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12篇)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1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与方法
以改革发展稳定的理论框架来引领, 以中庸现代转化——中论的方法来实施, 遵循实践提出什么问题, 理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思路, 走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我们必须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维持社会稳定。改革的目标是计划与市场, 公权与私权的统一, 达到中统, 而不是大统或小统状态。改革的手段是经济改革系统化, 政治改革实政化。发展的目标是使人, 自然, 社会之间的关系及社会的权力、资本、 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中和, 而不是大和、小和状态。发展的手段是统筹兼顾, 综合平衡。维持社会稳定的目标是使社会秩序稳定在中度, 而不是高度和低度的状态。维持稳定的手段是利益表达制度化, 权力行使法制化。改革、发展、稳定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 也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理论主题。中国三十年改革, 就是破除了不属于社会主义的旧观念和旧制度, 建立了属于社会主义的新观念和新制度。这些新的观念和制度扬弃了传统社会主义, 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而比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本身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主义问题。改革、发展、稳定覆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载体、最基本最着实的理论存在形态。
二、宪政社会主义是大势所趋
宪政制度高于并绝对规制人民主权、党权、政府治权与司法治权。没有成熟、理性、法治、自治的公民社会就没有宪政社会主义。没有宪政, 不受限制的权力迟早要走向崩溃, 而如果没有公民社会的现实力量存在, 则宪政就难以得到切实的落实。华炳啸先生在他的新著《超越自由主义:宪政社会主义的思想言说》中提出了复合民主论与政团三层面民主结构理论。理想的宪政民主政体应当是“参与”、“竞争”和“共识”三个功能层面的有机结合。在发展中国家, 政治现代化和民主化并不要求这些国家抛弃传统的一党制, 而是要求他们革新传统的一党制, 以使这种政党制度具有新的适应和吸纳现代化变迁的能力, 从而在‘参与’、‘竞争’、‘共识’、‘多元化’、‘一元化’, 以及稳定、发展和改革之间达致新的平衡, 获得新的生命力。政治改革的明智方向就是在保持其一元战略共识层面的传统优势的同时, 积极建构体制内的二元公共政策竞争层面, 同时发扬人民政协传统优势, 借鉴法团主义理论成果, 积极培育体制外的多元利益表达层面, 建构公民社会, 弘扬公民精神。这种复合式民主政治结构非常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因为这种新的民主政治结构不仅是民主实现的新形式, 而且在多元与一元的两级之间, 有着相当大的成长度、结合度与自由度。
党政分开问题也即党权与治权的区分问题, 并进而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前提下, 着眼于国家的宪政民主化, 积极推进分权与放权, 从而克服原来的斯大林式“集权社会主义”模式的集权顽症。
三、只有在正视历史认真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从1957年“反右”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地陷入误区, 使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被延误了几十年之久。邓小平1978年在题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 “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总要总结, 但是不必匆忙去做。要对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做出科学的评价, 需要做认真的研究工作, 有些事要经过更长一点的时间才能充分理解和作出评价, 那时再来说明这一段历史, 可能会比我们今天说的更好。”可以说, 现在对文革进行深入研究和作出深刻反思的时机已基本成熟, 不仅是文革, 1957年“反右”运动、1958年“大跃进”都需要我们及时研究和反思, 且刻不容缓。一方面“大跃进”、 “反右”、“文化大革命”影响了几代人的命运和思维方式, 这种影响甚至频频体现在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中, 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今天的中国仍在为几十年前的失误付出代价。正视历史并认真反思历史是避免继续付出代价的前提。另一方面, 当年事件的亲历者大都已经步入老年, 有些已经离开人世, 如果再不抓紧时间, 我们将失去第一手的资料。
四、应坚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温家宝总理2010年多次发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讲话, 体现了中央继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就政治体制改革而言, 早在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就提供了明确的设计蓝图。在《邓小平文选》第2、第3卷中,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著作主要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 经济上实行改革》、《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等光辉文献。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曾被称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纲领”和“指导性文件”。 显然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 是对国内国际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 集中体现和凝聚了全党的智慧, 构成了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 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已经至今仍未过时。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 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问题。这里说的是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各项工作”, 这显然包括政治体制改革。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立足“中国特色”尤其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应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它不仅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及当下的国情, 还包括至少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而所谓的中国封建社会不过两千年的历史。不能简单化地把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当做封建主义一棍子打死。悠久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是“中国特色”最重要的内容, 也是常常被忽视的内容。
首先, 应该继续反对封建主义。李泽厚认为, 中国现代化历史是“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 “救亡压倒了启蒙”。“五四”的新文化运动, 因为各种原因, 从启蒙转向救亡, 启蒙未能完成。所以, 中国目前既要反资本主义, 又要反封建主义, 主要是反封建主义。第二, 传统文化在当代并没有失去它的价值, 与现代化也并不矛盾。中国要想在世界上有自己的声音, 必须重拾传统。经济都是过眼云烟, 但思想、文化却可以穿透几千年的历史。全盘西化是不可能的。再说西方文化传统也不止一种, 到底是西化哪一种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矛盾。在台湾政治现代化进程中, 传统文化一直是正面力量。儒家传统不但没有阻碍台湾的发展, 而且在近代曾三次拯救台湾。第一次是日据时代。台湾汉人凭借传统文化与日当局对抗。第二次是1950年之后。牟宗三等学者每个周末都开课讲国学, 有时听众多达上千人。在这种反省中, 台湾从废墟中重新站起来, 继续前进。第三次是促成了台湾的全面政治转型。在经济现代化方面, 国学在国外也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功成名后就著有数十万字的《论语讲义》, 他的“论语算盘说”理顺了谋利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对日本的经济现代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所长郑卜五认为, 真正的儒家思想讲究的是“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如果泛政治化地考察文化, 那么不只有儒家可以拿去泛, 任何宗教也都可以。国学并不必然导致落后:“不仅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 西方传统文化也一样。用“先进”、“落后”来衡量传统文化, 未免失之于简单化。发展传统文化也是一项自由权利, 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就是多元的、发展的。
儒家文化已在国外大放异彩, 很多精华正在被全世界各地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认为, 西方的人文学和人文主义基本上是反自然的, 对自然有侵略的倾向。但儒家思想要求人类既要和自然保持和谐, 又要与宗教保持相辅相成的关系, 所以它的内涵比较宽广。比如“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这些观念正逐渐被西方知识分子接受, 成为最朴实的伦理。企图割断历史传统, 通过一味学习西方而实现现代化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政府有这样一个说法:“尽管我们讲英语、穿西装, 但新加坡人不是美国人、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如果在更长的时间里新加坡人变得与美国人、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难以区别或者更坏, 成为他们可怜的仿制品 (即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 , 那我们就丧失了与西方社会的区别, 而正是这些区别使我们能在国际上保持自我。”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必须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根基。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指汉族的传统文化, 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必须得到传承。另外, 汉族的传统文化也不仅仅简单地理解为儒家文化, 诸子百家, 各有所长。中国还有一个目前远未完成的任务, 那就是必须在传承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形成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化之后屡遭重创, 国人纷纷对传统文化给予抛弃。致使传统文化元气大伤。这必然会导致国人的精神危机和民族的认同危机。新中国的前三十年, 延续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产阶级”的“革命”认同。后三十年, 则一直存在认同之惑, 所以寻找一个新的认同迫在眉睫。新世纪从民间自发兴起的国学热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这时候, 回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寻找精神财富, 并以此为起点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就成为当然选择。当然, 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应当警惕封建主义死灰复燃。
十六届四中全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做了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评论界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将努力发掘作为执政党的核心价值, 这意味着执政党对“革命党”形象的告别。执政党强调稳定, 表现为协调、对话、避免冲突和维护稳定。执政党的哲学应该是发展的哲学, 不再以“领导全国人民继续革命”作为合法性的来源。告别革命话语之后, 则必须要新的政治认同来填补空白, 建立文化, 族群和政治体制上的认同是走出革命话语的必然选择。
摘要: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以改革发展稳定的理论框架来引领, 以中庸现代转化——中论的方法来实施, 遵循实践提出什么问题, 理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思路, 走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宪政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反思历史,立足中国特色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2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设计示例
1.导入的过程
教师直接点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也做出了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大业。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关于“一国两制”,教师应当首先让学生结合政治所学知识,解释其内涵,“一国”指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前提,“两制”则是指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教师重点分析以下问题:A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民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一个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方案)。B中国共产党对统一后的台湾的基本政策。 最后教师放香港或澳门回归时的有关录像资料,并由此引导学生总结“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观看香港或澳门回归时的录像,使学生在回到当时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再一次感受到祖国的伟大、繁荣与昌盛,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展望台湾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给台湾的同龄人写一封表达大陆学生渴望台湾回归的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中共十三大。教师简单向学生介绍、解释下列概念:A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依据:是我党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在深刻分析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出: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然后教师明确指出,大会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讲述时要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十三大使这一理论在认识上前进了一大步。还应该引导学生结合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贯彻执行这条基本路线,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4.课后学生活动的提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3
一、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实际需要
