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信仰儒家文化(精选3篇)
孔子信仰儒家文化 篇1
“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课堂教学是一种广义的“对话”过程。在历史教学中,“对话”面对的是一个纷繁的世界,如何让师生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展开有效对话,必须利用各种资源。在各种教学资源中,史料显然是最有效的对话媒介。“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史料者何也?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史料承载的是历史信息,包括文字和图片资料、实物、遗迹、音像等,是人们认识历史的桥梁。为推进新课程,大量史料引入中学历史课本。历史会考、高考也大量运用史料。因此,史料教学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史料的对话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感受人文学科研究过程的开放性。本文试以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基于史料的对话教学探索。
一、课前“对话”———直面史料,探究提问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引用了大量史料,这些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阅读障碍小。这部分史料应是师生首先要用足用好的。
学生课前与教材“对话”,围绕本课教材提示的“主要探究问题”、“重要概念”, 自习本课的重、难点知识,分析思考与之相应的教材史料,总结并提交自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如孔子及其弟子为何被称为 “儒家”?他们喜欢被称为“儒”吗?对于前一问,学生通过阅读书本第21页的“学思之窗”可以得到基本解决。至于后一问,有学生推测认为“他们不喜欢被称为‘儒’, 因为当时的‘儒’在社会上是一种从事丧葬礼仪的低贱职业”。这样的推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缺乏史料的进一步证明, 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
教师与教材“对话”,依据课程标准、 学生的课前疑问、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学生理解知识可能出现的认知差异,科学的选取史料,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
通过课前“对话”,师生都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课有了比较充分的思考和认识,为课堂教学的顺利、深入展开做了充足准备。
二、课中“对话”———基于史料,释疑再探究
1.合理统整。一是教师整合学生提出的疑问,使问题结构化并形成“问题群”,以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二是教师从知识结构、整体课程角度出发,补充学习议题。
例如:孔子“礼乐”思想的形成知识模块。教师通过收集、归类学生课前提出的疑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内在逻辑,补充史料,整合设置了如下五问题。
(1)孔子出生于何时何地?大时代环境怎样?
(2)孔子家境如何?酷爱学习?学习什么?
(3)孔子的知识主要从哪里来?
(4)孔子以知“礼”闻名后,创办私学, 作为教师的孔子,受欢迎、被尊重吗?对孔子本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5)孔子的“礼乐”思想践行了吗?推广了吗?
补充史料:周公受封于鲁,因其功劳和威信,周成王特许鲁国可以郊祭文王。 这样鲁国不仅有了祭天子的特权,还立有文王的庙,这样鲁国就成为除中央政府外唯一拥有“天子礼乐”的封国。到了鲁昭公时(公元前540年),就有人讲“周礼尽在鲁矣”。
教师通过合理整合,设置了层层深入的问题。学生以史料为依托,在交流对话中解答问题,逐步深入理解了孔子的“礼乐”思想,实现了有效学习。课后反馈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小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及学生自己课前发现的问题,生生对话,生本对话,教师巡视并适当加以引导。
例如:“sturdy”小组特别关注孔子 “仁”的主张,课前预习时就收集了相关史料,在老师提出什么是“仁”,这一话题后。 “sturdy”小组讨论最热烈,很快就有学生站出来表明看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仁”这个字。许慎《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二。” 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相处要融洽、亲和。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说:“千心为仁,即取博爱之意。”
简言之“,仁”就是“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以人为本。如书本“马棚失火”这一事件中,孔子首先关心人,而不是问马。
“think”小组提出疑惑,补充了一点: 统治者行“仁”,就是要勤政爱民,“为政以德”。
“learning”小组再次质疑,又补充了一点:
孔子的“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不同于墨家的“兼爱”,无差别的爱。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巡视监督者、 引导者的作用,把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 学生通过与史料对话,生与生对话实现了孔子“仁爱”思想的学习,简约而高效。
3.激励评价。
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学生个性差异,采用多元评价法,及时对各个学习小组及个人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重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个性的发展。
例如:孔子的教育思想。
(投影幻灯片)
(1)请从教育对象、目标、方法、 内容四个方面归纳书本中提及的孔子的教育思想?
(2)仔细观察《孔子讲学图》,其反映孔子哪些教育思想?
(3)谈谈对你特别有启发的教育思想?
