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治建设的意义

2024-10-14

加强法治建设的意义(共8篇)

加强法治建设的意义 篇1

最近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全面部署,这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治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决定》对法治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各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契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充分认识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作为纪检监察的一项重要工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法治文化,是培养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全民法律水平,形成遵纪守法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载体。纪检机关在法治文化建设方面承担重大责任,并且有着其他国家机关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1、法治文化建设是现代民主法治的灵魂。

2、法治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现实需求。

3、法治文化建设,是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内在要求。

4、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地方人大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

长期以来,纪检监察机关非常重视法治文化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法治文化建设仍然是整个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目前,尚不能完全适应我国民主法治发展的新要求,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笔者认为,纪检监察机关进法治文化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协调,把法治文化建设统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之中。

2、——突出重点,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中融入纪检监察工作元素,彰显人大工作的特色。

3、——增强文化色彩,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加强法治建设的意义 篇2

一、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

建设法治中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在中国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 法治是保障公民权利奠基石

法治以维护公民权利为宗旨, 以限制和规范国家权力为要义。法治不仅要保护公民的基本人权, 而且要维护公民的各项民事权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现实中各种侵犯公民权利的事件仍时有发生。只有有法必依, 坚持公正司法、规范行政行为, 让政府真正依法行政, 才能保证公民权利不受侵犯。

(二)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护航员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需要法律确定其地位, 保障其权利;市场经济的各种活动需要法律来规范, 各种矛盾需要法律来解决;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法律来确认;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离不开法律作用的充分发挥。没有法律和法治, 就没有市场经济。确立了法治国家的目标, 有利于全社会名正言顺地开展法制和法治建设, 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法治环境。

(三) 法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

当前,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 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任务艰巨。在此背景下, 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稳定, 尤为紧迫和必要。在此方面, 法治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四) 法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

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实践中出现的分配不公、劳动者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因行政权力产生的“暴利”、利用垄断地位产生的“暴富”等问题, 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规则的缺失或者是对现有规则的漠视。社会公平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而公平正义只有通过法治的途径才能实现。 (1)

(五) 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

仅仅是GDP的提升并不等于民富国强, 中华民族的复兴、国力的富强, 人权得到尊重, 人民享受着良好的治安、优美的环境和健康的饮食的“中国梦”的实现,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把法治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

二、我们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中国

建设法治中国,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决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 而是有着十分丰富内涵的真实目标。择其要者, 下列三个特征构成了法治中国最基本的要素。

我们要建设的法治中国, 是宪法法律具有最高地位和最大权威的中国。这是法治中国最典型的特征。维护宪法权威, 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我们要建设的法治中国, 是全体公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中国。这是法治中国最坚实的根基。建设法治中国, 应当让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成为全社会奉行的基本准则, 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得到严格落实, 让人权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让每一个人都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我们要建设的法治中国, 是政治清明、经济富强、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中国。这是法治中国最重要的使命。法治兴则国家兴, 法治强则国家强。建设法治国家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支撑和保障, 让人民民主更加充分和健全, 让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和有序, 让社会运行更加稳定和和谐, 让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 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与法治中国相伴而行。 (2)

三、我们应当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 堪称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的指南针。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点有六:

(一) 高层领导的政治决断和信心

任何权力规范和约束都应该也只能是自上而下进行。政治家要有倡导和推行法治的决心和信念, 运用足够的政治智慧, 能够厉行法治、自我限权、带头守法。

(二) 着眼科学民主立法

立法是法治建设的前提。我们立法建制, 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理念, 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于每一部法律法规制定的全过程。要使立法真正符合人民意愿, 完善科学民主立法机制, 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 认真倾听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 广泛集中民智、汇聚民意。要使立法真正立足客观实际, 从改革发展稳定最突出的矛盾入手, 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 研究和决定该立哪些法、怎样立, 该制定哪些制度、怎样制定。要使立法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切实增强每一部法律法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 着眼保障法律有效实施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紧迫。因此, 我们要在继续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一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二要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国家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的重要职权,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的重要职权, 确保各国家机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四是要改革现在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以法治为重要指标体系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即“法治GDP”, 保证法律的实施。地方政府领导干得好不好, 能不能得到重用提拔, 关键要看他是不是有法律意识, 是不是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一旦建立起法治作为重要指标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法律的实施就有了保障, 法治中国建设才会更加顺畅。 (3)

(四) 着眼保障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 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 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要实现司法公正, 必须树立现代司法理念, 推进司法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1. 树立司法独立理念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础。现在如何认识我国的司法独立, 学术界争论颇多。有的主张西化式独立, 有的主张逐步独立等等。笔者认为, 在当前不能离开我国的政治制度去谈独立, 而要符合我国的国情。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必须明确党对司法的领导主要体现为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而并非是具体业务和工作的代办与干预。二是规范和完善人大司法监督, 高度重视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的监督。三是改革现有司法人事与财政制度。现行的司法管理体制是各级司法机关的人事权、财产权受制于当地党委政府。要从根本上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就必须进行司法体制改革。首先可考虑基层、中级法院法官由省级人大任命, 高级、最高法院法官由全国人大任命, 任命后即由最高法院统一管理的方式。其次, 必须改变地方政府把持司法财政权的现象。目前,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是将法院的经费独立出来, 单独列入国家预算。为此, 有学者建议应当吸取历史的教训和其他国家的经验, 重视司法经费独立对于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四是正确处理好上、下级法院间关系, 确保下级法院独立办案。上、下级法院并非行政领导关系, 而是监督、审级关系, 不同的审级设置是为确保当事人上诉权的实现, 确保司法公正, 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指示、批示, 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事先请示, 都有违司法独立原则, 应予根除。

