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2024-05-15

孔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精选12篇)

孔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篇1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论述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受到的启发。

教学方法: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德以育人 启发诱导 诲人不倦 言行一致

学习方法:学思结合 学行结合 温故知新 虚心好学 实事求是 以学为乐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启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教人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孔子被称为我国古代教育第一人,其创立的儒家学派更是成为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思想的主流,其教育思想也成为了我国教育思想发展的主流,在我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具有前无古人的创新性,并能在阶级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宗旨,可见其教育思想的开放性,在发展人文教育的今天,“德以育人”的主张更是被提上教育日程,对发展全民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体现了教育的人文主义精神,至今仍是教育重点中的重点,研究孔子教育思想不仅在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意义,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努力的吸取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精华,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道德水准,由己及人,推广教育并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我国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做贡献。

孔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篇2

一、以身作则, 言传声教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从,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孔子认为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正派的作风在教育过程中能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孔子说“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教师自己都没做到端正, 如何让学生端正。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班主任影响更明显。孔子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 也是实践者, 他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 能言教者多交流, 言不能教者以行影响他。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既不错过人才, 也不浪费言语。言在说理, 不言在于示范, 言传身教, 孔子更强调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教师要努力学习, 提高自己的知识, 增强自身素质, 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 教育学生要坚持不懈。作为一名好教师, 敢于放下先生的架子。孔子倡导“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公冶长》) 。为人师者, 做到了既敏捷.又勤奋好学, 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当作是可耻的事情:所谓“君子博学于文” (《雍山》) 。——这不仅不会降低威信, 而且将大大提高教育者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圣洁地位。

三、爱教爱生, 无隐无私

孔子说“仁者爱人, 智者知人”。就是说仁者要爱护人, 关心人, 把人当人看待。智者要了解人, 识别人。在教育中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 思想动态, 生活细节, 遇到问题及时的给予学生帮助, 使学生能把你看成朋友, 看着依靠, 能够向老师袒露心声,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教育学生要倾己所有, 做到无隐无私。孔子重视学生特长, 能虚心向学生学习, 这在现代的教育中, 很难做到这一点。正因为孔子能爱人, 能知人, 他与自己的弟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也得到共同的发展进步。以众人为师, 以众人为亲, 这是一个合格教师应该有的品质。

四、循循善诱, 讲究教学方法

孔子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 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他说“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夷”、不愤不启, 不诽不发”、“举一翻三”“闻一知十”等。颜渊曾赞叹孔子:夫子循循然善于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由此可见, 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技巧, 讲究教学方法, 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 也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条件。

从《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3

《孔子游春》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文章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透过课文也可窥一斑。

一、教育即生活。据载,孔子很重视对弟子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他亲自整理编辑了教材—六书。但是他对弟子的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他积极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近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利用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这一教育思想同今天我们提倡的大教育观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游春》一文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例如:“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当听完性格不同的子路和颜回各自的志向后,“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当颜回弹琴唱歌时,“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丝毫看不出孔子有半点“师道尊严”的架子与面孔,师生俨然是一种朋友关系。正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弟子们才能畅所欲言,师生才能共同探讨,实现“教学相长”,这也真正体现了“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这一理念。

三、启发式的教育思想。孔子积极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去游玩,游玩中巧借河水诱导弟子。乍一看,孔子的这次教育活动是一种偶然,实则不然。我们不妨这样思考一下:春天到了,孔子为什么选择到泗水去游玩而不是别的地方?这是因为“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此时的泗水正是生机勃勃的时期。那么,孔子又为什么选择有水的地方呢?那是因为孔子“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由此,我們可以推断,在此之前,孔子早已有了关于“水”的宏论,这次泗水之行是孔子精心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当孔子全神贯注地凝视泗水时,“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此时弟子们已经达到一种“愤”“悱”的状态,孔子见时机已到,便引发出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讨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都没想到“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弟子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多么深刻!

正因为弟子们深刻地受到了“真君子”的思想教育,所以孔子又因势利导,引导子路和颜回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引导弟子在言行上做一名“真君子”。其教育可谓水到渠成。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4

杭州师范大学

本期末论文

学院:国服(信工)学 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班级:计09

1姓名:许莉

学号:090401102

3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笔极为宝贵的历史和精神财富,它经历了中国漫漫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不断地变化、发展和完善,时至今日仍对现代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孔子,名丘,春秋时鲁国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后人奉为“圣人”。孔子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在中国历史上乃至在世界上都曾一度引起过轰动性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启示

一、孔子的教育主张

(一)教育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类,应作种类、族类、类别解。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不论种类、族类。孔子在其一生的教育中都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他的弟子中有富贵子弟、商人、贫农、偷盗者等等。

