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事业建设(共7篇)
法治事业建设 篇1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要积极投身依法治国的事业中来。早在2003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考察省档案局馆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就提出了档案工作正在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三个走向”科学论断。“十三五”时期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六个方面主要任务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推进档案法治建设。档案法治建设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打好“十三五”时期档案法治建设开局,进一步强化执法主体责任,提升档案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以法制建设推进本地区档案事业的发展,大庆市档案局决定从档案主要部门着手,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大庆市档案局在实施开展执法讲座、举办法制学术交流、组织参加执法培训等一系列致力于完善法制体系建设的诸多举措的基础上,于2016年第二季度对全市开展了一次大规模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一、周密部署,确保检查顺利开展
大庆市档案局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这次执法检查,多次听取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筹备工作汇报,并由1名局领导负责督办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各项工作、档案宣教科负责组织,责任、任务层层布置,确保档案执法检查顺利开展。
(一)统筹考虑,制定方案。
制定了《大庆市档案局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方案》,方案中,对执法检查时间、内容、形式、人员分组等作了详细安排,确保本次执法检查时间紧凑、内容全面、形式合理、分工科学。
(二)周密部署,充分准备。
局里专门召开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筹备工作会,检查组全体成员参加,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印发给各检查组成员,并对检查事宜作了详细安排,确保各检查组成员准确把握检查要求、重点。会后,6个检查组还分别召开小组会议,根据检查组成员情况明确检查分工,强调检查注意事项及检查程序,确保此次执法检查工作顺利开展。
(三)及时通知,做好迎检。
按照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有关要求,形成书面通知,提前下发到被检单位,要求各被检单位按照检查通知的有关要求,做好迎检的准备,并要求被检单位形成自检报告提前报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组。
二、认真落实,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成效显著
本次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从5月9日开始,至12日结束,历时4天。在档案行政执法检查过程中,6个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意见反馈等环节,真正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内容落到实处,取得明显成效。
(一)发现问题及时。
检查组成员按照检查的9个方面的内容,逐一听取、查看,及时发现各单位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有的档案馆(室)现有馆库面积尚未达到《档案馆建设标准》要求,馆(室)库房档案保护设施设备配置不完备,缺乏档案馆库安全设施,档案检索工具编写不规范,档案编研工作开展力度不够;档案利用宣传不够,档案干部队伍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
(二)反馈意见得当。
各执法检查组真听、真查、真看,准确发现问题后,当场与各单位面对面进行意见反馈,及时指出了其在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引起各单位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并与各单位就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各单位解决问题出谋划策。
(三)汇总情况全面。
检查结束后,局里又召开检查情况碰头会,6个检查组对各自检查的单位的基本情况、突出做法、存在问题、整改建议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汇报,汇总的情况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被检单位依法管理档案的现状,找准了问题,发现了成绩,检查组就如何解决好被检查单位存在的问题,总结宣传被检查单位好的做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研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局长李勇同志在会上还对进一步做好档案行政执法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四)服务调研结合。
在这次检查中,各检查组也同时带着为基层服务、开展档案调研的任务。及时为基层解决业务难题,如现场指导档案数字化工作、解答档案法制建设中的业务咨询、指导档案宣传开辟新思路等,对现场不能解决的业务问题,各检查组把问题带回来,专题研究进行及时协调解决;市档案局领导班子重视调研工作。要求各检查组在检查的同时,对被检单位依法开展档案各项档案事业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重点对各单位档案数字化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调研,印发了档案数字化工作推进情况表格,要求各被检单位如实、准确填写,便于市档案局针对各档案主体部门档案数字化工作情况,制定合理的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措施。
通过本次档案行政执法检查,进一步提高了各档案部门的依法治档、管档的意识,确保档案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
法治事业建设 篇2
一、以档案法制宣传教育为主线, 有效提升社会知晓率
