重点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在探索品牌营销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为了在今后更好地进行品牌营销,我们认为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1.精准的市场定位是房地产品牌营销的基础
作为房地产企业,必须有前瞻性的眼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自己的房产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而精准的市场定位是建立在缜密的市场调查基础之上,许多成功的品牌都有其较好的市场定位。以奥林匹克花园为例,以“科学运动、健康生活”为开发理念,以“居住在运动”为形象定位,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为文化底蕴的大型体育主题连锁社区。奥林匹克花园以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化进程为根木宗旨,积极实践体育产业和房地产业的资源共享和互动发展,同时大力倡导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居住理念,巧妙地将奥林匹克文化融入社区,实现体育与房地产的完美联姻,同时大胆跳出传统建筑工艺思路,实现运动和健康生活互动。
2.对品牌进行整合规划,建立品牌管理系统
通过品牌的整合规划和管理,向目标消费者全方位、有效地传递品牌的核心价值和个性,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第一,品牌整合规划包括品牌定位、确定品牌核心价值观和建立品牌的识别体系及明确相互关系。品牌整体定位以消费者需要为出发点;品牌核心价值观应体现企业的优势、努力的方向和消费者切实的需要;品牌的识别体系包括视觉识别、核心识别和延伸识别。三者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才能建立清晰、积极、统一的形象。第二,建立品牌建设的评估标准和管理系统。品牌管理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品牌责任归属和组织运作机制;品牌现状分析、评估机制;建立品牌的维护管理系统。品牌管理需要建立品牌建设的评估标准,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结果性指标:包括品牌知名度、顾客品牌忠诚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市场占有率等;其二,过程性指标:如媒体文章数量或报道数量、参与各种活动数量、营销效果评估等。
3.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品牌营销的进行
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它培养了员工积极性的动力,它是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源,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为具体的奋斗日标、信条和行为准则。一方面,可
以把员工的潜力发掘出来,使之服务于该企业共同的事业;另一方面,使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得到统一。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所共识的观念,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企业文化还可以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目前,社会己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渡,社会文化正渗透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同样,消费者也是在企业建立的文化中消费,现在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更强调一种文化,产品已由过去那种没思想、没有感情的物体上升为一个充满人性化的载体。只有当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感受到文化时产生激动、乐趣,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消费者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1]作者.论文题目.书籍名称或刊物,刊物期次
[2]作者.论文题目.书籍名称或刊物,刊物期次
[3]作者.论文题目.书籍名称或刊物,刊物期次
[4]作者.论文题目.书籍名称或刊物,刊物期次
[5]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6]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系统论在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 篇5
在第7期COMMUNICATION OF THE ACM上有两篇关于中国ERP的文章,其中一篇题为“为什么西方供应商不能占领中国ERP市场”,其中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西方的ERP软件采用的企业模式反映了西方的工业实践,他不适应中国的文化,不适应中国的工业实践。从采用西方ERP软件的企业实施的效果也说明了这一点。事实上没有一家西方的ERP软件供应商能针对中国企业的需求来修改他们的软件。在当前信息化仍是企业发展的主旋律的时期,我国已拥有功能比较完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RP产品。同时,国产品牌产品在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的基础上,贴近本地化需求成为了产品最大的竞争优势.并且,由于国产ERP软件产品都是近些年开发的,融合了当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所采用的技术架构与国外软件差距不大。一方面国产ERP和国外产品相比具备贴近用户需求的优势,并且技术架构和开发工具也比较先进;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用户IT投入不高的大形式下,国产品牌更受用户青睐。
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的ERP供应商和佳ERP在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简称紫竹药业)成功实施,说明中国ERP软件日趋成熟,从紫竹药业ERP实施周期短且效果明显来看,说明中国ERP软件比西方ERP软件适合中国企业。由于国际企业面临全球竞争的影响,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市场的改变已成为普遍需求,我个人认为这给我国ERP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因为占中国市场主导地位的ERP软件将在中国产生,而且这种ERP软件代表了未来方向,它必将占领国际市场。