(二)教育主体: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长。他划分专业,分科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首创之功。

二、孔子的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即“文、行、忠、信”。孔子教的“行”“忠” “ 信”是属于宣传奴隶制的道德规范方面;而整理古典文献,则是孔子教学内容属“文”的一面。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进一步细分(不过也不是很全),可分为: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而不厌烦,教育人们又不感到累。

2、“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强调要博闻强记,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并且注重去践履那些具有真理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到知识。

5、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6、不耻下问:提倡人人好学虚心求教。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不为不知: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的基本素质。(《论语·为政》)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则强调学习与思考的结合,要将学习到的东西进行消化吸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学校思想教育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学校的教育要引导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

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学校教育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平等对待一切学生。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二

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更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还是举一反三,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因材施教要强化。学校教育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求学目标等,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学校教育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庆德.论语通释

[2] 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3] 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

教育思想家孔子的名言 篇5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名人名言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学习态度:1.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的名言

方 法: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交 友: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教育思想名言 篇6

2)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 过,则匆惮改。

10) 不迁怒,不二过。

1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 孔子曰:“有教无类。”

13) 孔子曰:“因材施教。”

14)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7

一、教育的作用

孔子首先注意到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他认为教育对政治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1. 培养治国人才。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取决于有无“贤人”执政。《宪问》记载:“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 康子曰:‘夫如是, 奚而不丧?’子曰:‘仲叔圉治宾客, 祝砣治宗庙, 王孙贾治军旅, 夫如是, 奚其丧?’”孔子认为卫灵公之所以无道而不丧, 是因为他拥有外交、内政、军事等各方面的杰出人才。孔子认为人才是国家的栋梁, 社会的支柱, 他们对国家政治的作用甚至高于一国之君。人才的培养则有赖于教育, 所以政治上不得意时, 他便转向从事教育。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当官从政, 他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意思是说只要教育好学生对父母孝敬, 对兄弟友爱, 并把这种孝的道理应用到政治上去, 那么作为教师, 就已经是间接地参与了政治, 何必一定要做官呢?他的学生很多成为治国人才, 被统治者赏识, 为春秋末期各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这种人才立国的思想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

2. 开发民智。

孔子反对苛政, 倡导“德治”“仁政”, 他主张教民, 认为采用闭塞民智的方法治国非常愚蠢且不人道, 不符合“仁”的精神。他说:“不教而杀之谓之虐”, 意为不先对人民进行教育, 任由他们犯错误, 最后杀掉他们, 这是“虐”;“以不教民战, 是谓弃之”, 意为不先对老百姓施行训练, 而让他们去打仗白白送死, 那就等于抛弃了他们, 这是不道德的。相反, 用“礼”“德”去教育人民, 则会使“民敬忠以劝”, 能更好地实行统治。比起奴隶主把奴隶看作牲畜或会说话的工具, 残暴地驱使和奴役他们, 孔子的教民思想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 值得我们肯定。

此外, 孔子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人先天的本性是非常接近的, 后天的教育才使人有了知识、能力、修养各方面的差距。《阳货》篇载:“子曰:‘由也, 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孔子与子路的这段对话告诉我们, 即使你本性爱好“仁知信直勇刚”这些德行, 但是如果不学习, 不接受教育, 就不但不能形成属于自己本身的品质, 反而会导致“愚荡贼绞乱狂”的弊病, 可见“仁知信直勇刚”与“愚荡贼绞乱狂”之间的转换是以教育作为契机的。

二、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

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从政人才, 《论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思想。

1. 教育内容为从政做准备。

《述而》篇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这四门课程所传授的文献知识, 所培养的对人对事赤胆忠心, 与别人交往诚实讲信用的品质都是从政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子路》篇记载孔子拒绝学生樊迟学稼学为圃的请求, 并指责他:“小人哉, 樊须也!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可见,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 不需要懂得生产知识, 做到“好礼”“好义”“好信”, 就可使“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教育要培养在上位实行统治的人才, 要为政治服务。

2. 孔子把从政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的标准。

他评价冉雍, 说:“雍也可使南面。”冉雍这个学生很有德行, 可以做官。《雍也》中记载他在季康子面前夸耀自己的学生具有从政的条件和才华:“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 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 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 于从政乎何有?’”。

3. 孔子直言要培养从政人才。

“子曰:三年学, 不至于谷, 不易得也”。谷是古代官吏的俸禄, 孔子认为在他那里学习三年后还做不了官的人, 是不容易找到的。他还说:“学也, 禄在其中矣”, 意为学习, 就是为了做官。子夏说:“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 把“学”和“仕”紧密地结合起来, 正是孔子的教育目的。

