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试大纲(精选7篇)
20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试大纲 篇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以之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简释题5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简答题4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论述题2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三、考试范围
1、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5、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理论
9、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0、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20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试大纲 篇2
一、课程学习活动“重结果, 轻过程”
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目标驱使下进行的, 对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习者而言, 目标制约着学习活动的方向。部分大学生在学习“概论”课程过程中, 表现出比较注重学习和掌握课程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 而轻视把握课程理论所蕴含的看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注重课程理论考核的分数, 而轻视形成高层次理论修养。
(一) 课程学习目标认识上的唯经验定势。部分大学生出现“概论”课程学习目标的衍变与他们的学习经历可能有关。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学处于应试教育之下, 师生多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仅当一般文化课来展开教学活动, 课程学习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即使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由于这种教与学的惯性和张力, 许多高校师生仍然沿袭这一套进行课堂教学。大学生也自然而然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 “概论”课程和其他课程没有什么不同, 政治课记忆力好就行了。一旦这样的认知框架存在,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大学生头脑效果就会减弱。
(二) 未能较好地处理“鱼”与“渔”的关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在学习“概论”课程到底要达到什么的问题上, 教学双方都存在认识上的一些不足。有些教师课堂教学偏重结论和观点的理解与分析, 采用的是概念演绎叙述方式。比如在讲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教学内容时, 采取先下定义的那种不符合人们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叙述方法, 表面上看逻辑性很强, 实际上主观性很浓。有些大学生的学习活动, 由于受这种传统教学思路的熏染, 产生了片面注重简单记忆一些重要观点和结论, 而忽略其形成的历史背景、过程, 没有真正搞清楚理论提出的历史必然性、也就不能很好把握理论的精神实质。
开设“概论”课程的目的, 是为了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因此, 教师必须帮助大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的、学习要求, 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 要把原来目标单一的课堂转变为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培养情感的多维目标的课堂。
二、课程学习素材“重课本, 轻原著”
尽管当前互联网非常发达, 但是课本或者说教材仍然是绝大部分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部分大学生在“概论”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只注重课本, 不太注重相关原著 (这里的原著主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等) , 这是不利于大学生真正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
(一) 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学习不够扎实。部分大学生一方面深切感受到学习和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但在具体学习上又不够专注, 很难静下心来潜心研读原著。究其根源有两种情况:一是对理论存在着误解, 片面地以为原著都是一些纯粹的、晦涩的理论说教, 从而敬而远之。“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 很朴实的道理。”[1]例如《邓小平文选》中的“不管白猫黑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铁还需自身硬”等等, 都是深入浅出、生动精辟, 往往几个字、几句话就抓住问题的要害, 揭示事物的本质。二是部分大学生存在学习惰性。相对舒适、缺乏压力的学习环境成为滋长部分大学生学习惰性, 消磨学习斗志的温床。加之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又不太注重发掘和激活大学生自我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潜能, 不注意培养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的兴趣, 必然导致在原著学习上缺乏主动性。
(二) 部分教师指导大学生学习原著不够到位。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强调原著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够。二是学习原著的方法指导不够。三是学习情况实际考核不够。教师应该不断强调认真、系统学习原著的重要性, 在学习方法上要给大学生作具体可操作性的指导, 毕竟原著的学习和其他理论的学习有所不同。要把学习原著的内容和大学生深层思想实际结合起来;要把对原著作全面性、整体性学习和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学习结合起来;要把对原著的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要把学习原著同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教师应该把“放”和“导”有机结合统一起来, 要有明确的作业检查考核制度以督促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原著。
大学生一定要坚持认真研读原著, 在学好原著上下功夫。早在1890年9月, 恩格斯曾对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德国大学生说过, 要“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 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2]学习“概论”课程一定要接触原著, 品尝其原汁原味, 领会其中的真谛。当然, 也不要囿于对原著学习的注释式方法, 以致于陷入桎梏而缺乏活力。学习原著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理论更加鲜活, 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还可以把在实践中不断取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充实到教材中去, 不断增强教材的科学性和时代感。
三、课程学习内容“重实用, 轻理性”
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发展、关心社会未来和个人前途是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点。当前大学生许多思想问题也是由此而生。在“概论”课程学习过程中, 当教材理论与大学生思想实际出现反差时, 很多大学生就心存疑虑, 迫切希望得到解释, 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前景。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上, 部分大学生则反映出理论的“用”与“学”的脱节, 只求理论为我所用, 不求学到精髓;只求理论的可操作性, 不求实践经验的升华。
(一) 课程学习价值取向趋利性较为明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 一句话, 人们的意识,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3]面对当前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 加之受西方实用主义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其价值判断具有较为明显的功利色彩, 总希望课程学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呈现出“短、频、快”, 立竿见影;学习内容注重技能、技术性, 较为轻视思维训练、行为养成。然而, “概论”课程由于课程性质、特点, 不论是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统一起来内化生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是理论为大学生所掌握最终转化为实际行动, 都是一个无形的“润物细无声”的较长实践过程。
(二) 课程学习比较缺乏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是不容争辩的, 然而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部分大学生学习“概论”课程, 比较注重感性、经验、课程的趣味性, 不太注意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4]其中“管用”强调的是要提高理论教育的思想性、针对性、实效性, 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而决非实用主义。那种简单化地记取片言碎语, 断章取义的做法是一种浮躁的学风。
四、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大学生在“概论”课程学习问题上, 必须摆正学习与运用的关系, 要以实际问题为切入口, 在学习中加强对理论的深刻思考, 对社会的认真观察, 对实践的积极探索。
(一) 要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提高课堂吸引力。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 结合大学生特点, 加强研究适合大学生的教学方法, 使“概论”课程教学效果、工作水平有显著提升。除传统的教学方法外, 应着重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主题讨论法。课堂教学实践表明, 课堂演讲、讨论、辩论是一种为大学生所钟爱的, 能够促使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好方法。二是案例分析法。它的采用能够迅速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关注度与参与度, 将大学生置于一定的现实问题情境之中, 通过师生等多向互动, 使大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课程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提升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实践总结法。这里所指的实践总结, 主要是指大学生个人或学校组织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反思, 比如暑期支教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或者是课程本身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或者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大学生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社会调查报告, 或者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原著、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的读书体会等。
(二) 要不断研究学习主体学习心理, 消除大学生学习焦虑。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是教育成为可能的前提, 是接受教育最原始的动力, 也是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基础。一方面要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和获得成功体验, 另一方面要达到掌握理论, 提升能力的目的。要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 培养学习能力, 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比如可以重点采用习题驱动教学法, 其基本思路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所要讲授的课堂教学重点、难点采用适当的习题形式呈现出来, 利用受教育者对解答习题的好奇心和成就感, 引导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形式, 解决问题, 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锻炼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境界,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讲授“概论”课程时, 要做到讲授内容的全面准确, 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分析复杂社会实际现象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实现“概论”课程设置的目标。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当代大学生在“概论”课程学习上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大学生课程学习活动重结果、轻过程, 学习素材重教材、轻原著, 学习内容重实用、轻理性等。本文分析大学生“概论”课程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目的是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建设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82, 第3卷
20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试大纲 篇3
考试卷(A)(2009-2010学年
15.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陈云C邓小平D刘少奇
16.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发展B.稳定C.改革D.开放
17.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阶级斗争B经济建设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和谐社会
18.按“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我国2020年的GDP是1980年的()
A2倍B4倍C8倍D16倍
19.当前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改革
20.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劳动者B劳动工具C劳动对象D科学技术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属于()
A初级纲领B中级纲领C高级纲领D最高纲领
22.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
A小康社会B和谐社会C中等发达社会D全面小康社会
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阶段矛盾B敌我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4.2009年11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削减
A 10%~15%B 20%~25%C 30%~35%D 40%~45%
25.2009年9月16日,当选日本新一任首相的民主党党首是()
A麻生太郎B小泽一郎C鸠山由纪夫D小泉纯一郎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漏选均无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的是()
A.马列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
2.新民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B根据地建设C武装斗争D党的建设E思想建设
3.新民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买办主义B帝国主义C封建主义 D资本主义 E 官僚资本主义
4.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是()
A 高水平B全方位C多层次D宽领域E立体式
5.“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A立党之本B执政之基C信念之源D力量之源E威望之根
三、辨析题(要求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所列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言之有理,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7分,共14分)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语录办事。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简答题(要求观点正确,言简易明,符合题意。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7分,共21分)
1.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辨证关系。
2.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五、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的知识或原理进行分析和论证。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取得了旧中国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成就,初步地但又有力地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各种困难,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当然,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第344页)
材料二: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9页)
材料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在我们这样的东方大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伟大的胜利。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的报告,载《江泽民文选》第二卷,第13-14页)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5分)
(2)对材料二的观点,你是如何理解的?(5分)
(3)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5分)
20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试大纲 篇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
文档材料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为什
么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
一、课题研究计划(包括:课题名称、选题依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与老师和小组同学沟通的情况、课题研究内容、活动计划与分工安排、课题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表达形式)(注:预期成果二选一:研究报告、访谈调查报告;表达形式:课件课堂展示)