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现实情况。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坚决实行拨乱反正,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在这个发展过程形成的法律体系必须也只能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大局和中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民事诉讼法(试行)、经济合同法、商标法、律师暂行条例、海洋环境保护法、食品卫生法(试行)等一批法律。正如马克思所一再指出的,法律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这是我国法律体系最鲜明的特征。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根据相关统计,在我国,大约有10多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组织。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也是中国人民政治选择的结果,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的现实,也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根本特点。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理所当然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领导核心。关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一系列重要的会议上都表现出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的同时就指出,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从那以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把法制建设和立法工作放到重要地位。1997年十五大、2002年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07年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党中央所提出的这些目标在全国人大的工作中得到贯彻。2003年李鹏委员长代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2008年吴邦国委员长代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2011年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是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由此,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正确领导和努力推动之下构建的。从这个意義上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以顺利形成的根本保障,在党的领导下构建形成的法律体系,理所当然地以党的领导为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三、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结合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在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法制建设也开始了它的重建过程。所以,法制建设的恢复重建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
1981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授权广东省、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所属经济特区的各项单行法规的决议,开启了改革开放后授权立法的先河。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法制建设提供了许多实践经验,丰富了法制建设的内容,比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实践,就直接推动了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体系实际上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制度化、法律化。另一方面,法律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又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更多的法律基础和法律支持,为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深化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法律环境和条件。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必将更加突出,更加需要法律的调整和规范,需要以法律的手段加以规范,更加离不开法律体系源源不断的法律供给。
四、在法律体系的构建上,与其他国家不同
其它国家相比,尤其是和前苏联相比,我们在法律体系的构建上,有着很大的不同。2001年3月9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鹏委员长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为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据此,我国对法律体系的划分是七个部门,这七个法律部门涵盖了国家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社会关系、国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国家与公民、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组织、各个党派之间、各个民族之间、各种组织之间、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重要关系,使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应当实现有法可依。而前苏联是划分为十个部门,有学者曾经就此专门做过调研,前苏联的十个部门有国家法、行政法、劳动法、土地法、财政预算法、家庭法、民法、诉讼法等。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4
1840年鸦片战争后,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经创造了灿烂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中华民族被甩在了世界发展大潮的后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着社会变革;实现社会变革, 必须具有代表中国社会前进方向、能够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先进的阶级力量。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 才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什么样的阶级力量才能肩负起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领导责任呢?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 从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都未能把中国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况中解救出来。只是在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 中国革命才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历史证明,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救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的领导责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自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峰回路转, 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种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以社会主义为发展前途的。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统治的结束。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 从此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中国的现代化从此有了社会制度的基本条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就是近现代中国史的一个根本结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为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成果, 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了旧中国几十年所不可能有的建设成就, 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们党义无反顾地带领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同时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新思考。1982年在为党的十二大所作的开幕词中, 邓小平同志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的发展, 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 就是围绕这样一个鲜明的主题展开的。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无比生动的、辩证发展的进程, 是一个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历史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30多年来, 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08年我国GDP已经超过30万亿元, 居世界第3位, 比1978年的世界第10位上升了7位, 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07年的近6%。30年间GDP年均增长9.8%, 较之世界经济平均增速3.0%快3倍多。按照世界银行标准, 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我们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 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上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社会主义的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
20世纪90年代后, 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陷入低潮,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风景这边独好”, 展现出勃勃生机, 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目光。近几年来, 国外舆论界和学术界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中国发展道路”的议论十分热烈。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的惟一正确的道路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要求, 因而能够把13亿人民凝聚起来, 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地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追求消灭阶级压迫、消灭剥削制度的“大同世界”, 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是人类社会憧憬的理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奥秘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 描述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 作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 指出社会主义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终将战胜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 社会主义作为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理论一直鼓舞并激励着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 社会主义实践尽管在曲折中发展但已经显示出不可战胜的生命力, 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毫无疑义, 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要吸取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 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但是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 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 有着其固有的质的规定性, 有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 清醒而又坚定地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整个国家和事业发展的领导, 坚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因为这样,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得到亿万中国人民的拥护, 才能从本质上代表中国人民的利益, 不断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 显示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伟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的命根子, 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容改变, 中国过去没有、今后也决不会走改弦更张、改旗易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因而能够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大地上真正活跃起来, 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列宁早就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 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 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着眼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 着眼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 形成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外交、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方针原则和政策制度, 形成了“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所有这些, 都体现了鲜明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 是植根于中国大地现实土壤中的活生生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5
教学目的:通过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使学生牢记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族人民神圣职责和义务,自觉与破坏民族团结行为作斗争。
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和当地民族的分布情况,收集有关资料。
(2)用具体事例让学生去感悟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教学用具: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提问: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想?