4.《论语》记载了大量学生问政的片段。

《颜渊》章有子贡问政, 子张问政;《子路》《宪问》章有子路问政;《卫灵公》中颜渊问为邦等等, 内容涉及政治活动的方方面面。

孔子在教育对象上的主要命题是“有教无类”, 他说:“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史载孔子弟子三千, 就是实行“有教无类”的结果。《论语》提及的弟子大概三十来个, 有来自上层奴隶主贵族的子弟, 如南宫敬叔、孟武伯等, 也有生活贫困的平民颜回、野人子路;大部分学生是鲁国人, 也有卫、陈、齐、宋等国的学生;所谓“孔门多杂”, 孔子收学生不论智愚、年龄、贫贱、国籍。“有教无类”的提出, 打破了奴隶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 从根本上扩大了教育范围, 把受教育的权利扩展到平民阶层, 促进了文化下移, 有力推动了春秋末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体现了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敢于冲破传统, 锐意创新的精神。遗憾的是他没有收过女学生。

三、教育内容

1. 孔子继承发展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 引导学生学诗、学礼和学音乐。

(1) 孔子高度评价《诗经》:“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即诗里面丰富的美育、德育、智育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从政能力;诗在思想内容上符合“礼”的准则,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诗还可以用以激发志气:“兴于诗”。他还督促自己的儿子学诗:“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 其犹正墙而立也与!’。”《论语》记载孔子经常与弟子谈诗, 可见他对诗歌教学的重视。

(2) 孔子教学生学礼。面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状况, 孔子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复礼”。他要求儿子学《礼》:“不学《礼》, 无以立。” (《季氏》) 礼教的内容很多, 包括各种行为规范、规章制度, 其核心是“正名”。《子路》篇载:“子曰:‘名不正, 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其具体要求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对学生的要求是合其道而不越礼, 即“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孔子礼教所宣扬的封建等级伦理观念, 符合上层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为历代上层封建统治阶级利用, 显示出孔子思想的阶级局限性。

(3) 孔子重视音乐教学。他提出“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的观点, 把乐教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他倡导“中和”的音乐教育, 高度评价《韶》《武》, 说它们尽善尽美, 是符合“中和”的雅乐, 而当时流行的民间音乐则受到孔子的排挤。他指导学生学习合“中和”之道的古乐。《先进》记载有一次孔子听到子路演奏的乐曲不合“中和”之道, 就很生气:“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孔子“中和”的音教主张和他中庸的哲学精神、“复礼”“仁政”的政治观是相一致的。

2. 日常生活中, 孔子对学生进行多种教育。

(1) 教学生为政。孔子教给学生从政所必需的理论和知识, 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技能, 在从政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子路》章记载仲弓当了“季氏宰”, 问如何管理政事, 孔子说:“先有司, 赦有过, 举贤才。”孔子建议仲弓要对手下进行教育, 并宽容他们的小过错, 选用有才华的人。又如“子夏为莒父宰, 问政。子曰:‘无欲速, 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教子夏处理政事不能操之过急, 要适度, 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 要有长远的眼光,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工作, 成就大事。

(2) 教学生为学。孔子告诫学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 要有恒心:“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进也”;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要严密谨慎:“道听而途说, 德之弃也”;要善于改错:“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要虚心:“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他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做到“学”与“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与“问”结合:“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学”与“习”结合:“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要多闻多见:“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一以贯之”, 把知识系统化。孔子对学的认识既深刻又全面, 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学习和借鉴。

(3) 教学生交友。孔子提出“以友辅仁”的观点。他教学生交友要很讲信:“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还要讲中庸之道:“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教学生择友:“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即要交益友, 远离损友。在孔子的眼中, 朋友关系是等级森严的封建人际关系中是一种平等灵活的关系, 孔子深刻认识到这种关系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所以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

《论语》中记录的孔子的教育内容还涉及生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 非常丰富, 值得深入探究。

四、教育方法及原则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精华最多, 贡献最大的部分。

1. 启发性教学方法。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育方法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就是说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苦想而仍然领会不了时, 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时, 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一个角怎么样, 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角怎么样, 就不再教他了。孔子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激励和开启。《论语》载, 孔子主要采用谈话、讨论的方式开展启发式教学。《公冶长》载:“颜渊, 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三两个学生坐在一起, 由孔子提出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最后孔子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集思广益。这种启发式教学非常成功, 颜渊深有体会地称赞孔子:“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 卓尔;虽欲从之, 末由也已!”

