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德育思想

2024-10-06

孔子的德育思想(精选12篇)

孔子的德育思想 篇1

摘要:孔子是我国重要的德育教育思想家, 根据他长期的教学和实践, 提出了较为丰富的德育思想, 他提出的德育的总目标, 德育的原则方法在我们今天看来都是值得借鉴的。

关键词:孔子,德育目的,德育方法

在原始社会, 学习是奴隶主的特权, 他们掌握着社会的教育和受教育的权利, 及至周室衰渐, 贵族凌夷, 学术也逐渐下移, 而成为民间的事业。春秋末年, 孔子首开私家讲学之风, 孔子的思想体系非常广博, 其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都影响着后来的一代代的学者们。

一、孔子的德育的目的

德育的目的, 是社会诸要求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德育发生联系的交汇点, 是反映一定社会发展本质和一定阶级根本利益的核心因素。孔子生活在封建社会中, 其德育教育当然要受到阶级社会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孔子十分重视道德教育, 强调德育至上, 即其他方面的教育都要服从和服务于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的需要, 都是站在封建阶级需要的立场上, 进行道德目的的设计, 提出符合封建阶级利益的道德内容, 目的是为了培养出适应统治阶级需要的接班人, 维护其统治。

1、德育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首先, 孔子提出德育教育的总目标就是要建立“天下大公”的社会, 这个是孔子的理想, 也是他的政治思想之一。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提到:“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修信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己, 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这里就提到了社会要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 选拔人才也要公平, 要选出具有贤良品德和有才干的人才, 其实这也是孔子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人们要对人和善, 要讲求人道。要利他主义, 最终达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虽然在封建社会, 这种完全大公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天下为公的理想有着深刻的阶级烙印和历史局限, 是维护当时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其实质是提出一个政治与伦理想结合的治疗纷乱社会的治标不治本的方案, 但它终究是解决不了当时的阶级矛盾。

除了提出天下为公的教育终极目的, 孔子还提出了德育阶段性目标, 即德育的进行过程中, 每一个阶段所要到达的目的, 即“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只有实现这些阶段性的德育目标之后, 才有可能“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最为教育者来说要“修身为本”, “以身作则”。首先要从自我做起, 进行自我批评和教育, 提高自身的高尚情操, 养成宝贵的品质和习惯, 随后以家为治理的最小单位, 最后才能有条不紊的治理国家, 使天下太平, 达到大同社会。在孔子所处的时代, 教育是被统治阶级所掌控的, 所以孔子的德育最终目的还是逃不脱要为统治阶级服务, 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这一点在《礼记·大学》有所体现。“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然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庶人, 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从自我努力培养自身高尚的情操宝贵的品质, 良好的道德操守, 规范的习惯, 要先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然后才能致力家庭的和睦, 才能治理好整个国家, 使国家繁荣昌盛, 才能安定民心, 天下太平, 人民安居乐业。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个人的意诚, 心正, 身修开始的, 然后才能达到提高整个社会, 国家的道德水准的目的。这样孔子便把道德教育同政治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关于这一点, 孔子更是明确指出:“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政府官员或君主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 就好像北斗星, 使其余的星星围绕在他身边, 招来百姓归顺。对于民众, 孔子则提出:“夫民, 教之以德, 齐之以礼, 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 齐之以刑, 则民有遁心。”孔子要求官员对于民众要以德教民, 道之以德, 使民众归服。用道德的方法来教育人民, 感化人民, 治理国家, 不仅能使他们守法, 而且能使他们具有道德自觉性, 以达到以德治国的目的。

2、德育的个体目的

孔子对个人德行修养提出了个体目的, 即培养德行高尚的君子。孔子办学的最终目的便是培养君子, 他认为君子所具备的道德规范可以到达他所倡导的以德治理国家的目的, 从而达到他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1) 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孔子认为“君子道者三, 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 这里言及的是一个人只有通过德育具备了很好的道德水平, 才能分辨善恶, 才能把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孔子说子“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以上都说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君子是具有德行的人, 是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孔子指明了对人才评价的标准, 要有道德, 对违背道德的事情, 君子是不会去做的。此外, 孔子还要求君子有博大的胸襟和战略的眼光。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 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 这里孔子进一步指明君子的志向是追求大道理的实现, 担心国家民族的安危。具体指出君子受了教育则可以修身安人与治人。

(2) 君子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君子重则威, 学则不固。”《论语·学而》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要达到较高的道德水平, 向人学习是很重要的, 但是更重要的是靠内因, 要自学, 个人要运用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陶冶, 自我磨炼, 进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同时君子不说空话而干实事。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道:君子要“敏与事而慎于言”。要求君子要圣言敏行, 言行一致。

(3) 君子要有渊博的知识。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这里孔子说君子不应像器具一样, 只有一定的用途, 没有任何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只听任别人的支配, 作为君子要对道德有自己的判断和鉴别选择的能力。子曰:“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辩之, 笃行之。” (《中庸》) 君子应该学问广博精深, 德才兼备。总之, 在孔子在《季氏》中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这段话可谓给君子做了个总结。

二、孔子的德育方法

所谓德育方法, 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换句话说, 就是教育工作者为了到达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孔子十分重视教育方法, 他认为采用了适合和正确的教育方法, 可以加强教育的效果。

1、疏导教育法

疏, 即疏通, 指广开言路, 集思广益, 让大家敞开思想, 把各自的观点和意见都充分发表出来。导, 即引导, 开导, 要说服教育, 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向正确的轨道, 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孔子认为学习是不能强制的, 学习要主动进行, 因此启发疏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俳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这里孔子强调发挥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对学生的提问和疑惑先不解答, 而是通过诱导, 是学生自己发现答案, 给学生指明学习路径, 但不要代替作出结论, 提出问题, 给学生讲明道理, 但不要强行牵着他们走, 严格要求, 但不要施加压力, 启发受教育者运用正确理论独立思考, 学会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2、比较教育法

比较教育法是将两种不同现象或事物的属性, 特点进行比较鉴别, 引出正确的结论, 用以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孔子在提出君子的标准时, 经常用到这种方法。孔子说:“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里仁》) “君子固穷, 小人穷, 斯滥矣!” (《卫灵公》)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里仁》) 孔子通过比较教育法对照辨别真伪, 是非以及正确与错误, 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教育方法, 使受教育者在鲜明与强烈的比较中, 辩明是非, 从正面, 反面, 相异, 相同, 对立统一等各个角度更全面, 准确, 深刻地分析思想信息, 掌握思想变化的特点和教育规律, 使受教育者更自觉, 更坚定地接受正确思想, 批判错误思想。

3、自我教育法

简单地说, 这个方法就是人们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前面提到的改过自迁的就是这种方法。此外, 孔子还要求学生进行反省, 反思, 进行自我修养, 提出“修身养性”, 一个真正的君子的道德水平的提高, 都不是凭空得来的, 只有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进行修养提高, 才能实现。放松自我修养的人, 往往是一个缺乏理想, 无所作为的人, 是一个对自己, 对家庭, 对国家都不负责任的人。因此, 孔子说:“内省不疚, 夫何忧何俱?” (《颜渊》) 意思是见别人好的品质, 要虚心学习, 见到别人不好的品质, 就要联系到自己, 反省检查。孔子就是要求在正确进行自我反省, 加强自我认识, 成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观察者, 并能发现自己思想和行为同正确的道德原则, 准则的差距或不相容性, 积极进行内心对话, 把自我认识变为自我教育, 自觉形成更为正确的思想。

4、循序渐进法

这种方法要求教育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基础, 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 适时, 适度的由浅入深进行教育。孔子在回答有关仁, 礼的解答上说: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己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己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孔子对仁, 礼的回答可谓是由浅入深,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是学生在学习上有“欲罢不能”。

5、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法就是因不同对象的而异的方法, 这样做容易切合教育对象的情况而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孔子说:“故天之生物, 必因其材而笃焉。” (《中庸》)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 孔子对于自己的学生的个别差异, 也有所记载:“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先进》) 由此可见, 孔子从实际出发, 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学生的特点和性格, 正是由于能全面正确的了解学生的具体特点, 才能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在教学中扬长避短, 因势利导。避免教育的盲目性。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 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育, 使各尽其才, 发挥开发人才的作用。

6、教学相长法

教学相长法是指师生通过教学相互启发, 提高学习的兴味, 在共同的学习中并肩前行。孔子说:“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孔子敢于当着学生的面说还可以有成为自己老师的人, 认为教师决不能固步自封, 自以为是, 认为自己也要不断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

孔子非常重视德育教育, 他提出德育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他提倡学而优则仕, 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他总结和创造了德育教育实践的经验, 对今天的德育教育教学方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

[2]屠大华主编:《教育思想研究》,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3]杨少松、周毅成编著:《中国教育史稿》,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年版。

[4]张瑞潘、孟宪承、周子英、陈学峋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

孔子的德育思想 篇2

摘要: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高度重视德育,探索并形成一系列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他的教育教学思想来自实践,不仅全面、系统,涵盖了教育理论的各方面和各环节,而且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如他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这份遗产,对于促进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关键词:孔子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孔子重视德育,意图将老百姓引上德治的轨道,实现社会的“和谐”。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孔子认为需要统治者“为政以德”,同时,被统治者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认为,礼是道德的外化,不存在礼之外的道德,这种道德是以宗法伦常为核心的血缘人伦道德。虽然他推崇周礼,对周礼的评价甚高,其“礼”的本质也仍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秩序。但是,他那里的“礼”是在对周礼的批判继承中得以发展形成的,与周礼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在周代,“礼”只适用于调节奴隶主阶级之间的内部关系,与此相反,孔子将“礼”下达到庶人,告诫人们要以“礼”作为德行的标准。可见,孔子对于道德的重视,不仅仅局限于对统治者的要求范围之内,同时也是对全老百姓的要求。从根本上说,这一点也反映出了孔子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即“有教无类”。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他五十余载的教育生涯中,“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①如何从其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古为今用,使我们 ①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现今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孔子德育内容的脉络梳理

