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世界

2024-08-24

自由世界(精选11篇)

自由世界 篇1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中所占的地位不可忽视, 它是孩子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工具, 借助汉语拼音孩子们可以认识更多的文字, 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拼读自学拼音读物。但汉语拼音是一种符号性知识的学习, 相对于阅读教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 它学起来有点枯燥。如何让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做到“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这就需要教师在拼音教学时不断注入趣味性元素,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激发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让孩子在拼音世界里自由飞翔。

一、游戏激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 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教学生认读拼音字母, 书写拼音, 课堂40分钟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没有新鲜感, 只是老师机械地说、学生机械地听, 孩子们必然感到索然无味, 这样的课堂肯定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的特点,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 把一个个枯燥复杂的汉语拼音变成各种好玩的游戏, 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学习、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拼音带来的快乐, 通过游戏使学生在玩中掌握拼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了拼读后, 笔者教孩子们做“找朋友”的游戏。分发声母、韵母卡片到不同同学手上, 由一个同学问“我的朋友bá, b--- --á--------bá, 你在哪儿?手上拿着声母b和韵母á的同学就走到他跟前说:“我们是你的朋友bá。”还有猜字谜游戏, 比如“yóu、bá、dǎ、tiào、tī”等请一位同学上台任选一个音节来表演动作, 其他同学把他演的那个音节读出来, 这样的游戏能够吸引同学的注意力, 既要认真看表演者的动作, 又要对所备选的音节掌握得熟练, 才能最快读出来。当学生学习了声母、韵母、音节之后, 这么多知识难免孩子们会发生认错类型的现象, 怎样让他们有效区分呢?笔者又设计了花仙子游戏, 在黑板上贴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 背面写有学过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请几位同学当花仙子按要求从黑板上采摘花朵, 让摘到不同类型的花的小朋友分别说自己摘的是什么花, 应该注意什么, 并且让他当小老师带读, 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又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手脑口相结合

根据小朋友喜欢做手工的年龄特点, 笔者还经常在课堂上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剪出学过的字母, 与同桌合作拼音节。如果是第一次剪, 最简单的就是可以让孩子们剪半圆和竖条, 一次可以多剪一些, 让孩子们来玩拼字母游戏, 用自己动手剪出来的半圆和竖条摆出所学的汉语拼音字母, 看看谁摆得多, 并读出来。通过学生自由动手操作和按要求动手操作, 进一步强化了形近字母的区别,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拼音带来的快乐。笔者还从数学老师让孩子们玩扑克牌认识数字这一方法受到启发, 让孩子们在扑克牌上写拼音或者字母, 例如在教孩子学习单韵母和声母后, 可以制作这些卡片, 然后做接龙游戏, 同桌两人一人拿一半扑克牌, 一边按顺序唱字母表, 一边找牌接龙。还可以一人出声母牌, 一人出韵母牌, 看谁先拼出扑克牌组成的音节, 谁就赢一局。在这些游戏中, 人人动脑、动口、动手, 全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愿学、乐学。

三、借用多媒体

低年级孩子的自制力和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都不会太长, 怎样让他们轻松地记住拼音知识呢?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看, 初入学的孩子在知觉、记忆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直觉性、形象性, 但抽象性思维较弱;儿童的注意力, 容易被新颖刺激的事情所吸引。因此, 要让孩子们愉快地掌握那些枯燥乏味的拼音, 就需要老师合理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 让枯燥的字符变成生动的画面, 让孩子们学每一篇课文都仿佛在读一个生动有趣的拼音故事。比如: 教第一课a o e就可以用多媒体创设一个美丽的画面:清晨野外空气清新, 花儿竞相开放, 大公鸡早早出门练声了, 它对着蓝蓝的天空放生歌唱, 配上声音O O O;一位爱唱歌的小姑娘来到草地上练习唱歌, 她张大嘴巴:a a a, 池塘里一只美丽的天鹅正在欣赏自己的倒影:e e e。写这些字母时, 可以把四线格设计成一座四层楼的小洋楼, 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拼音宝宝分别住几楼, 在课件的帮助下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认识四线三格的位置;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境,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拼音是没有感情、没有色彩的符号, 如果给他们赋予人的情感、动作, 学生就会学得主动、生动。

四、联系生活实际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要有环境、拼音的学习仅靠课堂上每天一节语文课, 效果还是有限的。笔者在教学中就充分调动家长的作用, 让家长将家里的物品名称以拼音的形式写在卡片上, 例如书桌、椅子等物品, 妈妈说出一个物品, 孩子可以边拼音节、边将卡片贴在物品上;让孩子们玩拼名字接龙游戏, 比如上课老师请一位同学, 再请这位同学用拼音喊出下一个同学的名字, 每一个同学的名字都变成了一道拼读题目, 孩子们兴趣十分浓厚。

总之, 在拼音教学阶段应充分根据低年级孩子好玩好动、难以保持注意力的年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动静结合的教学活动, 每个活动的时间都不可过长, 讲、看、练、议、做、演等多种形式应适当结合, 将枯燥的拼音字符演变成有趣的课堂,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才能像鸟儿一样在拼音世界里自由飞翔。

自由世界 篇2

我愿意读文科,那是因为我从小就对文科的政史地有着极大的兴趣。还记得在我还刚学识字时,便整天趴在各式地图上,幼嫩的指头在图上轻轻划过,明亮的眼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乌托邦,我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上,畅游于世界之间。我曾领略过大堡礁的美丽动人,也见识过长江三峡的雄伟壮丽,还感受过阿尔卑斯山的神圣空灵……美好而又奇妙,那就是我对地理最初的印象。与历史的接触,则是源于那些数不清的历史小故事,进而到春秋战国的群雄争霸、大唐帝国的盛极一时、晚清的民族耻辱……我为中国古代的高度发达的文明感到自豪,也为近代民族的百年耻辱感到痛心,翻开沉重的历史课本,我分明感受到了一种责任……对于政治的兴趣,还不如说是对于社会的关心。我热衷于读报纸看新闻,虽然生活阅历是少了些,但也喜欢就一些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尽管观点可能有些稚嫩,但我也从中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人说文科尽是些没用的科目,可我却要说:是地理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是政治让我增强了社会洞察力,是历史让我多了份对人生的思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我对政史地有如此兴趣,读文又何妨!