2. 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育原则上, 《论语》最突出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先进》篇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问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同一个问题, 对好勇果断的子路, 孔子教育他多方听取意见, 对拘谨退缩的冉有, 孔子则鼓励他敢于放胆去做, 不要瞻前顾后。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孔子的门下, 很多学生各有所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季路、冉有。文学:子游、子夏”。这都要归功于孔子的因材施教。

3. 形象性原则。

讲授深奥的理论知识或深刻的道理, 孔子善用比喻, 使之形象化。例如他讲授“为政以德”的道理:“为政以德, 譬如星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如他讲“孝”的道理:“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他形容君子多才、多和谐发展:“君子不器”;他要求学生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往也”。浅显易懂的讲解, 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4. 循序渐进和巩固性原则。

孔子传授知识有步骤分层次, 由少及多, 由浅及深。有一次, 子路向孔子请教“何谓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孔子分三次回答子路的提问, 使子路逐渐明白道理。“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学习了新知识, 及时巩固它, 能从中得到乐趣;孔子深刻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 “温故而知新”, 他要求学生把“复习”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善于巩固使孔子成为一位博学的大师。

孔子的教育方法及其教育原则方面的思想, 是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和总结下来的珍贵教育遗产, 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

摘要:《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本文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和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原则几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岳麓书社.

[2]曹尧德, 宋均平, 杨佐仁.孔子传.花山文艺出版社.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篇8

首创私学。他认为,要调和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改变社会现状,就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扩大培养人才的范围,多出快出治国安邦之才。因此,孔子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局面,首创私学。

有教无类。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少数贵族专职人员垄断教育的特权,提倡并亲身践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其“有教无类”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其二,人不论聪明愚笨、品行高低都可以接受教育。其三,人不论地域和种族差异,都可以接受教育。其四,人不论长幼之分,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反映了孔子创办的私学是真正不分出身、品行、地域、种族和年龄限制的。

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因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因材施教”。

周游列国。孔子不仅在鲁国设立讲堂教学,还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社会的这个大课堂中,随时问难。面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孔子和弟子们都畅谈人生志向、个人抱负,师生之情非常融洽。

终生教育。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学会生存》一书,极力倡导终身教育理念。事实上,终身教育理念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已经体现了。孔子本人对终身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因此才有:“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言论。这也是孔子一生学习的鲜明写照,他用他“活到老,学到老”的修身经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求得自身发展。

孔子提倡和亲身践行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终身教育”等思想,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同样,在今天,他的思想和实践也能给我们现在的教育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1. 从实际出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在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局势中,孔子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依靠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治国安邦的人才。因此孔子从实际出发,首创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把学校从“官府”转移到了“民间”,扩大了教育对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当代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经费问题是影响当代教育的重要问题,古代圣贤孔子办学都需要“束脩”这种见面礼作为教学经费 ,他的穷苦的学生就是倚仗老师募集的资金才能度日。在当代,教育也需要加大经费的投入,面对穷苦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发放奖、助学金和减免学杂费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努力让每个穷苦的学生都能接受帮助,完成学业,从而求得自身发展。此外,我们还要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学生的招收应不分出身、品行、地域、种族和年幼,我们都要一视同仁。

3. 遵循“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针对不同的学生,孔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他在教学实践中遵循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如颜回、子贡比较聪明,“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柴也愚,曾也鲁”,但经过孔子“因材施教”式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他们最终都成了高材生。孔子弟子三千,贤人就有七十二,他的这种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告诉我们,“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方法,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多出快出各种人才精英。

4.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贯彻终身教育理念。

孔子从教40多年,办学规模越办越大,弟子3000多人,来自不同的阶层和地区,这与他周游列国讲学、重视宣传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当代社会,我们要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全国上下广大群众达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和“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的社会共识,让他们意识到教育对人自身的发展和素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此外,我们还要努力引导他们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理念,鼓励支持人人通过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来完善自我,求得自身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合力小学)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篇9

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期产生于不同两个国家和文化的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来自东方中国,一个来自西方希腊,不同的文化熏陶,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文化往往是相通的,地域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位智者精神层次的交流和相通之处。

教育对象上,两者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昂的学费也不是一般平民能承受得起的。孔子并不认同这一观念,他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提出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战争使得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还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很相似的。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想法,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并且从他的弟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弟子囊括了出生豪门的富家子弟,出生贫寒的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

