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共8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主要的特点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这三个方面。
前些年东欧国家、俄罗斯和第三世界国家搞私有化运动,结果使国民经济严重衰退,社会分化,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有的甚至造成社会**。而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践证明,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搞私有化最终将会导致少数人拥有大量资本和地产而大多数人陷于赤贫、社会主义制度将难以继续存在。因为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果没有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早晚有一天会为国际垄断资本所控制,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独立就难以保障。
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也不是理论上的按劳分配,它受到公有制成熟程度的制约,是不纯粹的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要素归不同所有制所有,其物质基础是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这里,对财富的生产有用和被排他性地占有,是两个必要条件。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说明,即这两种分配方式都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没有关系。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因为社会上存在一种错误
观点,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提出意味着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甚至认为应当用生产要素价值论来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讲的是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因素创造价值。马克思周密详述地论证了为什么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劳动以外的因素只是条件而不是源泉。当然,在马克思的时代侧重于体力劳动,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科学意义,今天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但还是讲的活劳动,而不是物化劳动。用生产要素价值论来取代劳动价值论的观点错误在于,混淆了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分配方式不涉及价值是由什么创造的,它所涉及的只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怎样进行分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价值,而是因为它既被垄断地占有,又是财富生产了不可或缺的因素,不可能无偿地提供社会使用。它同劳动价值论时间不存在任何的逻辑关系,因此既不能因为肯定劳动价值论而否定按生产要素分配,也不能因为肯定按生产要素分配而否定劳动价值论。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仇富”的说法,其实,所谓“仇富”背后的真正含义是广大群众反对非法致富、为富不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道路。——胡锦涛
全党务必居安思危,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业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必须不断深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突出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大量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夯实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共中央
工业化是指工业逐渐取代农业而成为国民经济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部门,并用先进的工业技术武装农业的过程。工业化的主要特点是:机器取代手工工具,工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大,农业技术先进,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化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工业现代化,是指把工业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之上,使工业生产经营的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通过实现工业现代化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必然趋势。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源于工业时代的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负效应,以及社会为之付出的惨痛代价。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
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所在。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化需求机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胡锦涛
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波动加大,过分依赖外需势必削弱我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加大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
改革开放30年,长期积累的机构性、深层次性矛盾尚未解决,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产业布局分散和技术支撑力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个中国矛盾和问题,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新的优势,必须加快转变解决发展方式,把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臵于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增长的基础上,依靠国内市场繁荣带动经济增长,对我国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的科
技进步必须牢牢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要加强继承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引进先进技术。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搞好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在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科技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2
一、新经济政策的提出
1918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赤卫队”攻击资本的时期, 把银行、铁路、商船、大型工矿企业收归国有;实行粮食专卖制度, 制定余粮收集制实行了余粮收集制以及实行义务劳动制, 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这种“暂时性”政策, 体现了列宁“直接过渡”思想。成功地捍卫了胜利的果实。但是, 却与当时苏俄的具体国情不相符合。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苏维埃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面对这样混乱的局势, 列宁果断地指出:“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 是我们力所不及的, 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 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 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深刻反思和苏俄特殊国情的把握, 列宁果断地提出废除余粮收集制, 采取粮食税制, 实行商品交换, 恢复商品流通, 提出了不同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新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 在农业方面, 用新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促进工农联盟的结合
余粮收集制把国家所需要的粮食分摊在各产粮省农民身上, 目的是保证前线革命军队和后方工人的物质供应。虽然这一政策起了积极作用, 但是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种“剥夺”, 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列宁提出用粮食税来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 巩固工农联盟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提高了生产力, 肯定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最终实现了工农联盟的结合。正如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 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二) 在工业方面, 利用国家资本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
1922年3月, 在俄 (共) 布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对国家资本主义再展开了讨论, 列宁根据俄国新经济政策时期经济关系的特点, 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的基本范围和基本形式为租让制、合营企业、租赁企业、代销商业等等。此外, 国家还允许私人办小型企业。这些不仅利用了资本主义的资本和技术设备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而且有利于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发展社会主义,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正如列宁认为,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 (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 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三) 在商业方面, 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和自
由贸易, 实现城乡经济相结合“战时共产主义”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政策严重阻碍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经过反思, 列宁认识到“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 在许多经济问题上, 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 从‘强攻’转为‘围攻’。”即采用迂回的方式, “退却”到商品交换和自由贸易。通过发展自由贸易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实现了城乡经济的融合。
