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民主法治

2024-07-29

自由民主法治(精选12篇)

自由民主法治 篇1

摘要: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扩大党内民主, 推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也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国家的基本要求。新时期以党内民主建设的创新发展, 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 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 必须大力完善立法民主、执法民主、司法民主、守法民主、法律监督民主, 使民主贯穿于依法治国的各个环节, 才能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键词:党内民主,人民民主,法治民主

2009年9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党内民主建设作为全会着眼党的建设的四大重点问题之一, 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这个论断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扩大党内民主, 必须进一步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以实现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逐步推进人民民主建设,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国家。

1 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创新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迫切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 大力推进人民民主, 进一步革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当前, 政治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 各种价值观念、政治文化和政治模式的冲突、比较、竞争和借鉴寓意深刻, 这对我们党如何既顺应时代潮流, 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既立足于中国国情, 又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化道路提出了挑战。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和一些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看, 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是死路一条;不改革政治体制、不实行人民民主同样是死路一条。因此, 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是党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和挑战的迫切需要, 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现实选择。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基石, 是规范党内关系的根本制度安排和催生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内在基础。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完善党内民主机制, 规范党内民主生活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途径。

1.1 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汇报工作开启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新局面

2003年10月11日—1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列为全会的第一项议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 自觉接受中央委员会的监督, 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 这在我党历史上尚属首次, 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发展党内民主, 增强党的活力,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党内的权利主体是党员, 党代表大会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载体, 由中央委员会选出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 包含接受中央全会审查工作、听取批评和建议的精神, 反映了常委会和全委会的不同地位、权责及其关系。把报告工作主要定性为述职性质, 体现的是授权与被授权、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从领导指挥到接受监督意义非凡, 是一项发扬党内民主的重大举措, 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新纪元。新时期改革难度的加大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强党内民主是对这一要求的正确回应。

1.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奠定了党内民主发展的制度基础

2003年12月31日颁布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 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原则、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以及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的实践需要制定的。它的颁布实施为党内民主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标准和程序性内容, 开创了党内民主发展的新局面;对于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党内监督, 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保持党的先进性, 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主是监督的基础, 没有民主就没有监督, 党内民主是实现党内监督的基础。党内监督条例以党内民主为主线, 自始至终贯穿着民主原则。条例多处出现“民主”一词, 明确提出要“发展党内民主”, 规定“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应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 并对开好党内民主生活会做了细致具体的规定。条例的核心部分——“监督制度”一章, 更是突出了发扬民主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内容。可以说, 条例为在党内民主的基础上实现党内监督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既是党内监督的重点, 又是在党内实现广泛、到位的监督的重要条件。

1.3《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颁布是党内民主发展的根本

2004年9月22日颁布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为新时期党内民主的发展奠定了党内法规基础, 为党内民主建设、广大党员发挥主动性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与“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是统一的。《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我们党关于保障党员权利方面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 它的颁布实施, 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发展党内民主, 健全党内生活,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对于进一步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提高当地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 注意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的渠道, 使党员的意见、建议、批评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在党内生活中要发扬讲真话不讲假话、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 支持和保护党员依据《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的权利发表意见, 认真查处各种侵犯党员权利、压制批评甚至进行打击报复或诬告陷害的行为, 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 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 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1.4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深化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新思路

2009年9月15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提出“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结。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保证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 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这给我们指明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方向。党内民主是一个政党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在这次“超重量级”的会议上, 再一次强调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足见党中央对党内民主建设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党内民主建设问题, 明确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思路、重大原则和重要举措。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内民主建设是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内民主建设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在全党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伟大实践中,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发展人民民主, 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2 扩大党内民主对推进人民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结。”这些党内文件的规定深刻揭示出实现和完善党内民主, 健全和完善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不倦探索的发展目标。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人民民主同样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2.1 扩大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扩大党内民主, 是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背景下提出的, 它将有力地提高中国共产党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扩大党内民主, 发展人民民主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 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 并服务于社会。政党因其代表了人民利益、得到了人民信任和支持, 而取得执政地位;也因其对于国家权力的运作符合并实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才能保持和巩固其执政地位。作为执政的共产党, 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才能有效维护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以党内民主的健全和完善带动人民民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发展人民民主体现了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我党作为执政党, 在国家整个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全社会的表率。这种领导核心地位和模范表率作用, 决定了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础和保障。党内民主建设得好, 就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 引导人民的民主意识和社会的民主氛围, 从而有力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在社会主义中国,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执政的共产党没有任何超乎人民利益之上的特殊利益, 更没有任何超乎人民权利之上的特殊权力。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 就是为人民谋利益, 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从根本上说,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时期切实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坚持和完善民主执政的步骤、路径和方法, 以党内民主制度化、程序化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进一步引导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2 扩大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发展党内民主, 不仅是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 而且是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选择, 是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 是由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 决定了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决定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首先, 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决定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先导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执政党, 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是与对党内民主生活的认识密切相关的。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 往往是以党内民主生活的习惯和经验为基础的。党内民主化的程度对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程度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其次, 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决定了党是人民民主权利坚定的维护者。充分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政治利益, 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 这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最后,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民主意识、民主作风和民主习惯, 无疑会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重大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因此, 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必然以执政党自身的民主化为前提。没有党内生活的民主化, 就不会有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 党是人民民主政治理念的最坚定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民主首先是与利益主体多元化联结在一起的。计划经济时期, 不允许考虑自身利益, 所以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但市场经济以后, 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合法化, 对民主的需求就直接表现出来了。我国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同的阶层, 不同的利益群体, 都将追求利益最大化, 这个时候, 利益的冲突、调节、分配导致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加, 民主的发展也是必然的, 比如基层搞村委会、村党支部委员直选, 干部群众都非常欢迎。改革开放30年以来, 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都有很大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很大发展, 群众的民主意识有很大提高。扩大党内民主, 这和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是相称的。党内民主是新时期党发展和壮大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重视发展党内民主, 在党内建立一个非常健康、规范的权利运行机制, 进而推动和发展人民民主是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

3 以人民民主为基础, 在实施依法治国战略中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实施依法治国相结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新时期不断发扬党内民主必将对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 有效地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导向作用, 以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 才能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要求, 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国家。

3.1 立法民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必须包含民主的要素, 这是现代法治的本质要求。立法民主是民主化的立法和立法民主化的统一, 是由有关立法民主的观念制度、实践、保障体系组成的有机系统。在立法中, 应将民主作为首要要件, 这一要件贯穿于法律创制的所有结构之中, 并且这一要件为其他要件奠定基础, 提供条件。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人权保护纳入到宪法保护范畴, 标志着我国的立法民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我国立法的民主化发展, 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应从多方面推进中国的立法民主建设:一是应以民主作为立法的核心和主线, 依次展开整个法律创制工作。具体包括立法的内容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 以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 同时保障少数人的权利, 立足全局, 统筹兼顾, 切实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立法的过程要贯彻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的呼声, 既要善于倾听赞扬的声音, 更要高度重视批评的声音;立法的技术要吸收、借鉴历史的和外国的经验, 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进行分析鉴别, 力求为我所用;二是在法律体系内的部门法及与其配套的程序法中, 也要充分体现民主的内容。如刑事立法中必须体现人民惩治和制裁违法犯罪的民主意志、民事立法中体现为尊重每一个公民个体自由意志的表达、行政立法中主要体现为对行政权力的有效控制、经济立法中应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企业的民主管理和劳动者的民主权益等;在各种类型的程序法中, 民主应作为其立法的灵魂和主干, 一套民主的程序机制是及时保证人民意志表达的重要途径, 也是立法沿着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运转的保证。

3.2 执法民主

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实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 有利于贯彻党的主张, 体现人民的意愿, 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

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将上升为人民意志的法律法规诉诸实施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执法活动, 从本质上来说执法也是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执法的民主性要求:一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手段来行使执政权力。依法治国的一个基本要求, 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员和党的干部只有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严格依法办事, 才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使之真正成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锐利武器;二是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 国家制定了多部包含实体内容和程序内容的行政法, 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等, 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恪守法无授权皆禁止的现代行政法治理念, 正确履行执法权力, 认真履行执法职责, 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三是执法活动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前提下要充分尊重民情, 体现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国家机关的行政执法也是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进行联系的一种法律活动。执法听证程序实际上就是执法民主的一个重要体现, 进一步完善执法听证程序可以进一步化解执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对立情绪, 密切干群关系, 使体现人民意志的国家法律法规得到顺利实施。

3.3 司法民主

司法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在人民代表大会之下设立专门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实行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分开的司法体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 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国家司法体制建设的经验。推进司法民主建设, 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对司法机关的猜疑、不满和误解, 增进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 增强对法律的信心。

司法民主的内涵包括司法的权力来自于人民, 司法服务于人民, 人民有权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司法民主体现为:一是司法审判公开、透明。司法的人民性这一特性, 使得司法机关必须执法为民。执法活动必须向民众公开, 公开才能促进公正。要推进司法民主, 应将所有能公开的执法工作都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最大限度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民众获得更多的司法信息;二是逐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 既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 又是一项公众参与诉讼的重要民主制度, 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司法的特征和优势, 很好的发挥了维护司法公正、促进司法公开、弘扬司法民主的作用。对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案件的内容、范围、权限进行规范, 赋予当事人依法申请人民陪审员审理案件的程序选择权进行立法, 是扩大司法民主的重大举措;三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应该理性对待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建立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司法民主建设, 努力通过公正司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加强民主和保障人权紧密联系, 保障人权在刑事司法中体现为如何防止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同时, 也应当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抓紧建立被害人权利救助制度。

