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生观(通用12篇)
孔子的学生观 篇1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我们知道, 孔子有72弟子, 他的弟子将他的述作整理为《论语》, 《论语》是我国两千年来的最经典之作, 直到现在, 仍然经久不衰。弟子们怀着对老师的无比崇敬, 广泛传播了孔子的思想, 教育以及教育过程本身永远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 不管兴衰荣辱酸甜苦辣教书育人总是能奏出动人的乐章。孔子作为一代宗师, 他贡献于教育事业的是后人无法企及的。后人往往重视研究孔子的思想, 并产生激烈的争论, 但是对于孔子的教育认识却不够, 孔子的学生观事实上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中国历史上向来是尊师重道, 这就在侧面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 教师的权威是不可动摇的, 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这往往使我们产生一种误解, 那就是孔子是一种不可动摇的权威, 事实上, 孔子非常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 他认为,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学生的先决条件, 他这样评价: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他并不是依靠我们传统说的竹板或者训导来教育学生, 他依靠的是标榜的力量, 用自身的良好品格去影响学生, 让学生拜倒在他的个人魅力之下, 这一点是当前许多教师都要努力去学习的, 因为, 教师自己自身不能够身体力行的话, 学生也不能够从他们的身上学到应该有的优点。
孔子认为, 当你想功成名就, 当你想快乐幸福, 当你想荣华富贵的时候, 千万别忘了, 这也是别人所想要和得到的, 那你就应该让别人也幸福, 让别人也获得成功, 让别人也享受生活, 如果不是这样, 绝不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这是一种宽容, 这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尊重和对每一个生命的热爱, 因为这种爱, 在不知不觉中教育事业已成为孔子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用心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是孔子爱的充分体现。
孔子是素质教育的先驱, 他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提出并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更是石破天惊。教育不分阶级、贫富、贵贱、智愚、地域, 这是教育史上的重大进步。他认为, 普及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他怀着一种使命感, 向他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 他充分肯定了他的学生们的价值, 强调学生是本, 一切要围绕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为根本, 孔子的这种教育观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孔子这种大众似的教育无疑在向传统的权威挑战, 这种平等和普及的教育理念在当事也具有指导意义, 很多人质疑大学扩招, 殊不知上大学作为以一种天赋人权, 是不可剥夺的, 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有这样的认识。
孔子还肯定了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 知道什么叫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性相近, 习相远矣。”“近”是强调人的共同性, 肯定人的发展潜力;“远”是承认人的差异性, 肯定了人的多样性。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彼此之间存在差异是人类正常的生存状态。孔子能够平等地坐下来和他的学生们进行交流, 因此学生才能够更加了解老师的思想真谛。这就是孔子的教育, 不只是空谈心性, 而是结合具体心性而施教。”[3]让每一个学生成长和发展起来,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 (不是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 , 这就是“育人”, 这就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尊重学生个体, 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让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 这种在当前叫做一言堂的局面, 不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且还容易导致师生之间不能够充分地交流,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价值, 也不能够适应素质化的教育方式, 是很多弊端的。
孔子有一句名言“当仁不让于师”, 这句话给予了学生很大的鼓舞, 也是孔子人本主义情怀的充分体现。面对仁义, 追求真理, 学生就应该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 即便是自己的老师, 也不必辞让。“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这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雅典先哲亚里士多德在和他老师柏拉图意见相左时说的, 这是学生对老师挑战的豪言壮语。“当仁不让于师”这是老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和语重心长的教导。孔子的这种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那句妇孺皆知的名言,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承认了教师作为人, 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 教师要做的只是教会学生的方法, 这不但表现为对学生能力地充分尊重, 同样表现为对学生人格地充分尊重。
基于这种观点, 孔子重视学生的后期发展, 认为学生即使是天资有限, 也不能放弃, 后期努力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 孔子不断重视知识的传授, 同样注重方法和技能的培养, 注重学生方法的传授, 他从来不忽视后进学生的培养,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着他们的自身价值, 这个价值不能在教师的授课中被忽视被扼杀。他坚信, 没给学生都能够被培养, 有着自己的发展空间, 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 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三、孔子学生观的现实意义
孔子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 在当代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方面, 孔子的学生观认为, 学生是有充分价值的个体, 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 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 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让他们能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从学生的生涯角度来考虑的, 为当前的教师提供了标榜的作用。另一方面, 现代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强, 教师往往忽视了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很容易导致厚此薄彼, 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果能够汲取孔子教育观的精华部分, 很有利于摆脱现代教育的误区。
结论
孔子作为教育的大师, 他的教育观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 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着博大的思想, 同样是因为他的教学理念有着巨大的可取之处, 在当代, 他的思想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借鉴。
摘要:孔子是我国文化的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文化甚至是长达两千多年, 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堂授课的老师, 本文对孔子的学生观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孔子,学生观,现实意义,教育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 2004 (05) 。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8 (11) 。
[3]鲍鹏山:论语导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06) 。
孔子的学生观 篇2
孔子大学网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其教育思想也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教育体系。他的教育思想形成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以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代表性的思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开创私学,有教无类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那个时代礼崩乐坏,但这也为开创私学创造了条件,因为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即教育的权利掌握在官府手中,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但由于诸侯国势力的增强,周天子已无力控制整个国家的形势包括教育,这样为孔子开创私学创造了条件。虽然孔子本身代表着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是他的思想并未完全局限于他那个阶层,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平民的利益。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弟子并非都是达官显贵,还有一些身份低微的人,比如子路出身低微,家境贫寒,但依然受教于孔子是孔子早期学生之
一。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孔子面前教育是没有“国界”的,这也正体现了他爱无差等的精神。
孔子早年就认识到了教育的真谛,并不是局限于统治阶层,因为学校的贵族化会阻碍文明的传承,遏制百姓求知的欲望,所以他敢于破历史的陈规,创办私学,提出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的局面,其人才基础的提供,得益于孔子的有教无类。
其实在当今社会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也为我们所受益。现在的中国早已经没有了等级名分的划分,教育也实现了普及化,我们所说的“类”实际上指的是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因为所生长的环境不同,所以养成的.习惯对待学习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而不能以分定性,成绩高就高看一眼,成绩少就不管,作为教育者这是大忌。
孔子在招收学生时也都能做到来者不拒,无论学生在性格、智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有多大差异他都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方法,那我们新时代的教师也不能因为学生的差异,而持异端。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的不同,指定不同的方法。性格比较孤僻的我们要细心教导,给予他们信心,莫不要因其性格孤僻不愿意交流就对其Z之不理,那我们的师德也就丧失殆尽了,不仅辜负了社会也辜负了家长所给予教师的信任。性格开朗的乐于学习的我们要规范好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告诫他们不要眼高手低,过于傲慢,无视他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不同的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 。孔子的弟子都有七十二贤,何况现在的学生自主性强,敢于实现自己,我们更应尊重他们。
二、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他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希望学生有自己的见解,甚至怀疑老师,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莫不要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是现在我们也很难做到这一点。而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正符合我们现在教育改革的精神,因此孔子不愧
为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即使在历史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为我们当代人所用。现在我们的教育改革提倡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这也就要求教师不能在因循书本做知识的灌输者,而要做学生的引导者,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苹果是红色的,也要让学生明确并不是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让他们自己要有发挥的空间。在中国这个社会由于上千年的专制统治,使国人的思想并不能像西方国家那么开放,国人骨子里有一种服从式的精神,凡事不敢于大胆创新,即使有想法也闷在心中不愿意说出去,这是不符合与时俱进的潮流的,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尽我们的所能,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一代代人,告诉他们“当仁不让于师”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大胆开拓,大胆探索,这样才能为未来的中国和世界所用。
孔子的富贵观 篇3
其实不然,我们因为传统思想教育缺失,对于经典的理解往往会断章取义。孔子在《论语》里确实有过“富贵于我如浮云”的话,这句话流传开来,遂逐渐成为人们自我标榜的一句口号。殊不知,孔子的原话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少了“不义”这样重要的前提,夫子的原意被曲解了。单纯讲“富贵于我如浮云”,可能有几层意思:一方面,别人的富贵于我如浮云,这当然是真理;另外,可能也是一种对财富和名位的彻底的淡泊,看破放下,真正做到了本色的生活;还有一种,大概就免不了令人感到说者内心“虽心向往之终不能至”的些微酸意。
