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024-07-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精选12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可以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一方面它坚持和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另一方面它并没有把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些基本理论和原则教条化, 而是不断地进行着理论的创新, 在经济方面的特色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之日起, 它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但他们并没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提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并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坚持了这一“生产力标准”原则, 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 邓小平发现虽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改善劳动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有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答案就是只有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所有制、经济结构、分配方式使之符合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从而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所以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要解放生产力, 而解放生产力的关键是去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影响劳动者积极性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

他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官僚主义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不适应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开始产生各种疑问的严峻局面, 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之路, 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使中国在三十年内取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上升, 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等, 都证明了这一伟大决策的正确性。

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所有制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中, 他们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 并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就是要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来代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所以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是越“公”越“纯”越好呢?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定的经济制度, 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体系构成的。所谓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也就是说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但是,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 是首先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 是所谓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制度, 而我国非但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时期, 甚至没有经历过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跨越到了社会主义, 生产力十分落后、积贫积弱,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 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口多, 底子薄。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实行“一公二纯”的完全的公有制, 在建国初期, 我们曾经试图实行完全的公有制, 但事实证明, 要想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尽快地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只有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 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与生产制度相适应的特定的分配制度。而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 首先,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消除了个人凭借生产资料获取收入乃至剥削他人的分配关系, 决定了每个社会成员不能再像私有制社会那样, 凭借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参与分配。他们能向社会提供的只是自己的劳动, 只能凭劳动获取收入。其次, 由于旧的社会分工还存在, 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着智力和体力, 先天与后天的差别, 而且劳动还仅仅是或主要是个人谋生的手段, 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这就要求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别。再次,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决定了它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一方面,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远远高于原始氏族社会, 不能再实行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下不得不实行的平均主义分配;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在现阶段还没有达到可以实行按需分配的高度发达阶段。马克思在晚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第一次对“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了全面阐述, 并指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建立的基本理论前提之一。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这一思想进一步加以阐发。

我国现阶段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上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主要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决定了多种分配制度并存。另外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的分配制度中还规定,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如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是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

四、通过一部分人的先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 “生产将以所有的人的富裕为目的”。所以说, 全体劳动群众的共同富裕, 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根本标志, 是社会主义的旗帜、灯塔, 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同时它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的。

可是, 我们必须认识到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 更不是说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可以马上达到共同富裕。再加上中国地广人多, 生产力发展落后, 所以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同时富裕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让那些地理位置优越, 资源丰富或者说有条件致富的地方和个人, 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 实现共同富裕, 则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和结果。为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 必须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的相互关系, 把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三者统一起来。

五、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个伟大创举就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期以来, 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 强调它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 与社会主义是相对立的, 并且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能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 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作为两个平行的市场来对待。

我国在建国初期的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就是在斯大林时期, 形成的比较完整的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的苏联的经济体制。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 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不可否认,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能够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集中起来, 对于快速恢复国民经济, 在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 我们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 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凸现, 并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这就使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开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八大以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 但最终没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邓小平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大胆设想, 突破理论的束缚, 提出利用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最终认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 实现效率和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 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基础上, 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 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与邓小平时代相比, 现在的国际和国内情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却益发鲜红, 2010年世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上新台阶。

摘要: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参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系列有关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难以千字一一论述, 因此, 本文仅就中国经济建设方面的特色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经济

参考文献

[1]叶庆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深度分析》, 人民出版社。

[2]卫兴华、林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已经为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替代。根据实践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名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基础和时代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是对我国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的高度概括,总结了党几十年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求实精神。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党制定新时期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只有深刻认识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和最基本的国情,牢牢把握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才能搞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基础。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一心一意,艰苦创业,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巩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

2中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时,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伴随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总结实践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与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述,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计划经济虽然能够保证市场的稳定,但是不能有效的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将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巨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样的体制使得在分配制度上,采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方针。鼓励多劳多得,少付出就少得到,刺激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消除了在只有计划经济时期吃“大锅饭”的心理,使得劳动者以正确的眼光审视劳动报酬的公平性。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

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观点,之后再让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带动整个社会,小富带大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就如同有着“中国第一村”称号的华西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我国农村的先进典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方式,华西村实行大队统一核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华西村顶着很大的压力还是实行大队核算。从2001年起,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华西人富了,但他们坚持“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灾区。20多年来,华西村共向国家缴纳税金3亿多元,人均缴纳税金20多万元。集体拿出5000余万元,支持邻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乡镇企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富也不是社会主义,一村富了不算富,先富必须带后富”。这是华西村的名言,事实上华西村确实是这么做的。华西村先后为20多个省、自治区举办了100多期基层干部培训班,直接培训1万多人,带动了10万人脱贫致富。2001年以来,先后有15个周边村加入华西村,为周边村直接和间接解决了1万多人就业,老人按月领养老金,如今还在全村境内开通了两路公交车,有1000多户村民喜迁新居。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贸易往来增多,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迅速,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全球化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意味着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获利机会增多,中国的国内市场必将成为各国企业纷纷抢占的制高点。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将使中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大幅增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而我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竞争力不强,会受到外国同类进口产品的巨大冲击,引发失业问题。现阶段转变经济体制,顺利完成经济过渡,我国更应充分注意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地积累财富,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也应积极利用世界性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通过开展贸易、利用外资等途径,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我们该如何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呢?

我们要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身头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如何更有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3

国有企业是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工具

美国是今日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美国崛起的进程中,大型跨国公司立下的汗马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根据《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家大公司中,1997年美国占175家,1999年为179家;在全球前10大公司中,1997年美国占4家,1999年占5家。而世界经济命脉在哪里呢?正在大型跨国公司的手中,他们控制了全球1/3的生产总值和1/2的国际贸易。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在高速轨道上运行。放眼中国经济的发展,国企就是支撑中国经济的脊梁,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有企业一直阔步前行。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11年世界企业500强中,共有59家国企榜上有名,其中,中石化、中石油和国家电网更是位列前十。这59家国企中,除当年新增的10余家,都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尤其是中央企业,表现出更强的市场活力与竞争力:“十一五”期间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和税后净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年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15%。即使是在最困难的2008年,中央企业利润同比虽下降30.8%,但上交税金不降反升,达到10426亿元,同比增长18.6%,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17%,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量。正是因为国企的高速发展,才造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可以看出,没有企业的崛起,就不会有大国的崛起,这一点毫无疑问;没有大国的崛起,亦不会有企业的崛起,这一点亦毋庸置疑。

国企发展改革的回顾

在新中国的头30年,国有企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为中国经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存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等弊端。所以,国企改革成为国家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政府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国企的发展和改革。从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国企改革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80年代。由于当时在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不复存在,集体经济除农业外所占比重也不大,国有经济不仅占主导,而且数量上也处于主体地位,绝大部分工商企业属国家所有。国有企业的效益如何,直接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状况;同时,由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管得过死,企业缺乏自主权,因此我们就把改革的侧重点放在了“搞活国营企业”上。通过“扩权让利”,实施承包经济责任制,改革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加强对外开放,搞活整个国民经济。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做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理论。与之相适应,“国营企业”这一概念逐步为“国有企业”所取代,“搞活国有企业”的提法也逐步取代了“搞活国营企业”的提法。主要采取“抓大放小”,改造或转让困难国有企业,开始引入现代企业制度。

但是,无论是搞活国营企业还是搞活国有企业,都是把着眼点放在单个企业上,特别是效益差的企业。于是,在实践中,国企改革实际上成了挽救亏损国有企业的过程,许多改革措施也往往不是实质性的制度创新和经营机制的转换,而是“减利、免税、停息”等“父爱主义”的救济行为,而对于那些效益较好的企业则关心甚少,甚至“鞭打快牛”。其结果是效益差的企业没救活,效益好的企业也被拖累,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搞活国有企业的希望并没有实现。

第二阶段是9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理论,为人们观察国企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国有企业,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应当把各种企业置于平等的竞争环境中,而不能厚此薄彼。在平等竞争中,一部分企业,当然也包括一部分国有企业,会由于各种原因被淘汰,这是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特别是1993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的提法流行了起来。这一提法和“搞活国有企业”的提法相比较,其积极意义在于:在理论上它把国有企业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在实践上,它使人们不再把眼光仅仅局限在那些亏损国有企业上。特别是这一提法,为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资本经营、资产重组,特别是“抓大放小”等改革策略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前提和依据。

第三阶段也应是前一轮国企改革的最后阶段。国资委的成立初步实现了出资人职能的一体化和集中化,隔开了其他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层面的责任清晰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改革的活力。“兼并重组”、“整合”取代“拆分”、“消除垄断”成为国企改革的主题词。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诸如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冶金、机械等行业集中。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和资源枯竭的国有企业通过政策性关闭破产退出市场。

经过多年多轮改革,从“国营”到“国有”再到“国资”,企业属于国家的所有权没有变,变化的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应该承认,中国近些年创造出来的发展奇迹离不开国有经济的壮大。国企的发展与改革,给予我们的是中国式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中国梦想实现的道路。

