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共7篇)
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篇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试卷二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共产党做出《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党的领导及正确的政策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是()A、参议会制度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多党合作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5、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提出民主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论联合政府》
6、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
D.教条主义
7、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A、《论十大关系》
B、《不要四面出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8、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
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 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占主体地位
10、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最主要的特点是()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11、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会议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D、中共七届五中全会
12、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13、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写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原因在于社会和谐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C.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D.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
1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
A.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B.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
C.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D.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6、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爱国主义
18、现阶段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A.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进行下去 B.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D.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
19、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发展两岸经济贸易关系 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2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2、简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3、简述我国统一战线的涵义和基本任务。
三、材料题(20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
——2011年4月温家宝)问题:
(1)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其现实意义。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具体到现阶段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2.试论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篇2
一、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尝试一下下面几种教学方法。
1. 灵活运用现代化的视频资料
概论课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性, 容易给人“枯燥”感。现在, 各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和专题片很丰富, 用视频资料来辅助教学可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如在第十二章我选用了专题片《澳门十年》中的内容, 第十四章的教学采用了建国六十周年大阅兵的视频资料。通过选用记录片、故事片、理论片、革命歌曲、动漫等多种形式的视频资料, 有效增加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形象、更直观的了解, 活跃了课堂气氛, 丰富了课堂教学, 深受学生的欢迎与喜爱。
2. 开展专题演讲、课堂辩论
专题演讲、课堂辩论适用于教学内容涉及某一热点问题的章节。此时,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 组织学生在课后搜集相关的数据资料,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探讨, 最后由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派代表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汇报形式可以采用专题演讲、课堂辩论等形式。这种汇报的形式改变了过去教师上课“一言堂”的现象, 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了主动学习。例如, 我在民生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教学中就采用了专题演讲、课堂辩论的形式,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指导学生选读重要文献资料
在指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重要文献时, 我将学生对重要文献资料的选读纳入教学计划中,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精选了部分著作推荐给学生, 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并写出读后感 (把读后感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 然后在课堂教学之中适时地将重要文献资料的原文引入其中, 从而使学生更加透彻地领悟其中的要义所在。
4. 组织实践教学
在《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延伸课堂教学, 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在组织社会实践的教学时, 教师要根据学校、学生及社会实践情况等进行综合的考虑。 (1) 结合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如2009年下半年, 正值建国六十周之际, 湖南省展览馆举办了“三湘巨变———新中国成立60周年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于是我利用这次展览机会组织学生参观, 让学生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课堂教学理论。 (2) 利用共青团等先进青年组织, 开展与社会共建的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 加深对理论的体会。 (3) 利用周末、“五一”等假期,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活动。社会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对相关的社会问题开展调研 (如“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等) , 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 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夯实教学内容, 增加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 优化教学内容, 拓展教学内容的外延
在《概论》的教学中, 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优化, 对教学外延进行适当拓展, 从不同层面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比如, 在第八章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的教学中, 以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为例, 我就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行了补充。在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谈到人与人的和谐, 我补充讲授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修订问题, 即“同票同权”“同命同价”“同工同酬”的“三同问题”。在教学第十二章《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时, 我对目前台海局势现状、台湾地区的选举、美国对台政策等进行了补充, 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党和国家的对台政策。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原有知识的优化, 对课外内容的补充, 有效地充实了教学内容, 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外延,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2. 及时、恰当地运用最新理论成果、时事热点,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介绍一些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这一点在《概论》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要讲好《概论》, 教师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不断补充新的内容。不断丰富的、发展的党的理论与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是教师补充的主要内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教师可以将一些国际、国内重大时事问题及时纳入教学, 运用相关的理论加以阐释, 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 理论联系实际, 实现理论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结合
教师在教学《概论》时,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 根据教学需要, 有针对性地选用各种具体事例来说明、阐释理论。脱离现实的理论就是空洞的说教, 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教学的效果也不好。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用历史的进程、历史的实践和历史的逻辑来说明历史上产生的理论, 用现实的任务、现实的实践和现实的问题来分析当代理论的发展。如教学“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时, 教师可以用某地方在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来说明 (如山西大寨的科学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选择事例时要努力做到贴切、生动与求实, 即案例既要尽量符合教学内容, 尽量给人“动”起来的感受, 又要符合历史的客观事实。 (2)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在教学中, 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 从理论的深度上进行挖掘,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科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 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加强师德修养, 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可靠保证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要想在有效的课堂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1. 教师要更新观念
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对权威不会盲从, 会根据自己的观点去判断事情。因此, 教师要根据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身心发展规律, 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内心需求, 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权利、个性、隐私、尊严, 进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以自身教学理念去影响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可以做到教学相长,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与教学科研, 做到“学高为师”
