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

2024-09-01

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共12篇)

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 篇1

第六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增长、迁移和分布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

知识要求

智能训练

思想教育

重点:通过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世界人口的分布可以知道人口发展的形势,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为学习和了解后面的人口问题打下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需要详细讲解

难点:由于人口迁移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再加上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比较多,因此人口迁移及其原因就成为了本节的难点,另外,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也是难点之一

教学

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依 据

时间

分配

导入

3分钟

板书

第六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阅读

2分钟

板书

引入

1分钟

讲述

10分钟

板书

1、速度:缓慢 加快

练习

5分钟

讲述

3分钟

引入

练习

3分钟

板书

读图

5分钟

板书

发达国家慢

阅读

5分钟

引入

讲述

10分钟

板书

科技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引入

读图

3分钟

板书

(人/km2)

练习

8分钟

小结

2分钟

板书

人口密度大:稠密

引入

读图

15分钟

小结

3分钟

板书

分布地区

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

人口稀少地区

练习

7分钟

总结

5分钟

本节内容板书设计采用纲要式和表解式相结合,用powerpoint展示,边讲边板,穿插于教学过程中。

第六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1、速度:缓慢 加快 发达国家慢

科技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四、人口密度= (人/km2) 人口密度大:稠密

分布地区

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

人口稀少地区

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 篇2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GIS) ,人口,流动,管理,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日益加深的全球化, 使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同时也出现了资源紧缺、大学生就业难、人口老龄化等严峻的社会问题, 这注定了我国正面临着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转型过程。从整体来看, 我国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那么, 如何研究和管理人口, 意义非常重大。单一地研究人口并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人口状况, 人是社会以及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 所以要深入地研究人口就必须把人口信息、经济信息和地理信息这三种信息整合起来, 才能得到全面、准确、有价值的人口信息, 并为政府各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对提高职能部门管理服务水平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近年来, GIS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 人口、经济等统计信息所具有的空间特征,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空间可视化, 从而得到人口在空间中的直观的分布变化规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精度更高、更加灵活有效的表示和统计人口数据的新方法, 人口数据空间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 而GIS技术在空间分析上具有突出的优势。总之,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能够更科学、高效地管理人口数据, 提高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水平, 实现人口信息服务的有效增值。

一、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缩写为GIS) 的创立与发展是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表示、处理、分析和应用手段的不断发展紧密联系的。地理信息系统起源于北美。有时又被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 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 (包括大气层) 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空间分析能力是GIS的主要功能, 也是GIS与计算机制图软件相区别的主要特征。它还具有输入、管理、转换、可视化、组织、查询、分析等功能。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 80%以上的信息都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获取、处理、管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 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城市规划、智能交通、人口管理、人口统计与分布、房地产, 公共卫生、运输物流、防震减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二、人口地理信息系统

人口地理信息系统 (简称人口GIS) 是MIS与GIS结合的一种新技术, 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是针对人口空间信息特点的GIS, 是GIS的一个重要分支。国内人口GIS真正兴起, 始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后。随着各地海量人口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挖掘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为在人口GIS中挖掘出可信的、有效的人口信息提供了方便 (1) 。

基于GIS的人口管理信息系统, 将人口信息与空间信息相结合。充分运用GIS技术将人口的属性数据、空间数据、时间数据“三位一体化”, 实现了人口普查、日常管理、统计与分析的数字化和可视化。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时效性强、可视化效果好等优点.能更快地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直观明了的各项人口信息。

三、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国社会正在由过去那种高度统一和集中、社会连带性极强的社会, 转变为更多带有局部性、碎片化特征的社会 (魏立华、阎小培, 2005) 。由此看来, 转型期大城市的空间发展已不单是经济、产业、物质空间的问题, 社会中人的问题已成为大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核心要素。

人类的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发展变化都是在时空框架下进行的, 地球空间信息是它们的载体和数学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 市场化体制环境促进了资源的流动与配置, 经济要素、人口、职业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 有利于城市空间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 它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一些社会负面效应, 造成阶层间社会距离拉大 (张京祥, 2007) 。由此看来, 大城市的空间发展已不单是经济、产业、物质空间的问题, 人的问题已成为大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核心要素。

人是社会以及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 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 也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人口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解决人口问题迫在眉睫。要解决好人口问题, 首先要全面掌握人口信息, 不仅需要掌握人口的结构、受教育程度、老龄化等情况, 也需要掌握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迁移等信息资料, 以利于科学制定人口政策,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人口管理的特点是数据量大, 流动性强、地域区别明显, 复杂度高, 而将“人口信息”与“地理”相结合进行管理, 结合数字地图, 运用Arcgis等技术, 就可以较好地处理、解决上述问题。将人口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就能更好地实现对人口数据的采集、查询、管理、显示、分析、发布等功能。