深化国企改革的思考

党的十八报告中,“改革”一词被86次提及。以至在外媒眼里,这是一份“执政党发出的改革攻坚令”。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心和信心,明确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向,国企改革任重道远,国企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nlc202309020447

在当今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国情下,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国企改革,我认为,可从以下六点入手:

明确界定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分类管理。进一步的改革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明确分类,进而明确界定国有经济的布局领域,以及各领域国企产权多元化的开放程度。国有经济布局应该集中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事业、高科技支柱产业等方面。对国有企业的分类和布局界定,对下一步改革极为重要。

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明确企业所有者、决策者、经营管理者的定位。下一步改革要按国有经济布局和国企分类对国企进行分类管理,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经过改革和调整,我国国有企业在治理机构设置上基本完善,但机制上和具体操作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企业政治化,领导政治身份等。要通过权力分离(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的分离、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权力制衡(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之间)的具体举措,既要避免出现国有资产处置不当(流失)、“内部人”控制企业的现象,又要避免职责不清、权责不清。同时要理顺国有企业内部各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必须正确处理“老三会”与“新三会”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组织的职能定位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进而充分发挥“老三会”和“新三会”的积极作用。还要规范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解决一些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放在流程和程序的规范上。在明确权责边界的基础上,要重点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使法人治理结构运行制度化、具体化、流程化。

调整治理结构,适度开放产权,建立竞争性市场体系。在明确国有经济布局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积极稳妥适度开放产权是国企深度改革的切入点和重要内容。要根据国家经济总体布局,从国有独资向国有独资、股权多元化转变。在竞争性领域适度向民营企业开放产权,非资源类产业开放力度应该加大,但必须继续保留国有控股形态。

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创新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机制。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确保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者以及经营者依法行使经营和用人权得以落实,推进“四个转变”。即准入标准向市场和出资人认可转变,选拔方式向市场化配置方式转变,任用程序向依法分层分类聘任转变,管理方式向职位职责契约化管理转变,加大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将经营管理者自身利益与企业产权紧密结合。为避免国有资产遭受巨大损失,使之面临严峻的安全问题,应将企业的产权与经营管理者的利益更紧密结合起来。在这方面我们的法规还没有一个说法,是未来亟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目前,国家开展的股权激励办法主要是奖励股权、送股权、出售股权等等,技术折股方式只包括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定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上市企业不包括在内,范围小而窄。要针对产业布局和不同类别国企的情况,适时改革考核、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国有企业主体的经营管理者,应关注的就是企业的生命,凭借经营管理者的个人能力,使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应正视他们所做的贡献,予以适当的补偿。

加大市场化改革,提升国企创新能力。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中国企业国际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应该也必须是大型国企。因此,国企市场化改革必须进行,否则很难真正参与全球化,更难在全球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够拉动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市场,引领企业创新的最有效内在动力也来自市场。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在目前的产权架构下,创新力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运营缺乏透明度,长官一言堂,各个组织缺乏独立性。这样很容易走两个极端的倾向,一种是一把手把创新作为升迁的“形象工程”,另一种是不注重科技投入,把资源和精力过度投入横向规模扩张和纵向产业链延伸。企业没有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即使政府大规模科技投入也作用甚微,政府的投入只会变成“填钱”,更谈不上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因此,要在放手同时引导企业的管理、经营、投资、投入、人才等等都要按市场规律办事。

和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一样,对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中国的未来,我们从来都不缺少信心。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既要求宏观管理体制的转变,同时也要求经济主体要从计划的轨道转向市场轨道。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中国国有企业一定能在走向市场、走向竞争中实现历史新跨越。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

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篇4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无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都会涉及社会主义所有制这一基础性问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有制结构即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 包括发挥主导作用的国有经济和作为公有制重要组成部分的集体经济, 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成分。

我国的国有经济是由国家代表全社会掌握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公有制形式, 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它代表国家和全民的利益, 掌握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 致力于发展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 掌握国民经济命脉。我国宪法规定: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主导力量,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不搞单一的公有制, 同时发展私营、个体、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私有制经济不是搞私有化, 搞不搞私有化的标志, 要看是不是坚持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主导”是指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引导、导向、带领的作用, 它在所有制结构中的数量比重并不一定要占多数。“主体”则不同, 既要有量的优势, 又要有质的优势。量的优势是指从资产占有量、GDP贡献、产值、新增加值等方面看, 公有制经济在比重上应占优势。质的优势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要把公有制经济搞好搞活, 使国有经济有效发挥主导作用, 提高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另一方面, 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应在发展生产力、应对国际竞争与危机、保障国家安全、保证社会进步与稳定、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任务与目的中, 表现出其优越性。

在我国现阶段, 根据我国国情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既要重视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又要重视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划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的公有制的界限。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正是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下, 我国经济与社会获得了快速发展, 取得了巨大成就。

当前, 对唱衰和否定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私有化思潮的消极影响应高度重视。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澄清一些理论认识上的是非。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人们一般讲: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样讲也不错, 但没有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回答,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实行公有制或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个问题并非人人都很清楚。如果对这个问题不很清楚, 就会产生邓小平提出的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清的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公有制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公有制为主体, 是服从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的的。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与搞社会主义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从本质上说, 搞社会主义, 搞公有制或公有制为主体, 其目的和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公有制正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制度安排和必要条件。由此出发, 搞社会主义, 搞公有制, 必须抓两头, 一头是快速发展生产力, 一头是共同富裕。这一思想, 从马、恩、列到邓小平是一以贯之的。

从历史事实来看, 沙皇俄国原是一个在经济上落后于美国的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以后, 迅速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美国在1901年-1929年,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不过4%, 1955年的国民收入只为1917年的2.66倍。而苏联1957年的工业增加值与1913年相比, 增加了32倍, 国民收入增加了18倍左右。二战后, 尽管苏联在战争中受到重创, 但迅速恢复和发展了经济, 成为可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而苏联解体, 转向私有化后, 经历了十几年的经济停滞和衰退, 昔日雄风不再, 由远胜于中国的世界强国倒退为经济落后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

解放前的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贫穷的衰弱国家。成人文盲率高达80%, 人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新中国建立前的一百多年中, 多种私有制经济的存在没有导致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反而是内忧外患, 民不聊生, 经济社会趋于停滞与衰退。解放后, 建立了实行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力获得解放与发展。改革开放前, 尽管受到“左”的损害, 公有制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 但由于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压迫与剥削, 经济增长还是比较显著的, 处于世界前列, 在较短时期内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其成就超过了过去几百年, 这种成就主要依靠国有经济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又远远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期。

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真实地位与作用

有人将资本主义国家搞国有经济的状况作为我国国有经济的参照系, 这混淆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 即使不搞国有企业也不会损害资本主义一根毫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有企业并不是属于构成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要素, 而是出于调控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需要, 是为了弥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缺陷, 便于实行政府调控。这类国有企业一般是私人资本不愿或无力经营的部门。而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 第一, 国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的经济,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构成要素。它从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方面支撑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只有坚持和完善以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 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才能消除两极分化, 走向共同富裕。第二,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更为有效地实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兹举一例:日本这次强震引发福岛核电站危机, 使关东地区产生电荒。日本不能从全国调剂电力, 因为国家不掌握电力, 关西的大阪电力和关东的东京电力两大电网无法并网。而我国的大电网可全国调配。第三, 国有经济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始终要依靠和发展国有经济的重要作用。第四, 国有经济是保证我国经济独立自主和国家安全、应对国际竞争和突发事件、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 我国能够首先摆脱危机的冲击, 经济继续快速增长, 国有经济功不可没。第五, 以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是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手段。有些人认为私有制经济是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 有人咒骂国有企业, 断言国有企业“造成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法治的破坏、民生的困难、腐败的蔓延、道德的沉沦”, 因而国有企业“不是政权的基础”, 这实在是无理强加于国有企业的罪责。国有企业固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解决, 但这不是国有企业的制度性问题, 而是需要实行科学管理的问题。

之所以强调包括国有经济的公有制经济是党和政府执政的经济基础, 是因为,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按劳分配、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共产党是搞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 如果是搞私有化, 搞资本主义, 就不需要共产党。非公有制经济是非社会主义经济, 它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即使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外资经济和私营企业, 也要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其发展。但如果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丧失了, 上层建筑迟早会随之变化。

国有经济的效率及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

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 经常受到不实事求是的指责。如果国有资产增长快了, 利润率大幅提高了, 会被指责“国进民退”, 挤压了非公经济, 甚至说是明盈实亏。如果利润率低了, 又被说成是低效率, 国有不如私有, 主张“国退民进”。最近看到有人用统计数字批评国企“近几年国进民退, 国有资产从1999年9万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3万亿元, 是十年前的五倍”, 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整体上处于亏损状态”, 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论断。

