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师教案——地理记忆顺口溜

2024-07-05

高中地理教师教案——地理记忆顺口溜(精选6篇)

高中地理教师教案——地理记忆顺口溜 篇1

1、世界区域划分

世界区域分十三,依据人地和自然。

亚洲区域数有五:东西南中和东南;

非洲区域两部分,撒拉划分南北线;

美洲区也分两段,拉丁美洲占南边;

欧分西东联北亚,南极大洋独成片。

人地,人文地理因素和地理位置。

东联北亚,欧洲东部和北亚联合为一个区域。

2、东亚各国

东亚有五国:中朝韩日蒙。

蒙古居内陆,畜牧业较盛;

朝鲜分南北,北朝资源丰;

南韩经济发,与日称“小龙”;

中国更重要,后面另外评。

朝,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指朝鲜半岛。

3、东亚地形

东亚海岸线曲折,半岛岛屿似星罗;

西部高原和山地,东部平原丘陵多;

地势西高东部低,东流入海是江河。

4、东亚季风气候

东亚季风显著,东海西部大陆。

海陆比热不同,气压随季摆动。

夏陆增温较快,形成低气压带;

海水吸热较迟,低温高气压在;

季风从海到陆,近海降水丰富。

气候还分两种,温带亚热季风。

5、东亚沿海与内陆差异

东亚之沿海,温湿人稠密;

平原耕地广,稻茶丝产地;

沿海多良港,经济贸易益。

西部人口少,多高原山地;

草原气候干,畜牧加工宜。

6、日本

日本四大岛,本洲最重要;

海岸线曲折,人稠地狭小;

地震活动频,海洋季风显;

森林水力富,矿产资源少;

经济发展快,科技水平高;

经济四要区,原料进口靠;

对外贸易港,神横本州岛。

东京为枢纽,铁路速度高;

寒暖流交汇,捕鱼北海道;

地小靠机械,农业单产高;

文化东西兼,樱花国代表。

7、东南亚地理状况

“南洋”东南亚,共十个国家;

最大群岛国,印度尼西亚。

欧洲向东行,必经马六甲;

印太两洋间,“十字路口”卡。

半岛山河间,分布呈纵列。

上游“v”字谷,流急水力富;

下游宽且缓,冲积成平原;

土肥灌溉便,人稠农业兴。

群岛多火山,三大板块间;

印度尼西亚,“火山国”名兼,

农民不怕险,火山口种田。

8、东南亚两种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赤道边,马来半岛群岛焉;

全年对流雨为主,一载降水过二千;

雨热充足植物茂,四季农作不休闲。

热带季风分雨旱,中南半岛菲北边;

六至十月为雨季,旱十一至五月天;

全年降水一千五,雨季播种收在旱。

9、东南亚居民和物产

东南亚人稠,物产多量大:

橡胶油棕锡,盛产马来亚;

椰子和蕉麻,菲律宾可夸;

稻米为主食,泰国质量佳;

印尼文莱国,石油在开发;

人稠多信佛,建筑出精华;

柬寨吴哥窟,仰光大金塔;

经济有发展,华人贡献大。

马来亚,马来西亚。

10、新加坡

马来半岛新加坡,形如狮子市岛国;

岛小如星人稠密,四分之三华人多。

“十字路口”马六甲,太印航行必经过。

资源贫乏靠进口,独立新兴工业国。

地理优越港口良,对外贸易航运多;

开放吸资引技术,工业发展“小龙”活。

花园城市环境美,旅游行业创汇颇。

11、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群岛国最大。

产量世界首,木胡藤金纳;

石油输出口,本区亦最大;

热带雨林景,翡翠链项挂;

万隆环境雅,疗养旅游佳;

都城雅加达,位于岛爪哇。

木,木棉,胡,胡椒。金纳,金鸡纳。

12、南亚地理气候

南亚次大陆,地形分三部:

北部为山地,三国居内陆;

南德干高原,土肥矿产富;

中间农业区,平原连成弧。

三条大河流,冲积平原出;

印河便灌溉,恒布下游汇。

气候热季风,降水有偏护。

高中地理教师教案——地理记忆顺口溜 篇2

1. 地理是中学课程体系中一门文理兼具的学科, 知识内容复杂, 综合性强, 与其他学科间横向联系密切。

[1]在我国,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还有经济地理都是属于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合, 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原则和依据。

2. 地理特别的高中必修1地理, 与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联系密切, 要想学好地理, 需要一定的几何和物理等理科基础。

学习方法应以理科思路为主, 重视原理、规律的理解。

3. 地理学习的系统性、层次性很强, 高中地理分别以地球地壳和上部大气为学习对象, 体系完整有条理。

4. 初中地理注重对地理现象的学习, 高中地理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掌握一定的地理原理。

二、理解性记忆学习方法

1. 理解的方法阅读和学习教材。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 (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 , 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 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 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 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 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 强调理解重于记忆, 以会用为目的, 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 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 重视解题思路, 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1) 记“概念”, 抓关键词, 先记住每条概念的主干, 把概念的主谓宾语, 先记住。再根据对概念中地理规律的把握, 加入修饰成分。把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 对比其差异、消化、理解、吸收。

