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

2024-10-07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共8篇)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 篇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浅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研究

[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愈发展, 民主也愈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各方面作出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七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并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愈发展, 民主也愈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各方面作出进一步探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民主政治形式的最高发展阶段。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常有以下原则和要求: 一是在国体意义上, 必须有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统治和管理的国家政权。“首先无产阶阶革命将建立民主制度, 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 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二是在国家结构形式意义上, 必须建立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无产阶级只能采用单一而不可分的共和国的形式”, [2]以便有利于凝聚社会政治资源, 加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统一和团结。三是在政体上, 必须摆脱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中议会制的窠臼, 建立自己的利益表达

和利益综合机构。四是利益配置结果和执行机制上,必须建立廉价政府。五是在监督机制上, 必须保证利益配置结果的执行, 真正体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大多数的意志和利益。

然而,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在实践中, 随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期, 以及在不同的民族国家, 它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就是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要求, 在中国当代以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期中的具体体现。如国体特色,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如, 政体特色,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再如, 政党制度特色, 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即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作为不同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群众的代表, 在承认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前提下, 参与国家权力以及配置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的重大活动。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在实践中, 主要有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村民委员会为基本形式的村民自治制度、城镇居民委员会为基本形式的城镇居民民主管理制度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围绕这些利益配置环节和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社会安定, 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二、当前,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当前,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条件, 总的来说, 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首先, 在思想认识上,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和共识。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同时, 科学地比较了现实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民主政治类型, 说明了党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性和长期性也有了足够的认识。其次, 从客观条件来

看, 世界仍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我国的周边环境也相对安定, 这对我们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难得的环境条件。最后,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各国之间联系的日益紧密, 也为我们学习和借鉴他国经验创 1

造了良机。而在国内方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公民的民主权利日趋完善、公民的民主意识大大增强, 这些都对我们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非常有利。

那么, 今后一个时期、尤其是当前, 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呢?

一是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水平离不开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影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 仍处于并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制约和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和政治素质以及民主法制的完善程度。一方面, 从一般群众到领导干部, 现代民主和法制意识淡漠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另一方面, 我国现行政治体制、机制和程序中, 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 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 有的至今仍没有很好地被克服, 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并时常影响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同时, 新的实践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新老问题交互作用, 有的甚至还很严重。

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 也引发了利益群体格局的重大变化。如工、农两大基本阶级的变化, 私营业主、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新兴和边缘群体的出现等, 都使得我国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利益关系格局有了重大变化。新的利益关系格局的总特征, 是利益要求的多样化, 由此产生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导价值取向的凝聚力受到削弱, 异质价值取向有日益增加的趋势, 加上社会上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的影响, 就使得各利益群体对在我们党领导下运用公共权力配置不同利益群体利益的原则和机制的认同, 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同时, 极少数敌视我国社会制度、反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对势力, 为了污蔑我国的现行制度和体制, 也会极力阻挠和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进而为制造**寻找借口。

三是上个世纪末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实践受挫的事实, 仍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价值取向的认同, 人们仍然易于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历史上斯大林等人在实践中的错误理解和认识、甚至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原则的诸多事实联系在一起, 从而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取向产生怀疑。并且, 世界范围内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 使得西方资本主义成熟的政治制度模式和价值取向风靡全球, 尤其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的走向构成强大冲击。在国际斗争中, 西方大国往往把经济交往与政治价值取向挂钩, 借经济援助之机强行兜售其民主政治模式, 加之少数在境外的反共势力与之相呼应, 进行各种干扰和破坏, 使得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外部环境中, 仍长期存在着不少不利的因素。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处理好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正确处理好党内民主、社会民主与国家民主的关系。执政党党内民主对社会民主和国家民主可以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此, 十七大提出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 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等。如果仅从制度层面上说, 国家民主主要讲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那么, 党内民主讲的主要是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代表大会是党内最高的权力机构。早在党的八大上, 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就指出要把党的全国的、省一级的、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最大好处, 是使代表大会可以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它的效果, 是几年开会一次和每次重新选举代表的原有制度所难以达到的。这种办法经过试点, 如果得到普遍推广和落实, 必将使党内民主得到重大的发展。

