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024-07-10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精选8篇)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背诵版)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原理 第一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第二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预测试题】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 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只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就能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 C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D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第三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全党同志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治国、更加扎实地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向着建设法治中国不断前进。

【预测试题】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正确的有?()A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第二章 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一)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二)、完善立法体制。

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由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依法建立健全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立法专家顾问制度。

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

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不能久拖不决。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增加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人数,更多发挥人大代表参与起草和修改法律作用。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

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探索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

(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创新适应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国有、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各类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保护。国家保护企业以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法律依据的要求。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投资管理、土地管理、能源和矿产资源、农业、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法律法规,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平等使用。依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反对垄断,促进合理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依法推进基层民主和行业自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完善选举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

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制定社区矫正法。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抓紧出台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

【预测试题】关于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B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C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只需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D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第二节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

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改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

【预测试题】关于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下列哪些选项说法正确?

A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B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C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D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

第三节 保证公正司法

提高司法公信力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完善惩戒妨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拒不执行生效裁判和决定、藐视法庭权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

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检察官调离、辞退或者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

二、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

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改革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办理跨地区案件。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合理调整行政诉讼案件管辖制度,切实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的惩治力度。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完善审级制度,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该督促其纠正。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明确司法机关内部各层级权限,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司法机关内部人员不得违反规定干预其他人员正在办理的案件,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主任检察官、主办侦查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

加强职务犯罪线索管理,健全受理、分流、查办、信息反馈制度,明确纪检监察和刑事司法办案标准和程序衔接,依法严格查办职务犯罪案件。

三、推进严格司法。

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健全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明确各类司法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四、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

五、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申请权、申诉权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切实解决执行难,制定强制执行法,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落实终审和诉讼终结制度,实行诉访分离,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由律师代理制度。对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六、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

依法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严禁司法人员私下接触当事人及律师、泄露或者为其打探案情、接受吃请或者收受其财物、为律师介绍代理和辩护业务等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惩治司法掮客行为,防止利益输送。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人员、吊销执业证书的律师和公证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衙门作风、霸道作风,坚决反对和惩治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行为。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预测试题】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虽然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但如果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造成的作用不大 B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坚决不让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

C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D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尤其是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第

四节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一、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加强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引导和监督其依法开展活动。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

三、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

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四、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强化行政机关解决同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功能。

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绝不允许其形成气候。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

【预测试题】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关于法律的权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的权威性必须依靠严厉的刑罚才能得以树立与维护 B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C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D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市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第三章

法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第一节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索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一、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法律至上,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抓住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突出政治标准,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

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畅通具备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进入法治专门队伍的通道,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加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法治专门队伍建设。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建立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

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初任法官、检察官由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法院、检察院任职。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优秀法官、检察官中遴选。

二、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律师从业的基本要求,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提高律师队伍业务素质。完善执业保障机制。加强律师事务所管理,发挥律师协会自律作用,规范律师执业行为,监督律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强化准入、退出管理,严格执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切实发挥律师事务所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立公职律师,企业可设立公司律师,参与决策论证,提供法律意见,促进依法办事,防范法律风险。明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理顺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管理体制机制。

发展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队伍。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激励法律服务人才跨区域流动机制,逐步解决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法律服务资源不足和高端人才匮乏问题。

三、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组织编写和全面采用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纳入司法考试必考范围。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治工作部门人员互聘计划,重点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中国国情的高水平法学家和专家团队,建设高素质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兼职教师队伍。

【预测试题】下列关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索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B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C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提高律师队伍业务素质

D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第二节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一、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各自优势,促进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互联互动。党委要定期听取政法机关工作汇报,做促进公正司法、维护法律权威的表率。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各级党委要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依法治国中积极发挥作用。

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委决策部署。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各级党委政法委员会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建设政法队伍、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司法环境上,带头依法办事,保障宪法法律正确统一实施。政法机关党组织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在法治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保障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加大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和解释力度,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党的纪律是党内规矩。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坚决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对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必须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

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成严密的长效机制。完善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政治、工作、生活待遇方面各项制度规定。着力整治各种特权行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必须依纪依法予以坚决惩处,决不手软。

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

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强化基层法治队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推进法治干部下基层活动。

五、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眼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积极稳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等方面改革。加快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健全适应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要求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军事法规制度的制定权限和程序。将所有军事规范性文件纳入审查范围,完善审查制度,增强军事法规制度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

坚持从严治军铁律,加大军事法规执行力度,明确执法责任,完善执法制度,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推动依法治军落到实处。

健全军事法制工作体制,建立完善领导机关法制工作机构。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完善统一领导的军事审判、检察制度.维护国防利益,保障军人合法权益,防范打击违法犯罪。建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在各级领导机关设立军事法律顾问。完善重大决策和军事行动法律咨询保障制度。改革军队纪检监察体制。

强化官兵法治理念和法治察养。把法律知识学习纳入军队院校教育体系、干部理论学习和部队教育训练体系。列为军队院校学员必修课和部队官兵必学必训内容。完善军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军事法治理论研究。

六、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依法行使中央权力,依法保障高度自治,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保障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发展和各领域交流合作,防范和反对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运用法治方式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完善涉台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和保障两岸人民关系、推进两岸交流合作。运用法律手段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依法保护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权益。加强内地同香港和澳门、大陆同台湾的执法司法协作.共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活动。

七、加强涉外法律工作。

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依法处理涉外经济、社会事务,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强化涉外法律服务,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国公民、法人在我国的正当权益,依法维护海外侨胞权益。深化司法领域国际合作,完善我国司法协助体制。扩大国际司法协助覆盖面。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加大海外追赃追逃、遣返引渡力度。积极参与执法安全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贩毒走私、跨国有组织犯罪。

【预测试题】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

B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C加强涉外法律工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依法处理涉外经济、社会事务,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D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篇2

一、法治文明的缺失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 法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 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式, 法治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活动均依法而治, 达到文明的程度。法治文明是一个国家实行法治的状态和程度所体现的文明, 因此法治文明是社会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 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因此, 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代表和标志着这个国家与人民文明程度和水平, 所以江泽民同志说: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历史上各种和谐社会的超越,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 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 在新世纪新阶段,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化, 既给中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 也必然带来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社会主义法制不完善, 现代社会的法治文明程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差很远。比如, 城管执法问题, 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领域, 中国至今还没有出台一部全国性的独立法规, 导致城管执法的合法性屡受争议, 结果导致城管似乎“无所不管”, 执法职能与卫生、工商、交管等政府部门均有交叉, 在城管和其他部门的管理职能有交叉和冲突的执法领域, 形成“有利益就争着管、无利益就没人管”的局面。并且, 随着《物权法》的实施, 城管在执法中没收包括流动摊贩在内的他人的生产工具、或者是其他的私人财产, 很显然与《物权法》有冲突;再如, 发生在上海的“钓鱼执法”问题, 很显然“钓鱼执法”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是一种公开的“公权敲诈”。“钓鱼执法”违法之处在于, 执法和非执法人员采用了引诱、欺诈、胁迫甚至暴力的方式取证, 违背了法治的基本精神。“钓鱼执法”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漠、法治观念不强、法治文明缺失的问题。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 都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 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 实现法治文明。