课题名称: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 选题依据: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我国社会的进步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潮流,从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都可以见证这一点。而改革开放30年来,同样经历三次思想大辩论和大解放,每一次都对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的意义: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了解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可以加深对中华民族近代史和我党历史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以备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另外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提高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沟通情况:这是一个我们小组经过多次讨论才选择的题目,各个组员热情较高,1
都支持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研究内容:近代以来我国和我党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从这些运动中的启示,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来指导我国的现在的思想解放的必要性。
活动计划:首先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献,撰写研究性报告;其次制作课堂展示的文档;最后进行课堂展示。
二、课题研究报告(或访谈调查报告)(至少5000)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在思想认识上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是党和民族正确的政治路线以及各项政策方针的前提及基础。
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经历,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的思想解放运动又分为我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的的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以,为了经济的发展,为了人民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中国人民一共进行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中华民族的崛起史就是一个艰苦的思想解放史,在新时期我们也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坚持思想解放,以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说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可以从洋务运动说起,但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思想运动没有比较广泛的改变中国人民的思想基础,没有动摇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没有改正中国人民的封建传统观念,也就没有对中国的革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国的思想解放可以从新文化运动说起。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进行帝制复辟活动的同时,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他刚登上总统宝座,就大搞尊孔祭天。康有为还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面对这股反动逆流,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的和封建势力同流合污;有的偃旗息鼓;许多人则感到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
就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起点和中心阵地,以“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陈独秀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大声疾呼,提倡民主与科学。陈独秀勇猛地向封建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进行冲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主要倡导者李大钊,也相继发表文章,反对旧礼教、旧道德。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内容。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首先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话文学代替仿古文学。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控诉和无情鞭挞,树立了把文学革命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典范,开拓了中国新文学的道路。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开辟了道路。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在“五四”以后,全国各地的进步报刊和进步社团,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这些报刊和社团的活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刻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新文化运动的孕育下,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思想解放,中华民族的革命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一个政党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必然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潮流。在中国共产党的的幼年时期,我们的党很受共产国际的制约,没有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于是在党的发展历史就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但是党的发展史就是一个鲜的思想的形成和不断纠正史,也就是一个思想解放史。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由于对中国的情况的复杂性缺乏认识,中国共产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的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的失败到1935年遵义会议,“左”倾错误数次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占领主导地位。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屡次出现“左”倾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党内浓厚的思想认识以外,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党内事务也是错误的干预指挥。,此时中国共产党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全面实际的结合起来。王明等人虽然读了不少马列主义的书籍,但不懂中国实际。他们颠倒实际和认识的关系,以为只有照搬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及共产国际的决议就可以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按照这种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办事,就不能不碰壁。面对王明等人的错误,毛泽东等人坚决的抵制并批评。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的召开,使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暴露,之后在党内进行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并进行长征,中国共产党的此次思想解放,肃清了党内“左”倾错误,使党内上下同心,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于是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革命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等人的努力下,中共中央纠正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到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已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但是党内的主要问题是历史上“左”倾机会主义长期统治的恶劣影响尚未彻底清算;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广泛存在。这些问题在全党虽然不占统治地位,但妨碍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妨碍全党干部和党员政治思想水平的提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夺取革命的胜利。1942年,中共中央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进行整风运动,主要进行以下几项工作: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提倡顾全大局的共产主义精神,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启发生动活泼的革命精神,树立新的文风。此次整风运动史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内确立了起来。之后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
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好了思想基础。也为团结人民,服务人民做了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的初步建设的成功,中国共产党内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盛行,于是1957年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整风运动,但这一次的运动证明是失败的一次运动,使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于是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此后“大跃进”在全国范围内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开展了起来。中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再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我国的经济空前困难。但是中央依旧没有认识到已经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的思想解放实在必行。于是1963年到1965年间,中共中央领导进行了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一运动虽然解决了一些党员干部的作风和管理的问题,但由于把阶级斗争在党内扩大。这便形成文化大革命的导线。
在错误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文化大革命便错误的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在错误的思想影响下的错误的运动。文化大革命是的发生,对于党和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它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到迫害,学术文化事业在许多方面遭到摧残,科技水平在一些领域与世界的距离拉大,党和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有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历史悲剧,决不允许重演。但是错误的思想不会长期在党内存在。随着四人帮的粉碎,文革也就结束了。一叶风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风帆,鼓动起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冲破僵化和迷信的坚冰,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道,开始了向现代化进军的伟大航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高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做出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坚持解放思想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也如春风般吹过中华大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它如同一声惊雷,宣告了一场伟大社会变革的暴风雨的来临.在这场暴风雨的洗礼中,中华民族获得了新生.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一切巨变,取得的一切进步,涌现的一切奇迹。可以说,没有思想大解放,就没有澄清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就没有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毫无疑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正如人类发展史上的每一次社会进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一样,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正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在改革开放的沐浴下,从1978年到1992年,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很快,人民很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一次思想大解放,给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带来了全方位的大解放和大发展。
1989年下半年以后,受海外政治形势影响,国内再次出现思想纷争,以为改革开放要收、阶级斗争要抓的疑问不仅在社会,就是在党内也大有存在,这时候,蛰伏多年的“左”倾思想有了抬头空间,于是抓住机会又冒了出来。1990年2月,一篇《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文章在北京某报发表,该文提出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推行资本主义化改革,还是推行社会主义改革?就这样,在“社”“姓”“资”的争论上,“左”倾是利益的甚嚣尘上。思想上的混乱必然带来生产上的划破势头。在这种形势下,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以88岁高龄一路南下,到武昌、到深圳、到珠海,就改革开放中的问题沿途发表谈话。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
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震动全国,他冲破禁锢人们多年的思想禁区,解决了困惑中国多年的改革难题,为思想再次大解放指明了路径。“东方风来满园春”,当时,全国几乎所有党委机关都报转发了以此为标题,详细记述邓小平在深圳图区视察工作的长篇通讯。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市场经济开始建立,股票这个十分陌生的东西开始在深圳发行,沿海、沿江、沿边开放的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内陆地区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也逐步建立,整个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浪潮迭起的生动局面。
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随着姓“社”和姓“资”问题的解决,国家所有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动,私有制迅速发展。显然,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摸石头过河”,越摸越深,所有制问题无可避免的摆在公众面前。媒体纷纷讨论“公”“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江泽民总书记的公私定论对稳定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望历史,我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多次的思想解放运动。经过将近一百年的思想解放的思想解放,我国人民的思想从封建社会思想成功的过渡到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坚持解放思想则社会发展,违背解放思想则社会退步。因此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下,我们必须坚持继续解放思想,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我们才能使发展经济发展的又快又好,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更大的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希望,但是如今我们的国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才能使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通畅。如今我国人民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崇洋媚外思想,评价一个社会好不好,有很多不同的标准。但是归根到底,是看这个社会里的人,是不是以这个社会为荣。如果就这个条件来看,当今中国社会不绝不能被称为一个好社会,如今中国整个社会,从高层到底层,都存在着严重的崇洋媚外。我国的众多影视明星的国籍不是中国的,我国众多的官僚子弟定居国外,我国众多的消费者喜欢进口货,我国的好商品要卖到国外,差的留给我们,等等。从根本上说,崇洋媚外这种心态的来源是不自信,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自信,最深刻的来源,则是社会各界一遍遍重复的过往两百年的屈辱历史,这种屈辱大概已经深入了民族性,一直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思想。就像阴影藏在潜意识之中,也许感觉不到,但是恐惧和自卑就是无处不在。这是一个思想的问题,若不解放思想,我们的民族将如何立于世界之林。我们要深知我们中华民族才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优秀的民族,我们是世界的栋梁,也是救世主。
审视度势,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民主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如今有多少人在批评我们的政府有封建官僚的特色,但这个问题归根揭底是我们中国人民在几千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奴性还没有的到净化,没有彻底的肃清。一个灵魂被奴性感染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但是一切的思想解放都必须源于人民,才能解放的自然彻底。如果我们的每一个人民都不去行官僚主义的作风,我们还有腐败的问题吗?其实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最缺乏的是改革精神,我们若有“五四”时期的改革精神,有鲁迅那样不怕牺牲的人物,有一大堆爱国的、做实事的人,有什么社会问题不能解决。我们的民族如何能强大,不是仅仅靠经济的振兴,一个强大的民族必须在思想上强大。因此面对如今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振兴的同时,思想解放势在必行。近代史告诉我们,思想的落后才是真真的落后,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任何时实现--实在我们中华民族思想真真解放的时候。
解放思想的大任在于年轻人,而不在政府。忘各位少一些废话,多一些实干,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下,从根本上解放思想。
参考文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教学案例分析》姚小玲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同学们的收获体会等(包括:对集体、个人素质的提高,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等)可附同学们讨论、课堂展示的3-5张照片)