第二, 建立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的规范。这里最基本的问题, 是明确党的哪些主张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只有理清这些“主张”的界线, 才可以明确地规范各级人大的重大事项决定权。国家意志的形成、确认和表达是由国家权力机构来实现的。而国家意志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法定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但在现行的地方组织法中, 对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规定仍比较抽象, 如, 规定: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但是具体在一个省、市、县,哪些才算是“重大事项”, 组织法没有列举, 其他的法律性规定也没有作补充说明。这就给重大事项决策主体和决策范围模糊的问题留下了法律缺口, 使一些地方党委提出的“主张”, 必须经人大的没有去经过, 而不必经人大的事项却走了人大的法定程序。所以, 需要加以规范和完善。

第三, 切实完善选举制度。行使选举权是人民当家做主最直接的体现。早在建国初期1953 年,我国就颁

布了第一部选举法, “文革”结束后不久,1979 年又制定了第二部选举法, 经过多次修订, 廓定了我国目前的选举制度。应当说, 目前的选举制度是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但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 一是扩大直接选举范围, 逐步缩小间接选举的问题;二是更加充分地尊重和保障选民和代表的选择权, 适度引入竞争机制问题;三是建立和改进人大代表联系选区和选民制度, 以及逐步实行人大代表的专职化等问题。我们要尊重选举的规律, 依靠健全的法律, 循序渐进地改进和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第四, 在全社会、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理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长期缺乏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潜规则, 更对公平正义意识造成了极大危害。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媒, 积极宣传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中涌现出的新事物、新典型;积极探索和创造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新机制、新方式、新途径。尤其在公职人员中要树立“行政机关的权力是有限的, 除非法律授权”, “公民的权利是无限的,除非法律有限制”等民主法治的基本观念;要克服依利行政、依情行政、依权行政、依人行政等不良意识, 变过去重权力、轻义务为服务行政、授益行政、福利行政、契约行政、指导行政, 亦即是将依法行政中“法”所包含的对公民各项权益的保护具体化。国家要为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提供制度保障, 广大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树立、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方面, 更要发挥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 篇2

1自信之基础——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明确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比于十七大报告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阐述, 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根据我国实际国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而道路自信正是在道路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形成的。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

(1) 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的时代性。

任何发展道路都离不开历史发展的潮流, 历史在不断地发展, 道路也在不断地前进,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道路才能走的更远。同时, 道路也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因为它是对于时代交往实践、时代的社会生活、生产状况的客观反映, 要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 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 触及时代面临的问题。“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 凡是比较正确地认识国情并深刻理解所处时代的特点, 就能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切合客观需要的战略方针, 并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反之, 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一样, 正因为具备了顺应历史潮流的时代性特征, 才能坚定道路自信不断前进。

(2)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特色性。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 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 不同民族和国家面临共同的时代问题,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共同的时代主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反映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反映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但同时也不能完全消融掉民族的差异和特色。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民族在时代背景、民族文化与时代实践相结合的背景下选择的, 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发展水平、历史传统以及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不同, 同一时代的不同民族和国家也会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 所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特色性。

(3) 立足国情着眼未来的科学实践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表现形态, 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找到符合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正确道路。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都经历了寻找正确道路的艰难过程。无论是旧中国的革命斗争, 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 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 都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我们没有现成答案, 因此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只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 立足国情着眼未来, 在科学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自信之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理论、创新实践和历史主体

(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论依据——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道路无科学理论的指引则显盲目。马克思1843年9月在写给阿尔诺德·卢格的信中讲到工人运动内部的思想混乱时说:“看来内部的困难几乎比外部的障碍更严重。虽然对于‘从何处来’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疑问, 但是对于‘往何处去’这个问题却很模糊。”马克思的意思很明确, 由于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因而在道路选择的问题上陷入思想和行动的混乱。因此, 探寻和解决道路“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问题, 就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使社会实践能够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推进, 选择能够到达目的地的正确道路。

