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024-07-0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精选12篇)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篇1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文化层面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网络文化, 并且网络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迅速的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互联网传播文化, 进行思想的自由交流, 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 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以及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其基本要义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 坚持对主流文化的坚守与自信, 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不迷失方向, 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 大繁荣,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网络文化,理论基础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建设, 不仅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使得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而且也给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1) 对于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式下, 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我国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对人们思想正确的引导, 将网络文化建设成为群众表达民意、政治参与的平台, 创造良好的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1.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指导, 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理论基础, 以互联网为文化载体而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这样的网络文化引导文化积极向上的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文化理论,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文化体系为指导, 正确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现实, 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对其加以运用和引导, 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的传播途径, 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新工具, 这不仅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 自觉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建设, 让我国的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快速发展起来。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是我国文化中的一种类型, 它作为网络文化, 不仅具有一般网络文化的特征, 而且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下必然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独特的特征。我们应该从网络文化的一般特征入手, 并结合中国国情, 这样才能全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特征。

⑴网络文化的平等性、虚拟性、自发性和运行的无序性。网络文化作为互联网的一种衍生物, 以电脑为载体, 只要有一台可以联网的电脑, 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获取信息, 没有身份和技术的限制, 所以大家可以平等的参与其中, 实现人人平等的目标。在网络文化中, 大家都是一种虚拟的网络关系, 全民都可以参与, 且人人地位平等。因此网络文化具有平等性和虚拟性。

网络文化由于是以虚拟的网络为平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因此参与者也不是现实中的人, 而是一个个虚拟对象, 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不会受到现实中角色的过多束缚, 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 因此网络文化的表达具有自发性。另外正是人们可以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匿名表达, 所以人们在享受网络文化表达的自发性和自由性时, 由于网络制度的不健全和监督的局限性, 也导致网络文化的无序性, 例如在网络上制造一些谣言, 恶意抨击他人等。 (3)

对于网络文化, 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捷的同时, 也要加强对它的管理, 让它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引导社会文化积极向上的发展。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之上的, 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 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由于网络文化具有融合性强的特点, 容易导致网络的无序性, 因此, 我们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网络文化时, 对网络加以引导和监督, 大力倡导网络精神文明建设, 在网络文化中贯彻马克思主义文化内涵,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发展积极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4)

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保留着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和风尚, 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基础,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品质和时代性, 这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推广中华文化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导向性特征。网络文化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现代化发展平台, 要对其进行合理有序的管理, 使其能够对网民进行正确的引导, 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网络文化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特别稳定, 并且由于网络文化自身的虚拟性和无序性, 我们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 引导网民走向正确的道路,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在网络文化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在正确信念的指导下正确的使用网络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建设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 其中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中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部分,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中不仅要坚持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贯彻落实。

1.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文化理论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要想建设积极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环境, 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首先强调以人为本。人类是文化的主体, 文化是在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表现, 文化为人类所创造, 并最终服务于人类。其次, 马克思主义文化强调了文化的科学性和理性。文化是在人类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是人类理性的产物, 人类只有摆脱盲目性, 才能自觉地创造历史和文化。 (5)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整体发展战略着手, 按照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宣传科学理论, 传播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在网络文化中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贯彻落实对先进文化的建设。同时对先进网络文化的建设要坚持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将网络文化与新技术紧密结合, 以此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重要文化理论基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重要文化理论,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理论中有关文化的思想部分为指导, 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力度。坚持建设科学的、大众的、先进的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共产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要加强政府对网络文化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引导网民文明上网, 共同建设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精神家园。

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新形态, 对其进行建设是必不可少。对网络文化进行建设, 不仅可以在新形式的宣传平台上宣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观, 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同时还可以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 让网民在网上进行健康文明的交流, 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 网络文化的建设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建设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法律法规, 从而促进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的进步。

注释

1 吴玉琼.网络文化环境中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2 (12) :9-10.

2 熊伟焱.电子政务微博的正面影响及误区分析[J].科技传播, 2012 (16) :33-34.

3 陈娟.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8) :59-60.

4 微博与公民参政议政[J].晚霞, 2012 (10) :72-73.

5 白淑英.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及其理论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 (03) :88-89.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篇2

浅谈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社会建设;中国特色;丰富发展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建设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对社会建设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入探索,则是由肩负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共产党人开此先河。提出社会建设理论,对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充分发掘各行各业共产党员的潜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式方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做好社会建设方面的工作,又要做好与社会建设相衔接相协调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优势互补。

胡锦涛总书记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论观点,积极开展社会建设就是其中之一。他指出,要“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创新建设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新进展,既是对党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外一些执政党执政经验与教训的借鉴;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认真领会总书记的这段话,就会感到其中寓意十分深刻:首先,社会建设理论是一个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更为宏观的概念,其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社会建设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对社会建设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入探索,则是由肩负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共产党人开此先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伟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其次,提出社会建设理论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式方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然而,和谐社会建设,并未穷尽我国社会建设的创新思路,恰恰相反,它为我国的社会建设理论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条件。再次,社会建设理论为我国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社会体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体制是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由此可见,社会建设这一创新理论成果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强调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要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建设理论。

二、历练执政能力

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为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充分挖掘各行各业共产党员的潜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有助于提高各级党组织协调各方面工作的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理论,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使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完善;同时,为党提高执政能力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为调动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为全党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贯彻党的社会建设方针,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统筹全局、宏观指导和科学领导的作用,要经常分析社会建设状况,及时了解涉及和谐社会建设方方面 1