(2) “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 扎扎实实, 一步一个脚印过原理关。比如说, “地球的运动”“地转偏向力”“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 与其他学科的外部联系紧密, 原理性的知识基础要求比较多, 直接以示意图的方式来解释这些现象形成的规律很难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空间思维模型。以周围空间构建情境模式或者以身边典型案例来反映规律, 理论联系实际, 让每个学生自己在脑中先构建出自己能够理解的空间思维模型, 建立起能够学好地理空间规律的信心。

2. 使用地图。

地图是文字的载体, 单独注重文字部分忽略了地图, 学生掌握的知识是片面的、枯燥的, 往往过几天就将它忘记。[2]“图文结合”“图不离手”, 看书与看图相结合, 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多看地图, 能在图上再现知识。地图是地理学科的依托, 在地理学科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相关地图上所处的位置。

3. 从生活实际中收集信息, 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 实践性强, 是一个开放的、发散的系统。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时事、经济热点等,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 如电视新闻、报纸杂志、媒体网络经常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 其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地理知识和敏感的地理问题, 我们要善于收集处理, 不断补充和丰富地理知识, 学习就更加鲜活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培养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3]

在地理学习中汲取地域文化, 课堂教学中经常联系当地文化事物现象, 进行到校外“采风活动”做地域文化调查研究。

摘要:在此将从理解记忆学习地理的角度出发, 阐述学习地理重理解的重要性, 并对如何进行理解记忆学习提出若干策略。

关键词:理解,记忆,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6.

[2]郑银虎.浅谈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J].教育战线, 2010 (7) .

记忆高中地理知识的几种方法 篇3

1.短语记忆法。教师可以把一些地理原理和规律总结成短语,这样学生理解和记忆起来会非常方便、快捷,且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1)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凸高为低”是指一组等值线由数值低处凸向数值高处,则该地区的数值比相邻地区更低,如果等值线为等高线,则该地为山谷;“凸低为高”是指一组等值线由数值高处凸向数值低处,则该地区的数值比相邻地区更高,如果等值线为等高线,则该地为山脊。

(2)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求出时差、东加西减。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而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计算方法如下: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时间相差4分钟,若未知时间的地点在已知时间地点的东面,则相加;若未知时间的地点在已知时间地点的西面,则相减。

2.形象记忆法。教师可利用字母或数字的形状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原理和规律。

(1)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两个“8”字、上逆下顺。全球大洋环流分为两大环流:一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环流,二是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环流。教师可在南北半球各写一个“8”来讲解洋流的运动方向,两个“8”以赤道为界,“8”上面那个圈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可表示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和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的运动方向;“8”下面那个圈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可表示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的运动方向。

(2)北印度洋季风环流运动方向:夏p冬b、夏顺冬逆。

在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季风洋流。该海区夏季吹西南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像字母“p”;冬季吹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像字母“b”。用字母的线段部分表示季风的风向,字母的弧线部分表示洋流的流向,形象直观,便于理解记忆。

3.谐音记忆法。每一个汉字往往都有与它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教师可以把地理知识中的文字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其他文字来替代,以达到方便记忆的目的。

(1)珠穆朗玛峰顶岩石面的海拔高度为8844.43米,于是我教导学生这样来记忆:珠穆朗玛峰很高、很危险,8个人去爬啊爬(88),3死(444)1伤(3)。

(2)京杭大运河的长度为1794千米,我们可以记为“大运河一气就死”。

(3)北美五大湖可记为“按一休秘书”,即按(安大略湖)、一(伊利湖)、休(休伦湖)、秘(密歇根湖)、书(苏必利尔湖)。这样,不但名称记住了,而且从东到西的顺序也记住了。

4.首字组合法。教师可把要记忆的地理概念、因素、规律的第一个汉字有机地组合起来,以帮助记忆。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因素:政府政策、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科技等。这些因素可记为“光热水土地,政交市劳技”。

(2)世界七大洲名称可记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5.故事学习法。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讲故事或典故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在讲解有关“时区和日界线”的知识前,我先讲了个故事:某年1月1日,有一艘客轮从西太平洋向东航行。航行途中海上起了大风,船体剧烈摇晃。这时,一位孕妇耐不住轮船的颠簸而临产了。她先生下一个女婴,5分钟后,在船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后,她又生下一个女婴。结果,一对孪生姐妹后出生的妹妹却比先出生的姐姐大了一岁,因为妹妹出生的日期是去年的12月31日。这种罕见的情况,也只有在日界线两侧才会发生。

6.地理谚语法。我国民间有丰富的地理谚语,其中很多都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1)“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反映的是云贵高原的地形气候特点。