学生答:(略)。
导入新课:祖国今天的繁荣景象离不开党和政府对各民族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它们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和睦团结,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三。努力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和睦团结。(多媒体显示)
结合思考题学生自学.
(1) 为什么必须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2)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3)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
(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少数民族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5)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什么是自治权?
(6)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7) 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民族政策?
(一)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讨论分析):公元前2,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今天中国的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地方都在秦朝统一政权管辖下,并设郡县加以统治.汉朝继承秦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更加强大.经过秦朝的开创汉朝的巩固与发展,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多媒体显示):”中华民族分布图”
请学生分析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承上启下)怎样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呢?
(多媒体显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提问: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
学生答:(略)。
教师小结: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坚决反对大民族
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长期以来汉族和少数民族象兄弟、姐妹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当前,妨碍我国民族团结的因素仍然存在,在国际敌对势力的影响和挑动下,国内还有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活动。
(多媒体展示)**及其所谓的流亡政府
讨论:有的同学说:“西藏经济落后,国家每年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它还搞分裂活动,干脆让它独立算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教师小结:在长期的大一统过程中,经济、文化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使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强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形成稳定的多民族共同体,因此,我们不仅不能抛弃它,而且还要帮助它及其它少数民族走上共同富裕。
(承上启下) 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
学生答:(略)
教师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了一大批大中型现代工业企业。近年来又优先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中西部地区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和资源开发项目,并实行投资倾斜,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
(多媒体展示):“西气东输”线路图
学生讲解(略)。
(多媒体展示):西部优美的风光(配音乐)
教师讲解:西部不仅具有广阔的土地,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潜在的旅游资源,为西部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承上启下)少数民族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的信仰宗教,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如何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呢?
(三)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提问:我国共建立了哪些自治区?
学生答:(略)
(多媒体展示):自治权
教师举例说明。
(多媒体展示):西藏解放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对比
学生分析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多媒体展示):江泽民的话
教师总结:加强民族团结十分重要,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因此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自觉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布置作业: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真理 篇6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如今距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过去25个年头了,改革开放也度过了29年不平凡的岁月,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和道路,始终伴随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这29年来,有过争论,有过彷徨,有过曲折,但我们一路走来,始终没有退缩。
1987年十三大的题目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92年十四大的题目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7年十五大的题目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2002年十六大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7年十七大的题目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从十三大开始,每一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报告题目,一以贯之,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又不是简单的重申,每一次代表大会都有新的内容增加进去:
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十四大概括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确定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十五大将理论定名为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党的基本纲领;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十七大最显著的特点,是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为什么要鲜明地打出旗帜
鲜明地打出旗帜,明确地指出道路,意义重大。我们这样一个拥有7300万党员的党,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国家,将人们的力量凝聚起来非常重要。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伟大旗帜。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广泛认同的旗帜。
长期以来,受“左”的思想干扰,我们曾经走过不少弯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每当我们拘泥于教条,我们的事业就会停顿和倒退,党和国家就会蒙受巨大损失,人民就会遭遇痛苦;每当我们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我们的事业就蒸蒸日上,人民就会得到福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9年,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80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才7200亿元,到2006年GDP已突破21万亿元,增长了几十倍。有关方面估计,2007年我们的GDP将达到23万亿元,人民的生活得到普遍改善,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真理,谁也动摇和改变不了。29年经济的快速增长,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找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容易的,将这个理论运用于中国,形成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理论更不容易。我们为此付出过很大的代价。
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思想解放。我们已突破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具体论断和观点,如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就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将被消除的论断;我们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果断地抛弃了穷社会主义,而追求人民的共同富裕。没有这些思想上理论上的突破,很难想象我们的改革能够不断推进和深化。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改革开放中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有人将其简单地归咎于市场经济体制,以为回到计划经济体制才可以解决问题。事实上,真正的解决之道是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回到过去没有任何出路。由此可见,传统的僵化思维、“左”的思想仍在不时地干扰我们的事业,解放思想,廓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很有必要。
胡锦涛同志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所作的最重要的总结。
为什么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将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创立的理论,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既互有联系,又自成体系,都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但这些理论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都是这个主题的展开,都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更高的层次看,这些理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恰当的理论名称。
这个名称反映了历史特点。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创立了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个理论反映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各自的特点。
这个理论名称同我们的基本实践相一致,便于人民群众理解。
这个理论名称有很大的包容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的理论还会有重要的创新,这些创新的理论都可以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回顾历史,我们在社會主义的历史长河中航行,还处在起步阶段,今后的路程还很长。洞观现实,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面临着不少困难。放眼未来,只要我们坚持旗帜和道路,振兴中华指日可待。这是改革开放29年的经验总结,也必将为未来的实践所证明。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7
同西方的“走马灯”式的“轮流坐庄”的政党制度和其领导下的“深陷危机”的经济社会形势相比,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着明显的政治优势和长远的发展前途, 其领导下的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且是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正在崛起成为世界强国。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模式。世界各国政党应该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我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 这种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2000年12月, 江泽民在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总体来说, 我国政党制度是世界历史上和当代世界上的一个完全新型的政党制度类型, 即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型政党制度类型, 既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种竞争型政党制度, 又区别于原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类型。这一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
第一, 中国共产党是核心领导, 实行多党派合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的忠诚代表成为了执政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的重要里程碑, 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这是中国革命、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 为了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 也必须会继续与我国的各民主党派密切合作。但是, 这种合作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 是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关系。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口服心服的, 是认可和坚决拥护的。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 民主党派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是他们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前途, 就是他们的前途。因此,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都与民主党派团结奋斗、勇往直前、共同合作, 取得了多党合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辉煌胜利。
