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孝道文化(共3篇)
孔子的孝道文化 篇1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根本体现, 是维系社会中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和保障。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社会伦理观的具体体现, 它的存在十分必要。直到今天, 孝道思想仍然根植于中华儿女的心中,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存在的根本, 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孔子的孝道思想
在孔子的《论语》中, 孝道思想占据主要位置。“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强调了对父母和兄长孝顺的重要性。孔子如此强调孝道, 原因在于, 能够遵循孝道的人, 就会时刻将祖先记挂心中, 不会扰乱社会治安, 社会的风气自然会好。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 统治局面就会稳定, 社会就会和谐。孔子孝道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忠君。
1.1 孝亲的关键在于敬亲
维护孝道, 首先需要对父母孝, 这是孝道的基础。在孔子看来,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包含很多,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伦, 这是行孝的出发点。人伦中最为核心的是血缘关系, 其中最为密切的是父子关系。因此, 需要凡事都顺着父母。但是, 在孔子看来, 仅仅做到孝顺父母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道, “孝”的根本是“敬”。尊敬父母, 孝顺父母, 孝敬合一, 这才是孝亲的根本所在。“孝道”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需要子女做到敬亲、养亲和事亲。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 除了要关心父母的物质需要之外, 更重要的是重视父母的精神需求, 孔子十分反对将孝道仅仅局限在照顾父母的吃喝上, 并且将真正意义上的孝道概括为“敬养”二字。
1.2 孝亲的目的在于忠君
孔子所强调的孝道, 与传统意义上的孝道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除了需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忠君爱国, 并且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由此看来,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不仅仅局限于家庭的内部, 而是被上升到了国家的范畴。儒家的这种孝道思想, 在对父母和子女关系的维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将君臣之间的关系也纳入其中, 则是一大创新, 也是孔子孝道思想的特色之处。“忠”和“孝”结合的孝道思想, 在中国古代, 无论是对家庭关系的和谐融洽、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团结, 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孝服务于忠, 忠的前提是孝, 孝是忠在家庭内部的体现, 忠是孝的外部扩展。孔子的孝道思想, 除了在自己的弟子中大力提倡之外, 自己本人更是亲身付诸于行动, 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忠孝”, 历年来为人们所敬仰。
2 孔子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意蕴
2.1 有利于弘扬和继承传统孝文化, 促进家庭的稳定融洽
家庭是次于社会的一个小团体, 它的稳定融洽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孝”是保证家庭内部和谐最根本的保证。尊老爱幼、敬老怜贫都是当下社会提倡的。目前, 在经济迅猛增长的形势下, 人的寿命普遍延长, 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亟需解决。对此, 我们需要在深刻地理解孔子孝道思想的基础上, 坚定不移地将孝道继承和弘扬下去。在人口老龄化加重的情况下, 养老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就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来说, 坚持孝道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 老年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多, 为了让他们安度晚年、颐养天年, 作为子女必须弘扬孝文化, 自觉地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为家庭的和谐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根据孔子的孝道思想, 作为子女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在经济上, 子女需要适当地给予父母经济上的扶持;二在生活上, 子女需要帮助父母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三在精神上, 如时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慰问一下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行动一方面履行自身的责任, 另一方面让父母安享晚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 就倡导孝道, 并且以亲身的行动践行了孝道, 他是孝文化的创始人。而我们这一代人,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需要毫不动摇地将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为促进家庭的融洽和谐而不断做出努力,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百善孝为先”、“惟孝顺父母, 可以解忧”等等, 都是孝道思想的体现。“孝”是当代人道德素质的根本体现, 是维护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今天,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任何阶段, 都需要坚持继承和发扬孝文化。
