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法治化

2024-05-29

论和谐社会法治化(精选8篇)

论和谐社会法治化 篇1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然而,和谐社会绝不会自发生成,也不会自然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依赖于法律制度的推动,必须借助于法治的践行。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是一个平等的、以社会为本位的和谐社会观。社会主义法治不但继承了法律形式意义方面的功能,而且承载了与以往任何社会都不同的新的价值内涵和社会目标,从而使它构筑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更多、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管理有序的社会,而且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尊重,各阶层合作互助、团结友爱的平等社会。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的民主政治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既需要制度建设,也需要社会建设与精神建设。当然,最重要的是政府知道自己权力的界限,致力于推进法治与民主,同时为社会建设和精神建设留出宽松的空间。法治以民主为基础,反过来,法治又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法治的民主化和民主的法治化,反映了人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下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格独立的普遍愿望,是社会趋向政治文明必不可少的制度化特征。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结构,法治应不断推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政治保障。通过广泛发扬民主,拓宽反映社情~的渠道,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为此,必须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决策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集中~与民智,使法律真正成为反映人民群众利益的基本形式;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听取利益主体各方的陈述,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听取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座谈会、听证会和论证会等制度和形式,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提升决策的民主程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各项工作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充分履行职责,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总之,“重大事务要让人民都知道”,这是现代和谐的根本保证。现代和谐与古代和谐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以民主制度为基础,而后者仅仅保持民众沉默的外貌。在民智已开、民智初现的今天,以民主求和谐,则和谐存,以蒙昧之下的“和谐”抑民主,则和谐与民主皆亡。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的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其核心是社会分配制度的公正性问题。和谐并不是没有利益分殊,而是知道利益分殊、却能够通过民主法治手段避免零和博弈。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应该体现公平和正义。法治既要保证立法公正,又要保证司法公正,通过两者来实现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公正分配。立法公正要求制定出来的法律必须反映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必须赋予每一个社会成员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同等的基本义务,必须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市场经济原则,赋予不同经济活动主体以同等的市场竞争地位,从总体上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立法公正还要求政府注重结果公正,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通过法律手段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如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求类似案件类似处理;要求对公民权利给予及时、便利以及最大限度的司法救济,为社会构筑最后一道正义屏障。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的诚信友爱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条件的社会,分工和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而分工就是合作,交换就是互补,并且社会和经济主体的财富正是在这种合作和互补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因此,市场经济客观上需要经济主体将诚信友爱尊奉为经济活动和公共生活最基本、最起码的准则,履行社会责任。首先,应规范社会信用关系,使社会信用关系的各个方面有法可依,在法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实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目标;其次,借鉴欧美法治国家行之有效的方法,强制推行SA80000标准认证。SA80000标准认证是指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其宗旨是“赋予市场经济以人道主义”;最后,经济主体的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是经济主体的法律责任,国家机关应通过严格执法,保证经济主体严守法律。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的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首先,产权法律保护的功效就在于能产生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和创造财富的激励。其次,通过法治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既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又要让他们公平(但不是平均)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不仅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而且要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困难行业和群众,以营造一个心情舒畅的社会环境。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的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没有社会安定团结,没有

社会稳定,和谐社会就会失去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法治是建构有序社会最主要的手段,凭借法律这种公共权威的普遍、明确、稳定的社会规范,而不是依靠任何人格权威的偶然性、任意性,也不是依靠朝令夕改的政策,使每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都受到法律的约束,使其行为和活动都纳入法制的轨道和范围。第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而且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有一个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态平衡不仅是和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基础,而且是生产发展、生产富裕的资源保障。维护生态平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借助于法治,与依法治国直接联系起来。首先,法律的人文价值观应从“人类中心主义”切换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主义”,开展对现行法律和政策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体制,统筹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次,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整个全人类的大事,是涉及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各国人民必须团结合作,步调一致。因此,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应与国际法相衔接,便于一致行动;最后,依法严格保护环境和生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和节约,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论和谐社会法治化 篇2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从和谐的思想形成来看, 和谐并非是现代人创新的理念, 和谐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毕生哥拉斯第一个明确地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毕生哥拉斯学派有两句著名的哲学格言:“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和谐”。后来苏格拉底开始把“和谐”引入了社会领域和人文领域。到后来无产阶级领袖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理念之中也处处散发着和谐的闪光。

在我国对于和谐社会, 从孔子的“和无寡”到老子的“道”的和谐管理, 张载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渊源历史。和谐理念不管是西方的理智思想, 还是东方的文化领域, 都同样闪烁着和谐思想的曙光。但是由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素质低下, 和谐仅仅是思想家们的构想而已, 从未提升到执政者治理社会的理念之中。就我国而言,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追求的和谐社会只是农业文明基础上, 极度封闭状态之下的, 皇权统治秩序奴役下的“和谐”。近代以来, 曾一度陷入战乱之中, 无从谈起和谐社会的法治理念。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建设目标一经提出, 举国上下纷纷讨论, 那么, 和谐社会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对此, 2005年2月19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 融洽相处;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由此可见, 和谐社会既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 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同时它也揭示了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的内在联系。

二、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开放、多元、能动、民主、法治的社会状态, 是社会全面、系统、整体的和谐。而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紧密相连, 密不可分, 必不可少, 蕴含其中。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内容, 也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 还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一)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前提。

民主法治之所以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前提, 是因为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 没有法治也没有和谐, 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民主法治社会。法治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当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而在社会管理过程中, 法律是最有效的, 也是最有权威的, 所有社会活动应当在法治框架下进行, 整个社会方能在法治保障下稳定、有序、和谐发展。民主法治是实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 这是由法治的前提———法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1. 法律具有至上性和强制性。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一经国家立法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 法律就成为全社会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准则。我国《宪法》规定, 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国家机关和执政党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依法行政, 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因而法律成为所有社会规范中具有最高权威性的规范, 任何违法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 法律的这种强制性不仅在于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还在于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增进社会成员的安全感, 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2. 法律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法律在制定、颁布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稳定的、连续的适用, 适用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那么稳定、连续的法律, 为人们的行为、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模式、标准和方向, 使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和交融, 并使之合理相处、恰当配合, 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过程, 形成稳定、连续的法律, 为人们的行为、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模式、标准和方向, 使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和交融, 并使之合理相处, 恰当配合, 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过程, 形成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没有稳定和连续的法律, 人们的行为便会失去标准, 社会生活、社会管理便会混乱无序, 一个混乱无序, 动荡不安的社会, 决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3. 法律具有公正性和公开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 它表现出利益、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分配形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必然产生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现代社会更是一个利益互动的社会, 《史记》云:“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一旦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得不到合理而平等的分配, 就会产生矛盾甚至暴力冲突。法律不仅可以为和平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 而且可以为公正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 最终促使社会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 人际关系协调, 以致社会和谐。在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背景下, 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开放型的社会, 我国作为吸收国外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大国, 法律必须公开、政府运作必须透明, 法律的公平、公正是法治的内在要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法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法治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是首要特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民主法治, 实现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社会离不开民主法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要做到“代内公平”还要实现“代际公平”更离不开民主法治的力量。

(二)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理念的最终目的。

和谐的本质在于统一各因素的差异与协调。历史上任何一种成型的社会传统都会包含有某种和谐成分, 只是在谋求和谐的方法、和谐的程度以及价值倾向上有些差异, 中国的和谐社会是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总结的五个特征, 是要求这五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进而达到和谐的配置作为和谐社会的目的。为此, 法治将给予和谐社会稳定的社会环境。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描述:“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这一在法治状态下的和谐社会, 是他毕生追求的实践目标。那么, 法治社会是否等于和谐社会?从西方确立的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来看, 回答应是否定的, 即和谐社会必须以法治为基础, 但法治社会本身并不等于已经建成了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的升华, 是法治社会的更高发展阶段, 是民主法治理念的最终目的。这当中的原因是和谐社会的构建除了法律之外, 还需要其他的一些要素。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来看, 某一时期, 某一地区社会的和谐, 离不开三种要素, 即宗教、道德和法律。一般而言, 在近代之前, 社会的大治, 主要是靠宗教和道德, 如古代印度、中世纪伊斯兰国家和基督教会国家和中国等。至近代, 西方各国普遍建立起了以法律为主要形式进行统治的社会秩序, 但是, 还不能说已经非常好地处理了这三种要素互相之间的关系, 达到了社会的和谐。比如, 困扰人类数千年之久的贫富差距问题, 男女之间的平等问题, 涉及健康人与残疾人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问题,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问题, 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等等, 都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 从法治社会到和谐社会, 是已经进入21世纪的人类的又一个理想, 是东西方人们的共同追求。只是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在我国, 我们尚未建立起法治社会, 还正在朝着法治社会建设迈着坚定脚步, 进行不懈的努力, 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 还要做法治建设的“补课工作”, 任重而道远。