第二, 共产党是执政党,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是执政党。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领导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共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其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我国政党制度的运行机制只能是合作协商, 而非竞争的机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各政党“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 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完全不一样的政党制度;是我国没有产生、存在在野党、反对党的客观根据。我国的民主党派与西方国家的在野党不同, 它可以直接参加各级政府、人大和政协, 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优秀成员在有些部门甚至可以担任正职。民主党派的这种参政权, 受到宪法和法律及其他制度的充分保障, 根本不需要像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那样只有通过竞争获胜才能参与国家政权。在我国政治生活中, 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可以尽其所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
第三, 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实现广泛民主与高度集中的统一。我国是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在这样的国度里, 没有一个集中统一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绝对不行的。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 在这种形势下, 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行集中和坚强有力的领导。不这样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实现不了的。另一方面, 党还要赋予全中国人民以广泛的民主,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偏废上述哪一方面, 都有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就是达成这种最广泛的民主与高度的集中统一相结合的最好的制度安排。在这一制度安排下, 非常方便于民主且快速决策, 决定了就办, 很少扯皮, 能办大事, 这是邓小平一再强调的我们制度的效率比较高的优势。西方政党制度表面比较民主, 即一个重要政策需要经过参议院、众议院和总统等几道关卡通过才能实行, 有的时候还要经过辩论才可能达到观点的统一, 这就需要很长时间。待该政策通过时, 可能已是“时过境迁”了。有的事关国家急需落实的政策, 由于党派之争, 长期处于辩论之中, 而不能及时通过。这样做表面看起来比较民主, 实则害国、害民, 很多战略机遇都稍纵即逝。
第四,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利于充分反映、代表各阶层利益, 有利于实现相互的监督。政党是一定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反映者和代表者。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 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那部分阶级、阶层、集团利益的代表, 能够反映社会上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能够提供一种中国共产党自身监督之外更多方面的监督, 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工作。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两者所处的地位不同, 代表的侧重面有不同, 因此需要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座谈会等形式来经常交流各自的思想和认识, 通过交流和讨论而达到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共识。而且通过这些形式还可以达到互相监督、互相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目的, 这就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所体现的公平、公正优势。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第五, 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社会和政治的稳定。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对于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国家来说, 是一个最难得到最为宝贵的保障条件。改革开放以来, 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的社会和政治是稳定的, 甚至比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例如美国等国家都还稳定。美国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重大恐怖事件, 校园枪击案等也时有发生。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国也时常发生恐怖事件。中国还很少发生类似的严重事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国实行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起到了某种“稳定剂”的作用。所以, 江泽民曾特别强调指出:中国的政局要稳定, 就必须稳定 (多党合作) 这个格局。“这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 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就在这里”。总之,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争斗, 避免了政党互相倾轧造成的政局不稳和政权频繁更迭, 有力维护了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经验
第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 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政党制度同政党一样, 都是历史的范畴, 它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正如周恩来指出的:“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 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抗战时期, 国民党蒋介石奉行妥协、分裂、独裁的政策, 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反民主党派、反人民。为了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 就必须同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政策作坚决斗争。在这些问题上, 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具有一致性。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正是在反蒋抗日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共事关系。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民主党派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在这个基础上党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不是哪个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 而是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人士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伟大成果。这一政党制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都起到了重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 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第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民主党派花费了很长时间和血的代价才最终认识的, 民主党派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中国各民主党派经过二十余年的曲折探索, 直至1947年在国民党蒋介石的残酷镇压下, 经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 才认识到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各民主党派是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的, 这个重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最终地取得胜利, 从而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由此可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主党派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选择, 是不断夺取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因此, 全国人民必须永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 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解放战争时期, 有人试图在国共两党间走第三条道路, 即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由于这种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与国民党蒋介石奉行的专制、独裁政策相悖, 遂遭他们的血腥镇压, 这一方案成了泡影。历史表明: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符合我国国情, 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并且已经使全国各族人民进入了小康社会, 使我国成为世界中等偏下收入的国家、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世界经济强国。因此, 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方向, 为不断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四, 正确认识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充分发挥他们的参政议政作用, 坚定不移地同他们永远密切合作。2005年2月,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完善表述了中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 中国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此后, 中共中央更加注意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 反复强调在各级政府中要选拔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优秀分子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而且要使他们有职有权, 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各级政权中担任正职。据统计, 截止到2006年底, 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3.1万人, 他们对分管的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2006年, 中国致公党副主席万钢和无党派人士陈竺, 分别担任科技部和卫生部部长。中共中央还注重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智囊团作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先后就三峡工程、苏南及浦东开发、京九铁路及沿线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重视防治“非典”等问题, 进行考察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重大建议200多项, 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提出各项建议9万多项, 其中许多意见和建议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采纳。
“看似寻常最奇崛, 风景这边为独好”。与欧美政党制度经济制度导致世界“金融危机”衰败景象相反;中国共产党推动了中国经济大踏步前进, 使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还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特大冰雪、地震和洪涝灾害。我们坚信,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中国人民义气风发地奔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高治平]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 这一制度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及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同西方的“走马灯”式的“、轮流坐庄”的政党制度和其领导下的“深陷危机”的经济社会形势相比,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着明显的政治优势和长远的发展前途。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8
一、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一个继往开来、催人奋进的报告, 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新思路;对统一全党思想认识,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报告全面总结了我们党过去五年以及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基本经验, 全面阐述了当前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新思路,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进一步激发了全党、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六大任务, 把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深刻全面地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民生问题, 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报告中提出,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 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这个总结, 实事求是, 凝聚了党心民意, 也为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报告不仅是政治宣言、行动纲领, 更是强大的精神动力, 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这必将激发亿万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巨大热情和干劲, 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实践, 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二、全面把握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一) 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定义和“四个必须坚持”,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 系统回答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同时, 还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