二、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2005年2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不仅充分说明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地位, 而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方面的要求看, 每个要求都必须通过法治才能得以实现, 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民主是以法治作为保障的民主, 民主和法治共同构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 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标志, 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就是法治化的过程, 离开法治来实现民主不是沦为无政府主义就是陷入专制政治, 从而伤害民主自身;公平正义只能通过法治化的途径才能实现, 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就在于捍卫公平正义, 离开法治绝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 因为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衍生出不公和邪恶, 而法治就是制权的, 只有防止权力的异化, 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诚信友爱是人性好的品质, 这种练好品质的实现及实现的程度, 既靠人自身的道德提升, 更需要有良好的制度, 而法治既对诚信友爱的给予肯定, 使人们认同并实践, 更对违背诚信的行为进行制裁, 进而促进社会的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因为, 法治为各种社会冲突和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 如果离开了法治的保障, 活力就可能演化成为危害社会的力量, 最终摧垮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法治之所以优于人治, 最根本的在于它使一切社会活动有序运行, 因此, 社会要安定有序, 必须依法治国, 摒弃人治;人与自然相和谐相处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 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各国现代化的历史恰恰是基于“人统治自然”、“掠夺自然”而非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实现的, 而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改变这种观念。但是受利益的驱动, 要实现从观念到实践的转变单靠人的自觉是不够的, 必须通过法治文明的培养、法治的途径来约束人们行为, 唯此, 才能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2]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看, 在每一个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和矛盾, 而它们的解决内在的要求依法解决。

三、法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措施

法治文明既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那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走法治之路。在当代中国, 伴随着政治的民主化, 人们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式不应是强制而是法治, 法治不是治民的工具, 而是民治的方式。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法治不完善的根源在于法治文明的缺失:法治精神没有充分体现到一切社会事务中、依法办事没有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会习惯。

因为只有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 依法治国, 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才能使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通过法治来解决, 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所以, 除完善其他条件之外, 必须从一切方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铺设良好的管道。

为此,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 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 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首先, 完善法律制度, 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规范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加强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监督。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 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其次,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完善诉讼、检察监督、刑罚执行、教育矫治、司法鉴定、刑事赔偿、司法考试等制度。加强司法民主建设, 健全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制度, 发挥律师、公证、和解、调解、仲裁的积极作用。加强司法救助, 对贫困群众减免诉讼费。健全巡回审判, 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 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 方便群众诉讼。规范诉讼、律师、仲裁收费。加强人权司法保护, 严格依照法定原则和程序进行诉讼活动。完善执行工作机制, 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维护司法廉洁, 严肃追究徇私枉法、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从这些要求、原则和措施看, 都充分体现出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措施。任何社会都是多元主体存在的社会, 如何使多元的主体和谐共处, 首先就需要由法律来对这些主体的权利范围做出界分, 用法治规范人们的行为, 提高“法制化水平”[3], 使全体社会成员在任何场合下崇尚法治, 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紧密衔接, 使依法治国的方略得以落实, 使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得以协调, 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总之, 在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学实践中, 既要以教材体系为依据, 又要实现理论内容的整合, 努力体现法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彰显与内在统一, 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感染力, 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1997-09-12.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2007-10-15.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这是我党积极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而提出的新的治国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又是法学的根基于源头,发展要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发展的成果要与全体人民共享。习近平同志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需求,对于和谐社会,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了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要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指出要尊重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在安定有序方面要求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人们内部发生矛盾时要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法的和谐价值在于法有协调不同主体或同一主体之间多种、多样、多变的价值追求、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

1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

1.1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主要来自于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只反映西方国家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单纯的马克思法律思想既然没有总结中国过去的法律实践经验,对中国当前的法律实践的指导也就缺乏针对性,所以不能当然地适用于中国。如果要确立马克思法律思想对中国当前的法治实践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必须要中国化。

1.2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缺乏建构性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缺乏建构性表现在其创立目的是“革命”。资产阶级是被“革命”的对象,资本主义法律是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资产阶级所提倡的“自由”、“平等”的法律价值是欺骗无产阶级的,是“锁链”,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法律鲜有涉及,而我国当前早已经完成革命的历史任务,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当前中国的基本任务,是稳定和发展,“稳定是第一责任”、“发展是第一要务”。实践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指导,但已经变化的法律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即从原先的革命、批判性质走向建设,建构性质。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才能对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有效地指导,促进中国法治更好的向前发展。

1.3不能完全反映当代的社会现实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实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活的时代的社会实践及其以前的社会历史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新的社会实践渐次产生和发展,许多新的法律问题也应运而生,这是马克愚主义经典作家没有预料到的。如:当今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我国当前在进入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后,社会矛盾凸显,人民内部矛盾在一定地区、一定领域还比较突出:而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继续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效果明显,这些措施是值得我们社会主义田家学习。因此,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要想对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则必须要反映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必须要中国化。

2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借鉴西方法治建设经验和理论,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重大课题和使命。当然,借鉴需要批判和科学取舍,而不能采单纯的拿来主义。在充分借鉴和移植对西方国家现有行之有效的法治理论和法律制度时,要避免生搬硬套、生吞活剥的机械做法,要进行批判性地借鉴与吸收,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

借鉴西方法治经验必须与中国国情与法治规律相结合。我国的国情,无论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还是在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以及人们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借鉴西方法治经验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离开中国国情去谈论法治的现代化,去简单地移植西方国家法律制度,带来的只会是混乱。

借鉴西方法治建设成功的经验,我国的法治建设要以形式法治为基础,以实质法治为导向,坚持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协调和统一。所谓形式法治,就是指在法治建设中,更多地注重形式正义,强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政府依法行政、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程序公正等合法性问题。而所谓实质法治,则是指在法治建设中,更加注重实质正义,强调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和社会的真正公平、公正等合理性问题。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社会需求,由着重推行形式法治逐步过渡到重视实质法治,并使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互推动,相互促进。考察西方国家社会转型时期,都是比较好地兼顾了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才建立起了成熟的法治国家。在形式法治建设方面,要首先突出程序正义的重要性。程序正义是形式法治的基本要素。目前,在法律制度的建设上,要加快程序法的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刑事、民事特别是行政等领域的程序立法,尽早出台行政程序法典,以程序确保公权力的公开、公正行使。其次,要确保法律平等保护原则的有效实施。平等保护是形式法治的基本要求。目前,要把法律平等保护作为解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的基本原则,要通过完善立法和公正司法、执法解决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平等对待问题,让每一个公民都获得法律的平等保护和尊重。

3结束语

在中国法治实践中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修正、丰富、發展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也才能不断推进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基本历史轨迹[J].法制日报.2011年7月6日.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篇4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与法治秩序之构建

葛兰西创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发现,当前我国社会秩序失范的.重要症结就在于公民意识未能有效确立,导致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未能在社会成员中形成有效的内化.因此,要克服“道德滑坡”和“法律信仰危机”现象,就必须充分发挥公民意识的“文化领导权”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普遍有效确立.