我愿意读文科,还因为文科更有挑战性。一些人总认为是畏惧理科才会读文科,在他们眼里,理科才是“正道”,文科在理科面前就像是不入流的“另类”。其实不然,读好文科要花上许多的精力与时间:光是九科的课程就会让许多人头痛,况且文科的高分来得并不容易。主次的安排、时间的分配、对知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一点也不能马虎。而这些在读文科时养成的学习方法,不光能有助于高考,对于将来的工作也会有极大的帮助。更值得提到的是,读文科的压力也不小,而如何调节自己的压力,处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这也是文科生所要面临的挑战,全然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读文科就是轻松活儿”的观点。可能就有人问:“你这不是自找苦吃吗?”我也只能说:“算吧。”听似轻描淡写,但我会有自己的目标:就是在读文科的过程中,迎难而上,锻炼自己,尽可能地使自己有一种坚强的意志与平和的心态,以及驾驭复杂事物的能力,这些定会成为我的终生财富。

吴永平的自由世界 篇3

吴永平说,他最近对刀具的制作和设计十分感兴趣。“传统意义上,人们普遍认为刀是凶器,是利器,但是我觉得说刀是绅士所用的器具也未尝不可,刀有很多功能,古时,刀具的使用和佩戴象征着一个人的身份。何况,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使用刀,它与我们的家居生活息息相关。”

吴永平设计的刀具线条都十分流畅,安静地陈列在每个角落,无意间顺手拿来切割物品,让你忘记了这究竟是一把刀,还是一件艺术品。“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就是这样,对于商人来说,他们可能专注于制造一件商品,而对于艺术家来说,我们会将更多的艺术性贯通在物品中。”

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吴永平对于自己的塑形能力十分自信。“当年选择雕塑这个专业,也是因为对塑形能力的要求很高,”吴永平说,“绘画是创作二维作品,然而雕塑却至少是三维的创作过程。创作的时候,各个角度都要确保无虞,甚至要精细到每一件人物作品的面部表情等方面。”如今,陶瓷、金属、玻璃等都成了吴永平创作的材料,在他眼中,这些材料不分贵贱地组成了自己的创作语言和风格。

BM:看到你近几年对玻璃的雕刻艺术很感兴趣?

WYP:是啊,最近创作了很多玻璃的作品。在我的眼里,玻璃也好,黄金也罢,都是一种材质,不分贵贱。

BM:玻璃的哪些特点特别吸引你?

WYP:在做作品之前,我会反复地做试验,看看材料究竟能达到什么效果。玻璃这种材质十分特别,它的透明度,以及反常规的视觉效果都是其他材料所不能达到的,经常能让我做出一些抽象主题的作品。另外,我经常带领学生创作玻璃的雕塑作品,在他们面前,我仿佛无所不能,但是回到工作室,我就会停下来认真思考玻璃是否还有其他的创作可能,有什么难关可以攻克。

BM:创作的过程复杂吗?

WYP:其实从我个人的创作角度来讲,当技艺到达一定的水平和状态,任何材料都是一样的。当然,玻璃有它的特性,比如良好的延展性和透明的质感。但是当它们在我手中的时候,我觉得都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用来表达我个人情感的材质而已。

BM:哦,原来是这样,所以你会经常思考作品与情感的问题?

WYP:我喜欢看一些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它们都会潜移默化地成为我作品的补充。因为早期的创作靠技术,到现在这个程度,作品是一种修养的体现。

BM:所以,平时工作起来会特别投入吗?

WYP:对!我工作的状态特别忘我,哈哈!有的时候早上到工作室,除了吃饭其余的时间一直在创作,直到晚上,忙起来甚至连喝水都想不起来。因为我希望马上看到作品,就会马不停蹄地工作。而且从小我就特别喜欢艺术,当别的小朋友都在玩玩具的时候,只有我还坚持画画。所以,养成了这个习惯,一直到今天。

BM:但是雕塑对体力的要求很高,坚持一天好辛苦啊!

WYP:所以我现在肩周炎很严重啊,哈哈!因为每天都拿着各种机器,右臂用力过度,使用过于频繁,持续的时间太长。但是这只是体力上的辛苦,因为喜欢,所以心里还是非常愉快的。

BM:你的创作是随性的,还是有严格计划?

WYP:我更喜欢随意的创作方式。或许今天完工的时候,想法是这样的,等睡一觉第二天到工作室的时候,想法又会变成那样。基本上想到哪儿就会做到哪儿。

BM:没有思路的时候会觉得痛苦吗?

WYP:不会的,因为没有思路其实是一个人知识匮乏的表现。当一个人思想自由的时候,其实是充满创造力的,尤其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时候,丝毫不会觉得痛苦。

BM:所以,自由对于你的创作来讲很重要。

WYP:不仅仅对于我个人,也不只是创作方面,我觉得自由对于任何人都特别重要。我一直觉得自由的创作空间会带给人更多的思路,对于有思想的人来说,森林和沙漠都是一样的。创作当中的思想和灵感是本身就存在于一个人脑海中的,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被激发出来而已。对于我而言,现在给我什么样的空间,我都可以进行创作。

BM:你有什么方法来激发自己的思想和灵感吗?

WYP:很多啊,比如看书,和朋友聊天,我觉得都可以。我还特别喜欢看电影,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娱乐模式,尤其是看一些老电影,有时间的话,每天晚上都会看。

BM:听说你在浙江那边有一个研究玻璃艺术的工作室?

自由世界 篇4

关键词: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功能定位

一、自由贸易区和保税区

从世界范围来看,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和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目前为止,国际上对“自由贸易区”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最早的定义是1973年5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现称世界海关组织)在《京都公约》(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业务制度的国际公约)中的规定:“自由区系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及其它各税而言,被视为在关境之外,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我国将与之相对应的区域称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984年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报告中称自由贸易区为:货物进出无须通过国家海关的区域,货物在此类区域可以实现存储和贸易,也可进行加工装配,区内货物无需缴纳关税,也不受非关税政策的限制,并可长期储存。

美国关税委员会认为: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独立封锁的地区,该地区在关税和非关税政策方面享有特殊优惠待遇,如进口商品只要不流入国内市场就可享受免关税待遇。关贸总协定(GATT)条款中规定:“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所组成的区域集团,在这个集团内部实行免关税和取消其他非关税政策限制”。

由此可见,自由贸易区有“大区”和“小区”即广义和狭义之分。“大区”指多国共建的区域经济集团性质的自由贸易区(FTA,Free Trade Area),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与体现形式,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另一种是“小区”,指一国在本国境内海关管辖区的关卡之外自行设立的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FTZ,Free Trade Zone),如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荷兰鹿特丹自由自由贸易区等。简而言之,FTA和FTZ的功能和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推进自由贸易的发展。其差异在于区域范围上和性质上,FTA是不同国家或经济单位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区域经济集团,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产物。FTZ则是一国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实行的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政策。“保税区(Bonded Zone)”是我国所独有的叫法,是海关对享受特殊待遇的进口货物的专门用语,这类货物进口时暂不向海关缴纳进口税,而是转存到特定区域,并在该区域内进行加工装配、再制造、改装重组、包装贴标等工作后转运出口,这些特定的区域称为保税区,享受免缴进口关税待遇的货物称为保税货物。可见,我国“保税区”接近“小区”,狭义上的自由贸易区的概念,所以本文研究的自由贸易区仅指FTZ。