三、新经济政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现实启示
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实施, 改变了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 正如列宁自己所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同时又说, 我们“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这一政策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第一, 立足基本国情,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新经济政策, 使苏俄经济很快恢复和活跃起来。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照搬照抄的模式, 我们应当根据实际进行探索和创新, 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国家的革命要取得胜利, 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 各国共产党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 找出自己的革命道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的建设, 实现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第二, 重视“三农”问题,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宁曾明确提出:“农业是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农联盟是苏维埃政权的力量所在, “社会主义的任务是使工业和农业接近并且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大力帮助农民”。1921年, 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 也给我国当前处理三农问题提供了启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改造传统农业, 采取工业反哺农加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新经济政策是结合当时的国情, 提出的过渡性策略。说明社会主义本身要不断进行改革, 正如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 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 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它启示我们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 (第8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2]、《列宁选集》 (第4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3]、《列宁全集》 (第41—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4]、《邓小平文选》 (第3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内容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只有首先了解这一问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内容,才能为进一步研究经济危机下的经济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虽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由于“左”的思想的发展,这种探索没有也不可能继续得到前进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单一公有制的结构已经为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替代。根据实践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是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二、经济危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经济危机在全球的扩散,不仅仅使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深陷其中,许多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尤其是一些国家的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导致所受影响尤为突出。例如印度越南。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发达,遭遇冲击在所难免。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出口贸易萎缩
一直以来,在我国占重要地位的经济形式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经济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我国出口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出口目的地主要为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就占了28%,因此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后,消费需求大幅降温。对从中国进口的需求减弱,将导致企业减产、工人失业、企业亏损。目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尤其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来料加工型企业已陷入倒闭和破产的困境。面临困难的企业越多,经济衰退的可能就越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出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在内外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中国出口增长速度逐月回落,2008年11月出現十年来首次负增长,增长率降到-2. 2%。2010年一季度, 我国对外贸易逆差达72.4亿美元, 这是2004年5月以来第一次出现贸易逆差。而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明确说明,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条件下,多种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小型企业大多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它们遭受到打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消极影响。
2.就业难,内需不足
经济危机使我国就业难局面雪上加霜,居民消费能力弱,消费普遍偏低,且消费信心不足,是导致内需不振的重要原因。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下滑,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增长是劳动就业的源动力。只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劳动就业才能得到切实保障。我国存在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它们技术含量偏低,主要以廉价劳动力来获取竞争优势, 抗风险能力较弱。在危机影响下,供求对比发生变化,劳动密集型市场需求大幅度降低,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停产或关闭,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领域中的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生产经营困难,大幅度削减招工人数,甚至要通过裁员来降低生产成本。而大规模的裁员则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国家稳定。
三、如何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化危为机,推进出口的转型升级
一方面,政企携手,共度时艰,政府通过多方手段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保持我国出口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经济危机中蕴藏的机遇,推进出口的转型升级。当前形势下,外部需求迅速萎缩,个别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我国出口企业普遍存在利润降低、订单减少、企业倒闭等问题。但是,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生产调整灵活性较强的企业,反而抓住了竞争对手纷纷陷入困境的机遇,扩大市场份额, 取得了良好的出口增长业绩。因此,要度过难关,关键是要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根本途径在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发展。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地位。为此,需要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使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得到提升,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同时,积极拓展服务价值链,促进物流、营销、金融服务等高附加价值的服务活动的发展,逐步建立起由中国企业掌控的全球销售网络。二是要大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清洁生产、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三是要充分发挥出口对扩大就业的积极作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们应当合理应对,适当利用人力成本优势。同时,要优化出口区域布局,开拓和培育新兴市场,并进行市场细分,提高产品价值和市场占有率。
2.大力推动民生工程,扩大内需
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波动,促进中国经济建设的稳步回升,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有越来越多的同志在实践中自觉地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保民生上,还有更多的同志从理论上呼吁所有发展都要围绕民生展开,社会群众更是从感情上对民生建设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与期待。为什么呢? 因为无论是体现发展目的还是破解发展难题乃至走出经济困境,关注民生都是关键、是核心、是根本。只有通过保民生,扩大内需,将社会财富这块大“蛋糕”做大分匀,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所要求的“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群众有工作可挣钱,有钱可花,有钱敢花,才会消除现有的产能过剩,才可能使得经济运行中生产与消费这一最基础的过程呈良性循环。更进一步看, 当需要工作的人有岗位可做,当需要消费的,社会也肯定不会不稳定。更何况,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民生领域的建设本身就是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当群众心平气顺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肯定会不断加快。
参考文献:
[1]张海燕,赵健,蒲银.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对策,商场现代化2009年1月(下旬刊).