2.2 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要想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需要从保障家庭的美满和谐为切入点, 通过家庭的伦理道德、思想规范来端正人们的行为, 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孝道。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道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时代在变化, “忠君”思想已经不再符合这个社会的需要了, 因此, 只需要将其中的孝文化发扬广大, 除了家人之间相亲相爱, 朋友之间、甚至是陌生人之间要是也能够做到互相帮助, 那么这个社会便离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不远了, 这也是当下我们社会发展的目标。一个懂得孝道的人、对父母孝敬的人, 是一个内心宽大的人, 他们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从农村的养老问题来说, 这是一个关系着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构建和谐社会, 每一个公民都需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履行孝道。近年来, 农村的养老问题已逐渐得到改善, 但是总体来说还不容乐观,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子女没有尽职尽责, 其中不乏部分子女有虐待老人的现象, 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 是有违孝道的。弘扬孝道, 赡养老人, 是每个中国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有养老问题解决了, 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2.3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及增强民族凝聚力
孝文化历史悠久, 经过几千年的形成和发展, 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每个中华儿女的思想中, 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特有的标志,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在孝道思想逐渐发展的过程中, 它已经发展成为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等美好品质。正是由于孝文化的影响, 即使中华儿女散在四方, 但是仍然时时刻刻牢记祖国, 每逢佳节, 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乡看望亲人、祭拜祖先, 这种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正是孝道思想的强大作用。这对祖国的和平稳固、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孔子的孝道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使得全中华的儿女都心系一处, 因此其现实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放眼今天, 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 都是对孝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然而, 在孝道的践行过程中, 仍然出现了各种不孝的行为, 无论是人们所说的道德滑坡、还是人们的冷漠无知, 都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践行孝道, 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着手, 需要从孝敬父母开始, 若是人人都能做到, 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定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未醉, 万红.孝道思想在海外的传播及其影响[D].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6) .
[2]杜国伟.《论语》中孝道思想之探究[D].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
[3]李素英.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意蕴解读[J].理论学刊, 2014 (01) .
[4]李志霞, 冷翠玲, 陶冶.论古代孝道思想、孝道制度及其现代价值[J].学术交流, 2013 (04) .
孔子的孝道文化 篇2
战国纷乱, 礼崩乐坏, 孔子从稳定社会出发, 第一次将人类的孝行为加以整理概括, 使“善事父母”凸显出来, 在伦理学上产生了孝道理论。其孝道思想见诸《论语》, 以问答的形式告诉我们什么是孝道, 其主张光宗耀祖, 孝养和孝敬相结合, 慎终思远。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 2009年底,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总数达到1.53亿, 占总人口的11.7%, 如今现有经济和社会保障不足, 养老问题还是主要依靠家庭来承担。那么如何对待父母, 我们的先哲孔子给了我们启发, 下面笔者从以下四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一、物质供养, 精神慰藉
首先, 要在物质上对父母进行供养。我们先来举个例子:孔子的学生子路以勇敢闻名。有一次, 子路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 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 于是, 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 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 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 子路忘记了疲劳, 心里很欣慰。这告诉我们, 当父母年老时,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不要让他们为衣食之事担忧。
其次;是要在精神上进行慰藉。《论语·为政》中记载, 子游问孝, 孔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孝”不是养活父母就行了, 而是要尊重父母, 对父母要真诚, 要有感恩的心。如果对父母不尊敬, 那么赡养父母就与饲养家畜没有什么分别, 可见孔子对孝顺的认识, 显然更加人性化了。这告诉我们要真诚对待父母, 让父母得到心灵的慰藉。因为在父母眼里, 子女的陪伴和照顾比物质丰厚要好得多, 但是如今有的孩子稍微遇到一点不痛快的事情, 就向家长发牢骚, 怨天尤人, 让家长成为发泄的对象, 不知这些孩子是否考虑过自己家长的处境, 当他们看到古人对孝的看法的时候是否心里会产生些许的变化呢?