问题(1)的解答,一方面,使学生对孔子教育思想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运用积极的评价策略,调动学生展现个性与自我,积极参与课堂“对话”, 体现新课程的“学生主体”理念。为问题(2)的解答创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
问题(2)是图片型试题,在近些年高考中频繁出现。教师重申了读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想象、 主动解析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快乐中感受历史学习。
问题(3)的开放性让课堂更热烈。学生学得自愿,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三、课后“对话”——阅读史料,升华并反思
1.学生:一是课后通过材料题的解答,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孔子》一课的理解。二是以作业和书面提问的形式反馈老师,实现师生间的再“对话”。
2.教师:一是课后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课堂感受和认知效果。二是教师课后自我对话,针对教学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寻找不足,探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针对学生对“中庸”思想的误解,教师在下一节课中引入了如下史料: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谦懂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材料二:(孔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通过中西方“中庸之道”思想的对比, 明晰孔子的“中庸”思想。
怎样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毫无疑问,挤的时间长一些、做的题目多一些等, 一般都有“收获”,即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历史知识。但记得快忘得也快,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兴趣的提升,因为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不规范、不科学的。所以,这种教学只能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因此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手段。只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需要, 设计出多样化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创新设计使教师处于“能力极限的边缘工作”,促使教师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通过实践,基于史料的对话教学确实提高了教学实效,对教师的史学素养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更新教材观。 教师要从原来简单的“教教材”“、用教材” 到“编教材”。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而非知识的标准,如果教材与文献出现相左或缺漏的情况,应该以史料为准,改正教材、补充教材、超越教材。二是要不断阅读。历史教师应把阅读当作自己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不断地提升、完善自己。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要实现两个转变,即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现行条件下,关键是要先实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孔子信仰儒家文化 篇2
从孔子儒家思想的流传借鉴企业文化建设
有人类社会就有源远流长的文明,有不同群
体就有不同的文明,作为以群体共同劳动为特
征的企业,文化永远伴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
生,随企业的差异而存在差异。企业文化是一
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文化
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广大员工共同
认可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近年来,企业文
化被积极地提倡和深入地研究,这是企业管理
逐步趋向人性化的结果,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
对每一位员工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
向力、辐射力和
一.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符合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使其在墨家、道家、法家等各种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中脱颖而出。企业文化建设初期也是各种思潮的相互碰撞期,既有符合企业价值观的积极因素,也有阻碍企业发展的消极成分。作为管理层应有意识地择其善者而引导之,并加以推广,使之成为主流。
二.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相传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不仅以其自身的言行影响着众多弟子,也因为弟子们的尊敬,把思想扩大影响到更多的民众。作为企业管理者,应树立起自身的威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管理者的行为就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其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的精神会激励员工向着同样的方向努力。
三.孔子并非统治者,他的儒家思想之所以影响到统治阶级是因为他善于利用弟子。他的弟子冉有、季路都是季康子的家臣,季氏要吞并颛臾,孔子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与过”对弟子晓以大义,进而影响到统
05级政史系历史学汉本班:张明坤序号:200505130
405级政史系历史学汉本班:张明坤序号:2005051304
治阶级。企业文化的传播是一个连续不断、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仅仅依靠企业最高管理者是难以实现的,这就必须充分发挥管理体系的作用,通过层层传播、层层影响,使管理的射线延伸到每一位职工。
四.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精神也是企业文化传播的主导精神。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建立,需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培养和建立。教育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以教和学为主要形式的填鸭式教育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其作用时效期短,且易产生厌倦的弊端。因此必须辅以其他各种途径,如日常交往,于“不经意”中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于反反复复中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于循序渐进中将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溶为一体。
