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现状

2024-10-08

高中地理会考现状(精选5篇)

高中地理会考现状 篇1

这几年我一直任教五指山中学高二地理, 文、理科各两个班, 在历届理科地理会考中, 我任教的地理科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而且逐年有所提高。我认为, 这主要是我的有效性教学的复习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力争高二第一学期中段考前完成必修 (3) 的模块考试, 段考后全面进入总复习

五指山中学是一所山区学校, 生源差, 学生虽然已就读高中, 但实际地理基础相对薄弱,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初中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好。在刚进入高一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认为海南岛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划分一无所知, 更不用说时区的换算了。所以, 我的总复习是尽快结束必修 (3) 的教学, 从初一地理开始复习。

二、扎实抓好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效性复习, 切实完成前期阶段的复习任务

(1) 抓读图填图复习, 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及应用。 (2) 精讲气候及其分布, 掌握世界气候及其分布特点, 要做到图文结合才能产生有效性。 (3) 重温时区换算的基本知识,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 把学生凌乱的思维理顺, 使其有条有理, 按步骤完成, 做到思路和题型有效结合。 (4) 引导学生读南极洲图, 有效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既可巩固又能提高, 体现复习的有效性。

三、第二学期中段考前要完成两轮复习

第一轮以趣味性题型为主, 这些题要按照必修 (1) (2) (3) 顺序复习, 这是我在多年教学中积累下来的单项选择题。每节课最多只完成两道题。我先把题抄在黑板上, 让学生先做, 然后再给出答案, 并讲解, 特别是向学生说明除正确答案外为什么其他的不能选。这类题学生兴趣较高, 讨论也较激烈。在这轮复习中, 我还要求学生用课余或课后时间先不求甚解地、粗略地独立学习省教培院的《学业基础测评指导》。

第二轮以当年《学业基础测评指导》为复习资料, 抓重点的、比较难的、而且具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讲解。为了做到有效复习, 我每堂课一般只讲解两至三道题。我的做法是, 先抄题让学生做, 然后精讲, 有时即使学生已得出正确答案, 我还是要讲, 讲那些学生容易答错的地方, 并且引出相关的题型, 让学生吃透其题干、题型、出题意图, 了解课本上必考的相关知识, 找到出题及答题的知识点, 真正做到学与用紧密结合。

四、第二学期中段考后进入第三轮复习, 这一轮以难题为主

每堂课完成一至二道题, 这些题都是我在任教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典型但又适用的难题。学生先练, 老师引导、讲解, 深入分析。这一轮复习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提升, 目的是让学生“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五、最后一轮是冲刺阶段的复习

这一轮复习是直面会考, 以模拟考试为主, 搜集典型模拟试题供学生学习, 有针对性地做好备考复习工作。

坚持把所要讲的复习题抄在黑板上, 师生共同研究, 层层剥开, 节节提高。教师虽然辛苦, 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集中精力, 师生思维紧密结合, 启迪学生的智力, 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有时学生提出来的某些思考或思路, 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让师生的思维在碰撞中放射出新的火花, 得到共同的升华。

高中地理会考现状 篇2

1、天体及主要类型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②耀斑(色球)③太阳风(日冕)

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除极点都是15每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约1度每天

近日点最快

远日点最慢

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

地震波

传播介质

通过莫霍界面

通过古登堡界面

纵波P

固液气

明显加快

突然下降

横波S

固体

明显加快

突然消失

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

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地幔2900km、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

所受的力

最后风向

近地面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成一个夹角

高空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平行

常见天气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雨区域

举例

冷锋

晴朗,温高压低

阴雨大风天气

晴朗温低压高

锋后

北方夏季暴雨,冬天冷空气南下,沙尘暴

暖峰

晴朗,温低压高

连续性降雨

晴朗温高压低

锋前

 

常见天气

气压状况

运动方向

对应天气

典型天气

气旋

中间低,四周高

北逆南顺

阴雨天气

夏季南方的暴雨台风

反气旋

中间高,四周低

北顺南逆

晴朗干燥

长江伏旱、秋高气爽天气

气压分布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夏季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

气候特点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气流上升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暖多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

全年温暖湿润

全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季风)

南亚地区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夏季: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亚季风)

