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内容(共6篇)
孔子的教育内容 篇1
中国古代的诗歌理论著作中, 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美学思想。孔子的仁学理论在艺术审美理论和划时代的变化中, 起了奠定基础的关键作用, 他的美学思想具体于艺术便是“尽善尽美”的《韶乐》, 具体于人便是赞赏“文质彬彬”的君子。
一、美的艺术是“尽美”的形式和“尽善”的内容的统一
艺术中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是美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孔子探讨艺术社会作用的同时, 还从艺术批评的角度, 表现了对形式和内容二者关系的看法。这种看法比较集中于对《韶》乐和《武》乐的评论中。
子谓《韶》, “尽善矣, 又尽美也”谓《武》, “尽美矣, 未尽善也” (《八侑》)
《论语》没有关于《武》乐内容的记载, 但是后人还是有记述的, 《乐记》的记载是这样的。
夫乐《武》者, 象成者也, 忽立而山, 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 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 周召王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 再成而灭商, 三成而南, 四是疆, 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 六成复缀, 以崇天子。”
从上述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发现, 《武》乐近乎成了歌颂周武王讨伐商纣王胜利成功的歌舞剧了。这出戏模仿武王伐纣, 姜太公奋起武威, 周公召公分土而治的历史事实。舞蹈动作有“持盾立山”“发扬蹈厉”“《武》乱皆坐”。不难看出这个《武》乐的场面及其雄伟、气势及其磅礴, 艺术形象相当壮观。因此孔子脱口称赞道——“尽美矣”, 然而《武》乐是歌颂战争的乐章, 其中的“火药味”太浓太重, 具有明显地歌颂人民战争的政治倾向。这种乐舞所歌颂的“战争夺天下”的政治倾向与孔子“礼治天下”的主张是背道而驰的, 于是他又给《武》下了一个评语“未尽善也”。
对于《韶》乐的赞美与迷恋, 孔子甚至达到了不知肉滋味的地步。据《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 很长时间吃肉也不知道肉的滋味, 说“想不到 (古人) 创作的音乐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孔子对《武》乐与《韶》乐的评价, 联系《武》乐与《韶》乐的具体内容, 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在评价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时, 是主张美的形式和善的内容相统一的。而在“美”与“善”中, 孔子又尤重“善”。这与他的“礼治天下”的政治主张密不可分。在他眼里, 西周的一切都是完美的, “先王之治”是无缺的。周朝的制度是“天朝”般的制度, 于是在“礼崩乐坏”的形势面前, 他主张“以礼为治”, 将美伦理想化是无可厚非的。
二、美的人:“文质彬彬”的君子
在孔子眼里, “美”与“善”的关系是辨证的统一。一方面, 他认为“美”与“善”几乎是同一的。例如:
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篇》)
这里孔子十分清楚地阐述了文与质的关系。很显然最后的归结点是指“君子”。他一方面将“质”指为学术作品的内容, 另一方面也将“质”指为“君子”应具备的德性。他认为:只有遵守周礼的思想而缺乏一定的礼节仪式就会粗野;只有礼节仪式而缺乏遵守周礼的思想就会虚伪, 只有把礼节仪式和思想情感配合恰当, 才能成为君子。
文”指外在表现, “质”指道德品质。这是一方面的意义。后世文论沿用“文”“质”, 在许多情况下是指语言风格范畴的华美和质朴, 如萧绎《内典碑铭集林序》说:“夫世代亟改, 论文之理不一, 能使艳而不华, 质而不野。”又如苏轼论陶渊明诗的特点, 称“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 (《与苏辙书》) 。再如后世的“尚质”“尚文”之说, 等等。
但“文质”运用到后来的文论上, 也还有另一方面的意义。即“文”指辞采、表现, 大体上相当于今人所说的作品的形式;“质”则指内容。由于文学风格上的华美和质朴, 最终是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紧密相联系的, 所以这一点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论有些作家作品时所用的“文”“质”概念, 就是从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立论的。很多著名的作家和理论家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以至黄宗羲、叶燮等, 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都有精辟的论述。
尽管“文质”具有艺术风格和形式内容方面的意义, 但不论从风格的华美与质朴方面看, 或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方面看, 很多有成就的作家和理论家, 都是在强调“质”, 即强调质朴或内容的前提下, 要求华、朴相济, “质”“文”兼备的。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说教, 是他“中庸之道”哲学思想的一种表现。即要求“君子”从思想到行动都要百分之百的遵从周礼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离。君子既不能偏离于“质”, 又不能偏离于“文”。所以他认为物之为美, 贵在“中和”。这也是他对后世美学思想影响最大最长久的一种观点。他在《论语·八佾篇》中说:“关雎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孔子认为作为《诗经》中第一首诗《关雎》就是礼乐适度的典范。而他的这种评价也正是他“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在谈及他所推崇的“君子”时, 孔子也有“中和之美”的论述。《论语·述而篇》中讲到君子要“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孔子“中和为美”的美学观, 在他与弟子的问答中表现得十分清楚。据《论语·尧曰篇》记载:子张向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 屏四恶, 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这里所说的“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很明显是指“中和之美”。
综上所述, 笔者以为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他有自己的美学观。他的最高审美理念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对人事而言要“文质彬彬”;对艺术而言要“尽善尽美”。在他眼里自然物之所以为美, 那是因为它与君子之德有相近之处。
三、小结
孔子对美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辩证, 要求艺术作品中各种相对立的因素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统一的整体美, 对后世美学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 主张“意与言会, 言随意遣”;在思想情感与形象的关系上, 强调“意与象应”“思与境谐”;在句与篇的关系上, 强调“气象浑沦, 难以句摘”;关于色彩美与音乐美, 强调“五色相宣, 八音谐畅”, 如此等等。在儒学成为中国文人的正宗之时, 这些美学观点都或多或少受孔子美学观的影响, 强调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代表了古代美学最根本的原则——完整和谐。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M].中华书局, 1983.