二、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相同点

(一)区位设置

我国保税区的区位设置遵循国际通行的做法:围网设置隔离地带。在隔离地带内(区内)、外(区外)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这些隔离地带一般位于交通发达便捷的地区,如港口、机场、陆路枢纽等区域,同时腹地经济也较发达。隔离区内一般没有常住居民,进入到区内的货物一般都是生产资料,用于再出口,不允许用于生活消费。

(二)贸易政策

我国保税区和世界自由贸易区在区内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区外货物进入区内都视同进口,区内货物运往区外都视同出口,货物进出口相关人都要依照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政策办理进出口手续。在不损坏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区内实行最大化的贸易自由政策,实现区内货物自由流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

(三)税收政策

在税收政策方面,我国也遵循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惯常做法。如实行关税豁免;进出保税区的货物、在保税区生产加工的产品、销往境外和在境内销售的货物都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根据生产年限不同,实行减、免、退措施: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外资生产型企业,享受自获利年度起所得税“免二减三”的优惠,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减免期满后对当年出口产值达到70%的企业,所得税减按10%征收。

(四)通关及海关监管政策

我国海关对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口货物实行备案制管理,保税区内企业可以向海关集中办理通关手续,货物的备案、申报、查验、放行、核销都可以在区内一次性完成;保税区与保税区之间货物可实现自由流转,海关实行保税监管,另外对保税港区货物不设存储期限,只需等存储期限超过2年后,区内企业每年向海关备案。

三、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区别

(一)性质定位

二战后,世界自由贸易区得以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各国共同遵守的自由贸易区国际规范。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的性质基本相同:“境内关外”,关税豁免和其他优惠政策,海关监管从简,区内统一管理,分工明确、高效率,区内企业一律享受国民待遇,基础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而我国对保税区的性质没有统一规定,各部门认识也不一致。国家海关总署认为保税区是“海关监管的特殊经济区域”;原外经贸部则和世界贸易区的看法一致,认为保税区是“境内关外”,不存在进出口限制问题;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则认为保税区是“境内关内”,区内区外企业采取同样的管理措施。

(二)区位选择

世界自由贸易区大多位于港口或港区附近的区域(如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智利伊基克自由贸易区),但也有的位于机场附近(如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自由贸易区、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自由贸易区),还有的位于边境或内陆(如美国纽约对外贸易区);而我国保税区则全部位于沿海港口附近。

(三)功能设置

从历史演变过程来看,自由贸易区的功能经历了三个阶段:转口贸易型、出口加工型、国际物流型。我国保税区虽然涵盖了世界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的功能,但在具体操作上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转口贸易功能受到地理位置和行政管理上的制约,很难大规模开展;出口加工企业由于受到进出口经营权的限制,保税和非保税货物的差别对待,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出口加工功能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当前,我国保税区内的货物禁止用于生活消费和零售,保税区的物流功能也不是很明显。

(四)管理体制

世界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属于国家行为,多由设区国政府建立专门机构代表国家直接行使管理权力,很少有自由贸易区所在地方政府的参与。有的国家专设一个中央管理机构,如美国设立外贸区委员会,代表联邦政府,直接管理全国所有外贸区;有的国家则将这种管理权限交给中央的某个部门,下设分局进行专门管理,如韩国政府在工商部领导下设立了工业区管理局,负责全国所有自由出口区的全开发管理工作。世界自由贸易区的管理体制设置趋向于弱化政府的作用,通过法制和市场化等手段来进行管理。我国保税区采取中央和政府双重的管理体制。宏观上属于国家行为,由国务院主管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微观上属于地方政府行为,由所在地方政府建立保税区管委会进行直接管理。这种双重管理决定了我国保税区管理体制上的复杂性和混乱性,削弱了管理机构的权威性。

(五)海关监管

自由贸易区海关监管的共同原则是:加强对进入国内市场的进口货物监管,严惩走私行为,货物入区备案,区内流通自由,出区核销,实行EDI电子报关和现代化海关监管系统,提高通关效率。海关监管的目的不是限制贸易自由,而是为自由贸易发展提供平台。自由贸易区“境内关外”的性质决定了海关对进入到自由贸易区内货物的监管比较松散,对于区内货物的仓储、流转、买卖等不做过多干预,而当货物出区进入境内其他地区时才行使其监管权。我国保税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赋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联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特殊功能和政策,由海关为主实施封闭监管的特定经济功能区域。我国保税区不是“境内关外”,而是“境内关内”,虽然仅一字之差,却导致我国保税区不享有海关治外法权。海关治外法权是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必须具备的基本特色。海关对保税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境外货物无论是由境外进入保税区还是从保税区流向境内其他非保税地区,都要接受海关的监管。事实上,保税区只是一个规模扩大了的保税仓库,海关对保税区不是进行区域性管理,而是直接管理保税区内的每一家企业。

参考文献

[1]祝晶.对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272-273.

关于自由的励志歌曲:我要的世界 篇5

陈伟深情谱曲萧亚轩亲自填词

我要的世界

词:萧亚轩 曲:陈伟 专辑:1087

远方天空

云层遮盖了前往方向

迷失在黑暗之中

天使问我

手中紧握不放的是什么

我说 寻找梦想的灯火

有时我会失去力量

再艰难的旅途

也要骄傲地走过

眼前的世界

音乐演奏中

不停挑战我

就算曾悲伤过

我要的世界

梦想在怀中

未来呼唤我

相信我会坚强的走到最后

人生会有

疲惫想放弃的时候

看不清路的尽头

天使身后

太阳叫醒希望的翅膀

那是

未来伸出的双手

失去过相信的力量

再艰难的旅途

也要骄傲的走过

眼前的世界

音乐演奏中

不停挑战我

就算曾悲伤过

我要的世界

梦想在怀中

未来呼唤我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世界 篇6

关键词:伊壁鸠鲁;德谟克里特;必然;自由

马克思看到,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对原子理解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直线运动、排斥运动只是产生在原子间的外在的、强制性的运动,但是这样一来,经过无穷递推也无法解释原子自为的运动到底是什么,源于什么的问题。如马克思所言“德谟克利特只是从现象世界的差别的形成这个角度,而不是从原子本身来考察原子的特性的。”更为重要的是,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直线运动和排斥运动的理论,只把原子看成是被一个定在所规定的另一个定在,是单纯由空间规定的彼此外在的关系,这就忽略了原子本身的坚实性、原子的内部矛盾,从而摒弃了原子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说就改变了原子王国的整个内部结构,因为通过偏斜,形式规定显现出来了,原子概念中所包含的矛盾也实现了。”