大陆东岸20到35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夏季:东南风 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

冬季:西北风

温带季风气候

(东亚季风)

大陆东岸35到55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东南分

冬季: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海平面上升2温度的变化3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

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最稳定)、大气降水(东部地区最主要)、冰川补给(西部地区)、季节性积雪(东北地区)、湖泊水

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场(四大渔场,秘鲁渔场原因不同,其他原因相同)、航海、污染物的扩散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多年的平均径流量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水资源对经济影响:数量影响经济规模,质量影响经济效益。

现在水资源利用出现的问题:数量,随人口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

质量,人类生产生活排污不断增多

面对措施 开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放射元素衰变。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最主要)、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表现形式:风化(岩石的破碎、根劈作用)、侵蚀(V和U型河流、风蚀蘑菇、海蚀柱、角峰和冰斗、黄土高原现在的地貌、喀斯特地貌)搬运、堆积(新月型沙丘、黄土高原、三角洲平原、河漫彈滩平原、洪积冲积平原、沙滩、冰期平原)

地质构造

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貌

未侵蚀

侵蚀后

背斜

向上供起

中间老,两侧新

山岭

山谷(顶部张力破碎,被侵蚀

向斜

向下弯曲

中间新,两侧老

谷地

山岭(轴部受到挤压坚实不易侵蚀)

断层

地壳运动压力超过岩石承受力,岩石发生破碎发生位移

华山、泰山、庐山

(上升)

汾河、渭河谷底

(下降)

岩石圈:把地球分成了六大板块,而不是地壳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运输方式(公路或铁路)线路的分布(河谷)、延伸方向(弯曲)

河流地貌类型

上游

中游

下游

侵蚀地貌

V(溯源、下蚀)

弯曲(侧蚀为主)

U(侧蚀)

堆积地貌

洪积冲击平原

凹岸侵蚀,岸堆积凸 河漫滩平原

河口三角洲

聚落的分布:越往河流下游城市越密集。原因:地形平坦利于基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理环境的六个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产生的新功能

生产功能:光合作用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平衡功能:二氧化碳的吸收

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

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布规律

产生基础

水平方向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垂直方向

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

看此图要求:结合洋流图、气候类型图、和自然带,能准确的说出图中的地理信息。

画出图二中的七个气压低和六个风带

第一节 人口数量变化

1. 决定性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 其他影响因素:人口基数。

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构成指标和类型:

① 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 类型: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增长迅速。(发展中国家)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发达国家)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① 二战前,伴随地理大发现,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② 二战后,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地区

成立到80年代

计划经济

有计划、有组织

东北

80年代以后

改革开放

自发,数量大

农村到城市,内地沿海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

政治、文化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人口的合理容量

正相关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

反相关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二.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估计值不确定。 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主要功能分区:

① 住宅区: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化: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② 商业区:位置:市中心、干道两侧或街角路口。

形状:点状、条状。特殊形式:CBD中心商务区。特点: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 工业区:运输量大 → 寻求交通便捷的地带 →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形成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等。

⑴ 经济因素:① 距市中心远近② 交通便捷程度 ⑵ 社会因素 ⑶ 历史因素

⑷ 行政因素:如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多是先建基础设施后招商引资。

付租水平:商业区变化最急剧,工业区变化最和缓。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等级划分标准:

① 超级大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② 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

③ 大城市:人口50~100万④ 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

⑤ 小城市:人口20万以下⑥ 城镇型居民点: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彼此间间隔越大

城市发展的条件:地形、资源、交通。

第三节 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人口增加,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增加(衡量城市化高低标准)。

城市化发展特点:

1、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2.发达国家起步早3.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市化水平较低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改善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过快的城市化:环境质量下降。

建设生态城市:节能建筑,绿色交通,与自然协调。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① 绝对区位:该事物所在的位置,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② 相对区位:该事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空间联系,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交通运输。

农业地

域类型

混合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分布地区(国家)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亚洲季风区(东亚、东南亚

、南亚)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干旱、半干旱区

牧牛(美国、澳大利亚)牧羊(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大城市周围地区

作物(或畜种)

小麦、羊(玉米、猪、牛)

