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家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共8篇)
从儒家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篇1
从儒家文化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儒家文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等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不仅如此,部分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例如儒家的“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等,至今仍是华人的基本教育方法。
然而,从春秋末期孔子创建儒家文化,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到程朱理学,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中国,儒家文化已经不能再作为我国的主流文化,也就是说儒家文化已经失去了主导地位。因为儒家文化已经不再是最适合现代的文化了,无法有效地带动我国文化的进步。取而代之的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实际上,从春秋末期始到清朝末期,封建社会的主流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本身一直都在不断演变中,不断适应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至今。这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然而无论怎样变化,儒家文化始终是适用于封建社会的一种文化。首先,儒家文化发展至末期,已逐渐僵化,成为了统治者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阻碍了学术、文化、科技的发展,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的潮流。其次,儒家文化过分讲求纲常,成为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绳索。这一点使同样倡导对自由的追求的儒家文化无论如何也无法突破封建君主统治的思想范畴。最后,儒家文化的一些曾经被奉为经典的思想与社会制度相悖,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与法制制度相矛盾,然而利用现有文化也无法将此类问题一并解决,人们需要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具有时代性。清末我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内有思想闭塞的国民,外有虎视眈眈的列强。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解放思想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文化作为思想的产物,亦是要随着时代所更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思想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实体经济建设为中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然而儒家文化的根源,却要追溯到大一统专制集权制的长期稳定存在,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特殊标准的选官制度等等重要因素。这一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儒家文化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主流文化的可能。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虽无法作为我国的主流文化,但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仍然有很多地方值得现代社会的人们学习,儒家文化仍然是我国文化历史的瑰宝,是重要的文化产物。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适用于我国当今的国情,更加适合作为我国主流文化,能够更加有力地领导我国赢得文化竞争的胜利,从而赢得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的竞争的胜利。
从儒家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篇2
儒家思想在我国植根于汉人聚居的中土, 以地区分即是古都长安至洛阳之间, 古代中国以此为“天下中心”。中国人“天下以我为中心”的心态, 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文明高人一等, 其他地区的文化远远不及。而佛教的传入, 是唯一能够改变这种观点的。但历史显示, 儒佛道三家以及其他传统信仰已和中国文化融合, 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宗教。
中国人“以我为中心”的“天下观”, 体现在建筑物的空间分布, 建筑物沿中轴线左右分。儒家思想以这种中心论为基础, 创造出对称、安稳、和谐的秩序, 因此有“家规”出现, 亦即是权利制裁。典型的庭院式住宅——四合院的空间布局, 与大型建筑如官邸、宫殿, 甚至城市大致相同:内、外分开, 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有别。建筑学家梁思成人为, 这种空间布局的演变, 与设计无关, 而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同样, 家具的摆放, 尤其是正厅的家具, 大多以南北向, 东西两边延伸, 尽显庄肃穆。厅堂处于居宅之中央, 代表一家之主、备份之首, 从规矩中表现身份高低、长幼有序。