[2]陈昌明.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分析,中国经贸导刊 2009年年2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4
车俊在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时代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隆重召开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时代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向为浙江改革发展拼搏奋斗、作出重要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敬!就是要吹响新时代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再创辉煌、再立新功的奋斗号角!
刚才,我们为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时代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颁发了奖章,4位代表作了精彩发言。在这里,我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向受到表彰的55位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时代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省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
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并长期坚持的一项大政方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两个健康”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9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三省期间,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强调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一律支持。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中,明确表示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调研时强调,党中央一直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明确要求,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昨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明确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明确提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一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二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四是完善政策执行方式,五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六是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大决策,旗帜鲜明、掷地有声,发出了新时代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的最强音,指明了“两个健康”的前进方向,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为之激动、为之振奋!
同志们、朋友们!
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走过的历程,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成就了浙江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成就了浙江的今天。一部浙江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浙江民营企业家历尽艰辛、书写传奇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浙江民营经济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崛起史,就是一部新时代浙商精神接续传承、丰富升华的发展史。
40年前,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浙江儿女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被唤醒点燃,浙江大地积蓄已久的创业创新热情喷涌而出,率先开展了市场取向的改革,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市场经济大潮。
40年来,浙江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全国第一家个体工商户到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从全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第一座特色小镇,从全国第一批专业市场到全球第一批网络市场,从家庭作坊的敲敲打打到数字经济的独领风骚,从鸡毛换糖的摇鼓吆喝到买全球卖全球,从家门口摆地摊到海外并购,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
40年后的今天,民营经济在浙江不仅铺天盖地,而且顶天立地。目前,平均每10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位老板,每29个浙江人中就拥有一家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2017年,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生产总值、70%以上的外贸出口、80%以上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
我说上面这些话,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浙江发展能有今天的成就,民营经济居功至伟!民营企业家居功至伟!民营经济强则浙江强!民营企业好则浙江好!同时,我更想表明一个态度: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转型到什么程度,民营经济始终是浙江经济的主力军,始终是浙江形象的金名片,始终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民营企业家始终是浙江最为宝贵的财富!