3.4 守法民主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 从国家的根本大法到基层的规章制度, 都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都是为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就是遵从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的高尚之举, 必将受到人民的肯定和赞同。这应该是每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所追求的荣誉所在。国无法不治, 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 凡事依法纪, 则社会安宁, 经济发展。

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 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有序的民主, 是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的民主。守法民主是对社会上一切守法主体的基本要求, 遵守法律在法治国家必须体现为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基础上根据不同守法主体的特殊性给予不同的要求, 具体体现为:一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模范守法。遵纪守法, 必须抓好执法部门的模范带头作用。公检法司和行政执法部门, 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者、执行者。自身守法是公正执法的前提, 只有把守法作为执法者职业道德建设来认真对待, 自觉做好, 才能减少执法犯法事件的发生, 才能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二是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认真、自觉守法。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作为社会的一员, 遵纪守法, 是每一个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基本准则。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守规矩、合法度, 这是将守法作为义务来履行;积极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并且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就是将守法权利来行使。守法民主最重要的就是将遵守法律从义务转向权利,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提高社会组织、公民守法积极性, 才能形成良好的法律运行秩序, 实现法治建设的目标。

3.5 法律监督民主

民主监督是人民的民主权利的一部分, 法律要体现和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 必然导致对民主的践踏, 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 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 对权力的行使, 尤其是对国家权力的行使保持合法性的判断力, 起到预防、控制和纠正违法的作用, 保障法律的实现。因此, 法律监督民主也应当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中, 包括立法机关法律监督民主、行政机关法律监督民主、司法机关法律监督民主、各个党派的法律监督民主、新闻舆论法律监督民主以及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法律监督民主建设。

2006年8月27日颁布2007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的出台, 就是紧跟党内监督的步伐, 及时推动了立法民主监督的法治化, 为国家其他法律监督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我国专门承担法律监督职能的是人民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是实施法律监督民主的重要机关, 要认真倾听人民呼声, 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 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 把人民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 抓住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 加大法律监督力度。新时期法律监督民主更多地体现为法律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以党的监督为前提, 充分发挥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用人民群众的民主力量实施法律监督,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我们已找到新路, 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黄炎培) 。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

参考文献

[1]孙承斌, 李亚杰, 谭浩.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看党的建设[N].光明日报, 2009-09-19.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G].2003.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刘作翔.法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自由民主法治 篇2

我国虽然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5%以上。因此,强化农村基层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农村基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国家相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新时期,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建,特别是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点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工作;继续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法费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党建不断加强,治安局势比较平稳。这为我们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农村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在经济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有的地方农民负担还比较重,有些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还比较大,一些地方的盗窃、抢劫、杀人、伤害等刑事案件比较突出,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土地征用、村委会直选,以及家庭、债务、违章建筑、宅基地纠纷等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时有发生,非法宗教活动也不容忽视。这对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挑战,我们一定要从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维护、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农民群众有“四盼”,即盼富裕、盼稳定、盼公正、盼尊重。这“四盼”就是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种反映。每一“盼”都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密切相关。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紧抓住“村”这个环节,全面落实民主法制建设的各项措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农村社会稳定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农村社会稳定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公共事业建设后遗症是新农村稳定的重要隐患,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是新农村肌体的毒瘤。近年,党中央以解决民生为根本,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减免了农业税,实行了种植粮食及油菜补贴,10亿农民群众受益,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但在不断建设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引发了农村群体性事件,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及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一是要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平稳运行,为百姓谋利益。总结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一个区域的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往往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工作中要坚持把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农村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现实动力,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大力推行问责制度,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规范干部的行为,做到干部依法办事,不以权利谋私。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出现的新问题;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理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发现、解决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纠纷,防止矛盾激化;要深入贯彻“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村治安秩序的犯罪活动,特别是黑恶势力团伙,要坚决打掉。二是要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事情的真善美,人起到决定的作用,村镇干部的素质决定着农村经济事业发展,继续解放思想,改变干部作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群众的贴心人。大力推行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按正常的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努力做到一般矛盾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镇。

二、农村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把“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作为今后农村工作必须加强的六项制度建设之一。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农民是我们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也是我们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保护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历来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农村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有利于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活跃农村民主生活,保障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员和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引导农村干部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正确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政策,按章办事,做好工作。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农村财务、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宅基地划分等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全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要注意双向制约,不仅要“约民”,更要“约官”。各级各部门都要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要建立健全村民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程序,凡是与村民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要进入民主决策程序,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保障群众当家做主。

(一)实行民主选举机制,实现村官村民选

实行民主选举,实现群众的愿望,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亲民为民之举,安民为民之道。村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实行“两推一选”,即党内推荐、群众推荐、党员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委员、主任、副主任,实行“公推直选”,即由村民公开推荐、村民直接差额选举产生。针对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不同方式选举产生,两者群众基础各不相同,导致互不“买帐”的问题,采取民主管理的办法,着力理顺村“两委”的关系,确保“两委”协调运转。村干部是老百姓自己选举的,自然信得过,村民就会齐心协力支持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就能够迅速地步入快车道。要抓好“两个规范”。即规范干部行为:针对少数村干部讲“人治”不讲“法治”,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搞服务,重政策、轻法律,说话办事随意性大等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干部行为。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加强教育引导,使村干部工作理念上由“人治”向“法治”和“德治”转变,工作方法上由命令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要加强制度约束,制定完善《村民委员会工作规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制度》,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和村民大会对规范干部行为的作用,把各项工作真正纳入“公开、民主、规范”的轨道。规范群众行为:针对少数村民只要权利,不尽义务,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文明,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等问题,着力规范村民行为。

(二)要抓好民主决策制度的落实。从深化村务决策机制入手,以规范村民代表会议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从制度上保证村民的民主决策权。凡对关系村集体利益和村民利益的事项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本村各类经济合同完善、变更和解除,集体财产发包、处理,土地承包、税费征收、财务收支等重大村务事项,都实行民主决策。由村“两委”会议商议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做到会前向村民广泛征求意见,会后公布表决结果。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前,村民代表主动征求村民的意见,让村民代表真正代表村民。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酝酿是否切实可行。遇有重大事项,根据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提议,随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策,决定重大问题要进行票决,获得应到会人员半数以上赞成票方可通过。意见分歧较大,一时难以决定的事项,先缓议,待意见基本一致后,再讨论表决或请示上级组织裁决。实行民主决策,村干部能更好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民主决策,体现了民意,集中了民智,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从根本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要抓好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的落实,实现村事村民管,村情村民知。要加大对村干部的管理力度,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和民主评议制度。每年年初,对每名村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责任目标进行全村公示,请村民监督。年底由上级党委派人主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对村党支部成员、村委成员进行民主评议,综合考虑德能勤绩情况打分,评议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以达到干部有压力,群众有动力,干部服务群众、群众监督干部的目的。针对村民普遍关心的村务、财务公开问题,将“两公开”作为落实“四民主”的重要内容列入各村目标责任制考核,要将村务、财务及党务工作中不涉密的有关内容,涉及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救助、合作医疗、土地征用、财务收支状况、农村“两个直补”等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内容进行公开对财务公开这个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要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公开模式、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内容”以提高财务公开质量,增加工作透明度,强化对农村干部的监督约束。这样,可以有效密切干群关系,激发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推进村级组织民主管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只有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才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才能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才能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只有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才能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

三、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要切实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教育

首先要抓好村级党员干部的法制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和党建远程教育网络等各种形式,有组织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有效增强村级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提高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其次,要着力营造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按照与阶段性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专项工作相结合、与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联户组织送法上门、电视广播专栏以案说法等灵活形式,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在学法中守法用法护法。第三,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抓手,加强道德教育。通过开展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大力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推动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要按照“四五”普法规划要求,加大农村普法工作力度,充分运用各类宣传方法进行普法宣传,使广大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要重点抓好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动态管理,落实监管、帮教和安置措施,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要充分发挥村级关工委的作用,努力把辍学生、失学生、学校中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社会闲散青少年等作为关心的重点,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和家庭的综合教育作用。结合“严打”整治斗争,继续抓好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所处的环境、背景以及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标志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农村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农民从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大环境、大背景发生了新的变化。二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为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三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能不能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至关重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人和机制是两大重要因素。党领导下的农村民主治理新机制,经过不断创新、规范和完善,已经成为一套比较科学的治村好机制。有了好机制,还需要有好人,特别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支部书记队伍做保障,这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和基础,抓住了这个根本,新机制的运行才能有肥沃的土壤。只有好人与好机制实现有机的结合,才能开创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又概括出“五个好”的建设目标,即: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尤其要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培养锻炼一支好的队伍;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完善一个好的经营体制;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这“五个好”中,最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班子,尤其是要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有了好班子、好支书,还要选好一条带领群众致富的好路子。这在当前显得很重要。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不少:一是许多后进村一般都地处偏僻地区,条件差,基层干部观点滞后,思想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式,转化难度大。二是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村级基层组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工作方法和手段滞后,与村民之间缺泛沟通。三是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存有一定问题,发展新党员任务很艰巨。近几年农村新经济组织大量发展,而党的工作跟不上,有的至今还是空白点。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我们要因势利导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和完善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建设具有较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我们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乡镇工作发展的整体规划,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在基层有人抓能落实,要大力加强派出所、法庭、司法办等基层政法组织的建设,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治保调解会等配套组织建设。切实做到组织、人员、工作、报酬的落实,使其真正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要重点把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班子建好,同时要选准、配好治保会和调委会主任,只要他们“两个人”真正负起责任来,许多治安问题不出村就能解决。