对于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它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 只有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理念和要求去考虑与研究, 才会得出科学的认识。只根据国有资产十年增加五倍, 就认为是“国进民退”, 这是一种片面的武断之词。国有资产的绝对量增加并不是靠挤压私有制经济取得的, 与私人资本更快的增长相比, 国有资产的相对量是降低的。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看, 2004年-2008年, 国有资产在全国资产所占比重中下降了8.1个百分点, 而私营企业增加了3.3个百分点。多年来, 国有工业资产在全国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是持续下降的, 从2002年的近70%下降到2008年的43.7%。

断言国有企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也是违反事实的。国有企业承担着社会责任, 不是只以盈利为目的。即使如此, 通过改革, 近些年来国有企业的利税率还是很高的。2002年-2008年, 国有工业企业实现的利润从2633亿元增加到9063亿元。2009年, 中央企业利润总额达8151.2亿元, 同比增长17.1%。从上缴税金来看, 全国国企上缴的税金由2005年的1.2万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3万亿元, 年均增长12.7%。根据有关单位从综合统计数字的分析看出, 2003年-2008年间, 国企税费大大高于其他类型企业, 是私营企业税负综合平均值的5倍以上。截至2009年底, 已有1561多亿元的国有股权转让收入, 划归社保基金, 使国企收益供全民共享。

毛中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案 篇5

步骤一:课题引入<习近平提发展价值导向 中国经济十二五期间换挡不失速>(15分钟)

新华网10月25日消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肩负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立足当前实际,着眼未来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大的全局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到“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号列车”换挡调速、平稳前行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在伦敦成功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人民币的国际征途又迈出重要一步!”海外媒体评论。

从首次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到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上线,再到IMF年会热议人民币是否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步步推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节节攀升。

回望过去五年,唱衰中国经济之声不绝于耳,“硬着陆”“崩溃论”此起彼伏,但中国却交出了一份亮丽的发展成绩单:

——经济增速领跑世界。“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换挡不失速,年均增速预计可达7.8%,高于同期全球2.5%的年均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增长水平仍然让所有发达国家艳羡。”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评论道。

——经济总量稳居“大块头”行列。“十二五”期间,中国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并成为全球第二个经济总量跨越“10万亿美元”门槛的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稳定之锚”、动力之源。

——经济发展呈现特有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十二五”期间,中国蝉联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最大贸易国,与此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城镇化率超过50%,研发投入跃居世界第二,高铁里程跃居世界第一。

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正进入增速放慢但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增长轨道,这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常态。”

一顶顶桂冠背后孕育着新的辉煌,中国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调结构、转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未来发展积蓄不竭动力。

今年国庆节前,来自海外的一则消息引发人们高度关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速铁路局公布,包括中国高铁企业在内的35个美国和其他国家企业或团队,已在9月28日最后期限之前提交了参与建设加州高铁的意向书。

从昔日向发达国家出口服装鞋帽,到今天全球范围的“高铁出海”,中国经济之变尽在其中。

“十二五”期间,服务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经济增长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消费超过投资、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三驾马车”驱动姿态更趋协调;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向各领域加快渗透;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彰显,科技成果产出规模扩大,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

“这些实践结果虽然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已隐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认为,在努力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含金量”更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潮,正把各国利益与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作为重要的经济体,通过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既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也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十二五”期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跃居全球第一,仍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与此同时,中国资产全球配置速度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4000多亿美元,使国内资源短缺得到有效弥补,中国装备大步走向世界。

“中国商品和投资已遍布全世界,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继续上升。”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管理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图列绍夫说。

如果说,经济数据更多地体现为衡量发展的“量”的指标,那么,民生改善则可以作为衡量发展的“质”的标尺。

步骤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15分钟)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有一个历史的探索过程,经历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

客观评价计划经济:我国最初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并且曾经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优越性。现在我国学术界相当普遍地把计划经济贬得一无是处,这是一种片面性。计划经济是苏联第一个实行的,当时实行这种体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苏联的工业产量迅速跃居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因此,计划经济被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与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区别与对立。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大危机时,全世界只有苏联一枝独秀。也正因为这样,战后几乎所有新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以效法。50年代前半期,东欧各国的经济增长率均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时选择这种经济体制有它的客观必然性,并且当时也确实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就是利用集中的计划经济优势,建设了156项重点工程,初步形成了汽车、钢铁、化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经济体系。156个重大项目的建设为后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以行政计划配置为主。它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经济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它是具有局限性的,现在看来只有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集中统一的计划才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和发挥作用。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后,建设规模的扩大,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它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从而提出了改革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在探索怎样进行改革的问题。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3)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4)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

[小结]: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十多年理论探索的成果。对适合要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核心是寻求解决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方法。改革开放后,1979后邓小平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

[材料]1986年11月,被称为美国五大证券交易所之一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率代表团前来北京参加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范尔霖来北京前就有一个愿望: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见面,并给邓小平带了两件特殊的礼物。

范尔霖如愿以偿。11月1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和代表团的其他成员。

会见中,范尔霖表示,美国的企业界和金融界对到中国投资很感兴趣,愿同中国的金融界加强合作。邓小平说,美国在投资方面有足够的知识,但还要看是否有勇气。

范尔霖将一枚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送给邓小平。他告诉主人,佩戴这枚证章可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通行无阻。同时,他还送给邓小平一本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券样本。

从当天的电视新闻中,人们看到邓小平也向范尔霖赠送了一份小礼物。邓小平送给客人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当时国内新闻并没有报道,而国际新闻媒介却异常重视,称邓小平此举是中国将推行股份制的一个信号。因为邓小平送给范尔霖的是刚刚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新中国第一份股票——飞乐股票。

股票,有人说它是市场经济的一个象征,这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独有的东西。邓小平选择中国自己发行的股票送给范尔霖,其意义非同小可。

一个月后,邓小平在一次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对金融改革问题发表了意见。他指出:“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他又专门谈到了证券、股票这些东西能不能搞的问题。他说:“金融问题,我们知识不足,可以聘请外国专家做顾问嘛!”他这其实是在暗示中国可以搞股票证券交易所,他分析股票证券为谁所用就为谁服务。视察南方以后,邓小平直接提出股票证券,“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用坚定的意志、高超的艺术、周密的谋划和果敢的手段,为中国打开了市场经济的大门。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1992年)上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步骤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0分钟)

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特征。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经济关系市场化。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通过市场发生联系,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全部生产要素都进入市场,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2、企业行为自主化。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拥有的全部权利,从而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市场经营活动。

3、宏观调控间接化。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通过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和各种经济杠杆以及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规范和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4、经营管理法制化。一切经济活动方式和关系都以法律形式来规范,所有经营活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进行,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5、保障制度社会化。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和保障体系,市场竞争的规则要求对市场竞争的失败者和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给予社会保障。这种保障制度不是企业的,而是社会化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精神文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其主要表现是: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强得多,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步骤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0分钟)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确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实质上就是所有制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存在错误的认识,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实行了一些超越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政策,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没有正确的认识,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只是抽象地从社会主义一般原理出发,而没有切实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思考所有制结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从概念出发,而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2、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根据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性质)。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都有一定的所有制基础。在任何一种经济形态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因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是公有制。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否则,就不可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

生产力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的生产标准标来检验和评价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其实现形式

(一)公有制经济含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长期以来,对公有制的理解局限为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这种理解是同改革开放以前过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党的十三大提出公有制经济本身也有多种形式,除了以上两种,还应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企业互相参股等形的公有制企业。

(二)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关于这一点,应当明确什么是主体含义。现在人们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超过了公有制经济,因此,提出了还要不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问题,由此产生了否定公有制主体和怀疑改革开放政策正确性的两种观点。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对什么是主体的含义缺乏科学的理解。十五大在对主体和主导的含义,对怎样保证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讲得很清楚。其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其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为什么会产生上面的问题呢?问题在于人们习惯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理解成在GDP中占优势。其实两者是不同的概念。社会总资产是长期积累起来的财富,GDP是当年新增的产值。从社会总资产看现在情况如何呢?私营经济总资产为7.5万亿,个体经济6517亿合计8.15万亿,而2006年国有工商业企业总资产为29万亿,此外国有商业银行还有资产27.46万亿,如果加上国有自然资源和公有土地的资产就大得更多了,非公有经济在总资产中的毕生即使加上外资也远不能与公有资产相抗衡。因此关注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在于它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保持,更应当关注的是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资产而不能占有更大的GDP份额。所以十五在强调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出要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十七大强调要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三)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中可以容纳不同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案例]:大路朝天——高巨谦和黄海的世纪探索

西方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预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国企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的脆弱性和不可预知的艰辛之路。

高巨谦和他的黄海团队回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998盛夏,中国经历着一场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严峻挑战。而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的6000名员工,同样遭遇了另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这个创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堪称中华民族轮胎工业发源地的老牌厂家,在这个盛夏的燥热中,喘息着几尽走向了生命的尽头。高达十几个亿的债务,使得黄海处处亮起告急的红灯:原材料告罄,成品库被贴上封条,市场被挤占,人才在外流,管理在滑坡„„黄海就像一只搁浅的老旧的驳船,已经没有力量发出最后的吼声。

