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最新2015 修订版)(共6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最新2015 修订版) 篇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 修订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具体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体系。它们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1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政策和策略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提供着十分宝贵的理论指导。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的时代主题和实践任务与毛泽东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仍然具有普遍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1)《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 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3)党坚持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为了我们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自觉坚 2 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要始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要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要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通起来,使党 3 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事实深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的主心骨。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五、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内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要性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具有很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征程,从严治党进入关键阶段,“发展起来后”与“欠发展”的各种问题交织叠加,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种挑战不断凸显。“时”和“势”总体有利,“艰”和“险”正在增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党中央适应我国 4 发展新要求,站在时代前沿进行的战略思考、战略谋划、战略部署。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愿景不断提升。人们期待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期盼经济更有活力,生活更有保障,权益得到更好维护,政府更加高效清廉,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回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依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式依然严峻复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攻坚克难的行动纲领。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六、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以研究中国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反对离开中国的具体实际而去静止地孤立在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同时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同时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着中国实际进一步具体化,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科学体系,而贯穿在这些内容中的一条红线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各个具体思想内容,都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实事求是是马克 5 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原则。其中,实事求是是这个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渗透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一切胜利,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践证明,把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这是因为:
①帝国主义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它们不允许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们不愿意也不能够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③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a.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因此,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和彻底;
b.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c.它的成员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使得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④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使其从开始走上革命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 6 ——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比较最有觉悟的阶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②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①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②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同时要尊重中国的历史,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古今中外文化,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
③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文化。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三、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①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 7 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②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③敌人的强大和凶残,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这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中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只有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这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
①中国是众多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②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民主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④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⑤党的领导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建立、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②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没 有武装斗争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即使进行了也不能巩固成果。同样,离开了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就丧失了保障。
③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只有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而它的巩固和发展又依靠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
8(4)重大意义
①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②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中心由城市向农村的战略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③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④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四、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1)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做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①统一战线 a.必要性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第一,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第二,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 所决定的。
b.可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 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②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a.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b.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c.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
③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
a.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首位。
b.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c.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d.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2)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党的建设是核心,统一战线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武装斗争以统一战线为基础。毛泽东系统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社会形态。主要是因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具体表现为:
(1)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分别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4)在文化上,实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不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的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要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的体系,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 10 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1)“一化”即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
(2)“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要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三、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1)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a.这种从实际出发引导农民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渐进的改造方式符合农民的特点和生产力状况。
b.在手工业改造方面的逐步过渡,不仅保护和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
c.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创造出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③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
坚持用和平的办法,不仅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原因有:
①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②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
③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
a.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c.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四、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呢?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意义主要包括: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对于改变我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正真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确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为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 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的理论成果主要有:(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①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②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们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③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必需用强迫的及专政的方法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此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针原则。在政治思想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在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民族关系上,实行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方针。
⑤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毛泽东指出:“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出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即重工业必须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 13 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工业和中小型工业同时并举,等等。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还提出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如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于科学和教育;关于知识分子工作等方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探索提出的许多有重要理论价值的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践,有的后来也没有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在探索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形成的一些正确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独创性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探索过程中,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为我们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了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三、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了严重的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4(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取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实践证明,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种制度和法律不能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历史总是在继承和超越中前进。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同一切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并提出要学习一切国家和民族的长处。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1)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住我国的基本国情。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因而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上: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②产业结构状况上: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③经济运行方式上: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④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⑤人民富裕程度上: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⑥地区发展状况上: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⑦体制改革上: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⑧精神文明建设上: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⑨国际比较上: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二、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认识到其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又要认识到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2)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 16 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①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③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判断和把握我国社会的具体国情,并据此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三、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站稳,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即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全盘西化,是根本违背人民利益和历史潮流、为广大人民所坚决反对的。只有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永不背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并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四、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正确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的辩证统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 17 段地向前推进。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形成阶段性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2)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进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中国共产党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3)坚持最高纲领不是也不能离开现实空谈远大理想,实践最低纲领不是也不能只顾眼前而忘记远大理想。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致力于贯彻落实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1)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具体理解包括:
①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
②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富裕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要使这种富裕成为“共同富裕”。邓小平特别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③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步深入。我们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 18 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于没有经历一个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因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尤为艰巨。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水平,都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下力气多方面地改变了同生产能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2)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分“两步走”,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小康社会的设想。
(3)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4)1997 年,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后,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①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再经过 10年的努力,到建党 100 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③到 21 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明确了发展方向,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四、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那些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主要包括: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五、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内涵。
(2)中国梦的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①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
②民族振兴,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结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 20 之义和必然要求。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3)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①走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②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开放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铸造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永远保持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④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中国梦任重道远,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面向未来,全面坚持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原因有:(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深刻反思、对中国发展落后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形势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作出的关键抉择,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a.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灾难。乱久思治,穷则思变。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成为人心所向。
b.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右。与 21 韩国、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有很大的差距。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②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科学阐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其主要内容有:
①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②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③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3)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锐意改革,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生产力发展扫清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改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1)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
我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饿新期待,必须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抓住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①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②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③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①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制度的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③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三、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原因有以下几点:
(1)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中国 30 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所谓颠覆性的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
(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党是领导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不断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不断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提供制度保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更张。
(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①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又一个 23 重大创新,有利于树立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的重要依托。
四、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
必须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深化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为各国在华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制环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都大幅提升,但也存在着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任务艰巨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利用国际有利条件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我们获得发展,增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包容精神,提倡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 同发展模式互惠。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中共同进步,既汲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也促使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对外开放总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与利益同在。扩大对外开放肯定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增大风险。但总的来看,开放比封闭更安全,有实力才会更安全,因为对外开放增强了实力从而变得更加安全。但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必须树立开放的安全观,努力实现对外开放与国家安全的有机统一,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动态地谋求更高层次的总体安全。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1)理论意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党对总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丰富、日趋完善的生动历程,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我国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支撑作用。
(2)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的总布局,是党深刻总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五位一体” 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落实“五位一体” 的总布局,就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突破性地将多种所有制经济纳入其中,这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既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斥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也只能是 25 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三、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适应扩大人民民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它在人民革命事业中的历史作用决定的,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代表,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任。在我国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无从谈起。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与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发扬人民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度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 26 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四、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体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做到: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五、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要把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着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尤其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要深化外汇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 27 产业。
六、如何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
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②大力促进公平正义,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破解择校难题。
③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健全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①要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
②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和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③增强失业保险制度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①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健全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
③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①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②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七、如何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前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人口素质等,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统筹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重大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1)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作出战略部署。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新期待进行的重大部署,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特别是环境权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需要,而且拓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域和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搞好,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3)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新趋向作出的战略抉择,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自20世纪60、70年代人类生态环境意识开始觉醒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以1972年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大会以及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为标志,不断深化和拓展。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正成为新的趋向。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3)实现祖国完全同意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20世纪7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为中国的对外交往打开了新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工业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随后,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代替了“解放台湾”的提法。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了被称为“叶九条”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3)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条规定,使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
