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思想

2024-11-05

孔子仁学思想(共8篇)

孔子仁学思想 篇1

孔子仁学思想

孔子主张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周礼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亲亲上的,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培养人具有孝悌的品格是最基本的。

孔子仁学另一个特点是由己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行和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孔子说仁者爱人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在奴隶制社会中各个阶层关系的人,如君臣,父子,朋友等。

孔子仁的又一个特点是,强调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必须在各方面都符合周礼的要求。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仁是一个人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世界观全面修养的产物。孔子的天命论

殷周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创造了人格神的天,以次来宣扬政权神授论证自己的合法性。孔子站在继承和改革周礼的立场上,毕生以恢复和巩固周礼为己任。因此他在天命的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他虽然已经抛弃了人格神的天,但还是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这就留有了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引向一种神秘主义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富贵在天的命定论。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在老子的思想中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识到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老子看到一些事物的对立面的特点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另一面变化,老子认识到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但老子的辩证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老子的这些观点都来自一些直观的感受。老子认为这些转化室无条件的。因此,他认为离开一定的条件讲,凡事都应从反面着手。这些都是不讲条件的,老子的这些思想只是为了给他消极无为的政治思想做辩护。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中有消极因素,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老子的神秘主义认识论

老子在哲学上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是无,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乃至在人生观上表现处一定的消极态度。反映在老子的认识论上就是排斥感性认识,老子认为认识不是从实践中来得,即闭目塞听的神秘主义内心直观。在老子看来人和万物都出自于最高精神实体道,人和万物都是一样的。使万物都去掉各自的特殊性,使他们都合同于道。那么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道那里就合二为一了,万物也就都被认识了。

墨子经验论的认识论

墨子在先秦各家思想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辩论,并开始对认识论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墨子认为感性认识是最基本的经验,但并不排斥抽象的概念和认识存在的重要性。墨子以感性认识作为认识的来源和真理的标准,这是一种朴素的经验论。墨子队感性认识的分析还很不明确,在运用中还有明显的错误。证明鬼神的存在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墨子队抽象思维的理解很零碎,特别是他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用来论证仁政的理论,是他的天赋道德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是对别人的同情心。除此之外还有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甚至认为人和禽兽的差别很小,仅仅在于这些心和仁义道德等观念。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为善的,那么也可以说人的本性是善的。如果一个人不善,那不是他的本性不善而是他舍弃了本性。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了性善论。他的型善只不过是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因此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庄子逍遥游的人生观

庄子面对战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采取批判与回避的态度。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采取虚无

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从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出发,庄子队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制度竭力加以反对。庄子对于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室套在人身上的枷锁。他所推崇的同志方法就是不用心思,顺其自然。

荀子性恶论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所谓善就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符合封建礼仪。所谓恶就是用心险恶,行为不当,破坏封建同志秩序。他认为人不可能丛一生下来行为就符合封建道德规范,所以人性本来室恶的。荀子的性鹅论反对孟子的天赋道德观念,提出道德规范,礼仪制度是后天才有的。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因素有一定进步意义。单荀子的性恶论仍然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他和孟子一样心中也是有明确的阶级界限的。

董仲舒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

董仲舒继承了西周以来有关天道天命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吸收了春秋战国以来阴阳五行家的神秘主义思想,通过揭示发挥春秋公羊传的微言大义,来完成它的神学目的论思想.董仲舒肯定天有意志,鼓吹君权神授,借以提高皇帝的权威.进一步论证天人感应理论,董仲舒从物类的机械感应推出天人感应.他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用来论证它的天人感应.因为和天具有相同的生理道德本质,这就证明了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可以交感,天创造人以实现天的意志.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历代都加以吸收,借以鼓吹君权神授.王充命定论

王充哲学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使他陷入命定论,王充肯定自然界有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则,但他忽视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了人类不仅能够认识自然规律,还能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自身服务.王充不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不了解造成贫富贵贱的社会因素.它用自然规律来说明社会现象的原因,结果陷入命定轮.王朝看到自然界的规律是无意志的,自然现象是自主的.富贵贫贱也是偶然的不自主地,人们无法自主,只能听天由命.张载气一元论

张载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霸气作为世界的实体.他认为有形可见的万物和无行可见得太虚都是由其构成的.气是万物统一的唯一实体,用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张载得太虚即气说论证了物质在空间上是普遍的,在时间上是永恒的,这是气一元论的贡献.张载认为气的基本特点是由运动,有静止,有广度,有深度,这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世界物质实体作的一个新的解释.张载还是无神论者

朱熹理一元论

朱熹发展了二程的理一元论,创建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的首要意义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理可以离开客观事物独立存在,并且是事物的根本,在事物之先.朱熹的理还包括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标准.朱熹把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绝对化永恒化,看成是宇宙的根本,万物的本原.把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说成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把封建社会的秩序说成是自然界的秩序.目的是抬高封建道德的地位,借以巩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朱熹以理为中心观念,因此又称为理学.朱熹格物穷理