面的情况,不断深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认真研究和解决社会建设中重大和突出的问题。二是有助于提高党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能力。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开阔了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理论视野和实践环境,提高了党关注社会建设,从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解决党自身存在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党为民、务实、清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党的任务更加繁重,从事的建设领域更为宽广,全党同志必须更加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增强了党在完成四位一体的建设任务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自身的建设,建立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科学机制,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三是有助于提高密切联系群众、增强感召力的能力。社会建设理论,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密切的联系,以自己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带动群众搞好社会建设。全体党员只有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才能在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业中,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对于我们党在整个社会弘扬正气,从而提高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有助于民族创新意识、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党全国人民学习新本领、新知识的能力,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努力适应工作环境扩大、工作任务加重的新形势,努力学习,勇于实践。这种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丰富和发展社会建设理论的过程。可以相信,我们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在社会建设理论的指导下,创新理论一定会不断出现,创新成果一定会大量涌现,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三、完善建设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不仅提出了社会建设理论,而且还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开展社会建设,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采取的措施:一是提出采取十项措施做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工作。这些措施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既要做好社会建设方面的工作,又要做好与社会建设相衔接相协调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工作,而且强调“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全面、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二是要注意四个建设领域的差异。社会建设,侧重于社会结构的合理布局和优化。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推进这个新领域的工作,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领域;还要注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逐步认识了这些建设领域的特点,不断深化认识其发展规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社会建设领域则不同,在以往的建设中虽然也积累了经验,但作为一个新领域进行全面建设,必然要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既不能用抓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方法来抓社会建设,又不能只顾抓社会建设忽视了其他三个领域的建设,更不能忽视与它们的协调。正确的方法是:积极认识和努力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同时要注意其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联系和协调,使四位一体的建设事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三是要注意抓好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要把社会建设任务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生活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同基层民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还要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社会建设目标与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而且要不断地检查社会建设目标的执行情况,以便进一步改进。四是要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高效的社会建设机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要特别关注从建立社会建设机制方面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机制的基本点是:协调各方利益,化解社会矛盾,迅速快捷地反馈各种社会信息,了解社会建设的薄弱环节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四、优化社会管理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建设理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要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优势互补,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学习和领会:一是要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社会建设强调长期的成果和经验积累,侧重于宏观谋略、筹划,对建设全局的掌控,就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监督其执行情况;社会管理侧重于对社会运行过程中某个具体领域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优化,执行国家社会建设的政策和制度并负责领导组织实施,处理社会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是要在科学的社会建设方针指导下进行严密的社会管理。要深入研究和把握社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三是要积极谋划良好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并使各方密切配合,发挥最大效率。四是要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并对公共服务的效果进行严格科学的检查,及时整改,实现社会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五是要形成社会管理互动机制。我们在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科学的社会管理体系。我们必须注意,政府执行的社会政策一般具有“中位取向”,就是说,作为公共权力的受托者,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体现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而对少数弱势群体及其他需要救助的特殊群体的需要,却无力实现最好的满足。例如对残疾人、低收入者的保护,等等。即使政府能够提供这些服务,也存在效率和成本问题。政府机构作为公共权力组织,与专业的社会救助组织相比,无疑具有运作成本高、容易导致浪费等劣势。因此,需要社会组织的介入,他们具有专业优势,又特别热情,办事环节少,成本较政府组织要低。所以,要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社会服务、反映群众诉求、规范组织行为的作用。要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人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方面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要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形成社会服务网络化的新格局,积极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开展面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要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信息和资源机制,加强和改善对公共信息、公共资源、公共物品的管理和应用。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篇3

关键字 民主政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涵 时代意义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和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体系,实现了民主政治理论的中国化,《新民主主义论》一文率先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理论的道路。

一、《新民主主义论》——开启民主政治道路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著作中,首次提出在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勾画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的基本轮廓。毛泽东认为,中国工人阶级数量较少,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因此,不能盲目借鉴苏联经验,建设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毛泽东认为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建设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首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提出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他曾经说过,对于中国,民主和集中是必须的。一方面我们所要求的政府必须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民主制的意义;另一方面行政权力也要集中,在不违背民意的前提下,人民要求的政策应该交给政府去执行,这就是集中制的意义。从毛泽东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支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希望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民主政治理论的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民主政治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点,为其服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不断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使民主政治建设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取得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坚持这一制度,有利于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总之,民主政治的这些基本实现形式,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党和国家保障全体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并在保证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决策,以实现人民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在这一原则上建立起来的,它以制度的形式将国家权力赋予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民主政治的发展,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要坚持依法治国。

三、民主政治理论的时代意义

(一)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

每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都是国情的产物。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断于辛亥革命,现代的政治制度则随着革命的发展而引入中国。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发展相对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他们甚至想用西方的议会制度来代替中国的民主政治,但议会制真的适合中国吗?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民主政治制度,中国的社会民主生活才能健全,中国的政治才能实现民主化与法制化。

(二)民主政治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及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民主政治理论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移植,也不是对苏联模式的照搬,而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创造出来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理论。在中国,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因此中国不能按照苏联既有的道路走,基于此,毛泽东创造性的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以及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将中国的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型政权,这一政权的建立,既是一种理论的创新,又是一次制度上的升华。

(三)民主政治理论既实现了以民主动员群众又实现了以民主惠及人民

民主政治理论是手段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面临封建军阀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要实现民主,就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统治,这个时候,民主就是动员和号召民众的旗帜,是作为手段运用的。今天,中国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民主仍然有着强烈的手段性,也就是说,民主依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运作形式,只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更加突出的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性。

通过对《新民主主义论》的学习,我了解到民主政治思想的起源;通过对民主政治思想的分析和总结,我对这一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继承和实践,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创新,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83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7

[3]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167

[4]李抒望.论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中国化[J].创新,2011(6)

[5]刘世华,陈晓丹.毛泽东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09(6)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篇4

作为一名以高教理论研究为己任的学者, 我赞同周远清教授的上述判断, 这三个具有举全国高教理论和高教管理界之力协同攻关意义的高等教育重大理论研究阶段, 确实值得很好地总结和研究。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尽管具有全国性的无论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得以认可, 还是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得以承认的高等教育研究发端于改革开放初期, 经最初10来年的探索发展不仅导致了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起了积极作用的诸如《高等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的一大批学术论著的问世, 而且形成了对高等教育及其发展认识和体制、管理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批应用理论成果, 尤其是对高等教育属性和规律研究、高等教育战略研究、高等教育结构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高等教育评介等, 对指导我国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产生了理论引领的作用。但客观地说, 这些研究或出于学者个人及学术团体满足学术志趣的需要, 或出于解决当时高等教育以及大学改革发展遇到急需解决的一些现实问题的需要, 多少有些就事论事的痕迹, 还不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以及超前性。当然, 缺乏整体系统的理论思维至今仍然是我们事业和组织改革发展及管理中尚未根本解决的并非仅限于高等教育体系的问题。

但必须指出的是, 发轫于1993年, 由国家教委高教司发动, 多达数十个单位数百位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管理者参与, 先后持续4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以及先后起始于2007年、2010年由时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提出并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推动的“高等教育强国研究”, 以及旨在30多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及构建“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在笔者看来就是既涉及高等教育宏观改革发展治理, 又涵盖微观的具体的高等学校办学治校育人的关于高等教育整体性、系统性、超前性的宏大的理论研究, 其意义不仅在于参与的人数之多、研究的时间之久、成果的影响之大, 更在于其不同于以往或局限于学科建设需要的学术研究或限于解决局部问题需要的现实研究, 而是针对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宏远目标, 从而整体系统地梳理、总结和研究了高等教育的一系列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 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既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又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

如果说上述三大研究有什么内在联系, 就在于它们不仅体现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就具有了高度的理论自觉, 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理论思考走向理论成熟过程的缩影和反映, 并且在推动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其理论完善的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 如同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在关于“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课题设计时就指出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构建的过程。”随后刘献君教授在一篇文章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创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2]所以, 我们还不能说我国现在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但是, 无论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还是高等教育理论本身已有的大量丰硕的成果, 均使我们有足够的底气把历时30多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和高等教育理论探索实践, 视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理论的思考走向理论成熟的自觉,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正是在这个理论自觉的过程中健康发展和不断进步的。