孔子贵“仁”,“仁”是他道德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是他要求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一高尚的道德品质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美德。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很多,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如上所述,礼是道德的外在体现,而仁则是道德的内在核心。根据这一核心,孔子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孔子以“孝悌”为“仁”之本。他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是指孝敬父母;“悌”是指同辈兄弟之间要相亲相爱。“孝悌”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植根于中国特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家族社会之中。孔子认为,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挚感情。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可见,他将“亲亲”作为“仁”的一条根本原则,强调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是人与人关系中最真实、最根本的感情。“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要敬爱父母兄弟,谨慎而讲信用,博爱大众并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是在“孝亲”基础上的递进,每个人只有处理好了与父母兄弟的关系,才能处理和协调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由此,孔子将骨肉亲情引向了政治统治,体现了孔子道德教育的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特征。

其次,孔子以“爱人”作为“仁”的核心。“仁者爱人”,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于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但同时也是对这一思想的发展。西周时期重视祭祀鬼神的事宜,而孔子的“爱人”中却体现着人贵的思想,“季路问事鬼神。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乎?’”可见,孔子是把人事放在首位的,对鬼神采取了怀疑的态度。孔子的“爱人”不仅仅是要求人们只爱自己的家人,而是将爱扩及到全社会,要求为政者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做到“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必须认识到的是,孔子的“爱人”并不是爱一切人,更不包括奴隶,他所讲的“仁爱”有鲜明的阶级性,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强调的人道原则即肯定人的尊严,主张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仍有进步意义。

最后,孔子以“忠恕”作为实现“仁”的途径。曾子提出:“父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所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简单地说,忠就是积极为他人;所谓“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即忖己度物,不加害于人。孔子正是通过这样推己及人的方式来实行“仁”。在西周时期,“父权与君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家能够做到对父兄的孝悌,就能够在政治上对君主尽忠。”①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把治家之情、之理迁移到治国、平天下的宏图伟业之中,从而形成了后世“移孝作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取士传统。

总的来说,孔子的道德思想是以“仁”为精髓所在,孝为出发点,由近及远地向外扩展仁爱之心,通过将心比心的、推己及人的方法,① 丁祯彦.中国古代哲学史教程[M],2007.19.求得忠信于君主、朋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虽然,孔子的言论中存在着一些封建愚昧的思想,但是,我们应将他至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予以评析。抛开孔子一些具体的适合于当时历史环境的德育思想,就整体而言,将他的“孝悌”、“爱人”、“忠恕”的德育内容批判地继承下来,仍然是我们现代德育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经济生活中,人们在物质的洪流中逐渐迷失自我,对于德育内容的研究也更是重中之重。

二、孔子的德育方法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我们新时代道德教育的宝库,它不仅为现代德育提供了重要的内容,而且它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育的方法。即使过了两千五百多年,这些方法对于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就德育方法而言,笔者认为孔老夫子给我们的启示不在少数,因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的归纳: 1.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性格、智力、品行等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教育。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主要凝结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他的弟子众多,背景环境以及智力、性格都各不相同,而孔子能够根据受教育者的差异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根据受教育者思想水平、接受能力施教。二是根据不同的性格施教。”①如他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季氏)也就是说,人的智 ①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2006.69 商有高低的差别,从智能上分为上、中、下三等,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告诉高深的理论,至于中等以下的人,则不要做过高的要求。再如,子路问孔子:“听到的事情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去做吧。”公西华对此感到疑惑不解,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意思是,冉求胆小,容易退缩,所以鼓励他;子路好勇过人,勇有余而谋不足,所以我要给他降温,让他冷静。2.愤启悱发的德育方法

启发式教育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一个优良传统。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倡启发式教育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现代教育学中的“启发”一词就来源于此。“愤”是指学生积极思考,想弄通却没有弄痛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打开思路,即是“启”。如果不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一味“填鸭式”地“满堂灌”,不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不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孔子要求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心求通、口欲言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教育。此外,孔子的举一反三的方法也是启发式教育的一种,亦称迁移启发。他在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他的教育下,颜渊能“闻一而知十”,子贡能“告诸往而知来者”,陈亢能“问一得三”。孔子的启发式教育使我们历史上珍贵的教育思想,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3.审美教育方法

“寄情万物,皆以养德”,古今伟大的教育家都注意借助美誉进行道德教育,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孔子是道德教育中自觉倡导礼乐教育的第一人,他以“ 六艺”教育学生, 其中大部分内容如诗、礼、乐等都体现了审美教育主题。在他看来,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过程是“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秦伯篇》)。他主张用符合古典伦理和美学标准的礼乐制度治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继承这一传统,,他在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一文中, 明确提出“: 纯粹之美育, 所以陶养吾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而使人我之见、利己

①损人之思念, 以渐消沮者也。”这一段话写出了审美教育的与道德教育的内在一致性,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什么教育实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的,道德教育则往往靠理性的自我克制与约束,因此,两者相比较,人们可能更愿意接受审美教育。

以上是笔者对孔子的主要道德教育方法的一些了解和归纳,无论是孔子的德育思想还是方法都是孔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历史上对于这些文化瑰宝的曲解或者僵化,使得这些被扭曲的思想阻挡了社会的进步潮流。事实上,孔子的启发教育、个性教育以及审美教育方法对于当代的德育具有深刻的意义,我们的德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发掘孔子的德育教育思想, 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借鉴孔子的德育理论、德育原则, 结合时代发展的实际,大力加强德育工作,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① 蔡元培选集(上卷)[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参考文献:

孔子德育思想现代价值新论 篇3

关键词:孔子;德育;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129—02

春秋时代政局动荡,战乱纷争,民不聊生,道德沦丧,周礼统治秩序已经彻底崩溃。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孔子从自己长期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总结出道德教育的一套理论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造,包括以“君子”为目标的理想信念教育、以“仁”为核心内容的和谐精神、以“德性优先”为原则的道德自律、以“下学而上达”为方法的德育活动和以“学、思、行”为特征的具体运用。他的这些道德教育理论系统内容丰富,层多面广,在现代道德教育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理论导向。

一、以“君子”为目标的理想信念教育

“人的内在精神风度与外在言行举止都升华到一个高于常人的境界,成为世人效法的楷模,这种人生境界就是所谓的理想人格。”[1]儒家重视高尚人格的塑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人”和“君子”。在孔子心目中, “圣人”是最高的培养目标,其标准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2]。但孔子又认为“圣人,吾不得而见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2]。基于这一认识,孔子把培养“君子”作为现实人才的培养目标。纵观《论语》,孔子认为,培养君子人格的具体要求包括“九思”、“五美”和“三戒”。《季氏》载:“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尧曰》载:“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季氏》载:“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还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2]。整个社会如果失去指引道德发展方向的人,就会陷入道德衰败之中。对于我们现代道德教育来说,重要的是激励个人完善自我,形成坚强的意志,通过创造人们人人所景仰的人格典范,引导人们追求崇高道德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以“仁”为核心内容的和谐精神

孔子把“君子”设定为德育的目标,那么,“君子”的本质是什么?在《论语》第一篇《学而》中,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认为真正的“君子”是“无终食之间违仁”(《里仁》)[2]。可见,求“仁”是君子的本质特征,“仁”是君子的核心精神表现。再從文字的结构和词源来看,“仁”是“人”和“二”的合成,也就是两个人,它反映了人际之间的关系。首先,“仁者人也”,要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其次,“仁者爱人”,强调人的价值以及对人的关爱;最后,“泛爱众”,将目光投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仁”的范畴虽然在孔子之前已经出现,但作为一个思想形成系统的理论,是由孔子提出的。《论语》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2]孔子还说:“刚、毅、木、讷近仁。”(《子路》)[2]由此可见,“仁”作为最高道德原则,统摄“义、礼、忠、恕、孝、悌、慈、爱、勇、温、良、俭、让以及恭、宽、信、敏、惠”等德育条目,以上诸德即是实现“仁”的标志,也贯穿和体现着“仁”的精神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仁”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前提,协调和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调整和削弱在竞争中出现的紧张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与融洽。另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即如《易经》所主张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3]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以“德性优先”为原则的道德自律

德性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履行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个人秉性和气质”[4]。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2]。他认为,如果靠政令和刑罚治理国家,百姓会因害怕惩罚而不敢犯罪,这样只是暂时地使百姓免于罪过,但却使他们丧失了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教化百姓、治理国家,用礼约束和规范行为,不但会使百姓有廉耻之心,使百姓产生道德自觉,又能不超越社会规范,孔子把德教与刑治加以比较,强调德教优于刑治。

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个体人格与品德的构建过程,是个体的内在需要与社会道德原则的对话过程[5]。是受教育者不断觉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纯粹外在灌输的过程。以自我修养作为德育途径的中心,可以增进道德教育的接受性和内化性,使道德主体的行为升华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孔子十分注重受教育者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内化德育途径,在教育过程中充分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受教育者作为德育主题,通过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身体力行,去完善自己的人格来进行道德教育。长期以来,传统德育忽视人的主体性,不顾受教育者的道德品德的内化规律,否定他们的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导致人们对规范的遵守并非出于道德需要,而是由于外力的强制,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成效。面对多元化文化社会的时代背景,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培养道德主体人格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这个多元的社会中树立现代德育观,尊重主体,由灌输走向对话,由限制个性走向发展个性。

四、以“下学而上达”为方法的德育活动

《论语·宪问》记载的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中,孔子提出了“下学而上达”的命题。“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我们根据儒家经典文献的有关注释和论述大体能够分析出其具体内涵。西汉孔安国说:“下学人事,上知天命”。南北朝皇侃进一步强调:“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孔子所说的“学”是既要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也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述而》)[2]。“下学而上达”的命题把德育活动描述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下学”与“上达”二者缺一不可,“上达”蕴含在“下学”中,通过“下学”的德育活动得以体现出来,“下学”是德育活动中通向“上达”的途径,在“下学而上达”中“下学”的地位至关重要。现代著名学者钱穆强调,在“下学而上达”中孔子尤其注意“下学”,“一部《论语》,皆言下学。能下学,自然上达。”[6]