[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5]李泽厚.美的历程-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孔子的教育内容 篇2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君子之道。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要行“仁政”。所谓仁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就是“养民”,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为了行德政,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荀子:
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荀子奠定了法家的基础。但究其根本,他还是属于儒家。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其一: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提倡在人与神的关系上,先人而后神。人成为了神的目的,神则沦为人的工具。从实用主义出发,人确立了彻底优于神的地位。
其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利用自然,为人造福。人生成于自然,最后,则成为了自然的主人。人确立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优先地位。
其三: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强调人性,并以人性为基础推演社会的人际原则。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基于对人自身的信念,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追求定位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彻底将人改造为了道德化的人。而所谓有价值的生活,就是有道德的生活。如此,社会关系成为了以完善道德为目的的人际关系。
其四:人在自我追求中主要是求圣化而不是神化。
其五:把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作为认识与实践对象,使天地人成为以人为中心的和谐一体。
顾炎武:
顾炎武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宋代理学思想的特点: 宋代理学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理学。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但是理学不是单纯的将其他学说简单的合拼的杂家学说,而是将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加以融合和提升,阐述了理学自己的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它不是杂家学说,因为理学拥有自己的核心内容和精华,他们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以“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为核心,主张发明人之本心。性即道,道即性,性即是宇宙本体,又是人的心性,是伦理道德。人之性即天理所命,人生从一开始就处于伦理的规范之下。
管仲:
管仲政治改革的起点是道,核心是法,是一个运用多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管仲主张尊君牧民的君民关系,管仲认为君主应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独断的权力,君主处文、武、威、德四者,拥有生杀大权。民是工具,君有所令民无不从,君主的独断专行,即使有时逆民意,但如果对国家有利,也不为过。但是管仲又有顺民之说,老百姓有自己的利益,顺民则得民则之生成且国立增。他君民关系放在一给对立的地位,但是又有所缓和,不那么绝对。
七、论述题:比较儒家与法家思想的异同,在哪方面针锋相对?反映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反映什么本质?