教育方法上,两者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很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的,可以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后已经有所领悟的,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得,此时可以去开导他。他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并能举一反三。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之为“产婆术”。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相比之下,两者都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试图通过学生本身的学习发现进步,这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上,两者都注重文德教育。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这是孔子教学内容四个基本方面,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文”是排在第一位的,历史上的孔子在教育方面确实是偏重文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但与此同时,孔子也没有忽略技能技巧的培养,他也要求学生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而苏格拉底呢,他认为美德即知识,他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并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强调了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同时,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教学目的上,两者都是为了培养治国人才。孔子毕生致力于政治教育,他明确提出“学而优则仕”,即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做官,因此学生的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而做官又是为维护统治阶级而服务的,他毕生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得到“伯乐”的赏识,可惜一直毫无结果。另一位教育家苏格拉底,同样注重治国人才的培养,这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由上可见,两位教育家都心系国家,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为国家效力的人才,改变国家的命运。

另一方面,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亦如此,虽然他们身上有很多共通之处,但他们各自身上也都散发出不同的文化气息和思想意识。

孔子主要观点是仁和礼,克己复礼,而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知德合一”,“认识你自己”。前者注重的封建传统道德的礼仪,压抑了个性,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而服务。而后者关注个人的发展和价值,重视个人伦理道德,这是本质上的不同。关于教育方法上,孔子是灌输一些基本观点,基本信条,什么问题结论就是这样,他告诉你了,虽然讲举一反三,整部《论语》就是格言和信条,这和我们现代中国教育如出一辙,多少年过去了依旧没有改变。但苏格拉底,你看他的谈话记录,柏拉图他们记录下来的,都是教人怀疑,教人辩论,不断提出问题,让你思考。这就是中西方的差异所在,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差异亘古不变。但苏格拉底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显得过于机械,即“苏格拉底法”,并没有多少创新,孔子在这方面就比较创新,包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内的多种教学方法。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篇10

11级英语专接本1班 白林艳 33号

摘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他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口号,促进了文化教育的下移。孔子的教育思想重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他提出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也大多数为后世所继承,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一、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研究他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的看法

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教而杀谓之弃。”后来“德治”成为儒家共同的社会政治思想。孔子在政治上是一位社会改良主义者,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通知人才从而为政治服务。他认为贤才无疑是教育的结果。春秋时期,孔子第一个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认为知识和道德都需要依靠学习来培养。

2、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目的的看法

孔子的私学是学术团体,也是政治团体,他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推行其政治主张。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在教育上以培养贤才为目的。孔子对君子的品格十分重视,认为只有那些优秀、品德键能的贤才才能做官。“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3、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对象的看法

孔子反对门第限制,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族类、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有教无类”是又局限性的,它不等同于先进的普及教育思想,因为奴隶和妇女是被排斥在受教育的对象之外的。

4、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内容的看法

孔子出于培养从政人才的目的,其教育内容基本上仅限于人事的范围,主要是限于君子做人的道理(德)和从政的手段(才),具体说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三个方面。

知识教育

孔子在知识价值的取向方面,极为推崇古典知识的作用,他自己也多次谈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由此在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方面,主要局限于古代经籍的传授,具体说就是他改编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

技能训练

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在私学中是讲文习武的。孔子重射,承袭了西周军事教育形式化的传统,在教学中存在着将军事教育从实际技能的训练转向文字概念和义理研究的倾向。

道德教育

“仁、智统一”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而在仁、智两者之间,仁是根本、核心,智乃仁者之智。因此,在孔子的私学中,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内容的中心,也是其教育体系的根本所在。

5、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看法

自觉修养

孔子非常重视自我修养,认为实现自我修养就要实现立志、持志,克己、内省和改过迁善。

因材施教

孔子是第一个提倡因材施教的人。他认为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启发诱导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在关于启发诱导的时间、具体方法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

学、思、行相结合学、思、行是一个人治学不可缺少的三个阶段。在学的基础上要进行思考,行时学的目的所在,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三个阶段。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有教无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教育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即任何人,不分贵贱尊卑,都有权利接受教育,且是平等的教育。在孔子以前,贵族垄断了文化教育,平民阶级没有接受教育的可能。从而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教育目的只是为了统治者培养接班人,严重阻碍了文明的普及和发展。孔子创办私学,明确提出“有叫无类”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为人类文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孔子的因材施教方法对于当今实施素质教育仍有重大意义。在很多地方,相当常时间里,教育模式采用“齐步走”的做法,追求平均分、合格率、升学率,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科”分数,高分

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摒弃分数标准,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在《论语·述而》和《论语·为正》中,孔子分别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就是启发诱导,学思结合。这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教师的职责是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引导和及时启发,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将知识吸收升华。

参考文献:

[1]《论语》:[C]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版

[2]李泽厚:《论语今读》,[M]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3]刘宝楠:《论文正义》,[M]中华书局出版 2006年版

孔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篇11

【关键词】孔子 人文教育 启示

中国古代文明史中,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是孔子,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培育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就当时的人口比例来说,其成就古今可与之比肩者甚少。孔子相当重视人文教育,他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以培养“贤人”和“君子”为教育目的,坚持以德为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成人”教育。就让我们走进《论语》,走近孔子师徒,从他们身上去借鉴人文教育的智慧光华!