民主与法治的思考 篇3

要探讨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必然要追溯二者的本源。从西方现代政治文明变化的轨迹看,民主和法治一直紧紧与政治变革联系在一起,且经历了从相互冲突到均衡的过程。就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来看,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冲突与均衡不但昭示了国家主权与法律至上性的要求的交叠,在议会主权与宪法至上、人民主权与限权宪法之间保持着持久的张力,还强化了国家与社会的领域分离,在人民主权与人权、政治权利与个人权利、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间要求应有的界限。

一、民主优先模式

与法治相比,民主是更容易激起人们改革热情的动力。法国大革命时期,在天赋人权的旗帜下,人们希望权利得到行使,自由得到保障,往往把希望寄托在了民主上,强调民主对政治权力的积极解放,相反对于法治的渲染似乎着墨不多。实现了民主,似乎就实现了高度法治。

随着革命的发展,嫉妒、贪婪以及对优越者的仇恨到处泛滥,这些口号则成为人们为此辩护的托辞,沦为这些邪恶情感的遮羞布。在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口号的背后,大众要摆脱纪律的限制才是真正的动机。在人民不受约束的喧嚣声中,法治的原则被抛弃。尽管动荡的革命时期也相继出台1791年宪法、1793年宪法、1795年宪法、1799年宪法,由于缺乏稳定性,始终不如《人权宣言》来得响亮。法治秩序的一波三折,民主化的建设也遥遥无期,这或许也是法国大革命为何在一次一次复辟与起义中失败的根源。回到当下,纯粹的民主也有带来多数暴力的危险,一味追求民主而不努力奠定法治的基础,会造成人民的自由权利实际上的丧失。民主的解放虽然可能带来自由权利的扩充,却不能对自由提供持续而有效的保护。台湾地区的民主似乎就已经发展到这种极端。

二、法治优先模式

美国在走上独立之路后,选择了与法国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保守派建立了宪政制度,这与当时刚刚独立之后美国社会爆发的民主过剩的危机有关。1787年宪法在保守派的倡导下,宪法的通过使美国的宪政制度尘埃落定,试图通过宪政实验来绝对制约民主的危险。尽管从现在的角度,备受褒扬的美国宪法在当时却被视为是对民主的葬送。

以大陆法系为代表的德国在要件上可以构成法治国家,从1871年的统治开始施行的王权集中制下,宪法是以皇帝和首相的权力为核心的,议会只是成为装点门面的工具,民主也就无从论起。议会在法律的创制上不能反映民主,德国的法学理论就转向设法对已经制定的法律给予系统化的处理和精炼的解释,用以对抗较为专制的政府。在一个没有民主的法治国家,没有民主的牵制,国家机关如果不能高度自制,专权的行为必然发生,仅存的法治也会荡然无存。希特勒时期的德国正印证此点。

法治优先的另一个弊端就是法学家会给予法治太高的期望,让法治充满了正义的理想主义色彩。将法治扩大解释为保障民主的方法,涵括了正义、平等、人权、尊严等各种价值。拉兹认为这种扩张性的定义是人们主观上把一切的善都给了法治,最后却发现我们不过是想要宣传仁者无敌,不是单纯地探讨法治。拉兹在《法的权威性》中对法治持分析性的观念,认为一个非民主的法律制度,如果不尊重人权、国家赤贫、施行种族隔离政策、男女不平等,迫害宗教,仍然有可能比许多当代西方民主国家的法律制度,在原则上更符合法治的要件。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非民主国家由于那些民主的西方国家,仍旧可能被称为法治国家。

三、两种模式的探讨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民主所及的范围亦进一步的扩大,要求人们在宪政民主的制度架构内对民主的范围做更深入的思考和进一步的回答。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各种思潮之间的分歧表面化:激进的民主派更进一步地主张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号召将民主程序扩展到经济与社会领域;保守的自由派则坚持自由放任,主张通过宪法性的限定约束严格限制民主的范围。之间的冲突正是民主与法治的冲突在当代西方思想界的表现。尽管民主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人们以整体为核心设计的权力结构更富有合理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以个体为出发点要求的权利保障为民主权力设置的阻力亦是同样的强大,同样的富有合理性。

自由民主法治 篇4

2007年11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为了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防止同案不同判现象,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制定下发了《关于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的规定》, 决定在全省法院建立三级双轨制案例选报网络, 并创办全省发布指导性案例的权威载体, 为全省法官裁判案件提供交流和借鉴的平台。

山东省高院要求, 全省各级法院的案例编选人要拓展收集案例线索和案例素材的途径, 为案例的编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全省各级法院的案例编选人要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 及时掌握审判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趋势, 搜集重要案例素材, 及时组织撰写。要特别注意在案件尚未审结时发现有指导价值的案例, 要特意组织精干力量精心审理、精心研究、精心起草文书, 避免因为审理不好、文书不好而使有指导价值的案例废弃。

哈耶克说:“最能清楚地将一个自由国家的状态和一个在专制政府统治下的状况区分开的, 莫过于前者遵循着被称为法治的这一伟大原则。”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将人类社会由“人治”引向“法治”。尽管在实践中的很多情况下法治不可以能十全十美, 但法治作为一种理想, 对于防止政府专权和保证个体自由来说, 确实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有效的原则和制度。

法治这项“社会工程”的展开, 除了立法这一重要过程外不可忽视的就是法官的司法活动。形式主义论者认为, 法律条文是神圣的, 一切都必须按照法律条文来办, 法官只不过是机器, 是“法律的喉舌”。但众多法学家和法律工作者都关注到, 形式法律事先告诉人们在某种情况下, 政府将采取何种行动, 这种规则用一般性的措辞加以限定, 而不考虑时间、地点和特定的人。它们所针对的是一种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典型情况, 在那种情况下, 这种规则的存在将会对各式各样的个人都有用处, 它们只不过是被赋予了一种大体上最有可能使一切受到它们影响的人们都能得到好处的形式。

正如哈特在其法律规则说中指出, “立法者根本不可能有关于未来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的所有结合方式的知识。”无论立法机关多么伟大, 制定的法律多么包罗万象, 事实上, 我们都知道, 这只能是幻想, 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总是有限的, 又是滞后的, 而案件是千变万化的, 无论怎样总会出现一个案件找不到适用的法律, 因此, 法律必然存在所谓的“空缺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 哈特指出“法律的空缺结构意味着的确存在着这样的行为领域, 在那里, 很多东西需留待法院和法官去发展。”这就不得不触及法官所拥有的自由裁量权这一问题。

审判实践中, 由于不同法官对法律规定理解上的不同, 或者法律原本就缺乏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具体规定, 出现了对类似案件法律适用标准不统一的现象;个别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 导致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法院对同类案件的裁判结果也各不相同, 由此引来社会非议。比如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1:1903年, 美国法院审理一起劳资纠纷:达维斯诉莫尔根。一个公司雇主和雇员莫尔根签订一份雇佣契约。莫尔根的工资为每月40美元。契约签订不久, 另一家公司说, 只要莫尔根肯来, 每月的工资就多25美元。于是莫尔根要求原来公司加工资, 否则就走人。原公司只好答应每月增加20美元, 但是要求在年底付清。莫尔根就留下来了, 但是每月依然领取40美元。年底的时候, 原公司拒不付给那120美元。于是, 莫尔根告到法院, 法官认为莫尔根一直领取每月40美元, 实际上就接受了这个工资条件, 既然这样, 再判给他120美元是不应当的。

案例2:1921年, 美国法院又审理了一个类似案例的案件:施瓦兹雷池诉鲍曼·巴池公司。服装设计师施瓦兹雷池与鲍曼·巴池服装公司签订了一份契约。服装公司答应每星期90美元的报酬。不久, 另一公司以每星期100美元的报酬聘请他。施瓦兹雷池要求原公司提高工资, 原公司也要求一样年底付清。施瓦兹雷池每月依然得到90美元的报酬。年底, 原公司一样说话不算数。施瓦兹雷池告到法院, 法官判决原公司支付应补的工资。

上述两个案例的判决结果的不同明显是由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造成的, 对此有人不禁要问, 法官根据自己的自由裁量权得出的判决都是公平的、正义的吗?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 是不是一种法治下实质意义上的“人治”呢?这种制度是对选择法治的反映吗?