同志们、朋友们!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迈上了新征程,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希望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全省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力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勇担新使命、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努力推动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篇章中再创辉煌、再立新功。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六个一”:
无论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对于企业来说,生在中国这样一个伟大国度,生逢当今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有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伟大政党的领导,这是何其之幸运!希望大家听党话、跟党走,秉持家国情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个人命运、企业前途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去,主动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自觉参与“两个高水平”建设火热实践,以实际行动展示爱党爱国的拳拳之心,努力实现报国为民的远大抱负。
毛泽东同志讲,长征时期红军过草地,伙夫一起床,不问锅里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队伍向南走还是向北走。我认为,这就是从战略上看问题,行军打仗是如此,经商办企业同样如此。一家企业,如果战略正确,就可能发展得又好又快;
相反,一旦战略上出了问题,就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希望大家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有“战略头脑”,大处着眼、抓住根本,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把事情看得更远一些、更准一些,把问题看得更全面一些、更透彻一些,把风险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更深入一些,推动企业发展快人一步、胜人一筹,稳中有进、行稳致远。
商场如战场,只有在自己最有把握的某一点上集中最大优势兵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夺得主动权,才能在激烈的博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希望大家聚焦本源、苦练内功,坚持主业为基、实业为重,把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集中到主业实业上,弘扬工匠精神,追求品质、铸造品牌,不心浮气躁,不投机取巧,不跟风盲从,努力打造百年老店、百年企业。特别是在创新上要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嗅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魄力和“十年磨一剑”的韧劲,紧紧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凤凰行动”计划,大力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全面推进管理、模式、制度、营销等方面的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号召:“让我们以杭州为新起点,引领世界经济的航船,从钱塘江畔再次扬帆起航,驶向更加广阔的大海!”这对我们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我省广大民营企业加快国际化指明了方向。希望大家继承发扬浙商行商天下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开放合作的理念,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寻找新的商机、开拓新的市场、发展新的业务,面向全球引进符合我省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好技术、好项目、好团队,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
守法诚信既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最基本的行为底线。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守法诚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守法诚信者受人欢迎、一路畅通,违法失信者害人害己、寸步难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希望大家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强化法治意识、公平竞争意识、诚信意识,自觉依法合规经营,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动抵制逃税漏税、制假贩假等违法行为,维护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树立浙江民营企业家的良好形象,努力让人一提到浙商就竖起大拇指。
商之达者,兼济天下,这是自古以来儒商大商的追求和境界,也应该是新时代浙江民营企业家的使命和责任。希望大家坚持义利并举,增强社会责任感,寻求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最大公约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思报,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慈善事业,带动更多的人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在今天这个场合,我还特别想说的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永远与大家心连心、永远是大家的坚强后盾!省委、省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针对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早见事、早准备、早行动,密集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委财经委员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市委书记工作例会、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和温州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启动大会,并发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精准出台企业减负、小微企业成长、稳定外贸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打出了一套以提振民营企业为重点的稳中求进组合拳,其中对民营企业影响最直接的举措有4条:一是更大力度简政、放权、减税、降负,在2016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减负超过3000亿元的基础上,近日又出台了新一轮企业减负政策,力争全年为企业再减负1500亿元。二是新组建省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由省政府对省担保集团增资50亿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和龙头骨干企业发债。三是新组建省上市公司稳健发展支持基金,首期融资100亿元,用于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四是制定关于应对贸易摩擦确保外贸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十条具体措施。
接下来,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开展民营企业结对帮扶服务专项行动,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好国家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各项政策,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的土地、用工、物流成本,千方百计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不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优化项目投资环境、市场准入环境和人才引进环境,切实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让民营企业享受平等待遇。大力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坚决打击任何侵犯民营企业产权的行为,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民营企业安心放心创业干事。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把民营企业家搞得香香的,让民营企业家有更多的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
同志们、朋友们!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新的实际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 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的起步。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了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走自己道路的思想,并对苏联的模式和苏联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见解。同时还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文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艰难曲折中得到了发展。
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确立了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第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完善。十六大以来,准确分析我国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公平正义等重大战略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发展的新境界和新局面。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这一理论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调节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的思想。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整的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又好又快”、“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调整和改革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三)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过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二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将实行按需分配原则,低级阶段则要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上述分配原则: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既要反映和体现市场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等。