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念,认为人的心中本来就含有一切事物的理,但心中虽有理却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通过格物对事物加以研究,然后才能达到心得自我认识,从而对天地万物之理无不了然.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部分1对事物加以研究就是格物,2在研究的基础上了解事物的规律,了解一切之理.因为心中本就有理,格物不过是加以启发罢了.心就能认识本来固有的理.格物穷理实际上就是对天理-道德原则的认识.朱熹的认识论实际上是为了他的伦理学作哲学上的论证.王守仁心外无理与心外无物

王守仁认为封建道德观念就是心中固有的理,心就使一切的根本.于是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

理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心外无理,王守仁认为朱熹错就错在把心和理一分为二了.它完全否认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观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离不开开事物的认识主体的,离开认识主体去寻求事物的规律是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事物的规律来将认识主体,也没法说什么.王守仁说心外无物完全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精神意识是第一位的,住在身体的是心,事物不能离开人的精神而存在,事物的存在完全依靠人的精神.王守仁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王守仁不承认人的意识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感觉经验.相反只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实现天固有的.良知就是天理,一切事物都包含在其中,达到本心良知,也就达到的对一切事物的认识.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知与行不能分离,二者联系紧密.王守仁之所以倡导知行合一,是要从根本上防止任何违背正统道德观念的念头出现,这也就是所谓破心中之贼,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巩固封建社会秩序.王夫之气者理之以倚

王夫之特别推崇张载,他继承并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说.他认为气时世界的唯一实体,所谓理乃是气的内在规律,是依附于气的.气时有理的,理在其中然而没有离开气而自己存在的理.气者理之义也,没有离开气独立存在的理..王夫之日新之化

王夫之提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大自然时刻都运动的.天地万物都时时刻刻变化更新的.事物为什么会变化更新呢/王夫之认为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立的两方面相互作用.变化就是相互推移摩擦.王夫之认为,一切对立面都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转化包含的.严复物竞天择进化论

严复主要通过介绍,,,来介绍达;;;进化论.严复结合和徐丽和斯宾塞介绍达,,,.按照中国社会和思想界的状况,特别介绍2点1宇宙是进化发展的,社会也是进化发展的.2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升劣汰,蛇者生存,存在着激烈竞争.严复,,,,在中国有暖气很大反响,物竞天择,自强保种.严复还批评封建顽固派盲目自大,不了解…..因循守旧.严复在进化论的基础上宣扬发展进化的世界观,反对封建主义形而上学,敲响了魏王的精种,后期变为庸俗的进化论.孙中山进化论思想

孙三民,,,就是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之上的,孙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的,美国价每组历史进化虽有先后之别,但却有共同进化的历史.孙认为世界进化分为三个时期1物质进化,世界宇宙形成阶段2物种进化动物产生发展3人类进化人类产生发展

灵魂不死灵魂崇拜是哲学唯心论的萌芽,逐渐也掌握了一些简单规律者是无神论唯物主义的萌芽.哲学被打伤阶级烙印,下受命于天,尚有上帝,西周用道德作为补充对自然规律又进一步认识春秋开始封建之,战国正式确立奴隶主鼓吹天命,地主和小生产者反对天命孔子仁,老子道无为,墨子兼爱战国形成,三类一类新型地主激进派商鞅,孙膑荀子韩非等.改良派孟子主张仁.还有一些无所适从庄子

汉唐汉城秦之提倡儒学,魏晋玄学佛教得到鼓励,到郊野发展地主阶级内部矛盾,大族寒门矛盾董仲舒天人感应,郭象王弼玄学东汉唯物主义王充实灭论反对佛教

宋元明钦情况介绍商品经济发展,科学进步二程周敦颐道学,朱熹,王守仁,陆九渊继承发展了这一观点南宋陈亮叶适功利轮李贽功利轮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王夫之唯物主义反对道学和佛老

传统哲学中介,近代哲学发展龚自珍委员经世致用曾国藩征管应薛福成改良主义严复进化论康有为俩国企朝就医不发展就化论.章太炎经学佛学西方哲学融合.孙中山拉开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现代哲学.

孔子仁学思想 篇2

一、“仁”的基本涵义

孔子的“仁”究竟是什么涵义呢?总的讲, 孔子的“仁”有两方面涵义。

首先, 从静态说, “仁”就是人的本质, 即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使人成为人的根本属性。在这一层面上, “仁”表现为一系列伦理道德范畴和社会范畴, 如孝、慈、悌、爱人、忠、恕、信、义、礼等, 都是“仁”的内容和体现, 是人区别于动物、高于动物的本质体现。这是从社会关系出发对人的本质作出的规定。譬如, “孝悌”是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忠恕”是从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角度、“礼”是从整体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人的本质规定性。离了“孝悌”, 父子反目、兄弟离间, 家庭就不成其为家庭;离了“忠恕”, 人际关系就变得虚伪不实、尔虞我诈;离了“礼” (即某一社会的伦理道德、典章制度、法律法规) 整个社会就会混乱无序, 退回到原始野蛮的状态。即使在今天, 这些道理也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 从动态说, “仁”就是怎样做人, 怎样做才能使人异与禽兽、高于禽兽, 成为真正的人。把“仁”与“人”合起来讲, 就突出了“为人之道”——按人伦道德、典章制度、法律法规的标准和要求去为人处事。在这一层面上, “仁”表现为行为实践。如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是仁的具体要求;“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即“忠恕”) 是实现仁的方法、途径等, 都是从行为实践上讲的。人的行为, 如果背离“仁”的要求, 脱离为“仁”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人就不是人而堕落为禽兽。