可以说“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研究的初衷出于思考和解决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实践遇到的诸多问题的需要, “高等教育强国”研究则是基于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引领、推动作用这样一种高屋建瓴的认识后对极具战略意义的“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及“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宏大问题的理性论证, 而“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对30多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所产生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能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概括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改革发展具有整体性、宏观性及统领意义的高等教育理论进步的三个重要阶段?笔者对此持肯定的态度。事实亦然, 对高等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如此重视而且是有目的、有组织、有层次的推进之本身, 就足以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是循着从理论思考走向理论成熟的路径前行的, 说明了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不仅具有理论的自觉而且力图于高等教育成熟理论的建构, 这无疑也是三次重大研究的关联性及价值所在。

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参与者之一, 邓晓春研究员根据“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具体内容把其理论贡献具体归纳为如下八个方面:科学地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的内涵;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认识, 明确地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外部关系规律和内部关系规律;明确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社会属性、功能及使命, 为其战略重点地位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提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提出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涵;提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理念, 明确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内涵、重点和难点, 及各项改革之间的相互关系;提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教学及其改革的新理念, 明确了中国特色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改革使命、改革方向、依据和重点;提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新思想、新理念等[3]。笔者同意上述归纳, 但如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视为在高等教育从理论思考走向理论成熟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一个重要研究阶段, 那么根据这个立场我们似可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其成果“高等教育理论要点”对我国高等教育自觉于从理论思考走向理论成熟所做出的贡献, 做如下更集中、更具概括性的解读。

一、全面梳理和思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理论问题

“高等教育理论要点”涵盖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涉及的14个方面共60条, 其重大理论贡献之一就是:全面梳理并思考和回答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要素亦即其理论和现实问题。其中:“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历史、现状以及国际宏观背景出发”,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十四、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共16条, 提出并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办学方向、党的领导及适应国情等重大理论问题。毫无疑问, 具有近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概念是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产物, 但是一旦其落户并生存于某国度自然就要打上该国度文化的烙印, 既要适应其国情需要又受其文化影响。如耶鲁大学前校长莱文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述:一个国家的教育模式要与本国的文化相适应。因此, 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无法脱离其国情的需要及约束, 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必须首先明确国家需要并据此确定方向。

而“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适应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四、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既具有生产力的社会属性, 又具有上层建筑的社会属性”, “五、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战略重点”, “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力量的作用, 为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 以24条之多且最大的篇幅在全面深刻明确地回答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规律特征及社会功能的基础上, 特别强调和阐明了高等学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以知识创新为社会责任, 提出了高等学校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以确保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任务。完全可以说这五大部分构成了“高等教育理论要点”最核心的内容, 当然也是高等教育最本质、最核心的需要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办学者必须正确认识和回答的问题。

余者“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战略”, “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 “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建立与完善国家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十二、建设一支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大计”, “十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改革高等教育的有益经验”, 则就建设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途径、方法、原则等予以了全面的回答和论述。

尽管“高等教育理论要点”在所涉内容的排序上多少存在逻辑有待严谨、对大学文化传承及创新问题尚未涉及等不足, 但是其从高等教育的属性、规律、职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办学方向、制度管理、途径方法等所有要素予以了全面梳理, 完整系统地思考和回答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有效指导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高等教育理论要点”重大理论贡献之二是:有效指导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社会科学理论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如何独到和精致, 而在于对社会改革发展实践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指导意义。作为源于高等教育实践又反作用于高等教育实践且实践性最强的社会科学理论, 高等教育理论的价值只能通过是否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得以体现。“高等教育理论要点”开篇就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把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 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 也呼唤着科学理论的指导。党的十四大之后, 高等教育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初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就是这项研究成果的结晶。”[4]这是“高等教育理论要点”课题组基于高等教育理论对于高等教育实践之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也基于这个认识。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发起者、推动者, 周远清教授早在1993年8月召开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研究”第一次研讨会上就阐明了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要点’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并且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他强调道, “课题的研究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 要认真总结我国40多年来或更长时间以来高等教育实践的历史经验……要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 适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这个课题的研究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不是一些已有文件具体政策的堆积。要在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有指导意义。所以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要密切联系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 力求比较科学、比较准确、比较完整”[5]。

其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起始于1992年国家教委召开了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 国务院转发了会议文件《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 次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在这个历史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遇到了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问题集中到建设什么样的和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这就迫切需要进行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 希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系列基本问题。”[1]由此历史背景可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初衷就是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依据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事实亦然, 历时4年之久的声势浩大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其成果, 无论是对国家整体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还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办学治校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如, “高等教育理论要点”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坚持规模、结构、质量, 效益协调统一, 即适度规模, 优化结构, 提高质量, 增加效益的发展战略方针”的思想与党和国家于2003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从而有效指导了我国在“九五”期间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通过加强国家宏观规划和地区统筹, 从总体上控制和协调了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结构与布局、质量与效益的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展;针对课题研究提出的“要根据我国的财力, 采取以重点带动一般的方针, 加强必要的重点建设”, 我们有必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 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先进水平”之战略意义的认识和重视, 国务院于1995年批准实施了以“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为目的的“211工程”;课题组尤其是时任高教司司长的课题负责人周远清教授关于“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 其内容主要包括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两方面。体制改革是关键, 教学改革是核心,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根本目的”的思想认识, 无疑对“九五”和“十五”期间的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其一, 针对高等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之间的责、权、利没有明确划分和规范, 政府包得过多统得过死, 学校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应有权力和自我约束机制, 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而形成条块分割, 单科性、行业性的学校过多, 专业设置单一, 专业面过窄, 学校规模较小, 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 以及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国家采取了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战略选择, 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就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而言, 其主要思路如“高等教育理论要点”所述:“加强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淡化和改变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 加强省级政府的统筹, 变条块分割为条块有机结合,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发展相适应。”[4]“九五”期间, 教育部根据上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 通过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建共管原部委所属高等学校, 积极开展学校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 促进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进行合并, 鼓励企业单位与高等学校实行协作办学, 促进部分中央部门所属学校转由地方政府管理等五种机构和途径, 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以来形成的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 从而很好地推进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这次重大改革成效显著, 尤其是:“合并”改变了一些地区高校重复设置, 单科性学校过多, 办学规模过小的状况, 使学校布局趋于合理;“调整”使部门办学体制得到了根本转变, 迄今为止共有509所高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 其中360所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划转地方管;“共建”改变了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 打破了过去封闭办学的形式, 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共同提高的新型学校群。可以说, 由此构建的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校管理体制为我国高等教育后来的大发展、大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其二, 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这一指导思想, 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改革措施。仅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就连续制定颁发了多个关于教学改革的文件。如, 1997年出台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2000年颁发了《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 2001年制订了《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 2003年颁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等。必须强调的是, “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诸多理论贡献被系统地吸收到了1999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

