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分析

2024-07-06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分析(共4篇)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分析 篇1

摘要: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 深层次、结构性的改革势在必行。建设民主、法治的国家业已成为当下的主题。本文着重从制度设计上阐释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思路, 追踪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的进程为内容, 希望能对当下的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民主,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面临理清民主与法治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 这一过程又与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交织在一起, 与快速发展经济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并存, 因而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政治改革之路。

一、中国式民主

民主的大旗在中国已有90载, 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本国特色的民主之路。中国式民主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 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 是指在党的政治活动中, 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的制度, 它遵循平等、公开、讨论、选举、集体领导、多数决定、监督和纪律八项原则。而在党的民主制度中, 最核心最根本的是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真正保证选贤任能, 形成公开、规范、竞争、有序的民主选举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 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2. 人民当家作主与政治协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是通过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居民群众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 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 在居住地范围内, 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发展基层民主, 不仅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受到民主实践的锻炼, 不断提高民主意识、民主素质,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二社会主义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 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 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 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的特点和要求。

2. 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内在机制

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享有最高权威。法律权威要通过立法建立具有客观性、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要通过执法、司法和守法保证任何个人、组织和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特别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法办事, 违法必究, 有效地防止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三、民主与法治的内在逻辑

本文认为要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既要全面又要有所侧重, 抓住关键, 切实推动民主与法治的进步, 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模式。

1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处于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 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就要推进和发展党的依法执政与党内民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 调整和完善党的组织形式和设置方式, 发展党内民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探索党的领导体制、执政体制以及执政方式, 成为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迫切任务。

2构建民主的权力制衡框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是党实现执政的制度依托。充分落实宪法和法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 发挥人大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 逐步理顺党与人大、人大与政府、法院与检察院的关系。完善人民政协制度, 弥补和矫正人大的不足, 各自发挥解决问题的优点, 实现一定职能上的合作。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既要保证人民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又要不断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分析 篇2

从控辩双方看民主与法治民主是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在现在的民主体制下,一般分为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同时,它也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而法治的意义却包含两个部分,即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民主与法治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二者有时也会冲突,下面我将从刑法中的控辩双方的角度来看阐释我的观点。

一、民主与法治相互联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缺一不可。

根据以上关于法治的定义,我们可看出法治无论从形式意义还是从实质意义看都离不开“法”,都将法居于主导地位,而法都是紧紧围绕权利与义务展开,规定的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观。倘若将民主以为一个政体追求的目标,那么法治无疑是是实现目标的手段,程序。坚实的民主制度的基础往往就是一种程序的道德观,一种以权利为本位的道德观。①由此不难推出坚实的民主制度的基础往往是法治。

古希腊一向以民主制为豪,但在审理苏格拉底时其弊端显而易见。公元前399年,诗人莫勒图斯和一个制陶匠以谩神罪和败坏青年思想罪指控苏格拉底,这两个罪名是非常严重恐怖的罪名,一般有其中任何一罪的人都会被处以水刑(将人投入大海中淹死)或流放到埃及等偏僻的地方。对于此等关系人命的罪,古希腊竟没有公诉机关进行指控,而是随随便便的一个诗人或是制陶匠、瓦工之类的人来承担这一责任,最后举证责任也由控诉者来承担,这是没有法的约束下得民主,即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的指控另一个人。最后,苏格拉底虽极尽自已才华进行申辩,但500位掌握生死大权的人在明知他是无罪的情况下因看不到苏格拉底向他们求饶的状态而不顾道德,将苏格拉底判处死刑。当时,因为没有法治,人与人之间可以随便控诉,因为没有法治,在审理案件时,对于被告人是否犯罪、犯罪情节、犯罪主观方面都不考虑,只看被告人是否能引起足够的人的同情,这① 何包钢 著《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是没有标准的民主,这是没有法治的民主,我们很难想象这种民主能延续多长时间。没有法治的民主往往导致无序的状态,只会沦为执政者获取利益的工具,而正由于没有法治,这种制度下的执政者往往又是原始的,粗暴的,审理案件时往往凭自己一时冲动,感性的认识进行审判,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带着自已的好恶。由这群人又去担当执政者,结果显而易见,民主只会成为滥觞,成为奴隶自己厌恶的人的工具。