作 者:刘雪松 LIU Xue-song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求是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SEEKING TRUTH年,卷(期):32(3)分类号:B089.1关键词:市民社会理论 市场经济秩序 公民意识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篇5

一、传统法律文化必然会对当代中国的法治产生影响。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而是在他们所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极端注重伦理纲常的社会,这一传统生生不息。然而当代中国是必然要实行法治的,这是中华民族兴起所必经的历史过程。中国试图建设法治国家的努力已有百余年,但是回顾这百余年的沧桑历程,中国仍然没有实现法律的现代化。

1842年到1901年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在坚持根本的政治制度、伦理纲常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了一些与西方法律接近的改良和补充,这是一条过于保守的道路。“这一道路的主张者没有认识到世界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没有清醒的认识到中华法系已经整体落后的事实,没有充分认识到新的世界秩序的真谛,天真的以为中华法系只是一所只需经过一些修补就可以恢复完美的大房子。” 1905年开始的清末修律到1949年国民政府垮台,这一时期法律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是贯穿了“全盘西化”的原则;而自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权建立到1978年的法律现代化进程则以“全盘苏联化”为原则,这两个阶段的法律现代化都是照抄照搬他国的东西,无视本国实际,以强制推进的急功近利的方式迫使中国法律实现现代化,事实已经证明这是失败的。中国真正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严格的来讲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这百余年并不成功的经历与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以礼入法,礼法结合”,“刑民不分,以民为主”,“息讼厌讼,崇尚调解”等法律传统相比,根基尚不够牢靠。否则,当今的老百姓就不会称秉公执法的公职人员为“青天大老爷”,也不会不自觉的将整个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为数不多的少数英雄人物的身上了。

中国要在法治的道路上赶超西方主要的发达国家必须要加速度的发展,对西方的法律文化要采取“拿来主义”,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正视历史,正视现实,搞清楚我国法治建设中的哪些弊端与传统法律文化有关,只有找到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

二、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搜寻传统法律文化的遗殇。

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将文化分为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两大结构。他认为,文化包含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有形的是显型文化,隐形的是隐型文化。参照克鲁克洪的文化结构理论,法律文化可以分为显型结构层面的法律文化和隐型层面的法律文化两大结构。制度性的法律文化属于显型文化,包括三个层面: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它总要人用权力来维持和运行,是一国法律文化的表现形式;理念性的法律文化属于隐型文化,也包括三个层面: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它深藏于社会深层,是一国法律文化的根基。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呼应才能推动法律文化的良性发展。在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应如此,即社会主义社会主体应当具备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社会主义法治相适应的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思想。但事实情况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完善了诸多法律制度,完备了大量的法律设施,但是却缺乏与之完全相适应的隐型层面上的法律文化的建设。

从本质上讲,法治也是一种文化。起源在西方。古希腊社会是一个处于半岛上,从事海事运输的社会,整个社会并不是一个放大了的家庭,而是打破血缘关系的城邦商业社会。其后的罗马时代,更是一个简单商品生产高度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文明的历史运动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多的表现为理性化的契约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存在至高无上的王权,公民拥有尽可能多的权利,而这些权利中最重要的是对城邦的管理权。古代中国的王权是至高无上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古代中国只有一个人的权利,其他人的权利在个人权力的阴影下荡然无存。因此中国没有长出权利和民主的观念,也失去了生长出法治的机会。

现在我们以一个完全异质的法律文化去改造一个具有根深蒂固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土壤的法律观念和法律体系时,这一异质的文化推行起来所遇到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一)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强调国家本位主义,忽视个人权利自由。

古代中国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的,一个个的小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这种小家庭中,以长幼尊卑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宝塔型的等级结构”。这种家族式的宗法等级结构需要国家的认可和扶植,由无数个宗法家族构成的社会必然会架起宝塔型的“大家”,因此中国古代政权的架构,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家族制度的模拟和扩大,也就是说以皇权为中心的国家政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凡是在精神上支持、拥护这种典型的专制统治的观念和理论,无论是强调以“权”、“术”治民的法家的国家专制和集权思想还是强调以“仁”、“孝”治世的儒家的德治思想同样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并使这些理论和观念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本位主义就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生存环境。强调国家利益,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注重团结,这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如果这种妥协没有了限度,就否定了人作为社会主体的个性。而尊重人的权利、自由和个性正是法治所追求的。

欧洲许多学者和思想家们在分析中国为何曾经辉煌一时却最终悲壮的落伍时都不约而同的认为是缺乏个性自由导致了这个伟大民族的衰败。因为无条件的顺从“这种束缚人的理智、才干与情感的幼稚做法势必削弱整个国家的实力。如果教育只是矫揉造作的形式,倘若

虚假与规矩充斥并束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国家还有什么巨大的作用!人类思想的精神还有什么崇高的作用!当人们考察中国历史的前进历程,研究它的活动的时候,谁不为他们在许多方面一事无成感到惊诧!这是一个为避免错误而仅有一个人干活的群体。这里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现成的,人们你来我去,你推我拖,只是为了不对该国那孩童般尊严的礼俗破坏。无论是战斗精神还是思维精神都与这个终日守着火炉睡觉从早到晚喝着热茶的民族无缘。”

今天国家本位主义的法律传统虽然在制度层面上已经被否定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控制着人们的思想,这直接导致了现今我国公民对权利的不尊重,维权意识的淡薄。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下,中华民族的人民习惯了顺从、忍让,无形中导致了对法律的轻视、远离和不信任,因此他们难以真正地以纳税人的身份理直气壮的监督政府行为,理所当然地要求政府保障自身的权利,不卑不亢与政府对话。

(二)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一种工具主义文化,忽视了民主的参政议政。

直至今日,部分社会主体仍然存在着法即是刑的观念。这是因为古代中国“刑民不分,以刑为主”,法律只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它一方面与专制政体一起造就了人们胆怯、愚昧、懦弱、奴性的人格,另一方面又与礼教相结合,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则行事,“追求‘和合’境界,培育了人们‘忍为尚’、‘和为贵’的法律心态,然而和则忍,退则让,让则屈,屈则从,屈从则是非不分”。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人们对更多的是服从既定的法律法规,对法律是否侵犯了自身的天赋权利的追究是较少的,对至关重要的选举权等基本权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政议政的观念淡漠。

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们经常秉持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心理,除非与对方有什么深仇大恨,或者对方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诉诸于法院的。凡事的立场都是中庸,不偏不倚,很少鲜明表达自己的立场,唯恐惹祸上身。

(三)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和等级秩序,忽视了平等。

纵观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虽然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说,但是事实上在漫长的封建传统中贯彻的却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八辟”、“八议”和“准五服以制礼”等等级制度,严格区分嫡庶、房份、辈份、年龄、地位的不同。因此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观念在今天的老百姓心目中仍然难以接受,即使在普普通通的民事生活中,权仍大于法,掌握着国家行政、司法、立法权力的人员以及这些人员的亲属们也享受着特权的待遇。这直接导致了权力腐败的滋生。