目前,在紫竹药业的成功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晰的得知紫竹药业信息化核心是业务流程优化和ERP项目的实施,并且该项目具有五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在“非典”期间签约的`ERP项目。
二是国内明确把效益指标写入ERP合同的项目,可谓开创了信息化指标评价先河。
三是管理咨询、业务流程优化、ERP实施全面一体化的项目。
紫竹管理咨询从四个不同的视角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
首先是企业战略的视角。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建立企业的快速市场反应机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供需链体系。
其次是客户的视角。从为客户提供价值的角度,提出企业应该专注和擅长业务流程及其优化的方案,为企业的ERP实施奠定基础。
再次是内部价值链的视角。分析现有流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剔除不增值的作业,提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
最后是流程的视角。突破部门的壁垒,注重各主要业务流程之间的衔接,保证各业务环节的物流、信息流的畅通。例如在流程重组和ERP项目实施的衔接方案的建议中哪些问题可以通过ERP项目实施得到解决,哪些是不依赖于ERP项目解决的问题等都一一做了认真分析和详细说明。
四是国内全套信息化(ERP)项目实施周期短的项目。
该项目于205月20日签约,6月1日启动管理咨询,7月1日启动ERP系统;201月1日系统试运行,4月1日正式运行。打破了业内ERP实施难、周期长、成功率低的不利局面,为国内其他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总结经验。
五是从ERP选型、调研、培训、实施、协调,董事长全面参与的ERP项目。
紫竹药业决策层对ERP项目的重视程度之高,在国内是少见的。董事长尹栩颖明确表示,紫竹上ERP系统,不是为了赶时髦,粉饰企业管理门面,而是企业在可持续的科学管理发展中需要这样的一种管理模式。尹总同时也强调,ERP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融合企业自身管理需求的信息化工具。企业如果没有源自于这种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什么样的管理工具都是无济于事的。同时,ERP项目实施给紫竹药业带来了新变化,首先在信息集成方面,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同步;从规范化管理方面要求其形成规范的管理模式,通过ERP固化使流程通畅、信息透明、资源配制、决策支持,形成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
目前紫竹药业ERP成果已经在企业管理各个方面得到了体现,使紫竹药业在企业管理领域前进了一大步,为企业经济效益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而加快了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跨越发展的步伐,为企业经济效益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经济效益相比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增长比例为38.46%,工业总产值(现价)增长比例15.76%,工业增加值增长比例为57.31%,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比例为20.59%,利润增长比例为59.58%。]。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篇6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完成期限:2016年1月8日 至 2016年4月20日
学习中心:嘉兴 专业名称:物流管理 学生姓名:刘必贵 学生学号:***3 指导教师:蔺宇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需要,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从而实现降低最终成本,获得最大利润。物流行业也不例外的使用了很多物流方面的信息技术,提高物流效率。信息化技术是现代物流的核心技术,依靠数据信息作为基础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物流解决方案。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业的运用,使分散的货运、储存、装卸、包装、信息管理等运行模式进行完善整合,是现代化运作的复合型产业,是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使用的概况
(一)条形码技术
条形码是根据某条码规则,由具有一定规律的粗细线条、空和相应的数字组成的一组识别图形符号,一般用于货物的分拣和运输。要使货物自动分拣到不同的运输机上,就要把条形码标签贴在货物上,并在每个分拣点装一台条形码扫描器。例如,在仓储配送过程中,拣货员在空箱上贴上条形码标签,然后用手持式扫描器识读,根据标签上的信息,计算机发出拣货指令。装满货物的纸箱封箱后运送到自动分拣机,在全方位扫描识别纸箱上的条码后,计算机指挥拨叉机把纸箱拨入相应的装车线,以便集中装车运往零售店。运送货物通道,可快速地采集货物上的条形码标识符、货物的实际尺寸和重量等信息,这个过程不需要人工操作。运送货物过程中的称量可使信息系统保持很高的通过能力,实时提供重量信息,检验重量误差、重量范围。称量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可用于生产总结、效率报告、质量控制、发运单的生成,还可为快递公司制作专用单据。
(二)EDI技术
EDI是计算机技术与远程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用于电子计算机之间传递商业信息。物流EDI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方法。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采用EDI技术可快速地传输数据,接收出货单,降低成本。采用EDI技术并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集成,可改善接单、配送、催款等作业流程。采用EDI 技术还可进行企业流程再造。
(三)GPS技术
GPS在物流企业的运输管理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车辆和货物的管理和调度。例如,GPS为汽车、轮船等运输工具的导航定位提供了具体的实时的定位,驾驶员可随
第 1 页(共7页)时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通过车载电台,还可将GPS定位信息发送给调度指挥中心,该中心可根据屏幕电子地图的显示,及时掌握各个车辆所在的具体位置。
(四)GIS技术
GIS技术,中文名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是所各种地理位置的信用和有关视图结合起来,并把地理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及各种应用结象、CAD技术、遥感技术、GPS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在物流领域中主要提供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1]。