一、孝悌和诚信

(一)孝悌之义

孔子认为“孝悌之义”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论语》记载了关于“孝悌”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孝悌的作用,二是如何做才是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孔子“孝”的思想,影响甚广,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一直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以孝治天下”。唐宋以后,更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一定是忠臣。

今天的社会,尤其在教育教学中,还有没有必要提倡孝道?我认为很有必要。其实很多学校进行的感恩教育,就是孝悌之义。一个学生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社会,他就会心胸宽广,善良正直,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那么怎么做才是孝悌?我们可以给父母钱财,可以给他人帮助,也可以做一些社会公益,但从心底里真正去想他人之所想,发自内心地真正去尊敬﹑友爱﹑亲近,而且毫无怨言,有始有终,这很不容易。

父母师长有不对的时候,朋友他人有误会你的时候,怎么办?孔子认为要委婉指出父母的不对,“事父母几谏”,如果父母不听,是不是骂一顿?或是懒得管他,任由生死?孔子的主张是“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关于这一点,有的注释理解为“愚孝”,应该批判。但是我认为孔子的本意是做子女的要像父母当年抚育你时,对待你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一样,悉心指导,耐心等待,包容缺点,还要在旁边护航。

(二)诚信教育

孔子最痛恨没有信用之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求人们“言必信,行必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希望人们少说空话假话,要少说多做。

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信用危机。商业系统接连不断的恶性事件屡屡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政府的公信力因为个别地方和个别官员的不良行为,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这样的社会风气,使得有些年轻人出现了人生观﹑世界观的模糊和动摇,他们不屑于“老实做人”“吃亏是福”的生活信条,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把诚实正直看成木讷笨傻,这种认识﹑态度对他们的成长危害极大。

诚信教育并不难,难在不能形式化。教育学生心胸宽广,大气做人,首先要信任尊重学生,赏识教育在这里是最有效的。例如:实行无人监考;自我评定;违反班规校纪,实行自我惩罚;班级实行自我管理等。让学生自我约束,或是因为觉得违纪是自我贬低,或是因為想不出自我惩罚的方式,学生觉得违纪很幼稚,很麻烦,就会有意识控制自己,不知不觉就成熟了。其次,诚信教育渗透生活小事中,要求学生诚信对待学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勇于执着探寻疑难,不轻言放弃。要诚信交往,和同学坦诚以见。

二、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孔子一生铁肩担道义,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也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一旦发生他认为有违原则的事情,他还是会挺身而出。

《论语·宪问》记载:作为臣子的陈成子杀死了当时的齐国国君齐简公,夺取了政权。在孔子看来,这是不合“礼”的,是不可忍的事情。尽管已经去官家居,孔子仍然沐浴上朝,报告鲁哀公,请求讨伐。碰壁之后,又向鲁国三位大夫报告,仍碰壁。孔子两次感叹:“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当时,孔子已经七十一岁高龄,鲁弱齐强,孔子并非不知,但孔子行事绝不计较是否可为,只考虑是否合“礼”。当此之时,有很多隐者,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道不行,就洁身自好,避世逍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孔子也明知道不能行,但孔子仍然坚持,“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事终须有人担当,不可能都去做隐士,“知其不可而为之”能做一点是一点,能挽救多少是多少。

孔子要求他的学生,要做社会的中流砥柱,要坚守道义,尽力为之。孔子的好多学生都很有政治才华,像冉有、子贡、公西华、仲弓等。孔子对冉有的批评,很能体现孔子对道义的坚持。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鲁国权贵季氏将要攻打鲁国的属国颛臾,冉有当时是季史的家臣,孔子认为冉有应该阻止这场不义之战,对冉有的推脱责任和鼠目寸光,孔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求,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先进》记载,季氏富于周公,冉有作为季氏家臣,不仅不劝阻,反而帮助季氏搜刮百姓,聚敛钱财。孔子很生气,不再承认冉有是他的学生,态度鲜明地号召其他学生对其击鼓声讨。“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

在孔子的言传身教下,孔门弟子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子路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之一,忠勇豪侠,仗义果敢。卫国内乱,刚从外面回来的他,本来是可以避开这场灾祸的,但他“见危授命”,马上前去迎战,战至满身创伤而死。临死之前,子路戴上帽子,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而死,成就了“儒者之死”。