(2)“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温日较差。

(3)“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反映的是过去福建省交通的困难。

(4)“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反映的是秦岭地区地理景色。

(5)“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反映的是暖锋和冷锋过境后的不同天气。

高中地理图像记忆探究论文 篇4

地理图像是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其承载着较多的地理信息。通过地理图像,我们可以将零散的地理知识归纳在一起,生动形象的传递地理信息。地理图像记忆能力是在地理学习中逐渐形成的,是每位高中生认识地理事物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培养高中生地理素养的基本条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图像记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能够从图中搜集到有用的信息,通过分析图像中的信息来发现地理现象或者掌握地理规律,这样才能满足高考的各项要求。由此可见,地理图像记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一、图像记忆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诸如“地理事物名称”等各种地理事实,存在较大的难度。地理图像能够将各琐碎的知识点集合在一起,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解构性较强,降低了学生记忆知识点的难度。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看图记忆知识点,趣味性十足,有效解决了文字材料枯燥乏味的难题,而且将众多知识点间存在的关系通过图像的形式,一目了然的向学生展示,学生不会再将各知识点弄混淆,记忆的更加深刻,地理思维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

二、图像记忆法的种类

图像记忆法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图片记忆法:地理教师借助地理图片,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第二,关系图记忆法: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将容易混淆的各知识点集合在一起,挖掘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绘制成知识关系图,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第三,演示记忆法: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或者自制教具等,直观地向学生演示相关动态变化的知识,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象记忆。第四,身临其境记忆法:如果有条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全面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同时实地考察也会让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如果没有实地考察的条件,地理教师就可以借助录像、电视、电影等手段,为学生创建一种学习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感性认知中产生强烈的记忆。第五,模式图、示意图记忆法: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识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手、眼、脑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记忆的准确度。通过绘制类似自然带分布、气压带分布、洋流等模式图,让学生迅速掌握各种地理事项的分布状况。通过绘制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地球保温作用等示意图,让学生在全面掌握各种概念的基础上,逐步领悟事物的演变过程。

三、提高高中生地理图像记忆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教会学生看图的要领

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会遇到各种地理图像。这些图像中包含的地理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难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图像记忆法,地理教师首先需要教会学生读图技巧。当学生见到一幅地理图像时,就应该仔细研读图像中的文字信息,了解图像所要展示的内容,然后再对图像中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进行观察,总结图像中的异同点,最后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对图像进行综合分析。总体来说,读图的要点包括:第一,掌握图像上的注记及图例;第二,观察不同图像研读的顺序;第三,找出图像中包含的各种因素。

(二)指导学生读图方法

地理图像种类繁多,而且每种地理图像的读图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掌握地理图像包含的类别。其中,地理图像包含的类别有:第一,景观图:景观图主要包含了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两种;第二,地图:地图可谓是地理的灵魂,主要包含了地形图、政区图、水文图、气候图和资源图等;第三,地理原理图:具体包含的有地球公转图、地球自转图以及温室效应图等;第四,剖面图:主要包括地形和地质两种剖面图;第五,地理模式图:具体包含大气运动、洋流、太阳系等模式图。初步学会这些图像的`读取方式后,就能够了解到各种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及分布情况等。然后需要判读地理图像,从图像上挖掘新的地理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判读地理图像,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必须要掌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即和其它地理因素不一样的个性特征;第二,抓住各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加工相关信息。学生在观察某一类型的图像时,可以对图像名称、注记等进行比较,掌握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从图像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明确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长此以往,学生就能从地理图像中挖掘到书本以外的知识点,并在头脑中逐步建立起表象地图,为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地理知识奠定基础。

(三)教授学生图文转换的方法

图像和文字都是主要的信息载体。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学会图文转换,这样才能全面掌握各项地理知识。其中,图文转换包含了“由图转文”、“由文转图”这两种方式。由图转文就是将图像转化成文字,这是建立在学生掌握读图技巧,具有挖掘图像信息能力的基础之上的。由文转图则是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图像。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很多知识点容易混淆,给学生记忆带来较大的难度。若是能够将这些繁杂的知识点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就能够快速记忆,事半功倍。

四、总结

地理知识顺口溜 篇5

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w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

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变暖危害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

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

17、地球气压带

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

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

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G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

高中地理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师 张俊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内容

称述性知识

“亚细亚”和“欧罗巴” 亚欧大陆 亚洲的地理位置 时区与区时 程序性知识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原认知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评价方法

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

教学资源

印刷资料 小测试题 多媒体资源 FLASH动画 模型实物:

地球仪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 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 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 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 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板书 4.时区

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

指导学生读图1-2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6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12点为准。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回答:晚上。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地方时

讲述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时区及换算

讲述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范围是东经172.5°~西经172.5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阅读 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学生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3.什么是“区时”?

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点拨:

拓展训练 我国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出发,东渡太平洋到美国洛杉矶,5月1日6点钟越过日界线后,当地的日期和时间是多少?

答案:4月30日6点

教学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如何换算时区及区时。

作业布置

1、P3活动

2、小检测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3.亚洲的地理位置 4.时区

十、课后记

附小检测题二.

综合题:

1.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为

A________洲 B________洲 C_______ 洋D________洋 E________海峡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亚位于________ 洋和________洋之间,北连________洲,南

临________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读图填图题

(1)国家:B是________(2)读图填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I ________海 J________海(3)本地区面积不大,但国家众多,海岸线十分________。

(4)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是:北临_______洋,西濒________洋,南靠________海。

上一篇:关于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信息数据录入上报的通知下一篇:8党务公开联系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