毫无疑问, 国家和教育部这些关于教学改革的制度和措施的出台和落实, 对高等学校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紧紧围绕着人才培养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自觉加强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 为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更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教育学科是实践性最强的学科, 离开了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并丧失其立足之本。高等教育较之基础教育具有与社会及其实践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 由此决定了高等教育理论的强烈的实践性特征。高等教育理论的实践性不仅表现在人才培养及其学科属性的理论层面, 同时体现于高等教育理论对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宏观指导性。研究成果对当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并且至今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高等学校的办学治校育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为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总结和构建奠定了基础

“高等教育理论要点”重大理论贡献之三是:为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总结和构建奠定了基础。在时任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的倡议和推动下, 从2010年11月至今学会先后组织召开了近10次研讨会, 反复讨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诸如选题论证、课题组成员构成等相关问题。随后, 在学会新任会长瞿振元教授的卓有成效的组织下, 该项研究现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有学者誉之为“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理论总结的一个标志”。可以说,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应运而生的高等教育理论的作为功不能没。一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我国高等教育从理论思考走向理论成熟的发展历史, 时至今日确实到了有必要对其加以系统梳理总结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时候了。在对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结和构建的研究过程中, 笔者以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其成果“高等教育理论要点”为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总结和构建奠定了极为宝贵的基础。得出此结论的理由如下:

其一, 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学校规范管理的需要, 中共中央于1961年印发了简称为“高教60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由于“高等教育理论要点”恰好也是60条, 故被人们被誉为第二个“高教60条”。尽管二者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改革发展方面都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然而两者毕竟有较大的区别。由于前者是以中央下发的文件, 具有强制执行的极大权威性和法规严肃性, 所以其行文只是对高等学校必须怎样及应该怎样做出的极其简要的条款式的规定;而后者作为一项集中了国内一批著名教育理论学者、有经验的高教管理者, 且具有“政府与群众相结合, 管理部门与学校、研究单位相结合, 中央与地方相结合, 老、中、青相结合”协同研究特征的, 把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高等教育现实研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及决策研究高度结合起来的产物, 仅是一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理论成果。此外, 前者是针对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规范的制度文件, 而后者则是既包括高等教育属性特征规律、办学治学育人, 理论和现实、宏观和微观、原则与方法无不包容的, 充满了对高等教育理性认识和思想智慧的理论成果, 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回答都予以了依据充分的理论论证, 具有强烈的理论引领性、超前性, 较好地解决了1993年初周远清教授提出的“在高等教育改革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要点, 这既是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 目前更紧要的还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清楚的理论问题”[6]。“高等教育理论要点”对今天掌握高等教育理论和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 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其二, 2013年7月1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开题研讨会中, 与会者对学会学术部在多次讨论基础上提出的, 涵盖了“高等教育属性”、“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高等学校根本任务”、“育人质量与教学改革”、“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文化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几大关系”, 以及“新中国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先进思想理念”等分论课题的研究思路、框架设计等进行了具体深入讨论。对这样一个基本依据“高等教育理论要点”之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谋篇布局, 获得了课题参与者的高度认同。“高等教育理论要点”不仅本身就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探索, 而且“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要素及其逻辑也源于其理论贡献。基于此, 我们做出如下结论: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是“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又一重大理论贡献。

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离不开高等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中国高等教育理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及其丰硕的理论研究, 已经为我们着手总结和建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创造了条件, 加紧总结和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以在本文即将结尾时, 笔者必须向周远清教授致以一名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崇高敬意。坦诚言:“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倡导和推动不仅体现了周远清教授对高等教育具有不同于众的高屋建瓴的深谋远虑, 更体现了一个曾经长期担任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领导工作及两届学会会长、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卓杰贡献的老一辈高等教育领导者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对高等教育事业寄予的希望。作为参与本项研究的学者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1]周远清.从“理论要点”到“高教强国”到“思想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05) .

[2]刘献君.创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J].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2013 (15) .

[3]邓晓春.见证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理论先行”[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06) .

[4]课题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5]周远清.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指导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J].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2013 (13)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篇5

尽管毛泽东在探索中既有正确的方面也有错误的方面,但他在探索中留下的丰富的经验教训和思想财富,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贵的营养和借鉴。可以说,毛泽东的探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

在毛泽东领导下,我国开拓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和发展与毛泽东的领导是分不开的。毛泽东的功绩是巨大的,他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新中国历史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于新中国后来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他的名字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联,通过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肯定其居主要地位的有价值的方面,不仅仅是实事求是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我们今天研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于理解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一性、继承性、创新性,以及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与时俱进性;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实现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 《概论》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全面、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十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理论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观点、方法观察国家、社会的发展;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完善建言献策。

十五、课程描述:

该门课程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经一大理论成果;主要介绍新民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该门课程将详细介绍上述理论成果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目

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篇6

党的十七大报告简明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十七大以后,很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论证了这个理论体系所具有的特色和品质。

1、体系特性

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角度多元,众说纷纭,经过整合以后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主要特性:

一是时代性。秦刚、何毅亭把“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纳入了理论体系特征的范畴。他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坚持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与世界各种文明、各种社会制度和各种发展模式在竞争中互相取长补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59}

二是科学性。王春明、李锡炎等人在各自文章中提到了科学性或真理性的特點。他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始终用实践的观念、辩证的方法和群众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所以它是科学的体系。{60}

三是人民性。刘林元、赵智奎等人认为“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理论体系的显著特征。黄枬森从发展阶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两个方面阐述了理论体系的人学内涵,{61}角度内容都比较新颖。他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史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2}突出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特征。

四是实践性。秦刚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本着求真务实精神,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中形成和发展的,反映了时代要求,使奋斗目标贴近现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所以它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63}

五是创新性。王春明、李锡炎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的认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能力。{64}

六是系统性。王春明、赵智奎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内容,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这个理论体系是科学、完整、严密、系统的理性认识。{65}

另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民族性”、“连续性”等特征。

2、理论品质

一是“时空包容说”。张月泉说,理论体系的开放性“时间上是前承‘老祖宗’,源远流长;后启来者,永无止境。空间上是外通天下,广纳百川;内联实践,相生相长。”{66}

二是“源头表现说”。王寿林分别从源头和表现两方面解析了“发展”和“开放”两个理论品质。“发展”在源头上是“两次飞跃”,表现为“回答问题和解放思想”。“开放”在源头上是“马克思主义博采众长并吸收当今一切文明成果”,表现为“横向的广泛性”与“纵向的阶段性。”{67}

