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人性论思想论文(共4篇)
孔子人性论思想论文 篇1
先秦儒家人性论是从孔子发端的。但是, 让一般学者感到手足无措的是, 孔子并不经常谈到性。今见《论语》谈到人性的地方仅有两处:一是“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二是“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1]。其中, 孔子直接“言性”的又只有“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一句。这就使得一般学者对孔子所言之性究竟是何指莫衷一是, 甚至更有人怀疑, 在孔子那里究竟有没有人性论思想。
在我看来, 孔子对人性问题是有过认真思考的。因为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是人生观中极重要的问题。孔子处处教子弟如何“成人”, 要说他对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问题没有进行过思考是难以成立的。问题在于, 孔子谈人性, 既有显性的方式, 又有隐性的方式, 既有直接的方式, 又有间接的方式。孔子直接谈性, 虽只有“性相近也”一句, 然孔子采用隐性方式谈性的地方, 则比比皆是。那么, 孔子究竟是如何论述人性的呢?
一、从孔子直接谈性看孔子人性论的基本特色
孔子论人性, 最直接的一句话就是“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这句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 从来源看:性是人先天就有的, 习是后天培养起来的;性强调人的内在根据, 习则有赖于外部环境;性强调客观的基础, 习则有赖于主观的努力。从这里可以看出, 孔子论人性注重三点, 即先天与后天相结合, 内与外相结合,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这可以概括为三个合一, 即天人合一 (先天与后天) , 内外合一, 主客合一。
第二, 从性质看:性带有普遍性, 习带有个人性。“性相近”, 是说人一生下来, 大家都是差不多的, 这是承认人天生的各种客观条件是大致类似的, 因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只是由于后天的“习”的不同, 人与人之间才有一般所谓的贤愚智不肖的种种区别, 这就叫“习相远”。与性的普遍性不同, 习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需要个人作出主观上的努力。
第三, 从重点看:孔子认为性与习都不能偏废, 既重视性, 又重视习。普遍的性是个人的习的基础和前提, 个人的习是普遍的性的延伸和发展。但比较而言, 孔子无疑更看重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孔子的人性学说, 注重后天的人为培养, 注重个人的主观努力。这一点成为儒家人性论思想的总的特色。
孔子提出“性相近, 习相远”这一命题的重要理论意义, 一方面指出人与人之间有相异的习俗、习染, 另一方面又承认人与人之间有着相近的, 甚至是共同的本性。后来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都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单就“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这句话本身来看, 很容易认为孔子的人性论就是抽象的人性论。不过, 如果我们结合孔子思想的整个体系, 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就孔子思想的整体性而言, 孔子对于人性的考虑应该说是比较全面而具体的, 这说明孔子的人性论思想已经初步涉及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二、从孔子间接谈性看孔子人性论的基本构成
孔子间接谈性已经涉及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其中, 比较而言, 孔子首先注意到的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得之于天, 这里的天相对来说是偏于自然之天 (孔子的天还有道德意义, 详见下文)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1]人与物都是天地自然“生物”的结果。作为天地自然的产物, 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分子, 因此, 在人的身上, 不可避免地带有自然的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包括人的生理欲望, 这是人们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孔子认为, 先天的自然决定了人的“血气”所禀。如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1]人在少年时, 血气未定;壮年时, 血气方刚;到了老年, 血气衰竭。血气未定, 则好色;血气方刚, 则好斗;血气衰竭, 则贪得。这是自然规律, 自然造就了欲望的对象, 造就了欲望本身, 也造就了人的自然属性, 这可以称之为“欲性”。