水稻

小麦、玉米

牛、羊

奶牛

典例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美国中部平原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西欧

区位

自然: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经: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机械化科技水平高;政策鼓励扶持;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自然: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

社经: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生活习惯种植历史悠久;饮食习惯喜事大米

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社经:地广人稀;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饲料因素:

①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②气候温和潮湿

多雨多雾,日照少,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市场因素:

①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阔

②人们饮食习惯

机械化程度高,缓解了劳动力不足

特点

家庭农场经营;划区轮作;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P46)

①小农经营

②单场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科技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大

①生产规模大

②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高

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措施

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

①适度规模经营

②控制人口数量

③加快机械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④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①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区,实行休耕,轮作

②建立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P50)

①培育良种牛

②改善交通条件

③开辟水源

④种植饲料

动物疫病的防治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的区位选择

导向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因

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谁是老土运动员 水 市场 劳动力 土地 运输 动力 原料

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

 

鞍钢

宝钢

交通因素

铁路运输便利

水陆交通便捷

主导因素

原料、燃料

市场和交通

地位

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的钢铁生产企业

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

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环境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污染程度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储

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处

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扶梯废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钢铁厂、发电厂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集聚与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空间利用上的关系

工业集聚

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优点: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迎合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量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传统工业

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典例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俄罗斯的欧洲中部和北部工业区

地位

在各国以致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

问题

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

发展

3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

德国鲁尔工业区

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

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

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洲岛)

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相关工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产品面向世界

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文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1) 短途运输公路占优势,长途运输水运成本最低。

(2) 管道运输的特殊性: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对密度的影响: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 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平原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优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被动适应环境(生产力水平低下)。

2、农业文明时期:对抗环境(生产力水平很大提高)。

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环境。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地关系模式图

三、可持续发展

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要求)。

3、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RS(遥感)主要是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 →传感器(最重要)→ 遥感地面系统 → 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GIS(地理信息系统)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森林分布

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雨林的保护

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 市场广阔 ③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

① 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 调整产业结构;③ “三废”的治理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① 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② 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③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流域的综合开发

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四、区域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① 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 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③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①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

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③ 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④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问题与对策

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

②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五、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②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③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④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何准备会考地理

多看课本,课本中很多知识可能自认为已经记住了,但是地理知识点多,需要不断看书,防止遗忘。

2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地理知识点相对来较多,需要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才能运用。

3做一个复习计划。对于会考前的学生,应该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按章节进行复习。注意复习进度。

4准备一个错题本,及时看看错题,没掌握住的知识点及时掌握。这样可以查缺补漏,不断完善。

5注意知识点运用类题目。目前考试题目灵活多样,注意知识点灵活运用类题目,学会活学活用。

高中地理会考现状 篇3

一、思维导图介绍

思维导图是世界大脑先生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创造性的思维工具。他在《思维导图》一书中对思维导图下的定义是:“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它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特征: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像上;主题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像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图像或者印在相关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各分支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节点结构。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作用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建立记忆链接。

二、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教学优势

学生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只须记录关键词,将要点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下来,不必一行一行地记大段文字,这样可以节省50%~90%的时间。在复习思维导图笔记时,学生只须读相关的关键词,不必在不需要的词汇里面寻找关键词,不仅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可以在关键词之间产生清晰、合适的联想。有视觉刺激、多重色彩、多维度的思维导图笔记使重要的关键词更为显眼,更容易被大脑接受和记忆,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图1(地球的运动思维导图),虽然文字不多,但涵盖了大量内容,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浏览知识要点,然后回忆每个要点下包含的知识。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地理会考复习的策略

1.运用思维导图解读会考考试大纲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地理学科考试大纲》涵盖了考试的目标、要求、内容等所有与会考相关的内容。教师在安排会考复习计划时,应该认真研读会考考试大纲,逐条对照其中所列的知识条目,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依照考试大纲中的具体要求来组织复习教学,指导学生备考。运用思维导图解读会考考试大纲,将目标、要求与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具体的知识条目完整、清晰、一目了然。以地理1为例,如图2所示。