总之, 静态上解决了一个“什么是”的问题;动态上解决了一个“怎么做”的问题。

二、“孝悌”为“仁”之本

孝, 原意是孝敬父母;可引申为对长辈尊敬和关爱的情感和行为;悌, 原意是尊敬兄长;可引申为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尊敬和关爱的情感和行为。

孔子是把人伦关系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 所以, 孔子认为“孝悌”是为仁的根本。《论语》讲:一个人, 如果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就会很少做犯上的事;不好做犯上的事, 就不会做胡作非为的事。有德有才之人, 总要做好自己本分之事;本分的事做好了, 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道) 也就自然产生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是做人的本分。” (参见《论语·学而·2》) 包含于人伦关系中的孝、悌、慈、爱、忠、恕、信、义等是家庭、邦国、社会得以形成、维系、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其中, 孝亲事亲、慈爱子女、尊兄爱弟是最根本的要求。

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孟子曾多次讲到孝悌与仁的关系。他说:“仁之实, 事亲是也;义之实, 从兄是也。” (《孟子·离娄上27》) 他进一步说: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总是把善于奉养老人的人、奉养老人的地方当作自己的归宿。 (参见《孟子·尽心上22》)

三、“仁”就是要爱别人, 泛爱众人

“孝悌”是根本、是前提、是起点, 但不是全部、更不是终点。试想, 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 连自己的子女都不关爱, 亲兄弟之间都不能和谐相处, 又怎么能处理好其他的人际关系呢?儒家特别强调在此基础上推而广之, 即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说:“仁者爱人。”又讲:“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6》) 显然, 这里的“爱人”, 是超出父母兄弟范围的爱, 即泛爱众人。

孝悌和泛爱众人所含的道理是按以下的逻辑展开的: (1) 人伦关系是家庭、邦国、社会得以形成和稳定的基础; (2) 父母是产生人伦关系的根本, 由此决定的父母与子女以及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人伦关系, 所以, “孝悌”是为仁 (人) 的根本要求; (3) 只有做到了“孝悌”, 才能得到朋友和他人的信任和亲近, 进而得到上司的信任和重用; (4) 在“孝悌”的基础上推而广之, 做到泛爱众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做到互信互爱。如此, 就能建立起诚信友爱、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这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也是社会安定和谐之基。

四、简单易行的“为仁”之道——忠恕

张岱年先生指出:“‘仁’是一种极崇高而又切实的生活理想, 不玄远、无神秘, 而有丰富的意蕴。” (《中国哲学大纲》588页) 孔子自己也讲:“仁”离我们难道很远吗?如果你想根据“仁”的内容、按照“仁”的要求去做, “仁”就实现了。 (参见《论语·述而·29》) 他还说:按照“仁”的要求去做, 成为有德有才的人, 这完全靠自己, 怎么能依赖别人 (外力) 呢! (参见《论语·颜渊·1》) 如果一个人树立了“仁”的理想, 根据“仁”的内容, 按照“仁”的要求去做, 那么就不会做恶了。 (参见《论语·里仁·4》)

这从孔子的“为仁”之道, 即修身成仁 (人) 的方法和途径上即可看出。孔子对曾参讲:我所讲的成仁之道一以贯之。曾参说:先生的一贯之道就是“忠恕”而已。 (参见《论语·里仁15》)

所谓“忠”, 即“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用今天的话就是:自己想要有所建树就要帮助别人也有所建树, 自己想要有所发展就要帮助别人也有所发展。所谓“恕”, 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用今天的话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想做的事, 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恕”是从消极的一面、被动的一面讲怎样做到“仁”的。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应该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如果说做不到, 只能是自己不去做的借口。试想, 你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吃含有三聚氢胺的奶粉, 就不要往牛奶中掺这种东西去害别人家的孩子。这是最起码的做人道理吧!如果连做到这一点都为难, 那就是不仁、不是人、无异于禽兽!

“忠”是从积极的一面、主动的一面讲怎么做到仁的。“忠”与“恕”相比, 似乎略有难度, 但其实也不然。凡有正常人生观、价值观的人都懂得,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害人如害己, 反过来, 利人如利己。即使现代商业中也讲互利双赢, 这无疑是符合“忠”的精神的。试想, 有谁愿意跟对自己没丝毫利益的人合作呢?