通过这次课题的研究:我们小组的十位成员,提高了团队协作的意识,并且积极思考讨论,激发了想象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次课题的研究,还提高了学员的思想认识水平,更加公正的认识了党,认识了中国的近代史,并且确立了在现代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我们小组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现代中国社会的现状,并且认同中国的未来是由我们这一代年青人决定的,以此也激发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以后我们会用研究这个问题的方法来集体探讨更多的问题,来真真提高我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20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试大纲 篇5
1.计划经济体的弊端是什么?(p178)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87)
3.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什么时候?(p181)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是什么?(p183)
5.社会主义初级价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p184)
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两个方面(p189)
7.按生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共内容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p194)
8.社会保障体系哪个方面的内容?(p200)
9.什么是创新型国家?(p205)
10.什么是自主创新?(p205)
11.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p207)
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211页)
13.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
14.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1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之间是什么关系?(220页)
16.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222页)
17.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28页)
18.人民政协有哪三大职能?(229页)
19.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哪些特征?(230页)
20.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231页)
21.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什么?(231页)
22.什么是依法治国?(236页)
23.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38页)
24.人权的基本 是什么?(244页)
25.什么是先进文化?(248页)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51页)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四个方面?(255页)
28.什么是民族精神?(260页)
2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是什么?(276页)
30.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84页)
31.什么是爱国主义?(293页)
32.香港,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区别是什么?(294页)
33.什么是民族复兴?(294页)
34.什么是“三通司流”?(300页)
35.什么是一国两制?(302页).36.“反分裂国家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311页)
37.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316页)
38.什么是世界多极化?(320页)
39.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327页)
40.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332页)
41.什么是“四个尊重”?(342页)
42.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48页)
43.党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370页)
44.什么是“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20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试大纲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女大学生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女大学生已经占据了高校的“半边天”,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女主人”。因此, 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 就必须考虑当代女大学生的特点, 使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更加贴近女大学生, 适合女大学生, 让思政课与女大学生“亲”起来, “活”起来, “动”起来, 使她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思想得到升华。
一、整合教学内容:让思政课“亲”起来
一提及“思政课程”不少学生都畏而远之, 或厌而远之, 好像“思政课程”讲述的仅仅是毛泽东的思想、邓小平的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与自己的实际学习和生活隔着千山万水、十万八千里。为了拉近学生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简称《概论》) 的距离, 让思政课程与学生真正“亲”起来, 我们对《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
1. 整合教材内容, 彰显理论魅力。
为了充分展示理论的魅力, 让理论能够彻底说服人, 我们将教材内容做了进一步整合, 实施了专题教学。理论如同艺术, 要想吸引人、说服人必须能够展示其独特魅力。而《概论》课程的魅力所在就是能够直面人们所关心、所困惑的问题, 帮助人们“澄清模糊认识, 解除思想疙瘩, 化解认识困惑, 驳斥歪理邪说”, 使人们能够自觉地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服务社会, 造福人民。
2. 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展示时代气息。
《概论》课程讲述的不是放在古埃及金字塔中的千年木乃伊, 而是能够反应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精华。我们进行专题教学时, 也应该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如党的十八报告的相关内容。
3. 剪辑现实生活, 让学生走进其中。
思政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体现时代气息, 而且要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事情。教学即生活, 生活即教学。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一部《概论》课程, 实际上展示的就是一幅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伟大的中国人民追寻幸福生活, 缔造美好未来的画卷。青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 人民的一员, 必须参与其中, 要求他们不仅能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 而且还要能够善于洞察身边的问题, 自觉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变革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活”起来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仅仅是来“教”的, 学生仅仅是来“学”的, “讲—听—读—记—练”构成了它典型的教学模式。也许这种教学模式, 在创建之初, 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 面对90后, 这群充满朝气而又富有个性的女大学生来说, 恐怕这种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了。为此, 我们构建了主体参与性教学模式, 其目的在于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第一, 主体参与性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由“观众”或“听众”变为“演员”。熟知的东西未必真知, 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东西才可能记忆终身。以前, 我们总是把学生当做“观众”或“听众”, 认为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就是好学生。现在, 我们要求学生必须以认识的主体和思维过程的主体的身份参与进来, 做好演员。第二, 主体参与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由事事不放心的“家长”变为对课程进行导航的“导演”。以前, 在教学中教师总是把一个个鲜活的“学生”比作花草, 自己则是不辞辛苦的“园丁”, 整节课四十五分钟, 教师填鸭了四十五分钟, 甚至连教学专家都认为讲得好的教师才是好教师。现在要求教师做好导演,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在教师的主导下, 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 把每场“戏”演好。
三、创新教学方法:让思政课“动”起来
一言堂式的“灌输”教学方法, 让本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思政课程变得索然无味, 成了学生眼中名副其实的“睡觉课”“酱油课”。难怪程恩富先生非常感慨地说:过去我们“占用那么多资源, 花费这么多精力,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 竟然有日渐多的重要人士和社会公众形成了截然相反的感觉和思想结论”。这不得不叫我们反思思政课程强制性的教条式的教学方法。为此, 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方法, 让思政课真正“动”起来。第一, 实施团队教学。团队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的教学方式, 它通常是按照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 一般是由4—5人组成, 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合作意识。第二, 实施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寓教学内容于情境之中, 通过课堂游戏、欣赏视频和角色扮演等方式, 使《概论》课程中较为概括性的和抽象性的理论变得异常具体、生动和形象,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 升华思想。第三, 实施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是“强调以学生的自身活动为教育过程中心, 从学生的自发兴趣出发, 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活动教学如认知性活动、体验性活动、制作性活动和探究性活动等, 不仅使学生都“动”起来了, 让学生在“做”中深刻理解了理论, 学到了知识, 而且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主动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让学生的灵魂得到了触动。第四, 实施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展开讨论, 以期得到正确结论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有辩论式讨论、对话式讨论、演讲式讨论和设置情境式讨论等多种形式。通过讨论式教学, 学生不仅进一步领会和掌握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讨论中辨明了是非, 明白了道理, 提高了认识。
四、强化教学功能:让思政课“净”起来
我们开设思政课程的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理论, 了解一些知识, 其核心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都得到提高, 思想得到升华, 让学生真正“净”起来。第一,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功能, 让学生的思想“净”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对受教育者进行‘销售’思想信息产品的影响, 使被说服者逐渐形成社会上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体系, 以此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功能要求我们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使学生充分理解和体验思政课程的理论魅力, 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 真正“净”起来。第二,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行功能, 让学生的行为“净”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行功能是指在提高学生思想认知的基础上, 使思想转化为行动, 使学生达到“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 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归宿不是培养“道貌岸然”的所谓理论大师, 而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最美”公民。
参考文献
[1]张晓林.以理论的魅力吸引人[N].人民日报, 2009-6-26.
[2]习近平.人民日报评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N].人民日报, 2013-3-27.
[3]程恩富.当代信仰危机的七个深层次原因[J].求实内刊, 2004 (8) :37.
[4]刘常春, 赵浩政.情境教学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黑河学刊, 2011 (12) :113.
[5]刘畅, 余晓捷, 郑彩霞.高职院校德育课活动教学法模式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7) :30.
20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试大纲 篇7
试题集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3.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经济以先进的交通、通讯和共同规则标准为纽带,形成统一的全球性资源流动、配置的(世界市场体系)
4.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8.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对外贸易)
9.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10.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1、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2、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技术引进)
13、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14、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毛泽东)
15、加入WTO 后,中国将严格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贸易和投资政策,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16、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17.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12月)
18.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动因在于(争取国际比较利益)
20.温州和福建的鞋业生产型企业,将国内运来的半成品鞋,进行组装和加工,再将成品鞋销往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这反映了(贸易全球化)
21.日本生产的SONY,其电子芯片来自美国,外壳来自印度,在新加坡或印度尼西亚组装,然后在日本的神户印上“日本制造”的牌子,远销全球。这反映了(生产的全球化)
2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吸收消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主要是通过(①④)来实现的
①外资企业的发展 ④对外贸易的增长 23.2007年11月23日,正在为总统之梦努力的希拉里?克林顿在博客上写道:“如果我当上总统,我将立即要求独立的第三方检查玩具;增派产品检察官的数量;对儿童产品立法„„”。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战打响之初,所有的民主党候选人,都明确地表示了贸易保护主义立场。这警示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做到(①②④)
①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质量
②促进科技和体制创新,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④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市场选择方向
2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稳定是(前提)
25、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改革)
26、跨国公司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垄断,进一步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7.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8.“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29.我国改革的第一步突破口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0.“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与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
31.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3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33、2009年3月,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正式否决了可口可乐公司对汇源集团的并购案。商务部称,这一否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相关条款作出,旨在防止可口可乐公司对中国饮料市场可能造成的垄断。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安全需要(①②)
①法律保护 ②政策护航
34.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5.我国经济、政治和各方面改革的实质是(制度创新)
36.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跨国界的流动与配置)
37.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发展)
38.2004年底,我国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电脑业巨头美国IBM公司的PC(个人电脑)业务部。这表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39.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40.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与标志是(上海浦东)
41.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
42.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住了考验,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同时倾销和反倾销也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焦点问题之一。2002年,我国近50多家球轴生产企业在面对来自美国的反倾销诉讼时,积极应诉,并使美方做出该倾销案不成立的结论。在遭遇国外反倾销诉讼时,我国企业首先应该(勇于应诉,保护自己的正当经济权益)