当代德育教育缺乏时效性是人们普遍担忧的问题,德育的非学术性特征要求德育内容以社会生活实际为核心,但是,现代德育教育学术气氛浓厚,德育形式化,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环境、道德实践分离开。杜威曾指出:“与社会脱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今天的道德教育应该进行整体改革,不仅要学习书本的知识,而且一定要同道德实践相联系,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做到言行一致,做到多做实事,从而将德育落实到实处。

五、以“学、思、行”为特征的具体运用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2]。学习是一件使人快乐高兴的事情,并且强调学习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孔子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观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2]除了“学”,孔子还十分强调“思“的作用,提倡将“学”与“思”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2]。我国近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先生认为,“罔者无也,学而不思,其失至于丧已;殆者危也,思而不学,其病可以误人。殆之害甚于罔。故孔子曰:‘思无益也。’”[8]“学”与“思”是互为前提的,“学”与“思”是辩证统一的。“学”侧重的是对知识的积累,对已有的史书礼乐“传统”的继承,“思”则更加强调的是创新、批判与发展,以便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学”是在学习别人的智慧,而“思”则是在逐渐形成自己的智慧。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是需要实践去磨练的,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付诸于实践。他常常带学生周游列国,体验生活,培养处事应变的能力,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子路》云:“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认为一个人学了再多的知识,不会用到实践中去,又有什么用呢?总之,孔子道德教育中的“学、思、行”三方面分别有不同的要求,三者又是辩证的结合的,《中庸》对“学、思、行”结合的教学要求有较详细的概括,认为“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

正如美国学者弗吉尼亚斯·弗姆所认为的,“在中国所有的道德哲学家中,孔子是最重要的。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孔子规定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9] 孔子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影响着中国人民,是我们思想文化的纽带,这些德育思想至今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范红霞,刘庆昌.尊重学生需要,改进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2,(6).

[6]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7][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浅议《论语》中孔子的德育思想 篇4

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就不得不从德育开始,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道德教育, 是生活在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 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 对受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 是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儒家的德育思想成果, 是我国优秀德育成果的主体部分, 不仅有它的历史价值, 也有它的现实价值。《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 要从儒家德育思想中提取养分, 就必须从研究《论语》开始。《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言行的儒学著作, 体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思想。其中德育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1 孔子德育思想的目标

1.1 统治者能够为政以德

孔子所提出的德育思想, 不仅是教化弟子和人民的, 也是教育统治者的。他所生活的春秋时期, 正处于西周王朝衰落, 整个国家动荡不安的年代。各国国君为了强化自己的政治力量, 经常使用战争手段, 讨伐纷争不断, 使各国在经济上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损失, 人民生产生活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孔子当时看到这种情形, 认识到“霸道”在当时是很不聪明的治国办法, 只有实行了“王道”, 才能从根本上驾驭人心, 所以要“为政以德。” (《论语·为政》) 用德来治理国家, 百姓才能够心悦诚服。孔子说过:“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在这里, 他说明了用单独的政令和刑罚来约束人民的局限性, 就是即使百姓避免了犯罪, 但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 有可能导致新的犯罪。而如果再用德政和礼教来教化人民, 人民就会产生羞耻之心, 这样不仅稳定了社会, 而且还教化了人民。有人问孔子, 怎样才能使民众服从治理, 孔子答曰:“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 在这里, 他告诉了统治者实行德政的具体办法, 就是要提拔举用正直有道德的人, 将其安置到奸邪小人上面, 这样的为政之道, 才能让人民信服。

1.2 社会能够和谐有道, 人民有较高的道德水平

孔子曾经对当时人们道德水平的低下, 表现了自己焦虑的心情:“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他希望改变这种现状, 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如“君子笃于亲, 则民举于仁;故旧不遗, 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君子做到了以上要求, 就会让人人互相关爱, 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变好, 人们的道德素质就会提高。孔子在许多场合提出“邦有道”和“邦无道”两个概念, 表达了他对国家和谐有道的向往和对国家混乱无道的憎恨。“邦有道”, 也就是孔子所称赞的尧、舜、禹所治理的天下, 那是“天下治”的情况, 就会出现“河出洛书, 风鸟至焉”的景象。但当时的春秋时代, 远远没有达到孔子所向往的“邦有道”的状态, 社会秩序混乱。对此, 孔子说过“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礼”是孔子提出的重要治国使民办法, 要用“礼”这样的行为规范来维护奴隶制等级秩序, 才能达到天下归仁的目标。

2 孔子德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德育内容, 是德育主体为达到德育目标, 对德育客体所题出的关于修身要求, 社会规范, 行为准则的总概括。孔子为了实现“道之以德”, 在道德教育内容方面, 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创造了以“仁”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范畴体系, 通过用这些具体条目的教育, 来达到他的德育目的。从而为古代道德教育内容的确立, 奠定了理论基础, 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首先, “仁”的思想, 是具有统帅作用的道德条目。关于仁的含义, 孔子有多种说法, 而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二字, 也就是要团结友爱, 奉献爱心。孔子提出了一个具备仁德的人所应做的事情, 即“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孔子还说指出要做到以下五点, 才能算做“仁”, 那就是“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这几点互相补充, 缺一不可, 做到之后才能做到“仁”。他曾说过:“朝闻道, 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孔子所说的“道”, 也就是“仁”道, 这是孔子所渴求的最高理想, 可见“仁”的重要性。其次, “义”与“礼”都是仅次于“仁”的道德条目。子曰:“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这里告诉我们, “义”是君子应具备的内在素质, 而通过“礼”去施行它。所以, 做到了“礼”, 也就体现了“义”。各个方面都不许越出“礼”的规范。这里所说的“礼”就是“周礼”, 也是西周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最后, “信”也是必不可少的道德条目。人无信不立, 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輗是古代大车车辕前端与车衡相衔接的部分, 軏是古代车辕与横木相连接的销钉, 孔子通过用这个直观的比喻, 借以说明了诚信在人们为人处世中的重要作用。以上德目, 不难看出都有着“利他”的本质, 所以, 孔子把以“仁”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范畴体系作为其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这些道德内容相互作用, 缺一不可, 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孔子德育的经验方法

3.1 榜样的激励作用

3.1.1 君子是意象中的道德榜样

孔子所设计的道德榜样, 以“君子”人格最为典型, 他号召人们都能够做君子这样的人。“君子”的基本含义, 是泛指能“以德立身”之人, 他对君子应当具备的素质进行了种种界定, 以引导人们以此去履行。孔子指出, 君子必须做到“仁以为己任, ” (《论语·泰伯》)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等等, 表明以践行仁德为己任, 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的人, 才有可能成为君子。君子还必须进行“仁”“义”“礼”“智”“信”等各方面的优秀品德修养, 孔子指出:“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 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 (《论语·雍也》) 以上这些论述, 说明君子要以“义”作为自己的内在素质修养自己, 要按照“礼”去约束自己, 还要按照“信”去成就自己, 以“博学”来丰富自己。综合素质的修养, 是君子所必须做到的。

3.1.2 历史中存在过的道德榜样

在历史中有很多值得人们尊敬并学习的榜样, 孔子一直在积极利用这些精神资源来教育弟子, 并加以引导, 让学生们学习。例如:“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论语·泰伯》) 赞美了周公和尧的才能, 还有舜、禹等人的赞颂, 说明他们都是优秀的道德榜样。这些人的仁德, 不仅在修养上表现, 也体现在他们所做过的事情上面, 向这些人学习, 也就是学习高尚的思想道德, 所以他们的榜样力量不容忽视。

3.2 环境的影响作用

首先, 居住环境十分重要, 能够影响到人们的道德修养。孔子说过,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焉得知?” (《论语·里仁》) 最好能够居住在有仁道的地方, 这样有利于人们道德的提高, 经过环境的熏陶才能达到理想中的道德状况。“不仁者, 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 (《论语·里仁》) 说明贫困的境地或安乐的境地都会深深地影响到人, 所以, 人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 必须有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作大背景。其次, 人际环境也不可忽视。孔子曰:“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 (《论语·季氏》) 在人际交往上面, 要多交往正直、宽容、博学多才的人, 这样的朋友对我们自己的修养有很大的帮助, 否则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3.3 案例教学的启发作用

孔子在教育活动中, 往往运用案例来阐发事理, 启发学生的思维。我们称之为案例教学。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 无喜色;三已之, 无愠色。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 陈子文有马十乘, 弃而违之, 至于他邦, 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 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 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 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 这里子张和孔子通过探讨令尹子文和崔子的案例, 得到了关于仁的结论, 他们两个的做法只能体现“忠”和“清”, 而未达到“仁”的境界, 这样, 弟子对于“仁”, 清”, “忠”三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都会有直观清晰的认可, 从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学生, 这就是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以上从德育思想的目标, 内容和经验上, 介绍了孔子的德育思想, 为今天更好地进行道德教育, 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是也应当认识到, 儒家的德育思想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难免打上剥削阶级的烙印, 其中有不少的思想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了糟粕, 甚至成为了我们发展的思想阻碍, 所以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儒家教育思想, 我们应当不断发掘和探索有益的资源, 也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继承, 不能全盘接受。强调对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利用, 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今天的道德教育服务, 克服其历史局限性, 发扬其历史继承性。

参考文献

[1]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5.

[2]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58.

[3]张耀灿, 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17.