三是“开放向度说”。涂小雨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解读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向度,即总体布局是“四位一体”、全面小康是目标、和谐社会是任务、党的建设是伟大工程,这四个方面都要与时俱进,从而体现出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发展性。{68}

不难发现学术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在理解上的差异,并不是观点不同的争议,而是呈现出多种视角下,不同表述的互补的态势,这种学术上的“集思广益”对于准确把握理论体系的特征十分重要。我们可以用“集成创新”的方法,博采众长,求同存异,更全面、准确地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品质和体系特征。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的探讨,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体系的准确定位和重要贡献

杨春贵和阎志民都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定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69}而韩振峰的体系定位较为详尽,包括内涵定位、形态定位、内容定位和历史定位四个方面。其中“内涵定位”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结晶。“形态定位”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基本形态。“内容定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髓和14个方面的理论。“历史定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等五个方面。{70}

商志晓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三个方面的历史地位与重要贡献,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复兴和腾飞中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贡献。{71}刘海涛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一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勾画了理想社会主义的现实形态。二是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探索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三是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问题上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72}

2、理论体系的创新贡献和发展价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有两个层面的任务: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特色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和社会主义的“特色化”互相结合的创新成果。{73}刘林元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突破和创新表现为:“一是慎重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些过时的或不够准确的观点,做出新的科学结论。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过去涉及但没有搞清楚的一些问题,做了科学阐发。三是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提出了以往马克思主义者没有提出的新理论。”{74}沈宝祥则认为,“整个创新、扬弃、积淀和升华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和创新的历史。”{75}

3、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首先是理论意义。郑必坚认为,理论意义在于:一是新时期全部理论创新成果准确鲜明而又富有新意;二是新时期三个方面的伟大觉醒,包括第一个方面的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第三个方面的伟大觉醒,则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三是一以贯之的连续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体现出的规律性(智慧心血、一脉相承、继往开来)。{76}赵曜认为,理论体系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么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77}苏荣则提出了四个理论价值:一是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二是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三是体系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四是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78}

其次是实践意义。张伯里认为:一是体系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二是体系对于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指导作用。{79}苏荣也指出: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在于一是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三是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80}

在探讨理论体系的意义上,绝大多数学者总体上以梳理和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主。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陈文通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隶属于科学社会主义,但是两者之间有显著区别。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先前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的产物,是对后发展国家特殊发展道路(非资本主义道路)一种新的探索。”{81}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

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这个“脉”就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这个“进”,主要就体现在提出了一大批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82}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不管是十七大以前还是十七大后,学术界一直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见解。

第一种意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应该包括毛泽东思想。绝大多数学者坚持十七大报告的界定,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但是表述略有不同:

一是“两个体系论”。绝大多数人一般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了两次飞跃、产生了两条道路、形成了两个体系,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83}李君如指出,第一,必须看到毛泽东思想主要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所以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是逻辑上不严密。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可以分作两类:一是按照创立者划分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另一种是按照内容和主题划分,即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大成果。所以不能说“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84}秦宣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延续、第二次飞跃的准备,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第二次飞跃,这样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分开了。{85}

二是“理论基础论”。石仲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当代中国”的时间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但是可以把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理论。{86}秦刚等人则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所进行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87}

三是“开创界定论”。理论界认为,一种科学理论的诞生,总有其特定的开创标志和代表者。徐崇温分析道,一是历次党的文献都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明确指出探索和开创不是一回事,不能混淆;三是毛泽东晚年的几个错误直接导致了他不是体系的开创者。{88}

四是“逻辑关系论”。杨春贵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因此就把两者分开了。{89}牛先锋认为,把毛泽东思想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妥当的。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正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0}徐文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承接关系。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没有形成体系。{91}

第二种意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包括毛泽东思想。杜鸿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包括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探索卓有成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端和初始形态。如果将其排除在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成了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空降物。”{92}庄前生认为,“要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起来,不然长此以往,在称谓上不便,而且分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统一体系。”{93}

习近平整合了当前理论界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成果,从形成共识、统一思想的角度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既包括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思想,也包括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他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胡锦涛同志这些论断,从根本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说清楚、讲明白了。”{94}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间的逻辑关系

张静把三者的关系表述为“内在一致、相互承续”,包括“哲学基础”、“主线”、“主题”和“价值取向”上是“内在一致”的;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是“相互承续”的。{95}张雄认为,体系内各部分,对问题的回答和规律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不断达到新的理论高度。所以三者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96}

秦宣主张“要把三者作为整体来研究,首先不能忽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从而割裂内在联系;其次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简单对比;再次更不能用后一种理论否定或贬低前一种理论。”{97}

潘绍龙认为:总的关系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并从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党的建设)、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四个方面阐述,证明每一个方面都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98}

习近平则从理论渊源、主题、品质、基本点和目标五个方面看三者是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99}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关系

研究旗帜、道路和体系三者的关系是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1、道路与体系的两者关系论

秦刚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四个层面的关系:一是道路开辟与体系形成是相辅相成的历史過程,有着共同的起点、主题,都与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道路拓展推进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使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三是体系的形成为道路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支撑,体系是道路的思想保障、坚实基础、基本依据、基本准则,体系明确了道路的本质规定、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向;四是道路与体系统一于事业中,两者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道路是体系的具体化体现,而体系是道路的科学化体现。{100}

2、旗帜、道路和体系的三者关系论

戴维民、王毅认为,旗帜与道路和理论是“一体双翼”的关系。旗帜代表着政党坚持的基本纲领、根本指导思想和发展道路等战略性问题,体现着政党展示给外界的形象、面貌和风采。而在实践方面的表现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认识方面的表现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体”和“两翼”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其深刻底蕴来自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01}黄文虎提出,旗帜是前进方向(思想基础、精神支柱),道路是路径选择(四个坚定不移),体系是行动指南(旗帜的理论形态),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02}

3、旗帜、道路、理论、制度和理想的五者关系论

秦宣提出,“旗帜”、“道路”、“理论”、“制度”和“理想”五位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框架,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用旗帜树立形象、用道路引导方向、用理论作为指导、用制度作为保障、用理想凝聚力量。{103}

习近平整合理论界探讨成果,对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命题作了集成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体现了‘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道路’和‘理论体系’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就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高高飘扬。”{104}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课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整个体系的建构和创新还需要集中全党的智慧,激发学术界的热情,广泛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之更加丰富和完善。

注释:

{59}{63}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5期。

{60}{64}{65}王春明、席鸿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征》,《广西日报》2007年10月30日。

{61}黄枬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人学内涵》,《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6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66}张月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广西日报》2007年11月13日。

{67}王寿林、叶海源、傅顽璐:《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解放军报》2008年1月24日。

{68}涂小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向度》,《学习论坛》2008年第3期。

{69}阎志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杨春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70}韩振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定位》,《浙江日报》2007年12月3日。