二、顺从不违背礼仪
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 但是却不是逆来顺受。曾点和曾参父子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被父亲打, 他不躲闪认为是孝顺, 孔子对他说, 父亲打你, 你让他打到满意为止, 不是孝顺。要有一个尺度, 如果父亲拿着细棍子打你, 那你就好好挨打吧, 反正只是皮肉之苦。如果父亲拿着大棒子打你, 这时跑反而是孝顺, 不然陷父亲于不义, 不是孝顺。
当然, 如果是长辈的错误, 我们要以含蓄的方式提出来。《论语·里仁篇》说:“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如今, 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们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是正常的, 而当父母的看法和自己的观点有冲突就认定父母错了是不对的, 有了看法, 就要努力寻求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通过交流, 委婉地表达不同意见, 当意见不同时, 要学会倾听父母的意见, 毕竟父母都是过来人, 他们对问题会有更深入的见解, 我们应将父母的意见与自己的看法相比较, 经过自己的思考, 形成较为合理、适合自己本身的看法。
三、父母唯其病之忧
《论语·为政》记载,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 让父母仅仅担忧子女的疾病。这点看起来有点奇怪, 孝顺应该是子女对父母的行为, 怎么变成父母仅仅担心子女的疾病来了?因为作为孝子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父母关心照顾, 是子女能够控制的, 唯有疾病, 很难由人力控制, 所以自然的病症就成为父母和孝子最无能为力应对的事情。作为子女, 我们首先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保持健康, 然后在为人处事、进修德业方面让父母省心, 更要让父母引以为豪。
孔子还提到“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可损毁, 孝之始也” (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 , 这对我们当今也有借鉴意义, 它不只是保护自己身体不使身体受到损害这么简单, 还勉励我们在人生过程中要谨慎小心, 不要涉足违法犯罪的事情, 使自己的身体受到刑罚和损害。孔子的孝顺为我们树立了标杆, 能够使得我们端正做人的态度和方向, 为人向善, 共筑美好的家庭关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等等。
此外, 为人子女要经常思念父母, 减少父母的担忧, 行孝及时。《论语·里仁》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告诉我们作为子女, 当自己不能在父母身边时, 要经常思念和关心父母, 不能长时间离得父母太远, 以减少父母的担忧。但是现在社会“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老人出于对子女事业的考虑, 让子女去为自己的事业拼搏, 放弃了属于自己的安详和子孙绕膝的快乐。“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出自《孔子集语》) , 时间是无情的, 老人终老, 生命是脆弱的, 告诫我们行孝要及时, 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不要让它成为终身的遗憾。
四、慎终思远
《论语》中提到, “孝”不仅指对父母在世时的供养和抚慰, 还有对死后事宜的处理, 这不但是对老者生前的尊敬, 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 这才是孝的完结。对于死去的人, 《论语·学而》载:“父在, 观其志;父没,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强调的是尊重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尊重他们的志向、意志乃至行为方式和习惯, 并竭力去发扬光大, 以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对于今天来说, 这里的前提是父母的志向、意志和行为方式是正确可行的, 我们要发扬已逝亲人的优良品格, 慎终思远, 缅怀已故亲人的遗志, 让亲人鲜活的血液在我们年轻人的胸中流淌。
以上是关于孔子孝道思想研究的四种维度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孝”是研究孔子甚至儒家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 对于我们今天的赡养老人问题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当然对于每一种思想, 我们都应当保持客观和辩证的研究态势。如果古人的观点对于当今社会依然适用, 我们就应该继续引用;如果不适用, 我们就要加以修正。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是孝理论的开创者, 第一次提出孝养和孝敬相结合的理论模式, 成为我们进行“孝”文化研究的起始。当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为此, 提倡孝道, 尊老爱老, 成为必然。我们借此从先哲关于孝道思想研究中获得启发, 并从物质供养和精神慰藉、顺从不违背礼仪、父母唯其病之忧以及慎终思远这四种维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孝道,思想,启示
参考文献
[1].《论语思想对当代的启示意义》[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关于孔子孝道初探 篇3
——软件学院 1043111051 王金科