三、推进民主法治, 构建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依靠民主法治, 构建和谐社会。

(一)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法律素质。

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 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 自觉学法、用法的意识还不够强。我们应该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 实现由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 全面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努力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的目标。采取切实措施, 在全体公民中继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 特别是与公民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断增强全体公民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整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 治国理政法治化。

治国理政法治化即要坚持依法执政, 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既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经验总结, 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教训所在。依法执政意味着我们党将严格遵守宪法和党章的规定, 严格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若能严格遵守法律, 必将带动全社会的守法。从法律适用的数量来看, 80%以上的法律法规要靠政府去执行, 政府的管理效能和执法状况如何, 对于社会的状况都有着根本的影响。政府既是最重要的执法主体, 也是法治能否实现, 社会是否和谐的主导力量, 要构建和谐社会, 治国理政必须法治化。

(三) 社会运行法制化。

综观世界, 大凡社会平稳、有序运行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法治国家。美国立国200多年来, 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动乱和波折, 原因很多,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建国之初就开始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体系, 并在以后一直严格遵行。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是靠得住的东西, 我们祖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举世瞩目的伟业, 要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 必须后继有制, 要从制度上保证国家的各项事务依法运作, 保证社会和谐发展、有序运行,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早已深深意识到制度对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至关重要, 正不断地填补法律调整空白, 完善法律调整力度。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我们国家的社会运行、政治运行、经济运行等需要纳入民主法制的轨道内运行。

(四) 关注弱势群体权益, 实现社会公正。

保护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是人权保障的现实需要, 也是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 保护弱势群体, 必须以法律保障为前提。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虽已初步建立, 但其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并没有安全到位, 适用对象狭窄, 急需进一步完善。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保护和关注, 对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城镇低收入居民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是当前和今后都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只有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使社会各阶层或群体的利益能够和谐而平衡地发展, 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

四、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自古就是我国人民的崇高理想, 但在“权大于法”的“人治”社会, 国家法律随君主的意志朝令夕改, 人们的生活缺乏稳定的预期, 社会和谐只是少数仁人志士的设想, 没有现实的社会基础。今天,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基础,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的和谐提供了经济条件, 但如果没有法治的贯彻实施, 和谐社会就失去了根本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力行法治。

摘要: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井然、氛围祥和的社会, 是胡锦涛主席概括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 但法治社会并不等于和谐社会。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前提, 而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理念的最终目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 只有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试论和谐社会与武术发展 篇3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推理方法,阐述了武术追求人与自然、人自身内外、人与社会的和谐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背景相契合,论述了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武术将在科学发展、竞赛制度、民间传统以及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间的和谐发展方略。

关键词:武术;和谐社会;发展;方略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460-03

古往今来,社会和谐一直是人们的理想追求和美好模式。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提出“和为贵”的观点,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其政治思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一书中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画,主张“公正即和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武术作为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国优秀奇葩,富含深邃的文化内涵,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现代和谐社会的理念

和谐(har-monious)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均匀。中共中央党校屠春友先生在《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理论学习》 2004年 12 月) 一文中对和谐社会进行了概括:“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全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 无根本利害冲突, 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气氛良好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包括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和谐, 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和谐, 区域、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 各民族之间的和谐, 以及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等多个方面。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 又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和谐, 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 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 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 使之共同发展。”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又全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延续,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

2武术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相契合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融哲学、美学、医学、军事学、宗教学、伦理学等为一体,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文明。中华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规范下,形成强调整体合一、注重道德修养的技术体系和教练原则,具有“和谐”的特征。武术练习时,不仅注重个体“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形神统一”、“内外合一”,还注重“人为一小宇宙,天为一大宇宙”的“天人合一”观。武术演练中的刚柔、快慢、进退、虚实以及劲力、协调、精神、节奏的协调统一,都是整体和谐思想的充分体现[1]。显然,与和谐社会所体现民主、文明、诚信、友善、协调的内涵相契合。

3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这几方面的关系”[2]。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蕴涵深刻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练习理念、训练原则和道德规范等方面都体现了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内外”的“和谐”,武术的发展对于传播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文化、光大民族精神、强化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意识等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1武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魅力和人们追求更为完美生活质量的理想,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符合生态和人体生命节律的运动中。中华武术受中国传统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效仿自然规律,还仿效自然之物,把其形象、动作融入武术的一招一式中,如八段锦、五禽戏、少林五拳、形意十二形等。只有顺应自然变化才能提高锻炼效果,达到“练之以筑其基,清虚其体”的目的。这种对自然规律以及自然之物从形式到内容等全方位的仿效,是返璞归真的和谐现象,是“天人合一”思想在武术运动中的体现,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之体现[3]。

3.2武术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武术视人体为一和谐统一的大系统,强调身心协调、形神统一。所谓“形”是指通过感性认识直接看得到的外在形态;所谓“神”是指武术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实质,包括口头性的歌诀、礼节、理念等,所以,拳谚云:“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就是这种理念使然。如太极拳运动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刚柔相济,是一种优秀的健身项目,它强调精神与形体双重修炼,练习原则要求“意念引导动作”、“意念、呼吸与动作相协调”、“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长期练习可以导引气血运转、达到强内壮外的功效。

3.3武术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认为和谐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原则。《太学》则提出:“明明德”、“内外兼修”[4]。

中华武术把“武德”当作是每个练武之人必须具备的品德。“武德”一词最早可追朔到先秦,《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少林戒约》指出,“习武者以强体魄为要旨”、“只要备以自卫,切戒呈血之和,好勇斗狠”。苌家拳之《初学条目》规定:“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平心气和,善气迎人。学拳宜作正大事情,不可恃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武术中的“尊师重道”、“重义轻利”、“尚武崇德”等都充分体现人与人之间重仁义、重宽容的和谐精神。

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人际和谐。“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学拳以德行为先”,“以涵养为本”等,强调习武者要“仁爱、守礼、忠诚、信义、谦让、宽厚”,以求人际和谐。练武与修身,习武与立人,品德与技艺的统一,把修己养身看作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宽厚容忍,从而实现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平衡和谐[3]。

武术群体练习可以扩大情感交流,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武术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把习武同弘扬民族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服务于和谐社会。

4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发展方略

4.1促进武术的科学化发展与时代背景的和谐传统武术素来以儒、道、佛的思想观念作为指导思想,重精神、重武德、重修养,但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对自身的认识比较模糊,因此,传统武术的发展需要吸收竞技武术的现代化、科学化的训练理论。竞技武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训练、竞赛和普及推广机制,而传统武术由于长期在民间流传,其中有些训练和教学方法尚需要进一步改革。因此,传统武术可以参照吸收竞技武术的有益成分,对自身的训练体系进行研究和创新,达到两者有机的融合。同时传统武术要有科学的发展观,传统武术整个体系的发展都要科学化包括传统武术的竞赛发展模式、理论技术科研发展模式、教学发展模式、人才培养发展模式、文化发展模式的科学化等等,不要总是停留在武术单一体育层面上的研究,而应该是整个传统武术文化有机体系统的科学发展和复苏。

4.2推动武术竞赛的和谐发展竞赛是杠杆,也是一个向导。现在已基本形成的武术竞赛制度有全国武术套路、散打团体个人锦标赛、世界锦标赛等。这些形式的比赛主要是围绕现代武术 (竞技武术) 的走向世界,以向奥运进军为目的。传统武术的发展机遇较少,不利于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在制定21世纪的武术发展战略计划时,应注意将过去曾举办过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全国演武大会”等竞赛形式搞起来,形成传统武术的竞赛体系,以促进传统武术更广泛的普及与推行。把报名方法、评奖方法、等级设置进行深化改革,以利不同流派、不同拳种、不同风格特点的传统武术的发展。并应放宽政策,允许民间个人主办不同级别的、不同形式的传统武术竞赛活动,让竞赛方法、竞赛形式活起来,把武术爱好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此外,要完善竞赛体制的和谐发展。一方面要立足本国,注意面的普及和推广,这是逐渐走上国际化、全球化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要着眼全球,中国武术要用积极的态度融人世界文化的主流,注意点与面结合,使国内外竞赛内容一致,才能发展壮大,实现全球点与面和谐统一的竞赛体制。整个竞赛内容包括传统礼仪都应是一致的。其次,应建立专门的国际武术研究机构,成立国际武术研究会,定期进行研讨,利用国际讲坛来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构建一个先本国、后全球的竞赛机制。最后,武术规则制定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国际竞技体育规则,尽量缩小彼此之间的差异,取得统一。先在本国实践可行,然后向世界推广。

4.3加大武术在民间的和谐发展冯骥才先生在考察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7省民俗文化集中的省份后,忧心忡忡地说:“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民族历史和精神情感之根。但是,现在很多农村的状况是,人们对外来的东西觉得很新鲜,把原来的东西都扔掉了,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都没有了。如果这样继续发展,十几年后,我们传统的东西都没有了。”同样让他忧心的还有,很多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种类民间老艺人相继故去,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同时带走了中国民间艺术传承的希望[6]。因此,要以农村为重点,尽快普查、摸底与认定民间武术传承人。抓紧时间制定和出台符合民间武术运动特点的竞赛规则,增加民间武术的竞赛活动,扩大各民族间武术文化的交流范围,强化理论研究,开拓新的内容体系,提升精品意识,全面推进民间武术繁荣的新局面。