2. 大力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尤其是法官队伍建设

司法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司法公正。法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法官的素质是司法公正的根基, 高素质的法官是司法公正的先导。一定要提高法官的道德修养, 提高法官的业务素养, 提高公正司法能力。

(五) 着眼用制度规范和约束公权力

当今, 许多法律得不到真正执行, 公权侵犯私权的情况屡屡发生。如果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权力就会是恣意妄为的猛兽, 就会祸害社会。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笼子有哪些?第一个是民主的笼子, 通过统一的程序规则约束公权力的行使。特别要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的权力加以更加严格的硬约束。因此应当尽快制定《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等法律法规, 为各种行政行为提供最基本的权力边界和程序规则, 防止决策机关规避程序法滥用决策权, 确保每项权力都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第二个是法治的笼子, 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不仅要求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律的授权制定规范;不仅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还要求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凡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 都必须积极履行, 不能失职, 不能不作为。同时, 履行法定职责, 必须依据法定程序。第三个是监督的笼子, 通过公开约束规范公权力。应当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 将领导批示、指示及一切行使权力的表现形式纳入信息公开的范围,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党务、政务、司法、公共事务的信息公开, 通过公开约束规范公权力。要创造人民监督和批评政府的条件, 拓宽民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的渠道, 充分利用现代新兴媒体监督的便利, 实现对公权力行使的全时空监督, 惟其如此, 才能让所有官员在法律面前不越雷池半步, 防止权力滥用和失控。 (4)

(六) 着眼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法治中国就是大家都尊法守法。只有当法律成为国民必须信仰与敬畏的规则时, 人们才可能在这条规则的底线上行走, 道德才不会失守, 底线才不会被击穿, 秩序才不会崩坏, 公平正义才能让人有所期许。也只有全社会都把法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 法治中国才会形成。因此要把“促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目标。一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治培训。让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 这无疑是对整个社会法治精神的引领和提升。二是要深化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建设法治中国, 人民群众是基础力量。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让广大人民群众懂得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为构筑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5)

摘要:建设法治中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要建设的法治中国, 是宪法法律具有最高地位和最大权威的中国;是全体公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中国;是政治清明、经济富强、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中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点有六:高层领导的政治决断和信心;着眼科学民主立法;着眼保障法律有效实施;着眼保障司法公正;着眼用制度规范和约束公权力;着眼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关键词:法治中国,意义,目标,路径

注释

1 王利明.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法治国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J].2011, (6) 。

2 (5) 袁曙宏.奋力建设法治中国[J].求是, 2013, (6) 。

加强法治建设的意义 篇3

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派,在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以法治国”。主要代表人物有:春秋末期的管仲、子产;战国初期的李悝;战国中期的商鞅、慎到;战国末期的集大成者,则是韩非。不过法家学派,并不是一个有意识地结成的学术团体,而是因其理论倾向的一致而形成的一股理论思潮。法家的理论最集中和最精彩的就是法治学说。

二、法家的法治理论

(一) 重视法与时移论

法家认为法律应体现出时代发展,即法须与时转。当旧的法律法规不适应当时的生活时,就应该积极变法。商鞅认为只要变法对国家和民众有好处,也就不必遵循旧的礼法。他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变法口号,应根据“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的原则立法。韩非子说:“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之为备。”阁“世”变,治世之道亦变,而且要因“世”而变,才能达到致治的目的。

法与时转的主张,从时代的客观发展角度说明了法律改变的必要性。法家同时主张法律变革的内容要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即保护那些以才能而获取财产和地位的人的利益,这符合时代发展所体现的公平原则。

(二)严守法的统一及稳定

法家认为统一稳定的法令才能使百姓有所遵循。管子说:“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君主是立法者,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臣的义务是守法,就是按照法律来执行法律;民的义务是法于法,就是遵守法律规范。只要君、臣、民三者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国家才会大治。法家认为国家大治的前提就是法令必须稳定、统一。从法律形式上要求法令的统一和稳定,实质上限制了君主以个人意志任意地破坏法律,有利于君主的统治和规范臣民的行为。为了保证法律的稳定和统一,管仲主张立法权必须独掌于君主手中,不允许法出多门,以保持法律的稳定性。

(三) 提倡法不阿贵、刑无等级

法家强调“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以达到“刑无等级”之目的。韩非曾尖锐地指出,造成“刑有等级”、“法外特权”的主要因素是特权阶层利用自身的权势在干扰法律的制定和实行。为了挑战旧势力,为新法贯彻扫清障碍,法家将打击的对象重点指向历来享有法律特权的贵族阶层。李悝曾经提出“食有劳、禄有功”,是主张“赏无等级”;商鞅总结历史教训,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为尊重法律,就要杜绝法律因适用对象身份的不同而有所迁就,进一步提出“刑无等级”的思想。

三、法家的法治思想对我国现代法治的借鉴意义

(一)法家法治思想对立法的借鉴

当今我们处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为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就要根据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适时进行法律的立、改、废。要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并以法治推动和保障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要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加强信息化法治建设和综合管理。

现代法治必须信奉“法律至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团体都不得践踏法律,都必须遵守法律。既然要依法治国,就首先必须有法。如果没有法,则无法可依,无法可治。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和谐配合、层次分明、排列得当的法律体系,使法律在全国具有最高的权威。这就把现代法治运行的首要环节——立法,上升为我国今后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这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

