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2024-08-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精选9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1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朝鲜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朝鲜劳动党在以金日成理论为基础构建的思想指导下, 坚持走与众不同的道路。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朝两国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就,相比于建国之初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都为社会主义国家,但两国的发展状况却大为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以民为本2)市场经济;3)共同富裕;4)中华文化;5)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不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鲜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政治上强调主体社会主义特色。按照“主体思想”朝鲜劳动党首先抓思想革命,其次抓技术和文化革命,多次强调“主体社会主义”就是主体思想的体现和运用。第二,坚持 以军事为中心的“强盛大国”战略,在全党全国推行“先军政治”思想。先军政治的基本内涵是“军事先行,先军后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实行“先军领导”,经济上推行“先军经济路线”,外交上实施“先军外交战术”。1998 年,金正日又提出建设思想强国、军事强国和经济强国的“强盛大国”的战略。第三,经济上坚持计划经济,反对市场经济,实行有限开放政策。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朝鲜半岛分裂,出现南北朝鲜,1950年后期,中苏在意识形态上出现分歧,苏联开始减少了对朝鲜的援助,朝鲜意识到自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金日成逐渐形成主体社会主义的思想,关于内涵,金日成进一步指出: 树立主体,就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 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力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1970 年朝鲜劳动党五大通过的党章中 明确把“主体思想”定义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体现于朝鲜的现实。1972 年朝鲜社会主义宪法也规定: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主体思想”作为自己的指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1992年朝鲜在修改宪法时把马列主义删除,并写入主体思想;2009年,朝鲜又在宪法中除去共产主义一词并强调先军思想。现在,朝鲜在宪法中自称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以主体思想,先军思想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指导方针”。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随后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曾不断指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的强国富民之路,一条希望之路。朝鲜的主体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都从马克思主义出发,但其实际指导意义与情况却不同。

在经济建设上,朝鲜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强调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朝鲜领导人都强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重要性,认为离开计划,经济就无法运行,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有计划的发展。朝鲜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的计划要实行“一元化”与“细部化”,反对市场经济。而且在对外开放情况来看,长期以来,朝鲜的对外经济关系,主要是与前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相对闭塞,虽然后来加大开放区的范围,出台了一系列的大胆的经济调整政策,但是总的来看,朝鲜还是实行有限开放的政策,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不同于朝鲜,它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同时实行对外开放,这些举措有力的加大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突出表现。实现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的中心任务和迫切要求,要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必须找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和勇气在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科学回答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终于找到和开辟了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标志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它既不同于过去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运行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主干上嫁接现代市场经济机制。这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经济体制,它不仅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效发展生产力的基本途径问题,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形态。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朝鲜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朝鲜社会主义的发展无论当前今后,都还会面临许多困难,社会主义改革的障碍依然存在,但朝鲜党和人民已经决心探索符合朝鲜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是朝鲜改革的榜样,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活力和生机,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 认识前提:“中国特色”的词性定位

“中国特色”首先是一个中性词汇, 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经常放在一起使用, 所以就主观的认为它自身就带有了褒义的色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并不是高于社会主义。两者之间只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而不是好与坏、优与劣的关系。不能脱离普遍性谈特殊性。”[1]因此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域下考量“中国特色”一定要把握这一认识前提, 以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作用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既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以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抹杀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属性, 也不能片面的抬高其理论地位, 将其视为放之四海皆准的不变真理。

(二) 认识重点:“中国特色”的层次把握

任何真理性、规律性的认识如果不加以层次性的把握便容易成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是指要从多重层面、视角出发来观察和分析事物, 以便得出系统全面的认识。一般来说, “中国特色”宏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旗帜等;“中国特色”中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中国特色”微观层次指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更为具体的做法。[2]因此, 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和科学内涵时, 我们要着重区分清楚“中国特色”在该层次中的内涵指向和价值意蕴。