还是孔夫子说得好,“不义”而得到的“富且贵”,那就必然有苟且、有谄媚,有委曲求全或巧取豪夺之嫌。“义”在儒家思想中是和“仁”同样重要的一个概念。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对仁义的理解,这当然随着不同人的人生阅历、思想境界而不同,此人认为“仁义”,彼人可能认为不尽“仁义”。唐代隐居终南山的王维,怎么也不理解陶渊明的行为,在几百年后仍叹息痛恨其没有用一次的委曲来换取一生的富贵安乐。“竹林七贤”中的山涛,以一己之心思劝进嵇康,遭到嵇康的断然拒绝,《与山巨源绝交书》虽然委婉,字里行间却有一份凛然不可侵犯之神圣自尊在。同是诗人,王维、陶渊明有不一样的灵魂;同是七贤,嵇康、山涛有相异的旨趣。孔子讲过:“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同学、同事、同志,最后走出完全相反的人生道路者比比皆是,可见人心难测,恐怕有时候自己都难以准确把握。没有上善根性,又不肯慎独精进以培育锻造,风云中不能立定精神也在情理中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里孔夫子讲的是内因。一个人主观愿望上不应该以“不义”的方式苟得“富贵”,不但如俗偐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事实上,君子好名,也应该取之有道。尤其古代读书人,可以找到无数不爱财的,但不好名的,却几乎没有。一个人的名节,虚无缥缈,不像财富一样,可以量化,可以比较。事关“名节”、“功过”、“地位”,有时候靠量化、比较,无法把握,只能从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来体会。
孔子还讲过两句话:“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是讲外因。除去主观的“仁义”之外,一个人还应该对外部环境有所取舍。所谓“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真正内心“大义”,如果面对一个无道的政权,不应该助纣为虐取得富贵,而至少应该安贫乐道,独善其身。中国历史上多少富甲天下、身居高位甚至贵为人君者,成为后人耻笑、诟病的对象,这绝不是因为他们的“富贵”,而是因为他们既“不义”,没有尽到人事、行不由径;同时也做出了对国家、民族无益而有害的事情。司马迁讲过“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倜傥非常之人”应该就是大仁大义之人,掌握了自己命运之人,同时又能因应时势之变化而成就一番卓绝事业,从而名垂青史之人。
孔子的学生观 篇4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 是当时社会上的博学者之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天命观, 受其“述而不作”态度的影响, 是比较模糊费解的。孔子的天命观内涵不只一义, 这里将对其天命观中“自然之天”和“命运之天”这两层含义进行重点阐释。
“自然之天”乃自然之运行, 宇宙之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天地万物都有其运行的客观规律和法则, “自然之天”就是一股冥冥之中支配世间一切不可逆转的神秘力量。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这句话是孔子天命观中“自然之天”这层含义最突出的体现, 孔子把自己的行动与自然现象进行了类比, 他认为天虽然不说话, 却在自然现象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志, 是四季照常运行, 百物照常生长的根本。子曰:“巍巍乎!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论语.泰伯》) 孔子认为天具有权威性, 上天是高大的, 伟大的君王尧就是在效法着上天, 这里的天也是一个自然外在于人类的物质实体。
“命运之天”是指人生中吾人所无奈何者, 也是个人与某个集体的运气。如:颜渊死,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论语.先进》) 伯牛有疾, 子问之, 自牖执其手, 曰:“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而又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 。这两章提及了颜渊逝世、伯牛恶疾的内容。人的世事都由天命注定, 人类是没有办法掌控的, 只有去认知面对。孔子对命有着深刻的体会, 他没有因为弟子的离世就抑郁不止, 反而在忧伤中超越开化, 悟到了天命的道理。子见南子, 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 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 这章中可以看出, 孔子承认天命的存在, 并且认为天命是不由人意、人力所驾驭、约束着人类命运客观的异化力量, 所以在无奈时指天盟誓。[1]贾问曰:“与其媚于奥, 宁媚于灶, 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 从这一章我们可以知道, 孔子认为天是最高主导宰, 主张“畏天命”, 顺从天意, 如果违背了天意, 再对天进行多么虔诚的祭祀都是无用的。
孔子的天命观对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启示, 我们要深入了解孔子天命观的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 提高自身修养, 从而找到人安身立命之理。
首先, 对于天命, 我们要存着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从“自然之天”的层面讲, 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实体, 也是滋养万物的本源, 上天永远比人类伟大, 所以我们要敬畏上天;作为万物中的一员——人类, 享受着上天的馈赠, 对待现有的一切都应存着一颗感恩之心。从“命运之天”的层面看, 天是宇宙最高的主宰, 具有人格性质, 我们要善体天命。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狎大人, 侮圣人之言。”孔子把天命放在人生“三畏”的首位, 可见其重要性。人是上天之子, 只能顺应上天, 不能征服和支配上天, 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 还是要敬畏上天, 顺应其自身运转的规律。在社会生活中, 我们要时刻谨记“畏天命”思想, 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形成一种谦逊的处世态度。
其次, 我们要知天命、顺天命。孔子曰:“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 无以立也;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知命”就是“知天命”, 人的一生肯定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的因素,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利用这种因素建立自己安身立命之道, 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力去完成, 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孔子的天命观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而是通过参与实践, 把所见所闻进行沉淀和反思后, 于其晚年总结得出的。作为当代大学生, 我们要明白生命历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体验与感悟, 所以参与生命的实践是极其有必要的。在遇到困境时, 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对待, 不断反思与总结, 以此循序渐进地来完善自身修养。
最后, 我们要效法天、尽人事。在孔子看来, 人是自然的产物, 受天命的制约和规范, 故人应在自然的瞬息万变中, 求得自强不息。孔子认为天道不仅是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的客观存在, 而且是与人类生活的祸福休憩紧密相关的。[2]他强调尽人事而听天命, “听天命”不是任由命运摆布, 而是“居易以俟命”, 即以坦荡居心, 进德修业来对待天命之降临;[3]这都说明, 孔子在承认命的客观性的基础上, 突破了先天命定, 不能因为命的消极方面而放弃主观的努力, 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对于大学生而言, 特别是在我们处于困境时, 不能一味地抱怨命运, 责备别人, 而是要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 不断地完善自己, 形成积极的处世态度, 多角度地思考命运。
摘要:天是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核心。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天命观是比较模糊费解的。笔者拟从其天命观中“自然之天”和“命理之天”这两层内涵来进行重点阐释, 并站在当代大学生的立场, 论述孔子的天命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天命观,大学生,启示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王志强, 王志龙.“论孔子的天道观”, 载于《烟台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
[3]马国华.“孔子的天道观考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孔子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 篇5
----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
安徽师范大学孙 德 玉
孔丘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影响重大,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他的思想遂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文化教育上的统治思想,人们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教育,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人们学儒崇儒,以儒为荣。孔子本人也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有“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称谓)其地位越来越高,一直被抬到吓人的高度。这完全是“权势者”所为,与孔子本人毫无关系。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世界文化、思想的发展,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早在十六世纪,基督教的传教士,曾将孔子的学说包括教育思想传入欧洲,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如欧洲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伏尔泰,曾盛赞孔子为“真理的解释者”和“道德的化身”。他认为孔子只讲道德,而不传授任何神奇事物,从不声称神灵和先知,仅此一点就是无可比拟的伟大。从16世纪至今,世界上曾经几次掀起研究孔学的热潮,有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朝鲜等)还把孔子的伦理学说列入学校的教育内容,这都说明孔子思想影响的巨大深远。孔子作为一个私学大师,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一位尽职尽责且深受学生欢迎与爱戴的好教师,在许多方面确实具备了优秀教师的品质。从《论语》一书的记载来看,诸如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知行统一;立志乐道,持之以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后生可畏,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等思想,均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一、热爱学生,忠于教职。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意思是说爱学生,自己能不任劳任怨吗:忠于教职,自己能不谆谆教导吗?这种精神正是他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优良品质的具体反映。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正是这么做的。他一生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孜孜以求,献身教育。“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也正是他热爱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孔子看来,做为一名教师,必须有不断进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具体地说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为了教育好学生,应该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一泓流动的清泉;爱自己)他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二是对学生,不仅要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而且还要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无私、无隐”、还要使受教育者不倦,(“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孔子还无私、无隐,他曾对学生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他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从未隐其学而不教的。《论语〃季氏》记载了这样一侧感人的故事:孔子的儿子孔鲤在孔门受业,弟子陈亢怀疑孔子给儿子以特殊的教导,于是便问孔鲤“有异问乎?”孔鲤说吾父教导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故退而学诗、学礼。陈亢没有听到什么“异闻”,便得出“夫子远其子”的结论,即孔子对儿子和学生没有什么不同的指教,而是一视同仁。这就是以说明孔子具有教育家的伟大胸怀。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赞美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在这里“圣人”并没有什么神灵之光,不过是一个具有“仁且智”品格的优秀教师而已。但要做到这一点,又是谈何容易的。
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大加发扬。
三、以身作则,知行统一。孔子认为教师应该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表率。为此他强调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在这里,他看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这也是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其含义包括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两方面。孔子特别注重道德行为的训练,把“行”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在道德践履过程中,做到身体力行呢?孔子特别强调:第一,“慎言敏行”,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言必及义,言必中伦,言必见行,做到“言中伦,行中虑”;“君子耻躬之不逮”第二,“言必信,行必果”,一切言行都要用结果和效果来检验。反对言而无信,行而未果。第三,从教者要“率身正行”,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学高与身正哪个更重要?)