(二)法家法治思想对依法行政的借鉴

法家把是否“明法律令”作为区分“良吏”和“恶吏”的一个标准,这对我们依法行政也有值得借鉴的一面。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国家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是否合法、公正、公开进行,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因为立法机关制定出来的法律法规,要由这些机关去贯彻、落实。一旦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不按公正、公开、合法的原则进行,有关人员以其所处的地位、所拥有的职权,在所涉及的范围内,其枉法的可能性就非常之大。目前大多数群众认为政府应当依法行政,且多数民众对我国当前执法状况相当不满意。说明我国目前执法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我们应当加大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力度,加强对执法人员执法活动的监督,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通过他们严格公正的执法,使法律法规得到全面的落实以及普遍遵守,在全社会树立起法律的权威。

(三)法家法治思想对司法的借鉴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征程中,执法必严、维护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建立一个法制社会、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不仅有赖于社会成员道德水准的提高,更有赖于司法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可以说,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是能否严格执法的关键。司法机关是法律得以实施的最后一道关口,同时又是维护社会正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制裁和惩罚违法犯罪的最终防线。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如何,在这里得到了最为集中、最为直接的体现。如果司法机关不能秉公执法,伸张正气,维护社会正义,那么,法律的尊严就会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而要改变司法不公状况,实现司法公正,就必须对司法制度进行改革,从制度上增强司法机关自身抵抗干扰能力。同时,切实提高司法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完善和加强对司法机关工作的监督,使其做到秉公执法。司法机关只有做到司法公正,才能树立起法律在民众中的尊严。

参考文献:

[1]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8.

[2]武树臣,李力.中国法律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3]韩非子.六反[M].

[4]韩非子.五蠹[M].

[5]管子.七法[M].

[6]韩非子.问辩[M].

[7]商鞅.商君书·禁使[M].

[8]商鞅.商君书·定分[M].

关于加强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考 篇4

建设法治政府

——关于加强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考

中共**县委副书记、县长

**

(2017年5月)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从古到今,小到一个地区,大到一个国家,要实现长治久安,推行法治是前提和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将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升到了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冲刺阶段,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稳定任务更加繁重,矛盾风险挑战日益加剧,加强法治建设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如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已成为基层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

一、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肩负着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的重要职责。如果政府不能在法治轨道上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法律就不能从“纸上”走入“实际”,全面依法治国就只是一句空话。建设法治政府,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将更好地促进和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动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

(二)建设法治政府是规范行政行为的现实需要。法治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但由于权力界限不明晰,长期以来存在“大政府、小社会”现象。一方面,政府权力集中,大包大揽,什么都管,另一方面,由于量大面宽,管理存在盲区,一些该管的事没有管到位,不该的手却伸得比较长。大量不合理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查、备案,让一件原本很简单的事变得异常复杂,给市场戴上了“紧箍咒”,阻碍了经济发展。迫切要求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规范,以法定化方式明确“该做什么”、“什么不能做”,彻底给市场松绑,激发发展活力。

(三)建设法治政府是提升行政效能的有效举措。法治政府的特点是决策、执行、监督全部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力与责任高度一致,有限与有为高度一致。长期以来,由于权力太大、管得太多,加之责任不清、透明度不够,削弱了政府行政管理效能。所以必须做好权力的减法、做好责任的加法,明确行政程序,加强政务公开,推进政府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四)建设法治政府是维护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当前,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逐步显现,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社会利益调整更加复杂困难,群体上访、非法上访、暴力冲突时有发生。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行政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极易导致矛盾问题升级、引发社会不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权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二、基层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的困难问题

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政府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水平明显提升,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结合工作实际来看,基层法治政府建设还面临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法治观念还没有普遍树立起来。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法律知识水平不高、依法行政观念不强,抓工作习惯于行政推促,往往把高效完成摆在第一位,特别是在协调复杂问题和处理矛盾纠纷时,很容易凭主观经验作决策,而忽视了程序是否合法,甚至存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

二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还不够快。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同时存在,一些应该放给市场、交给社会的事项还没有彻底下放,一些领域的行政监管还处于空白,一些部门职能交叉、权责失衡,行政效能有待提升。

三是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比较突出。重执法轻服务、重处罚轻教育、重事后问责轻事前规范的理念未能彻底转变,执法不公、执法不严、以罚代刑、滥用行政强制执行和自由裁量权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执法不合理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四是监督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行政监察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主要是事后监督,事前事中监督开展较少,效果不理想。行政执法监督力量不足,“两随机、一公开”执法制度落实不够规范。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的范围不够大,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还不够广。

三、加强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的精神实质,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统筹谋划,全面推进。

(一)建设法治政府要明确三个方向

第一,法治政府必须是责任政府。权责一致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政府应该在法律框架下活动,遵循职权法定、法律优先的基本行政原则,坚持权力与责任相称,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既不失职,做好法律法规规定要做的事,又不越权,不做超越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的事。

第二,法治政府必须是服务政府。法治的根本是保障群众基本权利,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坚持民本思想,重视对行政权的控制和相对人权利的保护,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严格权力运行监督,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在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上找准角色定位,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第三,法治政府必须是廉洁政府。廉洁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石,如果在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不能有效遏制和解决腐败问题,群众就不会信任政府。必须以完善的规则、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权力运行与政府行为,不断提高行政过程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建设法治政府要厘清三个关系