(五)RFID技术
RFID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现在比较流行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发射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应用于各种恶劣工作环境。在物流领域中已经有一定范围的应用,如电子收费系统(ETC)、产品标识、物流标签等,未来会成为主流标识技术[2]。
(六)计算机网络技术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领域也较广泛的使用了该项技术,真正得将物流与信息流结合起来,在局域网和互联网为物流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实时信息。
二、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物流企业还处在相对比较原始、低级的阶段。据统计,己经实施或是部分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占了21%,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有10%。
(一)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物流设备落后
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根据中国仓储协会调查,2002年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而且,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实用的条码技术、RFID、GPS/GIS和EDI技术在中国物流企业的应用也不理想。另外,多数国内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
第 2 页(共7页)不多。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
(1)多停留在手工操作层面,效率低下。受传统观念及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这些物流公司日常业务操作大多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层面上,最大问题就是效率低下,差错率高。使操作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的主要精力都牵涉在繁杂的单证制作与整理等事务性工作上,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由于差错率高,货物错投的现象不仅增加了物流企业本身的纠错成本,也给客户带来了无法估算的损失。比如生产线上需要的配件,可能会因物流公司的漏运或错运造成整个生产线停工待产;商场黄金周所需的商品却在节后运达,错过最佳的销售时机。
(2)相关部门间工作不协调,沟通困难,信息资源共享困难。沟通手段落后,同一业务部门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不协调,部分工作环节存在重复劳动等问题。信息共享不及时、不充分,既无法与合作伙伴建立有机的信息共享系统,也不能与客户自有的信息系统做到有效沟通,影响了工作开展,降低了客户服务水平,不能更大程度的赢得客户的信任。
(3)业务跟踪手段落后,企业经营风险大。缺乏有效的业务跟踪统计工具,无法对每一票业务进行监督,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大大增加了财务管理风险。业务跟踪手段的落后,也造成了客户数据库的缺失,不仅不利于提供个性化的客户服务,而且因业务人员跳槽带走客户资源的现象更是屡有发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企业自主网站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且缺乏信息交流平台
当前我国的很多物流企业在网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拥有自己的网站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将建设目光放在了硬件的配备及管理之上,他们认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主要看硬件的配备情况。这就造成了很多企业的硬件设施很到位,同时人员的素质也比较高,而忽略了软件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属网站,在信息的回收处理方面仍然采用了传统方式。
有些企业经过市场实践已经逐步认识到信息利用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但是网站后期的维护管理等工作却相对落后,很多网站在建成之后往往很长时间不进行页面更新。同时对于自身的物流相关信息说明也不够全面,特别是在信息的交流共享方面更是缺乏,很多网站的建设仅仅是向客户展示了自己,并没有为客户提供一个诉说的平台,客户心中的想法自然也就无法向企业反映。因此,目前很多企业建设的网站其实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并不是太实用,网站无法传递客户的想法,同时也无法反映存在的问题,自然无法帮助企业及时地把握市场走向,这对于企业的发展
第 3 页(共7页)是不利的。同时,由于缺乏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自然无法知道客户的需求,市场渠道的稳定性自然也就无法予以保证。
(三)复合型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缺乏,信息化实施效果不佳
由于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奇缺,尤其是既懂物流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十分匮乏,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当前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技术。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即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的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由独立的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但是,受现行经营体制的制约,我国多数企业的物流活动由企业内部组织完成。人才是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关键,目前中小物流企业普遍缺乏复合型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这直接导致物流信息化的实施与推进困难。把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交给一个既不懂信息系统又不懂管理的主管人员负责实施的话,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四)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未建立完善的物流控制体系