(4)随后,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具体构想,明确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基本内容:
第一,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第二,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第三,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2、重要意义: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1)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2015年5月,习近平深刻总结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五点重要主张: 第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否认“九二共识”,挑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基础,搞“一边一国”、“一中一台”,就会损害民族、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动摇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石,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发展。我们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
第二,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失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要充分考虑两岸双方社会的心理感受,努力扩大两岸群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尤其要为两岸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农渔民合作发展、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让两岸同胞参与越多受益越多。
第三,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两岸同胞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要加强文化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建设共同精神家园,实现心灵契合。两岸双方要继续创造条件,扩大同胞直接交往。
第四,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对两岸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难题,两岸同胞都要勇于面对,汇聚智慧,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双方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第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只要两岸同胞、全世界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是指日可待的。
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我们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两岸同胞命运与共,面临着共同繁荣发展、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应携手努力,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步形成了新的判断。
(1)他指出,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出现重要变化,和平因素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增长,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2)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3)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点:
①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③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二、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1)世界多极化格局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2)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负荷各国人民的利益。(3)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32 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多极化进程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单极秩序观和多极秩序观的较量有时甚至是非常激烈的。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1)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2)但是经济全球化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3)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挑战。
3、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量。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三、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
(2)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逐步形成的。我们党始终高举和平的旗帜,从来没有动摇过。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提出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和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强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些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下去,永远不能动摇。党的十八大之后,党又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有和平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我们一定要集中精力把 33 自己的事情办好,使国家更加富强,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走和平发展道路。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就是历史规律。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
四、如何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合作共赢确定为高精尖交往的根本目标,符合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符合中国外交的一贯追求,符合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潮流,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关系提供了崭新思路,必将对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3)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4)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因此,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在完成这项事业的过程中,为了谁,依靠谁,始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人民、34 实现共同富裕和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①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是由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和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a.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够起到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根本作用,是因为他们不仅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还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b.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自觉。
②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幸福。
③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视线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人民群众既然是历史的主体、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价值的主体。人民是价值的创造者,也应该是价值的享有者。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2)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①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它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人类发展历史表明,在私有制的社会条件下,必然会产生贫富悬殊、两极分化问题,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保持共同富裕。只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主义才能充分显示出优越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③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始终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一内在要求,是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贯目标。
(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关系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人们通过追求自己的目的创造自己的历史,通过满足自身需要而实现自身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正是共产主义所实际内含的最高目的和终极价值。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取向。
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1)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党最可靠的阶级基础。①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和整个进程中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推动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并善于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的先进性。
③工人阶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在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是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工人阶级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高度集中统一等特点,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社会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素质全面提高,结构更加优化,面貌焕然一新,先进性不断增强,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岗位流动加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减弱,自主性大为增强。
(3)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4)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党所领导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与整个进程,都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三、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其经营活动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的。
新的社会阶层之所以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遵守法律,热爱祖国。它们勇于开拓,敢于冒险,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勤劳致富之路。
(3)伟大而又艰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将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四、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主要原因在于:
(1)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决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决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
(3)统一战线历来是是为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服务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4)新世纪新阶段,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 37 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大力飞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认真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使统一战线在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发展对外友好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如何认识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重要意义?
(1)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强军才能卫国,强国必须强军。面向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和平安宁,必须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2)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世界形势总体稳定的大环境没有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总体和平态势可望保持。但天下还很不安宁。我国周边安全的复杂性、多变性趋于明显。
(3)努力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埋头苦干,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缩小与军事强国的差距,为最终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十二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一、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也是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挑战的迫切需要。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更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自己的责任。
(2)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这样的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选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 38 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凝聚亿万人的力量,需要党的领导。
③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④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在中国,需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二、为什么说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①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②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③从党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肩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2)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
①坚持党的领导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需不需要党,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解决的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问题。
③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三、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①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治国理政的本领,具体来说,就是指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领导集体。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 39 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2、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上。党的先进性同党的纯洁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①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引导党员和干部认真学习并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执行者;
②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把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试金石,在为群众排忧解难、造福人民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③提高领导骨干素质,夯实组织基础,推动领导干部以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完善党内制度及工作机制,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制度保证。
四、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及其重大意义?