自国家颁布《档案法》以后, 我省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了《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近年来, 国家和我省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 不仅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也规范了各级档案管理工作的秩序, 保障了档案工作有法可依。但是, 如果全社会和公民的档案法治意识不强, 势必会影响档案工作的法制化管理和依法治档工作的进程。双鸭山市档案局面对这种症结, 积极探索档案宣传工作新方式, 立足档案, 面向社会, 充分调动全体公民积极性, 参与依法治档工作,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外部环境。一是把宣传与服务相结合。我们在以“走进民生、贴近民众、关注民情、解决民忧”为主线开展档案服务的同时, 以查档群众为主体, 在服务大厅和走廊悬挂相应的档案法律法规图片, 并向查档群众宣传档案的相关知识, 使群众了解档案就在身边, 知晓依法治档利国利民。二是树立权利义务相统一、以权利为本位的理念。多年来, 双鸭山市档案局利用国际档案日、《档案法》颁布纪念日和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契机, 通过设立展台, 摆放宣传板、悬挂条幅和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 重点宣传档案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 使人民群众知晓档案权利, 促进人民群众树立起档案法治意识。三是将宣传与教育培训相结合。为了使依法治档深入人心, 双鸭山市档案局找准切入点, 将法制宣传工作落实到基层单位。2011年以来, 双鸭山市档案局采取业务培训、专题研讨、座谈会等形式, 精心筹划组织, 总计有500余人次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参加了业务培训。尤其是2014年, 双鸭山市档案局和双鸭山市委党校联合发文, 共同组织全市60余家单位的档案业务人员参加培训,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通过几年来的业务培训, 不断提升了基层档案工作人员依法治档的理论水平和档案管理能力。四是多管齐下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宣传强化依法治档工作。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众多的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网站等构成了社会的联系纽带和资讯传播平台, 这些平台覆盖面广, 传播力强, 受众面广, 影响力大, 我们注重发挥各级各类报刊杂志、网站平台等载体的优势, 构建多形式推进、立体化覆盖的档案法律传播网络, 以提高档案的社会宣传效果, 尤其是近年来, 为了强化网络宣传功能, 增强档案宣传实效, 双鸭山市档案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大力开展网站建设。由专职人员负责网站维护和管理, 及时更新栏目内容。通过网站建设, 不仅优化了栏目设置, 丰富了网页内容, 更使局网站成为宣传依法治档工作的基础阵地。仅近几年, 双鸭山市档案工作者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网站发表文章、信息500多篇次, 扩大了依法治档在社会和群众中的影响范围。
二、以档案制度建设为保障, 为依法治档工作护航
近几年, 双鸭山市档案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档案工作基本走上了健康、快速有序的法制发展轨道。双鸭山市档案局结合具体工作, 从建立健全制约机制入手, 制定了一系列的档案规范性文件, 更加有效地开展依法治档工作。先后制定了《双鸭山市档案资料移交档案馆管理办法》、《双鸭山市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方案》, 出台了《双鸭山市档案行政执法处罚公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档工作几项标准》、《双鸭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双鸭山市民生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管理办法。这些办法的制订, 使双鸭山市的依法治档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保障了全市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以档案接收、利用为基础, 发挥档案的经济社会价值
双鸭山市档案局严格落实《档案法》、《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和《双鸭山市档案资料移交档案馆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不断畅通档案接收渠道。注重收集社会关注、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公开文件、民生档案, 并向社会开放、提供查阅咨询服务。据统计, 自2010年以来, 共接收各类档案资料1万余卷, 6万多件, 占馆藏比重的10%;接待查档人次也从2000年的300多人次, 增至2014年的2 000余人次, 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 双鸭山市档案局还关注社会对档案信息的不同需求, 有针对性地选题, 加强史料编研工作, 先后编印了《双鸭山之最》、《双鸭山市历届党代会基本概况》、《拓印———中国共产党双鸭山60年》等档案史料, 较好地发挥了史料记忆历史、传承文明的作用。
四、以加强档案安全管理为后盾, 保障档案存放安全
双鸭山市档案馆在各类档案的收进、移出、整理、分类、编号、上架保管等方面, 严格按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标准执行, 努力做到档案归档及时, 案卷整理规范、标准, 并有完备齐全的交接手续, 进一步规范了档案管理行为。同时, 为了加强库存档案、资料的安全管理, 市档案局按照国家档案馆技术规范要求, 坚持“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 积极落实“十防”措施, 建立和完善安全预防机制。严格执行档案安全管理制度, 档案进出库房严格登记, 值班值宿按要求到岗, 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头。强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档案库房保管条件为突破口, 在原有监管设施的基础上, 安装多重防盗门和安全监控系统, 实现了24小时监控, 168小时留存备查, 为档案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由于制度落实到位, 措施具体有效, 市档案馆自建馆以来没有发生过档案遗失污损和办公物品被盗事件, 确保了档案安全管理存放。
五、以档案行政执法为助手, 提高依法治档水平
推进档案行政执法是依法治档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档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几年, 双鸭山市档案局在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中不断摸索探新, 2011年, 双鸭山市档案局实行分头指导、交叉执法的工作方式, 在文档科、科档科和法监科3个执法科室认真指导本科室所属基层单位的同时, 打乱执法监管单位范围, 互换检查对象, 有效规避了人情徇私、监管不利的不良现象, 保证执法过程的严肃、公正, 实现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灵活性。2012年, 双鸭山市档案局又抽调了业务过硬、年富力强的工作人员, 成立了档案行政执法办公室, 重组整合执法力量, 在服务指导的基础上, 严肃执法监督, 构建了集中执法、分类指导的新格局。多种执法形式相结合, 有力地促进了档案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促进了档案工作有序发展。据统计, 2011年以来, 双鸭山市档案局共检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209家, 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62份, 下发处罚决定书12份, 并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了处罚处理, 打开了双鸭山市档案局行政执法工作的新路径。
六、以优秀典型示范为动力, 增强依法治档的责任感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能够产生不可替代的示范、鼓舞和引导作用。双鸭山市档案局根据《档案法》的相关规定, 不定期表彰本系统、本单位有突出贡献的档案工作者, 要求全体同志以先进人物为典范, 牢固树立“学榜样、做榜样”先锋意识, “靠有为争有位”的进取精神, 增强档案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 推进全市依法治档工作。
提升法治素养建设法治政府 篇3