不过, “厅堂相当于一篇告示及一个内部检讨的地方, 一个法庭及供奉祖先的纪念堂”。所以家具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摆放, 这一点在普通家庭中尤其必要。祖先灵位一般靠北面的墙或背安放, 或放在一张神龛案桌上, 案桌的尺寸、纹饰、选用的木料都不一样, 又或放在挂墙的神龛内, 视家庭的经济能力而定。神龛案桌较一般桌子高, 因为并不是根据人的身高设计。供奉神灵祖先的祭品, 通常摆放在与神龛案桌并放的一张高脚条案上。
两张高案前, 通常放一张叫“八仙桌”的方桌, 这是一件多用途的家具, 包括祭祀时摆放食物、酒、祭品等;一家围坐用膳、与亲朋宴聚、下棋;孩子们用作书桌;有什么事内外活动, 又可凑合着使用。这类方桌是最常用的家具, 随处可见, 可放在屋内不同地方、店铺及花园。即使在今天, 八仙桌在中国各地的家庭中仍很普遍。在一些古老的或重修的传统式住宅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正屋靠北墙的地方或庭院里摆放着由软木制造的方桌, 可见其虽然颇沉重, 但十分方便。
家具的选择, 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情况、品味、爱好、社会地位;如何分布则是一处乡村一处例。比如在皖南地区, 民居一般建两至三层, 聚落较密, 特色是雕刻精美的木质隔间、棂格窗和门。正厅在地下层, 前有天井, 内外空间没有墙分隔。条供桌和方桌靠着“太师”板墙, 通常左右两侧各置一椅, 富有人家多用“四出头官帽椅”。由于这椅子搭脑两端及两个扶手的一端均出头, 很像官员帽子上的两翼, 故而得名。“四处头官帽椅”尺寸大, 代表地位高, 只有家中辈分最高者才能坐。也有在椅子的靠背上加以雕饰, 显示身份地位或性别。“南官帽椅”是指线条流畅、造型小巧、易于搬动的椅子, 多见于江南问人家中, 放在客厅两侧, 排列整齐。不过, 这是一般的摆设, 细节分别在木料、风格, 代表了家庭的经济地位和品味。即使在中国古典家具的黄金时代, 即明嘉靖至清康熙年间, 由于名贵的木材如紫檀、黄花梨等, 必须从东南亚进口, 而且随着中产阶级财富增加, 他们对名贵木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因此供不应求, 变得十分昂贵。不少普通家庭用可搬动的凳子, 或雇木匠打造一些竹椅、软木椅等, 共日常或庆典使用。
中国居宅将就对称的布局, 与宇宙论中“平衡”“阴”“阳”有关, 亦与美学原则中的“虚”“实”有关。这些原则支配着各种显示辈分地位的家具布置, 如老幼、主客、男女。这种根深蒂固的关系原则和二元性, 在汉语中很常见, 例如以“高低”表示高度、“多少”表示数量、“左右”表示方向、“富贵”表示财富、“君臣”“父子”表示伦理关系等。
最早的椅子, 是可折叠的, 也称“马扎儿”, 是由胡人“胡床”演变成的, 在汉灵帝时从中亚传入中国, 迅速地由皇帝传到民间, 更成为战场上的坐具, 证明用途多样。有了胡床, 人们由原来的跪姿变为垂足而坐。另一有关早期的椅子, 是慈觉大师圆仁藐视开成三年在私立会见一位来访的使节时的情形:“相公及监军并州郎中、郎官、判官等皆椅子上吃茶, 见僧等来, 皆立起, 作手立礼, 唱:“且坐。”即俱坐椅子, 啜茶。椅子引入中国时是寺庙家具, 到了唐代中期, 逐步进入世俗生活。
宋代时, 人们已从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坐在椅子上, 表明家具已经成为住宅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 画图也许不能忠实的反映出实际的生活环境, 然而五代时《韩熙载夜宴图》的宋代版本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宅第的内部装饰。分隔空间的屏风变得更高更大, 由此可见房屋的面积和椅子的高度。画中的桌子和椅子高度相差不大, 饮食放在小桌子上的习惯一如以前。
生活水平的提高, 不仅使礼仪和社会习惯发生了变化, 还带来了改变社会行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观点。在席地而坐的时期, 高椅子是特权阶级才可以坐的, 其他人要遵从社交礼仪和社会地位坐在较低的位置上, 有了椅子, 这种情况从此改写。一位权威人事曾写道:“选择椅子的决定是一个复杂的文化抉择, 而不是技术上的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 宋代社会各个阶层的财富都有所增长,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 人民选择坐椅子的生活方式既是“繁荣的象征, 有事繁荣的产物”。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 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模式,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经历了重大的变化。随着新旧意识的更替, 社会组织瓦解, 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的改变, 任命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具和家居的构造意识也在不停的转变, 年轻一代要求有自己的、自由的空间, 生活享受代表自由主义、轻松舒适, 家中传统的家具布置及其象征意义已经消失, 传统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荡然无存, 被两代人的小家庭取代, 家庭已经从处于约束下的群体转变为一个私人生活的安乐居所, 与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相关的装修业、家具业等, 在中国各地正在蓬勃发展。“现代化经济”为中国带来了崭新的社会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无限憧憬, 中国在蜕变中尽显活力, 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正在改写, 但也并不影响新的秩序与传统相结合, 且二者更显熠熠生辉。
摘要:要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入手探讨中国传统家具, 就比如采取一个宏观的、开放的角度, 跨越不同的学术范畴。在讨论“家、家具、家庭”这蕴含丰富意义的大前题进而分析。以文化为体的研究, 不仅要探讨中国人对家具、建筑的构造理念, 还要围绕他们的生活方式讨论。而文化这条主线是是重要沿袭的, 以此为脉络, 深入探究。
关键词:儒家文化,传统民居,传统家具,家具设计新观念
参考文献
[1]闫惠, 闫寒.《儒家文化》.时事出版社, 2014.
[2]张焕君, 谢耀亭.《一本书读懂儒家文化》.中华书局, 2012.
[3]米鸿宾.《道在器中——传统家具与中国文化》.故宫出版社, 2012.