对于人口的多种行为而言, 人口赖以存在的地域空间同样具有多重属性。因此, 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好的直观而又形象地表达人口地域情况的工具。具体的实现途径是, 利用地理编码将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联系起来, 并将这些信息集成到不同的空间域中 (Grayson 2000;Jiang and Li 2003) 。这样便实现了人口信息与地理信息的结合, 我们便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反映出人口规律。

因为有着强大而充分的数据支持, 再加上地理信息系统特有的功能和分析技术, 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 (2) 。

第一, 城市规划。例如:教育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政府公共设施的规划与选址分析等。

第二, 商业机构市场前景与客户分析的信息咨询。例如:快餐店、商场等的选址, 以及潜在的客户群规模、分布和特征分析, 特定区域内的竞争对手分析等。

第三,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工具。利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数据结合在一起,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手段得出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现状分布情况, 进一步对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 为政府相关部门作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第四, 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前, 随着各地经济发展需求及市场竞争机制推动, 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 政府各部门工作面对人口大流动的挑战, 原有的人口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由于现行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对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 无法规范租赁房屋的管理行为, 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较低, 难以满足为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因此, 建设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在目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 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多元化需求描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 从静态的老龄人口规模和空间需求研究逐渐转向动态的老龄人口结构变化、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构建人口空间分布视角下的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理论框架, 对完善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六, 人口经济压力的研究分析。人口压力主要是指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系统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从而形成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从GIS角度出发, 对人口经济压力空间分布进行描述, 分别从人口增长压力、人口生活质量压力、人口素质压力、人口就业压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时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探析 篇3

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人口分布是一定历史过程中的空间现象,人口运动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的,从来不存在离开时间和空间的人口运动,而人口的历史发展过程又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人口分布不能只理解为人口数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它还包括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和人口居住的不同地区组合与联系。

人口分布的形成包括两方面因素,即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迁移,这是塑造人口地理的两个基本因素,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这两种因素所起作用的程度不同,有时自然增长成为主要因素,有时迁移增长又成为主要因素。同时,人口分布是不断形成又不断变动的过程,它是相对静止的,又是绝对运动的,因此,可以作静态或动态的考察。人口的静态分布是指在一定历史时间人口相对静止的分布状态,它反映特定时间内的人口分布特征;人口的动态分布则指人口分布的历史发展变动状况,它反映较长历史时期中人口分布特征的变化,这两方面的考察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反映人口分布的总体状况。

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从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经济的辩证关系角度,提出了“黑河—腾冲”这一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将中国人口划分为以此线为界的东南稠密区和西北稀疏区两大人口区域单元。“黑河—腾冲”线可以明确显示该线两侧人口的空间分布疏密相差极其悬殊,在中国人口地理分布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中国人口地域研究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二、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的界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是我国人口的突出特征之一,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分布多,人口密度大,而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少,人口密度小。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我国东西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密切相关。从自然地理环境看,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降水较多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加之东部地区地形绝大部分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又处于许多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灌溉便利,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世界农业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而西部地区则以干旱、半干旱的非季风气候为主,降水稀少,作物生长期短,加之地形多为高原山地,地表多为草原、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不利于农耕,畜牧业比重高于东部季风气候区,但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基本上属于靠天养畜的粗放经营方式。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东部地区交通便利,经济文化发达,对外联系便利,工商业发达,大中城市分布较多,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条件;而西部地区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对外联系不便,工商业不发达,大中城市分布较少,不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东西差异,造成了我国人口东西分布的疏密差异。

1935年,我国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胡焕庸先生,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提出了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黑河市,经四川雅安、盐源,到云南省腾冲县,大致为倾角45°基本直线,该线东南方36%的国土面积居住着96%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该线西北方面积占全国的64%,人口却只占4%,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荒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为游牧民族的天下。由此划出两个迥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域,首次揭示了我国人口地域差异的格局,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条线也因此而被称作“胡焕庸线”。后来,许多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胡焕庸线两侧的面积和人口作了精确测算,得出该线东南侧面积占全国的43%,人口占全国的94%,该线西北侧面积占全国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的6%。这就是写进中学地理教科书中的面积人口比及中国人口的地理空间分布。

三、探析中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的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口的分布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人口分布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密度过高,可能引起人口对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人口密度过低,可能不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生产力的发展。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利用程度。人口分布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是起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线为界,大致呈现出“两密”、“两疏”的分布特点,即东部沿海地区密集,平原地区密集;西部高原地区稀少,山区人口稀少。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却与人口的分布极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过密地区,劳动力过剩,产生就业问题;人口稀少地区,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影响经济发展。如何合理布局我国人口,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又好又快地促进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是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应该关注的问题,更是广大地理和人口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和重任。