43.党中央做出试办“出口特区”(后改名为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是在(1979)年
44.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作为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基本战略。这样做的根本道理是(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具有客观必然性)45.中国的(稳定)问题是压倒一切的。
46.邓小平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4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极端重要
48、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
49.“引进来”是为了“走出去”,要使我国的生产和商品能“走出去”,“引进来”应该(从我国生产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目的)
50.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5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52.我国已经初步形成,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内地开放)
53.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54.在《春天里的故事》里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这位老人(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55、“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原因包括:(①②④)
①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 ②它们离港、澳、台较近,是著名侨乡 ④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56.“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圈”特殊在(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不同)
57.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58.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59.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开放的领域和范围更加扩大,这意味着(贸易摩擦增多)
60.以下哪个判断是错误的,我们的改革(是从城市开始的)
61.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6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示范作用的是(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63.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②③)
②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表现 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发展自己
64.面对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我国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①②③④)
①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 ②通过引进外资加大本国制造业的改造力度 ③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 ④让外资参与到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中来
65.下列哪个判断是错误的(经济全球化可以增加全球经济的稳定性)
66.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67.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68.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①②④)
①生产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④资本全球化
69.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随着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这三大基地都跃跃欲试,试图以自己的特色、实力统一江湖来承受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从经济角度看,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是由于(①②③④)
①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②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 ③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④中国有众多廉价的劳动力和潜在的巨大市场
70.对“跨国公司”的认识,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是在一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BCDE)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 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ABCDE)
A.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E.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 30年来的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有(ABE)
A.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B.体制问题上不搞姓“社”和姓“资”的争论
E.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摸着石头过河
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有(ABCDE)
A.扩大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
E.发展国际旅游业
5.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有(ABCDE)。
A.外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B.外国政府和银行的贷款
C.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D.在国外发行债券
E.在国外股票市场上市
6.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形势,我国必须正确定位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E)
A.政府应进一步放权,增强服务功能,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B.政府制定政策既要符合WTO规则,又要适合国情,加强对国内市场的培育
D.建立起反贸易壁垒的政府反应机制
E.政府干预的范围应是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是对市场机制的“拾遗补缺”
7.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增速呈明显放缓态势,且在总出口额中比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BCE)
A.外部市场疲软 B.人民币升值,增大出口产品成本
C.各国的经济民族主义明显抬头 E.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
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处有(ABCDE)
A.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 B.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C.有利于继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D.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E.有利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9.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ABCDE)
A.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B.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C.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是因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E.是因为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10.我国引进外资应遵循的原则是(ABDE)
A.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B.利用外资规模要适度,同偿还能力相适应
D.外资利用保证发展重点地区、产业的需要 E.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
11.李克强副总理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把改革与开放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善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下列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有(ABCDE)
A.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 B.扩大开放领域
C.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D.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E.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
12.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
A.应同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
B.应从现实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佳效益 C.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
D.必须通过消化、吸收、运用和创新相结合
13.有人对我国老百姓看时间的方式进行了总结:“60年代看太阳,70年代看挂钟,80年代看手表,90年代看手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BC)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科技进步是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
C.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
14. 世贸组织(WTO)是(ABCE)
A.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的多边贸易体系
B.为商界创造了一个有保障的和可预见的国际贸易环境
C.调解和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机构
E.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非歧视贸易原则
15.世贸组织协议的宗旨主要是(ABCD)
A.保障充分就业 B.提高实际收入水平
C.提高生活水平D.扩大货物与服务贸易
16.我国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主要表现为(ABCD)。
A.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窗口 B.引进和传播先进管理经验的窗口
C.获得知识和传播信息的窗口 D.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17.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CD)
C.敌我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18.实行改革开放是(ADE)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D.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E.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19.现在,跨国公司500强中有400强在中国投资开展业务,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表现出以占领与扩大在华市场作为对我国的主要投资取向。下列选项中对跨国公司理解正确的是(ABCE)
A.它是指在一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其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B.跨国公司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C.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E.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战略目标和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
20.某种玩具娃娃,由中国大陆生产棉衣服,台湾地区生产塑料身体,日本制尼龙头发,马来西亚负责组装,最后在美国贴上标签全球销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ABDE)
A.生产的全球化和贸易的全球化 B.产品分工向生产环节分工深化
D.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E.各国(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
21.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各国都面临着危机的冲击。这一现象说明,(AC E)
A.经济全球化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C.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E.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危机的广度
22.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两个开放”是指(AB)
A.对外开放 B.对内开放
23.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包括(ABC)
A.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24.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AD)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
25.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两者的区别表现在:(ABDE)
A.条件不同 B.形式不同 D.内容和对象不同 E.手段不同
26.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依据的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正确认识,这些认识包括(ABCDE)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切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立性的,具有基本适应与部分适应的特点
D.通过改革不断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E.通过改革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7.1986年邓小平经过反复思考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CE)
C.发展生产力 E.共同富裕
28.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照搬的苏联经验即斯大林模式有三大特征,其中在经济制度上实行(AB)
A.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方式 B.过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29.我国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因为它(ABCD)
A.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文化体制
C.触动体制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
D.要求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
3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ABCDE)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E.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提出(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3.江苏省电力公司依靠自主创新首创的“电网安全自动防控系统”,将电网紧急状况处置时间缩短到0.1秒,使江苏电网在2008年初的雪灾中始终保持平稳运行。这说明(科技创新使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5.邓小平关于判别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最终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中得到系统化和凸显化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7.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8.“一些乡村适时推出休闲旅游农业”,这表明(①②)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调节作用 ②消费需求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9.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基础和核心是(产权制度)
1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政府)
1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
1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①②④)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5.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无论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注重社会公平,其实质都是(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问题)
1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17.当前我国“三农”问题分配阶段的基本特征、基本政策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其实质是城乡之间的(反哺关系)
18.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19.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20.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从宏观调控目标看,图中宏观经济运行较好的时期是(2002年至2006年)
22.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分开政府和企业的不同职责)
23.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24.某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时,职工老张买了该企业面值20000元的股票。年终分红时,老张获得了3000元股息.这3000元属于(资金收入)
2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6.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7、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8、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9.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
