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精选7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 篇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
第一章
P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补充:20C30S党内第一个提出反对教条主义的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时间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斯,时代特色。
P7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实际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P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P13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1、20C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3、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引入和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思想理论条件。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P1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那些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
8、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补充:毛泽东建军最基本的要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这一理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P23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P29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坚持与时俱进,在坚持执政为民。
补充: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有:党面临执政的考验,面临改革开放的考验,面临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面临和平与发展的考验。
P30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补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本任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P36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P43 补充: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P47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
这一品质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很强的实践性,鲜明的批判性,高度的开放性,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科学性。
P54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P55 补充: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 72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的手中。
P74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 篇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典型的政治理论课, 理论性、说教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的性质、特点, 在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等现实问题, 决定了这门课应以教师讲授为主, 其他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影视等为辅的教学方法。这是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教法技巧的一大挑战。现就《毛概》教法技巧上谈点建议。
1 打破教材, 以史为纲, 以论为点
所谓以史为纲, 就是以毛泽东思想所形成的历史背景为主线, 讲述这一段历史故事, 讲述理论的形成与影响。理论最忌枯燥乏味, 以新中国及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历史为主线, 分别讲述毛泽东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和意义, 不仅能取到纲举目张、条理清楚的效果, 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化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实例, 在故事中学习, 从实例中分析, 从而加深影响, 取到很好教学效果。
所谓以论为点, 就是以各个历史节点为论点, 以有争议的历史事实为论点, 以重点问题及转折点为论点来理解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以历史背景为教学材料, 以重点论点为课堂任务, 开展项目任务型教学工作,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探讨中来。
甚至可以虚拟那一段历史, 如果是你, 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当时的问题呢?每个学生甚至可以提出另外一种解决方法来进行讨论, 看看是否有什么好的办法。有时候, 历史不止一把钥匙, 只是历史选择唯一一种不可逆的方式开启这一扇门。但是, 无论如何, 历史总是翻开了新的一页。探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处事能力, 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背景及所选择的理论的正确性和必然性。
2 教学手段多样化