(三) 认识原则:“中国特色”的适用范围

该认识原则是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把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产生的科学认识及理论所进行的系统总结和升华。它是在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的理论结晶, 有其特定的历史容量和适用范围。因此, 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时要特别注意其适用的具体条件和范围。一方面要避免陷入西方的思维模式、话语逻辑, 而丧失自身的理论个性和话语主权;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其不加限制的泛化和庸俗化, 这样只会曲解“中国特色”的本义, 使人们陷入对“中国特色”的片面认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 实践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般认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起点始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做好了政治和组织上的工作准备。一方面, 它修正了过去的失误;另一方面, 它确立了要开始“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惨痛的教训、总结了历史经验之后找到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 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向和发展前途。只有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沿着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建设方向前进, 才能真正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自己的路, 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创新之路。

(二) 实践过程:“中国特色”一以贯之的鲜明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人独立自主来建设的。它对待西方的先进文明秉持着“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态度, 对本国建设道路的发展方向、战略布局保持着高度清醒的认识;其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原则上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道路”, 即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而不是从本本出发;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中心、发展方式、发展道路等各个方面都彰显了本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发扬了本国的优良传统和文化优势, 集聚了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创新精神, 真正开辟出了一条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精神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

(三) 实践动力:“中国特色”永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实践无止境, 实践产生的认识亦无止境。“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属性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 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 以不断适应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 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 改革越是向前推进, 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 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 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正是在这种时代境遇下, “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拓展和丰富。比如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生动阐释和创造。为破除改革发展难题, 厚植改革发展优势提出的“一带一路”思想, 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 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

三、“中国特色”对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探析

(一)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把握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 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独特的文化渊源、历史进程和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建设理论和发展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是我们在三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找到的能够有效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中国特色”为科学的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窗口和认识视角。

一方面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我们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前提。“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所“独有”的风格、形式和特点, 毫无疑问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一个事物的特色主要是通过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而存在的, 因此“中国特色”必然要在矛盾的普遍性中得以彰显。“中国特色”内含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同的共性、普遍性, 同时也要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特殊性, 即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实现对其的科学运用和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是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关键。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是适用条件相对性和客观真理绝对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标志性存在, 同样要遵循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中国特色”内含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真理性意义,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在合适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实际, 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维度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资源有限、问题复杂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应是经过修正的, 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必然也要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而向前发展。

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要毫不动摇的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要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 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上”。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首要前提。只有牢牢的把握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现实,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和发挥, 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也要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也要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坚持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 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三)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30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正确判断, 首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 全党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应该说“三个自信”的提出, 既是基于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清醒认识和肯定, 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为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方面, 在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内涵层次、表达形式时, 也要侧重对其理论体系内现有的理论成果和新的理论思想进行“中国特色”式的阐明和解释。“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认识, 只有采用人民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逻辑才有可能使大众信服, 成为一种彻底性的理论, 一种真理性的认识, 从而增强其理论自信。同时, 在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路径、发展中心、发展原则时, 也要侧重把其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赋予“中国特色”式的解读和联系。比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依据同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相联系,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总任务同中国独特的历史文明、伟大的建设成就相结合, 从而增强其道路自信。

另一方面, 在设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体系、运作模式、适用范围、运行机制时, 也要侧重把其制度设计中涉及到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组合起来进行“中国特色”的考量和阐释。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经验的基础上同本国的政治状况相结合的一种制度, 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在对各地区民族状况、经济政治特点、风俗习惯等进行了富有“中国特色”式的全面考量之后才确立下来的。通过对中国现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进行“中国特色”式的考量和阐释, 有助于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和认同, 从而增强其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陶文昭.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N].北京日报, 2011.

[2]张森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国特色”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

[3]宁要微词, 不要危机.[N]人民日报, 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目前也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保障水平相对偏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等。

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科学分析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解剖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才能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次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两个“更加注重”表明对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更加重视,政策措施也将更为有力。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和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等一系列措施。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表明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建设和谐文化”——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高度,首次提出了“和谐文化”这一概念,并对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第一次鲜明提出“社会体制”这一重要概念,并就完善社会管理作出了全面部署。