一、当前基层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特权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存在特权思想,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为了追求部门利益、眼前利益,规避法律甚至突破法律的界限。个别领导习惯按个人意志、个人喜好办事,忽视法律规定。
二是行政执法不规范。基层执法主要问题有:执法乱作为,行政执法重实体轻程序,侵犯老百姓权利,粗暴执法、违法办案等现象时有发生;执法不作为,执法不严;选择性执法,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随意性较大;执法无效,对城市管理顽疾执法有效性不强,惯性地将“执法”等同于“执罚”。这些问题导致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不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是行政执法不衔接。基层政府还存在权责不清、职能交叉及执法机关之间不能有效协调等问题。事实上大多数执法过程中会涉及各部门之间执法环节的相互衔接,一些部门存在本位主义,就容易发生部门间的相互扯皮推诿,造成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真空”地带。
二、浅析基层依法行政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基层政府缺乏法治思维。一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意识淡薄。一些地方对推进依法行政重视不够,体现出推进依法行政就是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甚至有唯利是图的倾向。部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欠缺。一些领导“官本位”观念突出,不习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甚至有的领导不懂法、不知法。
二是法律法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有的法是“残缺法”。有对违法情形的表述,却没有作出处罚和惩戒的规定。有的法是“滞后法”。一些已出台的法律法规已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却得不到及时修改、完善。还有部分“冲突法”。即,存在部门法交叉冲突问题。很多行政法规是由部门立法,部门职能色彩较浓,因而造成部门间执法中的各自为政、不衔接。
三是监督考核机制缺乏。当前对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还没有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没有制定出具体的依法行政考核指标体系。因此,造成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内驱动力不足,依法行政的理念尚未完全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同时,行政监督制度不落实,领导干部违法行政没有及时问责等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加快推进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
一是提高法治思维,弘扬法治行政文化。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重点要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的能力。通过建构和弘扬法治行政文化,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的法治观念,包括:宪法法律至高无上观念;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天职的观念;职权法定,“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观念等。
二是明晰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是一个有限政府。建设法治政府要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科学合理设置政府职能。要理顺政府部门职责关系,推进大部制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权力清单制度,把法定职责明确下来,让基层的领导干部明确自身的权力和责任。同时,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制度化。要科学设计,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各自的事权,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的事项,全部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三是健全决策机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要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行政管理方式加以改进。坚持“一切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按照职权法定、行为法定、程序法定、责任法定的要求,所有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如,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对重大行政决策要遵循五项基本法定程序: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还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同时,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善于采取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要充分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四是健全考核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提高基层政府和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关键是要把依法行政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机关和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积极探索“法治GDP”的评价指标,建立健全法治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对违法行政实施严厉问责。政府权力行使往往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对此,要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等制度建设。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行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等五项具体政务公开。
摘要:建设法治政府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当前基层政府是依法行政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行政决策不透明、行政执法不规范、不衔接等问题。为此,基层政府要强化法治思维,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关键词:法治思维,依法行政,法治政府
参考文献
[1]李吉斌.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N].法制日报,2013.