由此可见,法律明确的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为实行真正的民主提供了条件,是民主的形式,不要形式上的民主,真正的民主就不会存在。不要形式上的民主,最终只会唤起革命力量。而革命力量却以改造社会陋习的名义,把人民置于奴隶的地位。而且,反复进行的选举,各党各派的宣传和政治竞争的各种惯例等等,所有这些形式的东西,为人民提供了学习民主运作不可替代的框架,直到公民身份成为人民正常生活内容。② 同样,没有民主的法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古代,大多数封建国家都采用纠问式诉讼(纠问式诉讼是一种审判官集侦查、控诉、审判职能于一身。不论是否有被害人或其他控告,根据职权主动追究犯罪,司法机关负责调查事实,侦查和审判秘密进行,被害人只是告发人。被告人只是诉讼客体,没有任何诉讼权利,只是被审问,受追诉的对象,被告人口供为最佳证据。刑讯逼供合法化、制度化的一项诉讼制度。③)在这种诉讼制度下,控诉方与辩护方地位明显不对等,被告者虽有时可以为自己申辩或请状师为自己辩护,但被告者没有主体权利,即已进入衙门审理过程中就不再被看做是人,此时严刑逼供合法化。即使有法律明文规定要在犯什么罪时才被指控,那也只不过沦为形式,因为统治者往往可以莫须有的罪名或各种特权来进行指控。而莫须有的罪名和特权的来源莫过于独裁与专制,此时的法律只不过为他的独裁专制提供了“合法性”与正当性。因此,不难看出,没有民主的“法治”只是统治者用来奴隶人民的工具,而当自己触犯自己制定的法律时,他总能找到能让自己逃脱罪刑的理由,就像狐狸给鸡建鸡舍时总会给自己留个后门。

二、民主与法治有时会起摩擦。

民主的基础是什么?美国学者从公民教育出发,认为应包括隐私、责任、②

③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主编《民主的再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一版陈光中 著《刑事诉讼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五版

权威和正义。④刘军宁却认为民主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罗尔斯也认为民主须建立在平等的自由上。但无论怎样,这几种观点在现实生活中都有重合部分,即隐私。一个自由的人必须享有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否则谈不上自由。但现实却有点令人咋舌。

众所周知,在公诉案件中,公诉方代表着国家公权力,与被告进行抗衡,其优势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刑事诉讼中。在一件刑事诉讼案件中,控诉方往往都是公诉方,它们代表国家机关及国家公权力,享有各种在侦查、审判过程中的优势,而其中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公诉方可以调动所有人的网络聊天记录,计划记录等各种有关当事人的隐私,但倘若是被告方,及辩护方,在未经他人同意而调动的各种有关人的隐私信息不仅作为非法证据要予以排除,就连相关人士也要为自己调动他人隐私付出相应的法律代价。在民诉案件中,若是要知道加害人的信息必须经过一大堆复杂手续。而网络监控、电话监控不仅中国有,西方国家也有,英国的窃听丑闻、美国的斯诺登事件等无一不在告诉我们,我们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名之为公权力在窥探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只要我们一有什么危害国家安全,散布危害社会的言语,国家安全局就会光临。

对此,我们不得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民主的社会应保障每个公民的隐私权,任何人(此处的人为法律意义上的人,即自然人、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的隐私不受侵犯。但现实中,真正一直不断侵犯我们的隐私的却是由我们人民共同意愿组建而成的政府。其行为的合理性就是保障社会秩序,打击各种网络犯罪或为了更好地将罪犯绳之于法。由此看出,公权力有时往往为了维护法治,而侵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隐私权,因此,民主与法治有时在一定情况下会有摩擦。下面我就针对公权力为法治的需要而设立网络监督、电话监控发表一下个人观点。尊重一个人的隐私是公民的道德素质,但正如亚当·斯密所认为那样,正义的美德不过是服从法治的倾向。从社会契约中建立的民主制度并不需要像中国古代一样将道德作为统治的手段,而只需公平程序能够是它有效运转起来,当然,在制度的设立时可以考虑道德的因素,但不可以过分考虑道德,因为一件事物的出现总会带来弊端。正如Ayres所秉持的观点:在制度设计时,假如是小恶,那④ [美]公民教育中心 著《民主的基础》2001年8月第一版