“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首次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意味着广大农村居民会逐步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首次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四大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4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这一基本政治制度,能够真实、广泛、持续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能够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既有效防止了一党执政缺乏监督的问题,更有效避免了西方多党制必然导致的彼此排斥倾轧、相互恶性竞争的弊端;还能够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广泛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而进行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总起来说,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充分彰显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显著特征,反映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既明确了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原则,又作出了新的制度设计和安排。贯彻落实全会要求,必须切实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健全相互监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监督、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等机制,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完善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方法,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实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各级人民政协应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讨论协商,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等作出机制性安排,切实为民主党派履职创造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人民政协健全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协商座谈会等为重点的政协协商议政格局,取得重大进展和成绩。应乘势推进,不断完善发展。特别要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治协商中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举措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充分协商讨论,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等其他议政和工作方式,也应完善对各党派参加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重要事务等的协商和监督,充分发挥好民主党派作用。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基本政治制度,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创造性制度安排。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国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遗留和传承下来的宝贵政治财富,也是我国发展进步的巨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独特形式。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始终受到宪法和法律的有力保障。1949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得到确立。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1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规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并且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了安排部署。目前,我国共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还有将近1000个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补充形式,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贯彻落实全会部署,就要牢固树立制度自信,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并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5

――学习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实践和理论的主题,也是贯穿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主题。他对这个问题讲得很深刻、很精辟、很有针对性,为新形势下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提供了科学指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主义。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6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们创造了同期世界上大国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快且人数最多的脱贫致富速度、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我们也能够深刻的感觉到今天的世界对“中国信息”充满饥渴、对“中国奇迹”充满惊叹、对中华文化充满兴趣,今天的中华民族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显著位置,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民族荣耀与民族尊严。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无一不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指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之梦的一条真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无数志士仁人围绕救亡图存、寻路兴国,展开了千辛万苦的探索。最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先进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这就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并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中我们得出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第一个真理性启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又踏上完成另一重大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征途。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这一阶段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严重挫折。在全面分析总结这些成就和经验、曲折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地迈出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步,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内涵上也实现了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有机统一,在总体布局上实现了从二位一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不断拓展,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使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事实胜于雄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都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总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这一历史性的辉煌成果的取得,指导、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命运的两个“不可逆转”:不可逆转地结束了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不断发展壮大、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其中, “中国特色”由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而生, 主要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是指社会主义的共性原则, 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普遍性。它由“特色的理论体系”、“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特色的会理想”组成的有机整体。高举这一伟大旗帜, 就是要以“特色的理论体系”为指导, 沿着“特色的发展道路”, 经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 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并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迈出坚实的步伐。

所谓“特色的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其“特色的理论体系”为指南的社会主义, 这是从理论层面而言的。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前者必须坚持以后者为指导, 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则, 离开科学社会主义也就谈不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另一方面, 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也就是说, 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但不能把它作为教条, 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赋予它鲜明的中国特色, 使之中国化, 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这样, 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掌握群众并为群众掌握, 才能转变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所谓“特色的发展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其“特色的发展道路”为实践的社会主义, 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通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社会事业等各方面的实践体现出来的。

所谓“特色的社会理想”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十七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社会建设部分中提到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等, 这些目标都是以共产主义为取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的鲜明表达。

总之,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坚持“特色的理论体系”、坚持“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坚持“特色的社会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由这三者组成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就是要以“特色的理论体系”为指导, 沿着“特色的发展道路”, 经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 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并为向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形成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实现了从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它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作为最基本原理, 科学界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根本任务, 形成了具有标志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科学成果—邓小平理论。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坚持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探索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确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等根本性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我党已有的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 又做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 它的集中表现形态就是科学发展观。解决和回答了我们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发展方位、发展目的、发展方式、发展规律等根本性问题, 进而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在实践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毛泽东首先提出了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命题, 并向全党提出了要努力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要求。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和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 带领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 把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重新纳入马克思主义的轨道, 使“第二次结合”再创辉煌。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起, 邓小平先后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和外部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的集大成者。江泽民同志在这个问题上有两条重大发展。一是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引进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范畴。二是他认为: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并没有穷尽真理。十六大以后,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深化对这个首要基本问题的认识。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提出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实际上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 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和为贵”, 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两千多年来, 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 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些社会理想主张既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的厚重内涵, 又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去奋斗。同样, 这些理想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从毛泽东早年提出“大同者, 吾人之鹄也”[4]到后来提出中国要“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5], 从邓小平最早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小康之家”的概念[6], 到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从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十七大再次强调“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在为实现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奋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战略意义