对原子理解的不同出发点,形成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对于原子构成世界的理论差异。马克思通过对卢克莱修对伊壁鸠鲁的评价间接表达了自己原子偏斜创造世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原子的偏斜,原子间才有了冲击与碰撞,世界才得以形成。世界的多样性在原子偏斜理论中得到了最原初的论证。在这一点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直线下落的结论是无法达到的。“把作为‘本原即原则的原子同作为‘元素即基础的原子区别开来,这是伊壁鸠鲁的贡献。”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两位哲学家生活的进一步解读,逐步为我们剥开了他们的唯物主义中人与世界对抗抑或和谐的关系的微妙差别。德谟克利特从世界多样性的现象来界定原子,从外在空间规定和“元素”的意义上来理解原子,看不到原子本身具有的自在自为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无法真正把握世界多样性的和谐内涵。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下降只作直线运动,这种思想折射到他对世界的理解中表现为单一、表面。他看到的只是必然性统治了世界,人受到必然性规律的支配无可奈何。伊壁鸠鲁从原子作为本原的角度来理解世界,规定了原子本身在直线运动外还会发生一点点偏斜,原子具有自在自为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伊壁鸠鲁的这种思想反映到对世界与人的关系的把握上,即相信世界在原子的偏斜运动中产生必然性的同时也产生着偶然性,人本身是自由的。

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同样是唯物主义者,但是,由于对世界与人的关系上的不同理解而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德谟克利特认为人为必然性所支配,人的感觉妨碍了对必然性规律的认识,感性世界是主观假象,他怀疑所有感觉到的东西。德谟克利特的一生是对世界充满怀疑与探索的一生。他致力于追求超越感性知觉的真实性,一生的足迹走遍半个世界,求学不倦。为了不使感性的目光蒙蔽了理智,他甚至弄瞎了眼睛,最后,带着对知识的绝望离开了人世。伊壁鸠鲁则恰恰相反,他认为人面对世界并非完全是必然性的奴隶,世界充满偶然性,人在世界面前能够获得愉悦。他热爱哲学,热爱思考,相信自己对事物的感觉与思考,致力于从哲学思考中获得快乐,伊壁鸠鲁认为快乐的最终目的“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追求肉体与精神的和谐。伊壁鸠鲁寻求生活的自足,一生仅为探望朋友外出了两次,在临终前,他洗了热水澡,喝了葡萄酒,安然而平静地离开了世界。伊壁鸠鲁由于其对快乐的理解与生活的方式被称作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非常欣赏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认识到,伊壁鸠鲁唯物主义对偶然性的认识直接导致了伊壁鸠鲁不为实在的可能性所局限,更注重对抽象可能性的探索,人与世界的关系由于这种抽象的可能性得到了和解。抽象可能性赋予了人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人能够以自己的尺度来认识、改造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是相互融合的、发展与和谐的,体现了主体对世界的能动性。略去伊壁鸠鲁唯物主义中关于感性知觉理解的不足之处,马克思的论文始终关注这种主体能动性,并给予了高度赞扬:“伊壁鸠鲁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在这种主体能动性中,伊壁鸠鲁实践着自己的人生快乐哲学,对世界的认识与作用成为他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的快乐来源,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再是对抗的,世界具有了人的温度,人赋予了世界自己的理解与要求。

自由世界 篇7

一、生与死:必定是死

在整部小说中, 索绪尔曾三次直面死亡。第一次是母亲去世, 第二次是持枪打死阿拉伯人, 第三次是自己因自己而被判死刑。

小说开篇便是来自于养老院电报的母亲的死讯, “今天, 妈妈死了。也许在昨天, 我搞不清”, 这样的叙述状态不带任何情感, 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位刚刚得知母亲死讯的儿子。对于母亲的去世, 他没看一眼母亲的遗体, 在母亲的遗体钱抽烟而觉得这样“无伤大雅”, 葬礼上也没掉下一滴眼泪。在《局外人中》在索绪尔第一次面对死亡时, 死亡在他看来是一件无比正常的事情, 他不愿意假装出虚伪的悲伤, 始终以真实、自然的态度面对世界。第二次阿拉伯人的死亡, 除了当时索绪尔向尸体又开四枪根本只字未提, 作者极有可能有意避免提及此事, 因为他人的死亡对于索绪尔的确不是一件大事。

而当他自己被判处死刑之后, 对于死亡的意识却发生了波动, 他开始想要逃避死刑, 这时候的他有了一种对活下去的强烈渴望, 幻想特赦, 刑法改革, 甚至断头台出现故障, 有机会幸免于死。索绪尔想要活下去, 即便如此, 他也却不得不面对死亡。面对死亡的他, 又是没有绝望, 没有疑惑, 他是如此坦然和真实的面对死亡, 就像在这一秒钟迎接下一秒钟的到来一样。

在生与死的交织中, 作者用死亡意识来揭示人的无意义生存状态, 无疑是因为死亡就是“荒诞”的最有力的佐证。而“荒诞”, 即是人与世界这二者的唯一联系, “荒诞不在于人, 也不在于世界, 而在于两者共同存在”, 人类一直是毫无意义地、不自由地处于这世界之中。

二、外与内:始终在内

《局外人》中索绪尔的局外人身份首先是来自于自身的认定, 对他来说“我就生活在这个空间里, 其他的空间我都不管了”, 具体表现为:“主人公莫尔索感到:爱与不爱, 毫无意义;结不结婚, 没有区别;得宠和失宠, 相去无几;幸福与不幸, 听其自然——这就是荒诞感的人格化”。这种的局外人身份的同时来自于世界, 加缪曾在《西西弗神话》中对局外人做出这样的论述:“在被突然剥夺了幻想和光明的世界中, 人感到自己是局外人”。索绪尔的世界便是一个被剥夺了幻想和光明的世界:人们处理他的案子却把他完全撇开, 在决定一人之生死之时, 竟完全忽略这人, 这样的场景真是可笑而又无奈;在小说中, 还反复出现索绪尔的一种无意识状态, 他在烈日下奔走, 常常会失去意识, 感到头痛, 在开枪打死阿拉伯人之时也是如此。这样的细节暗示出索绪尔在局外人索绪尔的眼中, 一切都是虚无荒诞的。那么索绪尔的依旧选择生活而非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小说中曾反复出现一个词:习惯。索绪尔的母亲常常以比自己更不幸的人还多来自宽自解, 说“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沙拉马洛老头儿寻觅丢失的狗是因为他已经习惯跟这条狗在一起了, 索绪尔也正是用习惯支撑着这种局外之感。