从党的奋斗历程看, 道路的选择和前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而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 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再到科学发展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党的理论发展不断开拓创新, 开启新的道路征程。显而易见,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科学引导和精神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主义会随着新的实践要求而得到深化和提高, 这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科学而成熟的理论准备, 因此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的理论依据。

(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现实依据——创新的社会主义实践。

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 这一科学先进的思想理论成果不是从书斋中产生的, 而是在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互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同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不是仅在思想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时代特征和创新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性实践, 而实践又证明了选择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从“文化大革命”走出来的中国, 是继续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 还是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邪路, 还是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 这是走什么道路、道路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最终, 在创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 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探索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坚持改革开放, 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 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使中国走上了蓬勃发展的新路, 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 这成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现实依据。

(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主体依据——党的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关键;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历史实践的主体, 因此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则是道路自信的最广泛而深厚根基。

中国的历史表明,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找到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 并且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可以看到, 在党的领导下, 我们民族复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因此我们可以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保证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不动摇, 有能力组织起广大人民群众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向繁荣富强、幸福安康的光明之路, 人民群众愿意为其贡献自己的力量, 也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因此坚定道路自信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3自信之使命——沉着应对挑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坚定道路自信, 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 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全面把握机遇, 沉着应对挑战, 赢得主动, 赢得优势, 赢得未来。同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因此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加大工作力度, 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 从而畅通实现途径。

联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国内外形势,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极大的挑战和考验:一方面是“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国际舆论此起彼伏, 中国同美国等大国在贸易、汇率等问题上磨擦不断, 中国周边的朝鲜半岛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接踵而至;另一方面是国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建设滞后、群体性矛盾冲突不断等问题, 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 关键是要正确认识挑战中所包含的机遇,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我们的信心。坚定道路自信, 善于运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在应对挑战中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2) 坚定道路自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它从一开始就拒绝自我封闭, 而是积极借鉴吸纳当代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因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进步因素之大成, 因而有着占据历史制高点的自信。我们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担负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使命。

坚定道路自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不走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不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十八大报告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原因就在于“封闭僵化的老路”故步自封, 有悖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旗易帜的邪路”盲目西化, 不符合中国国情民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根本指向, 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目标, 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 因而具有政治感召力、社会凝聚力和价值导向力。因此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义不容辞的使命。

在历史浪潮中无数仁人志士对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进行过艰辛的探索, 最终唯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地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同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一致的。但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审视现在,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 道路决定命运, 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因此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发展前进, 就要始终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不为任何困难和风险所惧, 不为任何杂音和噪音所扰, 扎扎实实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0) .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11) .

[3]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2-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7) .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学;构建

【作者单位】周静,河南警察学院基础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又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独特的实践创新,必将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步骤,是“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1]。为此,从多方面入手构建与发展被纳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范畴的出版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出版学的构建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社会科学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思想库[2]。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实际问题和为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服务的出版学,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出版学是探寻出版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出版活动的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出版学的研究工作,就是研究出版活动和出版产业的性质、地位、作用,研究它们与社会发展的有机联系,寻找它们的客观规律。我们既要研究资本主义出版活动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社会主义出版活动的一般规律,更要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活动的一般规律。为此,我们在搜集和整理丰富的出版实践材料的基础上,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开展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出版学,必须在出版学研究领域形成共同探讨、互相争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学术氛围,允许不同意见的出现,通过讨论甚至争论探求人们对出版规律的正确认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总体上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背离和破坏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象,少数出版物的政治导向不正确,宣扬唯心史观和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吹捧和美化民族分裂主义;存在格调低下、内容庸俗等不良倾向。江泽民曾经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去指导理论、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部门的工作,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3]在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首要环节,是在出版学的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组织和开展出版学的研究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出版工作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二、在出版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上体现中国特色