可见, 孔子关于“修身成仁 (人) ”的方法和途径是简易可行的。

五、对统治者、管理者来说, “仁”就是做到:

“恭, 宽, 信, 敏, 惠”这五个方面。

为了实现“天下归仁”的美好和谐的社会理想, 孔子给统治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责任和义务。总的来说是“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 所谓“五者”即“恭, 宽, 信, 敏, 惠”。通俗地讲, “恭”就是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要端正、庄重、正派, 这样才能不招致侮辱;“宽”就是心胸宽广、待人宽厚, 这样才能得到众人的爱戴和拥护;“信”就是自信、诚信、凡事讲信用, 这样, 人们才愿意受其任用;“敏”就是勤于政事、勤勉工作、永不懈怠, 这样才能建立功业;“惠”就是给人民、给下属带来实惠、利益, 这样, 人们才愿意受其指使。 (参见《论语·阳货·6》)

此外, 孔子还要求统治者“敬事而信, 节用爱民, 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5》) , 要“为政以德”。他告诫统治者和管理者“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他要求统治者、管理者要率先垂范、竭心尽力地工作;要勤政爱民, 永不懈怠。 (参见《论语·子路·1》) 当政者要“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全心全意地为百姓做实事,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平心而论, 孔子对统治者、管理者的上述要求, 即使在今天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是实现社会稳定、繁荣、和谐、幸福的重要政治条件。

六、“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是孔子“仁学”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的

“克己复礼”是孔子“仁学”的本质要求, “天下归仁”是孔子“仁学”的最终目的。颜回问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论语·学而1》)

所谓“礼”, 实际上是指某一社会的伦理道德、典章制度、法律法规。“克己复礼”, 用今天的话就是: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恪守该社会的伦理道德、典章制度、法律法规, 做到“非礼勿听, 非礼勿视,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这样, 就能形成“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即君尽君道, 臣尽臣道, 父尽父道, 子尽子道的井然有序的和谐局面。其基本要求是, 每一个人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角色、职权、责任, 各司其职、恪尽职守, 不僭位、不越权, 严格遵循伦理道德、典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否则, 社会生活定会混乱不堪。这一道理,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从上到下, 从下到上, 人人都做到了“克己复礼”, 那么, “天下归仁”、“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也就实现了。

综上所述, 孔子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仁”作出了思考和规定, 形成自己完整的“仁 (人) 学”体系。孔子关于“仁”的各方面思考、规定是意蕴丰富而又紧密联系、互为补充、完整统一的。切不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挂一漏万、断章取义。我们要完整地学习、理解、把握孔子的“仁 (人) 学”思想, 并与时代相结合, 加以补充和发展。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无疑是有帮助的。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从静态讲, “仁”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性;从动态讲, “仁”就是怎样做人。具体讲, “仁”的含义可从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孔子,仁,孝悌,忠恕,克己复礼

参考文献

[1]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 中华书局, 1983年版。

孔子仁学思想 篇3

关键词:仁;仁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63-02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解读

(一)孔子“仁”的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灵魂,“仁”字在《论语》中多次出现所以孔子的思想有“仁学”一说。解读孔子思想可以看出,“仁”是一个从“爱亲”到“爱人”的过程,可以说在孔子看来,一切好的品行都属于“仁”的范畴,“仁”就是品德高尚。爱亲可以说是“仁”最根本的内容,仁者爱亲,指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们相亲相爱。“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①这里就说到了仁的基础是孝顺父母,从内心里敬重父母,敬爱兄长。在《颜渊》中孔子提出,仁即“爱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仁”不是狭隘地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而是扩展到家庭成员。“泛爱众,而亲仁。”②以此可见孔子认为“爱人”的重要性它是“为仁”不可缺少的部分。孔子收学生不问贵贱,这也就充分的体现了他的爱人之心。孔子的 “仁”不仅仅是针对人与人而论的,从爱亲到爱人,就是一个推衍的过程,可见,孔子的爱也可以推衍到物。孔子的“仁”其实也可以是爱物的,是可以推衍的。

(二)孔子“仁学”思想的现代启示。

仁学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仁学注重德育、内在、主体和践行。“仁”既是一种人格理想,也是一种社会理想 孔子在《里仁》中曾说:“里仁为美”,可见在孔子看来“仁”不应该仅仅是一种人格理想,还更应该是一种社会理想。孔子注重理想人格的确立,他推崇君子的理想人格应该以“仁”为中心,并且把它作为一个人应该终身追求的目标和信条。孔子认为,一个人没有仁德就等于是没有个人品德,可见仁对一个人的德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人格目标,孔子主张“仁者安人”(《里仁》),而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孔子则坚持“义以为上”(《阳货》)。正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也主张要通过正当的方式来获取利益,而反对通过不法和不正当的手段来牟取利益。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追求物质享受,更应该向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上努力,获取和执行理想人格,正如《卫灵公》中所提倡的君子应该要做到“谋道不谋食”和“忧道不忧贫”一样。要使理想人格成为一个人的道德追求,除了要推崇理想人格,还必须要把它付诸行动,也就是说,不但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必须有坚定地意志力可以抗拒外在的种。

二、孔子仁学思想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

孔子的仁学思想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借鉴。通过合理的运用孔子的仁学思想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仁”的思想。

对于个体来说孔子是注重内在的,也就是注重理想人格的确立。孔子强调德育,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要注意“仁德”,以实现自身个体的理想人格目标。个体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就是一种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可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可见,孔子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注意促成学生理想人格目标的实现,符合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这一点是值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借鉴和学习的。大学生处于学校与社会的交接点,会对即将步入社会产生一些恐慌,也会不切实际的产生一些欲望。有了理想人格的指引,大学生就会自觉并理性地控制住各种不该有的欲望,并能够在错误产生之前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不至于因为欲望无限制的发展而产生危害,最终在伤害了自己的同时也损害他人的利益。在理想人格的指引下,大学生还会把良好的思想状况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增加自己的信心,并努力的付诸于实践,处理好学习与就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重视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发挥理性自觉。