四、立志乐道,志存高远。首先,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他要求人们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即所谓“志于道”,成为弘道扬道的仁人志士,为“道”奋斗终生。
其次,强调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孔子主张眼前利益必须服从远大理想,为了实现远大理想能够牺牲眼前利益。此即所谓义、利关系。他要求士君子必须做到“见得思义”,“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财兼备、义利并行)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再次,要坚持长期艰苦磨炼,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能经受任何困难考验,才能坚守志向,实
现理想。
五、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这是孔子强调的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道德修养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人的道德自觉性,一切道德行为都是成于内而形于外的自觉行动。因此,这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首先,他强调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即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反求诸己”,“不尤人”;其次,要善于自我省察,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再次,自我克制,要克制一切私欲、贪念和非礼行为的产生,做到视、听、言、动皆中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道德教育和修养的过程,就是长善救失、扬是抑非的过程。孔子认为,社会没有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关键在于是否有正确态度,怎样对待“过”。这也是“君子”和“小人”的根本区别。因此,他要求:第一,有过必改,闻过则喜,“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学而》)“不二过”,“内自讼”,不文过饰非;第二,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虚心学习别人长处,以别人错误为戒。此外,要“乐多贤友”,(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以友辅仁”,要相互“忠告而善道之”。
六、后生可畏,教学相长。孔子十分重视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并寄予后生很大的希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孔子自己觉得不如颜回。他说:“贤哉,回也,不幸短命也”。(荀子的“青出于蓝”、韩愈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后代与前代总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是,后代总是站在前代的肩上,比前人高。孔子的“后生可畏”正是揭示了这一真理。孔子主张师生关系要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在真理面前完全平等。他有一句格言:“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原则。他教导学生在“仁”面前不分师生,一律平等,学生不要因位卑或年龄小而谦让老师。同时他还反对学生对老师的盲目服从,不赞成“对吾言无所不悦”的态度。这种“当仁不让于师”的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就表现为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批评的民主学风。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民主的风气、师生关系才得以融洽,老师也深受学生的尊敬。孔子虽和子路、冉求、樊迟等争执很多,但孔子仍将他们培养为高材生。同时,他们对孔子也十分爱戴。难怪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公孙丑上》)
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上最常用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他教学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个概念是由宋代教育家朱熹给予概括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其基本含义,就是根据学生的资质、性格、才能、特长、志趣、程度等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孔子的主要做法有:第一,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特点;第二,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第三,引导学生发挥特长,扬长长善;纠正学生的偏短,解偏救弊。启发诱导是孔子教学的最高深的一条原则。他把启发式教学表述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实行启发式教学必须把握学习者“愤”、“悱”的时机,适时地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求知;二是实行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做到触类旁通。其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学习,发展思维能力。孔子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法:第一,掌握学生“愤”、“悱”的心理状态,“当其时”而教;第二,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度,循序渐进,“当其可”而授;第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由已知到未知,温故而知新;第四,教师要“罕譬而喻”、“言近旨远”,善于运用“切问近思”、“叩其两端”等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第五,存疑问难,使无疑者有疑,使有疑者无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无疑不进”;最后,教师要“循循善
孔子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篇6
这世上本没有路,人走多了就是路。路在文言里面就是“道”。于是,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世上本没有什么道理,大家实践多了,自然就会总结出一些道理来。
道理的存在是有好处的,因为它可以给后人提供经验,避免犯错误,争取更进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是必然的规律,这对于人是这样,对企业也是如此。就眼下中国的企业界而言,如何总结经验无疑是最重要的。中国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固步自封走向开放已经经历了30年。30年对一个人来说是而立,对企业来说是从创业期步入成熟期。本专栏问世的目的就在于跟诸位看官切磋一下中国企业界的真知灼见,八卦巷议。以便对中国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道”。并希望这些“道”会对而立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有所裨益。
好,开张!
诸位看官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有些诧异,也许会嘀咕本文是不是“水煮”一类的胡扯。且慢,个中原委且听本人细细道来。
企业社会责任(CSR)的确是舶来品,这个没错。但企业可不是舶来品,有企业自然有社会责任。那么中国企业也有自己的企业责任和企业责任观。而且,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关于社会责任的精彩言论。比如说,做生意要注意生态平衡,不能“竭泽而渔”。对员工要厚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甚至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等。这里说的道就是做生意要顾及利益相关方,不能一味自己捞银子。
好,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个大圣人,或者说是个大学者大教育家吧。孔子从小很苦,3岁没了爹,7岁没了娘。但孔子胸怀大志,靠自学成才,并投身仕途,在鲁国做到司寇这样大的官。按理说,他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在衙门里混饭吃,只要不搞贪污腐败,不想篡权谋反,名车豪宅的日子是唾手可得的。但孔子是个有伟大理想的人,他看到天下大乱,道德沦丧,自己的志向又实现不了,就毅然下海自己创业了。
孔子下海也是有自己考虑的,第一他没资金,第二又没什么人脉和背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一个——知识。所以孔子办了个私学。当时也就跟新东方的俞敏洪差不多,属于民办教育。孔子办学最辉煌的时候据说有生源3000,比较牛的高材生有72个。3000多学生在当时很厉害了,几乎跟一个小国的常备国防军的数量差不多。
作为一个民间教育企业,孔子要的学费很少,他不要钱,要“束”也就是干肉条。算是对利益相关方很低的要求了。而且,孔家大学是流动讲学,从一个国家路演到另一个国家,也不存在什么环保问题。孔子身兼大学校长、教授和体育老师,有时甚至做杂役。对教学和学校管理以身作则。当然,孔子也是个大慈善家,他自己没什么钱,但看到路上有穷人,会派子路去救济。
孔家大学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培养了一批高级的知识分子。比如子贡、冉求等都是良相级别的,还有一些如子路这样的大将,最不济的也有颜回这样的社会贤达。可以说,孔家大学是孔子社会责任观的具体体现。
想想吧,几千名衣衫褴褛的穷学生跟着一位50多岁的老人(春秋时期,中国人平均年龄才20多岁),到处流浪(说周游列国是恭维过头了)。很多次,孔子自己也“累累若丧家之犬”,“饿于陈蔡之间”,还有次差点给杀了(孔子长得很像当时的黑社会老大盗跖)。孔子虽然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这几千名精神孤儿还是追随着他,到处跋涉,听他的教诲,不离不弃。这样的民办企业可以说是除此之外永远不会有的。诸位看官见过这样无私的企业家吗?