4.4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中华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武术这一丰富而厚实的基础资源,传统武术是根本,竞技武术是龙头,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加强对武术的研究,就是要使武术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的发展相适应、相结合,克服其保守和糟粕、流弊,挖掘、传承、弘扬其合理思想和有价值的成分和精华。

目前,传统武术的发展滞后于竞技武术,所以,要达到二者的和谐发展,必须加大传统武术的保护和推广。传统武术是民族文化的浓缩,诸子百家的精华部分在传统武术文化中均有体现。尽管她身上也带有一些封建烙印,但纵观整个武术的发展脉络,概括武术文化的思想趋向,和谐是她的终极目标,她所蕴涵的品质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她被世人视为国宝的根本所在。“保持传统”是中国武术的出路,“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

传统武术拳种丰富,形式多样,功理功法各有千秋,在当地均有较广的流行面和较大影响力。其竞赛活动形式多样,方式灵活,民间热情高涨。但其流派,由于长期是师徒传承和言传身教的授拳方式,少有理论和文献记载,随着武林先辈们的先后过世,显得更加需要找到继承的方法和途径。

保护与资助民间武术传人,要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的精神,开展全国民间武术普查工作,建立民间武术拳种流派名录体系,绘制民间武术拳种流派的资源分布图,确立民间武术拳种流派传承人谱系;根据2006年9月颁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资助传承人,对濒危的武术拳种流派,建立紧急措施进行抢救保护。

5结语

综上,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把握历史机遇、实现和谐发展”是21世纪的武术正面临着一个挑战与机遇共存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和交流的平台,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邱丕相.试论武术的民族文化特性及其走向世界[Z].武海泛舟,1999:9.

[2] http://www.frchina.net.

[3] 王国志,王岗.论和谐的中华武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6(12):81-82.

[4] 唐韶军.浅析民俗文化对武术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7(1):88-89.

[5] 郭玉成.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当代价值与发展方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40-44.

[6] 江胜信.新农村:文化保护首当其冲[N].文汇报,2007-07-24(4).

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的改进 篇4

内容提要: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安行政执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赋予了公安机关执法的重要机遇,公安行政执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保障,当前无论从内部环境还是外部行为都存在一些与和谐社会不相符的因素,针对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监督力度不够等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全面提高公安队伍整体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树立正确执法指导思想,进一步改进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公安执法保障力度。

关键词:和谐社会 公安执法 改进措施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鲜明的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其中明确指出和谐社会即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五十多年来第一个关于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 治久安。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不仅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而且也关系着社会秩序与公正、关系着民众的权利与自由,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但是,目前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作用的实现,本文重点阐明了公安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安机关承担着重要职责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治国理想,又是治国实践,既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又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时期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其特殊的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

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一支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其他任何部门都无法替代的特殊职责,发挥着其他任何部门都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公安执法的优 劣, 体现党执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的发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公安执法的关系,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进一步做好公安执法工作。

公安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同时构建和谐社会也为公安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高公安执法素质。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当前在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作用的实现。

二、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安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时公安机关通过连续几年深入开展大讨论、大练兵等活动切实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执法为民的思想进一步确立,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也逐年提高。但是,由于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的水平还不是很高,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尤其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类矛盾的凸显期,案件的高发期,所以当前公安队伍的执法活动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偏低,存在侵犯群众利益问题,严重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要求公安机关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民警作为执法者, 其对法律的态度、理解和执行能力对于良好的社会守法风气形成至关重要,执法者如果守法、严法, 人民群众则心服口服, 社会才会和谐公正。相反,执法者如果知法、犯法,为民意识不强,就会与群众形成对立,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由于公安机关执法人员来自方方面面,总有一些人法律知识缺乏,对于法律程序、法律条文了解甚少,缺乏基本的执法素质,侵犯了群众的利益。比如:在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如果民警与当事人发生了争议,有的民警就会变本加厉的加重对当事人的惩罚,要么滥用强制措施拘留当事人,要么想方设法刁难当事人拖延处理时间,把严肃的执法活动当成调节个人情绪的杠杆。其行为有失警察的执法形象,其结果有失公正。进而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使群众与执法部门形成对立。严重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

(二)、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强,影响公安执法公平竞争 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是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约束警察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以及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当前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不正确的执法监督观念,4 这些观念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法律权威,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具体表现在:

1、某些公安机关内部监督不严格。在办案过程中,一些办案人员和审核审批人员缺乏严格把关意识,草率破案,许多证据和适用法律等得不到充分认定,由此产生执法漏洞,造成许多冤假错案。

2、执法监督重形式,轻实效。执法监督缺乏针对性,不按照规定内容监督检查,大胆监督的勇气不够,往往是走马观花,搞花架子,缺乏实效。

3、执法监督过程中整改监督不彻底。在执法考评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整改纠正督促力度不大,没有对一些普遍存在的执法突出问题从制度上抓好,从而造成了,一些执法问题在多次考评中反复存在。

(三)、执法不公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而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和根本途径则是严格执法。公安机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归根结底要靠公正执法。然而在工作中,一些执法人员抵御不住权力、关系、人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管不住自 己,不能从实体上、程序上、时效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如:在缉毒领域,缉毒队伍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参与贩毒,甚至内外勾结,为贩毒分子保驾护航,缉毒反成了护毒;在民警执法过程中,一些民警变相地收受其管辖范围内一些人的好处,对在其管辖范围内的违法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法主体与执法对象相互勾结、执法主体收受好处,变为不法行为人的“保护伞”等。因此,公安执法不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也就不能顺应民意,更谈不上促进社会和谐。

(四)过分强调执法效能而忽视应尽义务,影响警民关系的和谐

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神圣的执法权,在实际的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绝大多数民警都能够通过公正文明执法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赞誉,但是也有少数民警由于执法理念的错位,只是一味的强调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职能而忽视公安机关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职能。这些民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权力思想,即为了维护法律尊严,实现社会公正,打击违法犯罪偶尔牺牲人民的合法权益也不为过,这样就忽视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也没能充分贯彻公平正义的思想观念。更有甚者将执法权力市场化、商品化,以是否有经济利益作为履行职责的条件,回报越大积极性就越高,反之就消极推诿,甚至不作为。其实这些都严重背离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重影响了公安队伍的形象,不利于公安队伍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做好公安执法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自我加压,切实提高我们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积极改进我们自身的素质,加强执法监督工作,规范我们的执法行为,积极探索和研究执法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新举措,在工作中践行“执法为民”的思想。创造和谐的警民关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公安机关的一份力量。

三、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安执法的改进措施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安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在公安执法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性质较严重,社会负面影响较大。面对公安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公安机关应当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加强执法监督,加强执法主体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公安执法效能,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我认为公安执法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执法主体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在新时期公安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向素质要警力,向素质要战斗力”的要求,这充分强调了增强民警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具体应做到:

1、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首先,执法人员应不断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坚持不懈地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执政党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强化全局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执法人员应培养核心价值观,树立革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最后,执法人员应正确把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明确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甚至为了捍卫集体利益而献身。

2、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应加强执法人员的岗位培训、教育,掌握岗位专业能力,鼓励自学、钻研业务新知识、研究执法新情况、新问题,开拓创新。其次,执法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实际运用和实践锻炼,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规范和指导工作的实际能力。最后,执法人员应主动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等本职工作所涉及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提高执法人员的身体素质。首先,执法人员应加强体能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确保有足够的体能从事艰苦、繁重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其次,执法部门要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购置健身器材,丰富队伍生活。最后,执 法部门应定期组织执法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确保执法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障执法工作正常进行。

4、提高执法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首先,执法人员应根据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执法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最后,执法人员应不断地学习,使自身的思想与党的思想保持一致。

5、提高执法人员的道德素质。首先,执法人员应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好人民的公仆。其次,执法人员应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最后,执法人员要向有经验者,英雄模范学习,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提高,以推进自身的道德建设

(二)、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实现执法公平公正

公安执法监督工作出现的种种问题,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如何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强化监督力量,提高整体合力,真正做到监督不辱使命,就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推进公安执法监督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具体应做到:

1、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办案人、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核人、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批人都应当具有强烈的依法监督、把关意识,从程序到实体,从违法犯罪事实到定性,证据、适用法律都应当严格审查,该补查的补查,该纠正的纠正,不能轻易过关,轻易按章签字。同时要加强内部监督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树立一盘棋 9 思想,切实履行监督职责,确保执法活动中,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2、实行警务公开制度,强化外部监督。各级公安机关要把警务公开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开执法的依据、执法的程序和执法的结果,不断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同时要加强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的联系,对其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改正。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切实解决问题,取信于民。

3、切实加强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工作。上级公安机关要从执法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对下级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监督。下级公安机关对上级公安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必须执行,并上报执行结果。上级公安机关切实在政策,法律,程序上把好关,形成一级对一级的监督体系。