{71}商志晓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279页。

{72}刘海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5期。

{73}袁秉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党政论坛》2008年第1期。

{74}刘林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质》,《学习论坛》2008年第2期。

{75}沈宝祥:《略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76}郑必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人民日报》2007年11月9日。

{77}赵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6期。

{78}{80}苏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價值与实践意义》,《理论参考》2007年第12期。

{79}张伯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人民日报》2007年11月27日。

{81}陈文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82}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求是》2008年第7期。

{83}阎志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84}李君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85}{97}{103}秦宣:《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8年第1期。

{86}石仲泉:《对“始于毛”的说法要作具体分析》,《北京日报》2007年11月19日。

{87}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5期。梁代生:《论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贡献》,《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邹昆辉:《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88}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文汇报》2008年3月3日。

{89}杨春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90}牛先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几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

{91}徐文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演进及概念辨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92}杜鸿林:《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93}庄前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若干构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2期。

{94}{99}{104}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求是》2008年第7期。

{95}张静、陈红娟:《轨迹·逻辑·后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读》,《理论探讨》2008年第1期。

{96}张雄:《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人民日报》2007年12月12日。

{98}潘绍龙、王伟娜、刘真:《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00}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体系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101}戴维民、王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一体两翼”》,《解放日报》2007年10月29日。

{102}黄文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陕西日报》2007年10月31日。

执笔:袁秉达?摇郑云天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篇7

1993年, 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特殊的年份。1992年, 党的十四大召开, 同年底, 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1993年初,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颁布, 这些都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提出了新的任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 高等教育一些新的问题也摆在人们面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将以一个什么样的风貌和状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面对新形势如何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特别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如何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如何推进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时任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的周远清同志提出了从我国国情出发, 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出发, 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并提出确立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为题目的研究项目。由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对高等教育理论进行系统研究, 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并不多见。

这一研究设想一经提出即得到高等教育界的积极响应和支持。高等教育司于1993年2月、4月先后两次在北京召开筹备会和预备会, 研究确定了课题研究由国家教委高教司、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编辑部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1993年8月初, 第一次研讨会在吉林长春举行, 会议就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以及指导思想等进行了讨论;会后不久, 正式成立了课题组和综合研究组, 制定了研究计划, 确定了组织分工, 出版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文集;经过一年多的研究, 1994年10月, 第二次理论研讨会在无锡江南大学召开, 会议交流了各参与单位的研究成果, 研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点框架”, 广泛听取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会后, 出版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第二集) 》。1995年11月, 在广东江门召开了第三次研讨会, 会议就两年多来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和总结, 并对《理论要点 (讨论稿) 》进行了讨论。会后, 出版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第三集) 》。1997年9月, 经过多次研讨, 课题研究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出版, 至此这一课题研究工作告一段落。

这一课题研究历时四年, 召开了近十次研讨会, 一次会议一份收获, 一年一个进度, 先后有来自各高校、省市及部委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300余人参与了课题研究, 发表论文220余篇, 课题研究可谓时间短、节奏快、效率高、成果丰。对于这一理论研究的意义和贡献, 已有不少文章做过论述。笔者仅就自身的体会谈三点认识。

第一, 关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1992年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体制改革是关键, 教学改革是核心”。1993年初,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出台, 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90年代, 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 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 加快步伐, 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 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同时提出积极推进几个方面的改革: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制度;改革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机制;积极推进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纲要》所提出的任务, 理论研究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加以深入研究, 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首先, 理论研究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聚焦在举办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五个方面的体制改革上, 并对每一个体制的内涵及改革方向、目标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明确的界定。其次, 理论研究提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管理体制改革要与调整、改革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紧密结合。”这既符合当时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 也在推动改革方面抓住了要害。涉及管理体制的理论研究虽然时间不长, 但通过充分调研, 广泛讨论, 逐步形成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目标、路径和方法, 强调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加强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淡化和改变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变条块分割为条块有机结合,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提出:“通过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建共管原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积极开展学校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促进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进行合并;鼓励企事业单位与高等学校实行协作办学;促进部分中央部门所属学校转由地方政府管理等五种机制和途径, 进一步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当时被有关专家概括为“共建、联合、合作、合并、划转”五种改革路径的提出, 得到各方的认同, 在此基础上, 经过进一步概括和提炼, 形成了后来的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八字方针, 即“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无疑, 这一理论研究不仅有效地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一定程度上为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得以迅速、平稳推进奠定了很好的思想认识基础。从1994年起到2000年止, 全国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 60多个国务院部门参与了改革, 涉及高校900余所, 有556所高校经合并调整为232所高校, 有360所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转由地方管理, 有317所高校开展了校际间合作办学, 有241所高校与数千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实行协作办学。总之, 在短短几年内,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突破性进展。

第二, 关于教学改革。在1992年的普通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 教学改革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并且强调:“要继续和发扬我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 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经验, 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要继续拓宽专业面, 加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 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科技、文化发展趋势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 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教学改革应该是这次理论研究中最为核心、最受关注的内容, 也是成果最为丰富的议题。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 高等学校的教学面临着很多问题, 最为突出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市场经济对学校教育的冲击, 使教学工作出现了功利性、商品化的倾向;另一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制约着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成为各高校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理论研究从对教学质量现状的判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入手, 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如,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 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改革, 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多种因素, 其中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是先导,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是重点和难点,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是根本目的, 等等。这些思想的确立, 对日后深化教学改革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这一理论研究最为直接的现实成果就是以此引发并推动一场声势浩大、遍及全国、影响深远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实施。正是因为有前期深入研讨和理论准备, 使得这一改革计划的整体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感, 而且得到各高校的普遍认同和大力支持。“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从提出到实施结束, 历时六七年时间, 改革几乎涉及高等教育本科文、理、工、农、医所有学科专业, 先后共设立研究项目221个大项目, 985个子项目, 共有300多所高等学校的一万多名教师、教学管理和研究人员参与了这一计划的实施。这一改革计划从研究未来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出发,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调整专业结构, 确立新的人才培养规格,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实施最为显著的成果就是推出了1000余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这批教材从内容到体例以及呈现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在跨世纪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 这一次教学改革是上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规模最大、最为系统、影响深远的一次改革, 为我国高等教育跨世纪的改革和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篇8

一、规范教材名称

教材名称是影响学生对课程认同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概论》课程的名称历经多次变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始,其间历经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数次名称的变更。名称的频繁更变使该课程失去了作为一门正式且重要的课程应有的严肃性、科学性、规范性和稳定性,也使其始终难以在规范的学科领域名正言顺地占居一席之地。这不仅制约了该课程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的有效认同。当一门课程既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又不能得到教师的认同时,就无法保证其教学质量。诚然,多年来该课程名称的不断变更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逐渐步入正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日趋正常,规范该教材名称的时机条件已经成熟。因此,我们建议,将该课程的名称确定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之所以建议此名,一是因为该名完全符合中宣部、教育部制定的“05方案”中对本课程内容性质的规定: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因为该名称符合规范的学科课程对教材命名的要求,既充分体现其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自身特点,又要简明了然。三是因为该名适应了该课程发展对自身规范的需要,是该课程发展到现在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结果。总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之名在内容上既能涵盖该课程现有内容的全部又能够开放地吸纳不断形成的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同时,该名称比现教材名称要简明和规范。