浅谈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篇5

摘要: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关键字:孔子 德育思想 现实意义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

(一)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仁爱

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在“仁”,表现在“礼”。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他用“仁”“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具有道德自觉,共同遵守一定的规范,这在春秋战国诸侯分裂割据、混战年年不断的历史时期,无疑是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他的道德思想中,“礼”是人们行为的准则,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仁”是“礼”的内在主导因素,是核心,“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符合他所认定的真理的最高要求,也是他承认的真理的本身。

孔子按其自己认定的真理,通过一定程度上重人道、面向实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从而建立了“仁”为核心的孝悌、忠信、恭敬、智勇、宽惠、正直、知耻、周而不化、三戒、九思等道德规范,把人们不断培养成为君子——道德修养达到高峰的人。

孔子十分重视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孔子还认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仁德,即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准则。把这个观念提高到伦理思想中,确是孔子一大贡献,它对中国传统道德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只有这样才有所作为。对于执政者来说,则应该以施行仁德为其准则。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只要以仁德去治理国家不仅能够像北斗一样处于稳定的领导地位,而且还能使人们遵守道德准则,一旦犯法也会感到耻辱。就是一般人,也是“德不孤,必有邻”,只要有了仁德,就不会孤单,就会有朋友,就会团结很多人。这种道德准则的要求,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无疑有它的现实价值。2.礼仪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礼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

孔子修身思想中礼的特征,首先,应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人要有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能力。礼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东西。“克己复礼”就是自律思想的体现。子曰:“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说要严于律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要正身正己。

其次,要以礼待人,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以礼相待,利用礼去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才能够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礼者,敬人也,礼仪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一种行为规则,是良好的社会润滑剂,它对于人们交往中互尊互敬、和睦相处、协调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子曰:“礼者,政之本也。”孔子主张用“礼”来教化人民。这种教化体现在日常道德生活,宗教活动,相互交往等种种规范,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各种关系的准则。子曰:“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简而言之,“礼”就是有着许多要求的不可违反的行为规范。孔子认为“礼”是社会之本,“礼”在社会中是起着根本性作用的。要建立一套能发挥维系 和平衡稳定的礼制,具体地说就是建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礼”的体系。当人民都能懂“礼”行“礼”了,社会也就稳定了,国家也就发展了。孔子的“礼”的思想,实质上旨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这种思想精髓对正努力建构和谐社会的今日国人来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3.忠恕

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实际上,在孔子思想中“忠”和“恕”都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于“忠”,和曾子说过的“为人谋而不忠乎”有关。这里的“忠”是指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据此,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提出[3]:“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后世儒家对忠恕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以后“忠恕”二字逐渐被连在一起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使用,不再分开。上述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作为“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两千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并为恕下过这样的定义:“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 卫灵公》)。这是孔子在回答子贡的一个提问时说的。子贡的问题是:“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相似的含义,但是后一句话较为消极些,而前一句显得主动、积极。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于与人沟通,而且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在师生的相处中,也要体现忠诚的思想,学生要以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忠恕就是要宽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4.明智

“智”是深通君子之道的精神境界,它可以使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从而趋利避害。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正确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内在品质的高度。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修养和智慧的提升,一定要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和达观的胸怀,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义。”只有形成了上述的思考模式,才能够达到明智的境界。在孔子的修身的儒家思想中,智重在人事,重在了解和辨别社会现象,所以为“知人”而“知言”就成了智的最基本的内容。在孔子看来,要深刻地认识仁义,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就要在行为上坚守仁义,不违仁义。5.诚信

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孔子所说的“信”有两种含义,一是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孔子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巩固统治的法宝。因此,他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孔子的诚信理想在《论语》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论语》的“学而”、“为之”、“里仁”、“述而”等篇中,都提到了信的道德,完整地勾画出了孔子的诚信的理想。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荀子也认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诚信的思想贯穿在孔子修身和德育思想的整个过程。“信”在《论语》中出现了四十几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于诚信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十分推崇这种德行,他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思想都是把“信”看作是建立人际信任关系的根本因素,看作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先决条件。

(二)现实意义

德育作为一种社会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一个有机的庞大的体系,绝非是几个道德规范教条所能包含得了的。中国先秦时代“德育之上“的思想,垂范两千年而不衰,且已积淀为中国文化思想之根本。因此,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思想精粹,把德育放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首要位置至今仍有重大意义。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予总结,承继这一分遗产。”由此可见,孔子德育思想的精华部分对我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意义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确立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是特定历史背暴下对教育所提出的特殊的要求,它的任务在于,在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塑造人们的心灵、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使整个社会的成员在一套统一的道德思想指导下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大变革曾使两干多年前的孔子认识到“饰礼乐,选人伦”教化民众、统一思想和规范行为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也处于一个山传统和封闭走向现代和开放的关键时期,而对形形色色的思想的冲击,也必须确立起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教育人们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牢牢地在全社会扎根,以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需要。2.优化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撑,道德教育更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思想道德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社会现实的文化、政治、法律、舆论等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现实生活混乱,道德教育必然举步维艰。有人尖锐地指出了当前道德教育中的模式的教育效果值得深思。所以,要真正实现当前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教育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对社会济生活的优化,加强法制建设、文化建设,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最大程度地惩恶扬善,遏止腐败,创造一个令人信服,共同认可的道德教育大环境。3.道德教育必须依靠综合教育

道德教育的过程实际是构建学生道德境界的过程,在这个构建过程中,文化素质、科学意识、审美能力、哲学修养、体质训练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孔子为我们做了成功的尝试。在现代社会,没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就不会有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人类认知领域的空前拓展,已使个人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知识等修养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实践能力才是先进觉悟、高尚道德最可靠的墓础。山此可见,道德教育必须依靠政治、法律、文化、科技、审美、体制等综合教育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必须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皮江红,萤育云.孔子德育思想的经济伦理意义初探[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03期

[2]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9 [3]魏世英,龚成.试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启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吕氏春秋·不二[M] [5]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M],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1

从《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6

《孔子游春》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文章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透过课文也可窥一斑。

一、教育即生活。据载,孔子很重视对弟子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他亲自整理编辑了教材—六书。但是他对弟子的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他积极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近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利用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这一教育思想同今天我们提倡的大教育观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游春》一文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例如:“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当听完性格不同的子路和颜回各自的志向后,“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当颜回弹琴唱歌时,“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丝毫看不出孔子有半点“师道尊严”的架子与面孔,师生俨然是一种朋友关系。正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弟子们才能畅所欲言,师生才能共同探讨,实现“教学相长”,这也真正体现了“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这一理念。

三、启发式的教育思想。孔子积极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去游玩,游玩中巧借河水诱导弟子。乍一看,孔子的这次教育活动是一种偶然,实则不然。我们不妨这样思考一下:春天到了,孔子为什么选择到泗水去游玩而不是别的地方?这是因为“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此时的泗水正是生机勃勃的时期。那么,孔子又为什么选择有水的地方呢?那是因为孔子“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由此,我們可以推断,在此之前,孔子早已有了关于“水”的宏论,这次泗水之行是孔子精心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当孔子全神贯注地凝视泗水时,“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此时弟子们已经达到一种“愤”“悱”的状态,孔子见时机已到,便引发出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讨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都没想到“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弟子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多么深刻!

正因为弟子们深刻地受到了“真君子”的思想教育,所以孔子又因势利导,引导子路和颜回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引导弟子在言行上做一名“真君子”。其教育可谓水到渠成。

从《论语》看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 篇7

关键词:孔子,《论语》,道德教育,德育思想体系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他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 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部分。孔子首创私学, 形成了丰富成熟的德育思想体系。他开创了我国教育重视德育的传统, 为我国德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要想了解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 就应当先读专门记录他言行的《论语》这本书。

一、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形成

孔子在30岁时就已经精通古代的大量文献, 面对周朝衰落、礼崩乐坏、诸侯纷争和政治动乱的社会现状, 他立志匡扶正道, 以维护周礼为使命, 形成了以恢复西周礼乐文明为目标的思想体系。孔子说:“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年老时候又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由此可见孔子对周朝文明推崇的程度。孔子在30岁左右开始收徒讲学, 他早期的弟子主要有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等人, 他们在孔子那里主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 重点是培养德行、陶冶性情, 重视军事外交方面的训练。他的德育思想伴随着他的教育活动逐渐得到传播并且逐步完善。

孔子德育体系的形成与其特殊的背景有关。孔子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孔子从小就立志好学;孔子所在的鲁国完好地保存了周朝文化, 这为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文化背景;周朝衰弱, 礼崩乐坏的动荡社会使得孔子立志肩负起振兴礼乐、教化民众的责任。

孔子名丘, 字仲尼, 殷商后裔。周武王灭商, 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孔父嘉是宋国宗室, 按照周朝礼制, 因为距离宋国始祖超过五代, 便改为孔氏。孔父嘉无辜被华父督杀害, 孔父嘉的后代防叔畏惧华氏的逼迫而到鲁国, 防叔生伯夏, 伯夏生叔梁纥, 叔梁纥生孔子。孔子3岁丧父, 母亲颜徵在善良勤劳, 教子有方, 遗憾的是在孔子17岁时也去世了, 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磨练了孔子的意志, 培养了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孔子有言曰:“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不仅少年时代就立志好学, 他把学习当成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正说明了这一点。

孔子所在的鲁国是周公的封地, 当时鲁国的礼制是保存得最好的。孔子十分尊崇尧、舜、禹, 非常推崇文王、周公的道德, 孔子正是受到他们的影响才提出了“敬德保民”“不施其亲”的主张, 这些成为孔子仁爱思想的来源。孔子当时所处的时代, 学术下移, “学在官府”的界限已经被打破, 所以他才会有机会学习“六艺”, 学习《诗》《书》《礼》《乐》《易》等典籍。这些典籍详细记录了先秦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状况, 弘扬了上古圣贤们的高尚品德, 为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为孔子德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春秋时代是一个历史转折的时期, 周王朝的统治已经彻底崩溃, 原有的社会秩序已经荡然无存。面对这样的社会, 孔子毅然以天下为己任, 最初, 他跻身仕途, 曾经担任过委吏 (管理仓库的小官) 和乘田 (管理牛羊的小官) , 官位最高时做过鲁国的大司寇。他想通过从政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但是并没有得到施展, 他周游列国皆不被重用。尽管经受这样的遭遇, 孔子也没有放弃, 转而以整理古代典籍和收徒授学为业。社会动荡、人心不古促使孔子尤其重视道德的弘扬, 重视对学生道德的教育。