企业物流信息资源开发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开发物流信息资源既是物流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物流信息化的归宿。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3]。
物流企业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对企业物流业务进行全程跟踪,并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回收处理,及时回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控制体系以方便企业的管理。在这个系统中应当包含物件的接收、输送、仓储、交货等各个方面,对于货物运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实时跟踪,将每一笔货物的运输信息掌握住,这样才能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对于这方面的认识并不是很到位,同时也缺乏相应体系的建设,造成整个物流企业的信息传输系统仍然处于原始水平,并没有充分发挥出网络信息建设的优点。
(五)物流信息软件建设相对滞后
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在硬件方面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在软件建设方面,标准化的物流信息是指在进行管理过程中运用统一的信息编码,通过对信
第 4 页(共7页)息的处理反映出具体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信息处理软件来完成。而目前很多的物流企业并没有这样的信息处理软件,造成了信息编码不清楚,同时标准也不完全统一,最终导致信息的传输出现混乱和滞后[4]。
三、物流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合理化建议
(一)引进GPS车辆定位系统,合理调度车辆
在众多的信息技术中,G P S 对物流运输企业有重大的应用价值。GPS在物流中广泛应用后,通过互联网能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三方应用,车辆使用方、运输公司、接货方对物流中的车货位置及运行情况等都能做到了如指掌,有利于三方协调好商务关系,进而获得最优的物流流程方案,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GIS/GPS车辆定位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打造数字物流企业,企业运作规范化。(2)通过对运输设备的导航跟踪,提高车辆的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3)利用GPS、GIS技术可以实时掌握车辆的实际位置。
(二)加强企业信息网络建设,促进信息交流 1.有条件地发展信息化,加强企业信息网络建设
根据调查,很多企业都计划加强信息化建设来更好服务客户。物流企业在进行网络信息化建设时,必须针对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实际需求,进行有计划的建设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管是硬件设施的配备,还是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乃至企业网站的建立、信息沟通平台的建立等,这些都要求企业在网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来完成相关工作。只有建设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信息系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方向。因此,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是企业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部分,要想让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加合理,那就需要制定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目标,编制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程序。
2.完善信息采集技术和数据库建设
完整的信息采集,为量化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相关部门间的信息联网,电脑录入打单代替手工开单,实现各分点间的信息数据远程互换。提高工作时效性的同时,加强了企业对每一票货物的全程跟踪能力,为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了各类强有力的原始业务数据。
完善、准确的数据库建设,是企业管理决策的有力助手。数据必须准确、及时和全面,数据驱动了物流系统的优化过程,降低企业的综合运营成本。比如如何根据企业业
第 5 页(共7页)务的大小来动态、合理的租用车辆,通过提高每辆车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如果数据不准确,或有关数据不能够及时地输入系统,则由此产生的物流运输优化方案就是值得怀疑的。
3.建立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并对其进行数据挖掘
由国家主导构建,行业或区域支持建立,基于Internet的物流公共信息技术平台,将工厂、销售商及物流企业等供应链节点企业连接在一起,按统一的数据标准流转的基础物流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节约社会资源,满足各方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物流共享信息,还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形成物流信息数据仓库,并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国家、行业企业及用户提供决策提供依据[5]。
(三)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得业务知识、拥有较高业务技能的专业人员。物流企业应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训。例如,根据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合作,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课程,培养大批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操作实用型人才。争取行业组织和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物流人才的培养,并由行业组织执行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形成从物流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到从业资格认证一套完整的体系,为企业提供人才[6]。