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此后,他进一步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道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1)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 ①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必须突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绝不视而不见,不回避,不文过饰非,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②坚持思想建设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a.思想建党的重点是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同时要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瘦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纪。
b.要把科学的制度设计、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检查惩处结合起来,突出权力运行这个重点,围绕赋权、用权、制权等方环节,规范制度运行机制。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③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
a.必须加强对党员队伍的管理,要特别重视党员的发展工作,严把入口关,确保党员质量。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
b.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
c.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严格党内生活,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建立抓作风的长效机制。
④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a.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b.坚持惩治这一手不放松。c.加强反腐倡廉教育。d.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2)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①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保证。②全面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依靠自身解决问题的必然要求。③全面从严治党,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选择。
④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执政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最新2015 修订版) 篇2
一、《概论》课是帮助青年学生澄清“六个为什么”的重要渠道
2010年版《概论》课教材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围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的六个“为什么”问题,给予的充实和扩展。
首先,六个“为什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具有直接相关性。“六个为什么”之第一,即“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之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具有一致性;“六个为什么”之第二、三、四、五、六,分别是:“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致对应。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六个为什么”的问题是交融一体,相互渗透,相互呈现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务必要帮助大学生澄清六个“为什么”等理论问题。
其次,2010年版《概论》在诸多章节 (比如第七、八、九、十章) 直接或间接地凸显了六个“为什么”的内容。并在相应的节 (目) 加强了关于指导思想、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发展方向等内容的凸显。比如在“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问题上,教材187页第一自然段,就增加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划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主张搞私有化的理论依据,就是认为只有私有制才能搞市场经济,只有私有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这样的观点,既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也不符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事实。”
帮助大学生澄清六个“为什么”,是《概论》课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所决定了的,也是培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公开声明它是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它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全体社会成员,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与一般社会科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列宁曾指出,“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六个“为什么”问题在思想上的毫不含糊,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应有的思想政治立场所决定了的阶级性和党性要求。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的六个“为什么”的思想内容,写进或融入《概论》课,不仅具有知识体系的传播性,而且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意识形态性。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多元化社会思潮和思想,使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受到干扰,对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问题产生动摇和犹疑。国际思潮领域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新儒学以及其他所谓“普世价值”等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言论的叫嚣,不同程度地弱化了大学生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以及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发展方向等问题的理解和认同。比如,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与大混乱》和美中央情报局对华《十条诫令》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和政治信条,企图以资产阶级核心价值体系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言论,已经“不是一个纯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问题。”西方思潮的渗透和侵蚀已经关系到我们究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因此,《概论》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理应加强对“六个为什么”的回答,增强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辩识“普世价值”论等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总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意识形态环境和价值生态,为《概论》课教学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作为重要渠道的机遇。
二、《概论》课教师要有回答“六个为什么”问题的理论诠释能力
任何思想体系的加强,都是源自它所处时代的需要。《概论》课教师要立足当今社会现实和教材内容,力求“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也即,教师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理论诠释能力。比如,针对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由于拉美现象和苏东剧变而引发的诸如“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终结论”等舆论和叫嚣,教师如何在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中,着力帮助大学生回答“六个为什么”关于中国发展方向、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问题?针对市场经济给一些人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的“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教师如何在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教学中,着力引导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价值追求和价值创造方面的正确“航向”?《概论》新版教材都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主线,教师要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中国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积淀,具有把“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理论诠释能力和阐释能力。
2005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2006年,周济部长也强调,当前的教学要“推进研究性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疑,这要求《概论》课教师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创新的教学的新要求。2010年版新教材编写组也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方案上来,统一到新教材基本精神上来。其实质就是要求任课教师,带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强烈问题意识去研读教材、研究教材,只有教师对所教内容“吃透”、“嚼烂”了,才能以自己的“真学、真懂、真信、真行”教育说服学生,让学生领会、理解、掌握和运用,才能真正从思想上解疑释惑。
三、《概论》课教学要致力于围绕“六个为什么”的教学体系转化
《概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的,理论性和概括性极强的政治理论课程。因此,相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言,则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距离感。为了增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师必须善于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第一,课堂理论教学要善于构建六个“为什么”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教学体系。
课堂理论教学体系是否丰富和生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否能够淋漓尽致,直接关系到六个“为什么”能否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得到解决。课堂教学,以教材为媒介,以问题为纽带,如何构建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良好氛围和空间,避免把课堂搞成了教师唱“独角戏”、教师和学生行为脱节的格局?这有待于师生共同参与,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贴切的启发式、讲授式、讨论式、演讲式、案例研讨式等模式和方法。要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即真正把教材体系中传递的思想理念“深入课堂、浸入学生心灵”,要处理好三个环节:首先,充分的课前准备。无论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透彻地研读教材。针对教材体系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理论问题,寻找鲜活的切入点。针对当前大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难热点问题,比如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等问题。各门具体课程教学各有侧重,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设置疑问,根据问题内容的具体情况决定是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演讲?师生问答?答辩?研讨?案例分析等不同形式。本着以创新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要求,教师在每进行新内容的教学前,先给学生将要讨论或演讲的主题,让学生课下进行资料收集后,为课堂上积极发言或研讨、或演讲做好充分的信心储备。其次,课中,师生积极参与思想陈述和交流。总体上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课堂上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交融与交锋。最后,结束课前,教师要善于归纳、概括、总结和梳理,并及时对个别学生不够正确的言论进行分析、判断和抉择,达到对六个“为什么”问题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上的升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这是提高课堂效果不可忽视的环节。