实现“仁”,首先还是在于主体自身。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必须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发自内心的努力学习和积极实践。关注和认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是对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的合理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自觉地形成社会认可的思想政治觉悟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关注大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很注意区分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然后在对他们实施不同的教育,这开创了中国“因材施教”的先河。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人展开的,而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都有它的个性。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把学到的东西转化到行为上。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应该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针对不同大学生,有区别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深造等各种有效途径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一方面要改变现有的模式,精简学校的行政人员,扩充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数量。这样,有了足够的师资,因材施教才有了实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教师应该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深入的了解学生,对他们的品性等实际情况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才能切实的解决不同的学生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在当今社会,随着价值多元化得发展,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每位学生接收到的信息也逐步广泛,但是,因为不是每位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一样的,这就形成了当今大学生在个性上的差异。要对这样一个有差异的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采用单一的教育方法,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大学生,有区别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那些先进分子来说,他们有更高的思想追求,他们公而忘私,要求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他们可以被列为标兵,做个榜样让其他同学学习。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他们中规中矩,遵纪守法,对于他们则可以宣传一些更高尚的东西,使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对于极个别的大学生来说,则要向他们传输一些作为合格的大学生和公民该有的思想觉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四)注重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在孔子看来,知行合一才能真正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专业知识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鉴别其真伪,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结合社会实践,才能大大提高其成效。因此,我们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和获得应有的思想政治态度。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我们应大力实施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大学生为主体,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好形式,是学校和社会相联系的一条纽带,是引导学生密切联系群众,通过实践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因此,引导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自觉教育,是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目前,普通高校都采用综合评价体系,其实可以在评价中加大政治思想方面的权重,并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全面实施完善的思想政治评价体系。通过这个体系,让学生可以自我检测,自我发展,以此来吸引大学生可以更自觉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对孔子仁学思想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仁学思想注重内在,关注个人理想人格的确立,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并关注受教育者的理性自觉。孔子的仁学思想注重实践,认为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途径,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教育过程中适当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而提高其实效性。孔子仁学思想作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有很多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利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注释:

①《论语·为政》

②《论语·学而》

③谢海均.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30

孔子仁学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 篇4

《论话》的编纂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细读《论语》,品味孔子仁学思想,仍有现代人应该汲取的.大智慧.面对市场化、科技化、信息化、全球化大潮,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实用化、物质化.孔子仁学思想,对现代人修身养性、调节心理、塑造人格都有重要意义.

作 者:张军强 ZHANG Jun-qiang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北京,100088 刊 名:衡水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年,卷(期): 9(4) 分类号:B222.25 关键词:孔子   仁学思想   现代人   启示  

浅谈谭嗣同仁学中的平等思想 篇5

在五光十色的闻见博杂之学掩盖下面,《仁学》的内容,就是用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冲决民族压迫,冲决封建伦理的三纲五常,用科学来反对追求利禄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俗学,替早期《新青年》提出的科学和民主开了先声。由于他对清朝封建专制主义的黑暗顽固腐朽有深刻的认识,对封建伦常的毒害有深切的感受,所以在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抨击封建伦理方面,极为深刻,比早期《新青年》上的批孔深刻得多。

从《仁学》中能看出谭嗣同对平等极为关注和推崇,谭嗣同身处晚清新旧中西混杂的思想格局中,交往师友众多,强调兼收并蓄,加之刚过而立之年即罹难,未及对《仁学》书稿及其思想进行打磨和拓展,因而“仁学”还是一个庞杂而尚未完成的思想体系。谭嗣同在《仁学》序言中说:“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来源中包括了经学、理学、佛学、诸子学和西学。经学提倡今文经学,理学提倡王阳明、陆九渊的心学;佛学提倡禅宗、华严宗、唯识宗;诸子学提倡庄子、墨子以及明末遗民王船山、黄宗羲等的思想;西学攻格致、算学、社会学。既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既有宗教、哲学又有政治思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融中西古今之学于一体的庞杂体系。

《仁学》的核心思想“仁——通——平等”最后一个立脚点是“平等”,谭嗣同的“平等”观念,主要来源于西方文化,其源头是在基督教思想之中。“仁”以“以太”为体,其用比较复杂,谭嗣同认为“仁”之用在于会通东西方各种思想,其显于用也,“孔谓之‘仁’,谓之‘元’,谓之‘性’;墨谓之‘兼爱’;佛谓之‘性海’,谓之‘慈悲’;耶谓之‘灵魂’,谓之‘爱人如己’、‘视敌如友’;格致家谓之‘爱力’、‘吸力’;咸是物也。”谭嗣同的这一会通点选择得非常有道理,正好抓住了儒学和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基点。东西方这两种思想里都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在基督教思想更加彻底,不但说“要爱人如己”,而且还“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谭嗣同非常看重“视敌如友”思想,认为是民主平等思想的来源,“其在耶教,明标其旨曰:‘视敌如友。’故民主者,天国之义也,君臣朋友也;父子异宫异财,父子朋友也;夫妇择偶判妻,皆由两情自愿,而成婚于教堂,夫妇朋友也;至于兄弟,更无论矣。”谭嗣同反对儒家伦理纲常,惟独对朋友非常赞同,因为朋友体现平等思想,正是因为在这一点和基督教的“博爱”和“平等”思想有会通之处。谭嗣同希望用朋友之间的“平等”来改造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这四伦都要和朋友一样平等。