对此, 答案是自由裁量权正是对法治的选择的体现。自由裁量权不是法官裁判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 而是行使裁量权的法官不受权力、利益、人情、偏见等因素干扰的“自由”。而这恰恰是反对人治选择法治的体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必要的。因为任何法律都不可能穷尽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情况, 都会给法官留下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自由裁量的空间。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对于法院审判意义重大, 对广大法官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正如约翰·格雷所说:“归根结底, 立法机关所说的只是语言, 而这些语言的真实意义是由法官来说的。自由裁量权并不意味着法官可以自主地造法, 孟德斯鸠指出:“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 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实行专断的权力, 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法官只是基于针对普遍情况而制定的法律规则, 将其适用于具体的现实案件判决中。

西方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孟德斯鸠说:“任何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都要到边界时才停止, 没有边界的权力便是一种无休止的任意性的权力, 必然弊害无穷。”社会契约论最核心的观点就是三权分立, 以权力制约权力。有人提出自由裁量观点和实践将会严重影响民主政治和法治, 事实上, 使用自由裁量权做出判决的法官, 也必须考虑某些重要的准则, 法官也并不是自由的在组成这些理论的原则和政策中随意的挑选, 如果他们可以随意挑选的话, 那只能说明没有任何规则是具有拘束力的。

霍布斯曾说过:“如果你相信法治, 那你不过是在权力之上又设置了一个权力, 这就是法官的权力。”我们不否认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让法官有足够大的权力去解释法律,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 我们其实制造出了一个新的权力, 并且这个权力似乎是我们难以控制的。尽管我们可以找出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种种不足, 找出法治的诸多缺陷, 但是, 在历史的进程中, 我们在权衡了种种制度之后才做出了我们认为最好的选择———法治。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不是古代的人治, 那种人治是一般规则上的人治, 而法官的人治是一般规则下的人治。自由裁量并非是毫无限制的, 自由裁量权是法官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和本意指导下灵活运用法律的权力。因此, 我们回到开头提到的山东高院制定三级双轨制的案例网络的消息, 这正是保障自由裁量权正确行使的一个措施。我们相信, 给予法官适当限度的自由裁量权, 是对法治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M].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72.

[2][英]哈耶克.自由宪章[M].杨玉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民主法治建设 篇5

一、时政点击

1、全国法制宣传日。2011年12月4日是第11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今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

2、法制宣传教育。2011年7月27日,新华社全文公布了我国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规划指出: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

3、交通安全日。公安部近日决定,将每年12月2日定为“交通安全日”。据悉,今年全国第一个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 “文明交通,告别陋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到2010年底,我国已经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且全面完成了对现行法律和法规的集中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4、药家鑫案件。2011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5、高晓松酒驾案。2011年5月17日。高晓松醉酒驾驶案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高晓松醉酒驾驶机动车犯危险驾驶罪,被判处六个月拘役,罚款4000元。

6、贪腐问题。最高人民法院7月19日上午公布,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和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受贿案。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已对这两起案件的被告人许迈永、姜人杰依法核准死刑,这两名罪犯已于今天上午被执行死刑。

7、公开“三公”经费。国务院2011年5月4日开会,要求中央部门公开2010年度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情况,地方比照中央公开经费。三公消费包括: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

8、打黑行动。刚刚过去的2010年扫黑除恶高潮迭起,2011年打黑仍在继续。随着全国打黑风暴的持续深入,作为最终受益的百姓的安全感也在相应不断提高。201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一共有10个地级以上城市当选,重庆是4个直辖市唯一当选的城市,市民安全感指数达95.89%,创10年来最高,打黑专项行动深入民心。

9、全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这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参加这次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9亿多人,参加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

10、“微博问政”。当年博客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代表委员赶在两会期间纷纷开设个人博客,通过博客吸纳民意。近半年来微博大热,这种热度也迅速扩展到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也都纷纷开通微博听取民声,“微博问政”一时成为时尚。

11、“两会”的召开。

二、相关知识链接

1、法律的特征、作用;违法行为的类别和责任。

2、我国公民享有的广泛的权利。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3、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4、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的要求和公民的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义。

5、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6、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离开人民的参与、支持和监督,要实现依法治国是不可能的。

7、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和方式。

8、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地位和职权。

三、命题预测

(1)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说明了什么?——依法治国做到了有法可依。

2、腐败分子和名人违反法律要受到法律的严惩,说明了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全国开展的打黑行动说明了什么?——我国政府执政为民;法律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切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国施行依法治国。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有哪些重大意义?

有利于推动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小康社会提供法律保障;有利于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在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哪些意义?

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做到自觉守法;有利于公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权威;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建设和谐社会。

6、为什么要严厉打击腐败行为?

这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又是重要途径和有力保证。

7、开展打黑行动有什么意义?

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8、为什么要公开“三公”经费?

这是建设廉洁、节俭政府,遏制权力腐败和社会不正之风的有益尝试;是尊重民众知情权,切实履行执政为民的需要;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加快;有助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设;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9、酒驾入刑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交通秩序;有利于通过立法防患于

未然,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

10、法制宣传教育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

青少年由于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学习法律知识是健康安全成长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关系到依法治国的进程和效果;

11、青少年应该怎样参与到依法治国中?

思路——学法、守法、用法、护法。

12、药家鑫案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提高自己的法制观念;要学会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要学会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13、请你为反腐倡廉提出合理化建议?

坚持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腐败分子;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法律监督和举报机制,保障公民的批评建议权。

14、国家大力打击腐败行为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不做违法的事;发现国家机关极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等行为,要举报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15、列举有哪些交通陋习?

闯红灯、翻路中间的栏杆、自行车走快车道、机动车非法变道、酒后驾车、疲劳驾车。

16、设计几个宣传标语。——安全出行,为家人负责;

17、设置交通安全日的意义有哪些?

有利于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有利于改变交通陋习,遵守规则;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18、为“文明交通,告别陋习”活动,提出自己的倡议?

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时,我们要看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路上黄灯等一等!行人横过车行道,有人行道、过街天桥或地道的,我们要走人行道、过街天桥或地道.我们在通过没有信号灯的路口时,须注意车辆保证安全,直行通过,不许在街道上打闹和奔跑。

车行道上车比较多时,我们要先看左边,没有车来,再到达中线;然后看看看右边车辆情况,再继续通过。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

14、全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说明了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最基本的权利;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5、微博问政说明了什么?——我国公民享有建议权和监督权;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6、请列举我们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途径——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

举报或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17、微博问政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公民更快捷有效的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有利于反腐倡廉。

18、甲说:微博问政意义大,民主监督全靠它;乙说:微博问政有弊端,不当言论随便说。(1)微博问政有利于公民更快捷有效的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有利于反腐倡廉。相比面对面的现实问政,微博问政省时省力、便捷高效又环保,既节约行政成本,也节约民众的“问政”成本。是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

(2)我国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是很广泛的,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3)“微博问政”有时会出现情绪化和偏激化表达问题。这种情绪可能带有一定的非理性成分,尤其在对待公权和政府管理问题上,激烈的言论甚至“网络谣言”的散布,会对官民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 篇6

《决定》明确提出,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这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民主建国、民主立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主张,是实现人类解放和文明进步事业的必由之路。

争取、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带领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开辟了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历史新纪元,其重大民主政治意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来,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十年“文革”期间,我们在民主问题上发生过重大失误,推行以群众运动为主要形式的所谓“大民主”,致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严重破坏和损失,人民民主权利受到恣意侵犯和践踏。这个教训极为深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深入总结和思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深刻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集中体现了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观。一是民主与社会主义不可分,民主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二是民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分,民主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 保证。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始终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同其他事业一样,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重大进步,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展现出旺盛的生机活力和巨大的制度优越性。

二、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如何体现,以何种方式、通过何种途径才能有效地实现,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而又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方面情况差异很大的国家,实现、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新课题。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答案,只能是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进行实践探索。

在我国60多年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曾一度走过很大的弯路,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正确方向。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同时,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重大转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度化的关键是法制化,制度建设的重点是法制建设。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而又极其复杂、艰巨的宏伟事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方面要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另一方面还要动员和组织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坚定地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要实现上述要求,只有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过完备的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落到实处,使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使全社会成员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才有可能做到。人们从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中越来越认识到,依法治国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途径和基本方式。

三、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国家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取得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成就和进展。

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断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一是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由乡一级扩大到县一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二是修改宪法,健全并突出强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制度,确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一系列重要原则。三是加强和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行使国家立法权,共同监督宪法实施。四是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赋予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五是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的比例,优化组成人员结构,健全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六是完善保证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制度,制定完善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监督法、议事规则等一系列加强和规范人大组织和职权的重要法律。

我们还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出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增强党和国家活力、反对官僚主义、调动基层和人民积极性。一是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废除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党和国家领导机关正常换届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深入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巩固和发展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三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四是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立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充分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五是改革和调整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领导体制,推进行政体制、司法体制、企业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形成了职能明确、协调配合、充满活力、运行高效的体制机制。六是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集思广益,促进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七是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制度,全面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为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方面优秀人才建功立业开辟了广阔渠道和发展空间。八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保证了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创造性实践,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我们在各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政治制度,同时我们还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的实践经验,成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和 完善。

重要经验可以作多方面、多维度的总结和概括,其中以下三点值得特别提及和重视。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最鲜明的特色和最显著的优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就是要以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为主要制度载体和主要民主渠道,推动实现“三者有机统一”,使之统一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民主政治制度,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实际决定的。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就是要立足国情、立足实际、立足实践,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治的关系;走自己的道路,总结自己的经验,同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成果,但绝不照搬照抄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坚持中国特色民主观。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八个能否”,即: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就是要坚持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相统一,使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方面工作做到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充分实现人民权利、充分保障人民权益,为实现“八个能否”开辟广阔发展空间。

四、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的方向和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并作出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同时指出:“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这就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

(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党内法规、政治惯例等各种规范,从制度上、法律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以法治化为主要方向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也是我们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完善选举制度和工作制度。在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中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广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完善党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制度,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建设团结、繁荣的民族自治地方。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

(四)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和健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组织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渠道。分层分类就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保证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最大限度聚集社会正能量。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重要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

民主、法治与和谐之我见 篇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宪法》、《刑法》等一系列法律应运而生,依法治国的理念也大放异彩。法治,即依法治国,便植入人民的心中。由于社会的自然规律与习俗有地方性与不稳定性的特点,人们便制定法律法规以规定人民的行为准则。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法治的核心是人民。人民制定法律,法律约束人民,在两者的相辅相成中,共建和谐相处的美好蓝图。

民主与法治的实行必然带来和谐的局面。人人都不再只注意自己的切身利益,而是将社会作为一个大家庭,将每一个社会成员视为自己的亲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共建人人和谐相处的共产主义社会。

综上所述,和谐是民主与法治的最终目的,民主与法治则是实现和谐的两种重要手段。以下将分三部分论述本人眼中的民主、和谐与法治。

一、民主的大门向谁敞开?