“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人口运动就是各种自然矛盾和社会矛盾运动的综合结果,而社会矛盾运动起着决定的作用。”人口的运动意味着人口的变动和发展,而人口的变动,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又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促使人口变动的根本原因。我国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素质高,生产力水平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但也应该看到,东部地区由于开发较早,土地垦殖指数高,人口密度大,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土地资源紧张。从产业结构看,主要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但工业发展中的资源、能源短缺,需要大量从中、西部地区调入。同时由于工业发展早,工业规模大,导致工业废弃物排放多,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严重。在辽中南地区、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和太湖流域等地尤为严重。

而人口稀少的广大西部地区,由于开发滞后,生产力水平落后,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交通运输条件差,各项经济指标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但少数民族人口多,贫困人口多,城市化水平低。从产业结构看,西部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工业污染虽不及东部地区,但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破坏严重。西南地区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从能源利用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资源短缺,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教育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技术条件落后,开发利用少,利用率低。

从心理因素看,东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比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而西部地区,人们思想守旧,在经济竞争中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易于满足,观念保守,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淡薄。由此可见,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差异,是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的因素。人口问题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合理布局我国人口,有利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走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为此,东部地区在合理布局人口、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应把社会保障、卫生保障、教育和就业保障纳入发展规划,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节约资源,广开能源,大力发展核电技术。产业结构中应发展耗能少、污染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重点是对工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实行清洁生产和达标排放,减少生产、生活废水对河流、湖泊水资源的污染。产业结构中以知识密集的二、三产为主,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西部地区在合理布局人口时,主要任务是消除文盲和贫困,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础上,提高广大农村的人口素质和生活水平。工业结构中应少发展高、新、尖技术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防止以发展煤炭为主的火电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能源建设中应以水电为主。在重点保护现有基本农田,注意解决贫困人口粮食问题,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高开采和冶炼技术,大力发展旅游业,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教案 篇4

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能力目标

1.通过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

国际

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大板块,每一板块内部又分为二战前后和改革开放前后为时间界线。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差异性,构成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加强总结和比较。利用多媒体采取比较法列出两幅表格,让学生比较二战前后和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的路线、特点、原因。从案例分析不同的国家由于

历史

文化

背景不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也各相同。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影响人口迁移的

决定

性因素各有不同。本节课有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料和形式,可相互穿插灵活运用于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类型(流向、成因、意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比较法

教具准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图表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假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重新选择住地,你会选择什么地方?学生在七嘴八舌中各抒己见。老师总结,出于多种原因,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人们的住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会发生空间移动,这就是人口迁移。本节课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

自然

增减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空间移动

人口迁移三大要素居住地变更

时间限制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做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运动,才被当做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就是要把人口迁移与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常往返、外地

购物

、出差等活动区分开。另外,按照这一定义,游牧民的迁徙、季节的季节流动、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应包括在人口迁移之中。

第二、人口迁移的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

说一说 :哪一种属于人口迁移?让学生理解人口迁移含义。

1民工潮涌向城市

2美国人口从“冷冻地带”向“阳光地带”转移

3小吴去北京

旅游

一个月

4三峡库区区民搬迁沿海城市安家落户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去想里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3.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4.我国的人口迁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

1.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可以请家庭亲属中有移民背景的同学简要介绍有关情况,以了解这种地理现象发生其影响。让学生讲解个人所在家庭的迁移经历进行探讨分析,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2.近年来,我国有一些

科技

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

从迁出地来看,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人口迁出也容易造成迁出地的人才外流现象。

从迁入地来看,为东南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大量的人口对迁入地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口拥挤、人口压力过重、甚至社会治安混乱的现象.

承转:

我们学习了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那么,我们就要问,人们为什么要迁移?迁移受哪些因素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两方面

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

政治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教案 篇5

1.能够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增速的关系。

2.通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增速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开展探究讨论活动,增强探究意识;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影响因素。

【难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据BBC中文网消息,联合国发布的最新报告说,印度将在20xx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报告预计,到20xx年时,中印两国都大约将有14.5亿人口。但是20xx年之后,印度人口将继续增长一直到20xx年左右,而中国人口则会缓慢下降。目前全球人口70亿多一点,预计在20xx年以前增加为96亿。

世界人口到底具体是怎样增长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人口增长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请学生说一下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学生活动】回答:世界人口在波动增长。

【问题】什么时候人口增长快?什么时候人口增长慢?

【学生回答】在现代开始之前,世界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口增长加速。

【教师总结】世界人口数量整体而言是增加的。人口增长呈“J”型曲线增长。人口缓慢增长转变为快速增长,开始于工业革命。

过渡:世界人口的增长快慢与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

2.人口自然增长率

【教师讲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自然增长率高,相应的人口自然增长就快;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自然增长就慢。

【教师活动】展示日本和埃及两国的人口统计资料。

【学生活动】同学们计算日本和埃及两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判断哪个国家人口增长比较快?