法治事业建设 篇4
善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进法治新区建设是时代的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要求, 应当成为滨海新区领导干部与中央、市委保持一致、提升执政水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要求也为有效落实滨海新区推进开发开放进程、全面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教育培训的计划, 提供了指导思想、丰富了培训内涵。因此, 只有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才能引领法治新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更加普遍、更为生动的法治实践。
(一) 实现滨海新区功能定位需要法治
国务院把天津滨海新区定位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这进一步强调了滨海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综合优势, 努力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成为天津发展的龙头地区。目前, 滨海新区既面临着新一轮开发开放的机遇, 也将面对原有优势分布格局重新调整的新形势, 尤其是新区第二次行政体制改革、街镇整合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那么, 如何把握机遇,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 进一步以法治推动和保障滨海新区综合竞争力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取得新跃升, 从而进一步提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地位, 更好地向国际化城市目标迈进, 就成为法治新区建设必须应对的全局性重大课题。
(二) 加强滨海新区社会治理创新需要法治
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也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追求, 更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有力保障。社会治理的前提是法治, 用法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内在要求。
加强新区社会治理创新, 是新形势下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过程中也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迁, 社会治理的内容和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城乡差距及贫富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问题, 政府公信力问题、社会诚信问题、基层治理问题等都严重地影响着新区的和谐稳定。同时, 市民对社会法治环境的要求和期盼也越来越高。这一切对现有的社会治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 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区理政, 是新时期、新阶段对新区社会治理的新要求。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建设, 只有以平安新区作为抓手, 推进法治建设, 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才能将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才能营造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 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协调平衡的生态环境。
(三) 衡量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需要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这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把已习惯的领导思维、管理思维、行政思维转变为法治思维, 善用法治要成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和管理社会的基本功。当前滨海新区正处在开发开放的关键期, 既要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又要解决社会矛盾凸显、利益结构失衡所带来的问题。因此, 未来滨海新区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持续稳定的改革和发展动力, 更迫切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些都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待。领导干部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区理政的中坚力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凝聚着法治共识的根本, 必须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所以, 培育和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以身作则带头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在法治的逻辑和价值判断的指导下, 在法治的框架内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既是一种必然选择, 也是一个基本要求。
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法治新区建设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法治新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滨海新区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 肩负着践行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法治新区建设过程中, 要立足区域实际, 服务于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 强化法治意识, 提升法治素养
“六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 通过“法律六进”和普法宣传教育, 滨海新区广大干部群众依法办事意识切实增强, 但个别干部在学法守法用法方面还做得不够, 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现象仍然存在。建设法治新区, 首要是全面提高全区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一方面, 加强法律专项培训, 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在新区干部培训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要建立一个制度化、常态化的教育培训制度, 如通过学习、培训、出庭应诉、旁听审理等形式, 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促使他们不仅要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权, 更重要的是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新区开发开放、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同时, 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党校定期举办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 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另一方面, 要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 以“法治大讲堂”工作为抓手, 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纪守法, 善于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在新区范围内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 推进依法行政, 维护公平正义
建设法治新区, 无论是机构整合, 还是强街强镇, 都需要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作保障。因此, “法治新区”首先是“法治政府”, 通过加强法治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认真梳理行政执法职权、制定依法行政规程, 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作用, 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行政行为;通过成立执法保障基金, 加强执法保障, 严厉打击暴力抗法行为, 推进严格执法, 促进“平安新区”建设, 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同时, 要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各个领域, 保证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具体讲, 就是各级党委要带头执行宪法和法律, 规范决策行为、加强党内法治建设、健全完善党务公开制度, 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比如, 按照“谁制定、谁清理, 谁执行、谁负责”的原则, 对目前仍在继续执行、现行有效的各功能区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各级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坚守公平公正原则,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 依托电子政务OA办公系统平台, 不断创新政务公开形式和载体, 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各级司法部门要坚持公正司法, 强化司法为民, 把好公平正义“最后一道关口”。