(四)架设仓库监控设备系统,实现管理专业化
借助数据录像技术,可实现对货物在分拣、清点、入库、仓储、出库及装卸等各个环节的监控。该系统可用于监看运货车辆在货物运输与装货卸货过程中的货物安全情况,避免货物丢失以及在货物丢失后能够通过录像文件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为今后的调查取证提供可靠的依据[6]。
(五)加大软件投入及开发力度
物流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对信息的及时处理,而硬件设施是保障所有工作的基础,但是这还不够,如果缺乏必要的软件设施,那么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同样难以实现。目前针对物流企业管理的软件开发主要集中于物流控制、物流设备等方面的软件,这些软件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保障硬件环境的同时,注重软件环境的优化,才能真正发挥出硬件设施的作用,从而使之更有效的运作。当然在软件开发的时候,要注重技术的先进化,必须要保证所选择的软件是最新的,同时还要留给软件可升级的空间,这样才能打造出符合现代化物流企业需要的物流管理系统[5]。
第 6 页(共7页)
四、结束语
物流企业要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信息化是其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对新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使物流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完善及使用中,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也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工作制度,并将网络信息安全作为信息技术防范的重点,来保证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安全有效地使用。
参考文献
系统论在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 篇7
我院作为一家有众多设计部门的企业,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 现已建成由众多图形工作站、核心交换机、接入路由设备等组成的内部网络。该网络在实现数据共享、网络文件打印等方面, 初步满足了院内相关部门的需求。随着设计部门业务的不断扩展, 我院在日常的业务处理中也面临一个新问题:简单的一项业务申请如果遇到负责人出差就无法得到审批, 传统的纸质办公模式已成为制约工作效率的一大瓶颈。因此, 如何利用既有网络条件, 设计一种基于OA技术的业务处理模式, 已成为我院信息化建设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系统的设计原则
OA管理系统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数据管理功能。对于已归档的业务流, 终端用户在输入业务关键字的基础上, 就可查询到包含此文字的所有业务流。同时, OA系统管理人员可对无效业务流执行删除操作。 (2) 相关数据集成功能。OA管理系统还应具备处理考勤类型数据的能力, 人事管理人员通过查看该数据可获取院内人员的考勤情况。 (3) 信息发布功能。管理人员可根据院工作需要将相关信息发布到OA信息发布区, 院内员工以通知的方式接收该类消息。 (4) 支持移动办公。OA管理系统应能够满足员工的异地办公需求, 出差人员可通过网络随时访问到院内的OA办公系统。
三、系统的实现
OA管理系统实现复杂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流转, 其中每一项工作流的设计都包括表单定义、流程定义及工作流引擎。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流程处理模块: (1) 日常工作模块:该模块包含员工工作计划申请、院内通知。前者由员工向上级主管领导提交, 审批后由人事管理人员归档。而院内通知由经营管理部指定权限的人员进行发布。 (2) 费用相关模块。考虑到财务部门的特殊要求, 目前设计的借款申请、差费报销、生产采购费用报销这三项流程实行永久纸质及OA系统电子审批同步进行。其中纸质文件作为财务人员行为的依据, 而OA上的电子文件则作为信息共享的手段为管理部门提供数据统计、分析等服务。 (3) 公文管理模块。日常公文管理主要包括印章使用申请、外来文件的发放。该模块审批与发布均由经营管理部相关人员实施。 (4) 考勤相关模块。该模块可为管理人员提供院内人员流动统计信息, 主要包括加班申请、请假申请、市内公出申请。 (5) 服务支持模块。该模块由办公用品申领、车辆使用申请、复印文件申请、耗材申请、会议室使用申请几大部分组成, 模块的审批同样由经营管理部相关人员实施。
四、OA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
OA管理系统通过提供B/S方式实现终端用户对其的数据访问, 如何确保终端用户身份的真实有效, 就成为该系统推广应用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基于“用户名+密码”的认证模式中, 极易造成使用人员密码的泄露, 进而导致OA系统数据被非法访问甚至破坏, 信息安全是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的。
我院构建的OA管理系统采用基于数字证书、利用PKI技术进行身份认证的安全解决方案。其中, 企业CA负责向终端用户发布数字证书, 为该用户提供合法的身份证明。数据证书的存储则采用USB Key作为介质, 同时私钥的使用也仅限于该介质内。该方案在解决了OA用户认证安全的基础上, 也解决了目前OA应用中的单点登陆问题, 为OA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五、总结与展望
我院OA管理系统的成功部署, 实现了业务的电子化办公, 较好地解决了人员操作的效率低下, 工作相关资料不能有效和统一地管理, 工作流程的审批意见不能完整保存并归档的问题。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 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摘要:本文从深入分析OA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入手, 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 构建了一个基于应用层的OA管理系统;同时也对OA应用中涉及的用户身份认证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内容对相关企业如何科学部署OA系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OA系统,工作流,信息安全,身份认证
参考文献
[1]郑丽娟, 任永昌.OA系统信息传送模块的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5]:220-223.