第二,课外实践教学要善于构建回答六个“为什么”的生活化教学体系。
生活即教育。“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课外自我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反省、反思等“内化”、“强化”课堂理论的成长空间。要提高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充分利用课外生活实践教育的各种资源和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无时无刻不留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制度、政党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和社会建设领域的问题,都可拟定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观察、思考和实践的“学习任务和使命。比如,给学生布置课外参观体验 (家乡或所居住地周边改革开放带来的建设成就,或各阶层群体生活现状及其原因的观察了解和分析) 、咨询训练等作业,让学生利用校园文化载体 (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及电台等) 、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网络媒体道德教育平台等操作性、参与性强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方式,这有助于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结束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最新2015 修订版) 篇3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第二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古代成语“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进入21世纪,江泽民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了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三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毛泽东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必要性在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发动集聚力量,最后夺取政权。
重要意义:第一,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第二,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第三,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第四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但是,不能因为出现一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的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五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首先,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邓小平强调: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其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其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理解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其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第二,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第六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2)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在我国,要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基本状况,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3)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当今世界生产力迅猛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肩负着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我们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生产力比较发达、社会主义制度比较成熟的阶段。
(4)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地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第二,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为了把第二步战略和第三步战略很好地衔接起来,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第三,“三步走”战略的特点及意义。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发展历史经验,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一发展战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第七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第八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第二,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第九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7.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它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最大不同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获得了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
(2)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政权在人民手中,这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公有制为主体,从经济基础上铲除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与此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了人类自觉创造历史的新吮代,使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空前自由。
(3)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经济文化落后,即使有了先进的社会制度,人权的实现程度也会受到限制。
(4)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发展,都要通过国家政权,依赖国家政权。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巩固和发展政权,人民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第十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第十一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建设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崭新层面。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现实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最新2015 修订版) 篇4
一、单选题(共 31 道试题,共 62 分。)
1.国体的实质是()
A.反映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B.反映社会各政党各阶层之间的政治关系 C.反映社会各利益集团之间经济关系 D.反应各民族在国家统一政权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的必然结果
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 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C.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运动 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矛盾运动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
A.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 B.民间文化
C.世界最先进的现代文化
D.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4.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5.在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和平问题 B.发展问题 C.东西问题 D.南南问题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6.《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正式通过是在()
A.1985年 B.1987年 C.1990年 D.1993年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7.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并贯彻实行的“四个尊重”的重大方针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尊重知识 B.尊重劳动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社会主义本质论断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9.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
A.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D.是发展的前提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10.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同()
A.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 B.党内“左”的错误路线的斗争中形成的 C.党内“右”的错误路线的斗争中形成的 D.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11.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弥补原有劣势 B.保持原有优势 C.生存与发展
D.对外思和,对内求稳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1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
B.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土地革命 D.党的建设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13.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 B.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根本 D.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14.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 D.承认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15.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第一篇重要著作是()
A.《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 C.《井冈山的斗争》 D.《反对本本主义》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16.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六个原则,其中工作动力问题是必须()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民主法制