(二) 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果”
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新世纪新阶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新问题, 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 坚持以人为本,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只有这样, 才能够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我们的伟大事业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精辟的论断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三) 关于“推进我国和平与发展”
报告指出,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 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这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 国际上不时有人鼓噪“中国威胁论”, 甚至借机大做文章。事实胜于雄辩, 从中国参与国际维和, 到印度洋海啸援助;从朝核“六方会谈”的成效, 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这些都表明, 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必将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 就是我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宣言。
三、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对履职尽责的启示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怎样才能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 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和顺应时代潮流, 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 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因此, 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契机, 把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一个“学习型”的人才。特别是在工作上要加强与时俱进, 工作理念要创新、工作内容要创新、工作方法要创新。
(一) 成为学习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的飞速变化增长, 会对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社会的政治、文化、观念等也必然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现代的科技文明, 高新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迅速地打破国界, 世界各地的发展变化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方式波及国内, 需要学习的知识、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日俱增。这一切要求我们思想理论工作者必须成为学习型人才, 成为复合型人才。
(二) 成为学习型人才是我们自身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我们不懂得、不熟悉、不掌握的东西很多, 必须在实践中加强学习, 加强锻炼, 不断探索, 把坚持学习作为紧迫而又长期的重要任务。不仅要学习政治理论, 而且要学习经济, 学习先进经营管理, 学习现代科技文化。只有不断加强学习, 锲而不舍, 提高自身素质, 否则将停顿不前, 将会变成一个知识贫乏的人, 即便你是一个工作上尽心尽力的人, 也难以胜任新形势、新情况下的工作, 最终因为不称职而被淘汰。
(三) 切实把学习、宣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
党的十七大不仅科学回答了我们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而且为如何提高执政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 我们要坚持先学一步, 学深一层, 学透一些, 融会贯通, 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宣传努力营造一个浓厚的舆论氛围, 引好路, 带好头, 作好决策。
(四) 抓好工作落实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9
作为一名以高教理论研究为己任的学者, 我赞同周远清教授的上述判断, 这三个具有举全国高教理论和高教管理界之力协同攻关意义的高等教育重大理论研究阶段, 确实值得很好地总结和研究。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尽管具有全国性的无论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得以认可, 还是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得以承认的高等教育研究发端于改革开放初期, 经最初10来年的探索发展不仅导致了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起了积极作用的诸如《高等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的一大批学术论著的问世, 而且形成了对高等教育及其发展认识和体制、管理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批应用理论成果, 尤其是对高等教育属性和规律研究、高等教育战略研究、高等教育结构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高等教育评介等, 对指导我国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产生了理论引领的作用。但客观地说, 这些研究或出于学者个人及学术团体满足学术志趣的需要, 或出于解决当时高等教育以及大学改革发展遇到急需解决的一些现实问题的需要, 多少有些就事论事的痕迹, 还不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以及超前性。当然, 缺乏整体系统的理论思维至今仍然是我们事业和组织改革发展及管理中尚未根本解决的并非仅限于高等教育体系的问题。
但必须指出的是, 发轫于1993年, 由国家教委高教司发动, 多达数十个单位数百位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管理者参与, 先后持续4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以及先后起始于2007年、2010年由时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提出并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推动的“高等教育强国研究”, 以及旨在30多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及构建“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在笔者看来就是既涉及高等教育宏观改革发展治理, 又涵盖微观的具体的高等学校办学治校育人的关于高等教育整体性、系统性、超前性的宏大的理论研究, 其意义不仅在于参与的人数之多、研究的时间之久、成果的影响之大, 更在于其不同于以往或局限于学科建设需要的学术研究或限于解决局部问题需要的现实研究, 而是针对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宏远目标, 从而整体系统地梳理、总结和研究了高等教育的一系列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 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既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又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
如果说上述三大研究有什么内在联系, 就在于它们不仅体现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就具有了高度的理论自觉, 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理论思考走向理论成熟过程的缩影和反映, 并且在推动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其理论完善的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 如同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在关于“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课题设计时就指出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构建的过程。”随后刘献君教授在一篇文章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创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2]所以, 我们还不能说我国现在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但是, 无论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还是高等教育理论本身已有的大量丰硕的成果, 均使我们有足够的底气把历时30多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和高等教育理论探索实践, 视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理论的思考走向理论成熟的自觉,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正是在这个理论自觉的过程中健康发展和不断进步的。
可以说“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研究的初衷出于思考和解决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实践遇到的诸多问题的需要, “高等教育强国”研究则是基于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引领、推动作用这样一种高屋建瓴的认识后对极具战略意义的“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及“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宏大问题的理性论证, 而“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对30多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所产生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能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概括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改革发展具有整体性、宏观性及统领意义的高等教育理论进步的三个重要阶段?笔者对此持肯定的态度。事实亦然, 对高等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如此重视而且是有目的、有组织、有层次的推进之本身, 就足以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是循着从理论思考走向理论成熟的路径前行的, 说明了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不仅具有理论的自觉而且力图于高等教育成熟理论的建构, 这无疑也是三次重大研究的关联性及价值所在。
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参与者之一, 邓晓春研究员根据“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具体内容把其理论贡献具体归纳为如下八个方面:科学地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的内涵;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认识, 明确地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外部关系规律和内部关系规律;明确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社会属性、功能及使命, 为其战略重点地位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提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提出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涵;提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理念, 明确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内涵、重点和难点, 及各项改革之间的相互关系;提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教学及其改革的新理念, 明确了中国特色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改革使命、改革方向、依据和重点;提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新思想、新理念等[3]。笔者同意上述归纳, 但如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视为在高等教育从理论思考走向理论成熟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一个重要研究阶段, 那么根据这个立场我们似可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其成果“高等教育理论要点”对我国高等教育自觉于从理论思考走向理论成熟所做出的贡献, 做如下更集中、更具概括性的解读。
一、全面梳理和思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理论问题
“高等教育理论要点”涵盖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涉及的14个方面共60条, 其重大理论贡献之一就是:全面梳理并思考和回答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要素亦即其理论和现实问题。其中:“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历史、现状以及国际宏观背景出发”,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十四、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共16条, 提出并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办学方向、党的领导及适应国情等重大理论问题。毫无疑问, 具有近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概念是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产物, 但是一旦其落户并生存于某国度自然就要打上该国度文化的烙印, 既要适应其国情需要又受其文化影响。如耶鲁大学前校长莱文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述:一个国家的教育模式要与本国的文化相适应。因此, 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无法脱离其国情的需要及约束, 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必须首先明确国家需要并据此确定方向。
而“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适应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四、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既具有生产力的社会属性, 又具有上层建筑的社会属性”, “五、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战略重点”, “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力量的作用, 为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 以24条之多且最大的篇幅在全面深刻明确地回答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规律特征及社会功能的基础上, 特别强调和阐明了高等学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以知识创新为社会责任, 提出了高等学校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以确保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任务。完全可以说这五大部分构成了“高等教育理论要点”最核心的内容, 当然也是高等教育最本质、最核心的需要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办学者必须正确认识和回答的问题。