此外由于古代中国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形态,因此人情大于法、亲情大于法也成为法治建设道路上的羁绊。

三、中西合璧,取长补短。

中国要奋起,历史不能退回,我们实在没有耐心去慢慢的培育法治生成的历史土壤,因此人为的去培育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显型文化相适应的隐型文化是必要的。

(一)理智地看待道德。

在道德方面中华民族温和、稳重、热情、善良、诚实守信、富有牺牲精神等美德都为中外所称颂,但是我们在发扬道德优势的同时,还要理智的看待人性。人毕竟是社会中的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舍己为人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是社会上少数精英人物的高尚情操,不能以此来要求普通的民众,因为普通人是无法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如果一个制度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那只是一种理想,这个制度就会失去它所存在的最初价值。如果强迫人们去接受并遵守这一制度,就扭曲了人性,最终的恶果要么使人变得虚伪要么使人变得盲目。因此我们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同时,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法治理论,尊重人,给与人充分的自由,同时要勇敢的面对人的劣根性,并从制度上对其予以限制。

(二)认真的对待私权利。

法治要想真正地深入人心,就必须为解决人类的终极关怀而努力奋斗。几千年来,法学在西方始终能够成为一门显学,法治能够在西方社会始终成为热门话题,与西方法治的主要价值观念-自然法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关注密不可分;而中国的法学长期以来在工具主义的传统法律文化下,法律是以义务为本位的,中国的“法治”长期以来让人感到毛骨悚然,难以成为国人的自觉自愿行为,就在于过去中国的法治对人的终极关怀关注不够,不能成为人们追求幸福、身心愉快的一种生存方式。

现在我国在法治建设这一大好环境下,在有制度支持的同时,要在日常的教育中普及权利的观念。以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的公共利益不受损害为前提,一方面要教育掌权者尊重公民的权利,另一方面要鼓励公民积极行使权利,争取权利,维护权利,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的各种制度有的放矢。

(三)充分地培养民主平等。

民主简而言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西方使用的“Democracy”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涵义:其一,由全体公民按多数裁决程序直接行使政治决定权的政府形式,通常称为直接民主;其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篇6

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姜伟

[摘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提出的新的治国理念,反映了时代呼唤和人民意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作为一个科学体系,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项内容相辅相成,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科学地诠释了法治与执政、法治与人民、法治与正义、法治与社会、法治与政党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D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043(2008)-04(上)-0005-8 2005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全新概念,表明我们党对执政治国规律的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①,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法治建设的具体指导纲领,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法治思想领域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全面阐述中国共产党人法治建设思想的纲领性文献。研读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内涵,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时代主题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途上,我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立足国情,审时度势,及时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了时代呼唤和人民意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下中国的时代主题昭示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运而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

(一)法治理念的经济基础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 ①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本文援引的内容,除注明出处的以外,均为党的十七大报告。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发展史。循着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由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转折、由快速发展到科学发展的调整、由经济建设到社会建设的拓展,发展的领域越来越宽,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对法治的依赖也越来越强。

经济发展是法治建设的立足点和生长点,而法治建设是经济发展的调整器和助推器。法治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科学发展首先是规范发展,社会建设应该是和谐建设,都需要法治作为常规手段,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公正的法律秩序。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的变革,经济结构、社会组织、利益格局、人际关系,都需要法治的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依托法治的保驾护航,只有为各类经济主体设定平等的权利义务,我国的市场才能高效有序地运行;只有为科学发展确定行为规则,我国的经济才能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只有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以人为本的保障,我们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应该指出,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本质之别。如何根据中国特色,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法治理念,是一个事关根本、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理论贡献,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二)法治理念的政治动因

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的普遍形式,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政党执政的方式治理国家。中国共产党已经建党87年,在全国执政亦达59年。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已执政不等于会执政,更不等于能长期执政。如何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完成。党中央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论断,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政党建设的战略眼光和法律思维,体现了执政党在国家法治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依法执政就是党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国家政权实行政治领导,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相呼应,表明我们国家的各项工作都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政治和法律保障。

党需要依法执政,法治建设更需要执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出“党的领导”的要求,将依法治国与党依法执政统一起来,将法治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统一起来,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思想。

(三)法治理念的社会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

①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因此,党中央科学分析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新课题新矛盾,及时确定新目标新任务,十六大报告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把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五中全会确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定。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新党章又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冲突和矛盾的社会,重要的是勇于正视冲突、积极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把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治”被确定为首要因素,其实其他因素也与法治息息相关。可见,法治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多么重要。党中央的决定在描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时,首先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确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时,特别强调“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②这是党中央文件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里程碑。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由和谐的内涵与法治的品格决 ①参见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了这一论断。②参见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定的。首先,和谐社会与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是统一的,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尊重、保障人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公平正义既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也是法治建设的价值准则。最后,法治的规范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石和必要手段。只有把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纳入法治的调整范围,社会和谐才有切实的保障。法治作为现实的法律秩序,也是和谐社会的存在形式。总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趋向是和谐社会,法治国家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和实现途径,和谐社会是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形态。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法治的实现程度。

(四)法治理念的实践根据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也是人类对其生存方式的一种理性选择。中国共产党人对法治建设的系统思考,始于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首次将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1996年,党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①。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明确:“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成为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一个里程碑。1999年,依法治国载入宪法。由此,我们国家步入法治建设的发展时期。从“法制”到“法治”,由目标、方针上升为基本方略,虽然是文字的变化,但意义深远,影响重大,表明我们党对法治的认识逐步深化,对法治的作用愈发重视。经过十年的法治建设,法治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通篇频现法治话语,使用“法治”等相关用语达60余处,“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治军”、“依法行政”,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号召,把法治建设推向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建设法治国家的不懈努力。

确定法治建设的目标以后,我国面临着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法治国家的抉择。应该说,在缺乏法治传统的中国,实现法治是全国人民的愿望,但是,实践法治尚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必然事倍功半,甚至可能迷失方向。正是针对法治实践中的困惑以及见仁见智的学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人类社会法治建设的规律,借鉴、甄别各种法治理念,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仅科学地回答了这个现实问题,而且指明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方向。

①参见1996年2月8日,中央第三次法治讲座江泽民同志的总结讲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确立,但是,法治的力量不仅仅在于法律制度的完备,更表现在社会成员对法律的高度尊重和普遍遵守。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会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人民群众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实践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法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科学的法律制度、完备的法律体系、公正的司法活动、国民的法律素养、良好的执法环境等诸要素的有机统一。现代法治实际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推进,同步建设。如果我们只重视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不重视建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都将缺乏根基和基础。这是因为由法律制度转化为法治实践,最终形成法治秩序,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建设法治国家,离不开法治理念的生成、法治社会的培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特别是法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生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着科学精神、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实践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人类文明的一般法治原则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将现代法治精神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厘清了与其他法治思想的本质区别,在世界法治文明格局中独树一帜,成为法治理念的新模式。这不仅是对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世界法治文明的重大贡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中国特色就是社会主义化、现代化、中国化的有机统一。