基督教提倡的平等,关键是人人都要有自主权。“耶出而变之,大声疾呼,使人人皆为天父之子,使人人皆为天之一小分,使人人皆有自主之权,破有国有家者之私,而纠合同志以别立天国,此耶之变教也。”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主,这是基督教的变,接下来谭嗣同讲了印度佛教四种姓之不平等为平等,然后得出“三教不同,同于变;变不同,同于平等。”宗教的出现是为了变不平等为平等,这是各种宗教的相通之处,尤其是在基督教思想中平等自主的要求更为明显,在宗教的传播上,需要学习基督教来平等地传教,宗教是改造人心、教化人民的重要武器。如果宗教对世界各国都平等对待,就可以在全世界推行,“故凡教主教徒,不可自言是某国人,当加耶稣之立天国,平视万国皆其国,皆其民,质言之,曰无国可也。立一法,不惟利于本国,必无损于各国,使皆有利;创一教,不惟可行于本国,必合万国之公理,使智愚皆可授法。”宗教就应该要求对一切人平等,对一切人都有教化作用,所以“以此为心,始可言仁,言恕,言诚,言絮矩,言参天地、赞化育。以感一二人而一二化;则以感夫下而劫运可挽也。”效法基督教平等传教,用宗教来感化人心,从而可以求得“仁”精神。

有关孔子思想论文 篇6

论文关键词:孔子思想 仁学思想 家庭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世界文明 “仁学” 儒家思想 人类社会

孔子的仁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礼记》和《孔子家语》等文本之中。仅《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就达109次之多。如果我们把孔子对仁的各种界说加以分析与综合,就不难发现,“仁”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针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是不完全一样的。本文无意全面解读与阐释孔子的仁学理论,只是认为深刻领会并汲取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华,对于指导和改进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深化家庭仁爱、孝悌与克己教育,解决爱心缺失、亲情淡漠及自私任性等实际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一、“仁者爱人”与仁爱教育

《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孔子把“爱人”视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高准则,就是希望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不仅以“仁爱”思想要求民众,还要求执政者率先垂范,以“仁爱”治国安邦。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执政者带头施爱,且人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一个和合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并非不讲原则。孔子说:“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当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或“乡人皆恶之”时,他的回答是:“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把“乡愿”那种模棱两可的“好好先生”称为“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理性之爱,是爱憎分明、爱善者与憎恶者相统一的一种美德。

深刻领会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内涵,反观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群体中较普遍存在的“爱心缺失”的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启示:“仁爱教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祖辈、父辈的爱都倾注在他们身上,好吃、好用、好玩的多由他们独享,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再加上商品经济社会,物欲横流,过分追逐享乐与金钱至上的理念,充斥其间。在这种环境熏陶下长大的青少年儿童,极易形成自私、懒惰、依赖与任性等心理弱点。他们从小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缺少关爱他人的内在意识。这种“爱心缺失”的问题往往是产生人际冲突乃至造成社会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问题的严重性并不仅仅在于此,而是在于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了的家庭“仁爱教育”。

须知,仁爱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传统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成为有博爱之心的仁人志士。然而,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却有赖于家庭仁爱教育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家长要想使子女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就必须通过实施仁爱教育,使子女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协商共事;学会分享与换位思考,凡是自己不愿意的,决不可强加于别人。实施仁爱教育,家长要身体力行,为子女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将仁爱教育落到实处。

二、“孝第为本”与孝悌教育

孔子一贯主张“爱人”应从“孝第”开始,然后再由近及远,把对亲人的爱推广到社会上。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在《论语》中,子有是这样阐释孔子“孝第”思想的,他说:“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不难看出,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爱人”应以“孝悌为本”,只有以孝为先,以爱齐家,方能爱他人、爱国家。“孝第为本”,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它不仅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还具有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的作用。

在“孝第”中间,孔子更为重视的是孝道。他认为,一个人要尽孝道,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礼相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二是关心牵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三是恭敬真诚。“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的根本不在于赡养父母的形式,而在于是否心存真诚。对父母的真诚是最难能可贵的。如果没有孝敬之诚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又有何异?