与这样的局外感相对应的, 索绪尔在被判处死刑后, 却产生了一种向内的倾向。这一部分的叙述是这本小书最精彩之处, 它集中体现在文末索绪尔的黑夜独白之中, 在那时, “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 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 如此友爱融洽, 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在小说的开始, 他一直是将自己视作局外人, 是与他者无关, 于世界无意义的存在, 生活仅仅是生活而已, 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在法庭之上, 他第一次想拥抱塞莱斯特, 他入狱后, 对陌生人产生亲切之感。之前的索绪尔拥有对这无意义世界的认知, 这种“超人”的认知, 甚至认为是他获罪的根源, 那么之后的索绪尔便是在渐渐的感知面对荒诞的方式, 这样的变化是索绪尔从一位单纯的局外者走向重新回归于局内的路上。只是这样的局内不再与他人盲目的生活等同。加缪说“没有不带阴影的阳光, 必须认识黑夜”, 索绪尔最终所见的世界, 这正是在认识黑夜之后, 所见的带阴影的完整阳光。

可是这位局外人从来无法从荒诞中抽身而出, 我们所谓的局外实际上是始终在世界之内的, 这种局外感愈加强大, 世界内身份也就愈加肯定。人只要存在于世界之上, 必定在世界之内, 索绪尔虽然主观上感到自己与他人无关, 将自己排除于世界之外, 但他始终是无法从荒诞中逃离。

三、反抗以有限之自由

“我不求永生, 但求耗尽所有的领域”, 荒诞主题在这部小说中处处展露, 但是小说的内涵并非仅仅止步揭露荒诞, 更是要告诉人们如何面对荒诞。索绪尔在文末想起母亲, 他开始了解母亲为什么要在晚年找一个“未婚夫”, 为什么又玩起了“重新开始”的游戏, 此时此地的索绪尔那难道不正是在期待着这个“重新开始”的游戏吗?

在加缪的《局外人》中, 人类始终荒诞的处在世界之内, 但是面对荒诞——这人与世界的唯一节点, 人们也能以有限的自由来反抗它, 毕竟“除了死亡这唯一的命定性, 一切快乐也罢, 幸福也罢, 一切皆自由”。

加缪的荒谬之所以伟大的, 是因为“在他不断肯定人生状况的荒谬背后, 没有贫瘠不毛的怀疑主义。这种对事物的见解, 在他身上, 由一种强大的命令即‘尽管如此’所补充。这就是对于唤起反抗荒谬那种意志的一种吁请, 也对于这种事业创造出了一种价值”。认知荒诞者, 人皆有之, 要理清人与世界之关系也并非的一件伟业。但是, 加缪在发现荒诞之后, 并不是随波逐流浑浑噩噩, 也没有为此耿耿于怀, 相反的, 他用文学告诉世人什么是荒诞, 该如何面对荒诞——那即是以有限的自由来反抗荒诞, 这种反抗不是否定荒诞的哲学自杀, 也不是荒诞的生理自杀, 而是认识荒诞并在的荒诞中认真地生活。

加缪用《局外人》这一部小说, 在零度写作的模式中倾注了无限的激情, 由此, 向人们揭示残荒诞的现实:生死既定, 人类将永远的荒诞的处于这世界之上, 一切都毫无意义。可是, 他同时也告诉人们应对这种荒诞的方式:荒诞不能被消灭, 但可以被反抗, 人们应当以有限的自由反抗荒诞, 竭尽此生便是幸福。

参考文献

[1]加缪.加缪全集·小说卷[M].柳鸣九, 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1]加缪.加缪全集·小说卷[M].柳鸣九, 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2]加缪.加缪全集·散文卷[M].丁世中, 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2]加缪.加缪全集·散文卷[M].丁世中, 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3]李天英.“荒谬”与“虚无”的相通性[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4-7.[3]李天英.“荒谬”与“虚无”的相通性[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4-7.

[4]科萨克.存在主义的大师们[M].丁念宁,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4]科萨克.存在主义的大师们[M].丁念宁,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自由世界 篇8

文艺复兴是一场解放思想运动, 是一场文化大变革, 代之而来的是科学的振兴和经济的腾飞。爱因斯坦曾深刻地指出:科学的发展需要有发表意见而不遭受危险或严重损害的外在的自由, 以及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束缚的内心的自由。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 把以神 (上帝) 为中心的世界变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 这种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新的文化精神, 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创造了极为宝贵的“内心自由”的条件, 没有文艺复兴, 也就没有近代科学。不论是哥白尼、维萨里, 还是伽利略、哈维, 都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强烈影响。文艺复兴对其他文化和世界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伊斯兰文化曾有十项最伟大发明:咖啡、国际象棋、降落伞、香波、金属盔甲、外科、汤、付款支票、鱼雷和风车, 并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法治、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和社会的发展并没有与时共进。

《环球时报》2011年2月15日发表文章:《中东伊斯兰复兴将重掀高潮》。文章写道:“埃及变革的巨大影响力在持续发酵过程中, 由民众示威游行导致的埃及变革, 无疑将继续使源于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民主’浪潮持续发展, 呈现出‘多米诺骨牌’效应。”“政治变革将成为大势所趋, 无论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还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变革, 中东国家体制中的民主因素无疑将大幅增加, 国家政权更迭和国家领导人任职的法律程序将得到加强。”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写道: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希腊学习埃及, 罗马借鉴希腊, 阿拉伯参照罗马, 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 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又仿效拜占庭帝国。人类历史有许多偶然性, 又有许多内在联系或是巧合:皇帝与埃及金字塔王朝、夏朝的阴历与古巴比伦的历法、春秋时代的《诗经》与《荷马史诗》、孔子与释迦牟尼、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大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康熙皇帝与俄罗斯彼得大帝就属于同时代。

自由世界 篇9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到现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严峻现实,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过去盛行的经济新自由主义进行审视, 同时找到解决危机的未来的出路, 当此非常之时期, 应当重新掀起凯恩斯主义拯救世界经济危机于水火的学术革命。金融危机席卷全世界, 在事实上是经济规律运行对凯恩斯主义的重新回归, 自由市场模式可以说是末日黄花, 难以为继了。经济新自由主义其实是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自上世纪美国发生“滞胀”以来,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不屑采用凯恩斯主义政策而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 放任经济, 新自由主义推动放松监管, 正是这种自由政策在根本上导致了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了市场监管和国家干预的放松或缺位, 金融市场作为经济的核心更是不遗余力地积极推行着市场新自由主义。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这种支配下, 各国政府都大大减少了对市场, 尤其是金融市场的管制。特别是美国作为一个消费型主导的国家, 大量地进行超前透支消费, 加之大力搞金融创新, 运用繁复的金融衍生产品妄图掠夺整个世界的金融资源, 在这种人性极度贪婪的本性发挥到极致的过程中, 美国的虚拟经济赖以发展的实体经济出现了问题, 尤其是其房地产市场泡沫逐渐破裂, 房价不断下跌, 购房者还贷的资金收入大减, 整个房地产的资金链条断裂, 直接引发美国的金融危机, 并向全世界迅速蔓延开来。