高巨谦就是此时被推向这只驳船的舵手之位的。没有人能相信,黄海除却“善终”的命运,还会有其他的出路,这使得高巨谦的赴任,充满了凝重与悲壮。但高巨谦心犹不甘。

黄海人没有想到,高巨谦的第二次创业竟包含着如此撼动人心的气魄:股票上市,争取国家16个亿资金的270万套子午胎技改项目,债转股,打造一个全新的橡胶工业园,建立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这不是远期计划,而是近期目标。这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吗?高巨谦沉稳地回答:“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经过不断的努力,黄海上市了。高巨谦借“上市”之手,外塑黄海形象,内推企业深层次改革,并以“上市”聚民心、增信心。

[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就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的多种形式,就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等参股所有制经济形式,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它可以短时期内迅速集中大量资本,弥补个别资本积累和积聚的不足,缓解个别资本积累的有限性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巨额资本之间的矛盾。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的改革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自学、现实生活中感知)非公有制经济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经济成分等。

四、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

一方面,没有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处于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就将丧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道路;

另一方面,没有其他所有制经就会脱离当代中国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重蹈超越阶段的覆辙,同样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就其经济性质来说是有区别的:一方面,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但它们与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

步骤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0分钟)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平均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低,这是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第三,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旧的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劳动差别,是按劳分配存在的直接经济原因。

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现阶段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前提;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三、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深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允许在富裕的道路上存在先富与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承认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是有其经济根据的。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第二、要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主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关系:

一是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 二是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 三是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的关系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案例]:“未富先老”的挑战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历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953年为4.4%,1964年为3.6%,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接近7.0%,2002年底则为8.2%。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已经跨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预计201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

国际上一般认为,65岁以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比例超过7%就进入了所谓的老龄化社会或者说老年型国家,达到14%以上则称为老龄社会和老年国家。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一般以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由7%增长到14%所用的时间来表示。以此计算,英国花了45年,瑞士花了50年,美国花了65年。作为后起发达国家的日本,在1970年时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其老年人口比例从7%增加到14%仅用了24年左右的时间,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然而,中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从国际经验看,在人口老化高峰的至少前20年-30年,必须建立适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进行足够的基金储备,以应付人口老化的高峰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的压力。上世纪60年代生育高峰时出现的人口将在2020年前后陆续进入老年阶段,届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会突然加速而逐渐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这样算来我们的准备时间恰好有20年-30年时间。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原则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步骤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5分钟)

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苦的历史任务。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新型工业化道路之所以新,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它具有如下特点:

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和紧迫性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有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全党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问]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建设新农村是对我们党“三农”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第二,建设新农村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

第三,建设新农村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这一新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曾作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应当说,这样的判断是有科学依据的。

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提出的历史背景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

四、统筹区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

六、积极扩大就业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从来就不单纯是经济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6

关键词:西方经济;市场经济;政府职能

引言

我国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理论界一直围绕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展开探讨,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这进一步引发了我国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本文对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进行梳理,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演进,并对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探讨

(一)重商主义的强势政府

15世纪到17世纪中期的重商主义,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城市手工业逐渐扩大,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地理大发现也促使世界市场形成。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源于流通,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在重商主义时期,政府扮演了强势政府的角色,政府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市场调节,政府对国家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来保护本国市场,从而获得贸易顺差来为政府创造财政收入。这一时期,政府的调节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市场的作用。

(二)古典经济学的“小政府”和“大市场”

17世纪中叶以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重商主义政策显然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自由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扩张,因而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政府减少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这样古典经济学主张的是实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提倡政府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让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这是关于“小政府大市场”的最早主张。斯密认为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政府只需要担当守夜人的角色。之后,萨伊和李嘉图对政府直接对经济进行干预的行为提出了强烈的异议。李嘉图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做的就是避免一切行政干预,[2]国家应该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的良好环境。萨伊也认为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干涉。[3]这一时期,强调了经济自由,反对国家不适当的干预。古典经济学提出的经济自由主义促使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在自由竞争状态下维持了长久的平稳发展。同时,古典经济学所倡导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对其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

1929-1933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使资本主义市场自身的缺陷及其局限性受到关注,这场资本主义世界的绝无仅有的经济危机打破了古典经济学对于资本主义经济自由调节的传奇。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这一背景,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凯恩斯推翻了传统经济学的教条,认为市场失灵必须靠政府的直接干预。凯恩斯主义使调节经济的手段又多了一只“看的见的手”,这只手的干预是政府的全面干预,政府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公平。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凯恩斯革命也是政府职能的一次变革。凯恩斯革命强化了政府的调控职能,使其从有限政府向有效的政府转变,同时也促进了政府对经济实行全面的宏观调控。这充分体现了凯恩斯主义使资本主义重新走向经济复兴、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的重要意义。

(四)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性能源危机导致了以“滞胀”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萧条,凯恩斯主义因而陷入困境,其对调节经济显得力不从心,西方学者开始怀疑甚至批评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而主张经济自由的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基调是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保证自由竞争的环境,各国经济产生的滞胀现象完全是凯恩斯主义施行的后果,从而主张放弃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实行经济放任自由,恢复市场在经济中的自发调节职能与地位。[4]新自由主义关于政府职能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但新自由主义更多的是为垄断资本国际扩张服务,新自由主义时期的资本扩张速度明显加快,但这也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稳定的性因素增加。经济的频繁波动让人们开始反思新自由主义的得失,并重新界定政府职能。

二、西方经济学对我国政府职能定位的启发

西方学者围绕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探讨对于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政府职能的恰当定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调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运行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有效调控。从西方各流派对政府职能的理论分析来看,把政府完全排斥在市场经济之外,完全放任市场经济自由是根本行不通的。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是政府要建立有序的市场秩序,保障社会环境稳定等一系列条件,仅仅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而忽视政府调节是无法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须将“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政府干预经济要坚持适度原则

西方经济学关于政府职能的争议核心问题并不是国家该不该干预经济,而是政府调控经济的程度大小。不管政府职能如何扩大或缩减,经济运行都始终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调节规律。这样市场才能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才能相互补充。政府干预这只有形的手既不能伸得过长,也不能太短,要坚持适度原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之所以不能稳定持续发展就是因为政府对经济管得过多,近几年来的房地产泡沫就是因为政府调控不力、过于放任市场作用。通过西方经济几百年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凡是从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恰当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国家,其经济与社会势必会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定位必须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规律进行,不能过度干预。我国政府应该成为一只“灵巧的手”,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恰当适宜的引导和调节。

如何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贯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中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经历了逐渐深化的过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直接发动和推进的。深化經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实质是权力和利益的重新调整,以及相应法律制度的调整和完善,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改变利益驱动的方向,这是顺利完成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同时,必须加速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完成转变政府职能的基本条件。转变政府职能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者互为前提,互相制约。

三、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来探讨政府职能有助于我们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借鉴西方经济学经验来理顺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避免出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经济危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R].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2013

[2]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8卷[M].商务印书馆

[3] 晏智杰.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史[M].商务印书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7

———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的历史回顾与阶段总结

摘要: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要弄清楚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 就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规律

中图分类号:F0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2008) 10-028-03

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便在中华大地上波澜壮阔地建设着。紧紧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摸索新道路、探究新规律, 最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更鲜明地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要弄清楚这一重要的基本的问题, 就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一、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第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 更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党的十五大曾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重大课题做了鲜明的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之后,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又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刻,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深刻而生动地探索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群众性“社会公德模

范”、“职业道德标兵”、“家庭美德榜样”等竞赛活动, 弘扬正气, 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 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行的管理体制, 规范文化市场管理,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

●连恩德

认识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的历史回顾过程中,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从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开始, 一直到党的十七大再次突出强调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摸索与探究始终都是紧紧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的特征来展开的。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不断持续稳定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以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是不切实际大搞平均主义的单一经济, 更不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造成贫富悬殊的两极经济。在中国, 要解决约占世界人口总数1/4的人口的温饱问题, 本身就是一项艰巨无比的历史任务。而在全社会温饱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的基础上, 要再使广大人民过上小康水平的生活, 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更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更不是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要消灭贫穷。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各项事业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不断摸索与探究的过程中,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继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 打破平均主义, 实行多劳多得, 合理拉开差距。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 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分配制度改革课题继续不断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党的十七大在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 也进一步对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做了更为具体而深刻的论述:“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 强化税收调节, 打破经营垄断, 创造机会公平, 整顿分配秩序, 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

改革开放, 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以来,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进行摸索与探究,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以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的, 历程艰辛、目标伟大, 我们必须自觉维护、积极支持并倍加珍惜。

第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高效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更不是无政府状态的市场经济。传统的观念认为,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一困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大难题,

发展。以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目标, 积极组织开展“三节”文化活动以及“群星风采”广场文化活动。合理优化配置文化资源,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挖掘阳泉作为“中共创建第一城”的丰富内涵, 开发好百团大战纪念碑 (馆) 、药林寺八路军制药厂、盂县彭真渠等红色旅游资源, 积极开展国情和市情教育, 凝