(一)法治理念的社会主义化

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旗帜,代表着法治理念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精神实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与资本主义法治理念具有根本的区别。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从手段到目的、从特征描述到本质揭示的路径变化。根据这些理论创新成果,不难看出,我国的法治理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首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法治理念主张“服务大局”,揭示了法治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法治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其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消灭阶级,消除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法治理念强调“公平正义”,一方面是从体制和机制上根除产生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弊端,“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另一方面,通过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①再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凸显了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本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法治理念关注“执法为民”,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诠释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人民性。其实,人民民主的要求贯穿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每个要素中。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本来就互为表里,密不可分。最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表明我国法治建设的政治信仰和发展方向。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看,我国的发展目标就是近期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检察机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践行者和捍卫者,必须努力在执法思想、执法实践、执法作风等方面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正确方向,体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二)法治理念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当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法治宣言。现代化实际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是自主性、包容性、先进性、开放性的辩证统一。我国法治理念的现代化,实际是向现代法治国家追赶或超越的历史进程。

法治理念的现代化首先是面向历史传统的自我超越,是一个扬弃与变革的过程。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悠久的国家,虽然法律文化源远流长,但法治观念比较淡薄,尊重人权、公平正义一直没能成为社会公共准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就实现了历史跨越,是法治文明的进步和法治建设的提速。其次,法治理念的现代化是面向当今世界的自我完善,是一个向现代法治国家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产生于近代西方文明。我国虽然是法治现代化的后发国家,但是可以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是一个比较和选择的过程。尽管世界各国的政治生态、文化传统有所不同,但是,基于人类的需求和理性,一些文明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可以跨越民族和国家界限,超越制度和文化障碍,充分交流、沟通,契合现代潮流,接纳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理念为我所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吸纳各国法治文明资源中的合理因素和有益成果,借鉴、甄别各种法治理念,把其核心价值与中国法治建设的独特体会有机结合,提出了具有鲜明现代化色彩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最后,法治理念的现代化是面向未来的自我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演进过程。“实践永无止境,创 ①参见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永无止境。”人类社会一直并将继续向高级形态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不会一成不变,将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继续折射人类最新法治文明的光辉,另一方面,根据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和完善法治理念的内涵。

(三)法治理念的中国化

在我国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后,曾经出现一股“全盘西化”的思潮。这种理论认为,法治的现代化就是西化,西化就是欧美化,主张全面移植外国的法治理念、政治制度、法律体系。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二中全会曾明确指出:“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世界上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昭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们只能在全球化与本土性的共融互动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论。我国的法治建设必须立足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国情就是环境。一国的法治建设只能植根于本土资源,适应本国的政治生态、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法治建设的命运和走向。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其次,国情赋予使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只能适应中国需要,服务中国建设。在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法治建设应该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再次,国情决定路径。中国的法治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由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决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延伸和展开。国情生成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中也有体现。如“执法为民”,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以“仁”为核心的民本思想的文化传承;“服务大局”则观照出我国传统文化“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的思想。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体系

党中央立意高远,深刻把握我国法治建设的规律,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科学地诠释了法治与执政、法治与人民、法治与正义、法治与社会、法治与政党的关系,体现了内容和形式、手段和目的、价值和功利的辩证统一,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政治原则,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科学体系,五项内容相辅相成,不能相互割裂,也不能相互替代,更不能彼此对立。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一)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法治理念必然倡导依法治国,法治不仅是国家的一种治理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关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

①“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描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明确“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并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表明我国的法治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依法治国,首先要树立法律的权威,即所谓的形式法治,使法律成为国家和个人行为规范的最高准则,形成尊重法律、信任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十七大报告三次提到“权威”,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建立“权威的司法制度”,主张“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其次,依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正义价值,即所谓的实质法治(良法之治),法律的内容要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充分保障公民权利、约束国家机关的权力,防止国家权力滥用,这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1]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同时要求:“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充分体现了法治的要求。最后,依法治国主张建立公开、公正的程序规范国家权力,即所谓的程序法治(看得见的公正)。“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2]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 ①参见2005年9月6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度保障。”党中央在十七大上对依法治国进行全面部署,且如此具体,表明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坚强信念。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要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去,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贯彻落实的执行者、促进者和捍卫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

(二)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法治精神就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命运、利益与价值的关注。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强调“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执法为民就是要求国家机关做到保护人民利益与维护法律权威的高度统一,反映了我们党的执政宗旨和我们国家的政治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和方向。

执法为民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首先,执法为民表明依法治国不是依法治民,人民是国家机关的服务对象,不是管制对象。因此,国家机关要端正执法态度,改进执法作风,“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绝对不能损害人民利益。其次,执法为民说明我国的法治是人民的法治。执法与为民的关系就是维护国家意志和维护人民意志的关系。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在我们国家,国家意志实际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是统一的。执法必须为民,也只能为民。再次,执法为民突出“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由人民赋予、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国家主人,公务员是社会公仆,执法为民是必然的结论。最后,执法为民重点在“执法”,核心是“为民”,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符合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检察机关要坚持以人民满意作为检察工作的最终标准,规范执法行为,寓执法于服务之中,以人道的、人性化的方式对待人民群众,充分体现法治的人文精神和司法的人文关怀,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使法治成为人民群众的生存方式,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三)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依法治国,不是单纯强调法律的权威。社会成员对法律的真诚信仰和自觉遵守来自于法律所具有的公平、正义价值和对人类的关爱精神。法治必须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利益冲突,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法治的深层涵义在于,法律制度要体现公平正义的灵魂,执法实践要彰显公平正义的追求,法律秩序要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没有社会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公正执法,就难以维护社会稳定。”十七大报告把“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特别强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可见,公平正义不仅是法治理念,也是社会理念,更上升为执政理念。

公平和正义作为两个法律概念,都是正当性的根据,但有不同的涵义。正义侧重于对法律内容及实践结果的评价,公平则注重于法律形式和诉讼过程的评价。正义是公平的内在灵魂,公平是正义的外在生命,公平是前提,正义是结果,二者联系紧密,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准则。将二者割裂开来,势必偏离公平正义理念的要求。

正义蕴含公平、公正、公道、平等、自由、权利等价值内涵。通俗地讲,正义有三项基本要求,一是主张创制法律时设定权利义务的合理性,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权利与义务之间要保持一致性。二是强调是非分明、惩恶扬善,维护社会秩序。尊重合法权益,追究违法行为,就是法治的基本正义。责任是法律的生命。“违法必究”是正义的属性,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和有力保障。无论是公民、法人违法,还是执法机关违法,都必须依法追究其责任,否则必然导致“有法不依”,损害法律正义。三是救助弱者,重点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法律格言“无救济则无权利”、“有救济才有权利”,便是正义的表达形式。法治的全部注意力应该在于“救济”,保证全社会成员都能享有公民的权利。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揭示了实现正义的根本途径。