从儒家文化到近代理性 篇3
当西方列强在上世纪中叶仰仗坚船利炮突入中土以后,所谓“夷狄”和华夏的关系颠倒过来了。堂堂中华帝国不只是经济凋敝、政治腐败、军事无能,而且从统治的神经中枢到村野市井小民普遍表现出惶惑、无知、幻想和盲目,整个民族无法以理性应对危局。第三批“走向未来”丛书推出的一本新著《儒家文化的困境》,便着眼于从后一个方面纵观近代文化的嬗变。作者通过解析近代士大夫文官集团的价值观念、认知定势和下层民众的社会心理的无理性,揭示出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体系已经被世界历史的发展推向了绝境。作者透过史料体察历史人物的心态,从历史事件背后看到了变更中华民族整体文化观念的必然性。他的研究和表述透出颖慧的思辨格调、活泼的想象力和鲜明的时代感。
一、儒家文化的衰朽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上,儒家文化所制定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人际关系,和行为的规范、道德信条、思维图式和社会理想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方面都曾经发挥过积极的功能。然而,近代以来,儒家文化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面前几乎完全丧失了应付的能力。它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竟反过来压抑了中国人的现实感,理性变成了无理性。它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巨大的精神屏障。在儒家文化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士大夫文官集团,依据儒家的观念逻辑对现实作出的判断和选择,显得那么迂腐荒诞。儒家文化为何陷于如此困境呢?
萧功秦认为,正是儒家思想体系中蕴含的传统的文化心理定势和认识思维机制二者之间的耦合,造成了近代文官集团的观念的僵化。他指出,中国正统士大夫对于异质文化采取本能的排斥态度,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在历史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华夏中心”的空间概念。按照这个概念,文化传播只能是由华夏中心向四方夷狄辐射,不存在多元多因的交汇并融,更不存在由外向内的选择吸收。因此便形成了礼教至上、用夏变夷的超然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又进一步诱导出固定的认知思维模式,即根据先定的圣学权威规范作为现实事物的价值评价的尺度,用强制性附会的方法将任何新知识、新概念直接同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貌似合理、实则荒谬的圣学演绎过程,从而造成感觉与现象、名词与概念、观念与规律的严重背离,歪曲排斥异质的先进文化。在这样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的制约之下制定的一系列应对危局的国策和战略必然是与现实事物的发展相距甚远,迂执可笑,罅漏百出。当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际,封建朝廷里的顽固派和清议派的士大夫们反对进行政治和文化观念的改革,他们把民族存亡、国体政体的存亡同祖宗之法、圣学权威的存亡视为一体,沸沸扬扬地捍卫国粹、攻击西洋的“奇技淫巧”和“颓风败俗”;然而,他们又不能不在历次中西武力的较量中品尝到酸涩的屈辱感。为了急于宣泄这种文化屈辱感,他们通过文饰、曲解、迁怒等等消极的心理防御方法,设置虚幻的精神胜利来求取精神的逃路。下层民众中对于民族压迫产生的强烈的排外情绪,以及他们原始的自发的带迷信色彩的反抗,反而为统治阶级打肿脸充胖子提供了可资利用的途径。其结果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列强争独立自由平等的奋斗可悲地成为抵制先进文明的愚昧的闹剧,千百万民众的流血牺牲只换得统治者一时片刻的精神幻梦的满足。中国的命运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西方列强侵凌愈广愈深,中华民族的痛苦愤怒亦愈广愈深,从而就愈是本能地排斥否定西方文化,其结果是使得中国愈加封闭落后。我认为,萧功秦的这一分析,大体上是符合近代历史实际的。
中国文化并非先天就具有僵化凝固的特质。为什么独独儒家文化被历史选为中国观念文化的主干,为什么它在近代又遭到历史的汰弃?这就必须研究儒家文化观念体系的特质和它的社会功能。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依靠经营农业谋求种族的生存繁衍。家族是从事生产的基本经济组织,也是构筑民族整体的基本社会组织。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宗法名分制度是限定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权益,维持社会稳定的基本制度。儒家文化便是家族制度的观念形态的反映。它所树立的礼义规范、名分责任观念、亲亲和尊尊的原则、仁爱大同的理想、笃实进取和谦恭俭让的人格,都为家族制度的巩固和延续提出了理论的依据。它最大限度地适应了家族制度下生活的人们的普遍的社会关系形态和精神心理状态。因此,建立在家族制度基础之上的封建中央集权,只能选择儒家文化来作统治的思想,使之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信奉的价值体系。家族制度和中央集权专制政体是决定着中国文化主导观念的选择的关键因素。
西方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立,实质上是先进的法理社会和落后的礼俗社会的对立。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典型地反映了礼俗社会的固有意识:它以群体的和谐生存作为最根本的社会理想,不重个体生存的意义;它将人在既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角色身份视为人的本质,否定人的天赋平等的权利;它崇尚远古传统、长老智慧和习惯经验,用这些来检验规范人的认识,不重个体的独创经验和理性良知;它对于自然界抱神秘敬畏的态度,将人天之际的交流感应现象夸张为普遍的宇宙模式,将人间的人伦等级秩序放大为宇宙自然的秩序,限制了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科学探索;它以人情礼义调节人际关系和权益分配,而不是以契约方式达到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协调;它以家族制度的原则和活动机制来建立和控制政治威权,将等级森严的国家融合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因而将具有强化族体凝聚力的祭祀、文教、艺术作为政治权威的补充和辅助,将法律依附于伦理道德,并且法律片面地限制为刑律,据此,既不可能建立独立而稳定的政法制度,也不可能发展独立的文化、教育和宗教;它主张“均平”、“节欲”、“揖让”、“明道非功”,遏制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以牺牲优胜一方的发展谋求族体内部固有的平衡;它标举人的自省、慎独、修身养性,以私德作为评价善恶的唯一尺度,没有建立与法制相配合的公德标准;……总之,儒家文化是适应于农业自然经济水平的、与家族制度和封建专制相配合的、重在协调控制族体内部人际关系的、以维系群体的天然和谐生存为目的的观念文化。世界工业革命以后,整个人类的历史宣布了礼俗社会必然衰亡的命运。
萧功秦的著作,与其说是在分析儒家文化的困境,倒不如说是在分析儒家文化给中国士大夫们造成的精神困境。他在分析前一方面时失之笼统粗略了,而在分析后一方面时则相当精细而深刻。他感受到那些自幼接受孔孟之道熏陶的怀抱安邦济世之志的人物是怎样陷入到直感与观念、理性与感情的矛盾之中。
二、儒家文化意识的无理性
萧功秦在他的论著中,对于近代士大夫文化心理的分析,并没有简单地归结为个别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没有简单地归结为统治集团的阶级实质,他始终注目的是,在上层统治者和下层民众中间、在决策者和执行者中间普遍存在着文化意识的无理性。正是这种无理性,使得人们不愿意睁开眼看一看最简单的事实、不能够体会一下最直接的经验,一任被幻想和情绪所牵引,宁可信奉祖宗的教训也不敢接近最明白的真理。萧功秦指出,在造成中华民族文化意识的无理性方面,儒家思想有最大的责任。我赞同他的这一看法。他为了剖析这种文化意识的无理性,从历史学角度,指出了文化中心观念发生的渊源;从发生认识论角度指出儒家文化只重同化功能不重顺应功能的认识机制的特点;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指出中国传统思维的模糊性、意念性;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指出士大夫们的矫饰、妄想、泄怒、自欺以及下层民众的盲从、迷信和集体催眠感应;从传播学角度,指出人们在接受外来文化时的歪曲和主观选择……由于分析角度丰富、范畴新颖,这部历史著作所描绘的历史现象便立体地逻辑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但是,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分析仍旧是不大满足的。这不仅是有感于作者在实施这些多角度的观察的时候,他所运用的分析范畴还没有完全同历史现象非常恰切地融合在一起,时而失于外露和生硬,更主要的是觉得作者还没有在总体上向读者说明,为什么过去不乏理性色彩的儒家文化,到了近代却蒙蔽着人们的理性精神?我们说儒家文化曾经是具有现实感和理性色彩的,是在什么意义上讲的呢?仅仅是就它同中国文化中其他主要成分(如道家、佛教等)对比而言,更注重培养人的日常生活的理智判断力。就它的纯粹思辨性和逻辑操作性而言,都大逊道释两家一筹,唯特在强化人的低级水平的理智感上尤为突出。儒家文化既不关注于对宇宙本质和人性本质的思辨,也不关注于思维逻辑的总结。它对于宇宙,只是混沌的感悟和推衍;至于逻辑,只是无限的比附和引申。它既非纯粹意义上的哲学和宗教,也远离科学和逻辑,然而它却是地地道道的世俗的人生教科书、政治和伦理的大典。儒家文化的所谓理性特色,就在于它完全摒弃了思辨理性和逻辑理性来最大限度地维持人的日常生活实践的理智感。这个仅有低级水平的理智感,却不具有思辨理性和逻辑理性的人,永远不会对宇宙的存在和人的存在发生疑问,永远不会对天经地义的社会规约发生疑问;即使有疑问也不能用可靠的思维工具来整理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但是,这种低级水平的理智感却足以维持他的社会生活,使他懂得自己的名分职责,懂得人伦关系,懂得克制情欲,懂得服从和崇拜。这样,单凭理智感生活的人便被更庞大的无理性的黑暗笼罩着,他只是乖觉而早熟的侏儒,永远也难以长成批判和创造的巨人。