说到民主,自然会联想到“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是思维定势,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给我们所灌输的伟大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有了它,我们便认为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民主的国家。其实,只要留心一下我们的生活,便会发现我们的国家中还存在许多腐败行为。既然我们的国家是民主的,腐败又从何谈起?我们民主的大门又向谁敞开?

若要谈论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人民当家作主”着手。而这句话的关键在于人民,何为人民?据我们的政治课本,人民被定义为:除少数敌对分子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我们是中国的合法公民,因此我们应该有享受民主的权利。而选举权是我们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可是现实生活中,选举权却变相成为一些富人进入政治论坛的途径,金钱买票的行为已屡见不鲜,人民迫于对物质的享受,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自己的民主权利,也因此放弃了自己的精神享受。因此社会缺乏民主,社会需要民主,社会呼吁民主。民主不仅仅是为少数富人所拥有,应为大多数人民所享受。因为富人处于社会的上层,“高处不胜寒”,他们往往无法体验到人民的苦难,只关注自己这一阶级的利益。如果国家采取他们的建议,便会使中国的贫富差距拉大,更加不利于国家的建设,不利于民主的实施。

民主的实施范围很广,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在这些范围内,我们又是否实现民主了呢?就以一个班级为例。一个班级往往会有许多的班干部,老师往往也会进行“民主选举”。可是,老师往往也会缩小范围,让班级里的每一名同学对老师所推荐的候选人进行投票。这个形式看似民主,实质上已经将民主扭曲化。既然是民主,就应该面向所有的同学,而不应该人为地进行限定。否则,就与民主的基本内涵之一“多数原则”相违背。“多数”指的是多数人的意愿,多数人的选择,而不是老师一个人的想法,否则就不是民主,而是专治。

总而言之,在理论上,民主的大门向人民敞开;在现实中,民主的大门只属于少数人。

二、依法治国是否就是法治?

谈起法治,我们也许会想起两个概念: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Rule by law,凡事以法律为准绳,以它为行为的最高准则。以法治国就是Rule of law, 与Rule of king相对,而后者即所谓的封建社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维持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有效工具。可想而知,法律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法”的存在是合理化。那么,“法不容情”又是否是正确的呢?这涉及到法律与人情之间的关系。秦朝,秦始皇采取韩非子的主张,严酷厉刑,凡事按法律而行,根本不顾人民的感受。这个办法虽使国家得到了暂时的安定,但最终激起了民怨,致使秦王朝被推翻。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例外,我们应该因事制宜,合理应用法律,而且要留心不要使我们成为法律的奴隶。

现在,我们的国家也不再轻易动用死刑,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以人为本”,正是依法治国的体现。那么,依法治国是否就是法治呢?

根据《法学基础理论》,法治是依据法律管理国家和民众的各种事务的一种政治结构。它包含两个部分,即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是两者的统一体。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形式意义的法治应当体现法治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实质意义的法治也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两者均不可或缺。因此,“依法治国”侧重于实质意义的法治,并不等同于法治。

三、和谐之声,谁来敲响?

和谐社会是21世纪的主题,是人人的心声。个个国家都在提倡和谐,那么到底什么因素才能促使社会和谐呢?

孟子曾经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和人和乃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三要素。

天时指的是大自然。大自然的植物源源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光,以产出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资源。根据生物的竞争排除原理,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各种生物只获取有限的资源以能够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即可,这就类似于马克思所提倡的共产主义社会。然而,若资源不足,生物为了争夺资源,便会采取各种手段,打败他人,以获得尽量多的资源。社会便会出现动乱局面,产生危机,呈现“弱肉强食”的可恶面孔。这也就是个人私利的体现。因此,要想达到和谐社会,充足的资源必不可少。

地利指的是民主与法治。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人民有各种的权利,例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论自由。它指的是人民有表达思想的自由。而学术自由是言论自由的核心,可想而知,学术自由的重要性。若没有学术自由,学生只会埋头苦读圣贤书,而不会思考前人的观点是否正确,这也就是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禁锢了人的思想,限制了人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学术自由,培养人的创新意识;言论自由,培养人的民主意识。法治强调了法律的重要性,那么和谐社会是否一定需要法律的存在?也许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以色列和英国是世界上惟一两个没有书面上的宪法的国家,那么他们又是如何来维持社会的稳定的呢?下面我将以英国为例进行说明。英国建国基础是statute law(成文法)、the common laws(普通法)和conventions(习惯法)。这些“法”是法案,而不是法律,因为有一些并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一种思维习惯。但它们都起着约束人的行为的作用,因此法治的范围应扩大,包括明文写下的法律法规和人类约定俗成的各种道德习俗。

人和指的是人们团结一致,携手共进。“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谚语都阐述了人和的重要性。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没有人,就没有这个社会。古时候,打战靠的是什么?人多;毛泽东时代,百团大战的基础是什么?人民群众。从古到今,一个大家族发展起来的动力是什么?子孙兴旺。团队精神更是被提上了思想的高度,世界杯的冠军脱颖而出,就是由于合理地使用队员,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但又能合作,因为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团队意识的烙印。

可见,天时、地利和人和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而资源、民主、法治和人民是一个矩形的四个角上的四枚钉子,缺一不可。资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民主与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条件,人民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四、结语

1、民主是在静脉和动脉中循环的健康血液,肌体的正常功能靠它维持,但它决不应出轨,就像血不能流出脉管一样。——柯尔律治

2、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详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3、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

参考文献

[1]孙国华, 沈宗灵.法学基础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论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 篇8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从和谐的思想形成来看, 和谐并非是现代人创新的理念, 和谐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毕生哥拉斯第一个明确地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毕生哥拉斯学派有两句著名的哲学格言:“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和谐”。后来苏格拉底开始把“和谐”引入了社会领域和人文领域。到后来无产阶级领袖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理念之中也处处散发着和谐的闪光。

在我国对于和谐社会, 从孔子的“和无寡”到老子的“道”的和谐管理, 张载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渊源历史。和谐理念不管是西方的理智思想, 还是东方的文化领域, 都同样闪烁着和谐思想的曙光。但是由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素质低下, 和谐仅仅是思想家们的构想而已, 从未提升到执政者治理社会的理念之中。就我国而言,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追求的和谐社会只是农业文明基础上, 极度封闭状态之下的, 皇权统治秩序奴役下的“和谐”。近代以来, 曾一度陷入战乱之中, 无从谈起和谐社会的法治理念。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建设目标一经提出, 举国上下纷纷讨论, 那么, 和谐社会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对此, 2005年2月19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 融洽相处;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由此可见, 和谐社会既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 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同时它也揭示了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的内在联系。

二、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开放、多元、能动、民主、法治的社会状态, 是社会全面、系统、整体的和谐。而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紧密相连, 密不可分, 必不可少, 蕴含其中。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内容, 也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 还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一)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前提。

民主法治之所以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前提, 是因为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 没有法治也没有和谐, 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民主法治社会。法治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当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而在社会管理过程中, 法律是最有效的, 也是最有权威的, 所有社会活动应当在法治框架下进行, 整个社会方能在法治保障下稳定、有序、和谐发展。民主法治是实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 这是由法治的前提———法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1. 法律具有至上性和强制性。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一经国家立法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 法律就成为全社会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准则。我国《宪法》规定, 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国家机关和执政党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依法行政, 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因而法律成为所有社会规范中具有最高权威性的规范, 任何违法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 法律的这种强制性不仅在于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还在于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增进社会成员的安全感, 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2. 法律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法律在制定、颁布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稳定的、连续的适用, 适用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那么稳定、连续的法律, 为人们的行为、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模式、标准和方向, 使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和交融, 并使之合理相处、恰当配合, 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过程, 形成稳定、连续的法律, 为人们的行为、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模式、标准和方向, 使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和交融, 并使之合理相处, 恰当配合, 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过程, 形成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没有稳定和连续的法律, 人们的行为便会失去标准, 社会生活、社会管理便会混乱无序, 一个混乱无序, 动荡不安的社会, 决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3. 法律具有公正性和公开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 它表现出利益、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分配形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必然产生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现代社会更是一个利益互动的社会, 《史记》云:“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一旦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得不到合理而平等的分配, 就会产生矛盾甚至暴力冲突。法律不仅可以为和平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 而且可以为公正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 最终促使社会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 人际关系协调, 以致社会和谐。在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背景下, 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开放型的社会, 我国作为吸收国外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大国, 法律必须公开、政府运作必须透明, 法律的公平、公正是法治的内在要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法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法治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是首要特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民主法治, 实现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社会离不开民主法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要做到“代内公平”还要实现“代际公平”更离不开民主法治的力量。