C.坚持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 D.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17.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新社会阶层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B.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 C.中国先进文化的开拓者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参与者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18.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A.科教兴国 B.产业升级
C.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19.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提出了()
A.反对本本主义的命题 B.实事求是的命题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D.反对教条主义的命题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
A.重要内容 B.重要部分 C.重要标志 D.重要基础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21.“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主要是因为()
A.农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比较薄弱 C.我国的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 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22.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民主法制 E.人的全面发展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2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
A.实现四个现代化
B.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C.加强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24.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社会可概括为()
A.理想国 B.太阳城 C.大同社会 D.乌托邦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25.我国的政体是()
A.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26.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重点和着力点在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它必须()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人民执政 C.坚持公有制 D.坚持产品经济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27.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西藏问题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28.我国社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中初级阶段是指()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后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后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C.特指我国在文化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D.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的泛指概念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29.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括()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 E.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30.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
A.和谐又不和谐 B.和谐的 C.不和谐的 D.不安定的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3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D.促进社会效率提高和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B.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C.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D.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 E.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正确答案:ABCDE 满分:2 分 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立体型 E.多渠道
正确答案:ABCE 满分:2 分
3.在我国充分享有人民民主权利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包括()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新社会阶层
D.已加入中国国籍并获得公民权的外国移民 E.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有()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独立自主 E.党的建设
正确答案:BCE 满分:2 分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
A.团结进步 B.诚信友爱 C.民主法治 D.公平正义 E.安定有序
正确答案:BCDE 满分:2 分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使命是()
A.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确立共产主义理想
B.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C.把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 D.为世界革命探索和寻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E.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使之民族化、具体化 正确答案:BCE 满分:2 分
7.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100年的时间,其依据有()
A.防止实践中发生“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B.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
C.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起点 D.我国的现实国情和主要矛盾
E.防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生“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正确答案:CDE 满分:2 分
8.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C.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D.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E.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正确答案:ACDE 满分:2 分
9.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内盛行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 B.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C.唯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 D.脱离中国的具体实际搞革命
E.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僵化地理解和应用 正确答案:BCDE 满分:2 分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
A.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宏观调控上,更好地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来 D.经济运行上,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9 道试题,共 18 分。)
1.社会主义改造相对于改革而言是历史的倒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2.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4.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5.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的是“什么是科学发展,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7.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本人的思想。()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共同富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A.错误 B.正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最新2015 修订版) 篇5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及科学内涵。
必要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需要。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革命提供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对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事业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更主要的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
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又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并且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2、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为什么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第一,走自己的路,是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第二,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第三,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第四,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坚持用和平方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5、怎样全面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1)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前3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揭示出来的。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总结性的科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科学内涵: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第三,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本质。过去讲社会
主义往往从静态中,用僵死的定义来概括社会主义。邓小平谈社会主义并没有把它限定在僵死的定义中,而是在“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这一动态中,生动地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中,在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过程中,来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及其逐步实现。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6、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8、如何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区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9、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它包含了以下内容: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10.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目的);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改革和发展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