二、增加绪论内容

绪论是著作的开篇,在全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性质的著作对绪论的内容要求也不一样。作为教材,绪论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核心概念的界定,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体系结构、基本特点,课程意义,学习方法等。不难看出,绪论就是对全书的一个总体介绍,简要但宏观地回答了三个问题:什么是该课程?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如何去学习好该课程?就此而言,绪论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就体现出来了:首先,绪论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具体课程内容之前就能够对该课程教材有一个宏观上、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为学生学习该课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绪论对该课程意义和学习目的的阐述,既为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提供足够的依据,又可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所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感、自觉性和积极性;其三,绪论所介绍的学习方法将为学生学好该课程提供一条有效捷径。然而,如此重要的绪论内容却被现有教材所忽视。鉴此,我们建议增加绪论部分。其基本内容应该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基本框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质和特点、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目的和方法等。事实上,绪论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以上三个方面,而且还体现在,这一部分的安排,可使课程教材的体例布局更加协调、科学和规范。总之,对教材而言,“绪论”的地位与作用是十分明显而重要的,因而是必不可少的。

三、完善体系结构

中宣部、教育部制定的“05”方案指出,《概论》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显然,该课程教材内容逻辑地包含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什么?”对这三个问题分别展开论述,就构成了本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完整内容。现行教材虽然在体系结构上都体现了这三个问题,在内容上也都回答了这些问题,但在章节内容安排上仍存在不足。章节安排的逻辑关系体现不明显,结构不严整,每章似是各自独立的板块;而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理论成果的单列介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未能作出应有的充分阐明,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被一定程度地肢解和碎化。对此,我们提出以下编写思路:全教材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问题(详见前述)。第二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主要阐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代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主要交待形成原因、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重点阐明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并阐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交待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重大意义和相互关系。第五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内容,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理论,一国两制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外交建设理论等。按照这种结构编写教材,既体现了“05方案”的要求又符合教材建设规律,同时还紧扣教材名称并使整个内容结构富有逻辑推理性,从而更加科学严整。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篇9

(一) 树立职业道德。教育大计,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于律己、言传身教, 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积极提高师资队伍的职业道德是我们的目标任务。首先, 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 不仅传授理论知识, 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育。其次, 传道授业, 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中遇到的烦恼, 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疑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再次, 贯彻"教育是尊重的教育"理念, 从"尊重学生的人格"的角度出发, 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 育人先育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论、行为, 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二) 做到教书育人。《概论》课教师在日常各项工作中, 严格贯彻、落实东北电力大学及社会科学学院师德考评制度, 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师德建设。首先, 及时传达和学习我校师德建设的会议精神和我院师德建设制度, 使师德建设深入人心。其次, 真正落实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教师的绩效考核, 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质量评比、岗位聘任和年终评优奖励中, 以师德作为考核的首要内容, 使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再次, 如有违反教师道德的行为, 在各种考核和评选中没有资格参选, 实施一票否决制度, 使师德建设严格推进。

(三)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概论》课教师在业务水平上毫不懈怠, 积极学习、努力钻研,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首先, 有计划, 有措施引导教师钻研业务, 以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和实际教学能力。如:鼓励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深造, 目前两名青年教师皆获得博士学位;积极参加各种进修、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规定课程组每人每年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 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教改项目数项, 发表教学科研论文数篇。其次, 不断学习新理论, 补充新知识, 提高实践能力, 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如:课程组开展十大理论学习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内部资料;课程组同行间相互听课交流。再次, 积极备课、有规律的开展教研活动, 每两周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 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精确专业知识点。最后, 严格教案编写。教案格式、内容均严格执行"东北电力大学教案编写的有关规定", 力求完整、规范。

2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搞好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推进课程建设

(一)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改革和先进教学手段建设,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如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专题教学和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教师做到课前备课充分, 关注社会热点, 及时了解社会动态, 使之融入到教学中答疑解惑。利用数字化校园的网络学堂, 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突出课程资源的滚动积累和共享。

(二) 搞好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首先, 为更好深化教学改革, 积极参与学校教改立项工作, 近年来获批省校教改立项六项, 优秀教学成果1项, 且能按照学校要求接受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

其次, 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提升学生听课的满意度, 全体教师潜心研究教学内容,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 深入研究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和难点, 把握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焦点,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使本门课程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做到听得进、记得住、信得服、做得到, 使所学理论更好的为广大学生指点迷津, 受益终生。

最后, 为更好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研室老师不断尝试改革考试方法, 力求从全方位多角度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和出勤情况以及课堂讨论等。这样的考试方法既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察, 又能准确评价学生的能力。

(三) 推动《概论》课程建设

首先, 把《概论》课建设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一门课程有没有魅力, 受不受学生欢迎, 除了它的内容之外, 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门课程都体现着教师的经验、知识、理念、追求、人格魅力。通过课程建设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其次, 以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实行专题式教学, 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媒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注重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中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篇10

怎样才能有效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效? 这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普遍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2008年11月,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评选”活动,开始面向全国高校4万名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公开征集“精彩教案”。该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征集、评选活动,以课堂现场教学形式,生动、直观地交流教学方法改革新经验,鼓励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教学手段创新, 推动各高校严格教学管理, 规范教学过程,指导教师精心编写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案,鼓励教师研究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此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 就编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谈以下三点体会。

一、高校思政课的精彩教案内容必须既立足教材又体现与时俱进性

现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被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并且作为重大项目集中了全国教学科研力量组织编写。中宣部、教育部联合成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 组建由多方面专家组成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 按课程组建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组,编写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按照定向申报、择优遴选、集中编写的方式,编写教学大纲和一套试用教材[2],因此具有最高的权威性,思政课教师编写的教案内容必须立足于教材。

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除了必须立足教材外, 还必须不断吸收最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体现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如编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之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部分教案时, 必须补充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梦”, 这部分内容必须给学生系统阐述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因为教材编制有滞后性,不能时时更新,因此教师编写教案时应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加到教案内容中。

二、高校思政课的精彩教案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

思政教师在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彩教案内容之前,必须认真分析四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自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 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起重要制约作用的社会育人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因此,教师编写的精彩教案内容必须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教案内容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教案内容必须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和大学生认知和心理特征,以提高教案内容的针对性。