系统论在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 篇8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电解铝企业;精细化管理;内部市场
一、内部市场化改革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电解铝企业已走向市场,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原有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已经成为电解铝企业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就是引入市场机制,在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经济,以价格为纽带,制定价格体系。以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单位作为经营主体,通过内部市场来调配生产资源、激励员工,从而达到提高整个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基本内涵是:将企业内部各生产系统、各单位以及单位的各班组,各道工序,用市场用户的关系加以链接,使各系统,各单位,上道工序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转化为用内部价格所衡量的价值和为下道工序所认可的商品,实行有偿往来结算。内部市场的作用一是合理配置资源,二是使各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市场主体能够自主经营。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管理理念科学化、经营意识自主化、经营关系市场化、现场管理精细化、经营成果透明化。
二、内部市场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1.系统功能划分
内部市场化管理信息系统是根据电解铝内部市场化运作流程和组织结构设计的,在企业内部划分若干专业市场,如资金市场、产品市场、开拓运输市场、电力市场、设备市场、物资市场、安全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各单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测定的内部市场价格进行结算,各项收入减去各项支出是该部门的可分配收入,再按照本部门人员绩效考核结果计算个人收入。整个运作过程体现了成本控制、预算管理、收益核算、绩效评价等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收入与绩效挂钩,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信息系统是市场化运作的基础平台和支撑,按照功能大致分成八个子系统。
下面简要介绍各模块的主要功能:
2.模块功能介绍
职工考核模块主要将职工每天工作量用一定的指标考核并且将工作量以得分形式统计。比如生产班组的小组长按照出勤、标准化、安全、准时、素养、清洁等指标考核,输入得分与扣分,每个职工得分总和作为收入分配的系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职工可以从系统中及时查询自己每班次得分和按天、周、月累计的得分情况,做到公平透明。
个人核算模块主要根据工作量计算工资,计件工资实现日清日结,岗位工资实现月清月结。内部市场体系建立以后,职工是市场主体对生产经营的控制与核算的关键环节,以往工资与绩效不挂钩,职工积极性不高、效率低。现在职工每日工资可以及时反映劳动成果,充分调动了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系统可以设定职工每月基本工资,其它部分由计件工资组成,再加上奖罚,计算出职工最终月工资。
市场化结算模块包括收支录入、收支结算、直接结算、链式结算、部门费用预算、收支台帐与表报分析等功能,主要实现各部门的预算与收支管理。这是内部市场化特色的集中体现,各部门独立结算,一个部门的收入来自另一个部门的支出;本部门收入扣除支出是盈利,也即该部门员工工资的来源。每个部门都自觉控制成本、杜绝浪费,部门间如果出现纠纷可以申请仲裁,由内部市场部执行。信息系统允许各电解铝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收支科目。系统还提供各种收支报表,可以随时了解部门收支明细和预算执行情况。
物资管理模块主要是材料核算和仓库管理;材料核算系统主要完成网上申领材料和各种查询功能;仓库管理系统管理仓库中材料的收、发、存情况,实时统计库存和消耗。物资管理是电解铝企业生产运作的重要环节,电解铝企业日常生产所需要材料有上千种且用量巨大,是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往电解铝企业对于材料管理不规范,浪费情况严重,内部市场化体制下,生产单位的材料消耗计入该部门的支出并且设定计划和限额,超过限额的材料单价上调。所有材料的领用、审批都通过计算机网上完成,消耗情况可从信息系统中及时查询,这种做法在降低生产成本上效果显著。
工程核算模块主要是将部门收支细化到工程。通过制定工程单价可以按照价格进行内部竞标,承揽工程的部门将工程收入计入部门收入,材料、水电、设备租赁、其它部门服务费等计入部门支出,通过系统可以查询每个工程的收入和费用明细,及时控制。该模块为市场化结算、物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模块提供数据。
资产管理模块主要维护重要资产的信息,比如各类大型设备,它们价格昂贵、使用寿命长、计算折旧。需要对其进行注册、申领、审批、监控、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的跟踪管理,杜绝浪费和非正常损耗。设备租赁、修旧利废管理也是该模块的重要功能。