孔子的养生观探源 篇7
一、孔子养生观的逐步形成
孔子养生观的形成是具有一定时代背景的。远古时期, 人类自身的条件不及许多飞禽走兽:没有翅膀不能在天空飞翔;没有鳃不能在水中长时游动;奔跑速度、忍饥挨饿、耐寒耐热也不如许多动物。想要更好地生存, 只能改善加强自身体质来适应自然环境, 以求获得健康与长寿。为了改善加强自身的体质以求得健康长寿, 也就开始出现了寻求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起初, 先民们为了争夺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生存资源而开始战争, 奴隶社会中便有制度规定, 官吏和普通民众都必须要接受军事训练,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许多原本属于军事训练的内容, 其健身作用越来越被凸显放大。自符号、文字出现之后, 许多强身健体的养生观念逐步被人们收集记录下来。
比如《周易》中的乾卦和坤卦, 一主阳动一主阴静, 深刻体现了动静平衡的关系, 并成了古代追求健康长寿方法中的两大原则。《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动静有常的观点, 认为“阳平阴秘, 精神乃治、阴阳离决, 精气乃决”, 强调“抱神以静, 形将自正, 神将守形”的主张, 提倡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养神, 以更加有利于追求健康长寿。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提到过清静为天下先, 这些观念与中医中的神补不谋而合。中医认为“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 认为稳定的精神情绪对人体的影响是良性的, 而喜怒无常思虑太过都会伤神, 应以自我调整七情, 摆脱情绪的无常来达到养神的目的。现在的研究表明, 这些主张都是有科学道理的, 的确可以通过降低新陈代谢率来达到增加其寿命的目的。古代在强调神静的同时, 也认为“形体宜动”, 讲究“形神兼备”[1]3。凡此种种, 都对孔子养生观的逐步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孔子养生观的主要内容
首先, 孔子强调“动静自如, 张弛有度”的健身观念。他认为“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 主张适当的山水运动可以使人精神愉快, 从而得到健康和长寿。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对于山水有着特别的热爱, 既有“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情, 也有“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的感慨。为了达到攀登山脉、游渡江河的健身目的, 孔子主张要多进行必要的行走与跑步运动。早在奴隶社会时期, 长跑就是古代步兵非常重视的训练项目, 在儒学大师孔子的养生思想影响下, 跑步运动后来就逐渐发展成为民间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健身方式之一, 通过长跑提高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机能, 加快血液循环, 缓解压力, 带来充沛的精力与生命的张力。而今, 在山东泰山一座天门的石碑上, 人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石碑上面刻有“孔子登临处”的字样, 这足以说明孔子是非常重视体育锻炼的。另外, 古籍中曾形容孔子是“趋进, 翼如也”, 也就是说当他走起路来, 就如同鸟儿长了翅膀一样, 稳健如飞。由此可以推知, 孔子伟岸的身躯和强健的体魄, 是与他极力倡导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分不开的。
其次, 除了对山水的热爱, 孔子还善于射箭和驾车, 并将射、御纳入六艺的范围。孔子曾与门人习射于矍相之圃, 而围观者如堵墙焉。孔子经常和学生一起从事骑马、射箭、习武和游泳等活动。实际上, 作为六艺之一的射, 与军事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箭作为古代军事中最实用也最具威力的远程武器, 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射箭运动早在奴隶社会便蔚然成风。射礼分四种, 大射、宾射、燕射、乡射, 并规定射不中靶的人要罚酒, 所以参加射礼的人平时都会刻苦练习。早期的射箭主要是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饰之以孔子的儒家礼乐后, 便有了体育竞技的灵魂, 成为一种提高自身技能和德性的健身方式。此外, 驾车也要求驾车者精神高度集中, 强调身体的协调性, 作为一种健身活动, 可以锻炼良好的动作和敏捷的反应[2]42。
再者, 在对《周易》的深入研究之后, 孔子推崇中医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孔子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中庸》) 他还认为“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中庸》) , 着力提倡中庸 (中和) 的思想。如果从中医的角度进行分析, 就能明白圣贤孔子的良苦用心。事实上, 中庸是一种个性修养上的平和状态, 是对个人情绪的高度控制, 是对生命本体的大彻大悟。孔子认为, 若能以中和养其身者, 其寿极命。而作为儒家极为重视的导引术, 即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动静结合的一种体育健身运动。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这种强度适宜的健身运动不仅可以加强身体素质, 还对延长人类的寿命有着极其有益的作用。
三、孔子养生观的后续影响
孔子的养生观对中国古代的健身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因为在没有健身器材的古代, 劳动人民以其天然而独特的方式展开各种健身运动, 除了登山、游水、狩猎之外, 还有五禽戏、太极、蹴鞠、滑冰、踢毽子、马球等运动, 这些运动不仅是古代体育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 而这些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孔子养生观的影响。
孔子山水游的观念影响深远。正是对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观点的推崇, 古代士人大多热爱游山玩水, 著名的诗人李白就曾独自穿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杜甫也曾“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 , 苏轼亲见大江东去的气魄, 陆游六十登山不用扶等等, 这种天然的健身方式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并留下无数情景交融、意境高远的佳作。
孔子倡导的室外狩猎、射箭、舞剑、武术等体育活动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汉朝一统天下后, 孔子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国家主流思想,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孔子的养生观。比如狩猎成为全国性的活动, 射箭也由军事战争活动逐渐向狩猎发展, 既有皇家狩猎时“千乘雷起, 万骑纷纭”, 也有平民百姓单骑逐射的狩猎。通过狩猎健身, 提高体质和意志品德。另外, 剑在古代是步战的主要兵器, 到了汉代末年便已经由原本的生死相搏演变成体育竞技娱乐项目的击剑, 在唐代时舞剑兴盛, 公孙大娘惊动天下的舞姿以善舞剑器闻名于世, 宋朝曾选勇士数百人, 教以舞剑, 技惊四座。这些高超的绝技, 对后世影响很大, 至今的武术套路中也有所见。武术作为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可追溯至原始社会, 是通过战斗逐渐积累的攻防格斗的技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在隋唐五代兴盛, 并在宋代出现了民间练武组织。由于武术寓技击于体育之中的特点, 可以通过功力与技巧上的较量, 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攻防能力, 因而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在民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除了这些源自于军事战争的健身运动, 一些非竞技的健身运动在古代民间也非常普及, 如秋千、风筝、踢毽子等等, 这些运动不仅是古代体育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 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3]79。
孔子的养生观对后世的中医理论推演和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 古代中医对健身运动颇有研究, 除了讲究药补不如食补, 中医还认为健身运动对预防疾病有非常好的效果。古人很早就知道模仿动物的动作可以舒筋活血, 西汉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模仿鸟兽的形态和姿势的动作。东汉名医华陀根据前人理论和经验, 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创编了一套动静兼备、刚柔并济的五禽戏。可以活动全身, 使筋骨灵活, 血脉通畅, 并将肢体运动和呼吸调息结合起来, 调整身体的平衡, 达到“能中和者, 必久寿也”的目的。除五禽戏外, 中医还摸索创新出一套动静结合的健身气功功法八段锦, 体势动作连贯、高雅古朴、舒展优美。八段锦于12世纪形成, 在历代流传中经过不断发展与摸索, 形成了许多各具风格的流派。其中又分坐式的文八段和立式的武八段, 其原理是通过导引行气来达到防病治病的健身作用。而太极拳, 则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与武术完美结合在一起, 太极中的禹步为今天八卦步、太极圆环步的雏形。根据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思想, 讲究刚柔并济, 每个动作都圆柔连贯, 每一式都绵绵不绝, 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现代研究表明, 太极拳可有效地锻炼人的大脑、内脏、关节肌肉三个部分的机能, 可强外固内, 疏通经络, 有相当明显的健身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元翔, 张华.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之比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0 (3) .
[2]项红军.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5) .