(二)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理念的最终目的。

和谐的本质在于统一各因素的差异与协调。历史上任何一种成型的社会传统都会包含有某种和谐成分, 只是在谋求和谐的方法、和谐的程度以及价值倾向上有些差异, 中国的和谐社会是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总结的五个特征, 是要求这五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进而达到和谐的配置作为和谐社会的目的。为此, 法治将给予和谐社会稳定的社会环境。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描述:“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这一在法治状态下的和谐社会, 是他毕生追求的实践目标。那么, 法治社会是否等于和谐社会?从西方确立的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来看, 回答应是否定的, 即和谐社会必须以法治为基础, 但法治社会本身并不等于已经建成了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的升华, 是法治社会的更高发展阶段, 是民主法治理念的最终目的。这当中的原因是和谐社会的构建除了法律之外, 还需要其他的一些要素。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来看, 某一时期, 某一地区社会的和谐, 离不开三种要素, 即宗教、道德和法律。一般而言, 在近代之前, 社会的大治, 主要是靠宗教和道德, 如古代印度、中世纪伊斯兰国家和基督教会国家和中国等。至近代, 西方各国普遍建立起了以法律为主要形式进行统治的社会秩序, 但是, 还不能说已经非常好地处理了这三种要素互相之间的关系, 达到了社会的和谐。比如, 困扰人类数千年之久的贫富差距问题, 男女之间的平等问题, 涉及健康人与残疾人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问题,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问题, 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等等, 都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 从法治社会到和谐社会, 是已经进入21世纪的人类的又一个理想, 是东西方人们的共同追求。只是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在我国, 我们尚未建立起法治社会, 还正在朝着法治社会建设迈着坚定脚步, 进行不懈的努力, 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 还要做法治建设的“补课工作”, 任重而道远。

三、推进民主法治, 构建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依靠民主法治, 构建和谐社会。

(一)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法律素质。

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 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 自觉学法、用法的意识还不够强。我们应该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 实现由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 全面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努力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的目标。采取切实措施, 在全体公民中继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 特别是与公民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断增强全体公民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整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 治国理政法治化。

治国理政法治化即要坚持依法执政, 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既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经验总结, 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教训所在。依法执政意味着我们党将严格遵守宪法和党章的规定, 严格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若能严格遵守法律, 必将带动全社会的守法。从法律适用的数量来看, 80%以上的法律法规要靠政府去执行, 政府的管理效能和执法状况如何, 对于社会的状况都有着根本的影响。政府既是最重要的执法主体, 也是法治能否实现, 社会是否和谐的主导力量, 要构建和谐社会, 治国理政必须法治化。

(三) 社会运行法制化。

综观世界, 大凡社会平稳、有序运行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法治国家。美国立国200多年来, 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动乱和波折, 原因很多,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建国之初就开始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体系, 并在以后一直严格遵行。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是靠得住的东西, 我们祖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举世瞩目的伟业, 要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 必须后继有制, 要从制度上保证国家的各项事务依法运作, 保证社会和谐发展、有序运行,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早已深深意识到制度对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至关重要, 正不断地填补法律调整空白, 完善法律调整力度。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我们国家的社会运行、政治运行、经济运行等需要纳入民主法制的轨道内运行。

(四) 关注弱势群体权益, 实现社会公正。

保护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是人权保障的现实需要, 也是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 保护弱势群体, 必须以法律保障为前提。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虽已初步建立, 但其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并没有安全到位, 适用对象狭窄, 急需进一步完善。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保护和关注, 对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城镇低收入居民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是当前和今后都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只有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使社会各阶层或群体的利益能够和谐而平衡地发展, 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

四、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自古就是我国人民的崇高理想, 但在“权大于法”的“人治”社会, 国家法律随君主的意志朝令夕改, 人们的生活缺乏稳定的预期, 社会和谐只是少数仁人志士的设想, 没有现实的社会基础。今天,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基础,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的和谐提供了经济条件, 但如果没有法治的贯彻实施, 和谐社会就失去了根本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力行法治。

摘要: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井然、氛围祥和的社会, 是胡锦涛主席概括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 但法治社会并不等于和谐社会。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前提, 而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理念的最终目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 只有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民主法治理念与依法治国关系初探 篇9

一、民主法治为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

关于民主的思想理念古已有之, 早在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中, 就已经渗透出民主思想的光辉。再到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 促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运动举起的两面大旗, 其中一面就是民主。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 便立志为无产阶级谋求民主公正的待遇和法治下的社会生活。民主不仅意味着公正的待遇, 还意味着人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 在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下,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 来共同管理国家的事务, 实现自由, 确保人民的主体利益。新中国成立以来,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我国的法律制度逐渐确立, 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民主得到发扬, 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得到贯彻和实施。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随着具体国情的不断变化, 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不断丰富, 民主理念得到完善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理念, 且已深深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民主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便是例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内容中, 民主是作为国家层面的要求提出的, 居于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层次, 并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但作为保障人民权利的最基本的民主理念, 不应仅仅只停留在国家层面, 它是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只有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才能真正体现民主思想, 真正实现民主理念。当民主的思想渗透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时, 人民才能知道怎样理解民主理念, 怎样运用民主思想, 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而这种民主理念的深入人心, 恰恰为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和实施, 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中, 强调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强调法律规范适用的普遍性, 即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 拒绝特权思想;在法律所规范的领域内, 法律也是普遍适用的, 人人要服从法律规范, 也有权利监督其实施, 并通过特定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在这些法律规范中, 处处都贯彻着民主的理念, 体现着人民群众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法治理念的提出,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在社会层面的体现。社会生活不能是无序的, 无序的社会生活, 只能使一切事物都复杂化, 从而失去其最本质的意义。法治的本意, 便是期望通过一系列富有逻辑性的思想和一整套完备的制度, 来维持社会秩序, 使社会的一切活动, 有规律可循, 有章可依, 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有法可依”。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其前提应是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响应, 只有首先将法治理念全面推广, 在社会生活中引起共鸣, 让人民群众明白什么是法治, 如何实施法治, 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治国, 人民群众才乐于去遵守和执行。因此, 在这个层面和意义上, 法治将成为一种强大的、正确的思想武器, 为依法治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表明, 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性, 民主法治是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 更是人民群众应该内化于心的思想认识。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拥有民主法治的理念, 人民群众才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治国的观念才能深入人心, 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拿起法律武器,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的基本方略, 要想更好地在社会生活中推广和实施, 必须先使民主和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只有当人民群众了解到民主与法治的功能与意义, 切实体会到民主与法治理念的正确性, 感受到在民主与法治理念的推广下, 在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下, 个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个人的发展得到了一个更好的环境时, 人民群众才会真心去维护它, 才会愿意遵守这一准则, 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依法治国是民主法治理念的实践与延伸

一种制度的实施, 必须有强大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理论也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不断完善, 才能更好地支撑实践, 对日常事务起到指导作用。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 其在国家政策层面的具体体现, 便是依法治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依法治国作为实践的一种, 不仅意味着依法办事, 还包含了要公正、平等对待全体公民, 既要充分发扬民主, 又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便是对民主法治理念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延伸。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从其产生到发展,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报告,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16字方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不断向前推进, 正是实践对认识的不断检验和修正。这种由理论到实践, 通过实践的检验再到理论并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过程, 也正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这是一个事物自己发展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具体来说, 就是依法治国具体战略措施的不断完善, 体现了事物发展的上升趋势。

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使民主法治理念变为现实, 它是民主法治理念的具体化。任何一样事物, 若只停留在思想层面上, 那便是毫无意义的。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使民主法治不再只是停留在意识形态层面上, 而是真正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 成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继而深入人心。依法治国不仅要求人民守法、办事依法, 更重要的是, 在依法执政的过程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民主与平等的理念, 感受法治带来的利益, 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人民当家作主不再是一句口号, 而成为社会现实。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使民主法治理念得到延伸, 它使民主法治理念形象化。在具体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民主的内涵得到充分的阐释, 其外延是相当宽泛的, 它既包含了政治民主, 也包含了其他领域的民主如学术民主等, 甚至涉及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十八大报告在重点讨论政治民主问题的同时, 也很关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民主问题。而法治, 也不仅仅局限于法律规范的制定,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各个方面。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所强调的,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包含了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 党内法规体系等五大体系, 这将是一个更全面的、动态的、立体的法治系统。现如今的法治, 不仅要立良法、守良法, 更要执法严格, 不徇私舞弊, 司法平等, 不搞权利特殊化, 还要充分发挥媒体等对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依法治国, 不仅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更要全面推进建设法治社会, 建立法治政府, 从执法者到守法者, 都能严格按照法律和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要由政府和领导者牵头, 树立依法治国的榜样, 并严惩带头违法乱纪者, 让整个社会都在一种法治的秩序下向前发展, 使依法治国不再局限于社会的某一层面, 做到全面具体, 形成真正的法治社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依法治国, 还意味着我们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面临着外来思想意识的冲击, 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恶意攻击, 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高扬社会主义旗帜,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继续根据本国的国情,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理念, 健全社会主义制度, 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而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三、通过弘扬民主法治理念,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

通过弘扬民主法治理念,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 首先应加强宣传教育, 使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法治理念的推广, 宣传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 要实现由上到下的全面推广, 政府和执法者作为法律的执行者, 要确立依法执政的理念, 调节好法律这台天平。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由于权力的操纵者是人类自身, 在权力运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 只有执法者牢记自己的职责和责任, 严格依法办事, 才能使依法治国这一理念真正贯彻实施下去, 保障司法的独立、公平和公正, 为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法治榜样, 使人民群众将法治作为一种信仰, 维护法律权威。

人民群众应自觉维护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树立法律的权威意识, 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日常生活中, 严格依法办事, 在个人权利受到侵害时, 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法治社会的创建, 只有人人都参与进来, 才能不断完善, 真正做到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

通过弘扬民主法治理念,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 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能力, 加强监督监管, 确保有法必依。由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任何事物的发展, 都需要强有力的规范体系。依法治国的推进, 要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与民主监督, 使意见表达的通道保持畅通, 既要做到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监督, 又要使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监督的权利, 使对权力的制约得以实现, 做到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公开与透明。有法必依是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也是充满挑战的一环, 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确立法律的权威性, 使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法律实施的客观与公正, 建立依法治国的社会新秩序。

参考文献

[1]杜帮云, 米加宁.论民主法治[J].法政探索理论月刊, 2013, (7) .