五.孔子教人循循善诱,重在启发。如,他在与性格各异的弟子谈论志向时并不直接灌输,而是启发弟子们畅所欲言,再对弟子们的才干和个性作出公正的评价,让弟子们在赞同之中接受自己的观点。企业文化的传播也应关注员工的个性,关注他们除工作外的行为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各种事情,真正了解他们的个性,以此进行启发、引导,以及奖励他们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让员工在愉快和满足之中,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并引以为荣。日本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由于其员工对企业本身的自豪。
六.儒家思想的流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改革开放的今天与春秋末期已是天壤之别,但其依然具有生命力,这缘于随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企业文化建设也并非一劳永逸,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今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唯有适时调整自己才能更好。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应及时把握各种变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在旧有的传播途径外注意开辟新的通道,让员工在接受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及时获得新的观点。而所有这些都可归为:创建以团队协作为基本形式,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基本方法,以实现共同愿景而全力以赴为基本特点的学习型组织。
儒家孔子和谐教育思想研究 篇3
教育思想是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 培养什么样的人;第二, 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人;第三, 怎样培养这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儒家和谐教育追求的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人自身的发展、群体中自我与他人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人?儒家将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目标。从历史上看, 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天人协调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基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试图通过“修己安人”的教育方式实现周礼的复兴, 从而达到“天下归仁”的美好愿景。从教育理论来看, 其对人性、人生等问题的深入探讨与认识, 则是制定和谐教育目标的依据。怎样培养这样的人?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 儒家对教育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 并对教育形式进行了合理的安排, 从而达到培养和谐人才的目的。
二、儒家孔子和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 人自身和谐发展。
人自身和谐发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是主观欲望同社会规范的一致。儒家反对一些宗教、佛学思想通过对个人欲望的“禁欲”来达到规范社会秩序这一做法, 儒家倾向于将个人欲望同看成一种客观存在, 但个人欲望的满足不对他人或公众利益造成侵害时, 社会就不必要进行干涉, 也就是所谓的主观欲望同社会规范的和谐统一;其次是知与行的统一。在个体的培养方面, 儒家主张知行合一, “知”即“智”, 智力、修为的培养, “行”即社会生产、实践。先儒家认为, 人的知识、道德、修养的提升无一能离开现实生产与社会实践, 《礼记·大学》里面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最好的例证。但对言行不一, 对于此墨子曾说过“士虽有学, 而行为本焉。”“务言而缓行, 虽辩必不听。”最后是人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行为相一致。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这里的“质”是指人的内在修养, “文”则是人外在的言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有有了质朴的内在修为和文雅的外在言行, 即内在修为和外在言行的和谐统一, 才可以称得上君子。
2. 群体内人我和谐发展。
首先, 家庭人际的和谐。儒家将家庭人际关系分为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和夫妇关系。对于如何实现父子和谐关系, 儒家主张通过“父慈子孝”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规范双方的行为。“父慈”即父母应当疼爱子女, 尽到父母的责任。“子孝”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 包括孝养和孝敬。对于兄弟关系, 儒家强调“兄友弟悌”, 即兄长要善待自己的弟弟, 弟弟要尊敬兄长。儒家主张兄弟姐妹在一起时要相互珍爱、和谐共处。最后是夫妇关系, 儒家主张做到“夫义妇听”, 即丈夫要尊重敬爱自己的妻子, 承担养家的责任, 妻子要听从于自己的丈夫, 但也不是一味的顺从, 但丈夫有错时, 妻子可以进行劝谏。
其次, 社会人际的和谐。儒家认为和谐的社会人际包括政治上君臣关系和谐和百姓间和谐相处。儒家非常注重君臣关系, 孔子由此提出“君君, 臣臣”的命题, 要求君要尽君之道, 臣则要尽臣之道。孔孟二人都认为, 为君者要以身作则, 具有尧舜等贤德王者的风范, 君臣携手治国理政, 不能独断专制, 而为臣者则要“以道事君”, 不能一味迎合顺从, 若君主有不当之处, 为臣者可以当面直言进谏。孟子将“君臣有义”放在“五伦”之首。荀子认为, 当道义与君令发生冲突时, 要坚持道义, “从道不从君”。儒家认为百姓则应以和睦相守, “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则百姓亲睦。”不管是国君还是庶人, 都要遵守仁、敬、孝、慈、忠、信等社会伦理规范。
最后, 国家或民族关系的和谐。儒家学者反对以战争来解决各邦国之间的纷争和矛盾, 主张彼此交往中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 和平共处。孔子奉行“忠恕”之道, 提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反映了儒家“以和为贵”政治思想和主张。