(五)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非常丰富,主要有: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的理论,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关于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理论,关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关于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理论,等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包括以下主要的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可以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它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造福各国人民。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继续扩大南北发展差距,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府职能和政府调节的理论等也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了,它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还很不够,还有许多未知的必然王国。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不是凝固不变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立场或价值观、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以及基本的制度规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形成的,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所要求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不是要坚持其中的某一个具体的观点或结论,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论原则,并以此为指导研究中国的具体情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特有主题、活的灵魂和不竭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史、系统经验和丰富的实践,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又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远不是一帆风顺的,从1978年到1992年间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拨乱反正和反对“两个凡是”,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之后,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已经开始进行,只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一直难以实现,最终改革在农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时间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个口号实际上就是让农民占有了“地租”以外的劳动收益,实际上并没有改变太多,但是由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长期遭受压抑,出现了报复性的反弹,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2.49倍,每年的增幅都在15%以上,而1985年之后,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幅都只有5%左右,这可以说明一定问题。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并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所有制,而只是改变了使用权和使用方式,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这坚定了改革经济体制的决心,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经济体制的决定》,这个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没有必然联系,那么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也是可行的。从而以“放权让利”为起点,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到十三大的时候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取得重大突破了,特别是认为市场和计划是内在统一的,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调节的方法,只要对经济发展有好处都可以利用,利用市场调节不等于是资本主义,应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这时市场经济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变得清晰了,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始扫清了道路。
1992年,经过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很多改革的成果得到认可,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具体措施并不明确,建立的方向也是不很明确,总体来说,需要探索着前进。但是这次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正式提出和形成。从这里开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始正式建设和完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是直到现在都还在进行的工作,从1992年至今,已经过去16年,这16年中,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迅速,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对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国内生产总值也已经跃居全球第四,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以前不足的外汇现在已经增长得令人不可思议,2001年加入了WTO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开始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开始建立和不断变革,政府职能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环境也在不断完善,市场监管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现代公司企业制度也在建设中,然而改革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首先,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投资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0%甚至50%以上,出口总额对GDP的比重也非常高,而内需却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外向型的经济可以获得贸易的好处,但是也使国民经济过多暴露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之下,国际市场的波动显著影响了国内经济发展。
其次,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差距拉大、地区经济差距拉大等问题,有差距是强
调效率优先的必然结果,但是差距过大却失之公平,而且收入差距过大本身也不利于消费的增长,特别是城乡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平以及传统二元制度隔离等因素引起的“三农问题”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也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再次,1992年后出现了两次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是90年代中期和去年(2007)出现的,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完全相同;新建立的资本市场也几经起落,且起落的原因和受到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既增加了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也提出了更加深入发展和研究市场经济的要求,最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为了利润而不择手段的行为,如伪劣产品、环境破坏等,这些行为除了企业或者个体不法牟利以外,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掺和其中也是难以避免。另外,垄断、地方保护等等限制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了规定: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坚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措施
围绕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党和政府出台了重大改革措施:
(1)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价。到1993年,绝大多数农产品包括粮食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粮价全面放开后,实行市场定价为主,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原来的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自由采购。
(2)改革金融体制。确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组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实现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
(3)改革外汇管理体制。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外汇分成;实行银行售汇制,消除外汇双重汇率,实行人民币牌价与外汇调剂市场价并轨,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等。
(4)企业所得税的改革。从1994年起,改革企业所得税,合并国有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为统一的内资企业的所得税,改变按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实行不同的税种和税率的状况。
(5)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基本上确定了在城镇实行社
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住房制度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中共十四大以前,是以放权让利、承包责任制、两权分离等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性调整阶段;十四大后,特别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标志着国企改革转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现代企业以企业集团、国有控股公司为主,股份制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途径。