异:①治理国家方式不同:儒家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法家主张反对礼制,强调法律的作用,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运用法律加以控制。②复古与改革差异:儒家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维护贵族特权;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的,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主张锐意改革。③教民反方式不同:儒家主张通过内心的修养,教化人民,运用忠孝仁义加以感化,以仁义治理天下;法家主张通过外在的压力约束达到治民的目的,这个外在压力就是法。
同:都维护封建统治:儒法主张法制有相同之处:1,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使之更好地进行统治。
2、内容相似都有“刑与德”的方面,发展到后期,虽然两者在手段上主张的“德与刑”的比列大相径庭,但是两者都没有完全地偏执地否定另外一方面。
3、两者的思想本质一致。虽然法家重刑罚立学在“性恶”上,而儒家主张“德”立于“性善”的基础上,但无论善恶,两者的本质都是教导他人“去恶扬善”的。
4、现实的运用与发展上,在封建后期,一般的立法往往都是主张“德刑相辅”,两者并用的。
针锋相对:就是人治与法治的治国方式,儒家运用柔和手段,主张仁政与爱心,感化人民;法家运用强制手段,主张严刑与峻法,压制人民。
趋势:儒法的异同点反映奴隶主势力的衰弱与新兴封建势力的兴起,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大趋势。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舞蹈教育 篇3
【关键词】孔子 道德教育 舞蹈教育 教师行为修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07-02
一、孔子及其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跨越了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世界上创立私学的第一人,其儒学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从教育对社会和对人两方面做出了阐述。在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育更是一个德育的过程,并且教育是德育最佳的实施途径。道德教育贯穿了孔子的整个教育活动中,他把德育放在培养人才的第一位。因此,他还提出了德育的四项基本原则:立志乐道、知行统一、克己内省、改过迁善。
二、孔子教学思想下的舞蹈德育
道德教育贯穿了孔子的整个教育活动中,他把德育放在培养人才的第一位。他还提出了德育的四项基本原则:立志乐道、知行统一、克己内省、改过迁善。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不仅影响了我国的普通教育教学,而且还影响着舞蹈教育教学。根据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中的总结,我国舞蹈教育的德育原则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二是严明纪律与情感渗透相结合的原则;三是教育管理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四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五是自育与他育相结合的原则。当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孔子的四项德育基本原则中的“知行统一”相契合,德育课的理论性很强,但是这种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没用的,所以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自育与他育相结合的原则”与德育四项基本原则中的“克己内省”相契合,都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实现自我管理。
三、孔子教学思想下的舞蹈教师的行为修养
孔子的教学思想不仅涉及了教学、德育,在教师的行为修养方面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认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修养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热爱学生,仁者爱人;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这是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修养,教师首先要拥有丰富的学识,才能教好学生,学好是教好的前提。教师还需要有“活到老学到老”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才能在教学事业上走得远。在舞蹈教学中,对教师的修养的首要要求就是“德”,要求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美好的情操。作为舞蹈老师,首先要有丰富的学识,其次要忠诚于舞蹈教育事业,要具有百折不饶的毅力和终身学习的精神。(2)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举止与示范作用是巨大的教育力量,特别是在注重肢体表达的舞蹈教育中,老师的示范显得更重要。作为一个舞蹈老师为人师表,言行举止要大方得体,体态优美、灵活,并且要善于表达。(3)热爱学生,仁者爱人。孔子非常地关心和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品德、学业进步和生活,与他的子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在舞蹈教育中,舞蹈老师应该要有耐心、爱心和热心。热心是对于舞蹈教育事业的热情,爱心是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耐心是对舞蹈教学的坚强毅力与韧劲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耐心。(4)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中不但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还可以互相切磋,相互启发。在舞蹈教学中也一样,学生是这个社会最新鲜的血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比较强的。
四、孔子教学思想对舞蹈教学的影响
孔子在周游各国的过程中,一面教学一面学习,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他提出了不少教学原则,主要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而知新、学思想融、由博学而精深。舞蹈教育受其教学思想的启发,所以,当前我国的舞蹈教学原则与这一系列教学原则相一致。
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培养各有不同特点的特殊才能的学生,教学上既要求一致性,同时又鼓励学生各自发展。舞蹈教学中,要求“共性和个性兼顾”的原则,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优势,并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又要结合共性教学打好基础。