3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1.1979-1991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是8.6%,显著高于1953-1978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年平均增长速度1979-1991是6.5%,也比1953-1978年6.2%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这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32.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33.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既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
3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3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来实施的,经济政策最主要是(①②)。
①财政政策 ②货币政策
36.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只看GDP的增长而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所谓经济效益是指(有效的产出和全部生产要素投入之比)
37.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农业已基本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由市场调节,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市场对经济信号反映灵敏的长处得到发挥)
38.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就是要使(各地区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经济,使各地人民生活水平大致平均)
39.我国国有企业可以采取股份制形式,因为股份制(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40.要有效防止经济运行大起大落,政府应尽可能减少对企业和市场的干预,但同时又不能“放任自流”。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又存在着弱点和缺陷)
41.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科技、管理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
4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3.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山东省确定“十一五”期间全面淘汰105项落后工艺和装备、15种落后产品。山东省采取上述举措,是为了(①②④)
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④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4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
45.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说明了(国家积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46.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工商局宣布放宽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允许其参与大部分工业和商业的生产经营,允许到国外经商或办企业,也允许他们在国内与外商合作合资经营。这说明在我国:(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与其它经济成分联合经营,共同发展)
47.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在(中共十四大)
48.近年来,我国DVD的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拥有全球市场20%至25%的份额。国产DVD的核心元器件,如解码芯片、机芯和光学头等大都从国外进口,国内许多DVD企业只是进行一般的拼装工作。这对企业的启示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的关键)
4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应该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形成的价格机制)
50.2008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两周年。青藏铁路的建成,加强了内地与青藏地区的交流,托起了青藏铁路沿线省区经济跃升的希望。这就是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有利于实现(统筹区域发展)
51.关于计划和市场的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两者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52.发展经济为民生,民生之本是(就业)
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是(按劳分配)
54.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关键只要(能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和促进生产发展)
55.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56.200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只要我们措施得当,政策到位,就一定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必将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力支撑。这表明(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57.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需要(15年)58.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我们不希望也不追求有过高的速度,我们更看重的是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更看重的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的节约、环境的改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①②③)
①经济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经济发展方式应当向集约化转变
③经济发展不能忽视经济效益
59、村头路口夜晚常有行人跌倒,村民张三在此安装路灯。村委会从村财政出资安装该路灯和承担电费,照明恢复正常。这表明(③④)
③路灯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④.市场难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60、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61、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多当市场经济中的“指导员和教练员”,而不
能当“运动员”。这主要是指政府要(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62、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混乱,是导致房价上涨过快的诱因。因此,国家不能简单
地把住房问题推向市场,要保障中低收入者的居住要求,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是因为(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63、2008年11月以来,全国粮油价格均出现上升态势,一些地方米、面、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分批次出售临时存储粮等措施,增加供应,稳定粮食价格。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分批出售临时存储粮以稳定粮食价格的措施,属于(利用经济杠杆,平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6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6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66、目前,我国已经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现了病人选医生的实施办法。北京各大医院在实行“手术点名费”,即患者在选择自己认可的医生时,需向医院交纳300-600元的点名费,被点名的医生可以提成40%-50%。被点名的医生从点名费中提取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6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
用是依靠(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来实现的
68、某“80 后”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8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69、目前,我国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问题仍然较多。破解这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归根到底要靠(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70、科教兴国,首先要全面落实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7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7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体制要求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73、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题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2.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哪两大突破(AB)
A.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念
B.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
3.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ABCD)
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C)
B.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
C.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相结合
5.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BCD)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经营 D.国家独资经营
6.温家宝总理指出,目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缩小差距,在分配上“更加注重公平”。这体现了(ABCD)
A.我国经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国家注重宏观调控的方向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7.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有(ABCDE)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E、外资经济
8.改革30年来尤其是十四大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BE)
A.从商品率看,粮食、蔬菜类产品已超过30%,畜产品、水产品超过50%,水果接近90%
B.农产品指令性计划全部取消
E.工业品指令性计划极少,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
9.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0.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市场机制的优势和长处(ACDE)A.灵活有效地配置资源,使产需及时协调
C、实行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D.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提高效率和效益
E.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
11.我国现阶段分配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ABDE)
A.允许一部分地区与个人先富起来
B.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D.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
E.对个人收入分配的结果进行调节,避免收入悬殊两极分化
12.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ABCDE)
A、生产资料私人所有 B、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C、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E、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13.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BCDE)
B.易引起贫富差距扩大等现象
C.难以实现生态平衡,有效保护环境
D.难以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E.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和周期波动
14.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ABCDE)
A.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B.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
C.公有制经济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D.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E.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15.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运行的原则主要包括(ABC)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16.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做出的战略布局是(ABCDE)
A、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B、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E、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17.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ABCDE)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E、管理民主
18.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ABCD)
A、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19.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主要包括(CDE)C、个体劳动者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 D、私营企业雇用劳动者取得的工资收入 E、外资企业雇用劳动者取得的工资收入
20.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形成(ACDE)的产业格局
A.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D.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E.服务业全面发展
21.自主创新包括(ABC)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方针(ACE)
A.工业反哺农业 C.城市支持农村 E.多予少取放活
23.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构建(ABCD)
A.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B.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C.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D.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2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当前的就业方针是(ABC)A.劳动者自主就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政府促进就业
25.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AB)A.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趋向
B.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26.下列能够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兼顾公平的选项是(BC)
B、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C、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27.兄弟二人各承包了本村的五亩菜地。哥老办法种菜;弟弟则精耕细作,采用了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先进技术。结果,弟弟菜地的产量和收入都大大超过了哥哥。从上述事例中可看出,兄弟俩的收差异主要是因为弟弟增加了(ABD)A、劳动投入
B、资金投入 D、技术投入
28.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首次明确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其中包括(ABC)A.军工业 B.电力行业 C.电信业
29.中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是(ABCD)A.建国时面临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国情
B.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世人瞩目的直接影响 C.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单纯,计划经济体制比较顺利地运行
D.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3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因为(ABCDE)
A.劳动者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会出现收入的差别 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会导致富裕程度的差别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会产生富裕程 度的差别 D.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存在差别 E.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
31.小李在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任技术员,全年工资收入 2万元。2007年,小李将自己的一项技术专利以20万元卖给本企业,并将其中的10万元购买了该企业的股票。2007年小李获得了2万元的股息。2007年小李的收入方式属于(ABE)
A.按技术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E.按劳分配