改革举措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粮食价格和全国统一开放市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城乡紧密结合,有利于国内国际市场的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监督与宏观调控,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汇率并轨的一举成功,为进一步沟通国内外市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条件;所得税的统一,为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的竞争创造了前提;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7
———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的历史回顾与阶段总结
摘要: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要弄清楚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 就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规律
中图分类号:F0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2008) 10-028-03
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便在中华大地上波澜壮阔地建设着。紧紧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摸索新道路、探究新规律, 最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更鲜明地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要弄清楚这一重要的基本的问题, 就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一、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第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 更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党的十五大曾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重大课题做了鲜明的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之后,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又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刻,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深刻而生动地探索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群众性“社会公德模
范”、“职业道德标兵”、“家庭美德榜样”等竞赛活动, 弘扬正气, 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 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行的管理体制, 规范文化市场管理,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
●连恩德
认识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的历史回顾过程中,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从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开始, 一直到党的十七大再次突出强调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摸索与探究始终都是紧紧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的特征来展开的。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不断持续稳定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以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是不切实际大搞平均主义的单一经济, 更不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造成贫富悬殊的两极经济。在中国, 要解决约占世界人口总数1/4的人口的温饱问题, 本身就是一项艰巨无比的历史任务。而在全社会温饱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的基础上, 要再使广大人民过上小康水平的生活, 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更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更不是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要消灭贫穷。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各项事业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不断摸索与探究的过程中,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继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 打破平均主义, 实行多劳多得, 合理拉开差距。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 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分配制度改革课题继续不断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党的十七大在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 也进一步对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做了更为具体而深刻的论述:“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 强化税收调节, 打破经营垄断, 创造机会公平, 整顿分配秩序, 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
改革开放, 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以来,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进行摸索与探究,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以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的, 历程艰辛、目标伟大, 我们必须自觉维护、积极支持并倍加珍惜。
第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高效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更不是无政府状态的市场经济。传统的观念认为,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一困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大难题,
发展。以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目标, 积极组织开展“三节”文化活动以及“群星风采”广场文化活动。合理优化配置文化资源,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挖掘阳泉作为“中共创建第一城”的丰富内涵, 开发好百团大战纪念碑 (馆) 、药林寺八路军制药厂、盂县彭真渠等红色旅游资源, 积极开展国情和市情教育, 凝
聚人心, 鼓舞斗志, 激发人民群众热爱阳泉、建设阳泉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为实现“两先”目标,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强大的动力和精神支撑。
(作者为中共阳泉市委常委、秘书长山西阳泉045000)
(责编:伟平) 邓小平同志曾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1985年, 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春,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 针对当时中国的发展现状, 又做了精辟的阐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1992年发表的南方重要谈话, 解放了长期以来一直禁锢着人们头脑的保守片面的社会意识形态思想, 使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本质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认识。谈话中对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所做的精辟阐述, 既继承了前人, 又突破了常规,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从而把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事业推向了更高、更广、更深的历史阶段。
当前, 我国完全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也已经相当有效地解决了因市场自发调节所产生的市场盲目的无政府状态的问题, 并已经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持续稳定中不断得到科学发展。
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机统一的市场经济, 不是贪婪榨取上的垄断经济。一种健康的市场经济, 必定是一种完善的法治经济, 同时也是一种公平的竞争经济。我们所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机统一的市场经济,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经济、竞争经济。纵观古今中外的经济发展历史, 我们可以明确地得出以下结论:市场经济只有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才能确保其在一定的规章制度下有条不紊地发展;市场经济只有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运行, 才能确保其在一定的良好环境中健康稳定地发展。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是贪婪榨取上的垄断经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要发展和完善法治经济、竞争经济, 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经济法律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与其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其中, 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法律部门的出现, 可以说是这一成就的重要体现。经济法在起到修正市场缺陷并补充市场不足的作用的同时, 还起到了限制政府权力边界的作用, 因此, 经济法既是“补缺”之法, 又是“控权”之法。!"我们不仅要学习经济法, 而且还要善于运用经济法来更好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及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 国家紧紧围绕推进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 有财政税收方面的, 也有金融证券方面的, 有市场竞争方面的, 也有环境保护方面的, 内容丰富、应有尽有。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竞争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可以预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特别是经济法律体系强而有力的保障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强劲、更加迅猛、更加健康的科学发展。