单纯的讲解让人不胜其烦, 被动的接受令人如苦药入口, 难以接受。唯有使用新手段, 转变学生学习心态, 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主动接受知识。思政课绝不是洗脑课!思政课同样要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 而且必须有新手段。
2.1 电教化设备的使用。
多媒体教学、图片教学, 影片教学等模式的综合应用将会促进思政教学的效果, 化空洞的事例、理论为生动的故事。但教学不能止于故事而应该在故事的基础上生发开来, 为什么在那些历史时期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为什么取得了胜利, 为什么会遇到挫折?如此等等, 只有这样的深入分析, 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2.2 授课方式和授课角色的转换。
单纯的宣讲令人不胜其烦, 喋喋不休令人生厌。记得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最讨厌上的就是思政课了。内容枯燥, 宣讲大而无当, 离现实生活和时下的一切相对遥远。对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恨之入骨, 逆反心理和情绪非常浓重。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时至今日, 我们再使用那种自己都厌烦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结果不想可知。老师在课堂上更多只是一个讲述者, 一个协助者和引导者, 单个人在课堂唱独角戏, 单人独演, 有倒彩而无喝彩, 估计只有某些久经考验的角色才能胜任此事。不仅教师累, 而且教学效果极差。为什么不变换一下角色呢?教师在课堂上列出事例和历史背景, 然后交给学生来讲述分析, 多个脑袋总比一个脑袋好使, 即使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对, 有问题老师也是可以作出讲解更正的。如果教师不能说服学生, 那么为什么不允许学生形成自己的意见呢?强求同一本身就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强求所有人认为理论正确也是一种无理取闹。正确的未必就是适合的, 科学的未必就是人的, 自然的哲学道理未必就是适合人的哲学道理。科学无神、无信仰, 但是人确实需要情感依赖的。教师应该自觉地适应这一角色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3 实践课与参观活动。
参观学习也应该成为思政课的有机组成部分, 各个地方都有先烈的纪念堂或其它纪念馆的历史性教育基地, 这些场所的参观活动也应该成为思政教学的一部分。这些先烈纪念馆真实地再现了那一段激情燃烧、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 再现了当年的艰难岁月, 两相对比, 目见耳闻能加深学生的影响, 同时也尽可能地避免了枯燥的讲解。
3 教师要提高个人思政素养
所谓个人思政素养并不仅仅是说教师要熟悉思政教学教材, 而是应该吃透思政教学理论与事实, 对与之相关的历史要熟悉到了耳熟能详、张口即来的程度。不仅要熟悉思政教学相关的历史事件, 而且对其他历史人物与事件也要相当熟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原来的许多历史事件在越来越透明的今天开始逐渐揭秘。很多原来大肆宣扬的事件或因为政治因素、时代因素等内容有一定程度上的扭曲。而现在网络发达, 很多事实开始逐渐曝光, 而对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评价也越来越客观科学。如果思政教师不熟悉时事和历史再读的内容, 很有可能讲解乏味, 而且贻笑大方。现在学生的逆反情绪重, 而且知识获得渠道很宽, 如果教师本身不加强学习, 对历史事件不熟悉, 很可能不受学生喜欢, 当然教学教过就更说不上了。
时下不少影视节目也逐渐涉及到历史原型, 这也涉及到历史的再认识和思想的在认识问题。使用老一套的方式来评论历史、认识思政理论不仅让人反感, 还可能会因为各种问题而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掌握尽可能多的秘闻式的资料, 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可以使自己讲授更加生动、活泼, 使学生易于接受。
4 思政课要具备发展的眼光
思政课教学必须具备发展的眼光, 了解并熟悉时事政治, 把思政教学和当前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贴合学生实际。把以前的理论背景置换到当代政治上, 与现在的政治环境结合起来分析, 让学生充分体味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强大功能, 让理论课真正成为一门方法课, 实践指导课, 做到理有所据、理有所用, 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
不能把思政课仅仅看作是党的思想的灌输与强化, 更多地应该把它看成是一门思辨课, 一门历史课, 一门学术课, 一门智慧课。理论来源于实践, 理论高于实践, 同时理论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理论必须不断地修改于进步。任何抱残守缺地单纯宣讲都是对于理论的不尊重, 而应该更多地结合当前实际, 发挥出理论的实际作用, 才能使人信服。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职思政教学的必修课, 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当前, 高校思政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 必须改善思政教学教法、教学内容, 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情况。本人在长期的思政教学中, 遇到不少问题, 略有所得, 希望一得之愚能对广大同行略有助益。
关键词:思政教学,《毛概》,教法,项目任务教学
参考文献
[1]庄蕾.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职能[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03) .
[2]吴发水.浅谈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育关键在内化[J].价值工程, 2011 (31) .
[3]李晓婷.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3) .
[4]洪曼丽.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8) .
[5]黄莉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刍议[J]..理论导报, 2010 (12) .
