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2024-11-02

思想汇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共10篇)

思想汇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篇1

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经过一个半学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全面系统的学习,我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毛泽东本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领导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与此同时,他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无数中华儿女。

“毛泽东思想”一语最早由王稼祥于1943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提出。在正式文件中,首次出现于1945年的中共七大刘少奇的报告《论党》里,而对毛泽东思想的首次系统论述也是该报告。

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正如刘少奇在《论党》中所说:“毛泽东思想,一方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方面又完全是中国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带来了马列主义,新文化运动为其形成与传播提供了条件,加之工人阶级迫切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大批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便应运而生。

毛泽东思想历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这与其在中国的伟大地位和历史意义是分不开的。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初衷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反对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

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决定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克服了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取得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为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即是指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出发点,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为以后的健康成长和事业腾飞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人生哲学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决定了他将如何看待人生中的问题和怎样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决定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科学的人生目标的实现。实事求是作为一种思想路线,它是科学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我们可以从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以及基本内容的解读中看到其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这些哲学方法对大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如何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容易将毛泽东思想等同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明的正确的理论体系。而毛泽东个人思想则是指毛泽东个人的全部思想,也包括他的错误思想。

毛泽东思想首先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而且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中国革命的实践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作了中国式的阐释,使中国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同时又成为他们改造中国社会的理论武器。这个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是伴随着许多的老一辈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的探索和实践,也正是他们集体智慧的合力才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基础。也就是说,毛泽东思想并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当然,毛泽东在总结集体智慧并加以理论概括的方面确实作了突出的贡献,所以这一理论成果才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然而,再伟大的人物也会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纵观历史,拿破仑遭遇滑铁卢战役的失败,斯大林进行“大清洗”运动造成与德国的激战中损失惨重,而毛泽东亦在晚年做出了一些错误决策。

关于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功绩和他的晚年错误,邓小平给我们指出了把握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他在1980年8月的《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中说:“尽管毛泽东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但是很不幸,他在一生的后期,特别‘文化大革命’中是犯了错误的,而且错误不小,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来许多不幸。”“他在生前没有把过去良好的作风,比如说民

主集中制、群众路线,很好地贯彻下去,没有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这不仅是毛泽东同志本人的缺点,我们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包括我,也是有责任的。”

在1981年6月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做出了正确评价,奠定了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根据邓小平的讲话和十一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我认为,在了解毛泽东的功绩与错误时应明白以下两点。

首先,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其次,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种态度是完全错误的。尤其是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认识,更要放在5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国际大环境中去认识和理解。

所以在我看来,对于毛泽东的功绩与错误,既不能以功绩掩盖错误,也不能夸大错误而抹杀功绩,而是要本着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来看待历史。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毛泽东思想有着许多实际意义,尤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势下,当代大学生要坚持发展毛泽东思想,必须明确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正因为我们党能克服一切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才能从五十多人发展到今天成为八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成为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第二,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坚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在这个21世纪里使我们国家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轻一代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群体,而思想理论素质便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第三,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党和政府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并自觉地拥护并贯彻执行之。

因此,当代大学生要做到坚持发展毛泽东思想,不仅要学到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等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并掌握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总而言之,通过这一个半学期的学习,我深深认识到毛泽东为党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毛泽东思想,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原点,成为人类社会精神寻求归宿的一座丰碑。

思想汇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篇2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当前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党政治上始终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就是“理论体系”, 在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体系”, 必须充分学习科学理论、用于指导实践, 用这一体系来教育全党、全国、全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要保持指导地位不动摇, 马克思主义还要不断发展, 用于指导具体实践, 在意识形态领域, 也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全军官兵也要学习“理论体系”, 要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特色本质, 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马克思主义观点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 把党员、干部和官兵对“理论体系”的学习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联系结合起来, 让其在指导实践上发挥巨大作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加强和改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要融入现有的教学体系之中, 推进“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坚持和丰富“理论体系”正面临难得机遇