三、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的市场经济, 不是赤裸裸的金钱至上的资本经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曾深刻地指出, “经济体制的改革, 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 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党的十五大也突出强调“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更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继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我国改革发展到了关键阶段的历史时期, 党带领人民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召开了举世瞩目的十七大, 对如何发展和繁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规划。反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 虽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曾在一定历史阶段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 但从本质意义上来看,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至上的资本经济, 其与思想腐朽、道德败坏、享乐主义盛行的堕落文化杂糅在一起, 共同构成并支撑着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
回顾党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 并从以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历程所进行的分析总结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从一开始起, 就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断发展并逐步得到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确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稳步前进。
四、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纵观20世纪的复杂态势, 一个个生动的历史史实阐释着这么一个道理:经济与社会, 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前途命运的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个社会, 如果常常处于矛盾激化、冲突频繁的状态, 必然要导致其经济的动荡;而反过来, 其动荡的经济, 也将必然会加速这个社会的矛盾不断激化、冲突更加频繁, 乃至最终走向崩溃。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就曾语重心长地特别强调“要坚持两手抓, 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赶上亚洲‘四小龙’, 不仅经济要上去, 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 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 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这些精辟论述, 为我们如何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融合起来指明了方向。新时期新阶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又进一步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融合的市场经济, 是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和谐经济, 它不是矛盾激化、冲突频繁的动荡经济, 更不是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私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观念在更新, 实践在深入。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在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怎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以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基本问题的不断探究与不断回答中, 逐步找到了一条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符合广大人民发展期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 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绩面前, 倍受鼓舞;成绩面前, 倍思进取。我们在努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 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并充分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伟大实践, 不断努力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模式、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渠道、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层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局面。要继续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有机地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注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10.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7.9.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2.10.12
+,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11.14
-.朱崇实.经济法 (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3版
/0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
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2.11.8
34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10.14
678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即“南方谈话”) .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
福建漳州363000) (责编:若佳)
摘要:由于个人所得税税收的信息不对称, 尤其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税务机关与税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给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带来很大的危害。有必要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基础上,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利用一系列的信号显示机制和激励与惩罚机制, 有效地减少纳税人的逆向选择和税务人员的道德风险, 最终有助于节约征纳成本, 提高个人所得税税收的征管效益, 实现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与经济的同步增长, 建设税收法治。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号显示机制激励与惩罚机制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2008) 10-030-03
200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约7%, 尽管目前相对比例偏低, 但是每年都以48%的速度增长, 已成为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增长点;而且发展中国家平均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水平为10%~20%, 反映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偷漏税现象十分严重。据专家估计, 我国每年税金流失金额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 导致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主要负担者是工薪阶层, 很多高收入阶层、新生贵族阶层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反而较少, 个人所得税没有体现社会公平, 也没有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而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在于, 目前个人所得税征管的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 金融信息体系没有建立、个人收入状况监控机制的不完善;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实质性的配合, 经济、社会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不但纳税人的信息资料不能跨征管区域顺利传递, 甚至同一级税务部门内部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受阻;征管信息数据不准确, 而且时效性差。因此, 有必要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以保证个人所得收入信息有效收集, 使税务部门准确判断税收信息真伪, 提高征管效率。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容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乔治·阿克尔洛夫等人提出的,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中参与者一方拥有而另一方并不拥有或拥有信息比较少, 而导致的信息资源占有量的差别, 也就存在信息失真的可能性。9:
1. 除了信息使用人不直接参与信息产生
过程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不可避免, 信息产生过程自身的一些特征也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即: (1) 个人收入、家庭存款等信息是由非公共产品生成的私有信息, 具有私有性、隐蔽性, 一般不予披露;而且在交易中自己拥有的信息越多对自己越有利, 信息的优势方为了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就会隐藏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 构成对于信息的垄断。国家即使花费很大的信息成本才有可能获取这部分信息或根本得不到。 (2) 由于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与征收机关, 税收管理各级机关之间关系呈现层级性, 对于纳税人信息, 纳税人与税务管理机关之间形成不同层级的信息不对称, 它为“下欺上、下瞒上”创造了机会。 (3) 信息都有生成过程性, 经过加工整理的不可避免地加入了许多人为的分类、判断、估算, 极大地影响了其可靠性。 (4) 由于信息传递都要经历从生成、传递、汇总到披露的过程, 最终到使用部门时传递滞后性就变得不可避免。缩短信息加工与信息使用之间的时间差十分必要。信息技术越先进, 时间差越短, 信息传递越及时, 对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也就越有帮助。
2. 每个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面对政府的
信息管制, 各自心态和行为是有区别的, 所以信息披露动机也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优势企业往往为了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以利于自身的发展的动机, 而自愿借机多披露部分信息;而劣势企业的思维定式则为了赢得新机的动机, 不愿披露信息, 甚至采取一些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修饰来欺骗公众, 有意制造信息不对称。