公平是正义的构成要素,在法律意义上,公平就是立场客观,不偏不倚,主要有三个原则。一是平等性,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特权,也禁止歧视,同等条件下提供平等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护。二是中立性,即在执法过程中,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仲裁者也不能对争议双方有好恶偏见。三是客观性,即反对主观臆断,反对感情用事,司法决定要以事实(证据)为基础,以理性推理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弘扬了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明确要求。检察机关要规范执法行为,正确处理追诉犯罪与保障人权、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公平正义与诉讼效率的关系,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公平正义。

(四)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法治为大局服务是由法治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地位决定的。法治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不是孤立的。“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相反地,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行。”[3]在社会的大格局中,法治只是其中的一极,属于局部。法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开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社会主义法治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工具。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对公民的权益以及社会秩序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法治固然是人类的理想,但是,法治的意义首先是作为实现社会福祉、人类幸福的手段。脱离这个终极目的,法治的价值便大打折扣。可见,为大局服务,是法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法治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使命。其实,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大局体现着全体人民的普遍意志和根本利益,恰恰体现着社会主义法的意志的核心,依法治国与服务大局并不矛盾,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法治作为国家治理方式,必须顾及全局、把握大局,服从服务于国家的中心工作。

服务大局是检验法治建设和检察工作成效的重要准则。一个国家实现法治的过程,也是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当下中国的大局就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十七大报告的阐述清楚地表明社会主义法治需要服务、也必须服从的大局。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就是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根本目标提供公正有序的法律环境。

检察工作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定有序的法治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律服务。具体说,就是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人民利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检察工作服务大局需要正确处理三对关系。一是依法履行职责与服务大局的关系。服务大局是政治责任,也是法律责任,但是不能脱离本职工作、更不能超越法定职责服务大局。如果背离职责,不仅不能服务好大局,还可能扰乱全局。二是严格执法与服务大局的关系。服务大局并不是在法律之外去寻找办案的标准,而是强调着眼于大局准确地适用法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考虑大局的需要,运用法律手段为发展和稳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其实,公平正义一直要接受两个方面的评价,即法律的评价与社会的评价。社会主义法治强调服务大局就是坚持法律正义与社会正义的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在实践中,检察机关既不能无视社会评价而机械执法、孤立执法,导致法律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冲突;也不能违反法律、甚至损害法治原则迎合一部分人的要求,换取暂时的稳定。法律效果是最基本的标准,没有好的法律效果,不可能有好的社会效果。

(五)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政党对法治社会的领导是当今世界的普遍规则。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法治模式,是和该国的国情特别是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在中国这样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建设法治国家、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党的领导,是不切实际的。中国的法治建设必须依靠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已经明确载入了宪法。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领导核心。事实已经证明,从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到党的十七大确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正是中国共产党凭借其执政地位和政治权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法治化进程。离开了党的领导,中国的法治建设就会迷失政治方向,也不可能保证我国法治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我们头脑要十分清醒,立场要十分坚定,旗帜要十分鲜明,绝不能有任何丝毫动摇。

党与法治的关系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事关法治建设兴衰成败的大局。在倡导法治的条件下,不能把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对立起来,否定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作用是错误的,也是行不通的。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全部过程中,就是“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①其实,实行社会主义法治与坚持党的领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法律是党通过国家政权贯彻党的政策的基本手段,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就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结果,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就是维护执政党的政治权威。因此,我们应该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党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把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把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法律负责统一起来,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①参见2004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和法律至上,在党的领导下开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开创检察事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篇7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法治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准确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精神, 是全面反映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精神, 是集中代表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先进理念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本质特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标志,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元素。没有法治的社会主义是虚伪的社会主义, 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也谈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也必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想。一是法治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用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 审视立法、执法、司法。二是要把发展作为法治建设的主体, 通过法制来引导、规范、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必须以依法治国为内容。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 前提是有法可依, 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核心是依宪治国, 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 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必须以执政为民为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呼声, 反映群众愿望, 关心群众疾苦, 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善于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职责范围内, 严格依照法定程序, 管理政治、经济、文化事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人民造福。

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必要性

(一) 目前法治精神缺失的表现

1.“权力主治”而非“法律至上”。“权力主治”而非“法律至上”最典型的表现是权大于法。2013年7月25日晚, 河南省信阳市交警二大队民警在对一辆牌号为豫SA7098小轿车司机进行酒精检测时, 突然从该车下来一个中年男子, 一边推交警一边把驾驶员往回拉, 并不停地喊:“我是处级领导, 谁敢查我的车?谁敢查我?我是处级领导!”男子的喊叫声, 立即引来众多路人的围观。经查该车为信阳市体育局公车, 男子为该局副局长姚世斌。

2.“守法机会主义”而非“法律得到普遍遵守”。守法机会主义表现为:一是守法上的“搭便车”。就是从别人遵纪守法形成的法治环境中得到好处, 当事人在法律对自己有利时就遵守, 对自己不利时就试图违反。对法律采取规避甚至公然违反的态度, 在合法与违法之间打“擦边球”。二是违法上的“法不责众”。是指当人们认为某一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或普遍性时, 尤其是涉及人员越多时, 就越难以处罚。

3.“选择性执法”而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选择性执法, 是指法律实施主体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区别对待。也就是说, 一部法律是否适用, 对谁适用、在何时适用以及适用程度, 皆取决于执法者自身的判断甚至好恶。在中国目前的法律实践中, 或多或少存在“选择性执法”的事实, 或者至少是公众认为存在这样的事实。而“无论是选择对象执法, 还是选择时间执法, 归根结底, 都源于法治精神的缺失。

4.“走关系”而非“走程序”。法律用不用?守不守?都离不开掂量、权衡, 这其中的关键要素被称为“关系”。在与法律打交道的过程中, 只要“关系硬”, 什么规则、程序都可能网开一面。是故, 从达官贵人到普通百姓, 无不深知“关系”之厉害, 遇到麻烦事则殚精竭虑“走关系”、四处活动“走后门”, 以求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时至今日, 社会公众一方面抨击、斥责“关系”带来了司法不公、正义受损;但另一方面, 一旦遇到法律问题, 每个人仍然是毫不犹豫地“跑关系”。法治精神的应然立场和社会行动的实然立场似乎没有得到有效弥合。

(二) 法治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1.重德轻法的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孔子曰:“听讼, 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在古代中国人眼里, 诉讼过程中无论原告还是被告, 都被认为是极不光彩的角色。诉讼是道德败坏的结果或表现, 打官司就成了不光彩的同义语。古人在说到诉讼行为及其参与者时, 常常要加上明显带有贬义的前缀或后缀词, 以示鄙弃。如“滋讼”、“讼棍”等。