儒家文化的这种无理性的特征同西方近现代的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也是有本质区别的。后者将人的存在的最后根源解释为非理性的力量,但它们得到这个结论的思维过程往往是高度理性的,其表述也往往采用思辨的逻辑的形式。儒家相反,它试图在人性中发扬光大的是“知礼之所止、义之所归”的理智感,而它推衍这个结果的过程往往是无理性的。譬如,儒家的时间意识是静止的、共时态的,因而其历史观表现为厚古薄今。传统是至高的完美,发展是向传统的趋同;先贤是最大的智慧,恪守古训便是子嗣的永业。它的空间意识是辐射的、一体化的。天与人在本体上是合一的,自然界的秩序只不过是人间社会秩序的衍化(而在表述时,则将意识里的推衍次序倒过来,说人间的秩序是自然秩序的对应化)。它的社会意识是以群体生存为基点,个体仅仅是由于其在群体的特定关系中才获得自身的本质和意义,因而它承认人有性别、辈份、职业、等级、地域、善恶等等区别,不承认人有丰富的个性的区别。它的人性观则是将人的社会性存在、人的理智感(道德观念)视为人性的基本,将人的生物性存在、人的情欲视为罪恶和淫邪,正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它的物性观则是重道抑器,重体轻用。事物不是以其客观物质的本质和实际效用功能、规律而存在着,而是以其同人的关系、同社会道义的关联而存在着。类似这样一整套的观念都是同人的正常的理性相逆的。正如上边已指出的,由于儒家文化的社会功能在于维护家族制度和专制制度,维系礼俗社会内部的平衡,它在思想特征上就只能把以古训形式存在的社会规约置于绝对的地位,它超临于一切理性之上,而一切理性的活动都只在于服从它。规约,要求人来学习掌握,才能在行为中自我克制,这就必需要有理智感,非理性的精神迷狂则要竭力加以避免。因而儒家文化又比任何学问都显得“理性”,然而这种理性是由真正的无理性支配的。
如果说,在近代民族危机发生以前,儒家文化在协调社会内部关系方面尚行之有效,它的表面的实用理性掩盖着它实质上的无理性的话;那么,当西方文明侵入中国以后,儒家文化要应对史无前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变局,它的厚古薄今、天人合一,存理灭欲、重道抑器等等立刻暴露了它们实质上的无理性。在礼俗社会里运用自如的法宝,来到重物质、重实利、重规律、重现世的资本主义文明面前,根本不灵了。不管中国人在感情上是否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帝国主义的炮舰和商品将儒家文化的尊严和神圣一扫而光。
三、近代理性的觉醒和中衰
近代儒家文化的衰朽,不只是表现为它无力应对世事变化,更重要的是它自身内部已经产生了异己的因素,同传统儒家文化相分离的近代理性意识。萧功秦在他的论著中叙述了一个勇于正视现实的“通其情,达其理”的洋务派人物郭嵩焘。遗憾的是,作者只是把他作为同迂腐的文官集团相对比的个别例子来看待的。郭嵩焘不过是具有近代理性意识的一批开明志士中的一位,诸如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冯桂芬、薛福成、林、容闳、王韬、曾纪泽、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都应属于这一思想系列,他们都是从传统的儒家士大夫营垒里分化出来的新人物。当然,我们并不能要求作者在他的篇幅有限的著作里评述这些人物;但是,在观察的总体上似乎可以更多地注意到近代理性对传统儒家文化意识的背离。
我这里所提出的“近代理性”的概念,主要是指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之际产生的与历史发展主潮相一致的文化意识。它是传统儒家文化自身发展的分离结果,更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传播影响的结果。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里曾经指出,清代儒家经学中有两种思想对近代思想的影响甚巨。其一是今文学派的经世致用思想;其二是古文学派的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发展,便依次打破了明代王氏心学、宋代程朱理学、汉唐许郑经学的层层禁锢,使士大夫们从儒家经典里解放出来关心当世之务,也使他们一醒旧梦,开始培养“求真”的科学精神。清代阎若璩、戴震、段玉裁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朴学的文献考据,开始具备了近代意义上的逻辑学方法。在“注意——虚己——立说——搜证——断案——推论”的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中体现出重观察、重怀疑、重证据、重比较、重归纳的科学精神。这两种思想在近代合流,相互渗透影响,使得先进的社会观和自然观中都开始具备理性精神,即超越了个人日常生活理智感的具有怀疑、批判意味的理性意识。
近代理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开海禁到办洋务,这一阶段是突破旧的观念,注重客观的不带偏见的观察,开明志士看到了世事变化的必然性。
第二阶段,是从办洋务到戊戌变法,这一阶段是在对西方各国经过了系统的实地考察以后,特别是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败以后,痛苦地反省了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弊害,接受了资本主义的制度文明的现实,进而提出了托古改制、建立君主立宪的变法思想;与此同时也开始系统全面地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哲学和科学。
近代理性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从戊戌变法失败到辛亥革命时期。这一阶段中理性意识的发展呈现着复杂的情况。一方面,民主和科学的意识有了较大的发展,以西方民主共和制度为蓝图的政治革命和以资本主义文化体系为参照系的思想革命相继被提了出来;另一方面,排满保种的民族救亡意识掩盖着政治革命的真正意义,加上政治革命的步伐急速推进,失去了同思想革命之间的平衡互协,反而使得科学理性和民主精神未能在全民族发扬光大。戊戌变法时期高扬理性意识的先进人物停滞不前,甚至又倒退到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水平。本来,儒家文化中的经世致用思想在基本范畴上就是属于传统的实用理性的。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本身只是在它的实际内涵上超越了儒家文化,但是它的思想特征并非是科学理性的。他用公羊春秋的三世说,比附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尽管他这样作有策略的考虑,然而更重要的是暴露了他的思维方法根本没有达到科学理性的水平。因而他从《礼运·大同》篇里推衍出的“大同理想”,也就经不起科学和实践的验证,成为空想。戊戌变法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并未超越君主制所能接受的限度。在这些改革思想中渗透的近代理性,也没有完全超越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水平,它只是将那种由宋明理学所限定的伦理本位的理智感重新放大为经世致用而已,它还来不及将自己发展到思辨理性的高度,也来不及用严密的科学逻辑将自己武装起来,因而它的思维成果便仅仅流于一种挽救国运的对策,被封建统治集团轻易地掠为救命稻草。更加耐人深思的是,长期被儒家文化统治的中华民族对于严复等人大量评介过来的西方文化进行了自动选择。它首先推重的是对于民族救亡特别有实用意义的进化论思想,然而对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认识论和逻辑学却表现了冷淡,而且这种西方经验论的思想在无形之中,又被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渐渐同化了。就译介者严复来说,便厌弃对于事物的本质、实体进行理论思辨,凡于国计民生关系不大的,在他看来都属“不可思议”、“不可名言”,片面强调感觉经验的重要,迷信归纳万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提出过“知难行易”的认识论,强调了科学真理的重要性,但是,他更重视的仍然是“行”,他并没有将理性认识发展到思辨的高度和逻辑的严密程度,同时他所强调的“行”又是以个体感知经验为基础的,甚至可以和科学理性的“真知”相分离的。