在孔子的孝道思想 中,孝 道的根本是 子女伴 随着对父母 的感 恩心理,自然流露 的对 于父母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 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孔子 因此视孝 为“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可 以说,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为 了维护这 一文 化之根,当父母有过 时,子女虽然应 当劝谏,但劝谏 的方式只能是“几谏”,当父子 亲情与国法发生冲突时,维护父子亲情重于维护国法。孔子孝道思想中有“以孝 治天下”与“泛孝主义”的倾向,但也应 当注意到在 孔子思想 中“孝”与“忠”与 日后“移孝作忠”之间的区别。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精神的根源,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了孝,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了。因而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梁漱溟先生在分析后亦认为,“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 ’,自是没错。”若不认识中国人的孝文化,那么便永远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已经绵延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研究孝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孔子的孝道观对于中国的孝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国孝文化必须首先研究孔子的孝道思想。研究孔子孝道思想最为可靠的材料只能是《论语》,虽然在其它一些书籍中亦多有“孔子日”、“子日”之类 的记载,但那多是后人冠以孔子的名头以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即使其中有些确实是孔子的言语,但为慎重起见,我们也只能先采取“阙疑”的态度。下面即以《论语》为主要研究材料,同时参考其它书籍中的孔子言论,对孔子孝道思想进行探讨。
一、孝与“报亲恩”
孝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子女对父母 的感恩心理。中国诗人在很早以前,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诗经 ·蓼莪》)“欲报之德,吴天罔极”,强烈体现了子女思报亲恩的感恩心理。孔子在《论语》中亦表达 了子女对于父母的感恩心理。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子女对于父母感恩情感 自然流露的思想,孔子在与其弟子讨论“三年之丧”的对话中这样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 ·阳货》)子女就算只念到幼时父母对 自己的养育之恩,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之丧。
父母无微不至地疼爱 自己的子女,为子女无怨无悔地付出,子女自然从心里产生报答:母之恩的心理,对父母 自然怀有“爱敬之心”,向父母行孝尽孝,而子女这一点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则是儒家文化最为重视、培养的文化根源。
二、孝与“爱敬之心”
孝是子女的感恩心理的 自然流露。这种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是孝道的根本,而所有外在的孝道礼仪则都是使这种“爱敬之心”合理畅快地表达,因此孔子更为重视作为孝道根本的子女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孔子云: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 马,皆能有养。
无敬,何 以别乎?”(《论语 ·为政》)子女如果心中没有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只是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那样与养狗养马又有多大区别呢?《为政》篇又云:“子夏问孝。子 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因为孝的根本是子女心中对于父母的“爱敬”如果没有了根本,子女无论怎么做,即使是天天让父母吃山珍海味,住广厦别墅,也不能称为孝。
子女与父母基于血缘亲情的相亲相爱,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的本源与始点,如果父母子女间都不相亲相爱,又怎么奢望人群大众能够相亲相爱呢?故《论语.学而》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仁的根源,也是仁的始发处。人人皆有敬爱父母之心,循此本心,顺 此本性,扩 而充之,由最亲以及于最疏,自然流出,绝不勉强。故中国传统的社会与文化,建筑在孝 的伦理上,从人类 内发而 自然的爱敬为起点,而扩展出去。《孝经 ·开章明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确实一语道出了儒家文化及中国文化的根源与其特殊之处。
三、孝与“无违”、“几谏”
“父为子纲”是儒家孝道伦理 自近代以来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而孔子的“无违”之教也会使人很容易认为“父为子纲”由孔子开其端。对于儒家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用孔子的“几谏”来说明孔子并没有主张“父为子纲”,“父为子纲”是 日后法家思想掺人,又由后世君王及一些儒者提倡形成的。在这个地方,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看看孔子是否有这种思想,或者是否有会导出“父为子纲”的思想倾向。“无违”之 说 出现 于《论语 ·为政 》篇,其 文云 : 孟懿子问孝。子 日:“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子 问孝,对日‘无违。”’樊迟 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 以礼。”
如果我们用“父为子纲”来解释这里孔子所说的“无违”,那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若是这样,孔子就没必要接着对“无违”作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解释。孔子这里的“无违”指的应当是子女需要不违反礼的要求侍奉父母,却没有无论父母对错,子女都要无条件服从父母命令的意思。