在孔子看来, 人的自然属性还应包括人的认知能力。这可以称之为“知性” (这里所讲的“知性”, 不是西方哲学的概念, 而是指人性中的认知能力) 。关于人的认知能力, 孔子讲过以下几句话:“唯上智与下愚不移。”[1]“生而知之者, 上也;学而知之者, 次也;困而学之, 又其次也;困而不学, 民斯为下矣。”[1]“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1]孔子认为, 人一生下来即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除了极少数人的天性或天赋素质特别优异, 极少数人的天赋素质特别愚笨而外, 多数人的先天认知能力都是差不多的, 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教育与学习也许对那些极少数的天生就特别愚笨的人没有多大作用, 但对于一般人都起作用。当然, 我们今天已然知道, 如果将人的认知能力单纯地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 这就不免片面, 但是细察孔子的意思, 他在提到认知的先天基础的同时, 更为注重后天的学习, 而后天的学习能力只能归结为人的社会属性。
所以, 在注意到人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 孔子对于人的社会属性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1]这说明, 在孔子眼里, 人的社会属性比较人的自然属性是更为本质的东西。某种意义上说, 自然属性是人与鸟兽共同拥有的属性, 但只有人才有社会属性。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人在物类的意义上高于一般动物, 这就是孔子说的“天地之性人为贵”[2]。
一般动物只有自然属性, 其自然属性保证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类的繁殖。人作为动物, 当然也有个体生存和族类繁衍的要求, 这是人与动物相似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 人从一开始就不自囿于这些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能和活动, 反过来, 如果局限于此, 根本就不会有人的存在。这一点, 哪怕在最野蛮、最不开化的原始部落, 情况也不能例外。人能使用工具, 以从事生产实践。在生产中人们发现, 只有团结协作, 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 这决定了人的群居方式, 群居方式要求人们遵守一定的规则, 这样就在人与人的交往当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有节奏的和可操作的程式, 这些规范和程式经由文化的整合积淀下来, 成为礼乐文明得以产生的一大重要源头。人并且有属人的情感, 以应付日常生活。人的情感虽由动物的心理、情绪发展而来, 但是又与后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区别。动物的心理和情绪主要受制于其本能欲望的满足与否, 如果本能欲望得到满足, 则其心理和情绪表现出积极性的反应, 反之, 则表现出消极的反应。譬如“犬马”, 只要饲养得法, 喂饱了, 就会撒欢、摇尾;反过来, 如果得不到食物, 就尥蹶子或者狂吠。这是因为动物的心理和情绪直接就是其本能欲望满足与否的自然反应。人的情感则无疑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人的情感不是简单地、直接地取决于本能欲望的满足。诚然, 欲望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如何, 当然不能不影响着人的情感, 但它往往不是主导情感的决定性因素。人的情感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情绪和心理, 就在于其不以直接的欲望和功利为触发的机制。人的情感相对于人的理性而言为感性, 相对于动物的情绪而言又含理性。因此, 人的情感的触发, 往往是理中有情, 情中有理。这正是人的情感之所以魅力无穷的奥秘。人的情感具有交互回馈性和激发感染性, 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激发感染为社会的运转添入了调融的因素。人的情感最主要的是“爱”。“爱”可以及人, 也可以及物。在及人的情感中, 可以引申出“仁”;在及物的情感中, 可以引申出“义”。“仁”、“义”、“礼”、“乐”:“礼”为社会规范, “乐”为审美艺术, “仁”调融人际关系, “义”指明行为方向, “仁”、“义”、“礼”、“乐”是人之为人、社会之为社会不可或缺的元素, 孔子谈人性对人的这些社会属性给予了充分的注意。
在孔子看来, 人的社会属性最本质的当是“仁”, 因为“仁”是诸德之总名, 这可以称之为“仁性”。何谓“仁”?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1]这可以说是对于“仁”的最基本的界定, 通过这一界定可以看出仁的几个特点:一是作为孔子学说中的最高范畴, 仁被规定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 有了仁, 人与人之间就相亲相爱, 社会就得到良性的运转, 人的价值就得以确立, 人才成其为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到了孟子, 就干脆宣称:“仁也者, 人也。”[3]所以, 郭沫若说, 孔子的仁是人的发现[4], 这有一定道理。由此形成儒家的一个传统, 后来者谈人性都不能不关涉到仁。二是仁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内涵, 而这种情感又建立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之上。孔子特别强调:“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按,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虽然这是孔子弟子有若的话, 但可以代表孔子的思想) [1]孝悌是血缘亲族内部最自然的情感, 由血缘亲情之爱推广开来, 儒家的伦理情感 (即所谓“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3]) 其实都是孝悌的进一步延伸。两千多年来, 孔子的仁学, 之所以能引起各个阶层极大的共鸣, 其关键就在于它把整个社会泛血亲化了, 从而形成一种“天下若一家”的社会性心理和社会性情感, 正是在这里, 儒家宣扬的“泛爱众”才能得到理论上的说明。