当前, 世界上正在发生普遍和深刻的变化, 中国也正在进行深度变革。从国内层面看,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得越来越好,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效显著。建设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国道路的发展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经验教训, 为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和丰富“理论体系”开辟了广阔天地, 提供了宝贵借鉴。从国际层面上看, 随着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低迷, 国外专家智库都在竭力寻找解决方法, 他们更加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不少西方学者试图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中找到出路, 通过不断学习社会主义的理论来优化资本主义制度。以上种种都为宣扬我们的理论, 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坚持和丰富“理论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国际条件。

三、坚持和丰富“理论体系”的几个落脚点

一是吸收改革开放经验, 继续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和丰富“理论体系”, 要紧扣科学发展, 兼容并蓄, 既重经验又学教训, 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经验学深悟透, 对待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从理论上研究分析, 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研究解决, 在转方式、促改革, 加强各方面建设上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为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是认清时代特点,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坚持和丰富“理论体系”, 必须勇于站排头, 打头阵, 坚持站在前沿, 摸清时代脉络, 认清世界形势特点, 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反映时代诉求。当今世界复杂多变, 气候万千, 要深刻把握其形势特点, 预测发展走向, 进而创新理念、完善发展战略, 建立新优势, 勇立潮头, 使“理论体系”更加适应时代发展, 使中国制度越来越完善, 使中国的发展道路不管是国内, 还是在国外都能越走越宽, 越走越远。

三是继续解放思想,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和丰富“理论体系”, 就要两手抓, 两手硬。一手抓思想, 一手抓实干, 二者缺一不可, 力求理论创新用于实践, 在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应该对自己的理论树立高度的自觉和自信,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持续发展, 更加适应时代要求, 更加普及大众, 在世界走红。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研究我国国情、认清社会经济和部队建设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上,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新和指导。

四是总结实践经验, 把握规律特点。要使党的新理念、新观点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就必须做好以下两点:必须认真研究把握新形势下理论工作特点和规律;必须认真总结吸收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尤其要认真总结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多看积极面, 认真吸收推广, 看透阴暗面, 避免重蹈覆辙, 深刻认识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实践出真知, 对人民群众实践中的鲜活经验, 要积极吸取, 认真把握,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另外还要认真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深化规律认识, 巩固和加强制度建设。

摘要:“‘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坚定不移地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行, 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更好地坚持和丰富“理论体系”, 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思考

参考文献

[1]辛向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1.

思想汇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深化

收稿日期:2009-11-29

作者简介:白东伟(1982-),男,河北昌黎人,西安政治学院学员,硕士,研究方向:心理战。

一、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发展的载体和直观体现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1] (P.63)邓小平从基本国情出发,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 (P.373)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制定并坚定执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的论断。“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1] (P.148)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中央提出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决策,既要求积极扩大经济的数量和规模,更在于显著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质量、讲求效益的增长速度,才是扎实的、没有水分的速度,也才是过硬的和有后劲的速度。”[2] (P.96)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发展。

二、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和推动力量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同一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论述了党的发展问题,它把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党的先进性结合起来。江泽民指出:“努力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 (P.57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从思想上建党,不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头脑,把党建成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关键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采取正确的领导方法和领导方式,加强民主集中制,讲团结、讲统一、顾大局。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努力把党的基层组织建成联系群众的战斗堡垒。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从创立起就十分关注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指出:“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 (P.31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归宿,并以此理论来指导整个社会主义革命,从而达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的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把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是人的发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的战略,从人民的需求出发,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两步战略我们已经实现,党中央根据任务的变化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重要内容,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思想汇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篇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毫无疑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七报告强调,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两年来,满洲里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在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以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为突破口,初步搭建起满洲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和教育的平台。

市委在每年年初都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市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市委办公厅亦相应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成立中共满洲里市委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通知》。而且在文件中明确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前和今后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要不断学习和宣传常抓不懈。同时,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制作悬挂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标语300余副,制作展板200余块,向全市干部和中小学师生推荐思想理论、经济管理、文学艺术、历史文化、业务专著等阅读书目百余种,办学习园地和学习板报100余处,在市电视台和满洲里政府网站开办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栏。