[6]陈玲.论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0 (08)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96-0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紧迫的任务,而且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和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既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迫切需要研究与解决的课题,结合教学工作,笔者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面伟大旗帜,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教学中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的宣传邓小平理论。高校“两课”教学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主阵地,要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自觉钻研马克思主义的校园风气才会形成。否则,教师课堂上理不直气不壮,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就会产生怀疑,甚至抵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其次,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精髓——解放恩想,实事求是这一主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理论问题展开教学。
再次,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要有所创新。教学手段的落后和形式的单一,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必须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通过采用视听资料、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增强该课程的吸引力,并充分利用讨论、演讲、辩论、撰写小论文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意识一当调动起来,就会对一些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针对学生关心的反映社会阴暗面的问题,教师应采取不回避的态度,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辨析,在是非问题上应立场坚定。避免学生走入极端。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就会增强。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加强高等学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精神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华。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是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最好教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的辨证法思想,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辩证统一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哲学思想的精华。
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识、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素质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统一。如果在学习和工作中没有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就不可能在实践中锻炼出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无疑是创新精神的集中反映和思维结晶,敢于正视新情况,善于研究新问题,勇于作出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本质特征。邓小平表现出来的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和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勇气,敢于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气魄,是邓小平创新品格的集中体现,是邓小平理论最具魅力的亮点。在教学中,要力求找准两者闻的切入点,将邓小平的创新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素质。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2l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具备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现行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形式将面临着诸多调整与改变,大学生如果缺乏健康的心理准备与正常的心理耐受力,就难予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配置,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对邓小平同志传奇经历的介绍来感染学生。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首先,邓小平同志不仅以其“三起三落”的传奇经历感染人,更以其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身份体现出领袖人物的优秀人格魅力,尤其是他那种在逆境中“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等待时机大干一场”的涵养;他认定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求和不随波逐流.独立思考的个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勇往直前的进取力量。其次,通过学习和讨论,让学深深地体会到崇高的信念,坚韧不拔的耐受力,刚毅,顽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邓小平战胜厄运,走出低谷的第一素质。让学生明白一个哲理——
“人是不能被打垮的,除非他自己”。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博大精深,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光辉思想,处处都闪烁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光芒,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研究学习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的教学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既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高校“两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林翊,吴新星.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观对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J].经济师,2014,(5)
[2]于易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 篇4
复习思考题
1、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3、现阶段如何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
4、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是什么?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是什么
6、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哪些内容?
8、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什么?
9、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0、如何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1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12、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14、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的统一
15、如何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1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指什么?
17、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关系?
18、如何理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9、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何基本内容?
20、如何理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2、什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2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4、如何理解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25、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 篇5
一、单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A.邓小平B.毛泽东 C.江泽民
D.习近平参考答案:A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邓小平理论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参考答案:D
3.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参考答案:D
4.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参考答案:D
5.改革开放的性质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答案:C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 B.民主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参考答案:C
7.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B
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是()。
A.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D.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答案:C
9.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刘少奇 参考答案:C
10.改革的目的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答案:A
11.走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
A.以重轻农为序 B.以轻重农为序 C.以农轻重为序 D.以农重轻为序 参考答案:C
12.邓小平理论所致力于解决的是()。
A.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党的建设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A
13.台湾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的()。
A.外交问题 B.国际政治问题 C.内政问题
D.中美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C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反帝 D.反封建 参考答案:A
15.改革开放开始后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
A.政府与市场
B.计划与市场
C.姓“资”与姓“社”
D.政府与企业 参考答案:B
16.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B.革命的对象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参考答案:A
17.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过渡时期的结束 参考答案:A
1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A 19.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是看其能否()。
A.提高公有化程度
B.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实现按劳分配 D.化解社会矛盾 参考答案:B
20.改革的目的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答案:A
21.走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
A.以重轻农为序 B.以轻重农为序 C.以农轻重为序 D.以农重轻为序 参考答案:C
22.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D.陈云
参考答案:D
23.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参考答案:C
2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领土争端 B.民族矛盾 C.宗教纷争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参考答案:D
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B
26.()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A.民族团结 B.国家统一
C.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D.天人合一 参考答案:C
27.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
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 参考答案:A
28.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B.进行文化革命
C.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D.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答案:D
29.邓小平认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A.发展生产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实现现代化