一要厘清权力和法治的关系。对权力和特权的态度是人治和法治的分界线,法治社会里,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决不允许有法外之地、法外之权、法外之人。必须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至上的思维,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行权,坚决杜绝以权压法、在言代法和徇私枉法的现象。

二要厘清群众和法治的关系。一方面,对人民群众来说,“法无禁止即自由”,法治政府建设要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另一方面,对政府机关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政府机关必须严格规范和约束公权力,完善各项监督机制,坚持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

三要厘清改革和法治的关系。改革具有较强的变动性、创新性,法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规范性,处理好改革的“破”与法治的“守”,以“定”的法律法规适应“变”的改革要求,关键就是要按法律办事,既要守规矩,还要有作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以改革促进法治建设,实现改革发展与法治建设“同频共振”。

(三)建设法治政府要抓好五个关键

一要划定权责边界。纵向上,上下级之间权力界限必须要廓清;横向上,行政部门的权力边界必须明确,即制定“权责清单”,将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一方面,属于法定的职责,必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该管的一定要管住管好,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另一方面,清单之外的事是市场、企业、民众愿意干、能够干的事,政府绝不能插手、不能干预,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依法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最大限度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的范围,最大幅度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切实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

二要健全决策机制。决策是一种重要的行政权力,科学决策是依法行政的重中之重。推进依法科学决策,就是要彻底消除“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现象,防止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要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要建立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坚持“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类决策主体的责任,加强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估,对决策严重失误的严格追究法律责任,推动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水平。

三要公正规范执法。推进公正规范执法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其一,优化精简执法力量,削减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城市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其二,细化执法标准,根据过罚相当原则,结合经济发展和行政案件发案等情况,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为执法人员提供可操作的裁量依据。其三,规范执法流程,重点围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对执法具体环节和操作步骤作出明确规定,便于执法人员掌握“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其四,加强执法队伍管理,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临时工执法”现象。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消除钓鱼执法、创收执法冲动。严格执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两随机、一公开”制度,有效预防随意执法、粗放执法等现象。

四要强化制约监督。健全完善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拓宽群众参与监督的范围和渠道,支持群众对行政行为依法实施监督,让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内运行。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对权力资源密集型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内部流程控制,推进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适度分解与制衡,防止权力滥用。严明纪律规矩,持续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公务人员执法、廉政、效能情况的监察,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及时制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庸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关于加强烟草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5

XXX XX市XX烟草专卖局

【摘 要】 2016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开始施行,以此为契机,烟草行业开展了“重温烟草专卖法”的专项学习讨论活动,法治文化建设的课题又一次进入视野,在烟草行业,践行“两个至上”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只有构建企业法治文化,不断完善法规规章,加强烟草专卖管理,才能最终把“两个至上”落实到位。同时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更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现实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关键词】 烟草企业 法治文化 正 文

一、法治文化和法治文化建设

法治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四五”普法后期,它是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生长出来,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沉淀下来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以文化为载体,以法律法规为内容,用人性化、艺术化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和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而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文化。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模式的确立,以及在此理念支配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运行。

二、法治文化建设对烟草企业发展的意义

烟草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当前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烟草行业内的深化改革和世界控烟形势的愈演愈烈,烟草企业必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才能确保生存和发展。

(一)构建烟草企业法治文化是对行政执法的重要支撑。烟草企业作为一个有执法权限的管理部门,其专卖行政执法行为的实施必须依赖于国家立法的赋予,需要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在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过程中健全的法律支撑和严格的守法规范,不只是攻破市场案件的重要途径,还是执法人员和执法相对人各自合法权益、自身利益的重要依托,更是树立烟草执法形象的稳重基石。

(二)构建烟草企业法治文化是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需要。烟草企业具有商业性的特征必然要求其接受工商、税务、审计等部门审查监督,同时在执法管理行为上也必然将面临行政复议事件的发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烟草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管理行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为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我们应当积极构建企业法治文化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去。

(三)构建烟草企业法治文化是充实企业文化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形态文化、精神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综合体。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在内容上存在许多交叉,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约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把法治文化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可使来自外界的、强制性的、被动的法治约束就会变为内在的、自觉的、主动的约束,这种约束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构建烟草企业法治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企业对市场的适应力是企业能力的核心,由于烟草行业的垄断性,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影响,烟草企业员工法律意识不够强。但伴随着烟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对法律法规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加快企业的法治文化建设,做好依法治企的工作更显得紧迫。在烟草企业构建法治文化不仅可以充实企业文化的内容,还能激励其他方面的发展与繁荣,并最终提高烟草企业的竞争力。

三、烟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近30多年的发展中,烟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已趋于系统化,但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仍有需要完善的部分,行业内法律意识不强,执法监督不严,依法经营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追其根源在于法治文化建设不健全。

(一)涉烟犯罪行为的定性、处罚会存在法律依据不足的现象。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涉烟犯罪行为也在随之发生变化,烟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的稳定性导致其对新型犯罪行为的定性、处罚依据不足,例如零售市场上查获的真品走私卷烟,目前只有国家局内部文件对其行为进行了定性,其法律效力有待商酤,同时缺乏相应的处罚依据。