目前,我国出版学的学科层级设置很不科学,学科体系也不太合理。一方面,在出版学专业教育领域影响较大的高校只有十多所,且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有影响力的龙头院校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理念、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这些高校在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上存在明显的理论分歧,不仅未能达成共识,而且各执己见、互不妥协,大大削弱了学科体系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国内出版学的课程体系相当庞杂。据统计,到2015年6月,全国高校出版专业课程达200门以上。这种课程众多、名称繁杂、结构混乱的专业课程设置,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不利于学科体系的建构。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高等院校专业办学的最基本要求[4],因此,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解决出版学的基本范畴、学科属性、研究范围、研究对象、核心课程等根本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出版学界、出版教育界以及出版文化产业界的当务之急[5]。

基于对全国出版学专业设置及学科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我们应该建立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出版学分支学科。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可以依据出版活动的形成条件来划分分支学科。一是探究出版学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的分支学科,如出版学概论、出版史学、出版经济学、出版美学、出版文化学等;二是探讨出版活动构成要素的分支学科,如出版信息学、出版资源学、出版企业管理学、图书商品学、读者学等;三是分析出版活动过程的分支学科,如出版策划学、校对学、印刷学、出版发行学、物流组织学等;四是探讨出版活动环境的分支学科,如出版宏观管理学、出版法学、出版社会学等;五是研究出版活动的组织方法与技术的分支学科,如出版统计学、出版会计学、现代出版技术学、计算机应用学等。只有尽快建立与中国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出版学分支学科,才能从某一角度、某一层次、某一侧面探究我国出版物商品供需矛盾的变化发展规律,进而形成对中国特色出版学研究对象的整体性认识。

为了突显出版学学科体系的中国特色,必须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出版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相当强的学科,产业发展、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等必须优势互补、不可分离。出版学的教育单位应该倡导和鼓励教员联系出版业的现实案例开展教学,甚至从编辑出版行业借聘一定数量、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作为专业教师。出版学学术研究要结合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握现状并提出对策,为我国出版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出版部门必须严格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和岗位培训制度;在岗的出版从业者应该成为学习型的从业人员,自觉接受系统化的专业性继续教育。出版学的专业教育只有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才能使出版学学科体系的规范化、科学化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彰显出版学学科体系的中国特色,我们必须加强出版学的教材体系建设。“学科体系同教材体系密不可分。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1]教材体系建设作为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出版学的教材体系是在时代需要、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在产业发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当前我国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出版学教材体系的建设,使得出版学教材不能真正反映产业发展的要求和学术研究的水平。我国的出版学领域,迫切需要组织科研力量,完善教材体系,使之更加科学严谨,并能够与实践紧密联系,为本专业师生的教与学提供坚实的理论保障[6]。

nlc202309090408

三、在出版学学术体系的构建上反映中国风格

在构建中国风格的出版学学术体系过程中,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出版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风建设、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出版学的学术管理体系。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没有建立体系化的出版学学术治理组织,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分,学术权力没有下放到校内各级各类学术组织手中;高校中基层学术民主氛围不够浓厚,普通教师特别是普通青年教师的学术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2014年3月开始实施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关于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国家级规范性文件,第一次明确地把学术委员会定位为高校学术组织体系中的最高学术机构,并对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构成、职责和运行等作了明确规定。这意味着我国在建立和完善学术治理体系的工作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实现建立现代化出版学学术治理体系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高校应该把更多的学术权力下放到基层学术组织中,赋予基层学术组织决策权,在课题组这些基层学术组织的内部建立学术管理机构,鼓励不同学术声音的表达,保障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科研人员参与决策、开展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合我国学术发展的实际,建立和完善出版学领域的学术评价体系,是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出版学学术体系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方面,出版领域科研成果的统计和评审偏重数量,忽视了对质量的审核及要求。由于强调数量,各类课题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逾期就要受罚。另一方面,任何一种学术刊物、成果或奖励的级别都明明白白,分全国一级、省部一级、市一级、校一级等,不存在值得讨论的地方。这实际折射出行政权力对学术活动的操纵与控制。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建立一整套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评价体系。这套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把创造性和创新性确立为学术研究的活的灵魂;在评价方法上坚持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专家评价与指标评价相结合、成果质量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等原则;改变过于依靠成果的数量来确定成绩的倾向,代之以注重科研质量、学术质量、教学质量等,提倡优质多得;制定相关条例,建立有效地学术打假机制,在发挥专业学会的鉴定及监督作用的同时,与新闻媒体合作,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大惩罚力度;依靠鼓励公平学术科研的有关政策,调整学者的价值取向,促使他们加强自律,端正学风。这种具有中国风格的学术评价体系公正、科学、合理,有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具有权威和公信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出版学的学术发展,对繁荣出版学的学术研究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四、在出版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上显示中国气派