(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必将为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力量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和巨大的进步。究其原因, 就在于我们党在不断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与时俱进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坚定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0余年来,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的主旋律。这项伟大事业, 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英明开创的, 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成功推进到21世纪的。现在,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把它推向前进。而贯穿这一伟大进程的一条主线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要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发展, 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而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为改革开放的标杆和指针, 必将为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力量保证。

(二)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必将对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产生巨大推力和深远影响

解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关键组分。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 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首先是解放思想。”[6]正是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 我们党才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才重新确立了正确的党的思想路线, 才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解放思想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品质, 依然光芒四射, 作用无穷。一方面, 思想解放必将进一步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政治文明进步的程度, 是衡量思想解放的重要标尺。另一方面, 思想解放必将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而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因此, 只要不断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积极进取, 就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

(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必将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起党心民心, 铺垫出正确道路

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维系和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 没有正确的理想也就没有正确的方向。胡锦涛指出:“理想信念, 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7]在当代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一面凝聚人心的旗帜, 凝结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 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 这就更加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共同理想, 才能有效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实践永无止境, 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 这个理论还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更加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0-11.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24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共湖南省委本书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 1990.89.

[5]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1, 3.1471.

[6]邓小平文选,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2:1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背景;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文化发展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文化发展道路形成的背景和条件,对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而沿着这一文化发展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不断發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的背景和条件作一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一、全球化势头迅猛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因为文化虽然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但是对政治、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引领和推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规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方向,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文化对政治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文化发展水平决定的。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执政者的治国水平以及民众参政能力的大小和强弱。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势头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正日渐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较量就成为国际竞争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否提高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文化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并使自身不断得以发展壮大,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对策,走出一条正确的、既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和文化建设具体实际,又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文化发展道路,使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能够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不断促进自身的繁荣发展;又能够保持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胡锦涛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只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从而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我国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我国文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新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极大促进了不同国家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交往,同时也使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变得日渐频繁。各种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和互相激荡,既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中国文化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国际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和载体,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和交流交往。这种情况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广泛学习和借鉴各国各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其次,世界范围内的新科技革命在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交往的同时,也加剧了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和冲突,使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向我国大肆进行文化入侵和文化渗透,极力推销其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企图同化、消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实现其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以达到其“不战而胜”的目的。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所说的:“在21世纪,对国际安全最严重的威胁不是经济的或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对中国来说也是如此。因此,面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态势及其给我国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只有走出一条正确的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明确我国文化的历史方位,保证当代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在大力发展中国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并推动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扩大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我国现阶段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文化建设面临新课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创新能力有所增强,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明显提高。但在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我国文化发展水平在总体上还不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文化产业还不够发达,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等还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文化走出去还比较薄弱等等。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也引发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的滋生和蔓延,使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冲击。我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阐述,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首次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从而明确了新世纪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应走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而在文化发展的战略层面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目标与道路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是与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这一文化发展道路,是保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科学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美)杜维明:《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刘德斌译,《史学集刊》2002年第1期。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61页。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

文档材料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为什

么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

一、课题研究计划(包括:课题名称、选题依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与老师和小组同学沟通的情况、课题研究内容、活动计划与分工安排、课题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表达形式)(注:预期成果二选一:研究报告、访谈调查报告;表达形式:课件课堂展示)

课题名称: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 选题依据: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我国社会的进步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潮流,从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都可以见证这一点。而改革开放30年来,同样经历三次思想大辩论和大解放,每一次都对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的意义: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了解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可以加深对中华民族近代史和我党历史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以备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另外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提高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沟通情况:这是一个我们小组经过多次讨论才选择的题目,各个组员热情较高,1

都支持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研究内容:近代以来我国和我党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从这些运动中的启示,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来指导我国的现在的思想解放的必要性。

活动计划:首先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献,撰写研究性报告;其次制作课堂展示的文档;最后进行课堂展示。

二、课题研究报告(或访谈调查报告)(至少5000)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在思想认识上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是党和民族正确的政治路线以及各项政策方针的前提及基础。