(三) 纳入考核指标, 完善考察内容
法治事业建设 篇5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推动经济发展需要法治, 深化改革需要法治,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需要法治, 遏制腐败需要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理, 加强法制保障,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 遇事找法, 解决问题用法, 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树立法律权威, 成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内在根本动力。美国法学家哈罗德·铂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书指出, “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法律信仰是法治文明的源头, 是人们对法的一种尊重、信赖和认同感。中国古代汉语中的“法”与西方的“法”的区别就在于西方的“法”含义更丰富, 在西方文化观念中, 强调“法”具有维护权利, 促进正义的属性。而中国法治文化建设所面临的艰巨性,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文化因素造成的, 比如, 很多中国人不信法, 不守法, 选择性执法, 选择性守法等, 缺少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来源于法的正义性, 而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在今年的两会上, 就有学者提出“法治信仰托起中国梦”“当全社会都把法治当作信仰, 进而当成一种习惯的时候, ‘法治中国’就会形成”。因此, 树立法治意识,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为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发挥着日益深远的影响。
第一,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增强全社会例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意味着法治教育将成为一种全民性教育、全程性教育和全方位教育, 其实质是要把法治变成国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坚持法治学习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 广泛开展公共性、公益性和专业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例如, 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养成、加强各类人员学法用法、积极开展专项普法活动, 以多种形式有机结合, 努力掀起学习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新高潮。
第二,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社会规范反映了一个群体的共同意见, 即一种共同的价值体系, 个体要在群体中生活, 必须掌握这种价值标准, 有了社会规范, 便有了满足个体物质与精神需要的标准, 对于一个社会的存在、稳定和发展而言, 社会规范是不可缺少的。社会规范越完善、越充分, 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规范的健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 乡规民约要发挥其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作用, 必须融入社会生活, 遵从社情民意, 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发挥其积极的教化、规范、引导、评价作用, 推进依法治理社会。“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 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各种社会规范只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基层, 才能得到人民内心的认可, 才能够真正地贯彻执行。
第三,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四中全会公报提出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扩大覆盖面;二是要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人民权益靠法律保障,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真诚信仰,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因法律资源分布不均而导致的“找律师难”、因法律服务渠道不完善而造成的“诉讼难”、因法律援助体系不到位而形成的“赔偿难”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让法律服务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也成为法治中国的题中之意。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不仅需要“量”的扩大, 也需要“质”的提升, 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法律规范, 让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能够切实发挥作用, 同时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的民生工程, 涉及司法、财政、民政以及社会力量等多种环节。需要更为具体的制度来保障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 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社会纠纷机制写入公报十分罕见, 表达了决策层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高度重视, 四中全会此举就是要解决权大于法, 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权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 为有效维护群众利益提供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 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表达维护机制, 加快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法治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纠纷的社会, 而是矛盾纠纷出现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的社会。在长期实践中, 我国已经建立了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纠纷解决制度, 为适应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的实际需要, 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纠纷解决制度, 建立健全不同纠纷解决制度运行顺畅、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第五,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 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所在。要着力构建党政主导、综治协调、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格局, 健全以源头防控、动态防控、重点防控、科技防控、网格防控、区域防控和网络防控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 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要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 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依法严打方针, 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 绝不允许其形成气候。同时, 要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依法运用好“宽”的方面, 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抗, 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法治事业建设 篇6
一、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