聚人心, 鼓舞斗志, 激发人民群众热爱阳泉、建设阳泉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为实现“两先”目标,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强大的动力和精神支撑。

(作者为中共阳泉市委常委、秘书长山西阳泉045000)

(责编:伟平) 邓小平同志曾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1985年, 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春,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 针对当时中国的发展现状, 又做了精辟的阐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1992年发表的南方重要谈话, 解放了长期以来一直禁锢着人们头脑的保守片面的社会意识形态思想, 使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本质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认识。谈话中对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所做的精辟阐述, 既继承了前人, 又突破了常规,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从而把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事业推向了更高、更广、更深的历史阶段。

当前, 我国完全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也已经相当有效地解决了因市场自发调节所产生的市场盲目的无政府状态的问题, 并已经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持续稳定中不断得到科学发展。

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机统一的市场经济, 不是贪婪榨取上的垄断经济。一种健康的市场经济, 必定是一种完善的法治经济, 同时也是一种公平的竞争经济。我们所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机统一的市场经济,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经济、竞争经济。纵观古今中外的经济发展历史, 我们可以明确地得出以下结论:市场经济只有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才能确保其在一定的规章制度下有条不紊地发展;市场经济只有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运行, 才能确保其在一定的良好环境中健康稳定地发展。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是贪婪榨取上的垄断经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要发展和完善法治经济、竞争经济, 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经济法律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与其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其中, 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法律部门的出现, 可以说是这一成就的重要体现。经济法在起到修正市场缺陷并补充市场不足的作用的同时, 还起到了限制政府权力边界的作用, 因此, 经济法既是“补缺”之法, 又是“控权”之法。!"我们不仅要学习经济法, 而且还要善于运用经济法来更好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及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 国家紧紧围绕推进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 有财政税收方面的, 也有金融证券方面的, 有市场竞争方面的, 也有环境保护方面的, 内容丰富、应有尽有。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竞争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可以预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特别是经济法律体系强而有力的保障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强劲、更加迅猛、更加健康的科学发展。

三、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的市场经济, 不是赤裸裸的金钱至上的资本经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曾深刻地指出, “经济体制的改革, 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 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党的十五大也突出强调“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更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继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我国改革发展到了关键阶段的历史时期, 党带领人民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召开了举世瞩目的十七大, 对如何发展和繁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规划。反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 虽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曾在一定历史阶段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 但从本质意义上来看,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至上的资本经济, 其与思想腐朽、道德败坏、享乐主义盛行的堕落文化杂糅在一起, 共同构成并支撑着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

回顾党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 并从以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历程所进行的分析总结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从一开始起, 就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断发展并逐步得到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确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稳步前进。

四、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纵观20世纪的复杂态势, 一个个生动的历史史实阐释着这么一个道理:经济与社会, 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前途命运的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个社会, 如果常常处于矛盾激化、冲突频繁的状态, 必然要导致其经济的动荡;而反过来, 其动荡的经济, 也将必然会加速这个社会的矛盾不断激化、冲突更加频繁, 乃至最终走向崩溃。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就曾语重心长地特别强调“要坚持两手抓, 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赶上亚洲‘四小龙’, 不仅经济要上去, 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 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 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这些精辟论述, 为我们如何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融合起来指明了方向。新时期新阶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又进一步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融合的市场经济, 是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和谐经济, 它不是矛盾激化、冲突频繁的动荡经济, 更不是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私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观念在更新, 实践在深入。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在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怎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以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基本问题的不断探究与不断回答中, 逐步找到了一条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符合广大人民发展期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 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绩面前, 倍受鼓舞;成绩面前, 倍思进取。我们在努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 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并充分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伟大实践, 不断努力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模式、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渠道、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层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局面。要继续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有机地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注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10.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7.9.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2.10.12

+,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11.14

-.朱崇实.经济法 (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3版

/0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

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2.11.8

34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10.14

678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即“南方谈话”) .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

福建漳州363000) (责编:若佳)

摘要:由于个人所得税税收的信息不对称, 尤其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税务机关与税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给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带来很大的危害。有必要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基础上,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利用一系列的信号显示机制和激励与惩罚机制, 有效地减少纳税人的逆向选择和税务人员的道德风险, 最终有助于节约征纳成本, 提高个人所得税税收的征管效益, 实现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与经济的同步增长, 建设税收法治。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号显示机制激励与惩罚机制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2008) 10-030-03

200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约7%, 尽管目前相对比例偏低, 但是每年都以48%的速度增长, 已成为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增长点;而且发展中国家平均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水平为10%~20%, 反映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偷漏税现象十分严重。据专家估计, 我国每年税金流失金额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 导致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主要负担者是工薪阶层, 很多高收入阶层、新生贵族阶层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反而较少, 个人所得税没有体现社会公平, 也没有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而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在于, 目前个人所得税征管的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 金融信息体系没有建立、个人收入状况监控机制的不完善;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实质性的配合, 经济、社会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不但纳税人的信息资料不能跨征管区域顺利传递, 甚至同一级税务部门内部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受阻;征管信息数据不准确, 而且时效性差。因此, 有必要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以保证个人所得收入信息有效收集, 使税务部门准确判断税收信息真伪, 提高征管效率。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容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乔治·阿克尔洛夫等人提出的,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中参与者一方拥有而另一方并不拥有或拥有信息比较少, 而导致的信息资源占有量的差别, 也就存在信息失真的可能性。9:

1. 除了信息使用人不直接参与信息产生

过程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不可避免, 信息产生过程自身的一些特征也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即: (1) 个人收入、家庭存款等信息是由非公共产品生成的私有信息, 具有私有性、隐蔽性, 一般不予披露;而且在交易中自己拥有的信息越多对自己越有利, 信息的优势方为了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就会隐藏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 构成对于信息的垄断。国家即使花费很大的信息成本才有可能获取这部分信息或根本得不到。 (2) 由于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与征收机关, 税收管理各级机关之间关系呈现层级性, 对于纳税人信息, 纳税人与税务管理机关之间形成不同层级的信息不对称, 它为“下欺上、下瞒上”创造了机会。 (3) 信息都有生成过程性, 经过加工整理的不可避免地加入了许多人为的分类、判断、估算, 极大地影响了其可靠性。 (4) 由于信息传递都要经历从生成、传递、汇总到披露的过程, 最终到使用部门时传递滞后性就变得不可避免。缩短信息加工与信息使用之间的时间差十分必要。信息技术越先进, 时间差越短, 信息传递越及时, 对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也就越有帮助。

2. 每个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面对政府的

信息管制, 各自心态和行为是有区别的, 所以信息披露动机也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优势企业往往为了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以利于自身的发展的动机, 而自愿借机多披露部分信息;而劣势企业的思维定式则为了赢得新机的动机, 不愿披露信息, 甚至采取一些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修饰来欺骗公众, 有意制造信息不对称。

3.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采用不同的信息

加工技术方面, 造成信息内容的详细和粗略、获取的及时和滞后、质量的好与坏、内部使用和外部使用等方面差别, 也会导致信息不对称。;<

这种对个人所得和所得扣缴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导致在交易完成前后分别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严重降低了经济管理效率。

二、信息不对称对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不利影响

1.信息不对称引起纳税人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指的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参与交易的一方可能隐藏自己的私有信息, 反而借着提供不真实的信息以求增加自己的福利, 但是这种行为却损害另一方的利益。=>由于税务机关在纳税人私有信息的掌握上处于“信息劣势”, 易发生漏征或未能发现纳税人违法的现象, 此时纳税人违反税法的成本极少甚至为零, 而收益却较大, 纳税人因此获得正收益。纳税人成功隐匿的信息或提供的不实信息越多, 他对税务机关的“信息优势”也就越大, 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 这会进一步激励纳税人隐匿更多的纳税信息甚至向税务机关提供虚假信息, 以获取更大利益, 形成恶性循环。这对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纳税人来说, 显然是不公平的。一方面, 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会受到损害, 另一方面, 更严重的是他们自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也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结果自然也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牟取利益。如果把合法经营, 照章纳税的纳税人称为“良企”, 反之则称为“劣企”, 这时则会在纳税人中间产生“劣企驱逐良企”的现象, 并伴之纳税人整体质量的下降和诚信纳税人的减少,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纳税人的逆向选择。并且, 如果税务机关掌握的信息越少, “信息劣势”就越明显, 若又未能建立运作良好的信息显示和甄别机制, 则“劣企”在税收上获得的利益越大, 退出“良企”的纳税人就越多, 结果纳税人中剩下来的都是“劣企”。?@

2.信息不对称引起税务征管人员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指的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参与交易的一方在双方契约签订后才会做出某种选择, 一旦契约中所包含的刺激设计不佳或是没有考虑到信息不足的缺陷, 极可能会引起一方浑水摸鱼, 致使另一方权益受损。一方面, 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状况及能力的了解更多取决于税务征管人员的效用函数;另一方面, 税务机关也不可能详细了解每个税务征管人员的收入、家庭状况、工作能力等情况, 无法像他本人一样了解自己所采取的行动, 并且没有使其无可辩驳的证据, 加上纳税人缺乏揭发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中的应用

●金邦庆刘晓平

""""""""""""""""""""""""""""""""

摘要: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要弄清楚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 就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规律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10.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7.9.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2.10.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11.14.