(二)法律知识不全,法治意识不强。通过调查发现,烟草企业内部员工对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的内容各有偏向,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烟草专卖执法人员专于研究涉烟犯罪违法行为的相关法律知识,财务会计人员则对税法相对熟练,大部分员工认为业务发展才是硬指标,忽略了法律知识的学习,特别是与烟草企业有关的但又比较边缘化的,如《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认为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与自己无关,对法治文化建设的主动协调配合不够,对组织实施法治文化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三)管理监督不严,法治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在烟草专卖执法活动中,有法不依、执法不公、滥用职权、执法扰民、简单粗暴、重处罚、轻服务的现象存在。更有行业内人员利用工作职务之便,做出违背职业道德、行业行为规范,甚至是法律法规的行为。管理监督不严是上述行为发生的原因之一,不能从源头做起,也做不到全过程监,缺乏健全的法治工作机制,没有进一步明确考核要求、量化考核指标,严格落实责任制,从而影响了法治文化建设的进展。

(四)法律宣传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较单一,法治氛围不浓。零售户、烟农和消费者的守法、护法意识比较淡薄,尤其是偏远农村。针对性的法律宣传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广大民众法治观念淡薄的现象。法治文化内涵涉及到法治的体制形态、法治体系、法治思想、社会心理以及公民的日常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现有的法治文化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较为陈旧,不能有效的吸引民众。法律与文化的结合点也未能得到全面开发,与机关文化、社区文化、烟站文化、网点文化的融合程度需要进一步加深,与传统文化、廉政文化、行业文化、环境文化等有待进一步拓展。

四、烟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探索

(一)稳于管理,健全烟草企业法治工作机制。

企业法治建设必须摆脱传统的认识和被动应付的工作方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深度、力度、广度的适应上,在内容形式与实际效果的追求上,都要有新的突破。

企业要实现依法治企,最重要的保障是在充实内容的基础之上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烟草企业也不例外。只有建立健全依法治企的管理制度和监查制度,才能将依法治企真正落到实处。制度的有效运行要求在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以机制创新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文化建设与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要完善领导责任机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积极抓、其他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机制。同时还要切实提高法律风险防控意识,抓紧构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增强对法律风险的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借助制度对规范法治建设工作,形成法治文化的有力支撑。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从而使制度具有法治的效用,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企业法”,这将对企业提供“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有效依据。

(二)强于意识,常态化法律知识的教育与传播。烟草企业应以提高依法决策能力为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围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深化宪法和基本法律学习。

烟草企业应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重点,加强专卖执法人员学法守法用法。对在岗专卖执法人员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切实提高专卖执法人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供有力保障。

烟草企业应以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为重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守法用法。围绕提高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的能力和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结合行业改革发展实际和 “强管理、提实力、创佳绩”的战略举措,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

烟草企业应以提高国家烟草专卖制度认知程度为重点,加强专卖管理相对人学法守法用法。坚持执法与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管理对象对于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在面向民众进行宣传教育时要注意:

1、贴近民众生活。烟草法治文化建设并非行业的自拉自唱,而是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支持。要融入群众生活,拓展法治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开展因势利导地组织群众性法治文艺创作,结合零售客户、消费者、社会群众的需要,开展和其生活经营相关的法治宣传活动,提供“菜单式”法治教育服务,通过法治文艺汇演、法律知识竞赛、法治书画展、法治文化标语征集等形式,广泛吸引群众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拓宽法治文化的群众基础,营造出法治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

2、强化宣传阵地。建设烟草法治文化机关、法治文化社区、法治文化队所,把烟草法治文化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一批固定法治宣传栏、法治宣传园地、法治文化小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形成一批传播法治文化的主阵地,开辟新型媒体阵地。结合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积极利用流动显示屏、法治动漫、手机短信、法治微博、聊天工具等便捷、高效的载体,开辟新型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网络,在载体的多样性上做文章,将法治文化传播渠道向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解决法治文化“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的问题。

(三)富于实践,培养有执行力的专业队伍。

法治建设归根结底需要付诸于实践工作,烟草企业应致力于法治建设的执行力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法治建设执行力提高了,法治建设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将烟草企业法治价值理念渗透于企业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渗透于环境管理、服务品牌创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之中,渗透于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员工和服务对象。要逐步培养一批懂法律知识、了解技术业务、熟悉经营管理的法律人才,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法律工作队伍,形成以专业队伍与员工骨干相结合的法律工作网络,尤其要使法规机构队伍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从而为企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保证作用,充分发挥队伍建设在推进烟草法治文化建设方面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

(四)传于文化,结合企业文化共同发展。

企业法治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既有企业文化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和作用。烟草商业企业应该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平台,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将法律知识寓于文化思想传播之中,从而把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变法律知识的单向灌输为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和教育。同时应与社会文化融合,参与法治社区、法治乡村建设,体现烟草法治文化元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法律意识、法治理念融入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成为员工文化心理的一部分,成为全体员工共同自觉意识与追求。把行业法治文化同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结合,使法治思维、法律规范、依法管理与服务的价值观念由内而外向辐射,才是烟草法治文化建设应有之义,才能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法治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家烟草专卖局法规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3。

[2]蒋岩波.论国家垄断的法律规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一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199。

加强“法治财政”建设之我见 篇6

摘要:文章阐述了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了通过六个加强推进六个机制的建立,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的主要措施,即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完善财政立法机制;加强财政改革力度,建立健全依法理财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培训培养机制;加强财政绩效评价,完善财政管理机制;加强政府财权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理财过错责任追究,建立健全惩戒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应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

关键词:法治财政;阳光财政;财政立法;绩效评价

全面推进依法理财,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政府理财水平的有效途径。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加强对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尽快建设“法治财政”。