[2]黄文艺.民主法治建设的新纲领——对十八大报告政治法律思想的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 .

我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法治化研究 篇10

一、我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法治化的必要性

1.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 法治是民主的保障。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举措是其中的根本与保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即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中国民主的主要特色是中国式协商民主, 法治与民主的统一即是法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统一。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 必然需要健全的民主制度的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式特色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派之间依法实行协商民主的制度, 是用民主来保障法制的必要手段。反过来说, 其民主实现形式即协商民主也必然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下, 中国的协商民主才能不断发展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不断发展完善也使我们向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目标一步步迈进。

2. 政治协商制度发挥职能的必备条件

政治协商指的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推进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的法治化, 是人民政协建设的必然要求。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使其在法治化监督下实现规范化、程序化, 其中法治化既是根本保证又是实现目标。协商民主只有在规范化、程序化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实施, 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基本组织载体, 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其实施的有序性、实效性, 实现政治协商的法治化, 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以及参政议政。推进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的法治化, 可以更切实地履行政协的各项职能。要使政治协商变的更加有效, 需要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则, 这是民主监督效率提升的必经途径, 也是政协参政议政职能履行的必备条件。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功能发挥, 需要对参政议政的方式、途径等提供法律保障。只有实现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治化, 才能使政协切实有效地履行各项职能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我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法治化的可操作性

1. 人民政协的已有制度规范为协商民主法治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的制度化、规范化为其法治化提供了前提。在已知的章程与法规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性质、作用、职能等方面都有规定, 为政协进行协商民主讨论提供了有利条件。《政协章程》出台, 为协商民主法治化打响了前战。《政协章程》明确规定, 人民政协实行民主的协商与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 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这表明, 政协在协商与民主监督时是具有合法性的,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过程及结果是依法规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 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工作”。可想而知, 人民政协制度在法律监督下履行职能是必然的, 这也体现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法治化的重要性。人民政协的制度规范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法治化提供了依据, 奠定了基础。

2. 协商民主自身特征为协商民主法治化提供了价值前提

协商民主作为我国民主重要实现形式之一, 通过平等协商, 实现依法决策、调节利益分歧、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协商民主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公众的参与性等, 保证协商制度与程序的依法进行, 是从我国具体国情及协商民主自身特征出发的。中国阶层复杂, 矛盾突出, 想要实施协商民主就必然要有合法的手段, 在法律规定下进行民主协商是维护各方利益的最好保证。作为协商民主主要载体的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的法治化程度还不高, 人民政协可以依照的法律法规还不足,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就是实现民主的法治化, 协商民主法治化建设势在必行。协商民主是民主理性和民主程序的结合, 而要实现这种结合必须通过法律同其他合法的领域进行合作, 协商民主需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依靠民主的法治化来实现协商民主的民主参与作用, 协商民主的作用特征要求必然实现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的法治化。

三、我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法治化的发展趋势

协商民主的主要载体是人民政协, 我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的法治化建设, 首先要保证人民政协的运行有法律予以规范。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增加, 《政协章程》已不能满足人民政协有效履行职能的要求, 重新研究制定政协的法律法规, 促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治化发展已经刻不容缓。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治化建设可以从三方面着眼:第一, 依法规范人民政协的组织机构。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这种发展既是指政协权利与义务的发展, 也是指人民政协的组织机构设置的完善。对于政协委员的组成、服务性质、基本界别等必须依法制定明确的规则区分、界定, 这样才能使政协的组织机构在法律规定下有序形成与发展, 使其在协商、对话中能够行使的权利依法得到保障。第二, 依法规范人民政协的主体参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但这不意味着在整个协商过程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其他党派处于被动地位。实质上, 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应该是平等、对称的关系, 在某些方面, 各民主党派需要在法律范围内实现它的主体作用。对于公民的协商参与热情, 更需要有法律法规的保护, 在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立法。第三, 依法规范人民政协的职能履行效果。人民政协的协商程序以及监督程序建设, 需要法的保护, 这种法包括法律法规之类的硬法, 也包括协商过程中的软法。对人民政协履行其基本职能的效力机制作出依法规定, 可以使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有法可依, 使其发挥职能效力的结果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建.中国民主丛书:协商民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

[2]王维国.论人大工作中的协商民主[J].人大制度研究, 2008 (10) .

自由民主法治 篇11

[关键词]法治建设;基本经验;依法治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历经了艰难曲折、风风雨雨。60年法治历程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民本、民主、法治三个维度都得到重视,才能实现善治。为此,笔者认为必须坚持法治建设的八条基本经验,才能实现依法治国。

一、坚持并不断发展民本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就是一部民本思想的发展史,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检验标准蕴含的民本思想,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的丰富民本内涵,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民本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传统民本思想的内涵经过充分挖掘和改造,已经显示出并将更加充分地显示出其在维护民生、促进发展、推动文明与进步的潜能。

二、注重法治的本土资源

埃利希说:“法律发展的中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断,而在社会本身”[1]。即法治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本身。社会秩序的形成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进而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的基本秩序也就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着独特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路径,“文化发展具有突出的历史继承性”[2],我们必须考虑西方的法治水土不服问题,重视我们自己的本土资源。

具体来说我们必须总结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那些符合法治精神、有利于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原则。法治建设是在构建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模式,虽然可以超前于社会的自然演进,但它永远也无法摆脱社会基本发展进程的束缚。因此,对于在发展变化的本土环境中产生出来的法治规则我们必须及时总结和肯定,如区别于西方非黑即白的判决模式,我们的法院调解,并不能因为它们可能不符合西方法治模式,或者为西方模式所没有就加以片面的否定。其次应当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重视从中提炼出来的符合中国土壤的法律规则和制度。我们是在有着千年封建传统礼法文化熏陶下的法治本土资源上进行法治变革。“传统之于中国人,并非死了的过去,而是活着的现在”[3]。这就决定了我国实行的法治不可能摆脱传统法治的积累,或者说必须以传统资源更新为前提。

三、坚持司法公正

法治国家中司法公正的基本含义就是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不受外界非法干扰以及司法人员办理案件时要秉公执法,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去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由此可以让法律的权威在社会公众中得到树立。因为,一个浅显的道理是,普通民众对法律的认识通常不是经过文本来认识的,而是从司法实践中直接感受的。很多时候,社会公众甚至把司法理解为法治的全部内容[4]。只有司法公正才能更好的维护法治建设的基础,法律的威严。在司法过程中,审判人员通过秉公执法,直接增强了人们对法律神圣的信任。同理,枉法裁判将会造成民众对法律尊严的怀疑和蔑视,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正如培根所言:“一次不公的判决比多次不公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5]

四、借鉴西方法治中具有普适性的价值

我们在重视本土资源的同时,并非断然否定西方法治理念,西方法治毕竟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包含有人类普适性和共性的特质。正如恩格斯所言:“很少有一部法典是率直地、十足地、纯粹地表示一个阶级的统治的。”[6]而法治社会中的普适性原则则可以成为建设有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予以借鉴的法治思想资源。

我国法治建设要走自己的路,就必须采取“拿来主义”,即应该吸纳和借鉴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东西,才是理性的选择。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比较差,又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法治文明成果更具现实性和紧迫性。借鉴和吸收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立法经验,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也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凡是现代法律中已有的,反映现代化市场经济共同规律的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各国成功的立法经验和判例、学说、行之有效的新成果,都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不必另起炉灶,自搞一套,人为地设置藩篱和障碍[7]。世界各国的法治在现实中都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都需要一个相互借鉴的过程。我国自然也不例外,在借鉴西方法治普世性规则的基础上,建设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五、注重法律程序的独立价值

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罗尔斯的程序正义理论认为,正义取决于一定形式的程序并将其分为三个基本的表现形式,即完善的程序正义,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和纯粹的程序正义。通过这样一种分类,罗尔斯得出结论认为法律程序不仅仅具有工具价值,不仅仅是实体法的载体和手段,其本身对于法律理想的实现也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因为一个坚持公平的法律程序的组织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根据法律做出公正决定的可能性[8]。