“学高为师”是说“两课”教师要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 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成果, 不断提高自己理论修养水平, 并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是系统的科学体系, 只有深入研究, 才能把握其精髓、领会其实质。因此, 担任《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师, 要根据教学的需要, 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的水平。概论教师只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做到“学高为范”, 才能对教学的内容在深度上进行挖掘, 在广度上进行拓展, 从而能够给学生传授更为丰富、更深层次的知识, 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使学生在对教师的敬仰、钦佩的过程中喜爱这门课程的学习, 提高教学效率。
3. 教师要加强人格修炼, 做到“身正为范”
“身正为范”是说教师要以人格的魅力去影响、感召学生。学生只有“信其人”, 才会“信其言”。这是教师人格的力量。教师的人格是教师自身政治素质、知识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的综合体现。与其他课程的教师相比, 《概论》课教师的人格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 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是单纯的说教, 而是授课者理想、信念和教养等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化和表现。教师的智慧才华、理想情操、意志品格乃至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担任《概论》课的教师要以卓越的人格力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影响, 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参考文献
[1]陈彩云.工科院校中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质量——自身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J].消费导刊, 2009 (5) .
[2]王丽霞.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3) .
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96-0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紧迫的任务,而且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和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既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迫切需要研究与解决的课题,结合教学工作,笔者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面伟大旗帜,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教学中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的宣传邓小平理论。高校“两课”教学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主阵地,要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自觉钻研马克思主义的校园风气才会形成。否则,教师课堂上理不直气不壮,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就会产生怀疑,甚至抵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其次,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精髓——解放恩想,实事求是这一主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理论问题展开教学。
再次,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要有所创新。教学手段的落后和形式的单一,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必须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通过采用视听资料、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增强该课程的吸引力,并充分利用讨论、演讲、辩论、撰写小论文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意识一当调动起来,就会对一些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针对学生关心的反映社会阴暗面的问题,教师应采取不回避的态度,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辨析,在是非问题上应立场坚定。避免学生走入极端。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就会增强。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加强高等学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精神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华。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是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最好教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的辨证法思想,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辩证统一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哲学思想的精华。
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识、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素质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统一。如果在学习和工作中没有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就不可能在实践中锻炼出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无疑是创新精神的集中反映和思维结晶,敢于正视新情况,善于研究新问题,勇于作出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本质特征。邓小平表现出来的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和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勇气,敢于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气魄,是邓小平创新品格的集中体现,是邓小平理论最具魅力的亮点。在教学中,要力求找准两者闻的切入点,将邓小平的创新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素质。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2l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具备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现行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形式将面临着诸多调整与改变,大学生如果缺乏健康的心理准备与正常的心理耐受力,就难予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配置,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对邓小平同志传奇经历的介绍来感染学生。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首先,邓小平同志不仅以其“三起三落”的传奇经历感染人,更以其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身份体现出领袖人物的优秀人格魅力,尤其是他那种在逆境中“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等待时机大干一场”的涵养;他认定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求和不随波逐流.独立思考的个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勇往直前的进取力量。其次,通过学习和讨论,让学深深地体会到崇高的信念,坚韧不拔的耐受力,刚毅,顽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邓小平战胜厄运,走出低谷的第一素质。让学生明白一个哲理——
“人是不能被打垮的,除非他自己”。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博大精深,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光辉思想,处处都闪烁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光芒,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研究学习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的教学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既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高校“两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林翊,吴新星.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观对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J].经济师,2014,(5)
[2]于易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
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篇4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2年9月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考试
模 拟 试 卷
考试形式:闭卷试卷类型:(B)
☆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
A.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2、科学发展观的 B.建立国营经济 D.恢复国民经济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领导权问题 D.革命目标问题
A.国民党 C.中间势力
B.共产党 D.东北军7、1957年毛泽东在()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8、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A.生产力不发达
C.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A.陈云 C.邓小平
10、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A.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B.农民阶级 D.私营企业主 B.毛泽东 D.刘少奇
B.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 D.发展不平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A.武装斗争 C.统一战线
B.土地革命 D.党的建设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基本方面有()。A.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3、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包括()。A.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建立联盟 C.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4、实现共同富裕是()。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C.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B.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 D.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 B.群众路线 D.艰苦奋斗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党在这一时期的()。A.根本任务 C.基本政策
B.基本目标 D.总体目标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工农武装割据
2、群众路线
3、党的政治路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2、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五、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篇5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邓小平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起止是 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3.毛泽东党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C、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