朱崇实.经济法 (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3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10.2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2.1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10.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改革,发展

2012年7月23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只有坚持不懈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 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利益和体制障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我们党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制度与发展商品经济相结合的途径, 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短, 市场经济体制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并且发展中不断岀现新的矛盾和问题, 而深化改革是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的根本。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结构

(一) 在所有制结构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然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

所有制性质决定市场经济的性质, 所有制结构决定市场经济的结构。当前, 我们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首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公有制优势, 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我国,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 国有经济必须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支柱作用, 这才能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其次, 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是国有经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局部不平衡可以由市场进行调节, 但是全局不平衡, 市场则无能为力。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控制力势必降低, 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提高它的控制力、竞争力和主导力,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中之重。最后,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发展的必然性。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技术创新、满足多方面的需要、搞活流通、克服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 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在金融上、市场准入上、税收上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

(二) 在社会形态结构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然以商品经济为主导、产品经济为辅共存并发展

商品经济与“产品经济”自古以来是相对应的, 远古至中世纪, 产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到近代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 商品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是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和。产生商品经济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产品经济和商品经济作为几个社会共同存在过的经济形式, 可以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共存发展, 也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存发展, 但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取得革命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 可能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建设, 而决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充分发展, 使生产社会化发展达到更高程度, 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进化到更高级的产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规律性的结果。社会主义阶段还不能忽视产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三) 在经济运行结构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然要

有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两种运行手段, 即要坚持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方式

计划主导与市场自由都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手段, 社会主义有市场自由,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在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市场自由调节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最基本手段, 有力地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 价值规律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推崇倍至, 而国家管理经济这只“看得见的手”仅被视为社会经济的“守夜人”。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使社会生产力出现大倒退, 使世界经济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 为了将社会经济从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 产生了政府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宏观管理和干预的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国家干预社会经济实际上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计划机制来协调资源配置。可见, 市场自由与计划调控不是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 更不是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两者都是实现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的手段。为此,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的作用, 并努力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所以,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将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结合起来, 在运用市场手段时, 需注重宏观调控, 综合运用计划、预算、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在运用计划手段时, 要以市场为基础, 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计划, 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的运用。对企业来说, 既要自由配置资源, 更要计划管理, 这样才能不断发展和获利。

(四) 在分配结构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然以按劳分配为主并允许按资分配

在我国, 公有制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这就要求公有制企业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鼓励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多样化。其他私有制企业实行按资分配方式, 但要避免两极分化, 要把按资分配与按劳、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要有利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任务和目标。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才能调动积极性, 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为国家创造的财富多, 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 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 不重视物质利益, 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 对广大群众不行, 一段时间可以, 长期不行。”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 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决定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其主要依据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因此, 在分配制度上, 也就理应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

(五) 在组合结构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然把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企业结构、地区结构等统筹协调, 合理配置

当前我国经济组合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 从需求结构看, 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

多年来, 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不断上升, 经济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同时, 投资率偏高, 消费率偏低。据测算, 我国的资本形成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2%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46.8%, 最终消费率则由同期的67%左右下降到48.6%。消费不足又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相关,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影响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为此, 我们首先要坚持扩大内需为主、立足内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其次, 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 增加投资要适应扩大内需的需要。

2. 从产业结构看, 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调整产业结构, 最重要的就是面向市场需求, 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努力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我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快速变动和升级的时期。居民消费正由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温饱型, 向以住、行为代表的小康型、享受型转变, 这就要求产业结构适应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 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对于加强和改善供给, 扩大就业, 拓宽服务消费, 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 从要素投入结构看, 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 环境压力加大, 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

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 是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根本转变的重要原因。我国要继续调整和优化要素投入结构, 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加强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 从我国国情出发, 应在消费领域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 从需求一侧减缓对资源和要素的供给压力。最后, 要健全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财税体制。财政税收具有直接、定点调控的特点, 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杠杆和重要工具。深化财税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 不仅是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 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要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 形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税收制度, 更好地发挥税收在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调节收入分配上的作用。

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也是发展的制度条件;从国内来看, 我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我国下一步的改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继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基础。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否定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全面私有化。然而实践证明, 这是一条充满灾祸的失败之路。私有化导致这些国家国民经济基础结构被严重破坏, 经济发展大幅倒退, 社会秩序剧烈动荡, 失业率不断攀升, 人民生活深陷困境。同样, 上世纪90年代拉美国家奉行西方新自由主义而进行全面私有化改革, 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灾难性后果, 也印证了全面私有化的巨大破坏作用。从根本上说, 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 是为了实现劳动人民共同富裕利益及其社会经济发展以至政治目标而存在的, 这就是公有制经济必然存在的根源。在社会主义经济中, 公有制经济有保障国家安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重大国计民生目标、应对重大突发危机、保障国民经济运行和基本民生需要以及增强战略性产业国际竞争力等重大国家意志目标。因此,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保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 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阶段的必然选择。它意味着, 我们在初级阶段既不能搞传统社会主义的单一公有制, 也不能效仿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而是要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要求的新型所有制结构。此外还要积极创新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推进公有制经济发展。

(二)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当前, 收入分配改革牵动发展稳定全局, 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两会上表示, 今年要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近年来, 我国在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上持续发力,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如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提高扶贫标准等。但也要看到, 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 甚至还很突出。比如, 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倾向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又如, 一些行业收入过高, 行业间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仍高达3.13∶1;尤其在居民收入增长仍相对较慢与社保体系尚不健全并存的背景下, 这些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特别是国民财富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里, 据报道, 7500富人居然占有7万多亿国民财富。收入分配改革关乎我们的发展大计。一方面, 收入分配直接影响社会消费。另一方面, 解决好分配不公问题, 也是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有效途径, 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收入分配改革, 涉及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和变革, 需要多方努力, 形成立体的、多层次的机制。

(三)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现代经济的必然产物和重要标志。它的产生, 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不可缺少的。对保证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 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都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完善, 这导致很多居民不敢消费也不愿消费, 这也是导致我国内需不旺的原因之一。我国下一步完善社会保障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逐步提高社会统筹层次, 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二是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和落实工伤保险政策和标准, 推进各类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三是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四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户和五保供养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制度。四是鼓励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并实现制度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还要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 发挥商业性保险的作用, 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福利事业, 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

三、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社会主义产品经济 (庄园经济) 为主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国家既运用计划运行手段, 加强了国家规划与预算及其宏观调控作用, 又运用自由运行手段, 增强了经营主体的自主权, 使其有计划按比例、有秩序、有效率地发展生产经营, 既激发了国家和社会的活力, 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过程中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但是, 我们还须高度重视解决存在的问题,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 实现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和谐统一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当前, 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是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正视并着力解决这个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也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是市场发挥基础性配置资源作用的过程, 更是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过程, 今后中国的经济社会改革方向应该向以共同富裕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回归。实现共同富裕, 需要党和政府更加坚定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因为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也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早在1985年他就指出:“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 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总之,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 一个共同富裕, 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不是两极分化”“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 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严重的历史教训表明, 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础就会动摇。离开公有制为主体, 就不称其为社会主义经济。邓小平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资本主义复辟了, 那我们就走了邪路了”。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二) 实现既包容又创新性的发展

改革30多年来, 中国实际走的是注重GDP总量和增长率的狭义的发展之路, 是唯生产力论的实践。所以, 我们以资源、市场换增长, 中国因此也快速成长为低附加值产品的全球加工车间。中国的环境、自然资源受到了惨重的破坏。既包容又创新性的发展是建立一个平等基础上发挥人们创造精神的经济增长和高质量的发展。既要开放发展机会, 并保证人人能公平地参与创新和发展过程, 并从中受惠。在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中我们还应该注重人的发展与发展共享性,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增加社会财富, 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 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 以公为准,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 注重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再到欧洲债务危机。这场危机不仅给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以沉重打击, 也直接削弱了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虚拟经济的发展决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否则很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德国在欧债危机中一枝独秀,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制造业和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 也没有离开过革新创造, 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比较到位, 价格一直比较稳定, 所以它的经济能够保持健康的状态。近些年,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 如贷款难及成本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税赋比较重, 资本的逐利性致使许多资本脱离了实体经济, 流向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 产生了许多“经济泡沫”。这些都是我国在未来若干年需要破解的难题。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是创造社会财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资金投向实体的要求, 并强调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 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这是反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10年欧债危机得出的结论, 也是针对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下降、产业升级较慢、部分资金从实业转向投机市场现象作出的明智而重要的部署。

参考文献

[1]萧绍良.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转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 (J) .财会研究, 2004 (12) .

[2]毕吉耀, 张一, 张哲人.“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J) .宏观经济研究, 2010 (2) .