二、“性相近, 习相远”的人性论基础

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人类自我觉醒、自我认识的开始。千百年来, 关于人性论的问题, 众多思想家给出了许多命题, 先后出现过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三品说、性二元论以及性日生论等, 这些人性论观点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但最早提出人性问题并对人性问题进行阐述的思想家则是孔子, 他开创了人性理论研究的先河。

孔子很少谈“性”, 综观《论语》, 仅有“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这就是说, 不管是谁, 人性天生都是相近的, 但会随着后天的习染而相差渐远。孔子说:“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说十户人家的地方, 一定有像孔子那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 只是没有他好学而已, 这句话说明孔子认为他的德行是学来的;孔子还说:“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也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强调了人们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主要依靠的是后天的学习。

孔子“性相近, 习相远”的理论从普遍意义上承认了人们天生之“性”是相近的, 既然人与人之间天生没有太大差别, 就不应该出现压迫和倾轧, 而应该互相尊重, 互相关爱, 和睦相处。由此孔子提出了人要有“仁爱”之心的思想, “仁者爱人”的待人态度和准则, 推出了“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观点。尽管“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 但是到了孔子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在孔子看来, 正因为人性的差异是因为“习”的原因, 所以才需要教育, 需要德育。孔子的人性观点为社会中个体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寻找到了根源, 他强调了人性中善的可能性。尽管孔子直接谈论“人性”的内容很少, 但是“人性论”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中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无疑与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

“仁”并不是孔子最先提出的。早在孔子之前, 在《诗经》《尚书》《左传》《国语》中“仁”字都曾出现过。但是, “仁”字在其中的意思不尽相同, 内涵并不十分明确。许慎《说文》中从“仁”的字形和意思给出了三种解说:一是仁者爱人, 一是仁是人应当有的心性, 一是自然心性之仁。春秋之后的“仁”大多用的是仁者爱人的含义, 表达的是横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正将“仁”字深刻诠释并广泛使用的是孔子。孔子明确“仁”为“爱人”, 肯定了人的地位;他把“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作为人的追求目标, 强调“仁”在道德规范中的主导地位, 把“仁”作为其他美德的基础。

孔子的“仁”具有很多种含义, 一切好的品行都可以称为“仁”。从《论语》中可以看出, 在不同的场合, 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 孔子有关“仁”的说法有不同的意蕴。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在此, “仁”就是抑制自己, 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在此, “仁”就是严肃认真, 小心谨慎, 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强加给别人;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在此, “仁”的意思是爱人。在《论语》中, 孔子还间接提到“仁”的表现、“仁”的标准、“仁”的内容等。要做到“仁”必须懂礼, 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这是从细节方面讲要做到“仁”必须“依礼行事”。在《论语》中还可以看到孔子认为能做到“仁”的人具有一定的特点, 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 其言也。”就是说有“仁”的人言语迟钝。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孔子认为刚强、果断、朴质、言语不轻易说出口这样的人接近仁德。

在《论语》中, 还有许多章节讲的是“仁”与其他道德条目的关系。子曰:“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没有孝悌做基础就不会有仁。所以孔子说:“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樊迟问仁, 孔子答道“爱人”, 这“爱人”说的是爱亲之后的爱他人。“仁”包括“勇”, 子曰:“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仁”包括了恭、宽、信、敏、惠, 子张问仁,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仁”包括了大忠, 孔子曾说“殷有三仁”, 指微子、箕子、比干。“仁”还包括举荐贤人、以仁者为友、先难后获、好学等。

在《论语》中, “仁”字出现了109次, 几乎贯穿全书。从“仁”的意思到“仁”的范围再到“仁”的内容、“仁”的表现、“仁”的特点等, 孔子谈了“仁”的方方面面, 不论从字数、篇幅来讲, 还是从思想来讲, 都可以看出“仁”在《论语》中的地位, 也可以证明“仁”是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核心。

四、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以“礼”为规范

虽然“仁”是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核心, 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需要与“礼”结合, 以“礼”为规范。“礼”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 “礼”能够将“仁”的内在道德境界具体表现出来。

孔子认为“礼”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说“不学礼, 无以立”。他认为礼对于一个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规范了一个人的方方面面, 小到生活起居、待人接物, 大到政治、外交、祭祀等, 这些都离不开“礼”, 都需要“礼”来规范。《论语·乡党》篇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说“礼”, 记述了孔子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事情都以身作则, 依照一定的礼仪制度行事。在具体的道德行为方面, 孔子要求不合道德规范的事不看、不做, 不合道德规范的话不听、不说。

孔子认为“礼”与其他的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 认为用“礼”来衡量言行才能算作“仁”;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 对亲人的生死都必须用相应的礼制;提出“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要求统治者要用“礼”对待臣子, 臣子才会忠心;认为“礼”可以与恭、慎、勇、直等品德相得益彰。他说:“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中有很多篇幅都直接或间接提到了春秋时期社会道德沦丧, 礼仪荡然无存, 诸侯大夫犯上作乱的现实, 孔子强烈主张恢复周礼, 主张统治者要“为政以德”“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认为只有在上位的人以身作则, 遵从礼制, 然后施行仁政, 用“礼”来教化百姓, 才能最终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

五、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以培养“君子”为目标

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说到底是培养人的体系。在《论语》中描述人的称法有“圣人”“贤人”“君子”等。这些都是孔子所向往的高尚人格。孔子说:“圣人, 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 斯可以。”可见, “圣人”和“贤人”层次较高, 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即, 而“君子”则是常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理想人格。

在孔子看来, 要想成为“君子”, 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 在此基础上推广至他人。子路问君子, 孔子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提高自己的修养离不开“仁”, 孔子说:“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他认为君子抛弃了仁德, 就无法成就他的声名, 君子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仁”, 即使是在仓猝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 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提高自己的修养同样离不开“礼”, 孔子说:“君子三年不为礼, 礼必坏。”可见, “礼”是君子时时刻刻离不开的规范。

《论语》中还提到, 君子要从多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君子必须庄重, 如果不庄重, 就没有威严, 即使读书, 所学的也不会巩固;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 居住不要求舒适, 对工作勤劳敏捷, 说话谨慎, 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君子做什么事情, 没有规定要怎样和不要怎样, 只要怎样做合理恰当, 就怎样做;君子要广泛地学习文献, 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 从而不至于离经叛道;君子对于措辞说话要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罢了;君子对于事业, 以合宜为原则, 依礼节实行它, 用谦逊的言语说出它, 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君子庄矜而不争执, 合群而不闹宗派;君子给人民以好处, 而自己却无所耗费, 劳动百姓, 百姓却不怨恨, 自己欲仁欲义却不能叫做贪, 安泰矜持却不骄傲, 威严却不凶猛。

提高自身修养成为君子, 《论语》不仅有描述性的要求, 也有数量上的要求。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 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君子有“三戒”:少年时血气未定, 要戒色, 壮年时血气方刚, 要戒斗, 老年时血气衰竭, 要戒得。君子有“三畏”:怕天命, 怕王公大人, 怕圣人的言语。君子还有“九思”: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 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 考虑脸色是否温和, 考虑容貌态度是否端庄, 考虑言语是否忠诚老实, 考虑对待工作是否认真, 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请教, 将要发怒时考虑有什么后患, 看见可得的考虑是否是应得的。这些都从数量标准上对君子作出了要求。

在《论语》中还有从侧面来说明君子的特点的。孔子评论子产, 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乎君子之道:他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 他对待君上负责认真, 他教养人民有恩惠, 他役使人民合乎道理。此外还有从反面拿小人和君子对比的。例如“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通过比较, 突出了君子与小人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差距。

六、孔子的德育方法

孔子在实施道德教育的时候所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以身作则”等直到现代社会依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 从古至今, 这些德育的方法和德育原则为人们的教育提供了借鉴。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 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孔子通过了解, 熟悉了学生的个性特征, 针对弟子们提出的同样的问题, 给出相应的不同回答。例如, 《颜渊篇》一共记载了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等4人关于仁德的提问, 一样的问题, 孔子的回答却各不相同。之所以会这样, 是因为这几位学生对仁德的理解各不相同, 存在不同的误区, 孔子的不同回答正好依据各人的情况, 因材施教。

孔子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他的学生颜回曾深有体会地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这里的“循循然善诱人”正是孔子教育方法的特点, 他能够循序渐进, 巧妙地发人深思。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他很会抓住时机, 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启发,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孔子在教育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躬行实践, 言行一致。他说:“文, 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认为书本上的学问, 大约同别人差不多。但是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 他还没有成功。他说:“力行近乎仁。”在孔子看来, 如果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 在与人交往或者做事情的时候能够用已知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 这样就算是仁了。

孔子、孟子德育思想比较 篇8

第一, 德育教育思想的前提:区分君子和小人与性善论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了两种人:君子与小人。一般人认为, 孔子讲的君子是指当时居于统治地位、剥削劳动者的有权有财者;小人则是处于被统治、被剥削地位的劳动人民。在孔子看来, 君子主要是指具有智、仁、勇等德性的有德之人;而小人在严格意义上则是指无德性的非德化之人。在孔子看来, 恶人和圣人都是极少的, 而且“上智下愚不可移”, 即这两种人的秉性是先天的、后天并不能改变。但多数人都是中间性的, 其“性”是相近的, 因此具体形成什么样的人格、成为君子还是小人完全取决于自己, 取决于自己后天的学习以及是否接受道德教育、进行道德实践和修养, 强调后天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孟子是第一位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性善论”是孟子思想道德教育学说的理论基础。他主要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 把人的道德品性归之于天赋。孟子认为, 是因为人出生之后, 一些善的品性或所谓的良心, 只有圣人能保存下来, 一般的普通人则随着年龄的增长, 逐渐丢失。这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人们回归善的本性, 所以, 孟子特别重视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