(三)、切实做到公正文明执法,减少不和谐因素

公安执法活动涉及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权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最大受益者是人民群众,否则最大受害者也是人民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我们没有切实做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我们的国家会动荡不安,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在我们的执法活动中应努力做到公正文明执法,减少不和谐因素。具体应做到:

1、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2010年公安部提出了开展“三项建设”的目标任务,执法规范化建设三居其一。这就表明当前执法工作存在诸多不足的问题。这就要求公安民警认清法律的重要性,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质。要落实执法责任,加强对民警执法工作的监督,从而提高民警的执法意识,确保民警自觉严格执法。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要大力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以公正、文明执法来实现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2、加强法制教育,树立公正文明的执法意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质就是公安执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只有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才能帮助民警端正执法思想,牢记服务宗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乐于奉献,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自觉捍卫法律的神圣与尊严,真正做到执法为民,为民执法。

3、加强民警的素质教育,增强公正、文明执法的执行力。由于公安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研究和探索。只有不断的通过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工作经验积累,才能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够有所创新,有助于我们执法水平的提高,达到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效果。加强素质教育,除了必要的学习、培训之外,要 以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大练兵,走素质强警之路,苦练基本功,切实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为公正、文明执法缔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

(四)切实疏通警民沟通渠道,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现阶段警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不适应甚至是冲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警民同心,共同打造和谐社会。公安部孟部长在全国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新期待,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贯穿到公安执法全过程。要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善于用和谐的思维来化解矛盾,用和谐的态度来对待群众,使群众既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尊严,又感受到公安机关的关爱、温暖。”福建省石狮公安局近年来开展“进万家、送平安、创满意、促和谐”的爱民实践活动,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率,同时鸿山派出所立足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案件回访制度,不断满足辖区群众对社会安全、公平正义、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新需求,实现了执法活动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疏通了警民沟通的渠道,促进了警民关系的和谐。因此,公安执法部门要摆正位置,把自己定位在“公仆”和“勤务员”的角色上,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让群众既感受到人民警 察的威严,又感受到警察的和蔼可亲。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公安听证、复议、诉讼等各项制度,利用此制度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倾听当事人和群众的意见,化解纠纷,解决矛盾。实行警务公开制度,让群众了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取得彼此信任,避免误会和摩擦。

(五)、切实保障执法经费,为公安执法提供保证。确保公安执法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落实,是做好公安基础工作的前提,关系到公安“三基”工程建设成效,对于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进一步维护我国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不断加大对公安经费的投入,保障各项公安工作正常开展。在不断加大对公安经费投入的同时各级公安执法部门要科学安排各项经费预算,做到预算安排标准化、预算执行规范化。

论和谐社会法治化 篇5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法 立法经验 财税立法

内容提要:财税立法涉及到多种利益博弈,其制定往往是困难重重,在我国转轨时期,财税立法则缓慢而行。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财税立法又是十分重要的。这次《企业所得税法》立法已经为我国今后的财税立法积累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经验:财税立法应借鉴国外经验、吸收国际惯例;应坚持财税立法的民主化;应强调财税立法的科学化;应完善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相关部门之间的财税立法协调机制等。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3月1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其制定与实施,无疑在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平等税收负担;引导企业资金的流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将产生重大的深远影响。《企业所得税法》从1994年提出立法规划到20高票通过,走过了漫长了。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1]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终于审议通过,在让我们欣喜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财税立法的艰难,改革的不易。众所周知,财税立法涉及到多种利益博弈,其制定往往是困难重重,故在我国转轨时期,财税立法则是缓慢而行。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财税立法又是十分重要。那么,这次《企业所得税法》立法积累了哪些经验?以资今后我国财税立法借鉴。对此,本文拟作些分析。

一、财税立法应借鉴国外经验、吸收国际惯例

《企业所得税法》是一部既适合中国国情,又参考国际通行做法的现代法。在我国立法史上,借鉴国外经验与吸收国际惯例是必不可少的。在统一企业所得税立法中,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为基础,充分考虑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财政收入的承受能力和企业的税收负担能力,既能够适应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又适度的兼顾企业的税法遵从成本。不仅如此,考虑到我国加入WTO之后,生产要素在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流动更为频繁,企业在从事跨国投资或贸易时,不仅需要遵从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更要适用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为避免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立法与其他国家立法、国际惯例、国际税收协定存在较大的脱节,造成企业不得不适用不同模式的企业所得税法,加大企业的纳税成本,我国在统一企业所得税法时,对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和国际惯例、国际税收协定的相关规定都给予充分的借鉴。可以说,统一企业所得税立法是借鉴国外企业所得税立法经验和吸收国际惯例的成果,具体表现如下。

(一)取消了以“独立经济核算”作为认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的标准,实现了企业所得税纳税主体资格与国际立法的统一。

在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主体资格的确定上,我国长期以来是以“独立经济核算”作为确定某一企业或组织是否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的基本条件。但这一标准与国际上确定企业所得税纳税主体的条件有所差别。

从理论上讲,企业的法人资格决定了投资者与企业之间形成相互独立的主体,两者之间的财产、责任等均相互独立,投资者对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的债务不负清偿责任,对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税收债务当然也不负有责任。因此,法人企业与投资者应为相互独立的税法主体,分别缴纳所得税。而对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其投资者对该组织的债务应承担无限责任,包括其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税收债务,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的税收债务最终也由投资者承担,故非法人企业不能为独立的纳税主体,而应当只对其投资者的所得课税。

从各国的立法来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日本和德国,都以具有法人资格作为认定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标准。

我国长期采行的“独立经济核算”标准,对企业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并不加以区分,不利于区分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纳税义务,造成了在国外不具有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资格的企业在我国必须缴纳所得税。有鉴于此,我国在统一企业所得税法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取消了以“独立经济核算”作为认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的标准,而规定只有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组织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则不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2],实现了企业所得税纳税主体资格与国际立法的统一。

(二)首次在企业所得税领域引入了“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概念对纳税人加以区分,确定了我国税收管辖权的范围和形式,也限定了各种企业各自不同的纳税义务的范围,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衔接。

同样,我国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的区分,除按其资金来源划分为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外,很长时间是依照经济所有制性质区分纳税人。但无论是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划分,还是按经济所有制性质划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都无法体现我国税收管辖权的原则和各种类型企业不同税收负担的差异。《企业所得税法》按照通行做法,首次在企业所得税领域引入了“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3]概念对纳税人加以区分,确定了我国税收管辖权的范围和形式,也限定了各种企业各自不同的纳税义务的范围,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衔接,有利于我国在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中,与其他国家更好的协调税收管辖权的行使,也有利于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均能享受到税收抵免的待遇。

(三)在征管方面,尤其是反避税方面,借鉴了国外的通常作法,实现与国外立法的协调。

除在纳税主体方面,我国在征管方面,尤其是反避税方面,也借鉴了国外的通常作法,实现与国外立法的协调。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法》借鉴国际惯例,专章以“特别纳税调整”规定税务机关有权对各种避税行为进行特定纳税事项的调整,包括针对纳税人转让定价、资本弱化、避税港避税及其它情况所进行的税务调整。除在关联企业的特别纳税调整方面的具体措施更注重与国际的协调外,如引入了独立交易原则,确立了预先订价制度,规定纳税义务人的资料提供义务等,在反避税的形式上也借鉴国外的立法,补充了新的反避税规则。

针对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通过减少股份资本、扩大贷款规模,从而以增加利息支出来转移应税所得,实现税收负担最小化的情况。《企业所得税法》借鉴国外的经验,专门规定了反资本弱化规则,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扣除。随着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增加,避税地成为企业避税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所得税法》弥补立法的空白,第一次在税法中明确规定了反避税地避税的规则。[4]借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做法,《企业所得税法》还规定了一般反避税条款[5],作为对避税的一般防范性规定,以防范当前形式多样、方式不断推陈出新的避税行为。

此外,我国在税前费用扣除[6]、税收优惠方式、税收的国内管辖地点等方面也努力实现与各国立法的相互协调,以便能够更好的在复杂的国际税收环境下维护我国的税收主权和税收利益。

二、应坚持财税立法的民主化

税收立法的发展史是西方民主的发达史,税收立法权是人民的一项基本的民主权利。税法是国家对人民财产权的合法“侵犯”,更为注重立法程序的民主化。只依照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通过公开和透明的程序设计,使人民了解在税法领域应当和可能会有哪些规定,将发生哪些变化,从而为维护自身财产权利,有机会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并合理、合法地安排自己的行为和财产,避免不必要和不合理的损失。《企业所得税法》立法的民主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不同利益主体在《企业所得税法》立法过程中充分表达了利益诉求。