2.运用思维导图呈现知识框架

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时都有这样的感觉:对于学过的知识点,较容易遗忘,尤其是比较分散、孤立的知识点。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所学知识只是零散地存储在大脑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所以,在复习中将某一节、某一章或某一模块的相关知识组织成完整的系统框架,将有助于系统储存和快速提取所学知识,提高记忆效率。思维导图就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很好的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将众多的地理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图画,通过节点和连线把由中心辐射出来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用图示表征各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把知识点连成知识块,把知识块组成知识网,避免知识在头脑中毫无头绪、杂乱无章地堆放。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呈现课程章节内容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让学生从宏观、整体上把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以必修1第二章为例,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较多,用思维导图制作本章节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如图3所示)。

图3

3.运用思维导图总结章节知识

教师在章节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点是零散的,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学生会感到知识杂乱无章,各知识点之间很难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教师如果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教学,有助于学生把握主干知识,明确基本知识点,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对众多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构建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归纳和迁移。在章节的复习中,教师应针对章节内容特点,教会学生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对已学知识作全章的概括总结,将章节知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准确表达基础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体现(下转第49页)(上接第47页)章节知识的重难点,这样学生就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那些记忆困难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用不同的颜色或特殊的符号作出标记,然后查看教材,对标记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对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完善思维导图,梳理所学过的知识,形成本章节内容的知识体系。

4.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解题

思维导图突出了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分析理解问题。思维导图的本质是一种思维工具,依据结构化的知识网络,可以帮助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更好地理清思路。下面以2011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地理试题第28题为例说明思维导图在解题中的应用。

【例】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问题。

(1)在①②③处,地质构造上属于向斜的是_____

_______,该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③处地质构造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解题过程实际上就是将题目和学生的知识体系建立联系的过程。先找出中心主题,确定关键词,再展开联想,找到各个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找到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先找出这道题目的中心主题“地质构造”,确定关键词“褶皱”“背斜”“向斜”“断层”等,展开联想,绘制如下思维导图(图4),将题目与所学的有关“地质构造”知识建立联系,根据题目要求,理清解题思路,进行作答。

[参 考 文 献]

[1]东尼·博赞,巴利·博赞著.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薛东阳.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9).

[3]高中学生基础会考纲要编写组.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纲要(地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高中地理会考现状 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会考现状,复习策略

我校 (注:此处指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灵石中学, 下文同) 地处偏远的农村, 入学门槛较低, 学生的基础差, 底子薄。每年高考的本科率也只有10%左右 (包含美术生) 。每年的6月份, 高一学生就要参加省地理会考, 而会考合格率的高低则会影响到本校在当地的声誉。倘若合格率低于90%, 则会被教育局列入黑名单。从每年的会考结果分析, 合格率和A等率都没有达到令人十分满意的程度。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好的应对策略呢?应该从何处下手?这是每个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和复习中应经常探索和思考的。

一、新课改后地理会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浙江省在2006年开始实施了高中地理新课改, 地理会考则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主要内容, 不但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 还考核学生的学科能力。下面就我校2007—2010年的地理会考成绩分析比较。

我校尤为关注合格率, 优秀率基本不作参考。从表中反映的情况来看, 本校地理会考成绩的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但其中也有波动, 新课改后的第一年是近四年来考得最差的一年。分析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上没有高度重视。

现在普遍认为语数英是主科, 而政史地这些“副科”只要在考试前临时突击一下就可以了。殊不知, 这种临时抱佛脚, 根本就行不通。我们都知道, 知识是不断积累的, 靠几个晚上搞定, 根本不可能。2006年实施新课改后, 教师们几乎没有把地理会考放在心上, 时时都在强调语数英的重要性, 学生也反映:夜自修三节课的时间, 语数英都忙不过来, 尤其是数学, 没有一两节课的时间, 是根本完成不了的, 还哪里顾得上地理这门小学科。有时甚至是一天挤出5分钟的时间都很困难。在夹缝中生存的地理学科在2007年 (新课改后第一年) 迎来了本校会考史上“最寒冷的冬天”。

2. 专业教师不足。

地理曾有几年中断过高考, 在好多学校, 真正科班出身的老师并不是太多, 很多老师都是从历史、政治等岗位上调过来的。如我校2006年的高一地理8个班, 分别由两位老师担任, 其中一位是从初中自然的岗位上调过来的, 而另一位则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样的师资力量又怎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3. 师生对会考的标准、教材、导引等相关内容的理解有偏差。