启发诱导,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在舞蹈教学中也有同样的要求“启发与强制相统一”的教学原则。舞蹈教学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它要求老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习惯。与此同时也要将严格寓于启发之中。
温故而知新,要求不断地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通过实践感受、体会和理解知识,从而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在舞蹈教学中要求老师“老课与新课相交叉”,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复习还有助于学生找到自信,在舞蹈中,只有熟练了动作才能将情感带入进而达到动作和情感的统一。在复习老课是还可以将老课进行重组,不仅能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觉乏味。
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舞蹈教育教学上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为舞蹈能够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提供了思路,同时还为舞蹈教师的行为修养树立了典范。
参考文献:
[1]王国兵,《文化视野与舞蹈高等教育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
孔子的教育内容 篇4
一孔子和谐思想的源起
任何一种思想的源起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环境, 是思想家对自己所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认知与反思的结果, 孔子和谐思想既反映孔子所在时代人与人,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关系的现状, 同时他的和谐思想也是其对当时社会问题深刻反思、认识的产物。
(一) 孔子和谐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孔子和谐思想源于其对生活的感知, 源于其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痛苦反思。孔子生活于春秋末年。那时旧的奴隶制度已经濒于解体, 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并没有建立起来。社会的政治形势也发生剧烈的变化, 是一个礼乐崩坏、诸候争霸的时代, 群雄忙于争取天下。作为天下之主的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权威而受诸候的控制, 各个诸候国家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 淳朴的社会风气与习俗都发展了巨大的变化。这种现状引发了有识之士的忧虑, 在自己受到时代变迁影响的同时, 也期待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 恢复良好的社会秩序, 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孔子作为其代表者以悲天悯人的胸怀试图寻找到解决时代问题与矛盾的良方。
通过研究孔子的思想历史来源、大环境对其思想的深远影响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首先孔子的思想产生于一个战乱纷起的动荡年代, 他的思想的出发点就是针对时代的乱像, 把整个社会重新纳入到和谐、有秩序的状态之中, 建设一个理想中的社会。其中, 孔子的和谐思想在产生之后的几千年中, 已经给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想、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 和谐思想影响十分深远。
孔子生活的鲁国受周文化影响很深, 是当时周王朝东部各国文化的中心。贵和意识在周前就已经出现, 在我国所出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多有记载, 《易经》曰:“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 及利贞”。意思是人从变化的天道那里秉受了或刚或柔性格, 或贵或贱的命, 但必须保持“和”的状态。西周末年到春秋前期的很多思想家也提出了自已的“和”概念与“和”思想。所以, 孔子和谐思想必然受到周以来传统观念的影响。但孔子并没有局限于周礼的思想框架之内, 而是针对西周的社会现实, 对周礼进行了必要的“损益”, 提出了注重和谐的思想, 以及富民、教民、安民、使民等一系列具体的主张。[1]
(二) 孔子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
孔子的和谐思想有着厚重的理论基础与渊源, 是孔子对前人思想理论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是中国古代“和”思想的总结。在中国古代思想理论中“和”的意识起源较早, 在我国出土的甲骨文中都有“和”字。“和”指人与人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中。《易经·坤卦》云:“厚德载物”、“含弘光大”, 即主张宽容和谐, 体现的是儒家的人文精神。在孔子之前, 我国很多思想家都有关于“和”思想的论述, 孔子也正是在继承前人的思想精华的基础上, 加以升华与提炼, 最终形成了其和谐思想。[2]
二孔子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然而, 对和谐的追求也是几千年来人类共同的愿望, 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在孔子的著述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 特别是在《论语》一书中。
(一) 和而不同是其和谐思想的本质特征
《尚书·尧典》中所说的“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就是这个意思。其原义是说, 要让不同的音韵音律, 各归其位, 各依其序, 各展其长, 惟其如此, 方可奏出天籁之音。音乐如此, 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有“不同”才有“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在他看来, 人与人之间可以有矛盾, 但能够在一定道德规范和原则之下达到统一与和谐, 而反对没有任何差别的雷同。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命题, 揭示了和谐理念的本质。和而不同就是指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平衡、调和与渗透等关系, 寻找出事物的最佳状况。和而不同反映了事物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观点与规律, 又揭示了事物和谐统一与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 “不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只有承认“不同”, 尊重“不同”, 然后才可以追求“和谐”。和谐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在于“同”, 而在于“和”, 和谐的本质是“和而不同”。
(二) 普遍和谐的思想
实现普遍和谐即人的身心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人与社会的和谐, 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孔子崇尚中道, 注重和而不同, 要求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把握适应原则的同时, 承认矛盾的存在, 并且正确地对待和处理矛盾, 从而解决矛盾, 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运行。为实现普遍的和谐必须从人的身心和谐起步, 实现这一理想的目标是人的身心和谐与发展。