2.君权至上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封建社会皇权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大权, 既掌握国家最高军政大权, 又拥有最高立法权, 还控制着国家的最高司法审判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只剩下“君主”这样一位受人崇拜和信仰的对象, 从而为人们信仰权力奠定了牢不可破的政治基础。人间的一切法律都来自于君主, 君主既可一言废法, 也可一言兴法。权大于法, 官贵民贱、以权代法的“人治”思想至今根深蒂固地残存在许多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中。权力至上的传统政治文化所酿造出的不信仰法律的悲剧, 使当代中国法治精神的构建困难重重。

3.有法不依, 助长了法律虚无主义。中国是一个大陆法系国家, 法律是被作为参照样本来执行的, 诸多的法律法规, 明文规定了禁止做什么, 但没有规定违反了怎么办, 没有详细说明违反了的具体惩罚措施。所以违法被当成了部分单位、个人的家常便饭。因为执法单位无权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没有明文规定的惩罚措施, 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 则某些违法在一定程度下变成了合法。《劳动法》的违法惩罚措施不明的现象比较突出是造成众多单位非法延长工时, 工人敢怒而不敢言的根本原因, 《环保法》的违法成本过低是造成环境保护执法无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法律的实用化程度和违法成本过低将法律法规的有效性降低了一半。

4.执法不严, 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执法不严助长了有法不依现象的蔓延。如果一个人违法, 就马上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则下一个人违法的人出现的几率将会降低。但是如果一个人违法没有及时受到惩罚, 将会有更多的加入到违法的行列。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 诸多的法律赋予了诸多的执法主体资格, 诸多的执法部门享有着属于全社会的执法权力, 但是在执法的过程中, 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或者胆怯于其他力量的阻挠, 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多见。环境状况长期得不到彻底改善, 难道于环保执法不严没有关系吗?执法不严将法律法规的有效性降低了四分之一。

5.司法权依附于行政权, 损害了司法的独立性。在中国, 由于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的财政经费有赖于同级行政部门的拨给, 人事制度上受制于同级党委或者上级党委, 案件审理时如果地方政府来说情, 来干涉, 法院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一些重大或有争议案件的最终决定要接受同级党委政法委的“协调”, 使得司法的独立难以真正实现。

三、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路径

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是一个系统工程。执政党要依法执政, 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 司法机关要依法司法, 广大人民群众要自觉守法, 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当全社会都把法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时候, 法治精神就会形成”。

(一) 克服轻法思想, 信仰法治精神

一是克服重人治轻法治思想。在剥削阶级统治的旧时代, 国家官吏居高临下支配社会、统治者意志决定一切、权大于法等现象非常突出。时至今日, 仍有少数行使公共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自以为高人一等, 不愿意受法律的约束, 滥用权力。这与他们的法治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有些干部只对上级领导负责, 而不对人民负责、不对法律负责, 仅靠作批示、下命令处理问题, 乃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 认为个人的意志和权力可以大于法律, 如此等等势必削弱和损害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二是克服重人情轻法治思想。在中国的现实社会中, 一些人经常以亲情乡谊为纽带, 通过熟人之间的相互交往, 结成严密厚实的“关系网”。他们往往以情代法, 无论做什么事情, 首先想到的仍然是靠亲属、老乡、朋友、同学、战友、上下级等各种关系, 习惯于以人情而不是以法律来调整利益关系, 认为离开熟人难办事。狭隘的人情和义气重于法律, 这种认知方式和思维定式, 冲淡了法治氛围, 使一部分人对提倡法治产生抵触情绪。

三是克服重伦理轻法治思想。宗法伦理是世俗社会行事的基本准则, 长期以来, 它对民间百姓的慑制作用在许多时空层面上要超过国家法律。在建设法治中国进程中, 要克服过分强调伦理, 无视法律条文、法律程序, 忽视法律的刚性约束的作用,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应当有机结合起来。

(二) 坚持普法教育, 培养法治精神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法制宣传教育理念。要把促进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使人们明白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可以更好地满足公民的合法需求和期待, 给公民带来更多的好处。公民只有带着希望和期待学习法律, 才能真正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从而使之真正成为一种公共精神。

二是要把为民服务贯穿于法制宣传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把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法律法规作为普法的重要内容, 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不断变教育型普法为服务型普法, 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 以“人性化”的方式开展普法。不断的更新普法内容, 是增强群众学法自觉性的有效途径, 变过去“我们宣传什么, 群众就学什么”为现在的“群众需要什么, 我们就宣传什么”, 真正从群众对法律法规需求出发, 从帮助群众解决法律难点、热点问题入手。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法制宣传载体作用。以“法律六进” (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为重要载体, 努力把法制宣传教育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渗透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 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上来, 让法治精神在各个领域结出硕果。

(三) 坚持依法治国, 贯彻法治精神

一是党要依法执政。首先要求党转变思维方式。变政治思维、政绩思维为法律思维, 即维护权利、制约权力的观念;法律神圣、宪法至上的观念;以人为本、人民主权的观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其次要求党转变领导方式。变“替人民当家作主”为“由人民当家作主”, 即改变以党的决定、决议、政策的方式实施领导为依靠法律的实施来实现党的领导;改变对各项工作的直接的、具体的领导为宏观的、政治的领导。第三要求党转变干部管理方式。变任命制为选举制, 改对上负责为对下负责。

二是政府要依法行政。 (1) 各级组织和干部以提高法律认识为前提, 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 (2) 各级组织和干部以提高法律意识为重点, 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3) 各级组织和干部以提高执法素质为关键, 全面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4) 各级组织和干部以深化监督机制为突破口, 促进依法行政更加公正、公开、透明。

三是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司法程序和司法行为的权威和公信力的重要体现。坚持全面、立体的司法公正观强化四个统一意识:强化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统一意识;强化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相统一的意识;强化客观公正与主观公正相统一意识;强化个案公正与普遍公正相统一意识。

(四) 坚持自觉守法, 滋养法治精神

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督察长刘金国, 在指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亮剑”行动中, 全国共破案近3万起, 打掉制假售假等犯罪团伙6 700余个;在指挥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中, 全国督促整改火灾隐患6 215万处。他有一个姐姐, 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为官以来, 他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 可自己的38个亲属, 无一人因为他打招呼跳出“农门”。他侄子考警校差了几分, 让他说说情办个自费, 也被回绝了。

他在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说:我是人民公仆, 如有不自觉守法, 有不廉洁、不公正、不负责、不作为的任何一点, 定将主动辞职, 坚决言行一致, 决不失信于民!