一方面,程序正义能使当事人获得一种形式正义。通常在当事人眼里,实质正义是其追求的最重要的价值。也就是说人们强调对侵权人的公平惩罚和对受侵害者的公平补偿以及责任得到合理的分配。然而,实质正义本身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模糊概念。由于社会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人们的认识能力又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对实质正义的理解很难达到统一的标准。另外,在司法过程中,法官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的事实和情况,比如技术能力所致的证据未能充分获取,当事人在举证能力和辩论水平方面差距过于悬殊等,都可能导致真正的实体正义很难如期实现。为了让社会,让当事人有一个诚信法律过程,我们只能去寻求程序正义,只要法律行为的程序具有正当性,在实体上也视为是合理的。这样程序的正当使公众相信一个法律行为产生的事实基础是真实的公正的,从而消除对国家行为的疑问和对抗。另一方面,程序的正义能使当事人获得一种形式理性。卢曼把法律程序作为一种行为系统来看待,他认为所谓程序,就是为了法律性决定的选择而预备的相互行为系统[9]。再次,程序创造了一种根据证据材料进行自由对话的条件和氛围,这样可以使各种观点和方案得到充分考虑,实现优化选择,避免恣意擅断。最后,通过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实际结果的拘束力这两种因素的作用,程序参加者角色活动的积极性容易被调动起来,基于利害关系而产生的强烈的参与动机将促进选择的合理化[10]。

六、坚持法制现代化

一般认为,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从传统法制到现代法制的发展过程[11]。关于法制现代化的标准,有学者认为民主、自由、法治是法律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包含民主、自由、法治的法律都是现代化法律[12]。

笔者认为法制现代化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社会法治建设的系统工程。法制现代化与法治是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或者说法制现代化就是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配套各种现代法律制度。总而言之,法制现代化中应当包含法律精神、法律制度、法律技术手段和物质实施等现代化。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法律制度落实的影响,我国法制现代化必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而不能想着仅仅依靠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思想就能实现法制现代化。我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道德、民俗等,这都决定了我国法制现代化必将有一个本土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我们认为坚持法制现代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法制现代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现代法律制度是一个以权利为中心的规则体系,而权利是满足民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法制现代化要“以人为本”,就是各个法律部门都要以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为核心,对人的权利有关的法律制度加以完善和建构。其二,要树立现代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其三,我国法制现代化应该注重部门法的建设。而对于反映民主政治、农业建设以及家庭婚姻的法律制度,就要注意我国的国情,不能盲目的崇拜国外的经验。

七、彻底摒弃人治思想残余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为法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这就决定了我们只能选择法治社会,而不是人治。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对社会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人治社会中,国家治理主要依靠当权者的道德约束,圣贤成为权力者追求的最高目的,因此往往会使他们超越法律的特权。而法治社会,对权力的约束主要法律规则的实施。孟德斯鸠说过,所有的权力都可能被滥用,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权力不受到法律的规制必然会导致腐败和滥用。惟其如此,才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到侵犯,因为法治的核心就是通过加强对公共权力的限制来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

第二,反对法律工具主义。中国古代法律思想都把法律规则来作为维护其统治社会的一个工具,这就是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内涵。而法治社会是一种超越政治目的的社会精神,是一种终极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法治的过程中,放弃那种依靠行政权力来治理国家的方式,而是用法律规则来制约权力,并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法治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法治思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起步也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的,并形成了人们平等、自由和权利的观念。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市场经济体制,但达到成熟的程度仍需要一个过程,加上几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旧思想的残余,这为我们真正实现法治社会增加了难度。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承认物质基础决定社会意识的社会规律,继续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法治社会的进步提供更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荣长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梁治平.新波斯人的信札[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4]公培祥主编:法制现代化研究(第2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培根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7]王家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问题[J].载《中共中央法制讲座汇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8]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9]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10]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M].载《中国社会科学》[J].199,(1).

[11]张文显,姚建宗,黄文艺,周永胜.中国法理学二十年[M].载《法制与社会发展》[J].1998,(5).

[12]严立贤.现代化理论述评[M].载《社会学研究》[J].1998,(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法治化研究 篇12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法治化的内涵

学者们一般认为, “协商民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 • 毕塞特于1980 年提出的, 后又经罗尔斯、哈贝马斯等人的发展, 协商民主逐渐成为一种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矛盾挑战的民主理论形态, 它主张决策的合法性必须是基于平等、自由、公平基础上的民主协商。虽然西方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 但在我们看来, 西方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 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已经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主形式, 其形成和发展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紧密相连, 经历了实践——理论——实践的发展过程。可以说, 我国的协商民主绝不是舶来品, 而是在我国实践过程中提炼和升华成的一种民主形态, 我们只是借用了西方协商民主这一词汇。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 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是指在党的领导下, 为保障协商民主正常开展, 以立法形式和法律途径为协商民主提供制度保障、程序认可、功能发挥等方面法律规制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法治化可以从协商民主的实体内容、程序流程、渠道类型等三个方面着手, 具体分析如下:

(一)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体制度的法治化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体制度规定着“是什么”、“做什么”的问题, 当前我国协商民主实体制度存在规定过于宏观, 在协商民主地位、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原则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具体举措。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体制度法治化,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着手:一是明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法治地位。一方面要从宪法的高度来明确协商民主的地位。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 能够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运行提供最为坚实的法治基础。另一方面要从立法的角度提高协商民主权威。应逐步将党中央、全国政协出台的章程、决定、意见等上升为法律法规, 扭转协商民主权威性不够、协商弹性过大的局面。二是明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协商内容与协商形式。关于协商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凡是与人民利益相关的事情都要协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指出, 协商内容包括“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这些提法都过于宏观和抽象, 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因此,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 应当出台相应的评价标准。关于协商的形式, 协商民主的法治化, 要进一步明确协商形式的选择标准, 以及这些协商形式的具体规范和要求。在这两个方面的具体实践中, 法律法规可以相应地赋予地方政府制定选择细则的权限。三是明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协商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主体平等是有效协商的前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法治化必须克服现实中官僚主义的影响, 明确协商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并在此基础上, 保证协商各方在公平公正基础上民主协商。四是明确协商民主的相关原则。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法治化, 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协商民主应遵循的原则, 处理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等。

(二)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程序流程的法治化

程序的法治化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的重要内容。注重程序立法已经成为各国法治实践的大趋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 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指出, 要通过“制定协商计划、明确协商议题和内容、确定协商人员、开展协商活动、注重协商结果运用反馈, 确保协商活动有序务实高效”。因此,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程序与流程的法治化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一是在制定协商计划环节, 要用立法的形式明确中央到地方各级协商议题和内容由谁提出、提出的方式方法、提出的时间, 议题由谁来确定、确定的形式、确定的时间限制、通报的时间及形式等。二在确定协商人员环节, 要用法律法规明确协商人员的确定依据、选择方式、公示时间及方式等。三在协商活动开展环节, 要将协商活动置于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之中, 善于把民众参与、专家组论证、风险与成本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流程确定为重大问题的决策协商法定程序。四在协商争议处理环节, 要通过发挥法律的刚性作用来裁决利益协商博弈中的不能通过进一步协商可以解决的分歧和争议, 同时对于违反程序、违背既定原则等的“假协商”, 要运用法律程序取消协商结果, 重启协商议程。五在决策公开公示环节, 要通过法律的形式来完善决策的公示制度, 以保证政府决策程序及结果的公开透明, 为社会公众监督协商民主成效提供渠道。六在协商反馈和监督环节, 对民主协商得出的综合意见、建议是怎么整合利用的, 相关部门是如何采用和落实的, 要及时反馈给协商主体和社会, 如定期通报制等, 利益相关方和社会要积极做好监督工作, 以保证协商结果真正落到实处, 提升协商实效。

(三)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渠道类型的法治化

《中共中央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指出,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渠道主要包括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和社会组织协商7大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法治化理所当然地包含这七类协商形式的法治化。

切实推进政党协商的法治化。可考虑将政党协商的形式 (会议协商、约谈协商、书面协商) 和政党协商的内容 (专题协商座谈会、人事协商座谈会、调研协商座谈会以及根据工作需要召开的协商座谈会等) , 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 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 (如联系人制度、会议制度、检查督导制度等) 纳入到法律条文中。

切实推进政府协商的法治化。可以将“协商什么”、“怎么协商”等问题的解决列入法律条文;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协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运用当前已有的行政法律法规推动政府协商程序的法治化、完善协商流程等。

切实推进政协协商的法治化。可以制定政协协商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 来规范人民政协的地位, 履职原则, 组织机构, 职能, 政协委员的权利、义务等。

切实推进人大协商的法治化。要依据人大制度性质和职权行使方式, 紧紧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来推进人大协商的法治化, 通过法律法规来进一步明确人大协商的内容、规范人大协商的程序、完善人大协商的载体、强化人大协商的保障等。

切实推进人民团体协商的法治化。通过立法来建立健全人民团体联系群众机制, 完善人民群体协商的内容与程序, 增强协商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还要充分重视政协专门委员会的作用以及人民团体同政府部门的沟通机制等。

切实推进基层协商的法治化。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法治化, 就是要运用法律法规来明确基层“四个民主”的程序和内容;将基层的协商尝试, 如“民主恳谈会”等形式, 逐步上升到法规或规章层面, 甚至国家法律层面等。

上一篇:吉祥纹样下一篇: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