深刻领会孔子“孝第为本”的思想,对于加强孝悌教育,解决当今社会较普遍存在的“亲情淡漠”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君不见,在我国众多的“四二一”式家庭中,“孝老”已被“亲小”所替代,“啃老”则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虽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孝悌”,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正在被人们所淡忘;亲情,作为人类相生相息的一种自然情感和维系社会伦理道德制度的基础,正在被金钱和利欲所替代。由此而产生的亲情关系破裂乃至家庭暴力事件,正在危及社会的安定。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都不感恩,怎么可能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加强孝悌教育,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美德,我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孝道。宪法中就有“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等条款规定。孝悌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优势,应当成为当今时代我国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家长的有责任把孝悌作为教育子女的一门必修课,做到常抓不懈。在道德观念上,要让子女懂得父母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责无旁贷,无上光荣;在道德情感上,要让子女知道父母的生日、爱好、身体和工作情况,学会关心、体贴与理解父母;在道德行为上,要让子女对父母恭敬真诚,自觉接受父母的教诲,但又不过分依赖父母,主动与父母分担辛劳和忧虑。在孝悌教育中,家长的以身作则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子女,引导他们从爱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进而升华到爱集体、爱国家、爱人民。

三、“克己复礼”与克己教育

克己复礼,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三个要义。《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这里,“仁”有两层含义:一是克已,二是复礼。所谓克己,就是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所谓复礼,原本是指回复周礼,即西周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我们今天理解其内涵,不必苛求其原义,可以把它理解成必要的伦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即可。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制和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才算是仁人。“克己复礼”,不仅体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本质内涵,同时又指明了践行仁学思想的正确路径。

首先,“爱人”需要“克己”,“克己”要有目标。孔子为此提出了“为仁”的“三项要求”、“近仁”的“四种品德”和“行仁”的“五个标准”。其中,“三项要求”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四种品德”是:“刚、毅、木、纳。”(《论语·子路》)意即“刚强不屈、坚毅果敢、质朴无华、言语谨慎”的品德。“五个标准”是:“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

其次,“克己”要有措施保证。孔子提出了以下几条措施:一是“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二是“省”。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是“戒”。他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四是“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杜绝“不凭空猜测,不主观武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的毛病。五是“学”。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修行“仁、知、信、直、勇、刚”等六种德行,才会克服愚、荡、贼、绞、乱、狂等六种弊端。

第三,“克己”是条件,“复礼”是目的。孔子认为,“礼”是衡量人的行为和道德是否规范的标准。“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只有“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所以,他一再要求他的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意在使其弟子知礼守礼,立身于世。“礼”还是维护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核心。理政治国,需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礼作为一种形式载体,不仅可以约束与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还具有促进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功效。

总之,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是基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今天,我们领会并汲取其思想精华,对于加强家庭克己教育,解决我国独生子女中较普遍存在的“自私任性”的问题,极具有现实意义。

克己是一种品德。人的忍耐、谦让、恒心与毅力,都是由克己而生。只有克己,才会奉公;只有克己,方能临危不惧,尽忠报国。从我国古代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苏秦的“悬梁刺股”,到当今时代焦裕禄、孔繁森等英模人物克己奉公的先进事迹,我们不难看出,凡成就大业者,皆具备克己的品质。眼下,许多人都在抱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自私任性”的问题,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岂不知,这正是长期以来疏于对子女“克己教育”的结果。许多家长对子女关爱有过、赏识有加,缺少对他们的约束、批评与引导,久而久之,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断增长,私欲和任性也在随之膨胀,他们甚至听不进一点反面意见,经不起任何困难与挫折的考验。须知,一个人的克己品质,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教育与修养的结果。孩子年纪小,克制能力差,更需要家庭克己教育。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克制自己,对孩子自私、懒惰、说谎、任性等弱点,不可姑息迁就;要让他们从小学会明辨是非、抑恶扬善、克己奉公,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服从国家、服从时代、服从社会。

孔子仁学思想 篇7

一、孔子“仁”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析

仁是孔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精髓和核心内容, 也是其道德思想、政治思想和其教育思想的前提和理论基础。据记载, “仁”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 可见孔子对仁学的重视, 其目的在于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意识。“仁”学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以下几层含义:

1、仁者爱人。

这是仁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主要是说要成为仁人就必须先爱人, 爱社会各个等级的人, 统治者也要爱平民百姓。“忠恕”思想是爱人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 “忠”就是指忠诚地对待他人, 做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庸也》) 。“恕”是指要宽容、宽恕他人, 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颜渊》) 。另外,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其要求对人恭敬有礼貌, 学会宽容宽恕他人, 对人诚实守信、言而有信, 做事情时要敏捷、灵敏, 要以仁爱之心给他人惠爱与恩泽。

2、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给仁作了一个全面的论述, “克己”就是要约束自己不符合道德的欲望和动机, “复礼”就是说要按照礼仪规范来行事,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成为仁者完全是靠个人内心深处良好的道德修养, 而成为仁人的具体条目, 就是人们必须在视、听、言、行等方面符合周礼, 把周礼内化为信念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孔子赋予仁这样的涵义旨在要求人们要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来行事, 以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

3、孝悌为仁之本。

春秋时期,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长制家庭公社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 孔子从情感伦理道德出发, 把仁与家庭中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解释。孔子的学生有若曰:“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孝”是指孝顺父母、孝敬祖先, “弟”则指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尊敬、互相关心, 一个人做到了孝弟, 也就从根本上做到了仁。孔子认为应该注重孝悌的教育, 要做到在家孝顺父母, 出门在外敬爱兄长, 而且要博爱大众, 亲近仁者。

孔子仁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一方面是在面对当时政治动乱、民不聊生的背景强调统治者宽容待人的重要性, 目的在于建立各个等级间良好的伦理关系, 另一方面也蕴含着优秀的道德品质, 对于今天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二、孔子“仁”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启迪