一、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的四个重要意义

推进“法治财政”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推进依法理财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规范理财行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群众对政府财权的监督,促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全心全意履行为民理财宗旨,克服官僚主义,杜绝腐败现象,切实做到执政为民。

推进“法治财政”建设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推进依法理财既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其必然要求。没有财政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政府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就是不完整的;同时,依法理财又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完善的财政保障机制。因此,必须把依法理财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并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

推进“法治财政”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迫切需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其主要职能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体包括政权建设、农业发展、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公共支出。它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和法治性三个明显特征,公共性是核心,公平性是前提,而法治性则是公共财政的基础,公共财政的一切收支活动必须置于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之下,实现财政收支活动的公开、公平和透明。

推进“法治财政”建设是加强财政基础建设、提高政府理财水平的根本途径。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可以促进各级财政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依法规范理财行为和财政程序,建立科学的财政运行机制,提高政府理财效能;可以增强各级财政干部依法理财能力,妥善处理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的五个基本原则

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预算法》等法律赋予的职责,以建设法治财政为核心,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动力,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努力实现靠人理财向靠机制理财的转变。具体应遵循如下五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二是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把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把推进依法理财与深化财政改革、转变财政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拓创新和循序渐进相统一,既要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推进。

五是把坚持依法理财与提高财政工作效率统一起来,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财政工作效

率。

三、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的六个主要措施

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六个加强推进六个机制的建立。

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完善财政立法机制。应围绕建设公共财政的目标,将预算编制、收入征管、资金分配、预算追加、财政监督、绩效评价、过错责任追究以及财政审批等纳入立法范围,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法规制度体系。要建立和完善财政法制工作制度,依法规范权限和程序,杜绝违反程序随意制发规范性文件的行为,保证法制建设质量。同时,建立和完善财政法规修改、废止和清理制度,对本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定期清理,及时进行修改或废止,避免违反上位法、脱离实际以及相互冲突。

加强财政改革力度,建立健全依法理财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当前应突出抓好如下四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科学界定财政部门职能和权限,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越位”和“缺位”问题;

二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三是全面推进以部门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收支两条线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实现财政管理制度创新;

四是深化财政内部机构改革,按照精简、高效、权力制衡的原则,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并理顺其间的关系,科学配置职责权限,整合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要按照效率与约束兼顾的原则,规范理财程序,健全理财行为约束机制,提高政府理财透明度,建设阳光财政。健全财政决策机制,杜绝随意决策、越权决策行为;健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实现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有章循序运行;健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实现财政资金缴拨规范、高效,切实增强预算刚性约束;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建立财政决算规程,确保财政决算依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落实财政执法责任制,提高政府领导和财政管理工作人员依法理财的自觉性。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培训培养机制。要按照建设法治财政的要求,加强对财政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切实提高其依法理财的能力。

一是强化财政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要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财政工作人员学习法律和财政法规制度,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意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对财政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政策、新制度、新技能的培训,切实提高财政财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更好地服务于依法理财工作。

二是实行岗位资格制度。明确财政财务工作岗位任职条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努力做到因职配人、人尽其才。在财政部门中实行岗位资格考试制度,凡不精通财政业务、没有通过岗位资格考试的干部,一律不准从事财政业务岗位工作,更不能在财政业务岗位上提拔使用。

加强财政绩效评价,完善财政管理机制。财政部门应按照全面考核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用性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按照指标科学、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要求,确定财政绩效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围绕财政支出项目、部门财政支出和财政支出综合绩效等层次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要以财政外部评价为主、财政内部评价为辅,注重发挥专家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提高财政绩效评价工作质量。要强化评价结果在财政资金管理中的作用,将其作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分配和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同时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财政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加强政府财权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依法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并积极开展各类专门监督,不断完善监督体系。

一是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依法向同级人大报送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决算的相关资料,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要求,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质询。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和接受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建议、提案。

二是强化监察、审计、财政等专门监督。进一步完善专门监督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与事后检查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使专门监督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三是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增强政府理财工作的社会透明度,方便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受理申诉、控告、检举和办理制度,形成对政府理财的社会监督氛围。

加强理财过错责任追究,建立健全惩戒机制。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实现理财行为的权责统一。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结合实施岗位责任制、财政执法责任制,建立理财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过错责任追究范围、追究程序、追究方式等。政府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而违反财政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都要实施过错责任追究。部门违反规定形成过错行为的,要追究其主要领导人的责任。承办人在工作中独自造成过错行为的,应当追究承办人的责任,主管领导监督不力的,要同时追究主管领导的连带责任。坚持有错必纠、处罚到位、惩教结合,不断强化依法理财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加强法治建设的意义 篇7

关键词:传统法治文化,作用分析,法律文化

21世纪初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法治现代化革命,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新世纪我国的治国方略和宪政目标。

1 传统法律文化包含很多优秀成分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成文法、判例法共存及制定法与民间法并列的“混合法”模式、“无讼”价值观下节约成本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守法观念、司法中“亲亲相容隐”的人伦主义、“慎刑恤狱”的司法人道主义、“实质正义”的司法价值取向、法律的“集体主义本位”、“为政在人”的人治观、“亲民”的政治道德观、法律语言的简洁、司法人员的人文素养、古代行政立法、监察制度及廉政建设及历史上“变法”的经验等等, 这些都包含着符合现代法治的成分, 经过改造, 完全可以为当前的法治建设服务。