人的身心和谐实际是人对自已更高精神境界的不断追求, 尊重人的生命与道德, 达到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外物的良性共处, 达成两方的和谐发展。孔子同时也认为, 在理想世界中要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必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为达成这一目标, 必须用“仁”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而达成整个社会的和谐融洽。为讲求人与社会的和谐, 必须“道之以德, 求之以礼”, 用仁和礼调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孔子的和谐思想中, 仁和礼是调整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失去动仁义道德, 社会就失去和平, 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也就无法实现。[3]
孔子和谐思想是儒家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 和为贵, 和合达道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人格思想, 对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孔子和谐思想中的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 合众为一等理论核心, 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与融合, 使来自不同地域与文化的民族和平相处, 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和谐思想促进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稳定统治, 巩固政治秩序, 促进社会的平衡发展。和谐思想更是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 正确处理小我与大社会的关系, 以小我换取社会整体的安定, 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与群体意识,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局面, 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沧桑, 却屹立不倒。诸多仁人志士更是在这一思想的感染下, 牺牲小我而达成大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产生了无数毁家纾难、舍身报国的英雄豪杰, 失去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三孔子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
研究孔子和谐思想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经过六十年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突出的矛盾, 付出了极高的代价。突出体现在社会的物质层面获得巨大的进步, 人类的财富不断扩张的同时, 人类与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之间, 社会内部不同阶层之间利益的矛盾与冲突极大地爆发出来, 而出现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利益分配的不平衡, 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过度地追求资本利益的最大化, 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体自由思想和由此衍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 而在传统上维系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是重“义”的思想, 强调“义”与“利”的和谐, 在物质财富得到充实的同时实现与社会的协调共处, 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造成了“义”与“利”的重大矛盾。进入到21世纪以来, 人类在物质方面极大丰富的同时, 在精神领域和思维空间中却极度贫乏, 人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精神虚无, 个人、团体和社会的发展失去目标, 社会急需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 而孔子的和谐思想无疑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4]
我们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于不同社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平衡, 人类对于自身发展的错误定位, 物质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极度丑化, 以物质层面的标准建构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极度缺乏对于人类自已精神领域的关怀。自公元1500年以西方世界所主导的资本主义体系从西欧扩展到全球, 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在不经意间接受了西方的社会思潮、发展理念, 接受那种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的思想, 以及“绝对的自由主义”思维方式, 过度强调人类单方的发展, 过度强调少数人的利益, 求利而放弃对义的追求。人类社会在面临科技高度发展的同时, 却缺少对于人类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 必然导致未来发展方向的迷失。[5]
而孔子的和谐思想给这一切的解决带来了希望,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将孔子的思想纳入现代化发展的轨道, 重视社会的精神层面的发展, 孔子的和谐思想将给我们予以支撑。孔子和谐思想中特别重视整体和谐的意义, 当前, 促进社会和谐, 就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就要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健全社会组织机制、完善社会管理, 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就要在全社会弘扬诚信友爱之风, 使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局面。
总之, 在过去的数千年历史演进中, 孔子和谐思想曾孕育出了我们追求和谐的民族美德, 在人类走新千年的征途上, 和谐思想仍将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给我们以精神的抚慰与寄托。让我们用这伟大的思想财富共同发展和建设我们未来的生活, 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潘震, 邢海龙.孔子和谐世界的探析[J].商业经济, 2005 (10) .