出版学话语体系里中国气派的显现,需要注重出版产业实践的经验总结及理论的检验,保证话语体系的有效性。近年来,由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我国出版业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出现了明显变化。其中,印刷复制业仍然占据全行业的主体地位;报刊业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转型压力日益增大;图书业的转型升级初显成效;手机出版、数字书报刊快速发展,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出版产业的实践为中国出版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界已有的出版学术成果充分体现了出版学话语体系的深刻性和丰富性,但在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出版学话语体系里中国气派的显现,需要解放思想,保证出版学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和开拓性。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话语体系是实力的外在表征,有实力才有发言权。截至2015年底,我国出版业的生产总值逼近20000亿元,对外贸易总量也接近40亿元。无论规模总量还是发展潜力,我国都算得上是一个出版大国,这为我国出版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诚然,话语体系更主要的是软实力的竞争。当前,我国科学研究的生产力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但在科研成果的引用率、影响力等涉及话语权的核心指标方面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只有解放思想,培育和发展具有开拓性、原创性的思想市场,才能为具有中国气派的出版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出版学话语体系里中国气派的显现,需要以中国特色的出版文化为突破口,探索中国出版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多种思路。一方面,打造出版学话语体系的中国气派需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把现代传媒技术、文化创意与中国文字相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出版学的科学研究需要突破“精神—身体”的二元模式,坚持语言、视频、图像并用,构建多元、多维的创新生态。只有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开展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才能使出版学话语体系的中国气派永葆生机。

出版学话语体系里中国气派的显现,需要通过规则制定和传播运营发出中国的声音,在出版产业的竞争中夺取话语权和文化领导权。我们要在遵守现有的出版学世界话语规则的同时,逐渐参与和制定新的出版学话语规则,营造并构建出版学话语体系中国气派的良好环境。我们还要不断加大出版学话语内容的生产,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建立和打造出版学的话语传播工具,以便更多更广地传播出版领域的中国话语。中国出版学话语体系是世界出版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把中国出版学的话语体系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出版学的话语体系中去,这是在出版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中不断体现中国气派的主要保证。

总之,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视阈下的出版学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体现“中国特色”的根本标志。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出版学学科体系,我们必须建立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出版学分支学科,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教育,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加强出版学的教材体系建设。在构建中国风格的出版学学术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我国学术发展的实际,完善出版学的学术管理体系和学术评价体系。为了构建中国气派的出版学话语体系,我们必须注重出版产业实践的发展,保证出版学科研成果的创新性,探索中国出版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多种思路,通过规则制定和传播运营在出版产业的竞争中夺取话语权和文化领导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视阈下出版学,既是一项极为繁重的任务,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从多角度、全方位协同推进。

[1]习近平.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 人民日报,2016-05-18.

[2] 安维复.哲学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合理化重建[J]. 学术月刊,201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 罗紫初. 构建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J]. 出版广角,2004(1).

[5] 孔正毅.关于出版学学科体系建构的若干思考[J]. 出版科学,2009(3).