2 中国法治建设离不开传统法律文化

2.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先进

的成分, 例如前述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 将法律建立在民族的伦理道德之上, 通过礼法互动来保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以礼行法, 减少推行法的阻力, 以礼明法, 增强道德的约束力,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代西方社会中法律与道德的紧张对立所造成的法律的僵化及普遍的道德冷漠。

2.2 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割裂历史传统。

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空中楼阁的事业, 文化自身有历史延续性的特点, 任何一国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今天的一切与历史传统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化的发展决不能割裂历史, 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我们知道, 英美文化非常注重对传统的借鉴。

2.3 移植的法律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一个国家之后都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被消化、吸收, 从历史上看, 中国对印度佛教的改造, 日本、韩国对从中国传入的儒家文化、佛教、道教的改造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种改造是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吸收和选择的过程,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 一种文化是不可能轻易地移植到另外一种文明里的。

对于所谓的“本土化”, 按照学者的解释, 一方面是指“按照本民族的特质而发展”, 还指“与本国 (本民族、本地区) 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密切相结合。”其主要原因是只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 才能使民众对移植的法律产生亲和力, 便于民众接纳, 减少推行的阻力。正如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真正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法律, 恰恰是那些与通行的习惯惯例相一致或相近的规定, 一个只能靠国家强制力才能贯彻下去的法律, 即使理论上再公正, 也肯定失败。”

3 法治建设中要利用好传统法律文化

3.1 仔细鉴别,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庞杂、良莠不齐, 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成分的同时还包含着更多的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已被时代抛弃的糟粕, 因此,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 必须仔细地鉴别。对于其中的专制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泛刑事主义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应毫不犹豫地予以抛弃, 对于其中含有的优秀成分, 亦必须仔细鉴别, 巧妙合理地予以运用。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 我们曾有过许多失误, 将精华当作糟粕予以抛弃及将糟粕当作精华而奉行的错误都曾犯过。前者如近代第一代法律家在对待传统“混合法”的态度方面, “混合法”本来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遗产, 但是近代第一批法律家在西方“三权分立”思想影响下, 却认为法官“援引比附” (即适用和创造判例) 是司法干预立法事务, 有悖宪政原则, 故对“判例法”采取否定的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法律制度向大陆成文法系一边倒的形势。后者如从建国至今,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律工具主义”仍被许多人所奉行, 将法律视为无产阶级专政“刀把子”的观念仍大有市场, 针对社会治安的状况, 隔一段时间就在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推行的“严打”竟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种常规的手段!这种现象的存在, 不利于人民群众现代法治意识与观念的培养。所有以上这些失误, 都反映了我们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认识的浮浅与幼稚。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 还应对传统法律文化中一些契合现代西方法律发展趋势, 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方法律的弊端而被一些西方学者推崇的内容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因为中国的情况不同于西方, 中国与西方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面临着不同的情况, 在西方要避免的一些东西有时反而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对象。例如, 西方二十世纪民商法发展的趋势是从个人本位向在坚持个人本位的同时强调社会本位, 突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就法律的社会本位这一点来说,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 中国传统法律就是以集体为本位的。但与西方不同的是, 对于中国这个具有浓厚封建残余的国家来说, 当前的法治建设中不应过多的强调集体本位, 相反更应大力弘扬的却是个人本位、个人主义, 没有个人的自由、独立,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就无法建立。又如, 对于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官司法实践中的“实质正义”的价值取向,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西方法律形式主义所造成的法律的僵化及由此可能造成的牺牲个案正义的结果。但是, 对目前中国的司法实践来说, 更应受到重视的却是法律形式主义而不是“实质正义”的价值取向, 当前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破除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现状。不确立程序优先、违反程序亦违法的观念, 司法公正就根本无法谈起。因此, 我们不能以为一些西方学者看到了西方文化的一些缺陷和内在的危机而对东方文明予以关注就跟在后面卖弄一些后现代主义的概念, 天真地以为二十一世纪就是东方文明的世界了, 金耀基先生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这些人, 说他们是缺乏理性精神的表现。

3.2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 应注重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改造。

如前所述,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是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产生、发展的, 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 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一致, 其内容与现代法治精神有着天壤之别。故传统法律文化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变革图新, 否则就没有生命力, 最终将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上, 应主要利用其形式, 用新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去替换传统法律文化中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 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唯如此, 才能从中找到现代法治精神的支撑点以便嫁接现代法治的内容, 也唯有如此, 才能使民众真正地接纳、吸收。

3.3 必须正确地看待法律移植与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

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中反法治成分是主要的, 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今天, 在传统法律文化不能充分有效地提供本土资源的情况下, 适时地移植西方法律文化比从有限的本土资源中寻找零星点滴的资料更能提高效益,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因此, 与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相比, 法律移植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是一条更重要的途径, 这也是任何一个后进的国家和民族在现代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学习的过程, 诚如学者在论及中国法学如何走向世界时所指出的那样:“不能否认, 现代中国法律基本上是继受法, 严格说来, 我们继受的主要是西方法, 因此, 我们逃不脱当学生的命运。”

试论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篇8

科学界定和正确理解当代中国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最早形成于近代西方,是法律文化的近现代化阶段。对法治文化的内涵可谓见仁见智。法治文化是人类社会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与人治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体系以宪法至上,监督制约,保障人权,主权在民,依法行政等价值理念为核心内涵,以权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观点为基本构成要素,以依法办事为行为方式。