如果父母有过时,子女应当如何做呢?孔子这么说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 ·里仁》)“几,微也。父母有过,当微纳善
言以谏父母也。”即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23父母有过 时,子女应当向父母进谏,但是进谏的方式应该是和气悦色,以温柔的声音微微表露自己的意见,只要让父母觉察到 自己的观点即止。子女不能够认为自己有道理,就明白指出父母的不是,并要求父母应 当如何如何,这样做是不为孔子所允许的。
四、孝与“父子相隐”
孔子及 El后的孟子所代表的儒家正统将亲子之间的血缘亲情视为其文化的根源,无论怎样都不能破坏此根源,因为在他们看来,破坏了此根源,就没有了儒家文化的一切。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出现冲突时,孔子认为维护父子亲情是最重要的。《论语 ·子路》篇云: 叶公语孔子日:“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日:“吾党之 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叶公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认为“其父攘羊,而子证之”的做法是正 当的,而孔子则从维护血缘亲情的立场上,主张“父子相隐”。在上面提到的“几谏”上,孔子亦表现了同样倾向:如果子女屡次“几谏”,父母依 旧坚持己见,那么子女心中忧伤,也只能“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L3]了。因此站在国家立场上的韩非批评儒家说 :
“楚之有直躬,其 父窈羊,而谒之吏。令尹日‘杀之。’以为直 于君 而 曲于 父,报 而 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日:‘吾有老 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韩非子 ·五蠹》)“君之 直臣,父 之暴子”、“父 之孝子,君 之背臣”,当亲情与国法冲突时,孔子趋向于取亲情而舍国法。“父子相隐”顺应于人的自然情感,但其有时又会与国法相违背,这在日后一
些 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中产生 了极大 的冲突,造成 了一些人 生悲剧“父子相隐”有人类 自然的心理基础,但孔子及其儒家过于重视亲情的倾向,在现代社会,若不加以限制、转化,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五、孝与“以孝治天下”
中国过去的皇帝大都称要“以孝治天下”。那么,“以孝治天下”及 日后无所不包的“泛孝主义”思想在孔子那里究竟如何?《论语 ·为政》云:或问孔子 日:“子 奚不为政?”子 日:“‘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 孔子上面话的意思是说:在家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家庭治理井然有条理,这也是从政,为什么能说只有出外做官才能称为从事政事呢?孔子这里将治家与治国联系在一起,《大学》中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与孔子这里的言论是一致的。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家国同构,治理整个天下与治理一个小家庭是一样 的。家庭里的一切关系均能由“孝”引发米。以孝治家,以孝治天下,这在当时是很可能存在的历史现象。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是孑L子孝道思想中内含 的倾向。《论语 ·为政》又云: 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4 生不生病并不能由子女 自身所能掌控,但子女可以不做不义之事。子女能够让父母 只担忧自己生病与否,并不会担忧 自己为不义之事,这样才能称为孝。子民做任何不义之事,都是不孝,都不道德,这确实可称得上是“以孝治天下”。《礼记 ·祭义篇》充分发挥了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其文云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这即是人们所称的“泛孝主义”,从这 可以看出,“以孝治天下”、“泛孝主义”是孔子孝道思想中内含的倾向。
这里有一处需要提及的是,在孔子的思想中,“孝”与“忠”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按照古人的说法,亲子之间是“天合”,无论父母如何不是,他毕竟是子女的父母,这是子女不能否认 的,子女无论如何都不能弃他们而去;而君臣之间是“义合”,如果君王不按照君王的要求去做,为人臣的是可以离他而去的。“天下有道则 现,无 道则 隐。”(《论语 ·先进》)“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泰伯》)在孔子的思想 中,不止没有“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所包含的子对亲、臣对君绝对服从的思想,就是“孝”、“忠”两德目之间也有区别。因为 日后儒家的“移孝作忠”深为近代以来时人所诟病,故在此略为申述。
最后我们对于以上关于孑L子孝道思想的探讨做一个总结 :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孝道的根本,是子女伴随着对父母的感恩心理,自然流露出的对于父母 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孔子因此视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 以说,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为了维护这一文化之根,当父母有过时,子女虽然应当劝谏,但劝谏的方式只能是“几谏”,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发生冲突时,维护父子亲情重于维护国法。孔子孝道思想中内含有“以孝治天下”与“泛孝主义”的倾向,但也应 当注意到,在孔子 思想中,“孝”与“忠”与 日后“移孝作忠”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