[6] 出版学科体系及教材建设研究课题组. 省思与探索——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研究综述[J]. 出版科学,2007(3).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 篇4

摘要:话语体系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文明文化,我们要能够让更多的人们去认可、去理解、去接纳,我们就要正确、有效的在传播中得到改进和发展,否则,会变得孤芳自赏、自搞一套、外人无法听懂的局面,那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中国文化走出中国迈向全世界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时要认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以有效的路径去实现。

关键词: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原则路径

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机、灵魂、精髓,更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式的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们中国国情实践而逐渐发展、成熟,从理论出发应用于实践,再次由实践回归到理论,经过理论和实践不断的磨合和发展,我们会感受到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内涵方面上有所创新,内容上符合中国语言的风格,形式上更是体现时代性的话语。一国两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无一不体现时代性、中国语言性,这在最经典、最原始马克思注意文本中是无法寻找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话语特色,构建这一话语体系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遵循四项基本原则

实践性原则。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途径,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能够得到发展其内在原因是在实践中对于脱离实践的理论要摒弃、对于只是臆想而没有经过实践检测的理论仍然要摒弃。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绝非通过主观意愿而对语言在华丽、新奇方面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通过遵守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发展这一内在逻辑。

开放性原则。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能够更好地将其宣传传播,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就要正确、有效的在传播中得到改进和发展,否则,会变得孤芳自赏、自搞一套的局面。那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鉴于此,我们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当今社会是多元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我们要充分吸收那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所积累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把话语作为一种物质载体,承载着那些先进的思想体系。

统一性原则。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体系,我们要坚持的是在体系内部要保证一致性和统一性。因为只有当话语体系在内部一致,其内在思想才能够得到统一表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国情以及文化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人们对于同一字面的理解会对由于语境的不同也会造成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借用和吸取别国话语时需要格外注意这一差异问题。

普及性问题。当社会能够广泛的接受某一话语体系时,这种话语体系才会有其存在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而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党全人民奋斗的目标和伟大事业,因此话语体系必须要在全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内都有得到广泛地宣传和传播,那么在构建是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时同样需要考虑打哦全社会各阶层和领域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的状况和接受的能力。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需要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内容。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本身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内容上的要求,即内容上成为要给完整的、统一的思想体系;另一个是表达形式上的要求,即符合思想内容要求的范畴、命题、结构体系。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而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使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话语体系成为的非常关键的因素。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路径

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的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其次,必须扎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是我们实践的源泉,从中可以构建很多世界语境的话语体系。第三,必须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第四,必须吸收近百年来西方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最优秀的创新理论,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 篇5

1引言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萌芽的循环经济理论揭开了现代社会管理方式变革的新篇章,使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成为国际社会并驾齐驱的两大趋势,那么我国从90年代起引入的循环经济理论则开启了社会管理新方式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使循环经济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标杆性要求,成为方兴未艾的城市群建设乃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发展模式。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但是,在我国的社会实践中,循环经济及其理论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却知之者不多。而笔者却认为充分认识循环经济及其理论的哲学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循序发展中国特色的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 篇6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朝鲜劳动党在以金日成理论为基础构建的思想指导下, 坚持走与众不同的道路。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朝两国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就,相比于建国之初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都为社会主义国家,但两国的发展状况却大为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以民为本2)市场经济;3)共同富裕;4)中华文化;5)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不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鲜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政治上强调主体社会主义特色。按照“主体思想”朝鲜劳动党首先抓思想革命,其次抓技术和文化革命,多次强调“主体社会主义”就是主体思想的体现和运用。第二,坚持 以军事为中心的“强盛大国”战略,在全党全国推行“先军政治”思想。先军政治的基本内涵是“军事先行,先军后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实行“先军领导”,经济上推行“先军经济路线”,外交上实施“先军外交战术”。1998 年,金正日又提出建设思想强国、军事强国和经济强国的“强盛大国”的战略。第三,经济上坚持计划经济,反对市场经济,实行有限开放政策。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朝鲜半岛分裂,出现南北朝鲜,1950年后期,中苏在意识形态上出现分歧,苏联开始减少了对朝鲜的援助,朝鲜意识到自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金日成逐渐形成主体社会主义的思想,关于内涵,金日成进一步指出: 树立主体,就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 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力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1970 年朝鲜劳动党五大通过的党章中 明确把“主体思想”定义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体现于朝鲜的现实。1972 年朝鲜社会主义宪法也规定: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主体思想”作为自己的指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1992年朝鲜在修改宪法时把马列主义删除,并写入主体思想;2009年,朝鲜又在宪法中除去共产主义一词并强调先军思想。现在,朝鲜在宪法中自称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以主体思想,先军思想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指导方针”。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随后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曾不断指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的强国富民之路,一条希望之路。朝鲜的主体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都从马克思主义出发,但其实际指导意义与情况却不同。