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经历,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的思想解放运动又分为我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的的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以,为了经济的发展,为了人民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中国人民一共进行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中华民族的崛起史就是一个艰苦的思想解放史,在新时期我们也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坚持思想解放,以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说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可以从洋务运动说起,但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思想运动没有比较广泛的改变中国人民的思想基础,没有动摇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没有改正中国人民的封建传统观念,也就没有对中国的革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国的思想解放可以从新文化运动说起。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进行帝制复辟活动的同时,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他刚登上总统宝座,就大搞尊孔祭天。康有为还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面对这股反动逆流,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的和封建势力同流合污;有的偃旗息鼓;许多人则感到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

就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起点和中心阵地,以“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陈独秀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大声疾呼,提倡民主与科学。陈独秀勇猛地向封建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进行冲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主要倡导者李大钊,也相继发表文章,反对旧礼教、旧道德。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内容。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首先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话文学代替仿古文学。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控诉和无情鞭挞,树立了把文学革命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典范,开拓了中国新文学的道路。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开辟了道路。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在“五四”以后,全国各地的进步报刊和进步社团,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这些报刊和社团的活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刻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新文化运动的孕育下,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思想解放,中华民族的革命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一个政党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必然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潮流。在中国共产党的的幼年时期,我们的党很受共产国际的制约,没有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于是在党的发展历史就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但是党的发展史就是一个鲜的思想的形成和不断纠正史,也就是一个思想解放史。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由于对中国的情况的复杂性缺乏认识,中国共产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的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的失败到1935年遵义会议,“左”倾错误数次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占领主导地位。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屡次出现“左”倾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党内浓厚的思想认识以外,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党内事务也是错误的干预指挥。,此时中国共产党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全面实际的结合起来。王明等人虽然读了不少马列主义的书籍,但不懂中国实际。他们颠倒实际和认识的关系,以为只有照搬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及共产国际的决议就可以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按照这种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办事,就不能不碰壁。面对王明等人的错误,毛泽东等人坚决的抵制并批评。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的召开,使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暴露,之后在党内进行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并进行长征,中国共产党的此次思想解放,肃清了党内“左”倾错误,使党内上下同心,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于是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革命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等人的努力下,中共中央纠正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到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已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但是党内的主要问题是历史上“左”倾机会主义长期统治的恶劣影响尚未彻底清算;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广泛存在。这些问题在全党虽然不占统治地位,但妨碍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妨碍全党干部和党员政治思想水平的提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夺取革命的胜利。1942年,中共中央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进行整风运动,主要进行以下几项工作: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提倡顾全大局的共产主义精神,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启发生动活泼的革命精神,树立新的文风。此次整风运动史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内确立了起来。之后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

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好了思想基础。也为团结人民,服务人民做了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的初步建设的成功,中国共产党内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盛行,于是1957年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整风运动,但这一次的运动证明是失败的一次运动,使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于是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此后“大跃进”在全国范围内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开展了起来。中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再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我国的经济空前困难。但是中央依旧没有认识到已经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的思想解放实在必行。于是1963年到1965年间,中共中央领导进行了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一运动虽然解决了一些党员干部的作风和管理的问题,但由于把阶级斗争在党内扩大。这便形成文化大革命的导线。

在错误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文化大革命便错误的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在错误的思想影响下的错误的运动。文化大革命是的发生,对于党和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它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到迫害,学术文化事业在许多方面遭到摧残,科技水平在一些领域与世界的距离拉大,党和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有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历史悲剧,决不允许重演。但是错误的思想不会长期在党内存在。随着四人帮的粉碎,文革也就结束了。一叶风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风帆,鼓动起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冲破僵化和迷信的坚冰,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道,开始了向现代化进军的伟大航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高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做出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坚持解放思想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也如春风般吹过中华大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它如同一声惊雷,宣告了一场伟大社会变革的暴风雨的来临.在这场暴风雨的洗礼中,中华民族获得了新生.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一切巨变,取得的一切进步,涌现的一切奇迹。可以说,没有思想大解放,就没有澄清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就没有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毫无疑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正如人类发展史上的每一次社会进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一样,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正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在改革开放的沐浴下,从1978年到1992年,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很快,人民很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一次思想大解放,给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带来了全方位的大解放和大发展。