法治文化至少应当包括四种意识。法律至上意识,它是人们对法律的情感和态度的反映,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守法的意识,所有的人都会自觉地稳定地遵守法律;适用法律的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不仅会适用法律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而且在发生争端时会适用法律寻求保护;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维护法律只是守法的一 个方面,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是维护法律的又一个方面,但决不允许特权践踏法律的尊严是维护法律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法治文化是指融合在人们内心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是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律机构、法律设施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持有并遵循的以法律价值为核心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

法治文化以繁荣的商品经济和发达的民主政治为前提。中国的法治文化是西方法治文化中国化的成果。中国的法治文化,应该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随着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别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实施,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法治文化逐渐从法律法规、法律制度、法律设施、法律教育等有形结构形态进入到与无形的法律意识形态协调统一,正在逐步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法治价值观,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信仰,法律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則等。

法治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施法,所有社会成员依法行为的社会方式,是一个社会崇尚法治、服从法治、遵循法治,维护法治的文化状态和精神面貌,具有民主性、主导性、规范性、依附性、大众性等基本特征属性。

当今中国的法治文化是一种具体的法治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等催生了中国的法治文化。中国的法治文化除具有法治文化的共同特征属性之外,还具有鲜明中国特征。

(一)社会主义属性。社会主义是我国文化形态的内在规定。社会主义属性应当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属性首先表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属性其次表现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社会主义的属性,还表现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历史传承属性。任何国家都无法完全割裂自己的历史而凭空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法治文化,法治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地理环境、历史、宗教、习俗、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包括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中国国情现实作为研究立足点,自觉的思考中国法律文化,适用创新思维去构建中国法治文化。同时,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法治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西方的法治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较为成熟发达,因此对西方的法治文化,要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借鉴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应是既继承了中华法律体系的精华,又汲取了世界法治文化的优秀内容,具有历史传承属性。

(三)与时俱进属性。在中国法治化的进程中,法治文化最早是中宣部,司法部作为普法概念提出来的,是侧重于面向大众。在普法意义上提出来的法治文化,内涵着重于对群众进行普法教育和社会生活法治精神的弘扬。中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法治文化的认识,随着法治国家的进程也不断丰富和发展。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立公正、高效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等等,都是党领导人民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法律制度,法律理念,法治理论,法治实践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的成果,表现出鲜明的与时俱进属性。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今天,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途径。现阶段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应选择以下路径。

(一)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建设和文化强国的总体规划中去主动推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不仅事关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且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全局。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明确的今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现阶段是社会矛盾易发和多发的时期,当公私两类主体都不再法治轨道上进行时,社会管理就会失序,政府维稳和老百姓维权就会发生激烈冲突。在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必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而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布置实施、督促检查,经费保障等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统筹,否则,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将失去主导。

(二)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是确保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正确发展方向的根本要求。要教育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内容,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同时,还应认识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框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nlc202309012348

(三)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法治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先进理念,这些理念要为广大市民所认同、掌握,就需要对他们进行传播和灌输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首先,强化法治观念教育。要加强对法律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法治文化的宣传,重点必须放在法治理念的培养,将倡导法治文化和弘扬法治精神贯穿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始终,让法治观念深植在每一个成员特别是官员的心中。其次优化宣传教育内容,把权利教育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心。权利教育有助于调动人们守法用法的积极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的形成。最后,拓展宣传教育载体。创新和拓展法治文化的载體,根据宣传教育对象的不同需求,灵活选择不同的载体和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法治氛围,使人们在法治氛围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四)要注重培育法律信仰和公民意识。法律信仰,是指人们对法律的尊重,信赖和认同感。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若不信仰,则形同虚设”。人们对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灵魂,也是法治文化的精髓。公民意识,是指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公民关于自身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意识。有明确的主体意识,认识到自身享有各项权利,在法定范围内主动追求和行使自己的权利;有平等意识,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有义务观念,不逃避和推却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一个社会中如果每个个体拥有坚定的健全的公民意识,那么任何形式的专制统治在其中都无法立足,公正的法治秩序很快就会建立起来。大力加强法律信仰和公民意识的倡导和培养,必将大大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五)努力营造法治文化发展的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治氛围是法治文化发展之需要,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法治环境评价标准之一是权利受到法律制约,之二是确认保护公民权利。首先,执政者要率先守法。执政党的行为对全体国民会产生示范效应。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也应当是法治文化发展环境的营造者。其次,政府要严格执法。政府应当是法治政府,政府的官员要有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政府要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维护法律的尊严,对全体国民产生示范效应,不断推进良法善治。如果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领导干部不守法,普通老百姓当然也不会守法,所以构建法治文化,应当从政府守法做起。而且,众所周知法治的本质就是法律制约权力,它首先是以法治官,而不是依法治民,政府守法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之关键。如果执法者具有良好的法治文化特别是人权理念,即使现代法律存在某种漏洞和弊端,也能很好地通过解释的方法弥补现行法律的不足,使之发挥良好的作用。如果不具有良好的法治文化,即使制定再完备的法律,也可能执行不好,甚至被恶意歪曲,导致恶劣后果,由此,可以说,政府守法是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再次,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只有公正司法,才会有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人们才会信法、尊法,才会自觉守法、用法、护法,法治才能深入人心,融入内心,生成法治文化。“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如果司法失去公正,伤害的不只是法律本身的尊严,而且将直接影响公民对法律的信仰”。 最后,实现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均受到法律保护,确认与维护公民权利其具体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是法治环境良好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在全社会树立人人守法守规的风气习惯,形成遇事找法、坚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作者单位:中共新乡市委党校)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国培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如何用英语描述商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