【学生回答】通过计算得出,该年份埃及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5%,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2%。埃及的人口增长比较快。

【过渡】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

3.影响因素

【问题】影响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慢的因素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战争、自然灾害、政策等。

【教师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但是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变化,会引起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引起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从而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的快慢。

环节三:巩固拓展

【问题】阅读课本P3活动题的材料,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高?

【师生总结】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本区经济发达,进一步发展主要靠提高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单纯追求劳动者数量时代已经结束;受生育观念的影响。因社会风气、伦理观念等原因,本区各国的居民不愿多生育孩子,人口的出生率很低;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本区许多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死亡率高。因此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原因——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商品经济不发达,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自然经济占有重要的地理,引起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的经济和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多生仍然是人们的主要生育意愿;城市化水平低,妇女缺少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基本上扮演者家庭主妇的角色,保持了较高的生育水平;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政府和人们对人口问题认识不同,采取的国家政策也不同。因此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你家乡的人口增长?

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 篇6

1.? 课标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本条课标的行为动词是“说出”,属于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分辨这两个概念。其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或阈值),人类活动如果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一长远目标。

2. 能力要求

⑴ 培养自我探究能力;

⑵ 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⑶ 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德育目标

⑴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⑵ 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与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难点: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方法:启发式、小组合作与探究、讨论法、归纳法等

教学手段:学生活动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运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通过游戏思考) 1.画面上投影出“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问学生:①请问这个主题是地球的什么节日的主题? ②和谐──强调谁和谁的和谐?③如何才能使人与自然(地球)和谐发展?

2.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玩法如下:把两张大小一样的白纸(统一规格宽是78厘米,长是110厘米)铺在地上,分别请几个男同学和女同学站在纸上,看看纸能容纳站多少同学。玩的时候请同学们按不同要求分时段站在纸上。并请坐第一排的同学做监督员。

①先请一男一女站在纸上;问两学生能否在纸上自由的舒展身体?空间显得多吗?是否有点儿浪费?还可再请同学上来吗?

②接着再请一男一女两人再分别站在纸上,(男孩子和女孩子不站在同一张纸上)还可以自由的舒展身体吗?

教师简述(学生回答完后):只要调整好空间位置就可以,这个时候不浪费空间,显得有效利用空间。还可以再请同学上来吗?

③再请两男两女:四个人各自可否自由的舒展身体?

教师简述:无论怎样调整空间位置,都不可以自由的伸展身体,但可以转身。这个时候的空间显得有点拥挤了。但还可以请同学再站上来吗?

④再请五男五女:九个人可以自由的转身吗?

教师简述:恐怕不行。每人只能动也不动的站在纸上,只有“立足”之地。

教师提问:到现在为止,两张纸上还能再站人吗?

教师简述:男生站的纸已没有空余的地方,这时候我们可以说这张纸能容纳的人数已达到一个最大值,数一下,达到了九个人。那女生那张纸还能站人吗?是的,还可以。(又请一个女生站上来)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小结论,也可以说这张纸能容纳的人数是有一个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承载力来表示。因为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体格有较大的差异,亦即“消费”纸的面积的水平不同,所以同样大的纸能容纳、承载女孩子十个,男孩子只能承载九个。

游戏到此结束,谢谢这些同学的配合。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先请一男一女学生分别站在一张白纸上;让学生在纸上伸展身体;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再请一男一女学生分别站在白纸上;再让学生在纸上伸展身体;并让学生回答问题。

(坐着的学生观察思考)

再请学生站在纸上,并让这些学生回答问题。

再请学生站在纸上,并让这些学生回答问题。

让坐着的学生回答问题。

再请一女学生站在纸上。

学生回到座位上。 电脑

白纸两张 提醒学生平时要多留意身边的时事,以及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玩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浅出理解课本知识的机会。

过渡到新课 如果这张纸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张纸,那么这张纸巨大无比,其实就是地球这么大,那这张纸可以承载多少人呢?或者说地球这个环境对人口容量的限度是多少?这个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环境承载力。 新课 一、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因此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就是人口的数量。 学生思考、做笔记。 电脑 过渡 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科学家们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二、环境人口容量

究竟这个地球能容纳或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 篇7

1.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及分布 教学难点:各民族的名称及分布 3.教学用具

课件 4.教学过程

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有56个民族。

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3.完成了以上几项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理解了民族的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区分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的居民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4.讲解少数民族的概念。首先列出汉族的人口数和全国人口总数,其次让学生计算出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最后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读课本图1-3-1“我国民族的分布”。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

3.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4.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民族政策】

1.先思考有关问题,例如:(1)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汉族的人口多,是否可以要求其他55个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遵从汉族?