孔子的责任教育在今天来说,有很深的借鉴意义。现在的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读书学习是为了一己之前途,甚至仅限于谋生,很少想到祖国的前途,社会的责任。学习的动机是利己的,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远大高尚的志向,学习的动机就不长久,没有动力,没有兴趣。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国家民族才有希望。

三、注重人格修养

儒家注重人格修养,期望塑造理想人格。论及的方法很多,择其一二述之。

(一)慎独

“慎独”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的含义,《辞海》的解释是: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就是自洁自律,自查自省,自尊自强,自我提高。

慎独,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论语》中有多处论及自我反省和慎独。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慎独的教育思想对高中生道德教育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高中生大多过了逆反期,情感发展基本接近成人,已经有了自己的远大理想,自制力比较强,但有时也会出现知行不一,情感波动的情况,在纪律约束的同时,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习惯,能够“慎独”。高中的学生管理少从制度上考虑,多从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人文情感的熏陶上下工夫,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长远的意义。

(二)安贫乐道

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很多高中生都把自己看成苦行僧:连接不断的打击和挫折,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老师又不能告诉学生放弃,于是我引导学生:觉得不合理的事情,要去改革,就先要去体会,将来上了大学,就去研究,还要研究国外的情况,等到研究透彻了,就有发言权了,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那是将来的事情,现在怎么办?孔子告诉我们一个法宝——安贫乐道,作为学子,就是安贫乐学!

安贫乐学,先要做到朴实,不攀比,拒绝奢华。其次要减少功利心,看淡分数,全情投入到学业本身上,以求得一解,味得一境为乐。

《论语》有几处记载孔子安贫乐学: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的学生才情各异,有大成就者并非少数,但他最欣赏的是颜回,原因是颜回身上体现了知识分子安贫乐道的最高境界。他屡屡盛赞颜回: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引导学生浮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带领学生快乐探寻神秘的未知世界,以无求之心,未必不达有求之境!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认真踏实,心无旁骛的作风,无疑是最有价值的。

四、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高中生主要的人际关系有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其中亲子关系已经由初中的叛逆和敌对转为理解与和谐,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同伴关系中,高中生由于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善,性格也没有完全定型,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和朋友相处?教师应该给予引导。

《论语》有几处论及交友之道: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與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夏认为,不要担心没有朋友,只要“与人恭而有礼”,就“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子夏认为,交朋友要“敬而无失”,交朋友的原则是要诚敬,朋友处的越久,越亲近,就越要诚敬,相互间要保持一段恰当的距离,同时相处时要尽量避免过失。这一点对高中生来说,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高中生有的担心自己没有朋友会被别人笑话,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交朋友,有时为了交朋友,还降低要求,迁就对方,也不一定交到知心的朋友。有的高中生在和朋友相处时,把握不好分寸,亲密无间到触及朋友隐私,或者丧失自己原则的地步。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朋友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指出来。但是分寸的把握不是容易的事情,虽然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太言辞激烈,太过分的劝告和要求,朋友往往到最后变成了冤家。孔子教学生“不可则止”,表面上看来好像在耍滑头,实则不然,朋友之间的规劝也要有限度,实在听不进去,就不再劝说,但是还一直关注,还是朋友。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就是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达到“仁”的境界。朋友的层次就是你的层次,交有好学精神、品质优秀的朋友,对高中生来说非常重要。“物以群聚,人以类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重视人文教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注重的都是德,成人教育。“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华伦理道德的精髓。现代教育的理想是培养高尚独立的人,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和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吻合的,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也就非同一般。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篇12

关键词:孔子,教育民主,教育平等,政治意识

“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1]教育民主是民主的外延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将民主的原则、方法运用到教育领域,是信仰理智精神、平等的自由和公正的交流在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具体化。我国“教育民主”思想的发端可追溯至孔子。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并将“教育民主”的思想融入到了教学的始终。

一、教育民主原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和尊重个性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学校是由官方主办,只有统治阶级的贵族子弟才能入学,是他们进入到官僚系统的必经之路。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孔子遵奉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并身体力行。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这三千人中,子贡是卫国的商人,颜回是平民,子张出身“鄙家”,仲弓的父亲是“贱人”,子路是“卞之野人”,公冶长是平民或农民,原宪是贫民,曾子是平民,孟懿子是大地主,司马牛是贵族。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分贵贱、贫富,没有等级的限制。孔子招收学生大致有八不分: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分智愚,不分勤惰,不分恩怨,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和种族,不分美丑[2]。可见,有教无类本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不分种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3]。