2007年是新课改后的第一年, 新课改后的地理学科, 从教材的整体结构、教材内容的组织编排来看, 别具匠心, 很有创意, 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感。很多老师对新教材难以适应, 更是“吃不准、吃不透”。而地理会考命题是严格按照会考标准、教材、导引的要求来命题的, 考核范围不超出学科标准中的内容、能力范围, 考核程度也并不高于学科标准中相应内容的考核要求。如果会考标准、教材重点把握不好, 理解有偏差, 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会考成绩。

4.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

学生学习比较教条、僵化, 对书本上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题目稍微加以变化, 考生就无从下手。

例如: (浙江省2009年会考题) 下列传统节日中, 浙江省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全班同学答错率75%, 有的根本不知道如何答题, 干脆瞎蒙一个算了。倘若问他浙江一年中哪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夏至日。然后需经点拨:选项中哪一节日离夏至日最近的也就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然而, 还有15%左右的同学还是云里雾里的。那就留给他们课后思考, 如果还不懂, 可以求助于同学或找老师讨论。

二、了解会考考核要求, 把握命题方向

与2009年相比, 2010年浙江省地理《会考标准》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 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体现了地理会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010年会考标准的“变”, 一是表现在例证性试题中, 试题的“能力立意”更加鲜明, 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加突出, 地理图表的特色更加明显, 更好地体现了地理知识为生活服务的理念。二是在考试内容中, 对一些考点作了微调, 既删减了几个考点, 也对一些考点作了新的表述, 充分说明了会考的“稳中有变, 文中出新”的特点。

分析会考特点, 了解试题导向是提高会考合格率的关键所在。考试的内容、形式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科特点、教学规律及时代需求等因素决定,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标准》、《会考标准》的方针和要求。因此, 作为教师, 除了认真吃透、领会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与会考标准的精神外, 还要分析会考试题内容、形式、配分上的特点, 预见下次会考趋向, 有助于地理教学的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更有助于学生会考合格率的提高。因而, 笔者在讲每一章、每一节内容时, 非常熟悉《浙江省高中地理教学指导意见》和《会考标准》所明确规定掌握的知识点, 特别是《会考标准》提到的知识点。弄清这些知识点, 哪些属于“识记”, 哪些属于“理解”, 哪些属于“应用”, 要了如指掌, 必要时要按类型圈注在课本上。如“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Ⅰ—1—5— (1) a) 、“区位条件变化对产业活动的影响” (Ⅱ—3—1— (2) b) 、“以鲁尔区为例, 说明资源型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Ⅲ—2—12—c) 等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分别为a (识记) , 了解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b (理解) , 理解区位条件变化对产业活动的影响;c (应用) , 结合事例, 能分析说明资源型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三、提高会考合格率的策略

1. 关注基础, 照顾知识面。

高中会考着眼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 知识点覆盖必修教材的11章44节内容, 节覆盖率达100%。

地理基础知识是认识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 也是培养智力和能力的基础。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有点淡化地理概念、地理事实的文字表述, 但并不等于可以忽视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而是鼓励在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掌握概念。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因噎废食, 只注重贯彻新的教学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要切切实实地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 以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能对相似的概念加以正确、有效的判断, 明确地理原理的内涵, 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 最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要进行全面复习, 但是也要突出重点。重点、难点和主干知识需要重点复习, 往往需要教师详细指导并投入更多的复习时间。如应加强培养学生对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 毕竟地图是地理的精髓, 现在几乎是“无图不成题”。其他的一些稍微简单的复习内容, 应以学生自己复习为主, 教师也要予以适当指导。若教师不予指导, 这些内容的复习效果也很难保证。

2. 关注课堂教学, 向45分钟要效率。

新课改强调“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笔者也在各种大小公开课、观摩课上看到很多地理课堂都“动起来”了, 而且不是一时的动, 而是全过程都在动;不是一个人动, 而是全班动, 老师也跟着动。甚至一些专家、名师提出了判断学生是否动起来的标准——小手举起来, 嘴巴动起来, 脸颊红起来, 眼睛亮起来, 双方争起来等等。笔者认为, 这些只是表面的动,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动。如在课堂上, 有一部分同学回答问题很踊跃, 一问即答, 但真正做题时问题颇多, 什么原因?原来这些同学表面上在回答问题, 实际上并未经过大脑的积极思考, 浮光掠影地看题目, 大体想一下, 就得出了问题的答案。