3.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采用不同的信息
加工技术方面, 造成信息内容的详细和粗略、获取的及时和滞后、质量的好与坏、内部使用和外部使用等方面差别, 也会导致信息不对称。;<
这种对个人所得和所得扣缴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导致在交易完成前后分别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严重降低了经济管理效率。
二、信息不对称对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不利影响
1.信息不对称引起纳税人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指的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参与交易的一方可能隐藏自己的私有信息, 反而借着提供不真实的信息以求增加自己的福利, 但是这种行为却损害另一方的利益。=>由于税务机关在纳税人私有信息的掌握上处于“信息劣势”, 易发生漏征或未能发现纳税人违法的现象, 此时纳税人违反税法的成本极少甚至为零, 而收益却较大, 纳税人因此获得正收益。纳税人成功隐匿的信息或提供的不实信息越多, 他对税务机关的“信息优势”也就越大, 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 这会进一步激励纳税人隐匿更多的纳税信息甚至向税务机关提供虚假信息, 以获取更大利益, 形成恶性循环。这对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纳税人来说, 显然是不公平的。一方面, 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会受到损害, 另一方面, 更严重的是他们自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也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结果自然也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牟取利益。如果把合法经营, 照章纳税的纳税人称为“良企”, 反之则称为“劣企”, 这时则会在纳税人中间产生“劣企驱逐良企”的现象, 并伴之纳税人整体质量的下降和诚信纳税人的减少,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纳税人的逆向选择。并且, 如果税务机关掌握的信息越少, “信息劣势”就越明显, 若又未能建立运作良好的信息显示和甄别机制, 则“劣企”在税收上获得的利益越大, 退出“良企”的纳税人就越多, 结果纳税人中剩下来的都是“劣企”。?@
2.信息不对称引起税务征管人员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指的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参与交易的一方在双方契约签订后才会做出某种选择, 一旦契约中所包含的刺激设计不佳或是没有考虑到信息不足的缺陷, 极可能会引起一方浑水摸鱼, 致使另一方权益受损。一方面, 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状况及能力的了解更多取决于税务征管人员的效用函数;另一方面, 税务机关也不可能详细了解每个税务征管人员的收入、家庭状况、工作能力等情况, 无法像他本人一样了解自己所采取的行动, 并且没有使其无可辩驳的证据, 加上纳税人缺乏揭发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中的应用
●金邦庆刘晓平
""""""""""""""""""""""""""""""""
摘要: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要弄清楚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 就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规律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10.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7.9.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2.10.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11.14.
朱崇实.经济法 (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3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10.2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2.1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10.14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8
关键词:十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中图分类号:D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07-02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载入党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深刻表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绩
1.1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20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83478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64358亿元,增长11.0%。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
1.2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贸易顺差继续增加。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7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8782亿美元,增长27.1%;进口6926亿美元,增长19.1%。贸易顺差185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58亿美元。今前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
1.3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07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截至9月末,全国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920万人,已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9月末,全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38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781万人。
1.4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发展经验、发展模式引起了国际上许多人的兴趣,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越来越多的话题围绕中国展开。我们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到积极救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国,从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到推动在反恐、环保、禁毒、重大疾病预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相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来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完整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2.2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一个重大的理论亮点,就是第一次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将这一新表述写入党章。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
具体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就必须坚定不移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须贯彻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3.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
2006年8月,辽宁锦州一条连通港口的大道建成通车。过去从锦州到港口,要绕一圈才能到,现在因为新修了两个隧道,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15分钟。这条道路的修通,不仅仅节省了时间,而且使锦州只用一年半时间,就把区域定位翻了过来。锦州本来就在海边,但由于港口意识薄弱,发展一直落后。如今,锦州提出全面建设沿海经济区城市,滨海经济州后,对外开放水平快速提升,对商家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今年1至8月,外资已经到位1.11亿美元。
要破除一切保守僵化的思想观念,消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错误认识,革除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力求在思想解放中推动发展,在加快发展中解放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3.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十七大报告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感慨地说:“深圳每平方公里产出GDP2.98亿元、财税收入8000万元……靠的就是改革开放,靠的就是自主创新。”由一个边陲小镇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创造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奇迹,有力地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了很大发展,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要清醒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4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总而言之,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必定还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邹建中. 十七大的政治预告[J]. 观察与思考,2007(14)
[2] 沙吉会.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 大连干部学刊,2007(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推荐阅读: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06-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07-27
尹蔚民: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06-15
贾庆林同志在第三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09-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07-30
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练案29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人教版必修06-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再认识的重大成果08-08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