32.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ABDE)A.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D.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E.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
33.“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BDE)
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E.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34.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ABCDE)A.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C.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D.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E.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5.构成现代市场体系的要素市场主要是(ABCDE)
消费和生产资料市场 B.金融和资本市场
C.劳动力和人才市场 D.技术和信息市场
E.房地产市场 36.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AC)
A.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刺激作用
C.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37.我国现阶段不属于按劳分配的分配形式有(ABCD)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房屋租金收入 C.股票市场赢利 D.公司分红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3、(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4、(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5、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开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成为无产阶级专政
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人民民主专政)
7、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于(1954年)
10、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1、邓小平认为,我们实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与西方国家的“三权鼎立”制度相比,其优势主要表现在(议行合一,不受牵扯,总的效率是高的)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4、目前,我国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的是(县(市)级人民代表大会)
15、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16、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7、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18、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19、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0、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的核心是(持共产党领导)
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政治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2、中国是一个多党派的国家。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
2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4、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
2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首要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2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0、截止2003年底,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
31、在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32、在1955年10月成立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3、西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是(1965年9月)
34、在我国第九届全国人大的2979名代表中,占全国人口总数8.98%的55个少数民族共有428名,占代表总数的14.4%。这说明(我国各族人民拥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3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3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37、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38、首次将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写入中国宪法是在(1982)
39、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法制)
40、第一次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在党的(十五大)
41、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纳入宪法是在(1999年宪法修正案)
42、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执法必严)是关键
43、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有法可依)是前提
44、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有法必依)是核心
45、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违法必究)是保障
46、(违法必究)就是要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47、(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即尽量排除和杜绝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意性、偶然性和腐败现象
48、(执法必严)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司法机关应当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
49、(有法可依)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即立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需要,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
50、我们应该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
5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52、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53、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我国立法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54、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5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6、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理论是(民主执政)
57、不应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正确的标准是(执政党的地位能否得到巩固)
58、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59、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句话科学地阐明了(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60、有关人权说法错误的是(人权高于主权)
6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生存权、发展权)
62、在民主、自由、人权中,核心是(民主)
二、多项选择题
1、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以下几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A C D)
A、坚持党的领导 C、人民当家作主 D、依法治国
2、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包括(A B)
A、人民主权 B、人民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A B D E)
A、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B、是我国的国体
D、提法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E、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造
4、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A B C)
A、性质相同 B、历史使命相同 C、作用相同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B C D)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C、保护人民利益 D、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
6、(A B C)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A、国家行政机关 B、审判机关 C、检察机关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A B C D)
A、国家的利益 B、社会的利益
C、集体的利益 D、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8、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A C D)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民主集中制9、20世纪50年代中期,邓小平多次强调,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自来几个方面的监督,包括(A B D E)
A、党内监督 B、人民群众的监督
D、民主党派的监督 E、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10、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 B C D)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民主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A B C D)
A、政治参与 B、利益表达 C、社会整合 D、民主监督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A B E)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E、参政议政
13、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形式主要有(A B C D E)A、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召开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
C、民主党派成员作为人大代表在各级人大中参政议政和发挥监督作用
D、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的领导职务
E、推举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检察、审判机关的领导职务
14、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形成及其合法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A、是历史的选择 B、是人民的选择
C、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斗争得来的 D、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15、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 B C)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管理本民族事务 C、管理本地方事务
1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是(C D)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17、同在1958年建立的自治区是(B D)
B、广西壮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18、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自治区是(A B D E)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E、西藏自治区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B C D E)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E、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0、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A B C D)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21、我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B C D)
B、农村村民委员会 C、城市居民委员会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2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 B C D)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3、实行依法治国是(A B C D E)
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B、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E、国家长治久安的可靠保障
24、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点有(A B C D)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B、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
C、对国家事物、经济文化和社会事物的管理工作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25、依法治国的客体是(A B C D)
A、国家事务 B、经济事业 C、文化事业 D、社会事务
26、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 B C D)
A、四项基本原则 B、从中国实际出发
C、分步骤地进行 D、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27、衡量一种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关键要看(A B C)
A、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
B、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
C、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
28、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正确,关键看(A B D)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人民团结 D、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29、我们应该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B C E)
B、制度化 C、规范化 E、程序化
30、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 B C D E)
A、完善法律制度 B、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C、健全政府职能体系 D、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E、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1、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指党和国家的(B C D 导制度 C、组织制度 D、工作制度
3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保障人民的(A B D E)
A、知情权 B、参与权 D、监督权 E、表达权
3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在于(A B C D)
A、经济基础不同 B、阶级实质不同 C、主体不同 D、宗旨不同
34、以下关于民主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B D E)
A、民主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
B、由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实现民主就没有统一的模式
D、民主没有抽象的标准,符合国情的就是好民主
E、民主的发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
35、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观点的有(A B C E)
A、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指国家制度
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B、领)C、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E、社会主义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36、人权泛指自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 B C D)
A、生存权 B、经济权 C、政治权 D、文化权
37、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A D)
A、生存权 D、发展权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2.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5.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你认为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应当是(民族精神)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9.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指(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10.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1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3、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4、党的十六大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提出
15、(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16、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事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
17、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增强我国综合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18、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9、把培养(“四有”公民)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