由此可见,由于近代中国面临的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艰巨而紧迫的政治革命的任务,一次又一次地妨碍着西方文化特别是它的思辨的科学的理性意识进入中国文化体系,一次又一次地为儒家文化的实用理性提供了它得以保存的新的形式。中国的以小生产者占到绝大多数的民众,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的水平,然而历史又不能不选择他们作为革命的主力军,他们本能地从个体经验出发,带着盲目的空想,为满足实际利益的需要而行动,这就使得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比外来文化的科学理性更有生存的社会条件。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最大的悲剧。
近代理性的觉醒和中衰,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耀眼的却最终归于暗淡的光芒,它让人看到从传统文化向先进文化过渡的希望,也让人看到要在民族的深层意识上清理旧文化的负累该是何等的困难!儒家文化确实走到了它的没落的困境,然而它为中华民族设计的实用理性的思维一心理定势却难以寿终正寝。当中国人民一次次为自己的命运和权利浴血奋斗的时候,多么需要科学的理性精神来引导!只有科学的理性取代了实用理性在中国文化的总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华民族才有可能将自己古老的文化更新为现代的文化。
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于京郊西八间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篇4
是什么?(含义):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为什么? 只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怎样做?①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⑧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国强民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
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是什么?表现?怎么做?)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措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内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为什么: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物质文明发展。怎样做:(1)必须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3)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发展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展科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继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见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通过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青少年怎样做?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思想道德建设 是什么?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为什么?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怎样做?①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怎样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
向。
④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⑤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建设模
范常态化。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主要内容:八荣八耻作用:引领社会风尚,是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标准,具有先进的导
向性。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什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怎样做?(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
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关系(联系):(1)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2)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2)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改造主观世界)
(3)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篇5
题目: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09网络工程一班
姓名:
学号: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体现一个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每一个朝代,每一种社会制度必然有属于它特有的文化属性,中国在经历历史的漫 漫长路和近代的风雨坎坷与探索之路后最终建立起中国特有的文化体系。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基础上的,是社会主 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十分重视文化的建设,毛泽东提出把旧文化统治而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的中国,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创造性的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他指 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 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 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江泽民指 出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进入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胡锦涛同志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牢 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九十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关于文化建设的一 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义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 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 义文化。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 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文化建设在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是一 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以理 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于理想和现阶段共同理想的 关系,要始终按照“四有”这样的一个整体标准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断的深化对文 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指导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原则。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什 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 标和方向,也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摄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实现最广大人 民的文化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规律,对思想 认识问题,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引导,努力析事明理,解疑释惑。