二、新自由主义的华美论调与最终破产

新自由主义对于这场震撼全世界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其实单从其所大力鼓吹的论调, 就能感知到危机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而绝非偶然的事件。因为新自由主义坚持理性经济人假设, 认为各经济主体通过自利行为和市场竞争, 可以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 实现社会利益。与此相适应, 政府对微观经济行为应放任自流、无为而治, 在经济活动中只充当“守夜人”角色。新自由主义主张回归市场自动调节的经济秩序, 它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 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 相信不受干扰的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 主张实行“自由化”、“私有化”和国家干预的最小化。在金融问题上信奉所谓的“有效市场假说”, 认为各种资产价格是对该资产所代表的各种信息的完全反映, 只要信息是公开、透明的, 金融市场就不可能产生泡沫。在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上主张减少政府的干预和管制, 提倡自由贸易和资本在国际间尽可能不受限制的自由流动, 这些所谓的自由理念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金融作为虚拟经济, 其必然是会存在泡沫的, 无论信息公开与否, 按理说金融是建立在实体经济上的, 但其在一诞生后就逐渐脱离了实体经济而遵循着其特有的规律运行着, 因为这种虚拟经济单从其定义上即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这一点就能看出其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泡沫性, 并且其运行过程中又有大量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巨量放大效应, 经济本身不断自我复制循环推进升级的内在机制, 经济新自由主义放任经济这样运行而不加干预与监管, 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以泡沫的破裂, 金融危机的爆发而表现出来, 然后就向整个经济扩散开来。当初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经济自由主义的失灵, 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可以说更是以铁的事实再一次向整个世界证明了自美国经济“滞胀”后世界发达国家所普遍推行的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彻底破产, 新自由主义远没有像发达国家以及各种经济理论界、学术界的学者专家所描绘的那么好, 它不是经济有效运行的永恒发动机, 不能真正达到经济的完全有效的资源利用, 甚至可以说以新自由主义标榜的资本主义根本就不能摆脱马克思在200多年前就准确预言的资本主义无法克服其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生产方式本身具有的深刻矛盾, 在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之下生产必然会相对过剩, 并直接引发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所以无论是货币学派还是理性预期学派, 西方的各种经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都不过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同一个论调, 它们鼓吹经济运行自由竞争, 主张自由放任, 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力量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认为政府不必干预经济, 应完全听任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 政府如果干预, 就会破坏这种自动调节的功能, 反而引起经济的动荡。不管理论多么叠彩纷呈, 本质上不过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御用经济理论,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面对当下的危局, 西方资本主义的那些传统的经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明显已经失去往日眩目的光芒, 空谈的理论和花哨的模型根本不能力挽狂澜, 新自由主义理论无法拯救受到重创的资本主义经济, 新自由主义理论已经彻底破产, 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必将重新受到重视。

三、凯恩斯主义的主张与时代召唤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全世界带来全面深刻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在此特殊时期又将展现其特有的巨大力量, 其力量不在于其理论, 而在于其天生所具有的实践力量。全球性金融危机可以带来诸多的关于全球金融市场、金融体系、金融秩序等全方位的新思考, 但最重要的是必须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再认识, 这是时代的需要, 是使命的召唤。

凯恩斯主义在当年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应时代之需要而生, 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理论对腐朽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缺陷给予解释和弥补。简要回顾一下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 它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其认为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 其前提是错误的, 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 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 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 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 心理上的灵活偏好, 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 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 增加投资, 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 供给与需求是存在矛盾的离心倾向的, 要维持整体经济活动平衡, 必须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这就需要运用国家权力使之与整体经济趋势相协调, 所以它积极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 使财政税收成为刺激有效需求, 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而宏观调控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它能很好地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力量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单单依靠自由市场力量调节是不够的, 更需要的是政府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的不足, 以协调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 宏观调控能够促进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宏观调控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加强金融领域的政府调控, 换句话说就是加强金融的监管,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是美国近30年来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恶果, 可以说更是其放松甚至是缺乏严格监管而造成的不可收拾的后果。现实的金融危机已经清楚地说明没有国家干预的金融市场是不稳定的金融市场。其实在西方国家纷纷放弃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指导, 放松政府对于经济尤其是金融运行的必要干预和监管那一刻起, 已经孕育了这场震撼全世界的金融大危机, 毕竟抛弃国家干预的思想, 而放任自流地盲目鼓励金融创新和经济过度虚拟化, 倡导利率汇率自由化, 减少或者放弃金融规管, 让为数众多的世界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实行资本的随意流动, 去自由地追逐最大利润及从事各种投机性业务而不顾其背后所蕴藏的巨大风险, 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当初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前就是那种放任无度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惨痛的战争经历。美国“滞胀”后, 就全面实行的新自由主义的经济金融理论和政策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最初矛盾的种子, 在持续推行过程中一次次在更大规模上积累了矛盾, 促成了危机的最后总爆发。历史是何其的相似。历史的教训是永远值得汲取的, 对于危机本人认为其本身并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在错误的路径上越走越远, 把本身就存在弊端的政策不加辨别地盲目推行并将其视为是“天然法则”, 那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不要过于执迷于西方的所谓自我均衡实现机制等等理论, 用句前人讲的话, 对于西方的一切东西包括其杂采纷呈的理论一定要辩证地分析, 断不可搞什么“洋教条”, 如果一味地坚持某些教条主义的固定思维模式, 那样的话必定将是付出极大代价。如今, 美国将其一国资本主义的弊端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把新自由主义的放松金融监管、允许自由市场存在、国家不干预经济等政策都统统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让全世界为其买单, 笔者认为无需对美国的不负责任进行过多指责, 各自应思考的是在经济出现如此大的震荡前, 是否已经有所预知, 至少是对于几十年来的新自由主义在经济繁荣的背后是否曾敏锐地觉察到经济或者确切的说是整个世界经济或整个经济发展的政策路径依赖是否已经远远偏离于经济的正常轨道, 经济在那轨道上的疾驶是否已经在踏上一条不归之路, 在问题最终以激烈的形式爆发后再行反思, 恐怕很难说人类是具有经济理性了。时刻不要被纷繁的表象或者说是假象所迷惑, 否则只能说是人类的非理性战胜理性才是主流, 经济学所积极倡明的理性人恐怕也只是虚幻的一厢情愿的不切实际的假想, 铁的事实以历史画卷的惊人相似的方式不断敲打着善良而又健忘的人类。

四、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思想趋势预判和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危机必将使凯恩斯主义回归, 政府干预国家经济的历史又将再度出现, 当然这种干预主要还是在金融等核心领域, 毕竟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不可等闲视之。凯恩斯主义的重新归位当然会是突出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特别是强调财政金融政策作为经济政策手段的重要作用, 加强国家的金融监管, 在经济停滞萧条的时期努力扩大国家开支, 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在公众中重建信心和乐观预期, 使整个陷于几乎混乱不堪的宏观经济金融状况得到恢复, 将经济重新拉回到健康的运行轨道上, 凯恩斯主义又将再次扮演西方资本主义的救世主, 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虽然不可克服, 但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以来又将经历新的改良, 至于这种改良的效果能维持多久, 那就得看相关国家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手段的艺术了, 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 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时代已经结束, 国家垄断尤其是金融垄断将开始。