2.教师最后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的民族政策。

《中国的疆域》地理教案 篇8

从知识结构看,“从世界看中国”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我国的疆域”明确中国的国土面积、范围,利用经纬度确定我国的四端,即经纬度位置;“我国濒临的海洋”进一步明确海陆位置关系及海陆组成特点;“陆界和邻国”明确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知识点:

从世界看中国 →明确 地理位置

我国的疆域 →明确国土面积、领土四端

我国濒临的海洋→明确领海、内海、濒临的海洋、海岸线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岛屿和半岛

陆界和邻国 →陆界和邻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的 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关于“中国的疆域”的教法建议

在本节的 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联系学生在以前学过的 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方法,运用分析、比较、读图、谈话等 教学方法进行 教学,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注意把握地图在认识 地理位置中的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地图充分认识和分析我国的 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在讲述我国 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时, 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 地理位置的方法,启发学生从半球图中分析我国在全球的位置,巩固用经纬度来确定一个地区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我国所处的温度带,就容易得出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海陆位置的分布特点,学生从图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海陆位置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还对开发海洋资源、海上交通事业等方面有一定影响。这样不仅讲清了我国的 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而且也教给学生分析 地理位置和评价 地理位置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中国疆域”图,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要巡回检查读图的情况,要求学生从开始学习地理就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读图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中国的疆域 第一课时

重点:中国的 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歌曲,每当听到这歌声,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首先来看一下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1.读出我国所跨的经度范围(73oE―135oE)和纬度范围(4oN―53oN),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根据刚才所读出的数据,我国跨过了哪几个时区(东五区至东九区)?包括哪几个热量带(北温带和热带,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3.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4.(读世界政区图或亚洲政区图)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哪些亚洲国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5.这样的海陆位置对于我国的气候、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交往、与陆上邻国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处?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的疆域示意挂图”)

1.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并由 教师具体介绍四至点所在的位置。(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135°E多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2.请学生用直尺量一下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一下实际距离。(约5000千米)

3.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请学生计算我国南北的距离。(约5500千米)

4.从你量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我国的范围很大)?你能说出我国的面积吗?我国在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转承]这么大的范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请学生做第3页活动1,了解我国东西部的时间差异和南北方的季节差异)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 板书设计]

中国的疆域

一、我国的 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3.经纬度位置与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二、我国的疆域和面积

1.疆域(四至点)

2.面积

“中国的疆域”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中国的疆域 第二课时

重点:中国的. 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导入]回忆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东部濒临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海岸线漫长。大洋的边缘是海,那么我国濒临的是哪几个海呢?

(学生读图)

[ 教师归纳]从北到南,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依次是: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 教师讲解]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是渤海海峡,黄海与东海的分界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海与南海的分界是台湾岛南端与闽、粤大陆海岸分界处的连线。黄海、东海和南海属边缘海,渤海和琼州海峡为内海。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东部沿海有许多优良海港。

我国的领海指的是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海域。按照这个规定,其中渤海是内海,另外三个海是边缘海。(注: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另:除了渤海,我国内海还有琼州海峡。

[读图回答] 请学生读“中国地形图”,指出我国沿海的三大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南海诸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等重要的半岛、岛屿和群岛。

[总结]我国共有大小岛屿约5000多个。

思考:从海陆疆域看,中国同英国有什么不同?同蒙古有什么不同?同美国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最终明确:中国既不象英国那样四面环海,也不象蒙古国那样深居内陆,而是同美国一样,部分地区临海。但又和美国有所不同,那就是美国东西都临海,而中国只有一面临海。

[读图回答] 请学生读“中国政区图”

1.指出我国陆上共有15个邻国:东面的邻国有朝鲜;北面的邻国有俄罗斯和蒙古;西北面的邻国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的邻国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西南的邻国有印度(中印边境西段)、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中印边境东段);南面的邻国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2.说出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隔黄海与韩国相望,隔东海与日本相望,隔南海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

[总结] 从上述内容,使我们知道了祖国的位置、面积、临海和邻国等知识,认识到伟大祖国的国土辽阔、位置优越,我们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而自豪。

[ 板书设计]

三、我国濒临的海洋

1.我国濒临的海洋与漫长的海岸线

2.我国的领海

3.我国众多的岛屿

四、我国的陆界和邻国

1.漫长的陆界

2.陆上邻国

地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地理教案 篇9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CAI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2、记住:南北干线(5条),东西干线(3条),铁路枢纽(6个)。

[能力目标]

1、学会在填充图中准确地填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

2、应用全国铁路网的知识,结合地图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

教学重点:

记住南北、东西干线及铁路枢纽

教具准备:

电脑/Soft/Index.html>课件 铁路干线填充图

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法 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看到画面,就知道了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和什么有关?(火车运行画面配以音乐)

2、师:前面我们了解到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大陆上除西藏外,已经形成了连通祖国各地的铁路网。

3、师:同学们肯定乘火车去过祖国的不少地方,谁来说说你都到过哪?(学生发言)