⑤么扬善是首选的原则;假如恶的风险性很大,那么避恶就会成为首选的原则。在这项民主与法治的摩擦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监控等行为是为了使政府更快更好的办案,其总体还是为了维护社会利益,若果从功利主义角度看,维护社会利益大于维护个人利益,其正当性无可厚非。其次,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观点,主权者代表公共意志,而公共意志的产生则是人民根据个人意志投票而来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的设立是为选出它的人而存在的,因此,一个政府所作的事往往与它的选民利益是契合的,如果公民过分的注重自己的私权而忽视公共利益的存在,即民主自由过分泛滥的话,民主自由就很难持续,用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话说:“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是妨碍真正民主精神发展的障碍。”。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放任一个政府对隐私权的侵犯,乃至个人其它权利的侵犯,那无疑会造成政府与其人民脱节。因为一味的侵犯,就会失去其群众基础,而政府也会沦为已经占据公权职位的人的工具,因此公权力的制约相当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公权力的制约也是民主的一部分。最后,表达一下我对如何实现民主的观点。法律虽能保障民主,但我们不能过多的寄希望于法律的保障,没有公民的努力,法律最终还是法律,只是条文而已,不能达到真正的法治。正如美国法官所说:当民主自由在人们心中消亡时,没有任何的宪法、法律、法庭能挽救它。因此,实现民主最终还是依靠人民,将人民塑造成真正的公民,即具有法治精神的公民,唯有这样,民主才不是虚设的外壳。

以上便是我以控辩双方的角度来表达我对民主与法治的观点。言词偏颇激进,望老师海涵。

民主与法治的思考 篇3

要探讨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必然要追溯二者的本源。从西方现代政治文明变化的轨迹看,民主和法治一直紧紧与政治变革联系在一起,且经历了从相互冲突到均衡的过程。就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来看,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冲突与均衡不但昭示了国家主权与法律至上性的要求的交叠,在议会主权与宪法至上、人民主权与限权宪法之间保持着持久的张力,还强化了国家与社会的领域分离,在人民主权与人权、政治权利与个人权利、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间要求应有的界限。

一、民主优先模式

与法治相比,民主是更容易激起人们改革热情的动力。法国大革命时期,在天赋人权的旗帜下,人们希望权利得到行使,自由得到保障,往往把希望寄托在了民主上,强调民主对政治权力的积极解放,相反对于法治的渲染似乎着墨不多。实现了民主,似乎就实现了高度法治。

随着革命的发展,嫉妒、贪婪以及对优越者的仇恨到处泛滥,这些口号则成为人们为此辩护的托辞,沦为这些邪恶情感的遮羞布。在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口号的背后,大众要摆脱纪律的限制才是真正的动机。在人民不受约束的喧嚣声中,法治的原则被抛弃。尽管动荡的革命时期也相继出台1791年宪法、1793年宪法、1795年宪法、1799年宪法,由于缺乏稳定性,始终不如《人权宣言》来得响亮。法治秩序的一波三折,民主化的建设也遥遥无期,这或许也是法国大革命为何在一次一次复辟与起义中失败的根源。回到当下,纯粹的民主也有带来多数暴力的危险,一味追求民主而不努力奠定法治的基础,会造成人民的自由权利实际上的丧失。民主的解放虽然可能带来自由权利的扩充,却不能对自由提供持续而有效的保护。台湾地区的民主似乎就已经发展到这种极端。

二、法治优先模式

美国在走上独立之路后,选择了与法国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保守派建立了宪政制度,这与当时刚刚独立之后美国社会爆发的民主过剩的危机有关。1787年宪法在保守派的倡导下,宪法的通过使美国的宪政制度尘埃落定,试图通过宪政实验来绝对制约民主的危险。尽管从现在的角度,备受褒扬的美国宪法在当时却被视为是对民主的葬送。