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首先, 儒家把人与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整体, 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协调一致、互利共生的关系。孔子认为, 宇宙整体由天、地、人三大基本要素构成, 三者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突出体现了儒家有机统一的宇宙观。其次, 儒家提出, 既然人与万物是一个有机整体, 那么人要遵循自然规律, 从而与自然互利共生。孟子也认为自然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由此提出“莫之为而为者, 天也。”因此,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极力反对滥杀乱捕, 明确地主张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都应该持一种节用的态度, 处理好“用”和“养”的关系, 以谋求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最后,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万物在对立中统一。儒家思想认为, 虽然人类不能违背天命, 但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仅仅只是相互依存、统一的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同时存在着矛盾, 使得人与自然有着对立的一面。对此, 荀子提出了“大天而思之, 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改造自然的见解。
三、儒家孔子和谐教育思想践行的原则
1. 和而不同。
儒家创始人孔子首倡“和而不同”的理念, 指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至今为世人所推崇。“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同”是指消除差异的苟同。在此基础上, 儒家教育思想将“兼容并包、因材施教”作为其践履和谐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孔子“学无常师。”他至周向老子请教有关道的知识, 向楚国道家名士老子学习“事君”之事。孟子虽坚持孔子的“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但同时吸收法家“以法治国”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荀子在亲自去秦国考察和学习法家思想后, 对法家的“法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并借为己用退出“外儒内法”的儒家主张。可见, 儒家对于古往今来的各家学说能够兼容并包, 兼收并蓄, 采长补短, 自成一体。
在教学上, 孔子认为“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即人与人之间存在智力差异, 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 教授不同水平的知识, 或针对不同资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另外, 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 受环境的影响, 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差异以及不同的能力和特长, 教师在授课时要观察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 有针对性的教学, 因特长不同, 分而导之。
2. 中庸之道。
中庸的本质内涵见于《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庸之道讲究处世为人要把握好“度”, 喜怒哀乐的情绪要适中, 无所偏倚。在合适的时间, 根据特定的情境, 以适宜的方式方法来感受应对, 就是合乎“度”的, 反之即为失度。儒家的中庸之道, 在进德修业问题上主要表现为适时适度和循序渐进。首先, 孔子提出要营造和把握教育时机, 包括把握好受教年龄最佳期、心理状态最佳期, 在进德修业中, 教师适时适当点拨学生, 达到“开而弗达则思”的教学效果。儒家反对“言必信, 行必果”, 认为守“礼”重要, 懂得“权”更为重要。“循序渐进”是指在教学中, 注重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答疑解惑, 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
3. 公平公正。
孔子一反传统与现实, 站在人类生命平等的角度, 主张在生命与人格面前人人平等。他极力反对“人殉”这种惨无人道的野蛮礼俗, 主张以人为本, 因而十分憎恶奴隶主阶级的残暴统治, 嘲讽其“苛政猛于虎。”孔子所提倡的“人性相近”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格平等的思想主张, 在此主张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 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传统观念, 为广大贫苦百姓和平民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发展公平公正的教育, 是实现教育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之一, 也是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
4. 持之以恒。
子曰:“中庸之德其至矣乎, 民鲜能久也”, 以此告诫人们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和谐之道。他提出, “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 即和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因而人们要与时俱进, 持之以恒的追求和坚持。这一思想体现在教学上即“温故而知新”, 只有不断的温习和巩固旧知识, 才能获得知识的积累。对于礼乐等知识, 要反复练习和经常实践, 要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孔子严厉的批评学习半途而废, 曰:“力不足者, 中道而废。今女 (汝) 画。”半途而废并非力不足, 而是学习无恒心, 不能坚持。孟子也认为, 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不懈地进行, 才能顺利地追寻和谐之道。《荀子》提出“学贵有恒”的道理。可见, 儒家思想认为, 只有不断进取、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和谐境界。
儒家和谐教育思想不仅揭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 同时阐述了教育教学的重要规律和原则, 可谓在当代独树一帜, 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作用。同时对当代教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启示借鉴作用, 值得我们后人去深思和发扬光大, 让和谐教育思想代代相传, 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汤恩佳.孔子论集[M].文津出版社, 1996.
[2]韩钟文.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M].齐鲁书社, 2003.
【孔子信仰儒家文化】推荐阅读:
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06-29
孔子文化月08-12
中国文化孔子11-16
民间信仰文化07-09
文化与信仰关系11-21
孔子的孝道文化08-14
文化信仰作文800字09-02
莆田的宗教信仰文化12-18
孔子文化与学校课程能力建设11-22
从孔子学院看中美的文化差异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