市委还要求以市委宣传部为牵头单位,各单位结合各自工作实 1

际,对本单位学习制度狠抓落实,保证学习系统化、规范化,不断探讨创新学习方式,将学习调研相结合,把课堂搬到工厂企业、街道社区等一线,使中心组学习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紧密联系,使理论学习与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促进中心组学习的不断深入、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的不断提高,切实为全市各项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1选学精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篇章,打牢坚实的理论基础;2进一步深化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的学习,不断提高运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3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更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不断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4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精神,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现实要求和重大意义,努力形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5深入学习十七届四中、五中精神,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系统的理论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了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力量源泉,转化为观察、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改革创新的实际行动

二、以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科学规范为目的,推进满洲里市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标化管理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能否抓好贯彻落实,是对宣传思想战线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检阅, 也是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

首先是组织责任到位。市委认真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坚持把学习和宣传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议事日程,组织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建立了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委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支部工作汇报,研究决定基层党建重要问题,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各基层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支部书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其次是教育管理到位。市委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全会精神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推进本市经济发

展的主动力,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主题,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做到学习时间、内容、效果“三保证”。坚持学习日制度,要求各党委及支部对每个学习日的学习都要作出具体安排,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并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使学习和宣传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第三是监督约束到位。注重加强监督,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通过谈心交心、党性分析、批评与自我批评、通报情况等方法,进行班子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形成了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体谅,思想常见面、工作常商量、情况常沟通和平时多谈心”的“五互三常一谈”工作氛围。同时加强群众监督,推行了党务公开制度,对发展党员,提拔任用党员干部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公开,接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第四是考核评价到位。市委年初组织召开了全市党建工作会议和专题落实会议,并按照与各基层党支部签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标化学习和宣传责任状》要求,创新工作方法,在半年抽查和年末检查验收时,市委组成由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党群部门负责人及基层党支部书记参加的联合检查组,对全市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落实情况及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有效地推动了全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以创新实干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要求,推进满洲里市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品牌化管理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品牌化,追求的就是绩效卓越、人

民满意,其核心是使命、价值观、远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命、愿景、价值观出发,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素质,提高执政能力。准确把握好传播规律,研究市委政府的需求、群众的需求、社会进步发展的需求、新闻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和宣传的前提。

重点研究如何打造一批品牌节目栏目。这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和宣传的基础。没有一大批党和政府满意、老百姓欢迎的名牌栏目、名牌节目,很难说正面宣传已经做大做强了。

重点研究如何造就一大批优秀的采编人员。这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和宣传的支撑。要学习中央电视台的成功经验,通过名牌栏目培育名牌主持人,通过名牌主持人滚动开发新的名牌栏目。

研究优化激励机制。这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和宣传的保障。要切实改变许多激励机制与宣传导向、工作导向错位的现象,根据正在做的中心工作来建立工作机制。新闻单位内部要优化考核机制、分配机制,内部人事改革和成本管理要以有利于提高质量为标准。新闻评奖制度也要有利于推动做大做强正面宣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是要在全社会确立主导的价值准则、价值规范、价值标准,以此作为引领多样化价值观念的旗帜,作为引领社会全体成员价值行为的导向,实际地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对经济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通过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动的生动实践,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

思想汇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篇5

下面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点的认识和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

二、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而改革开放所带来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思想的解放、所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解放了思想。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不是为纪念而纪念,而是为了更深入地改革开放而纪念,关键是在具体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动改革开放。

三、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而一切――这一条伟大道路正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这一个伟大理论正是思想解放的结晶,这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和最伟大的成果。

思想汇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篇6

报告

安阳工学院大学生勤工助学情况调查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勤工助学的队伍之中。随着素质教育的宣传口号越来越响亮,勤工助学已经不再是贫困生的代名词,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青睐。进入大学的这两年多以来,身边的同学也陆陆续续开始了勤工助学生涯。为了揭示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特点,展现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心得体会和所思所感,指出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应持的态度和几点建议。希望我们并不十分成熟的调查分析能给关心这一问题的人们有所帮助和启迪;