以大陆法系为代表的德国在要件上可以构成法治国家,从1871年的统治开始施行的王权集中制下,宪法是以皇帝和首相的权力为核心的,议会只是成为装点门面的工具,民主也就无从论起。议会在法律的创制上不能反映民主,德国的法学理论就转向设法对已经制定的法律给予系统化的处理和精炼的解释,用以对抗较为专制的政府。在一个没有民主的法治国家,没有民主的牵制,国家机关如果不能高度自制,专权的行为必然发生,仅存的法治也会荡然无存。希特勒时期的德国正印证此点。

法治优先的另一个弊端就是法学家会给予法治太高的期望,让法治充满了正义的理想主义色彩。将法治扩大解释为保障民主的方法,涵括了正义、平等、人权、尊严等各种价值。拉兹认为这种扩张性的定义是人们主观上把一切的善都给了法治,最后却发现我们不过是想要宣传仁者无敌,不是单纯地探讨法治。拉兹在《法的权威性》中对法治持分析性的观念,认为一个非民主的法律制度,如果不尊重人权、国家赤贫、施行种族隔离政策、男女不平等,迫害宗教,仍然有可能比许多当代西方民主国家的法律制度,在原则上更符合法治的要件。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非民主国家由于那些民主的西方国家,仍旧可能被称为法治国家。

三、两种模式的探讨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民主所及的范围亦进一步的扩大,要求人们在宪政民主的制度架构内对民主的范围做更深入的思考和进一步的回答。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各种思潮之间的分歧表面化:激进的民主派更进一步地主张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号召将民主程序扩展到经济与社会领域;保守的自由派则坚持自由放任,主张通过宪法性的限定约束严格限制民主的范围。之间的冲突正是民主与法治的冲突在当代西方思想界的表现。尽管民主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人们以整体为核心设计的权力结构更富有合理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以个体为出发点要求的权利保障为民主权力设置的阻力亦是同样的强大,同样的富有合理性。

民主法治理念与依法治国关系初探 篇4

一、民主法治为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

关于民主的思想理念古已有之, 早在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中, 就已经渗透出民主思想的光辉。再到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 促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运动举起的两面大旗, 其中一面就是民主。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 便立志为无产阶级谋求民主公正的待遇和法治下的社会生活。民主不仅意味着公正的待遇, 还意味着人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 在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下,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 来共同管理国家的事务, 实现自由, 确保人民的主体利益。新中国成立以来,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我国的法律制度逐渐确立, 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民主得到发扬, 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得到贯彻和实施。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随着具体国情的不断变化, 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不断丰富, 民主理念得到完善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理念, 且已深深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民主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便是例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内容中, 民主是作为国家层面的要求提出的, 居于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层次, 并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但作为保障人民权利的最基本的民主理念, 不应仅仅只停留在国家层面, 它是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只有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才能真正体现民主思想, 真正实现民主理念。当民主的思想渗透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时, 人民才能知道怎样理解民主理念, 怎样运用民主思想, 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而这种民主理念的深入人心, 恰恰为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和实施, 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中, 强调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强调法律规范适用的普遍性, 即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 拒绝特权思想;在法律所规范的领域内, 法律也是普遍适用的, 人人要服从法律规范, 也有权利监督其实施, 并通过特定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在这些法律规范中, 处处都贯彻着民主的理念, 体现着人民群众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法治理念的提出,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在社会层面的体现。社会生活不能是无序的, 无序的社会生活, 只能使一切事物都复杂化, 从而失去其最本质的意义。法治的本意, 便是期望通过一系列富有逻辑性的思想和一整套完备的制度, 来维持社会秩序, 使社会的一切活动, 有规律可循, 有章可依, 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有法可依”。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其前提应是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响应, 只有首先将法治理念全面推广, 在社会生活中引起共鸣, 让人民群众明白什么是法治, 如何实施法治, 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治国, 人民群众才乐于去遵守和执行。因此, 在这个层面和意义上, 法治将成为一种强大的、正确的思想武器, 为依法治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表明, 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性, 民主法治是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 更是人民群众应该内化于心的思想认识。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拥有民主法治的理念, 人民群众才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治国的观念才能深入人心, 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拿起法律武器,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的基本方略, 要想更好地在社会生活中推广和实施, 必须先使民主和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只有当人民群众了解到民主与法治的功能与意义, 切实体会到民主与法治理念的正确性, 感受到在民主与法治理念的推广下, 在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下, 个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个人的发展得到了一个更好的环境时, 人民群众才会真心去维护它, 才会愿意遵守这一准则, 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依法治国是民主法治理念的实践与延伸