在经济建设上,朝鲜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强调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朝鲜领导人都强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重要性,认为离开计划,经济就无法运行,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有计划的发展。朝鲜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的计划要实行“一元化”与“细部化”,反对市场经济。而且在对外开放情况来看,长期以来,朝鲜的对外经济关系,主要是与前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相对闭塞,虽然后来加大开放区的范围,出台了一系列的大胆的经济调整政策,但是总的来看,朝鲜还是实行有限开放的政策,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不同于朝鲜,它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同时实行对外开放,这些举措有力的加大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突出表现。实现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的中心任务和迫切要求,要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必须找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和勇气在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科学回答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终于找到和开辟了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标志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它既不同于过去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运行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主干上嫁接现代市场经济机制。这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经济体制,它不仅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效发展生产力的基本途径问题,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形态。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 篇7

关键词:继承性,原创性,辩证关系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哲学发展研究就进入了漫长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定性”时,囊括了以下几点: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这六点性质全面完善的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所必须谨记的原则。我国哲学思想应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的资源,融通古今,以辩证的方式看待当前哲学前沿所碰到的问题,坚持不忘初心,接纳吸收并理性判断外来的哲学思想,从而正确展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我国拥有56个民族,中华文明、文字更是博大精深,所以要保持哲学的民族性,就必须坚守本民族文化传承,从最基本、最深入的层面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使我国文化得以更持久的延续。而原创性是当前我国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这关乎于我国的哲学内容能否扩充和有效的发展有“灵魂”的核心内容,只有解决了“灵魂”的问题才能够开始时代性的讨论。如果脱离原创性,时代性就会脱离实际,便不法真正解决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所提出来的新问题新难题,时代性不仅需要继承以往哲学思想的正确观点,而且它展现着的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新鲜血液,不断根据时代的变迁挖掘新的材料、新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凝练出新理论,在新理论中不断进行新实践才是时代性的最终价值。最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完善离不开系统性和专业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科学、新兴科学、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2]才能形成一个完善、全面、科学的哲学社会体系。中国哲学社会思想的发展与建设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国家的发展要求,立足于国际学术前沿,并满足以上所有的性质,最终才能够达成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最终目的。

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与原创性

继承性体现的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而原创性所展现的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两者缺一不可。下面笔者将详细论述,我们中国特色哲学思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哲学思想继承的根源是什么?又该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具有中国特色、有“灵魂”的原创性哲学思想?这些都是当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继承性

问题从哪里来,我们要寻根溯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对我国的哲学发展史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直到现在我们仍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科学观点。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相对于中国发展过程中无法解释、解决问题的一种发展,是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与实际情况施行的创新之路。现在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但我不这么认为,现今我国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方针和路线都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发展继承而来,这样才能使研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最本质的理论根基,才能突出其继承性。

建国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翻开了中国崭新的一页,从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实践论》中可以体会出他严谨的哲学思想,他在书中写道“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3]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有所缺失和无法解释的理论部分与现实问题,但同时他也认同马克思关于实践的基本观点,指出“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毛泽东最善于批判地吸取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使其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性,从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4]

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时提出了以特色论、两点论和重点论三位一体矛盾学说,他的矛盾学说不仅是对毛泽东《矛盾论》的继承、发展和运用,也有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中心环节。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避免了片面性和绝对化,避免了顾此失彼,陷于一偏。这也就是邓小平的两点论。”[5]

(二)原创性

原创性不止具备主观自主性还需具备创新性,所以原创性既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源泉。从古到今,对旧问题具有创造性的创新新解读。“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用发展着的理论来指导,也为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广阔空间。”[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

所以,要突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必须以当代中国学者原创性的学术成果来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前提是要真正立足中国的实际,聚焦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上所遇到的具有自己独特性的大问题、真问题。必须以当代中国学者原创性的学术成果来进行延伸和拓展,关键是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具有中国人主体性的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答问题。必须宣扬以当代中国学者原创性的学术成果来发展指导,需要我们破除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