D.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参考答案:B
30.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出企业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D.习仲勋 参考答案:A
31.全面深化改革是哪次会议提出的重大战略?()
A.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B.党的十八大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D
3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的第一个阶段是()。
A.社会主义幼年时期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D.新民主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C
33.毛泽东在()中提到:“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 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A.《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战争和战略问题》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参考答案:C
34.邓小平首次使用“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在()。
A.1997年 B.1980年 C.1978年 D.1992年 参考答案:B
35.()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A.毛泽东 B.邓小平C.周恩来 D.陈云
参考答案:B
36.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
A.农业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工业现代化 参考答案:B
37.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四化”是()。
A.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C.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现代化 D.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 参考答案:A
38.关于经济建设中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正确的方针是()。
A.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B.个人的全面发展第一 C.集体主义是核心 D.三者统筹兼顾 参考答案:D
39.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
A.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际资本主义经济 参考答案:A
40.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
A.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B.无关系
C.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动力 D.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式 参考答案:A
41.()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人民民主专政 D.依法治国 参考答案:A
4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 B.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C.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D.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答案:C
43.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报告中提出的。
A.论新阶段 B.论联合政府 C.论持久战 D.论十大关系 参考答案:A 44.邓小平是在()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1992年南方谈话 参考答案:D
45.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是在:()。
A.从党的创立到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的前期和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的后期和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参考答案:A
46.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参考答案:D
47.在“一国两制”构想中,实现“和平统一”的原则是()。
A.两种制度 B.一个中国 C.和平方式 D.港人治港 参考答案:B
48.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上做出的重大决策?()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八大 参考答案:B
49.把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参考答案:B
50.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报告是()。
A.《论联合政府》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论新阶段》 参考答案:C
51.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
A.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B.无关系
C.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动力 D.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式 参考答案:A
52.()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人民民主专政 D.依法治国 参考答案:A
5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
C.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之一 D.过渡性质的社会 参考答案:C
5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成为全党共识是在()后。
A.遵义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中共六大 参考答案:B
55.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是()。
A.空想社会主义 B.儒家思想 C.斯大林主义 D.马列主义 参考答案:D
56.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党的问题 B.农民问题 C.工人问题 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参考答案:B
57.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处于初级阶段的是()。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参考答案:A
58.邓小平是在()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1992年南方谈话 参考答案:D
二、判断题
1.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答案:√
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参考答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
参考答案:√
4.和平赎买就是由国家支付私营企业一笔巨额补偿资金。()
参考答案:×
5.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参考答案:×
6.在《论十大关系中》,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是毛泽东重点阐述的经济关系。()
参考答案:×
7.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的崭新阶段。()参考答案:√
8.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参考答案:√ 9.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参考答案:√
10.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参考答案:√
1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仍然是对抗性的矛盾。()
参考答案:×
12.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参考答案:×
1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非社会主义因素占有很大比重。()
参考答案:√
1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
参考答案:√
1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取得若干重大理论成果,包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 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参考答案:√
16.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
参考答案:√
17.只要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结束了。()
参考答案:×
1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参考答案:√
17.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没有多大关系,是两个概念。()
参考答案:×
18.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去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
参考答案:√
19.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参考答案:×
20.中国共产党最初提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在十五大。()
参考答案:√
21.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参考答案:√
22.改革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参考答案:×
23.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参考答案:√
24.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去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
参考答案:√
25.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参考答案:√
2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参考答案:√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们成功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参考答案:√
28.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参考答案:√
29.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参考答案:√
30.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参考答案:√
3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参考答案:√
32.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参考答案:√ 33.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
参考答案:√
34.经济是基础。只有把经济搞好了,才有条件搞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参考答案:×
35.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参考答案:√
3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参考答案:√
37.合作社经济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参考答案:√
38.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
39.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
参考答案:√
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质上就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
41.扩大对外开放不需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参考答案:×
4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参考答案:×
43.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参考答案:√
44.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参考答案:√
45.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暂时牺牲一下环境是值得的。()
参考答案:×
46.“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来的。()
参考答案:×
47.在《论十大关系中》,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是毛泽东重点阐述的经济关系。()
参考答案:×)
48.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参考答案:√
49.“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是由邓小平提出的。()
参考答案:√
50.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参考答案:√
5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
参考答案:×
52.建设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参考答案:√
53.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不再具有两面性。()
参考答案:×
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参考答案:√
55.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
参考答案:×
三、问答题
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什么?