第二, 德育的实施过程;仁与仁政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 并将君子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 认为成为圣贤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这里的品德指的就是仁, 那怎么才能达到仁呢?孔子认为首先在于立志, 要志于仁。其次要克己内省, 严格要求自己。最后要改过迁善。孔子认为人人都会犯错误, 关键在于能否改正错误, 只要能及时改正, 就能达到仁。

孟子把孔子的“德政说”, 具体化为“仁政说”。在孟子的文章里, 他认为, 要推行仁政, 首先, 必须关心民生。其次, 是提倡“以德服人”, 反对“以力服人”。再次, 主张对民众施行道德教化。这就鲜明地突出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 德育教育的方法:忠恕之道与反省内求

所谓“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具体来讲, “忠道”是从积极方面来讲的,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恕道”是消极的,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卫灵公》) 。由于人的自然本性几乎是一样的, 所以“将心比心”, 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可以推知别人的感受和想法。“推己及人”之所以可能, 其基础就是人的自然性情。只有具有真性情的人才可能做到“推己及人”, 如果一个人的性情是假的、不是人类所共有的真性情, 那他就不可能推知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孟子重视“反省内求”, 是他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一个基本特征。所谓“反省内求”, 就是主张把“反省”和“内求”结合起来。“反省”, 就是运用反思的方法去领悟某种道理;“内求”, 就是从自身求取善良美德的本性。一方面通过反思去领悟某种道理, 另一方面, 以领悟到的道理为指导, 到自身寻找善良美德的本性, 以发扬光大。孟子的“反省内求”修养方法有三种表现形式:“求其放心”、“反求诸己”、“反身而诚”。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的德育教育中有一些相同的方面, 但也存在着很多差异。相同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知耻求荣的价值目标;强调内省、慎独的教育方法;强调诚实守信的处世之本;强调“合力育人”的教育效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 结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实际, 孔子、孟子的德育思想中至少有以下一些德育内容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首先, 重视道德教育。在孔子和孟的教育哲学中, 道德教育都居于重要的位置, 他们都意识到道德教育有着不可潜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塑造“真正的人”的过程中, 道德教育至关重要。重视道德教育是先辈们给予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忠告, 不仅在古代、在国外, 就是在现代、在国内, 同样值得重视。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提出了在加强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的同时, 也要加强道德建设, 实行以德治国。

其次, 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孔子和孟子都非常重视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无论是“启发教育”还是“实践教育”都离不开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为素质教育能否取得实效, 学生的素质是否得以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被调动, 而不能寄希望于外部的“压服”或“灌输”。

再次、性善论存在的局限性警示我们在当今道德教育中应改变传统德育理论中对人性的预设。价值论哲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善恶非性也”———“善恶” (价值) 并非属性, 它并不为任何事物所固有, 任何事物本身都不存在所谓固定不变的善, 人性更是如此。所以, 我们应当确立新的人性理论来超越传统的人性理论。性善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伦理道德属性, 把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后天社会因素归结为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 把社会发展有序和谐以及人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途径归结为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是片面的。

参考文献

[1]刘飞, 孔子德育思想探析及其启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

[2]皮江红, 源头的智慧——孔子、亚里士多德教育哲学探析连云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6

[3]黄钊, 孟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学说探析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

[4]曲洪志, 我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J].山东社会科学, 2006, (04)

[5]蔡世华, 黄军利.略论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对现代高校德育的意义[J].理论导刊, 2006, (02)

孔子的德育思想 篇9

一、孔子德育思想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借鉴价值

孔子德育思想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源头活水, 虽历经千年, 仍然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毛泽东主席曾提出: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 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该给予总结, 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 应借鉴孔子德育思想的珍贵文化遗产, 更好地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1.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融入孔子“仁”的思想, 养成学生爱人、助人的道德习惯

“仁”, 其含义就是“爱人” ( 《论语 · 颜渊》) [2]226。“仁”作为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 体现了人的道德本质和博爱思想。孔子强调“仁”的重要性, 在人与人相处中, 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去理解别人, 自己不愿意的也不强加于别人,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颜渊》) [2]212因此, 爱人首先要尊重理解别人, 推己及人。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 思想还不成熟,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有时过于自我, 不能理解和尊重他人, 从而阻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初中生的成长需要彼此的关爱, 这就需要我们本着“仁者爱人”的精神, 去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爱人不仅对亲人或者自己认识的人如此, 还应包括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 即“泛爱众”。孔子“仁”的精神正是教育人们要尊重和关爱他人, 它提醒我们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仁”的教育, 教会初中生关心、尊重他人, 养成爱人助人的高尚道德品质。

2.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融入孔子“礼”的思想, 树立学生文明礼貌的道德形象

“礼”作为孔子德育思想的道德规范,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道德准则。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 ( 《论语·颜渊》) [2]210也就是说“克制自己, 使言行符合于礼就是仁”。礼是仁的框架, 他要求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使“礼”成为规范约束人们的准则。他还说: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 《论语·颜渊》) [2]210他要求学生看、听、做都要遵循“礼”。礼是社会规范, 人只有通过礼的规范制约才能成仁。“礼”是人的立身之本, 孔子说: “不学礼, 无以立。” ( 《论语·季氏》) [2]301不学习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然而, 在学校中仍然存在种种非“礼”的现象, 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 迟到早退, 学生不认真学习、对教师不用敬语、不尊重教师的行为对教师来说就是不“礼”。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孔子“礼”的思想, 教育初中生懂礼、明礼、守礼, 从而加强初中生礼仪的教育, 引导他们强化自身的礼节、礼貌意识, 树立其文明礼貌的道德形象。

3.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孔子“孝悌”的思想, 培养学生孝父母、敬兄长的良好道德品质

孔子把“孝悌”视为立身之本, 他说: “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 ( 《论语·学而》) [2]4, 可以得知, 孔子将“孝悌”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孝”是指孝敬父母, 是子女对父母的爱; “悌”是指友爱兄弟, 是兄弟间相互的爱。面对当今社会一些不孝敬父母、兄弟反目的道德滑坡现象, 我们从孔子倡导的“孝悌”观里可以得到很大的启示。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德育的重要载体, 应融入“孝悌”思想, 培养初中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孔子重视“孝悌”这一基础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培养, 对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初中生进行道德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的道德传统,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孝悌”思想是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最本质的道德本质, 有助于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当前德育重视对“孝悌”品质的培养,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孔子“孝悌”思想, 有助于强化初中生“爱人”的道德意识, 并将其贯穿于孝敬父母、团结集体、忠于国家的道德行为中。

4.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融入孔子“信”的思想,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孔子教育学生对人、对事都要诚实不欺, 要讲信用。认为信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守则。孔子对“信”也极为重视, 他把信作为治国的重要条件之一。“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民无信不立” ( 《论语·颜渊》) [2]216信作为人际交往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是孔子对弟子进行品格教育的内容之一。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财富。诚信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诚相待, 真诚讲信用。初中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其踏实学习的基础, 也是今后踏入社会与人交往的必备。所以,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孔子“信”的思想, 将诚实守信纳入到初中生的道德修养范畴, 对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孔子德育思想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 是其发展的内驱力, 如果缺少了这种支柱就注定这个国家和民族精神世界的缺失, 国民将会对未来产生迷茫, 丧失奋斗的动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来自各国的不同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碰撞和融合, 形成了文化发展的全球化, 这在给各个国家和民族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某些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绝对地位, 搞文化霸权主义, 将自己国家的价值观强行灌输给其他国家, 试图侵蚀、消融别国的民族文化, 严重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发展。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传统文化的依托, 将丧失发展的前进动力。孔子的德育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所包含的仁爱思想, 对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思想有着重要帮助, 而孔子德育思想里面所包含的治国安邦的理念, 又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借鉴。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其思想观念正在逐渐成熟。将孔子德育思想融入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对初中生进行文化熏陶, 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

2. 有利于培养正确观念

当前, 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它从不同层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达国家作为全球化的主导者, 他们的文化思想从不同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的本土文化。初中生正处于思想逐渐成熟时期, 极易受到外界文化思想的影响, 一些发达国家的腐朽文化思想会影响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网络成为一个新的文化思想阵地。网络上的信息混杂, 充斥着各种思想观念, 在给我们提供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 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初中生的猎奇心很强, 他们对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网络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极易对其产生影响, 阻碍他们形成正确观念。孔子的德育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精髓, 其中所包含的仁爱、孝悌、诚信等思想对于培养初中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观念有着重要作用。面对不良文化的冲击, 如何培养初中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避免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 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将孔子德育思想融入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对于培养初中生的正确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3. 有利于提高育人效果

孔子德育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中所包含的仁爱、孝悌、礼义等思想对于培养初中生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从孔子德育思想中汲取育人的精髓, 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将孔子德育思想融入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使德育思想能够被初中生认识并转化成自身的认知, 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文化素质。以往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注重理论学习, 其过强的理论性禁锢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教学中的一些理论说教, 使初中生感到乏味、枯燥、难懂,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在这种教育氛围下培育出的初中生, 只注重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 造成个人素质和知识水平背道而驰的局面。初中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课程, 其致力于使初中生认可所学内容的价值, 并内化成自己的思想, 然后付诸实践活动。孔子德育思想内容大多为日常人伦和社会秩序方面的教诲, 非常适合初中生的心智认知和践行。因此, 将孔子德育思想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质, 提升思想品德课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第2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杨朝明.论语诠解[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13.