浅析孔子的生命观 篇8
一、重视生命本身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 (《先进》) 子不语怪, 力, 乱, 神。 (《述而》)
论语中的这一记载清楚的表明了孔子对生死以及鬼神的态度, 他认为我们只有认真领悟了现实生活中的生, 才能更好地处理人类的终极归宿——死。程子认为, 孔子对生死的思考有一个先后的顺序, 并主张只有懂得了生之道才能懂得死之道, 先懂得了服事活人才能去服事死人。由此可见, 孔子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对生命本身做了诸多的思考, 他是倡导我们积极入世, 珍惜身体, 重视生命本身的。
孔子对生命的重视首先体现在对父母的孝敬。据《孝经》记载, 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时也。”就是说, 一个孝子应该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 孝的基点就是珍爱生命。其次, 孔子重视生命本身的思想更体现在他的养生观里, 孔子注重人的养生之道, 这包括人的身体与心灵。“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乡党》) 孔子提出这些饮食卫生与禁忌的要求, 无疑是为了使身体健康。同时,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体现出孔子对于人的心灵的重视。再者, 孔子重视生命的态度不仅体现在对自己生命的重视, 更加体现在对他人生命的重视。“厩焚。字退朝, 曰:‘伤人乎?’不问马。” (《乡党》) 春秋战国时代是奴隶制社会, 在马厩干活的人地位十分低下, 孔子仅仅关心马厩中的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如何, 可见其对人的生命是十分重视的。还有, 孔子对他人生命的重视还表现在他对战争的态度。“子谓《韶》, ‘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 未尽善也。’” (《八佾》) 孔子说武王之乐“未尽善也”, 就是对其乐中“多杀伐之声”表示不满。最后, 孔子对生命的重视更高层次地体现在对民生的关注, 反对暴政、苛政上。“始作俑者, 其无后呼?”表明孔子对发明用木俑殉葬的人是十分愤恨的, 在春秋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鲜明地传达出孔子对他人生命的重视。
二、乐天知命
孔子不仅珍惜身体, 重视生命本身, 而且还强调在生命旅途中要能够乐天知命。那么, 何为乐天知命呢?简单来说, 孔子所强调的乐天知命就是在充分了解了天命之后, 能够保持一种达观、超脱、乐天的人生态度。
“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 (《尧曰》) 孔子认为不懂得天命, 就不能做君子。因此, “知命”是成为君子的先决条件, 此处的“命”意即天命之意。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阳货》) 孔子认为天虽不言而四时行、百物生, 显然, 这里的天是自然之天, 反映了孔子关于天的朴素的唯物倾向。同时孔子认为天具有某种意志性, “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八佾》) 天是是非分明的, 从而凸显了天的意志性。此外, 天还具有一种不可抗拒性, 一种必然性, 是人力所不可及的范围,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颜渊》) “莫之致而至者, 命也” (《孟子·万章上》) 天命即是主宰, 非人力可以随意改变的了的, 人不可以强求。正是基于上述天的种种特性, 孔子有对天充满了敬畏之情,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季氏》) 所以孟子说:“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孟子·尽心上》) 懂得天命的人是不会站在即将倒塌的墙壁之下的, 不论做什么事, 都是命运铸成的, 因此孔子对上苍注定的正常命运都持一种谨慎恭谨的态度。
“子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述而》) 粗茶淡饭, 乐亦在其中。颜回也继承他的这份达观, “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雍也》) 孔子对颜回的这种虽箪瓢陋巷也仍能自得其乐, 不以贫穷累其心的态度十分赞赏。“大山其崩乎, 哲人其丧乎?”既然悟到死期终于来临, 也就没有怨言, 不悲哀也不恐慌, 坦然面对。人生苦短, 孔子在面对有限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苦时, 在天命与人事之间建立起了融合沟通的桥梁——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我们要谨慎的接受天命, 面对无常的世事, 用一种达观超脱的心态去努力奋斗, 在人世间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三、“仁”的人生境界
“孔子贵仁。” (《吕氏春秋·不二》)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也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境界。何为仁?“仁者, 人也。” (《孟子·尽心下》) 仁, 就是人。仁即二人相对, 是一种表示人我关系的符号。仁具有广泛的含意, 它是有关人的各种道德的总称。同时仁是一种善举, 一种情感, 一种发自人的内心的情感需求, 一种自觉的追求。人具有天赋的本性, 仁即遵从人的本性。正因为仁发自人的内心, 故为仁由己而非由人, 也正因为仁作为一种“二人相对”的字义符号, 本身就是一种隐喻, 要求人不仅关心自己, 还要为对方着想, 即“仁者, 爱人。” (《孟子·离娄下》) 仁就是不加区别地平等去爱人。正所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卫灵公》) 自己不想要的事物, 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论语》中“仁”的含义, 那么, 如何在实践中践行“仁”呢?
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 (《里仁》) 对此, 其学生曾参作了诠释“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里仁》) 孔子说, 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原则贯通起来, 曾参回答说, 老师一以贯之的就是忠恕。孔子认为忠恕是实现仁的方法, “中心曰忠, 如心曰恕。” (《周礼·大司徒》) 忠是主动地去做对他人, 对社会有益的事, 恕是约束自己不做不道德的事, 但无论忠还是恕, 都是人心最纯真的展现。“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宪问》) 孔子说仁德的人不忧虑, 智慧的人不迷惑, 勇敢的人不惧怕。这里所说的仁者之所以不忧, 就在于其不患得患失, 成败利害不系于心, 凡事尽力而为, 得失之间, 终不怨天尤人, 这也是圣人的情怀和气象。而所谓“仁者乐山” (《雍也》) 即仁者平和、稳重、安静, 和山一样平静稳定, 不为外在事物所动摇, 他用爱来待人待物, 就像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 丰润而宽厚, 不役与物, 也不伤于物, 这就是孔子所向往的仁者, 也是孔子所追求的“仁”的人生境界。
总之, 孔子对生命本身十分尊重, 他教导人们珍惜身体, 重视生命, 推崇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 最终达到“仁”的生命境界, 他的的生命观在今天仍有许多积极的意义。
摘要: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对生命意义的不断追问中, 用他的睿智和丰富的人生经历, 向我们诠释了作为主体生命的个人, 在现实世界中何以充分展现生命意义的问题, 初步构建了早期先秦儒家的生命观体系。孔子的生命观主要包括对生命本身的尊重, 即珍惜身体, 重视生命;在生命旅途中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仁”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孔子,重视生命,乐天知命,仁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孔子的“小人”与“女子”观分析 篇9
一、孔子对大多数女性很尊重
孔子自幼丧父,年轻的母亲带着他和异母的哥哥离开家,生活艰难,可以想象他母亲养育他的不易,并且孔子有妻子有嫂子有女儿侄女儿有儿媳,他怎么会如此看待女性呢?在男性作为绝对统治者的年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孔子是看不惯女性参与朝政的,比如周武王有十个能臣,孔子却要把专管内务的邑姜排除在外,只算九个(《论语·泰伯》)。卫灵公的宠姬南子干预朝政,孔子对此很反感。可作为家庭成员,孔子对女性是尊重的,认为孝敬父母、敬妻爱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并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妻也者,亲之主也,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孔子家语·大婚解》)孔子从来都没有把天下的母亲排除在孝敬的对象之外,我们从“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等许多论述,都可见一斑。在《孔子家语》中,孔子讨论男女伦理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时对女性还算平和公正,他特别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秩序对社会的安宁有着巨大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孔子主张男性在社会与家庭中的主导地位,赞同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对女性有“三从”、“七出”、“五不取(通娶)”的要求,但孔子视天下所有的女性如同道德低下品行不良的“小人”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孔子对人和生命极其尊重,他对养马人、盲人、穿丧服的人都能表示关心和尊重,而且从不称他们为“小人”,何至于要将天下千千万万“女子”与“小人”并列呢?
孔子口中的这极为偶然的一次“女子”与“小人”并列,不可能是指所有的女性,只能是那种“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的女人,就像“小人”是男性中品格卑下的那部分一样。而“唯”字则表明该“女子”应该特指某一个人,或者特指某一小类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应解释为:“只有这种你与她亲近她就放肆、与她疏远她就心生怨恨的女人,就跟小人一样,是最难以相处的(或者说是最难以伺候的)。”这才恰当、合理。孔子批评的是这个“女子”而非“小人”,“小人”只是“女子”的参照对象,因为孔子关于“小人”的论述另有许多,与“女子”毫无关联,大都是泛指而且是与“君子”对举的。
二、孔子在何种情况下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孔子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样的话呢?又是针对什么人什么事这么说的呢?什么样的女人使孔子觉得“近”也不好、“远”也不能,孔子要如此这般评价她呢?据《史记》等有关记录,孔子所交往的人中令他讨厌的女人只有一个———卫灵公的宠姬南子。南子本是宋国美女,卫灵公年老昏庸,南子实际上操纵着卫国的政权,她淫乱,名声不好。孔子在卫国曾呆了十个月,因为有人向卫灵公进谗,孔子害怕获罪而离开。不久,他又回到卫国。这时南子派人对孔子说,四方的君子都以与她结为兄弟而感到光荣,孔子来卫国一定会来见她。她想见孔子。孔子起初辞谢不见,但因依礼当见,而孔子又是个最讲礼数的人,只好硬着头皮去见了一面。为此,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是:“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那么上天会厌弃我,上天会厌弃我!”瞧,孔子的样子多么可怜,被一个学生逼得赌咒发誓,可见南子是怎样一个名声狼藉、令君子讨厌避之唯恐不及的女人。又过了个把月,卫灵公和南子招摇过市,邀请孔子相陪,却把孔子安排在后面的第二部车上,这让受人尊敬的孔子大丢颜面。为此,孔子针对卫灵公的昏庸而慨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再次离开卫国。以后孔子又来卫国两三次,终究又离开。如果孔子因为这个“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南子而发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感慨,那倒是再恰当不过了。况且,除了南子,还会有什么女人能让孔子这么深恶痛绝呢?