余者“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战略”, “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 “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建立与完善国家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十二、建设一支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大计”, “十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改革高等教育的有益经验”, 则就建设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途径、方法、原则等予以了全面的回答和论述。
尽管“高等教育理论要点”在所涉内容的排序上多少存在逻辑有待严谨、对大学文化传承及创新问题尚未涉及等不足, 但是其从高等教育的属性、规律、职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办学方向、制度管理、途径方法等所有要素予以了全面梳理, 完整系统地思考和回答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有效指导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高等教育理论要点”重大理论贡献之二是:有效指导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社会科学理论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如何独到和精致, 而在于对社会改革发展实践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指导意义。作为源于高等教育实践又反作用于高等教育实践且实践性最强的社会科学理论, 高等教育理论的价值只能通过是否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得以体现。“高等教育理论要点”开篇就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把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 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 也呼唤着科学理论的指导。党的十四大之后, 高等教育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初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就是这项研究成果的结晶。”[4]这是“高等教育理论要点”课题组基于高等教育理论对于高等教育实践之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也基于这个认识。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发起者、推动者, 周远清教授早在1993年8月召开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研究”第一次研讨会上就阐明了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要点’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并且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他强调道, “课题的研究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 要认真总结我国40多年来或更长时间以来高等教育实践的历史经验……要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 适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这个课题的研究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不是一些已有文件具体政策的堆积。要在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有指导意义。所以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要密切联系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 力求比较科学、比较准确、比较完整”[5]。
其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起始于1992年国家教委召开了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 国务院转发了会议文件《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 次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在这个历史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遇到了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问题集中到建设什么样的和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这就迫切需要进行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 希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系列基本问题。”[1]由此历史背景可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初衷就是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依据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事实亦然, 历时4年之久的声势浩大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其成果, 无论是对国家整体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还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办学治校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如, “高等教育理论要点”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坚持规模、结构、质量, 效益协调统一, 即适度规模, 优化结构, 提高质量, 增加效益的发展战略方针”的思想与党和国家于2003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从而有效指导了我国在“九五”期间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通过加强国家宏观规划和地区统筹, 从总体上控制和协调了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结构与布局、质量与效益的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展;针对课题研究提出的“要根据我国的财力, 采取以重点带动一般的方针, 加强必要的重点建设”, 我们有必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 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先进水平”之战略意义的认识和重视, 国务院于1995年批准实施了以“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为目的的“211工程”;课题组尤其是时任高教司司长的课题负责人周远清教授关于“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 其内容主要包括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两方面。体制改革是关键, 教学改革是核心,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根本目的”的思想认识, 无疑对“九五”和“十五”期间的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其一, 针对高等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之间的责、权、利没有明确划分和规范, 政府包得过多统得过死, 学校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应有权力和自我约束机制, 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而形成条块分割, 单科性、行业性的学校过多, 专业设置单一, 专业面过窄, 学校规模较小, 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 以及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国家采取了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战略选择, 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就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而言, 其主要思路如“高等教育理论要点”所述:“加强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淡化和改变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 加强省级政府的统筹, 变条块分割为条块有机结合,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发展相适应。”[4]“九五”期间, 教育部根据上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 通过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建共管原部委所属高等学校, 积极开展学校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 促进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进行合并, 鼓励企业单位与高等学校实行协作办学, 促进部分中央部门所属学校转由地方政府管理等五种机构和途径, 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以来形成的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 从而很好地推进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这次重大改革成效显著, 尤其是:“合并”改变了一些地区高校重复设置, 单科性学校过多, 办学规模过小的状况, 使学校布局趋于合理;“调整”使部门办学体制得到了根本转变, 迄今为止共有509所高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 其中360所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划转地方管;“共建”改变了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 打破了过去封闭办学的形式, 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共同提高的新型学校群。可以说, 由此构建的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校管理体制为我国高等教育后来的大发展、大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其二, 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必须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这一指导思想, 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改革措施。仅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就连续制定颁发了多个关于教学改革的文件。如, 1997年出台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2000年颁发了《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 2001年制订了《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 2003年颁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等。必须强调的是, “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诸多理论贡献被系统地吸收到了1999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
毫无疑问, 国家和教育部这些关于教学改革的制度和措施的出台和落实, 对高等学校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紧紧围绕着人才培养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自觉加强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 为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更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教育学科是实践性最强的学科, 离开了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并丧失其立足之本。高等教育较之基础教育具有与社会及其实践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 由此决定了高等教育理论的强烈的实践性特征。高等教育理论的实践性不仅表现在人才培养及其学科属性的理论层面, 同时体现于高等教育理论对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宏观指导性。研究成果对当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并且至今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高等学校的办学治校育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为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总结和构建奠定了基础
“高等教育理论要点”重大理论贡献之三是:为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总结和构建奠定了基础。在时任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的倡议和推动下, 从2010年11月至今学会先后组织召开了近10次研讨会, 反复讨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诸如选题论证、课题组成员构成等相关问题。随后, 在学会新任会长瞿振元教授的卓有成效的组织下, 该项研究现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有学者誉之为“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理论总结的一个标志”。可以说,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应运而生的高等教育理论的作为功不能没。一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我国高等教育从理论思考走向理论成熟的发展历史, 时至今日确实到了有必要对其加以系统梳理总结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时候了。在对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结和构建的研究过程中, 笔者以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其成果“高等教育理论要点”为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总结和构建奠定了极为宝贵的基础。得出此结论的理由如下:
其一, 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学校规范管理的需要, 中共中央于1961年印发了简称为“高教60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由于“高等教育理论要点”恰好也是60条, 故被人们被誉为第二个“高教60条”。尽管二者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改革发展方面都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然而两者毕竟有较大的区别。由于前者是以中央下发的文件, 具有强制执行的极大权威性和法规严肃性, 所以其行文只是对高等学校必须怎样及应该怎样做出的极其简要的条款式的规定;而后者作为一项集中了国内一批著名教育理论学者、有经验的高教管理者, 且具有“政府与群众相结合, 管理部门与学校、研究单位相结合, 中央与地方相结合, 老、中、青相结合”协同研究特征的, 把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高等教育现实研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及决策研究高度结合起来的产物, 仅是一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理论成果。此外, 前者是针对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规范的制度文件, 而后者则是既包括高等教育属性特征规律、办学治学育人, 理论和现实、宏观和微观、原则与方法无不包容的, 充满了对高等教育理性认识和思想智慧的理论成果, 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回答都予以了依据充分的理论论证, 具有强烈的理论引领性、超前性, 较好地解决了1993年初周远清教授提出的“在高等教育改革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要点, 这既是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 目前更紧要的还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清楚的理论问题”[6]。“高等教育理论要点”对今天掌握高等教育理论和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 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其二, 2013年7月1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开题研讨会中, 与会者对学会学术部在多次讨论基础上提出的, 涵盖了“高等教育属性”、“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高等学校根本任务”、“育人质量与教学改革”、“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文化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几大关系”, 以及“新中国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先进思想理念”等分论课题的研究思路、框架设计等进行了具体深入讨论。对这样一个基本依据“高等教育理论要点”之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谋篇布局, 获得了课题参与者的高度认同。“高等教育理论要点”不仅本身就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探索, 而且“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要素及其逻辑也源于其理论贡献。基于此, 我们做出如下结论: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是“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又一重大理论贡献。
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离不开高等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中国高等教育理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及其丰硕的理论研究, 已经为我们着手总结和建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创造了条件, 加紧总结和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以在本文即将结尾时, 笔者必须向周远清教授致以一名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崇高敬意。坦诚言:“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倡导和推动不仅体现了周远清教授对高等教育具有不同于众的高屋建瓴的深谋远虑, 更体现了一个曾经长期担任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领导工作及两届学会会长、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卓杰贡献的老一辈高等教育领导者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对高等教育事业寄予的希望。作为参与本项研究的学者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1]周远清.从“理论要点”到“高教强国”到“思想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05) .
[2]刘献君.创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J].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2013 (15) .
[3]邓晓春.见证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理论先行”[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06) .
[4]课题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5]周远清.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指导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J].中国教育科研参考, 2013 (13) .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10
怎样才能有效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效? 这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普遍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2008年11月,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评选”活动,开始面向全国高校4万名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公开征集“精彩教案”。该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征集、评选活动,以课堂现场教学形式,生动、直观地交流教学方法改革新经验,鼓励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教学手段创新, 推动各高校严格教学管理, 规范教学过程,指导教师精心编写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案,鼓励教师研究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此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 就编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谈以下三点体会。
一、高校思政课的精彩教案内容必须既立足教材又体现与时俱进性
现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被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并且作为重大项目集中了全国教学科研力量组织编写。中宣部、教育部联合成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 组建由多方面专家组成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 按课程组建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组,编写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按照定向申报、择优遴选、集中编写的方式,编写教学大纲和一套试用教材[2],因此具有最高的权威性,思政课教师编写的教案内容必须立足于教材。
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除了必须立足教材外, 还必须不断吸收最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体现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如编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之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部分教案时, 必须补充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梦”, 这部分内容必须给学生系统阐述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因为教材编制有滞后性,不能时时更新,因此教师编写教案时应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加到教案内容中。
二、高校思政课的精彩教案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
思政教师在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彩教案内容之前,必须认真分析四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自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 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起重要制约作用的社会育人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因此,教师编写的精彩教案内容必须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教案内容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教案内容必须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和大学生认知和心理特征,以提高教案内容的针对性。
例如,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案内容的针对性,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教案内容必须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共产党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毛泽东思想,指明中华民族赢得独立解放、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的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带领我们走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通过这一历史进程的介绍,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基本原理,使其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其次,提高教案内容的针对性,不应回避重要的时代特征和现实的社会环境,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的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制约性。因为当今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当中,他们生活的社会现实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社会转型、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滞后。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不完善引发了经济社会生活的许多问题,造成了医疗、住房、教育、就业、贫富差距和社会差别的扩大及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在学校及课堂接受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编写教案内容的时候应该充分思考,如何教会学生用“唯物辩证法”对待现实中的经济混乱、政治腐败,以及一切污浊的社会现象,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提高精彩教案内容的针对性,必须针对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当代大学生最反感的教学方式就是说教式理论教学,因此要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教师必须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有所改变。
三、教师在编写精彩教案时须考虑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途径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学成功和教学质量提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深刻透彻地理解,并能牢固记忆和熟练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定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有关问题中[4],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思政课的实效性,教师编写教案时必须充分思考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途径。
第一,思政教师在编写精彩教案时应该考虑如何在教案设计上体现教学方法改革。现在很多思政教师都呼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采用现代教学方法而改变或放弃传统教学法, 但笔者认为应该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因为二者各有长处:传统文字板书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现教材结构严密的逻辑性; 而现代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运用图片、影片、声音等因素,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思政教师在编写精彩教案时还应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环节, 因为互动教学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是“主演”,而是“导演”,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教、学生单纯学的过程,而是教师、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过程,这样可以调动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主动施教,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5]。
第二, 思政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考虑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毛泽东曾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告诫全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必须通过学习———精通;通过实践———应用。因此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高校采取的只有课堂理论教学, 至于社会实践特别是校外实践就比较不受重视。而思政老师能做的事只是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中, 因此思政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必须结合教学实际在课内直接安排大学生开展讨论、辩论、小品和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有中国特色的目标管理 篇11
我曾与罗兰·贝格先生一起见过张瑞敏先生,对他如何把海尔发展为一流公司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海尔的“人单合一”体系的具体运作方式,它给我们的印象是西方的目标管理(MBO)的深入与发展。
世界上有两种体系:一是强调权威,二是强调个人责任。现在整个世界在向强调个人责任转变。MBO的目标正是将更多的权力和责任下放到各级员工和目标上。
有两个关键问题对MBO的效果有重要影响:一是MBO的目标是否找到有效的标杆,二是评估必须是透明的,而且要有公平的考核体系和道德准则。我没有从近处观察过海尔,所以不敢说海尔的做法就是目标管理的发展,至少,它是中国特色的目标管理。
一条正确的道路!