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无产阶级的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提出的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
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提出的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马克思主义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可划分为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4.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包括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C、建设什么样的党D、怎样建设党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内涵及意义? 依据:①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③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结果;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的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①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②是把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
史经验提升为理论③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问题,同时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互关系①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②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③ 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④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上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5.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什么?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就新在其领导阶级,五·四运动以前,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阶级主要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正式走上了中国革命的舞台。尽管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依然参加并在很大程度上领导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但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资产阶级了,而是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中国无产阶级,其革命的理论和主张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的支持,成为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使得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革命方法。五·四运动以前,指导中国革命的主要是中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物。但事实证明,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无法使中国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中国的革命走向胜利。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先进的中国人敏锐地发现这一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指导作用,尤其是十月革命在俄国的胜利,从实践上也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可行性,使得中国无产阶级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自觉地走上中国的政治舞台,来领导中国的革命。从此,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取代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成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再也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4)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内涵、意义(与建设思路)?目
标和主要任务:
(1)指导思想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是:①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② 不许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③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④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⑤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⑥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理论意义: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②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②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③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权益。
目标和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人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③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⑤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⑥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⑦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⑨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7、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
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6、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8.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是从目的和目标层次上界定的,区分了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有更高的概括性。(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二是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9.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国家宏观调控更为有力更有成效。11.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是宪法和法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
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参加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中还有民族资产阶级。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个成功的创造,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第三,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邓小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国情”。
13.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方式与非按劳分配方式并存。非按劳分配方式,主要是指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和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符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效率优先”就是使生产要素投入者能按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贡献取得报酬,承认个人在生产要素拥有的质和量以及个人对生产或财富创造上贡献大小的差别,进而承认个人之间劳动收入和要素收入的差别。(2)形成收入
差距的原因合理和合法的原因有:① 由于人的劳动能力不同,按劳分配本身包含着人们富裕程度的差别;② 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法则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两级分化;③ 由于人们占有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的不同,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也会产生人们富裕程度的不同;④ 我国改革开放的梯度推进战略也会使一部分地区和一部人先富起来。其中不合理的原因有:① 一些行业依靠行政资源,以国家的名义占有和瓜分本属于全社会的经济资源,由此造成垄断部门的从业人员与所占有的资源的比例极不协调。② 由于对统一市场的不合理分割和地方行政干预导致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不能正常、合理地流动,从而形成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异。不合法的原因有:① 以个体经济和私人经济为主的偷税漏税收入;② 各级党政官员的腐败贿赂收入;③ 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的收入;④ 走私贩假等其他的非法非正常收入。不合理和不合法的原因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十分巨大的阻碍作用,即使是合法和合理的原因产生的收入差距也应是适当的和有限度的。(3)调节收入差距的措施① 保护合法收入。② 取缔非法收入。③ 整顿不合理收入。④ 调节过高收入。⑤ 保障最低收入。
14.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涵、意义及现阶段中国的基本矛盾与任务
理论内涵: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社会性质)1956—2020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从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发展程度)
历史意义: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③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基本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现阶段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6.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石贯穿于上述各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仍是党在21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三大历史任务。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思路:
内涵: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②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19.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十八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深化。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明确界定,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在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并深刻阐明了三者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这个概括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0.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中国外交的基本格局、基本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①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②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④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必然选择;4)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5)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基本格局:全方位,多层次 基本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21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目的和归宿)本质要求: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①解放思想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②解放思想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有可能做到实事求是。③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的理论品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①在理论创新的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②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③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是的基础上。四、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 :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理论形态完备的有机统一体。