[2]朱石川.孔子的和谐思想和崇德思想[J].邵阳学院学报, 2009 (4) .
[3]夏莲.孔子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迪[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9 (2) .
[4]赵炎峰.孔子的精神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天中学刊, 2007 (3) .
孔子的教育之道(之一) 篇5
一 孔子善学
二 有教无类
三 “成人”之本
四 立身之才
五 因材施教
六 启发教学
七 文化传承
八 君子风范
九 师表万世
十 孔子之光
一 孔子善学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大圣人,他的英名给予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伟大人格给予中国人民挺立千秋的自信,博大精深的思想成为人类历久弥新的瑰宝。
“圣人”是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孔子一介布衣,是怎样成长为圣人的呢?可以肯定地讲,他是自学成才的典范,是靠学习成为圣人的。他的家庭“贫且贱”,“贫”,指没有钱;“贱”,指地位低下,没有资格上官府办的贵族学堂。
他3岁丧父,17岁丧母,成了一个孤儿,饱受了世人的白眼,尝够了凄风苦雨的辛酸。有一次,鲁国执政大夫季孙氏想笼络人心,举办宴会邀请当地的知名人士参加。以孔子的身份,论家庭出身,他的父亲曾经是鲁国的陬邑(山东曲阜)大夫,这地位是够资格的。而且孔子正在自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个读书人,可以算个士。当孔子兴冲冲赴宴,竟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拦住了,凶狠地对他说:“你赶快走,季孙氏招待知名人士,就是不招待你!”这件事对孔子的打击很大,他感到孤零零的,社会好像抛弃了他!为此他发奋学习,自立自强。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六》)。“鄙事”,指干粗活重活,如打柴、挑水、种地、种菜等。历史记载,他做过“委吏”,仓库的保管员;他当过“乘田”,牧场的放牧管理员,打扫马厩,放牛牧羊;他还做过“儒”,当吹鼓手,为人司仪,替人家办理丧事(《述而·九》)。孔子就是这样在人间这所社会大学里,勤奋地学习,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博学多艺的人。
一部《论语》凡20篇,486章,15918个字,贯穿始终的是学习之道。《论语》开篇,学而第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破天荒地提出了人生在世学习第一、以学为乐的观点,创造性地建立了学习理论。孔子更是自己学习理论的实践者,他乐学上进,勤奋不已,好学、善学、学有所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他的学习理论非常丰富,择其要者,主要有三。
(一)学而知之
人的智慧和知识究竟从哪里来?孔子认为,人的智慧和知识的获得途径,可以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学”四个类型。他没有见过“生而知之者”,也否定自己是“生而知之者”(《述而·十九》),从而肯定“学而知之”(《季氏·九》),说明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懂得道理,人的智慧和知识是从学习中来的。如果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知识也还来得及;如果遇到困难而不去学习,那就没救了。这就从反面再次确认,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智慧和知识。
他曾经说,有一个粗人曾经向他提个问题,他也感到“空空如也,我无知也”,头脑空空的,什么也不知道。因此,孔子感悟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三十一》)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发愤忘食”,“学而不厌”,他一生引以自慰和自豪的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三十》),把“好学”作为人生的佳境,只有学习的成功才有人生的成功。
(二)学无常师
当人们惊叹孔子的学问渊博,“金声玉振,圣集大成”,询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向谁学习的?子贡回答:“夫子学无常师。”孔子的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而思齐焉”,向一切内行的人学习。翻开孔子的经历,孔子明确拜师学过的人有许多。根据《论语》《史记》《春秋左传》等文献的记载:他曾经风尘仆仆,专程到洛阳向老子学习礼仪,了解祭祀的礼节;向郯子请教古代官制,学习少昊以鸟名来命名官职;向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苌弘认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等。《三字经》说:“昔仲尼,师项橐”,说孔子还拜比他年纪小得多的项橐为师,当时项橐只有7岁。在学习面前,无论年长年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他很善于学习,哪怕是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他就必定请那个人再唱一遍,然后跟着他唱,直到学会为止(《述而·三十二》)。有次他向鲁国乐师师襄学习弹琴,师襄教他一只曲子,他接连十天苦练不止。师襄说这只曲子你已经练得不错了,可以换新曲子了;他说,还没有掌握弹这只曲子的要领。他继续练习,师襄说你已经掌握了弹这只曲子的要领了,可以换新曲子了;他说,我还没有领会这只曲子蕴藏的内涵。又练了许多天,师襄说你已经掌握了这只曲子的内涵,可以换新曲子了;他回答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接着苦练,肃穆深思,直到有一天,他豁然开朗,高兴地对师襄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高瞻远瞩,好像是统治四方诸侯的君王。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听到这里,师襄赶忙离开座位,向孔子深深地拜了两拜,大吃一惊地说:“我的老师原先说过,这只曲子就叫《文王操》!”孔子终于体会到这只曲子的精髓。孔子学习专心致志、踏实认真可见一斑。
要学习,就要善于向别人请教,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学问学问,只学不问是不行的。他说,学习中不问“为什么”的人,我对他也不知该怎么办了(《卫灵公·十六》)。对大千世界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认识,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他鼓励学生多提问,不耻下问,赞扬他们“善哉问”、“美哉问”、“大哉问”。《论语》中明确记载有一百多处是学生向孔子提问,从问国家大事的君、政、礼、仪,到问做人的仁、义、忠、孝;从问生死、鬼神、善人之道,到问君子、士、明、耻的要义;从问经营谋生之道,到问从事花圃农桑。人间万物,无所不问,学生在问中既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
(三)学无止境