高效的地理课堂应蕴含着美好、和谐和智慧。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不断的激励着学生思考, 并分享着学生发现的惊喜。使学生沐浴在人文关怀的阳光下, 敢问、敢答、敢辩论, 善问、善答、善辩论。从近四年的会考卷中发现, 试题的难度在平稳中逐步加深的趋势。尽管选择题占70%, 但迷惑性强, 对能力的要求也逐年提高。因此, 地理课堂学习的重心不光是考试试题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还需要一个个激发学生探究的真问题。使他们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头脑去辨别,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获得探究的兴趣、合作的欢愉、成功的体验。

3. 关注差生, 从最后一名抓起。

本校的生源素质较差, 近几年, 又由于学校扩招, 加上中考地理不考, 初中也没有认真开设地理课, 只在初一的社会学科中接触过皮毛知识。大部分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很薄弱。如有些学生连地图“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的方向都不知道;有些学生连“武汉”、“哈尔滨”在哪一省都不清楚;“悉尼”、“伦敦”不知在哪一国, 更谈不到在哪一半球, 当然判断不出昼夜长短。要提高会考的及格率, 必须帮助这些差生, 这也是会考的一个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个学生学完、学会全部课程, 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

面对差生, 笔者采取的策略就是要做到两个“优”——“优待差生”和“差生优先”。

所谓“优待差生”, 就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对于所谓的差生给予特别的爱, 让其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差生, 让其充满自信地成长。并能主动、自觉地融入到集体中、投入到学习中。

“差生优先”, 一是优先关注, 即地理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所有学生, 包括优等生和差生, 但更应该关注差生。笔者认为:优等生已经很自信、很自觉, 也很努力了, 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少;而差生就不同了, 他们思想上有问题, 行为上有问题, 学业基础上有问题。二是优先回答, 即在地理课堂上让差生优先回答本人提出的问题上, 让尖子生评价, 再让我引导, 从而最终让差生自己正确回答问题, 掌握其中规律。三是优先提问, 即在本人的地理课堂上, 让差生对学习内容中不理解的问题, 优先质疑, 在尖子生和教师的引领下, 将其心中的疙瘩解开, 扫除地理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总之, 新课程强调“注重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会考的试题中, 体现出了平时教学既要落实《会考标准》的要求, 又要关注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过程。笔者深深地认识到, 地理知识的传授和地理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扎实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明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8) .

[2]徐岩.地理学科指导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0.

[3]陶航.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导引[A].会考标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浅谈高中地理会考的复习策略 篇5

复习面临的主要困难有:思想不重视;学生的分化严重,后进生令人担忧;答题思维方式,学生对文科试题答题固化,缺乏延展性。期末复习的策略主要有:分析会考试题导向,明确会考复习策略;攻心为上,创造良好学习环境;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强化训练和加强个别辅导等。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复习过程,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强化所学过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在认识上达到新的跃变,从而真正落实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复习目的在于对所学教材加以综合,掌握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以便更好地运用到解题过程之中。

然而,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到的地理知识方方面面,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既有许多深奥难懂的地理基本原理,又有许多看起来繁杂冗长的地理事象描述;既需要深刻透彻的理解,又需要花大力气去记忆。因此,许多学生在复习中常常感到高中地理知识比较零散,甚至有点无章可循,无从下手,尽管下了很大功夫,但复习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学生为此甚至产生厌学、弃学思想。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许多学生还没有掌握学习这门学科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把各种地理事象割裂开来,孤立理解,没有搞清这些“零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在头脑里建立起地理知识的框架结构,没有理解地理知识系统中的逻辑关系。如果我们教师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而在复习内容多,时间紧的情况下,急功近利去走捷径,只对着会考大纲带学生画重点,学生也就按照教师画的重点去死记硬背书上的“零散”内容。这样的复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倍功半,不会理想的。