三、先秦什么样的女性才会被称作“女子”
先秦什么样的女性才会被称作“女子”呢?《论语》中涉及女性的内容非常少,孔子的女儿侄女儿被称作“子”,孔子称有才德的邑姜为“妇人”而不是“女子”。在《孔子家语》中,孔子常将“男子”与“女子”并称,专指从出生到成年这段时期的男女,如:“男子八月生齿,……女子七月生齿,……男子十六精通,女子十四而化,……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許嫁。”而在“女有五不取”、“妇有七出三不出”(出处同前)中,“女”指未婚的成年女性,“妇”指已婚女性。《周易·屯六二》里有“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一句中的“女子”也是未成年的女性,十年之后才能结婚生育,因而大约六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句中的“女子”是美丽的少女,齐国是把她们作为礼物送到鲁国去的。这些未成年的女性是不能独立行事的,思想道德人格尚不健全,在许多方面还很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教导。
综上所述,成年女性被称作“女子”,主要是指她们在思想、道德、品质、精神、行为等方面有严重问题和不足,是女性当中的“小人”。南子正是这样的“女子”。那么,什么样的女人是女性中的“君子”呢?———淑女。淑女即善良美好的女性,是已经培养好的成熟的品行端正的女性,是女性中最优秀的分子,如同男性中的“君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就是最好的例证。现如今的“女子”可泛指所有女性,也可指单个女性,其含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小人”的意思基本没变。“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用现今的词义来解释,自然谬之千里了。
摘要:孔子的一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使得女性承受了莫名其妙的贬斥, 可是孔子当初的意思不可能是针对所有的女性的。先秦的“女子”除了指未成年的女性, 还指女性中的“小人”;相关资料显示孔子交往的女人中只有卫灵公的宠姬南子是这样的“小人”, 孔子骂的应该就是她。
关键词:孔子,女子,小人,南子
参考文献
[1]徐志刚译注.论语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1, 第一版.
[2]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10, 第一版.
[3][汉]司马迁.史记.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6.3, 第一版.
[4]孔子家语.周易.孝经.中国孔子网, 中国基金会主办.
从《论语》看孔子的饮食观 篇10
关键词:《论语》,孔子,饮食观
《论语·乡党篇》的主体虽然强调时时刻刻要遵从各种礼仪, 但具体涉及饮食起居的卫生与科学, 相当集中地表达了孔子饮食起居的观点, 对后世的饮食起居有示范作用。
一、注意饮食卫生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 是孔子的饮食名言。所谓“精食”, 是指选择优质原料, 精心烹调, 这很符合营养卫生的要求。“细脍”是指把食物切得细小精致, 这样烹调时受热均匀, 成熟迅速, 杀菌率高, 符合食品加工的科学性, 而且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孔子晚年坚持了这一饮食卫生原则, 保证了营养的摄入, 这成了他长寿的重要保证。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 不食;色恶, 不食;臭恶, 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 不食;割不正, 不食;不得其酱, 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论语·乡党》) 。饮食经久变味了, 鱼和肉腐烂了, 不吃;食物颜色变坏的不吃;气味不好的不吃;烹调不当的不吃;不合时令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作料放得不适当的不吃;从市场上买的酒和熟肉不吃。酱醋姜蒜等调味品, 既可增加食欲, 又可使人体吸收多方面的营养。《周礼·天官》提到:“凡药, 以酸养骨, 以辛养筋, 以咸养脉, 以苦养气, 以甘养肉, 以滑利窍。”对于饮食的卫生与营养, 孔子显然深得个中三昧。
讲究饮食的卫生与营养价值, 讲究美味可口的烹饪技术, 这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饮食状况既能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又能体现人的文化素养。
二、注意饮食的量与度
孔子特别提到饮食的量与度的问题, 对肉、酒、姜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多食”的观点, 对今天的饮食习惯依然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节制食肉, “肉虽多, 不使胜食气”。 (《论语·乡党》) 肉虽然多, 但吃的量不能超过饭食。因为古人吃肉不易, 曹刿称做官的人为“肉食者” (《左传·曹刿论战》) , 孟子曾指出“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孟子·梁惠王上》) , 可见古代一般人食肉之难。孔子提出了对肉的“不多食”, 因为肉的构成多为脂肪, 人的身体虽然需要, 但吸收的能量却是有限的, 过量有害身体。除肉之外, 作为主食的粮食、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养生之品。在今天多菜少肉是一个健康饮食的常识。
酒是一种佳食美饮, 是人的一种享受, 但是酒对于人有利亦有弊。利则因饮酒适量, 通行气血, 活利筋骨;弊则因嗜酒成癖, 酗酒至醉, 伤身乱性。所以, 古今养生者皆曰:酒适量, 可益人;酒过量, 必害人。
孔子并不反对饮酒作乐, 因为无论祭祀敬神, 养老奉宾, 在孔子看来都是德行, 都需要酒才能成事。但如果荒淫过度, 以致“酗酒废政”, 就必须反对了。孔子晚年整理六经, 鲁哀公向其问政, 他总结三代兴亡, 作了一番概括:“禹崩十有七世, 乃有末孙桀即位。桀不率先王之明德, 乃荒耽于酒, 淫泆于乐, 德昏政乱, ……乃有商屡代兴, ……武丁府崩, 殷德大破, 九州乃有末孙纣即位。纣不率先王之明德, 乃上祖夏桀行, 荒耽于酒, 淫泆于乐, 德昏政乱, ……忽然己亡。” (《大戴礼记·少问》) 这里将酒德精神与邦国兴亡的政治教化联系了起来。
“不撤姜食, 不多食。” (《论语·乡党》) 古人有吃姜的习惯, 《说文》:“姜, 御湿之菜也。”《本草纲目·菜部》:“干姜主逐风……生者尤良, 久服去臭气, 通神明。”可见, 吃姜有益健康, 所以不撤除姜食。孔子享年73岁, 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 能享有如此高寿, 与他四季食姜不无关系。
姜虽然于人有益, 但孔子强调“不多食”,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上就称生姜“辛, 微温, 凡阴虚内热、热病, 疮疡、痔疾者忌之”。实际上即使无内热之人若过量食用, 亦会蕴热生疾。无怪孔子如此谨慎食姜, 足以反映孔子“饮食有节”的思想。这是孔子“中庸”思想在饮食问题上的体现。
三、注意饮食礼节
孔子一生讲究礼仪, 这也反映在饮食上。孔子认为“有盛馔, 必变色而作” (《论语·乡党》) , 是说遇到美味佳肴的宴会时, 不要轻率, 要郑重其事地对待。这是做客时的礼貌, 也是对主人的尊敬。孔子强调:“有酒食, 先生馔。有事弟子服其劳。” (《论语·为政》) 意思是说遇到好饭菜时, 年轻人不要抢着吃, 应让年长的人先吃。有事情时, 年轻人应抢着干。“乡人饮酒, 杖者出, 斯出矣。” (《论语·乡党》) 与乡里的人饮酒, 拄杖的老人推出后, 才退出来。
孔子还主张“食不言, 寝不语” (《论语·乡党》) , 吃饭时不说话, 古人认为是有修养的表现。边吃边谈, 满嘴喷饭, 既不卫生, 又不雅观, 还影响咀嚼, 影响消化。不过在宫廷宴席或文人雅士的饮馔聚宴上, 咏诗作赋却是一种风气。《兰亭序》中言“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今天的聚餐宴会更是名目繁多。接风饯行、婚丧喜庆, 都离不开餐桌聚谈。“食不语”已经被餐桌上的热闹欢乐取而代之。“寝不语”, 有助于很快进入睡眠, 保障睡眠的质量, 使大脑得到充足的休息。
时至今日, 饮食活动已成了一种文化娱乐活动, 甚至是高层次的品尝鉴赏及思想情感的交流传递。今天再重新回顾孔子的这种饮食观, 足见美好的饮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联系之深远。孔子在那么早的时代, 已经能从视觉、嗅觉、味觉等方面综合讲究自己的饮食, 在物质日渐充裕的今天, 我们应研究适合自己的饮食观。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现代版.[宋]徐铉校,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宋]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 2006.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多角度视域下孔子的语言观 篇11
关键词:孔子 语言观 政务微博
语言现象是最早纳入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孔子作为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中包含了对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等关系的思考,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下网络媒介发达,微博的出现使得任何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任意发表自己的言论,如果言语不当,话语失范,会带来社会话语秩序的混乱。孔子的语言观对现代社会话语秩序的建立仍具有指导意义。
一、语言与现实存在的关系——“正名说”“文质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社会的变化影响了语言的发展,社会上存在大量名实不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和社会间的关系就突显出来。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1](P133-134)孔子的正名是针对当时社会变迁很多概念和指称不符、关系混乱的现象。“孔丘所谓‘正名(名词概念正确)主要就是要求名称与实际一致,名实相符,即语词、概念与其所指对象的一致。”[2](P27)《韩诗外传》卷五“孔子侍坐于季孙,季孙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马,其与之乎?孔子曰:‘吾闻君取于臣谓之取,不曰假。季孙悟,告宰通曰:‘今以往,君有取谓之取,无曰假。孔子曰:‘正假马之言,而君臣之义定矣。”[3](P200)孔子认为,国君向臣要马,应用“取”,不应用“假”。
可见,孔子的正名既是名分问题,又涉及语言学指称的问题。孔子认为名分等级和名实指称问题的澄清,既关系到能否纠正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又关系到名称和指称事物能否相契合。从现代符号学角度看,这里的“名”,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名称”,与符号学的“符号”大致相同。
语言反映社会存在,同时又对社会存在造成影响。《周易·系辞上》记载了孔子的言论“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4](P206-208)孔子认为社会的混乱,言语为“阶”。同样是“居其室”,“言善”使千里之外应之,“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孔子已然意识到语言可以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可以带来消极的影响。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存在着诸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各种类型的社会事件,如果言说不当,网络谣言滋生加之网络水军的助长会造成话语秩序的混乱;如果有正确的舆论引导,会更大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