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孔子总有一种紧迫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十七》)总感到学习追不上似的,又怕在学习中丢掉了什么。到了50岁,他还坚持学习《易经》。由于反复阅读,把竹简翻过来又翻过去,竟把穿竹简的牛皮绳子弄断了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的由来。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也。”(《述而·十六》)及至晚年,他仍然渴求学习,手不释卷,哪怕是“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六》),学无止境,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学习目的上的学而知之,学习途径上的学无常师,学习深度和广度上的学无止境,是孔子学习的三境,揭示了人类学习的基本规律。总结一生学习的收获,夫子自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四》)这是孔子一生的学习历程和心路历程:我十五岁立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办事能够站得住脚;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六十岁听别人说话能判明是非,七十岁做事能随心所欲却不越出规矩。这告诉我们一个千真万确的道理:人生在世必须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终生受用,学习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只有学习的精彩,才有人生的精彩。孔子的这段话,他的几个不同年龄的认知阶段,后来成为人生历程的代称:30岁——而立之年,40岁——不惑之年,50岁——天命之年,60岁——耳顺之年,70岁——从心所欲之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人就活得越来越自由。
孔子就是这样以学习第一的态度,勤学好问,学而有成,最终由一个放牛娃成长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一介布衣成长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化巨人。孔子的好学、善学、学而有成的精神,开创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的良好学风。 (未完待续)
孔子的教育之道(五) 篇6
有一次,孔子在杏坛讲学,刚讲完一个道理后,子路站起来说:“请问先生,我听到了某种道理就立即行动起来吗?”孔子回答:“对你来说,如果父兄健在,怎么能立即行动起来呢?你要先听听他们的意见呀!”接着,冉有也提出相同的问题:“先生,我听到了某种道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果断地说:“你就马上行动起来。”站在一旁的公西华说:“先生,子路问听到了某种道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亲哥哥健在,要先听他们的意见;冉求问同样的问题,你却回答要立即行动起来。对同一个问题,您怎么有两种绝然不同的回答呢?我被弄糊涂了,大胆地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总是退缩。前怕狼,后怕虎,所以我鼓励他前进;子路好勇过人,我约束他不要过激行动,所以我要他退一步,先征求父兄的意见。”(《先进-22》)
公西华的提问是有道理的,对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两种绝然不同的回答呢?是不是孔子故弄玄虚呢?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对此作了精辟回答,他在《论语集注》中把这个经典教例概括为八个字:“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后人据此提炼为“因材施教”。它明确地表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重要理念: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不同教育。教育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决不能用一把钥匙去开所有的锁。孔子的因材施教主要体现在四点上。
首先,根据学生的才能发展趋势教学。学生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才能发展趋势各异,有的喜爱文学,有的愿意从政,有的想搞军事,有的想经商赚钱,等等,据此,他特意开设了四门课程:一是“德行”科,学习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等;二是“言语”科。学习的有宰我、子贡等;三是“政事”科,学习的有冉有、季路等;四是“文学”科,学习的有子游、子夏等(《先进·3》)。这四门课程的开设,相当于今天的选修课,学生的才能有什么发展,他就根据学生的才能促成他们发展。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发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发展。例如,孔子对曾参的教育就是根据他的才能发展来进行的。曾参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他谨慎谦虚、性情沉静,不愿从政,愿意教书,孔子尊重他对自己前途的选择。曾参后来收徒讲学,传承儒家思想。孔子的思想由他传授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通过自己的门人传给孟子,形成儒家一脉相承的“孔孟之道”。所以,曾子是儒家承前启后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作为思想家,《论语》中收录曾参的言论较多。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泰伯·3》)的态度,小心谨慎地对待人生。从中感悟人生哲理。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4》)这三问是自省自查,是道德自律的法则,是对自己灵魂的拷问,表明人格追求的境界。这三问有极强的文化透射力,对中华民族自律提供了基本方法。他继承了孔子倡导的君子风度,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7》),论及君子做人应该有气节,集中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可以托六尺之孤”(《泰伯·8》)。孤,死去父亲的孩子。周代一尺相当于现在六寸。六尺,泛指尚未长大成年。托孤,指君主临终前把幼君托付给可信赖的忠臣,拜托他们辅佐幼主成长。这表明君主对君子的绝对信任,要求君子对君主的绝对忠诚。像三国时,蜀主刘备白帝城托孤,把幼主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诸葛亮为辅佐刘禅竭尽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就是“可以托六尺之孤(《泰伯·8》)”的君子。二是能“寄百里之命”。百里之命,古代诸侯封地一般为百里,这里代指国家政权和命运。君子是能够寄托国家命运的人,能临危授命,救国救民,系安危于天下。君子气节的这两点要求,集中体现人的忠贞、诚信,铁肩担道义,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和鼓舞了历代的正人君子。按照这样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托孤”、“寄命”的忠臣良将,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等,他们都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忠贞和诚信,告诫世人做人的尊严和清白。