安全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安全隐患跟踪管理以及职工的安全培训管理。安全管理是电解铝企业的重中之中,内部市场中专门设立了安全市场,将安全隐患的检查、整改情况计入部门收支:发现一个隐患计安监部门收入,同时计被查部门的支出。使用经济手段促进检查部门和被查部门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高度重视,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意识。该模块将安全隐患进行细分,按危害程度为每种隐患设定不安全指数,根据安监部门每天例行检查的结果和被查部门隐患整改情况统计汇总,得出部门不安全指数。该指数体现各部门安全管理现状,上级部门以此为据进行奖励和处罚。
系统维护模块主要负责用户、部门、职工等基础数据的维护和权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涉及部门众多,权限管理比较复杂。系统权限分为常规权限和特殊权限两大类,常规权限包括用户模块和用户部门两种,限制某个用户只能使用系统设定的若干模块功能和指定的部门数据;特殊权限包括用户材料、用户科目、用户级别等,限定不同用户可以操作的数据范围,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大大减少系统数据错误,保证安全性。
三、信息系统对电解铝企业内部市场化改革的作用
1.信息系统保障内部市场化运作对信息的需求
内部市场化是一种精细化管理,它要求科学决策。汪中求教授认为中西方管理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使管理者重整体轻细节,而西方文化更强调细节,通过追求细节的完美达到整体最优。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需要向西方学习,电解铝企业尤其如此。实行内部市场化以后,各级管理者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成倍增加,例如统计职工每日工资、计算各种材料消耗、跟踪设备使用情况,这些工作都涉及大量数据,原有手工处理模式已无法满足要求,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使用信息技术来保证各部门对信息的需求是必然选择。
2.信息系统保证内部市场化改革的效率和公平
内部市场化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效率、获得竞争优势。利用信息系统替代手工可以大幅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度,同时使每个职工及时获取需要的信息。实行日清日结的计件工资后,每个职工每天都可以查询自己的工作表现和收入情况,上级对职工的奖罚也有据可循,激励措施更加有效,真正做到按劳分配。部门作为独立经营主体促使其自觉控制成本,各单位自通过修旧利废、节能降耗等措施大幅降低了成本。工程竞标在各采掘、辅助单位中引入内部竞争,使效率高的部门脱颖而出,增强了自主经营的意识。管理部门用“数据说话”代替过去的主观评价,更加公平、透明。
3.信息系统实施促进电解铝企业管理思想变革
国有企业思想观念落后是影响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企业决策者墨守成规,惧怕承担变革和使用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缺乏深入研究,对信息化建设结果急功近利。有的企业领导认为只要花钱买来设备和技术,建立起计算机网络,就会有效益,当没获得预想效果时,就草率的将信息系统搁置一边,没有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对企业原有管理方式进行深刻变革。通过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信息系统,电解铝企业员工从上到下都接受了一次现代化管理思想的教育。
4.信息系统实施促进基础设施改善和人员素质提高
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企业在人员和基础设施上进行较大投入。电解铝企业信息化水平差异大,大多数电解铝企业已经具备了基础的信息平台,有信息系统实施的经验。内部市场化管理信息系统几乎涉及电解铝企业的每一个部门,要求建立一体的网络化平台,对关键部门原有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行人员、物资、设备、统一编码。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员工素质,引进和培养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电解铝企业职工操作信息系统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因此必需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对操作人员集中培训,考核上岗,各级领导也应该带头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系统操作。因此,信息系统实施会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杨中,赵林根等.市场化精细管理——开滦(集团)自主管理创新实践.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系统论在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推荐阅读:
嵌入式系统在车辆导航监控系统中的应用05-29
oa系统在国企中的应用05-10
传感控制系统在矿井水害预防中的应用08-03
云计算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10-21
多级存储技术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07-19
Ajax技术在在线考试系统中的应用研究10-27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状况分析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