孔子在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又强调知识上的“教学相长”。《论语·述而》记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不仅体现了一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在孔子看来,教与学双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但必须承认,教学相长是有条件的[4]。首先,是教师的修养水平,教师能否达到“为师之道”的境界,将学生看成是相互学习的友人;其次,是教师对待知识的态度,这是建立在第一个条件之下的对友人知识的汲取。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共同进行学问切磋、探究研讨,通过沟通对话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师生交流的是情感,碰撞的是灵魂,启迪的是智慧,师生相得益彰,共同进步,教师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4]。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尊师爱生、二是知心朋友、三是教学相长,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学相长,是在知识层面的一种师生平等关系。

在教学中,孔子认为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孔子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不同的教育,《礼记·经解》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挈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根据学生的性格情况来教授知识,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使之成为人才为目的。二是根据学生面对的不同情况进行教育,《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问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面对子路与冉有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三是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论语·述而》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的“民主”型教学方式,是符合人们的学习心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的[2]。孔子主张尊重个人的品性和天赋等个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和促进个人的成长。

二、教育民主内容——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

在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尊重个性的教育原则基础上,孔子提出既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又要将学生培养成拥有知识的人才———即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从孔子的教科书《文经》来看,《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书既包含知识性内容又含有道德的规范。例如,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的《书》即《尚书》中就既涵盖了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又包含了哲学、教育和道德方面的思想观念。《尚书·胤征》中记载了日食,《尚书·说命上》中则有“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尚书·汤誓》写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的《春秋》则不仅记录了鲁国的历史,还不乏道德思想,如:“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不从道,何以为信?”(《春秋谷梁传》)“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传·昭公八年》)六部书涵盖了政治、文学、历史、音乐、哲学等方面,每一部书又都是知识传授与道德教化的结合,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在孔子看来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道德是进行知识学习的前提,知识的学习又可以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

三、教育民主目的———培养“修齐治平”的君子

《礼记·大学》中记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培养君子“和而不同”“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道德品质,能够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学习上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将道德与知识完美的结合。同时孔子在先学习后为官与先为官后学习之间做出了选择,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他认为应该先学习再为官,先通过学习掌握礼乐的知识,然后再为官实践。孔子又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里仁》)也就是说不用担心以后没有职位,而是应该担忧自己是否具有能够胜任此职位的能力。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以天下为己任、恪守道德准则,具有渊博学识和出色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君子[5]。这种君子不仅有道德的修养,还具有“仁”的精神品质,“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使个人的品格得以提升,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然而,孔子的教育目的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环境下很难实现。以冉求为例,在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前,孔子在回答孟武伯时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孔子在回答鲁国的卿大夫季康子的问题时指出:“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孔子认为冉求多才多艺,对于从政完全没有问题,即认为冉求具备了管理“百乘之家”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当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后,他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孔子对他进行严厉批评:“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其培养的学生进入到官僚系统之后,其行为与孔子的教育初衷产生偏离,非但未能实现孔子的教育目的,反而使其学生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四、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是其思想在中国教育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仍然有很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特别对我国现代教育民主化的发展仍不失现实启示。

1.继续发展“有教无类”的思想,深化教育平等理念

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受教育权,为公民平等地接受教育提供了机会,也为公民进入教育系统提供了保障,但平等不仅仅体现在受教育权上,还应该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和重视上,即对待的平等。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是保障学生机会均等学习的前提,也是教育平等的题中之义。为了实现资源对待上的平等,应该克服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资源平等分配的阻碍,逐步实现教学设备的平等;合理地分配师资力量,在学校之间达到平衡;用科技减少资源对待的不平等。

2.教育应既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又重视公民政治意识的提高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数据”特色融入到社会科学之后,使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走向了“唯成绩是论”。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优劣,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人格,进而学校以培养“成绩高”的学生为目的,忽略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进入社会的前提,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有用的人。“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6]

3.教育要以人为本,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要,对其学习方式、方法和内容等进行积极引导。同时,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当前的教学过程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没有积极性与活力,教师扮演“广播员”的角色,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要真正发挥教育的实效性,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三多”: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多个话题,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组建多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自由发挥,同时在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多种反馈渠道,学生可以采取直接说、写纸条、集体讨论以及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等向教师反映情况。这样可以形成多个题目、多个小组、多个反馈渠道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实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田晓晶.论孔子思想与实践中的“教育民主”因素[J].锦州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3]林玮.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初探[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6).

[4]严交笋.孔子“仁道”价值观蕴含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李功连.孔子:教育的民主和专制[J].湖南社会科学,2013(1).

上一篇:附2投标服务承诺书下一篇:让长征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