例如,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案内容的针对性,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教案内容必须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共产党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毛泽东思想,指明中华民族赢得独立解放、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的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带领我们走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通过这一历史进程的介绍,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基本原理,使其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其次,提高教案内容的针对性,不应回避重要的时代特征和现实的社会环境,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的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制约性。因为当今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当中,他们生活的社会现实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社会转型、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滞后。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不完善引发了经济社会生活的许多问题,造成了医疗、住房、教育、就业、贫富差距和社会差别的扩大及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在学校及课堂接受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编写教案内容的时候应该充分思考,如何教会学生用“唯物辩证法”对待现实中的经济混乱、政治腐败,以及一切污浊的社会现象,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提高精彩教案内容的针对性,必须针对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当代大学生最反感的教学方式就是说教式理论教学,因此要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教师必须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有所改变。

三、教师在编写精彩教案时须考虑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途径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学成功和教学质量提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深刻透彻地理解,并能牢固记忆和熟练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定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有关问题中[4],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思政课的实效性,教师编写教案时必须充分思考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途径。

第一,思政教师在编写精彩教案时应该考虑如何在教案设计上体现教学方法改革。现在很多思政教师都呼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采用现代教学方法而改变或放弃传统教学法, 但笔者认为应该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因为二者各有长处:传统文字板书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现教材结构严密的逻辑性; 而现代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运用图片、影片、声音等因素,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思政教师在编写精彩教案时还应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环节, 因为互动教学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是“主演”,而是“导演”,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教、学生单纯学的过程,而是教师、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过程,这样可以调动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主动施教,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5]。

第二, 思政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考虑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毛泽东曾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告诫全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必须通过学习———精通;通过实践———应用。因此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高校采取的只有课堂理论教学, 至于社会实践特别是校外实践就比较不受重视。而思政老师能做的事只是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中, 因此思政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必须结合教学实际在课内直接安排大学生开展讨论、辩论、小品和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篇11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梦 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形成发展过程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这一理论体系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中,拥有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囊括了主题和基本问题、精髓与核心、基本特征、层次结构、基本内容、立论基础、哲学基础等构成要素等问题。

这一理论体系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是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它的形成起点,学术界有一种普遍的观点,即认为“始于毛,成于邓”。从渊源上讲,说“始于毛”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完整形态上讲,则应是“始于邓”。它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其中第一次历史飞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产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第二次历史飞跃是从加强执政党建设到确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是理论创新型的飞跃。学者们在探讨它发展过程时也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作者比较认同的是叶昌友认为的它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基本形成阶段即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四大,形成阶段即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七大。

二、 中国梦的内涵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指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很多学者认同把中国梦内涵概括为“两个百年”、“两重任务”。其实中国梦既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义,又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简单地说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梦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个人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高度统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不单单是梦想,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梦想的巨大精神动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梦的意义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梦的提出提供思想逻辑和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初是要反思、摆脱以苏联为代表的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基于此通过改革社会主义世界那个传统模式,解放发展中国人民的生产力,振兴中华民族。它认为只有这个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式才能够解放发展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即激发广大的人民积极性、创造力,其他的制度形式或体制都不能有效地满足中华民族需要。只有当我国的经济基础强大了,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压力才能得到缓解,才能实现我们的振兴中华。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结论,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唯一根据。而我们的中国梦也是通过解放发展生产力激发人民生产力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说到这里我们就很好理解:其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已经为中国梦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方面供思想逻辑和理论基础,并且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产物,中国梦也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与科学价值的同时,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感觉上有亲和感,在理解上有清晰具体感[3]。要有效解决实现中国梦的政治統率问题,就必须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要有效解决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问题,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要有效解决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旗帜问题,就必须坚持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先进文化;要有效解决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愿景问题,就必须坚持按照现代化总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要有效解决实现中国梦的国际形象问题,就必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体现了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无疑为中国梦的前进指引了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从建党至今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和党的革命和建设中也走了不少弯路,也出现过对中国国情缺乏清醒认识,急于求成,造成重大失误,教训极为深刻。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所以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作为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25.

[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8(1).

[3]辛鸣. “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学习时报,2013-03-1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篇12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为普遍真理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 赋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一特定背景下新的指导意义。而历史的实践证明, 这是中国共产党最为伟大的一次选择。

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 如果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相关经验, 中国的革命就很难获得成功。同样的, “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 更无法照抄别人的经验。要正直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必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时代条件, 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制定正确的方略。”[1] 因此, 我们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 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中, 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从经验中进行总结, 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并且结合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 从经验中进行总结, 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形成、成熟、发展和创新的过程。正如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 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 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 才叫作理论和实际相联系。”[2]

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 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 战胜了摆在中国人面前的种种困难, 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造出了毛泽东思想, 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3]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理论化建设的伟大历史实践, 在这场伟大变革中,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 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初步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创造性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问题, 结合体制、科技和理论的创新, 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为主题”,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 认真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重大战略思想的任务, 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论发展论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我们党最可宝贵政治和精神财富,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4]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两次历史性飞跃

首先,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实践与理论结合的产物, 是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分不开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创立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过程中, 不仅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 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 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理论成果, 成为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思想灵魂,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 自从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三个重要理论是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的新理论成果, 是继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即毛泽东思想理论之后的又一大发展,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的一个新突破和新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理论中国化进一步深化,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作为一个相对完整地理论体系, 它在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做出了突破性的创新和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新的贡献。”[5]从已有的研究看,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理论上的创新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落后, 经济不发达, 必须以基本国情为依据, 把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头等要务, 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来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只有全面集中精力谋建设和发展才是国家富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在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科学技术已经是重要的生产力, 中国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邓小平强调“过去搞民主革命, 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 也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6]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 也是我们党对构建“和谐”世界的一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仿照俄国的发展以及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道路的问题作为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来指导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 从而形成了与时代相适合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随着形势的发展, 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急需新的理论指导。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坚持马克思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领导人, 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我国新时期改革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为主题进行探索, 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等重要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断走向深入。

2.实践价值

理论来自实践最终要应运到实践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取得了巨大成就, 全国基本实现了小康,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有了根本性地改善, 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国际地位也稳步上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是适合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人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向全世界人民昭告自己的理论创新成果, 所显示的是一份自信, 是一份社会主义的自信;所展示的是一个启示, 一个关于人类未来选择的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以铁一般的事实向全世界昭告:当今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来没有过时, 社会主义仍然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必须有新的血液才能发挥出它的指导意义, 所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关注发展中所产生的一切问题, 必须抓住发展的新特点, 立足新的实践, 解决新问题, 与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步, 顺应世界进步的趋势, 这才是适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姚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概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4.

[2]毛泽东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820.

[3]姚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概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5.

[4]方燕, 王世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J].科学社主义, 2011.2.

[5]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340.

上一篇:中国美国校企合作下一篇:记忆遗忘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