二、信息传递要求“修辞立其诚”
语言的社会功能首先是信息传递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在孔子的语言观中,强调语言要真实地、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语言传递真实的信息。“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5](P39)“常情”即是指真实情况。这是说,孔子认为使者传达国君的喜怒是很困难的,最主要的就是符合实际情况。
孔子是第一个提出“修辞”这个用语的人,他认为言语交际要表现真情实意,传递真实的信息。子曰:“情欲言,辞欲巧。”(《礼记·表记》)[6](P1495)可见,“辞欲巧”不是虚浮夸饰,而是说语言传递的真实可靠要与言辞的文采相结合。
网络社会中存在子虚乌有、凭空捏造、制造虚假新闻的事件,引发了网络恐慌。深圳90后女孩当街为乞丐喂饭事件、金庸去世事件、梅西在训练场猝死事件、沈阳商铺关门事件,“二炮文工团刘园园”炫富酒驾等,皆属于网络谣言。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很容易形成群体性认知,导致信息流瀑,因此虚假信息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在网络环境中,传递真实的信息尤为重要。政府发布政务微博更是如此,面对网络谣言、社会突发事件,广大网民的知情权需要满足,政务微博除了及时发布信息外,要在调查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发布真实信息。如果一味维护政府形象,避重就轻,隐瞒事实,捏造谎言,如“临时工”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河南“眼花判错案”事件等,就会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恶劣影响。
《周易·乾·文言》记载,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4](P173)君子要守其功业,先要言语诚实可信。孔子的思想里反映了真实信息的重要性。发布真实信息,公众知情权得到满足,舆情应对及时,信息透明公开,才能解决公众质疑,提升政府公信力。2012年北京“7·21”暴雨,北京微博发布厅能成功应对突发舆情,是因为真实展示北京各地段的现场灾情,满足市民迫切的知情权,也为救援行动提供了一线的实况和有价值的信息。
三、人际互动的功能
人们对于修辞的理解往往是表达中对词语的修饰,前人对于孔子语言修辞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此,但却忽略了修辞活动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
(一)书面语与口语的交际功能
孔子认为凡是书面语言写成的东西,必须经过认真的修改、润色,对语词进行加工提炼。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1](P147)意思是郑国的外交辞令的制定,先由裨谌拟草,世叔研究后提意见,再由外交官子羽修改,最后东里的子产润色修饰。孔子对于语言的提炼加工,并不是为了追求华美的辞藻,虚浮夸饰,而是指所使用的语言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对于口语的交际,孔子的观点体现了现代语言学的观点,认为语言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人际互动的功能。“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1](P176)陪着君子说话可能会犯三种过失:即不该说话的时候先说了,这是浮躁;该说的时候却不说了,这是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说话,这是盲目。孔子在交际过程中明确提出了要避讳的三种情况,即“躁”“隐”“瞽”。这说明孔子意识到人际互动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等,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产生影响,会有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映,从而达到交际效果。endprint
孔子认为有效的交际活动要确保交际双方都能顺利地进行言语行为。政务微博虽是官方微博,但是属于运用网络、微博运营的官民交流的平台,要打通官民交流的舆论场,就必须平等地与受众进行交流,使用亲切的语言。可以适当地运用地方方言和网络用语,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如外交部官方微博招聘信息就使用了“淘宝体”,“亲,你大学本毕业不?……驾照有木有?……有意咨询65962175,不包邮。”
(二)言语行为——“言行说”
孔子注意到言与行的关系。“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1](P140)孔子认为言与行是相互关联的,两者不可分割。孔子的语言观中包涵了言语行为的社会性,侧重从言行的角度来考察语言。四川会理县ps事件中,官方的新闻配图中将领导PS到了公路上,痕迹明显,被网友戏称“磁悬浮”,会理县领导是否亲临现场,遭受网友的强烈质疑,认为该新闻虚假,言行不一。后会理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通政务微博,向网友批露真实情况,领导视察是真,工作人员因原照片拍摄不好,进行了ps,这才平息了争议。政务微博如果言行不一致会引发恶劣的影响,言行一致才能树立公信力。
(三)交际原则——“信”“中”“慎”“礼”
在社会交际的言语活动中,人们想要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交际双方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和目的,要彼此合作,才能保证交际活动的继续进行。孔子的语言观,并非科学意义上的系统的语言学理论,但其中的一些语用原则与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非常相似。
孔子的语言观体现了合作原则:质的原则,即要求说话要真实,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1](P21)反映了孔子要建立交际双方相互信任的语境关系。量的原则,即所说的话应包含交际目的所需信息,不说超出需要的信息。“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1](P114)这是说,说话要把握重点,准确恰当地把需要表达的事情说清楚。关联准则,说话要贴切,有关联,不要说错话,“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1](P19)这说明,孔子认为不要在不符合身份、不适合的时间、场景说话,这体现了交际中的关系准则。方式准则,孔子认为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要讲求方式。“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1](P65)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前句从“不欲”的角度讲,后句从“欲”的角度讲,这两方面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成为言语交际中重要的方式准则。
孔子“信、中、礼、慎”的原则在现实社会中仍具有指导意义。违背这些原则,会带来质疑,造成恶劣的影响。河南三门峡市陕县人民法院判决一起造成三死两伤的交通肇事案件时,以被告人积极赔偿90余万元为由,对肇事司机“从轻处罚”,出具证明时,表述含糊,因“眼睛花”,“判错了”案件。对当事人的这样的说法,网友认为荒唐至极,难以接受,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
言语行为要合乎“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1](P121)孔子将其看作是言语道德准则,在当时的等级社会中,道德伦理的核心就是礼制。由此可推断出孔子的言语行为观与现代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相契合。
政务微博的发布,要坦诚地与公众交流,不要凌驾于公众之上,忽略受众的意见,狭隘地以为听众不能代表广大受众的意见。要本着办博为民的态度,遵循礼貌原则,用恰当得体的语言,避免因不得体的语言对受众造成伤害,或者滋长受众的负面情绪,影响政务微博的传播。
(四)话语角色的把握
“可与言而不与人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1](P163)是说交际中对方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决定是否和其说,明智的人不会错过交际对象,也不会说错话。孔子善于根据话语角色的身份地位来调整自己的交谈方式和谈话内容,体现了言语活动的社会性。
政务微博代表了政府官方的形象,话语角色应严肃、权威、公正。如果一味迎合大众,不顾话语角色,滥用网络用语,就会严重影响政务微博的公信力。阜阳公安在通缉令中将罪犯称之为“亲”,“亲”为网络用语,是具有亲昵热情色彩的称呼,但是用在通缉令中,话语角色把握错误,不但没有达到交际效果,反而影响了官方严肃权威的形象。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言语社区视阈下陕西政务微博的传播策略研究”(12K115);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人文社科类)项目:“话语分析视域下政务微博的传播策略研究”(2013G6334078)、“突发危机事件中政务微博的舆情引导”(2013G6334082)。]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孙中原.中国逻辑史(先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韩婴撰,许维遹集释.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唐明邦.周易评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雷仲康.庄子[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6]郑元,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论孔子民族观的历史地位 篇12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 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 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伟大的文化导师和精神领袖,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以色列产生了犹太教的先知, 古印度有释迦牟尼, 古代中国有老子、孔子、庄子等。他说:“这个时代的新特点是, 世界上三个地区的人类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1]著名学者刘泽华教授也指出:“在后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 各式各样的思想差不多都可以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库里找到原型或雏形。直到今天, 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问题, 或多或少地还可以从诸子中找到相应的命题或源头。”[2]通常我们说,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体, 以释、道文化为两翼, 而奠定整个中国文化主流地位的是先秦孔子之道, 因此, 孔子之道对整个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基本上确定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它反映在民族观上也是如此。