法治, 是针对人治而提出的一种治国理念。当前也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认可和采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 足以看出国家对于法治的重视程度。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 一直在法治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 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 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1)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 即构建法治社会首先要有法的存在, 且这个法必须是良法, 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国情的、能促进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都是在法律执行过程中的要求, 一是要求在有法存在的前提下, 法律必须得到良好的遵守, 不能被架空, 更不能被滥用;二是要求必须依法执法, 不能有以权代法、越法执法的行为。违法必究则是对违反法律后果的追究, 它更多体现的是对违反法律行为的一种制裁。
从法治要求的内涵来看, 每个方面都彰显着对良好法治环境的依赖。良法的出现, 需要的是一批高素质的知法懂法的专家学者, 能对法律的内容进行广泛的讨论和分析, 能给立法机关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以达到促进高质量的立法要求。而立法的整个过程, 从议案的提出, 到草案的拟定, 再到意见的征集, 法案的修改、审议和发布都离不开众多主体的努力, 而参与主体法律素养的高低, 也就决定了最终法案的好坏。全社会要形成依法办事, 严格遵守法律的良好风气, 同样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人按照什么样的模式做出自己的行为, 除了受个人主观思想的控制, 另外很大层面上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里, 人人守法, 人人严格依法办事, 也就成为了一种共识, 都会自觉的得到遵守。当然, 在执法和司法环节, 更需要一个法治环境的保障。我们在探讨少数的暴力执法和不公正司法行为的时候, 除了要考虑执法者和司法者本身的素质以外, 也不能不考虑执法司法对象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虽然反对暴力执法和不公正司法行为, 但是也不能忽视拒不接受合法制裁的相对人也还普遍存在, 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这一部分人的意识里, 还没把法律当作是一种规则, 一种最高准则。
法治社会的建立, 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各个方面一起努力。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和基础。严格执法是法律权威树立的重要一环。法律作用之实现, 执法是关键。在执法的过程中的不文明执法和暴力执法行为都会直接损害到法律的权威性, 也直接妨害了法治的实现。而司法是保障法律公正的最后一道关口, 可以说公正司法是法律公正的集中体现。而公平正义又是法律的核心价值之所在。“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2) 法治社会发展的最终方向, 是建立一个人人守法的法治社会, 因此, 全民守法也就成为了我们构建法治社会的一个价值追求。如果说立法、执法、司法从主体的外延来看还只是涉及一部分的人或部门的话, 那么全民守法这个环节则是要求所有的人都能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且切实的遵守, 其困难程度也随着主体范围的放大而增大。因此可见, 对于构建法治社会, 不论处了哪一个发展阶段, 都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如果在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下,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法律素养, 那么我们的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也就简单易行了许多, 我们距离真正的法治社会也就不远了。
二、持续做好全民普法工作是培育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手段
2015年是我国六五普法工作的最后一年。我国的普法工作已经为培育良好的法治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公民的文化素质飞速提升, 这就给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公民法律素养的提高, 不是一朝之功, 它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因此普法工作也就是一个需要长期抓好的重点工作。
(一) 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普法机构和制度
普法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当要有专门的机构和制度予以保障。首先要确立一个专门领导机构。六五普法到了收官之年, 但也并不是每个地方每个单位和组织都有专门的普法组织机构, 有些即便是有, 也形同虚设, 只是设置了以便应付检查而已。从原因上分析是很多领导干部都没有学法用法的习惯, 领导干部自身的法律意识不强。习近平同志就曾指出:领导干部要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从1986年, 党中央宣布全国普法开始, 我国已经经历了六个为期五年普法周期。"六五”普法规划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 深入宣传宪法, 广泛传播法律知识, 进一步坚定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推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
(二) 大力加强法治教育工作, 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
法律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法治教育。我国目前的教育已经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全面的素质教育, 自然也应当包括法治素质教育。目前我国的法治教育大部门都集中于高等教育阶段, 这是明显不够的, 而且时间上也有点太晚。笔者认为, 法治教育中应当以小学知法、中学懂法、大学信仰法为基本目标。在小学教育阶段, 努力使学生知道有法律这种规则的存在, 并能知道违反法律规定就要招致法律的制裁, 至于具体的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并不是这时期法治教育的重点。所以这个阶段可以采取一些典型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 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法律的存在, 而且知道要严格遵守。到了中学阶段, 则应当开展一定内容的法律知识教育, 特别是宪法中公民意识的教育。在中学阶段就应该开设一定的法律课, 学习一些具体法律知识。特别是高中阶段, 学生接近成年, 大部分也都具备了一定的法律责任能力, 这时候如果没有一定的法律内容教育, 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因为不懂法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目前我国的法律教育大部分是放在大学阶段, 而且是包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严格说起来也只有思政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设有专业的法律教育, 且篇幅只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一不到。思政课中的法律教育更多的是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的教育, 具体的法律法规教育其实很少, 因此也完全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一些专业法律的教育。所以, 继续开设《法律基础》课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对一个小学生说要他守法, 出于对教育者的尊敬和信赖, 可能他还会遵照执行。你告诉一个大学生说要树立法治理念, 但是你连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都不教给他, 他自然也就难以明了所谓法治理念从何而来。强调要全民守法, 严格依法办事, 但是连具体法律是怎么规定的都不知道, 难以想象其严重的后果。
(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构筑法治的文化大环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文化环境是法治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简单的说, 法治文化就是法观念和法意识。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法治文化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法的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阶级社会中, 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法律必然要体现工人阶级的意志。基于国家法律体系而构建发展起来的法治文化, 必然也要体现阶级的本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必须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维护法律权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 法治信仰的确立虽然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艰苦的努力, 却不得不常抓不懈。