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
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篇6
(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是在(C)时期。
A.建党B.大革命C.土地革命战争D.抗日战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B)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A.普遍真理B.基本原理C.基本原则D.基本立场
3.党的(D)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命题。
A.十二B.十三C.十四D.十五
4.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D)
A.中央文件B.宪法C.生产力D.实践
5.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解放思想C.求真务实D.开拓创新
6.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A)
A.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C.资产阶级专政D.工农民主专政
7.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D)
A.共产主义 B.封建主义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8.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十一届三中全会
9.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B)
A.定息B.国家资本主义C.公私合营D.四马分肥
1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B)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1.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B)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1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A)
A.根本任务B.优越性C.根本目的D.发展动力
13.十六大报告指出,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C)
A.创新B.实事求是C.发展D.廉洁
14.认清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的(A)
A.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B.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
C.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D.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国际环境
15.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A.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 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 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16.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这些论断明确界定计划和市场的属性(D)
A.计划和市场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B.计划和市场是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
C.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
D.计划和市场属于资源配置范畴
17.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要求就是:(B)
A.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有机结合B.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C.把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有机结合D.把坚持人民内部民主和对敌分子专政有机结合18.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目标是(C)。
A.互不干涉内政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D.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19.军队建设的中心是(C)
A.正规化B.革命化C.现代化D.年轻化
20.江泽民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有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段话充分说明(B)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具有先进性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改善党的领导
A.①②④B.①③C.②③D.②③④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ADE)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群众路线E.独立自主
2.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ABCDE)等内容。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解放思想E.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BCD)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C.目的与手段的统一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4.我国的改革是(ABC)
A.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B.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改变原有的社会形态E.对原有经济制度的改良
5.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ABCDE)
A.构成公有制经济的重要部分B.最终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C.国家和集体享有所有者权益D.属于公有制经济成分E.在整个公有制经济中比重越来越重要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正式提出,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 “四位一体”,“四位一体”指的是(ACDE)的有机统一。
A.物质文明建设B.法制社会建设C.精神文明建设D.和谐社会建设
E.政治文明建设
7.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BCD)
A.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立法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8.我国采取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是(ABCD)。
A.不屈从B.不结盟C.不划线D.不对抗
9.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必须贯彻讲政治这个根本要求。讲政治就是要坚持(ABC)。
A.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B.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上,保持清醒和坚定C.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上,毫不含糊、不动摇D.用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
10.党的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BCE)
A. 精简机构,转为职能B.加强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C. 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D.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E.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三、辨析题(指出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10分。)
1.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答:错。(1分)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1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优越性所在;但是,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理解为同步富裕,它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应鼓励部分个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3分)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分)因为:一党制是指一党单独执政而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多党制是多个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1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1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1分)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1分)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什么特点?
答: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2分)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2分)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情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2分)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2分)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2分)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分)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2分)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2分)
3.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第一: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2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切实实施这一方略,有助于加强改善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必然要领导人民遵守、实施宪法和法律,党自身的活动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并成为遵守,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模范。(1分)
第二、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2分)实践证明,以党代政,党的组织直接包办一切的领导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政权机关和各种经济文化组织的积极性,势必严重妨碍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改革领导体制,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解决党如何善
于领导问题。(1分)
第三、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1分)为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把 严格执纪执法和加强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并完善思想道德建设和党纪国法约束这两道防线,形成从严治党的管理约束体系,切实解决在党的建设上失至于宽和疏于管理的问题。(1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的依据是什么?