一种制度的实施, 必须有强大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理论也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不断完善, 才能更好地支撑实践, 对日常事务起到指导作用。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 其在国家政策层面的具体体现, 便是依法治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依法治国作为实践的一种, 不仅意味着依法办事, 还包含了要公正、平等对待全体公民, 既要充分发扬民主, 又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便是对民主法治理念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延伸。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从其产生到发展,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报告,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16字方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不断向前推进, 正是实践对认识的不断检验和修正。这种由理论到实践, 通过实践的检验再到理论并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过程, 也正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这是一个事物自己发展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具体来说, 就是依法治国具体战略措施的不断完善, 体现了事物发展的上升趋势。

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使民主法治理念变为现实, 它是民主法治理念的具体化。任何一样事物, 若只停留在思想层面上, 那便是毫无意义的。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使民主法治不再只是停留在意识形态层面上, 而是真正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 成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继而深入人心。依法治国不仅要求人民守法、办事依法, 更重要的是, 在依法执政的过程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民主与平等的理念, 感受法治带来的利益, 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人民当家作主不再是一句口号, 而成为社会现实。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使民主法治理念得到延伸, 它使民主法治理念形象化。在具体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民主的内涵得到充分的阐释, 其外延是相当宽泛的, 它既包含了政治民主, 也包含了其他领域的民主如学术民主等, 甚至涉及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十八大报告在重点讨论政治民主问题的同时, 也很关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民主问题。而法治, 也不仅仅局限于法律规范的制定,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各个方面。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所强调的,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包含了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 党内法规体系等五大体系, 这将是一个更全面的、动态的、立体的法治系统。现如今的法治, 不仅要立良法、守良法, 更要执法严格, 不徇私舞弊, 司法平等, 不搞权利特殊化, 还要充分发挥媒体等对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依法治国, 不仅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更要全面推进建设法治社会, 建立法治政府, 从执法者到守法者, 都能严格按照法律和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要由政府和领导者牵头, 树立依法治国的榜样, 并严惩带头违法乱纪者, 让整个社会都在一种法治的秩序下向前发展, 使依法治国不再局限于社会的某一层面, 做到全面具体, 形成真正的法治社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依法治国, 还意味着我们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面临着外来思想意识的冲击, 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恶意攻击, 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高扬社会主义旗帜,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继续根据本国的国情,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理念, 健全社会主义制度, 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而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三、通过弘扬民主法治理念,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

通过弘扬民主法治理念,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 首先应加强宣传教育, 使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法治理念的推广, 宣传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 要实现由上到下的全面推广, 政府和执法者作为法律的执行者, 要确立依法执政的理念, 调节好法律这台天平。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由于权力的操纵者是人类自身, 在权力运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 只有执法者牢记自己的职责和责任, 严格依法办事, 才能使依法治国这一理念真正贯彻实施下去, 保障司法的独立、公平和公正, 为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法治榜样, 使人民群众将法治作为一种信仰, 维护法律权威。

人民群众应自觉维护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树立法律的权威意识, 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日常生活中, 严格依法办事, 在个人权利受到侵害时, 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法治社会的创建, 只有人人都参与进来, 才能不断完善, 真正做到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

通过弘扬民主法治理念,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 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能力, 加强监督监管, 确保有法必依。由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任何事物的发展, 都需要强有力的规范体系。依法治国的推进, 要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与民主监督, 使意见表达的通道保持畅通, 既要做到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监督, 又要使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监督的权利, 使对权力的制约得以实现, 做到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公开与透明。有法必依是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也是充满挑战的一环, 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确立法律的权威性, 使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法律实施的客观与公正, 建立依法治国的社会新秩序。

参考文献

[1]杜帮云, 米加宁.论民主法治[J].法政探索理论月刊, 2013, (7) .

[2]黄文艺.民主法治建设的新纲领——对十八大报告政治法律思想的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 .

上一篇:英语分层教育下一篇:大学公共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