在此次《企业所得税法》立法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市场主体、经济利益团体、各地方政府、中央各部委都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诉求,积极参与到统一企业所得税立法的大讨论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最为典型的是1月,包括微软、摩托罗拉、戴尔、宜家、三星等公众熟悉的54家跨国公司向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所提交的《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对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若干看法》,对企业所得税立法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7]其后,各地方政府部门为避免自身的政绩受吸引外资的规模的增减的影响,也纷纷反对两税合并的进行。广东、上海等作为外国投资的聚集地,便希望“两税合并”可以暂缓出台,缓的时间越久越好。甚至有的人大代表即建议能够保留深圳特区企业所得税率15%的优惠政策,或是将深圳特区、上海浦东和天津新区辟为自由贸易区,扩大进口,平衡外贸。

在全国人大的审议过程中,一些全国人民代表也基于自己所代表的纳税人的利益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从年3月8日,《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会议审议之后,各代表团纷纷发表意见,到3月16日《企业所得税法(草案)》通过为止,根据全国人大代表所提出的各种意见作出了较大的修改[8],从而使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成为“人民同意”的结果,真正实现了税收立法的民主化,也便于《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

(二)新闻媒体采取各种形式促进立法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化,让全社会了解企业所得税立法的进程和主要精神。

此次全国人大会议对《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审议过程都通过电视台和网站等媒体加以现场的报道,会议记录也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发表,公布于众。如在中国网、法制网和人大网等网站,都可以找到历次审议会议的详细记录和各个代表的具体发言记录。通过对历次审议的现场网上报道,就可以让人民了解整个企业所得税法的审议过程,使人民能够更好的了解整个立法过程中的讨论与辩论的过程,了解在企业所得税立法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具体的协调过程。这有利于保障人民对企业所得税立法的知情权,也有利于人民监督自己的代表在立法过程中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监督其是否正当、合法的行使了立法权。

三、应强调财税立法的科学化

科学立法是《企业所得税法》立法的重要特点,也是我国统一企业所得税立法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科学的立法规划、积极推动立法进程成为立法成功的基本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规划、积极推动立法进程,是《企业所得税法》顺利通过的基本保障。对于这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律的制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列入立法规划,审议通过该法列入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议程。

201月17日,为了研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在了“关于制定《企业所得税法》有关程序问题”的专家研讨会。邀请了宪法、行政法、财税法方面的专家进行讨论,以从理论上解决统一企业所得税法的立法程序问题。另外,还组织专家进行统一企业所得税法的专题讲座。[9]为了帮助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理解和掌握企业所得税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指定一名副秘书长负责本次讲座事宜,并组织全国人大财经委、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法工委和培训中心,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国家税务局七大机构的有关人员成立审稿组,多次修改和审议讲稿。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讲座史上是第一次。同时,决定将“法制专题讲座”稿发给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3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审议《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参考文献。这次法制讲座为本次全国人大顺利通过对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审议起到了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此次立法过程中,还组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人员到全国各地进行巡回辅导。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表决,决定将《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提请2007年3月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为了保障这一法律的顺利通过,鉴于《企业所得税法》的重要性,以及内容的专业性和和复杂性,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利用全国各地在2007年1—2月召开地方人大会议的机会,进行企业所得税法知识辅导。这些举措在全国人大立法史上极为少见。

(二)由恰当的行政主管机关的担任立法牵头组织机构是适宜的。

从我国目前的现实看,国务院财税行政主管机关组织牵头起草《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是适宜的。根据我国的立法经验,法律草案的起草通常有三种情形:一是由全国人大有关部门牵头,二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三是由专家学者负责。其中一、三两类法律草案的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肯定,第二类可能会涉及部门利益,其法律草案的公正性往往受到社会的置疑。但是,统一企业所得税立法不仅关系到国家通过开征企业所得税获取财政收入,更关系到在此过程中的企业纳税人的权利的保护,这就决定了企业所得税立法不同于一般性的法律的制定。企业所得税立法本身又包含了税收的技术性、专业性,其间所牵涉的利益分割更加剧了企业所得税立法的复杂性。

我们认为,鉴于我国的国情以及税法专业人才的有限,目前全国人大的有关机构尚难以完全胜任这项专业极强的法律起草工作,而由国务院财税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起草是适宜的。在我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研究制定税收政策,国家税务总局负责税收征管,而财政部拥有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权。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处于税收征管的第一线,执行税法,组织财政收入,他们了解税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现实情况的变化对税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战。并且,这些部门具有不少丰富实践经验的税法专业人才。故在提出立法议案、起草税法草案方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具有资源优势。

在本次立法中,即是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主导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起草,充分发挥其在相关专业人才和资源方面的`巨大优势,对企业所得税的各种影响因素,如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企业的经济负担能力、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能力等等,均加以充分的考虑,从而制定出即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较科学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

从加快我国财税立法进程看,《企业所得税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立法规划,国务院财税行政主管机关组织牵头起草财税法的做法值得提倡,但从长远考虑,为保证财税立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还是应由全国人大有关机构或专家学者起草较妥。

(三)专家立法制度是代议制民主基础上的民主立法制度在当代的新发展。

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能使其立法内容更加科学。专家立法制度是代议制民主基础上的民主立法制度在当代的新发展。税法的专业性、复杂性、技术性和与经济生活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税收立法过程应当提高方方面面的专家的参与度。税收立法机关不仅应积极有意识的选取各领域的较具权威的专家对税收立法草案提出其专业性的建议,更应当提供开放性的渠道以便不同领域的不同层次的专家参与税收立法,不断扩大专家参与税收立法的范围和程度。

在这次企业所得税立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组织了多次专家论证会、企业所得税法改革的国际研讨会,邀请有关的专家对企业所得税法改革的必要性、具体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研究、论证和咨询。参加这些座谈会和研讨会的专家不仅包括了税收经济学家、税法学家,也包括律师、会计师、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等实务部门的专业人员,即包括国内的专家,也包括国外的专家,通过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专家,才能既对不同的税法规范可能对经济、财政收入所产生的影响加以分析论证,又能对税法执行现状进行分析,进行税法比较研究,提出具体的法律设计建议;既能对税法的基本原则作为立法的基础,又能对把握税法的具体实务问题;既能立足于本国的税收法治背景,又能通过税法的比较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这些各领域的专家通过座谈会、研讨会参与立法过程,对税收立法草案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无疑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所得税立法的科学性。

税法的复杂性决定了强化税收立法程序科学化的重要性。科学化的税收立法程序要求:在立法准备阶段,吸纳相关领域的专家,集合最优秀的人才,采取科学的调查研究方式,提出审慎科学的立法议案,起草税法草案;在立法审议阶段,各机构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协调配合;在立法表决阶段,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表决方式,反映最真实的民意;公布法律应充分利用科学手段,达到最广泛传播的目的,并且在公布时间上应合理安排,避免经济产生大的波动。

上述推进税收立法过程科学化的重要举措,都应当成为我国今后财税立法借鉴的重要经验。

四、应完善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相关部门之间的财税立法协调机制

在统一企业所得税立法的进程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和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法制工作委员会与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既各司其职,又密切协作与配合,建立了相互间良好的协调机制。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组织起草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在起草阶段就注重同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的沟通和联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提前介入到企业所得税立法的起草阶段,包括派工作人员参加起草工作组,或参加一些咨询会、座谈会等,提前了解一些具体的起草背景和原因,及时交换意见,为审议法律草案做准备。这样的做法,能够使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提前了解全国人大有关委员会的意见,并提前进行交流和解释,避免在起草完成提交审议后,进行大量的解释工作,甚至遭遇很强的阻力,严重影响立法的顺利进行。所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提前介入起草阶段,有助于增强税收立法的协调性,提高税收立法工作效率,降低立法成本。

在《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起草完成并送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之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委员会之间也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协助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要审查《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实质内容,如税收政策理由是否充分和明确,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预测是否合理,对纳税人权利是否予以了充分地保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协助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的统一审议侧重于《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形式要件,即法律文本格式是否合理,与其它法律是否协调统一,法律语言是否精当等。如此分工,避免委员会之间就同一部法律草案重复审议相同的内容,浪费立法资源,增加协调成本。

在我国当前的立法体制下,全国人大代表是普选的结果,能够真正具有税法的专业性知识的人大代表实际上是相当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制约了全国人大代表对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这本次企业所得税立法中,充分考虑到了企业所得税法的技术性、专业性和复杂性,相关的工作部门,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委员会与国务院财税行政主管机关,为全国人大代表提供了大量的立法参考资料,包括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历史沿革、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草案中的重要的名词解释、专家的理论性分析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通过背景资料的提供,加深全国人大代表对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认识,从而能够激发全国人大在审议草案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的对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加以实质性的审查,

通过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相关部门之间所建立的的协调机制,《企业所得税法》立法从起草到顺利的审议通过,提高其立法的效率,增强税法的科学性。这也是今后我国财税立法中应当重视的经验。