第二,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三,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 秀文化成果。文化继承者过去又找事着未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要结合时 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 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用中国实际 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 国际影响力。
第四,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
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坚 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共同理想,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 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 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 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它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治和支配地位,对于每 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之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 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文化建设中 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 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 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 氛围,营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 建设两方面。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 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 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尤其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同时,要深
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从儒家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篇6
1如何认识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答:(1)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能够有效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各种力量的总和,主要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等。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离不开有形的经济、科技、国防硬实力,也离不开无形的文化软实力。
(2)文化实力影响着综合国力中物质实力的形成和发展,是物质实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3)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愈加激烈。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先进文化是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的,因此,在我国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应提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标。(判断说明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谈谈你对培育“四有”公民的认识。
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结合你对当前主旋律文化和流行文化基本情况的了解,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答: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世界;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5试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地位,阐述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关关系。
从文化帝国主义到文化多元化 篇7
“文化帝国主义”是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具有良知的文化批判, 是指冷战结束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一种文化输出政策, 全面输出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 以达到对不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控制的目的。
文化帝国主义作为一种论说和学术理论, 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其基本思想起源于西方社会以法兰可福学派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子对战后西方文化的批判理论。对文化帝国主义概念的系统诠释, 则是由美国传播学研究巨擎,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名誉教授赫伯特·席勒 (Herbert Schiller) 于1976年在《传播与文化支配》一书中首次阐述的。席勒认为, “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 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 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他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以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 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来实现全球化的文化支配, 且在此过程中, 弱势国是完全被动的, 鲜明地昭示了他对战后西方国家 (特别是美国) 以新的帝国主义形式称霸全球的批判思想。
2 文化帝国主义渗透的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优势的媒体和文化产业, 继续推行文化帝国主义, 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淡化弱势民族的文化, 而资本主义的政治形态、经济制度、文化观念成为全球的唯一标准, 西方价值成为全球的主导。
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有三种方式:
一是在理论层次上推行以西方中心为基础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 宣扬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二战后, 美国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使美国有能力通过经济、技术和军事等援助向全球推广其民主思想和价值观念, 把美国的意识形态及文化价值观念推向全球, 使之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 从思想文化上控制全球。
二是在大众文化层次上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手段, 通过各种文化媒体传播他们的文化, 例如通过电影、电视、广播、书籍、报刊、广告、流行音乐及国际互联网, 对世界各国进行文化渗透, 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文化入超”现象。目前, 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 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 有的占到80%以上。