4、师:同学们去的地方可真多,可是你们想过是沿哪条铁路线去的,途中经过了哪些重要城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铁路干线。

屏幕显示板书:中国主要铁路干线

5、请同学们看这一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屏幕显示目标,一生读)

二、达标活动

(一) 学习南北干线

1、师:我国幅员辽阔,铁路线纵横交错。我们按方向分为南北和东西干线。我们先来学习南北干线,一共有五条。

2、师:第一条南北干线是由两条铁路构成,(电脑演示,学生看屏幕)我们以首都北京为起点,到达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这条铁路称作什么?(京哈线)大家再看,还是从北京出发一直南下到广东省省会广州市,这条铁路叫什么?(京广线)

(1)京哈线和京广线两条铁路形成了一条贯通祖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电脑演示,铁路线闪动)

(2)请大家找一找,京哈线和京广线途中经过哪些城市?(提示可以看地图册5页图找。)

3、在香港回归之前,我国建成了一条连通首都和港澳地区的南北大干线,是什么铁路?(京九线)

(1)它北起北京,南抵香港的九龙。(电脑演示)

(2)它是新中国建立后兴建的路线最长、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铁路。它的建成,发挥了哪些巨大的作用呢?(学生看屏幕,一生读,其它学生了解)

4、师: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有四大工业基地,其中有一条铁路连接了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工业基地,同学们知道是哪一条?(京沪线)

(1)京沪线是从首都北京到上海市。(电脑演示)它是东部沿海的交通大动脉。

(2)途中经过了哪几个城市让学生查出。(提示看地图册5页)

5、第四条南北干线先请大家看清它的起止地点及途中经过的主要城市。(电脑演示)

(1)让学生说出城市名及所在省区

(2)起点是山西省的太原,终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途中经过河南省的焦作市和湖北省的枝城。

6、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大的西南地区修建了许多铁路,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宝成线、成昆线和南昆线。

(1)我们来看宝成―成昆―南昆线的位置(电脑演示)

(2)宝成线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它途中穿秦岭、大巴山、工程十分艰巨(录像)

(3)成昆线和南昆线所经地区地形及其险要,地形复杂。这两段铁路中的桥梁和隧道的长度差不多相当于全长的一半。尤其南昆铁路建成,标志着我国在艰难山区修筑铁路和建设桥梁的科学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7、小结:这就是我国五条南北干线,又可简称为“五纵”(屏幕展示,生记忆)8、运用“开火车接力赛”的形式,巩固所学铁路线及起止地点,进行及时反馈。

(二)学习东西干线

1、师:学习完南北干线,我们再来了解沟通沿海和内地的东西干线。

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

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教学重点: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农业生产、四、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讨论法、引导法、比较法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平台

五、教学过程: 【引入】(多媒体显示)

欣赏诗词《沁园春•雪》,并配合北方风光图片。

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

【读图】媒体逐一显示本区的地形区、河流、山脉、海域等

【学生活动】

1.读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东部秦岭—淮河以北)2.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二、旅游资源

【提问】①本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请说说看本区有哪些人文旅游资源?

(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

②请说说有哪些自然旅游资源?

(泰山、长白山天池、恒山、华山等等)

三、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

【读图】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 【出示问题,学生讨论】

①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400—800毫米之间)

②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旱地)

③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④这样的温度带中各自的作物种类一样吗?作物熟制是如何?

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

长城

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

【过渡】由前面的读图我们知道本区有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北部有很多的山脉,这些地区有丰富的什么资源呢?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有“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本区位于温带,因此本区的温带水果非常有名,有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同时出示各特产的图片)

教学反思:

北方地区

高二地理组 张波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方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2.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教学重点:

北方的矿场资源;工业生产及灾害防治

四、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 【读图】(出示矿产资源布图)找找看本区有哪些矿产基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鞍山铁矿、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大同煤矿等【活动】

由工业组的同学介绍山西省的煤矿,说明山西省是我国生产煤炭最多的省份。(出示图片)

介绍我国最大的大庆油田(播放有关片断)【讨论】

由于本区资源丰富,因此在这些资源基础上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业中心,读图看看本区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基地和中心?

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示图)

工业中心:太原、西安、兰州等 【讨论】

阅读课本第82页的材料“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环境变化”,并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谈谈本区还有哪些不足和局限? 【归纳】

除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以外,还有沙尘暴、缺 水问题。【讨论】

那么解决的办法有哪些?