五、结语

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每一个重要举措都与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相关,财税体制的每一步改革也进一步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是建设一个和谐的国家与纳税人关系,以及科学规范的财税法体系。因为财税法关系着政府和民生的根本,关系到权利与权力的制衡,是双方利益的调节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财税法治建设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且不说我国财税法律的质量与法治发达国家的差距,仅就数量而言,我国的财税法律也远远低于法治发达国家,甚至连某些发展中国家都不如。因此,需要利用《企业所得税法》出台的契机,充分借鉴《企业所得税法》立法经验,通过运用有限的立法资源,加快财税立法的步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注释:

[1]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1条。

[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2条。

[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45条。

[4]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47条。

[5]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8-19条。

[6]资料来源访问时间:2007年2月4日。

[7]参见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修改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8]2006 年10月31日,刘剑文教授给吴邦国委员长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作了“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与统一企业所得税法”的法制讲座,这也是财税法第一次作为此类讲座的讲述内容,体现了财税法在国家法治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社会法治化建设 篇6

农村社会法治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一些地方连续发生暴力抗法事件和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这直接影响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农村社会各

项事务的法治化建设水平还不高。为了更好地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充分发挥法制对经济建设的保驾护航作用,大力加强农村法治化建设势在必行。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才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加强农村社会法治化建设呢?笔者结合西吉县的客观实际,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目前农村社会法治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

越级群体上访大幅度上升,弱势群体抗法等事件的发生,其直接原因是:城镇建设中,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安置任务加重,引发的矛盾纠纷增多;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部分农民的经济收入短期受到影响,引发了一些纠纷;企业改革不彻底,不配套,职工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引发维权纠纷;农业结构调整中,盲目确定生产项目,扩大规摸,引发一些纠纷;城镇增加外来人口,城镇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引发诸多矛盾;突发事件引发新的矛盾产生。而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法治化建设没有进入农村基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和行业的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一些相对滞后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及时修改或废止。有的法律法规原则性强,但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较差,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相当多的地方性法规没能体现出地方特色,条文比较粗疏,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特别是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中,涉及投融资体制、土地使用、产业调整、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㈡法制宣传教育滞后,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还有“死角”。仍有不少人对法律知之甚少,我行我素,甚至胡搅蛮缠,以身试法。如在西吉县的广大农村还普遍存在者“买卖婚姻”,因此而引发一些民事纠纷和恶性案件的发生,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法制宣传教育滞后。

㈢“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由于受传统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更多地依赖文件、政策及不同级别的指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法随言出在有的地方根深蒂固。少数领导干部法律知识缺乏,对农村依法治理重视不够,依法建设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不高,习惯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未能有效发挥农村政法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功能作用也影响群众自觉守法意识的培养。

㈣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现象还严重存在。农村部分司法行政执法人员执法不文明、不规范、不严格、不公正,导致矛盾化,群众抗拒执法,群体上访。许多地方、有的行业,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农村干部作风漂浮,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干群关系疏远,群众在评理无望的情况下,或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或是失去理智而违法从事。

㈤矛盾纠纷趋于复杂,不稳定因素增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新形势下,民间矛盾纠纷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其主体由公民同公民之间已逐步向公民同经济组织、企业、农村干部、政府及建设部门之间转化;内容由婚姻、家庭、邻里、继承等简单的涉及人身利益、财产利益方面的纠纷发展为经济合同、劳动保障、下岗就业、拆迁征地等社会问题;表现形式也由当事人之间向群众同集体、经济组织和建设部门之间的纠纷转变。这些矛盾纠纷调解难度大、易激化,要求我们必须运用法律的手段从源头上予以解决。

(六)农村司法组织机构的职能发挥不够。就西吉而言虽然自上而下相继设立了法治建设组织机构,如县有司法局、综治办,乡有司法所,村有治保委员会和治安联防大队等农村法治建设机构,但大多机构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形同虚设。同时,农村法制宣传、法学教育、原创:http:///法学研究、矛盾纠纷排查、刑释解教人员的接茬帮教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服务等职能均由农村司法行政机关承担,这是加强法治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但在实际中,人们对法治化建设的这些治本功能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低于治安、审判、检察等治标工作,法律宣传、法学研究和法律服务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也因其维护稳定的间接性而往往不被社会所重视。

二、加强农村法治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加强农村法治化建设必须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要求,围绕经济建设的各项中心工

作,遵循农村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整体推进力度,努力实现地方立法、行政执法、普法教育、司法公正、法律监督等环节工作质量的同步提高,实现农村法制建设、执法和司法队伍建设、法治思想建设的同步加强,实现法律服务“软环境”和法律保障“硬环境”的同步优化,促进农村各地、各行业的建设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和法治化。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和农村法治化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必须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全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性。

践已经证明,经济建设与法治建设是相伴而行的,市场经济是一定意义上的法治经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必须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去年,西吉县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在全县掀起创新经济发展环境的新热潮,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全县经济发展中的法治化建设。目前西吉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四化建设等工作重点,涉及市场主体、市场行政、市场秩序、市场调控、市场保障等各个方面,这些必须依靠法律来规范。同时该县为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试点推行了“家庭代表制度”为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江泽民同志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各项改革决策需要在农村依法来确定和保证,各项发展决策需要在农村依法来维持和认可。因此,必须从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性,正确把握改革发展中加强农村法治化建设的全局性、整体性和统一性,通过保障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在农村各行业、各部门的贯彻实施,确保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㈡以推进“四五”普法为切入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搞好法制宣传教育,是农村法治化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只有深化法制宣传,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坚持把法律交给人民,国家的各项法律、政策才能变成生动的法治实践。尤其对于农村,点多、线长、面广,农村群众必须通过加强普法教育,才能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其根本在于进行教育人。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一切法治活动都离不开人民。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尤其要对全体公民进行法制教育。而“四五”普法提出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转变,努力实现由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转变,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首先,要从建立和完善学法制度、健全制约措施入手,进一步强化农村干部的学法用法,不断提高各级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建设的能力与水平。要从建设者入手,大力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切实增强农村干部的执法水平。要探索建立农村干部的法律考核制度和领导干部执法实绩、守法情况考察考评制度。组织人事部门应该把农村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情况作为任用干部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严格考核。其次,要切实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只有通过提高全体公民法律素质的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从前段时间全国防治“非典”的工作中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普及,保证了大中专院校正常上课、保证了建筑工地的有序建设,保证了民工的合理流动,使人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也是战胜“非典”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在广大农村深入开展“法律进万家”等活动,丰富农村法制宣传内容,活跃法制宣传形式,扩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法律素质有较大提高,真正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懂得依法律己、依法维权。第三,法制宣传教育,要持之以恒地抓。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治本育人的工作,是长期的任务,必须经常抓、抓经常,持之以恒,才能抓出成效。要加强学习宣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宣传与农民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第四,宣传教育,要围绕大局抓。当前,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市场有关参与主体、行为、建设、经营方式等都能依法运行;宣传有关西部大开发的法律法规,使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步伐加快,并获得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宣传加强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法规,使公民遵纪守法,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宣传民族区域自治和有关民族宗教建设的法律法规,使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得到有力加强。第五,法制宣传教育,要与道德建设一齐抓。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只有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使公民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才能加速推进农村法制化进程。

㈢加强依法行政,不断创新法治环境。依法行政既是现代法治社会政府建设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和要求,也是实施依法治国的主体工程。法律顾问是依法行政的一种重要形式,政府部门和执法单位要积极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团,农村中小企业要尽快健全和完善法律顾问机制。同时,还要注重切实改革、完善和加强农村执法工作。

一是进一步优化组织建设体系。根据党的十六大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客观规律,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改革,理顺各级司法机关和执法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科学界定职权范围,逐步形成既有利于发挥整体执法效能,又体现权力制衡的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保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配套制度和措施。重点实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错案追究制和部门执法公示制度等,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要在各级国家机关推行部门普法执法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定期检查考核,做到执法主体明确,目标责任到位,保证措施落实。

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完善执法监督建设机制。要严肃纠正和查处各种执法不严、执法违法行为,定期对执法、司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优化执法环境。要加强对各地、各行业审批权、许可权、处罚权、司法权、裁决权、国家财产财务建设权等公共权力行使的监督,强化对重大事项的听证监督和重大案件的个案监督。把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的监督力度,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有效实施。

此外,加强农村依法行政,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还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强化各项建设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改善行政执法活动,确保各项行政建设工作的合法性。行政执法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乡村、社区都应围绕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提高效率、加强廉政建设,依法建立健全政(企)务公开、村务公开、执法检查、复议应诉等制度,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㈣强化农村基础工作,加大农村依法治理的治本功效。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的今天,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法治化建设的治本功能日益显现。因此,加强农村法治化建设,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农村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这项中心任务,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职能,发掘潜力。当前,要加大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要针对国家建设征地拆迁、职工安置、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接茬帮教等职能,依法整治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竭力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农村司法行政机构承担着依法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禁毒等多项职能,是农村法治化建设的协调和建设机构。各级领导干部已经从“司法所忙起来、农村干部静下来”中体会到了法治化建设对促进一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对农村司法所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如西吉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不断加强农村司法机构建设,给乡镇司法服务所增加了编制和人员,配备了专用摩托等交通工具,有力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各行政村治保委员会和治安联防大队的各项工作制度,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做到了责任到村、到组、到人,从而使全县司法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确保了农村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农村各项经济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当然,加大法治化建设的治本功效,还需各级党委、政府的进一步的重视和支持,农村司法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只有农村基础工作的不断加强,农村法治化建设才有保障。