当然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思考不限于流派之争, 它客观上已经使国际金融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后果将是美国金融霸权的逐渐没落, 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独大地位的消减。欧美全球金融经济核心角色将随之淡化, 新兴经济加快崛起, 尤其东亚金融经济地位将会日益重要。英美的自由放任金融模式基本上已发展到终点, 今后将要进行大改革, 其金融领先优势自必大减。显然, 这将给中国崛起带来了世纪机遇。

我国理论界值此全世界金融制度和体系调整的时代变革, 应加强对经济金融形势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提出中国参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防范各种经济风险的战略、政策和措施, 不断提高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对于西方的经济理论和模型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要加以批判地辩证对待, 切不可一味地“拿来主义”, 一切都在风云激荡, 严峻的国际经济金融现实迫切需要学术理论界尽快建立反映新时代特征、适应世界经济金融发展规律的新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 为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政策回应。

参考文献

[1].于仁伯.世界金融危机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衰落——兼析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J].理论学习, 2009 (6)

[2].蓝庆新.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与美国金融危机的警示[J].南京社会科学, 2009 (1)

[3].张新平, 王展.美国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破灭——新自由主义经济社会角度下的透视[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 (3)

[4].肖林, 任新建.全球金融危机的新自由主义本质与我国的战略抉择[J].新金融, 2009 (3)

自由世界 篇10

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不仅是解题的工具, 可以上升为一种数学意识, 甚至是一种科学意识. 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这种思想? 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的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知识, 把融合在知识、技能之中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提炼出来, 再通过训练逐步渗透, 在“渗透—积累—重复—内化”的过程中转化为学生的数学思想素养,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笔者在区级公开课中开设了本节内容的新课教学, 得到了专家的指导, 在教学实践后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肤浅的看法, 现形成以下观点就教于方家.

1.“形”中觅“数”, 在变化中实现概念的发展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 2》第1. 3. 2节“函数的极值与导数”给出了如下三个函数图像:

观察1: 图1.3.8表示高台跳水运动员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h ( t) = - 4. 9t2+ 6. 5t + 10的图像.

观察2和观察3: 图1.3.9和图1.3.10, 函数y =f ( x) 在a, b, c, d, e, f, g, h等点的函数值与这些点附近的函数值有什么关系? 函数y =f ( x) 在这些点的导数值是多少? 在这些点附近, y =f ( x) 的导数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如何运用教材中的上述情境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下面请看课堂实录片段.

教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导数和函数单调性有什么关系?

学生1: 函数单调递增, 导数大于零; 函数单调递减, 导数小于零.

教师: 大家观察图1.3.8, 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 教师展示问题) ( 1) 在点t = a附近的图像有什么特点? ( 2) 点t =a附近的导数符号有什么变化规律? ( 3) 当t = a时, 高台跳水运动员距水面的高度最大, 那么函数h ( t) 在t =a处的导数是多少呢?

学生2: 在t = a左边的图像单调递增, 导数大于零, 右边的图像单调递减, 导数小于零, 在t =a处导数等于零.

教师: 你是如何判断在t =a处导数等于零呢?

学生2回答预习过. 其他有同学补充导数有大于零的有小于零的, 中间肯定是等于零.

教师: 很好. 那对其他的连续函数是不是也有这种性质呢? 那我们再来观察分析函数f ( x) =2x3- 6x2+ 7在x = 0, x = 2附近的函数值分别与f ( 0) , f ( 2) 的关系. 在这两个点附近的导数符号有什么规律?

学生3: f ( 0) 比周围的函数值大, f ( 2) 比周围的函数值小.当x <0时导数大于零, x >0时导数小于零, x <2时导数小于零, x > 2时导数大于零, 在x = 0和x = 2时导数等于零.

教师: 很好. ( 同时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图形, 并用具体的数字对学生回答证明)

教师: 大家再观察1.3.9图所表示的y = f ( x) 的图像, 想一想函数y =f ( x) 在a, b点的函数值与这些点附近的函数值有什么关系? 函数y =f ( x) 在a, b点的导数值是多少?在a, b点附近, y =f ( x) 的导数的符号分别是什么, 并且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归纳: 函数f ( t) 在a点处h' ( a) =0, 在t = a附近, 当t 0; 当t >a时, 函数单调递减, f' ( x) <0, 即当t在a的附近从小到大经过a时, f' ( x) 先正后负, 且f' ( x) 连续变化, 于是f' ( x) =0.

教师: 那对于有这样性质的点我们给它们一个总的名称吧———引出概念. ( 学生一起学习概念)

教师: 那大家再思考一下函数的极值点唯一吗? 极大值一定大于极小值吗?

教师展示图1.3.10, 通过图像学生能得到统一的答案.

分析: 数学中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原始的直观的模型, 都有其来龙去脉, 教科书给出了大量的函数图像, 让学生观察图像, 直观感受函数在某些点 ( 极值点) 的函数值与附近点函数值大小之间的关系, 并直观感受函数在这些点的导数值以及在这些点附近函数的增减情况. 从图像上看非常直观, 学生有“眼见为实”的感受, 为学生自我探索函数的极值与导数的关系搭好了桥梁. 同时以图1.3.10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概念, 学生对函数极值的概念能有清晰图像的记忆和理解.

2.“数”中思“形”, 在探究中实现知识的发展

作为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的第二节课, 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求三次函数的单调区间以及极值. 那么如何自然地建构出其解决的步骤呢? 下面请看教学片段.

教师: 那我们现在一起总结函数极值的特点.

( 教师再次通过图形和表格图像对函数极值的特点进行了回顾, 表格图像得到了学生的认同, 也为后面求三次函数极值打下了伏笔, 引导学生可以用表格图像来确定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练习: 已知函数f ( x) = ax3+ bx2+ cx, 其导函数的图像经过点 ( 1, 0) 和 ( 2, 0) , 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当x = 1时取得极大值

B. 当x = 2时取得极小值

C. 当x = 1. 5时取得极大值

D. 函数有两个极值点

解析略.

提炼: 通过导函数的图像求极值点时, 根据极值的定义先看导函数与x轴的交点, 再由此点左右导数的正负来判断极大值点还是极小值点.

例1求函数f ( x) = (1/3) x3- 4x + 4的极值.

解析略.

师生一起完成例1的解答,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作出表格更清楚地判断极大值点或极小值点的便利. 同时学生根据计算作出三次函数的草图.