关键词:大学生 勤工助学 方式 目的

研究课题:安阳工学院学生勤工俭学情况的调查

调查地点:安阳工学院

调查目的:通过对我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的了解,调查。培养自身调查采访的能力,感受调查采访过程所带来的酸甜苦辣。并学会从纷繁复杂的调查采访材料中充分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和信息,并把这些内容和信息按一定的逻辑和层次清楚准确地用文字或图表表达出来,学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对大学生的勤工助学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调查对象:安阳工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与一些同学展开讨论等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收回182份,其中女生答卷112份,男生答卷70份。

一、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特点:(一)大三是勤工俭学的主力军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有55.84%的学生是大三的学生,17.32%学生是大一的学生,还有26.84%的学生是大二的学生。这说明大三的学生对兼职感兴趣的程度比其他年级的大学生要高出很多。(二)50%以上的同学有勤工助学经历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有67.3%同学有过勤工助学的经历,有32.7%的同学没有勤工助学的经历。数据说明大家对勤工助学都有一定的积极性。在女生中,有过勤工助学经历的占82.5%,男生中有过勤工助学经历的占64.35%。很明显,在调查的这部分同学之中,女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积极性强于男生。虽然现在的勤工助学岗位有很多,但是从没参加过勤工助学的32.7%的数据来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没有参加过勤工助学,是个人原因还是其它原因,我们专门问过一些同学,他们的解释有很多,不过主要集中在害怕耽误学习以及没有参加专门的勤工助学组织两个方面。

(三)大学生报酬的合理度受到质疑

在“你认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报酬是否合理”这个问题的调查资料中,只有3.125%的同学认为很合理,而40.625%的同学认为不合理,另外,有47.92%的同学认为一般,8.33%的同学表示对此没有感觉。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家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合理度存在怀疑。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认为报酬合理,而相当一部分的同学认为报酬不合理。

(四)勤工俭学对大学生有着积极作用

从调查结果来看,即“有67.8%的学生认为勤工俭学是锻炼人的好机会,23.5%的认为作用很小,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认为没有意义”,大学生对勤工俭学的积极作用是加以肯定的。

(五)勤工助学所得报酬很少用于娱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于勤工助学所得报酬,大家一般都用于伙食费,购买生活用品,或者积攒下来用于购买重要物品,很少用于娱乐。从这些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勤工助学,大家普遍了解了父母赚钱的不易,知道了生活的不容易。

(六)兼职对学习有影响

在此次调查中,有78.5%的同学觉得对学习有一定影响,有16.7%的同学认为不影响,还有一部分认为对学习有着重大影响。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勤工俭学对学习是有影响的。此外,这些数据也可以间接反映出大家对待学习以及勤工助 学的两者利害关系有着很深刻的理解。(七)希望每周工作时间少于10小时

从调查结果来看,对于每周进行勤工助学的时间,大家普遍希望控制在10小时以内。其中,希望时间少于10小时的同学占到了81.2%,有14.58%的同学希望少于15小时,只有4.17%的同学希望时间多于15小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家虽然参加勤工助学的积极性很强,但对于工作时间来讲,都不是很希望时间过长。

(八)兼职主要为获得社会经验

在“你希望在勤工俭学中获得什么”这个调查问题中,有48.9%的同学认为获得社会经验是最主要的。其它目的如减轻父母负担,薪酬,充实课余时间,分别占比例30%、13.5%、7.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已经知道从长远利益出发,一边勤工助学,一边获得社会经验,来为将来自己走向社会工作岗位作一些准备。(九)父母多支持或中立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当问及父母对待勤工助学的态度时,有45.83%的同学表示父母支持自己参加勤工助学,有40.625%的同学表示父母持中立的态度,只有11.46%的同学父母表示不支持。

二、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收获和感想:

(一)通过勤工助学,了解了生活的不易。

从这些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勤工助学,大家普遍了解了父母赚钱的不易,知道了生活的不容易,因此对报酬所得的使用很是小心,仔细。同时,也明白了需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二)最关注的问题不是工作性质,也不是工作时间,却是工作待遇。

不可以否认大家参加勤工助学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增加经济收入,但是看到大家对于工作性质与工作时间的不重视程度,真的很令人惊讶。可以想象,关于很多勤工助学的问题,大家都理解的不够透彻,也认识的不够深刻。从这一点上来说,学校很有必要对大学生勤工助学这方面进行疏导和指引。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组织来帮助同学们参加勤工助学。

(三)社会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报酬应该有一定的规定。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很多同学表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报酬过低,不是很合理。同样的工作,同样的工作时间,同样的工作效益,可是所得报酬却低于正式工作人员很多倍,这样的情况,对于参加勤工助学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常见的。在我们国家,对于在校大学生兼职的权益保护和利益维护都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如今,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选择勤工助学,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最紧要的问题就是大学生的勤工助学报酬问题。在这里,我们通过调查,认为目前社会急需制定合理的有关大学生勤工助学报酬规定。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放心地加入到勤工助学的大队伍之中,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阻止个别单位或个人侵害大学生的利益,与在校大学生进行非合理雇佣交易。

三、对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应持的态度和几点建议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我们安阳工学院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现状,尤其是关于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态度、频率和动机.我们通过细致且有效的调查,基本了解了目前多半大学生对待勤工助学抱有积极的态度,也参与了很多勤工助学工作。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一些问题,简单地讲,分为两个方面:

(一)从当代大学生自身角度看

1.更新兼职观念,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兼职不只是为了报酬,更重要的是为了锻炼能力,实践所学知识。“钱”程不是兼职的最终目的,真正的深层意义是 “前”程,我们更应该关注兼职对自己能力的提高及对日后工作经验的积累。不要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要将学习知识和实践能力很好地统一起来是兼职的过程和目的。

2.加强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更好地融入社会。尤其是很多在校外找兼职的同学,要对从事的公司多加了解。遇到麻烦时,不会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在工作前应签定协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不能理解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询问,请求帮助。3.要多学习与人沟通的能力,正确处理学生与社会人士的关系。同时也要注意自己是大学生,所做所为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讲文明讲礼貌是待人最基本的原则。

4.坚持适度原则,正确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其实,做到勤工俭学与学习两不误是完全可以的,关键在于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分寸,安排、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当代大学生还是应以学业为主,为勤工俭学而荒废了学业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二)从学校角度看

1.加强宣传。学校可以宣传勤工俭学方面的有关政策,召开勤工俭学经验交流会等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勤工俭学,参与勤工俭学。另外学校也应提供明确的勤工俭学岗位信息。

2.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学校应主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在学生和社会之间搭建桥梁,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

3.规范校园内粘贴的各类招聘广告,防止学生上当受骗,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4.学校有关部门应该开设有关勤工助学的课程,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

5.国家和社会应该为大学生勤工助学提高良好的机会,制定合理的有关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报酬制度,以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

四、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虽然目前大学生勤工俭学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但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市场将更加广阔,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勤工俭学的行列,在勤工俭学中收获人生,成就自我;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谢辞:经过这次调查,我们确实经历了许多,同时又成长了许多,学到了许多以前所没有的东西。同时希望我们的一番心血能换来一些重要的价值,对当今的大学生能献上一份微薄之力,同时也希望那些微不足道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对同学们有些许帮助。最后,再次感谢在调查过程中积极配合与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的人士,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换来,我们大学生的美好明天。

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问卷

1.你是哪个年级的学生?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2.你的性别? A.男()B.女()3.你是否参加过勤工俭学? A.有()B.没有()

4.如果有机会,你是否愿意参加勤工俭学? A.愿意()B.不愿意()5.你勤工俭学一般在什么时间?

A.寒暑假()B.周末()C.两者都可以()6.你一般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勤工俭学岗位?

A.通过老师同学朋友介绍()B.自己找()C.利用相关部门()D.上网查()E.学校的招聘广告()7.你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是什么?