参考答案: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各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社经济;保护民族工商业。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5.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什么?
参考答案: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各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社经济;保护民族工商业。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8.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9.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10.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具体包括什么?
参考答案: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 篇6
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2.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3.三个有利于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4.(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5.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6.(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7.(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8.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9.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0.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1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2.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13.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4.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15.我们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努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7.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18.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19.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20.(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1978年12月13日,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创立的标志。
23.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4.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5.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6.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27.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8.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29.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
30.邓小平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答
题卡上)
1.对“实事求是”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B)
A.列宁B.毛泽东C.邓小平D.江泽民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
A.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B.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C.实现共同富裕 D.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C)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A)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5.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在于(B)
A.提出实事求是B.强调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6.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在于(D)
A.提出实事求是B.强调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D.提出与时俱进
7.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引发
了(A)
A.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B.在相当范围内的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C.党的思想路线的转变D.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
8.1978年我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提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D)
A.马列主义理论B.社会主义原则C.“三个有利于”D.实践
9.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针对长期存在的(C)
A.经验主义、实用主义B.自由主义、全盘西化
C.教条主义、思想僵化D.宗派主义、分裂主义
10.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中的“是”是指(C)
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B.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C.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D.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即辩证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B)
A.政治路线B.思想路线C.组织路线D.工作作风
12.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
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D)
A.反对教条主义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1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D)
A.思想更开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排除姓“社”姓“资”抽象争论的干扰
D.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4.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B)
A.目的B.前提C.核心D.关键
15.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C)
A.条件B.原因C.目的D.中心
16.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B)
A.求真务实B.与时俱进 C.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
17.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建设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
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D)
A.《实践论》 B.《反对党八股》C.《反对本本主义》D.《改造我们的学习》
18.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A)
A.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
B.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修正理论
C.不断根据实际的变化改变理论
D.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更换理论指导
19.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A)
A.改革B.革命C.阶级斗争D.开放
20.坚持改革开放是(B)
A.立国之本B.强国之路C.政治保证D.奋斗目标
21.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要(C)
A.先分清姓“社”姓“资”B.反复论证,澄清是非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看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22.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D)
A.可以照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B.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C.无需借鉴别国的经验
D.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事情
23.科技创新的关键在(C)
A.技术B.管理C.人才D.机制
24.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是(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马克思主义
25.(B)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1977年 B.1978年C.1979年D 1980年
26.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A)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当前的权宜之计
C.达到小康时期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时期的政策
27.我国改革的性质是(C)
A.改革实质上是要改革社会主义制度
B.改革是一个阶级改变一个阶级的政治地位的阶级斗争
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改革就是改良主义
28.我国的改革(C)
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
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D.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29.“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30.改革的重点是(A)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D.社会体制改革
31.党的(B)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D.十六大
32.“三个有利于”标准主要是回答(B)