孔子的德育思想 篇10

一、中国传统文化之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的德育思想丰富、系统, 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促动作用, 而且对后世历代的道德教育、理想人格的培养以及个体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孔子德育目的——培养“君子”, 积极“入世”

孔子教育的目的非常明确, 那就是培养德才兼备、定国安邦的君子。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具有许多优秀的道德品质, 并且还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 孔子赞同“士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士”的主张, 希望通过教育造就“谋道不谋食”的君子, 实现其社会理想。

2、孔子的德育内容——以“仁”为核心

孔子所提倡的德育内容, 可以用“仁”字来概括。这一高尚的道德品质几乎包括了人应具备的所有的美德:如忠、孝、诚、信、智、勇、温、良、恭、俭、让、廉、和、宽、敏、惠、中庸、忠恕等。下面就简要概括几下几种:

(1) 贯穿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仁者爱人”

“仁”首先是“爱人”, “爱人”是仁德的核心。孔子认为“爱人”就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就充分体现了如何“爱人”这一思想, 即自己有某种需要, 要进而推想到别人也会需要, 我不愿意让别人这样的对待我, 那我也不会这样对待别人。

(2) 仁的表现形式——“礼”

“礼”主要指遵守等级社会的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 这种规范大到国家的社会制度, 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常识。孔子认为仁的德行是自觉主动的, 人们应该自觉地将“礼”变成种内在、自觉的道德规范, 使自己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的要求。

(3) “仁德”最基本的素质——“孝悌”和“忠”等

孔子说:“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可见孔子非常重视孝、悌。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家能做好孝子, 在朝廷才能做好忠臣。如果这个人能够孝敬父母和尊重兄长, 却喜欢冒犯上级, 这是很少见的。

3、孔子的德育方法——多样化 (1) 勤于思考, 温故而知新

孔子要求学生学习的同时不断温故, 才能不断增加新知识。孔子不仅对于学生如此, 作为老师自身他也提出了此要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要重视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了解学生, 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缺点, 因材施教。

(3) 循循善诱, 重在启发

孔子认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并不做直接回答, 而常常采用诱导的方法, 使学生自己悟出道理, 求得正确结论。

(4) 有教无类, 一视同仁

“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了孔子“爱人的”教育思想。在孔子那个阶级分明的时代, 孔子却能做到无论贵贱、贤愚, 皆可入学受教育。

(5) 身体力行, 注重实践

孔子一方面常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 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品德提升, 不仅要靠言教而且也要靠身教。另一方面, 孔子对学生的要求注重道德实践, 他认为言而不行、言而无信的人是道德有问题的人。

(6) 灵活的课堂形式, 敢于创新

孔子的教学形式除了集中讲学外, 还有相互讨论、游览讲学、个别指导等。同时孔子还注意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及时解决他们各自的疑难问题, 并针对他们的错误认识予以正确的引导。

二、中国传统文化之老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他开创了我国传统德育的先河。老子虽然不直接从事教育, 但他的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德育理论和方法, 下面我们进行如下对比, 找出异同。

共同点:第一, 老子和孔子都认为统治阶级都应减轻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爱护人民;第二, 老子和孔子都主张孝悌;第三, 老子“贵柔”思想和孔子的“中庸之道”有异曲同工之效, 他们认为无论做什么, 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度, 这样才会有成功的机会。

不同点:第一, 老子反对儒家宣扬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第二, 孔子注重人的群体性存在, 老子注重人的个体系存在, 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第三, 孔子认为世界生生不息, 人应该自强不息, 而老子注重人的贵柔, 用弱, 居后, 谦下;第四, 孔子与老子都注重“身教”, 但性质是不同的。孔子重视教育者以身作则, 他的“身教”更多的是强调教育者的外在行为, 容易流于形式主义。而老子的“身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无须刻意的追求;第四, 德育目的, 孔子培养“君子”, 老子培养“圣人”。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孔子和老子德育思想, 各有千秋, 我主要是把孔子和老子的德育思想相结合, 吸取精华, 弃其糟粕, 希望找出一些对现代德育有意义的建议。

1、从德育目标上看, “君子”和“圣人”同在

孔子积极“入世”思想, 一生的志向便是从政, 这种思想一方面能够激发人们斗志, 但另一方面, 容易导致人们功利性主义泛滥。同时, 一旦未能到达自己想要的结果容易产生消极思想以及极端思想。这就应该在孔子思想基础上结合老子思想,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 不能为了达到目的, 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

2、从德育内容上看, 形式与实质相结合

孔子崇尚“礼”, 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例如“三纲五常”等。但最后却试图维护周礼的“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的旧秩序。因此, 在这点上, 孔子需要结合老子的思想, 顺应自然, 随着时代的发张, 思想也应该不断的转变。同时, 过分的追求“礼”, 容易流于形式, 铺张浪费, 应将老子追求淳朴, 自然、质真的思想相结合。

3、从德育方法上看, 刚健、外显与阴柔、潜隐相结合

孔子的众多教育方法固然适合现代的德育要求, 同时还要结合老子的隐性教育的方法,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使隐性教育方式与显性教育方式相辅相成, 既有利于道德知识体系的建构, 又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实践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也才能够取得更好和更长久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11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论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199—03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平民教育的创始人。孔子以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语》是孔子及其门人的教育和教学实录,是研究孔子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最可靠、最基本的资料。以《论语》为线索研究介绍孔子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对今天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一、教育目的论

从教育目的看,孔子是要教给学生“仁”与“礼”,他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人格能担当从政复礼任务的君子,而非一般的体力劳动者,他想以学而优作为标准推举贤才,步入政界以实现复礼之大业。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逐渐沉沦,诸侯割据、混战,面对当时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混乱状态,孔子力图通过兴办教育的方法,培养治国安邦的贤才,以实现他恢复礼教、实行德政的政治目的。孔子所提出的“贤才”,就是德才兼备的人,必须具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操守和素质,同时孔子还特别重视人的知识修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强健的体力。

首先,孔子认为,贤才应首先具备从政的根本即仁德的修养。他认为,“为政以德”,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和能力运用到治理国家的目标中去,这是治国和教育的根本。伦理思想的培养是孔子教育哲学的重心,君子应该是道德力量、智慧力量、素质力量的统一,“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仁政”,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他把仁德看得高于一切,至上至尊:“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可见,在孔子衡量人才的标准中“德”的重要意义,继而奠定了“德”在中国历代人才衡量标准中的首要地位,对后世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时坚持仁德标准影响深远。其次,孔子强调对知识的培养,主张“学而优则仕”,强调应把学识作为衡量人才的又一重要标准,对没有学识的人不能授以重任,否则便是“贼夫人之子”。孔子认为,“君子不器”。人才学习要做到“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进而通过“好学”进而达到博学多闻、知识渊博的境界。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的才能,他要求弟子从自己做起,“克己复礼”,“修己以安人”,然后才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再次,孔子“举贤才”的目的是要求贤者从政,治国经邦,因此他主张学以致用,认为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没有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的人,纵然饱读《诗》、《书》,也没有实际意义。“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还特别提倡“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的真才实学。反对“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的鲁莽行为。最后,孔子强调人才要重视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培养。他的教学内容“六艺”中有“射”和“御”两个体育项目,足见其对人才体质的重视。

孔子以“学优”作为标准推举贤才,步入政界以实现复礼之大业。这些思想打破了自殷周以来形成的仕途贵族世袭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汉代以降官吏选拔的主要标准,也奠定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

当代教育强调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正是继承了孔子的“德才兼备”的教育原则,既要重视受教育者知识的培养,又要注重受教育者思想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在孔子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

二、教育对象论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也就是进行教育没有对象的区别这一思想。受教育者不分贵贱、贤愚,应当机会均等。在春秋前,接受教育是贵族子弟的特权,一般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官学教授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包括政治、宗教、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政权的公卿大夫的子弟才能学习。在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的历史进程中,孔子发挥了巨大作用,他把私学推向了高潮。孔子坚信“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后天的学习不同。强调“学而后知”,因此不分年龄、职业、身份,统统广招门徒。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历来都把这句话解释为“只要主动地给我一点见面薄礼,我从没有不教诲的。”孔子对学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这也就会出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的局面。其中既有华夏人,亦有华夷人;既有贵族,亦有平民;既有乡间童子,亦有四野鄙夫。比如: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子贡是个商人,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和“鄙家”的子张,有家累千金的子贡等等。在他眼里,教育对每一个人开放,每个人都可以而且也应该成为知仁明礼的人。这可以简单的归结为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指導思想发挥的作用。

人们应客观地看待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一方面,由于当时的经济、政治条件的限制,在孔门弟子中没有奴隶和女弟子,这说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实际上是有限度的;但是,另一方面,孔子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更广泛的阶层,使得许多贫民子弟有机会接触高深的学问,既普及了文化知识,使新兴地主阶级有机会进入“仕”阶层,冲击了原有的官爵世袭制度,又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和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这在当时无疑具有很大的进步作用。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大众教育,是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获得充分发展的教育,从这个角度讲,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与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不谋而合。