二、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
《礼记·王制》说:“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可见, 先秦时代已经有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说法了。
东夷, 主要是指居住在离西周核心政治区较远的部落与方国民族的总体称呼, 并不是指东夷族。东夷, 分为很多种民族。《后汉书·东夷传》说:“夷有九种, 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此外, 还有“淮夷” (《史记·周本纪》:“召公为保, 周公为师, 东伐淮夷。”) “蓝夷” (《竹书纪年》:“仲丁即位, 征于蓝夷。”) “鸟夷” (也作“岛夷”) (《史记·夏本纪》:“鸟夷皮服”。《尚书·禹贡》:“鸟夷卉服。”) “嵎夷” (《尚书·禹贡》:“嵎夷既略, 潍、淄其道。”) “莱夷” (《尚书·禹贡》:“莱夷作牧。”) 。
南蛮是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云贵高原地区民族的总称呼。蛮族也有很多种民族。《尚书·周书·武成》说:“华夏蛮貊, 罔不率俾。”《诗经·大雅·荡之什》说:“以先祖受命, 因时百蛮。”《史记·孔子世家》也说:“昔武王克商, 通道九夷百蛮, 使各以其方贿来贡, 使无忘职业。”由此可见, 蛮族是南方多种民族的总称, 而不是仅仅指蛮族这个民族。
西戎是对中国境内西部民族的总称, 也不是指单一的西戎族。西戎族, 包括羌 (姜) 族、鬼戎、骊戎、狐戎等。据说都是炎黄的后代。《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火师, 姜姓其后也。”西戎在先秦的主要居住区是在秦国的西部, 以陇山山脉为中心地带。
北狄是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总体的称呼。北狄主要分为赤狄、白狄、长狄等。每个狄族由很多的部落氏族组成。如赤狄主要由皋落氏、潞氏、留吁氏、甲氏、铎氏、廧咎如氏等六大氏族组成。[3]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民族也开始纷纷建立自己的诸侯国。西周政权内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西周政权外部则是“四夷交侵”。从历史上看, 西周的华夏族统治区域是十分有限的, 大概相当于当时中国的五分之一, 其他五分之四地区是四夷民族居住区。宋代洪迈在《容聊随笔》中说:“成周之世, 中国之地最狭, 以今地里考之, 吴、越、楚、蜀、闽皆为蛮。淮南为群舒。秦为戎。河北真定、中山之境, 乃鲜虞、肥、鼓国。河东之境, 有赤狄、甲氏、留吁、铎辰、潞国。洛阳为王城, 而有杨拒、泉皋、蛮氏、陆浑、伊雒之戎。京东有莱、牟、介、莒皆夷也。杞都雍丘, 今汴之属邑, 亦用夷礼。邾近于鲁, 亦曰夷。其中国者, 独晋、卫、齐、鲁、宋、郑、陈、许而已, 通不过数十州, 盖于天下特五分之一耳。” (《容聊随笔·周世中国地》卷五) 到秦统一中国, 华夏族的活动和势力范围已经东至大海, 东北抵今东北地区, 北达大漠南, 西临今甘肃、宁夏, 南暨今两广。到汉代, 这个范围更加扩大。[3]
先秦时代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少数民族, 而是对西周周边地区民族的总体称呼, 他们不是少数民族集团。
春秋时代, 中国的文明其实已经相当成熟。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方式, 对三代以来的文化 (自然包括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民族的文化) 作了总结、损益和传承, 同时又汲取了各个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 如巫、史、儒 (孔子创立儒家之前的神职人员) 等文化精髓, 创立了儒家。孔子民族观是儒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开创之日起就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三、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观
孔子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王朝是从血缘的角度来划分民族, 认为诸夏民族是优等民族, 而四夷是劣等民族, 因此经常对他们采取战争来俘获大量奴隶, 迫使他们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左传》《国语》《穆天子传》等书都有关于征四夷的战争丰富记载和描述。诸夏认为, 四夷其实是畜生的后代, 比起诸夏民族要差一等。《国语·鲁语上》说:“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 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 郊鲧而宗禹。”
从血缘关系上说, 血缘民族观论者认为夏是黄帝的后代, 是正统。《大戴礼记·帝系》说:“黄帝产昌意, 昌意产高阳, 是为帝颛顼。”又说:“颛顼产鲧, 鲧产文命, 是为禹。”《史记·夏本纪》中也说:“禹之父曰鲧, 鲧之父曰颛顼, 颛顼之父曰昌意, 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 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这也就证明禹与黄帝部落具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所以, 诸夏各族认为华夏文明的真正人文始祖是黄帝。
诸夏认为, 四夷民族不是黄帝的后代, 因而是野蛮民族, 所以, 四夷民族的名称基本都是以反犬旁或者是以动物名称为偏旁来起名的。如《后汉书·南蛮传》中有段神话般的描述:“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 帝患其侵暴, 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 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 购黄金千镒, 邑万家, 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 其毛五采, 名曰槃瓠。下令之后, 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 群臣怪而诊之, 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 而计槃瓠不可妻之以女, 又无封爵之道, 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 以为帝皇下令, 不可违信, 因请行。帝不得已, 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 负而走入南山, 止石室中。所处险绝, 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 为仆鉴之结, 着独力之衣。帝悲思之, 遣使寻求, 辄遇风雨震晦, 使者不得进。经三年, 生子一十二人, 六男六女。槃瓠死后, 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 染以草实, 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 以状白帝, 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班兰, 语言侏离, 好入山壑, 不乐平旷。帝顺其意, 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 号曰蛮夷。外痴内黠, 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 母帝之女, 田作贾贩, 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 皆赐印绶, 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夫, 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这段话, 我们至今无法考证其真实, 但是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夏、商、周三代诸夏民族认为, 四夷民族就是某种动物的后代。他们从血缘关系上就比诸夏民族低一等。这反映了三代以来民族血缘不平等的关系。
孔子作为三代以来文化集大成者和儒学的开创者, 他否定了三代以来血缘论不平等的民族观。孔子认为, 民族之间的不平等, 不是体现在血缘关系上, 而是体现在文化教养的高低上。他认为华夏族之所以是先进的民族, 主要体现在礼乐文化上。他说:“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 (《论语·八佾》) 孔子认为, 诸夏文化鼎盛, 而四夷地方则是文化荒漠, 保留了很多落后的风俗习惯。
《汉书·地理志》记载先秦北狄燕地就有“宾客相过, 以妇侍宿”的陋习, 东夷齐国一些地方, “民家长女不得嫁, 名曰‘巫儿’”, 甚至一些地方娼妓盛行, 如赵国和中山国地区。但是像邹鲁这样的国家, 深受华夏文明的洗礼, 就很少见到有关于娼妓盛行的记载。司马迁说:“邹、鲁滨洙、泗, 犹有周公遗风, 俗好儒, 备于礼。” (《史记·货值列传》)
孔子作为夏商西周文化的总结者, 他整理《诗》《书》《易》《礼》《春秋》作为培养弟子的教材, 同时又开创了民间私人办学的先河, 采取“有教无类”方式平等招收弟子。他在教学过程中, 阐述了自己的民族观。孔子的民族观, 不是从血缘关系上讨论“夷夏之辨”“尊夏卑夷”“尊夏攘夷”。《论语》里记载了一件事,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 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孔子认为, 凡是礼仪文化存在的地方就不是简陋的地方, 即便是像偏远的夷地亦是如此。因此, 在民族观上, 他希望将礼仪文化简陋的四夷之地变成周礼文化盛行的地方, 由四夷变诸夏, 由诸夏而入周道。所以, 他说:“齐一变, 至于鲁;鲁一变, 至于道。” (《论语·雍也》) 杨树达说:“《春秋》之义, 夷狄进于中国, 则中国之。中国而为夷狄, 则夷狄之。盖孔子于夷狄之界, 不以血统种族及地理与其他条件为准, 而以行为为准。”[4]齐国管仲, 奉行“尊王攘夷”, 忠实地捍卫着华夏文明, 这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孔子说:“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微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 用文化来界定一个民族的先进与落后, 这是孔子民族观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突破与超越, 这大概也是孔子从事教育, 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的一个内在动机吧!
综上可知,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于“夷夏之辨是着眼于文化角度, 较少地域之分和种族之别, 这对于促进华夏族和周边诸族的交融, 提高经济、文化水准, 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睦, 产生了许多正面积极的作用。”[5]因此, 孔子民族观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德) 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2]刘泽华, 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4]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