[3]张志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因素分析 (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 .

[4]卢中原.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 (J) .当代经济, 2011 (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9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新主题,改革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经济学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和时代的烙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从凯恩斯主义到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深切地反映了经济学的这一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从斯大林经济学到过渡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或改革经济学)、从计划经济学到市场经济学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以2000年为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又经历了从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嬗变,包括中国经济发展从总量到结构的目标转换、从物本到人本的资源转换、从投资到消费的动力转换、从二元到三元的道路转换以及从开放到全球化的条件转换。上述主题转换主要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新变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新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要求决定的。

一、2000年以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题

改革开放至2000年以前,针对建国以来理论准备的不足和照搬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以及对中国经济理论造成的迷茫和混乱,中国经济学界经过多次的激烈争论,逐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商品经济理论、 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中的原则立场和基本观点,汲取了西方经济学中关于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混合所有制、按生产要素分配等方面的合理成分,批判地继承了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有益探索,最终认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了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一套完整的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体系。譬如,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体制转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及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及其改革的理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等等。由此可见,2000年以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改革主题,主要是围绕着改革的目标模式、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方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的进程等主题展开的。因此,这一阶段的理论体系也可以称作改革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或转轨经济学。改革经济学是20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精髓,也是中国整个经济思想史发展的高峰。

改革经济学的形成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色和深远的意义:第一,紧扣改革开放的中心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难点。比如,改革开放市场导向的基本思路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这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多次经济改革都没有解决而必须解决的理论难点,对这些理论难点进行研究,并取得共识,有助于推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第二,解决的焦点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问题,又是社会主义在当代的难题。比如,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及其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及其实现形式,这是社会主义几十年来所没有解决的经济体制难题,通过争论和研究,基本上解决这些难点,无疑有助于把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轨。第三,解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难点,创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有助于实现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转换。

二、2000年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主题的转变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日益明显,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强调,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是对改革与发展关系的新的定位。之后的提法基本沿用了这一思想,只是具体提法随着理论认识的深化更加科学。如“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提出了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十二五”规划则进一步明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以上新的提法说明,在新时期,我国已经在理论认识和指导思想上,对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题已经由改革经济学转变为发展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题之所以由改革经济学转变为发展经济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新变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新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要求所决定的。

1、由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转变,是中国社会发展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这一矛盾凸显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由于新中国建立以来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践证明这一体制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破除这一体制障碍,生产力才能得到解放和发展。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矛盾凸显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关系,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就规定了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21世纪,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发展的任务日益凸显,如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 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生产力布局不够合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还很严重;人民生活水平还较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面临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虽然这些任务的完成也需要相关领域的改革,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所以剩下的任务主要是如何通过已经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这些日益突出的发展问题。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之后,或者说后改革开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主要矛盾凸显的主要内容就不再是生产关系了,已经由生产关系转换为生产力, 即由改革转变为发展了。

2、由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转变,是中国改革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从改革方面看,在改革的初期,我国的主要任务不仅要确立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还要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机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或过渡, 这是一个有破有立或边破边立的过程。这就需要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制度、企业制度,需要培育市场体系、建立市场机制、完善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经济法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所以,在改革的初期,改革是中心环节,不改革就没有发展,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2000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完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深化所面临的许多难题和障碍,只有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可以说,我国已从以往的“不改革就没有发展”转到了“不发展就难以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从发展方面看,我国已经由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经济的发展阶段。经济短缺就需要增加供给,而短缺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因此增加供给需要经济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过剩, 则需要增加需求,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所以需求调整也是一种结构性的调整,结构调整是发展的主要表现。

3、由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转变,是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但在国内企业尚未长大并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就不仅仅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包括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特别是世界跨国公司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上的白热化竞争,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将决定这场竞争的成败与否。因此,加快发展就成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首要选择。

4、由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自身内在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包括需求拉动型经济发展和供给推动型经济发展两个方面。从需求拉动型经济发展来看,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拉动力,即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力。从供给推动型经济发展来看,也包括三个方面的推动力,即要素供给、结构供给、制度供给。要素供给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然秉赋及其投入,包括资本、土地、劳动、管理、 技术、知识等,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要素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结构供给是指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 城乡结构、地区结构、收人分配结构等。结构调整的实质是通过对要素存量的重新配置,实现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的发展。制度供给包括正式制度供给和非正式制度供给,它主要是通过制度的演进推动经济发展。制度供给实质上就是改革,也就是说改革被纳入到了“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中。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那么“改革经济学”只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转变,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实现了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和跳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新主题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在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中,顺次形成了GDP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其中,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最新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关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总量到结构: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转换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之后,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就国内而言,突出表现为:一是城乡之间和东、中、西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二是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水平低造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甚至恶化。就国际而言,则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和利益关系,由此导致的国际贸易磨擦和争端日益增多,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处于一个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中。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总量问题转化为结构问题。 经济结构的优化随之上升到主导地位,从而使未来我国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将表现为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发展。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需要实现五个方面的转换:一是从城市的孤立发展向城乡统筹发展转换;二是从东部优先发展向区域协调发展转换;三是从注重资源投入向可持续发展转换;四是从注重国外市场向国内外市场并重转换;五是从注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转换。

2、从物本到人本: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转换

以往的经济发展理论长期以来强调:资本稀缺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而加快发展的关键是资本积累,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我国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这一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这种发展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快速的经济增长,但由于依赖大规模的资源投入而难以持续,特别是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越来越替代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及我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发展的资本瓶颈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就必须从以资本为中心向以人本为中心转变:一是通过技术创新的模式与机制设计,突出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知识对创造价值的巨大作用;二是通过制度创新设计,强调扩展每个人的自由,包括经济机会、政治自由、社会条件等促进经济发展,正如阿马蒂亚·森所说:扩展个人自由是发展的主要手段;三是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明确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大众的福祉,从而提升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3、从投资到消费: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

从我国经济运行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矛盾来看,无论是投资拉动还是出口拉动,都将在今后难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的动力源。这就要求我国必须适时地转向投资、出口和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发展。由于投资和出口强劲,提升消费的拉动作用就成为关键环节。

4、从二元到三元: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转换

刘易斯等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一直被推崇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经典模式,但知识经济在全球的崛起和发展,对发达国家而言,将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或者说向新现代化迈进;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并行发展。这意味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正在悄然爆发,它彻底否定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长期以来指导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的以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理论”。因此,探讨和构建三元经济的发展理论框架,探寻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下的经济发展规律,是摆在我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学人面前的一个尖端性课题。

5、从开放到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的条件转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10

一、新经济政策的提出

1918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赤卫队”攻击资本的时期, 把银行、铁路、商船、大型工矿企业收归国有;实行粮食专卖制度, 制定余粮收集制实行了余粮收集制以及实行义务劳动制, 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这种“暂时性”政策, 体现了列宁“直接过渡”思想。成功地捍卫了胜利的果实。但是, 却与当时苏俄的具体国情不相符合。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苏维埃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面对这样混乱的局势, 列宁果断地指出:“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 是我们力所不及的, 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 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 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深刻反思和苏俄特殊国情的把握, 列宁果断地提出废除余粮收集制, 采取粮食税制, 实行商品交换, 恢复商品流通, 提出了不同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新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 在农业方面, 用新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促进工农联盟的结合

余粮收集制把国家所需要的粮食分摊在各产粮省农民身上, 目的是保证前线革命军队和后方工人的物质供应。虽然这一政策起了积极作用, 但是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种“剥夺”, 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列宁提出用粮食税来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 巩固工农联盟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提高了生产力, 肯定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最终实现了工农联盟的结合。正如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 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二) 在工业方面, 利用国家资本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

1922年3月, 在俄 (共) 布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对国家资本主义再展开了讨论, 列宁根据俄国新经济政策时期经济关系的特点, 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的基本范围和基本形式为租让制、合营企业、租赁企业、代销商业等等。此外, 国家还允许私人办小型企业。这些不仅利用了资本主义的资本和技术设备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而且有利于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发展社会主义,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正如列宁认为,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 (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 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三) 在商业方面, 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和自

由贸易, 实现城乡经济相结合“战时共产主义”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政策严重阻碍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经过反思, 列宁认识到“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 在许多经济问题上, 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 从‘强攻’转为‘围攻’。”即采用迂回的方式, “退却”到商品交换和自由贸易。通过发展自由贸易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实现了城乡经济的融合。

三、新经济政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现实启示

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实施, 改变了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 正如列宁自己所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同时又说, 我们“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这一政策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第一, 立足基本国情,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新经济政策, 使苏俄经济很快恢复和活跃起来。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照搬照抄的模式, 我们应当根据实际进行探索和创新, 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国家的革命要取得胜利, 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 各国共产党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 找出自己的革命道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的建设, 实现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第二, 重视“三农”问题,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宁曾明确提出:“农业是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农联盟是苏维埃政权的力量所在, “社会主义的任务是使工业和农业接近并且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大力帮助农民”。1921年, 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 也给我国当前处理三农问题提供了启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改造传统农业, 采取工业反哺农加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新经济政策是结合当时的国情, 提出的过渡性策略。说明社会主义本身要不断进行改革, 正如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 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 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它启示我们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 (第8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2]、《列宁选集》 (第4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3]、《列宁全集》 (第41—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4]、《邓小平文选》 (第3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真理 篇11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如今距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过去25个年头了,改革开放也度过了29年不平凡的岁月,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和道路,始终伴随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这29年来,有过争论,有过彷徨,有过曲折,但我们一路走来,始终没有退缩。