三是在文化性的物质产品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用品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人们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西方化。战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技术手段所支撑的大众传播媒介和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产品, 使文化日益成为日常的社会消品, 形成美国文化空前的扩张强势, 现在全球每个地方几乎都能感受到美国大众文化的存在, 比如对肯德基的推崇, 对好莱坞影片的迷恋和对美国高科技的崇拜等等。物质产品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逐渐向人们的心理层次渗透, 使得人们的潜在欲望和心理需求受到西方文化的左右, 从而使国家的社会发展失去了正常的社会心理, 对社会各领域形成巨大冲击。
3 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全球化
在21世纪, 世界文化呈现出全球化的局面。文化全球化是指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和互补, 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的局限而走向世界, 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 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文化全球化弥补了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全球化的不足, 使不同民族的交往更为广泛, 沟通更为便利, 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有益于人类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 文化帝国主义不愿意放弃控制他国文化的野心, 于是改变渗透的方式, 使其变得更加隐蔽和多样化, 于是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通过非政府组织进行传播隐蔽性更强, 在传媒业的推动下传播速度更快, 与经济手段的高度结合渗透力更强。
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人们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差异, 求同存异, 相互尊重, 竞争共处, 这也是符合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总趋势的要求。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借全球化中文化交流扩大的机会, 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 对他国进行渗透, 企图同化、消解当地的文化传统, 危及这些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帝国主义在各个层面的渗透使各个民族纷纷寻求应对策略, 希望对美国进行文化反击。法国文化部长雅克·郎向世界提出“抵御帝国侵略”的呼吁, 并于1982年在联合国作题为《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演讲中提出把“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政府间的文化政策。法国学者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反弹理论 (To rebound culture) 。文化反弹理论认为, 如果一种外来的浅层文化深度侵害另一种丰厚的文化, 经历一定的时期, 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文化就会实施反弹, 即人们就会重新认识并认可原有的丰厚文化。“文化反弹”是一种极为深刻的文化理论, 不仅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 而且为最终认识和解决“文化帝国主义”问题指明了方向, 极大地鼓舞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维护和振兴本国文化的信心, 各民族纷纷寻求多元文化的重新建构。
4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
在全球文化的构建问题上存在着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不同观点。
主张一元文化的学者强调文化发展的前提是多样性与统一性之间的平衡, 而某种程度的同一性则有利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以及人类的和睦与进步。文化一元论者否定同一文化有“文化支配”以及相应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说法, 所以很显然, 文化一元论的实质是在世界范围内肯定和推广美国文化。美国文论家詹姆逊 (Fredric Jameson) 认为, 主张同一的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肯定了美国文化。他提醒人们谈到文化全球化时民族主义问题或民族自豪和民族尊严不是唯一面临危险的东西, 人们更应该警惕其中蕴含的另一种倾向。他提出文化和民族与流行或传统文化的形式是一致的, 而这些文化形式似乎正在被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 (电视演出、服装、音乐、电影等等) 逐出并取而代之。
文化多元化强调在重新把握现实的基础上, 各文化形态要面向世界, 将跨文化传播理念作为新的文化思维方式, 以促进人类文化的交往与发展。英国学者M.费舍斯通 (Featherstone) 认为全球文化的相互联系状态的扩展可以被理解为导致全球共同体即“文化持续互动和交流的地区”的出现, 而这种全球文化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在他看来, 日趋全球化的世界文化中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实际上已成为全球化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全球化进程中, 多元文化不仅仅是指文化多样性, 更意味着文化深层次的不同, 以及这些差异性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各个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会导致文化同质化, 多元是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多元文化主义要求我们所有人具有对差异的接受能力、对变革的开放心态、追求平等的激情和在其他人的生疏感面前承认熟悉的自我的能力。多元强调差异性、多样性, 是在与整合 (integration) 、同质化 (assimilation) 等相对的意义上使用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始终站在第三世界的立场, 在对西方传媒与西方舆论的认识和评判中, 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霸权, 以保护民族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结束语
按照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文化帝国主义的侵害和支配的威胁下, 面对竞争激烈、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 加强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 提高中华文化的渗透力, 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 全球文化的多元化推动人类文化的进步, 机遇与挑战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忧患意识去寻找机遇, 去迎接挑战, 在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寻找先进文化, 作为我们的文化建设的资源和素材, 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 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0
[2]黄慧玲.美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霸权之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8.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黎风.广播影视与文化传播[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2
[5]李艳.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 2006.