(五) 强化监督机制, 彰显法治精神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从中国实际看, 主要监督机制有三大类:

一是党内的监督。包括:党的代表大会的监督;党的专门监督机关 (纪委) 的监督;党的各级组织及其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党员的直接监督等四种基本方式。

二是政府内部的监督。包括:政府专门监督机关 (行政监察机关) 的监督;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公务员相互之间的直接监督等三种基本形式。

三是外部监督。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司法监督 (主要是指检察院和法院的监督) ;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监督;社会舆论 (主要是新闻媒介) 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 (主要是指通过信访举报、直接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和直接选举等) 等五种基本形式。

(六) 依法严惩腐败, 提振法治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从严治党, 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 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十八大以来已有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被查;李春城、衣俊卿、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李达球、蒋洁敏、季建业、廖少华、陈柏槐、郭有明、陈安众、付晓光、童名谦、李东生、杨刚、谭栖伟、万庆良等32名位省部级官员先后被查。其中刘铁男、郭永祥、郭有明、童名谦等10多人已移送司法。特别是2013年9月22日, 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判处薄熙来无期徒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薄熙来案从立案侦查、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到开庭审理, 再到法院宣判, 整个过程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 整个审理过程以微博直播等方式公开, 彰显了司法正义, 提振了法治精神, 表明了我们党和国家依法惩治腐败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

摘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科学内涵入手, 分析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必要性, 提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路径, 即克服轻法思想, 信仰法治精神;坚持普法教育, 培养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国, 贯彻法治精神;坚持自觉守法, 滋养法治精神;强化监督机制, 彰显法治精神;依法严惩腐败, 提振法治精神。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篇8

关键词:中国 传统法律文化 社会主义法治

党的十五大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确定下来。而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社会控制模式以及价值系统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它强调的不只是国家通过法律来控制社会,而且也强调国家本身受法律的支配,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特权。但由于各国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彼此间的法治之路都有所不同。

一、传统法律文化必然会对当代中国的法治产生影响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他们所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极端注重伦理纲常的社会,这一传统生生不息。当代中国必须实行法治,这是中华民族兴起所必经的历史过程。中国试图建设法治国家的努力已有百余年的沧桑历程,仍然没有实现法律的现代化。

从1842年到1901年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在坚持根本的政治制度、伦理纲常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了一些与西方法律接近的改良和补充,这是一条过于保守的道路。1905年开始的清末修律到1949年国民政府垮台,这一时期法律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是贯穿了“全盘西化”的原则;而自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权建立到1978年的法律现代化进程则以“全盘苏联化”为原则。这两个阶段的法律现代化都是照抄照搬他国的东西,无视本国实际,以强制推进方式急功近利地迫使中国法律实现现代化,事实已经证明是失败的。真正走上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严格来讲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这百余年并不成功的经历与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以礼入法,礼法结合”、“刑民不分,以民为主”、“息讼厌讼,崇尚调解”等法律传统相比,根基尚不够牢靠。

中国要正视现实,搞清楚我国法治建设中的哪些弊端与传统法律文化有关,找到症结,对症下药,加速法治化建设与发展。

二、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搜寻传统法律文化的遗殇

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将文化分为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两大结构。他认为,文化包含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有形的是显型文化,隐形的是隐型文化。参照克鲁克洪的文化结构理论,法律文化可以分为显型结构层面的法律文化和隐型层面的法律文化两大结构。制度性的法律文化属于显型文化,包括三个层面: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它总要人用权力来维持和运行,是一国法律文化的表现形式。理念性的法律文化属于隐型文化,也包括三个层面: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它藏于社会深层,是一国法律文化的根基。只有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呼应才能推动法律文化的良性发展。在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应如此,即社会主义社会主体应当具备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社会主义法治相适应的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思想。而事实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完善了诸多法律制度,完备了大量的法律设施,却缺乏与之完全相适应的隐型层面上的法律文化建设。以一个完全异质的法律文化去改造一个具有根深蒂固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土壤的法律观念和法律体系,这一异质的文化推行起来遇到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1、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强调国家本位主义,忽视了个人权利自由

古代中国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的,一个个的小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这种小家庭中,以长幼尊卑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宝塔型的等级结构”。这种家族式的宗法等级结构需要国家的认可和扶植,由无数个宗法家族构成的社会必然会架起宝塔型的“大家”,因此中国古代政权的架构,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家族制度的模拟和扩大,也就是说以皇权为中心的国家政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凡是在精神上支持、拥护这种典型的专制统治的观念和理论,无论是强调以“权”、“术”治民的法家的国家专制和集权思想还是强调以“仁”、“孝”治世的儒家的德治思想同样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并使这些理论和观念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本位主义就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生存环境。强调国家利益,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注重团结,这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如果这种妥协没有了限度,就否定了人作为社会主体的个性。而尊重人的权利、自由和个性正是法治所追求的。

欧洲许多学者和思想家们在分析中国为何曾经辉煌一时却最终悲壮地落伍时,不约而同地认为是缺乏个性自由导致了这个伟大民族的衰败。因为无条件的顺从这种束缚人的理智、才干与情感的幼稚做法势必削弱整个国家的实力。今天国家本位主义的法律传统虽然在制度层面上已经被否定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控制着人们的思想,直接导致了现今我国公民对权利不尊重、维权意识淡薄。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下,中华民族习惯了顺从、忍让,无形中导致了对法律的轻视、远离和不信任。

2、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一种工具主义文化,忽视了民主的参政议政

直至今日,部分社会主体仍然存在着法即是刑的观念,“刑民不分,以刑为主”,法律只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人们更多的是服从既定的法律法规,对法律是否侵犯自身的权利的追究是较少的,对至关重要的选举权等基本权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政议政的观念淡漠。

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普通老百性经常秉持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心理,凡事立场中庸、不偏不倚,很少鲜明表达自己的立场,唯恐惹祸上身。

3、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和等级秩序,忽视了平等

纵观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虽然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说,但事实上在漫长的封建传统中贯彻的却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八辟”、“八议”和“准五服以制礼”等等级制度,严格区分嫡庶、房份、辈份、年龄、地位的不同。因此,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观念在老百姓心目中仍然难以接受,即使在普普通通的民事生活中,权仍大于法,掌握着国家行政、司法、立法权力的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亲属们也享受着特权的待遇,这直接导致了权力腐败的滋生。此外由于古代中国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形态,因此人情大于法、亲情大于法也成为法治建设道路上的羁绊。

三、中国法治建设需中西合璧、取长补短

中国要奋起,必须致力于人为地去培育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显型文化相适应的隐型文化。

1、理智地看待道德

在道德方面,中华民族温和、稳重、热情、善良、诚实守信、富有牺牲精神等美德都为中外所称颂,但是我们在发扬道德优势的同时,还要理智地看待人性。人毕竟是社会中的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舍己为人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是社会上少数精英人物的高尚情操,不能以此来要求普通的民众。因此,我们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同时,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法治理论,尊重人,给与人充分的自由,同时要勇敢地面对人的劣根性,并从制度上对其予以限制。

2、认真地对待私权利

法治要想真正地深入人心,就必须为解决人类的终极关怀而努力奋斗。几千年来,法学在西方始终能够成为一门显学,法治能够在西方社会始终成为热门话题,与西方法治的主要价值观念——自然法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关注密不可分。我国的法治建设要在日常的教育中普及权利的观念,以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的公共利益不受损害为前提,一方面掌权者要尊重公民权利,另一方面公民要积极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3、充分地培养民主平等

上一篇:比较图形的面积优秀教学反思下一篇:行政文员个人原因辞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