所以,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新的高度,以新的教学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成知识间迁移组合,让学生在系统梳理知识的具体过程中,对会考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地理知识形成较清晰、深刻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在复习过程中,就不能机械地把教过的内容再重复讲一遍,而是要让学生理解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较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具体的方法是,先带领学生按顺序回顾各章节具体内容,并形成各章知识体系框架,再帮助学生搞清各章内容之间的关系。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认识到,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以宇宙环境为开端,因为地球是宇宙中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都离不开宇宙环境。而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要素的特点、性质、分布和运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就构成了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所以高一地理上册分别讲了宇宙环境、大气环境、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农业、工业、人口与城市发展等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下册又分别讲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构成地理科学的一对矛盾——人地关系,也正是课本最后一个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正是通过人地关系这一对矛盾体,把高中地理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就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在复习过程中也就能很自然地沿着系统层次去思维和记忆,不至于无章可循,无从下手,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地理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途径。在上述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引导学生去寻找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对一些难度不大的知识点,学生只要熟读了教材,把握了要点,可不必多讲。教师着重讲清难点,并通过分析、归纳揭示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系统地认识到这些章节知识间的联系,而不是去孤立、机械地识记这些知识点。

高二地理会考对于大多数差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翻阅了近几年的地理会考试题,觉得这些年的会考试题除了遵循《考试说明》所提出的“为了发挥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减轻学生负担,命题将紧扣教材,不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的基本原则外,而且在掌握试题难度方面表现了如下特点:

1.覆盖面广,起点低

历年会考内容涉及高中地理所有的章和节。考纲上的知识点基本都能考到,覆盖面广大。但试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体现了会考目的。这些年地理会考试题,大约有20%~30%的试题是课本最基础、最基本的内容。我省各地发展不平衡,试题要照顾各个地区,特别是要照顾那些师资力量、设备和生源质量较差的学校。这类试题难度小,只要学生有课本,老师讲一遍,学生复习都可答出来。这类试题在各种题型中都有,特别是选择题中常有这样的试题。如: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美国英国德国 法国)等。这些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答对一部分,能给他们以鼓励,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信心。

2.难度小,着重考查双基,突出重点——

这些年来,每年的地理会考试题,难度虽高于起点,但难度不是很大,内容在课本上都有,着重考查双基。这样在大部分学校,只要教师坚持正常教学,学生坚持正常学习,并学完学会全部课程,试题基本都可答出。同时试题内容重点较突出,特别是读图部分,图大都来自课本之中,但又有一定灵活性,这样既考“地”又考“理”,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类试题比例较大,基本保证全省范围85%~90%的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及格水平,这样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减轻学生负担。

3.有一定区分度并适当提高难度

高中地理会考是面对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的学生能顺利通过,题目不可偏难。但是,在稳定题型的基础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分度。这些年来,每年地理试题总有10%~15%的试题难度相应大一些(但是没有超出《考试说明》的题,没有偏题怪题)。学习好的学生对这部分试题,也感到难答,或很难全部答对。这类试题在各种题型中都有,但读图填图题最显著。如这些年曾在试题中出过的某月某日太阳光照图,大气环流图、季风图、洋流图、地质构造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要让学生认识到,经过努力各科成绩“过关”(即及格)不难,但要达到“优秀”就不容易了,特别是要达到“百分”,就更不容易了。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科学文化知识都是博大精深的,要学好它都需要努力。

4.读图分析题多。这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图像题分数比例大,占试卷总分数的46%左右;图像题中,既考显性图也考隐性图(即无图考图)。而且显性图题的图幅与分值较大,表明考题配分大,综合题为主。甚至填空题,部分选择题变为读图填空、读图选择或“无图考图”。这样,不仅加大地图内容考查的比重,也提高题目的灵活性,进一步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以上启示我们,考生如果不熟悉图像或不明确图意,将会导致连环失分。所以平时教师要重视地图、插图、再造图的教学,重视对学生识图、析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样才能在会考中打不败之仗。5.以情景作为切入点,充分联系实际