1987年十三大的题目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92年十四大的题目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7年十五大的题目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2002年十六大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7年十七大的题目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从十三大开始,每一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报告题目,一以贯之,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又不是简单的重申,每一次代表大会都有新的内容增加进去:

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十四大概括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确定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十五大将理论定名为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党的基本纲领;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十七大最显著的特点,是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为什么要鲜明地打出旗帜

鲜明地打出旗帜,明确地指出道路,意义重大。我们这样一个拥有7300万党员的党,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国家,将人们的力量凝聚起来非常重要。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伟大旗帜。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广泛认同的旗帜。

长期以来,受“左”的思想干扰,我们曾经走过不少弯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每当我们拘泥于教条,我们的事业就会停顿和倒退,党和国家就会蒙受巨大损失,人民就会遭遇痛苦;每当我们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我们的事业就蒸蒸日上,人民就会得到福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9年,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80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才7200亿元,到2006年GDP已突破21万亿元,增长了几十倍。有关方面估计,2007年我们的GDP将达到23万亿元,人民的生活得到普遍改善,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真理,谁也动摇和改变不了。29年经济的快速增长,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找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容易的,将这个理论运用于中国,形成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理论更不容易。我们为此付出过很大的代价。

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思想解放。我们已突破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具体论断和观点,如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就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将被消除的论断;我们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果断地抛弃了穷社会主义,而追求人民的共同富裕。没有这些思想上理论上的突破,很难想象我们的改革能够不断推进和深化。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改革开放中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有人将其简单地归咎于市场经济体制,以为回到计划经济体制才可以解决问题。事实上,真正的解决之道是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回到过去没有任何出路。由此可见,传统的僵化思维、“左”的思想仍在不时地干扰我们的事业,解放思想,廓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很有必要。

胡锦涛同志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所作的最重要的总结。

为什么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将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创立的理论,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既互有联系,又自成体系,都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但这些理论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都是这个主题的展开,都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更高的层次看,这些理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恰当的理论名称。

这个名称反映了历史特点。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创立了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个理论反映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各自的特点。

这个理论名称同我们的基本实践相一致,便于人民群众理解。

这个理论名称有很大的包容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的理论还会有重要的创新,这些创新的理论都可以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回顾历史,我们在社會主义的历史长河中航行,还处在起步阶段,今后的路程还很长。洞观现实,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面临着不少困难。放眼未来,只要我们坚持旗帜和道路,振兴中华指日可待。这是改革开放29年的经验总结,也必将为未来的实践所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篇12

一、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背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下, 以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原有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逐渐突破了原有的体制框架,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与此同时, 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 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解决。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 国际经验表明, 这一时期既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也是利益格局加快调整, 社会矛盾急剧增多的“矛盾凸显期”, 更重要的是合理确定转型期间的利益保障。利益需要有所保障, 缺乏保障的利益是脆弱的利益。经济转型期间的利益保障来自于公共政策和社会观念的转变。一方面, 公共政策的民主化是转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以民为“主”的政策不仅保障公共利益, 还保障个人利益;另一方面, 社会观念的转变是降低利益差别和缓解利益矛盾的途径。通过制度变迁,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基础,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转型中的利益主体、利益结构、利益客体、利益保障等关系, 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 正确理解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原则, 有利于在全社会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坚持利益的协调性, 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的成果为人民共享。

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利益原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前提

马克思认为, 利益需求是人类实践的历史产物, 利益需求是具体的、历史的, 利益需求的内容, 以及满足利益需求的手段和方式, 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决定的, 这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便有了根本区别。西方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他的著名著作《国富论》中, 明确阐述了“经济人”建设的基本思想。首先, 他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其次, 人是由理性的, 这种理性就在于以最小的牺牲来满足自己最大的需求, 从而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第三, 每个人对个人利益的追逐客观上满足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由于每一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都关心自己的幸福和利益, 于是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 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 人类的整个福利也就有所提高。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人”假说存在被滥用和泛化的现象。不少人把“经济人”看做是人亘古不变的、永恒的本性, 把经济学上的一个历史现象和标准当作永恒的现象和社会普遍的标准, 把“人的本性是自利的”这一论断作为研究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负面效应。

对于斯密的“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并不完全反对, 他在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 他承认人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利益, 但这不是人的自然属性, 而是人的社会属性, “经济人”现象不是永恒的, 它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市场经济相联系的。马克思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 以“现实的人”和“具体的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点, 把自己的“利益”原则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在市场经济中, 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并不是出于自私自利的本性, 而是由人们生存的现实状态决定的。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不是人们的利己本性, 而是现实的生存状态决定的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马克思的“利益原则”是与“经济人”假设所体现的个人主义原则不同的集体主义原则。马克思认为, 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人类的全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而且这种目的总是与一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道:“这里涉及的人, 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 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 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著, 既坚持继承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又在谋求人民利益的基本途径、应用范围、递进层次、关心重点、先后顺序、是非界限等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建立社会主义利益动力和均衡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要高度重视马克思的“利益”原则, 正确对待人们的利益诉求, 建立社会的利益动力机制和利益均衡机制,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导向, 我们的各种制度和政策要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 能够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的不同利益, 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

首先, 政府应在利益协调与平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几年, 人们普遍反映的“上学难、上学贵”, “看病难、看病贵”, 就是“市场泛化”的表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来负主要社会责任, 而不能推向市场, 靠市场来调节。“市场泛化”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解, 是对市场取向改革的歪曲, 最终会使市场经济发生方向性错误。对政府来说, 要转变政府职能, 把工作的着眼点更多放到社会发展领域, 放到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调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把公共服务的重点放在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上。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解决群众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积极促进就业, 加强社会保障, 缩小部分地区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关注弱势群体, 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

其次, 要坚持和深化改革。近年来, 关于改革的争论成为中国从官方到民间的重要议题, 我国的改革,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 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历程。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国企改制, 教育改革, 医疗改革、物权法, 相继成为被质疑的对象, 而贫富分化、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权力腐败、社会治安、环境污染的现状, 令人优虑。经过三十年的改革, 比较浅层次的矛盾大体得到解决。中国正处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 也是社会结构的大变动时期。利益主体多元化, 思想认识多样化, 因此要在深化改革中调整利益关系, 遇到的阻力必然更大。改革的深度、广度、难度、复杂度都在增加。所以要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概括地说, 应当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方面, 继续加大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改革攻坚力度, 为科学发展排除干扰和障碍。另一方面, 努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注意补救市场失灵引起的社会代价, 这方面政府应发挥其公共服务的职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更加关注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就业和收入分配这些民生问题, 但这不是否定效率原则, 更不是回到平均主义。在此前提下, 统筹好发展成果的再分配, 不断改进公共服务, 使大多数人民尤其是弱势群体能够分享改革带来的成果, 从而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促进社会和谐程度的提高。

再次, 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民主和法制作为上层建筑是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民主和法制是一种具有社会公约性质的、表达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利益愿望的共同规则。民主和法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也是一种利益的协调机制。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 它强调地位平等、公平竞争和选择自由, 在政治上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 人们的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也在增强。对民主政治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长。只有充分发扬民主, 让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物和政治生活, 公民才能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实现自己的利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可以使不同利益的群体通过正常的程序、途径去表达和反映自身的愿望和要求, 这为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交流、沟通以及相互了解提供了渠道和机会, 有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扬民主, 可以使各级政府倾听人们的呼声, 了解人们的各种利益需求, 了解民情民意, 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进行利益协调, 化解各种矛盾。

最后, 建设和谐文化, 发挥道德在调节主客体关系中的作用。亚当·斯密有两本著作受世人关注, 一本是《国富论》, 主张人们追求个人利益, 因为人们都有自私的一面, 当他看到道德缺失造成的社会混乱之后, 他又写了一本《道德情操论》, 呼吁人们讲求道德, 发扬利他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人们追求自身利益, 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但是又必须用制度和规则来约束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否则将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冷漠无情、矛盾和冲突, 最终导致社会的无序和混乱。为此,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时挖掘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努力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道德和文化支撑。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 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每个人来说, 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 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 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加强道德建设。创建一个具有良好伦理秩序和道德氛围的社会环境,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任务, 同时也是重要手段和途径。

参考文献

[1]任俊华:试论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利益观的统一及其当代要求.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5年第5期

[2]陈建华:构建和谐社会须消除不和谐音.中国广播, 2005/年第九期

上一篇:教学课堂氛围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生成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