三、教学内容论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德才兼备”及身担大任的君子,因此儒家的教育思想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两个方面。“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谈怪异现象,不谈暴力行为,不谈叛乱,不谈鬼神。孔子将“文行忠信”作为其教学大纲;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作为其教育科目;“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再加上《易》和《春秋》即六书作为其教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化知识、实践活动、忠诚仁爱、恪守信用是也。在这四个方面的教育中,德育与智育是相辅相成的,实际上孔子的德育是寓于智育之中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被周王朝和各诸侯定为贵族学校必修科目,后来成为孔子兴办私学的六门课程。同时在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时,孔子很重视诗、礼、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主要就是因为通过这三者的学习能使弟子懂礼。孔子还亲自编写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作为教材。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同时也是一部文艺书籍,但孔子却引导学生从政治道德的角度来学习,通过对诗的反复朗读,悟出孝父、忠君的道理;《书》即《尚书》是我国古代的历史文献汇编;《礼》即《士礼》传于后世称《礼仪》,是士和君子需要掌握的礼仪规范,孔子对学生“礼”的教导,则直接是教授学生如何懂得各种礼仪。从而培养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克己”习惯,又可直接服务于当时的社会;《乐》传至秦因焚书而散佚,是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孔子认为复礼必先正乐,他从道德上评论音乐,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操;《易》即《周易》,是一部巫筮之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六种教材各有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教育作用,“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孔子教育内容中的“德育”可谓最成功和最值得称道的,他把德育寓于智育中,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言到行、从为人到处世,都渐渐养成文质彬彬的謙谦君子风范。孔子把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的点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出抽象说教的道理。孔子德育的成功除了得益于他独特的德育方法,还和他的言传身教及诲人不倦有关。除了传授书本知识外,孔子更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及身体力行的实践。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复以为?”在这里,孔子绝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背熟“诗三百”,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包括了语言能力、联想力(兴)、观察力(观)以及与人相处(群)的能力等。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学习理论知识并不难,难的是在实践中时时按照“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孔子提倡时时进行自我修省,即“吾日三省吾身”。孔子培养的学生既能上事君、下使民、居官交游,又要会说话,做到“有德者必有言”。因此孔子很注重言语教育,其中在孔子看来最重要的一条即“言忠信”。

教育活动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的过程,建构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孔子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构建了一个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教学大纲、教学科目、教材等,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政治、伦理、美学、数学、军事、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既丰富又实用。当代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借鉴孔子的德育方法,亦然能够发挥其作用。此外,孔子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也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这对于我们当今克服实施素质教育中轻视基础知识传授倾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教育方法论

在教学方法上,《论语》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第一,因材施教。孔子按照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即针对学生的特点,根据某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不同表现,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孔子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理解能力好、才智高的学生,教给他们高深的道理;反之,对中等才智以下的人,就不宜灌输过深的知识。学生存在性格差异,可分为三类:“狂者”、“中行”、“狷者”,在能力、特长、态度、志向等方面也不相同。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孔子还十分注意观察分析学生的特长。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的因材施教从两个层面进行并形成了三步式的具体手段:其一是在具体教导中因其材不同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同。通过对学生的个性的了解,对学生发展进行分析,对学生施以不同教育;其二是对学生随其材情造就,孔子创造和利用了学生充分的心理准备状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步式的教学范式包括,了解学生个体,选择适应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进而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其中,了解学生个体是前提,选择适应学生主体的教法是关键。这些教学方法至今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第二,启发诱导。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相对完整的针对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教学方法。孔子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诱导,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奠基人。孔子从不主张学生死读书,而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动脑筋,触类旁通,即“告诸往而知来者”。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精辟地表达了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内涵,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要求在学生遇到疑难苦苦思索无法想通时,再去启发他。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为了实现“举一反三”,孔子还鼓励学生使用“学而不厌”、“择善而从”、“不耻下问”等灵活主动的学习方法。在孔子看来,“仁”是一个人做人的最高境界,但要达到这一境界首先要强调人的本性。基于此思路,孔子认为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启发是“成人”、“成德”式的教育的引擎,如果在启发之下,不能举一反三,儒子就不可教了。为此,孔子在教学方法上比较民主,同弟子常常展开比较平等的讨论,认为教学相长,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必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创造,进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学、思及行相结合。孔子主张学生学习时应从学、思、行三方面注意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他认为,学、思、行从整体上构成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学生学习时必须注意处理学、思、行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到学思、学行、思行的结合。其中,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三者必须结合起来。可以说孔子一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和他的学生一起边学、边思、边行的过程。

其一,学思结合。孔子主张学思并重,认为学习离不开思考,只有思考,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经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如果思不以学为根据,只能陷入空思冥想;如果所学知识不够扎实、广博,还会限制智能的发展。孔子要求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提倡“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他们善于思维,促进学习。

其二,学行结合。孔子特别强调学行统一、学以致用。他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把所学的知识用之于实际,付诸于实践,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以用促学,鼓励学生们去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孔子重视“行”的思想对后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三,思行结合。一方面,他提倡“好谋而成”,赞赏“三思而后行”的季文子,认为思对行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对行应进行“反思”,即由行反之于思。他倡导的自省自克修养原则,要求人们“反求诸己”,注意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其中包含由行到思的反馈。在学习方法上,孔子主张实事求是的学风,谦虚、谨慎、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孔子还提出了四点要求:毋臆、毋必、毋固、毋我。即对待问题,不要任意猜测、不要主观武断、不要固执成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的学、思、行相结合的思想,为后世教育家继承和发展。由于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和特点,至今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通译[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

[2]荀况.荀子[M].长沙:岳麓书社,1991.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4]孟轲.孟子选译[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

孔子的德育思想 篇12

学校是育人的圣地, 修身自然是学校的主要任务,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 都当“以修身为本”, 学会做人。所以, 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孔子的“修身”思想仍然值得高校德育工作者们借鉴和学习。

一、重视道德教育, 提高德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德者, 得也, 内得于己, 外得于人。”是说一个人是否有道德既在于内心的获得, 又在于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了“德”, 于人于己于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孔子正是洞察了道德的价值和魅力, 所以十分重视个人道德的培养, 强调对道德的真谛追求, 推崇个人的心性修养和道德修养, 主张用道德手段治理国家与社会, 并建立了完备的道德价值思想体系。今天,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就是通过人的主体选择, 把人在发展中符合社会目标的思想政治强化, 形成理想信念, 对其起支配作用, 使之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并同社会发展形成互动。 (2) 道德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国家社会对个人的期望和要求, 而且是个体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它对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然而,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仍有政治倾向化。德育服从政治, 服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它调节的是政治关系, 而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生以爱国爱党为中心无可厚非, 但学生首先要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 要面临各种人际交往, 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在高校思想教育中是重中之重。然而学校教育缺乏各种人伦关系的教育, 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孔子认为, 一个社会要顺利发展, 就必须重视道德教育问题, 只有通过道德教育, 才能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也只有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才能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的富强。因此, 我们要提高德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重视道德教育。

二、重视道德践履, 实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软着陆”。

孔子的“修身”思想从发生到发展自成体系, 自始至终突出和强调的是实践之行, 最终凝练为经世致用的特色文化。道德养成包含两个方面:知与行, 两者对立统一。一方面, 强调言行一致, 言而必有行。道德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 须由道德行为体现, 没有道德行为, 就等于没有学到道德知识。这一点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明确。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增强是个渐进、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既需要道德认识的提高, 又离不开情感体验。只有将两者结合, 才能引发心灵的震撼, 使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得到最终的一致。因此, 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进一步深化, 就必须放在社会实践中与学生的行为结合。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 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才能自觉主动地转化为社会行为, 而且, 这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真正提高, 更需要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一致, 将个人已有的道德认识付诸于生活的实践中。一个人并不是在被灌输了多少道理之后就会具有高的思想道德水平的, 他的道德水平表现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大量的实践与情感体验理解和感悟道理。因此, 只有通过道德实践, 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联系起来, 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三、重视人格养成教育, 真正实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 (3) 修身是中国传统道德学说的核心, 是每个人进入社会关系时的价值操守或伦理准则。修身就是把一定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灌输到人们的内心, 变为他们的信念和习惯, 并在人类历史中延续下去的活动过程, 其实质就是使人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 以提高自我精神境界。孔子认为, 修身是人之为人的唯一途径。德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 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德育十分重要, 却难以准确具体化,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我国的德育工作不是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 虽然造成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 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 我们忽视甚至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其培养。人格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 德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 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不能深入下去。因为首先, 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人的价值观念必须统一和稳定, 而这就需要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及其人格形态是统一而稳定的。其次, 人格是形成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世界观是对世界的认识, 正确的世界观虽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 但如果没有良性的人格形态作为内在心理依据, 外在的观念灌输就很难起作用。最后, 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人格具有品质化的特性, 因此, 人格一旦形成, 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内在质地, 不同的质地会适应不同的道德倾向, 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质。所以人格养成在大学思想教育中应该给予重视。

四、丰富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性。

以修身文化中的“礼”为例, “礼”大到国家的典章制度“礼制”, 小到生活细节“礼貌”、“礼节”, 无所不至。要求人人守礼、各安其名、各安其分, 教育、内化自在其中。从“礼”的外在表现形式来看, 它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但其实质是内在的影响力和教化作用。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 我们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对道德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 个体道德的塑造不仅是每一个体人性向善发展的结果, 也是道德规范对个体心灵产生影响的结果。对于教育而言, 只有一个主题, 那就是在所有表现中的生活本身。 (4) 在现实中, 德育离不开生活实践, 德育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漫长过程, 教育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 在被教育者的未来人生中才能有所显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我们不能量化考核, 也不应要求立竿见影。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把德育内容渗透到历史课、公民课以至日常生活中。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教育中, 都可以渗透德育内容, 使传授自然科

WENJIAOZILIAO

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 其方法是对每一门主修课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的角度学习研究。 (5)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对中华文明的进步,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孔子的修身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精神和特色, 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的修身思想为后世的发展和研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联合国原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代表泰勒博士曾说:“如果人们思索一下, 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人们很快便会发现, 当今一个成功、昌盛的社会, 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阐述的许多价值观念。”这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们并非生来就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 也并不是生来就是完美的。因此, 面对当今社会复杂的环境和各种诱惑, 大学生必须不断修身, 即不断地完善自身。从孔子的修身文化中吸取养分对我国高校的德育定会大有裨益。

摘要:本文从德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地位、道德践履、人格养成教育及德育教育模式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孔子“修身”思想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孔子“修身”思想,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第一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涂健.孔子“修身”思想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 2008.

[3]赵祥麟等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4]黄铭译.教育与科学理性的功能[M].郑州:大象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新课程的听课与评课下一篇:乙肝免疫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