A.获得经济来源()B.积累社会实践经验(C.丰富大学生活()D.其他()

8.你从事过哪种勤工俭学岗位或者希望从事哪种勤工俭学岗位? A.校内岗位()B.校外岗位()C.两者兼可()D.企业兼职()E.其他()9.你更倾向于做哪种工作

A.家教()B.推销产品()C.做导游()D.网管()E.校园代理()F.其它()10.你认为勤工俭学会影响学习吗? A.不会()B.会()C.不清楚()11.勤工俭学对你获得社会实践经验有什么意义?

A.增加对社会的了解()B.锻炼人际交往能力()C.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D.积累工作经验()

12.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是否有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要求,你认为勤工俭学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吗?

思想汇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简称《概论》)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门核心课程,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的主渠道,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其培养目标的应有之义。在学生的理论素养总体来说比较薄弱的高职院校, 《概论》课如何发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功效呢?本文就这一问题作探讨。

一、《概论》课对高职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 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概论》课的重要任务, 这决定了《概论》课必须加强对高职生思维能力的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职生作为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生力军,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并得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 因为当今社会技术的更新换代极为快速, 对技术的掌握、运用及创新都离不开对思维的运用, 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很难学好、用好新技术, 会导致职业的发展出现断裂层。同时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对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 才会树立起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当前, 有的高职生认为只要学好技术就能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是思维过于简单的表现, 非常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难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更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2. 是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的必然要求。

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是《概论》课特殊的历史使命。如何实现这一点?必须让高职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深入的认识, 产生认同感, 并勇于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极为复杂, 世界正处于大分化、大组合、大调整当中,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极为频繁,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在我国有着极深的影响,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瓦解从没有停止过, 特别是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市场经济条件下催生的功利化倾向对高职校园有不小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价值观念冲击着学生的头脑。对于未完全社会化的高职业生而言, 如果没有明辨是非的思维能力, 就很容易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产生动摇, 这对成长成材是十分不利。

3. 是教师转变思想观念, 以“学生为本”的重要体现。

当前, “概论”课的教学对象主要为“90后”的高职生, 他们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成长起来的, 知识面较为丰富, 思想观念比较开放, 对信息的接受渠道非常便利, 对事物的认识不再一味地接受, 对别人的观点不轻易认同。这对于《概论》课教学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如果教师不考虑“90后”高职生的思想特点来进行教学, 还是采取以往“填鸭式”的教学, 就只会培养出没有独立思维能力及思维没有活跃性及创造性的学生, 个性比较鲜明的高职生对《概论》课也较难产生认同感, 会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教师应该根据“90后”高职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并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己任, 这决定了《概论》课必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会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增强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概论》课对高职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1.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创立者为典范, 教育学生要注重对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

《概论》课主要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主要创立者都具备非常好的思维能力, 这是他们人生理想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的主要创立者, 他的思维能力是非常超群的。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课程内容给学生展现他的思维闪光点, 在讲授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毛泽东身上具备的创新思维, 学习其看待问题不拘泥于以往的经验或固有的模式, 而是善于从实践出发, 大胆突破。教师还可通过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给学生讲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体现出的创新思维, 并指出其突破了列宁十月革命模式, 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 看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从而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当然, 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毛泽东的创新思维是如何形成的, 并教育学生要以毛泽东为榜样, 在日常学习生活注重对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

2. 传播知识的同时, 揭示其中蕴涵的思维方法, 并让学生领会和运用。

“一种理论体系, 总是在传播自己思想观点的同时, 传播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具体的思维方法 (包括其研究方法、叙述方法等) ”。[1]《概论》课有很强的理论性, 也有很强的方法性。每一章的内容都蕴涵着很丰富的思维方法。纵观教材的每一章, 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实践, 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 以及面临一定时代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中国存在多种不和谐因素的形势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思维方法要求把事物看成一个系统, 系统中的各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要从整体看待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处理的是多方关系, 并力图在多方关系中达到协调发展。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领会到此点, 并明白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单方行为, 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 而且和谐并不意味着统一、相同, 其蕴涵着在差异性冲突中达到协调。思维决定行动, 如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运用此种思维指导行动, 懂得与他人协调好关系, 把握全局, 会有利于其人生的发展。