【录像】让学生观看下列影像资料,然后讨论回答问题: 问题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问题二: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黄河与华北平原,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问题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展示黄土高原治理较好的地区的图片资料)

【小结】(利用课件板书)

【课后活动】

有一国外大集团准备到中国北方投资,派出考察团来北方地区。请准备好资料和图片,向外方代表介绍北方地区的优势和特点。

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 篇1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说明中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分布和造成的危害

2、理解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来说明灾害的分布状况。

过程与方法:利用中国主要地震带图、中国泥石流多发区图,中国滑坡易发区图了解我们国 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分布,结合相关相关资料了解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危害。最后发挥空间分析能力将地震灾害多发区分析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些突发性的灾害发生的地点都位于哪里,以便今后生活中做好预防,也了解我国灾害分布的基本国情。

教学重点: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

教学难点:灾害分布规律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读图分析法 列表比较法

教具准备: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 中国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图 中国滑坡易发区分布图

教学过程:

导入:“泥石流来了,如何自救”

( 4 等高线地形图,实线表示泥石流路线,分析,若有人正

( 处于一时发生泥石流,他逃生的路线应该选择那一条?

(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主要的地震与地质灾害及分布

板书: 我国地震与地质灾害

一、地震的分布于危害

师:(复习)什么是地震?产生原因?震级与烈度?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分布带在?思考这些地震带与我们国家的关系是?

总结: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而我们国家西南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东部沿海地区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范围之内,所以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师:阅读课本相关介绍

师:读图“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总结我国地震活动的分布?

板书:

分布:1、东南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3、西南青藏高原与四川、云南(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西北陕、甘、宁和新疆地区(如1920年的海原地震)

师: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阅读“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的几次强震”来理解。

总结:人员的死亡,财产的损失,自然资源与地表环境的破坏

师:(转折)地质灾害除了地震灾害还有?下面来学习一下泥石流灾害,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第四章 篇12

第一节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一)地貌与旅游

1、地貌是风景的骨架

2、地质地貌对人文现象的影响

3、地质地貌对旅游项目的影响

(二)中国地貌大势

我国地貌轮廓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山脉的排列与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在不同的构造体系影响下,我国山脉有四个系列:

东西走向山脉: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岭(反映纬向构造体系)。

南北走向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反映经向构造体系)。

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长白山;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受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

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受河西西域式构造体系控制)。

以上构造地貌是我国地貌形态的主体骨架。但是,就“大地形”而言,平原仅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2%,盆地占19%,高原占26%,山地和丘陵分布最广,约占43%。

(三)常见的地质地貌的特征及在我国的分布

1、花岗岩地貌

2、丹霞地貌

3、砂岩峰林地貌

4、流纹岩地貌

5、熔岩地貌

6、岩溶地貌

7、海岸地貌

8、雅丹地貌(风沙地貌)

(四)中国的名山

1、名山的概念

名山是山地旅游资源中具有特别重大旅游意义的类型。所谓名山,即指自然风光秀美,景物奇特,可供游人欣赏、游览的山地、丘陵,一般都经过人类长期的宗教、文化等活动的影响而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名山特别以其文化内涵引人注目,可按形成的时代先后分为传统名山和现代名山两大类,以传统名山为重要。

2、名山的分布 3.名山的特点

名山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自然美。第二,历史文化价值。

二、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一般可分为江河溪涧、湖泊水库、瀑布泉点、现代冰川和滨海景观等5种亚类。

(一)江河溪涧

1、中国江河大势

2、著名的江河溪涧旅游资源

按河流的尺度大小,划分为三种类型: ⑴大江巨流

属于大尺度的河流景观。①长江 ②雅鲁藏布江 ⑵河川清流

属于中尺度的河流景观,常流经某个风景区,为其主要构景要素。

①漓江

②富春江—新安江 ⑶山涧溪流

属小尺度的河流景观。它不仅是构景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且为风景区增添不少的生动。

①九曲溪

九曲溪是武夷山水的代表,武夷山风景区的灵魂。因绕武夷山九曲十八湾而得名,是我国著名的竹筏漂流河段。

②金鞭溪

是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中张家界景区的最大一条山溪。同样,金鞭溪,是张家界山水的精华所在。

第二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一、长城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强和勇敢的象征,有着崇高的地位;在很多外国人眼里和心中,也把长城作为中国的代表。中国长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艰巨的工程难度,周密的结构设计赢得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美誉,198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一)长城修筑历史回顾

1.西周(公元前 7世纪)至春秋战国时期—长城修筑的雏形时期 2.秦(公元前 221年)汉时期—长城修筑的大发展时期 3.魏晋南北朝至辽金时期—长城修筑的间断时期 4.明清时期—中国长城的第三次修筑高峰时期 回顾中国长城的修建历史,几乎贯穿了中国全部封建社会阶段,前后历时2500余载,从已经探明的历代长城遗迹和遗址来看,长城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17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秦、汉长城和明长城大致沿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过渡与衔接地带分布。历代长城的总长度,估计在 5万千米以上,绕地球赤道一圈还有余。就土石工程总量而言,若用以砌筑高 5米厚 1米的墙,可以绕地球赤道 10圈。

(二)长城结构分析

明长城继承和发展了历代长城的构筑经验,设计科学周密,工程质量坚固,保存完好。以明长城为例,介绍长城的结构:

1.城墙

一般高约7~8米,基厚6~7米,向上渐窄,顶厚4~6米,可5马并驱、10人并行。墙基为条石,墙身内外两面用条石或砖铺砌,内填石块、泥土夯实。城墙外侧有雉堞,留有射孔、炮眼,内有女儿墙、泄水石槽。2.关隘

长城上凡交通要冲皆设雄关。明长城之“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以及“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关,“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嘉峪关)等,都是重要的关隘。关城为方形或多边形,每个关城设有城门、敌楼、瓮城,像山海关等重关还有护城河、翼城。关城内建有兵营、官署、马厩、粮仓、武器库、水井等,关城外有数道长城拱卫。

3.敌台

也称敌楼或哨楼,多为方形,置于城体之上或城内,相距 50~100米。敌台分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敌台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四面有箭窗,上层四面设雉堞、中建铺房;空心敌台可遮风避雨,宜于将士驻防。

4.烽火台

又称烟墩、烽燧。建在长城两侧的制高点上,一般每 5千米设一个,呈圆形或方形,台上有了望处和燃烟放火设施。昼燃烟(燧)、夜放火(烽),用于迅速报告和传递军情、敌情。

5.城堡

建在长城内外驻兵的小城。汉代称其为障或堠,堡是明代的称谓。

6.重镇

为了分段把守,明长城上设了重镇,从东到西依次为:辽东镇(总兵驻辽阳)、蓟镇(驻蓟县三里屯)、宣府镇(驻宣化)、大同镇(驻大同)、山西镇(驻偏关,后称宁武)、榆村镇(驻榆村)、宁夏镇(驻银川)、固原镇(驻固原)、甘肃镇(驻张 掖)9个重镇。

二、运河

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是其产生时代科技成果和发展水平的标志。运河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灵渠

也称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内,是秦始皇为发兵岭南运输兵员粮饷,命史禄主持兴建。灵渠全长34千米,将湘江上游河水三七开,“三分漓水七分湘”,分南北两渠分别注入漓江和湘江。整个工程由铧嘴、分水坝(大、小天平)、南渠、北渠、秦堤、泄水坝(泄水天平)和陡门(船闸的先导,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设施)组成,此工程连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而且解决了在水程30千米、落差达 32米的河道中航运的问题。设计之高超,为世人所惊叹,吸引了许多游人前往观看,而且灵渠地近桂林(仅 66千米),是漓江风景线上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二)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1794千米。贯穿了京、津、冀(河北)、鲁、苏、浙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 486年)。到了元朝,历时 1700多年(从公元前 486年到公元 1292年)的京杭大运河宣告完工。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通道,是重要的南北物资贸易通道,是南北文化、经济的交流通道。《清明上河图》真实地再现了当年运河(汴河)上繁忙的交通状况。

四、古城址

城镇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的反映,体现着不同的民族风貌、建筑特色、文化传统,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我国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史,古都、古城、古镇不仅在年代和数量上,而且在规模与特色上是世界所罕见的,不仅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中国古城构建

中国是最早对城市进行统一规划的国家,在《周礼·考工记》、《木经》、《鲁班经》等著作中均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对城市的选址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这些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也体现了一定的构建艺术和审美观点。

1.规模

按礼制规定,天子之城方九里(1里 =1800尺,合现在 412.5米),公爵之城方七里,侯爵、伯爵之城方五里,子爵之城方三里。在诸侯国中,卿大夫的都邑不得超过国都的1/3,小的仅为1/9。但是,限于自然环境优劣和国力强弱,规模不一定要拘于规定。如唐长安城东西长 9721米,南北宽 8651米,面积达 84平方千米,相当于明长安城规模的 10倍。

2.格局

中国历史上城市大量出现始于春秋,多以宫室为中心布局,而且这种布局一直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国都总体布局按《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即城市布局可归纳为:方正严肃、左右对称、井然有序;皇室居中、远离市尘;民居小巷、分区宜治;商贸集中、祭祀方便。

3.选址

中国古代建筑选址特别讲究“风水”和“方位”,一般都要考虑三个条件,即供水条件、军事“地利”条件、交通经济条件,多选临河的平原或盆地。古城建筑因地制宜、因材致用。方位上充分考虑气候因素,一般取坐北朝南。被尊为中国七大古都的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安阳,都是我国都城选址的典型代表。

4.模式

城市是一个小社会,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国都尤其如此。其建筑模式则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与外国城市建筑模式—“欧洲模式”比较,“中国模式”大多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在短期内修建而成。一般先筑城墙,再布局城内建筑;先设计布局政治机构及附属礼制建筑,再考虑市场和居民住宅。城市轮廓多为方形或矩形,街巷垂直交错,排列整齐,中轴左右对称。筑有围墙,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上一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下一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