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与原创性的辩证关系

弄清继承性与原创性之间的关系,对全面贯彻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国特色哲学思想家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一个科学体系的性质构建,继承性是中国特色哲学思想的根源,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今后的发展水平,而原创性是其的核心,是今后在国际学界富有竞争力的基本条件,对于整体的水平高低有很重要的影响。原创性一旦离开了继承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即成了一座“空中楼阁”。继承性是理论成形的必备内容,是进行原创的基础,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向现代化的物质载体。离开了这个载体,其他都无从谈起。从本质上说,原创性就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素质及综合实力的一个提升,无论是继承还是原创都缺一不可。

从两者的概念和任务看,它们既具有不能相互代替的相对独立性,但同时又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们统一于全面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统一于实现全面提升哲学思想目的的全过程中,统一于衡量国际哲学水平的标准中。在两者的关系中,继承性是主体、基础、导向,它以其思想传承的方向性指引着原创性,为原创性提供精神动力、理论依据和方向保证。原创性是灵魂、核心、载体,他是为继承性提供新鲜血液的创新前提,是提供哲学思想发展与扩充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前提。两者辩证统一,相互作用,协调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源与核心。我国哲学传统的存在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只看到了它们两者的相对独立性,而忽视了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统一性,于是造成了只重视其一而忽视两者兼顾的单一发展模式。因此,一定要把继承性、原创性和另外四种性质都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继承性放在首位的同时,统筹兼顾,全面加强,相互促进,确保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稳步向前。

继承性和原创性和另外四种性质是一个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如果上文结论成立的话,则可以说明继承性和原创性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倪光辉.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2015-5-18(01).

[2]习近平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定性”[DB/CD].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sjxw/2016-05/17/c_128991323.htm.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2.

[4]黄琳庆,陈文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A].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7(3).

[5]纪静娴.邓小平理论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3).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 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话语权

一、话语体系的内涵

话语体系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密码,蕴含着一个民族国家特定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乃至意识形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的基础。现今,随着人类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交往具有普遍性、世界性;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谁的话语体系更具影响力、感召力,谁就拥有更强的国际话语权,谁就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我国理论学术界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必要性

1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话语权的迫切需要

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握大势,始终从国内国际出发,把中国命运同世界命运结合,积极进取,化解挑战,大大提升了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但是我国国家软实力落后的状况从根本上改善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国曾经作为引领世界文明的古国,现今不能没有话语权,甚至不能缺少引领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的话语权,否则,世界文明大国的形象难以建立起来,这会导致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无法提升。

2传播中国声音、展示大国形象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多次强调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全面對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遍访各大洲,频繁出席双多边外交活动,广泛接触各国政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发出中国倡议,提出中国方案,推动区域合作,探求全球治理新方略,传递中国信心,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增添了正能量。但是国际传播中西方文化的强势并没有从根本改变,中国声音在国际话语中还相对弱小,国际影响力、引导力不强,这会导致我国的大国地位和大国形象不能很好地体现。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途径

1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话语体系的说服力、影响力固然与话语表达有关,但更重要的决定原因是话语体系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特别是价值观是否具有吸引力,其根本上取决于思想体系的科学性和以之为指导的实践的成功性。毛泽东早就说过:“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2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需要借助国家领导人的影响力、权威性向国际社会传播。就目前而言,我国提出的有全球影响力的话语,多是通过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传递出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传播,同样需要国家领导人通过各种重要场合来推介和表达。同时,学术对话与交流,仍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重要途径,中国思想界、学术界要通过各种研讨会、论坛、讲座、出版物,向国际社会表达、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此外,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是全体国民的事情,需要全体国民的努力,要通过外交、外贸、外宣、国际民间交流等众多渠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向世界传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转化为国际话语。因此,多边合作组织、国际组织对提升话语权至为重要,中国应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国际组织,通过这些机构和组织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影响力

3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上一篇:我想对妈妈说作文下一篇:奥地利留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