3. 运用能开启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当前存在部分高职生把《概论》课剥离于学习范围的现象, 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而且认为学习此门课程不需要思考, 只需要接受。这是对本课程一种严重误解, 教师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打破此种思维误区。“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得法的教学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 才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并通过探究增强其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如问题教学法就是一种较好的激发学生思考, 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是一种课堂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问题, 将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 通过问题的不断提出和不断解决, 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认识所学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蕴涵的矛盾”。[2]《概论》课本身蕴含着一个个看似简单却极其深刻的问题, 而且这些问题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如在讲授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 教师可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就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的“四个‘越来越成为’”的论断引导学生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综合国力竞争、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几个角度思考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最后可以叫学生思考讨论个人能为我国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做些什么。

4. 加强实践教学, 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 使用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学习。”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概论》课的理论来自对实践经验的总结, 要提高这门课的教学实效性, 让学生的思维得好更好的锻炼, 就必须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 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走出校门, 了解社会, 多看, 多观察, 多体验。因为“思维能力不是由教师直接传递给学生并由学生完全接受的东西, 更多的是依靠学生自己在经验世界中的摸索、体悟和积累等一系列体验过程, 依靠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这种摸索和体悟所得进行内化, 从而逐渐掌握应该怎样思维”。[3]如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学中, 为了深化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收入差距现象的了解和认识, 可布置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社会调查, 让学生就当地某个社区的不同人群展开调查, 也可选择所在城市和农村的人群进行收入对比调查。现实的体验会使学生把所学与所看到的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调查活动当中, 引导学生多方交流, 有利于他们对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对比, 从对比当中了解到哪种方式更加适合解决的问题, 从而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5. 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有效评价, 激发其对思维的运用。

部分高职生对《概论》课缺乏学习的动机, 其原因之一在于学习成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评价, 缺乏及时有效评价的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从而对所学的内容会欠缺积极的思维, 所以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应该高度重视, 评价要及时, 同时要有效。要做到有效, 就必须坚持两个“相结合”, 即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因为结果评价如期末考试往往是侧重对其知识接受程度的评价, 评价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 而且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方面。同时评价不应该只是教师的专利, 而应该让学生参与评价,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 要使《概论》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收到实效, 教师就必须改变教学观念, 大胆创新, 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 要不断进行知识的储备和更新, 给学生提供更广阔、深邃的思维导向。

参考文献

[1]刘青琬.突出方法论教学训练逻辑思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方法论体系浅说[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70.

[2]张建英.论高校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J].煤炭高等教育, 2009, (5) :108.

思想汇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解析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38—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全面理解、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首先,从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邓小平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里的“初级阶段”不仅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上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判定,而且也表示我国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未来社会有着显著的差异,但这些都不能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在当代中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中表现,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也是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其次,从发展的路径选择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是参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而言的,是在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过程中形成和显现的。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1]另一方面,与西方现代化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前提性内涵就是中国已经摒弃了利用资本主义来完成现代化的道路选择,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正是“中国特色”的起初立意和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一再提醒和告诫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中要时时警惕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侵袭,避免滑入西方现代化的陷阱。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横向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总称。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其科学内涵可以概括为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非凡的政治胆略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领导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创立的包含着一系列具有创造性思想的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态。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成果。这些不同的理论成果始终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纵向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形态组成,但这三大形态之间并不是彼此割裂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有着相同的哲学基础,有着共同的历史主题,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从而科学地回答了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科学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认识和突破,都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前提的。正是依靠和运用这个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突破陈规,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吸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丰富和新的发展。

理论体系的主题——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社会主义的实践并没有像马恩所预言地那样首先发生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度,如何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成为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索的,它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初始阶段,我们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只有建立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才能为深入了解和研究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具体领域的客观规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发展、在实践上的推进。

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体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为进一步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认识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规律的新认识,是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围绕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强调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理论——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强调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强调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祖国和平统一理论——按照“一国两制”原则来推动祖国的和平统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等等。这些基本理论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对外关系和党的建设等众多领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也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也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一定要把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越来越丰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来越兴旺。

注释: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1.