分析: 例题教学除了有强化概念理解、完善认知结构的功能外, 更为重要的是能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为了突破求函数极值的难点, 在例1学习前先表格图像再次总结了函数极值的概念, 表格直观清楚, 容易看出具体的变化情况, 并且判断极大值还是极小值, 合理过渡, 同时又设置了一个用导数图像求函数的极值的练习,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的优势使得学生的思维实际化、具体化, 有意识地运用和揭示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化解了难点, 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快速地解决问题.

3. 数形结合, 在拓展中实现方法的发展

知识的应用和适度引申更是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 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及外延. 本节课设置了例2来强化概念的理解, 在数形结合思想的使用中更深地感受到其方法之巧妙, 问题的某些数量特征往往能给人们有关构建图形的提示, 反过来, 利用图形的结构特征又能够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例2若关于x的方程x3+ 4x2+ 5x + 2 = k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学生思考了2分钟后, 基本上都比较迷茫, 不知解决出路在哪里.

教师: 大家觉得有点无从下手是吗?

众生: 是.

教师: 那以往我们都是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根的个数问题的?

学生: 用判别式, 但是这里是三次函数没有判别式.

教师: 哦. 那我们只能把判别式的方法先暂时搁置一旁. 对于三次函数我们能做什么呢?

学生: 刚刚学会求三次函数极值和作出草图.

教师: 那草图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 求函数图像交点的个数.

教师: 很好.:

分析: 用函数的图像讨论方程的解的个数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可以避免烦琐的运算, 获得简捷的解答. 加深数形结合的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而对于不熟悉的函数的图形可以通过求函数的极值勾勒函数图像, 以数解形, 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 教学中紧紧抓住数形转化的策略, 沟通知识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 数形结合才能不断深化提高.

4. 提炼升华, 在反思中实现思想的发展

在课堂小结中, 学生一起提炼本节课的主要思想, 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实现思想的突破与发展.

教师: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想, 我们首先通过观察大量的图像发现了一些点有着共同的特殊性质, 实现了概念的生成; 同时求函数极值可以画函数的大致图形来研究函数的更多性质, 这些都是数形结合的思想. 最后一道含参数问题, 本来很棘手的问题在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后迎刃而解. 以后同学们见到数量就要考虑它的几何意义, 见到图形就要考虑它的代数关系, 找出问题的关键. 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数和形两个方面往往不能截然分开.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需要两个方面的互相转化, 相互利用.

分析: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简单盲目的学习转化到有意义的学习状态, 缩短学生在学习中盲目探索的过程. 数形结合则是具体与抽象、感知与思维的结合, 是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使之相互转化的有力“杠杆”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尽量发掘“数”与“形”的本质联系, 借助数形结合的“慧眼”, 探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变学生学会为会学,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5. 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维的思考

数形结合的思想堪称数学界的经典思维, 但是仅凭复习时数形结合方法的专题学习还太片面,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 思维始于问题, 设计适宜的问题、好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 是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前提. 如在新课的知识发现过程的呈现中, 教师的一些启发性思考问题是适宜的, 如“大家观察图1.3.8, 选择什么工具可以量化图形的变化?”“能否通过图像在点A附近导数符号的变化来探究点A处导数值?”“这是偶然还是可以推广的结论?”等等. 问题的设置一定是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有一定的引导性和思维量, 同时也有适当的启发性, 启发性可以“由远及近”“由弱及强”逐步给出.

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培养当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关注学生对问题是怎么样思考的, 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在哪里. 首先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不但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思维结果, 还要表达思维过程, 可以用书面表达, 也可以直接口头表达. 其次, 教师对学生的表达可进行追问, 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思维过程, 或者将问题通过图形呈现让学生来量化, 或将问题以代数呈现让学生通过图像来形象化, 变换的形式来深入学生的思维活动, 推向高潮, 从而更好地提高思维层次, 发展思维, 让“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生根发芽, 自由地将此思想运用到平时的学习或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曹才翰, 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6.

[2]朱效东.浅析“数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2004.

[3]罗增儒, 罗新兵.作为数学教育任务的数学解题[J].数学教育学报, 2005 (1) .

让学生在英语世界中“自由”飞翔 篇11

关键词: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自主学习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仅仅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已远远不够。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作为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他们才能从容面对世界上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知识,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力的人。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就是说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谓自主学习能力,简言之就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可以这样理解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乐于学习,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无法理解“意识”是什么。教师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激励性的语言动作,潜移默化,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设置情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和平台

让学生在“自由”中品味自主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在乐学中学会自主。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英语课既新奇又有点可怕。我们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环境,并通过各种活动让他们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解决碰到的问题。

2.适时放手,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天真的问题,我已经习惯回答:“你可以自己想想办法呢?”并且我告诉他们,老师并不是你解决问题最好的资源,你可以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渐渐地,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始合作,开始查书籍,甚至上网来搜索解决的方法。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学生学习内容的自主确定

在教学课堂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各有不同,学习内容由学生个人和教师协商确立。由于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选择,这本身也就成为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环节。这一过程既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又形成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在课堂中,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个人思考。(2)同桌或小组讨论。(3)全班讨论,教师总结归纳,板书学生意见。(4)全班进一步讨论,挑选有代表性的意见。(5)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学习目标、学习进程的设定。

例如,九月下旬我们开展了一个有关职业的“survey”活动。我们尝试让学生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校门口,从他们的小脑袋里蹦出来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

Nemo:门卫叔叔要是生病了怎么办?

Cory:门卫叔叔为什么一直待在这个小房子里呢?

Roy:你只让学生和老师进来,那为什么小鸟还能飞进来呢?

Emily:你为什么要做保安,不做老师呢?

……

小学生天生好奇,由好奇而去观察,在观察与思考中产生疑问,由此而产生探究的兴趣与动力。

2.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

在小班课堂上,我们充分尊重学生对于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在有关“feeling”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认识到歌手可以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画家可以用画来描绘的故事,作家可以用文字来谁说内心的感受。于是他们想出了各种表达方式:在镜头前摆各种表情,用画笔绘制心情故事,用颜色和不同形状来表达心情。通过不同的方式,他们不仅在学习活动掌握了有关的英语表达,更加学会了尊重作品的原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时也更有自信。

3.作业或者作品的自主设计与选用

在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中,作业的内涵已经变得非常广泛,比如,唱歌、跳舞、手工、绘画等。例如,在有关服装内容的学习中,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来展示。有的选择设计,有的选择表演。在展示之前,学生还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完成作品:先设计,再收集材料,制作,表演。设计服装时,小组内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合理的分工,然后分头收集材料,最后每个人都动手参与,共同完成心目中的“ideal clothes”。在这个过程中,面对自己选择、设计的作业,他们显现出前所未有的责任心,自主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自主学习让人体验快乐,享受成功,使人自信,激人奋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能力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总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摸索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真正实现让学生“自求得之”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城市交通治理下一篇:建立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