1989年下半年以后,受海外政治形势影响,国内再次出现思想纷争,以为改革开放要收、阶级斗争要抓的疑问不仅在社会,就是在党内也大有存在,这时候,蛰伏多年的“左”倾思想有了抬头空间,于是抓住机会又冒了出来。1990年2月,一篇《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文章在北京某报发表,该文提出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推行资本主义化改革,还是推行社会主义改革?就这样,在“社”“姓”“资”的争论上,“左”倾是利益的甚嚣尘上。思想上的混乱必然带来生产上的划破势头。在这种形势下,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以88岁高龄一路南下,到武昌、到深圳、到珠海,就改革开放中的问题沿途发表谈话。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

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震动全国,他冲破禁锢人们多年的思想禁区,解决了困惑中国多年的改革难题,为思想再次大解放指明了路径。“东方风来满园春”,当时,全国几乎所有党委机关都报转发了以此为标题,详细记述邓小平在深圳图区视察工作的长篇通讯。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市场经济开始建立,股票这个十分陌生的东西开始在深圳发行,沿海、沿江、沿边开放的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内陆地区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也逐步建立,整个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浪潮迭起的生动局面。

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随着姓“社”和姓“资”问题的解决,国家所有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动,私有制迅速发展。显然,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摸石头过河”,越摸越深,所有制问题无可避免的摆在公众面前。媒体纷纷讨论“公”“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江泽民总书记的公私定论对稳定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望历史,我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多次的思想解放运动。经过将近一百年的思想解放的思想解放,我国人民的思想从封建社会思想成功的过渡到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坚持解放思想则社会发展,违背解放思想则社会退步。因此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下,我们必须坚持继续解放思想,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我们才能使发展经济发展的又快又好,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更大的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希望,但是如今我们的国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才能使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通畅。如今我国人民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崇洋媚外思想,评价一个社会好不好,有很多不同的标准。但是归根到底,是看这个社会里的人,是不是以这个社会为荣。如果就这个条件来看,当今中国社会不绝不能被称为一个好社会,如今中国整个社会,从高层到底层,都存在着严重的崇洋媚外。我国的众多影视明星的国籍不是中国的,我国众多的官僚子弟定居国外,我国众多的消费者喜欢进口货,我国的好商品要卖到国外,差的留给我们,等等。从根本上说,崇洋媚外这种心态的来源是不自信,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自信,最深刻的来源,则是社会各界一遍遍重复的过往两百年的屈辱历史,这种屈辱大概已经深入了民族性,一直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思想。就像阴影藏在潜意识之中,也许感觉不到,但是恐惧和自卑就是无处不在。这是一个思想的问题,若不解放思想,我们的民族将如何立于世界之林。我们要深知我们中华民族才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优秀的民族,我们是世界的栋梁,也是救世主。

审视度势,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民主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如今有多少人在批评我们的政府有封建官僚的特色,但这个问题归根揭底是我们中国人民在几千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奴性还没有的到净化,没有彻底的肃清。一个灵魂被奴性感染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但是一切的思想解放都必须源于人民,才能解放的自然彻底。如果我们的每一个人民都不去行官僚主义的作风,我们还有腐败的问题吗?其实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最缺乏的是改革精神,我们若有“五四”时期的改革精神,有鲁迅那样不怕牺牲的人物,有一大堆爱国的、做实事的人,有什么社会问题不能解决。我们的民族如何能强大,不是仅仅靠经济的振兴,一个强大的民族必须在思想上强大。因此面对如今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振兴的同时,思想解放势在必行。近代史告诉我们,思想的落后才是真真的落后,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任何时实现--实在我们中华民族思想真真解放的时候。

解放思想的大任在于年轻人,而不在政府。忘各位少一些废话,多一些实干,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下,从根本上解放思想。

参考文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教学案例分析》姚小玲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同学们的收获体会等(包括:对集体、个人素质的提高,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等)可附同学们讨论、课堂展示的3-5张照片)

通过这次课题的研究:我们小组的十位成员,提高了团队协作的意识,并且积极思考讨论,激发了想象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次课题的研究,还提高了学员的思想认识水平,更加公正的认识了党,认识了中国的近代史,并且确立了在现代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我们小组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现代中国社会的现状,并且认同中国的未来是由我们这一代年青人决定的,以此也激发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以后我们会用研究这个问题的方法来集体探讨更多的问题,来真真提高我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上一篇:经过近义词下一篇:员工座谈会方案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