其次,根据学生的智力教学。学生的智力有聪明和愚笨之分,孔子根据学生的智力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如果学生学习较好,颜回“闻一知十”,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15》),接受能力强,“可以语上也”,教课就要教得深一些;像子路、樊迟等学生。知识水平在中等以下,接受能力较差,“不可以语上也”(《雍也,21》),教课就要教得浅显一些,因人而异,让学生能够听得懂,能够接受。例如,“仁”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对于不同的学生他的回答就不一样:
——对颜回。他很聪明,是高才生。加上他学习非常刻苦自觉,所以对他讲仁的本质:仁就是克己复礼。颜回又问,仁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然后。由他自去领会,去实践。
——对冉雍(字仲弓)。他是“德行”科的好学生,孔子认为他是可以坐在大堂里,面朝南边做大官的人,对他只讲仁的精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导他体会仁的深层含义。
——对司马牛。他个性比较急躁,文化程度也较低,孔子的回答直截了当:“仁者,其言也讱”,仁,就是说话要谨慎。言下之意,你只要说话谨慎了。就做到了仁。
对同一问题,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有不同的回答,决不搞_刀切、一个模式的统一的标准答案。即使对同一个人,问同一个问题,因为他的学习进步了,孔子也随着他学业阶段的提高而加深教育内容。比如。樊迟三次问仁,孔子的回答就三次不同:
第一次问仁,孔子回答“仁者,先难而后获”(《雍也·22》),强调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第二次问仁,孔子回答“仁者,爱人”(《颜渊·22》)。强调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体现了人本精神:
第三次问仁,孔子侧重在“仁”的三个细目上,仁要求做到“恭”、“敬”、“忠”(《子路·19》),在家恭敬有礼,出外办事严肃谨慎,待人忠厚诚实,做到了这三点就是仁。可见,孔子教育学生完全没有固定答案,引导学生开放思维,学会多元化、多角度地认识问题,
第三,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学。学生的特点孔子十分清楚,例如,仲由果断,子贡通达,冉求有才能(《雍也·8》)等;学生的性格有卤莽与迟钝之异。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例如子路卤莽,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高柴愚笨(《先进·18》)等。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司禀性进行教育,激发他们自己成长。孔子对子路的教育,是一个根据他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的成功例子。子路没有拜孔子为师时,品性顽劣,鄙俗,喜欢逞勇斗力。他头上戴着公鸡的羽毛,身上佩着公猪的牙齿,走路一颠一颠的,活像今天一个牛打鬼似的小流氓。他曾经以轻慢的态度侮辱孔子,经孔子的好言相劝,才拜孔子为
师。孔子慢慢引导子路,让他穿上了儒生的服装。然后,耐心对他教育,严慈并用,批评与赏识结合。有次子路老在孔子门前弹瑟炫耀自己。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听了这话,学生们都瞧不起子路。认为他在老师面前卖弄,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孔子便对其他同学说:“仲由呀。他的学问已经升堂了,不错了,只是还没有入室,不够精深罢了。”孔子说子路的学习已经“入门”、“升堂”。只是尚未“人室”,还需继续前进。这就是做学问“升堂入室”的由来(《先进·15》)。孔子鼓励子路的进步,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孔子肯定子路具有艰苦朴素的品质:说穿着破棉袍与穿着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丢人,大概只有子路吧!听到这话。子路洋洋得意。又翘尾巴了,于是孔子又批评他,要求子路谦虚谨慎。孔子寻访列国诸侯最困难的时候,许多学生精神不振,孔子赞扬子路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公冶长·7》)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又怕他骄傲,立即勉励他,为人做事要勤奋,持之以恒。在孔子的精心教育下,子路进步很快,孔子高兴地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自从子路拜我为师,再也没听到关于子路的坏话了。子路确实变了。他对父母讲孝道,宁可自己吃野菜,却到百里之外为父母背米,是名传乡里的“孝子”,后被列为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在个人的品性上子路也成熟起来,他由过去一介粗声大气的莽夫,成长为一个颇有修养的政府官员。孔子称赞他有从政的才能。一个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子路管理兵赋。子路在鲁国为官期间,是孔子“堕三都”的最主要的执行者之一。后来子路担任鲁国季氏的总管,又任卫国孔悝大夫采邑的长官,在卫国的宫廷政变中,子路和对方搏斗时,他的宫帽带子被砍断,却仍然想起孔子“君子死而冠不免”的礼仪要求,就在系帽带时,被敌方砍死。这就是“结缨而死”的由来。
第四,对问题学生耐心细致地教育。人上一百,种种色色,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孔子总是抓住这些问题。耐心细致地进行教育。对待调皮捣蛋的学生,孔子同样真诚、耐心、热情地教育他。孔子对宰予的教育是一个典型例子。宰予,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甚至违反学校纪律,公然在白天睡大觉。孔子曾尖锐地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10》)这是《论语》中绝无仅有的孔子对学生最严厉的批评。孔子之所以这样批评他,也是为了教育他,给他大喝一声,促他猛醒。《论语》中有6次谈到宰予,都是记载孔子对他的耐心教育。但孔子见他有口才,善于辞令。特别给他开设“言语”课。培养他的论辩能力。可是,宰予懒惰。不爱学习,妄自狡辩,对孔子的“仁”德教育抱着轻慢的态度,甚至故意揶揄和讽刺孔子。有次宰予故意为难孔子。他煞有介事地对孔子说,水井中掉进一位仁人,我是不是也要跟着下去呢?孔子诚恳、耐心地教育他:首先,如果井中确实有人掉下去了,那么君子应该救人,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是井中没有人掉下去,你就不该故意陷害君子。其次,你欺骗君子说有人落井,这是故意设圈套愚弄他,让君子落入井中,这个行为是不道德的(《雍也·26》)。孔子就是这样耐心耐烦地对宰予进行教育,又彰显了君子的仁德风范。经过孔子多年的教育,宰予终于成长起来了,他善于独立思考。对事物有与众不同的见解。他娴于辞令,办事能力较强,他曾出使齐国、楚国,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任务。他跟随孔子寻访列国,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后来在齐国做临淄大夫。
【孔子的教育内容】推荐阅读: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05-18
孔子的教育创新论文11-13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10-10
孔子的语文教育观07-19
孔子教育思想的完整美09-25
富有哲理的孔子教育名言09-14
孔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05-15
柏拉图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区别06-02
孔子教育思想06-06
孔子教育理念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