思想汇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篇9

教学之社会调查要求和题目

基本要求:

1.分组:4至6人为一组

2.选题:体现时代特点和创新性,关注和捕捉那些新事实、新经验、新问题;选题不宜过宽过大,宜小题大做,并要考虑可行性;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专业内部不可有重复选题;另外,最初选题时,每组至少选择2个题目,在周日(3月17日)晚前交给学委。(同时每组派选一名代表,将本组名单发给学委)

3.报告:有独立见解;有新的构想和创意

社会实践学时:

大概在14、15周结束(历时很长,很重要,希望大家认真对待)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每组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不少于3000字。组队—选题—定题—撰写提纲—开展调查—撰写报告

对质量高的调查报告学校进行奖励,颁发证书并汇编成册 成绩评定:

分优、良、中、合格及不合格五个等级

(被评为优的小组,要制作ppt,并上台演示)

注意:

此次社会实践要求同学们真正地进行社会调研,不是单一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撰写报告的依据主要为社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要求自

己设计题目,设计完成后可以发给王军老师(毛概老师),请他评定。(近期,我们的工作就是组队、选题和定题,完成后,再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下一步作业。)

附:王军老师邮箱 tigerjj520@qq.com

以后会给大家调查报告的范例以供参考,老师也会在课堂上演示优秀ppt

调查问卷要进行设计、定题、取得数据、分析数据等过程,调查范围要足够大,有广泛的代表性

有疑问的同学请及时与班长或学委联系

选题参考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2.当代青年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看法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三大作风之间的关系

4.关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典型调查与分析

5.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6.武汉科技大学创业教育的现状和经验的调查

7.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8.“挑战杯”竞赛对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影响调查研究

9.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0.城乡收入差距调查研究

11.湖北人民生活水平调查研究

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性调查

13.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型典型调查

14.市场调查:家乡人想要什么样的家

15.小康社会建设中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研究

16.小康社会建设中城市贫困问题调查分析

17.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工问题调查

18.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19.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20.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

21.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22.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23.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24.充分发挥当地政协民主监督作用的思考

25.从“超女”、“快男”等标志性的大众文化现象中,思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26.对校园公共设施破坏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27.本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调查研究

28.从大学生村官现象看科学发展观在基层的实践

29.近年,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如何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

30.市民对台海局势的看法调查

思想汇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篇10

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已经近两学期了,这本书的学习也要告一段落了。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教导,我又萌生了一些的想法和认识,以下就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简单的看法:

整体来说,刚开始的时候看到这门课程,觉得这课挺没意思的,并没有对课程内容很感兴趣。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由于老师讲授方式的多样性和深入的了解课程具体内容后,我逐渐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在这门课程上,我对我们的国家的发展思想和路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对我们的国家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国家和党的历史,加深了我对国家的深深地热爱之情。我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是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教材方面:这本教材的编写工作也是相当的复杂和严格,初稿完成后送交中共中央政治局批阅,再交由主管党内意识形态工作的常委李长春审阅,最后又经胡锦涛总书记过目草最终定稿。这在我国高校教材编写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由此我们也能看出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党和国家政府对它的重视。

内容方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等。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内容,从而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的理想信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在马克思的进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这些理论的产生是为了我们的国家更好、更快、更稳的发展。

从学习目的来说:本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认识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把握新世纪新阶段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和祖国观,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无论是中国革命还是中国建设,马克思主义如何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个贯穿始终的大问题。这种结合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

从教学方法来看: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依赖于说教,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于是现任老师采取了丰富多彩的形式,采用课前给时间来表达自己上节课的收获、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红色电影、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增强其感召力和吸引力。更好地达到灌输思想、统一认识的目的,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上一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下一篇:客户部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