(2)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应遵循的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不能因为改革和发展有风险就裹足不前,这样只会导致更加严重、更加剧烈的社会不稳定。因此,需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
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是什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首先,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其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12.党中央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要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途径。
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苦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13.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参加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中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第三,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14.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
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个科学体系,其基本内容有: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第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的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
1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上述六条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17.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面健康水平;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18.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最新2015 修订版) 篇6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概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在教师。然而, 随着近十几年来高校的连年扩招, 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多数高校不能按照学生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不得不采取大班教学, 个别学校超过150人甚至达到200人。因此, 教师大多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课时多, 教学任务重, 约占高校教师总数8%左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了高校15%以上的教学总课时量, 教师忙于应付教学, 根本没有时间去研究和组织教学。为此, 要切实提升《概论》课教学质量, 就必须改变这一现状。一是, 要充实《概论》课教师队伍, 严格按照师生比配备教师;二是, 减轻《概论》课教师的工作压力, 使其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当中;三是, 不断要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者, 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只有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 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 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 开拓创新, 不畏险阻, 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推动教学及其改革向良性的轨道发展;四是, 要强化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 制订教师培养和培训规划, 为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五是,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可通过“传、帮、带”等多种多样的方式, 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努力弥补知识的不足, 尽快适应《概论》课的课程教学。
2 不断钻研教材体系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概论》课教师要注重对教材体系的钻研。一是, 要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 深入了解该课程的课程体系、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二是, 要研究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三是, 要在保证教学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上, 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研究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及时将一些最新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 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具有新鲜感和时代感, 更好地吸引学生, 增强教学效果。
3 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教师要改变从头讲到尾、学生没有思考余地的“满堂灌”教学方法,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注意讲好第一节课。
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不好, 即使以后这个教师再怎么努力, 学生对他的印象也是要大打折扣的。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经验, 我们在讲授《概论》导论时, 至少要用一个课时介绍这门课开设的背景及正在讲授时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问题, 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开设这门课是党中央在高等学校政治思想工作领域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接着, 我们又至少用一个课时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最后, 结合学生特点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
3.2 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打破“满堂灌”、“填鸭式”僵化教学模式, 要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专题讲座教学法等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大胆触及, 正确引导, 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为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 启发学生思维, 提升学生素质, 锻炼学生能力, 我们综合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开展毛泽东诗词朗诵活动, 要求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朗诵毛泽东诗词和介绍诗词背景,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很多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参与, 有些学生甚至还为自己的多媒体课件配备了相应的乐曲;又如设置了《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中国的改革应当循序渐进还是大刀阔斧?》、《中国经济之我见》等多个选题, 要求学生认真准备, 进行课堂讨论或者辩论;开展读一本书活动, 要求学生读一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书籍并撰写读书心得, 最后挑选一批优秀者就读书心得体会作课堂交流发言。此外, 还开展了学生讲课老师点评、老师讲课学生评议、学生制作课件竞赛等活动, 这些都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注意师生互动
当前, 有些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 上课从头到尾一直坐在多媒体讲台点击鼠标, 这样引起了学生的反感, 产生抵触情绪。一个优秀的教师, 必须要注意学生的感受;一堂课的成功与否, 有赖于学生的参与。为此, 相关教师要能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讨论, 而是一味说教、满堂灌、甚至于照本宣科。要注重学生的感受, 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找出理论的重点和闪光点, 紧密结合国内外实际, 特别是正在发生的实际, 和学生进行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这样做, 一是,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启发了他们的思维,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二是, 通过讨论, 使真理越辩越明, 问题越辩越清晰, 使学生的思想疑惑得以解决和回答。假如教师不能够与学生平等交流, 那么学生是不可能去认真地学习这门课的, 这门课也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效。
3.4 采用通俗化的教学方法
通俗化教学就是要把抽象深奥的理论还原成为朴实的道理, 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言简意赅, 深入浅出, 使学生于细雨润物中明白道理, 于潜移默化中获得感知和理解, 力戒板着面孔空泛说教, 把枯燥的理论讲得晦涩难懂。《概论》课其核心在“论”, 但这并意味着教师在讲课时只是单纯进行抽象的理论分析。其实, 适当介绍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 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 对于上百年、几十年前发生的事, 他们缺乏感性认识, 因此教师如果不适当地进行历史背景的介绍, 他们是很难真正把理论吃透的。通过介绍历史背景, 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历史感, 从而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看电教片、参观访问等手段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3.5 采用情感化教学方法
现代心理学和教学论研究表明, 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 同时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凡高明的教师, 都非常注意将情感因素倾注于教学之中, 可以说, 情感化教学是讲好《概论》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是, 要要培养学生对理论创立者的情感, 用理论创立者的人格力量来震撼学生的心灵;二是, 教师的讲课要赋有激情。一些教师平时很注意理论研究, 对教学内容也有相当把握, 但为什么教学效果不佳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学缺乏激情, 语言平淡无奇, 表情木然无情, 因此难以打动学生。所以, 一个优秀的教师, 应该把自己的三尺讲台视为施展才华的舞台。一旦走上讲台, 就应该像演员一样情绪饱满、精神旺盛的投入角色之中, 用自己的激情打动、感染学生。
3.6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是, 优化课件, 注意课件的色彩、字体搭配, 选择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要合理;二是, 开辟网络课堂, 利用精品课程网站、博客、QQ Email等和学生开展互动, 及时回答学生疑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 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 不断探索课程的教学的规律和形式, 努力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断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体系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最新2015 修订版)】推荐阅读: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九章思考题及答案08-19
石大远程在线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6-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社会调查的通知07-2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