A.什么是社会主义B.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姓“资”与姓“社”的区别 D.姓“公”与姓“私”的区别
33.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联系性,其中最根本的是(A)
A.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B.综合国力的标准
C.社会生产力标准 D.市场占有率标准
34.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B)
A.1995年1月1日 B.2001年12月11
C.1948年1月1日 D.1950年3月6日
35.“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D)
A.无需借鉴外国经验 B.可以照搬外国经验
C.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D.可以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积极文明成果
36.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C)
A.利用外贸 B.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C.对外贸易 D.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战略是(D)
A.国内国际两种市场相结合 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C.全面开放、兼顾内外D.“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38.我国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目的是(B)
A.在这些地区实行特殊的经济和政治政策,进行不同社会制度的试验
B.让这些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发挥窗口,桥梁和基地的作用
C.由这些地区专搞开放,保证其他地区专搞建设
D.根据“一国两制”方针,在这些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
39.我国对外开放(A)
A.指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B.指对发达国家开放
C.指对第三世界国家开放 D.指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40.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D)
A.产品质量的竞争B.经济资源的竞争
C.产品价格的竞争D.科技与人才的竞争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4分,答案中至少有两个以上是正确的,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其基本方面有(ABC)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自力更生
2.“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为(ABC)
A.对领袖人物的话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B.它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
C.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D.它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全面推动了改革的进行,并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包括(ABCD)
A.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4.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BC)
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D.具有灵活性
5.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ABC)
A.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B.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D.一个历史过程
6.马克思主义是(ABCD)
A.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B.行动指南
C.在实践中开拓创新D.不惟书只惟实
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ABCD)
A..马克思主义的精髓B.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C.邓小平理论的精髓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8.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ABD)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错误和挫折中总结经验
D.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都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这表明它们(BC)
A.没有什么重要区别 B.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
C.其归宿和目的都是实事求是 D.之间没有什么连续性
10.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ABCD)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D.是党领导的又一次伟大革命
11.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BC)
A.全方位B.多层次C.宽领域D.广合作
12.“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BD)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从实际基础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13.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ACD)
A.不能离开“三个有利于”标准去抽象谈论社会主义
B.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问姓“社”姓“资”
C.不可以把那些既可为“资”服务又可为“社”服务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排斥
D.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14.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是(ABC)
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D.全球经济一体化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1分)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1分)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2分)
3.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答:(1)改革与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个轮子。(2分)
(2)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放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要条件。(2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2分)
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2分)
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质和目的,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2分)
③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都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归根到底就是统一于与时俱进中。(2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 篇7
1 当前“概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扩招后由于教学资源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采取大班授课制度, 学生人数一般150左右, 多的班级达到200人, 这样的班级规模严重影响师生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 师生间较难开展互动, 很多教学方式和手段也难以实施,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和交叉, 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抵触情绪, 影响教学效果。从教材内容来看, “概论”课内容主要是一些文件汇编式的结论性概括, 对社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关注不多, 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不够。如果教师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性, 教学不能紧扣时代脉搏, 没有把理论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有机结合起来, 将理论变成鲜活的现实, 那么这种没有根植于社会生活、束之高阁的理论只会让学生觉得抽象、枯燥和无味, 难以理解、接受。
“概论”课教学中存在着重教师单向“灌输”轻师生双向交流、重教师“一言堂”轻学生“群言堂”、重教师教学积极性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情况。“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以书本为中心”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没能帮助学生把握基本原理, 竖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难以触动学生内心, 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教材为中心按章节内容逐一进行机械式灌输, 照本宣科, 内容重复较多, 理论上做到面面俱到, 没有重点难点。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 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讲授内容抽象空洞, 让学生感到讲授的理论知识离现实太远太枯燥, 结果是老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教学往往成为教师的“独角戏”, 学生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上课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写、学生记, 考试突击背, 考完以后就忘记。“概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教学环节中普遍缺少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即便有实践教学环节也形同虚设。虽然安排有实践课, 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重结果考核轻过程监督的偏差, 实际效果不容乐观。