㈤坚持建设教育与清理整顿一齐抓,努力提高司法、执法和法律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严格的执法、公正的司法、优质的法律服务靠的是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工作队伍。加强农村法治化建设,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一要对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队伍进行清理整顿。要加强素质培训,加大业绩考核,对政治素质不高、业务能力差的人员要予以清退。对徇私枉法、执法不严、知法犯法的违纪人员要依法惩处,保持执法、司法队伍的纯洁性。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执法工作由临时或辅助性人员来做。这些人员文比素质较低、业务能力较差,严重地影响着农村执法效果,影响着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因此,应该依法停止合同工、临时工从事执法活动。二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健全对执法、司法人员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录用、晋升、辞退和综合法律考评、持证上岗等制度,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循环机制,以高素质的建设队伍促进农村高水平的法治化建设。三要加快法学教育发展步伐,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法律人才,改善农村执法、司法、法律服务队伍中专门人才构成偏低的状况。

(六)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法治化建设。农村各项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加强农村法治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要继续夯实农村基础,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丰富载体,开辟新途径,在农村大力推广“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原创:http:///民主建设”的经验,推进农村建设的民主化、法治化。要以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重点,抓好农村行业部门的依法治理,带动农村法治化建设工作的纵深化发展。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选准工作切人点,全方位推进农村依法治理上层次、上规模。要紧紧围绕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综合治理与单项治理相结合,依法集中整治,切实增强农村法治化建设的社会效益。

论和谐社会的道德选择 篇7

一、建设和谐社会进行道德选择的必要性

在20世纪以前的西方文明中, 西方人就始终受一种共识的指导, 认为存在一种绝对的价值体系。不管这种价值体系是希腊的未知神、基督教《圣经》中的救世主、犹太人《圣经·旧约》的耶和华, 还是启蒙运动思想家们所谓的自然规律。而兼容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宗教价值体系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核心和灵魂。在西方人看来, 如果没有上帝, 一个社会就不可能有协调、公正与和睦。然而, 指导西方多个世纪的行为的共识在20世纪终于终结了。人们开始认为, 不存在上帝, 不存在绝对的超然的价值, 生命的意义主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既然没有绝对的超然的价值体系, 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绝对的道德准则。人们生活在一种相对主义的环境中, 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价值世界之中。

中国的人价值观念, 早已不属于传统的儒、道、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不久前才提出, 要在全民之中形成共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随着我们关于其他时代和其他文化中人们处理价值问题的知识成倍的增加, 人们的价值观也逐渐由绝对走向相对, 由一元走向多元。今天的人们实际上已经生活在大不相同的风俗习惯之中, 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不仅存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文化之中, 而且存在于同一社会内部。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对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一问题各持已见, 人们已不再持有相同的价值观念。不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生活的人们确实在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 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人类实践和思维的飞速发展, 今天的人们在思考问题时, 往往具有重叠的多元的视角。现代化诚然是对古老田园生活的否定, 把人们从那种质朴的和谐境界带到了充满竞争的生活氛围之中, 整个社会也由相对的静止、宁静转为使人兴奋和不安的高速运转和冲突之中。但这决不是说和谐已经失去意义, 相反,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稳定以及生态的平衡, 既是现代化走向成功的前提, 又是现代化努力追求的目的。

二、和谐社会的道德选择需要科学伦理学的指导

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们认为, 在今天的道德选择中必须坚持己他两利的原则, 这是一种新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是以集体本位为特征的, 而新集体主义则强调了对个性的尊重。前者主张:“大河有水小河满”, 后者强调“小河无水大河干”;前者主张“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后者强调“集体的事未必就是大事, 个人的事未必就是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 更加注重维护个人的正当合法权益。在明确利己的道德价值的同时, 新集体主义又肯定了必要时无私利他与自我牺牲的道德价值。这些观点, 既符合集体主义原则, 又超越了传统的集体主义原则。例如对“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的道德价值的肯定, 明确是在不可两全的情况下的一种正确的道德选择, 而在可以两全的情况下, 就不是正确的道德选择, 从而不具有最大的道德价值。以往集体主义理论的偏差在于, 不区分“可不可以两全”的具体情况, 而是片面地一味肯定个人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的道德价值, 从而形成一种实际的误导, 似乎“越左越革命”。因为, 没有明确为己、利己行为的道德价值, 从而否定了人利己的正当性和应有的道德价值, 也就不能正确指导人们的道德选择。

不论是“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的传统伦理思想, 还是“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现代道德观, 都在倡导一种“道德至上”的观点。其实, 道德与法一样, 就其自身来说, 不过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 因而是一种害和恶, 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 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 (社会的崩溃) 和获得更大的利或善 (社会的存在发展) , 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 是必要的恶, 是人类为了达到利己目的 (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 而创造的害己手段 (压抑、限制每个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 。因此, 道德不是为了道德和品德自身, 而是为了道德和品德自身之外的利益、幸福;不是为了道义, 而是为了功利———为了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 最终增进每个人的利益, 实现每个人的幸福。道德是以利他为导向的, 却必须以利己为根基, 是利他与利己的统一, 道德之利乃共同利益之利。这就突破了传统的“道义至上主义”和利他主义“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偏颇, 强调了道德的他律性与自利性, 这显然是一种“功利主义”的道德观。这种道德观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核心的要求的。以人为本, 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道德建设也同样如此。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 道德是一种“必要的恶”, 必要的恶也是一种恶, 恶就不是好东西, 但必要之恶又是为了取得好的结果所必需的, 由于净余额为善, 因此它又是好东西。在这里, 好与坏都不是绝对的。以药为例, “是药三分毒”, 可对于有病之人, 它又是好东西。所以, 还是要有道德———但必须是优良的道德。因为优良的道德是治病的良药, 而不是害人的毒药。既使是治病的良药, 用少了不管用, 用多了也是会害死人, 这就有一个度的问题。例如, “奉献精神”是社会成员所必需的, 但怎样才能让人们“勇于奉献、乐于奉献”呢?如果说, 像过去所奉行的那种所谓“无私奉献”的道德标准, 让道德高尚的人“白干”, 结果是经常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凄惨景象, 人们大多看到的是“老实人吃亏, 好人不得好报”等等, 其结果就会使我们倡导的道德的号召力还不如宗教。为什么?佛教讲好人得好报, 天主教讲好人升天堂, 有一种温暖的心灵慰籍。既然大家要爱这个社会大家庭, 为她奉献, 社会就要让那些做出了奉献的人感到人间社会的温暖, 让人们切实感到为他人其实是为自己, 不是白干!有了这种信念, 你想人们能不“勇于奉献、乐于奉献”吗?

三、和谐社会的道德选择必须以公正为基础

我们今天究竟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呢?一种道德只有当其与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在性质上同质, 从而在功能上耦合, 它才能获得内在的活力。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社会存在, 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 道德上不能一味的只强调奉献, 和谐社会的道德选择必须以公正为基础, 是在公正基础上的无私奉献。因此, 道德重建的基础是注重培养公民公正的德性, 公正的德性是其它更为高尚的德性赖以成长的基础。

公正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 是同等的利害相交换的行为。亚里士多德一再强调“在各种德性中, 人们认为公正是最重要的。”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说的一段话, 启发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这一观点的深意, 这段话的意思是:圣经中说到, 撒母耳的儿子在别士巴由撒母耳立为士师以后, 收受贿赂, 以公肥私。于是以色列人民便不再要上帝做他们的国王, 而是要求撒母耳为他们选一个国王来治理他们, 就像其他国家一样。这说明, 上帝如果不公道, 人们连对上帝的信仰都会失去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更清楚的揭示了公正的重要性, 他说:“社会存在的基础与其说是仁慈, 毋宁说是公正。没有仁慈, 社会固然处于一种令人不快的状态, 却仍然能够存在;但是, 不公正的盛行则必定使社会完全崩溃。”可见, 公正是多么的重要啊!可是, 我们从上小学就开始接受利他主义道德观的教育, 读的课本上, 有教人要诚实的“说谎的孩子”的故事, 有教人谦让的“孔融让梨”的故事, 有教人智慧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等等, 就是没有教人公正的故事。直到今天似乎还是这样。因此, 我们并不懂得公正的深意。要么, 把公正理解为平均主义而热衷“吃大锅饭”;要么, 忽视公正而造成贫富悬殊和腐败的盛行。前者导致了社会的普遍贫困, 后者则是民众产生“仇富”、“仇官”心理的根本原因。前者使我们的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后者曾经一再导致人民革命的发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不懂得或不重视公正的民族是可悲的, 更是可怕的。