[6]孟建, 李亦中.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8.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单元题 篇8
A.文化的发展应杜绝其商业性
B.要弘扬正气、发展健康有益文化
C.政府要加强监管、正确引导
D.个人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2.“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①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④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用现代动画技术制作的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获得了上海炫动卡通卫视2008年度收视排行的年度特别奖,同名动画电影也取得了高达8 500万的票房。这主要说明,为人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应当()
A.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B.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制作
C.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D.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4.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群众性戏曲小品创作演出十分活跃,涌现出一大批精品佳作。这告诉我们,要想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必须()
①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③限制通俗文化发展④立足人民群众多样的文化需求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他是爱写诗的文艺青年,他是知名度最高的普通士兵,“雷锋”这个温暖的名字,半个世纪后仍然保持着巨大的魅力。对陌生人的关怀、友善的捐助、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奉献„„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雷锋精神()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根植群众,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6.城市建筑领域文化的生态平衡,是判断城市与建筑是否先进的标准。近年来有些城市以追求“现代化、国际化”名义,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过多地拆除,造成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强调城市建筑领域需要文化生态平衡,是因为()
①不同文化艺术风格的建筑,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②在城市建筑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是城市建设的工作中心 ④建筑文化具有多样性,其空间环境情景能够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愉悦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7.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
①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②加强文化上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③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④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8.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身份不同、经历各异的获奖者身上,人们看到了理想、信念、精神和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方向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③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9.“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尊重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③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自信③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自信④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自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12.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列内容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是()
①民族虚无,崇洋媚外②文化“拿来主义”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13.《关于做好2013年度农村电影“三下乡”活动的通知》指出,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电影放映,营造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让电影下乡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农民。电影下乡活动有利于()
①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步骤
②开拓农村电影市场,促进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③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力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4.“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首《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翻唱此歌,诠释经典,再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艺表演应该()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④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5.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神州大地悄然崛起一个“最美群体”。平凡中彰显大爱,震撼中激扬正气;平民英雄让感动常在,让真情永存。这启示我们应该()
①贵义贱利,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②志存高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③崇德尚义,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④知行统一,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他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17.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8.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这说明()
A.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
B.文化消费心理决定文化消费行为
C.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
D.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19.(2012·高考福建卷)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20.(2012·高考江苏卷)2012年4月,某地干洗店店主全家不幸罹难,店主姐夫含泪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被人们誉为“信义姐夫”。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商户们还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这件事情表明诚信()
A.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B.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C.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
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21.(2013·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3年初,为响应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并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
22.(2012·高考浙江卷)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
答案
1-5ADDDB6-10DACCA
11-15DDBCD16-20CCCBD
21.【解题指南】本题以“光盘行动”这一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设计问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全面审题,明确限定的知识范围、内容指向、试题类型等问题。
【解析】首先明确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角度;设问类型属于“为什么”——“原因类”题型,要求回答这样做的原因和意义;内容指向是“光盘行动”引起的社会共鸣。结合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可从大众传媒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对人的影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导向作用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1)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
(2)中华传统美德对人们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3)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导向作用。
22.【解析】本问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答好此题需要把课本理论和材料相结合。
【从儒家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荐阅读:
中国儒家思想文化07-04
现代社会儒家文化08-26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08-03
儒家文化07-14
儒家文化08-15
儒家思想文化07-29
儒家文化理念09-03
儒家文化与文化现代化10-18
孔子信仰儒家文化07-21
儒家文化的核心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