不同行业需要不同的经营方法。我认为:对于变化迅速、需要快速响应、需要创造力的行业来说,不强调个人责任或“人单合一”的企业,会比那些更注重分权和下放权力和责任的企业更脆弱。“人单合一”在中国这样发展中的企业管理环境中是很重要的,对于消费品行业这样需要主动了解环境和客户口味;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1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 认识前提:“中国特色”的词性定位
“中国特色”首先是一个中性词汇, 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经常放在一起使用, 所以就主观的认为它自身就带有了褒义的色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并不是高于社会主义。两者之间只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而不是好与坏、优与劣的关系。不能脱离普遍性谈特殊性。”[1]因此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域下考量“中国特色”一定要把握这一认识前提, 以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作用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既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以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抹杀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属性, 也不能片面的抬高其理论地位, 将其视为放之四海皆准的不变真理。
(二) 认识重点:“中国特色”的层次把握
任何真理性、规律性的认识如果不加以层次性的把握便容易成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是指要从多重层面、视角出发来观察和分析事物, 以便得出系统全面的认识。一般来说, “中国特色”宏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旗帜等;“中国特色”中观层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中国特色”微观层次指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更为具体的做法。[2]因此, 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和科学内涵时, 我们要着重区分清楚“中国特色”在该层次中的内涵指向和价值意蕴。
(三) 认识原则:“中国特色”的适用范围
该认识原则是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把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产生的科学认识及理论所进行的系统总结和升华。它是在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的理论结晶, 有其特定的历史容量和适用范围。因此, 在对“中国特色”进行层次上的把握时要特别注意其适用的具体条件和范围。一方面要避免陷入西方的思维模式、话语逻辑, 而丧失自身的理论个性和话语主权;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其不加限制的泛化和庸俗化, 这样只会曲解“中国特色”的本义, 使人们陷入对“中国特色”的片面认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视域考量下的“中国特色”
(一) 实践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般认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起点始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做好了政治和组织上的工作准备。一方面, 它修正了过去的失误;另一方面, 它确立了要开始“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惨痛的教训、总结了历史经验之后找到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 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向和发展前途。只有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沿着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建设方向前进, 才能真正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自己的路, 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创新之路。
(二) 实践过程:“中国特色”一以贯之的鲜明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人独立自主来建设的。它对待西方的先进文明秉持着“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态度, 对本国建设道路的发展方向、战略布局保持着高度清醒的认识;其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原则上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道路”, 即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而不是从本本出发;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中心、发展方式、发展道路等各个方面都彰显了本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发扬了本国的优良传统和文化优势, 集聚了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创新精神, 真正开辟出了一条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精神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
(三) 实践动力:“中国特色”永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实践无止境, 实践产生的认识亦无止境。“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属性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 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 以不断适应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 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 改革越是向前推进, 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 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 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正是在这种时代境遇下, “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拓展和丰富。比如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生动阐释和创造。为破除改革发展难题, 厚植改革发展优势提出的“一带一路”思想, 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 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
三、“中国特色”对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探析
(一)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把握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 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独特的文化渊源、历史进程和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建设理论和发展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是我们在三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找到的能够有效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中国特色”为科学的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窗口和认识视角。
一方面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我们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前提。“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所“独有”的风格、形式和特点, 毫无疑问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一个事物的特色主要是通过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而存在的, 因此“中国特色”必然要在矛盾的普遍性中得以彰显。“中国特色”内含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同的共性、普遍性, 同时也要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特殊性, 即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实现对其的科学运用和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是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关键。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是适用条件相对性和客观真理绝对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标志性存在, 同样要遵循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中国特色”内含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真理性意义,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在合适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实际, 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维度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资源有限、问题复杂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应是经过修正的, 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必然也要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而向前发展。
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要毫不动摇的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要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 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上”。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首要前提。只有牢牢的把握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现实,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和发挥, 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也要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也要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坚持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 不断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三) 认识“中国特色”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30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正确判断, 首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 全党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应该说“三个自信”的提出, 既是基于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清醒认识和肯定, 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为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方面, 在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内涵层次、表达形式时, 也要侧重对其理论体系内现有的理论成果和新的理论思想进行“中国特色”式的阐明和解释。“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认识, 只有采用人民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逻辑才有可能使大众信服, 成为一种彻底性的理论, 一种真理性的认识, 从而增强其理论自信。同时, 在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路径、发展中心、发展原则时, 也要侧重把其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赋予“中国特色”式的解读和联系。比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依据同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相联系,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总任务同中国独特的历史文明、伟大的建设成就相结合, 从而增强其道路自信。
另一方面, 在设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体系、运作模式、适用范围、运行机制时, 也要侧重把其制度设计中涉及到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组合起来进行“中国特色”的考量和阐释。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经验的基础上同本国的政治状况相结合的一种制度, 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在对各地区民族状况、经济政治特点、风俗习惯等进行了富有“中国特色”式的全面考量之后才确立下来的。通过对中国现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进行“中国特色”式的考量和阐释, 有助于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和认同, 从而增强其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陶文昭.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N].北京日报, 2011.
[2]张森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国特色”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
[3]宁要微词, 不要危机.[N]人民日报, 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荐阅读: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09-14
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05-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10-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07-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08-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09-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穷07-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会10-22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