“欲性”、“知性”和“仁性”, 形成了孔子人性论思想的三维结构, 在此基础上, 孔子的仁学思想才能得到深刻的理解。
三、孔子对人性的价值判断
最后谈谈孔子对人性的价值判断。人性的价值判断, 也就是对于人性的善恶所作的价值评判, 这是人性理论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不过, 要对人性的善恶作出判断, 必须在人性论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才有可能, 如果对人性到底是什么还语焉未详, 也就谈不上对于人性立场鲜明的价值判断。我认为, 孔子的人性思想基本上就处在这个阶段。
因此, 孔子谈人性, 只是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到底人性是在善的意义上相近, 还是在恶的意义上相近, 孔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孔子明确肯定的是, 人性是可以发展变化的, 这就是“习相远也”的涵义。顺着孔子的意思, 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当孔子讲“性相近”时, 这所谓的人性应是无善无恶的, 这才可以说是“相近”, 否则, 如孟子持性善说, 或荀子持性恶说, 那么人性就应该是相同而不是相近 (如《孟子·告子上》:“圣人与我同类者。”[3]《告子下》:“人皆可以为尧舜。”[3]《荀子·性恶》:“涂之人可以为禹。”[5]都是肯定人性是普遍的, 相同的) 。而当孔子讲“习相远”时, 这发展变化了的人性则是有善有恶, 或善或恶的, 因为有善有恶、或善或恶, 故可以说“相远”。不过, 就其一贯的文化立场而言, 隐约可以看出, 孔子已经有了人性向善的基本确认。首先, 孔子意识到人的特色在于自由。自由是一种动力状态, 其形式是以“欲性”、“知性”、“仁性”的结合为前提。“欲性”解决想做什么, “知性”解决做什么是对的, “仁性”解决选择做什么。三者的配合就是自由得以运作的条件。但是, 自由必然是同时向着善与恶开放的, 亦即任何自由的行动都可能导致善, 也同样可能导致恶。既然如此, 又如何保证人性一定是向善呢?这就不能不提到孔子人性思想的第二个奥秘, 即孔子相信, 人虽有自由, 但当他选择不做该做的事, 或者选择做不该做的事时, 内心仍有“不安”的感受 (后来孟子提出的“不忍”, 道理同此) 。这正是整个儒家人性论思想的关键所在。“我欲仁, 斯仁至矣”[1]不就是自由吗?不以短丧为然 (《论语·阳货》[1]) 不就是不安吗?自由加上不安, 不就是向善吗?我认为, 这个分析是比较符合孔子对于人性善恶的潜在判断的。
当然, 孔子本人并没有这样明确地表示。因此, 孔子的人性思想, 就经验层面而言, 应该说是比较冷静、比较客观的。但在价值层面上, 我认为, 孔子有持性善说的倾向性, 至少也是坚决肯定人性本善。
摘要:先秦儒家人性论肇始于孔子。孔子谈人性, 既有显性的方式, 又有隐性的方式, 既有直接的方式, 又有间接的方式。孔子人性论思想奠定了儒家人性论的基本特色, 规定了儒家人性论的基本构成,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于人性的基本价值判断, 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 研究孔子人性论思想有着十分重要而突出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人性论,欲性,知性,仁性
参考文献
[1][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61, 233, 241, 227-228, 233, 228, 78, 250, 168, 3, 95, 241-242.
[2][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李学勤主编.孝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28.
[3][汉]赵岐注.[宋]孙爽疏, 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389, 146, 302, 321.
[4]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4, 91.
[5][清]王先谦撰.沈啸寰, 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1988:442.
孔子人性论思想论文 篇2
孔子对人性本善的信仰
孔子不仅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命题,还对此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的.基本观点是人性本善,一部<论语>几乎从不同角度证明了这个观点;孔子的性善观与其利欲观并不暌隔,利欲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善.