中央的十六号文件指出, 部分大学生中存在政治信仰迷茫、思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孔子“仁”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为当代大学校园中的道德行为主体——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宝贵资源, 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塑造理想人格

(1) 克己忍让。

其是最高尚的道德的具体体现, 子曰:“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 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 在日趋激烈竞争的今天, 当代部分大学生认为利益关系很重要, 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 由于利益相争, 不免会产生矛盾, 按照孔子的观点, 如果我们都能克制自己, 把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学会换位思考, 能够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不计个人得失, 人与人之间便可化解矛盾、和睦相处。

(2) 内省修身。

孔子认为, 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途径就是要内省, 人要随时不断地在道德层面反省自己, 努力将优点发扬光大, 尽量将弱点降到最低, 和他人发生矛盾时, 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 也应该以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争取达到“君子”的境界。

(3) 孝顺父母。

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我们的养育者, 中国有句古语说:“百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是占第一位的。现在我们80、90后的大学生与父母生活的年代不一样, 在处理一些事情时难免与父母的观点不一致, 在这种情形下, 我们要多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今社会, 生活的压力在增大, 我们能给予父母的不光是以后的物质享受, 不仅仅是赡养, 更多的应该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尊敬、孝顺父母, 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论语.为证》指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表明学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学习不仅指理论知识的获得, 而且还包括个人道德的修养, 特别是当今大学生要在学习时不能光啃书本上的知识, 要勤于思考,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心灵的伦理道德, 然后外化为社会实践活动。子曰:“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 (《子路》) 强调了学贵能用, 这告诫当今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时, 要努力完善自己, 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长才干,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3、学习的重要性

论语以《学而》开篇, 表明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的“学”指不仅指学习理论知识, 还有做人的道理, 孔子一生都致力于学习研究, 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 他把学习看作是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事物去追求, 可谓是“仁人”、“圣人”。孔子指出:“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阳货》) 表明其强调人的美德靠后天“学”是可以培养的, 不学习就会造成愚钝、放荡、贼害他人、尖刻、犯上作乱、狂妄自大的毛病。

在当今大学校园部分学生浮躁、被动的局面下, 孔子的为学理论对大学生重新审视、全面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在面对当今巨大的就业压力下, 有时盲目地追求高学历, 在专业选择方面, 考容易录取的专业, 而考上之后才觉得那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所以在学习方面显得被动, 熬夜网游、考试作弊等现象严重。大学生要意识到学习不仅是为了就业,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掌握理论知识, 将其运用于实践, 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 将学习与人生价值联系起来, 作为祖国的青年, 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以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为目标, 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郧在廷.简论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1 (5) .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 篇8

关键词:孔子 《论语》因材施教仁 教学思想 启示

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孔子的教育思想从多方位的分析和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了解他的思想,对于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据记载,孔子门生三千,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教育沿袭着“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被贵族子弟垄断,平民子弟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

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是因为孔子首次提出“由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无论贫贱之人,还是富贵之人,都有接受的权利。孔子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束修”是一条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

这并非孔子受他的礼,而愿意教他学习,只是“束”是当时人们都能承担的,任何人均可到他们下接受学习。

这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故事跟能说明孔子对待受教育者资格的要求。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

互乡一童子求见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门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一个人肯进取,不管其曾经怎样,只要现在能洁身自爱,以求获得教育机会,我们就不可以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充分说明了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二、教育方法,内容和目标

1.教育方法

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是教育的基本方法。

因材施教,根据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子路》)这就体现了孔子对学生的了解。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雍也》第21章)意思是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

此举虽无“因材施教”四字,但在朱熹的《四书集注》中“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充分说明孔子教人,因材施教。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指: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

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

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句中一“启”一“发”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这个方法对当代教育具有启示的作用。

2.教育内容

孔子教育内容:“孔子教学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道德教育内容:仁与礼、孝悌、忠信。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意指:人心若没有了仁,把礼来如何运用,人心若没有了仁,把乐来如何运用。说明仁礼在教学的重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意指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

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

这是孝悌充分体现。子曰:“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意指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

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强调忠信在教育上重要性。

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儒学思想中教学内容后又增加“六艺”,包括为礼、乐、射、御、书、数。

包含了道德修养、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和训练。孔子教学不以书本为学习全部资料,而是在书本学习同时,在生活中也同时学习。

这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3.教育目标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意指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

这体现了孔子在教育人学习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而在培养目标上,孔子注重“举贤才”为国家培养人才也是孔子教育的目标。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与孔子的举贤才是一致的,从这句话中就体现了孔子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

孔子告诫学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孔子推荐学生担当政治事务,在举荐人才时有原则,首先,学习不优异,不可做官:其次,要在国家政治开明时才可做官,否则宁可隐退。

所以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只有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和“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思想对历史的贡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展了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重视文化的传承,对教材进行建设,为后世儒家奠定了进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更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通过他自己证明了这一说法,对教育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思想,从而选择适合学生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从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教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1] 朱熹(宋).《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2] 刘嘉铭.《教育公共基础笔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论文期刊:

上一篇:用像一样怎么造句下一篇:中国企业体育协会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