三、倡导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并发挥作用的。公平正义是法律的核心价值。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观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 也是贯穿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条红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词中, 虽然单独只有“法治”一个语词, 但是其他内容诸如民主、自由、平等等, 都和法治相关。在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 明确提出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 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 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
价值观一旦确立, 就能反作用于人类活动指导人类实践。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有之意。在我们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 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法治观, 用价值观来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培育良好的法治环境, 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前提。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良好法治环境对于构建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 鼓励全社会都投入到培育良好法治环境的建设中来, 为早日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1.
法治事业建设 篇7
首先, 增强法治意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须要确保法律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利器”。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相关权益的, 只有强化法律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法律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尊重, 才能树立法律的权威。
要想让法律真正发挥作用, 就需要建立健全法制体制机制。这就需要在立法的过程中, 既要发挥人大的主导作用, 也要做到所立法律必须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权益, 这就需要立法过程的公开性、民主性和全面性, 让法律真正成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有力工具; 在司法中, 要保证司法权力的独立运行, 针对以前中国的司法管辖范围和行政管辖范围是重合的这一现象,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与行政区划分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建立省级以下地方法院和检察院的人财物统一管理, 这样就可以避免行政权力干预司法权、影响司法权的独立运行; 在执法过程中, 既要提高执法者的法治意识, 也要对其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 保证执法者是按照法律程序执法、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利用法律方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次, 增强法治意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员干部必须要做好榜样作用, 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作为领导干部, 必须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严格执法, 这就需要党员干部自身必须有坚定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这就需要各级组织部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提高其法律素养, 在国家公职人员的在职教育中设置法治课程; 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努力创造更多的法治实践的机会, 尤其是基层法治机构的执法人员要发挥自己和人民群众直接接触的岗位优势, 坚持把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法的平台, 用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要时刻谨记自己手中神圣的权力其实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对待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坚持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遇到有争议的问题, 务必要都走法定程序,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再次, 增强法治意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须要培养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 尤其要注重从小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 深化推进法治教育。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和法治意识的强弱, 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治素养代表着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科学化程度。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抓起, 把学校作为普法教育和法治意识培养的教育阵地, 这样不仅可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降低未成年犯罪的比率, 还可以让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从小就学会用法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用法律来表达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等他们日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一定用自己的法治意识和守法行为, 为法治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最后, 增强法治意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须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法治宣传环境和守法氛围。尤其是要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管。新闻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不仅能吸引社会关注, 更能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 现在部分媒体人在“眼球经济”的刺激下, 哗众取宠, 歪曲事实, 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这就需要新闻媒体一方面发挥自己的正面引导作用, 利用电视、报刊等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微信等新媒体, 进行法治意识、法律常识等知识的宣传, 并通过法律节目对正负面案例进行分析, 提高全社会尊法守法的法治意识; 另一方面要加强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新闻媒体的监督, 同时也要加强其行业自律, 只有负责任的新闻媒体才能“不负重任、不辱使命”, 成为宣传“法治意识”的重要平台。
此外,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需要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等其他社会主体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这是因为任何社会主体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成员, 都应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 相信在党的领导下, 在所有社会主体的努力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一定会越走越畅通, 越走越宽广。
摘要: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是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的是为了可以更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既是依法治国的直接参与者, 也是直接受益者, 所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让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法治国家,法治意识,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求是, 2015 (01) .
[2]汤晓江.推进“法治中国”战略的制度逻辑与构建[J].学术探索, 2015 (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