作 者:曾业桃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SU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年,卷(期):13(2)分类号:B222.2关键词:孔子 人性 善
孔子人性论思想论文 篇3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 欲治理社会必先认识人了解人, 欲认识人必先认识人性了解人性。如何认识人性?人性是否可变化?假如不可变该如何应对?可变又如何进行适度调控?什么因素决定或影响人性?这些一直困扰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头痛问题, 是古今人类不断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 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当代依旧没有令人满意的结论, 仍然处于继续探索之中[2]。孔子、孟子、荀子, 为人性的探讨做出了有益尝试, 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久远的影响。
一、孔子人性论思想
《论语·阳货》载孔子曰:“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相近”包括两层意思:第一, 从人之性对犬之性, 牛之性来看, 人与人为同类, 所以说“相近”。“相近”表明人有共性。第二, 从人类自身来看, 人与人虽属同类, 但智愚壮羸万有不同。所以应当说“相近”, 不应当说相同。这表明人又有个性[3]。在“性”与“习”中, 人的先天本性固然重要, 但也离不开后天的习染和教养。刑昺疏:“性, 谓人所禀受, 以生而静者也, 未为外物所感, 则人皆相似, 是近也。既为外物所感, 则习以性成。若习于善则为君子, 若习于恶则为小人, 是相远也。”[4]人性中都有善与不善两种潜质, 其具体为善或不善与后天的“教”和“习”有关, 即人性是可以塑造的, 习善则为善, 习恶则为恶。
二、孟荀的人性论思想
孟子的人性理论是“性善论”。论证了“善”也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 并且以此为基础, 试图多层次深入发掘人类“善”的潜质[2]。孟子这种认识, 也不是全无道理。他为了说明人人都具有“善”质, 曾假设了日常生活中一个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事例, 即任何一个人突然发现有一个小孩快掉到井里去了, 都会产生恻隐之心, 都会不假思索立刻上前搭救, 而不会有任何“杂念”, 类似于心理学的“条件反射”。这种情形在日常生活中, 古今均不乏其例,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并且被持续认为是一种“美德”。孟子说:“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看到了人生来俱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并且特别强调“四心”, 这是向善扬善的“四端”, 这些“善端”实乃人兽之分[5]。然后进一步“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 (《孟子·公孙丑上》) 。
与孟子相反, 荀子主张人性恶。提出:“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人既然作为一类存在物, 就不能排斥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所具有的相近之处。荀子从人的生物属性侧面, 看到的是人生而“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好声色”之本性;认为人生来就有为求个人之利而憎恨和嫉妒他人的特性, 如果取消了道德规范, 天下马上会出现恃强凌弱的现象。荀子还认为, 道德存在的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人性是恶的, 需要道德来矫正。人对道德的追求也可看做是人性恶的依据, 正因为不道德所以才向往道德[6]。
三、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思想对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 从今天的角度看人性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 人性是多维度、复杂多变的。我们可以将人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半是天使, 一半是魔鬼”, 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生动刻画;人的自然本性, 有善有恶, 或者说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 比如, 人生来就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但这些本能并不能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是人的特殊之性, 是人的各种共同属性中起主导作用的属性, 即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并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社会性决定了人类生存必须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交往关系[7]。由于人的特殊之性, 人与动物有了区别, 人的高贵之处也就体现了出来。另外, 人性属于生成属性,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知道, 社会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人的本质也在发生变化。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生成何种属性以及如何生成这些属性的问题。
生成何种人性以及朝着何种方向生成人性, 涉及的是人类的价值与伦理问题。人应当朝着善的方向而活着, 人性生成的当然取向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幸福和公正, 符合正当人性并有利于丰富人性、提升人性;而损人利己、害人不利己、害人害己, 必然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是人性生成应当努力避免的。人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内省从来都是个人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通过完善自己, 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管人性本来是什么样子, 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 即都可以不断向善前进。
(二) 对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个人区别于禽兽的地方, 就是因为人是有理性的, 人知道限制自己的欲望。但在规制不全、监督失效的情况下, 理性的力量便会变得十分孱弱。克服人性的弱点, 让德性主宰人生, 追寻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提升人之为人的精神境界, 促进个人过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和功利的良善生活, 便成为道德教育的当然目标取向[5]。通过提升人的道德水准, 达到士、君子乃至圣人的境界, 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儒家通过人们“心性”的底层教育人们, 使人们自觉约束外在的行为,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于完善人们的性格、心灵, 通过净化心灵来净化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8]。
道德教育重要的是研究人是怎样的, 可能怎样, 然后在可能的限度内, 使人们的利己行为变得更健康———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和尊严、有利于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应当注意的是,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的道德教育不能无限地拔高。如果学生对道德持守的终极根据不在于为了人际的和谐、人生当下的幸福, 而在于服从以“真理”、“历史必然性”等以普遍性、绝对面目出现的“主义”, 那么大多数人便无法去身体力行, 因为身体力行意味着在得到舆论赞扬的同时, 个人利益却要受损。还因为一旦行善而没有舍弃个人利益, 比如得到一些报酬, 或得到一些因行善而受到的损失补偿, 就会被舆论指责, 行善之人此时处境便十分尴尬, 仿佛行了不道德之事, 而原来没有善举的人此时却仿佛非常有理。这样难免使行善之人心寒, 下次不敢再行善[6]。“利他”与“利己”的行为不应被看成是互相矛盾的, 而是和谐统一的。帮助所有人、牺牲自己利益或生命去无私利他的道德要求是“不自然”的。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 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德育工作是这时期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利保障,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软实力。大力发展德育工作是时代的需要。儒家思想中人性论、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精华部分, 仍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就人性论问题来说, 综合前文所述, 从孔子到孟子荀子他们在不懈地进行理论探索, 并将之与实践密切结合, 尝试改变人性, 进而促进社会的变革。有鉴于此, 我们今天仍然有必要深入研讨其人性理论, 尽可能发掘其合理因素, 以之作为参考;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既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又要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并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通过改造传统道德和民族文化, 吸纳时代精华, 形成一种既适应现代化需要又促进其发展的道德文明和伦理精神, 把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9]。
摘要:在人性论问题上,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孟子的人性理论是“性善论”。荀子主张人性“恶”。不管人性本来是什么样子, 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 即人性属于生成属性,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内省、学习和实践, 克服人性的弱点,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不断向善前进, 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取向。包括人性论在内的儒家思想在国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性论,道德教育,孔子,孟子,荀子
参考文献
[1]周桂钿.忠孝节义——批儒后的反思[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5, (4) :1-4.