考核是“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 “千人一面”与“千人一卷”, 是对目前主要采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弊端最为形象的概括。考试是“概论”课教学用来检测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期末考试的试题也主要集中在书本的理论知识。这种模式是中国应试教育下的产物, 它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印象: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并没有实质性差别, 最终都是为了通过考试。作为学生, 上课的唯一目的是记住理论知识。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最后体现在学生卷面成绩的高低, 学生受教育状况的直接反映也是试卷上分数的高低。“概论”课的考试功能, 使学生沦为考试的机器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不仅严重扭曲了“概论”的教育功能和本质, 而且还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教师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道德修养的好坏、知识的多寡、能力的强弱、所选择的材料跟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是否切合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接受程度。学生可能因为喜欢、欣赏、崇拜某位教师“概论”课教学中所展现的丰富知识、良好的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而慢慢喜欢上教师所承担的“概论”课。在实际中, 一些“概论”课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认同不高, 对课程的性质、定位及功能的认识有偏差, 觉得从事“概论”课教学缺少成就感, 也就不愿意把精力用于教学方面。另外, 对于广大青年教师来说, 不管是个人经历、知识积累还是个人教学魅力来看, 还达不到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生动的形象吸引人的教学要求, 各方面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概论”课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2.1 优化组合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
要密切联系当前改革发展的实际, 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在照顾到课程内在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基础上, 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和充实, 对教材有所取舍, 重点讲授。将课程的内容划分为重点讲授的内容、一般讲授的内容、学生自学的内容等多个层次。把该课程中的重点理论、和现实联系密切的、学生思想中普遍存在疑惑的、对学生日后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要作用的内容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内容安排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教学时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 对“概论课”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 应侧重分析、掌握它们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以及它们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讲授中, 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 紧扣学生最关心、最想解决的问题, 及时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不能照本宣科。要将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贴近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 避免空洞的说教, 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以热点话题为引导, 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注意吸收新知识、新观念, 广泛收集资料, 把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成就融人教学过程, 这样既有助于解决课程教学与学科发展脱节问题, 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2 改革教学手段,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实效性
要让学生对“概论”课讲授的内容真信真爱, 教师的传授是关键, 但最后的效果还要取决于学生的领悟, 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努力寻找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力图讲活“概论”课, 提高课堂控制力,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做到贴近学生实际, 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要积极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将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融为一体, 将重点、抽象而又不易理解的内容以图、文、声、像为一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 增加想象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组织教学时, 要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环节, 可以交替使用问题导入、影视导人、故事导入、热点导入、用与学生课前或课问谈论的话题进行导人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精彩内容的链接、插入。“概论”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 古今中外很多事件都可能成为精彩讲解的一部分, 特别是那些国际、国内的热点、难点问题, 那些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事情等等。可以通过互动式、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更好地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教材的有关内容,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生共同进行解答。要善于运用案例教学法, 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中, 寻找案例, 展开分析, 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论”课的讲授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讲授是远远达不到教育效果的, 必须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可以将课堂学习有效地拓展到课外, 组织学生走向社会, 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3 改革创新考核方式, 提高考核方式的开放性
应充分结合“概论”课教学特点对考核方法改革, 注重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着重于对教学全过程的考核。应该遵循“四个注重”原则:第一, 在考核内容上“注重”能力考核;第二, 在考核形式上“注重”多样化考核;第三, 在考核管理上“注重”过程管理;第四, 在考核机制上“注重”多种奖励机制。要把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 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做到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辩证统一。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40%, 主要依据是平时表现 (课堂回答问题、听课和完成作业的态度) 、观后感、读书笔记、调查报告或讨论稿和考勤等各个方面。改变以前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采用开卷和闭卷结合进行的方式, 适当扩大开卷考试的比例,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要求, 降低考试标准, 背离教学目标。考题注重挖掘学生的能力素质, 利于学生活学活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加快知识更新, 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增强“概论”课的魅力
称职的“概论”课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宽厚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开阔的眼界, 教师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各高校应该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条件, 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课程教师人才培训体系, 使现有的师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有计划地为“概论”课教师多提供外出学习、培训机会, 通过培训来更新知识、开阔眼界,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安排教师到国内其他高校做学术研究访问。邀请知名学者来学校讲学, 在学术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完善制度政策, 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对应支撑, 使“概论”课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能够在教学中感受到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 安心于教学工作。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但现有教学状况与党和政府的要求、学生的期望有很大差距。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探索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进一步增强教学实效, 成为“概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立足实际, 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对策。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改革,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卿定文.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6) .
[2]吴建兴.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改革的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 (6)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推荐阅读:
石大远程在线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6-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社会调查的通知07-2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10-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最新2015 修订版)11-16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调查报告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