答: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分)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分)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2分)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分)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4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互关系: ①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1分)②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1分)③ 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1分)④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1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请结合实际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答: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分)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1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分)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1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1分)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1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过民主法治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分)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1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1分)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1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要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1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篇7
目前国内外的无纸化考试软件有十多种。从1996年起, 我国开始着手进行无纸化考试软件的研制和开发, 经过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 一些无纸化考试软件取得了重大突破, 并处于产品化进程, 如北京无忧, 北京朔日科技等开发的考试软件产品, 不过高校使用还不普遍。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推广, 有助于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管理进程, 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 系统特点
本系统采用C/S (服务器与客户端) 的设计模式, 使用Visual Basic 6.0编程工具开发, 分为考试端和服务器端。考试端主要基于Windows XP Sp2平台, 服务器端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 数据库为MS SQL Server 2005。
1.1 方便快捷
针对目前我院学科考试频繁、考试过程复杂的弊端, 本系统基于网络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理论考试过程无纸化, 任课老师不需要考前命题, 考后批改, 既可以减少考试中人为因素的干扰, 也可以为学校节省教学资源, 减轻教师工作量, 全面提高考试管理效率, 通过随机组题方式, 试题灵活多变, 考试手段先进, 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2 系统安全
系统采用了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存储试题, 可以保证多名学生考试时的系统通畅, 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利用VB的强大的网络功能, 通过ODBC与数据库相连, 保证数据传输的封装安全等特点, 大大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而且, 系统采用了智能的随机抽题算法, 针对考试设定的条件, 按照题库的题量、知识点分布以及题型随机组成试卷。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学生之间考试作弊,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考试的灵活度, 总体上全面考核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2 程序设计
本系统数据库共包括17个数据表, 其中主要的有Exam_info考试信息设置表、P a s s w o r d_m a n a g e用户权限管理表、Student_inf考生信息表、Student_paper考生考试试卷表、Test_library题库表、Test_type题型表, 其中考试信息表如表1所示。
本软件主要采用VB设计实现的, 其中时间控制只要是用T i m e r时钟控件和DateDiff函数完成, DateDiff函数主要是返回两个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s表示时间单位, a表示开始答题时间, b表示答题用时。
2 系统难点
2.1 组卷功能
由于题库中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每类题都包含多个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又包含多道题, 以往的固定几套题的方法, 显然不是很灵活。对于体育学院几百人同时参加考试的实际情况, 少数几套题容易使学生摸清题目规律, 无法反馈学生的真实成绩。过多的套题又大大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 也不符合课程的教学实际。那么, 如何在现有题库的基础上随机组成多套试卷, 同时保证试卷中试题涵盖多个知识点, 不存在重复的题目是一个技术难点。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并实践论证其可行性, 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首先采用随机函数并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改, 使其符合本系统的要求。然后按照知识点、题型及难点进行分类, 并给每章知识点赋予一定的权重, 最后在每一类中按照系统的设置随机抽题, 同时对题目进行比较, 防止出现重复题目。
2.2 自动评分
自动评分是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 根据学生的考试情况, 客观准确的给出分数。其中难点在于填空题和简答题的评分上, 因为这两类题的答案有时并不唯一, 特别是简答题往往由许多要点组成, 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 这就需要在后台数据库中存储许多可能出现的答案, 并且评分时需要根据答案中的关键字进行智能评判, 真正实现机器的智能化评分。本系统根据人工智能的思想, 利用数据挖掘原理, 通过多次模拟考试, 对学生的试题答案进行分析整理, 丰富了试题库的准确答案库, 提高了判分的准确性。
3 结语
总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研究, 以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切入点, 改革传统纸笔考试方式, 不仅对高等院校的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发挥推动作用, 而且会极大地减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期末批阅试卷的负担, 降低教学成本, 提高教学质量, 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及体育学院学生的实际特点, 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从系统的特点、程序设计及技术难点等方面详述了设计实现细节。本系统的应用不仅为体育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益帮助, 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节约了教学资源。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C/S,智能组卷
参考文献
[1]张跃廷.SQL SERVER应用与开发范例宝典 (第2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10.
[2]张孝祥.VISUAL BASIC基础与案例开发详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7.
[3]罗天抒.基于Flex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企业家天地, 2009.7
[4]刘洋.浅议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科技创新导报, 2008.12
【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推荐阅读: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调查报告06-18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九章思考题及答案08-19
石大远程在线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6-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社会调查的通知07-2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10-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学习心得06-16
毛泽东思想与社会主义概论论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