20、坚持文化建设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2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指导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2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3、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发展民族文化统一起来)
2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里的“文明”是指(精神文明)
26、在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中,核心和根本是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和科学)
29、在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2006年3月,胡锦涛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31、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2.邓小平在1986年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不错,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段话强调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必要性)
3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3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5.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先进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36.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8.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39.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40.为了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4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理论创新)
4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4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44.“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段话揭示了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和根本)
4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的品德是(诚信)
4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47、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49.《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0、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事业)
51、以德治国的首要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
52、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3、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54、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或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5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56.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57.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居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的是(思想道德建设)
58.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59.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思想政治工作)
6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61.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62.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
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6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65.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6.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68.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69.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多项选择题 1、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做了各种努力,84017人被抢救出来,140万被解救,430万被救治,1万伤员转到20个城市地区,被375所医院及时救治,这个事实表现了(ABCD)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性质
B.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C.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显著成效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ABCD)
A.坚持用邓小平理想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ABCD)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ABC)
A.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
B.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6.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ABC)
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
C.物质文明是基础,对精神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7、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E)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B.勤劳勇敢 C.爱好和平
D.自强不息 E.团结统一
8.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主要是指(ABCD)
A.文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B.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C.文化构成社会的人文环境 D.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生产力
9.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ABCD)
A.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要用“三个代表”来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
C.要把“三个代表”贯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D.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10.胡锦涛提出文化建设要坚持“三贴近”的方针是指(ABC)
A.贴近时代 B.贴近群众 C.贴近生活
11.建设和谐文化主要包括(ABCD)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
D.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1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有(ABC)
A.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多样化发展、思想多样性的关系
B.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关系
C.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13.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多样性和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关系,就是要(ABCD)
A.尊重多样性 B.承认差异性
C.思想多样性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D.核心价值体系尽可能以广泛共识为基础
14.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ABCD)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5.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措施是(ABCD)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6.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指(AB)A.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
B.以损害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为最大耻辱
17.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指(AB)
A.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B.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18.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指(AB)
A.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19.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指(AB)
A.在各行各业包括新兴行业中培养爱劳动的思想
B.使爱劳动的思想成为衡量公民道德品质的价值尺度
20.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指(BD)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D.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21.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指(ABC)
A.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B.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
C.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22.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指(BCD)
B.要认识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
C.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D.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2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立相应的践行机制,主要包括要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ABCD)
A.教育机制 B.修养机制 C.示范机制 D.评价机制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ABCDE)。
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C、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E、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其“四有”包括(ABCE)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E、有纪律
26、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ACDE)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C、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D、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E、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7、无论是对待民族文化还是外国文化,我们要坚持的方针是(ABCD)
A、取其精华 B、去其槽粕 C、洋为中用 D、古为今用
28、教育(ABD)
A、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B、在现代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
D、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9、要认真贯彻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包括如下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ABCDE)
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E、敬业奉献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主要表现是(ABD)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D.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扩大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下保证(ABE)
A、为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原则
B、为现代化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和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E、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和科技成果、智力支持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自由人联合体)
2.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十六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须与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4.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是(以人为本)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或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安定有序)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科学发展)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改革开放)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民主法治)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3.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的是(十六届六中全会)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15.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8.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平正义含义的是(社会主义法制得到健全)
19.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是(消除自然灾害)
2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安定有序”,这是因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21、2006年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强调,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这是因为(②③)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③只有改革,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
22、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这样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3.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下面对发展问题理解正确的是(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2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这说明(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一个要求,它需要制度保证)
2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此共产党必须(①②③④)
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③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6.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备,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为此必须(①②③④)
①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使各级政府和执法部门依法办事③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提高广大人民的法律意识
27.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的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下列做法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的是(②③④)
28.②协调和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共同发展③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问题④完善农村村务公开、民主决策制度
28.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起抓,因为(①②④)
①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②经济建设是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④文化建设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9.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②③④)
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0.2006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还没有完全理顺等。遏制和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1.“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32.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物质和意识辩证的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3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改革开放先行地区的广东来说,更具紧迫性。这是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经济学依据是(①②③)