[2]商国君.先秦儒家人性论辨析[J].南开学报:哲社版, 2005, (4) :59-63.
[3]郭海燕.也谈孔子的人性观[J].孔子研究, 2010, (2) :18-24.
[4]陈桐生.孔子人性论[J].中国文化研究, 2010, (3) :102-106.
[5]郑航.走出道德教育的“人性论困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 (3) :86-91.
[6]李伟言, 柳海民.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批判[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5, (4) :144-152.
[7]缪文海.儒家人性观的实然性与应然性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9, (2) :32-35.
[8]柴建军, 杨芸.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 (3) :280-281.
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4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 其 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 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灵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称“ 尼山”,位于曲阜城南)。
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 他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 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习鲁国保存 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特点。
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 而 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 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 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在做官期间,他并未停 止办学。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55岁时,他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68岁时返回鲁国。此后,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孔子大约在30岁(前522年)左右时,从事创办私学活动,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 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余年。他一生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之所以获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教育 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地论述,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极大。《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有“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也说:“受业身通者 七十有七人。”他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可谓教育硕果累累,做了前人未做到 的事。
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子病逝,其弟子以父母之丧礼之,皆服孝三年。“三年服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
人往 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孔里。” 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 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 立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庶、富、教三者的排列关系上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既是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又 是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结晶。
三、教育的对象比较广泛
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 接受 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 的办 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教无类”,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梁朝皇侃说:“人乃有 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其本意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 招 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 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 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 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孔子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实是“有教无类” 的活标本,当时有人对此不理解,产生种种疑问。南郭惠子讥笑性地问子贡说:“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木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虽门下人品混杂,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
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 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 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教育的目的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许多
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 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 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 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 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 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五、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 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 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改编的“六书”,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从荀子的《劝学》篇开始尊为“经 ”,故后世称为“六经”,除《乐经》已亡佚,其他“五经”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材。“六艺”与“六经”的不同在于:“六经”偏重于文化知识,属于文的范围;“六艺”则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因“礼、乐”也具有这方面的性质,所以也列在“六艺”中,“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属军事课程。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有三方面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属于社会 历 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他虽不是无神论者,但对鬼神持存疑态度。他不谈“怪、力、乱、神”,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内容列 为教学科目,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其二,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 教学居于次要地位。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他所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他不强调掌握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他既没有手工业技术可传授,也没有农业技 术可传授。他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所以他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樊迟要学种田、种菜,他当面拒绝。
六、孔子的教学特点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
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 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 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 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 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 状 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 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七、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 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六个方面的典范:
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 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 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诲人不倦。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 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 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以身作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 化 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 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 长 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
总之,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笔者认真阅读了《论语》,对孔子教育思想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他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首先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的教育思想。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为政》)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比如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先进》)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同样问“仁”、问“孝”、问“政”,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深浅、详略、繁简各不相同。如樊迟和颜回都问“仁”,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回答颜回却是“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其次孔子还主张“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之。”(《述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意思说,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子罕》)。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
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此所谓“亲其师而近其道”也。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二是正面表扬激励。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让人肯定的心理。孔子就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据统计,《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共有17处,批评只有6处,说明孔子是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此,他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我们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分数,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从而使他们学习起来更投入。
【孔子人性论思想论文】推荐阅读:
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06-29
孔子音乐思想05-08
孔子教育思想06-06
孔子思想体系12-14
孔子体育思想12-31
孔子仁学思想11-05
孔子的德育思想10-06
浅析孔子美学思想06-13
孔子正名思想启示研究05-15
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