以海峡西岸的材料和图作为背景材料,考察其地理位置、区位条件、产业转移等问题或相关的实验题和研究性题目等

高中地理是高中阶段理科会考的其中学科,所以,研究教材、改进教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地理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鉴于会考命题的上述特点,我们要提高会考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与复习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师要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会考《考试说明》,并落实到课本和教学之中。

高中会考着眼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每年会考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会考说明》这个“纲”,规定考试范围、题型、标准,对不同知识提出不同的识记、理解、运用等要求,这个“纲”来源于课本并规定命题的范围。分析会考特点,了解试题导向是提高会考合格率的关键所在,考试的内容、形式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科特点、教学规律及时代需求等因素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大纲》、《会考纲要》的方针和要求。因此,教师除认真吃透、领会教学大纲、会考纲要的精神外,分析会考试题内容、形式、配分上的特点,预见下次会考趋向,有助于地理教学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更有助于学生会考合格率的提高。《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估教学的重要标准,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

会考《考试说明》,即会考考纲,它是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制定的,在范围上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考试的知识范围、能力要求都有明确规定。《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二者要求掌握的知识范围相同,能力要求基本相同略有差异。而且会考说明对知识点的要求更具体,把考试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由于会考是水平考试,侧重于“双基”考查,所以在会考试题中,识记要占50%,理解占35%,而应用只占15%。目前,我省高考实行“3+X”,所以理科地理只作为会考科目,这就要求在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重点应放在学好会考《考试说明》上,并要落实在课本和教学之中。课本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材料,教学大纲也好,考试说明也好,内容要求最终都要落实在课本上。所以,教师在讲每一章、每一节内容时,首先要熟悉《教学大纲》和会考《考试说明》所明确规定掌握的知识点,目前特别是会考《考试说明》提到的知识点。弄清这些知识点,哪些属于“识记”,哪些属于“理解”,哪些属于“应用”,要了如指掌,必要时要按类型圈注在课本上。

2.抓住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

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本身规定较少,而且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是“ 副课”,课外给地理复习用的时间也很少,这迫使每节课的容量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安排好每一节课堂教学。既不能满堂灌,又要完成教学任务,既不可讲得过浅,又不可讲得过深,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课堂抓住会考考纲,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双边活动。同时还要辅以现代教学手段,加强电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3.了解学生情况,吃透底子,帮助差生转化。

帮助差生转化,这是保证会考“两率”特别是及格率的关键。学校生源素质、学生基础知识及初中地理知识底子如何,一定要做好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近几年,由于学校扩招,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太差,如有些学生连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都不知道;有些学生连“武汉”、“哈尔滨”在哪一省都不清楚;“悉尼”、“伦敦”不知在哪一国,更谈不到在哪一半球,当然判断不出昼夜长短。要提高会考的及格率,必须帮助这些差生,这也是会考的一个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学完、学会全部课程,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对这部分学生,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工作,启迪他们的内在因素和内在潜能;另一方面要补课,给他们“开小灶”。这部分学生成绩提高了,会考的及格率就会大幅度提高。4.认真做好平时的复习巩固和最后阶段的强化训练工作。

高中地理由于课时有限,这就要求教师要事先计划好授课、复习、考前训练的时间分配,先跳出地理科不作为普通高考科目而认为就不重要的思想低谷,在备课上狠下功夫,严格按照《会考说明》将全书多个知识点划分到每一节课中去。复习巩固是在新课全部结束后,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每个学生可做3套~5套模拟测试题,做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本,并告诉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老师在讲题过程中重点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综合提高、整理知识、查漏补缺的目的。为了提高会考应试能力,应在考前两星期进行2-3次模拟考试,试题以稍高于会考水平为准,查漏补缺,突出基础,目的是通过考试了解整体情况,分班对个体进行分析,做好最后阶段的强化训练。5.运用各种图形、图表进行复习,是地理会考复习的特色。

首先,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图形、图表,如地理原理图、分布图、景观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等在教材中的具体运用。其次,选择典型图形作专题复习,如光照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水循环图、工农业布局图等。掌握读图、填图、绘图及分析图表的一般方法和技能,训练学生进行由图变文的知识迁移;发挥图表在地理复习中第二语言的功能。每节复习课都会涉及到若干幅地图,教师尽可能做到边讲边画,充分发挥板画、板图的作用。

上一篇:军事变革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