①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
35.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和谐的思想,“和为贵”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孔子)
3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提出的(孟子)
37.“兼相爱”、“爱无差”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提出的(墨子)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40、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①②③④⑤⑥)
①民主法治、②公平正义、③诚信友爱、④充满活力、⑤安定有序、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1、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4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个飞跃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新的探索
43、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以人为本)
44、构建和谐社会的前题是(稳定)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
46、社会要和谐,根本地要取决于两条,其中之一就是要把“蛋糕分好”,意指(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4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48、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着力解决行政区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问题,其关键
在于(打破行政区的垄断和封锁)
49、深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50、公共服务的提供的特点是(无差别)
51、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创新)
52、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途径是(发挥和释放社区发展潜能)
53、和谐社会建设的动力是(尊重知识和人才)
5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必须以和平发展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要紧紧依靠(广大台湾人民)
55、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据此回答(1)~(2)题
(1).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 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我国人均GDP不断增长的关键时期,政府应该(①③④)
①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③ 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改善就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5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据此回答(1)~(3)题
(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属于我国的(政治职能)(2).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复杂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道德而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坚持集体主义,顾全大局)(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这意味着(②④)
②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
57. 建立起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迫切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由此可见(政府应该由社会的直接“管理者”逐步转向社会治理的“主导者”)
58、推进社会公平,当前重点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 《论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合理性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高度重视生活消费品的分配问题)
59.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在全市877个行政村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让党员干部走进村庄户院,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恳谈,摸清群众的脉搏。这一做法(①③)
①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③有助于干部掌握真实情况,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60、崇尚和谐,企盼稳定,追求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平安社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爱人爱己,崇尚和平)(2).“乐者,天地之和也„„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乐记》这段论述给我们的启示是(发展先进文化,可以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从认识论角度看,我们之所以要发展先进文化,是因为(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61、儒家“亚圣”孟子主张“尊贤使能”,即对待“贤者”,要给予崇高的地位,提供优厚的待遇,让他们以其无与伦比的道德魅力感化民众,从而体现国家政治的正确导向,是谓“贤者在位”。对待“能者”,则要充分发挥其办事能力强、应变功夫深的特殊优势,让他们担任具体的官职,委以干实事的权限,快出业绩,是谓“能者在职”。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①②④)
①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
②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都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④国家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孟子的“尊贤使能”理论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2.古印度有一句格言:“空气、水和土地不是父辈给我们的礼物,而是我们向子孙的借款。”这句话反映的哲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不同的)
63.一位德国学者和两位美国学者在合著的《四倍跃进》一书中,对GDP这样描写:“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另一侧,连同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接着,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汽车修理、法律诉讼、保险代理、整理行道树等,这些都是有偿服务。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GDP依然在增加。”上述材料可以说明(单纯的GDP不衡量经济增长的效益与质量)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2002年2月,胡锦涛重要讲话的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ABD)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民主法治就是(ABC)
A.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B.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C.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3.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就是(ABD)
A.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
B.人民内部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
4.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ABCD)
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C.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D.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5.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安定有序就是(ABCD)
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B.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C.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D.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BD)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D.生态良好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社会范畴,两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即(ABC)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B.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现实任务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8.十六届六中全会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BC)
A.本质属性 B.基本特征 C.基本要求
9.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强调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AB)
A.共同建设的和谐社会 B.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主要是指(ABCD)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B.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发展
C.在新世纪新阶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D.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11.党的十七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提出六大民生问题,并且依据六大民生问题把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目标和任务概括为(ABCD)
A.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B.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D.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12.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使全体人民(ABCD)
A.学有所教、劳有所得 B.病有所医 C.老有所养 D.住有所居
13.我国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要求是(ABCD)
A.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
B.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C.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
D.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有(ABCD)
A.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B.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D.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房制度
1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总的原则和要求是(ABCD)
A.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B.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C.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D.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16.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管理要形成相应的社会管理局面,即(ABCD)
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
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ABCDE)
A.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民主法治
D.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E.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8.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CDE)
A.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E.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畴
19.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思就是(BCD)
B.生产发展 C.生活富裕 D.生态良好
20.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治国理想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治国方略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治国机制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治国结果
E.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治国任务
21.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包括(ABC)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政治文明建设
22.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可以概括为(ABCDE)
A.市场主导 B.党委领导 C.政府负责 D.社会协同 E.公众参与
2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四位一体”是(ABCD)。
A、物质文明建设 B、政治文明建设
C、精神文明建设 D、和谐社会建设
24.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ABC)。
A、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5.党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民生的目标是(ABCDE)
A、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
C、病有所医 D、老有所养 E、住有所居
26、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活力、文明法治、稳定和谐和谅解宽容的社会,这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三者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而一定程度的社会和谐发展,又为更高层次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上述材料(A、B、C)
A.坚持了联系的观点 B.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C.体现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D、E)。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C.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D.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E.就是要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8、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ABCE)
A、政策
B、投入
C、科技
E、改革
29、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就应该(ABCDE)A、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C、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D、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
E、推进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30、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ABDE
A、知情权
B、参与权
D、表达权
E、监督权
31、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有利条件有(ABDE)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
D.各阶层、各党派、个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E.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3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BCDE)
A.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D.我们党带领人民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E.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33.以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做法是(ABCD)
A.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B.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
【20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试大纲】推荐阅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12-0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9-24
2024年会计从业新考试大纲《财经法规》模拟试题三07-0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六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开班仪式学员代表发言稿08-1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推荐信11-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考试题(2013)07-20
初试复习 自己总结材料整理(全) - 西南财经大学09-2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部分老师介绍10-2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专业论文选题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