自然, 从道德境界上看公正并不高尚, 正如休谟所言:“正义只是起源于人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以及自然为满足人类需要所准备的稀少的供应。”“如果每样东西都同样丰富地供给于人类, 或者每个人对于每个人都有像对自己的那种慈爱的感情和关怀, 那么人类对正义和非义也就都不会知道了。”由公正来自客观上的财富相对匮乏和主观上的自利与有限的慷慨可以看出:公正的要义就是斤斤计较的等利交换。显然, 我们倡导的“无私奉献”不是公正, 也没有人说它是公正。不论是我们塑造的道德楷模———从雷锋到孔繁森, 还是我们对待这些楷模的态度以及给予他们的待遇, 都与公正无关。他们的言行超越了公正, 我们对他们提出了比公正要高尚得多的道德标准———无私奉献。然而, 如果没有公正这个最低的道德基础, 就难免会有“老实人吃亏”的埋怨声。一个历来十分重视诚实正直品德教育的民族, 时至今日竟面临诚实正直美德缺失的危险, 以至于今天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教育重点仍然是诚实!这难道还不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摘要:和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和谐社会是矛盾对立的双方或多方有机统一的社会, 必将是处于一种有序状态的社会。和谐社会的道德选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伦理课题之一, 伦理学理应给予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德选择,公正,奉献

参考文献

[1]黄显中.公正德性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2]宋增伟.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3]唐代兴.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论和谐社会法治化 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网络舆情;预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8)04—0037—(03)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为社会公众表达舆情、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的同时,也使不良网络舆论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影响力日益加大,从而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法规、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的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因此,加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不良网络舆情预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的基本内涵、特点与作用

(一)网络舆情的基本内涵

1994年以来,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迅速普及。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的网民数量已增至2.1亿人,略低于美国的2.15亿,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网民数量的迅猛增加,为网络舆情的形成提供了庞大的参与人群,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也为世人所瞩目。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它主要通过新闻跟帖、网络论坛(BBS)、聊天室(ChatRoom)、博客(Blog)、维基(Wiki)、聚合新闻(RSS)和即时通讯(QQ和MSN)等实现并加以强化。从本质上讲,网络舆情就是一种社会舆论,如果对网络舆情缺乏预警,一旦事态发展成突发事件,就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突发性。在网络环境下,舆情的传播和表达具有了较高的时效性,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通过网络媒体迅捷的报道,网民在获知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内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交换想法。有时一个热点事件的报道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使之在网上迅速蔓延。二是规模大。网络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由于网民遍布于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同时,由于互联网应用服务日趋多样,就为信息在网上传播提供了更多途径。网上的每一条信息,都可能迅速蔓延扩散,并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共鸣,出现一呼百应的情形。

(三)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

网络舆情具有两方面的作用,网络舆情引导好了,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在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如2003年3月湖北青年孙志刚被殴致死案中,网上舆论的压力推动了国家《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对“刘涌”案的热烈讨论,间接促使中国最高人民法院50多年来第一次提审地方普通刑事案,推翻了沈阳高院的判决,改判刘涌死刑,立即执行。这些情况使人们切身感受到了网络舆情形成的积极作用。又如1999年5月,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的导弹袭击后,人们迅速利用网络表达义愤,发出怒吼,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美游行。2005年,针对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入常”问题,许多网民在互联网上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对“日本入常”和抵制日货的网络签名活动。这些网络舆情虽然容易引发中国部分民众的过激行为,但也可以由此向世界迅速表达中国民众的情感与意识。

二、不良网络舆情的特点与形成原因

(一)不良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中的不良网络舆情能够引发社会危机,破坏社会稳定与和谐,如果对不良网络舆情缺乏预警,一旦事态发展成突发事件,就很容易加重政府与群众的对抗情绪,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良网络舆情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偏差性。美国的《纽约人》杂志在1993年曾刊登过画家斯坦纳的一幅漫画:两只狗坐在电脑前上网。意思是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幅漫画充分体现了网络的隐匿性特点。正是网络的这种隐匿性,就使网络容易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挫折,或对社会问题产生片面认识,都会利用网络进行宣泄。加之西方敌对势力有意掩盖真相或进行肆意歪曲,就使一些网络舆情因具有偏差性而成为不良网络舆晴。二是危害严重。随着互联网逐步深入社会生活,网上呈现出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境内和境外相互渗透,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局面,一旦出现适当的“导火索”,就很可能形成网上舆论的热点、焦点舆论。再加上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等特点,就使各种矛盾在网上传播、蔓延、聚焦、放大,从而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引发一连串社会危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不良网络舆情形成的原因

1西方敌对势力的网络渗透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西方敌对势力对华网络渗透大开了方便之门。他们利用互联网大肆进行反华宣传、造谣惑众、恶意炒作和蓄意煽动制造动乱等。尤其是境外一些网站,利用编造假新闻,鼓动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导致不明真相的群众产生消极舆情,引发社会动荡,达到其破坏国家安全与稳定、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翻党的领导的阴谋。

2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容易引发不良网络舆情

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具有极强的时间性、震撼性、负面性和不可预料性,能够迅速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和热点。在网上通过发帖、跟帖形成互动式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就会形成规模较大的网络舆论,如果不满和失望的网络舆论通过互联网集中表现出来,就容易形成不良网络舆情,引起突发事件。当前最容易引发民众关注并形成不良网络舆情的事件通常有三类:一是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如工资、房价、物价、公共安全等;二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社会正义、社会公平、反腐败等;三是爱国和民族问题,如中日关系、台湾问题等。

3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引发的网络舆情

互联网上的一些虚假或不良信息一旦被网民采信,在评论和传播过程中,就会被歪曲和放大,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特别是有关境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很容易使民众产生恐慌和畏惧心理,引发社会动荡。

三、加强不良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意义

网络舆情如果引导不好,就可能使部分网民情绪失控、失去理智,也可能带来具大的破坏性。特别

是对一些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引导不好,极易形成网上的舆论焦点和热点,如果人们感觉通过网络已经不能发泄情绪时,就会用游行、示威、静坐请愿的方式来表达舆情,从而引发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所以说,对不良网络舆情预警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正和民主政治的建设,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加强不良网络舆情预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不良网络舆情汇集的新通道,中国各级政府也开始关注网络论坛所传递的信息,希望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了解来自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以便迅速、准确地把握社会脉搏的跳动,及时化解各种矛盾,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加强网络舆情预警工作,无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不良网络舆情预警,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预计将达到3000美元,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看,这个阶段既是经济社会“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一般来说,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这个阶段,各国都会进入不协调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以及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最易激化的高风险期。因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预防不良网络舆情引发的突发事件,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大局。

(三)加强不良网络舆情预警,是防范“西化、“分化”图谋的需要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他们利用互联网对中国长期进行渗透和颠覆。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就曾毫不掩饰地说:“中国不会拒绝网络,拒绝网络就是拒绝现代化,只要中国不拒绝网络,我们就有武器。”可见,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的企图昭然若揭。所以,加强对不良网络舆情预警,及时发现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渗透、颠覆图谋,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措施。

四、加强不良网络舆情预警的措施

(一)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不良网络舆情引起的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事先制定有效的不良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就能及时对不良网络舆情的发展进行监测分析和引导,避免事件向消极的方向发展,使对不良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从即时处置型向事前预警型转变。为了及时有效地掌握不良网络舆情动态,应该成立专门的工作队伍,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平台,以便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状况,了解网民群体的倾向和意愿,发现网上突发性事件的苗头,及时封堵各类有害信息,处置各种突发情况。

(二)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江泽民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所以,针对网上热点和焦点问题,主流媒体不能丧失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对热点话题要分析研判,准确把握,积极介入,快速应对。为此,在处置不良网络舆情危机时,要发挥新闻网站的“先发优势”,权威披露,说清事实,以正视听。同时,还应针对热点话题,梳理情况,对症下药,解疑释惑。通过权威访谈、专家访谈、网上调查、网上座谈、论坛讨论等形式,努力做到让积极、健康的声音引领网上舆论。此外,还要对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进行批驳,反击错误言论,纠正认识偏差,使网络舆情具有正确的导向。

(三)制定周密的应对不良网络舆情的预案

制订预案是不良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我们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局面,使防范工作有的放矢。制定预案要加强针对性、实战性和严密性,要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和体现高效性,并组织演练,从中发现问题,反复修改。预案的最后落实,主要体现在现场处置上,因此,现场组织指挥机构、通讯联络方法、现场处置小组任务分工、职责、权限、范围等都要详细、周密,做到常备不懈,防患于未然。

(四)开发和应用高科技产品,提升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有效性

不良网络舆情预警监测的核心是及时有效地实现舆情反馈,它包括定期反馈和随时反馈。面对网络舆论的海量信息,除了依靠网络舆情预警监测工作人员外,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应用高科技产品,通过软件来进行舆情的采集、存储、舆情分析和处理,有效地做好不良网络舆情危机的监管和引导工作,从而极大地提高对不良网络舆情预警的效率。

上一篇:黄埔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财务管理规定下一篇:上海就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